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伴随着我国日益强大的现代工业体系而成长,肩负着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技术传承创新、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责任。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此次大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在教育对外开放方面,会议提出要以畅通国内国外教育循环为着力点,推动对外开放提质增效,让职业教育成为外交的一个重要战略,这对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不断加强和深化。2020年,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与东盟各国同舟共济、互施援手,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均取得重大成果,双方贸易和投资双双逆势增长并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展现了双方产能合作的巨大优势和广阔空间,也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广泛交流与务实合作。
中国与东盟各国秉持打造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的目标,共同建设职业教育合作高地,通过致府支持、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双向合作办学、联合师资培训与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合作方式,为国际产能合作、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候了坚实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2018年起实施“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支持并示范双方职业教育领域机制化、深层次的合作成果。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是双方关系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我们相信,进入“而立之年”的中国—东盟伙伴关系将更加成熟自信,双方将迎来全面深化合作的新契机,共同发扬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升双方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核心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民心相通,为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永利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
2021年5月31日于北京
为落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精神,在托育饵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盘持下,2017年7月,在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共同发布《贵阳共识》,宣布启动“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2018年,在亚洲区战专项合作资金资助下,每年遴选20个“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聚焦高铁、通迅、电子 务等特色专业建设,通过来华留学、境外办学、师资培训、联合培养等合作模式指导国内职业院校及其东盟小伙伴开展合作,打造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样板,为构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分享推广最佳素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编制了2018-2020年“中国—东盟高职院特色合作项目”成果汇编。在此,特别鸣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组为汇编工作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所有院校的积极配合!希望成果汇编能够更好服务职业院段“双高”建设,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借鉴。
前 言
目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65年,是一所省属公办、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8年与2017年先后入选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近年来,学校立足无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秉承“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商院精神和“开放协同、创新卓越”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集团化、特色化、信息化、国际化"四大战略。学校积极推动国际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和城市国际化平台建设,国际化办学取得重要突破,与红豆集团联合共建柬埔寨西港特区培训中心,被柬埔寨教育部授予“柬埔寨留学生教育基地”,获省“留学江苏”培育学校称号,跻身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65年,是一所省属公办、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8年与2017年先后入选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近年来,学校立足无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秉承“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商院精神和“开放协同、创新卓越”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集团化、特色化、信息化、国际化"四大战略。学校积极推动国际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和城市国际化平台建设,国际化办学取得重要突破,与红豆集团联合共建柬埔寨西港特区培训中心,被柬埔寨教育部授予“柬埔寨留学生教育基地”,获省“留学江苏”培育学校称号,跻身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谊理工学院(PSCCFPI)位于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前身为中国政府援建的西哈努克职业培训中心。根据中柬两国政府于2010年12月13日签署的有关发展西哈努克经济特区协议,中国政府向柬埔寨王国政府提供1000万美元援助建设西哈努克职业培训中心。培训中心占地面积2.3公顷,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于2015年12月10日动工,于2017年6月9日竣工。2017年10月4日,柬埔寨王国政府颁布第165号法令将该培训中心设立为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谊理工学院。该学院为公立的高等教育学院,并根据柬埔寨国家资格认证体系,为社会、社区及学生提供短期和长期职业与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术水平1-3级认证,同时开展专科学位和工科学士学位的人才培养。
2016年,原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考察西港培训中心
2017年,束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长批复―原则同意建SIBT函–高棉语
2018年,柬埔寨政府136号《关于批准成立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的总理令》―高棉语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稳步推进海外办学“三步走”战略,开创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企业“走出去”、校企联合培养本土高等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先河。第一步,借船出海,创办西港培训中心。为了服务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走出去”企业发展,2010年6月,学校与红豆集团签订了共建柬埔寨海外大学合作意向书,并确立海外办学“三步走”战略目标:共建西港培训中心、联合培养留学生、创办海外大学,并与2012年6月西港特区培训中心隆重揭牌。第二步,中柬政校企携手,推进职业教育合作。考虑到特区培训中心的长远发展,学院与西港特区联合向我国商务部申请在西港特区建设国家级培训中心,2012年12月中国商务部同意总投资1000万美元援建西港特区职业培训中心。柬埔寨政府于2017年10月4日颁布第165号法令将培训中心设立为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谊理工学院,由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管辖,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工科学历教育。2018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洪森首相出席了学校与束埔寨劳工部、西港特区在柬埔寨总理府举行的《加强职业培训的三方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第二步,优势互补,创办应用技术大学。为了弥补西港特区在学历教育方面的空白,学校与西港特区积极推进创办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SIBT),现已拿到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办学执照,开始第一批招生。
项目自实施以来,为柬埔寨西港特区经济发展和中柬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中柬政府.教育和商务领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主要绩效为:
一是开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去服务中资企业海外发展的先河,成为全国第一所在国外经济特区中建立职业培训中心的高职院校;
二是掀起柬埔寨学习汉语热潮,增进了中柬文化交流与融合,为“走出去”中资企业的落地生根和可持续发展搭建起了文化互通理解的桥梁和平台;
三是项目得到了教育部.江苏省.无锡巿等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逐步形成政行校企联合行动.八方助力推动办学的良好态势;
四是引领示范,搭建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互通的“桥头堡”,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是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独立建制的海外大学,将借助西港特区区位地理优势,立足西港,面向柬埔寨,辐射东南亚,加强与东盟国家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逐步使大学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与互通的“桥头堡”,不断扩大我国职业教育影响力,进一步发挥学校在高职院校走出去海外办学的引领示范作用。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对接企业需求,精准助力“走出去”企业发展;产教深度融合,中柬校政企三方合作共赢;共享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等特色。
2018年,李克强总理与洪森首相见证我校与柬劳工部、西港特区三方合作签约仪式
2019,SIBT开学典礼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由原云南省公路局职工大学、云南省交通学校和云南省交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15年8月成为首批云南省高水平高职建设院校,2017年成为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现共有四个校区,设有公路学院、汽车学院、工程机械学院、物流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学院等13个学院和思想政治学部、体育学部2个学部。在校生达13500余人,开办专业65个,其中交通运输类专业占专业总数的61.24%;拥有国家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7个。自1952年建校至今,学校已为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培养了交通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8万余人.2015年,学校被评为“服务贡献50强院校"2018年学校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服务贡献”50强备选名单。
泰国邦帕空工业与社区教育学院于1997年6月18日在泰国北柳府创办,Pirmpawas(南)寺庙捐赠此面积建筑本校。该校致力于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学校占地11.85余亩,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管理员3人,教师32人,行政管理人员30人。学校设有中专部及大专部,开设机械学、电子学、机电学、会计学、计算机业务学和零售学等专业。
2019年,云交院祝磊指导学生参加汉语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
2019年,邦帕空校际活动——科技节
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发展新定位,助力云南教育对外开放事业,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邦帕空工业及社区教育学院就城巿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物流管理及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四个专业达成合作办学协议,在泰国邦帕空工业及社区教育学院设立“中国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泰国邦帕空分校”,开展合作办学,所招收学生毕业后获中方及泰方的文凭。2016年11月,泰国教育部批准了该项目的实施,12月项目入选《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重点支持项目。为切实推进该项目的早日实施,学校与泰国邦帕空工业及社区教育学院积极对接,就合作办学专业全方位进行详细磋商。2017年7月,学校组团赴泰国邦帕空工业及社区教育学院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邦帕空工业与社区教育学院国际合作办学执行协议》。2018年1月,泰国邦帕空工业及社区教育学院组团到学校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邦帕空工业与社区教育学院国际合作办学补充协议》。2018年泰国春季学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将率先在泰国正式开始招生并实施教学。
2019年,邦帕空举行全校大会
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山水相连,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一湄公河同饮一江水,是中国通过陆路连接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最近的省份。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泰国经济在自由化进程中,增长速度持续加快,中国已成为其第二大贸易伙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和泰国长期有着多种密切合作,特别是在交通方面。2015年12月,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正式启动。2017年12月,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仪式。这条铁路是泰国第一条标准轨高速铁路,中泰铁路将使用中国技术建造,与中老铁路网络连接直达中国云南昆明。中泰铁路将加速云南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枢纽中心,令云南这个内陆省份变成连通南亚东南亚的无水内陆港,由铁路运输的末端变成真正的铁路枢纽中心。
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发展新定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与泰国邦帕空工业及社区教育学院就学校交通类优势专业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学校将立足交通、融通行业、服务社会、着眼未来、放眼世界,充分发挥学校培养交通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优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泰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才保暲和技术支持,促进中泰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
2018年,在邦帕空挂牌
2018年,邦帕空汉语老师为学生上课
2018年,云交院领导赴文化交流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教育厅领导管理,现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重点高职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院校,浙江省文明单位。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1082亩,在编教职工72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1100余人,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等7个系部、3个二级学院共35个专业,形成了以工科类专业为主、设计创意类专业为特色、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行温职院“伴随计划”,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
柬埔寨国际技术培训学院(National Technical Training Institute of Cambodia)是经柬埔寨劳动职业技术培训部(MoLVT)批准创办的以工程类学历教育和培训为主的国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现有正式教职员工112人,来自各行业的外聘教师300余人,其中65%是由政府聘请的有经验的教师,35%来自于工业企业。提供专科及本科学历教育,设有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专业两个硕士点,学士学位涵盖土木工程、电子电气、建筑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学校的另一主要功能是为柬埔寨国家提供教师培训项目和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现设有2-5年的工科学历教育项目和1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项目。已向近4000名学生提供培训课程,超过三分之二为技术专业学生,以及300余名新任教师,培养8000 余名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和信息技术的大专、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2018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揭牌仪式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促进中国优质高职资源“走出去”,响应学校“区域产业发展到哪里,学校服务就跟到哪里”的理念,更好地主动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推行“中国企业‘走出去’温职院伴随计划”。2018年5月,学校与柬埔寨劳工部及合作企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计划开设信息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专业、建筑工程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共建柬埔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7月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论坛上由柬埔寨劳工部领导和浙江省教育厅领导共同揭牌成立“柬埔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12月11日在金边举行了柬埔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剪彩仪式暨新生开学典礼,首个电气自动化专业招收80名全日制专科学历生。柬埔寨亚龙丝路学院项目涉及到政策、理念、体制和实际操作,融合了人、财、物等要素的系统工程。项目逐步健全政校企多元主体共建的运行机制,制订丝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电气自动化类、信息技术类、机械制造类、建筑工程类及工商管理类等专科学历教育,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开展来华学历教育和短期研习等活动。
丝路学院全体学生与领导合影
柬埔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从筹建到运行,已经成功完成柬埔寨教师及官员技能培训120人次、境外办学首批招生80人、第一批来华学历留学生3人,在国内和柬埔寨当地社会反响良好。
项目完善政校企多元主体共建海外丝路学院合作模式,顶层设计中实行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模式,以中柬双方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输出教学实训设备,学校负责内涵建设,一方面解决学校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又为合作企业走出去打开了市场,为柬埔寨温商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当地人力资源支撑。
项目在制订境外分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育人模式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目前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育人模式,包括“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双形式、“海外+本土”双校区、“栾埔寨+中国”双标准、“外派主讲+本土助教”双师资、“知识+传承”双课程等五种模式。
项目示范辐射效应彰显,柬埔寨亚龙丝路学院是政校企多元主体共建,深化国际化产教融合,服务走出去海外中资企业;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职业教育合作领域的深度合作和交流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也将采取这种合作办学模式延伸辐射东盟国家与地区。
丝路学院师生赴柬埔寨桑河水电站进行现场教学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以工科为主、商旅文创相结合,以信息技术和闽台合作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现有四个校区,教职工547人,全日制在校生8572人,成人专科在校生1919人,外国留学生19人,设有计算机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商贸管理系、海峡旅游学院、数字创意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等10个教学单位.43个专业。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再提升”国际化战略,不新创新国际化工作理念和发展路径,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大提升了学校开放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泰国因他猜商业学院( Intrachai Commercial College粒于泰国曼谷巿挽通廊区蓝康恒39巷467号,隶属于曼谷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提供三年制的职业教育文凭以及两年制的职业教育文凭,专业包括会计、市场营销、秘书学商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零售业、物流管理、综合管理、工程英语等。学校商业学科优势明显,如会计、物流管理等。学校以满足泰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产业需求,保证泰国继续在国际劳动力与经济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广泛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积极与中国院校交流合作,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共同合作发展职业教育、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提高泰国和东盟的职业教育水平,向国际标准靠拢。
2019年,泰国留学生书写“我爱中国,我爱福建信息”为祖国献祝福
2019年,留学生参加剪纸协会活动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泰国分校,由福建信息眼业技术学院与本国因他清a神12学院合作共建,是福建省在国外设立的首个海外分校。2018年7月,学校与曼谷职业教育中心、泰国因他猜商业学院、北京唐风汉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框架协议》,8月学校投入资金211.2445万元,建设职业教台国际合作云平台;10月挂牌成立“中泰国际学院”并迎来首国泰国留学生19人。12月,泰国分校暨“泰中国际学院”正式在泰国因他猜商业学院内成立,教室、办公场所、教学设备.设施、信息化系统等由因他青商业学元交堂爱入,师资、教材、i课呈标佳等以学校土因他猜商业为辅共同负责。项目以“汉语+专业技能+产业股务”为合作内容,以物流管理为专业试点。中泰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名养方案,学分互认、果程共建、资原共宁·采取“1+2”模式〔即泰国学生在于团子——年、在国分校学习两年)。通过面授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历教育和产业技能培训共三年的学习,取得中泰双大专文凭,培养熟悉中国文化、“泰国4.0”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项目自筹备启动及实施以来,中泰双方有效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扶持、技术支持、行政保障等方面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9年,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访华交流团到校交流
在泰国成立分校是学校转型发展、检验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路径,中泰双方通过机制创新与质量保证,开展高质量的联合办学。
首先,学校投入资金211.2445万元,建成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云平台,为泰国师生搭建物流管理专业和汉语教育的师资、课程、教学资源输出的信息化通道与平台,实现与泰国友好院校内既有“互联网+”教育云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互通、资源共享。
第二,成立“中泰国际学院”,中泰“1+2”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正式落地,在开展汉语课程的基础上,采用面授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学校优良的实习实训设备与环境为泰国学生提供专业课程教学,专业输出更侧重于课程内容与标准的输出。
第三,成立泰国分校暨“泰中国际学院”,进一步拓展学校办学领域,更新办学理念,开阔师生国际化视野,是增进中泰友谊的重要载体。
第四,泰国分校的成立以及中泰“1+2”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形成了可示范、可复制、可持续的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引起了众多媒体、高等院校.行业和企业的广泛关注。
项目在实施中形成福建首创,优势互补的境外办学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国内领先,先行先试的面授与“互联网+”国际教学模式;输出标准,培养产业需求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等特色。
2020年,泰国留学生与专业教师合影
2018年,中泰双方就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商谈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于1961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铁路职业院校之一,面向国内外铁道、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有铁道动力系、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30个,现有教职工488名,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年均完成职工培训及技能鉴定15000人次。学院自1953年就开启了国际化办学历程,为坦桑尼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家培养了近600名铁路及城巿轨道技术人才,为泰国培养了全日制留学生28名。近年来,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助力中国铁路“走出去”。2018年7月20日学院在泰国建成“鲁班工坊铁院中心”,该中心是我国在海外建立的首个高铁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学院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的讲话,在吉布提建设非洲首家“鲁班工坊”。该工坊将于2019年3月28日在吉布提工商学校启动运营。
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原坐落于大城府大象营。原校址是玛哈玛拉公主的宫殿,公主曾任学校领导。1938年成立了手工业中等学校,当时仅有一栋教学楼和三个由茅草屋搭建的简易车间,开设“木工”、“陶土”和“造船工”三个专业。1938年,“木工”和“陶工”专业教师赴卡马拉区(现址)深造学习,并成立了一所手工业学校,命名为“木工陶工学校”。1952年,“木工陶工学校”更名为“泰国大城技术培训学校”,设立两个系部,分别为机械技术和房屋建筑学。1976年更名为“泰国大城职业学院(1校区)”,在1980年以前主要开设工业贸易专业。后正式更名为“泰国大城技术学院”。
2019年,我院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学生代表队参加2019年度天津市铁道运输行业动车组机械师(学生组)职业技能竞赛并获优秀奖
2019年,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首批学生参加实训课
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是以泰国鲁班工坊为基础,中泰高职院校联合建设的高铁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服务中泰铁路建设、运营与维护,通过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大赛、设备研发,培养熟悉中国高铁技术、标准、产品的本土化人才,与泰国多所院校合作,逐渐形成覆盖泰国全境、辐射东南亚的高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项目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宣布启动建设,2018年1月,在“中泰校长论坛”上,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吕景泉宣布“泰国的‘鲁班工坊’项目启动高铁专业领域合作项目,力争在今年10月份建成,快速形成国际产能合作和国际技能人才的支撑,进行同步布局。第二阶段为前期准备,津铁院经过走访调研、论证和前期准备,对建设方案和设计方案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形成最终建设方案,并得到天津市教委的批准。第三阶段为启动运营,2018年7月20日“鲁班工坊铁院中心”启动仪式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顺利举行,10月“铁院中心”完成招生,首批共20名学员。12月8日一10日,津铁院院长于忠武率领相关人员赴泰国大城技术学院研讨“铁院中心”二期建设、铁路技能国际大赛、中泰铁路职教论坛、“鲁班工坊”运行机制等事项,并对CRH380动车模拟驾驶设备和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进行了验收。“铁院中心”所有专业实训设备完成试用,正式移交工坊蓓地校使用。
2020年,泰国教育部部长纳塔蓬·提素万为我院颁发感谢奖牌
首先,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是我国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高铁类技术技能培养中心,二期建设完成后,“铁院中心”将建成“一二三四五”模式。
其次,建成高铁类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教学功能区。“铁院中心”规划建设五个理实一体教学区,首期完成建设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教学区、中国高速列车CRH380B 教学区和空中课堂教学区,二期将建设技能大赛及设备研发区和高速铁道运营管理(沙盘)教学区、高铁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CTCS)教学区、CRH380B高铁动车模拟驾驶教学区、空中课堂教学区。
第三,开发了国际化的专业标准与教学模式。“铁院中心”采用津铁院研究制定的高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专业教材及师资培训方案。制定16门课程标准、编写8本英文教材、完善11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培养双师双语双能专业教师8人,为泰国培养专业教师2人。
第四,组建高铁类职业教育联盟,在“铁院中心”启动仪式上,津铁院分别与8所泰国院校签署“中泰高铁职业教育联盟”合作备忘录,联盟院校将依托“铁院中心”,开展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技能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的启动运营吸引了中泰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辐射泰国及东南亚国家开展合作。
2020年,泰国首届铁道运输系统邀请赛合影
2020年,我院教师李笑、尚红霞受邀担任泰国首届铁道运输系统邀请赛裁判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院校,有着近60多年的办学历史,目前在校学生9200人,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位居天津市前茅。校园占地面积701亩,设有十一个教学系、部,教职工705人,教师队伍531人,有全国行业教学名师3名。在天津市教委的领导下,积极发挥“国内一流,世界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作用,曾先后承担了9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任务,并通过评审验收、实践应用。连续10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和国际学生邀请赛。学院建设了1200平米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体验中心”,与日常教学结合,承接了多批中外学访交流。发起成立了“EPIP国际教育联盟”,目前成员单位百余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综合办学能力得到加强。
泰国大城技术学院( Phranakhon Si Ayutthaya Technical College,Thailand )始建于1938年,是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办公室(VEC)下属的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公办职业教育学院,隶属于中部教育地区1区的一所职业教育学院,是全国工业类专业优秀学院。占地面积为18.5Ral(约29,600平方米),有3413名学生(2,503名中职生)和(910名高职生),154名教师,开设了11个技术专业均设有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涵盖土木建设、汽车机械、金属焊接﹑机械制图、机械维修、电力、电子、工业维护、工业技术、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和机器人等。1997年被授予国王奖,2014年在马来西亚参加知识产权创新和技术博览会获取银牌,2017年学院参加全国学生技能大赛获得了亚军,2018年被授予国王奖。2019年哲仁院长获得泰国VEC颁发的“职业院校忧秀校长”奖。
2016年,中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在津成立
2016年,中国境外首个“鲁班工坊”揭牌启运
2017年,鲁班工坊成立一周年庆典暨729创意文化体验中心落成仪式
2016年3月8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创立中国第一个境外“鲁班工坊”,在渤海学院成立了“中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在泰国大成学院成立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研究中心”,由天津和泰国的职教研究专家、教师共同组成团队,开展中泰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开发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标准。2016年,泰国大城府省长布拉雍,泰国大城工业联盟总裁叟穆王等泰国政府、企业代表和泰国13所职业院校,天津教委机相关委局、天津10所院校、20余家企业达成“天津共识”,协同共建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基地。借助“鲁班工坊”,多家企业与泰国职业院校签订了科技服务协议。泰国“鲁班工坊”除为泰国师生学习训练外,还对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师生开放,目前已累计交流培训319人。2018年1月,项目完成了二期建设,建成泰国“鲁班工坊”渤海中心,新增物联网EPIP实训区、数控车床实训区.新能源汽车教学实训区、新能源汽车维修区4教学实训区,新增物联网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3个国际专业。“鲁班工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配合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当地合作国家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创新型职业教育国际化服务项目,得到了延东副总理和教育部领导、市委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第一,国际化教学标准建设。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数控技术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以职业能力标准的国际对接为基础,国际水平跨国企业人才要求为目标,体现国际发展趋势的专业课程开发为核心,培养双语双师双能的师资为关键,教学条件的国际合作水平建设为保障,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证书为引领,达到国际互认并突出本土特色和优势。
