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玫瑰•芳语
赤峰中支“玫瑰书香 悦读畅享”
共读活动读书感想展读
赤峰市中心支行女职工委员会
增刊总第35期
书香浸润春夏秋冬
读书以明理、读书以启智、读书以善美。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阅读的参与性、互动性、积极性,充分展示职工读书风采和优良读书传统,充分发挥阅读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展示书香魅力,培育读书家风,赤峰中支女工委组织辖区女职工开展了“玫瑰书香 悦读畅享”共读活动。
本次读书活动包含“春·共读”、“夏·共读”、“秋·共读”、“冬·共读”四个栏目,主题分别是阅读经典、科学育儿、经营婚姻、管理情绪。本次活动要求女职工们注册了金融工委的“数字图书馆”,向大家推荐了经典书籍、畅销书籍,并征集读书感想16篇。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本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养了大家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全辖区大力营造了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史与诗的斑驳光影中穿梭,在浩瀚的书海中扬帆远航,和16位读者一起领略书中的春、夏、秋、冬。
目录
contents
01春
阅读经典 品味书香
□ 鸳鸯:职业女性的榜样
—《红楼梦》读书感想
□ 读《人世间》有感
□ 从《呐喊》中读到的觉醒
□ 读《虚无的十字架》有感
□ 《简爱》读后感
□ 《活着》读后感
□
乘着书籍的翅膀飞翔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简爱》读后感
02夏
科学育儿 宝妈必读
□ 还给孩子的天性
03秋
经营婚姻 获得幸福
□ 《我们仨》读后感
□ 《我们仨》读后感
□ 读《我们仨》有感
04冬
管理情绪 提高效率
□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有感
□ 读《安妮日记》有感
□ 读《自控力》有感
□ 愿今生遇良缘-读《浮生六记》有感
中支办公室 白光蕊
鸳鸯:职业女性的榜样
——《红楼梦》读书感想
金鸳鸯,是贾母的贴身秘书兼财务经理,可以对标为现代职场环境中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她凭借出众的工作能力以及刚烈自强的个性,在红楼梦众多优秀女性的环绕下仍然可以大放异彩,收获众多读者的好评。
初读红楼梦,对鸳鸯的第一印象便是精明能干、才智过人。书中寥寥几笔就交代了鸳鸯办事能力的不凡,能够在贾母的八个大丫鬟中脱颖而出,处事公道、事事留心还颇具文采。通过贾府众人的一致称赞,也侧面描绘出一个有气魄、有主见、有作为的人物剪影。熙凤自恃七窍玲珑心,并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却赞赏她“极有心胸识见”。鸳鸯作为贾母的心腹,在贾府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但趋炎附势、拜高踩低这两个词,却与鸳鸯毫不相干。对待刘姥姥这样打秋风的亲戚,她并不捉弄苛待,反而在其临行前赠与自己的衣服用品。对待贾府其他下人,也不倚权弄势、借机敛财。鸳鸯在做人与做事上都有过人之处,这也是贾母非常倚重她的原因。
红楼梦前60回中,谈及鸳鸯的笔墨并不很多,其中最为精彩的莫过于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一回。每次读到此回中鸳鸯痛斥贾赦、邢夫人、金家哥嫂等人的语句,都令人拍
手叫绝、直呼过瘾。当哥哥嫂子前来做媒说和时,鸳鸯不留情面,直言他们不过是为了想要凭借她的权势横行霸道仗势欺人。当贾赦夫妇明面上是相中她的品行想要纳她做妾,实际是为了通过鸳鸯掌控贾母个人财产和贾府财产,鸳鸯直接在众人面前戳穿了贾赦贪财好色、邢夫人男权伥鬼的嘴脸。鸳鸯嬉笑怒骂的几百余字,用词犀利、用典准确,同时又夹杂着街头巷尾的辛辣俗语,映衬出鸳鸯的性格泼辣刚烈、气质不流于俗。
身处封建社会阶级森严的贾府中,给主子做小妾或是嫁与其他有权势的奴才,上升途径都需要依附于男性。无论是袭人的苦心钻营还是平儿的迫不得已,掌事丫鬟的最好出路似乎只此一条。鸳鸯对此却不以为然,言语间常常流露出鄙夷的态度。在众人面前对峙时,放下狠话“出家做姑子”也“终生不嫁与男人”。不把自己当做男性的附属品,依靠自己的智慧品行立足,鸳鸯的价值观远远领先于当时的时代。
鸳鸯的独立自强、志向高远,是我们在发展事业、提升能力时的榜样;她的无所畏惧、不屈不折,是我们在面对困难及人生挫折时的榜样;她的不慕虚荣、为人和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社会交往的榜样。倘若鸳鸯能生在今天,必然也能像探春的志向一样“立一番事业”,而真的生活在当今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进、突破自我呢。
读《人世间》有感
近期最火的电视剧,莫过于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人世间》,出于对电视剧的喜爱,我略读了下原著小说,指尖触摸文字,鼻翼浅嗅书香。
笔者通过《人世间》周家三代人的故事,重温50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和携裹在时代发展浪潮中,老百姓苦难与幸福并存的生活百态和人情冷暖。《人世间》以周家小儿子周秉昆的视角讲述整个时代发展故事和人物变迁,以周秉昆妻子郑娟为主线围绕周家的感情纠葛,推动故事的发展。通过一群小人物平淡生活琐事,以小见大展现国家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建设兵团的垦荒戍边、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的改革开放、棚户区改造住房制度的改革等重大历史背景。周家三代人的故事,也是千万个中国家庭故事的缩影。知识改变命运,勤劳才能致富,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永远是生活的主旋律。平凡的普通百姓是历史的浮尘,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参与者、缔造者。
九十年代,国家企业实行“三岗制”,部分油田职工响应国家号召,辞职下海;当“走出中原发展中原”的号角吹起,我们又一批石油人走出中原、甚至走出国门,开辟工作新天地。无论体制外通过勤劳与智慧发家致富,还是体制内利用知识和技术创新创效,都是在奋斗与拼搏中追梦的脚步永不懈怠。红尘万丈挡不住历史的滚滚车轮,百姓在婆娑世界的苦难中曲折前进,作者笔下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书写情怀和热望。《人世间》白描出的大时代,呈现出一幅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画卷。越来越美好的百姓“小家”生活,见证着国之“大家”一步步走向富强。人世间的点点滴滴与我们息息相关,不仅让人怀念激情满怀的青春岁月,更激励当代的人们积极向善向上,正视苦难热爱生活。
阿鲁科尔沁旗支行-宋莹莹
从《呐喊》中读到的觉醒
中支外汇管理科女职工
“玫瑰书香 悦读畅享”,外汇管理科的女职工注册数字图书馆后,平台图书的种类非常丰富,满足了大家多层次多领域的阅读需求。科室女职工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鲁迅先生鼎鼎大名的《呐喊》来阅读,读完后,那份触动让大家久久难以忘怀忘怀,不论是《孔乙己》的主角,还是《阿Q正传》的阿Q,都带领读者走向一个又一个情感的高潮。
《呐喊》就像声声惊雷,在那个陈腐黑暗的年代唤醒了许多铁屋子里的清醒者,让黑暗的旧社会有了反抗的力量与希望。惊醒了无数莘莘学子。《呐喊》是拯救民族,为革命先驱助威的号角,是让沉睡者觉醒,让勇士们振奋的战鼓。
书中小说《孔乙几》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几,是封建社会的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他只会“之呼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死。可怜的他,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尽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同情他那?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这样走下去。“孔乙几还欠十九个钱那!”是啊,他的债谁帮他还那?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说说《阿Q正转》,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是鲁迅的代表作。他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小市民阿Q
的典型形象。他质朴又愚蠢,简单又复杂,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他对有权有势之人有着本能的不满。阿Q由于受剥削压迫而要求革命,又因受愚弄而思想落后,最后竟被迫害致死……所以说,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大弊病是不能正视自己的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了。
鲁迅先生在书中说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高度地概括了当时的人民的生活状态,而同时也在用文字的方式渗透着他对当时百姓的怜惜和悲伤,渴望民众能够觉醒的内心呐喊。
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他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历史,从封建社会走向了社会主义社会,并向共产主义社会不断前进,曾经的沉睡麻木已不复存在,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并不断向着富强文明的现代化而迈进。忆苦思甜,我们真的要做好自己,努力生活,努力学习,共同用双手来编织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元宝山区支行 易玲娜
作为东野圭吾的书迷,陆陆续续看了很多他的小说,《白夜行》、《幻夜》、《恶意》、《嫌疑人X的献身》等多部作品。
最近看了他的《虚无的十字架》,这本书看似讲了两个不相关的故事,却用两个故事的不同结局提出了三个疑问,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是为何?是让罪犯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用尽一生赎罪?
