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看点
行业资讯
“世界开放指数”首次发布为世界开放提供中国智慧
协会动态
企业风采
安徽省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研讨会暨
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
校企合作专委会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华文国际连续六年蝉联“安徽百强企业”
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 / 东方头条
2021年第3期 (总第3期)
商务部通报2021年1-11月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安徽服务贸易热点动态
Contents
目录
刊首语
头条看点
永攀高峰 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
10
12
14
18
22
商务部通报2021年1-11月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1年1-11月
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11个月我国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同比增长2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务部通报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有关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11个月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额近11万亿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5
06
07
08
09
24
25
27
28
30
31
安徽省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研讨会暨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校企合作专委会揭牌仪式顺利
举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会承办的RCEP背景下的服务贸易人才培养与引进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 - - - - - - - - - - - - - -
我会协办的浙江省2021数字服务贸易领军人才培训班在肥成功举办 - - - - - - - - - - - - - - - - -
2021年安徽省呼叫中心外包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 - - - - - - - - - - - - - - - - - -
我会第三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顺利召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协会动态
华文国际连续六年蝉联“安徽百强企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徽教育出版社网络出版公司入选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出版百强团队” - - - - - - - - - - - - - 华益药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荣获
“安徽省绿色工厂”称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诺科技两部动漫作品荣获第六届
安徽省动漫大赛铜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来计算机顺利通过ITSS资质二级认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徽电信规划设计公司荣获ICT中国
“最佳行业解决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风采
61
63
64
67
69
71
75
77
80
82
32
36
37
39
41
43
45
46
47
48
51
53
55
56
58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4万亿美元,位居世
界第二,数字化发功,国际贸易越来越“轻” - - - - -
商务部:2021年中国服务外包有望续破千亿美元再创新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有望持续向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解读《“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服贸司有关负责人解读《商务部中央宣传部等17部门关于支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
干措施的通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年二十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深化服务贸易等领域合作 - - - - - - - - - - - - - -
谱写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解读《“十四五”电商发展规划》- -
习近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10.4万亿美元!我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畅通硕果累累 - - - - - - - - - - - - - - - - - - - - - -
RCEP即将生效!首个区域跨境电商进口指数来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四五”,外贸发展聚焦高质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祁述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描绘“十四五”文化产业蓝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年对外投资呈现五大特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有何意义?外交部回应 - - - - - - - - - - - - - - - - - - - -
Contents
目录
行业资讯
联合国发布《2021年数字经济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球贸易反弹好于预期
WTO预计今年增长1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世界开放指数”首次发布
为世界开放提供中国智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服务”加速全球落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欧等67个世贸成员达成服贸国内规制谈判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更近一步 - - - - - - - - -
全球观察站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RCEP对区域经济影响评估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
联合发布 《“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 - - - - - - - - - -
商务部发布《“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出台
服务贸易规模将持续提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内视界:官方发布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无实物”涌动绿色与智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式申请加入CPTPP彰显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
105
107
83
85
Contents
目录
10.2%!安徽前三季度GDP增速居全国第6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1月至10月安徽省进出口总值5615.9亿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
“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 - - - - - - - - - - - - - -
打造卓越“双招双引”平台——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取得十大成果 - - - - - - - - - - - - - - - - - - - -
1-9月,安徽货物进出口771.2亿美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国第6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徽定埠港集装箱航线正式开通运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务部认定首批13家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安徽省一市名列其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徽自贸试验区一周年建设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建设发展论坛在合肥举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揭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徽要闻
自贸区连线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 发展数字贸易要围绕市场主体而转 - - - - - - - - - - - - - - - - - -
前8个月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服务领域全球竞争力正在强化 - - - - - - - - - - - - - - - -
87
88
91
93
95
96
97
98
刊首语
Front words
永攀高峰
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当前,全球经济正经历深刻的调整变革。今年来,我国在服务业领域加快开放步伐,服务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十三五”时期安徽服务贸易实现了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布局更趋均衡,市场开拓更加多元,企业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贸易日益成为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服务外包发展仍存在不少挑战。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蔓延,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引发的供应链中断等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之下,服务外包将面临不确定的发展前景。
进入新发展阶段,安徽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产业仍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以协会会刊为平台,通过分析服务贸易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增进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协会的服务水平,进而为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添砖加瓦,推动安徽省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会长)
商务部通报2021年1-11月我国服务
外包发展情况
来源:商务部网站
—5—
头条看点
2021年1-11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5604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11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19.4%。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8760亿元,执行额65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6.7%。(以美元计算,1-11月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2351亿美元,执行额16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2%和24.4%。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326亿美元,执行额99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0%和21.6%。)
从业务结构看,1-11月,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分别为2890亿元、1038亿元和2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17.8%和23.0%。其中,新能源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工业设计服务、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服务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89.4%、78.8%、34.0%和19.9%。
从区域布局看,1-11月,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7632亿元,执行额5760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额的87.1%和87.7%。长三角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4169亿元,执行额3299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额的47.6%和50.0%。
从国际市场看,1-11月,承接美国、中国香港、欧盟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1479亿元、1187亿元和811亿元,合计占我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52.9%,同比分别增长17.0%、22.5%和11.1%。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691亿元,执行额1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5.2%。
从企业性质看,1-11月,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796亿元,占全国的27.3%,同比增长30.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841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国的43.2%。
从吸纳就业看,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378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884万人,占64.1%。1-11月,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87万人,同比增长1.6%,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64万人,占73.9%。
和87.7%。长三角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4169亿元,执行额3299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额的47.6%和50.0%。
来源:商务部网站
2021年1-11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46767.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7%;其中服务出口22364.4亿元,增长31.5%;进口24403.4亿元,增长2.6%。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8.9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69.9%至2039亿元,同比减少4731.2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服务进出口下降4%,两年平均下降2%,其中出口增长28.5%,两年平均增长13.4%;进口下降22%,两年平均下降11.7%。11月当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785.8亿元,同比增长35.4%。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1年1-11月
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增长36.2%、29.3%、23.3%。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9290.5亿元,增长8.3%;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金融服务,增速达57%。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稳定增长。1-11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0428.3亿元,增长13.5%。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1137.9亿元,增长18.1%;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个人文化和娱乐,
旅行服务进出口继续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对旅行服务进出口的影响仍在持续。1-11月,我国旅行服务进出口7005.2亿元,下降25.3%,其中出口下降37.5%,进口下降23.7%。剔除旅行服务,1-11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长26.6%,其中出口增长36.1%,进口增长16.8%;与2019年同期相比,服务进出口增长29.3%,其中出口增长42.4%,进口增长16.5%。
—6—
头条看点
前11个月我国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
同比增长20.2%
来源:商务部网站
—7—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6日介绍,今年1至11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5604亿元,执行额11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19.4%。
在商务部当天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束珏婷说,从业务结构看,1至11月,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分别为2890亿元、1038亿元和2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17.8%和23.0%。
从区域布局看,1至11月,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7632亿元,执行额5760亿元。长三角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4169亿元,执行额3299亿元。
从国际市场看,1至11月,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691亿元,执行额1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5.2%。
从企业性质看,1至11月,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796亿元,占全国的27.3%,同比增长30.4%。外商投资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841亿元,同比增长13.1%。
从吸纳就业看,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378万人。1至11月,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87万人,同比增长1.6%。
头条看点
商务部通报今年前三季度
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有关情况
来源:商务部网站
2021年1-9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2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折合8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9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折合10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7.7%)。新签合同额1032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折合1596.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3.2万人,9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60.4万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持续增长。1-9月,我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占同期总额的18.4%,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9个百分点。
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额808.1亿美元,同比下降3.5%。
三是地方对外投资占比近八成。1-9月,地方企业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19.1亿美元,同比增长8.5%,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76.6%。
四是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较多。1-9月,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74个,较上年同期增加56个,合计1365.1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5.5%,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一般建筑等领域。
—8—
二是多个领域对外投资保持增长。1-9月,流向制造业136.6亿美元,同比增长9.3%,流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2亿美元,同比增长37.2%。流向交通运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也呈增长态势。
头条看点
新签合同
来源:新华社
—9—
前11个月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
进出口额近11万亿元
海关总署12月29日发布数据,今年前11个月,中国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为10.96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1%。
RCEP成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目前已有6个东盟成员国和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海关公告说,在RCEP的701项约束性义务中,海关总署单独或共同作为负责部门的共计174项,占比24.8%,目前已全面做好实施准备工作。
公告介绍,海关总署多形式、多载体帮助企业掌握RCEP进出口货物享惠通关、原产地证书申领、自主声明开具等要求,开展培训近1000次。
截至目前,进出口环节需要核验的监管证件已从2018年的86种精简至41种,除保密等特殊情况外,其余的38种监管证件可全部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网上申请、联网核查和无纸通关,通关物流环节单证无纸化、电子化和监管智能化、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国际贸易领域,“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可谓通关“金名片”,各经济
头条看点
体之间AEO互认可为符合资质的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海关总署公告显示,在RCEP建立AEO制度的10个成员中,我国已与其中5国签署AEO互认安排,与马来西亚完成了互认磋商,正在与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4个国家积极推进互认合作。
海关统计还显示,今年11月,全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35.87小时,较2017年压缩63.17%;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57小时,较2017年压缩87.23%。
安徽省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研讨会
暨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
校企合作专委会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来源: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
10月15日下午,安徽省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研讨会暨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校企合作专委会揭牌仪式在我会校企合作专委会主任单位合肥云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顺利举行。
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刘晓燕,省商务厅服贸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张红平,我会党建指导员项莉,会长张浩,秘书长夏俊,校企合作专委会主任顾云,池州学院教授方曙东,安徽科技学院招生与就业工作处
副处长何晓冬,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副书记刘超,以及来自安徽启明星辰、易霖博等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议伊始,首先由我会张浩会长致欢迎词。随后,在与会领导的共同见证之下,张浩会长和顾云主任共同为我会校企合作专委会揭牌。之后,顾云主任做了我会关于数字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工作汇报。
协会动态
—10—
最后,各位领导和专家围绕如何培养数字贸易专业人才的主题共同展开交流研讨,并从不同的角度就我省数字贸易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至此,安徽省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研讨会暨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校企合作专委会揭牌仪式活动圆满结束。
协会动态
—11—
我会承办的RCEP背景下的服务贸易
人才培养与引进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
来源: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
由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我会承办的RCEP背景下的服务贸易人才培养与引进高级研修班经过为期三天的学习,于10月20日圆满结束。
10月18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汪五一为我们授课《RCEP协议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北京炜衡(杭州)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董锋为我们授课《RCEP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
协会动态
—12—
10月19日上午,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辉为我们授课《量子计算技术及其应用发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印尼工作组专家罗永宁为我们授课《RCEP市场开拓特点》;下午,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信息与技术研究部部长郑锦荣为我们授课《加快发展数字贸易,积极融入RCEP》;最后,我们还精心安排了与同期举办的来自浙江的数字服务贸易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了交流,为两省进一步加强合作搭建桥梁。
10月20日,组织学员参观考察了蔚来汽车和安徽创新馆。
自此,本次高研班圆满结束。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高研班的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了RCEP等专业知识,同时对个人工作有很好的指导和帮助。最后,我们为学员颁发了《安徽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证书》。
协会动态
—13—
我会协办的浙江省2021数字服务贸易
领军人才培训班在肥成功举办
来源: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着力锻造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10月16日至20日,由浙江省商务厅和人社厅主办,浙江省国际数字贸易协会承办、我会协办的浙江省2021数字服务贸易领军人才培训班在合肥成功举办。
培训班开班讲话
浙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钱江作开班动员。他强调,浙江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数字经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至关重要。两厅《实施意见》发布后的首个培训项目,选择在合肥举办,就是希望借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学习借鉴兄弟省的经验,集思广益,进一步带动浙江数字经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为我省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创新思路、增添动力。
培训班课程内容
张钱江副厅长以“数字贸易发展概述与浙江实践”为题,为全体学员讲授开班第一课。就数字贸易概念与内涵、数字贸易总体发展态势、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浙江数字贸易发展探索与实践等内容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培训期间,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信息与技术研究部部长郑锦荣教授以《加快发展数字贸易,积极融入RCEP》为题,与学员共同探讨数字贸易场景应用和典型业务,并就加快融入RCEP提出了观点建议。浙江省钱塘数字贸易研究院秘书长罗国正就《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建设思路》,解读浙江近年来发展数字贸易的工作部署举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印尼工作组专家罗永宁针对《RCEP市场开拓特点》,对东盟10国服务贸易市场逐一进行了的分析点评。
为期五天的培训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安徽本地数字服务贸易企业高管现场授课。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许广德的《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新思维》,以“互联网+传统行业”为切入点,展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皖信控股集团业务副总经理、皖信研究院院长陈凯《企业
协会动态
—14—
数字化核心人才基因解码》分享,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当下人才培养和筛选进行了专业剖析;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辉以《量子计算技术及其应用进展》为题,为全体学员普及量子计算背景、量子计算技术成果、量子计算产业应用等高科技前沿知识。
现场图片
协会动态
—15—
实地参观体验
培训班还组织学员走访了华米科技、本源量子、科大国创、科大讯飞、蔚来汽车、中国声谷、安徽创新馆等企业和机构,实地参观体验安徽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成果。在合肥期间,还与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会员企业进行了座谈对接。
实地参观照片
交流学习心得
参训学员认真听课,踊跃发言,积极讨论,乐于分享,普遍反映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学、所思、所想、所悟、所得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转化为推动本职工作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协会动态
—16—
培训班结业仪式
省人事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周银波等一行专程前往合肥出席培训班结业仪式并作总结发言。周银波在充分肯定此次培训班取得成绩的同时,明确要求学员一定要认真消化,对标找差,理清思路,强化措施,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为浙江建设全球数字贸易中心作出积极贡献。
学员代表领取证书
协会动态
—17—
2021年安徽省呼叫中心外包服务行业
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来源: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
11月26日,2021年安徽省呼叫中心外包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大赛以“激活创新发展动能,展现时代呼叫风采”为主题,由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总工会、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妇联联合主办,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共同承办,科讯嘉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客户服务专委会协办。
决赛现场
我省已连续三年举办此项全省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持续地为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在往届比赛中,呼叫中心服务外包企业的优秀从业者们充分发挥专业水平,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了省级“五一劳动奖
章”、“金牌职工”、“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安徽省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他们依然奋发前行,积极申报“安徽省金牌职工”、“安徽省技术能手”、“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为全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现场
本次大赛主要考察呼叫业务人员对于业务术语的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吸引了省内呼叫外包服务行业的多家企业及数百名呼叫服务从业者报名参与,经过层层选拔,共有40名优秀选手来到今天的决赛现场。在笔试环节中,选手们全力以赴,认真作答,在风采展示、你比我猜、巅峰对决这三个环节中,大家有条不紊,沉着应对,充分发挥出专业水准,完美展示了个人风采和职业精神,体现了呼叫服务行业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以及高素质和专业度,赢得了观赛者和评委的阵阵掌声。
协会动态
—18—
知识理论笔试环节
风采展示环节
你比我猜环节
巅峰对决环节
经过多轮比拼,最终,周珊珊、唐建轲、章慧敏三名选手脱颖而出,斩获个人一等奖,合肥和君纵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团体一等奖。
张卿校长致辞
随后,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举行了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典礼由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孟祥年主持。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卿首先致辞,他表示,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依托产业学院资源优势,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安徽省呼叫中心外包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对提高我省呼叫服务行业人员业务能力,展现我省呼叫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风采、提
孟祥年副院长主持闭幕式暨颁奖典礼
协会动态
—19—
人工智能实训室揭牌仪式
鲁伟处长为获奖队伍颁发团体一等奖
典礼的最后,安徽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本清发表讲话。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呼叫中心服务外包行业也不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升级,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仅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希望各获奖团队和选手能够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在工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水平和模范带头作用,希望全省呼叫中心外包服务从业人员贯穿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精神和要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行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升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学校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我省服务外包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构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我省“三地一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接着举行了人工智能实训室揭牌仪式。省商务厅杨本清副厅长、省服贸协会张浩会长、科讯嘉联蔡劲松副总经理为人工智能实训室揭牌。仪式结束后,大赛组委会为获奖团体及选手颁奖。
杨本清副厅长为获奖者颁发个人一等奖
杨本清副厅长发表讲话
协会动态
—20—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大赛虽已落幕,但技无止境,职业技能人才建设的征程未有穷期。未来,安徽省呼叫中心外包行业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提升呼叫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实战能力,提高我省呼叫服务行业人员素质和行业服务水平,为全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与获奖队伍合影留念
获奖队伍留影
协会动态
—21—
我会第三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顺利召开
文章来源: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
12月30日下午,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第三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在肥召开,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监事长、安徽省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齐长林,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监事、合肥金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地,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监事、安徽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家乐,安徽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会秘书长夏俊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进行中
协会动态
—22—
会议首先对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第四次会议决议进行了监督审议,随后由夏俊秘书长对协会2021年财务情况做了汇报。最后,齐长林监事长做了总结讲话,他首先对秘书处2021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协会2022年的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他表示希望监事会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认真履行监事会权利和义务。自此,协会第三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圆满结束。
齐长林总结讲话
协会动态
—23—
华文国际连续六年蝉联“安徽百强企业”
来源:安徽华文国际经贸股份有限公司
12月7日,2021年安徽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在合肥召开。会上发布了2021安徽省百强企业、安徽省制造业及服务业百强企业榜单,华文国际公司再次荣登榜单,位列安徽省百强企业总榜单第61位、服务业百强企业榜单第18位。
安徽百强企业是安徽经济发展风向标,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华文国际公司连续六年上榜,与华文国际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也是华文国际持之以恒,强化供应链运营的结果。2021年,新冠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同时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但华文国际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不断调整经营思路,主动推动转型升级,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稳步提升。华文国际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布局和方向,抓住本省对经济发展的扶持,立足文化贸易,致力于打造国际化文化型综合服务商。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依然秉着做精主业、做强企业的经营理念,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创新的力量。
获此殊荣,华文国际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文化战略步伐,积极向集团主业靠拢。未来,华文国际将继续发挥百强企业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勇于担当,为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企业风采
—24—
—25—
安徽教育出版社网络出版公司入选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出版百强团队”
文章来源:安徽教育出版社
2021年10月27日,我公司经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ITSS分会、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评估,通过了——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成熟度( ITSS )二级认证,标志着未来科技IT服务管理水平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定,运维服务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寻找出版百强团队”活动以挖掘和点亮出版行业中的亮点品牌和团队为目的,希望借助活动让更多在书业耕耘的具有创新力、创造力和执行力的战队,从幕后走到台前,分享制胜法宝和技能。
企业风采
安徽教育出版社网络出版公司团队秉承着“创新模式,服务教育”的理念,深耕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打造“时代教育在线云平台”“安教慧学APP”“安徽测评服务平台”“安徽省数字教材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化教育产品,为安徽省16个地市1万多所中小学校提供社区建设、资源管理和教学管理等服务,为促进教育均衡化贡献力量。
团队重视科研创新探索,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先后获得数字出版示范企业、全国新闻出版业优秀互联网+创新项目、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全国新闻出版业最佳服务网站、首批优秀电子书供应商等多项荣誉;拥有软件著作权57项,授权专利4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安徽省数字教材平台获2021年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支持。
近年来,团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媒体融合的要求,将推进融合发展作为发展战略,将传统出版与互联网技术、文化服务、综合运营进行全面嫁接,全力推进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团队以内容资源为核心,以平台运营为抓手,以技术赋能为手段,以科研创新为依托,重点打造融合出版项目,实现出版融合发展和融合出版营收。团队探索建立“由单一到立体再到全媒体”出版新格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20年7月以来,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中标金额超过1.2亿元。
未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把握新形势,高水平搭建智慧教育服务载体,提升自身水平,打磨教育团队,高质量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企业风采
—26—
2020年11月15日,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0年“安徽省绿色工厂”授牌仪式在第九届安徽省工业节能环保(中国环境谷)“四新”推介会上举行,华益药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获此殊荣。
华益药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自建厂起,就践行用地节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厂区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同时打造绿色供应链,建立资源节约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及物流渠道。未来,公司将会继续履行“绿色工厂”使命,为国家节能减排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华益药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荣获
“安徽省绿色工厂”称号
来源:华益药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企业风采
—27—
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第六届安徽省动漫大赛暨第二届乡村文旅创意大赛拟获奖名单,金诺科技成功登榜,在动漫大赛社会组影视动画类和应用动画类评比中,各有一部作品位列榜单之内,实现原创动漫创作领域的双丰收!