第二,基于EPIP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开发。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实践应用为导向,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项目实践为统领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途径,基于EPIP教学模式开发双语"智能制造类”教学资源。
第三,“鲁班工坊”建设标准。建设了“鲁班工坊”建设的设计标准、教学区域设计标准、“鲁班工坊”证书与相关资料制作标准。
第四,“鲁班工坊”运行监控体系建设,“鲁班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将在建设初期、建成后的第一年和运营每三年进行全程跟踪评价。
第五,国际化赛项开发,建设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鲁班锁拆装系统,为国际化专业教学交流奠定基础。项目多方面形成特色,在研究内容上开展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在研究方法上依托“EPIP国际教育联盟”“鲁班工坊研推中心”等资源;在EPIP理论研究方面,进行多项标准建设。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校、“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国内高职唯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习管理案例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服务贡献、育人成效50强”,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副理事长单位。现有在校生2万余人,教职工800余人。
泰国清莱职业学院隶属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北部第二区职业教育中心,是泰国教育部“优秀示范学校”工程重点建设公立职业院校。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工作,专注汉语教育,配有汉语教师和汉语教育志愿者,是泰国最大、中文教育水平最高的职业院校之—。
2019年4月,我院首个境外办学项目“燕赵丝路学院”在泰国清莱职业学院挂牌成立。该学院是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打造“燕赵风格,中国特色”境外办学品牌的重要载体,以“互联网+”平台为技术载体,采用网络与面授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开展“1+2”合作办学、汉语教育、专业课程标准输出、师生短期交流、泰国教师培训、学历提升、服务中泰企业等工作,培养掌握汉语技能、熟悉中国文化、精通专业技能、服务中泰产业发展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截止2019年12月,已安装调试完成唐风汉语国际教育云平台及其配套的智慧考教系统,19名首批泰国学历留学生来校学习,接待泰国游学团组交流访问并进行泰国教师培训,完成旅游专业6门在线课程的开发建设,获得泰国一带一路基金会、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颁发的“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突出贡献奖”、“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示范项目”奖。
第一,中泰双方政校企共同参与。项目由河北省教育厅、泰国职教委、中泰院校和企业联合发起。院校是办学主体,河北省教育厅和泰国职教委为项目提供政策指导,企业方提供项目服务。我院和企业共同设立奖学金奖优扶困。多方合作,优势互补,保障项目良好推进。
第二,“互联网+”模式,成本低,可持续。项目以“互联网+”平台为技术载体,网络与面授相结合,中泰教师使用混教学模式授课,学生通过电脑和手机学习,完成作业和考试,平台全程记录学习行为数据。
第三,“1+2”培养模式。学生在中国学习一年,在泰国学习两年,考核合格取得双方学历证书。学生既掌握中国语言、技能,又不脱离泰国本土社会,符合“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沿线国家当地产业精神。
第四,升学就业可预期。项目坚持“高职主导,本科参与,企业接收”,让学生无论是在华升学、返泰升学、还是返泰就业等,都有明确、可预期的目标。
第五,带动更多中泰院校开展交流合作。我校作为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协会职教分会会长单位,积极与泰国职教委、泰北二区职教中心合作,带动更多中泰职教院校开展交流合作。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公办建设类全日制高职院校,是教育部“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校、国家骨干校。学院共有3个校区,8个二级学院,近万名全日制在校生。学院注重开放融合,引进国际建筑新技术,打造中美、中德创新实训室;培养国际建筑应用型人才,开展中美、中加合作办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创建中菲建筑技能人才丝路学院和中菲建筑职教联盟。
菲律宾八打雁州立大学始建于1903年,位于菲律宾八打雁省,是该省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2001年正式成为州立大学,现有校区10个,二级学院12个,全日制学生450O0余名,专业涵盖工程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护理学、水产科学等全门类学科。学校紧握中国“一带一路”机遇,与中国院校、企业开展教育合作,推进汉语学习,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学校国际影响力。
2018年9月学院筹建丝路学院并开展相关课程建设工作,2019年1月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并计划成立丝路学院,2019年5月,双方签约共同成立中菲”一带一路“建筑技能人才丝路学院,2019年11月首批菲律宾留学生进校学习,2019年12月中菲”一带一路“建筑技能人才丝路学院在菲律宾正式落成,学院选派优秀教师赴菲教授《中国文化》等课程,2020年2月学院新一批双语课程、国际元素微课程开始建设。
项目围绕中菲建筑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需求,携手中菲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在双语课程建设.来华留学生培养、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开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国际化视野的一线建筑工人和高级管理人才,打造示范性的中菲职教合作样板,为“一带一路”职教共同体的建设提供思路和经验。
第一,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保障。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学院在行业和专业的优势,以中菲“一带一路”建筑技能人才丝路学院为着力点,培养知华、爱华、友华的当地应用型人才,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第二,服务中国教育“走出去”,构建教育共同体。中菲“一带一路”建筑技能人才丝路学院为中菲两国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教育产品和服务,有助于提升中国教育体系的国际认可度,为中国教育走出国门,融入全球教育治理和地区发展开启了一扇窗户。
第三,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推动文明互鉴。通过文化交流,为菲律宾人民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提供平台,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中国在世界文化上的参与力、影响力、输出力。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60年,是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院设有8个二级学院、十大专业群、65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与德、澳、加、泰等10个国家(地区)的40所院校机构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双向交流合作,入选“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泰国中部三区职教中心隶属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下辖10所中职、高职、本科教育一体化职业院校,代表泰国职业教育最高水平。该中心下属职业院校——巴真武里技术学院建于1938年,位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区域,被泰国教育部授予“示范校”。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中部三区职教中心(巴真武里技术学院〉和曼谷职教中心(廊曼技术学院、邦那商业学院)合作,设立泰国海外分校,围绕“汉语教育、专业共建、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精准发力,面向泰国教育部下属5所院校开展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西红色基因文化、九江地方元素文化.学校办学特色文化”的“行知团”“天工营”特色研修项目,助力打造“江西一东盟”职教协同发展共同体。
第一,该项目依托境内外双办学实体,双轨同频注入优质职教资源,围绕“汉语教育、专业共建、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精准发力,形成多模态、富模式的国际化培训项目成果,打造“行知团”、“天工营”特色职教培训品牌和“天工国际学院”标杆海外办学品牌,筑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化职业教育模式。
第二,项目通过加强专业共建,扩大师生交流规模的合作模式,开展高层互访、师生交流、合作办学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第三,项目有效推动了学校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有力提升了中国职业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泰国的影响力,获得泰国教育部的高度认可,输出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被泰国职教中心多所院校推广使用。海外分校被授予获评“中泰合作示范校”、“中泰职业教育合作贡献奖”、“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等多项荣誉。
中泰师生开展课堂教学交流
10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荣获2018和2019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19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等称号,是山东省特色名校和山东省优质高职学校。学校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境外优质资源‘引进来’、服务优质产能‘走出去’和国际影响力‘再提升’”的新发展理念,努力成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质高职学校。
泰国杜西技术学院隶属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曼谷职业教育中心,涵盖中专、大专、本科三个培养层次,是泰国规模较大、教育水平较高的公立职业院校之一。学院与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校内设有优势专业实训室,校外设立多个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创造机会。
第一、领导重视,体制健全,管理规范。中泰双方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决策领导、执行机构、专业团队等多层面定期沟通机制。
第二、投入经费,完善设施,平稳运行。学校投资400万元建设“海右国际学院”教学中心,投资近200万元改造留学生公寓,申请、设立市级、院级优秀留学生奖学金等。2019年3月“海右国际学院”在泰国揭牌成立,在泰国分校建设专业技能训练中心与语言技能训练中心,实现网络对接和同步教学,2019年9月招收首届21名建筑专业学历留学生,2019年寒暑假开展两期师生双向交流,有力推动了中泰职业教育文化交流。
第三、特色鲜明,服务发展,成效显著。《建设中泰“海右国际学院”,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荣获2019中国(西安)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优秀案例,《中泰“海右国际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荣获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示范项目,学校荣获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突破贡献奖”。
第一,项目主体多元化。“海右国际学院”按照政校企文四方共同参与模式设计实施,有力整合利用国内外各方教育资源。
第二,办·学模式国际化。以“国际教育云平台”为工具,构建了“汉语+文化+专业+产业”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中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互认、课程共建、资源共享,采用“1+2"模式培养通晓汉语、熟悉中国文化、适应泰国4.0战略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教育培训系统化。构建了实行双重学历认证的学历教育、以短期语言文化、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兼顾游学的职业培训、以线上平台和教学资源为支撑的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第四,教学手段信息化。境内境外同步设置办学场地,实施境内境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中泰互认的教学资源。
与兰州理工大学签约揭牌成立“外国留学生联合培养基地”
11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9月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移交广州市政府举办,是广东省唯一所以培养轨道交通特有专业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华南地区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基地。现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开设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信号与自动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等34个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近 8000人。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学院成立于1969年,是由马来西亚华人总工会基金会创办的非营利性私立大学学院。作为马来西亚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学院有吉隆坡、棕城、沙巴等6个校区,7个学院、2个中心和25个研究中心,在校生280O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60%。2018年在私立大学学院中排名第二,荣获2018—2019年度星洲教育大奖、杰出教育机构奖、专业学术认证奖和企业社会责任奖。
2019年3月,广州铁职院代表团与拉曼大学学院校长在该校50周年庆祝活动上合影
2019年6月,在马来西亚联合办学启动仪式及马来西亚轨道交通论坛上合影
项目自2017年启动,开展7次互访签订5个框架协议,两校于2019年6月签订协议举办铁道机车专业,确定在中马两地联合培养马来西亚学生,毕业生获两校文凭。两校与中铁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马来西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确定校企三方共建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首批学生已于2019年秋季入读。
该项目服务高铁"走出去"企业,整合华南“—带一路”轨道交通产教融合管理联盟成员资源优势,开展铁道机车专业海外办学。中马校企共建海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形成海外办学、质量监控、绩效考评、留学生管理等配套制度,建章立制管理规范。项目纳入“一流校”和“双高”建设计划,利益分配采取项目契约合作制,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
2019年6月,在陈辰、刁爱林、廖中莱的见证下,广州铁职院、拉曼大学学院、中铁国际、中国中车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
2018年暑期,广州铁职院机电学院18名学生赴拉曼大学学院短期研学
第一,服务“走出去”中资铁路企业,中马校企双主体共同研发铁路职教标准和行业标准,携手共建海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协同培养本土化轨道交通人才;采取“项目协议”运作模式,按权责利对等原则落实职责和利益分配,调动利益相关方积极性,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第二,校企合作在海外高校开办专业,输出铁道机车专业教学标准。与中车、中铁合作,在马来西亚拉曼工程学院开办铁道机车专业,输出铁道机车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1套、课程标准10个,输出《可视化高铁职业汉语》教学资源。
第三,中马校企合作开展海外办学,输出轨道交通高职教育标准。拉曼提供在马学习教学硬件支持,广铁提供轨道交通专业教学支持,中车、中铁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为马方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机会。
2018年 3月,首批广州铁职院学子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学院短期交流学习
0102030405060708
目录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原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示范)院校,2017年“国际影响力”“社会服务”双50强”。学校占地面积740亩,建筑总面积35万平方米。设化工与材料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电气与控制学院、航空与汽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等10个学院及三部、一中心等共14个教学单位。基本形成以工为主,集工、经、文、管、艺于一体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涵盖54个专业的9大专业集群。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其中包括来自17个国家的500余名外国留学生。现有教职工624名,专任教师486名,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达35%。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开放办学战略,在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方面不断前进并形成优势。
SMKN PERTANIAN PEMBANGUNAN是一所隶属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教育局的职业学校。学校下设农业园艺作物、农业加工技术、渔业、农业种植作物、林业五个部门。地址:Jl.Raya Cbeber KM5 Pasirsembung, Desa Simagalih Kecamatan Cilaku,Kabupaten Cianjur, West Jawa, Indonesia。校长是H.SUTAR.JA,M博士。
肯达里SMIKN 1职业学校1965年建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教师101人,学生1300人,专业有会计、办公室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4个专业。
松巴瓦SMKN 2是印尼努沙登加拉西部最好的职业高中之一。学院设有电气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多媒体工程系、机械工程系、重型设备工程系、轻型及汽车工程系、摩托车商务工程系、工业电子工程系等9个部门,得到了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2017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赠送第一批项日毕业生〔印尼)机票回国就业
2017年,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何学军院长亲赴江苏德隆镍业有限公司总部看望实习的印尼留学生
学校联合印尼本土多所高中,携手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等“走出去”企业联合培养印尼留学生,2014年起开展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市场营销4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主要内容为:第一,健全“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联合印尼高中,设立项目生源基地,国内外校企成立联合招生选拔机构,共同制定并落实一体化招工招生方案。第二,制定外国留学生现代学徒制培养标准,与“走出去”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重建学习载体,共同制定并实施招生(工)资格标准、课程标准、教师(师傅〉师资标准、实习(场所)标准及质量监控标准。第三,构建融入国际理解的“三平台、活模块、精课程”课程体系。第四,创建外国留学生“标准引领、平台支撑、文化交融、校企联合”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第五,营造跨越不同国家与民族界限的多元文化育人环境,在突显校企合作的培养优势中,实现外国留学生在本国文化基础上对他国文化持包容和欣赏,增进不同国别、文化背景、种族信仰留学生之间的民心相通,促进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知识的融通。
2017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学校领导及与印凫职业教育代表团合影
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四大特色,即理念创新:服务“走出去”,诠释与实践国际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校企跨国育人,探索国际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体系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三平台、活模块、精课程”课程体系;多方共赢:顺应国际化趋势,促进跨国学习与就业。
项目应用效果明显,合作企业认可度高,有效为“走出去”企业解决境外当地用人难;留学生认可度高,有效促进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学习与就业;
社会认可度高,有效彰显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水平。项目已成功复制推广至学校其他专业与国家;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形成平台化推广,承建了“江苏省‘走出去’校企国际人才信息平台”;在东南亚市场广受家长和学生欢迎,2017年外国留学生总规模位列全省高职院第一。
成果效应明显,学校接待东盟来宾160余人,开展国际培训项目,接洽老挝教育部、印尼教育文化部等多个境外职教研修团;
溢出效应显现,承办“2016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对话”;策划组织2015.2016江苏–印尼国际合作双边洽谈会;承办2017“中国一东盟职教合作联盟启动仪式暨产教融合论坛”等。
2019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项目学生正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实训课程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火车头奖杯获得单位,香港地铁培训基地,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技术培训基地,湖南省文明单位。学院占地800亩,现有全日制学生11000余人,教职工在职人数600余人。设有铁道工程学院、铁道建筑学院、铁道运输学院、铁道电信学院、铁道机电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体育课教学部等5院1部1校中企23个专业。毕业生面向中国铁路总公司、中铁建、中铁工、城市轨道交通四大系统高质量就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95%以上,就业满意率稳居90%以上,录取分数线位居全省前列。
SMKN PERTANIAN PEMBANGUNAN是一所隶属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教育局的职业学校。学校下设农业园艺作物、农业加工技术、渔业、农业种植作物、林业五个部门。地址:Jl.Raya Cbeber KM5 Pasirsembung, Desa Simagalih Kecamatan Cilaku,Kabupaten Cianjur, West Jawa, Indonesia。校长是H.SUTAR.JA,M博士。
肯达里SMIKN 1职业学校1965年建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教师101人,学生1300人,专业有会计、办公室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4个专业。
松巴瓦SMKN 2是印尼努沙登加拉西部最好的职业高中之一。学院设有电气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多媒体工程系、机械工程系、重型设备工程系、轻型及汽车工程系、摩托车商务工程系、工业电子工程系等9个部门,得到了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2018年,我校在泰国哇碧巴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高铁培训基地挂牌仪式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加速学校迈向国际化步伐,2017年6月,与泰国哇碧巴通职业技术学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内容为联合培养泰国学生,于2018年5月底招收第一批哇碧巴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优秀学生40人,学习高铁动车组检修专业专业,采取汉语教学,“1+1”学习模式和学分互认方式。项目得到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保障项目有效运行。首先,成立了国际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全面参与管理。第二,有稳定的生源保障,学校与泰国玛哈沙拉堪府哇碧巴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国其他学院所签订的高等教育合作协议》及实质性的《泰国学生联合培养协议》规定:从2018年5月开始,上述学院联合向学校派送专业方向为高铁技术领域的“铁路机车车辆维修”和“铁路信号”等专业的学生。第三,提供经费支持与保障,湖南省教育厅逐步实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向高职院校放开政策,衡阳市政府已决定对学校的国际学生公寓提质改造投入经费。学校设立了专项经费。第四,建立长效的工作计划与有效的工作机制,项目已纳入学校创建“卓越校”和“双一流”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逐年推进实施。
2018年,铁道综合实训基地泰囚留学生测量腕臂距离
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四大特色,即理念创新:服务“走出去”,诠释与实践国际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校企跨国育人,探索国际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体系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三平台、活模块、精课程”课程体系;多方共赢:顺应国际化趋势,促进跨国学习与就业。
项目应用效果明显,合作企业认可度高,有效为“走出去”企业解决境外当地用人难;留学生认可度高,有效促进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学习与就业;
社会认可度高,有效彰显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水平。项目已成功复制推广至学校其他专业与国家;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形成平台化推广,承建了“江苏省‘走出去’校企国际人才信息平台”;在东南亚市场广受家长和学生欢迎,2017年外国留学生总规模位列全省高职院第一。
成果效应明显,学校接待东盟来宾160余人,开展国际培训项目,接洽老挝教育部、印尼教育文化部等多个境外职教研修团;
溢出效应显现,承办“2016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对话”;策划组织2015.2016江苏–印尼国际合作双边洽谈会;承办2017“中国一东盟职教合作联盟启动仪式暨产教融合论坛”等。
2019年,学校会议室校长陈春泉给泰国留学生颁发结业证书
2020年,春节期间校企合作处刘芳老师给泰国留学生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1985年建校,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为本科层次普通高校,是中国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三国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办学定位于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既实施本科层次应用技术教育,又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总建筑面积24.39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72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非学历教育每年两万人次以上。有14个本科专业和33个高职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专业组群覆盖航空航天技术与服务、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交通技术与服务、软件与通信技术,经贸管理.应用语言、文化创意与技术等9个领域。形成了以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三大支柱和以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为引擎的办学格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泰国益梭通技术学院(Yasothon Technical College,Thailand)位于泰国东北部,始建于1973年,占地面积约70英亩,Phayom花是学校的标志。学院拥有3个主要的系;商业和市场营销、食品工业技术产业和旅游。开放注册自职业学历直至学士学位,现有141名教师和3761名学生。学院特色是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及素养的高技能职业人才。校训为:良好技能,良好道德。学校开设职业学位到学士学位,共有五大学习领域:工业贸易,工商管理,家政,信息通讯技术等多个专业部门。
201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见证澜酒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柬埔寨鲁班工坊揭牌仪式
2018年,外交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国秘书处一秘潘雪松先生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首届澜湄周活动上致辞
在诗琳通公主的大力支持下,中德与泰王国集拉达王宫学校经过多次联系,确定了留学生合作项目。2013年10月开始招收首批来自泰国集拉达王宫学校的留学生,6名泰国学生在中德完成3年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汉语的学习。2014年9月12日,来自泰国的11所职业院校与天津市11所高职院校对接并签署了《两校间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拟在管理人员互访、教师互派及培训和学生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2017年6月,两校续签五年协议,继续加深在管理人员互访、教师培训、学生交流和联合培养领域的合作。几年来,共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历留学生23人,优秀毕业生9人,毕业生就业率100%。项目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践行留学生培养发展道路,主要招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创建“4454”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模块化设计,贯穿始终,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和学习领域,拓展专业知识。携手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企业本土化人才支撑。从招工、用工到建立实习基地再到订单培养、设立企业奖学金,建立学校与走出去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建立人才选拔与聘用的多元评价机制。推进全面素质发展,软硬件资源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国际通用考核体系自2013年实施应用5年以来有效解决了职业教育留学生人才培养中的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通过“五关”。
2019年,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柬埔寨鲁班工坊,全体教师与学员在首届澜湄五国技术技能师资培训结业仪式上合影留念
2019年,中束双方教师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拜师结对仪式
首先,项目以创新为引擎,创立了“四类别”培养学制结构、采用了“四交叉”立体教学模式、构建了“五模块”课程结构、形成了“四结合”人才培养过程,形成留学生“4454”培养模式。
其次,以共赢为目标,以国际留学生订单式培养为核心,中、英文与泰国三语能力并重,实操技能与企业需求为目标的留学生职业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携手中国企业走出去。
第三,以服务为载体,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海南省三亚市主持澜沧江一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决定在湄公河国家设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项目,学校作为项目执行单位,接纳了来自澜湄周边五国乃至东盟国家的学员。
第四,以引智为支撑,助推国际化专业建设,留学生教育推动了机电一体化国际化试点班建设,将国际化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使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接轨。
第五,以机制为保障,提升泰国留学生培养质量,学校充分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国际化水平。配套出台多项留学生管理制度,保障留学生培养质量。目前,项目形成独有的特色,至2018年已举办7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国际邀请赛,津荣天宇精密机械捐助设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津荣”优秀泰国留学生奖学金等。
2019年,柬埔寨国立理工学院校长本费林参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实验实训车间
2019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教师为柬埔寨国立理工学院教师进行技术技能培训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省首家独立建制的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是河北最大的培养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国家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6年被遴选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7年通过中期验收。2018年,学院受河北省教育厅委托牵头组建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学院规划占地600余亩,开设招生专业43个,在校生11000余名,其中信息技术类专业在校生超过70%,规模位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软件技术与动漫制作技术全省综合排名第一。著名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先生为学院名誉院长。
泰国吞武里商业学院(THONBURI Commercial College )直属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曼谷职业教育中心,由建于1970年5月的吞武里商业学校于1974年6月改制而成。学院举办集本科、专科、中职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开办专业涵盖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电商动漫等相关领域,是泰国著名的的职业教育院校。吞武里商业学院致力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熟练的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成为满足泰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产业需求,保证泰国继续在国际劳动力与经济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重要力量。学校广泛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积极与中国院校交流合作,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提高泰国和东盟的职业教育水平并引导其向国际标准靠拢。
2018年,首批泰国教师培训班学员结业仪式