第一个故事讲了一对孩子被入室盗窃匪徒杀害的夫妇,在孩子死后被绝望痛苦包围,一心想让罪犯被判处死刑,甚至在罪犯死刑后,两人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而选择离婚。孩子的母亲滨冈小夜子在痛苦中寻求死刑是否应该废除的答案。从失去亲人的角度说,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杀人,都应该偿命,可是如果罪犯没有任何悔改,甚至假装悔改获得保释出狱,再重新犯罪,他们呆在监狱里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她们背负的虚无的十字架又能改变什么呢?如果罪犯未把死刑视为惩罚,而是视为一种解脱,那么死刑的意义又何在?
另一个故事讲了一对年轻的情侣因为年少无知,在怀孕后生下孩子,又害怕家人和老师的指责,偷偷将孩子杀死。虽然没有人知道,但是他们背负了内心的罪责,一个只想赎罪,一个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活着而得了偷窃癖。他们虽未入狱,虽未被判处死刑,可是他们却用尽一生背负了沉重的枷锁。
两个故事,两个罪犯,两个受害的家庭,却似乎拧成了一条线,拷问着我们,所谓的“罪与罚”,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
罪与罚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东野笔下的罪与罚不仅是对司法制度的重新考量,同时也突出了两种对生命的不同态度。死刑的作用是什么,就像故事中平井律师说的那样,任何一起事件中都有很多故事,不同的事件应该有不同的更符合每起事件的结局,而不都是一件简单的死刑。
法律面前,一念之差也好,穷凶极恶也罢,在死刑这条路上,却往往是殊途同归。而视情节严重程度及犯人反省情况酌情做出的判决的时候,有时候又会成为犯人演戏作秀的根源。人大抵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他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
故事的最后,虽然没有一个真正的定论,到底杀人犯是否应该被判处死刑,但是却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事情的对与错,黑与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泾渭分明,而是泥沙俱下的浑浊一片,而那被模糊了的界限,往往就是人们痛苦纠结的根源所在。
《简爱》读后感
中支国库科
如果强大就可以把一切变动当作灰尘拂去,那么简爱就是坚强的化身。
第一次翻开《简爱》这本书,我只看到了一只无助、孤独的丑小鸭在泥泞中疯狂挣扎,低着头,被那群沾染污水的白天鹅围观;长大后再一次打开《简爱》,画面已不是当年。原来真正的白天鹅,是洁白的,会仰头高歌的,而真正的丑小鸭,只会待在自己的舒适圈中,被潮水打击着。我带着与当年不同的心情,进入了这本书中,见证了一位优雅、善良、自爱的女性的成长史。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从出生就卑微:没有父母对她的关心与爱护,反倒还遭受着舅妈、表兄、表姐妹的虐待。童年时代的她就已经失去了童真和该享受的快乐,充满压迫的生活使简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自卑之情油然而生。“你什么也做不好”“你天性就是狡猾的”“你和我们不是一个等级的人”,无数的冷嘲热讽在简的心中生根,卑劣的话语让读者感同身受,可即使这样,这个独立自主的女孩依然没有被压倒。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简放下了别人的流言蜚语,以读书为自强的渠道,她获取知识,就为展现自己的优点,不被别人的否定禁锢。简的首次反抗中她对着约翰里德喊道“你这个残忍恶毒的家伙!你就像杀人犯,像奴隶监工,像罗马皇帝!”这些评价正是简对哥尔斯密的《罗马史》中这
些暴君的自己的理解,作者有意把这句话当作她对约翰的咒骂,就是为了表达简反抗精神的形成和她思想与人格的独立,这便是简爱成长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段成长经历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就是简和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了。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简不再觉得她不值得被爱,即使长相平平,一贫如洗,即使不被待见,寄人篱下,那又怎样?我们都身在同一个时代,拥有着充实的心灵,她又为何不能获得爱与幸福呢?简直视对罗切斯特的爱慕,但在知道他有妻子后又毅然离开。世间的爱似乎并不好得,但她的自尊值得她去属于她的天堂。以前的我对简离去的行为不以为然,并还多嘴简对罗切斯特的爱也不过如此。现在回顾我才明白了简并不是不爱,只是她爱自己更多些而已。罗切斯特的妻子放火,宅子变成废墟,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但夏洛蒂勃朗特却给了这个女孩儿一个好的结局。两人结婚相爱,罗切斯特治好了一一只眼睛,与简生下一个男孩,简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幸福,最特别的女性。
“一个人的改变,源自于自我的一种积极进取,而不是等待天赐良机”,这本书并不只是告诉人们爱情的真谛,更多的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从任受辱骂到自我反抗到收获幸福的过程,她鼓舞自卑的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她教会迷茫的我们不要随波逐....这本书陪伴我成长,因为我相信每个内心强大的女孩,心中都住着一个简爱。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对于活着的见解,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古板的田地里,露着黝黑脊背的老人正吆喝驱赶着与他一般消瘦,肋骨依稀可见的老黄牛,老人名字叫福贵,是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徐家到他这辈有100多亩地,家境殷实令他好逸恶劳,穿着白色丝绸衣衫,头发抹的锃亮,上私塾从来不走路,都是雇工长根背着往返私塾。用他的话说年轻时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干过。直到一次与龙二赌博时彻底输掉了一百多亩地和住宅,一家五口搬进了茅草屋。厄运接踵而至,福贵父亲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了,丈人把媳妇家珍和肚子里的儿子有庆接走,福贵开始穿粗布衣照顾娘和女儿凤霞,从山珍海味到吃野菜,从丝绸大褂到粗布衣衫,彻底改变了福贵的浪荡习性。