金诺科技两部动漫作品荣获第六届
安徽省动漫大赛铜奖
文章来源:合肥金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8—
企业风采
据悉,本次活动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芜湖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广播电视局、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等单位协办,旨在发掘一批有创意、有质量、有活力,突出时代主题、体现地域特色的优秀原创作品,促进全省文旅创意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其中,安徽省动漫大赛参赛评选分为社会组与院校组,设置影视动画类、漫画插画类、应用动画类三个评奖类别,金诺科技《有巢氏传奇》和《穿越人体免疫防线VR科普游戏系统》两部动画作品分别在影视动画类、应用动画类作品评选中荣获铜奖,以出色的剧情构思和精心的创意制作获得组委会评审专家的肯定。
《有巢氏传奇》系列动画由金诺科技历时五年投资打造完成,是一部以巢湖时代相传的“有巢氏”故事传说为素材进行的经典历史人文故事创作,曾被列入“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项目,该部动漫作品对宣传巢湖流域的秀美风景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有深远影响,此次荣获动漫大奖实至名归。而《穿越人体免疫防线VR科普游戏系统》则将多媒体技术与时下防疫教育相结合,以趣味生动的游戏互动科普人体免疫相关知识,在动漫应用手法和群众体验形式上有所创新,曾亮相今年科普日活动现场并广受欢迎。
长期以来,金诺科技以坚持创新创意为要求,以传播科学文明为己任,积极将大众科普元素融入原创动漫作品及科技馆、主题馆等场馆内容建设之中。围绕科普和人文知识相关题材,金诺先后出品了《量子王国的故事》《画说汽车》《有巢氏传奇》《深海危机》等二十余部原创动漫和特种影视,内容独特且具有教育意义,播出之后反响热烈,在科普动漫创作领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此次获奖对金诺科技而言意义非凡,充分展示了公司在动画创作领域的先进水准和丰富的制作经验。未来公司也将继续在创意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打磨精品,力求以更优秀的作品回馈青睐,为安徽原创动漫市场和数字文化产业注入全新活力!
—29—
企业风采
2021年10月27日,我公司经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ITSS分会、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评估,通过了——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成熟度( ITSS )二级认证,标志着未来科技IT服务管理水平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定,运维服务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企业风采
未来计算机顺利通过ITSS资质二级认证
文章来源:合肥未来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以下简称“ITSS”),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委牵头制定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目前是国家针对信息技术运维服务能力制定的最高标准。
公司于2015年引进ITSS 三级体系,经过5年多的运行与发展。2020年9月公司开始启动ITSS二级体系建设,并成立了ITSS工作小组,开展了对ITSS体系二级标准的学习以及差异性分析,结合ITSS体系要求,制定并完善了公司内部相关制度,完成了未来科技的ITSS二级体系建设。经过近半年的不断规范与调整,公司顺利通过了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成熟度( ITSS )二级认证。
未来科技通过对ITSS体系能力管理、人员管理、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的规范化实施,不断改进服务过程,为客户提供稳定、安全、高效运行的业务系统。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保持企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深做细信息化规划,做大做强运维业务,全面参与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的建设与运维,立足安徽,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IT服务商。
—30—
近日,中国国际信息展览会暨“ICT中国·2021高层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规划设计公司“基于云平台的区域级医疗废物监管系统解决方案”在会上荣获年度“最佳行业解决方案奖”,成为ICT技术行业深度应用的“中国样本”之一。
规划设计公司的医疗废物监管解决方案是以医疗平台为核心,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每个医疗废弃物进行物联网标识,实现从科室分类、打包称重到出院交接、过程运输并最终定点消解的全过程智能化和可视化监管,确保医疗废弃物在收集、转运、暂存、销毁交接过程中不外泄,提升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工作效率,提高整体监管水平。
安徽电信规划设计公司荣获ICT中国
“最佳行业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风采
—31—
联合国发布《2021年数字经济报告》
来源:人民邮电报
—32—
行业资讯
全球观察站
2021年9月29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2021年数字经济报告(数据跨境流动和发展:数据为谁而流动?)》(以下称“《报告》”)。《报告》深入探讨了数据跨境流动的发展和政策,指出国家和国际层面上的数据跨境流动政策走向不仅影响贸易、创新和经济进步,还将影响与数字化成果分配、人权、执法和国家安全有关的一系列问
题。《报告》呼吁采取新的全球数据治理框架,以避免关于数据跨境流动监管的国际辩论陷入僵局、促进数字数据视需要尽可能自由地跨境流动。
一、数据流动量增长迅速,“数据价值链”层面存在巨大数字鸿沟
《报告》指出,虽然很难精确地测量数据流动(特别是数据跨境流动)的规模,但毫无疑问的是全球的数据流动量增长十分迅速。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活动在互联网上发生。《报告》称,2020年,全球互联网带宽增长了35%,大约80%的互联网流量与视频、社交网络和游戏有关。现有信息表明,疫情发生以来,数据跨境流动在地理上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北美-亚洲”这两条路线上。
《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等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不仅表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还表现在参与“数据价值链”能力的层面——数据的价值产生于数据的聚合和处理,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后可以用于商业或社会公共目的。《报告》称,中国和美国参与数字经济的程度和从中受益的能力最强。苹果、微软、亚马逊、Alphabet(谷歌)、Facebook、腾讯和阿里巴巴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数据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通过面向用户的平台
服务收集数据,通过海底电缆和卫星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储存(数据中心),以及数据分析、处理和使用。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数据公司,拥有巨大的金融、市场和技术力量,并控制用户的大量数据。在疫情期间,这些公司的规模、利润、市场价值和主导地位得到了加强。
少产生新的法律问题。其二,从个人活动、产品、事件和行为中收集的原始数据本身没有价值,但是一旦经过聚合、处理和资产化,或用于社会目的,就可以产生价值。其三,将原始数据以统计、数据库等形式进行智能处理,就会产生数字产品,数字产品在跨境销售时可以被是为贸易统计中的服务。《报告》还提出了数据分类的不同标准,比如数据收集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政府目的,是敏感的还是不敏感的,是私人或者是非私人的。《报告》强调,数据的分类很重要,可能会影响国家和国际如何从政策的角度看待数据和数据跨境流动。
三、不应把数据跨境流动视为贸易,应当将二者区别对待
《报告》指出,数据具有区别于传统商品和服务的特殊性:重要的不是确定谁“拥有”数据,而是确定谁有权访问、控制和使用数据。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的所有权和主权等概念受到挑战,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与数据流动的无国界、全球性和开放性很难调和。数字主权通常与在境内存储数据的需要有关,但是数据的地理储存位置和数字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鉴于数据的性质,原有的国际贸易规则(如原产地规则)很难适用于数字贸易。《报告》建议最好从共享的角度,而不是从交易和交换的角度看待数据流动。虽然数据与贸易有密切的联系,但是跨境数据流动本身既不是电子商务,也不是贸易,不应纯粹作为电子商务加以管制。
二、缺乏数据和数据跨境流动的共识
《报告》指出,虽然数据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对数据的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理解。《报告》提到,数据本身是一种无形的、非竞争性的特殊资源,但数据获取可能受技术或法律手段的限制,从而使数据产生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此外,数据还具有多维度的属性:从经济角度看,数据不仅可以为收集者和控制者提供私人价值,还可以为整个经济提供社会价值;从非经济层面考虑,数据与隐私和人权、国家安全等密切相关。
《报告》建议从不同角度看待数据和数据流动。其一,与商业将以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如账单数据、银行数据、姓名和送货地址等)主要是资源提供的,很
《报告》提出,数据和数据流动的
—33—
行业资讯
全球观察站
行业资讯
—34—
治理对解决数字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数据伦理、数据过滤和审查问题等至关重要,为数据跨境流动制定适当的规则对保障数据权利、减少结构性挑战和支持经济发展都十分有利,但目前各方尚未在该议题上达成共识。
四、规制数据和数据跨境流动的不同路径产生了重要影响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的主要经济和地缘政治参与者之间的数据和数据跨境流动政策差异很大。在世界范围内,美国侧重于私营部门对数据的控制,欧盟主张基于个人基本权利和价值对数据进行控制。此外,全球的数字公司也在寻求扩大自己的数据生态系统。
《报告》认为,以获得经济和战略优势为目的的竞争可能会产生数字空间和互联网碎片化的风险,这与自由、分散和开放网络的互联网原始精神背道而驰。数字经济的碎片化将阻碍技术进步、减少竞争、产生流动,这将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还会减少商业机会,并对跨司法辖区的合作制造更多障碍。《报告》指出,除了碎片化的风险之外,也有迹象表明数据流动政策的走向可能趋同。比如美国虽然信奉自由市场,但已采取措施限制一些外国数据驱动公司进入其市场,并禁止国内一些数据的外流。
和经济发展等各种合理的公共政策理由,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国际体系来管理数据流动,有些国家就可能认为除了限制数据流动以实现其公共政策目标之外别无选择。
《报告》认为,对数据跨境流动采取极端立场也毫无益处,严格的本地化和完全的数据自由流动都不能满足各国实现各种发展目标的需要,国际社会需要对该议题重新思考,以找到共识。新的全球治理共识需要超越贸易的角度,以整体的方式规制数据跨境流动,同时考虑到对人权、国家安全、贸易、竞争、税收和互联网治理可能产生的影响。
五、建立全球数据和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框架的好处和优先事项
《报告》总结了建立全球数据和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框架的好处,包括但不限于:
全球数据治理将有助于实现全球数据共享,并发展有助于应对贫困、健康、饥饿和气候变化等重大全球发展挑战的公共产品。
鉴于5G和物联网的实施,以及新冠疫情引发的数字化加速,全球数据治理变得更加重要。这些趋势扩大了全球范围内大量数据收集和资产化的范围。如果没有一个一致的全球基础治理框架来建立信任,这可能导致数据共享方面的反弹。它还将加剧对数据价值链缺乏透明度以及数据利益分配不均的现有担忧。
《报告》提到,虽然随着数据和数据跨境流动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全球治理的需求日期迫切,但是不同的监管立场导致了国际辩论在该议题上的僵局。《报告》认为,尽管各国数据跨境流动政策有保护隐私和人权、国家安全
关于数据跨境流动的国家法规的泛滥造成了不确定性,提高了合规成本,
这对中小企业十分不利,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在数字平台缺乏全球治理的情况下,自我监管导致了由平台定义的市场结构,这些平台主要从自身受益的角度制定政策。主要平台的全球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更难应对相关的政策挑战。
需要对数据治理采取全球办法,以防止长期存在的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和数字鸿沟的扩大。必须确保发展中国家的知识、需求和观点在全球政策讨论中得到充分体现。
鉴于互联网全球架构的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关联性,数据跨境流动的未来不应仅由少数几个主要国家决定。
六、需要形成新的机制以应对全球数据治理挑战
《报告》认为,现有的国际治理框架难以满足全球数据治理的特点和需要,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全球治理框架。首先,互联网治理有关的大多问题都已经通过多方治理平台得到处理,一个组织良好、全球化的互联网社区是协调互联网资源和促使互联网高效运行的有效方法。其次,随着数据跨境流动规模的扩大,各国已试图将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纳入国际贸易规则,但是贸易协定的透明度有限,且谈判往往封闭进行,非国家利益有官方很少参与。因此,需要为由无形资产主导的新的数字世界建立一个新的治理结构。《报告》也提到,在当下这个民粹主义、反全球化呼声高涨的时代,建立全新的全球数据治理框架将十分困难。因此,《报告》建议,最好在联合国的主持下推进相关进程。
七、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弥合分歧,使数据流动造福所有人
《报告》指出,要实现让数据流动造福所有人,就要充分关注当前全球数字经济所存在的分歧(包括国家之间的分歧、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分歧等)。《报告》强调,要制定全球数据和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框架,需要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报告》提出了全球在制定数据和数据跨境流动政策方面的优先事项,包括:
对数据相关的关键概念的定义形成共识;制定数据访问条款;强化对数据和数据跨境流动价值的衡量;将数据作为(全球)公共品;探索新的数据治理形式;商定数据和数据相关的权利和原则;制定与数据相关的标准;以及加强与平台治理相关的国际合作,包括在数字经济中的竞争政策和税收方面。
—35—
行业资讯
全球观察站
全球贸易反弹好于预期
WTO预计今年增长1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日内瓦讯(记者杨海泉)10月4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最新一期《贸易统计及展望》。报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活动进一步复苏,商品贸易超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峰值。世贸组织经济学家据此上调了对2021年和2022年全球贸易的预测。在全球贸易总体强劲增长的背景下,各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发展中地区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据世贸组织目前预测,2021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10.8%,高于该组织今年3月份预测的8.0%,2022年将增长4.7%。随着全球商品贸易接近疫情前的长期趋势,增长应会放缓。半导体短缺和港口积压等供应侧问题,可能会给供应链带来压力,并对特定地区的贸易造成压力,但不太可能对全球贸易总量产生重大影响。
2021年全球商品贸易额的年增长率如此之高,主要因为2020年全球贸易出现了衰退。由于基数较低,2021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2.0%,但预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将降至同比增长10.9%和6.6%。世贸组织预计2021年全球GDP将增长5.3%,高于今年3月份预测的5.1%。到2022年,这一增长率将放缓至4.1%。
目前看,全球商品贸易的下行风险仍很突出,包括紧张的全球供应链和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预计全球商品贸易反弹的地区差距仍将很大,2021年亚洲进口将比2019年增长9.4%,而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将下降1.6%。全球服务贸易可能落后于货物贸易,特别是与旅游和休闲有关的行业尤为明显。
全球商品贸易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疫情。世贸组织当前对全球商品贸易的最新上行预测取决于一系列假设,包括加速生产和分配疫苗。全世界已经生产和使用了60多亿剂疫苗,遗憾的是这仍然不够,各国在获取疫苗服务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迄今,低收入国家中只有2.2%的人至少接种了一剂新冠疫苗。这种差异可能会为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出现和传播创造空间,或导致重新实施减少经济活动的卫生控制措施。
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约-伊维拉表示:“贸易一直是抗击疫情的关键工具,目前的强劲增长凸显了贸易对支撑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性。但疫苗获取不公平问题正在加剧各地区的经济分化,这一不平等持续的时间越长,出现更危险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可能会使我们迄今取得的卫生和经济进展倒退。世贸组织成员们必须团结起来,就世贸组织对疫情作出强有力的反应达成一致,这将为更迅速地实现疫苗生产和公平分配奠定基础,对维持全球经济复苏也是必要的。”
—36—
行业资讯
“世界开放指数”首次发布
为世界开放提供中国智慧
来源:人民网
—37—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孙阳、栗翘楚)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然而,疫情阻断不了人类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信心和行动。如今,新老朋友纷至沓来,进博会“磁力”持续显现。
日前,《世界开放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召开。作为报告的一大亮点,“世界开放指数”首次在进博会期间发布,通过29项具体量化指标,评估全球129个经济体从2008年至2019年的开放度,并从主要经济体开放度、地理区域开放度、开放度与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报告》这一开创性成果,为推动世界共同开放提供了抓手,贡献了中国智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表示,一方面,《报告》以“小切口”求“大成效”,创新性地推出“世界开放指数”,全景扫描了世界开放“进退”,发出“开放、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有助于汇聚全球开放的正能量,形成良性“自我实现的预言”,展现我开放大国的大胸怀、大气魄、大担当;另一方面,《报告》作为首份报告,对当前中国开放着墨良多,有助于扩大开放并倒逼国内改革,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对全球开放合作也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在研讨会上,马建堂就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分享了四方面看法。
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优秀品格。马建堂表示,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便拥有广阔的世界视野,追求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提倡立己达人、怀柔远人,推崇君子和而不同,取长补短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长处。当今世界,中国倡导人类优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共同创造和平繁荣的美好未来。
开放对中国40多年的发展成就居功至伟。马建堂指出,回首100年党史和40多年改革开放史,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的发展成就得益于不断扩大开放。1978-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年均增长13.8%,出口占世界的比重从不足1%升至2020年的14.7%,入世以来进口增量占世界的15.9%,高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已成为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和双向投资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在30%左右,成为第一引擎。40多年辉煌历程,既是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团结奋进的过程,也是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过程。
新发展格局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马建堂表示,当前,中国立足“三新一
行业资讯
全球观察站
行业资讯
—38—
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经济已高度融入世界,水乳交融。新格局下,内循环牵引外循环,外循环促进内循环,两者相互促进,都需要在扩大开放中予以实现。一方面,内循环需要以高水平开放来提质增效。目前,我国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大市场,是内循环的重要依托。挖掘内需潜力,亟需通过主动扩大进口、提高外资质量等,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满足国内品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双循环需要以高水平开放来塑造竞争新优势。我国要素禀赋条件已发生深刻变化,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等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弱化,同时,科技、创新、品牌等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竞争新优势亟待培育。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亟需以高水平开放汇聚全球优质要素资源,在国际比较、学习、借鉴中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复兴。对此,我国积极争取加入CPTPP和DEPA,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更好促进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世界共同开放亟需更大共识和更多行动。马建堂称,在数字经济时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相互依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全球性问题必须全球解决,各国需扩大开放合作,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推动互利共赢。世界开放迈出新步伐,离不开更多的国际共识、大国率先垂范和协同行动,方能形成世界共同扩大开放的“大合唱”。
来源:国际商报
—39—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商务部持续高度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形成了覆盖诸多重点领域的出口基地,加速推动着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服务”走向全球注入强大动能。
日前商务部发布的《“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也对中国服务出海提出明确目标:“十四五”时期,服务出口增速要高于全球平均增速,服务贸易在贸易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中国服务”出海多点开花
中国电影、奥飞动漫、四达时代、中国出版、华强方特、腾讯……在文化服务出口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企业。目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
对于中国在文化服务出口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商务部服贸司二级巡视员王志华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席会议上表示,近年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文化贸易规模稳步增长。二是文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服务出口占文化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版权输出引进比渐趋平衡。三是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
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也在加快。作为“走出去”相对较快的银行业,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共有11家中资银行在2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80家一级分支机构。以中国银行为例,该行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该行已有覆盖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556家海外分支机构。截至2021年6月末,其海外商业银行客户存款、贷款总额分别为5529.18亿美元、4554.9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年末增长13.97%、11.70%。
与此同时,中医药服务“走出去”愈加受到重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在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医药作为重要的国际名片和健康使者,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
“中国服务”出海多点开花局面已显。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服务出口17820.9亿元,同比增长27.3%,增速比服务进口高出26.8个百分点;从对外投资来看,流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2亿美元,同比增长37.2%,远远高于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4%的同比增速。
多措并举助力高质量“走出去”
“中国服务”加速全球落地
“我们积极推动海外合作,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国倡议,在东南亚、中东、北
行业资讯
全球观察站
行业资讯
—40—
非等地区开展国际医生的系列培训与技术支持。”美宝集团董事会主席徐鹏在中国对外贸易合作发展论坛上表示,为与全球更多企业合作共赢,美宝集团创办了美宝购MEBOGO服贸平台,在引入优质服务的同时推动“中国服务”出海,以促进中国服贸企业了解出海国家的商业趋势,帮助企业制定出海发展战略,提供各类国际贸易项目的相关服务。平台作为新合作模式,得到国内外企业积极响应,目前已经引入了100余家战略合作伙伴。
9月7日,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召开成立大会预备会。该联盟由相关国家和地区商业/行业协会、公司企业、专业机构或组织自愿结成,预计在年内正式成立,旨在促进国际服务贸易领域间的交流合作,培育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优化服务贸易标准和规则,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开放、创新、融合发展。
国家部委和各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中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走出去”。
出口基地建设,推动文化服务出海:一是加强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努力把基地打造成为对外文化贸易领域的制度创新高地;二是抓好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考核评价工作;三是支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席机制发挥作用,共同推动基地高质量发展。
