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读书的方法

其他分类其他2018-12-04
701

华博
悦读社

Dec. 第二期

/01

华博悦读社

互联网时代如何读书

/02

从生活抽身,来这里思想与成长

把书分成四类,这样就保证能够有一些书读的比较深,当然读的数量也比较多一些。

分类
阅读
方法

华博悦读社

有人读书很快、有人读书很慢;有人读书虽然多,但好像没有学到任何东西;有人读了几本,但体会很深,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类,需要大概翻翻

拿到一本书,一看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可以快速过一遍,如果觉得这本书没意思可能就扔一边了,觉得有意思就会继续了解它的内容,这种书一般你快读一遍就能知道它大致的内容,你也能判断出它的思想、结论对你是有帮助的。但你读得比较快,一些细节可以跳过去,如果对某个部分感兴趣,一般可以会做标记,回过头会再看一遍。
像文学类的书,某一段的文字比较好,可以画个框标记上,回来再看。对读者来说,书本身的纸张不重要,里面的内容才重要。

/03

This is the most delicious
steak in the world

第二类:需要第二次再看的参考书。

有些书读完一遍以后,虽然放在一边,但你可能会回过头来看它,特别是一些参考书。比如吴军老师写《文明之光》的时候,手头上关于中国历史的书有两套,一套是剑桥的中国史,一套是哈佛的中国史。坦率来讲,这些书读起来趣味性不是很好,吴军老师会大概要翻一翻里面讲过什么内容,但对一些特别的数据、例子就会做标识

/04

第三类:需要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

华博悦读社
从生活抽身
来这里思想与成长

在西方有一本书大家每一次读时都会有新认识,即《圣经》。林肯总统家里曾经没有什么书,他大部分知识都是来自于《圣经》。每一次读,结合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孔子的《论语》,小时候读可能未必有很深的体会,到了四五十岁读你就能理解《论语》中讲的很多道理了。

有些书读完一遍后,会回过头来再读一读,像一些经典的文学著作。很多书不同年纪读、不同间读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
 年轻人大概有三本书大家比较喜欢读:《少年维特的烦恼》《麦田的守望者》《了不起的盖茨比》。小时候读完后,年纪稍长再看时感受完全不同。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里面讲的一些道理需要你慢慢感悟,读两遍后你能悟出蛮深的一些道理。 
 
很多人会反复读一些中国古典书,比如《红楼梦》。据说张爱玲在出名以前,《红楼梦》可能读了四五十遍,这就说明她每一次读都有一个感悟。

华博悦读社

/05

第四类:消遣性的书

人总要有一些闲暇时间,想懒一懒,哪怕有时候躺在床上,读一些小说。消遣书读起来并不是不好,放松一下还是不错的。其实有些消遣书里的一些写作手法也是不错的。但这种书你读多了,你思维方式其实是很窄的。 
 
这就是把书划分的种类,就读者而言,需要就如何做到广泛和高效来个平衡。

分享
读书方法

华博悦读社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从生活抽身
来这里思想与成长

下期分享
阅读的三个层次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