在有庆半岁的时候,家珍背着有庆走了十多里的路回来认祖归宗,书里描写到:“有庆闭着眼睛,小脑袋靠在他娘肩膀上一摇一摇地回来认他爹了”,“家珍穿着水红旗袍,手挽蓝底白花的包裹,漂漂亮亮的回来了”。相信看到此情此景,福贵该有多懊悔在赌场时对怀胎七月的家珍甩的那两个巴掌,任由人把这么贤惠的妻子给拖出去。幸福的光景不长,在福贵上城里请郎中给母亲看病时,被抓去拉大炮,也
《活着》读后感
巴林左旗支行 范文静
许是回家的信念支撑着他活了下来,解放军拯救了福贵并给了他回家的盘缠,时隔两年,他再次走到熟悉的村口,远远望见穿的破破烂烂的凤霞、走路磕磕绊绊的有庆,原来在福贵被抓去不久,娘就死了,凤霞也因为发烧哑了。后来善良的有庆主动给县长的妻子献血,被医院的医生抽血抽死了,有庆的愿望仅仅是能够长久地陪伴他的小羊羔,每天给羊羔割草。善良的有庆是这般结局,不免令人动容。凤霞有幸嫁给了一个十分爱她的男人,人们叫他偏头万二喜。不久,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在凤霞生产时,却因为难产死了,留下了孩子苦根,凤霞和有庆埋在了一起。二喜指着紧挨着的一块空地说:“爹,我死了埋在这里”,福贵叹了口气说“这块就留给我吧,我怎么也会死在你前面的”。后来家珍因为久病缠身,在不久后的一个晌午也离开了,福贵微笑着说“家珍死得好啊,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字字饱含怜惜与无奈。在苦根四岁时,二喜是在务工时被两排水泥板夹死,一家子就剩下福贵和苦根。
一转眼苦根七岁了,陪着姥爷一起摘棉花,赚钱买牛。一天苦根发烧了,福贵特意摘了新鲜的豆子,里面放上盐给苦根吃,结果没有照看好,苦根被活活撑死了。苦根不是嘴馋,是当时家里太穷,村里谁家的孩子都比苦根过得好,就是豆子,苦根也是难得能吃上......后来福贵买牛的钱终是攒够了。
福贵这一生完全是按照他的名字所演绎的,虽然丢了房子失了田地,却没有像龙二一样被枪决。当我们遗憾福贵为什么没有像春生那样,同样是从战场上逃离回来,春生当了县长
而他依旧穷困时,没想到春生也因为当时的环境以自杀收场。本书的描写感情细腻、笔法尖锐,读的过程不止一次留下泪水。就像本书作者余华所期待的,读这本书,我们看到福贵不断遭遇苦难、失败和死亡,我读到的是生命的韧性、力量、爱情、友谊甚至本能焕发的快乐,以及一切美好而朗朗欢笑的东西。我同情他的遭遇,而非控诉命运的不公,非悲天悯人,福贵的一生启迪我更加敬畏生命。人的生命是一场不会倒放的电影,每个人都有主宰生命的权利,或乐观,或消沉,或伟大或渺小,在福贵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历经磨难不言弃,饱经风霜依旧向前的乐观心态,是坚韧,是乐观,是希望。我们现在拥有的正是他回忆里不断浮现的,是他梦中所无法企及的,我们更没有理由悲观。我们生活中常常因为各种小困难觉得生活没有方向,没有力量,其实认真度过每一天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生活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常常把生命用“有”来定义,有房、有车、有钱,缺忽略了生命真正的意义是“无”,无病、无痛、无灾。爱人、亲人在身边,努力活着,就是活着最大的意义。
合上书本,我仿佛看到福贵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的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牙齿稀疏,跳动着希望的音符。两个福贵的脚上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这是福贵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不忘来时路,惜取眼前人。
记得在读高中时,海伦.凯勒就经常是同学们写励志作文的主角,虽然很期待,但在那些倒计时备战高考的日子里,却终究没有抽出时间对她的作品和生平事迹进行详尽阅读,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渐渐淡忘了。近日,在浏览“玫瑰书香.阅读畅想”活动推荐书目中,偶然看到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一下激发起我要尽快完成夙愿的热情,便迫不及待开始阅读。
该书汇编了作者主要代表性作品,全面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的伟大一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度过88个春秋,却在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中熬过87个岁月的独特生命体,她拒绝向命运屈服的坚韧精神依然透过一行行生动的文字震撼着每一位阅读者。当思绪从如饥似渴的阅读中拉回时,我们思考最多的应该是支撑海伦.凯勒突破残疾身体极限,创造了人类顽强生命奇迹的力量究竟在哪里?
自信坚持最重要。海伦.凯勒的一生就是“信心”的写照。在因病残疾时,她也曾丧失过信心,性格变得乖戾无常,做过许多出格的事情,是沙莉文老师教给了她自我成功与重塑命运的工具—信心、爱心与坚持,这种信念帮助她释放出无穷的热情、智慧和经历,使她成为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
良师益友尤难得。沙莉文老师就像一位带着光明的天使成为影响海伦一生最重要的人。当她出现在海伦身边时,才21岁。莎莉文老师利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乘着书籍的翅膀飞翔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林西县支行 刘晓凤
家庭温暖不可缺。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西部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博文多识,思想开明,母亲温婉贤惠,体贴入微。从海伦生病、就医、聘请家庭教师、求学,一直到她成为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都离不开家庭的包容、理解、抚慰和支持。
书籍陪伴更可贵。伏尔泰曾说过:读书使人心明眼亮。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语,并阅读了大量的图书。她回忆说“1887年5月,我第一次读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说,那时我才七岁。从那时到现在,我如饥似渴地吞噬我的手指所触及到的一切书籍”。海伦在自传中提及大学阅读过的书籍包括凯撒大帝的《高卢战记》、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屈打成医》、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李尔王》等四十多部。作为一个聋盲残疾人,是书籍陪伴她度过了漫长、孤独的岁月,也是书籍在黑暗中为她开启了心灵的窗户,使一缕缕阳光徐徐注入心房。正是波澜壮阔的阅读生活,使她在寂寞与黑暗中获得心灵的光明,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登上了社会的讲坛,创造了生命奇迹。
愿我们也能乘上书籍的翅膀飞翔,让生命在平淡宁静的岁月里绽放异彩!
