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第5期
主编 陶红
★民族家园 时代记忆★
让世界
看见融和楚雄之美
电子书阅读指南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君/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由楚雄州委宣传部供图
让世界看见融和
楚雄之美
——以首届楚雄时装周为窗口看楚雄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
“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拥有四张世界级名片的楚雄,文脉绵长、底蕴深厚,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挖自身资源禀赋,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推进各民族互嵌共荣,使旅游业成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动力。
风吹仙袂飘飘举,霓裳一舞动四方。在日前举行的首届楚雄时装周活动中,来自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泰国等友好国家和省内外24个州(市)、楚雄州10县(市)的民族服装企业和设计师,39场精品走秀,1100多套异彩纷呈的民族服装服饰精彩亮相,让火火楚雄再次惊艳世界。
为期7天的首届楚雄时装周,以高度思想性、艺术性、时尚性集中展现别具一格、多元创新的民族服装服饰,是“中国风”和“世界范”的全新结合,搭建起楚雄面向云南、全国、全世界展示美好楚雄、美好云南、美好中国的平台,成为展示楚雄依托自身旅游资源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鲜活实践的窗口,唱响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世界共享的华彩乐章。
01
拓展空间
构建“三交”新格局
02
03
04
丰富场景
培育“三交”新优势
完善配套
增强“三交”原生力
强化宣传
赋予“三交”新内涵
这里是远古生命的起源之地,两亿年前地球霸主恐龙在楚雄这片风水宝地上繁衍生息;这里诞生了最古老的东方人类,800多万年前早期人类的祖先腊玛古猿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在这里诞生;这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原文化、古滇文化、民族文化、边陲文化相互交融;这里被誉为“赛装之源、彝绣之根”,诞生了比世界流行的T台时尚文化早一千多年的彝族赛装节,被称为“世界最早的T台秀”……
拓展空间
构建“三交”新格局
从首届楚雄时装周启幕,到39场时装走秀、万人左脚舞、非遗雅集、服装服饰论坛、招商推介会,再到时装周盛典等活动的精彩绽放,楚雄州积极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推动海内外服饰文化互学互鉴互赏,书写了中外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新篇章。
将中国悠久的织造历史、复杂的传统工艺、绚丽的图案艺术,以更时尚的服装样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在一针一线间感受非遗传承的融合与创新……在首届楚雄时装周上,每天轮番上演的精品走秀无疑是最美轮美奂、引人注目的部分。
绣娘张吉花是曲靖市非遗传承人,本次时装周她带来26套服饰展示。她说:“能把曲靖的服装服饰带到楚雄时装周,我感到非常自豪,这是一场非遗服饰交流的盛会。本次展示的服饰融合了年轻人喜欢的设计风格和元素,具有花色多、针法巧的特点,在颜色上容易搭配,组合起来的款式也比较多。”
“楚雄时装周为服装服饰展示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非遗服饰的交流互鉴,激发了我们的创作灵感,今后我们会将各地非遗元素融合起来,创作出更多充满生命力的服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绣美彝山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师张华说。
台上裙摆飞扬,台下观众纷纷拿起手机、相机记录下一个个惊艳的瞬间。楚雄市民唐裕川说:“自首届楚雄时装周启幕以来,我们几乎参加了每一场专场大秀,看到了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服装服饰,我没想到非遗元素能跟时尚融合得那么好,让人惊艳,期待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时装秀,向我们展示不同服装服饰的美。”
本次时装周为何落户楚雄?这源于楚雄州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己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国家有关部委、省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楚雄州围绕“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海内外服饰互学互鉴互赏的‘两个平台’,全力打造服装服饰创意设计、生产加工、产品交易、人才培养‘四个中心’”目标,用现代时尚激活千年赛装的文化基因,以赛装比美的传统丰富现代时尚内涵,以赛装为名、以时尚为媒,融古今服饰文化于一炉,集中外时尚潮流于一台,促成本次时装周落户楚雄。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首届楚雄时装周是楚雄州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缩影。
丰富场景
培育“三交”新优势