2019年,我院被授子“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突出贡献奖”及“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示范项目”
在河北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学校与泰国吞武里商业学院合作开办了第一家境外祖冲之学院。2018年8月,泰国吞武里商业学院建成技能训练中心与语言训练中心,“祖冲之学院”在泰国揭牌。10月19日学院建成国际教学中心与线上教学平台,“祖冲之学院”在学院揭牌。祖冲之学院按照“汉语+文化+专业+产业”模式设计,主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开展汉语、中国文化和专业技能教育,同时面向中国境外企业的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中泰双方制订软件技术与动漫制作技术两个专业的专业标准和H5移动应用开发等多门课程标准,2018年11月、2019年3月,分两期为集中完成145人次员工职业培训,
2019年,泰国留学生参观我院软件与计算机博物馆
2018年,首批泰国教师培训班学员在我院祖冲之学院和教师发展中心参观学习
项目得到中泰国双方政府、教育机构及企业的肯定与支持,新华三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省内高职正积极准备加入祖冲之学院。2018年,学院因祖冲之学院项目获评“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项目运行的绩效为:
第一,初步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起学院一把手总体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外事部门归口管理、相关系部配合协作的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中泰双方成立了联合项目管理委员会,将祖冲之学院建设纳入重点工作,设立了专门预算,制订了相应工作计划;
第二,初步建成先进的基础平台,境内境外两处揭牌,建立专业技能训练中心与语言技能训练中心两个训练中心,学院投资近400万元建成祖冲之学院教学中心;
第三,开展两期培训,为立中集团泰国分公司培训员工145人次,第1期20名学历留学生进校,初步显现人才培养效果;
第四,1个在线平台,2个专业标准,10门课程标准,初步形成中泰共认的教学资源;
第五,1个泰国中资产业园区,13所曼谷职校,多家省内高职,初步形成国内外辐射效应。项目已形成“汉语+文化+专业+产业”的教育模式,政校产文共建共享;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境内境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浓郁的中国元素与灵活的可拓展性等特色。
2019年,我院首批泰国留学生在我院参加国家文化节活动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国有公办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2年开始试办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校A类建设院校,同年在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4。学院与美、日等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2个;招收留学生1700余名,外国留学生总规模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开设5个海外分校和汉语中心,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始建于2001年,坐落于雪兰蔑州首府莎阿南市,是一所培养信息技术、工业管理等关键领域紧缺人才的顶尖大学,在马来西亚高教部教育机构级别评估系统中属于五星级最佳学府,QS 世界大学评分系统中位列全球第541位,亚洲第179位。设立课程获英国大学认证服务机构、日本商业教育明日奖学金联盟等认证。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119名,教职工655名。
MSU校长MOHD SHUKRI AB YAJID拿督首次访问我校
运动会上的MSU 学生们
我校师生在MSU参加活动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于2016年开展互访交流,2017年6月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中马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秉承“资源互补、强强联合”的合作理念,通过师生交流、专业人才跨国分段联合培养、国际化师资培养、海外汉语中心、企业社会服务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实现中马院校学分互认、文凭互联,教育成果共享。双方每年互派30余名师生到校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交流访问;马方累计选派240余名学生来我校参加跨国分段联合培养项目; 60余名中方师生赴马攻读博士、学士学位,接收包括马方在内的东盟国家170余名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选派汉语教师赴马方汉语中心累计完成汉语培训40000人日;联合无锡新敏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制定针对马来西亚留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外派汉语教师在MSU汉语课堂与学生合影
第一,创新合作模式,开创国内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海外本科层次人才的先河,实现留学生教育从专科到研究生的全覆盖。采用“2+2”模式,通过“学分互认、文凭联授、跨国分段培养”,实现教育成果的国际衔接与学历的国际认定。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实现了跨国分段联合培养,打通跨国学历壁垒,实现留学生来华留学和国内学生海外学历晋升的完美融合。
第二,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双校双企产教协同”育人平台,中马双方为学生安排本地优秀企业或与未来就业岗位一致的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实现留学生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第三,创新输出模式,校企联合开发国际水平职业教育标准,以中国——东盟教师培训发展中心、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汉语中心、跨国分段联合培养项目等为载体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标准及课程资源的输出,引领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2002年,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中德职教汽车机电合作项目"试点院校。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开设信息类专业47个,依托深圳优渥的创新生态体系和强大的ICT产业集群,全面对接ICT产业,实现教育链、人才链精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
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始建于1936年,位于老挝万象,是老挝第一所国立专业技术学院。学院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中心,是老挝地区汉语培训和教学的重要平台。学院每年为2000多名工人提供技能证书、技术文凭和高级文凭,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2019年6月中老合作办学项目签的仪式
2020年1月设立深圳产业学院(万象)
与老挝开展“2+1”联合(学历)教育项目,探索“低成本、高成效”办学新模式。2019年6月签署《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国巴巴萨职业学院(大专层次)教育合作协议》;2019年9月启动面向老挝学生的“2+1"国际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帮助合作院校建立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首届招生250人,前两年在老挝实施教学,第三年到深圳学习,毕业后将颁发两校毕业证。
互设工坊建立“深圳产业技术学院(万象)”和“国际外交语言研究中心(万象)”。携手深圳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开展海外教育培训、高新技术讲座,实现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并利用现在信息技术手段,输出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教学解决方案、构建国际人才培养与服务模式。
“国际外交语言研究中心(万象)“为老挝权威语言研究与评估认证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语言文化,已完成产业技术人才培养356人。
深圳信息教授在老挝开展学术报告和技术讲座
第一,“2+1”联合学历教育项目创新了国际合作“低成本、高成效”逆向办学新模式,架构了三通道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方面,不增加国际学生学制和经济开销的情况下,学生达到毕业条件后,将同时颁发中老两校大专学历证书;另一方面,帮助合作院校在短时间建立新专业,培育新的技术和专业增长点,培训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培育当地技术技能型人才,带动老挝国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二,“深圳产业技术学院(万象)”形成了具有深圳产业特色的教育援外新“鲁班工坊”模式。深圳结合产业优势、地域优势、中方院校师资高学历优质、产业应用技术优势,协同深圳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建立“深圳产业技术学院(万象)”开展海外教育培训,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输出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教学解决方案,构建国际人才培养与服务模式。
2018年9月深圳信息–版纳职院-巴巴萨职院共同签订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
2020年1月赴老挝开展学期教学推进情况研讨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由重庆市属大型重点国企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投资举办,是重庆市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铁路交通、智能交通、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为特色高职院校,是中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西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中泰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学院于2016年、2019年相继加入“中国一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中国—柬埔寨职业教育合作联盟”。
泰国素那他尼技术学院始建于1937年,现有在校学生3511人,教职工203人。学院设有15个系,其中11个系为专科教育,4个系为本科教育。建校以来,学院教学科研硕果累累,其中“纳米织物产品”在2018年第46届国际发明展上(瑞士,日内瓦)荣获银奖。随着中泰铁路建设发展,学院开始培养泰国高铁技术技能人才,在2018年与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签署了高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代表团来访
签署合作协议
学院与泰国素那他尼技术学院等院校签订《“1+1”铁道交通技术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合作举办“高铁技术培训班”项目。
2018年学院招收泰国留学生28名,到学校参加为期一年的高铁术技能培训,学员完成培训并考试合格后到泰国CHOTHAVEE PLC.等公司就职,服务中泰铁路建设和当地铁路交通发展。
2019年学院招收泰国留学生43名,留学生先在泰国完成基础汉语培训后,再到学院进行汉语强化培训和高铁动车技术技能强化培训,学习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的学生由泰方推荐到泰国交通运输企业或者泰国的中资企业就业。
2019年学院与泰国素那他尼技术学院在已有合作基础上,继续合作举办2020年泰国高铁技术培训班,拟招收20名泰国留学生,目前在泰国的第一阶段培养工作已经完成,拟于2020年9月在学院实施第二阶段培养工作。
高铁动车模拟驾驶
在重庆机务段教学实习
一是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形成重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课程标准对外输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优质产能“走出去”的一张名片,促进了重庆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发展,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培养知华友华人士,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形成了一批具有学院特色的教学、管理、文化交流活动亮点,营造出友好融洽、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示和分享了中国高铁动车建设成果和经验,促进中泰道路联通、民心相通。
三是展示中国高铁魅力,培养紧缺铁道人才。围绕高铁动车技术标准“走出去”,发挥了学院“泰国铁道交通专业留学培养基地”作用,为泰国培养了熟知中国文化和技术标准的铁道交通技术人才。
四是连续开展项目合作,打造国际合作品牌。通过连续实施泰国高铁技术培训班项目,学院打造了高铁动车、交通运输领域“留学重庆”特色品牌。
现场教学
在重庆机务段教学实习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计划建设单位。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等44个专业,在校生1.4万余名。学院在2016-2017年度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中综合排名百强,创新发展影响力排行榜位列第48位,社会服务能力50强,2018-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第60位。
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是泰国教育部于1938年成立的高职部,1941年更名为职业教育委员会,涵盖旅游管理、农业科学技术、工业建筑业等15种职业教育类型,业务覆盖泰国426所职业院校。
泰国教育部职教委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海外培训工作部(泰国)揭牌
合作签约——乌汶技术学院签约照片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泰国廊曼技术学院挂牌泰国海外工作站
2018年我校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2019年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在中国设立的首个海外培训工作部在我校挂牌成立。同年,我校在泰国廊曼技术学院挂牌成立泰国海外工作坊,双向助力中泰职教合作。
项目实施以来,已连续为泰国培养了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物流等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216名,受到泰国教育部职教委和合作院校的高度赞誉,同时也陆续吸引了20余所泰国职业院校参与合作。2019年培训班率先开展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1+2”联合培养学历留学生项目,14名学生已在中国完成学籍注册,目前正在泰国素林职业学院进行第一年基础课程学习。
海外工作站以拓展合作、汇集校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目标,同时每年与泰国教育部职教委在曼谷联合举办中泰汉语夏令营活动,我校派遣教师和学生志愿者赴泰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工作站已累计开展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技能指导200人日,汉语培训2100人日。
中泰汉语夏令营
第一创新经验。该项目由我校直接对接泰国教育部实施,注重顶层设计和专业教学动态调整。每年由我校举办中泰职教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课程建设等专项研讨会,根据泰国当地专业人才需求,与泰方职教领域专家、教师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融合,已经构建起可持续性的留学生“实习+实训”、“文化+技术技能+工匠精神”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第二成果特色:首唯一、常态化。培训部是泰国教育部职教委在中国设立的唯一挂牌的海外培训基地,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1+2”联合培养项目,成为泰国教育部职教委与中国高职院校合作开展的首个学历留学生项目。培训部已累计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技能人才229名;除每年定期举办的各类中泰职教合作专项研讨活动,还配套开展“感知重庆”系列文化体验活动、“中泰汉语夏令营”等常态化品牌活动,参与泰籍师生千余人次,极大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
第三示范作用。该项目搭建了中泰职教领域长期、稳固的机制化合作平台,形成了多方共赢的集文化交流、技能培训、标准输出于一体的合作新模式,为建设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城市文化体验活动
目录
目录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办全日制高校,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占地1080亩,现有教职员工750余人,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学院、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部),共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3000人,海外留学生272人。学校与近30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签订校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或合作备忘录。连续4次被表彰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高校,是国家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江苏建筑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淮海经济区高职院校协作会秘书长单位、全国建筑类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协作会会长单位、江苏省建筑师学会秘书长单位、教育部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徐州市服务外包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单位。
老挝万象省技术学院( Technical College of Vientiane Province )成立于1986年,由两所学校合并,万象省人才培养与职业学校,属于万象省办公厅主管;1993年改名为:万象省职业学校,属于老挝教育部职业技术与高等教育司主管;1998年再次改名为:万象省技术学校,同年学校获得泰国资金协助,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建了4栋楼或车间,购买了一些先进机器设备等,选拔若干名教师到泰国去培训和进修,并对5个专业的课程进修调整。2010年5月25日,学校获得老挝教育部部长的法令(Decree)第707号批准万象省技术学校提升为万象省技术学院.2010年12月17号举办了学校更名仪式。
2019年,TSP班启动仪式
万象省技术学院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始于2015年,2015年6月和2017年10月双方校领导的互访并签署了两份合作协议,万象省技术学院选拔三批老挝留学生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继续接受学历教育。2018年5月曾凡远副院长出访老挝,在万象省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了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驻老挝的技能与语言培训中心。该项目的目标是每年为中万铁路项目培养从事铁路供配电系统安装调试及运营维护的“供用电技术”高技能人才20名,项目跨度持续5年。招生举措是在符合条件的报名学生中,择优录取素质全面的学生,通过笔试,面试,加考数学等方式选择优质生源,为中老铁路项目培养优秀人才把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万象省职业学院择优50名学生,分成2个班,从2018年3月起由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选派对外汉语教师赴老挝进行语言强化培训,8月份通过HSK4级的学生,择优选拔并推荐20名学生进入“优才项目”。项目提供全额奖学金,涵盖留学生在中国的三年学习费用及生活补助和每年一次的往返国际机票补贴。
项目为2018年江苏省优才计划项目,实施校级全额奖学金,通过5年项目计划,实现培养100名以上供用电技术高技能人才。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丰富高职院校“双主体”协同育人实践,交通运输学科和中铁十局第四工程公司、江苏环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正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等三十余家单位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学生就业、合作育人等方面深入合作。
项目有助于推进该专业高水平国际化混编教学团队建设,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项目建设,供用电技术专业能够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供用电技术专业国际化和海外分校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加深合作方交流互访,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专业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有助于在推进海外分校内涵建设时积累专业合作经验。项目立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并提高学校的国际化办学声誉,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聚焦服务中老铁路项目,定制化培养中老铁路建设的高技能专门化人才。
项目实施后,重点服务“走出去”企业,通过订单培养,试点现代学徒制模式,实现产教对接,深化“双主体”协同育人。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武汉铁院)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具有铁路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设有铁道运输管理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学院、铁道通信与信号学院、铁道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医疗与护理学院等8个教学院,开设有31个专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2800余人。学校致力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肯尼亚、泰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近年来,获得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学习与就业机会”铜奖,“2016年高等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等殊荣。
班派工业社区教育学院(Banphai lndustrial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College )始建于1996年,地处泰国孔敬府,隶属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管辖。学校占地面积71公顷,教职员工73人,在校生1000余人。学校同时设有大专学历教育及中专学历教育,开设铁道电气维护、机械技术、会计、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信息技术、食品和营养等11个专业。学校推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为泰国社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和促进社会、教育和道德结构的多维发展。
2019年,武汉铁院高铁鲁班学院揭牌合影(泰国.班派)
为了落实“高铁到哪,服务就到哪!”的学校理念,2015年8月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武汉铁院与泰国教育部职教委委托的铁路专业牵头院校——班派工业社区教育学院签订了中泰联合培养高铁专业人才备忘录。2016年起,泰国以班派工业社区教育学院为牵头学校,从泰国多个府的职业院校遴选学生到武汉铁院高铁专业学习,采取“1+1”模式(即第一学年在泰国学习,第二学年在武汉铁院学习),武汉铁院负责铁路专业课程、汉语提高和文化体验等课程教学,泰方合作院校认可武汉铁院开设课程的成绩和学分,由泰方合作院校按照其要求颁发相应毕业文凭。2016年4月,武汉铁院举办了为期14 天的首批泰国学生高铁培训班项目。中泰联合培养高铁专业人才“1+1”项目受到了湖北省教育
厅以及泰国教育部职教委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中泰双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泰国高铁专业留学生均获得中泰双方的奖学金支持。为推动服务“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去”国际合作走向新高度,中泰联合培养高铁专业人才项目有了新的发展,主要开展泰国教师培训项目、中泰联合培养高铁专业人才“1+2”项目、在泰国设立高铁鲁班学院。
2018年,武汉铁院铁道车辆检修技能大赛中泰友谊赛(中国·武汉)
2019年,武汉铁院高铁鲁班学院学生在三方共建的实训基地进行实操学习(泰国.班派)
项目率先为泰国、肯尼亚等国家培养培训本土化铁路技术技能人才,主要特色体现在跟着高铁“走出去”、“三位一体”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及中泰文化融合中。主要绩效为:
首先,培养首批泰国高铁技术技能人才,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呵功━曼谷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学校帮助泰国培养高铁技术技能人才储备,截至目前,武汉铁院先后与泰国教育部委派的十余所泰国职业院校合作,为泰国培养培训高铁储备人才73名。
其次,中泰合作院校合作共赢,2016年9月学校荣获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学习与就业机会”铜奖,标志着学校在为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学习和就业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方面做出了卓越成就,得到了国际认同;泰国班派工业社区教育学院因其在中泰联合培养高铁专业人才项目中发挥的泰方牵头院校重要作用,获得泰国国王颁发的优秀院校皇家奖证书。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因在中泰联合培养高铁专业人才项目中做出的卓越贡献被评为首批全球“示范孔子学院”。
再次,搭建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平台。目前湖北省已有5所高职院校在此合作备忘录基础上顺利启动中泰人才培养合作项目,项目建立了中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样板。
最后,媒体关注和国际影响,中泰联合培养高铁专业人才项目受到了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泰国日报报道称·中泰联合培养高铁专业人才-泰国职教委联合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铁路高专人才,率先在泰国四所职业院校开展,拟在泰设立高铁鲁班学院。泰国国家电视台(NBT)、泰国前线报、暹罗报、曼谷商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2019年,武汉铁院留学生受邀参加CCTV一首歌一座城MV录制(中国.武汉)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并于2011年6月顺利通过验收,201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地处滨江临海的南通市,现设有纺织服装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航空与交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商(社会管理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共45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名,各类在校留学生达到200多人。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历史久,规模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从2000年开始国际交流合作办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先后与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省共20多家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连续两度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
琅南塔省是老挝北部的一个省,首府琅南塔。省东北与中国云南省相交,该省西北以湄公河为边界,南塔河等河流向西或南汇流该河。琅南塔省山林密布,耕地稀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有磨丁国际口岸与中国云南省磨憨口岸相邻。琅南塔省教育体育厅主要职责有: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育体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筹规划全省各级各类教育体育事业,负责拟订全省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实施办法、年度计划和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负责教育体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发布。负责制订职业教育管理的措施办法,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更加紧密服务产业发展。负责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留学生工作的拓展。
2017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测量》课程
2017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路桥工程综合实训》课程
项目通过招收留学生为老挝培养铁路专业人才,3年来招收老挝留学生136名,与中国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四局华东公司、南通路桥集团等多家企业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服务中国“走出去”企业,促进江苏道桥行业企业发展。现已有一届毕业生,毕业生中50%已确定与中国驻老挝施工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学校道桥专业国际学生项目实施,发挥了校企合作共同参与优势,满足了相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输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优质资源,提升相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能力。
项目传播中国文化,结合江苏和南通特色文化传统和民间工艺优势,促进中外学生融合,促进留学生融入学校生活,让留学生学在工院,乐在工院,充分感受江苏教育特色,树立江苏教育品牌形象。项目在做优做强品牌留学项目的基础上,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针对老挝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欠缺,二级学院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重点开发专业核心课程、跨文化公共课程、职业资格课程等,重点建设了一批精品课程,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双语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再开发,结合当地教育现状与学生能力调整课程结构,优化了课程内容,建立了覆盖“走出去”主干专业、主干课程的双语教材体系。形成留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特色模式,积累了留学生人才培养经验。
2019年,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文演讲暨征文大赛一等奖
项目创新了“1+2”特色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年两学期的汉语学习和中国文化教育,实现流利使用汉语,汉语水平趋同HSK3级水准;实施两年四学期的专业职业技能学习和训练,引入中国职业技能标准,输出江苏地区优质管理经验,确定国际留学生的专业培养规格。
构建了“专业技能培养+中国文化传播”课程体系,实施“教学做”—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所学专业中涉及到的岗位技能,阶段性实践课程强化技能训练,提升岗位综合运用能力。开设文化基础课程,同时3年全过程介入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交流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帮助留学生在学中文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和国学知识。
提升了老挝留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老挝留学生参加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之东盟留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中文演讲暨征文大赛并获团体三等奖;在江苏工院建筑工程学院首届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大赛中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台竞赛,16级道桥(老挝)斑团队选手创造了381.47分本赛项最高记录,荣获特等奖。第一届毕业生中21名学生获得“211”本科院校奖学金,他们将继续学业深造。其余学生获得中方企业青睐,达成就业意向。
2018年,“同乐江苏”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总决赛二等奖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建于1918年的中华职业学校。199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始终坚持传承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了“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办学理念、“做学合一”的教学方法和“敬业乐群”的校训,学院下辖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7个专业,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高职前列。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年,成为首批获准与应用型本科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的高职院校;2017年,入选国务院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建设单位。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19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名,南工院位列江苏第一、全国第二。
陕迪拉工商管理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职业教育学院,学校建立于1962年,在泰国专科院校中排名前五,学校得到拉玛六世王独女Bejaratana公主的庇护。陕迪拉工商管理学院在泰国职业教育院校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学校的工商管理和护理专业享誉盛名。50年来秉承着“培育新时代公民”的教学宗旨,准备好迎接未来东盟的挑战,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列。
学院商务贸易学院与泰国陕迪拉工商管管理学院自2016年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以来,双方不断加强合作,在教师交流、学生短期互访、国际大赛、东盟职业教育联盟等项目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2018年5月,双方已经互访4次,2018年4月双方就共同培养泰国电子商务人才进行了深入的磋商,确立了共同成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泰国电子商务培训学院”的合作项目。双方决定利用此合作平台,通过网络在线课程与面授相结合,3年中为泰国培养1万名通晓中国主流电商平台和国际跨境电商平台的人才。
通过此平台,搭建中国企业与泰国企业合作的桥梁,推动中、泰之间在经济、贸易、人文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了快速推动泰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商务贸易学院针对泰国的大学生和商务人士分别开发了2周、1个月,1个学年及专科学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推动中国电子商务课程在泰国的实际教学和运行,学院商务贸易学院还与泰方合作开发网络在线课程,通过视频、微课、录播等方式开放课程,泰方负责将中文翻译成泰语。
通过成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泰国电子商务培训学院”,中、泰双方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项目实践及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与泰方均已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互派13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的研修、市场调研等。
第二,在课程开发方面,已开发出2周、1个月、1年及3年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开发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课件等,还建立了—批实习实训基地。
