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龙外布衣第十五期

电子杂志报刊2024-06-17
464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学生发展处
第15期  总第15期

办有意思的教育

育有情怀的人才

德育前沿 >> 

中小学仪式教育的突围路径

文/黄天云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杰克 道格拉斯在他的著作《越轨社会学概论》中阐述道,所谓"失范现象"是一种准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的现象。简单地说:失范,即社会所倡导的文化目标与实现这些目标的合法的制度化手段之间的断裂或紧张状态。从理论审视现实的角度出发,则不难发现,当下中小学仪式教育的失范现象已相当普遍,以至于教育性缺失,教育效果不显。

仪式教育,是中小学德育活动的重要一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中小学应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它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立德树人不应只体现在课堂知识的传递上,更要体现在升旗仪式、传统文化典礼等仪式教育的实践活动之中。然而,当前中小学仪式教育却存在较为普遍的"形式化""简单化""粗劣化"等失范现象,让贯穿于学生整个求学生涯的仪式教育不仅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让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一、何为仪式教育的“失范”

以花样开学礼为例:某地,为营造新学年开学的气氛,把各种元素往开学礼中不断填充。学校拉满彩旗,装上气球,教室里布上某网上购买30元一套的气球礼物,再配上一盒某品牌饮料,新课本整整齐齐系上彩带,合影板,红包墙,再

02

德育前沿

墙,再抽个盲盒,许下新学期愿望……从仪式教育的角度出发,这些冗长、复杂的仪式,不仅让老师们疲于奔命,反而可能弱化了仪式本身的教育作用。

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说,仪式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教育哲学理念所规定的,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的程序操演,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得陶冶,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化水平。
以厘清中小学升旗仪式的教育逻辑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可以说,升旗仪式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具备着政治性、连贯性、教育性的特征。而不断举行升旗仪式的教育目的,也是冀望于通过重复的仪式操练,促使学生增强角色认同和价值认同,激发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既然是基于学校场域下的仪式教育,便应该从学校育人角度的特殊性出发,去厘清学校仪式教育的结构,如此方能辨析其功用与价值。从教育仪式的社会学分析角度来看,学校仪式教育由两个部分组成:"礼"与"育",前者为形式,后者为内容,也是其目的。受痕迹主义作风影响,许多学校在仪式教育中往往仅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和目的。其实,教育性才是中小学仪式教育存在的根本所在。故开展仪式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明确教育目的,进而遵循"教育目的—基本内容—组织形式"的底层逻辑来组织典礼仪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规范、严谨的固定流程中,体悟仪式文化的象征意义,唤起其对教育内容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再以开学典礼为例,其目的不外有三:一是凝实学校精神。在开学典礼上通过仪式展示传递学校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发展愿景等激励师生积极向上。二是激发学习热情。开

二、当前仪式教育的突围路径

1. 厘清学校仪式教育的底层教育逻辑

03

德育前沿

开学典礼是一个新起点,通过特定仪式激发出学生新的期待与动力。三是规范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仪式本身就是为了规训而存在的。学生在遵守仪式规范而行动的过程中,在那种庄重、肃穆的氛围里,自然会受到从外到内的规训。

在明确了仪式教育目的后,则要开始审视仪式活动中的内容与流程安排是否匹配,形式与内容是否有利于实现仪式教育的目的。如,冗长的校长致辞是否真的有必要;新生开学的学长寄言又是否有意义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要仔细思考流程应如何优化更能彰显教育性,时长应如何控制,学生态度如何端正……这些皆是组织一个典礼需要考虑到的内容,如此方能行有所获,笃行不怠。
审视教育内容方面,最容易也最常见的误区便是脱离儿童立场。教育,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本质始终是育人。任何与这一本质相背离的教育活动,无疑都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仪式教育中,我们必须从"学习者中心"的角度出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使其真正"能接受,愿接受,乐于接受"。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细节入手改进。比如,适当缩短校长讲话的稿件,增加学生的参与度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实际上意义重大,因为它们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仪式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 基于儿童立场审视仪式教育内容

沿袭学校礼仪教育由"礼"和"育"构成的观点,可以将仪式教育所需资源分为"物质资源"与"文化资源"两种。
物质资源主要涉及人力、设备、经费等。故物质的实体资源应该从家校社三个角度充分挖掘,物质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仪式典礼本身的氛围营造效果。以当下比较热门的邀请"军警"家长进校园进行升旗仪式的方式来说,便是一种人力资源的优良开发形式。但物质教育资源的开发,若仅是在"宽度"上的着力,对于学生来说,都只能是辅