在金融业出海方面,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2021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中国将稳步推动金融业“走出去”,鼓励中资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布局,强化服务,倡导联合授信、银团融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十四五’时期,吉林省将加快推动吉林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吉林省副省长李伟在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上表示,吉林将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涉外中医医疗服务,扩大海外中医药服务市场,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行动,推动吉林中医药产品、技术加快“走出去”。
在文化出口方面,王志华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采取三大举措抓好文化
来源:国际商报
—41—
日前,世贸组织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中国、欧盟、美国等67个世贸组织成员共同发表了《关于完成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谈判的宣言》,确认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联合声明倡议谈判顺利完成,宣布达成《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参考文件》,决定参加方在1年内完成各自正式核准工作。
这是自2015年以来,陷入困境的WTO首次能够就新的全球规则达成一致,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监管规则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便利化,也将利好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实现诸边承诺的多边化
“服务贸易国内规制是世贸组织在近20年来首次实现以诸边谈判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的议题。”商务部世贸司有关负责人解读道,相关谈判达成协议,有助于重振世贸组织谈判功能,为世贸组织未来其他议题谈判路径提供重要借鉴。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联合声明倡议谈判的完成,对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该倡议明确相关谈判成果将纳入各方现有多边承诺,实现了诸边承诺的多边化。另一方面,该倡议所包含的成员方覆盖全球90%的服务贸易,在正式完成相关核准程序后,将极大改善营商环境,减少繁琐程序,削减贸易成本,进而有望吸引更多的成员加入,不断增强和扩大该倡议的代表性和多边性。
近10年来,全球服务贸易平均增速高于货物贸易增速。世贸组织预测,2040年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将由目前的22%提升至33%以上。但国际服务贸易的交易成本是传统货物贸易成本的两倍,其中成员内部规制因素带来的成本占40%。
商务部世贸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世贸组织和经合组织的联合研究报告,参考文件生效将为全球企业参与国际服务贸易每年节省约1500亿美元成本,尤其惠及中小微企业,其中金融、商业、通信和运输服务业收益尤为显著。
利好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服务贸易第二大市场,谈判成果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意味着什么?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10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1980.3亿元,同比增长12.7%;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7.9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67.6%至2031.7亿元。
中欧等67个世贸成员达成服贸国内规制谈判
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更近一步
行业资讯
全球观察站
行业资讯
—42—
李俊表示,谈判成果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在服务“引进来”方面,服务贸易国内规制相关规则旨在优化服务贸易有关许可审批流程,提高政府监管的透明度和便利性,有利于减少相关服务贸易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和壁垒,改善中国服务贸易的营商环境,推动中国服务业制度型开放,届时电信、运输物流、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开放将进一步扩大。
在服务贸易“走出去”方面,谈判成果将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提供更便利、更透明、更稳定的营商环境,极大地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具体来看,不仅工程承包、建筑服务等传统服务行业将受益,咨询服务、广告服务、商贸服务、分销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也将进一步“走出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12月9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将根据相关要求,加快国内的核准程序,按时提交具体承诺减让表,与有关各方共同推动谈判成果早日生效。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
《RCEP对区域经济影响评估报告》
来源:国际商报
—43—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在东盟6国和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非东盟成员国正式生效。近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了《RCEP对区域经济影响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RCEP生效后对区域贸易、投资以及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RCEP生效将带动区域整体经济、贸易和投资增长
《报告》指出,整体来看,RCEP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会实现零关税,这不仅将显著拉动区域整体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增长,对于全球贸易和福利增长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GDYN)的预测结果显示,到2035年,RCEP将带动区域整体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和进口增量分别较基准情形累计增长0.86%、18.30%和9.63%,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规模将分别达到8571亿美元和9837亿美元,区域投资将累计增长1.47%,区域经济福利累计增加1628亿美元。全球层面,到2035年,RCEP将带动世界实际GDP和进出口贸易分别较基准情形累计增长0.12%和2.91%。
二、RCEP生效后成员国将共同获益
RCEP作为现代、全面、高质量、互惠的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开放力度和更有保障的制度性合作环境将使成员国共同受益。《报告》模拟结果显示,RCEP成员国中,东盟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相对受益最大,实际GDP、进出口、投资等都呈现大幅增长,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经济福利总量增加方面则更为显著。
从实际GDP的增长率来看,东盟国家受益最大。相较于基准情景,到2035年,东盟整体GDP累计增长率将因RCEP增加4.47%。其中,柬埔寨、菲律宾、泰国、越南的GDP获益较大,累计增幅分别为7.98%、7.04%、6.38%和6.33%。对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实际GDP增幅也均有积极贡献。
从进出口增长率来看,东盟成员中菲律宾、柬埔寨、泰国、越南累计增幅超过20%;非东盟成员中,韩国的出口累计增幅最大,而中国的进口累计增幅最大。到2035年,菲律宾、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的出口增幅高达57.81%、30.82%、24.23%和22.12%;进口增幅分别为67.71%、33.15%、27.94%和23.38%。印尼、马来西亚和其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官方发布
行业资讯
—44—
他东盟地区(文莱、缅甸和老挝)进出口增幅则在10%以上。非东盟成员中,韩国的出口增幅最大,为7.84%;而中国的进口增幅最大,达到10.55%。
从经济福利的角度看,RCEP对主要成员国经济福利的影响均为正向效应,其中中国、东盟和日本改善幅度最为显著。模拟结果显示,到2035年,中国、东盟和日本经济福利较基准情形分别累计增长996亿美元、670亿美元和512亿美元。
从劳动力要素的角度来看,RCEP生效后东盟国家的非熟练和熟练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将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柬埔寨、越南、菲律宾等国增幅最为显著。这说明RCEP将为东盟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东盟国家人力资源水平。
从资本要素的角度看,RCEP生效将促进区域投资增长,拉高东盟大多数成员的资本价格,同时也将提高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盟国家的资本回报率。这说明RCEP建立将促进东盟地区的资本流入,加速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RCEP将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为国内经济产业发展和经济福利改善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RCEP伙伴已经建立了紧密的贸易投资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关系,RCEP生效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为国内经济产业发展和经济福利改善发挥积极作用。
《报告》模拟结果显示,到2035年,RCEP将使中国实际GDP、出口和进口增量分别较基准情形累计增长0.35%、7.59%和10.55%,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将分别达到3154亿美元和3068亿美元,经济福利将累计增加996亿美元。
RCEP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RCEP生效后,通过降低贸易投资壁垒,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推动形成统一的区域大市场,将促进中国农业、轻工、纺织、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石化等重点行业的进出口贸易增长,为产业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石化、机械等部分产业需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轻工纺织、电子信息、汽车等行业也需与东盟、日本、韩国等RCEP伙伴推动共建互利共赢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四、中国应积极采取措施迎接RCEP生效实施
面临RCEP即将生效实施的新形势,中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利用好RCEP开放承诺和规则条款,促进国内经济产业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提供智慧精准便利服务,帮助企业充分“享惠”“避险”。二是发挥地方政府积极作用,推动建设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三是加快自主创新与标准制订,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四是综合施策,积极应对部分产业向东盟国家转移。五是积极研究RCEP+议题,推动更高水平自由贸易区建设。
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
联合发布 《“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来源:商务微新闻、商务部网站
—45—
近日,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三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遵循中央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要求,为“十四五”时期电子商务发展作出全面安排,对指导我国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电子商务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分析了“十四五”时期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七大主要任务、23个专项行动和六条保障措施。
《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电子商务连接线上线下、衔接供需两端、对接国内国外市场重要定位,提出“坚持守正创新、规范发展”等发展原则,形成明确的政策导向,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首次建立电子商务发展主要指标体系,确定三个规模发展指标和三个分领域发展指标。
《规划》紧密围绕电子商务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设定“十四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框架: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以电子商务引领消费升级、推进商产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推动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从深化创新驱动、优化要素配置、统筹发展安全入手,深度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实现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在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更好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托“丝路电商”,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加强数字产业链全球布局;推进跨境交付、个人隐私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等数字领域国际规则构建,倡导开放共赢的国际合作新局面。
《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采取符合电子商务特点的编制方式,通过线上线下调研、在线问卷调查、征集社会愿景、专项课题研究等途径,广泛吸收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专家学者、网民等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对标对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上位规划内容,历时一年多完成编制工作。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官方发布
商务部发布
《“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国务院已批复同意商务部等部门组织实施《“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外贸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坚持绿色引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数字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坚持互利共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坚持安全发展,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规划》展望了2035年外贸高质量发展前景,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将努力实现贸易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协调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畅通循环能力进一步提升、贸易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贸易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规划》从优化货物贸易结构、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构建绿色贸易体系、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深化“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强化风险防控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10个方面,明确了45项重点任务,制定了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46—
行业资讯
“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出台
服务贸易规模将持续提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47—
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王俊岭)日前,商务部等24部门印发《“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下一阶段服务贸易领域重点工作任务。
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介绍,《规划》共设置12个专栏,涉及服务贸易重要行动、重大计划。其中,积极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数字贸易示范区和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示范区,向专业化方向深耕拓展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提升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等,都将成为推进《规划》落实的重要抓手。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进出口额累计达3.6万亿美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29.7%。2020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服务进出口6617.2亿美元,规模保持世界第二位,全球占比提升至 6.9%;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947.6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44.5%,比2015年提升17.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个人文化娱乐、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其他商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成为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在解读《规划》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以研发、金融、物流、营销、品牌为代表的服务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愈加凸显。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国内大循环大市场的韧性、活力与潜能,对服务贸易的升级扩容构成坚强支撑。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新一代技术革命,为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释放巨大活力。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也还面临一些挑战,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不够,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深度、创新能力、发展动力仍显不足。
“《规划》坚持改革先行、开放先行,将‘深化服务贸易改革开放’作为首个重点任务专章,从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打造高水平改革开放平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特别是以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为标志,主动推动‘十四五’时期要素流动型开放和制度型开放相结合、‘边境上’准入与‘边境后’监管相衔接,彰显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该负责人说。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官方发布
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
“无实物”涌动绿色与智慧
来源:经济日报
文旅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与有形展品不同,在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服务贸易展区,多数展品都“无实物”,但这丝毫不影响现场咨询、洽谈、签约的热度。今年,超过5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企业前来服务贸易区参展,其中有近5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三大拍卖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五大船公司齐聚,共分为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五大板块。
与往届最大的不同是,本届服务贸易展区首设“文物艺术品专区”,拍卖行、画廊首次参展,如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等。与此同时,“文化旅游板块”也全新亮相,展览面积达4500平方米,除了万豪、洲际等“老朋友”,还有亚特兰蒂斯酒店品牌、雅辰酒店集团等“新面孔”。值得关注的是,参展企业不约而同地聚焦“绿色发展”“智能管理”等主题,纷纷带来了创新服务方案,不少是“全球首发”,如邓白氏的“全球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瑞士SGS集团的“消费品类绿色可持续检测方案”以及德勤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创新解决方案”等。
—48—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拍卖行、画廊首次参展
首次设立的文物艺术品专区究竟都有啥?记者看到,首次参展的拍卖行、画廊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
在苏富比展台,上海市民徐先生摘下眼镜,近距离端详张大千的《味江》。“为了看展品,虽然家住在浦东,距离会展中心1个多小时车程,我还是一大早赶来了。”徐先生说,自己爱好山水画收藏已15年,此前获取资讯、购入藏品的途径较少,多是拍卖活动,如今,进博会为像他一样的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另一渠道。
除了张大千的《味江》,首次参展的苏富比还带来了两件油画展品、一件铜雕展品。“本届进博会展出的作品可供现场洽购。”苏富比亚洲区董事总经理洛嘉熙(Nathan Drahi)说,进博会已成为跨国企业向中国消费者介绍优质产品、服务的直接窗口,本届进博会首次引入全球艺术与文化产业,势必将成为艺术文化发展的有力“催化剂”。
拍卖行、画廊为何积极参展?除了人文交流,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依托展品留购相关免税政策的落地。据了解,第三届进博会首批5件文物类展品已变商品,顺利完成了免税进口业务。
多位参展商表示,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经过3年的成功举办,本届进博会不仅是贸易投资的重要平台,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大平台。
让观众兴奋的不止是文物艺术品。在服务贸易展区,10余个海外知名IP(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形象知识产权)集体亮相,既有著名博物馆IP,如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卢浮宫,也有耳熟能详的动漫IP,如皮卡丘、小黄人、Hello Kitty等。在这里,海外IP对话国潮文创,旨在进一步放大进博会的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助力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
“绿色服务方案”全球首发
“绿色发展”主题不仅是本届进博会的一大亮点,也是服务贸易展区企业聚焦的重点。
连续四届参与进博会的渣打集团今年收获颇丰。参展期间,渣打中国先后与多家企业、机构及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主题多涉及“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如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宝武旗下的欧冶云商、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等。
11月6日,正式开展的第二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临港新片区)、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临港集团)与渣打中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约定将结合临港新片区的产业结构、发展规划,引入国际领先的可持续金融产品及理念,为区内企业提供全面、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49—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50—
“全方位绿色金融解决方案”是此次渣打集团带来的特色展品。“中国在推动减碳过程中的积极进展给全球注入了动力,也为像渣打这样的银行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渣打集团董事会主席韦浩思(José Vinals)表示,进博会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盛会,为世界各地的出口商、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创造了强大平台,让各方共享“中国机遇”。
“绿色服务方案”不局限于金融服务。瑞士SGS集团在本届进博会上全球首发了“消费品类绿色可持续检测方案”。SGS科技电子全球委员会主席何艺桦介绍,该方案综合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如选材、制造、销售使用、报废等,考量这些环节在有害物质管控、回收利用、耐用性、能效等方面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际权威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瑞士SGS集团已连续四届参与进博会。“前3年参展,我们硕果累累。”该公司展台负责人表示,首届参展,SGS集团就和舟山自贸区达成了共建流量计量实验室的合作,随后又陆续在农产食品、公共卫生防疫等领域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今年希望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让供应链管理更“智慧”
“智慧服务”赋能“供应链管理”,这也是本届服务贸易展区的一大亮点。多家企业贴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推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全球首发”不在少数。
香港冯氏集团已经是第四次参加进博会。今年,该集团聚焦“创造未来的供应链”主题,通过创新方案,协助品牌和零售商驾驭数字经济,在全球拓展新市场。
记者在展台看到,现场设有多个主题区,如柔性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智慧物流、新零售与IP授权、可持续发展等,其中,在柔性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三大主题展区均有首发、首展产品。
11月7日,邓白氏首发“全球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全球数据和高级分析,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寻源、监控、匹配、供应商深度分析四大目标,进而提升供应链弹性,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
“据我们观察,大多数企业对自己现有的一级供应商比较了解,但受制于产业链话语权或产业规模等因素,对二级或三级供应商甚至供应链末端了解较少。”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广宇说,邓白氏此次推出的寻源服务,可以实现供应链全链条“可视化”,在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仍存的情况下,帮助企业更精准、高效地寻找优质供应链合作伙伴。
