注册

龙外布衣第十九期

电子杂志报刊2024-09-20
317

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学生发展处
第19期  总第19期

办有意思的教育

育有情怀的人才

德育前沿 >>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殷切希望和全面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巩固好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根基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进一步夯实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教育家精神和师德培育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职业发展全过程。要引导支持广大教师自觉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同、内在要求和实际行动,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努力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对教师队

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02

德育前沿

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建设,强化部属师范大学引领,全面提升师范教育水平。要把握和尊重教师发展的科学规律,创新教师教育的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要深入推进"国优计划"、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更多高水平院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持续实施"优师计划""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等,培养更多具有深厚教育情怀、知识功底扎实、教书育人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更好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确保各项尊师惠师政策举措落实到位。维护教师尊严和合法权益,保障教师教育惩戒权等,全面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坚决打击造谣和污名化教师的行为,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统筹优化教师管理与资源配置,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要创新开展优秀教师表彰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教育家故事,着力营造尊师重教、惠师强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刻认识建强教师队伍的极端重要性,汇聚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待遇不断提高、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力支撑。(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9月18日01版)

03

教育叙事

那一刻,我看见了成长

文/ 段燕燕

"睡觉!"午休委员刚下达指令,后门传来的"咣当"声,打破了午休的宁静。
我习惯性地皱起眉问到:"怎么回事?"在坐门口的小豪飞快地探头观望了一下,焦急地回应道:"老师,老师!花架倒了!""唉,我养了两年的花一阵全毁了!"我不由得一惊,出门一看,两个花架上的花,被一阵大风掀得七零八落……

段燕燕

  • 优秀班主任
  • 优秀教师

我赶紧去扶花架, 孩子们见状,也开始加入到拯救绿植的大战中。只见她们麻利地移开花盆放在靠墙的位置,几个孩子去工具房取来了扫把拖把和撮箕,开始清理破碎的花盆和到处散落的泥巴。
清理中,小涵像个小大人一样不时地提醒小伙伴们要小心,不要割到手指。小姑娘平时大大咧咧的,干活却是一把好手。她一不怕脏,二不怕累,小手小心翼翼地拾起绿植,把它们安置到花盆里,再从地上抓起洒落的泥土,轻轻地给绿植盖上。一盆盆绿植在她手里瞬间恢复了生气。小脸上满是汗水,却露出喜悦的笑容。那一刻,我的心被狠狠地击了一下。就在昨天,我还批评她计算不过关,临近期末了一点儿也不上心,她弱弱地不敢抬头看我……
也许每个孩子都有她擅长的那一部分,此刻的她就像一个小指挥一样,把帮忙的孩子分成几组,有的负责扫地,有的负责拖地,有的还原整理绿植搬上花架,甚至安排一个小助手帮我一起绑花架,真是井井有条。孩子们一边

04

教育叙事

边忙活着,一边心疼着:"多漂亮的花呀,这风也太可恶了!"这个整整陪伴了她们两年的花架于我们而言就是班级的一部分,孩子们非常珍惜。

"请安静!"只听教室里传来了班长的声音,"这是午休时间,请大家保持安静!"教室外整理的孩子互相比了个“嘘”的姿势继续干活。很快,走廊上的花架恢复了原来整齐的模样,我内心里忍不住为这些孩子点赞。"老师,今天花受伤了,我们给它补充点营养吧?"瑶瑶主动拿起水壶给花补充起营养液来,难怪花儿们能成长这么久,也多亏了孩子们平日的悉心照顾。
不知不觉一个中午还剩个小尾巴,我赶紧招呼孩子们放好工具进教室休息一下,抬眼环顾教室,咦,怎么还有两个孩子迟迟没有回来?我便对午休委员说:"去看看,这两咋还没回来,工具房有那么远吗?"不一会午休委员领着他们回来了,刚想狠狠批评一下,可还没有开口,午休委员好像洞察了我的想法,率先截住了我想批评的话:"老师小军和小豪在清理水池,你看小豪的衣服都被水溅到了。""老师,我们整理花盆时把水池搞得很脏,我们顺手收拾了一下。"小豪不好意思地挠着头说。"你们真是太贴心了,做事有始有终!"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午休结束的零声响起了,我播放起了那首《我喜欢》。我没想到,一阵大风让我看见孩子们的成长,在这两年里看着他们学知识、长本领,更可喜的是看到他们变得细致体贴有集体意识,变得条理妥帖有方法,让我看到她们变成"最喜欢"的样子。

05

教育叙事

点评

何为教育的“细节”?细微之处,关键环节。细微之处显功底,关键环节见水平。因为教育不是塑造天才,而是发现天分,唤醒丰富的心灵与巨大的潜能,帮孩子找到各自的闪光点。一场大风,一次劳动,段老师看到别样的风景,发现成长的孩子,体会教育的真谛。让人感动,给人温暖,令人深思。事虽小而其旨大,言虽平而其情深。(杨金锋)

06

德育策略

班级管理,无非抓大,放小,管细

文/ 黄冬儿

人们常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官",管的事确是最多的。学习成绩要抓,品德教育要管,卫生纪律头疼,班级管理、心理疏导、矛盾纠纷、"案件"侦破、防溺水更是常抓不懈等。新上任的班主任每天忙的像陀螺一样,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把人累的回家就趴窝。
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管理并非简单的约束与指导,而是需要我们在"抓大、放小、管细"这三个维度上,精心雕琢,细致入微。

一、何为"抓大"?

