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龙源企业内刊第四期

龙源企业内刊

BUSINESS

magazine

INPUT YOUR SLOGAN HERE

10月

总第4期

2021年10月

目标刻在钢板上
方法写在沙滩上

Quality is the basis of survival
Innov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

CONTENTS

目录

04

领导人讲话

知识与区块链社会

04

龙源动态

公司与第十一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达成
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城镇发展中心、华为公司、龙源数字
传媒集团共商建设数字城市联盟
媒体文章广电报融媒体获奖
数字城市发展论坛即将召开

04

荣誉榜

2021年3季度表彰名单
2021年9月表彰名单

04

员工风采

2021年9月过生日员工

公司发布《档案管理制度》与
《版权内容签约使用规范流程》制度

知识与区块链社会

“区块链”这个词在中国一开始以“比特币”的金融通证概念横空出世,经过了从被质疑到2019年11月中央政治局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学习专题,并将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发展列为国家战略。为了响应中央号召“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本文将从知识与区块链的发展关系以及未来区域互联网与区块链社会的发展前景予以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汤潮

区块链作为一个新的技术,其特点就是“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区块链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确权”、“溯源”和“激励”。而这些特点与知识产权和内容产业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先说确权,
人类社会的价值主要通过商品、货币来体现。但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精神产品知识,特别是人文知识,包括版权、优质内容、特别是知识人(知识分子)的价值,一直未得到真正价值化的认可。长期以来,保护知识产权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确权”和“溯源”。一个作者、一篇文章、一本书、一件作品,它的所有人权属的认定在传统社会具有巨大的困难。以汇集了数千种人文大众期刊杂志的数字化传播平台龙源期刊网(www.qikan.com)为例,每个月要涉及到数十万篇作品及其相关的作者。要想每月获得数十万名不同作者的事先授权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过去十几年来,国家出版局、业界的专家和企业不断进行各种方式的探讨,希望能找到既能维护知识产权又具有市场操作化的办法。但一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一方面经营者花了不少冤枉钱,另一方面版权的拥有方也不满意。知识区块链就是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对知识的价值的认可。

区块链与内容的价值

再讲“溯源”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data)将作为构成人类社会基本生产资料的元素存在,而有意义的结构性数据将成为信息(information),而只有经过实践和理论验证并经过历史沉淀的信息才能成为知识。未来的一切都以数据形式存在。数据的提炼成为信息,信息的提炼成为知识,通过知识的学习、传播和整合又产生了新的创意和知识,从而驱动社会不断的发展。虽然对于知识的定义还不统一,但按照常识的理解,我们可以把知识的基本内涵归纳为: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知识(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等);

经过权威认证的版权知识(图书、期刊等正规出版物);以及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知识。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时间戳、加密签名等技术将对知识内容和版权价值进行确权和溯源。作者的一篇文章一经发表就会通过区块链技术确认版权的所有人,在传播过程中通过溯源机制认定它所产生的价值。一篇到底被阅读了多少次,多长时间,是否获得引用、点赞、转发或付费,从而认定知识的实际价值。

“知识人”的价值

知识区块链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知识人”的价值。所谓知识人,就是作为载体的知识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播者。知识区块链不但将通过确权和溯源将知识内容的价值无限盘活,还将全面激活知识人的巨大价值。我们今天对所谓的“知识大咖”、“意见领袖”的价值都非常认可。无论是一位学者、作家还是一位艺术家。他们的身价动辄都以千万计。因为他们不但具有为他们带来社会认可的内容原创力,也具有对社会和大众的巨大影响力。也许他们创造的内容非常有限,但他们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对大众以及社会的引导能力上。他们的一个转发或评论点可能引来成千上万的点赞或围观。而这个价值可以通过商业化的操作实现货币化的价值变现。但是,问题是这些得到市场认可的“大咖”可能只占“知识人”人群的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以中国近2000万人的教师群体为例,获得价值认可的教师只是但还凤毛麟角。然而我们都知道每个教师的天然粉丝就是他的学生,数百或数千,但这个规模达不到商业价值所以成为巨大的沉默价值。知识区块链将能够把所有大大小小的知识人聚合在一起,通过区块链的技术和价值显化他们的价值。
知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通过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的共同参与和不断优化升级为新的知识。知识的这种特性也是学习的本质。人类的活动通过语言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传递信息,通过信息沉淀和升华为知识。区块链将把知识和知识人的交互过程打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纪录和评价价值。能使知识内容价值和知识人的价值成为我们人类社会除了实体资产和有形资产以外的巨大真实资产,甚至远远超过它们。这是真正被忽略的社会财富。