近年来,楚雄州坚持典型示范、创新引领,推动区域联手打造更多品质化、特色化、定制化,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发挥市场主体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积极作用,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给予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项目支持。树立品牌意识,筛选打造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优势项目,提升示范带动作用。在此过程中,各族群众积极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共享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红利,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被赋予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新内涵,“五个认同”不断增强,推动楚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更具发展力。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楚雄深挖彝绣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推动楚雄彝绣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精彩蝶变。
首届楚雄时装周上,除了精品走秀,最吸引游人目光的还有非遗雅集。集市体验区内,来自云南省16个州(市)的文化企业,采用“动态展演+静态展示”“现场体验+线上直播”“非遗文化+旅游景区”等形式集中展示展销非遗文创产品,集中了金、木、土、石(木雕、石雕、铜器、铁器、银器、陶器等)等传统工艺品及文创产品,牟定腐乳、妥甸酱油等食品类非遗产品、土特产,各种服饰、刺绣及文创产品,彝医药等30个非遗项目,数百个非遗商品种类。
傣族制陶历史悠久,慢轮制陶是一项非常古老的工艺,陶器上充满了傣族元素,充分展示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引得市民游客驻足观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参展商玉章凤表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不仅要把我们的非遗产品推向更广泛的消费者,还要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秀非遗技艺,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游客杨先生在宣威倘塘黄豆腐体验区购买了不少产品,他表示:“这些非遗产品非常有特色,我很喜欢,这次活动让我更加了解和欣赏到了我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首届楚雄时装周期间,各地游客闻讯而来,民族服装服饰专场秀、非遗雅集,精彩不断,场场爆满。时装周的“火热”势头点燃了楚雄旅游产业,州内8大景区游客如织,多点开花,各景点游人络绎不绝。为期7天的时装周也拉动了文旅经济发展,全州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近2倍。
蝴蝶振翅,卷起狂风。近年来,楚雄积极培育新型旅游业态,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互联网平台等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培养塑造楚雄文化和旅游新IP。引导发展非遗体验、赛事活动、旅游演艺、夜间消费等业态。发展平台经济,支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高原特色农产品、特色文创产品等优势产业,构建跨地域、跨领域平台,积极推动新业态发展,不断增强旅游市场吸引力。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参展商廖朝熙说:“这次来楚雄,我们带来了黄平革家蜡染的代表作品,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一独特的非遗文化。我们期待在楚雄的活动上,与各地的朋友共同交流、学习,共同分享非遗文化的魅力,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让千年赛装节焕发新的光彩,举全州之力完成一场融合“中国风”与“国际范”的大秀,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近年来,楚雄州致力于推动彝绣的系统性保护,制定出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服饰保护条例》,出台加快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37条措施、推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强化了楚雄彝绣传承发展的政策支撑。通过加强楚雄彝绣的研究阐释,编纂《彝族服饰志》,推出《彝族刺绣技法集萃》等系列科普读物,与中宣部人权和发展中心联合编制楚雄彝绣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强化了楚雄彝绣传承发展的学理支撑。
同时,成立州级彝绣产业工作专班,组建楚雄州文化发展集团公司、彝绣产业联合会,在延链补链上,推动建设产业孵化“彝绣园”、出台金融支持“彝绣贷”,研发“遇见楚雄”“绿羽仙踪”“福来云往”三大系列彝绣文创产品,推出体验彝绣传承精品线路的“彝绣游”,形成从开发端到市场端的完备产业链。抓好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建立非遗传承人彝绣工作站13个,培育进入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名录167人,建成全国首个彝绣现代产业学院,年均培训绣娘1万余人次。
完善配套
增强“三交”原生力
“近年来,借着楚雄州大力发展彝绣产业的春风,我成立了公司,在州委宣传部的统筹支持下,参加彝绣技能培训班,得到了金融支持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12条措施的帮扶,参加了沪滇文化帮扶协作、文博会、米兰时装周等活动,党委、政府用实打实的帮扶政策扫除了我创业初期的堵点、痛点,彝绣成就了我的创业梦。”在此前的首届楚雄时装周新闻发布会上,彝绣非遗传承人代表金瑞瑞说。