就是要把握教育的核心和方向。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既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大方向,通过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我曾组织过一次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们畅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通过分享和交流,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也为他们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
"抓大"还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我们要从班级的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兼顾各项工作,确保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比如,我们班级每年都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福利院献爱心活动,我是小小清洁工活动,这不仅让学生们有机会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更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何为"放小"?

07

德育策略

就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发挥的空间。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内驱力,让他们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
在我的班级里,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和决策,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比如,我让学生们轮流担任班干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解决问题。这种"放小"的管理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让班级管理更加有序、科学。
当然,"放小"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我们要在给予学生自由的同时,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例如,有一个孩子在担任班干部时,为讨好某个学生为他"开绿灯",我发现苗头后,及时找她聊天,站在他人的角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再后来的工作中,对班干部工作更是尽心尽力。只有始终关注学生发展的大方向,我们才能在"放小"的同时,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何为"管细"?

就是要注重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关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苗头并解决一些细问题。
例如,我班有一个孩子,一到上课就开始打嗝,搞得上课总有异样的声音,其他孩子总是偷着乐,当事人也是不好意思。面对这种情况,我课后找来孩子,耐心地询问,发现他早上起的晚,急匆匆地喝了粥就会不停的打嗝,后来我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及时进行处理,事情很小。孩子觉得老师很贴心,上课更认真了。只要注重与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的沟通和协作,形成教育合力,教育之路才能通畅。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我始终注重细节管理和过程管

08

德育策略

管理。我会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并给予指导。我还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并协调解决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却是我班级管理的基石和保障,帮助我的班级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抓大、放小、管细"是我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要实现教育常态化,抓大是核心,放小是方法,管细是秘诀,有时"袖手旁观"才能发现教育的关键所在,教育路漫漫,管理学生张弛有度,才是最好教育必经之路。(来源:十二点读书)

09

看见文化

看见的意义

文/  杨金锋

华灯初上,秋意渐浓。
刚从办公室走到学校正门的小龙人广场,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一个八、九岁的小朋友趴在台阶上,背对着校门,手握一支笔,趁着微弱的灯光在认真地写作业。初中生从他身边鱼贯而出,而他连头也没有抬。

我迅速拿出手机,从不同角度拍了三张照片,他依然没有抬头。我被眼前的温暖瞬间破防,不忍打破,但最终还是好奇地走过去,与他攀谈。原来,他刚上完社团课,在等爸爸。他想快点把作业写完,这样就可以回家多看书。他的名字叫王晨熹,来自三年级二班。作为学校德育负责人,一股暖流注满全身。我把他引到灯光明亮的星空广场,那里有石凳石桌,可以舒服地写作业。
望着他继续认真写作业的背影,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要让更多的人看见这份"温暖"。经过部门、学校商议,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我邀请学校党委书记为他颁发一张专门设计的"嘉奖状",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同时也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发现身边的温暖,以图文的形式向德育处投稿。不仅如此,我牵头,和部门小伙伴一起办了一份电子报《布衣》,一周一期。报名源于学校的文化内核——布衣精神,君子风骨。其中有一个版面是《看见文化》,讲述身边美好的人、事、物,记录流淌在校园中的暖心和感人之处。前几期,我打样,每周都写。
我首先把视角投向学生。体育课上,七彩跳绳和水杯整齐有序地在操场上摆成两条笔直的平行线,甚为壮观,这是常规教学涵养出来的温暖,我图文呈现;午餐时间,七年级的大哥哥冒雨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搬运班级的书籍,不留姓名,这是日常德育培育出来的温暖,我娓娓讲述;中考体育,

10

看见文化

育,孩子们规范有序,听从指挥,彬彬有礼,监考老师发来多条微信表扬、赞叹,这是德育文化孕育出来的温暖,我付诸文字……当这些身边的故事刊登后,我们转至朋友圈、工作群、班级群、家委群。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多人为此点赞,私信于我,感动溢于言表,温暖藏于心间。《布衣》电子报点击量由最初的两千多稳定到现在的5000+。

更让人惊喜的是,学生们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教育部课改实验区中期展示活动小学英语专场在我们学校举行。待活动结束时,下起瓢泼大雨,隔壁学校参加教研的江忠梅老师没有带伞。七七班的曾梓泰同学打着伞把她送到轻轨电车上后,才回家。蒋老师非常感动,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几经周折转到我这里。我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并请李书记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为他颁发"嘉奖状",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温暖。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校园内外越来越多,渐渐地有学生开始写作。八七班的张璐以《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她的数学老师王玮玮;七二班的詹云翔以《师者若水,润物无声》为,写为班级"布衣素履,于家为国"主题演出付出辛苦的李思奇老师……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越来越和谐。
积极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品味",涉及对于积极体验的观照、欣赏和增进。如果总是品味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就会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内啡肽。经常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人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教育的正向引导。当越来越多的学生聚焦于"温暖"时,美好的教育场就开始形成,立德树人也就水到渠成。