知识的证券化

知识区块链意义不仅仅在于知识本身的价值被认可和放大。它的潜在巨大意义还在于可以成为一种“硬通货”。正如美元曾经以黄金作为抵押品成为硬通货一样,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将以知识作为数字货币的后盾,使得数字货币成为价值代币。计量化的知识币作为数字货币的代币将作为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共识机制将成为在国家法律和政治制度管辖下的社区共治基础。
我们知道,作为区块链开创性应用的典范“比特币”能够从一个通证符号(token),成为一个具有证券意义的金融产品在于其应用了黄金作为硬通货的原理,即“代币”和“共识机制”。因为黄金的价值不在于其实用,而在于其作为稀缺金属在人们心中获得的“贵重”的共同认识。假如黄金像石头一样遍地都有,随手可得,肯定不能作为货币。而黄金作为价值认定的标准可以根据供需原则和交换原则随行就市,不断进行价值的调整。而比特币作为基于技术算法的不可篡改以及使用者共同参与认定的共识机制首先建立了它的公信力。人们在使用时不必怀疑它作为代币符号的真实性。比如当比特币的价值是1分钱时,它的确价值就是1分钱,而比特币的价值到了2万美元时价值的确也是真实的,不会受人为的篡改和操纵。唯一影响它的价值变化的要素是对他的需求程度以及对它的信任程度。而它作为黄金稀缺性的属性是在于比特币总量的稀缺性机制,从而具有了证券化的意义。假如比特币可以无限增发,它就不可能获得确定性的升值潜力和价值。
在这里,知识的生产、传递、整合和再生产将融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评价者、使用者都成为知识价值的组成部分和共享者。区块链的激励机制将使知识具有无限潜力的证券价值。

知识价值的真正的评价标准在于知识的证券化,就像比特币或股票一样,根据使用价值和交易规模形成动态价值。知识的价值随着学习和整合的创新过程不断提升。一篇文章,一个知识人,随着被使用和产生影响,就会产生一个区块合约,随着思想的演化不断创新形成新的创意和作品。这个演进过程将被区块链技术确认、跟踪并通过评价来的到认可。

作为区块链机制运行的核心动力,知识区块链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用户和运营共识节点间的任务众包过程,通过对网络运转的算力支持和交易获得的的权益证明对用户进行激励,从而使知识的传播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到动态的认可。知识就像金子,使用者就像挖金矿的矿工挖矿一样,知识版权内容和知识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但获得知识本身具有的价值,也可以通过知识价值不断增值的过程获得利益。
除了知识内容外,知识区块链关注“知识人”的价值。基于分布式账本、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运行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技术对知识内容以及知识人的价值予以确权、溯源、激励的价值实现机制,使之成为区块链社会的运营基础。

“知识主体”作为哲学基础

知识主体论认为,人类社会的三个基本社会形态:权力主体、资本主体和知识主体将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因为知识不但代表者人类理性和智慧,而且知识产权的确立将使知识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权力主体社会大部分社会财富是通过简单的体力劳动获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大部分财富是通过货币资本获得的,而知识主体社会的财富主要是通过知识获得的。

知识的主体性建立在当代社会的两个重要特征上, 一个是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一个是知识产权社会的出现。知识产权的出现和普及是人类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虽然知识产权的概念是金钱主体社会的产物, 它却是人类迈入知识主体社会的开端。信息社会的到来为知识的价值化提供了条件, 使知识产权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财富组成部分。