3. 以大教育观角度整合仪式教育资源

04

德育前沿

辅助性的、锦上添花式的。仪式教育要具备长期性,对学生形成深远的影响,还必须在"厚度"上着手,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学校只有通过挖掘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化资源,赋予仪式以更加深邃的内涵,才能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中留下深刻印迹。以"破蒙"仪式为例,《中国民俗辞典》中这样写道:"六七岁时,父母为其请一老师,授以《三字经》或《诗经》等书数句,教其识字少许,又执其手教写红朱字一张,谓之'破蒙'。"这样的仪式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能够有效提醒学生已经迈入了一个人生新阶段,要好好学习。学校若能充分认清"破蒙"仪式的教育内涵,只需要脚踏实地地把这项传统仪式做到实处,自然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相比当下许多有名无实、花样繁多的"开笔礼",好上不知凡几。

4. 细分学校场域下的仪式类型

我们必须明确,在学校场域中,礼仪是分类型的。不同的礼仪在同一前提下,应有细化的不同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东娇教授认为,学校礼仪应分三种类型:常规管理仪式、教学生活仪式、特色品牌仪式。
常规管理仪式,主要包括日常学校管理中的各种必要仪式,比如升旗仪式、颁奖典礼、开幕式等。此类典礼,自身融合着活动属性,组织此类仪式,应"一项一案"厘清仪式教育目的与途径,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仪式流程与规范,争取仪式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教学生活仪式,主要包括日常教学生活中学生应有的礼仪行动,如上下课仪式,即向老师问好,日常课堂礼仪,如举手发言、倾听等;课间休息礼仪,不在走廊奔跑,不在教室内大声喧哗等。这类仪式是学生从入学起就需要逐步形成的一种自觉行为规范,对学生行为起着重要的管理、调控作用。对于这类仪式,不仅应统一要求、严格规范,而且要加强制度保障、家校协同,推动师生共同参与。
特色品牌仪式,主要包含各种主题文化节活动,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毕业典礼等。此外,中秋节、端午节、建党节、国庆节等数量众多的节日活动,也是其重要组成

05

德育前沿

成部分。这类仪式不仅要整合活动与内容的关系,而且更应从学校的特色出发,找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点"与"面"的关系,体现仪式的教育性、文化性和综合性。

在开发仪式教育的评价细则时,固然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来看,但从仪式教育的内涵与特点来看,有几个维度是不可或缺的,分别是:目的性、教育性、参与度、创新性、校本化。恰当的评价体系可以帮助组织者,对仪式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
总之,仪式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难以替代的德育途径。它不仅能够在庄重、神圣的氛围中唤醒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和意识,还可以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助力习惯养成。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仪式教育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和创新,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灵,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来源:德育报)

在细分学校场域下的仪式类型后,我们可以根据每种类型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教育目的和实施方式。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些类型的仪式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学校仪式教育体系。只有全局性谋划、体系性设计、整体性推进,才能更好地发挥每种仪式的教育作用,实现学校仪式教育的全面覆盖和深度渗透。

5. 开发仪式教育的评价细则

06

教育叙事

有魔力的“夸夸墙”

文/ 刘芯妤

他的闪光点写在带有小红花的表扬纸上,贴在后面的'夸夸墙'上。相信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眼睛。"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郑重说道。同学们感到很新奇,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努力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认真地观察着身边的同学们。

刘芯妤

  • “讲述班主任的故事”大赛三等奖
  • 开发龙华云校课程《花之歌》《古诗三首》
  • 龙外青年教师教育故事征文比赛一等奖

夸赞有着神奇的力量,它能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新的班集体,每一位同学都在好奇地打量着身边的新面孔,期待着结交新朋友。为了让同学们尽快熟悉彼此,营造友好的班级氛围,我在班级板报中设立了一面"夸夸墙"。"每个星期,我们都要尽可能发现周围同学的一个闪光点,并把他

