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旅行
”行万里路”
助你达到“知行合一”
华博悦读社
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书和万里路”都很重要,从接受知识来讲,还是读书来的快,因为毕竟知识比较浓缩。但有时候你光读完书你不一定信,也不能把这些知识内化为你自己的东西。
很多人说我学了这么多课,学完之后都忘了。所以,学完一定得使用。有些人说,在商学院,老师讲的一个方法论挺好,可到工作中过了半年,都不曾用过一次,好像我做事并没有进步。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使用所学内容。
“行万里路” 也就是你有了亲身感受以后,印象才深,印象深了以后,你才能够体会一些道理,然后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们把读书的内容看成是一个漏斗上面的口,其实经过漏斗下面通道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你过滤掉很多东西,真正你要吸收的,都是对自己有意的东西,变成自己行动的一部分,这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行万里路”,或者像王阳明讲的叫“知行合一”,让你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很多人认为“行万里路”就是旅游,但实际上不仅仅是旅游才是“行万里路”。
其实换工作,某种程度上也是“行万里路”的一部分。有些人在一个岗位干了20年,对外面的世界就缺乏了解,有些人两年换一个工作,20年去了10个单位,他的阅历就多一点。我不是鼓励大家要频繁地换工作,但哪怕在同一个城市里,结识不同人,就会长一些见识,这就是“行万里路”广义上的意思。
有些人大学毕业后在外面工作了两年(离开校园),之后又回到校园。这时会发现,很多那些在校园里工作二三十年的老师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上的普通思维方式差了很多。他们象牙塔里待30年,他们也并非不行万里路,比如出去开学术会议的机会也许比外面一般的人多,但即使开学术会议,他们接触到的人,接触到的圈子,还是原来的这些人,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会有一个定式。
华博悦读社
华博悦读社
“行万里路”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到新的地方看到新的风景。
很多人花钱去旅行,就做到了这一点。到一个地方看到新东西,看了某地的关键景点,拍照留念,就觉得这样不妄此行。这样既可以休息、还能陶冶情操。但光拍照留念是不够的。
例如,你去一趟法国,除了看了几个大建筑、几幅可能看得懂、可能没看懂的名画以外,还有什么收获呢?回过头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只是觉得也不错:我辛苦了一年时间在外面放松了两个星期,很开心。
这就是最浅层的“行万里路”,因为哪怕你这样行了100万里路,见识的提高也不多。
第二个层次:有意识地了解一些文化。
还有的人去一个地方旅游,会找一个地陪,让他给介绍一些当地情况。
比如,在梵蒂冈博物馆看一些画,你只会觉得这些画真逼真,色彩真好,过了几百年还能保存得这么好,大部分人可能只能看到这一点。梵蒂冈博物馆有一幅著名油画叫做《雅典学院》,画中每个人的表情、动作都有一定的深意,光看是看不懂的,这就需要一个懂得艺术的地陪给你讲,你才能懂。
《具体生活》这本书中里讲了怎样看博物馆,可以给大家做最最简单的,相当于地陪的参考,如果你没有地陪的话就可以带着这本书到世界各地玩。有一些读者朋友,拿着《文明之光》作为参考书到世界各地去玩。
Looking for the efficiency and promotion
Everything needs method and your skill
第三层次:在当地居住,与当地人进行深入沟通。
很多人到美国开了十次会,对美国的文化其实很不了解,但如果在美国如果读一年书,就会很不一样。每天去教室,周末要到当地的零售店买东西,可能还会跟当地人有一些冲突,也会求助于当地人,这种情况下,你会对当地的人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现在许多人旅游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跟当地的人进行比较深入的沟通交流。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当你看到世界多样性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人们的信心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自己的“行万里路”,即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情况,经过思考,跟别人确认得到的一些结论。
通过看历史是怎么发展的,在不同时期什么民族、什么文化、什么体制有希望,才得到这样的结论。
这就是“行万里路”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我们很多人往往把自己关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看太多言情小说和偶像剧,想象外面的人都是俊男靓女,想象中未来的生活都是公主、王子的生活,这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虚构的社会中,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行万里路”是让自己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回过头来再审视自己。这就是“行万里路”的意义。当然这“行万里路”需要结合“读万卷书”,二者可以是互相验证的。
民国初年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在历史学研究上他的地位非常高。在他之前,大部分历史研究都是考据,即根据过去的典籍来做一些分析。王国维先生说这些考据一定要和文物进行相互验证。这就是知行合一,或“万卷书”和“万里路“的结合。
华博悦读社
华博悦读社
从生活抽身,来这里思想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