传递温暖的不仅仅有孩子,还有一线的老师、默默耕耘地管理者。
当吴博睿一口气背完屈原的《离骚》后,陈浩老师现场奖励200元现金和一套《明朝那些事儿》,八六班的古诗背诵空前高涨,我以此为切入点全面、立体地呈现一个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教育情怀;后勤部门为了老师吃上可口的饭菜,不断改变菜品样式,我以《后勤不"后"》以点带面讲述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初中语文备赛团队为进入决赛的选手集备至凌

11

看见文化

凌晨两点三十七分,我以《希君生羽翼》为题,揭秘辉煌成绩背后的原因……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故事刊发后,很多老师在温暖、感动之余开始加入写作行列。音乐蒋蓉蓉老师写了题为《感谢你,带我从双江河来看更广袤的天地》讲述自己从事音乐的初衷和情结,后来发表在《音乐教育情书上》,曾淑婷的教育故事《谁是英雄》发表在区的教研杂志《龙华教育》。赵珊珊、李慧粉、聂思琪、易贞贞、刘紫芳等老师的教育叙事在区"讲述班主任的故事"征文中,以浓烈的温度获得一等奖。看见,让温暖传递。

看完彭老师的文章,眼眶湿润了。前天上学的路上,梓潆看到一朵被雨水打落、完好无缺的鸡蛋花,她捡起花对我说:"妈妈,这花我可以送给彭老师吗?"这已经不是梓潆第一次这种表现了,每当她看到美好的东西就想第一时间送给她喜欢的老师,因为孩子是最单纯的、最直观的,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好。爱是流动的,是相互的,孩子们在爱中滋养着长大是一种幸福。
……

于是,我乘胜追击,把班主任和副班老师的学期总结一律改为撰写教育叙事,主题为"流淌在校园中的暖",近三年都是如此。老师们的温暖故事蕴含着教育机智,饱含着文化底蕴,启迪智慧,催人奋进。经商议,我们在《布衣》有开辟一个专栏——教育叙事,专门刊登老师们温暖的故事,并附上故事点评。
文章一刊发,又是一大暖点。甚至一个老班主任直接把她的教育叙事发给我,咨询为何没能发表。我指出问题,她修改后发表,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欢喜的笑容。当然,更多的是赞美和感谢。一年级的丽莎级长有一天给我发来一个长长的班级群微信截图,最上面内容如下:

下面还有很多,内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感谢。这是一个第一年就做班主任的彭俊翯老师的故事。当初,她饱受家长们的质疑,甚至刁难。她以爱心、耐心和慧心积极应对,写了一篇教育叙事《给你一个拥抱》。家长们读到后,深深地理解到老师的艰辛和用心,家校关系一下子变得和谐、

12

看见文化

谐、融洽。那一刻,我内心温暖,但又深感责任重大。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活。"老师对学生是这样,其实,老师对老师也是这样,学生对学生也是这样。当一份温暖唤醒另一份温暖,教育的天地必将春暖花开,教育的人生必定多姿多彩。

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温暖亦如此。
助推学生成长的不仅仅有老师、学校管理者,还有背后许许多多的默默支持者,比如保安大叔、保洁阿姨、文印室的阿姨、班级家委等,我称之为"熟悉的陌生人"。她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但我们甚至不知道他(她)们的名字。于是,我把写作的对象对准他(她)们。
文印室的丁秀清阿姨复印的资料,不仅摆放整整齐齐,而且班与班之间的资料用一个宽约一厘米、长约4厘米的标签纸隔开。不同种类的资料,标签纸也不一样,处处为他人着想,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保洁阿姨周秀娥衣食无忧,却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任劳任怨,问她为何不回家享清福,她却说喜欢学校的孩子;还有可以叫出大多数孩子名字的保安队长郑宏志、为了一次研学,四处奔波,自费考察的家委会长们……我把这些故事写出来,在开学典礼上,把她们请到台前,并由孩子们献上鲜花。我至今仍记得,很多孩子看到手捧鲜花的保洁周阿姨流下感动的样子;犹记家委会长老陈看到我写的他的文章给我发微信激动的言语……
从那以后,老师们对文印室的阿姨多了几多感恩,对保安大叔多了一些理解。孩子们对保洁阿姨多了很多尊重,对保安大叔多了几分感激。老师和孩子对家委更加理解和尊重,老师、孩子和她们之间的关系明显地亲近了许多,校园内外的氛围让人倍感温暖!
李希贵校长说,教育学从本质上说是关系学。当家校社、师生辅的关系都处理好时,一定会形成好的教育生态。这样的生态需要以尊重为前提,以理解为关键,以温暖为内核,以幸福为旨归。最初的写作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现在

13

看见文化

在的写作,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当越来越多的人、事、景温暖如春,就会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辅因为看见"温暖"而相信,去发现温暖,传递温暖,创造温暖,用温暖带动温暖,让教育变得有意义、有情怀,这就是看见的价值。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