班上的小A同学在开学初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他思维敏捷,热爱举手发言,表达流畅,马上成为了课堂上的"小明星"。开学初的两个星期,"夸夸墙"上几乎贴满了夸赞小A的表扬纸。可后来,关于他的表扬纸却越来越少,小A也渐渐变得失落。
"老师,小A嘲笑我做事慢""老师,小A未经我允许就把我的笔给拆了,也不跟我道歉""老师,小A总是把他的东西堆我桌上,说了也不听"......同学们接二连三地来找我处理关于小A的种种事情。我曾试过让相关同学告诉小A他们的感受,希望小A能从中懂得换位思考。我也曾试过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并和他讲道理,可效果均不佳。如何才能让小A学会换位思考,更好地与同学相处呢,我常常问自己。

07

教育叙事

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旁听了一节心理课,心理老师在课上分享的学案吸引了我的注意。

学案主题是让同学们画下自己感受到的"爱"。小A画了一组漫画,讲述了自己小时候发现妈妈只吃鱼尾巴,并为此感到疑惑的故事。小A的妈妈告诉他,她就喜欢吃鱼尾巴。在日后的观察中,他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真实含义。每当妈妈做了美味的鱼,他便先吃别的菜,再对妈妈说:"我已经吃饱了,您吃鱼身子,我去写作业啦!"随后,他便躲在门后观察妈妈吃鱼身子时幸福的表情。看来,这个孩子是能够换位思考的,我心想。
"从这个星期开始,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写表扬纸"我向同学们宣布。我在表扬纸上写下:"我要夸夸小A同学。小A同学的心理课学案让我看到了他内心的细腻,他能够换位思考,能够与他人共情,如果他能继续发扬自己的这一优点,相信他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夸夸墙一更新,马上围满了一圈小脑袋。"老师在夸夸墙上表扬了小A!"同学们马上传开了。小A不好意思地红着脸,害羞地摸了摸自己的头,他已经很久没有在"夸夸墙"上看到夸赞自己的表扬纸了。
自那之后,小A变了。每当同学告诉小A他的行为让人感到不舒服时,小A马上会向同学道歉,并尽己所能理解别人的情绪,规范自己的行为。关于小A的投诉越来越少,他在渐渐往好的方向改变,还尝试着帮同学们解决矛盾。
夸赞是一门学问。教师应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最细微的一处,也要放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微光,进而发出更璀璨的光芒。谁不喜欢被夸赞呢?这便是"夸夸墙"的魔力吧!

08

教育叙事

有人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生命的修行,是一个用善良呼唤善良,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爱教会爱的过程。”而赞美,则是这场修行中最好的语言。刘老师通过设立夸夸墙这一别出心裁的方式,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发现他人优点的平台,更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的工作纷繁复杂,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当下,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实现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范道协)

点评

09

德育策略

教师要学会等待

刘备三顾茅庐等来了旷世奇才诸葛亮,勾践卧薪尝胆等待绝好时机一雪前耻。然而,在当今这个短平快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浮躁焦虑,教师也不例外。故学会等待是教师必须要做的一门功课。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在教学中,教师要耐心等待学生成长的步伐,不催促学生,更不强迫学生。否则,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不仅让教师教得很累,也让学生学得很累。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否则教师的求快常常让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深入学习成为泡影。教师要给学生慢慢品尝知识和慢慢消化知识的时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也不必急于要求学生能够一下子回答到位,可以让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纠正、相互辩论中逐步完善答案,让学生从学习中挖掘知识和开发智能。课堂教学之所以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所以,当课堂上出现一些生成性问题时,教师不必急于回答,不妨等待一下,看看其他学生对此问题的反映和反应,以此决定自己接下来还要做些什么。

文/ 曹慧英

学会等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是人与时间的一场博弈,心烦气躁是不行的。老舍先生的《猫》中,猫在捕捉老鼠的时候就会异常冷静地等待,时机成熟后才会迅速地扑上去"咬定青山不放松"。司马迁在狱中虽饱受身体的折磨和灵魂的摧残,却奋笔疾书写下《史记》,千年流传。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就要付出一定的耐心,静待花开,学生改正错误是需要等待的。今日不改,明日再警之。教师要学会牵着"蜗牛"散步,如垂钓者等鱼儿上钩,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
学会等待只为更好地蓄势待发。等待并不是把一切交给时间,毫无作为。教师要在等待中学习,在等待中思考问题。