第三,在项目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院与连云港东海县政府共同成立“水晶电商学院”,泰国学员可以在东海进行商务实践、电商实习等项目,开展真实的买卖与体验;与南京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深度合作,满足泰国学生了解跨境电商的平台、报关、报检和跨境电商的实践、实训的需求。
第四,在创新创业方面,学院通过全国创盟及“全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平台作用,满足中、泰两国青年的创新创业需求,邀请泰方青年学生和企业家等参加中国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包括挑战杯、发明杯、互联网+等。通过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机制,鼓励中、泰学生组建共同的合作团队,进行电子商务的创新创业。项目极大推动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东盟各国的电商人才培养,正在对东盟形成辐射作用,推动与越南河内大学、越南越曰经济技术大学、马来西亚大使馆等开展合作。
2018年,泰国陕迪拉工商管理学院参访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开始试办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3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2016-2018年,连续三年在“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均位列全国第六位,先后荣膺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重视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2004年成为总部设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国际发展联盟(简称CCID)的第一个中国成员单位,2012年CCID在学校成立中国分中心。学校与美国、德国、法国、丹麦、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落实“留学江苏”战略,先后招收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外国留学生总规模位居江苏省高职院校前列,成功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印尼特里沙克迪旅游学院印尼第一所颁发旅游应用销售学位四级文凭(1999年)和旅游硕士学位(2009)的私立高等院校,目前已发展为一所覆盖从专科到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在校生达2450人。截止到2017年,有超过15000名校友已经扩散到国内外竞争激烈的旅游业。学院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和国内活动,如国际青年项目和国际旅游与环境论坛(由印度尼西亚驻法国大使馆举办),如雅姆勒论坛(潜水员学生论坛)和国家跳水比赛,获得国家旅游学生指导竞赛一等奖。学院与印度尼西亚和海外的酒店业有着广泛的合作,专门开展学生实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学院与国外一些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如瑞士国际管理学院,泰国东方大学,韩国东亚大学,中国桂林旅游学院。
2017年,由我校承办的第四届旅游与酒店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开幕式上,时任印尼驻华大使苏更先生和无锡市副市长刘霞女士共同为“中国-印尼旅游与酒店管理研究中心”揭牌
2018年,在第十一届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暨特色合作项目成果展在贵阳举行。时任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长加多特先生与我校获奖项目中外双方领导在成果展板前合影分享喜悦
2014年6月,我校通过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平台,与特里沙克迪教育集团旗下特里沙克迪旅游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教师交流及培训、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历教育跨国分段联合培养等合作项目。三年来两校合作项目进展平稳顺利,多点开花。每年双方互派20名师生到校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交流访问,于2016年11月起,我校多次派出汉语教师赴印尼开展汉语教学,创办汉语角,面向共400余名学生开展汉语培训。且基于中印尼两校优质的教学资源,与两国优秀企业的校企联合,四方共同制定了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起了本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学分互认、学历互认、文凭互联,实现了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的衔接与学历国际认定。双方共同协作,联合承办“第四届旅游与酒店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成立“中国——印尼旅游与酒店管理研究中心”。此外,依托“中国-东盟教师培训发展中心”开展面向双方的师资培训,截止目前我校已接收包括特里莎克迪旅游学院教师在内的50余名东盟国家职院教师和校长的各级各类培训。
2018年,来自印尼特里沙克迪旅游学院的29名跨境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参加开学典礼,与两校校长和老师们合影留念。三年来,该项目共培养了学历生和进修生达100余名
项目的开展第一推动了学校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对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推动了学校国际化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建设。学校专门制定了针对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的全方位支持政策,形成了“双向交流互动”机制,带动了整个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高。第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品牌走向世界。学校已派出多批次汉语老师为印尼学生培训汉语,开展印尼教师和大学校长专业教学和科研能力培训。“中国-印尼旅游与酒店管理研究中心”落户我校,该中心将定期举办中国与东盟学生国际技能竞赛等活动,并开展相关专业师资培训及学术研讨。第四推动打造“留学锡职”精品工程。学校和印尼特里莎克迪旅游学院的合作项目多次获得荣誉。
项目的特色第一合作平台“高”:两校双企强强联合,搭建一流的国际合作平台;合作内容“实”:合作多点开花,实现高职留学生教育从专科到研究生的全覆盖;三、培养模式“新”︰搭建双校双企产教协同平台,创新留学生培养模式。
2018年,受合作院校逝请,我校选派学生参加由印尼教育部组织并资助的“国际高校联盟项目”
2019年,我院组团参加“2019年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国际峰会”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教育厅主管、行业特色鲜明、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坚持立足交通、服务粤港澳经济与社会发展,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2013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2016年,获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16-2018年,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院校”、2018年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院校”,学校正全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行业领先、国内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技术应用型高等职业院校。项目承担部门——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职业素养深厚、技术精湛、能适应现代交通行业尤其是汽车及工程机械产业链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汽车及工程机械“高级医师”和“高级营销师”。
马来西亚SLC汽车工艺学院(SLC Auto Academy of Malaysia)创办于2007年,获得马来西亚人力资源部属下技术发展局(JPK)公认,颁发马来西亚技术文凭(SKM)第二级至第三级。为WestCollege Scotland (WSC)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City & Guilds )的国际教育伙伴。学院设备齐全,包括冷气课室、食堂、图书馆、多用途礼堂等。配备了培训汽车,如奔驰、宝马、现代、三菱、大发等。学生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培训,特别是故障诊断和检修自动和手动变速箱,车轮定位引擎系统,电气系统等。学院每年都会派学生参与由人力资源部属下技术发展局及普腾联办的“世界技能马来西亚青年比赛(WSMB)”,在2014与2015年世界技能马来西亚青年比赛(WSMB)成功获得第六名次与第四名次,并在2017年,成功获得第一名次,代表马来西亚参加世界技能东盟竞赛(曼谷)2018并获得卓越奖章。
为充分响应国家“—
带—路”倡议,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外 高等院校的国际交流,切实开展中马双方留学生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认证以及国际化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促进国内外职业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进一步融合,建设国际化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合作各方的办学水平,推动国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两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国际留学生学历教育、招生就业与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于2018年12月签署了中马两校国际教育合作协议。项目具体包括马来西亚国内学生培养、马来西亚留学生培养、互聘对方骨干教师担任各校的国际化教育专任教师、双方共同开展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共同举办国际化职业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研讨活动、国际化专业竞赛活动等。项目通过汽车专业特色课程、企业文化参观、岭南文化体验、国际教育师资互聘等方式,两校资源共享,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所涉及的招生、教学、培训等各环节工作,形成了独特的“汽车人才职业教育”运行模式与特色,联合打造“中马汽车国际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人才交流品牌项目,对于促进中外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宣传中国文化、增进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8年,中马汽车国际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项目结业合影
项目以来,马来西亚共有两届留学生班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完成课业学习与文化交流,主要学习了宝马汽车新技术、丰田汽车新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内容,形成了明显的绩效,具体而言:
在汽车专业特色课程方面,深化与广东交通集团、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华晨宝马.德国博世、沃尔沃、广物汽贸、利泰集团和广汽研究院等企业集团的紧密合作,开展“企业订单先导、国际教学标准融入、三方考核评价、校企合作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企业文化调研课程方面,组织留学生到知名汽车企业参观学习,为留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如马来西亚留学生到广东华兴名车销售中心进行学习参观,深入了解到中国汽车销售企业的运营模式进口车品牌销售企业的发展策略。
在岭南文化体验交流方面,走访富有岭南文化和“一带一路”特色历史文化名胜,如岭南印象园、北京路、黄埔古港、陈家祠、珠江夜游、广东省博物馆等。
在国际教育师资互聘方面,双方教师就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以及专业深度合作等进行探讨。
项目形成特色:专业特色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寻根文化的交流平台、国际合作协同育人平台、互设分校,提高人才培养层次。
2019年,项目负责人及马来西亚合作院校代表应邀参加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周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首批广西特色高校和首批广西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学校位于柳州职教园区,占地面积1000亩,设有12个二级学院、41个专业(含方向),全日制在校生12633 人,教职工674人,其中专任教师493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145人。设有铁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汽车与机械制造、土木建筑等5大专业集群,建校60多年来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向北合作,向南发展”国际化行动构想,2016年被广西外侨办授予“广西华文教育基地”称号。
大城府商业技术学院是大城府第一所私立学校,成立于1978年5月20日,由Somchit Sirisena博士建立。1990年该校开始进行技术研究,故将校名更改为“大城商业技术学校”,后改名为“大城府商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中职与高职综合学校,设有商业类与技术类专业。
那坤那育商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79年,是第一所开设“职业证书”专业的学校,1986年开设高职证书专业,是一所中职与高职综合学校,设有会计、汽车市场营销、电力、办公计算机技术、铁路信号自动控制、旅游七大类专业。
唐恩技术学院为1997年成立,设立职业证书专业和职业文凭专业,分为技术类和工商管理类;2010年成立泰国第一所中专(职业培训学校),2015年职业教育达到国际质量标准优秀级,2016年设立维修列车系统、铁路系统电气维修、飞机维修和旅游等职业文凭专业。
春武里技术学院始建于1983年,位于泰国东部沿海城市——春武里府。学校开设了中职和高职的课程,涵盖工业维修、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领域。
学院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以“主动适应,开放发展,创新合作”的理念规划一路向南对东盟国家开展高铁职业教育学生培养。2015年,学院与泰国大城府商业技术学院正式签署联合培养人才协议,2018年1月学校首个海外分院一“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大城府分院”在泰国大城商业技术学院隆重揭牌,并在春武里技术学院、唐恩技术学院、那坤那育商业技术学院设立分院的分部,2018年,72名泰国留学生在完成1年基础课和汉语学习后来华进入专业学习。根据泰国轨道交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以及中泰合作院校办学特色,开创了“三阶段·联盟制·标准化”创新型高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即分三个阶段进行学历教育留学生培养,以校校联盟的方式进行合作,共同建设标准化教学体系和教育资源库,实现人才培养的标准化。为了项目推进,中泰院校还在扩大招生、优化教学体系、教师互换、海外援教、专业建设、共建实训室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举办“高铁文化夏令营”、本土招生宣讲等方式来扩大招生,创新宣传方式;定期选派教师进行互换,泰国主要选送专业教师入校培训,学校选派教师进行海外援教;根据合作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教学反馈定期进行调整与修订,优化国际化教学体系。
项目设立了首个海外分院,实现了铁道交通轨道专业领域的境外招生和境外办学,将泰国合作院校纳入学校牵头筹备成立的首个面向东盟国家的职教集团——中国-东盟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理事成员。
学院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专业特点,将泰国本土培养人才和市场需求结合,填补了泰国高职院校铁道轨道交通专业的空白,解决了泰国铁路人才缺乏的问题,深化了学校与泰国合作院校在学历教育留学生、互派教师、教学科研、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合作。
项目促进中泰院校的教师交流,共同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一是共同培养泰国本土专业教师,二是学校选派首批专业教师赴泰国院校进行援教,提升教师国际化教学水平和质量。学校每年与泰国院校合作举办“高铁文化夏令营”、“优秀学生泰国文化交流夏令营”等活动,搭建中泰学生文化交流的平台。
项目实施以来受到了泰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三阶段,联盟制,标准化”开创创新型高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师资+实训+教学方案+文化”标准化教学创新了教学模式;辅导员联盟、留学生资助、奖励体系等创新了留学生管理模式。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是2012年首批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2016入选《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学院有在职教职工372人,专任教师301人,在籍学生(学员)有12208人,其中留学生343人,在泰留学93人。学院确立了“立足西双版纳、面向东南亚、辐射省内外”的办学定位,发挥区位优势,突出民族特色,坚持走教育联姻、跨国办学之路,形成了“职业教育民族化”“教育合作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在对外交流、合作办学、教师培训、汉语国际推广、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培养泰、缅、老语种专业学生计1307人,培养国际留学生1169人,培训国际学员653人,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学院被列为了云南省高校“走出去”战略试点单位、云南省实用技能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华文教育基地。
南邦国际职业技术大学( Lampang Inter-Tech College(LlT)),简称LIT,是2004年经过泰国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批准的本科院校,是南邦府最好的私立高校。南邦国际技术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全方位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目前,学校有南邦和曼谷两个校区,南邦国际大学重视和中国的教育合作和交流工作,也是泰国较早和中国开展教育合作及交流的泰国院校之一。目前和云南、广西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合作项目。
2007年,学院与南邦国际职业技术大学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开展4-6周及8-10个月语言文化学习交流项目、一年对等交流教师项目、非学位学习项目及1+4学位学习项目。2015年,双方续签《教育合作备忘录》,开展教师交流、学生互换等项目并明确双方每年召开一次合作项目总结会。截止目前,双方合作已有12年,我方送出学生768人、交流教师及汉语志愿者11人,对方派出交流教师19人、短期交流生22人。双方共建国内外实训基地8个,联合研究和创新的“中泰合作、跨国培养、职业引领、岗位衔接”的“2+0.5+0.5”的面向旅游、商贸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泰国强化学习半年,再到泰国相关企业实习半年。学生具备较强的泰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实现了“语言+专业”的培养。同时,学校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开设泰语选修课,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学会简单的泰语,彰显“专业+语言”的职业教育特点。教师互派交流项目一方面补充了学生在国内学习的外教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赴泰得以国际化教学能力提升。
2010年,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泰国南邦国际技术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春节活动
项目充分体现独特的区位优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方齐抓共管的机制、构建国内国外人才培养不断线的模式、建成“国内+国外”教师队伍、使学生对泰国文化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拓宽了学生国内国外就业升学道路,形成鲜明的特色:
第一,创建了“中泰合作跨国培养职业引领岗位衔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在目的语国最真实的语言环境里学习的实训问题,有效连接了国内外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环节,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二,构建了基于工作岗位的应用泰国语专业“国内外—体化”课程体系,完成了应用泰国语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有力促进了学院小语种专业的建设。
第三,实现了中泰双方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双方教师共同进行应用泰国语课程教学与教学方法改革与建设,完成了《实用泰语语音》等校本教材的编写。
第四,提升了教师的学历及职业能力,通过跨国交流学习、对等交流,双方教师在语言能力提升明显,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以引进应用。
第五,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项目实施后,学生的泰语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高专越南语和泰语口语技能大赛、云南省高校东南亚语比赛及高校学生泰语演讲、泰语比赛中都曾获得过一、二、三等奖。形成了跨国合作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围绕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通过学院、泰方院校及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出应用泰国语专业跨国合作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成立国内外教学督导组,明确人才培养标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真正体现“中泰合作、跨国培养”。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高职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7年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2018年入选首届“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台湾等20余所国(境)外高校或机构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开展师生互访、师资培训、教科研合作等。学校设立了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泰国教科研培训中心及中泰国际旅游学院,辅助“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服务。学校设有留学生政府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与本科院校开展留学生“2+2”联合培养项目等,招收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及也门的学历留学生。截止目前,来校留学生、研修生数量达到200余人。
泰国东南曼谷大学(Southeast Bangkok College)是泰国著名的商科大学,1999年建立,拥有四个学院,以会计和工商管理专业闻名,提供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教育。全校在校生3500余人,教职工200 人,70%以上的教师拥有欧美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来自于欧美各国的外籍师资高达20%以上。
泰国暹罗大学(Siam University)于1965年创建,位于泰国曼谷,是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提供有40多个本科、硕士、博士专业。
泰国工商大学(Rattana Bundit University),由泰国前教育部长Prachum Rattanapian 先生创立于1962年,是泰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大学,设有教育学院,法律与政策学院,国际管理学院等九大学院,近30个本科专业,具有管理学硕士和博士授予权。在校学生近2万人,教职员工1000余人。
东南曼谷大学清莱皇家大学(Chiang Rai Rajabhat University)创立于1969年9月11日。1992年,国王陛下赐名为“皇家学院”,成为皇家学院工会的一员,隶属教育部。2004年根据内阁的意见升级为清莱皇家大学有教师891人,外聘专家500,共有117个专业。
2019年,首批学生获得酒店证书
2018年我校在泰国合作院校设立中泰国际旅游学院,联合培养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选派优秀的泰国学生到我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分段式留学培养。留学生来华期间,为他们设置了在我校的汉语学习、文化体验、专业提升等校内课程,也充分利用我校资源丰富的校企合作平台,为他们提供了高水准的专业实习机会,锻炼留学生专业实操能力,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具备高端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学校以中泰国际旅游学院为依托,凸显学校商科特色,以在商科为基础的各个层面,开展多项合作。利用我校在长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打造的国际化师资团队,向泰国合作院校进行智力输出,外派优秀教师全英文讲授专业课程,联合培养人才,展示了我校教师教学国际化水平,提升了我校国际影响力。借助中泰国际旅游学院,我校与泰国合作院校将就跨境冷链物流技术输出、协建物流专业进行深入的合作,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泰国经济发展。
项目凸显商科特色,全力打造高技能商科人才;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提升专业实践水准;技术输出,带动优势专业“走出去”;国际化师资团队智力输出,展示优质教育资源。成果绩效包括:
第一,建立海外办学机构,助力东盟国家教育发展。项目实行学分互认制度,联合开展全日制学生人才培养,开展“专升本”、“本升硕”项目;组织学生开展互派访学、游学及实习项目;实施师资互聘互享制度;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开发专业教材和实训标准、共创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举办中泰国际合作旅游教育主题峰会、研讨会及学术论坛及相关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
第二,分段培养,创新留学生培养模式。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两个月的汉语学习加专业培训,第二阶段开展专业实践,这种分段式培养模式受到留学生本人,家长及泰国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好评。
第三,智力输出,培养高水平商科人才。选拔三位优秀教师赴泰国面向本科和MBA层次的商科课程授课,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受到泰方学生和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为东盟国家的人才培养及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四,技术输出,专业协建,共同开展科研合作。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设有船舶、交通、现代制造、经贸、建筑、旅游等多个学科49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有多个专业招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学校多个优势专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开办了中德班AHK项目,中泰留学生交流班,中美留学生交流班等。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团队,其中有中国“万人计划”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学院建有轮机中心、现代制造中心、电气自动化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商务中心等19个校内综合训练基地。
10
廊开造船工业技术学院(Nong Khai College of Boatbuiding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ye )位于泰国东北部廊开府,建立于1970年2月13日,学院总面积为31莱75平方哇,是政府管辖的职业院校。廊开造船工业技术学院是泰国三所船舶工业类职业院校之一,是泰国教育部职教委管理下的一所职业院校。学院开设有高职教学以及中职教学,专业门类涉及工业类专业及商贸类专业。其中,高职教学开设的专业有:机械技术专业、机械制造专业、电工电路专业、电子电气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会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多地运用专业知识,学院成立了许多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学生社团,如机械工业专业社团、机械工具社团、焊接专业社团、船舶动力专业社团、会计专业社团、零售业社团、军人学生社团、学有所得社团等。学院致力于全方面培养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注重品质、回报社会,敢思考、敢实践、敢表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创造美好未来。
2018年,泰国勘察纳费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长江与勘察那费技术学院院领导友好交流
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湖北省教育厅以及泰国职教委的指导与大力支持下,学院与泰国廊开造船工业技术学院就开展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就泰国学生来我校留学学制、教学标准制定、教师培训、实训室建设、服务中方境外企业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合作事项达成一致意见。2017年船舶动力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15名泰国留学生进入学院开展专业学习。为保障招收境外留学生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建立了校领导互访机制、二级学院领导互商机制、项目负责人沟通机制等,实现了从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对接、教学运行与管理,到学生教育与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全覆盖。针对泰国留学生学习基础、文化差异特点,项目教学团队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采用1+1+1培养模式;精确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开设衔接有序,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专业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精心组织专业教学活动,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真实项目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精细管理传播中华文化,留学生管理工作刚柔相济,注重对留学生形势政策和中华文化教育。
自项目启动实施,学校进入了“以船为本,走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化办学新时代,项目形成了如下特色:
第一,立足船舶特色专业,辐射推广其它专业;精准定位、精确设计、精心组织、精细管理,力争打造中泰合作品牌项目;输出职教理念、先进技术输出、传播中国文化精髓。
第二,项目取得良好的声誉和效果,合作泰方院校与合作专业不断增加,辐射与推广力扩大,学校先后与17所泰国职业院校就学生来华留学、教学标准推广、师生交流互访、师资培训、实训室建设、服务中方境外企业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合作事项签订合作协议书;人才培养合作项目招收留学生专业由船舶类2个专业扩大为船舶类、财经类、信息技术类、汽车维修类4个专业大类7个专业。
第三,项目促进了更深入的合作与共赢,中泰双方共商、共建中泰船舶制造实训室;获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服务“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主持制定教育部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等5个船舶类专业标准。近五年来,有1774人次学生随着行业企业走出去,服务中国企业海外项目。
学校还建立了“一带一路精英工匠培养基地”,为培养当地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迈开了步伐。
2018年,武汉船院党委书记与泰国廊开造船工业技术学院及兄弟院校校长友谊握手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现有昆明及东川两个校区。教职工人数433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0100余人,占地面积623亩,设立五系二部共计42个高职专业,是云南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7年保持在97%以上,先后有近1000名学生到国外就业,连续多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2012年荣获全省十佳“就业典型”高校荣誉称号。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积极拓宽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越南、老挝等国家相关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累计派出赴韩国、日本、英国、越南留学生50余人,招收韩国、老挝、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留学生500余人。
老挝乌多姆塞省教育体育厅(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Sports and Physical Education,Oudomxay Province,Laos ) 共有71名职工,女性有21人,内设13个机构:管理处,财务处,组织处,计划统计与联处,体育与艺术处,职成教处,普通教育处,检查与评估处,校外教育处,教职工发展处,全民体育处,高等体育处,学前儿童处等部门。积极统筹推进与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项目,抓实老挝机电人才的培养工作。牵头负责组织老挝籍学生、教师、技术工人到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相关技能培训。
欢迎2019年中老机电人才共育项目新同学
老挝乌多姆赛省教育体育厅省长访问学院
三、项目基本情况
2014年8月,老挝乌多姆塞省教育体育厅副厅长带队考察了云南部分机电类职业院校后,确定与学院的合作项目,双方经过友好协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合作共同培养老挝籍机电技术人才。双方商定利用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快对老挝北部四省(乌多姆赛、南塔、琅勃拉邦、沙耶武里)的企业相关人员、学校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维修电工、架线、汽车维修及保养、机械维修等相关技能的培训,帮助相关人员提高技能,实现自主创业或高薪就业。2014年至今,学院累计投入资金达300多万元,用于相关项目的实施,累计招收老挝机电类留学生109人,通过教育和相关技能的强化培训,绝大部门老挝留学生都顺利毕业或结业,并取得了电工证、汽车维修证等技能证书。积极开展专门针对老挝籍技能人员、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电工、焊工、机械加工、维修等培训608人次。经培训后的人员回国后,能很快融入当地企业的发展,为当地相关学校或企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中老两国人员的往来,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自项目实施起,双方每年定期开展高层互访,每年9月,老挝乌多姆塞省教育体育厅领导带团访问学院,洽谈协商新的项目或内容。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老挝留学生足球队
项目由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乌多姆塞省教育体育厅直接开展合作,充分体现了政校合作的优势,增强了项目的公信力和吸引力,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是学院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力举措,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随着中老机电人才项目开展,双方商定将每年9月定为“互访交流月”,深化交流,扩大共识,夯实合作基础,促进双方民心相通。
通过项目的实施及合作的深入,影响力不断增强,项目合作的范围有由原来的机电技术类人才培养向其他领域延伸,如销售、物流、设计等。目前共完成608人次的技能培训,招收老挝留学生109人,一方面积极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培训了一批懂技术、能交流的双语人才,另一方面帮助当地人提升了劳动素质,增强了就业竞争力,造福了民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双方的合作,不仅扩大了中老两国人民间的交流,增进了友谊,而且创造机会让越来越多的老挝学员来到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进一步增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文化课