目前,楚雄州规上彝绣企业达13家,命名首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彝绣工作站13个,建成彝绣车间77个、绣坊260个,培育彝绣经营户538户,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格局,推动千年彝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2年,全州彝绣产业增加值达2.45亿元,2023年彝绣产业产值预计达10亿元,实现增加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2.25%。5.7万名绣娘人均年增收达3570元,同比增长12.26%,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就近就地就业。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已成为楚雄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惠民的重要抓手。
让从业者、投资者等有“船”可借,有“梯”可登,有“势”可依。楚雄州成立了由州文化和旅游局、州民族宗教委、州发展改革委分管领导组成的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总结推广等,定期研究、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不断完善基础条件,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行动,持续推进楚雄“一个中心、四大走廊”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鼓励各地积极扩大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价值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加快智慧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数字化转型。
强化宣传
赋予“三交”新内涵
2023年12月27日至28日,楚雄州先后在北京、昆明举行“首届楚雄时装周新闻发布会”并发出邀请。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福建、吉林6省联动推出《原创手绘(SVG)长卷丨共绣美好生活》等重磅融媒体产品,首次以新媒体联合创作、联合发布的形式,升华了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世界共享”,共绣大美中国,“共建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活动主题。由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社现场云、央视频、CGTN、央广网、环球时报等中央媒体、20多个省区主流媒体及海外媒体、社交媒体共60多家新媒体平台聚合直播的时装周启幕和盛典活动,当天曝光量超4000万,微博热度榜排名全国第一,楚雄时装周出圈国际,全网曝光量累计15.5亿。时装周成为向省内外、海内外游客展现云南多彩民族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发挥文旅融合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作用,楚雄州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将中华文化内涵、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融入旅游规划重大活动,在城市风貌、线路设计、宣传推广中广泛使用,让旅游成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文化融入各族群众精神生活,赋予民族节庆活动新功能、新内涵,将民族节庆打造成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新平台。
近年来,楚雄州不断深化沪滇、闽滇文化合作交流,推动楚雄彝绣走进北京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与东方国际集团、肯德基、莆田三福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莆田市湄洲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合作开发“妈祖文化”“楚雄彝绣”非遗联名文创产品,并在全球1.2万多个妈祖文创产品店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并与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解决了彝绣产业市场化的问题。
心相通,则情相融;志相同,则力相聚
首届楚雄时装周招商推介会共促成32个文旅产业等项目达成合作,签约总金额164.77亿元。这一串数字,需要无数的来自省内外各地的客商在持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完成。在此过程中,他们“触景”生情、“共景”同心,见证着楚雄、云南乃至全国各族儿女团结一心的生动故事,在旅游中结识“远方的朋友”,文化交流,经贸合作,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共享团结稳定带来的红利。
心相通,则情相融;志相同,则力相聚。首届楚雄时装周的举办,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互嵌,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载体,成为展现楚雄、展示云南、展示中国团结和谐、开放包容形象的窗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楚雄力量。
电子书阅读指南>>
帮助
页面放大/还原
自动翻页
全屏/退出全屏
第一页
缩略图
更多功能
当前页码/总页数
上一页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手动前后翻页:手指单指左右滑动或点击两侧箭头
自动翻页:点击屏幕右上角自动翻页
单双页阅读切换:双手手指开合滑动
语音播报:进入页面,等待5秒,语音自动播报
操作指南
昆明市日新中路云报传媒广场A座12楼民族时报
新闻电话:0871-64158108
邮编:650228
网址:ynmzsb@163.com
主编:陶 红
执行:杨燕明
校对:李 明
美编:庞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