以往, 知识在人们的心目中就象土地或水一样, 是既宝贵有没有价值的东西——人们虽然感到须臾不可离, 但却总觉得可以无偿使用和挥霍。当土地和水的商品环境形成时, 便成为无价之宝。高科技时代和信息社会提供了知识成为商品的环境, 使知识成为现代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过去20年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科学知识的力量,无论是互联网、生物科技、还是人工智能、量子力学都使社会财富产生了指数式的增长。由信息产业和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已经构成可我们社会财富的主体。而他们背后是人类思想文化以及制度机制的创新力量。知识还是人类社会治理的理性工具。无论是新时代的政治哲学、文化哲学还是管理科学、环境科学都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和规划能力。区块链社会将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支撑的社会运营机制,能解决社区成员之间的信任和价值共享。
区块链的技术逻辑和证券化特征将成为知识主体社会理想的支撑体系。知识将无处不在,知识将成为价值本身和价值的连接器。知识主体社会必将是人类发展的更高阶段。区块链社会模型将为我们提供共享和自治的人类生活新形态。知识主体社会将是人类社会从权力主体和资本主体发展的更高阶段。

我们把过去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概括为信息互联网、到商业互联网再到产业互联网。但我们的未来正在走向区域互联网。
区域互联网有两个特征一个地理距离为定义的区域,一个是行政管辖为范围的区域。
区域互联网的特征是深度整合,以区域为范围整合信息、商业和产业。
区域互联网诞生的时代条件和背景有两个:
一个是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
一个是政府治理模式的升级
区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产业、商业、政府的分工与融合
这就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商业商会和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
融合的连接点和触达方式是个性化为标志的智能终端。

无论是知识和服务的创造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都会根据知识作为评价标准的基本标准来调整奖励大小。知识作为证券化的价值媒介和放大器,将把市场的力量、内容的力量和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从计算机网络出发,通过内容媒介的价值流通,将居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连接起来。由此产生的价值也由全民依照创造和使用的贡献和需要来分享。所以,这是一种全新的、接近知识主体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理念的基本方式,必将全面解决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这也是党中央高度肯定区块链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区块链社会与区域互联网

基于区域互联网的区块链社会

数字化社会发展正在走向区域化特征的数字社区或“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不是指城乡二元论的城市概念,而是指古希腊城邦最初诞生时的涵义:人类聚集的地域社区的地理概念和政府行政区域的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有三个明显的发展里程碑。94年之前是传统的线下社会,人们的生活行为都通过物理世界进行。94年之后互联网逐渐普及后进入线上社会。人们的生活逐渐转移到了互联网。线上和线下成为明显的二元世界。2014年之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生活逐渐同线上线下融合。网络的世界和实体的世界通过数字化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数字城市里,区块链将对每个人的身份确权和溯源,对每一种服务确权和溯源,甚至对每一个消费确权和溯源。

 共产共享共治:区块链社会的特征

市民的角色:共产者、共享者、共治者。
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生产者;
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共享者(激励);
社区与社会的共治者(投票)
知识区块链和区块链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核心是知识区块链的评价机制、特别是知识证券化的激励机制以及社会化应用中与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以及商业服务的统一规划和具体运用规则。特别是中心化、弱中心化以及非中心化的的规则配置。这需要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进行全面的研究。2018年由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和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和金融研究中心共同成了《北师大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和知识区块链研究基金,希望推动知识区块链和区块链社会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获得更多产学研机构的参加。知识将在区块链社会扮演核心角色,今天的出版业、发行业需要尽快跳出本行业的藩篱,拥抱整个未来社会。

作者:汤潮,哲学博士    “知识主体论”首创者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加拿大约克大学艾金森哲学学院讲师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师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董事长

中国城镇发展中心、华为公司、
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共商建设数字城市联盟

2021年9月15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智慧低碳发展部项目主管,智慧城市发展联盟副秘书长江波、 华为数字政府行业服务部总经理杜伟林、华为数字政府品牌服务部总经理陆玲赴龙源北京总部考察,并与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董事长汤潮等进行座谈,就推进数字城市、聚赢产业联盟、数字政府等相关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汤潮董事长对中心与华为相关领导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龙源数字城市的架构与模式,龙源已具备强大的数字内容积累、与城市数字化能力,可以为城市提供“数字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他提出华为的生态与相关产品与龙源相关内容优势数字城市超级app高度契合,接下来希望在发改委城市中心的引导下。与华为聚集相关优势资源,创新合作模式,携手联盟合作伙伴打造面向数字城市的综合解决方案,并希望在加入聚赢产业联盟,贡献一份力量。