学院老师培训老挝学生汽车修理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2年苏南镇江商业学校,主要为商贸和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占地面积1048亩,设有13个教学机构,13个专业群。2015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验收,2017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江苏省卓越校建设单位。学校积极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服务,扩大境外办学的规模和内涵,实施“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留学在经贸”计划;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全面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内涵提升,积极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办学60多年来,学校赢得了“江苏商界黄埔军校”的美誉,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优质高职院校。
印尼泗水国际工商学院( Surabaya Intemational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是一所位于东爪哇泗水的私立大学,于1963年5月31日由泗水工程学院教育基金会成立,主要致力于东印度尼西亚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在目前,ITATS已有4个学院,包括14个研究生项目和两个研究生项目,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5600人,拥有450名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印尼泗水国际工商学院(Surabay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位于印尼东爪哇省,以汉语普通话教育和国际商务教育为特色,学校与多所中国大学合作,为印尼当地学生提供16个月的汉语教育,并赴中国大学攻读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习课程,毕业生掌握熟练的汉语和英语,得到业界认可。
学校在印尼的“一带一路”服务项目共有四个模块:江苏经贸–德龙学院、江苏经贸–泗水分校、印尼泗水科技学院电商谷及交换生项目、肯达里Haluoleo 大学合作培育项目。第一,江苏经贸–德龙学院项目。2018年5月,学校与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达成师资提供和人才培养协议,配合德龙印尼治金工业园项目,定向招收印尼苏拉威西地区的学员,为企业培养一批“爱中国、懂汉语、会技术"的印尼本土员工;同时向企业推送优秀的印尼留学生,探索订单人才培养。第二,江苏经贸–泗水分校(JVIC-Surabaya)及印尼游学团项目。学校与印尼泗水国际工商学院( Surabaya Intermational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Technology )决定共建江苏经贸–Surabaya分校,开展管理、实习、培训、科研方面的合作,每年举办印尼学生“江苏文化之旅”活动并安排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能力突出的教师为印尼师生进行英文授课,讲授中国功夫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品课程。同时应印尼师生的要求专程参观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飞行器制造和维修实训课。第三,印尼泗水科技学院电商谷(筹)及交换生项目。学校首个“电商谷”项目已顺利在柬埔寨启动,借助“电商谷”项目打造电子商务专业的国际标准,在柬埔寨运行成功后推广到其他东盟国家。学校与印尼泗水科技学院电商谷拟按照柬埔寨经验,合作推进电商谷项目,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电子商务人才流动建立新机制,同时积极推进与印尼泗水科技学院的交换生项目,从泗水科技学院招收长期交换生,到学校进行汉语培训和专业学习交流。第四,肯达里Haluoleo大学合作培育项目。学校将与Haluoleo大学合作培养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并推荐优秀学生来华深造。
2018年,江苏经贸–德龙印尼学院首期毕业典礼
2019年,“一带一路”现代商贸流通职教联盟成立仪式
第一,派遣培训师资与推荐优秀留学生相结合。根据学校与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位于印尼东苏拉威西省肯达理市的德龙印尼冶金工业园举办江苏经贸–江苏德龙印尼学院培训班,为企业新招聘的有培养潜力的印尼员工开设中文培训课程。同时推荐拥有良好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具有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知识,在生产、仓储等车间,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的优秀印尼留学生赴德龙公司实习,获得企业的重视和好评。
第二,汉语培训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从汉语学员中选拔一批优秀学员派送到企业盐城总部和盐城工学院培训,学校印尼留学生担任这批学员的辅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企业员工接受汉语培训,并把优秀学员选拔到国内深造专业技能。
第三,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海外办学新模式,开展校际、校企结对合作,为国内企业提供“走出去”落地服务,推进职业教育技术设备、教材、课程课件等职业教育整体解决方案输出。招收印尼留学生,采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留学生联合招生订单班、顶岗实习、就业合作、设立奖学金等。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是乌鲁木齐市属唯一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设有经济贸易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和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设65个专业,现有在编教职工726人。学校目前是国家百所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自治区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职教园区理事长单位和乌鲁木齐职教集团龙头高职院校。建校以来,学校已经为自治区培养了7万多名各类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稳居同类院校前列。据第三方评价机构一麦可思数据公司(MYCOS )连续三年调研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区内一流、西部领先、面向中亚的品牌职业院校”是学校“十三·五”奋斗目标。
新加坡PSB学院(PSB ACADEMY)是一所拥有50年历史的新加坡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前身为新加坡政府贸工部属下的生产力与标准局(Productivity and Standards Board )。学院致力于追求学术严谨、与行业紧密相连,以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确保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提高学生竞争力。PSB学院与澳大利亚、英国顶尖大学合作,提供学位课程。拥有600多位全职和聘任制老师,给11,000多名本国和国际学生提供证书、大专、本科和硕士共80多个涵盖不同领域的课程。学院被新加坡教育部所属的私立教育理事会(CPE)授予了教育信托认证计划四年期EduTrust-认证。该认证认可PSB 学院在学术管理方面达到卓越标准,是一家提供高品质教育服务、拥有良好财务状况的教育机构。同时,PSB 学院也是唯一一所荣获新加坡贸工部旅游局颁发的“最佳教育体验奖”的新加坡私立高校并被其他多所行业机构评为新加坡前三甲私立高校。
2018年,入选双百职校合影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与新加坡PSB学院合作举办的“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中新合作高等专科学历教育项目”是2009年4月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设立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先后举办酒店管理、物流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4个合作项目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252人,专兼职教师35人。项目成立中新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实施,双方根据各自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采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理念融合、方法对接”的合作模式,引进了新方先进的专业课程、专业教师、原版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教育教学资源,保留了中方公共课程、专业辅助课程、实习实训、学生管理、技能大赛等教育教学资源,在课程、管理、教法、考核等方面实现“融合对接”,在完成三年的育人过程后,符合毕业标准的学生将获得中新双方毕业证书,进而为学生提供国内、国外升学就业的成长通道。
2017年,乌职大专业教师在新加坡psb学院参加“一对一”课程培训
项目自2009年设立以来,从最初两个合作办学专业增加到四个合作办学专业,项目规模逐年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引进了与新加坡合PSB学院合作的优质教学资源,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定期选派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赴新加坡开展“一对一”的课程教学培训与经验交流,了解、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理念与方法,提高和拓宽了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与国际视野,促进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项目通过引入新加坡PSB 学院先进的“专业分工、适度竞争、效率优先、合理流动”职业教学理念进行制度设计,融合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赛促学、学训交互”职业教育特色,采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理念融合、方法对接”的合作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共育共管·融合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技能大赛、实习实训等特色教育教学方式纳入专业教学环节,体现中外融合人才培养特色,使得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学习材料、考核方式、师资队伍等教育资源在学校落地生根,实现了国际优质教学资源的本土化。
《酒水制作》课程实训场景-―每学年酒店管理专业开展酒水制作实训课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52年,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教育部53所“国家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院校之一,是“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学院”和“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下辖8个系部,23个专业,71个专业方向,有全日制在校生10808人,专任教师440人。学院积极探索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道路,近年来学生在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各类奖项450余项,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平均达98%以上,重点专业就业率近100%,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茅。学院重视国际教育的发展,于2006年首先引入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已有合作办学项目3个,合作教学项目1个,涉及专业有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于2017年开始已连续两年招收缅甸学历留学生。
仰光瑞毕达公立技术学院(GTI Shwe Pyi Thar,Yangon)是一所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全日制职业院校,创立于2015年12月4日,位于仰光省瑞毕达镇工业区,占地52.5亩,设有土木工程系、电子技术系、电气技术系、机械技术系等教学部门;并建有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开设砌砖、单杠柴油发动机维护及维修、基础机床加工、基础电气焊接、计算机基础及住宅布线等6个短期培训课程。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97人,专任教职工75人。
曼德勒国立技术学院(GTl Mandalay)创立于2016年1月,位于曼德勒陈艾塔赞镇(Chan AyeThazan, Mandalay ),占地52.5亩,设有土木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气能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等教学部门;并建有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53人,专任教职79人。
缅甸华侨华人青年工商会于2012年12月5日在中国驻缅大使馆的鼓励及缅甸华侨华人领导的提议下成立,会员200多人,经营领域涵盖缅甸房地产业、建筑业、制造业、酒店业、物流业、农林业、旅游业、加工业、矿产、贸易等,是目前缅甸最具代表性的华人青年组织,主要致力于慈善、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推进。
2019年,第一届缅甸留学生毕业典礼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缅甸中国友好协会与缅甸华侨华人青年工商会签署教育合作框架协议书,开启中缅两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多元辐射”的新型教育合作模式。“一个中心”是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输出主体,“两个基本点”是缅甸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缅甸中国友好协会与缅甸华侨华人青年工商会,作为输出主体的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在学院本部和缅甸教育培训服务中心两地,以“研学研修、双向交流”的合作方式,从培养掌握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理念、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提高、教师团队建设和能力提升四个方面开展合作。合作项目包括物联网技术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类别包括招收国家奖学金式学历留学生,自费学历留学生,接收缅甸高等职业院校优秀师资来校进行相关教学技能提升的研读培训,非学历短期技能培训班,以及学院外派优秀师资和校企合作单位为在缅的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学生、缅甸企业开展短期的培训讲座。
2019年,组织缅甸学生赴绍兴文化体验
第一,合作机构特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五大特色”。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缅甸高等职业院校和具有一定规模、高质量、现代化、本土化、国际化、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平台与缅甸职业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为两个基本点,突出文化特色、国际化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为社会服务特色等五大特色。
第二,合作路径特色:“打造一个制高点,覆盖提升一大片”。充分发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带动作用,展开多方面的职业教育培训、合作交流,提升缅甸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促进缅甸企业的转型发展与升级。
第三,合作层次特色:凸显教师能力提升,多方向扩展教育服务。以教学与科研为切入,加强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为缅甸教师发展搭建切实有效的平台。
第四,合作办学特色:构建“434”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434”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是“四项”育人目标——“懂汉语、有技能、会动手、能创业”,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根据缅甸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理论知识+实践教育+文化体验的“三元融合”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学习专业和掌握技能,以达到学生“语言、专业、技能、文化"四个层面递进提升。2017与2018年,以全额奖学金方式分别招收了13名和15名学历生。目前招收优秀缅甸学生入浙江机电职业学院完成3年的相关专业技能的学习已成为一个长效合作机制。
学院始建于1956年,隶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培养邮政专门人才的公办高职院校,同时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国家开放大学邮政学院、中国邮政科技服务支撑基地。学院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泰国正大管理学院等多所境外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曾获ATD卓越实践奖、国际绩效改进最佳实践奖等多项国际荣誉。
学院成立于1970年,隶属亚洲–太平洋邮政联盟,总部设在泰国曼谷,现有32个成员国,由中国、印尼、泰国、菲律宾等12个成员国组成的理事会进行管理。学院开创独特的互动讨论式教学培训体系,面向成员国邮政技术、业务、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业务发展、企业管理和技术应用,以及新理念、新技术、新业务等多个方面。
培训项目2-毕业典礼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行业优势,以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为平台,与亚太邮政学院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密切合作,如两校联合开发培训项目,两校联合培养师资,我院选派专任教师为APPC常驻授课,我院输出优质培训课程,并承担阶段性授课任务等。2018年与APPC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项目宣传了我国在邮政领域取得的成就,拓展了与亚太各国邮政合作空间。项目成功为亚太地区各国邮政分享了中国邮政在智慧邮政、邮政扶贫、农村电商及数字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输出并培养了众多高水平师资,且这些师资反哺中国邮政人才培养,多年来为亚太各国邮政培养人才近千人,该联合培养项目已成为常态化合作机制。
第一,为高职院校提供了与国际组织合作的成功经验。APPC作为国际组织专设的院校和培训中心,辐射和亚太地区各国邮政,影响力巨大。我院与APPC的全方位合作,加强了与亚太地区各国邮政的沟通联系和持续跟踪,有效整合了邮政优秀培训资源,积累了与国际组织合作的成功经验。
第二,为行业办学院校探索出中外联合培养人才的路径。我院隶属于中国邮政集团,既是行业办学,又是集团培训中心,积累了服务行业企业的丰富教育培训经验和培训资源,通过与APPC多年合作,探索出行业院校中外联合培养人才的路径。
第三,探索出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交流的模式。通过与地区邮政组织的长期合作与对接,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探索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等国际交流合作的可行模式。
第四,为亚太国家邮政孵化了个性化、定制化培训项目。孵化出针对澳门邮政、柬埔寨邮政的个性化、定制化培训项目,扩大了人才联合培养的朋友圈。
第五,形成了两校师资互培、资源共享的长效合作模式。学院与APPC的师资互培反哺于学院的教学和培训中,形成了师资培养的良性循环;多年来,两校共享培训项目、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料,已形成长效合作模式。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食品药品类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入选教育部“双高计划”。学院秉承“以人为本,立德尚能”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多元融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中国食品药品职教联盟平台,与英国、法国、西班牙、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合作,成效显著。
『中印尼“校校企”国际化食品行业专业人才培训项目』
印尼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位于首都雅加达西部西卡郎地区,是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布局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个乳制品生产基地,是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乳品企业。项目2018年11月投产,占地面积为22.1亩,一期总投资1.7亿元,主要生产低温酸奶和乳酸菌饮料,是蒙牛开启海外全产业链布局的第一站,是蒙牛集团从草原牛、中国牛到世界牛的国际化进程中的开拓先锋。
kopertip来我校洽谈
项目立足服务大健康产业和“走出去”中国食品企业发展需求,以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国际化为目标,与印尼高等职业教育联盟和印尼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合作,创建苏食院蒙牛YoyiC印尼培训学院,开展招收和培养印尼留学生,探索海外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模式。选派专业教师赴印尼针对134名印尼本土员工和89名中国外派员工,开展食品生产技术、微生物检测等专业技术知识、印尼文化、汉语等培训项目,接受优秀企业外籍员工来华进校进修交流,组织订单班学生海外顶岗实习等。通过开展以上订单式培训、实战化学习和专家现场指导,为企业培训和培养具备乳制品专业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技术人才,为印尼乳业行业发展和“走出去”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服务蒙牛乳业全球化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校校企三方在印尼洽谈
项目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主动探索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联合印尼院校和中国企业,通过人才定制培养、校企共建海外培训学院等方式,共同探索国际化食品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国际化教学资源,推进中国职业教育标准国际化,培养具备国际化能力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能够适应“走出去”企业需要的熟悉两国语言文化、通晓国际规则的创新型高技能食品行业专业人才。
同时,对接企业“走出去”发展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和实施中、外籍员工培训计划,将企业的技术标准转化融入课程标准,从食品生产技术到中、印尼语言与文化,着力国际化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助力企业中外籍员工文化差异的融合和创新,以期形成“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和“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校企”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力地支持了中国食品企业海外业务发展的人才需求,也为印尼本土年轻人提供了“学习+就业”的快速优质发展路径,推动了中国高职院校优势资源输出和打造国际化职教品牌的进程。
印尼挂牌仪式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于1998年。学院位于钱塘江新区,现有民航交通、信息技术.商务贸易、经济管理.创意设计、继续教育6个分院,社科部、体艺部2个部,在校生7500余人。学院秉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立足钱塘新区、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面向浙江省,为现代服务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职业人。
老挝职业技术教育司是老挝教育和体育部下属的部门。主要职能是在全国范围内,根据行业需求,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企业和行业提供技术技能支撑;为全国25所公立职业学校和学院以及65所私立学校和学院的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下发;为政府制定政策提出策略和依据与国外企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并与本地国际机构和企业合作,以确保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良好发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学院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国际教育行动研讨会
弘扬中华文化留学生书法成果展
项目秉承“协同共享,共建共赢”的理念,建立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开展老挝职业院校骨干师资培训,接收老挝访问学者、招收学历留学生和语言交流生,指导老挝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提供旅游市场营销、导游服务技术、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礼仪课程。项目涵盖面广,形式多样,中老双方获益教师和学生数量大,成功搭建了旅游类职业人才培养的中老交流平台。
参加企业实习招聘
第一,与老挝教育部及所属高校、旅游类企业开展交流合作。与老挝教育部职教司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展老挝部属职业院校骨干师资培训、访学,专业建设指导,开发专业建设课程包,招收学历留学生、定制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为老挝旅游类企业提供咨询等项目。
第二,成为老挝政府部门、高校走进浙江了解浙江的窗口。4年来接待或承办各类中老交流大型活动,如老挝高级干部研修考察活动,老挝副部级以上干部25人等。期间接待老挝外宾总领事3人次、副司级以上3人次,职业院校副校级及以上26人次。
第三,召开民办高职院校推进“一带一路”国际教育行动研讨会,中老双方教育部门、对外合作交流部门等各级领导出席会议,为民办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院校)交流与合作方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提供了借鉴。
第四,积极开展职业教育领域相关合作研究,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一带一路”背景下老挝旅游类专业学历留学生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jg20180757)为浙江省十三五教改项目。
留学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荻得三等奖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位于四川德阳,是首批国家示范高职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拥有工业机器人等省级工程实验室和数控等一批国家精品专业,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培养德技兼修高素质技能人才。学院荣获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第六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培养案例入选国家“砥砺奋进五年”成就展和共和国成立70年成就展。
泰国南邦职业学院位于泰国北部,是泰国一流职业院校。学院设有商业管理等14个专业的本科、专科和证书层次教育,曾获泰国教育部“2017皇家成就奖”。学院致力于推进与中国职业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校内设有中国汉语学习中心,为泰国北部职业学生提供汉语教学服务。
2019年1月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家团队针对泰国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智能制造技术与工业机器人技术培训;2019年4月学校为泰国10所职业院校的19名专任教师,在中国开展了为期20天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培训,推进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化发展;2019年10月学校与泰国清迈技术学院、乌特拉递技术学院等4所技术学院合作,招收泰国学生26名,采取“1.5+1.5”双学历证模式,开展中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联合培养,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资源,培养技能人才。
学校依托区域行业优势和“双高”建设专业,基于与德国KUKA合作打造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平台,与南邦职院牵头的11所泰国职业技术学院合作,针对“泰国4.0”战略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以“师资培训+双学历教育+企业培训+鲁班工坊”阶段推进,高起点、多层次、系统化开展中泰工业机器人技术联合培养项目,培养泰国本土职教师资和技术技能人才,搭建中泰企业工业机器人产品和技术合作交流平台,助力泰国战略产业发展。
第一,以高端技术技能服务国家战略。学校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依托与全球先进制造商德国KUKA共建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与“双高”专业建设团队,培养本土化高端技能人才,支持“泰国工业4.O”战略未来重点产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
第二,多层次、系统化培养技术人才。项目面向泰国教师、学生、企业人员,通过学历教育、短期培训、鲁班工坊等方式,多层次、系统化持续培养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输出职教人才培养“工院方案”,填补了泰国职教专业空白,培养了急需技术人才。
第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建国际平台。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由学校与德国KUKA、成都环宇等企业共建,将建于泰国的鲁班工坊也将由中泰企业及院校四方共建共享,院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应用推广产品,搭建国际校企合作平台,扩大中国制造影响力。
010203040506070809
10
11
12
目录
目录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是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学校设有化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继续教育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科学部、体育部等教学单位,开设有37个专业,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共计10000余人,其中本科生98人,3+2分段培养学生290余人,外国留学生近400人。近年来,学校聚焦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聚力打造“丝路人才”教育品牌。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学历留学生规模位列江苏省高职院校第二。
印度尼西亚普禾加多维迪亚第一信息管理学院(SIMIK WIDYA UTAMA,INDONESIA)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南部,是专注于信息类专业研究的职业学院。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韩国、日本院校机构均有合作。学院发展愿景和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高质量学校,在信息技术领域组织一个高质量的学习过程,鼓励技术创新的精神。通过不断地推进和进行研究活动开发和集成信息技术研究,以技术创业精神培养信息技术领域合格毕业生。同时统筹兼顾科技与产业的关系、技术持续积累与爆发增长的关系、市场需求和引导创造市场需求的关系。重点发展专业为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学和会计。
2018年,扬工院印度尼西亚学生李纳帝等在首届“中英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中国区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9年,扬工院留学生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批职业院校国际赛道铜奖
2015以来,学校招收培养的印尼留学生213名,积累了印尼区域教育合作可行性研究和探索实践。2018年12月经双方建立中印“丝路人才”产教融合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委员会,常设办公室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项目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已初步建立、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价体系正逐步建立。中印“丝路人才”产教融合联合培养项目前期阶段重点做好师资联合培养、学生短期交流、机制体制建设。拟于年中完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两个专业的“2+2”合作办学项目(学历教育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通过学分互认,对接优化两校专业课程、嵌入企业标准,完善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实施中印“丝路人才”产教融合联合培养“2+2”合作办学项目。并积极共建“丝路人才”培养标准,校校企三方共创招生标准、课程标准、企业兼职教师标准、实习标准以及就业标准。结合印尼区域学生特点,将各项细化指标融入到招生、教学、实习、就业等各个操作细节中。
印度尼西亚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访问团参观国家级石油化工生产实体仿真实训基地
扬工院举行印度尼西亚职业学校校长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培训团组签约仪式
第一,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打造“丝路人才”联合培养特色。为印尼区域培养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经济发展亟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熟悉当地人文社情、具有熟练技能、懂中国技术和装备标准且具备较高汉语水平、了解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的本土化人才,校企三方实现“互研、互建、互学、互用、互赢”的共赢发展。
第二,构建三位一体的“丝路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携手印尼应用型院校,与北京华夏力鸿商品检验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印尼)天健美朗发电有限公司等海外合作企业联手,紧紧围绕“走出去”企业所面临的本土高技能人才匮乏等问题开展探索,联合培养熟悉当地人文社情、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技能型“丝路人才”,为“走出去”优秀企业和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
第三,尝试性地建立“职教共同体”,实现互鉴共享。与合作院校、合作企业携手开展职业教育互联互通、职业人才培养培训。根据企业需求,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及相关的实习、实训岗位。积极探索境外办学,互鉴先进教育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第四,聚力打造“扬工方案”的“丝路人才”教育品牌,发挥辐射作用。厚植文化底蕴、精湛一技之长是打造“扬工方案”的“丝路人才”教育品牌的核心,以中国文化作为主要牵引,以国际标准为切入点,充分考虑到“走出去”企业所遵循的国际标准,融入企业对本地人才的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要求。
扬工院“一带一路一家亲”国际文化交流节
杨工院与(印度尼西亚南加)海螺集团开展“丝路人才”联合培养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以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建设单位”;2018年1月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占地面积4600亩,校舍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室200多个,建有36个院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700多个,图书馆藏书11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学院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400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国内外20多位知名教授包括6位两院院士担任学院兼职教授。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48人。