《简爱》读后感
翁牛特旗支行
仉雪莹
读《简爱》最深的感受是,这是一部充满人性化的作品,写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女性在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和心境,它在传达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上体现了对困厄和孤独的抗挣,表现出那时英国女性对现实生活的迷茫,孤独和恐惧,蕴涵着穿行于冰冷物质空间人们对真情与温情的渴望,显示出别样的精神价值。19世纪的英国同样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故事情节的开始就展现出简凄惨,可怜的身世,没有父母,唯一疼爱自己的舅舅也离她而去。天生叛逆的她在本是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充满了反抗,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她幼小的心在渴望温暖和真情,寻找本属于自己的一点一滴。
迷惑在进行,反抗在进行,寻找也在进行,在里德夫人和约翰的欺凌下,简终于走进了教会学堂。但伤痛是存在的,有许多本质的东西,有许多隐藏在生活潜流下的痛感仍需要面对。生活的困境,好友的离去,还有来自勃洛克赫斯特先生当众的痛斥都让她在迷惑的'生活中感觉空气的污浊和心的疼痛。 生活总算是有了进展,上帝也发了些许的慈悲,在教会学堂两年的教师生活对于简或许是平静的死水一般。然而在不是欢快,沉静的生活中,却渗透着她强烈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她需要的是在现实生活的困惑中去游离和奔波,获得自由,欢快和爱情。 她唯一忘记的是那令她害怕的盖次海德府,她对它如此的恐惧。
恐惧使她远离了"幸福",但也正是因为有了恐惧,她才会有所爱,有所无畏,尤其是对女性而言,恐惧的感情往往与温情,与人性的善良直接的相联。在追求自己的生活中,简渴望温情和善良,在死水般阴暗的生活中,简终于迈出了自己的脚步来到了罗切斯特先生的府邸。在那里她深切的感受到了女仆的和蔼,孩子的天真,还有罗切斯特先生炽烈的爱意。在那里她的灵魂终于驻足,然而这又是那样的短暂,在一个对爱坚信会使不信仰神的民族信奉上帝的爱人面前,她们美丽的爱情却在顷刻间化成了泡影,残酷的现实和社会的压力让这个灰姑娘找不到方向,在心的破碎和情的毁灭中,她又开始了自己迷茫的生活,在无际的世界中寻找他方。
钱是没有的,爱是没有的,而生活却是现实的,沿街的乞讨让简仍在寻找善良和真情。在风雨中,与圣约翰的相逢则是她新生活的又一个开始。在和玛利,黛安娜共同生活的那段时间内,她深切的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当她知道她们又是一个血统时,她的心兴奋的几乎要跳出来,在圣约翰那不知是否能称得上爱的面前,简每天都希望能满足他的期望,但是这样,她感觉自己抛掉了天性,失去了自我。在继承叔叔的遗产去平分时,她是那样的果断和坚定,而在此刻,圣约翰的企求下 ,她开始了徘徊,因为她自己知道她对罗切斯特先生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生活追求的信念在简看来不是阳光所能驱散的雾气;也不是画在沙滩上的人像能被暴风雨所冲掉;它是一个刻在大理石碑上的名字,注定要和石碑同生共死。圣约翰先生的期望在继续,叛逆的简在亲情,恩情和爱情中犹豫和思考。她深切的知道他爱她就像士兵爱一件好武器,仅此而已。简的灵魂在心里回答,去做一件正确的事,完成上帝的旨意,以冲出怀疑的云雾,找到确定的广阔天空。
终于,简又开始了最后的找寻,面对着灰飞湮灭的昔日庄园,周围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孤寂,荒凉,和凄切。而此刻充溢于简灵魂的是无尽的害怕和思念。古老的建筑深深地隐藏在一座树林里,芬丁庄园沐浴在凉气透骨的绵绵细雨中,而失明的罗切斯特先生却在户外焦急的等待。平静的生活和无尽的思念或许是他灵魂飞扬的源泉,就在这简单的生活中,简和他紧紧的相拥,似温馨迷人的梦,美好而又实在。在烦躁的生活中,时间让简彻底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在树林的古建筑里和爱人平淡的度过每一天的生活。
光阴是短暂的,又是美好的,已逝的岁月里简和心爱的人共同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她们也彻底的成为了彼此的骨中骨,肉中肉。故事结束了,而真实的,毫不含糊的现实生活却在你我的心中演绎。征程的坎坷,旅途的疲惫,生活的曲折,拼搏的寂寞萦绕在心头,而怀抱里的各种志愿却在风雨中愈发的不可动摇。面对阳光,面对风雨,你是否如此地坦然;面对理想,面对希望,你是否执着地追求! 在简平凡而又曲折的生活中,她时刻放飞着美丽的梦想,为幸福而追求,为平凡而找寻。她别样的精神价值在新的时代里赋予了青年们幸福与快乐的真谛。
还给孩子的天性
04
中支办公室 王硕
最早接触到蒙台梭利缘于给儿子上早教课程时老师推荐购买的以她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的《蒙台梭利智力游戏训练》系列丛书,书里注重孩子的认知方式和途径,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寓教于乐,深受儿子的喜欢,从此我便成为了蒙氏爱好者,之后又拜读她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一书。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深刻感悟了她的儿童教育观,认识了儿童成长的奥秘,意识到自己对待儿童那些错误的态度,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一下我的体会和认识。
以孩子视角看世界
唯有秉持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努力跨过和孩子之间的年龄跨度,试着透过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去关注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求,以孩子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才可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当了妈妈以后,我逐渐的学会了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过家家、角色扮演成为我和儿子亲子游戏的重要一部分。每当儿子扮演妈妈角色时,都会叉着腰,瞪着眼,趾高气扬的说,“去,给我认字去”“再不听话,我揍你”“我让你说话了吗”“要不我给你关小黑屋里”,每回都弄得我哭笑不得,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对儿子的态度和语气是多么重要。与孩子相处的一点一滴让我懂得,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要多给予耐心、引导和承认错误的勇气;当孩子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要多给予陪伴和鼓励,帮助孩子消除紧张和害怕,把注意力转移到更加美好的事情上;当孩子害怕的时候,要帮他消除害怕,增加安全感,树立面对世界的胆量和勇气。
有理不在声高
我总是习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甚至强迫他趋同于我的想法,做的不对一声吼、“我再数5个数”“别动”“不行”成了我的教育常态,显然缺乏尊重。我的批评、激将本意想他变得好一点而已,但对孩子却很难奏效。孩子的很多行为,例如顽皮、好动甚至做出“出格”的举动,这些表现多为孩子
05
天性使然,无所谓好坏,即使有一些不良行为,往往也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或对大人的简单模仿,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孩子会自己沉迷于一些完全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大人们看不下去了,觉得浪费时间,最终完全由家长代劳,勒杀了孩子探索发现的兴趣,为此我更懂得了尊重孩子的重要性。
善待孩子的好奇心
儿子的脑子里总是有一堆的问题等着我,“妈妈,为什么姥爷退休了,我没有退休”“为什么你不长胡子”“为什么我不能飞”“为什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儿子的好奇心时常逗得全家捧腹大笑,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但有时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简单敷衍了事。儿子却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倔强,会一直追问我,有时我会求助度娘,有时干脆回一句以后你就明白了,却不知自己的做法在渐渐的扼杀儿子宝贵的好奇心和提问的积极性。好奇心驱使着孩子不断对周围的事物发生了解的兴趣,我们大人不应该限制儿童感知的范围和自由选择,而是尽可能的多为其提供发展环境,以满足儿童的自由选择,给予孩子好奇心,这样孩子就会获得更多的感兴趣的事物,会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空间。