吴广宇表示,邓白氏与中国市场渊源已久,自1981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40年。“连续四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中国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营造多元包容营商环境的决心。”吴广宇说,接下来,邓白氏将继续以中国市场需求为核心,将全球能力与本土创新相结合,发挥联通优势,深化数据应用,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
行业资讯
正式申请加入CPTPP
彰显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
来源:光明网
2021年9月16日,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表明中国将以更加饱满的信心、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主动的姿态,以深化国内改革为切入口,全面接轨新一代国际经贸规则,构建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体系。
中国始终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捍卫者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从世界第六大贸易国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入世”在政策层面“倒逼”国内改革,对提高我国市场化和法治化水平、改善行政效率、提升政策透明度等方面,均产生良好效应。在保持自身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市场开放也为全球经济繁荣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逐步成长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捍卫者。
过去数年来,伴随逆全球化思潮的回流,加之地缘政治因素的干扰,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有所抬头,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亦引发各国对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的反思。区域一体化成为各国扩大对外合作、确保区域安全、加快全球布局的重要手段和替代选择,标准较高、范围较小、伙伴选择自由度更高、谈判难度较低的区域经贸合作安排,成为新一轮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一直秉承多边主义、开放姿态。在继续坚定支持以WTO为代表的多边合作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坚持走高质量发展、制度型开放的道路。继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完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谈判之后,中国又正式申请加入CPTPP,在参与全球多边经贸治理、推动亚太区域合作升级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巨大冲击的当下,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中国,如能顺利加入CPTPP,不仅有利于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也将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国的国内改革,就是要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就要与国际对接,尤其是实现与高标准规则的对接。CPTPP对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追求,与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深化国内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核心利益总体相符合。
—51—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行业资讯
—52—
近年来,国际经贸形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地位上升,国际分工价值链区域化特征进一步增强,数字产品贸易、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占比提高。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从关税、配额、数量限制、海关监管等“边境上”措施向“边境内”延伸,内容逐步涵盖投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国内规制领域,规制重点转向竞争中立、监管一致性、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等非经济因素,并不断提升规则的可执行性。CPTPP的价值理念包括“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现代治理”和“可持续发展”,CPTPP的规则特点是广泛涉及国内政策和治理模式,力图削减边境内壁垒。
我们申请加入CPTPP,不只是简单地打开国门,而是要和国内体制改革相联动,意味着中国需要在更多领域加大改革开放和执行力度。
过去20年里,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贸成就,但入世所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步衰减。申请加入CPTPP,有助于重新获得改革和开放的红利。利用新的“倒逼机制”,加速国内结构性改革和制度型开放,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的良好形势,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当前,要打破中美博弈僵局,摆脱西方“规则合围”被动局面,我们必须加速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有效解决上述焦点问题,力求取得重大的制度性突破,从而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全球化需要开放、包容、多元发展
经贸关系背后离不开政治博弈。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摩擦,拉拢盟友打压中国,其理论和舆论基点,就是以市场经济的“正统”自居,给中国的经济体制贴上“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并竭力制造所谓“国家资本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的对立,炒作中国是一个国家主导的实行保护主义和重商主义的经济体,其主要依据是中国实行国有经济、政府干预、产业政策。
应当指出,市场经济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本身没有姓资姓社之分,西方国家同样存在国有经济、政府干预、产业政策。WTO可以容纳不同性质的成员,CPTPP可以吸收越南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全球化需要开放、包容、多元发展,制度之争只是西方刻意制造的伪命题。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不能也不应成为阻止中国加入CPTPP的障碍。
从目前CPTPP各方的表态来看,中国加入CPTPP不会一蹴而就,应当对谈判的艰苦性有充分认识。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国内改革。其中,诸如电子商务、服务业开放、政府采购等议题,不仅包含于CPTPP现行规则之中,也是WTO当前谈判的主要内容。无论中国能否顺利加入CPTPP,只有锐意改革,完善自我,才能不惧于任何外部风险和挑战。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4万亿美元,位居世
界第二,数字化发功,国际贸易越来越“轻”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国际贸易格局因之出现诸多新变化,从贸易形式来看,跨境电商、数字服务贸易等数字化贸易蓬勃发展,其中亚太地区跨境电商份额上升、贸易数字化进程加快,尤其在贸易数字化方面中国的表现更加突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指出,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再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经济中贸易成为重创区,各方对国际贸易、全球投资、技术流动的看法趋于悲观,但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率先走出疫情的反而是国际贸易。数据显示,国际贸易的增长显著快于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这其中,数字贸易功不可没。
江小涓认为,电商平台促成的交易已是全球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的重要构成,跨境
—53—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行业资讯
—54—
平台通过整合生态链上的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利用海量交易数据和算法,降低跨国交易成本,精准对接国际市场,在境外客户需求挖掘、海外影响推广、跨境支付、供应链管理与品牌建设等贸易促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包括B2C、B2B和海外仓等多种形态,数字贸易已经占到商品贸易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且,疫情之下的相关封控措施和贸易中断改变了传统贸易形态,促使企业加快转向数字化运营,加速了全球贸易数字化发展。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周景彤分析指出,全球贸易数字化转型加快,贸易形态更加多样化。疫情促进了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外贸产业相结合,提高了交易撮合、报关和通关的线上化水平,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促进了外贸企业精准营销、定制化设计。同时,传统货物贸易数字化发展带来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据世贸组织(WTO)统计,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额下降了5.3%,但全球B2C跨境电商贸易额不降反升,从2018年的6500亿美元左右增长到2020年的约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约30%。其中,中国在全球跨境电商中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贸易额为2800亿美元左右,占全球比重达28%左右。
此外,疫情也加速了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带动远程教育和医疗、线上金融业务、协同办公、社交媒体等数字服务贸易增长,同时涵盖研发、设计、监测、维修的生产性外包服务贸易也进一步发展。2020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高达3.19万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10年的47.3%上升至2020年的52%,2020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出口对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8.3%。从结构来看,发达国家在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中占据突出优势,远高于发展中经济体、转型经济体数字服务贸易的全球比重。2019年,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数字服务出口的全球占比分别为76.1%、22.6%和1.3%。
同样,中国也越来越认识到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1月11日,在商务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对日前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回应称,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促进经济复苏的新引擎。随着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数字领域规则和合作框架制定也已成为很多多双边经贸谈判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目前的成员方包括新加坡、新西兰和智利。《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包括开发一个安全的应被协定各方认可的数字化标识系统,包括电子商务发票的标准化,以减少国与国之间的通关文件的时间和数量;包括金融科技与电子商务的整合,以方便国与国统一数据的使用规则和跨境交换。
束珏婷介绍,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于全球前列,加入DEPA与中国加强全球数字经济领域合作、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方向一致,也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行动。中国加入DEPA,不仅将为成员提供广阔市场,拉紧相互的数字经济合作纽带,为各成员企业和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也有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数字经济的开放融合与长期繁荣。《2021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世界第一。
商务部:2021年中国服务外包有望
续破千亿美元再创新高
来源:环球网
做为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承接国,中国2020年承接离岸服务外包规模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57.7亿美元。做为“世界制造工厂”,中国也在致力于成为“世界办公室”。10月18日,《环球时报》记者从商务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全年中国服务外包规模有望在去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基础上,再次创造历史新高。
与全球第一大服务外包承接国印度相比,中国服务外包承接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商务部服贸司副司长王东堂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显示,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已从2006年十多亿美元增至2020年1057.7亿美元,并由最初为跨国公司编写代码,成长为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相互促进,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协调发展的重要产业。
目前与中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的贸易伙伴已遍布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和欧盟分别是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第一大和第三大市场,不过近年来在中国承接的服务外包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较2015年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承接俄罗斯、巴西、越南等新兴市场服务外包增长较快,市场比重也在上升。
本次发布会还宣布,今年10月28日至30日,商务部将与武汉共同举办第十二届服博会,做为中国服务外包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性展会,这是服博会首次来到中部地区举办。武汉市副市长江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届服博会以“数字新机遇,外包新未来”为主题,邀请世贸组织、欧盟驻华使团、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等权威机构负责人发表演讲,来自于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国内近100家知名企业将参展。
武汉2009年入选全国首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具有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资源禀赋。2020年,武汉克服疫情影响,实现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3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3%。今年1-9月,武汉实现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14.4亿美元,同比增长46.1%。
—55—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有望持续向好
贸易数字化是带动服务出口快速运转的超能“引力泵”。
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出口依然还在新冠疫情的压制下艰难行进完全不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则继续演绎着一路扬升的独立行情。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月中国服务出口增长25.3%,高出进口27.1个百分点,由此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66.7%。
基于扩大服务出口的创新政策在国内一直处于持续辐射的活跃状态。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是激活服务出口一个成色最为厚重的政策板块,目前试点地区从原有的17个扩围至28个;与此同时,中国展开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试点城市由北京扩容至天津、上海、海南和重庆;此外,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中国打造出了12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29个文化出口基地和17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而更值得期待的是,今年年内中国将出台自贸港版、自贸试验区版和全国版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服务出口便利度将大大提升。
政策驱动以及丰富的商业存量因素造就了未来中国服务出口的巨大想象空间。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后期乃是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切换到服务业主导的转型阶段,预计2025年中国服务业占比有望提升到60%以上;另外,国内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升级,预计至2025年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规模可达30万亿元以上。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且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净输出国,伴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资本拉动中国金融、保险和运输等产业向着海外延伸的力量会不断加强,国内要素优势将加快转换为对外服务出口优势。
但是,在服务出口展现出乐观前景预期的同时,迈向未来目标的现实掣肘也的确不少。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即净出口与进出口总值之比往往是检测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维度。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服务贸易TC指数在-0.16至-0.36之间波动,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尤其是服务出口总体上还处于比较劣势。目前来看,在全部出口贸易中,中国仅为6%的服务出口占比大幅落后于世界23.5%的平均值,而且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已经存续20多年之久,要通过扩大服务出口进而扭转服务贸易逆差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发力。
来源:证券时报
一方面,通过国内服务市场规模的加速扩容锻造出支撑服务出口的庞大“蓄水池”。目前服务业在中国GDP增加值中的占比为54.5%,低于世界67%的均值,说明推动服务贸易出口的市场能量并不充分,为此,有必要首先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放宽服务市场准入,全面实施普惠化的产业政策,同时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推动服务产业集群以及服务贸易集聚发展,造就更多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与平台梯队;另
—56—
行业资讯
外,要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以此带动寄递物流、仓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测试、维修维护保养等新兴服务贸易。
另一方面,通过扩展开放口径构造出牵引服务出口的宽大“导水渠”。除了不断压缩服务贸易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及放宽外资进入领域外,重点须对准制度型开放,包括对标国际高标准,在充分竞争、有限竞争类重点服务领域和自然垄断类服务领域的竞争环节,推动取消或放宽对服务贸易的限制措施;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全面实施自由企业制度,建立严格的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率先在服务贸易领域实行政策与制度的“早期安排”,如对医疗健康、文化娱乐、旅游等服务业行业发展所需原材料、基础设施配套的用品设备的进口实施零关税等。
贸易数字化是带动服务出口快速运转的超能“引力泵”。中国除了北斗系统、卫星导航等全球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外,5G、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均走在全球前列,数字服务贸易出口由此已从10年前的逆差华丽转身为顺差。按照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只要政策创新力度到位,2025年中国数字服务出口有望逼近2000亿美元。
—57—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解读
《“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
近日,商务部等24个部门印发了《“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就规划内容进行了解读。
一、编制《规划》的重要意义
服务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和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重要致辞,阐述了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提出了促进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化服务贸易领域改革和开放,持续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完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十四五”时期,持续推进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和创新,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来源:商务部网站
—58—
行业资讯
《规划》是商务领域重点专项规划,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具体化,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服务贸易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二、《规划》编制的背景和过程
“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成效显著。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额累计达3.6万亿美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29.7%。服务贸易结构显著优化,2020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947.6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44.5%,比2015年提升17.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一试点、一示范、多基地”的改革创新开放平台网络基本建立。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对外开放深化的新动力,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以研发、金融、物流、营销、品牌为代表的服务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愈加凸显。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国内大循环大市场的韧性、活力与潜能,对服务贸易的升级扩容构成坚强支撑。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新一代技术革命,为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释放巨大活力。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推进,向服务贸易的开放拓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也还面临一些挑战,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不够,国际竞争力不足。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深度、创新能力、发展动力仍显不足。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部署,牢牢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商务部会同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成员等共24个部门,联合编制发布了《规划》。《规划》编制工作自2020年下半年启动,历经一年多时间完成。商务部组建规划编制起草小组,集中开展专题研究和规划起草,先后多次赴地方调研,就《规划》编制工作听取地方和企业意见建议。《规划》成稿后,先后两次征求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40个成员单位、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意见,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并根据各方意见对《规划》内容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
三、《规划》的主要特点
(一)全篇贯穿“三新一高”主题主线。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十四五”时期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发展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向,明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任务和路径,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更加突出改革开放引领作用。《规划》坚持改革先行、开放先行,将“深化服务贸易改革开放”作为首个重点任务专章,从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
—59—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行业资讯
—60—
开放水平、打造高水平改革开放平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特别是以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为标志,主动推动“十四五”时期要素流动型开放和制度型开放相结合、“边境上”准入与“边境后”监管相衔接,彰显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三)充分顺应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新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规划》提出“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特别是首次将“数字贸易”列入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和数据等四类数字贸易类型,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明确方向和路径。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还紧扣绿色发展趋势,贯彻落实中央新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将坚持绿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提出发挥服务贸易绿色转型促进作用。