印度尼西亚任抹州立理工学院(State Polytechnic of Jember, Indonesia)是一所聚焦于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其教育项目主要包括课程、培训、具体资格标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企业核心课程,以满足合作方的特定职业和领域资格需要。学院始建于1988年,是爪哇岛唯一的州立农业理工学院,建校起初源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财团的资助,之后的两年里受亚洲开发银行资助、获国内外知名大学教师支持而发展迅速,跻身国家级职业教育院校。2017年学院在全国高等院校排名中被评为第一等级;2018年1月15日,学院荣获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发的2017年度全国高等院校最佳工作单位第三名。
2014年8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印度尼西亚任抹州立理工学院在学生交换、教师互换等事项达成了合作意向。2015年1月,双方决定以畜牧兽医专业(印尼为动物科学专业)为试点全英文授课方式开展农牧类专业交换生项目。为了鼓励中方学生积极参加包括交换学习在内的各类出国(境)学习,学院出台了《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办法(修订)》,在经费管理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组织管理方面明晰了职责、在教学管理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促进了学生交换学习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文件的出台,激励了更多中方学子走出国门、开启留学生涯。
2015年,中印尼学生一起参观当地饲料厂学习生产工艺流程
2017年,印尼交换生参加中国文化文物展
第一,紧扣农业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行业特色鲜明。两校从传统办学特色出发,聚焦于农业这一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国际化发展需求,围绕农牧产业链发展需求,通过开展农牧类专业群学生的交换学习,携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专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促进农牧产业链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项目实施的3个专业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牧产业链的主要环节。不仅培养了两校学生的专业国际化能力,而且通过双方师资互动交流增强了两校对对方国家农牧产业链发展特点和需求的认识,加深了对农牧产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途径、评价的把握,深化了对培养国际化专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教育规律探索,为提升我国农牧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人才支撑。
第二,紧扣国际化专业人才目标,培养特色鲜明。本项目以培养国际化专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采用英文进行课程教学,通过跨国师资互动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体现了本项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项目实施以来,双方以“协同共享”为基本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互访12人次,创造条件,使交换生有更多机会深入到企业、学校、社区,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加强学习、生活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互动,项目的人文交流功能充分凸显。
第三,健全完善项目可持续发展机制,管理特色鲜明。为保证项目规范运行,双方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三年以来已连续执行8个批次的学生互换,专业覆盖面不断扩大,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实施绩效日益显著。
2015年,畜牧兽医专业中国学生在任抹当地羊场实习
2017年,中印尼学生共同参加印尼国家职业教育英语奥林匹克大赛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11个学院,40个专业,其中6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现有教职工912人,专任教师539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7年7月荣登“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和“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榜单。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设立海外研习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及课程共建、学分互认、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学校发挥品牌专业和特色课程优势,吸引国际学生来校短期交换和修读课程,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Singapore Nanyang Polytechnic )成立于1992年,是新加坡政府所属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教育学府,为满足新加坡不断飞跃增长的经济和对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五所国立理工学院之一。学院着重培养与训练复合型人才,是新加坡社会的科技\经济\社会文化人才储备基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有七大学院:商业管理学院、化学和生命科学学院、设计学院( School Of Design ) .工程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新加坡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久负盛名,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典型范例,多年发展过程中,NYP创建了自己独特职业教育理念和学院文化及精神,其理念及文化的典型代表包括:“教学工厂”“综合科技环境”“经验积累与分享(AES)”“无界化校园”及“4C”特色( Culture、Concept、Capability.Connection)等新颖的职教理念。
2009年学校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签署《中国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国际合作意向书》,成为中国华南地区新加坡“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南洋理工学院每年派四批学生来学校进行项目研习,每批40名学生,研习时间为2—4周。研习完成后获得学校颁发的课程结业证书及相应学分。基于研习基地良好的运行及管理,2018年5月签署无限期协议(至其中一方提出终止为止),至今,共接受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生计1688人。2016年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新加坡)”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正式挂牌运行,每年组织2批30名左右学生赴南洋理工学院研习并获得相应学分。目前,已有近200人次教师赴NYP开展师资培训,172名师生赴NYP学校研习基地研习。学校设立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全面推动国际化建设。两校形成了经常性高层及项目运行专门部门和人员的联络和沟通机制,精心设计研习内容及形式,研习项目包括自带专业项目.特色课程、企业认知、岭南文化及城市文化体验、师生专业对口交流等。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合理设计、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同时建立及时的项目反馈和评估体系,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
第36期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生参观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研习学生毕业典礼合影
项目对以研习基地为平台开展教师培训、专业及课程研究、学生交流等,对于教学改革、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营造国际化氛围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宣传和推广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和“输出”。宣传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果,输出优质特色职教课程是“走出去”和提升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和有益尝试。
首先,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稳定性好、可持续性强。来华1688 人,赴新近400人,双向互动交流充分。短期研习项目作为留学生教育的补充,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对于促进中外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宣传中国文化、增进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境内境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在每一批研习项目实施前,根据专业要求及个性化需求的不同,双方管理人员及教师多次协调沟通,编制详尽的研习日程,并做好应急预案;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不断开发新资源以满足学生研习需要;广拓研习内容,使研习师生获得了更多的当地文化体验,为双方师生创造了更多的交流互动机会。
第三,研习课程特色凸显“传统技艺+中国元素”。学校皮具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广东省高职教育一类品牌专业、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和广东特有的时尚市场背景,打造有国际水准的特色课程,对新加坡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生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茶艺室体验中国茶文化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项目研习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之一,其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的石油部兰州石油学校和化工部兰州化工学校以及兰炼职工大学、兰化职工大学。1984年,直属中国石化总公司,2000年划转甘肃省。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转制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甘肃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在学院挂牌成立了甘肃工业技师学院。学院下设11个二级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6所研究所(室)和15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可招生专业和专业方向82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 多名,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学员5000余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10年超过93%,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星级示范学校”、“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腾博雅教育集团(Tharnpanya Education Group )初始于1991年,于2006年正式成立教育集团,总部位于泰国曼谷中心,是在泰国为数不多的私立综合性教育集团,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证书级的教育。现集团旗下有6所独立经营的学校:Tharnpanya School(腾博雅学校)、Tharn Technology College(坦科技学院)、British Columbia International School BangKok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曼谷国际学校)、Matayom tham Technology(马塔永坦科技学校)、Mahachai Institute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马哈才汽车技术研究所)、Grosso Music School(迦罗索音乐学校)。自2015年起集团同中国大陆开展了合作项目,至今已与国内20多家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腾博雅教育集团开始合作于2017年5月,已签订《中泰合作协议》、《中泰附属合同协议》、《中泰附属合同方案》、《中泰职业教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等协议。协议规定了双方围绕汽车相关专业开展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社会服务、实践条件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双方分别提供项目展开的技术支持,包括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及培训设备,提供学习场所和环境,分别到对方国家进行交流互访;为增进两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2018年7月开展“夏令营/冬令营”项目;为加深两校间师生的文化交流,初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2018年开设免费交换留学生项目;针对汽车专业开展“2+2”专升本合作项目。根据协议,学校已于2017年7月和2018年1月派送专业教师4名赴泰国腾博雅教育集团开展教师互派活动,通过初步商定,汽车工程学院和吗哈才科技技术研究所(大学)实行“专升本”的项目从双方的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度、资源共享、专业建设、学分置换等方面对汽车检测技术专业的“专升本”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9年,大学生活动中心文莱学生学习武术
2019年,文莱学生参加石化学院第一届国际文化交流节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既是学校优质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彰显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此项目体现的特色有:
第一,准确定位国际化办学的目标和方向。我省基础教育比较薄弱,人均生活水平较低,泰方的消费水平不高、教学设备有相似之处,所以项目的开展给学校准确定位国际化办学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第二,构建好国际化课程标准和体系,建设一支高职院校国际化师资队伍。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方式,让教师能够有更多机会到泰国进行短期考察培训、技术技能交流,感受到国际职业教育专业标准、教学标准等。
第三,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国际化校园环境和氛围。通过国际化办学路径,探索出适合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举办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文化活动、技术技能交流活动等,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知能力。
第四,开拓就业渠道。项目提供的学历学位证书,均为双方教育部认可;留学生在泰学习期间,提高了英语水平、增加专业知识储备,同时拓宽了国际视野。留学生毕业后可自主选择回国或留在当地就业,开拓了双方 学生的就业渠道。
第五,借助职教集团平台,助力我省职业教育。学校牵头组建了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现有我省中高职院校54所,可以利用职教集团这个平台,给我省的中高职院校提供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社会服务、实践条件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助力我省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2019年,大学生活动中心文莱学生书法作品展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于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山东省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2005年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入选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地处日照大学科技园,占地1242亩,在校生15000 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设有10个二级学院,41个专业。学院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91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副会长薛荣兴先生担任名誉院长。引进韩国新星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开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合作创办现代汽车学院。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成水产、食品、汽车等特色专业实训中心。
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 Infrastructure University Kuala Lumpur )前身为始建于1980年的马来西亚公共工程部的研究培训机构,2012年通过认证成为大学。吉隆坡建设大学是马来西亚第一所结合软硬基础设施概念的建筑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优秀沟通能力、科技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科技技术人才。2017年在马来西亚国家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的高等教育机构评级调查中被评定为4星(良好)等级。吉隆坡建设大学的课程广受国内与国际的专业组织认证,其中土木工程课程取得了马来西亚工程理事会(BEM)与美国工程师权威组织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 )的认证,其他专业课程也获得相关专业组织的认证,包括马来西亚绘测师理事会(LAM)、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马来西亚土地测量师皇家学会(RISM)、马来西亚会计师协会(MICPA)等。
吉隆坡建设大学副校长Christiantine Della到校参加教师座谈
交流合作共同起航
2016年6月,为促进与“一带- -路”沿线国家院校交流合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签署了《学术合作协议备忘录》,在师资交流、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初步意向。2016年12月,双方签署了《学术合作协议》,明确了学校学生赴马来西亚进行交换学习、学校教师赴马来西亚做访问学者等合作项目。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先后分别选派2名同学、1名教师赴吉隆坡建设大学交换学习和做访问学者。2017年11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派团组赴马交流,双方——致同意遴选各自优势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合作办学,就合作办学的形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引进等达成合作意向。2018年4月,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办学项目协议书》,明确了引进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系统引进马方的课程、师资、教材,借鉴英联邦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2018年6月,学校继续选派⒉名学生赴马交流学习1年,选派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3名专业教师赴马做访问学者,拓展两校间的实质性合作交流项目。建设大学的学生也将于2018年10月到校开展“齐鲁文化体验营”交流活动,学习汉语知识,寻根中国文明,体验齐鲁文化。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第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双方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高技能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储备既了解马来西亚文化又掌握行业专业知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二,项目运行有序,获得双方高度重视。两校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广泛开展了师生交流、专业座谈、合作办学等多形式的合作,获得双方院校领导高度重视。双方签署了《合作办学项目协议书》等4个合作备忘录及协议,规范了高层互访、学生交换、讲师交换、合作办学等工作。
第三,对接国际标准,引进国际化优质课程。吉隆坡建设大学的所有课程皆取得了国家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的批准,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引进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的优质课程,直接对接国际化课程标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国际化就业渠道。
第四,拓展了师生国际化交流渠道。双方教师互相交流,就中马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培养、学生教育等座谈交流。选派学生赴马交换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
第五,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2018年两校计划开展“马来西亚学生齐鲁文化体验营”活动,将汉语学习与文化体验相结合,为马来西亚学生提供寻根文化起源的机会。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签署合作交流协议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常务副会长和秘书处单位,商务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等。学校共有智能装备制造类、应用化工类等6个专业群、33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000多名,非全日制学生和各类培训人员16000多人。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现有中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加酒店管理专业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德国IHK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和英国EAL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及英国现代学徒制,在海外成立“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和“中斯(斯里兰卡)丝路学院”。学校已累计为五大洲113个发展中国家的2028名学员提供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相关培训。
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目前拥有16090名学生,其中1907名文凭生、12113名学士生、1240名硕士生和1005名博士生,在敦大修读的海外生580名。共有2259名员工,其中1051名为学术职员,1208名为行政人员,外国籍职员22名。目前,敦大拥有8个院系,包括工程科技学院、机械与制造工程系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院、科技管理和商业系院、技职教育系院、电脑科和资讯科技系院、科学技术和人类发展系院;拥有1个研究生所、1个文凭学习中心、4所卓越研究中心和13所研究中心;提供88个课程,其中9项文凭课程、43项学士课程、27项硕士课程以及10项博士课程。敦大持续不断地在工程和科技领域方面发展,致力于国际性大专学府方向,且学术与研究侧重技术、工程、工艺管理以及工艺教育。
2019年,我校校长张慧波教授与敦胡先翁大学执行校长瓦希德·拉扎利教授等在中马职业技能与文化中心办公室合影
在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和宁波市教育局的牵头支持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间形成了积极的互访沟通机制,从职教办学模式互鉴、教学和科研合作、到师生双向交流等,共同探讨“一带一路”新合作理念下如何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办学水平、深化互利共赢。在“一带一路”——东盟合作倡议框架下,双方已筹备互设中国–马来西亚职业技能与文化中心项目。从技能技术、语言文化、国际理解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并依托互联网对话、技能切磋大赛、非遗文化体验、文化微游学等项目,有效提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和中国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力。依托交流项目先行,双方互派师生往访开展职业技能与文化游学活动,建立两校间的良好互动,增进学生对彼此国家的了解与认同。中国-马来西亚职业技能与文化中心得到了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的高度关注,并给予项目实施以大力指导与帮助,进一步扩大了项目的外延效应。
2018年,敦胡先翁大学师生来校开展职业技能与文化交流
中国-马来西亚职业技能与文化中心项目在“—带一路”——东盟合作倡议框架下开展,积极创新职业院校师生交流模式,构建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交流格局,打造国际合作交流品牌,项目特色为:
首先,双校区,创新合作交流新模式。项目分别在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设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中心”,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敦胡先翁大学–马来西亚中心”。双方师生可分别在两个中心开展语言文化和职业技能学习体验活动。同时,双方还通过互联网开展实时的共享与联系,将合作交流时间自由化,增加了合作交流的有效化。
第二,技能+,深化职业院校合作新内涵。中国-马来西亚职业技能与文化中心项目侧重于职业技术技能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增加文化和语言的推介与体验,双方将依托各自在传统文化领域的特色与特长,为彼此提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体验课程。语言通则文化通,文化通则人心通,中心开展的技能+模式,打造职业院校国际合作新LOGO,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国际合作的内涵。
第三,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国际理解能力。中国-马来西亚职业技能与文化中心项目提供双方学生一个不同文化背景下技术技能教育展示、对话、交流、合作、共赢、互补的平台,同时也是是不同教育方式、模式、资源的共建共享平台。
第四,开放合作,敞开探索深化合作的大门。中国-马来西亚职业技能与文化中心项目从互设中心开始,逐步将合作中心向实体运作探索拓展。
2019年,我校与敦胡先翁大学共同举办第三届亚洲职业技术教育专家论坛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入选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入选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5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2017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深化“政行校企”合作,构建了专项合作型、紧密合作型、校企一体型等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师资”共享、“人才”共育、“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学校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探索开设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招收留学生等国际化办学之路,提升了办学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成功入选首批“留学江苏”目标学校。
柬埔寨工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28年,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市,由柬埔寨王国劳工与职业培训部管理。该校以为各行业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为使命,以成为各企业盛赞和支持的技术培训院校为愿景,以培训适合各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提供实习条件,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动手能力。该校现有1245名学生,106名教职工。学校提供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和工程师学历、高级文凭和职业培训,就业率100%。
2016年,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来华留学生先进集体
2017年12月,学校与柬埔寨工业技术学院签署了中国·柬埔寨“电商谷”(ECV)项目合作协议书,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共同牵头的“电商谷”合作项目顺利启动。“电商谷”(ECV)是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策划和发起的旨在增进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投资150万元,促进中国与东盟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产业合作、创业发展的开放型合作平台。“电商谷”坚持“凝聚、开放、创新、共享”的发展理念,汇聚行业产业优质资源,承载着电子商务教育研究、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师资交流培训、职业资格认证、行业咨询服务、产业合作交流等职能。为配合电商谷项目,学校与柬埔寨泰州商会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建设建设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柬埔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并与在柬中国企业签署共建“离岸孵化”框架协议。2017年7月由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柬埔寨泰州商会共同举办的柬埔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高级经理人培训班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市正式开班。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获得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
电子商务国家级教学团队成员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印尼分校、柬埔寨办学点
项目运行以来形成了以下积极成效:培养电子商务行业专门人才,助推“一带一路”经济繁荣发展;形成国际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路径,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建立新机制;实现教育融通互动,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教育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形成“强链接”、“一体化”的中国一东盟电商产业生态圈,助推国家和地方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目标;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其它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起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电商谷”(ECV)项目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创业实践、指导帮扶、项目孵化融为一体,构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在其它领域的人才培养、技术研究、留学生教育、师资培训、资格证书认证、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起到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项目也形成了独有的特色:首先,联动发展、合作共赢.柬埔寨“电商谷"及培训中心项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同规划合作路径、总结成功经验,分享教育学术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际应用价值,实现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其次,广泛参与、真实运营。柬埔寨“电商谷”项目充分发挥两国行业、企业、院校之合力,采用“行业协会+院校+企业”的广泛参与合作模式,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多方共同合作联动,学校对照企业需求提升教育质量,积极谋求共同发展。第三,形式创新、因材施教。柬埔寨“电商谷”充分考虑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实际情况及意见建议,因材施教,设计阶梯性实践项目,带领学员解决项目运营的具体问题,把解决问题作为教学、培训、实践的重要抓手,进而提高学员工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我校教师与柬埔寨劳工部部长会谈
我校贸易与物流学院钱廷仙院长一行4人赴柬埔寨开展培训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1951年建校,2010年建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学校整体搬迁到重庆江津区。学校占地面积1100亩。设有9个学院49个高职专科专业,教职工700余人,其中教授72人,副教授162人;博士42人,硕士268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成人学生3000 余人。经教育部备案,与澳大利亚堪培门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举办中澳高等教育专科项目涉外会计专业(中澳班)。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高校建立长期校际交流机制,在专业合作、课程认证、职业资格认证、师生培养、学历提升等方面开展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泰国、马来西亚、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开展海外留学生培养和技术服务。
乌隆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7月7日,初名“织工学校”最初建在乌隆府总督和府尹府邸附近。并在1976年10月1日升级为乌隆府大学,分为两个校区,即乌隆他尼技术学院校区和乌隆他尼职业教育学院,它位于乌隆他尼省Muang 区 Makkhaeng街道的Poon Sri路8号。开设中级职业教育专业商务、家政、艺术、旅游;高级职业教育专业工商管理、信息和通信技术、艺术、经济学、旅游;本科专业工商管理。
2018年,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国际教育交流周授牌仪式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乌隆府职业学院作为中泰双方理事长单位,在孔敬大学孔子学院的帮助下,与中方21所院校,泰方18所院校于2018年4月18日-4月20日在工程职院召开“中泰职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中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交流会”,并成立“中泰职业教育联盟”。中泰职教联盟成立以中泰学生互访交流、教学资源共享、学历及职业证书互认、国际技能大学筹办、合作共建海外教学基地、两国院校间合作办学、推动中泰两国的职业教育交流制定标准和规范,保障中泰两国学生利益作为其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经过中泰联盟办公室的努力,已促成学生互访交流2次,为来自泰国12所院校,近100名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并应泰方多所职业院校要求,推动建设联盟海外远程教学基地1个,基地设立在孔敬大学孔子学院,基地的双语远程职业实训课堂也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并开展中泰双方高校优势专业教师互派交流,现有17名泰国教师来学校进行短期交流培训。
2019年,中泰职教联盟年会
中泰职教联盟项目汇聚了中泰高职院校、企业界英才,以“合作、交流、互助、共赢”为宗旨,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发展、整体提升、服务区域”为目的,加强中泰高职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地教育领域及企业界扩大,联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为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带社会快速发展作贡献。
