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今日分享:第一、中国 世界

电子杂志文化2022-08-31
1512

博览五千年
塑造当代贤
坚定文化自信
激荡复兴力量

中国文化

从起源的时间看,中华文明并不是最久远的。然与其他主要的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却更具有连续性和包容性,这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分析其原因,除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之外,中华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更为重要的依据。

目录

    一、中国   世界         

据《辞源》:“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我国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成为我国的专称。”华夏族人居于黄河流域,称其四境各民族为“南蛮,东夷,西戎,北狄”,黄河流域居中,故自称“中国”,此名所指的是地域。

名称由来

《辞源》:“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我国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华夏族人居于黄河流域,称其四境各民族为“南蛮,东夷,西戎,北狄”,黄河流域居中,故自称“中国”,此名所指的是地域。                

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体现了古代汉民族对自己文化优越的感受,认为自己是“中央之国”。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of China”,简称“中国”,英文为“China”。从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 国 的 别 称

【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作邹衍的人说:“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时候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华】
古同“花”,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还有一种说法,“华”是由我国古称华夏省简而来。

【中华】
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唐代韩翭诗曰:“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

【华夏】
商朝时,由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治,政治与文化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商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九州】
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训》又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弇州、薄州、阳州。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区。宋代绘制《九域图》即中国地图。

张骞出使西域到过哪些国家

中国  世界

日本第一次派出遣唐使,主要代表有大仁犬上三田大仁药师惠日
从630-894年的260余年间,日本正式派遣的遣唐使共计有12批。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成员有主神、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官、史生,以及各行工匠。随行者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并随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初期使团共200余人,乘船2艘,以后增为4艘,人数增至500余人
通过向中国派遣遣唐使,学习中国先进的经济、文化、制度,一方面促进了日本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改革;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加强了两国人民的密切联系。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领随行人员100多人出使大月氏,欲与大月氏结盟夹攻匈奴。途中虽为匈奴扣留,时间长达10余年,后伺机逃脱,西经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中亚西尔河流域)到达大月氏。返回途中又被匈奴所俘获,直至匈奴发生内乱,才乘机逃出,返回长安。张骞出使西域,前后历时13年。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乌孙,目的是劝乌孙回河西故地,与汉共同抵抗匈奴,并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此行带领300多人,每人备马两匹,又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随行的还有许多副使,沿途分派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等国联络。此行虽然没有达到劝说乌孙东迁的目的,却于公元前115年偕同乌孙使者数十人返抵长安。随后其副使也偕同大宛、康居等国大臣,陆续来到长安。

最早的遣唐使

其不仅激起了哥伦布漫游东方的决心,更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使得在十七八世纪的近代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风”(Chinamode)。中国文化在欧洲的深入影响和广泛传播,以至于在当时的上层社会都以采用中国物品、模仿中国式样、领略中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精神为时尚,被称为“中国趣味”(Gout Chinois).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11月,年仅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和叔父前往中国复命,沿古丝绸之路东行,于1275年夏抵达元朝上都,侨居中国17年。约从1277年起,马可·波罗从北京出发到中国各地游历访问。曾到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四川、云南、江浙、福建,和西藏等地区。多次奉命出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于1295年和父亲、叔父回到故乡。

中国趣味

欧洲社会流行的“中国趣味”之体现,其典型代表就是当时法国出现的“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其艺术风格模仿中国式样,尤其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装饰、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曲线讲究趣味和非对称法则,色泽柔和而艳丽,崇尚自然,人物意匠上具有谐谑性和飘逸性等。

马可·波罗从中国给他的故乡带回了大量的中国特产,如丝绸、瓷器、漆器以及其他工艺品;而他的游记则被陆  续译为欧洲各种文字,系统向西方世界介绍和展现了中国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引起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强烈兴趣。

马可· 波罗和“中国趣味”

郑和下西洋到过哪些地方

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起,郑和奉明成祖之命,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前后共28年,历经亚洲、非洲30余个国家,涉足10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史称“七下西洋”。鉴于其船队规模之大、时间之久,被后人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其中前三次下西洋到达的国家有: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及南亚的印度等国沿海地区。第四次到第七次下西洋的远航中,他的船队最远曾到达非洲的东海岸。航行途中经过的主要国家及地区有满刺加(今马六甲)、爪哇、占城、苏门答腊、阿鲁、锡兰、柯枝、古里、甘把里、阿丹、刺撒、南渤利、彭亨(今马来西亚彭京河口)、急兰丹(今马来西亚哥打巴鲁)、加异勒、忽鲁漠斯(今霍尔木兹海峡格什姆岛)、比刺、淄山(马尔代夫群岛)、孙刺、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仆刺喹、苏禄、沙里湾泥、竹步(今索马里)等。 