(四)以专栏形式全面反映提质升级转型。《规划》共设置12个专栏,包括服务贸易重要行动、重大计划以及特定需要阐述的内容,这些重要专栏构成了“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有效手段,是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实的重要抓手。与“十三五”时期相比,未来五年,既要通过促进入境旅游行动推动传统服务贸易转型升级,也要加快发展新兴服务贸易,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升级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将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升级为数字贸易示范区,同时还将建设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示范区,新设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我国促进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载体平台体系将进一步优化。
四、“十四五”时期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
《规划》从规模、结构、竞争实力、制度环境等四个方面设置6项预期性目标,采取定性表述与定量表述相结合的方式,以定性表述为主,未设定明确的服务贸易发展总量目标和年均增长目标,主要考虑是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需要为应对不确定性预留空间,这样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服务贸易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五、《规划》的主要框架
《规划》为章节结构,共9章,计1.5万字。第一章为发展背景。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成就,分析“十四五”时期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为总体要求。明确“十四五”时期服务贸易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第三至第八章为重点任务。明确了深化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优化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完善服务贸易区域布局、壮大服务贸易市场主体、深化服务贸易对外合作等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第九章为保障措施。提出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加强风险评估防控、夯实人才智力支撑、推进规划组织实施等6个方面的措施。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服贸司有关负责人解读《商务部
中央宣传部等17部门关于支持国家
文化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10月13日,商务部、中央宣传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这是今年继认定第二批16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举办首届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论坛、建立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席机制和印发《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首批创新实践案例》后,商务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提质扩容增效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01《若干措施》出台对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开展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是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创新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文化贸易发展作出专门部署,明确要求“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出台《若干措施》,目的就是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纲要》工作要求,更好发挥基地集聚、示范、引领作用,引领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来源:商务部服贸司
—61—
02《若干措施》提出五方面具体措施,助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健全共建机制。
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基地建设协商机制,加强对基地工作的支持和指导,支持有条件的基地探索制度型开放路径,依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席机制加强基地间协作和信息共享,支持基地建立重点企业名录、重点项目库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等。二是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基地所在省市有关部门,统筹利用文化领域相关财政资金政策支持基地建设,鼓励基地与现有政府投资基金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利用市场化方式为基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等。三是优化金融服务。支持基地与所在省(区、市)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联系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符合文化贸易企业需求的信贷创新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基地复制“信保+担保”融资模式,支持文化贸易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等。四是提升服务水平。支持基地建设广播影视线上交易平台、外向型版权交易中心等平台载体,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基地开展“两头在外”的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行业资讯
—62—
文物、文化艺术品保税仓储、展示、交易和数字内容加工业务,加强基地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等。五是深化国际合作。将基地建设纳入文化领域多双边交流机制和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机制,鼓励基地设立海外文化贸易促进平台、加强与海外新媒体平台合作,支持基地利用各种展会平台和海外节展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贸易促进活动等。
03《若干措施》注重发挥部门、地方和基地合力,共同推动基地建设。一是注重发挥基地主动性和创造性。
基地是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载体,激发各基地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基地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各相关部门将支持基地在体制机制、平台载体、公共服务、贸易方式、监管举措等方面大胆创新,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完善促进体系、健全统计制度等,积极参与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等重大工程实施,不断提升基地企业竞争力。二是注重发挥基地所在省市统筹协调作用。基地所在地有关政府部门要发挥属地管理职能,主动协调解决基地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在财政、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大政策创新和支持力度。三是注重发挥部门合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若干措施》由17个部门联合印发,充分体现了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对对外文化贸易和基地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具体举措之外,各部门注重从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持搭建各类交易服务平台等角度支持基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中央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基地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加快推进有关政策举措落实落地,努力推动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1年二十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
取得积极成果:深化服务贸易等领域合作
10月12日,二十国集团(G20)举行贸易部长会议。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以视频方式出席并发言,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一同与会。
会上,G20成员普遍认为,要加强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世贸组织必要改革,推动世贸组织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取得成功,深化服务贸易、国际投资、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合作,推动国际贸易投资和世界经济尽快实现复苏。
来源:商务部网站
—63—
经济体代表,应当率先行动,加强政策协调,为应对疫情和促进复苏作出积极贡献。呼吁各成员落实全球健康峰会共识,加强抗疫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世贸组织必要改革,积极推动世贸组织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取得务实成果;把握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发展机遇,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转型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促进数字化服务贸易发展;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各国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王文涛指出,今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近期,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体现了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深化国内改革的决心。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坚持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原则,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和能力积极作出贡献,推动世贸组织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会议发表《G20贸易部长会议声明》,就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国际抗疫合作、促进服务贸易、重振国际投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中小微企业、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达成一系列成果共识,为领导人罗马峰会作了经贸方面准备。
王文涛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严峻形势,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G20成员是世界主要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谱写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解读
《“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来源:商务部网站
一、《规划》出台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发展电子商务作出重要指示,对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丝路电商等提出要求,明确指出电子商务是大有可为的。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及电子商务,高度肯定了电子商务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继续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中规模最大、表现最活跃、发展势头最好的新业态新动能,是新发展格局蓝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必将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的“社会稳定器”。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电子商务已经全面融入我国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仍然面临不规范、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平台企业垄断和不公平竞争问题凸显,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外部宏观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电子商务五年规划从“十一五”开始,迄今已经编制了四期,在指引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方向、推动电子商务实现快速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商务领域重点专项规划,深入研判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面临机遇和挑战,阐明“十四五”时期电子商务发展方向和任务,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和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二、《规划》编制过程
《规划》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的明确要求,逐条落实到《规划》编制过程中: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先后开展地方政府书面调研、企业在线问卷调查、“电子商务发展2025年愿景调查”
“十三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取得了显著成就: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5年的21.8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37.2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2020年达到11.8万亿元,我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主渠道之一;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规模超过6000万,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新职业、新岗位,成为重要
—64—
行业资讯
等,为《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调研座谈会十余次,深入调研代表性企业数十家,为《规划》编制打下了牢固的实践基础;三是扎实推进课题研究,结合工作实际梳理出近30个重点课题,委托19家单位开展专门研究,形成41万字的研究报告,为《规划》编制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四是统筹协调凝聚合力,反复征求32个相关部门意见,聚众智、汇众力,编制过程中充分注重与国家战略部署、重要专项规划和政策文件紧密衔接,为《规划》落地夯实了工作基础。《规划》编制历时一年多,于2021年10月正式印发。
三、《规划》重点考虑
(一)进一步明确了电子商务在新时代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使命。《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线,聚焦电子商务连接线上线下、衔接供需两端、对接国内国外市场的三个定位,赋予电子商务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使命,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电子商务“四个重要”的发展目标,并用“五个成为”描绘了2035年远景目标。
(二)确立了全新的电子商务发展原则和政策导向。《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四个坚持”的新原则。特别是把“坚持守
—65—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行业资讯
—66—
正创新,规范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延续“十三五”规划中“发展与规范并举”的要求,秉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双管齐下,在强调创新驱动、鼓励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同时,坚持底线思维,促进公平竞争,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三)开展了电子商务发展指标体系的有益探索。《规划》在“十三五”规划三个规模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了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三个分领域指标,有利于更好体现电子商务发展的规模效益,更准确把握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趋势,并为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预留了空间。
(四)构建了电子商务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框架。《规划》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入手,让电子商务更有效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首次提出培育高品质数字生活的理念,更好带动产业数字化;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创新和数据要素驱动对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数字化产业发展。在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和数字领域规则构建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加强数字产业链全球布局,推进跨境交付、个人隐私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等数字领域国际规则构建,倡导开放共赢的国际合作新局面。
四、《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4章、18节,共计约1.7万字。第一章为现状与形势,总结
了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五个特点,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复杂环境和机遇挑战。第二章为总体要求,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对2035愿景目标进行了展望,并首次在《规划》中确立了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第三章为主要任务,明确了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商产融合、乡村振兴、开放共赢、效率变革和发展安全共七个方面的发展思路和重要举措,设置了23个重点专项工作,作为指导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第四章为保障措施,主要阐述党的领导、协同推进、政策环境、统计监测、公共服务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规划》涉及的32个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规划》落地生效,创新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持续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社
—67—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习近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行业资讯
—68—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
习近平强调,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要纠正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做法,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
习近平指出,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完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要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要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行业自律机制。要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就涉及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习近平强调,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强化安全意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
—69—
10月1日,宁波舟山港。鸣笛悠长,“亚海东顺”号集装箱班轮缓缓靠泊宁波舟山港甬舟集装箱码头,这是码头新增的“一带一路”航线“亚海俄罗斯线”的首航船。今年,甬舟集装箱码头新增多条“一带一路”航线,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航线越来越多。
8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结出累累硕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按下快进键,双边贸易合作不断深化。自2013年至今年9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达10.4万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0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了4.1个百分点。
扩大贸易规模 提升合作水平
前不久,刚刚入驻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的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得益于相关部门高效的物流服务,我们的业务发展更有底气!”TCL成都基地负责人孙秀红表示,如今,TCL波兰组装基地的6条生产线所需的90%以上零部件均通过成都中欧班列运输,成都已成为其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重要制造出口基地。
目前,成都中欧班列年开行量已超2000列,连接67个境外城市站点。今年前10个月,四川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289.7亿元,占同期四川外贸总值的30.4%。
中欧班列已成为贯穿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大通道。截至2021年10月底,中欧班列已铺画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5个城市,累计开行超4.6万列。
物流畅通推动贸易畅通。8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今年前10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9.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5.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9%;进口4.03万亿元,同比增长24.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我国贸易往来的重要伙伴。
创新贸易业态 激活发展动能
11月17日,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海关工作人员正对一批准备出口的跨境电商包裹进行过机查验。完成查验后,这批货物将被运到萧山机场,由专门的跨境电商货运航班直飞比利时。
“这些包裹会运到位于比利时列日的货运中转枢纽,然后快速分送到周边国家。国外买家在电商平台下单后,一般只要5天左右就能收到从国内寄出的包裹。”浙江融易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朱泽坤表示,跨境电商货运航线的不断发展,为跨境商品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更快捷的物流解决方案。
10.4万亿美元!我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畅通 硕果累累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行业资讯
—70—
今年前8月,杭州共有3826架次跨境电商货运航班飞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跨境电商产品货值87亿元,同比增长4倍。
现在,随着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特别是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海外仓等快速发展,为更多中小外贸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提供了新的可能,降低了贸易门槛,激活了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提升贸易便利 实现互利共赢
如今,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吹响了向国际市场进军的号角。
“从报关到发运,不到半小时,海关就办好了通关手续。贸易往来更便利,不仅丰富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供给,也让我们收获颇丰。”新疆西域乌敦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员艾力说。
运输成本大幅降低,时效性显著提高,货物损耗减少……如今,新疆的番茄酱、核桃等产品已成功销往意大利、德国、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疆本地出口货物种类从最初的电子产品、日用百货扩展到机械制品、化工产品、食品、小商品等200多个品类,货物贸易发展迎来新机遇。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7个自贸协定。中国海关加强与国内外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与欧盟、新加坡等20个经济体签署了“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协议,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利共赢。
来源:阿里研究院
—71—
2021年11月3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阿里研究院和天猫国际在进博会开幕前期推出了全球首项RCEP区域跨境电商进口(B2C)指数,旨在研究数字贸易在推动中小微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经贸增长中的作用和贡献。研究发现,RCEP区域的数字贸易活力强劲,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自区域内国家跨境进口的零售额逐年增长,RCEP区域跨境电商进口总指数年化增长率达44%,进口消费加速线上化。中国内需潜力巨大,持续吸引海外新品牌入华。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加速普及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新模式新业态,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链线上化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B2C)交易,是数字贸易的典型代表。
RCEP即将生效!
首个区域跨境电商进口指数来了!