10

德育策略

题。新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加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事学习,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增加知识储备,在学习中感受世界的丰富、万物的美好、梦想的缤纷,在学习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文化知识,而且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竭力使自己成为"一眼活水",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学会等待需要把握时机。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中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出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诸葛亮抓住时机,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要把握时机。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脑就是一顿批评训斥,特别是对待那些脾气暴躁、任性倔强的学生,更要讲究方法,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育才能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才能真正解决思想问题。一日,我叫一个打架的学生来办公室写检查。这个学生写了一会儿,便东看看、西瞧瞧,看他抓耳挠腮的样子,显然写到了难处。一个不注意,他把我办公桌上的手机蹭到了地上,手机屏摔裂了。在他惶恐地拾起手机,满含歉意地看着我时,我因势利导,"你看,现在你们同学间的友谊正如这有裂痕的手机一样,多可惜啊!"他使劲地点着头,似乎对同学间的友谊有了更深的理解。
"等待是我们和时间的一场博弈,我们凭借智慧和耐力,和未来做交换,等待的不可知性,是一场考验。"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要以平常的心态,沉下心做事,等待不是让我们虚度光阴,而是耐心去浇灌,用灵魂去普照。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等来百花齐放、桃李满园。(来源:德育报)

11

看见文化

师泽若水,润物无声
——致李思奇老师的一封感谢信

文/观湖七年级语文组

端午前夕,七年级语文组联合年级举办了以"布衣素履,于家为国"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在本次活动中,打动我们的不仅有学生精彩的演出,更有一位老师彰显出的不计得失的赤诚师心,她就是音乐科组的李思奇老师。作为协办教师,李老师在本次活动中倾注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体现了高度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情怀。特撰此文,聊表谢意。

在开场节目《青春》的排练过程中,有一位学生状态较为低迷,未能很好地将昂扬的精神面貌投入到表演当中。是将这个学生换掉以保证整体节目效果,还是坚持引导她调动情绪投入表演,成为了摆在排练老师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对于这一难题,李老师的回答是:"孩子们太需要成功的体验了,节目重要,孩子们收获自信更重要。"于是她选择了坚持,更是选择了维护学生的自信心。一遍遍示范、一次次交流……李老师将自己的耐心和关怀化为打开学生心扉的法宝,用赤诚的爱照亮学生心中的舞台。

以爱促成长,润物细无声

"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这是蔡元培先生对"美育"的论断。诚哉,美育教育不仅应通过举办美育活动为手段,教师的人格之美更是其中一抹不可或

或缺的亮丽底色,李老师对学生的关怀正是对"人格"二字最为生动的诠释。

以勤铸匠心,为有暗香来

七(8)班所表演的节目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个节

12

看见文化

节目不仅有朗诵,还有全班合唱。要想在短时间内组织一个五十余人的集体呈现出良好的舞台效果,其难度可想而知。在最后一次彩排中,八班的合唱效果依旧不佳,可下午就上台表演了,李老师下午第一节要上课,怎么办?下午有课,那就换课,用中午午休时间加班加点!这是李老师用行动做出的回答。

炎热的午后,七年级的老师同学们都已休息,而李老师和八班的全体同学们却不知疲惫地练习着。从午休到第一节课下课的三个小时里,李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指导着同学们做好每个动作,找

找准每个音调……舞台上,八班学子激情演绎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而这背后,更有李老师源源不断的付出,化作涓涓细流,注入到每一个强有力的音符之中。

作为音乐教师,李老师的奉献情怀不仅仅闪烁于舞台上,同样闪烁于日常教学的点滴中。语文组王老师的办公室隔壁就是7(1)班,在她的印象中,每当隔壁上李老师的音乐课时,教室里传出的总是整齐的歌声,响亮悦耳;临近期中,区里开展学生艺术测评工作,要求通知学生按时上传相关艺术证明材料,李老师不仅要确保观湖校区所有学生准时上传材料,还要一人负责16个班级近800人的审核工作,除此之外,她还要耐心地回复家长对于材料上传工作的各种问题……其间之繁冗我们难以想象,但李老师在工作中体现出的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却是真切可感的。
在龙外,总有一群别样的身影,他们或伏案于深夜时的办公桌上,或穿梭于嘈杂的人群中,或忙碌于每一次活动的台前幕后......李老师正是这群身影中的一部分。静水流深,总有一种力量涌动于无声之处;晨钟暮鼓,总有一种声音回响于岁月之间。我们相信,在众多像李老师一样的教育工作者的潜心耕耘下,龙外集团必将一路繁花,硕果累累!

 以心遇尘杂,会有岁稔时

13

德育活动

第十七周星级文明班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