《我们仨》读后感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这本书是杨绛先生撰写的关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和自己这一家三口的生活回忆录,文章大都是朴实无华的文字,却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都先她而去,而只留下她独自一人。她就这么与她深爱的两个人走散了,可是她没有迷失,没有彷徨和呐喊,而是在耄耋之年,以撰写回忆录的方式,向读者也向她自己诉说着这个家庭六十三年来平淡无奇而又枕稳㷕温相守相助却又相聚相失的故事。翻开书,让人羡慕的爱情,温暖可贵的亲情,平淡质朴的日常......字字都饱含了杨绛先生深厚而诚挚的情感。书的前两部分以“梦”的方式像我们娓娓道来在这个长达万里的梦里,展现了作者对亲人离去的无奈、牵挂与逃避。她希望一切都只是场累而沉重的噩梦。杨绛先生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的诉说着:“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确,寓所不是家,没有亲人的地方都只是人生的客栈,再多的奔走也只是白费。
杨绛先生在送走挚爱的女儿和相濡以沫的丈夫后,曾感叹:
“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是啊,家和爱才是人生终极意义。山川清远,家人在侧,原来最珍贵的一直在身边,而我却曾肆无忌惮地消耗和抗拒。前两年憧憬着大学生活,以为这便是自由与个性的栖息所,不必再听父母唠叨,不必再受条文束缚。然而,当真正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独自求学,在那段还未适应大学生活的日子里,在无数个疯狂的被孤独侵蚀的深夜里,我似乎明白了杨绛先生字里行间的情感。那时,我每天都会给家里通电话,也许是聊聊晚饭吃了什么;也许是分享今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也许是把生活中的不顺心“搪塞”给想家的情感;也许并没有什么可分享,但就是想听听家里的声音……其实,我们所拥有的家,不过就是一个驿站和港湾,而亲情、爱与温暖才是永恒的信念。
宁城县支行 宋伟楠
杨绛先生在生活给予的苦难里,一个人活出了三个人的温暖。她曾经历的坎坷少有人知。在国外留学时,夫妻二人承受了繁重的课业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文革期间曾痛失多为家人,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辛酸;还有与大家庭相处过程中的各种磕绊及生活的一地鸡毛……虽然杨老先生淡淡写过,但其中的痛苦唯有自渡,冷暖只有自知。苦难造就了杨绛,她与家人携手走过了众多坎坷,但奈何老病相催,丈夫和女儿还未达到终点就先行下车。“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或许这就是人生,分离是人至暮年的常态与必然。但是,于杨老先生而言,曾经拥有过美好,又何尝不是种幸运呢?
杨绛曾说:“我走过一道道驿站,一路上都是离情。”
在看到钱媛生病住院的那一段,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杨先生要以这样的梦境来回忆他的那段生活。那真是像梦一样的生活。无助,坚强,年老,丈夫,女儿,有多少人能理解那时杨老师的心境。
看杨绛写女儿去世的那一段,和他们来告别,钱钟书让女儿回家的那些字句的时候,我是半夜躺在床看的,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看着看着,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滑落下来。为杨绛先生的情感,也为杨绛先生的文字。
杨绛先生的文字中没有渲染太多的悲哀之情,她就那样写着,记录着她的心境,却让读者看着揪心,看的落泪。
当看到最后,附录一的最后几句亲笔字迹,“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她写完五篇。我劝她养病要紧,勿劳神,她实在也已竭力,就听话停笔。五天以后,她于沉睡中去世。”满脸落泪。
看完《我们仨》,又去百度了些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故事。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被钱钟书称作“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一生都活得清醒自持。在是非原则上有清晰的认知,在困厄之境中不改其志。哪怕到了垂垂老矣的暮年,不再耳聪目明,但那盏点于心中的长明灯,一直烛照其行。所以,无论他身处何种境地,都活得自在从容。
感情中清醒:择一人终老,遇一人白首。
钱钟书曾写给杨绛一段很美的文字:“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杨绛对于钱钟书的感觉。
钱钟书当时是清华著名的才子,博古通今,清高孤傲,难以近身。杨绛更是卓而不群:“杨绛进入清华大学时,才貌冠群芳,男生欲求之当偶者七十余人,被戏称为七十二煞。”,面对络绎不绝的求爱者,甚至纠缠不断的登徒子,她都一概拒之门外。这些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人,不乏世家子弟,青年才俊,但她都芳心未动,直到遇到钱钟书。
1932年春,在清华大学的古月堂门口,两人邂逅。当时钱钟书身着长褂,穿老式布鞋,面容清癯,并无七尺男儿昂藏之气,但在杨绛的眼里,他却像一颗熠熠生辉的发光体。
在杨绛的描述中,钱钟书机智幽默,学识过人,眉宇间“蔚然而生秀”。而钱钟书对秀外慧中的杨绛更是无比倾心,曾写诗赞美她:缬眼荣光忆见初,蔷薇低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与君初相识,犹如旧人归。
这样的美妙发生在两个深具传统文化人格的才子和才女身上,也浪漫至极。
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曾说:“20世纪中国文学界,再没一对像钱钟书和杨绛才华高而作品精,同享盛名的夫妻了。”
他们一生坎坷,直到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也就是三里河的寓所。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很羡慕他们的爱情,相守相助,相伴一生。也很羡慕他们的家庭生活,羡慕这个三口之家。书中还有几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照片,他们夫妻二人互相理发的照片,三人各自工作的生活照,都觉得很美好。
“人间都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在这世上还有好多个“我们仨”,都将会失散,也终会再相聚。当下为当下唯一能做的,是珍惜我们平淡朴素的生活,珍惜我们身边的亲人。毕竟,一个温馨有爱的家,能抵万金。
《我们仨》读后感
敖汉旗支行 郭鹏飞
《我们仨》这本书是大学时期读的一本书,是杨绛先生92岁高龄时写回忆性的散文。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杨绛先生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把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娓娓道来。
本书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老了”,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是“我们仨失散了”,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先后离去的过程细细品味后才体会当时读者对现实生活打击的无力感。第三部分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部分是情感抒发的重要篇章,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的故事,从这一部分可以体会作者他们一家一生的坎坷历程和面对生活变故时的积极精神。
《我们仨》这本书 围绕三个人物展开。