多边自贸协定。该协定的生效,不仅能推动区域货物贸易的发展,更能在数字贸易领域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升级,推动全球数字贸易的规则制定和蓬勃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RCEP数字贸易发展研究,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以下简称浙大ZIBS)、阿里研究院、阿里巴巴国际站、天猫国际、蚂蚁集团研究院5方联合组成课题组,利用阿里国际业务数据对RCEP区内数字贸易进行了深入研究。
2021年11月3日,浙大ZIBS、阿里研究院和天猫国际在进博会开幕前期推出了全球首项RCEP区域跨境电商进口(B2C)指数,旨在研究数字贸易在推动中小微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经贸增长中的作用和贡献。天猫国际作为承载阿里巴巴大进口计划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平台,目前共有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0多个海外品牌入驻。本指数得到了天猫国际的数据支持。
区域经济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2012年由东盟发起,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并将于2022年1月1日全面生效实施,涵盖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的高质量国际贸易协议。目前,RCEP协定涵盖约23亿人口,全球25%的贸易额,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
本次指数由浙大ZIBS院长贲圣林教授发布。在发布会现场,阿里巴巴B2C零售事业群副总裁王浩洋,阿里研究院跨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欧阳澄,新加坡商会副会长邬润宇参加圆桌讨论,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行业资讯
—72—
对指数进行了进一步解读。
01 指数简介
本指数全称为RCEP区域跨境电商进口(B2C)指数(RCEP Cross-border E-commerce Purchase (B2C) Index,简称RCEP B2C指数)。指数分为贸易规模、企业发展、市场需求、平台服务四大维度,分别从贸易全局、供给端、需求端、平台中介四个维度,全方位衡量RCEP区域跨境电商进口的发展状况。指数具有主客观权重结合、独特化数据基础、季度性计算披露三大特色,旨在成为社会各界观察、研究RCEP进口(尤其是中小微外贸企业进口)发展的晴雨表、指南针和锦囊计,多维度呈现跨境数字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02 总指数:逐浪上升,高速增长,周期变化
从总体上看:
(1)总趋势逐浪上升:2019年1季度至今,总指数在呈现非常明显周期性(季节性)变化的同时,也逐浪式上升,颇有在复杂经济形势下乘风破浪之意。
(2)总指数高速增长:总指数2.5年上涨2.5倍,年化增长率44%,是同期海关总署“中国-东盟贸易指数”(反应了整体贸易情况)增速(19.6%)的2.2倍,从中可以反映出数字贸易进口的巨大活力。
从结构上看:总趋势受周期和突发事件影响显著:
(1)受春节影响,每年一季度指数相对最低。
(2)2020年初起,疫情全球肆虐,传统线下贸易受阻,但数字贸易却逆势快速增长,显示出强大韧性。
(3)2020年11月15日,RCEP正式签署,效果因时日尚短尚未显现,但各国“经济距离”有望大幅缩短,未来可期。
03 四维度:齐进共升,共促我国数字贸易进口繁荣
将本指数四个一级维度的趋势表现与总指数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对比,
可以清晰看到,贸易规模增幅最大(2.5年3.8倍),螺旋上升;企业发展:增幅次之(2.5年3.2倍),稳步上升;市场需求:增幅第三(2.5年1.9倍),波动最大;平台服务:增幅虽小(2.5年1.8倍),不断提升。
04 贸易规模:增速最快,数字贸易活力远超全量贸易
(1)企业发展指数年化增长率
从总体上看:
贸易规模指数增速最快,年化增长率70.4%,与总指数趋势最为接近;季节性变化明显(两降两升);其中,受双十一等影响,每年Q4贸易规模迅猛增长,相比Q3的平均增幅为55.1%。
从结构上看:
RCEP区内天猫国际品牌的订单数量、订单金额和品牌数量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2020年Q1至2021年Q2季度同比平均增速分别为30.2%、33.8%和32.7%。此数据远超2019至2020年间中国自RCEP国家商品进口总额年均增速(2.8%),体现了数字贸易的强大活力。
05 企业发展:势头强劲,RCEP区域品牌粘性不断增强
从总体上看:
59%,凸显RCEP区域企业(品牌)发展势头强劲,为四大维度中唯一不受季节性影响的维度,反映出RCEP区域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2)2020Q1疫情爆发曾对RCEP区内企业发展产生轻微影响,但在Q3季度迅速实现大幅反转,又一次印证了数字贸易进口的强大韧性。
从结构上看:
(1)RCEP区内新增品牌数量自2020年Q1至2021年Q2季度同比平均增速为31.5%。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是增长最显著的热门商品来源地,而泰国乳胶枕、马来西亚的燕窝,都成为我国消费者购物车的常客,而这种以国家著名产业品牌入驻和发展的模式又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其他品牌的同步增长,增强区域影响力和企业合力。此外,RCEP区内品牌平均产品数量稳步增长,季度同比平均增速为8.4%,产品门类持续丰富,品牌粘性不断增强。
(2)天猫国际新商家孵化成功数量实现了122.2%的季度同比迅猛增长,这主要得益于:
平台通过降低商家参与成本、为商家提供各种横向能力支持、将消费者洞
—73—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行业资讯
—74—
察反向输入到品牌侧进行主动影响,达成正向协同闭环,使得新商家孵化成功率不断攀升。
06 市场需求:季节波动最大,我国消费者有引领全球价格趋势之态
从总体上看:
(1)市场需求指数年化增长率28.3%,季节性波动居四大维度之首;受各类促销活动影响,每年Q2和Q4为明显市场需求高峰。
(2)疫情之下,2020年我国对RCEP区域产品的市场需求不降反升,2020年指数值相比2019年平均上升了25.6%。
从结构上看:
(1)RCEP区内品牌平均订单数量及客单价同涨同跌,趋势一致。
(2)RCEP区内品牌平均客单价总体上升,2020年Q1至2021年Q2季度同比平均增速为3.9%,最高增速为9.4%,反映出在许多欧美品牌受地缘政治、全球经济形势影响营业额普遍下降背景下,我国消费者对RCEP品牌的需求和认可度逆势上升,带动了平均客单价的上升,颇有引领全球市场消费品价格趋势之态。
07 平台服务:持续优化,消费者体验不断提升
从总体上看:
(1)平台服务指数年化增长率25.8%,带来消费者体验的不断提升。
(2)受物流时长等影响,每年指数相对呈现先升后降趋势,Q1均为每年指数相对低点。
从结构上看:
(1)我国消费者对RCEP区内品牌的平均满意度稳步上升。
(2)海外发货物流时长与保税仓物流时长均稳步下降,2021年Q1保税仓发货平均物流时长相比2020年Q1下降了42%,海外发货平均物流时长也下降了21%,显示平台整体物流效率的大幅提升。这主要受益于天猫国际与菜鸟合作在海外建立多个仓储地,通过与多个保税仓达成合作协议优化,及与品牌方的多种合作方式,开通智能分仓网络,提前将跨境商品放置在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使得商家的跨境包裹次日达比例最高可提升至90%,进一步优化了消费者体验。
未来,课题组将通过“两个季度指数+一套中英双语年度报告及专题报告+一个国际学术联盟”的“2+1+1”形式多层次、持续性开展研究。其中第二个指数——RCEP区域中小企业数字贸易(B2B)指数预计将于12月发布,敬请期待。
日前,商务部印发《“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外贸取得的显著成就,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对外贸易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并给出了详细的“施工图”。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相关部门将做好任务分工,制定配套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推动“十四五”时期外贸高质量发展。
贸易总额全球第一
2020年,中国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跃升至全球首位。货物贸易总额从2015年3.95万亿美元增至2020年4.65万亿美元。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外贸工作再次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
“十四五”,外贸发展聚焦高质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浙江金东平台联合铁路、海关等部门,精准服务,搭建外贸绿色通道。图为X9216/5次“杭叉号”中欧班列从浙江金华南站启程,经霍尔果斯出境,驶向哈萨克斯坦的梅杰乌。胡肖飞摄(人民视觉)
“1—10月,进出口总额4.8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9%,规模已超去年全年,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4.6%和12%,均创同期新高。我国的贸易伙伴遍布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每天进出口贸易额超150亿美元,即1000亿元人民币。”在日前商务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说。
今年以来,外贸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有力带动经济增长。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9.5%,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二是稳岗就业作用突出。前10个月,新增备案登记的对外贸易经营者数量达15.4万家,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有效带动就业增长。三是改善民生。积极扩大进口,保障重要农产品和能源资源供给,增加消费品进口,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脱贫地区今年共有超2000家企业通过广交会成功开拓国际市场。边境贸易带动400万边民增收,为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作出贡献。四是推动全球经贸复苏。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向全球出口口罩超过3600亿只,助力各国应对疫情、恢复生产,促进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今年上半年中国
—75—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行业资讯
—76—
超大规模市场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8%。
明确十大重点任务
规划从优化货物贸易结构、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等十个方面明确了未来几年的重点任务。
比如,在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方面,规划提出加强细分市场研究,继续深化与发达经济体贸易合作,积极拓展与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贸易;在促进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方面,规划明确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打造要素集聚、反应快速的柔性供应链,同时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营销体系;在绿色贸易发展方面,规划要求进一步发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重要展会绿色低碳示范引领作用……
“规划精准聚焦当前我国外贸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供应链产业链短板、抗击风险能力有待提升、贸易支撑体系不够完备、贸易发展环境仍需优化等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举措,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实现路径。”任鸿斌说。
不断扩大自贸“朋友圈”
外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今年1—10月,中国进口达到2.19万亿美元,增长31.4%,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2020年中国进口占世界进口比重高达11.5%,今年上半年进口额占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2%。李兴乾说,“十四五”期间,中国将更加重视进口作用,扩大与贸易伙伴利益交汇,与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其中,重点做好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深入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进口贸易平台作用、高标准推动进口贸易便利化四方面工作。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日前在谈及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情况时表示,30年来,双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经济融合日益加深,释放出蓬勃生机。“中国—东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从1991年的不足8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6846亿美元,扩大80余倍。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东盟贸易额已达703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全年将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东盟双向投资合作蓬勃发展,双方互为重要外资来源地。截至目前,中国与东盟累计双向投资总额约3000亿美元。”束珏婷说。
任鸿斌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将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推动中日韩以及与海合会、以色列、挪威等自贸谈判进程。任鸿斌说,中方愿与更多贸易伙伴签署自贸协定,不断扩大自贸“朋友圈”,共同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持久动力。(记者 王俊岭)
来源: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
—77—
祁述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描绘“十四五”文化产业蓝图
编者按:近日,2021中国文化贸易发展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论坛以“‘双循环’格局下文化贸易发展新路径”为主题,数十位中外嘉宾围绕新冠疫情下文化贸易应对策略、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交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创新工程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祁述裕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描绘“十四五”文化产业蓝图》的主旨演讲。
关于“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祁述裕认为可以用两句话进行概括:一是文化产业在“十四五”时期要发挥好两个作用;二是要完成好四项重点任务。
两个作用
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要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提高文化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祁述裕指出,“十四五”规划中最大的特点,是让文化产业融入国民经济体系,在各个方面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而不像以前只谈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
针对四项重点任务,祁述裕做了重点的解读和分析。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促进转型升级
祁述裕认为,“十四五”规划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促进转型升级,重点将在三个方面发力。
两个作用一是强调文化产业要进一步融入国民经济体系,在服务国家重大
首先是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工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构建国家大数据的服务和应用体系。”祁述裕举了一个例子,“2020年6月,中央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核心点是把散落在公共文化机构里实物或数据,比如把图书馆、博物馆里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和储存,形成一个数据库。后续再对数据库开发出产品,在应用到各地的文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行业资讯
—78—
化体验馆。”
其次是探索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与文化产业的商业应用。祁述裕表示,近些年这部分的工作一直在做大力探索,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2020年10月,人机共创写作实验项目《共生纪》正式启动,由国内11位科幻作家与AI算法协同创作科幻故事,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相信这种创作模式在将来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用新技术助力艺术展、演出,尤其是各种沉浸式体验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点是加大文化制造领域新材料、新设备研发应用。祁述裕表示,数字化和新材料在文化制造业的应用非常值得期待。例如2020年北京第四届文创大赛一等奖产品是一款碳纤维材料吉他,它一体化成型、轻便、便携,音质很好,成本比木制的还低。“在未来,新材料、新设备、数字化技术对文化制造业会产生更大的影响。”祁述裕说,“伴随VR/AR、裸眼3D、全息投影、交互投影等技术的发展,文化体验装备不断升级,应用也会不断拓展。”
建设区域文化产业带,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当中列出了十个文化产业带,祁述裕对此非常值得期待。“从区域经济布局到区域文化产业布局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非常重要特点。”他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等。
从区域经济布局到区域文化布局,这是一个新的发展理念。”怎么实现区域文化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怎么促进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这些是“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祁述裕认为“一体化”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值得关注的重大话题。以前把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比喻为双轮驱动,现在还要加上文化事业、旅游业等行业的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和融合发展。
祁述裕用了“国家公园”的理念作为例子,它是国际通行的文化理念,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到现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200多个各类国家文化公园。中国借鉴了国家公园的理念形成了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包含国家重点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国家意识培育、国际文化传播、公共文化服务和公民文化休闲等功能属性。“例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除了地理上的概念,”祁述裕说到,“还包含黄河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和合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和哲学思想,凝结了中国人民勤劳勇
敢、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民族气节和精神品格,具有重要保护和传承弘扬的功能。”国家发改委专门制定了国家黄河公园的规划,内容十分丰富,很多重要的项目在“十四五”时期要落实。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制定政策举措,引导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以重点产业项目为载体,提升乡村振兴文化内涵,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目前文旅部文化产业司正在制定相关文件。祁述裕表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已有了不少实践和探索,其中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发展乡村特色工艺。比如福建农民漆画艺术,在全省范围建立了两百多个艺术扶贫基地,把农民画和漆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当代特色的农民漆画,经过推广,使它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是通过节庆活动带动乡村发展。比如许村国际艺术节,这是著名艺术家在山西和顺县创办的,对当地农民的致富和扩大当地农村的影响力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以美学精神为引领,促进乡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祁述裕列举了多个民俗村的例子,他强调美学赋能乡村旅游,要打造高品质的精品民宿,才能创造高附加值和高税收。
把中国传统的乡贤体制和当代乡村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文化消费新业态,引导文化消费新模式
祁述裕指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专门对扩大引导文化消费有一个专栏,包括两个重点内容: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现在经过专家的评审已经有100多个了,“十四五”时期计划继续推出200多个。”祁述裕说到。
要扩大优质文化产业的供给,就需要培育新的文化消费业态,例如顶级赛事的开展、沉浸式的艺术展、真人密室逃生游戏等。祁述裕认为,未来的热点是超级数字场景,这种把技术和空间、虚拟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全新文化消费场景,将会有非常大的前景。
最后祁述裕用了三句话对“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做了总结: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渗透性越来越强;科技进步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高质量的文化内容越来越重要。
四是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机制。祁述裕表示,在机制创新方面,清华大学文创院和景德镇浮梁县共同打造的乡创体系有很大影响。该体系中的乡创特派员
—79—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2020年对外投资呈现五大特点
来源:国际商报
—80—
9月29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正式公布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
《公报》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中国对主要经济体的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者构成、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地区和行业分布、综合统计数据等六部分,全面介绍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公报》显示,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呈现五方面特点:
一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总体保持活跃。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53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流量规模首次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58万亿美元,次于美国(8.13万亿美元)和荷兰(3.8万亿美元)。中国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流量占全球比重连续5年超过一成,2020年占20.2%;存量占6.6%,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双向投资基本持平,“引进来”“走出去”同步发展。
二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底,中国2.8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89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5万家,全球80%以上国家(地区)都有中国的投资,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7.9万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企业超过1.1万家,2020年当年实现直接投资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占同期流量
行业资讯
的14.7%;年末存量2007.9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7.8%。2013至2020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累计直接投资1398.5亿美元。
三是投资领域日趋广泛,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近七成投资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制造、批发和零售、金融领域,四大行业流量均超过百亿美元。202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八成集中在服务业,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和零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领域。
四是非公经济与公有经济控股主体的对外投资齐头并进。2020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流量中,非公有经济控股的境内投资者对外投资671.6亿美元,占50.1%,同比增长14.1%;公有经济控股的境内投资者对外投资668.9亿美元,占49.9%,同比增长15.1%。
五是互利共赢效果凸显,实现共同发展。2020年境外中资企业向投资所在国家和地区缴纳各种税金总额合计445亿美元,雇用外方员工218.8万人,占境外企业员工总数的60.6%。对外投资带动中国产货物出口1737亿美元,占中国货物出口总值的6.7%。境外中资企业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4万亿美元。
—81—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有何意义?外交部回应
1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我们看到中方已经于11月1日的时候正式申请加入了《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能否介绍一下中方的考虑和此举的意义?