通过联盟可促进各成员单位在专业、师资、设施设备、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课程资源、专业设置、实习实训、职业培训、技术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献度,合力打造中泰高职教育集约化服务发展品牌。
通过中泰职教联盟,还将根据不同行业、专业,制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指导意见和专业建设基本规范,开展市场需求分析、预测,建立专业优化、调整和预警机制,服务联盟单位专业建设。创新完善社会服务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
中泰职业教育联盟的成立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行动,旨在推动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化发展,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地区做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行业标杆。
2019年,中泰职教联盟泰国教育中心揭牌仪式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于1993年创建。学校现有五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36.02万平方米,教职员工2294人,其中专任教师1182人。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工业中心、国际教育部等教学单位,招生专业70个,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3443人。学校已累计培养10万余名全日制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已累计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院开办了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成为首批获得招收海外留学生资质的高职院校和首个获批面向港澳台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学院加强与职业教育国际组织的合作,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全球联系中心之一,获批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计划亚非研究与培训中心。
马六甲马来西亚技术大学共有3个校区、现有电机工程学院、电子学和计算机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制造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技术学院、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学院等七个学院,提供工程类、信息通信技术和管理学科的专业教育。马六甲马来西亚技术大学提供文凭、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等层次的学术课程教育。为了确保课程的质与量能够满足业界的需求,培养技术娴熟的人力资源,把马来西亚发展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马六甲马来西亚技术大学与业界专家紧密合作开发高度专业化课程。
学校与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自2004年建立交流合作关系,2007年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2013年12月学校第一个海外汉语语言文化中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来西亚应用技术大学汉语语言文化中心”成立,首批26名学生获得汉语学业证书。2016年10月,第二个汉语语言文化中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萨阿南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语言文化中心”成立。2018年3月,学校与马六甲马来西亚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涵盖了马六甲马来西亚技术大学之外其他三所马来西亚公立应用技术大学以及马来西亚34所职业技术学院和所有社区学院,实现了学校与马来西亚应用类院校各个层次合作全覆盖。2018年5月,双方决定共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六甲马来西亚技术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将重点开展电子通讯、港航物流及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合作,使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标准对马方学生、师资和企业人员开展培训;后将逐步实现两校之间学分对接“3+1”项目。
2013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来西亚科技大学汉语语言文化中心成立
首先,项目是积极响应国家“—带一路”倡议、以教育推进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合作的实质性推进成果,是学校满足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和“—带一路”建设、发挥职业教育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积极性、主动性的具体体现。
第二,项目是学校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共建“—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具体体现。与马来西亚合作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推动职业教育培训走出去,是学校主动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服务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关系的探索与尝试。
第三,项目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国家尤其是马来西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学校通过与马来西亚四所公立技术大学之一及最好的马六甲马来西亚技术大学的合作,辐射到其他三所公立技术大学以及马来西亚所有的职业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实现了学校与马来西亚应用类院校各个层次合作的全覆盖,利用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的经济、文化和地理优势,共同打造职业教育培训高地,为当地提供技术技能人才。
第四,项目符合当地中资企业对相关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在马来西亚建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项目,与当地中资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持。也是发挥学校职业教育的特长,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探索。
第五,项目将联合当地中资企业,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走出去培养人才的典型案例。学校在马来西亚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的过程中,将与当地中资企业携手,打造校合作走出的典型案例。
2017年,来自全球3大洲13个国家的29名港航专业人员齐聚我校,参加C-blue优才计划开学典礼
2018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两名通信专业教师赴马六甲马来西亚技术大学授课
我校数字创意与动画学院为马来西亚学生培训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系贵阳幼儿师范学校,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371人,专兼职教师383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0000余人。设有学前教育系、艺术系、社会工作系、基础教学部4个教学系部,开设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表演、产品艺术设计、会展策划与管理、社会工作、特殊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软件与信息服务等12个专业。学校还是贵州省幼儿教师发展中心、贵州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贵州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2016年“中国-柬埔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落户学校。2017年“贵州-新西兰学前教育培训中心汉密尔顿办公室”“南京理工大学–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儿童动商研究中心”落户学校。
柬埔寨幼教培训中心属于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直属的幼儿教师培养机构,是柬埔寨培养培训幼儿师资发放教师资格证的唯一官方机构。该机构位于柬埔寨首都金
2018年,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幼儿教师培训学校共同成立的中国–柬埔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荣获首批“双百旗舰项目”
中国——柬埔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框架下双边达成的首个幼儿教师培训的项目。学校依托“中国—柬埔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在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学前教育课题研究、汉语及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加强与柬埔寨的联系,使学校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能为柬埔寨及其他东盟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学前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校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借助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个对外交流平台,积极加强与东盟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教学机构的联系,特别是与柬埔寨的沟通和交流,积极深化和推动双方在学前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通过该平台,柬方定期派送老师、学员来学校进行理论、幼儿园实地学习,中方也将指派专家、教师教师到柬方学校、幼儿园进行实地培训;此外,双方还将通过视频会议、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进行多媒体互动交流。
中国-柬埔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中方负责人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贺永琴和柬方负责人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幼儿教师培训学校校长PATH Kimnin在2018年双百项目参加授牌仪式
学校作为贵州省最早一所独立建制的专门培养、培训幼儿师资的专业学校。是省教育厅和人社厅授牌的“贵州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省教育厅授牌的“贵州省幼儿教师发展中心”、省卫计委授牌的“贵州省O—3岁早期教育科研培训基地”;是贵州省及贵阳市育婴师、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和贵州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贵州省学前教育职教集团、贵阳市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学校与西南大学陈时见教授,与上海早期教育学会分别开发了0-3岁、3-6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幼儿园和早教机构管理体系和幼儿园家长学校培训体系;同时,学校也是中加蒙台梭利研究中心和儿童动商研究中心。通过整合学校已有培训、科研、教学资源,并借助环太平洋地区合作院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中国–柬埔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这一平台,将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最科学的教学方法辐射到东盟国家,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打造贵阳幼高专的国际化品牌,实现对贵州省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的科研引领、服务引领。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4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高职重点建设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占地2278亩,教职工1428人,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现有13个二级学院和1家附属医院;招生专业65个。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2017年入选全国“国际影响力”50强学校。2018年被评为全国高职“服务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实习管理”“教学资源”50强学校,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单位。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38个国家和地区百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招收6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留学生;现有中美护理专业、中美会计专业、中加酒店管理专业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7年,学校在卢旺达穆桑泽理工学院成立海外分校,联合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当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泰国西那瓦大学(Tailand Shinawatra University)坐落于泰国曼谷,是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和提供终身教育的综合性大学。也是获得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认证的泰国高校。西那瓦大学在企业管理、电子计算机科技、建筑环境与科技、信息及通讯技术.医学护理以及英语国际教学等学科领域具有领先优势。西那瓦大学为学生提供优质全智能化的配套服务,图书馆、乐器室、健身房、室内外篮球场、网球场,为在校学生提供免费使用。西那瓦大学积极响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倡议,于2015年面向中国全面招生,以中、英文双语授课为主,辅助泰语教学,培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所需要的人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它将通过三步走即15年的建设逐步建成自贸区。受益于这一贸易区,中泰两国各领域新时代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学校与泰国西那瓦大学秉承“协同共享,共建共赢”的理念,通过师生研学交流、师资互派、校际互访、优势专业与优质企业“走出去”等形式,共同建成中国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一泰国西那瓦大学合作项目——一带一路,“泰”有意义。项目主要内容是:开展“一带一路,‘泰’有意义”短期学生国际交流研学活动;开展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西那瓦大学双方校际师资培训进修;积极开展对口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浙江优质企业“走出去”到泰国,如浙江华浮色纺有限公司、中国皇冠集团等;推动学校优势专业“走出去”;建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西那瓦大学国际教育中心。
2019年,师生合影
第一,强调强强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双方都在本国具有鲜明特色,并在相应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合作双方均有明确的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态度,具有了非常好的合作基础,并且目标明确。
第二,坚持引进输出并重。项目主要是四大内容及目标:一是开展“一带一路,‘泰’有意义”短期国际交流研学活动,服务中泰两校学生短期游学,做好双方学生出国留学基础工作;二是开展双方师资培训进修,服务学校老师提升专业技能或学位,服务泰方教师研修学校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技能技术;三是服务有意愿或已经“走出去”浙江企业,提供优质职业技能培训;四是通过前期三大项目内容的实施最终实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西那瓦国际教育中心进入实质运行,先期推进汉语言培训,后期服务优质专业走出去推进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实现中泰双方的深度合作。
第三,倡导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校际中外合作最大的目标在于互学互鉴,合作共赢,其中主体受益为学生。以中方为例,我方学生社团可以直接参与到国际交流研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尤其在宣传、项目推广和交流成果的深化等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扩大了交流面。
2019年,师生参观校园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始建于1903年,拥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101.3万平方米。开设农林、医卫、商学等专业20余个。学校现有教师800余人,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及相应职称45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22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4人。获国家级科技进步4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7项,出版学术著作和国家级规划教材370部,发表学术论文万余篇。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工程实验室”协同创新单位和实验示范基地、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文明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专业学位湖南唯一培养基地等盛誉。
越南北江农林大学(BAC Q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位于越南北部北江省北江市,是越南农业部直接管辖的唯一一所农业类本科学校。学校有50年多的历史,占地面积60多公顷,共有7个二级学院并开设兽医畜牧、农学、林业经济、资源环境等13个专业。现有教职工250余人,其中获博士学位者36人,硕士学位者80余人,其中有40%左右的博士学位是在中国获得,约有在校生3000余人(含本科生及研究生)。学校以农业、畜牧业为主要发展特色,承担国家项目、农业部项目100余项,其中校内就有国家投资养护的50多种鸟类保护项目。越南农业部和学校重视“中国-东盟”发展机遇,已同中国诸多农业类科研院所开展了一系列对外交流活动。
2019年,越南北江农林大学——签订共建中越农业合作中心协议
2016年12月,学院响应“一带一路”号召,向越南北江农林大学正式发出合作邀请函,于2017年5月签署《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与越南北江农林大学合作办学意向书》及《复方纳米中草药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合作研究协议。2017年11月签订了《师生互派框架协议》和《教师互派实施性协议》。2018年7月,越南中央农业推广中心代表团一行来学院访问交流并签署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与越南中央农业推广中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且带领越南中央农业推广中心代表团先后到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农委等处合作洽谈,为学院及我省国际合作交流牵线塔桥。2018年11月,学院苏立书记等一行4人赴越南中央农业推广中心及越南北江农林大学访问,并在越南就师生交流、筹建“中越农业合作中心”、纳米中药草养殖、牛蛙养殖技术、油茶高效种植技术开展了深入的磋商。双方交流互访多达200余人/日/次,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5项,通过以越南北江农林大学间的校际合作为纽带、以越南农业部中央农业推广中心为平台,在教师培训互访、学生交流互派、农业项目交流、纳米中草药养殖项目合作、牛蛙养殖技术推广、油茶种植技术推广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2019年,越南北江农林大学–纳米中草药养鸡技术项目成果汇报会
第一,顺应“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中国-东盟”区域间协同发展。中国与越南接壤,中越互为邻里,从湖南到越南朝发夕至,学院与越南北江农林大学维持紧密的合作,是符合“一带一路”战略的组成部分,通过双方间的合作和项目的带动有利于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实现共赢。
第二,农业合作基础深厚,第一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中越同属农业大国,学院与越南北江农林大学同属农业类院校,且越方教师中大部分有中国留学经验,双方在教师交流互换、学生交流互派上具有天然的默契和深厚的基础,教师及学生的交流更便捷。同时,通过农业类项目的合作共研及成果推广,有利于双方互通有无,助推第一产业发展,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
第三,项目为基础,合作更牢固。学院与越南北江农林大学的合作以项目为基础,每次交流互访都形成合作项目,通过合作项目的深入推进,协作研究、成果共享,实现了双方实质上的双赢。
第四,领导重视,平台稳固。中越双方的合作得到国家政府与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越南农业部及湖南省农林系统对双方的合作都表现了高度的赞赏,并表示大力支持,2019年将由越南北江农林大学牵头代表越南农业部与中方(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等7个单位)成立“中越农业合作中心”,为中越农林技术推广与产品展示提供高层次平台,将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主导,成立“中越中药生态养殖技术研发中心”。
2019年,越南北江农林大学―牛蛙高密度养殖技术项目技术座谈会
2019年,越南北江农林大学——牛蛙高密度养殖技术项目现场技术交流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咸阳市,学生总数2万余名,专职教师及职工1090名,教授83人,下设10个二级学院、三部一中心。专业设置立足产业急需,涵盖十大职业门类63个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外、艺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和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在教育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中,学校承担了多项国际交流与合作任务。学校还是世界职教院校联盟会员单位,教育部首批协同企业“走出去”试点院校,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百千万”项目院校和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委员会主任单位。
印尼Kopertip高等教育联盟( Indonesian Consortiu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ProviderJardiknas(National Education Network):KOPERTIP Indonesia)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高等院校协会组织,建立了印尼全国性的高等教育院校网络。该组织致力于推进联盟成员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青年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印尼 Kopertip高等教育联盟卓越的工作成绩受到了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处肯定。联盟有会员单位100余所,其中职业院校32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该组织致力于推动我国职业院校与印尼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和教师交流项目,特别是印尼学生来华留学项目和印尼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提升项目。
2019年,印尼教育文化部选派职业院校教师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教学能力培训
2017年,学校与印尼Kopertip高等教育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并落实备忘录,目前,项目主要围绕以下方面:
(1)印尼师生来华短期交流及学历生留学。2018年印尼职业院校34名师生来华学习交流,活动内容为文化课程和中外学生交流互动等。5名印尼留学生来校接受3年制留学生教育,第一年学习汉语,后两年学习旅游管理等专业。预计到2020年,学校印尼学历留学生数将达到40名,将基本形成两国学生双向交流和印尼学生来华留学的常态机制。
(2)举办印尼职业院校领导力培训项目及师资培训班。2018年5月,Kopertip高教联盟派出了7家职业院校校长、管理干部来校培训学习。通过本次培训,展示了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增强了印尼职教同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认可。2019年3月,由Kopertip高教联盟牵头,印尼教育文化部选派16名职业学校教师来学校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建筑技术(8人)、自动化技术(8人)专业培训。
(3)参加东南亚地区青年学生网络课堂。2018年2月,学校师生应邀参加印尼教育文化部、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处主办的“青年人的未来职业创意营”网络课堂项目,受到了组委会好评并获得的学习证书。2019年3月,学校组织20名师生,继续参加该活动,目前已进入网上课堂学习阶段。
(4)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和强有力的经费保障。项目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目受到了陕西省外办、教育厅的大力支持。2019年,学院为该项目设立了专项资金34万元,Kopertip高教联盟为该项目筹措经费近3万美元,主要用于年度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项目。
2019年,印尼职教师资培训班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企业实习
2019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印尼留学生参加“陕西省首届国际学生文化艺术节”
第一,奠定了学校与印尼乃至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开展多元合作的基础。目前,学校共接收了印尼职业院校62名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来校开展能力提升、短期文化交流和学历留学项目。到2022年,将形成以学生、教师交流为核心,涵盖专业、课程和科研合作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格局,有力促进学校乃至陕西省职业院校与印尼和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
第二,丰富了两国职业院校的人文交流活动。中国–印尼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为两国职业院校青年学生、教师和和管理人员增进了解、传播友谊、互学互鉴、提高专业技能、管理水平和人文素养搭建了良好平台。为两国职业院校在学生专业技能、工匠精神和社会能力培养,为教师开阔国际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建立了良好交流机制。
第三,开启了学校的学历留学生教育。2018年学校成为陕西首家招收留学生的高职院校。为学校探索开展学历留学生教育积累了经验,建立了生源基地。
第四,入选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合作学校名录。2019年3月,学校被正式接收为该组织学校成员单位,助力学校与印尼等东盟国家合作。
第一,奠定了学校与印尼乃至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开展多元合作的基础。目前,学校共接收了印尼职业院校62名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来校开展能力提升、短期文化交流和学历留学项目。到2022年,将形成以学生、教师交流为核心,涵盖专业、课程和科研合作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格局,有力促进学校乃至陕西省职业院校与印尼和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
第二,丰富了两国职业院校的人文交流活动。中国–印尼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为两国职业院校青年学生、教师和和管理人员增进了解、传播友谊、互学互鉴、提高专业技能、管理水平和人文素养搭建了良好平台。为两国职业院校在学生专业技能、工匠精神和社会能力培养,为教师开阔国际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建立了良好交流机制。
第三,开启了学校的学历留学生教育。2018年学校成为陕西首家招收留学生的高职院校。为学校探索开展学历留学生教育积累了经验,建立了生源基地。
第四,入选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合作学校名录。2019年3月,学校被正式接收为该组织学校成员单位,助力学校与印尼等东盟国家合作。
2019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印尼留学生欢度中国国庆节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广西劳动大学,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广西首批独立改制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5年获中国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014年获得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入选“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学院设有6个二级学院,53个招生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6万人,东盟国家留学生70余人。学院于2016年牵头成立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开启了广西边境地区面向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先后与泰国、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20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采用课程互认、学分互换、师资培养等合作模式,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跨专业资源构建现代物流、食品与健康、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群。
泰国职业教育机构(北部1区) (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Northern Region 1)归泰国教育部下属的职业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管理,以设立高等教育机构为目标,培养工作技能的技术人才,职业教育机构根据地区划分,泰国职业教育机构北部1区共有七个职业院校清迈技术学院、清迈职业教育学院、清迈农业技术学院、南奔技术学院、南邦技术学院、南邦职业学院和夜丰颂纳瓦敏达齐尼职业教育学院。教育层次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技术学士教育,专业涵盖汽车技术、汽车维修、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食品营养、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技术。艺术设计、陶瓷技术、建筑工程等。
2019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泰国高校机械自动化专业教师举行培训结业典礼
2018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交换生到泰国进行交流学习
2016年,由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依托联盟平台,确定泰国职业教育机构(北部1区)为合作单位。2017年5月,学院与泰国职业教育机构(北部1区)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主要内容包括:
(1)合作办学。双方将在烹调工艺与营养、物流管理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三个专业上开展1+1合作办学项目模式,已接收了44名来自泰国职业院校学生到学院进行1+1合作办学项目的学习,选拔了15名中国学生赴泰国交换学习,今年双方将继续实施1+1合作办学项目,交换40余名中泰学生。
(2)专业共建。双方合作完成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和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三个二级学院3个专业19门课程对接和学分互认工作。2018年泰方高校使用学院输出“物流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和“烹调工艺与营养”三个专业标准。
(3)师生互访。2016年至2018年,双方先后开展了教师短期参观访问、学生长短期交流学习、分享院校职教成果展、共商边境职业教育论坛等10余次交流活动。
(4)师资培训。双方共建师资培训中心,每年4月学院接收泰方院校教师到邕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技术技能培训;每年7月泰方接收学院教师赴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技术技能培训。学院每年对国际交流合作有专项经费预算,享有教育厅配套的“区域合作经费”每年200万予以保障项目开展。
2019年,泰国高校教师培训班体验中华茶艺
2019年,泰国高校教师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中式烹饪培训
第一,依托平台,整合资源,高效协作。学院依托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平台,在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国际合作方面为该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泰国职业教育机构各个院校的专业各有其优势,我方院校把学生分别送到各个院校进行学习。学院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来协调教学管理,最大程度地利用各方优势,服务学生,让双方留学生通过交换学习在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取得较大的进步。
第二,专业链对接产业链,输出专业标准,支撑人才培养,助力“泰国4.O”,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学院以优势专业链对接泰国相应产业链需求,与泰国高职院校紧密合作协作,在物流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上进行深度合作,为泰国高职院校制定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为泰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把“东部经济走廊”建成地区物流中心贡献自己的力量。学院以三个优势专业对接泰国相应产业需求,适应泰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促进“一带一路”与“泰国4.O”的对接,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三,文化搭桥,民心相通,增强职业教育合作的软实力。学院以广西壮乡文化传播活动为纽带,开设壮乡民族文化课程,为政策互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奠定民意基础。通过组织留学生参加当地民俗活动,加深中泰两国学生的友谊,有效地增进了与泰国人民的友谊互信。
2019年,泰国高校教师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工业机器人培训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东区,占地575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图书馆藏书75万册。设有工商管理、财务会计、国际贸易、人文旅游、信息技术、应用工程等六个系和基础教学部(社会科学部)。学校共开设28个高职专业和1个高职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300 余人,教职工500余人。学校现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供销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2017年,学院入选浙江省高职优质暨重点校建设单位。
泰王国东部职教委员会(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Eastern Region)系泰王国职教委员会(OVEC)区域行政机构,下设九所具备本科教学资质的职业院校:春武里技术学院、泰奥斯特里技术学院、春武里职业学院、春武里科技技术学院、罗勇技术学院、马达普技术学院、班凯技术学院、尖竹汶技术学院、达功技术学院。委员会把“培养优质技术人才、服务泰国东部经济、提升国家工业化水平”作为办学目标,致力于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委员会的使命是按照国际标准发掘和培养有潜能的技术专家,推动及发展国内外协作、研究和推动创新,以自给自足的理念驱动发展、推动和保存泰王国艺术与文化。委员会坚持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通过与私营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协作,以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统筹教学管理,使其职业教育质量得到国内、国际认可。