江波处长表示,中心是在城镇化领域为国家和地方城市提供顶层设计。中心发起成立的智慧城市发展联盟已运行7年,是中国智慧城市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联盟平台;中心愿为华为公司、龙源公司等相关联盟伙伴做好相关服务。并在城市咨询规划、标准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数字城市模式研究落地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随后华为数字政府行业服务部总经理杜伟林介绍了聚盈产业联盟相关成立背景。希望龙源携优势项目加入联盟,并共同持续开展产业服务活动。另外龙源建设的”数字城市超级APP”已经有100多个城市上线,可以与华为本地智慧城市,政务云对接,为本地服务提供更高效的底座服务。
最后,华为数字政府品牌服务部总经理陆玲讲解了聚盈产业联盟2021年相关执行路线规划,并介绍了联盟运营模式、品牌联合、推广传播、走进城市等优质活动。希望双方在媒体联合、和数字城市峰会、论坛等领域共同发展进步。
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办、市场部等相关领导参加座谈。

“数字北京”城市超级app获得北京市广播
电视局2021年度媒体融合优秀项目

2021年6月至9月,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面向全国开展了2021年度媒体融合创新技术与服务应用遴选工作,经过项目征集、专家初评和复评,龙源推出的“数字北京”城市超级app项目获得入库资格并喜获优秀项目评选。

数字北京—解构城市超级APP,新模式实现城市会员突破目标

“数字北京”城市超级app以知识服务、文化服务、生活服务为主体构架,以主流阅读为切入口,垂直切入城市本地,为主流媒体、主流文化、主流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是连接政府、市民、信息与服务提供方的有效桥梁。

客户端可实现当地主流媒体一站式阅览,能彰显城市文化个性、提升政府服务管理能力,满足市民阅读、学习、娱乐、休闲的需求,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城市超级会员”还可以尊享多重本地特色以及数字内容优先阅读等会员权益,这对于市民用户来说绝对是超值特权。
为市民打造的“数字北京”城市超级app该应用整合了相关的电视台、报刊阅读服务等功能,并提供在线借书、购书、本地百科、热门活动、文化地图、旅游景点、数字政务、数字医疗、生活缴费、共享单车、扫码互动、阅读服务、知识库、收藏、订阅、足迹等栏目服务。发布内容权威、全面,设计风格美观大方,服务周到且贴心,操作界面方便。相信龙源数字城市公司在未来定会再接再厉,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高品质城市客户端产品。

公司与第十一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为塑造龙源品牌,增加对公共图书馆、刊社影响力、吸引力、增加合作意愿,推广龙源数字城市、公共文化、数字版权中台核心产品。公司特批准参加第十一届数字出版博览会并与组委会达成战略合作。

主展位

108平米特装展位包含公共文化、数字城市、数字版权中台三大业务板块内容。

TOP100排行发布

第十六届期刊数字阅读影响力TOP100排行发布,数字城市TOP100榜单发布会

中国期刊创新年会

300家期刊社到场、百度、知乎等龙源相关合作伙伴到场的年度期刊盛会。

数字资源高峰论坛

500家图书馆到场,数字资源服务商、供应商年度盛会。

荣誉榜

版权中心——王盈
财务部——高倩
公共文化事业部——刘丽
产品中心团队——腊永浩、李华、李懿霖3人

2021年9月表彰名单

2021年3季度表彰名单

版权中心——侯静锐
总裁办——周爱芳
人事行政中心——陈颖
产品中心——陈忠芳
公共文化事业部——汤杰
财务部——于晓明

3季度团队奖

数字城市运营组
公共文化直营三部
版权营销事业部——新媒体业务部
版权资源中心期刊3部
公共文化事业部——北师大产品项目组

扫码关注龙源数媒公众号了解公司更多动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