宋徽宗年间(1101-1125年),一批犹太移民经天竺(印度)迁徙到当时繁华的宋都东京(今开封市),他们向徽宗殷勤致意,并进贡了西洋布匹。徽宗热情相待,并给予他们“归我仲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的优厚待遇。自此,这一支犹太人就定居中国,繁衍至今,史称“开封城里的中国犹太人”。进入20世纪后,开封犹太人的外部特征进一步消失。但其中一部分犹太人的后裔对自己的身份问题态度十分严肃。他们在与中国其他民族相处时,仍然保持祖先的遗风,在屡次人口普查中,坚持认定自己是犹太人。据统计,目前开封仍有犹太人后裔200多户,约1000人。

世界

世界

开封城里的犹太人

世界

利玛窦是第一个成功进入中国传教的西方教士。他改变以往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方式,改穿儒服,学习汉语,入乡随俗,融入中国社会,成功地打破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隔阂。加上与各级官吏的关系处理得也不错,使天主教被官员广泛认识。利玛窦为以后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开辟了有效的活动方式。而他的合译、翻译及其他的著作,在中国和欧洲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传教方面,利玛窦在宣武门内建了北京的第一座天主教堂,即现在的“南堂”,还成功地使200多人接受了洗礼。

最早来中国传教的基督徒是圣方济各·沙勿略。1541年,沙勿略等人受葡萄牙国王派遣,以教皇使者的身份远赴印度果阿传教。这是耶稣会首次派人到远东布教。沙勿略也是耶稣会东方使团的总负责人。他足迹遍及印度、锡兰、满刺加、新加坡等地,行程超过10万公里。在传教期间,沙勿略在街上摇动着手中小铃,以召集人们听道,也探望病人及教导儿童,并向教外人士传福。每到一个新地方必与当地的人同吃共住,夜间睡在地上。他刻苦坚持、矢志不渝的精神获得葡萄牙国王的嘉许和赞誉,教会将他树为楷模,并被后人誉为“东方布教之勋”。

最早来中国传教的基督徒

利玛窦

礼仪之争

自17世纪中叶起,在中国大地发生了一起由耶稣会内部的争论,后发展为修会(天主教的修士、修女组织,一般须经罗马教皇批准后成立)之间的争端,进而演变成清帝和罗马教廷之间的争执,历时100年(1643-1742年),史称“礼仪之争”。

要不要祭祀祖先和祭祀孔子
是“礼仪之争”的第一个方面。在中国,祭祖和祭孔是很普遍并且也是很隆重的活动,但在欧洲的一些传教士看来,这无异于是另一种宗教信仰。“礼仪之争”的第二个方面是“GOD”的翻译问题,“GOD”翻译成新词“天主”还是翻译成中国固有的概念“天”或“上帝”。争论的第三个方面是神父如何给中国的女信徒洗礼。洗礼必须有所变通才能顺利进行,但这样做是不是天主教的礼仪是值得商榷的。
“礼仪之争”由教会内部的争论演化成教皇与康熙皇帝的冲突,由礼仪习俗之争发展到传教与外交之争,可以说绝非双方意料所及,其中颇多偶然性的因素,推使事态步步激化难以转圜,导致了天主教在中国发展的顿挫

世界

圣方济各·沙勿略

清代宫中的外国人

汤若望(1591-1666年),德国科隆人。在华传教四十多年间,除《崇祯历书》与《时宪历》外,还著有《古今交食考》《浑天仪说》《远镜说》《测食说》《西洋测日历》《新法历引》《交食历指》《历法西传》《学历小辨》《火攻薭要》《中国耶稣会传教史略》以及《汤若望回忆录》等。著有《崇祯历书》《时宪历》《古今交食考》《浑天仪说》等,是一位神学家史学家,又是一位科学家天文学家,为推动西学东渐、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欧洲近代科学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米兰人。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成为一名宫廷画师。他用西洋油画透和明暗的技法画中国水墨画,融西洋画三维感和中国画工笔绘法为体,创造了新的画风。其主持修建了圆明园中最著名的十二生肖题的喷泉。该喷泉每一只铜像流喷个时辰(两小时),正午,柱从12只动物口中同时出,场面极为壮观。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7月16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郎世宁所受到的恩遇之重,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位传教士。

汤若望

郎世宁

北京圆明园十二生肖喷泉

《崇祯历书》

未完待续…

主办单位:一七三队工会
编委:于永超   任亚男   钟  燕   宋  旸
        辛   辉   李晓静   熊  科   王  海
主编:任亚男
校对:熊   科

  中国文化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