汪文斌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时宣布,中方决定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昨天中方向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保存方新西兰正式提出加入申请。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及相关规则制定的建设性姿态,也反映出中方致力于扩大开放对接国际高水平规则标准的坚定决心。
汪文斌表示,中国是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多边经贸规则的坚定维护者,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有力推动者。始终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完善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是首批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核准的国家之一,并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进一步提高开放承诺水平。在刚刚结束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中方倡导深化经济融合,推动RCEP尽早生效实施,早日惠及地区各国人民,得到地区国家的积极响应。
汪文斌说,再过几天,第4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将在上海正式开幕,今年共有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参展的国别和企业数量都超过上届。中国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各国共同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82—
行业资讯
来源:中国经营报
—83—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
发展数字贸易要围绕市场主体而转
“发展数字贸易,要把政策重点放在市场主体身上,要围绕市场主体而转,奔着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去。”10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的“2021全球数字贸易大会·中国批发市场年会”上表示。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此次全球数字贸易大会与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汉交会”)同期举办,多位专家聚焦数字贸易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话题,共同探寻数字化、智能化重塑批发市场的路径,推动商品交易市场的交易升级,焕新中国智慧市场新活力。
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还包括农民的专业合作社等。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截止到今年7月份,我国市场主体的数量是1.43亿,而企业的数量约4500万家。在除企业外接近1亿个的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约9600万个,另外一类是农民的专业合作社,数量约220万个。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发展数字贸易,无论是从全国来讲,还是就湖北省和武汉市来讲,政策谋划一定要围绕市场主体而展开。”高培勇表示,围绕着从事数字贸易活动的所有的法人、所有的自然人而发力,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关键点和要害。
据介绍,在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以“青山”比喻市场主体,但说法不尽相同。去年的说法是“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而今年的说法是“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对此,高培勇分析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疫后的恢复阶段,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我们越来越把市场主体当作根基,这是相对于既往一个非常突出的变化。”
在高培勇看来,相对于以往“企业”的提法,“市场主体”是近一两年才开始启用的新兴概念。市场主体的范围包括
在高培勇看来,市场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力量,不仅是稳就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业、扩就业的顶梁柱,也是财富创造的不竭源泉,更是科技创新、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当谈论数字贸易特别是谈论数字化和科技创新的时候,科技自立和自强依托的主要力量在于市场主体。
“每当风险挑战呈现的时候首当其冲的是市场主体,而保证社会能够稳定、经济能够正常发展可依靠的力量也是市场主体。”高培勇表示,所以从这个意义和角度讲,保住、稳住市场主体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根基所在。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条件下,在经过疫情的考验之后,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市场主体在当前被赋予的关注度、地位和作用是前所未有的。“这意味着,发展数字贸易的立足点必须盯在市场主体身上,这个是最重要的立足点,不可偏。”高培勇建议。
市场主体的重要性在“六稳六保”经济工作主线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高培勇表示,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就在于保市场主体,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和民生,而保住了就业和民生就保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据高培勇观察,这一两年来,无论是从经济工作的全局,还是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布局而言,越来越呈现出一个基本的景象:盯住市场主体,盯住市场主体所需要的良好营商环境而发力。
“当我们谈论数字贸易的时候,依托的主要力量也在于市场主体。”高培勇指出,围绕发展数字贸易特别是围绕市场主体这个立足点而发展数字贸易,政府的责任就是改善、优化营商环境,把各种政策、各种制度建设的聚焦点盯在市场主体身上,围着市场主体而转,奔着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去。
—84—
行业资讯
来源:证券日报
—85—
前8个月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服务领域全球竞争力正在强化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服务进出口总额32716.6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服务出口15499.9亿元,增长25.3%;进口17216.6亿元,下降1.8%。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7.1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66.7%至1716.7亿元,同比减少5156.2亿元。
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前8个月服务贸易发展情况时表示,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8月份当月服务进出口增势良好。二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提高。三是旅行服务进出口继续下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服务贸易依然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凸显出我国在应对疫情冲击稳外贸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由于受各国继续采取严格措施限制人员跨境流动的影响,旅行服务进出口仍面临下降态势,而剔除了旅行服务后的服务贸易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实现了逆势增长,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韧性。
示,我国服务贸易情况进一步好转,服务出口增长表现强于进口,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逐渐向顺差转变,预计该趋势将在未来得以保持。在此趋势下,进出口最终转变为贸易顺差,由于服务贸易不涉及资源的进出口,而是知识和劳动力的进出口,这代表我国服务领域全球竞争力正在强化,为我国未来成为服务业输出强国奠定了基础。
展望三、四季度,盘和林预计知识密集型领域仍将是服务贸易主要增长点,例如专利技术等。此外,结合当前全球疫情有所缓解的趋势,预计旅游业会有所复苏。
刘向东对此表示赞同,他提到,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速。四季度随着假日经济推动,全球消费恢复加快,预计相应的运输服务也会保持较高增长。
数字贸易成未来发展重点之一
近年来,全球数字贸易加快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商务部服贸司副司长王东堂介绍,据统计,我国数字贸易占服务贸易的比重从2015年的30.6%增长到2020年的44.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
根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数字
行业资讯
国内视界:权威解读
各地也已经行动起来。北京在“两区”建设一周年成效发布会上表态,将争取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广州市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暨第130届广交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会议时表示,着力抢占先机发展数字服务,争创国家数字贸易示范区。
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盘和林表示,其一,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主要是围绕数字经济制度建设的软环境优化和新基建为代表的硬环境优化。其二,要坚持开放,打开国门,可通过自贸试验区制度性开放试点的方式,保持我国开放的良好势头,在数字技术应用上,通过全球协作来推进应用的普及。其三,建设数字文明社会。要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针对性的展开预调微调,让数字经济在规则下、阳光下发展。
刘向东表示,为克服疫情影响,各类服务行业加快数字化进程,数字化产业得到空前发展,数字服务正在驱动国际贸易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下一步,一是要提升货物贸易全流程数字化水平,提高货畅其流的效率,特别是挖掘航运领域数字化改造的空间,推动数字化通关物流便利化程度,从而为服务贸易提供有效的场景。二是加快推动服务贸易新业态发展,积极推动跨境电商、数字海外仓等创新发展,增强对贸易新变化的适应性。三是全面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快推进跨境数据流动,鼓励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数字服务贸易场景,提升数字开放和治理的水平。四是积极参与数字服务贸易国际规则制定,主动提出中国的主张和发展诉求,积极推动区域贸易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达成合意的数字服务贸易新规则,从而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贸易发展报告2020》,预计到2025年,中国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50%左右。
—86—
行业资讯
新华网合肥10月21日电(李东标)10月21日下午,安徽统计局正式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安徽省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居全国第6位。
“经济增长快于全国,主要指标位次前移。”安徽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肖志颖介绍,总体上看,前三季度安徽省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前三季度,安徽省生产总值达31874.8亿元,同比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32.4亿元,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13415.8亿元,同比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6526.6亿元,同比增长9.8%。
10.2%!
安徽前三季度GDP增速居全国第6位
来源:新华网
元,同比增长11.9%。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99.1万吨,增长2%。
前三季度,安徽工业生产总体平稳,新兴产业增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31.2亿元,同比增长3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4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安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4994.1亿元,同比增长25.8%。
在财政收支和居民消费方面,前三季度,安徽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09.4亿元,同比增长14.4%。财政支出5818.6亿元,增长3.9%。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6%,与上半年持平。
前三季度,安徽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新增就业62.85万人,同比增长13.2%,比上半年加快7.2个百分点。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61元,同比名义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03元,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8元,增长11.7%。
安徽是农业大省,今年前三季度,安徽农业生产持续向好,畜牧业增长较快。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36.3亿
—87—
行业资讯
安徽要闻
今年以来,我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支持了全省外贸进出口稳中向好。我省外贸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态势。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安徽省进出口总值5615.9亿元人民币,已超过去年全年进出口总值 (540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6%。
规模逐季攀升,外贸实现新突破
在淮南阳光浮体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一批水面光伏浮体很快被装上车,通关后运往海外。“今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公司实现稳步发展,公司出口同比增长30%以上,产品销往泰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在光伏浮体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淮南阳光浮体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在光伏浮体结构、系统运维等方面已拥有70多项专利。从加工贸易手册的设立到核销,海关全流程对企业进行了跟踪指导,既打消了企业疑虑,也为企业规范化生产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让企业有很强的获得感。
今年1月至10月
安徽省进出口总值5615.9亿元
来源:安徽日报
—88—
别是加工贸易方面,体量较小、产业较弱,我们推行定点联系人制度,也是考虑到部分企业对加工贸易政策不了解、对海关办事流程不熟悉。由专人对接负责,保证企业‘找得到海关’,问得了问题。这是解决如何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淮南海关负责人表示。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进一步提高我省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我省积极拓市场、优结构,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从季度看,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我省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492.1亿元、1737.6亿元、176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27.2%和15.3%,呈现规模逐季抬升态势。
借助淮南市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契机,淮南海关积极支持企业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推行定点联系人制度。“淮南市对外贸易对比东部沿海城市,目前还属于后进者,特
“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既是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海关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合肥海关关长辛建民表示,今年以来,安徽外贸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这一方面表明,我们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安徽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另一方面也表明,海关在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
行业资讯
方面可以作为、更有所为的领域仍将不断拓展。例如,海关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贸易便利化协定90%以上内容与海关直接相关,涉及海关的各个业务领域,可以预见,这将是日后海关能够进一步发掘促进外贸发展潜力的重要领域空间。”
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多元化市场拓展
前不久,载满30个集装箱、重达580吨的黄山绿茶,乘坐茶叶专列,从合肥北站鸣笛启程,驶向中亚最大城市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茶叶专列首次突破百柜大关,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合肥中欧班列“陆上丝路”与黄山绿茶的强强联手,为黄山茶叶出口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陆路物流通道,加速“万里茶道”融入“一带一路”。黄山茶叶专列开行频率从最初开行时一两个月1列至每月固定发送1列。截至目前,共开行黄山茶定制专列三趟,累计发送中亚班列105箱茶叶,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约20%(累计约50余万元)。针对茶叶出口海运困难问题,海关与商务等部门共同打造“茶叶专列”常态化运行机制,为黄山茶叶外贸出口探索全新的跨境物流解决方案。
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新业态 新模式,焕发外贸发展新动能。前10个月,我省机电产品出口2031.7亿元,增长35%,占出口总值的61.9%,较去年同期提升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67.7亿元,增长37.9%。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背景下,很多企业的海外供应链条受到影响,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厚植产品、技术等优势,积极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数字服务出口等新业务,提升了企业发展动能,外贸出口逆势上扬。”省经济研究院宏观部主任窦瑾认为。
我省在更高水平开放下加快开拓外贸市场多元化、外贸行业多元化、外贸产品多元化,为皖货出海提供了广阔的销路,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2021年1月至10月,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36.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5%,高出同期安徽省外贸整体增速8.4个百分点。
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提升企业获得感
记者采访发现,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物流不畅和运费高等困难交织,导致部分外贸企业“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也客观存在。
“虽然外贸总体形势向好,但疫情背景下,海运费用高、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中间品供应紧张等因素,依然是许多中小外贸企业持续面临的挑战。”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孔令刚认为,国家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见效,“宅经济”产品出口强劲、订单
—89—
行业资讯
安徽要闻
—90—
回流、价格上涨等阶段性因素都是拉动外贸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建议企业在以更大力度稳住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借助我省已有的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抢抓 “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新兴市场和RCEP等自贸协定国家(地区)的市场机遇,充分利用好广交会、华交会、服贸会、进博会这些重要的展会平台稳定单、拓市场。
优化营商环境正驶入快车道。近日,合肥伏达电子贸易有限公司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海关提交了企业备案申请并顺利通过,成为合肥海关所属庐州海关辖区第10000家备案企业。
“以前办理报关企业许可需要经过受理、审批等程序后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没想到现在庐州海关当天就能办完备案,真的非常方便。”合肥海恒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海关业务负责人赵霞告诉记者。
企业备案是企业办理各项海关业务的第一步。今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作出修改,取消了“报关企业注册登记”海关行政审批事项,标志着报关单位全面实施备案管理。
庐州海关副关长吴长胜表示,随着合肥市近年来对外贸易水平不断发展提高,在海关注册备案的企业数量也水涨船高,并突破一万家。在这些外贸企业持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今年前10个月,合肥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69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为助力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办事 “获得感”,庐州海关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零接触,网上办”,企业足不出户,在家就可以进行备案申请,海关工作人员对符合备案要求的企业“秒办秒批”,这让企业更加省时、省钱、省力,今年以来新增报关单位备案1328家。
行业资讯
11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以下简称“合肥陆港枢纽”)成功入选,合肥是长三角区域目前唯一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将促进合肥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强化合肥在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中心地位,有利于实现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
“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来源:安徽发布
公司作为建设运营主体牵头单位,组织建设公益性和平台性项目,承担运营情况和监测数据报送工作。合肥北站铁路物流基地、宝湾国际物流中心、中铁四局智慧物流园、中外运合肥、合肥综合保税区重点参与枢纽物流设施建设,与其他物流企业良好互动,形成“1+5+N”的合作建设模式。
合肥陆港枢纽实施“两片区”联动模式,总占地面积4143亩(2.76平方公里),均已列入土地利用规划,片区1区主要依托合肥国际陆港基地和北站铁路物流基地等,面积3300亩,占枢纽总面积的80%,形成“五团十区”的功能布局。片区2占地面积843亩,主要依托合肥综合保税区,为片区1提供国际物流服务支撑,同时打造长三角区域跨境电商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合肥陆港枢纽以一个枢纽联盟联合推进枢纽建设与运营、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各枢纽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确保工作落实、一套功能专业化、高效化的枢纽设施枢纽内企业提供高效服务、一套精准的政策体系为枢纽建设保驾护航的建设运营体系。建成后可满足国际运输、多式联运、保税物流、流通加工、国际
合肥陆港枢纽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模式,由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
—91—
行业资讯
安徽要闻
—92—
与枢纽布局衔接、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区域集聚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完善枢纽日常运行监测体系,对已纳入年度建设名单的枢纽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相关省级发展改革委要指导和督促相关枢纽建设运营主体建立健全运行统计制度,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定期报送有关情况;牵头研究建立枢纽建设协调机制,强化跨部门工作合力和政策协同,鼓励引导相关承载城市人民政府研究出台促进枢纽发展的政策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渠道或推荐给相关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适当支持。
贸易等业务需求,未来可实现优化区域物流体系、提升物流运行效能、支撑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终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物流需求等目标。
原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工作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经贸﹝2021﹞1697号,简称《通知》),将25个枢纽纳入“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附后)。其中,东部地区8个,中部地区6个,西部地区8个,东北地区3个。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布局建设了70个国家物流枢纽,枢纽网络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加快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知》强调,相关省级发展改革委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工作谋划和枢纽建设运营日常工作指导,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重点整合优化存量物流设施,统筹补齐枢纽设施短板,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强化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的互通合作和联动发展。促进枢纽互联成网,推动完善以枢纽为支撑的“轴辐式”物流服务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枢纽间业务协同、政策协调、运行协作。发挥枢纽优势促进大宗商品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促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加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
行业资讯
11月19日-22日,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成功举办。安徽省商务厅作为大会执委会办公室,按照“把大会办实,办成好平台,办出大成效”要求,精心谋划、科学统筹,将世界制造业大会打造成安徽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和“双招双引”平台。安徽省商务厅厅长、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张箭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大会主要取得了十大重要成果。
打造卓越“双招双引”平台——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取得十大成果
来源:安徽商务
竞争力、产业辐射力、品牌影响力、环境吸引力。各主办单位、国际组织、兄弟省(区、市)和参会企业代表现场或视频致辞,对全球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高质量共同发展寄予厚望。大会还发布了《2021全球制造业创新指数白皮书》《国际商协会合肥共识》等成果报告。”
张箭表示,从大会各项活动举办情况来看,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也形成了多项重要成果。
促成了700多个合作项目——通过“云招商”“云对接”“六百对接”等活动,促成了7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总额达5800多亿元;创新建立“一库+两单”客商资源转化机制。
1400名境内外高端专业嘉宾齐聚大会——共有来自国内及境外24个国家和地区1400名嘉宾参会;邀请十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近350家、世界500强企业60多家。
首先,大会形成了一批重要理论成果。 张箭介绍说:“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向大会发来书面致辞,强调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指示精神,指出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开放与合作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致辞中指出,制造业是经济命脉,是强省之基,要强化创新驱动力、核心
20多场平行论坛、专题活动精彩纷呈——围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设计活动内容,举办十余场平行论坛,开展对话交流;成立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签订长三角国际商会联盟和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合作备忘录;“六百”对接签约新项目,达成新合作;设立韩国国家
—93—
行业资讯
安徽要闻
—94—
企业展出数千种高端前沿产品,突出了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成效;与进博会无缝对接,引进上海虹桥品汇展出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198个品类商品,深受市民喜爱。
发布了《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合肥展望》——大家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数字赋能是开辟制造业发展新境界的关键力量,绿色低碳是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开放合作是增强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必由之路,未来技术是制造业保持长远竞争力的坚实保障,要不断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共同培育发展新动能,迎接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澎湃浪潮。
张箭介绍说,在办会模式创新、宣传推广等其他方面,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创新打造了全年365天运行云展平台——开发了线上系统平台和H5场景应用“云展示”,线上展馆全年365天运行,打造永不落幕的“云展”平台。
首次与国内会展头部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学习借鉴沪苏浙市场化办会经验做法,赴16个市分别举办推介路演,与300多家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积极探索适合安徽的市场化办会新路径,逐步形成“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的办会新模式。
9月20号,世界制造业大会明年再见——经大会组委会研究决定,从明年起将每年9月20号作为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举办日。
馆,举办“韩国文化周”;沪苏浙共同在长三角一体化展区联合参展。