杨绛:出身世家,善良温柔、宽容敦厚。自幼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使得杨绛在自己家庭文化构建过程中,成为丈夫的贤内助。丈夫获奖学金远赴重洋留学,她也中断了清华的学业,陪丈夫游学。学习之余的杨绛几乎揽下了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租房置家,无所不能,在家庭杂事之余更跑去钱钟书先生就读的学校去旁听。作为一个妻子,一位母亲,她为丈夫和孩子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付出了所有的爱。杨绛在医院生产期间,"拙手拙脚"的钟书一个人在家总是做了坏事,但她依旧会说"不要紧"。
钱钟书:在家人心目中,他是家里最需要照顾的"孩子",然而他的感情是细腻的,他对待妻子和女儿是温存体贴的。在生活中,他肯委屈,能忍耐。他和妻子一起学做菜,一起去"探险"--在散步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他与妻子、女儿一起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他是女儿最好的"哥们"。他深爱着妻子,长期为妻子做早餐,两人不在一处生活时,他给妻子写信很勤,还特地为她记下详细的日记。
钱瑗:她思维灵活,视野开阔,为人也非常较真,注重格物致知。女儿圆圆一向孝顺父母,对父母百般体贴。圆圆也肯委屈,能忍耐。小时候,圆圆十分乖巧、听话。长大了,她会照顾、陪伴父母,会像"妈妈"一样管着母亲,她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
读这本书,总感觉有一些虚无飘渺的东西我们抓不住,细细品味,也 仅读懂了一些浅显的道理。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幽香。杨绛在垂垂暮年,记下这些珍贵的回忆,幸福的点滴,怀念她一生中最爱的人。杨绛把一家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次相聚。岁月是无情的,割不开,断不了。它是佳酿的最好催化剂。两位携手走来的老人,无论是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杨绛先生用朴实的语言和生活化的态度告诉我们有家的地方才有港湾,生活里,亲情把我们紧紧包围,不管发生什么,都有家人在身边。无论我们遇到什么,积极应对,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但起码过程我们问心无愧。正如杨绛先生说:我们仨,没有生离,唯有死别。关于亲情,最无法言喻。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去陪陪家人,说话时耐心一点、语气温和一点、事情详细一点……父母已经陪我们长大,我们要陪父母变老,家才是永远的港湾。
读《我们仨》有感
元宝山区支行 李晓艳
“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书中写到的这句话无疑是最好的家风的表达,是钢筋混凝土、现代化时代中最缺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仨》,杨绛先生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在一起的三口之家温馨快乐而又在磨难中相互扶持的日子。随梦入境,杨绛先生半真半假的讲述了最后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怀念过去,杨绛先生用最温暖的笔触,书写着亲情、友情、爱情,似冬日暖阳散落在心上得每一个角落;追忆亲人,杨绛先生没有写下悲恸的句子但却戳中了每个读者心中最柔软的思念,难断挚情,以心灵向亲人诉说无尽的爱。
《我们仨》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杨绛先生与钱钟书热爱读书的事情。国外求学时期,杨绛先生就在牛津图书馆里寻德一个靠窗位置,一本一本经典书籍潜心细读、不落一字;钱钟书则的整个假期都被读书填满。两人相互欣赏、兴趣相投,更难得可贵的是两人常常回到家里,各占一处,静静读书,互不相扰且怡然自得。正是读书,让女儿钱瑗从小就在这样浓厚的书香氛围中独立、自主。在这个碎片化阅读正深刻影响每个人的时候,令人心浮气躁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电子产品为王,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扑面而来的信息令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消化吸收酝酿,缺乏深度的阅读让步于快餐阅读。杨绛先生的读书爱好,是让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读书的意义。物质富足的今天,更应该多品阅书籍,丰富
精神世界。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成长不可无书,一个有爱的家庭更需要读书。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感慨“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美好的事物总是会轻易地消散、消失,但是“我们仨”留下的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在杨绛先生的文字里永恒存在。书中“我们仨”的相处之道更值得学习,亦师亦友的夫妻关系、融洽的父女关系、互爱互敬的母女关系,相互独立又相互依靠,处处体现了大智慧。
感谢读到《我们仨》,令我明白了读书的意义,了解了家庭的相处之道,更顿悟了人生。“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有感
中支宣传群工部 俊娜
豆瓣评分8.4的高分,让我有兴趣开始阅读这本书。小说讲述了一个窝囊的老人哈罗德因为患癌老友的一封信,开启了徒步87天,长达627英里的朝圣之旅的故事。他是那么的胆小怯懦、习惯性的逃避。儿子溺水时,他会害怕救不上儿子选择去解鞋带拖延时间;工作上闯了祸,他的好友奎尼为他顶罪失去工作时,他不敢站出来,也不敢说一声谢谢;儿子患抑郁症,他也无法宽慰疏导儿子,眼睁睁看着儿子一点点陷入绝望,离开这个世界;不敢面对妻子的埋怨,把心封闭起来,像个陌生人。他的晚年过着没有什么朋友,几乎不出家门,家里冷冷清清,枯燥无味的麻木日子。
然而有一天,好友奎尼的一封信打破了这个一潭死水的平静,她得了癌症。哈罗德写了一封回信,但面对昔日的好友,他心怀愧疚,苍白的语言,软弱的话语让他始终无法投递出这封信。最终他决定徒步600多英里去看望奎妮,期待用这种虔诚的方式,为她祈祷,也让她怀有希望,战胜病魔。
“我不焦急,但也不拖拉。只要一步接着一步往前走,总会到的。”他怀着这样简单的想法,没有任何准备,也没和妻子商量,便踏上了旅程。
说实话,刚开始我并不理解这个主人公,他说走就走,毫无准备也未告知妻子,甚至不知道好友的病情如何。这就像他年轻时候干的事情一样,没有计划,没有责任心,显得愚蠢又自私。但让我意外的是,路上碰到的种种磨难,在烈日或暴雨中行走,露天入睡,翻垃圾桶充饥等等,都没有让这个懦弱的人回头。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他的这个决定,是他对自己人生最有力的一次抗争和起义。路上,外冷内热的女医生玛蒂娜让他明白了很多人看似平凡不过的生活,背后也藏着许多辛酸与艰难。年轻的追随者维尔夫让他明白了他对儿子的感情和应该持有的态度。与失去孩子的女人交谈中,让他理解了莫琳对自己的怨恨,也体会到爱的缺失带来的痛苦。他回忆着自己的一生,直面自己曾经逃避的人与事,在与妻子莫琳的一次次通话中,重新开始沟通交流,慢慢地获得了妻子的鼓
励和支持。而很多陌生人的无私帮助也让他渐渐地产生了信任和安全感,他开始转变怯于交流的性格,敞开心扉。这场徒步之旅,不仅仅是为了救奎尼,也变成了哈罗德的救赎之行。
哈罗德发现,原来每个人的人生都像自己的人生,“表面上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却藏着这么多的黑暗与磨难”。对于人生的种种困境,他从来没有解决的勇气,他不知道幸福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而当在朝圣的途中想明白这些后,哈罗德的内心慢慢变得坚强,他逐渐与自己的过往和解,对所发生过的事情和身边的人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最终,哈罗德走完了这段安静又勇敢的旅途,而奎尼坚持到哈罗德的到来之后,离开了人世。哈罗德平静的接受了这个结局,却不会像以前一样懊悔和痛苦。再重新想想,哈罗德的朝圣之旅怎么可能能治好奎尼的病呢?但是,这场旅行却也真正拯救了哈罗德和莫琳一家。哈罗德不再懊悔于自己总是缺席的拥抱,而是学着怎么去关心和爱别人。莫琳不再把过错归咎于哈罗德身上,她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看到了哈罗德不善言辞背后隐藏着的爱。他们终于下定决心和过去的不幸告别,共同迎接充满新希望的,崭新的生活。
哈罗德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他的朝圣之旅、自我救赎的过程让我不禁有所感悟。我们是不是也像哈罗德一样,拘泥于过去的某一件不幸的事情上,蜷缩在自以为安全的角落里,以为不去想、不去面对便能万事大吉?会在无奈的命运面前,丢掉了勇气,丢掉了自己,逆来顺受而放弃抗争?把自己的不幸迁怒于他人,归结于环境,而不去想自己能够做什么改变什么呢?