2018年,泰国学生赴泰国东部职教集团交流
2019年,泰国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见证下成立泰中罗勇丝路学院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泰王国东部职教委员会、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共建“‘—带一路’职业与语言培训中心”。旨在通过发挥学院的先行优势,抱团集聚省内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教育、实业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辐射带动泰王国东部职教委员会下属院校,为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培养“走出去”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化”人才。2018年4月,校企三方签署协议,在泰中罗勇工业园区设立首个“‘一带一路’职业与语言培训中心”教学点——中策橡胶(泰国)教学点,建构“扎根园区、一轴两翼”的合作模式,强调“走出去”企业的主体地位,凸显中资企业商会与中泰职业院校的深度产教融合。项目紧密联系优势专业群建设,整合学校省级“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服务专业群”、“营销与管理专业群”、“会展管理与服务专业群”优势资源,开展园区“本土化”人才的短期培训、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传播共享等。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项目:组建中资企业就业定向班,开发“121学历留学生项目”开展非学历短期技能与管理培训项目:开发2—4周的中资企业泰籍班组长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开展汉语全覆盖培训项目:开发《企业汉语培训手册》,实现园区企业汉语全覆盖培训。
2018年,在泰国成立“一带一路”职业与语言培训中心(中策泰国教学点)
第一,强化使命意识,形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职教特色理念。项目建设的内涵本质是以服务区域优质产能走出去为宗旨,以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为导向,以优势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培养企业海外生产经营所需的“本土化”人才,反向促进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增强宗旨意识,打造强化“企业主体”的产教融合特色模式。项目密切关注产教协同体系构建和合作机制建设,主动助力“走出去”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关注职业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共时培育。除了制定适合“本土化”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更重视传播中华文化与价值观;二是形成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三结合”:企业将在国内设立“实训实习基地”与其在海设立“厂中校”结合,实现同条生产线上操作流程与标准统一;将为“走出去”企业培养国内人才与培养“本土化”人才结合,实现双地区互动交流;将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结合,促进“一带一路”沿线职业技术标准互联互通。三是探索形成“院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国内教师+本土教师”、“本土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的师资供给模式。
第三,树立创新意识,建构基于“三三联动”的合作办学特色路径。在“一轴两翼”模式的基础上,规划“三阶段推进”的实施路径。双向培训为第一阶段成果,就业定向班为第二阶段成果,混合所有制“丝路学院”为第三阶段成果。
2018年,我校教师在泰国教学点开展培训
2019年,学生赴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进行三个月实习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于1979年建校,2016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学徒制建设单位。学院占地13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名,教职工1128名。设有汽车工程、服装工程等10个系,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等56个专业,其中4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学院注重吸纳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标准,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电子技术2个专业的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学院在施马卡尔登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了“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师资海外培训基地”,在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中持续发挥排头兵作用。与泰国合作成立中泰语言合作中心,与南非格特西班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南非服装分院,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国际化、高技能的技术人才。
敏布理技术学院(Minburi Technical College)位于曼谷东北部,成立于1937年,其前身是敏布理木艺学校,1978年改名为敏布理技术学院,一直沿用至今。学院专业设置分为建筑、电力、电子学、机电一体化、机械与维修、印刷技术和商务七大类,其中电子技术、电气技术和建筑技术有本科学位授予权。在校中专、大专及本科学生人数为3127人。敏布理技术学院在泰国423所职业技术类院校中综合排名第一,曾三次获得泰国皇家颁发的荣誉教育学院奖项,是泰国曼谷一所重要且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学院。
2018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泰国素万那普皇家理工大学金属模具技术中心交流学习
2018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代表和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曼谷职业教育委员会代表及敏布里技术学院代表为语言中心揭牌
学院与泰国敏布里技术学院于2016年建立合作关系,2018年12月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泰国语言与技术中心(以下简称语言中心)在泰国曼谷的敏布里技术学院内正式挂牌成立。语言中心旨在聚焦学院与泰国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在与泰国开展汉语教育、教师培训、学生短期互访、职业技能大赛、来华留学等方面的合作中发挥桥头堡优势,计划5年内为中泰培养500名通晓中国语言、能够为我国走出去企业服务的本土化人才,招收泰国来华留学生200名,为泰国培训职业教育师资100人,助力中泰间职业教育相通相容,为走出去中国企业提供泰国本地人才支撑,为泰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学院已经开展了接收泰国院校学生来邢台进行为期四周的电气工程研修、邀请泰国职业院校长和服装专业教师来院参加“圣度杯”第十四届河北省服装设计暨服装模特大赛、组织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赴泰国开展汉语教学指导、专业建设研讨、技术技能大赛赛事交流。
2018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素万那普皇家理工大学大学生海外实习基地揭牌仪式
2019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办学第一课
第一,区域优势。语言中心位于泰国首都曼谷敏布里区敏布里技术学院内,地理位置优越,曼谷作为泰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以及国际化大都市,是泰国最发达的地区。语言中心在曼谷的设立,有利于将语言中心的影响力辐射至曼谷及其周边地区,乃至整个泰国,并且将对语言中心开展和东南亚的教育合作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管理规范、保障有力。中泰两校法人代表分别出任语言中心最高管理机构–语言中心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聘请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和曼谷职业教育委员会专家人任语言中心顾问,为语言中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保障。自2018年以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已投入资金48.5万元用于语言中心发展。到2021年,学院计划投入资金共计120万元用于语言中心的发展运营。
第三,搭建中泰合作大平台,全方位开启中泰职业教育合作。语言中心依托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国敏布里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双方合作网络,已经与泰国东部职业教育机构、曼谷工商管理与旅游学院、华欣职业与技术学院、素功他尼技术学院、泰国国王科技大学、素万那普皇家理工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等泰国职业院校、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多层次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分布泰国全国主要地区的合作网络,搭建了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的大平台。
2018年,泰国留学生在我院电气工程系ABB机器人应用中心学习
2019年,泰国教师团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参加职业教育师资高级研修班在无人机专业教研室与教师交流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3年,2008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通过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单位验收认定;2019年确定为国家优质校,并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首批建设单位。学院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承办中国与蒙古、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职业教育高峰论坛,与德国、泰国、加拿大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接收来自泰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外国留学生、交换生80余人。
泰国春武里技术学院位于泰国东部春武里府,是—所政府公立职业院校。学院举办集中专和大专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开办专业以工科为主,涵盖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会计、市场营销,铁路运输等领域,在校学生达3000余人。学院与中国多所职业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具备丰富的国际交流与专业合作建设经验,每年遴选优秀毕业生赴中国留学。
泰国春武里技术学院来访中国参加职教周活动
泰国留学生中秋节书法展示活动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春武里技术学院于2014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17年签署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多年来双方不断开展互访交流、师资培训、来华留学生培养等活动,并通过共同参与国际论坛等方式逐步推进项目建设。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其电子信息产业的集团化办学优势,与春武里技术学院开展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广使用《动漫设计与制作》等天津市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通过空中课堂、微课等方式实现跨区域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在接下来的合作中,两校将以物流专业为试点,创新“0.5+2.5“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即泰国学生在泰国学习半年、在中国学习两年半),通过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适应泰国当地人才需求的国际化技能型人才。
泰国来华留学生电气自动化实训
四、项目创新经验、成果特色与示范作用
第一,创新了“0.5+2.5”特色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国际化技能型人才,输出中国职教标准,适应当地中资企业和泰国本土经济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第二,利用学院集团化办学模式及电子信息类专业优势,在电气自动化、动漫制作技术、软件技术、物流管理等国际化专业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留学生规模呈逐年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第三,在国际化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提供了成熟的课程标准、实训体系和师资培训。无缝对接泰方学校的中职课程,为泰国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懂汉语会专业技术的国际化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当地中资企业,支撑泰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求。
中泰学生共同参加毕业庆典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属国有公办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院围绕信息产品制造、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三大专业集群,开设专业51个,含6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与中电集团、中兴、中通服、腾讯、阿里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网龙网络等百余家知名企业开展紧密合作,主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进行高职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探索,连续五年获得江苏省政府设立的“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
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学院始建于1992年,是一所政府公立学院,隶属于新加坡教育部。学院由新加坡政府全资资助,是新加坡唯─能够颁发“国际技术技能证书”的学院。学院专注于学生职业训练,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每年为社会培养各类技术人才1万余人。目前,在新加坡设有11所分校,在校学生超3万人,是东南亚乃至世界上最庞大的职业技术院校之一。
指导设计
教师辅导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ITE)自2007年开展师生交流活动,在与ITE长期交流的基础上,在跨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不断探索中,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无法有机融合、缺乏有效模式的难点问题,开发设计了一种构建了专业融合的设计、工程、技术的教育活动方式(简称D.E.T),依靠DET国际创新训练营为孵化器,以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艺术设计等跨专业合作为试点,先后面向国外合作院校师生开展6期活动,参与师生300人次,80余名外国师生参与。
中心DET国际创新训练营,从创新训练活动、创新课程开发.创新项目孵化、竞赛指导等方面贯通融合,形成了跨界合作、专创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升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国际视野,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总结汇报
检验学习成果
四、项目创新经验、成果特色与示范作用
第一,人才培养。以国际创新训练营为孵化器,以设计思维融合OBE理念开发了创新创业课程,解决了专创融合的问题,为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解决途径。开发教学设计《创新思维与创业指导》、《智能产品开发》等系列课程,引入北大创业中心ICAN创业的课程和活动资源,形成了覆盖1200余名学生的和专创融通课程教育。
第二,师资建设。培养锻炼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营造了师生创新创业氛围。先后15名教师参与,其中8名教师获得相关师资证书,4名教师获得国际职涯规划GCDF证书,孵化1个校级创客俱乐部,吸引150余名成员参与。
第三,项目孵化。以国际创新训练营为孵化器将原有的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活动规范化,形成了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真实创业的课程加活动融合的创业教育。
参观实验室
扬州职业大学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技能竞赛获奖400多项。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加等国高校建立中外合作办学和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12个;与东盟、非盟、葡语系国家建立合作,构建政校企合作平台,开展语言、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
泰国科教集团创立于1968年,下设学校10所,办学层次涵盖幼儿园、小学、高职院校和大学。塔克西纳商业、泰国工商管理、大城商务管理等院校办学特色鲜明,设有工商、会计、信息技术、旅游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同时开设理发、按摩和烹饪等短期培训课程,提供职业教育证书和文凭。各院校与中、印、菲、老、缅等国职业院校密切合作,为泰国学生提供学习语言文化、提升技能、增进友谊的机会。
共建中泰职业教育交流中心签约仪式
为TTG管理层举行职业教育研讨会
2018年扬州大学与Thai-Tech Group(泰国职教集团)旗下TBTC、TATC、TBC三所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19年5月Thai-Tech Group主席和校长应邀来华参展并在扬州职业大学共商中泰职业教育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机制,2019年7月扬州职业大学代表团访问Thai-Tech Group,2019年10月双方共建的“中泰职业教育交流中心”合作项目在扬州职业大学举行挂牌仪式,并与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团达成旅游酒店管理人才校企合作三方联合培养共识,共识协议拟于2020年5月在扬州签订。
首批泰方师生研学晚会
第一,依托“中泰职业教育中心“双方开展语言、技能、专业、科研、文化交流、师资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与香格里拉和万豪酒店管理集团达成跨国校企合作三方联合培养共识,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的多方合作,形成学分互认、1.5+0.5+1跨国职业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取得中、泰专科毕业证书+技能证书+香格里拉、万豪等酒店管理企业的培训证书,推动酒店业高端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推进高层次就业。
第二,“中泰职业教育交流中心”合作项目旨在建立中泰职业教育领域长期、稳固的结对合作平台,进行深层次、多形式、实质性合作,进一步促进扬州职大与泰国等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同时该合作项目为中泰职业人才联合培养提供了操作模式,为“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为中国——东盟国家职业教育深层次合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杨职大教育代表团访问泰国科教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院设有专业37个,全日制在校生14000人。学院是山东省首批留学生奖学金获批单位,与加拿大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院校、16个教育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关系。2017年、2019年入选全国高职“国际影响力50强”,2018年、2019年入选“亚太职业教育影响力50强”,荣获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卓越奖。
柬埔寨暹粒地区综合理工学院学院成立于1993年,由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直接管理。学院秉承“可靠、创造、创新、合作”的育人理念,设有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电气化工程、土木工程、汽车和农业器械工程、服务业和外语等7个系部,主要提供职业技能证书教育、职业技术学历教育、2年制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和4年制本科学历教育等,为地区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技术性人才。
前奏―-参加交流团组
合作签约
2019年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与柬埔寨暹粒地区综合理工学院在中柬职业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框架下,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实现了双方院校领导交流互访,就合作细节和目标达成共识,双方院校将以留学生专业人才培育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合作至师生交流、人才联合培养、专业共建项目,最终计划实现合作办学目标。项目商定柬埔寨暹粒地区综合理工学院每年选拔数名优秀学生进入我院进行语言和酒店相关专业的学习,2019年已选派2名。同时双方将互派专业教师交流学习,且柬方院校筹备开设酒店管理专业,使用我方提供的课程标准,由我方组织专业师资力量协助其进行专业共建。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参加新年活动
第一,有理有据有支撑。合作项目依据中柬职业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框架,凭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搭建的平台,以中柬职教联盟为依托开展。
第二,由点布面贴实际。该项目结合青岛和暹粒双旅游城市的特点,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由点铺开成面,实施学生交流培养、教师交流培训、技术技能培训、合作办学“四步走”战略,依托“青暹优学子”学生交流培养项目、“青暹名师”教师交流培训项目、“青暹梦工坊“技术技能培训项目,“青暹学堂”合作办学项目等4个子项目,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中柬酒店行业专业人才。
第三,借“带路共建”之势,助力国家影响力提升。该项目建设将助力实现中国专业标准的输出、推广与普及,助力国家影响力在教育标砖和行业标准领域提升。
参加中餐课程实训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5000余人。学院秉承“立德、敬业、精技、创新”的校训,坚定“植根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办学定位,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发展,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是湖南省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摇篮、是制造强国建设人才保障的重要学校之一。
泰国甘乍纳披色玛哈那空技术学院成立于1996年,坐落于泰国首都曼谷市,隶属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曼谷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公立院校。学院现有在校生2000余人,教职员工近百人,是曼谷地区最大的职业院校之一。
2015年起学校与泰国有关组织积极联系,深入交流,探索合作办学新路径,2018年初双方签订“教师培训”和“招收泰国学生”合作协议,2018年5月我校承办中泰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泰国教育部职教委、中泰双方多所职业院校负责人共50余人共商国际合作、共推“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12月中泰国际学院挂牌成立,2019年10月首批11名泰国留学生就读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2019年12月学校选派15名学生赴泰交流14天。双方在汽车制造、电气自动化、国际商务等专业上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向泰国输出4个专业标准,27个课程标准,提供31项技术支持,培训泰国师资100余人,当地员工2500余人,培训中国员工360余人。2019年12月学校被授予“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贡献奖”,中泰国际学院人才培养项目被评为“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示范项目”。
学生自造第一台汽车
四、项目创新经验、成果特色与示范作用
第一,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办学工作,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该项目由学校校长主持,副校长分管,逐步形成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各二级学院为主体、全校教职工广泛参与的改革模式项目。
第二,依托中泰国际学院,学校的汽车制造与维修等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被泰国甘乍纳披色玛哈那空技术学院等多所海外院校采用,迈出了中国职业教育标准国际化的坚实一步。
第三,学校构建“专业+语言+产业+文化”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海外办学新模式,输送国内优质师资力量服务“走出去”企业,培养“走出去”企业海外生产基地的本土化人才,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和中国企业“走出去”。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访问团考察泰方实训中心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民政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公办普通高等院校,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院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服务民政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设有46个专业,其中,涵盖“全生命周期”的民生类专业18个,成为全国民生服务类专业学历教育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院校。
老挝教育与体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成立于1981年,直属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在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和教学媒体开发方面发挥着政策制定和引领作用。中心统筹管理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国家职业教育标准的研发与推广;为公立和私立职业培训提供者开发、评估并升级课程资源;推动发展职业教育在线培训计划;研究老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问题,撰写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年度报告,引领职业教育改革,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老挝―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落户万象
2018年8月学校与老挝教体部签署《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备忘录》,在此框架下,2018年11月学校与老挝教体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签署《合作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协议》,明确了合作开展编制《老挝职业教育国家报告》、研发《老挝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来华留学生培养四大项目。2019年3月,老挝正式组建该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老挝教体育技术与职业教育司司长任主席,我校校长任联合主席,定期召开联合管理委员会年度会议,学校成立该项目领导小组,纳入“双高校”重点建设项目。两年来双方互派互访13批次,共商合作,共建工作平台。
该项目植根中老友谊沃土,以助力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为宗旨,以研发《老挝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为引领,建立两国官方“双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来华留学生培养和老挝本土技能人才联合培养等合作项目,积极服务中老国际产能合作,助力做强职业教育中国品牌。
老挝职教师资在山河智能装备集团见习
老挝教育与体育部与学校签署合作备忘录
第一,“政校行企”多主体协同推进,“中国方案”引领合作体系,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的培训需求,分别在老挝和中国建立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双向驱动优势互补,实行绩效管理项目联动,在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合作平台、项目实施方面均有创新。
第二,依据老挝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聚焦老挝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发的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社会工作等《老挝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填补了老挝多领域职业教育国家标准的空白,由老挝教体部在全国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推广使用,引领老挝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老挝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和《老挝职业教育国家报告》均为国家级成果。
第三,该项目是两国官方认定的唯一国家级双向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覆盖来自老挝全国18个省24所职业院校,辐射老挝1500多名职教师资。
第四,受老挝劳动与社会福利部委托,研发《老挝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老挝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构建从职业资格标准到职业教育标准的无缝对接,导游职业技能培训获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认可,合格者获得老挝导游资格证。
老挝教体部职教发展中心与学校签暑合作协议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体育局主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同类办学层次中专业最多,规模最大的体育职业学院,培养出李宁、吴数德等众多奥运、世界冠军。学校充分发挥广西竞技体育“灵、小、短、水”的特色优势,多次派出专家教练赴越南、缅甸、新加坡等执教,成绩斐然。学校坚持将职业教育国际化列入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逐渐形成“体专模式”,服务东盟及“—带一路”沿线国家。
越南河内体育师范大学始建于1961年,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等专业,提供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文凭。学校以“为体育、国防和安全教育的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为办学理念,进行体育教育与体育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培养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管理等高技能体育专门人才。
输出广西竞训模式,助力越南体育事业。近年来学校应邀选派7名教师分别赴越南国家队、河内体育师范大学等执教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等广西优势项目,所派教师曾带领越南国家队获得多项东南亚运动会冠军,且2016年越南国家青少年运动队来我校开展为期2个月的集训。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2010年至今,学校接收越南体育相关专业留学生102人次,选送6名学生到越南教授武术、太极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选派教师52人次协助越南高校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技能提升等;越南体育高校领导、教师57人次到校交流;多次互派男女篮球、键球、武术队进行比赛交流。
发挥区位和学科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建立中越“双导师制”模式,联合中国高校办学,先后输送7名越方师生到北京体育大学、大海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拓展产教研用合作平台,创立体育职教品牌。近年来学校与河内体育师范大学合作开展“体医融合”等多项科研合作,并于2018年与该校达成合作意向,共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医疗康养)、师资培训于—体的“中越体医康养中心”。
越南国家副主席邓氏玉盛与我校邱团副校长亲切交谈
我校越南留学生结业后合影
四、项目创新经验、成果特色与示范作用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贯通中国——东盟学历教育提升通道。推广发展“中越人才培养项目”,建立中越“双导师制”,联合中国高校办学,构建“东盟体育高校——广西体专——国内体育名校”人才培养贯通模式,同越南、泰国等联合培养本硕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搭建中国——东盟高技能体育人才培养“立交桥”。
第二,输出“体专职业教育标准”,服务越南其它体育院校内涵发展。拓展该项目成功经验,向越南其它5所体育院校输出康复治疗技术、体育保健与康复、运动防护等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实训教材、技术等级等职业标准;依托共建的“中越体医康养中心”,服务越南其它5所体育院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实习培训等。
第三,推广“广西竞训模式”,助力东盟竞技体育大飞跃。广西重点发展“灵、小、短、水”的竞训模式,学校多次派出教师赴越南、缅甸、俄罗斯、毛里求斯等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执教,2013年选派的教师执教的缅甸武术队在东南亚运动会中获得2金1银1铜,成绩显著。
中越两校进行毽球友谊赛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中国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组织。交流协会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16个市有地方协会,共有团体会员单位966家,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其中职业院校超过200家。同时,交流协会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权威教育组织和团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 2006年,交流协会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2008年成为“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200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商地位”,2011年成为联合国学术影响力项目成员;2013年获得“民政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称号。
交流协会自上个世纪90年代执行中加职教合作项目起,组织实施中美、中法、中英、中德人文交流机制下的职业教育交流配套活动,高职院校海外领导力培训计划、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国家“工匠之师”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技能非洲计划、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等重点项目,为中外职业院校广泛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2011年,交流协会加入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并于2015年成功竞选为该联盟副主席单位。2013年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引领、带动我国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实现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卓越的跨越式发展。
关于我们
某某时尚潮流服饰有限公司
XX Fashion Fashion Cloth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