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每周资讯2021年10期

政策风向标

目录
第一章 生态环境保护成就与形势 ……………………………… 1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就 …………………………… 1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新阶段 …………………………… 5
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8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8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9
第三节 主要目标 …………………………………………… 10
第三章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13
第一节 严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 14
第二节 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 14
第三节 统筹推进区域绿色发展 …………………………… 15
第四节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体系 …………………………… 16
第五节 强力推进绿色科技创新 …………………………… 17
第六节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 18
第七节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 20
第八节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 21
第四章 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 22
第一节 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 ……………………………… 23
第二节 积极适应气候变化 ………………………………… 25
— 1 —
第三节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管理 …………………………… 26
第五章 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27
第一节 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 28
第二节 持续推进重点污染源治理 ………………………… 29
第三节 推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 32
第四节 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 34
第五节 不断强化声环境质量管理 ………………………… 35
第六章 稳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 35
第一节 强化 “三水”统筹管理 …………………………… 36
第二节 提升水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 37
第三节 推进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 38
第四节 持续深化 “多源”同治 …………………………… 42
第七章 改善土壤和农村牧区环境 …………………………… 45
第一节 加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 …………………………… 45
第二节 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 ………………………… 48
第三节 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 49
第四节 加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 51
第八章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53
第一节 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 53
第二节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 55
第三节 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成效评估 ……………… 56
第四节 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 ………………… 58
第五节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58
第九章 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控 ……………………………… 60
第一节 强化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 ……………………… 60
第二节 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及监管能力 ……………… 61
第三节 强化重金属及尾矿库污染防治 …………………… 62
第四节 推进其他固体废弃物利用处置 …………………… 64
第五节 加大新污染物基础调查及排放控制 ……………… 66
第六节 强化环境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 …………………… 67
第十章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 69
第一节 创新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 70
第二节 完善生态环境制度建设 …………………………… 72
第三节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 74
第四节 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 ………………………… 77
第五节 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 …………………………… 80
第十一章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 82
第一节 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 82
第二节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 83
第三节 推动构建全民行动体系 …………………………… 84
第十二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86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 86
第二节 强化监管保障 ……………………………………… 87
第三节 深化目标考核 ……………………………………… 87
第四节 加大资金投入 ……………………………………… 87
第五节 强化人才保障 ……………………………………… 88
第六节 强化社会监督 ……………………………………… 88
第七节 开展规划评估 ……………………………………… 88
正文
前 言
“十四五”时期 (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内蒙古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 《生态环境部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 《内蒙古自治区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 “规划”)。
第一章 生态环境保护成就与形势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就
“十三五”时期,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保障,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稳步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圆满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修订了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颁布了 《内蒙古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在区、市、县均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强化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修订出台各级党委和政府及自治区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强化考核问责,加大盟市党政领导班子 “绿色发展”指标考核权重,先行先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 (任中)审计,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党对生态环境保护领导责任更加明确。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定 《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实现12个盟市督察全覆盖。形成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污染补偿办法(试行)》《关于实施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等一批制度成果,建立排污许可、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力以赴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均超额完成。2020年,全区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0.8%,细颗粒物未达标城市 PM2.5浓度较2015年下降25.0%,分别高于国家考核目标1.7个和13个百分点;52个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69.2%,劣Ⅴ类水体比例为1.9%,42个地级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5.7%,分别优于国家考核目标9.6个、1.9个和4.7个百分点;13个23.46公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部完成;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分别达 到 98% 和 90% 以 上,重 点 重 金 属 排 放 量 较 2013 年 下 降12.1%,符合国家考核要求;47个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极差比例为17.02%,优于国家考核要求4.28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大幅减少,分别完成国家考核目标的179.5%、192.09%、107.04%和172.86%。完成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1838个、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15955个,排查整治工业固废堆存场所609家,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安全处置医疗废物6627吨,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100%,核与辐射保持安全水平。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构筑日益牢固。完成内蒙古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初步将50.46%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区森林面积提高到4.0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草原植被盖度为45%,湿地保有量为9000万亩。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开展 “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完成自然保护区内663处工矿类开发建设活动清理整顿。建成绿色矿山375家。2019年全区生态产品价值 (GEP)为4.48万亿元,是同期地区生产总值 (GDP)的2.6倍,比2015年增长13.8%。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兴安盟、新城区等7个地区被授予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杭锦旗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等4个地区被命名为国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呼伦贝尔市、乌海市被授予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称号。
推动高质量发展作用更加显著。严格生态环境准入,严守环境质量底线,生态环境保护引导、优化、倒逼和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产 业 结 构 不 断 升 级,累 计 完 成 “散 乱 污”工 业 企 业 整 治1969家、工业炉窑治理440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322家、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50台7629.4万千瓦。实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11家,淘汰10蒸吨以下小锅炉5038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煤电铝一体化达到65%,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3.6%。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新技术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较2015年增长41.2%、17.5%、8.1%和7.5%。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煤电油气风光并举,多种能源协同互补,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6.1%。交通运输结构不断完善,“公转铁”有序实施,外运通道日趋完善,铁路货运量比重较2015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全面供应国六汽柴油,实施国六轻型车排放标准。
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见实见效。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49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销号48项,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及草原问题专项督察100项整改任务完成99项、销号97项。“一湖两海”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渐显,截至2020年底,呼伦湖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治理规划要求;岱海除高锰酸盐指数偏高外,其他指标均达到治理规划要求;乌梁素海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察汗淖尔治理工作稳步实施,出台 《内蒙古自治区察汗淖尔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方案》,完成草原生态修复16.8万亩,建立了察汗淖尔自治区湿地公园。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基本完成。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深入实施,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实现较大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有效提升。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和生态环境系统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污染补偿等制度,综合运用行政、刑事、公益诉讼、经济手段提高监管实效。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成环境质量监测点位6547个、生态状况监测点位178个,基本实现环境质量及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980个重点监控企业实现联网。初步建成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平台,完成自治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组建覆盖全区的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宣传等活动,全社会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日益浓厚。