接受该接受的,改变能改变的,放下该放下的。
要学会在人生的遗憾中成长收获,在人生的困境中寻求突破,在人生的旅途中敞开心扉,在人生的美好中努力去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他人,接受不完美的环境,自然而然地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在这基础上,努力去做想做的事情,努力去爱身边的人,努力去改变现状,努力让自己不留遗憾。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相信今天的自己会比昨天更好,自信的抬起头,迎接明天美好的希望。
清秋夜雨,灯影映窗红。读《浮生六记》,怔怔之久,感动着前人的一段恩爱悲欢。我感动于沈复与陈芸的爱情,我羡慕着他们平常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倾心于他们的真挚恩爱,至死不渝,我仰望着他们一生平凡却心胸磊落,超然脱于俗尘。
如译者所讲:浮生六记和许多老故事一样,其中有欢乐也有悲伤,有温馨也有酸楚,有热闹也有寂寞;似乎过于平凡,还有点不合时宜,却有一种看似“慢半拍”但永远不过时的温暖、悠然和浪漫;当然,还有爱情。在我看来,作者一生的经历莫过于八个字,那就是:人生写意,莫过良缘。
《浮生六记》是近半年来发现的又一本一口气读完的好书。炎炎夏日,作者温婉细腻、宁静淡然的文笔,以及字里行间流露的丝丝真情像山间一股清泉缓缓流过心田,让人爱不释手。“六记”顾名思义,分为六个篇章,作者从夫妻家庭生活、日常闲情雅趣、四方游历见闻一直写到人生坎坷、养生悟道。书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第一章“闺房记乐”,作者详细记录了自己与妻子陈芸之间从两小无猜到洞房花烛再到婚后生活的点滴真情,一篇篇读来,让人感受到无数岁月沉淀后的温柔静谧,也让自己想起曾经拥有过的种种美好,不禁反问己身,这些美好我们也都曾有过,为何一日日过去怨怼多于相爱之情呢?
沈复生于1763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代苏州画家。一生在家庭、官场、经商之间沉浮,浪游各地,阅尽人生百般滋味。诞生在苏州一个小康读书人家。沈复年幼时与他的表姐(也就是故事的女主人公——芸)定亲,开启了这段百转回肠的故事。沈复生性豁达快乐,喜好交友,喜好出游,结交了众多情投意合的好友,也游历了许多山水名胜。他似乎就是有这种本事,即使是困窘的日子也总有办法过的津津有味。
更为难得的是,芸娘和他是一样的人,安于简单平淡的生活,自得其乐,两人情深意笃、夫唱妇随,芸娘的温柔体贴和兰心蕙质,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趣味和风情。沈复对芸娘的爱是如此的真挚,在他笔下的文字中,你不难读出芸娘的形象:她清秀瘦弱,脖颈修长,弯弯的眉毛,眼睛灵秀俏丽,顾盼间神韵动人。唯是上唇略短,微露出两颗牙齿,虽然这似乎不
愿今生遇良缘
——读《浮生六记》有感
宁城县支行 周冰越
是有福之相,但别有一种妩媚娇柔之感,让人怦然心动。然而芸娘让沈复着迷的绝不仅仅是她的外表,更是她为人处世乐观积极的点滴滴。她终日神色平和,与她说话,常以微笑作答。对父母长辈尊敬爱重,待晚辈温柔和气,家事料理的井井有条,没有一点疏忽。又见她可终日与作者厮守,花间月下品读诗书,纵论古今。
回头看,似乎我们的男主角并不大有资格胜任这一角色。虽家境小康,但他既不曾积极规划未来,也没有丝毫将来要继承门第的自觉;对读书没有什么上心的地方,也不知道像精明能干的父亲多多学习。他似乎甘于过小情小调的小日子,和芸娘卿卿我我,儿女情长。但即便如此又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一定要把人生活成小说或者剧本?谁又规定了做人就一定要志存高远、胸有成竹?我们中绝大多数的人都很平凡,并将终生平凡。沈复没有宏大的才情和高远的志向,他生性风流,不贪图功名利禄,但好在他身边有芸娘的陪伴,纵然生活充满未知和艰辛,但这位女子却总能把生活变得充满乐趣。
诚如路遥先生所言:“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作者沈复的妻子芸娘温婉娴淑、知书达理,不仅与作者举案齐眉,更是作者的红颜知己,两人品读诗词歌赋、修剪木兰花竹、结伴游历山水、对月虔诚许诺,愿下一世你为男来我为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柔情似水在他们身上是那样真切动人,这样的感情怕是所有人都会心向往之吧。也难怪芸娘是林语堂先生理想中的女性,这样的女性,有谁会不喜欢呢?