张箭表示,从大会各项活动举办情况来看,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也形成了多项重要成果。
促成了700多个合作项目——通过“云招商”“云对接”“六百对接”等活动,促成了7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总额达5800多亿元;创新建立“一库+两单”客商资源转化机制。
1400名境内外高端专业嘉宾齐聚大会——共有来自国内及境外24个国家和地区1400名嘉宾参会;邀请十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近350家、世界500强企业60多家。
20多场平行论坛、专题活动精彩纷呈——围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设计活动内容,举办十余场平行论坛,开展对话交流;成立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签订长三角国际商会联盟和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合作备忘录;“六百”对接签约新项目,达成新合作;设立韩国国家馆,举办“韩国文化周”;沪苏浙共同在长三角一体化展区联合参展。
400多家企业、数千种高端前沿产品展示风采——会同省十大新兴产业工作专班,组织省内外400多家行业优势
行业资讯
1-9月,全省实现进出口771.2亿美元,增长36.3%,其中,出口450亿美元,增长36.8%,进口321.2美元,增长35.6%;进出口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13位,中部第2位,进出口增幅高出全国3.5个百分点。
机电高新产品出口增幅较高。
机电产品出口278.6亿美元,增长46.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2.1亿美元,增长49.4%,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出口平均增幅9.6和12.6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70.8亿美元,增长5.7%。
机电产品进口保持稳定增长。
机电产品进口116.6亿美元,增长25.0%,联宝电子、长鑫存储、晶合集成三家企业占比45%以上。因美元宽松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全省铜、铁等金属矿进口101.0亿美元,增长55.2%。农产品进口46.3亿美元,增长29.4%。
“一带一路”市场表现好于整体。
与美国进出口101.8亿美元,增长23.6%;欧盟进出口98.6亿美元,增长38.1%;东盟85.2亿美元,增长34.2%。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7.5亿美元,增长45.9%,高出全省进出口平均增速9.6个百分点。与RCEP国家进出口204.7亿美元、增长22.1%。
1-9月,安徽货物进出口771.2亿美元
来源:安徽商务
—95—
行业资讯
安徽要闻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81.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2%,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6位。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4359.3亿元,增长19.5%,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
从城乡市场看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918.7亿元,增长2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63.2亿元,增长23%。
从消费类型看
商品零售额13730.4亿元,增长18.5%,餐饮收入1507.3亿元,增长49.4%。
从销售途径看
全省限上单位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601.6亿元,增长27.8%,网上零售额占限上社零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1.4%提高到13.8%。
从商品类别看
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49.9%,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分别增长3.7倍、98.6%和88.6%。
今年前三季度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国第6位
来源:安徽商务
—96—
行业资讯
10月22日上午,苏皖合作示范区安徽定埠港集装箱航线首发仪式在郎溪县定埠港码头举行。
自去年12月份以来,省港航集团加快落实与宣城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持续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不断优化水运基础设施布局,为“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和完善宣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强的港航支撑。定埠港集装箱航线开通运营,开创了安徽县域开通集装箱航线的先河,将为深入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定埠港位于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芜申运河右岸,可常年通行1000吨至1500吨级船舶,丰水期可通行2000吨级船舶,规划建设1000吨级泊位13个,已建成8个。目前定埠港已开通至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江苏太仓港3条主航线,横贯三省一市,主要承担“一地六县”区域内企业散货、件杂货、集装箱运输和中转任务。自2019年6月28日开港试运营以来,定埠港已实现吞吐量830万吨,随着本次航线的开通运营,定埠港年吞吐能力可达1500万吨。未来,定埠港将以全面服务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为使命,奋力打造区域性航运枢纽和生态绿色皖东南第一港。
安徽定埠港集装箱航线正式开通运营
来源:安徽国企网
—97—
行业资讯
安徽要闻
日前,商务部公布了我国首批13家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名单。在首批名单中,我省亳州市名列其中。
这13家产业园中,中部地区有5家,分别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安徽省亳州市、河南省济源市、湖北省荆州市、湖南省长沙市;西部地区有6家,分别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重庆市、四川省眉山市、贵州省贵阳市、陕西省西安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地区有2家,分别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辽宁省大连市。
商务部外贸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是支持加工贸易稳定发展,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参与国际循环、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此次认定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有助于东部地区的有关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目前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物流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加工贸易企业的区域间转移会加快。”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
商务部印发的《关于发布首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认定名单的通知》也要求,要与东部地区结对共建产业园,在招商合作、产业对接、人才交流、权益分配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快加工贸易产业落地和集群发展。
近年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取得积极成效。商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至27%,一批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等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在中西部抱团发展。
商务部认定首批13家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
安徽省一市名列其中
来源:上海证券报
—98—
行业资讯
10月15日上午10:00在省行政中心1号楼西127新闻发布厅举办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箭介绍安徽自贸试验区一周年建设情况。
安徽自贸试验区一周年建设情况
来源:安徽省政府新闻办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安徽自贸试验区自去年9月24日揭牌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成员单位的鼎力支
持下,三个片区积极作为,以开局就发力、起步就冲刺的劲头,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扎实推进“9+3+N”专项行动计划,一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改革开放试验田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彰显,对外开放活力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引擎作用日益突出。今天,我向各位媒体通报三个方面内容。
一、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展及初步成效
一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牢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注重推进五个方面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注重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目标定位和实施路径更加精准清晰。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系统谋划组织机构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发展路径实践,为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99—
行业资讯
自贸区连线
行业资讯
—100—
高规格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均成立管理机构。
高质量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出台《关于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先导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以及20余个专项领域政策文件。
高标准推进建设任务,112项试点任务落地见效73项,完成率65%,超额完成50%的周年目标,探索形成一批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
(二)注重对标对表、激发活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快提升。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深化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改革,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进一步凸显。今年前8个月,自贸试验区内实现进出口976.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2.4亿美元,税收收入242.2亿元,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2%的进出口额、10%的外商直接投资。
提升贸易便利水平,在全国率先开展长三角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试点、率先实现内河港口集装箱区块链
DO模式,建成全省首个快递类跨境电商监管场所,9610零售出口包机实现首飞。
提升外资质量效益,实施2020年自贸试验区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建成全省首个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大众和奇瑞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项目、蔚来科技等总部项目、中德双元制职业培训等服务业项目相继落户。
提升开放通道能级。正式开通安徽省首条至欧洲定期货运航线(合肥—伦敦)、直航日本的外贸班线(芜湖—日本),合肥中欧班列线路增至60条、覆盖14个国家、通达52个国际节点城市,“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模式常态化运营。
(三)注重差异探索、系统集成,“科创+产业”制度创新特色日益彰显。充分发挥科创和产业优势,坚持系统性、集成性改革,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积极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筑势赋能。
推出一批科创成果转化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实施科创资源“全链条、多节点”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知识产权服务模式,落地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挂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1300家。
推出一批人才招引新模式。“一网通”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案例,建成全国首个面向留学人员的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深化国有新型研发机构集成化改革,自贸试验区吸引高层次人才超千人。
推出一批金融开放新模式。自贸试
验区集聚74家金融机构,争取国家相关产业基金投向重大项目。6项国家外汇政策试点以及多项跨境金融政策率先落地。搭建“金融超市”线上自选平台,推出“自贸贷”和科技云贷等金融产品、经常项目单证审核“白名单+自律监管”模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注重着眼全局、服务大局,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创新合作发展模式,探索对内对外开放新路径。
积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共同组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长三角G60环境科技跨区域产业链集成创新机制”“联动接卸、视同一港”监管创新等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十大制度创新案例。在全国率先开展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双创券”通用通兑试点。长江下游集装箱转运中心建设加速推进。
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合肥国际陆港申报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自贸试验区企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农业和光伏发电项目,带动国际产能合作。
加快推进联动创新区建设。按照“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原则,推出安徽自贸试验区第一批6个联动创新区,放大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效应。
(五)注重需求导向、赋权赋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
系统推进“放管服”,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要素集聚。一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9927家。
深化改革创新。推出安徽自贸试验区212项赋权事项的特别清单。推出涉企经营许可清单(自贸试验区版)54项。实施“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环评审批监管改革、“一业一证一码”改革等试点举措,试行商事主体确认制改革。
加强法治保障。编制《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保障改革创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组建自贸试验区仲裁中心和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中心)。
强化涉企服务。深入实施“四送一服”工程,建立“互联网+营商环境监测”系统,开展企业开办涉税业务“一网集
—101—
行业资讯
自贸区连线
行业资讯
—102—
二、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件大事
我们盘点总结了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十件大事。
一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揭牌。
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标志着安徽自贸试验区进入全面启动建设阶段。
二是出台《关于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先导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
7月8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先导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73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自贸试验区建设“三个从优”“政策优先”等保障机制。
三是共同组建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
5月10日,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在上海成立,沪苏浙皖自贸试验区代表签署联盟协议,发布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十大制度创新案例。5月27日,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一市三省签署《长三角自贸试验区一体化发展备忘录》。启动建设省内第一批联动创新区。
四是制订《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
9月8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经省政府第1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已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五是推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212项赋权事项的特别清单。
7月28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清单的决定》。
六是一批“国字号”开放创新平台获批建设。
2020年10月,芜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正式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地蚌埠;11月,合肥经开区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今年4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语音技术)获批筹建;6月,蜀山经开区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7月,合肥高新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家电)。
七是跨境电商等一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新突破。
今年5月,跨境电商出口包机首飞,新建全省唯一快递类跨境电商监管场所;6月,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出口专列首发;7月,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首票B2B出口海外仓业务首单通关;9月,全省首个跨境电商保税进口退货中心仓建成运营。保税维修、市场采购贸易实现新突破。
八是一批金融开放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在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资本项目外汇改革试点;设立省内首个针对自贸试验区专设的贷款产品;使用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完成首笔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贸易项下回流;首发落地扩大提款币种自主选择权和优化审核收结汇业务;完成省内首笔外汇NRA账户结汇业务。
九是与沪苏浙干部双向交流、多层次培训对接等深入推进。
专门面向自贸试验区,开展干部人才双向挂职、跟班学习、实践锻炼。举办10多场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专题培训班,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管理队伍能力水平。
十是全面打造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升级版。
在自贸试验区率先推行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试行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开展“一照通”“一业一证一码”改革,施行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清单。
三、近期重点工作安排
化使命担当,锚定目标任务,更大力度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落地落实。
落实《关于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先导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全面推进自贸试验区专项行动计划,力争到两周年试点任务完成80%,形成一批有全国首创意义制度创新成果。出台《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二是着力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要素跨境流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聚力打造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贸易中心,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谋划“一中心”“一枢纽”“两基地”,就是建设中高端消费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国际货运物流枢纽,以及笔记本电脑、新能源汽车贸易产业融合发展基地。
三是着力打造“科创+产业”制度创新“高原”“高峰”。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
—103—
行业资讯
自贸区连线
行业资讯
—104—
制定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量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开放创新一揽子清单举措,助推打造面向全球的产业集群。依托安徽科技大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先行先试一批改革试点。积极引进具备资源要素整合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商协会、金融机构等入驻。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科创领域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
四是着力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
动态调整自贸试验区特别清单,凡是片区有需求和有承接能力的,依法依规及时下放。省、市两级出台的支持产业和区域发展优惠政策,凡优于自贸试验区现有政策的,自贸试验区范围内普遍适用。
五是着力服务链接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在全省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共建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深化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建设,推出新一批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实践案例。加强与中部自贸试验区联动合作。
11月19日下午,以“新格局 新平台 新作为”为主题的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论坛在合肥举行。作为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平行论坛之一,本论坛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承办。安徽省副省长周喜安出席并致辞。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建设发展论坛在合肥举办
来源:国际商报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安徽省把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作为开放的‘一号工程’,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周喜安介绍说,安徽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一年多来,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一字排开,以开局就发力、起步就冲刺的劲头,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制度创新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联动沪苏浙自贸试验区打造长三角联盟,聚焦市场主体需求系统推进“放管服”改革,
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要素聚集和产业投资,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2%的进出口额、10%的外商直接投资,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加速释放。
上个月,安徽省召开了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建设创新安徽、共进安徽、美丽安徽、开放安徽、幸福安徽的奋斗愿景,全面部署了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等重要任务。周喜安表示,安徽将致力于发挥好自贸试验区先导作用,认真开展压力测试,围绕“科创+产业”制度创新,促进要素跨境流动,提升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水平;还将致力于扩大开放合作领域、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譬如落实国家进一步缩减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对接用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机遇,建设一批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境外经贸合作区。
—105—
行业资讯
自贸区连线
当前,安徽自贸试验区开放带动作用逐步彰显,改革红利和集聚效应持续释放。获自贸试验区批建设以来,安徽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促进“人、财、物”自由流动和优化集成,国家赋予的112项试点任务落地见效73项、完成率65%,推出38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累计新设企业超万家,入驻项目800多个、协议引资超4500亿元。
—106—
“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推进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举措,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箭在论坛作推介时表示,安徽自贸试验区将立足战略定位,打造“贸易、产业、科创”三张名片,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以自贸试验区为先导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为此,安徽自贸试验区将着力打造贸易便利型自贸试验区,将为各类企业进一步拓展贸易合作新空间;着力打造产业集聚型自贸试验区,将为各类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培育新动能;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型自贸试验区,将为各类企业进一步提供科技研发新支撑。
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合肥片区管委会主任路军,芜湖市副市长、芜湖片区管委会主任姚凯,蚌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蚌埠片区管委会主任葛锐分别做推介。
经过前期对接和洽谈,省商务厅(省自贸办)会同省港澳办遴选了20个项目在本次论坛上现场集中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41.9亿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行业资讯
10月25日上午,安徽省商务厅、安徽大学共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合作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安徽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箭和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共同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揭牌。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光和安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程雁雷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安徽大学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揭牌
来源: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微信公众号
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箭,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顶格成立了省、市两级领导小组和统筹协调机制,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先导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近期,省政府分管领导对成立安徽自贸试验区研究院也有明确的批示要求。张箭表示,省商务厅与安徽大学共同组建
—107—
行业资讯
自贸区连线
—108—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这是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更是安徽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一件要事实事。省商务厅将与安徽大学共同努力,积极推动研究院聚焦安徽自贸试验区,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注重研究战略性、对策性、规律性问题,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登高望远,高起点推动合作;坚持学以致用,高质量研究课题;坚持人才第一,高水平打造智库,全力服务安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蔡敬民表示,共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重要批示的具体行动。安徽大学定位安徽、服务安徽,积极推动多层次的开放合作。与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合作,是安徽大学落实高校围绕“三地一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安徽自贸试验区研究方向跨学科特点突出,与安徽大学在城乡产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高度契合。安徽大学将全力支持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建设,在强化服务支撑功能的同时,积极发挥规划引领功能,为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据了解,安徽自贸试验区自去年9月24日揭牌以来,已经新设了1.1万家企业,签约入驻达到800多个项目,协议引资额近4600亿元;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2%的进出口额、10%的外商直接投资。
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光与安徽大学副校长程雁雷代表双方签约
行业资讯
责任编辑:夏俊、朱燕 审校:程圆圆、黄智莺、吴敏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