新闻动态

前沿技术

市场信息

每周价格信息(11月29日~12月3日)

         周市场分析:随看原料镁锭价格先跌后涨,本周初,中国镁合金价格相应下跌了1,000元/吨至 37,000-38,000 元/吨现金出厂,期间下游压铸厂谨慎观望,镁合金现货市场成交放缓。本周中后期,在镁锭价格上涨推动下,镁合金价格相应走高了 3,000 元/吨至 40,000-41,000元/吨,期间下游询盘增加,镁合金现货市场活跃度提升,多数供应商处排单发货状态

       周市场分析:由于供应偏紧,本周中国进口铌精矿 50%min 主流价格上涨至16.1-16.4 美元/磅氧化物中国到岸,较上周价格上涨0.1美元/磅。

         周市场分析:本周攀西地区钛矿市场持稳运行,周末云南地区钛矿市场小幅阴跌。近期钛矿厂家受铁矿市场低迷的影响而开工不足,同时下游需求方市场受淡季以及冬奥会环保政策的原因开工不足而对钛矿的需求持弱势,钛矿市场处于供需两弱的局面。近期攀西地区中矿市场报价有所企稳。

           周市场分析:本周氧化钪 99.99%min市场价格保持稳定价格徘徊           在5,  100-5,600元/公斤。

         周市场分析: 本周萤石价格走势小幅上涨,近期厂家反映萤石订单情况尚可,场内商家装置开工有所下滑,场内萤石货源供应略显紧张,场内价格走势上涨。随着气温降低,部分萤石厂家装置停车,场内矿山和浮选开工下滑,萤石场内走货情况尚可,萤石市场价格小幅上涨。本周下游氢氟酸市场价格大幅回落,终端下游按需采购为主,截止周末内蒙古地区97萤石湿粉价格在2600-2700元/吨。

         周市场分析:由于期货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价格走高,本周国内港口进口铁矿现货价格继续上行。此外,受前一周国内港口进口铁矿现货价格以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支撑,本周河北和山东地区国产铁精粉价格反弹,山西和辽宁地区价格维持稳定。本周辽宁本溪地区铁精粉65%min价格稳定在820-830元/干吨出厂现金含税。

         周市场分析:本周国内港口澳大利亚铁块矿62%min港交价格累计走高25元/吨至775-795元/吨。

         周市场分析:铁价格稳定在 3,600-3,700 元/吨。炼钢生矿市场带来一定的支撑。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