有人说书中最后两章非作者原作,我倒读不出差异来,且觉得最后一章大有可取之处。如关于养生有此建言:“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里食少。有此三少,神仙可到。酒宜节饮,忿宜速惩,欲宜力制。依此三宜,疾病自稀。”还有书中摘录王阳明先生关于读书的一段真言,值得所有读书人士借鉴:“读书时,知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人生写意,莫过良缘。在岁月的长河中,终将陪伴我们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子女或朋友,而是携手一生的伴侣。所以无论看上去多么平凡的人生,只要身边有佳偶相伴,接受它,安于它,坚守它,并乐在其中,发现快乐,懂得欣赏,懂得感恩,自会体会到人生独特的乐趣。
读《安妮日记》有感
克什克腾旗支行 赵璐瑶
《安妮日记》,是一部很好的日记体小说,是犹太女孩安妮在逃避德国纳猝的迫害而隐匿生活中所写的。我认为,与其说它是一部小说,倒不如说它是日记----其实它本就是日记。但是加上了‘日记体小说’,这么说就感觉存在有了小说的虚拟性,可主流文化圈已认可了这一术语化,我也就只能这么说法了。
在我的心里安妮是个乐观的好女孩。她像只被捉住了的百灵鸟一样被囚禁在暗暗的‘密室’里,整天只能在这里面活动,无法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更无法欣赏泛白的云朵,更不用说是跑步跳绳等丰富的户外运动了。这些是一个人排遣无聊的不可少的途径,可安妮却无福消受。仅不能享受这些乐趣对于安妮来说其实还不是太糟,她还是能通过学习读书来寻求属于自己的乐趣,真正令她难以忍受的是与她一同藏匿的妈妈、凡丹夫妇和杜瑟尔先生。
安妮的妈妈是个偏见的人,对于姐姐玛伐,无比宽容。而对安妮,却难以容忍,百般挑剔,没有错误她也要讥笑安妮一番。安妮在日记中说到:她似乎将我当成了朋友,而非女儿,所以在她身上我感觉不到一点妈妈应有的品质。
在小说里,安妮并没称呼杜瑟尔为先生,但作为读者的我,还是要有一定的礼貌的,不管他值不值得。杜瑟尔先生很吝啬,安妮礼貌和气地请求他将书桌借她每周使用两次,他和安妮用的是一个房间,书桌本应共同使用,可他就是不答应,这样也就算了,他还借此批评谩骂安妮一大堆,说要是她姐姐来借他一定借,而安妮就不许。太狠毒了。最后还是爸爸皮姆费了好大劲才让杜瑟尔先生妥协相借的。
在我心里安妮是个善良可爱童真的女孩,而大人们就是不喜欢她,针对她,排斥她。她究竟做错了什么?他只想幸福的生活着,维持着自己的善良,尽管环境是如此的糟糕。她不喜欢发牢骚,所
以一直保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种种不平。现实的不自由和周围人的无端批评使她深感难受和烦恼。藏匿的日子没人去倾诉这些,只有写日记才能去发泄。她说:“纸比人有耐心”,的确啊,纸是不会挑剔人的,只会忠诚且沉默。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越是善良的人,人们越是不看好、不喜欢;一些人感觉像是好孩子,对于他们的过失,大人们就会宽饶,而另一些人感觉不像是好孩子的小过失、小缺点,他们就会毫不姑息地批评讥笑,甚至是无情的惩处。
读到小说的最后,日记上显示的时间是在1944年8月1日,然而就在三天后的上午,穿着制服的警察就将她以及密室里生活的众人逮捕了,日记便没有了下文。我看着8月1日的日记,看着安妮对自己客观的解读与认识的真诚的文字,想到那么努力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并且坚持自我的安妮的后来的结局,让我很是难受,又想到她如果能挨到战争停止,她的生命或许就可以再存在许久,而不是短暂的十几年。在集中营中的安妮一定比我更难受,她很难会明白为什么到头来自己还是这样的命运,其实我也费解,为什么上帝不给予善良的人真正的幸福呢?或许这是上帝的另一番美意,也正合了安妮的一个心愿,让她‘死了但还是活着’,她不会料到自己的亲密的朋友‘基蒂’被发表了出来,并且名扬世界,成了人们们共同继承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自控力》有感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麦克尼格尔的《自控力》一书,讲述了很多生活中常见以及我们都曾经历过的有关自控力的事,与我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通过分析我们为什么会失控,以及如何提高自控力、克服拖延,对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给与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值得我们在书本中学习、在生活工作中实践、在努力成果中验证。
自诩意志坚定的人容易在诱惑面前失控。意志力挑战是《自控力》这本书最大的亮点,通过实验过程,让我们参与到自控力这门课程中,把自己的行为习惯作为研究主题,以亲身试验的方式,让我们对意志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有效的帮助我们避开意志力失效的陷阱。要做到成功的自控,就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失败的时候,这恰恰说明我们正在认识到我们自身存在的意志力缺陷。
“很多堕落的行为,并不是第一次的放弃,而是第一次放弃后产生的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和绝望感”。很多时候,由于懒惰我放弃了当天的学习计划,安逸的环境让我丧失了斗志,归根结底还是自身的意志力不够。知道问题所在,就是没有去改变自己,这是我最大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看完《自控力》这本书,就知道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喀喇沁旗支行 赵亚丽
改变坏习惯,首先要深入分析内在需求。我对照书中的要做、想做、不要做三个维度分析思考,得出了结论:要做的就是锻炼身体,多学些知识,多学为人处世之道;想要的是健康的身体、满意的工作、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我想法的实施;不要的则是拖延症、害怕改变的恐惧心理。在我们遇到诱惑的时候要坚定我要做的,注重我想要的,不断提醒自己,抵制眼前利益。
改变坏习惯,还要结合自己的内在需求确立一个挑战目标。目标不要很大,只需要持续的去完成。例如目前我的目标就是每天早晨、傍晚分别锻炼半小时,读10页书。这看上去确实是很小的目标,但是最难之处就是在于坚持,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就稍稍改变一下时间。我时刻提醒不能把新目标当成是任务,让自己心里有压力,只要知道好处所在,自然而然就按照既定目标去做,时间久了就成了习惯,这样简单的好习惯会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增强意志力。
改变坏习惯,并不是要通过锻炼控制自己的情绪、感觉,而是要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我们能够主控自己的意识,那生活就没有惊喜了。自控力和身体一样有极限,是可以不断突破极限的,在我们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通常会给自己一些奖励,比如给减肥过程中的一杯奶茶,工作忙碌时候的一次旅游等等,虽然给自己的奖励有些会违背自己的初衷,但是我要做,但是最起码引导自己迈过了目前的坎。
《自控力》的最后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而这恰恰是我一直在追求的。这本书教会我敢于直面挑战,才能得到主动的自由自在,贪图一时的安逸,那只是暂时的惬意,控制自己才是最明智的善待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会面对许多许多的诱惑,读完这本书,我相信我在面对诱惑时,能够更加明白自己内心所想,找出自身存在的性格缺陷,有力控制自己的行为,追求真正的自由。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更需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行为,把兴趣作为动力,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完成我想要做的。《自控力》让我对意志力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了解到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学会了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提高意志力,使生活中,学习中的许多问题能迎刃而解,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复杂的人性和现代社会的诱惑,更能游刃有余。
赤峰市中支“玫瑰书香 悦读畅享”
共读活动读书感想展读
编辑:刘海明
制作:陶 雅
赤峰市中支女职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