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云南党史故事第三期

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

2021年第3期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

     yun nan dang shi gu shi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不忘来时之路,继续砥砺前行。本期《碧玉清溪》继续刊发滇中革命红色故事,展示滇中革命英勇悲壮、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光辉历程,展现了聂耳等滇中革命先烈的精神风貌。
       学习党史、缅怀英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温滇中革命奋斗的恢弘史诗,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编者按: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2

3

  中山大学西迁澄江期间党的活动   
                ————   澄江支行党支部   向前整理

  人民音乐家——聂耳
                 ————— 机关第一党支部 何颖整理

  新西区的革命斗争
              ————   华宁支行党支部 苏为升整理

 新平大地上的星星之火 ——普贵忠                                       ————   新平支行党支部 李思民整理

  易门第一中学红色摇篮薪火相传的故事
              ————    易门支行党支部 郭成伟整理

主办: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
主编:张玉云
编委:庄咏梅、董顺才、王海林
制作:蓝珍社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4

5

人民音乐家——聂耳
                                       机关第一党支部 何颖整理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
信,字子义(亦作紫艺)。祖
上三代行医。四岁丧父,母亲
彭寂宽祖籍新平漠沙,属花腰
傣。
                             音乐启蒙
       聂耳天生的乐感、独特的
灵气,既是得益于母亲的耳濡
目染,亦是“花灯之乡”这方沃
土滋养的结果。聂耳的母亲彭寂宽也是个唱灯的高手,她唱的是当时玉溪民间的一种曲艺形式“唱书”,内容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那些优美动听的旋律可以说是聂耳的音乐启蒙。
       襁褓中的聂耳在母亲吟唱着的花灯中入眠。幼年时的聂耳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着母亲深情的声调,听着动人的故事,时常感动得热泪盈眶。再长大一些,聂耳便会用铅笔记谱。他常对母亲说:“妈妈,你再给我们讲个故事,我要把你的故事编成歌。”在母亲的启发下,聂耳还真的用“多、来、米、法、梭”等字音编出乐谱。
 

       一次在上海与友人交流中,他谈起自己的音乐修养时说:“至于音乐,虽然一直很喜欢,但是在这方面的训练很少,有限的一点儿音乐修养,不过是儿时母亲吟唱的玉溪一带的花灯、民谣……”
求学时代
       1922年春,聂耳进入昆明私立求实小学高小部学习,由于他的成绩优秀,得到
减免学杂费的待遇。从小表露
的音乐兴趣随着年龄增长越发
浓郁。他先后向其家人及邻居
邱木匠学习民族乐器(竹笛、
二胡、三弦、月琴等)的吹奏,
并广泛学习当地民间音乐。他
热情投入学校的课余音乐活动
,曾被选为该校学生自治会会
长、学生音乐团指挥等,并曾荣获该校第一号学生奖状。
        1925年,小学毕业,考入云南第一联合中学。学习期间热情投入进步学生运动,开始阅读进步书刊。在其作文课业中表现出对时事的关注和鲜明的同情劳动人民的观点。每天参加由法籍老师柏希文开办的英语学习会,补习英语,向柏氏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和钢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6

7

琴的弹奏,积极热情参与校内外的业余音乐活动。
       1927年夏,初中毕业后,历经三榜考试,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高级外国语组,主修英语。结识后来担任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音乐教师张庚侯,便开始随之学习小提琴。在校加入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所组织的外围组织“读书会”开始阅读拥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础读物。参加由当地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济难会”,多次救济被关押的革命同志。
以音乐为武器 投身革命斗争
       1928年,聂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革命理论及进行有关刻
印、张贴传单以及参加示
威游行等活动。1928年11
月底,他瞒着家里报名参
加滇系军阀范石生所招收
的“学生军”,湖南新兵训
练结束任特务连的上士文书。1929年3月,随军官赴广州后被遣散,流落广州。4月,考入广东戏剧研究所附设音乐班,后发现与其志愿不合遂离所。5月靠朋友借款返回昆明。
       1929年5月,回昆明省立第一师范插入原班继续学习。仍然作为学校的课余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经常

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等活动。与张庚侯、廖伯民等友人一起组织九九音乐社。当
年10月,开始参加该校的戏剧研
究会所举办的一系列中文话剧的
演出活动。在昆明发生大爆炸后
积极参与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青年
救济团的各项针对反动派的斗争,
因而引起反动派的注意。在结业
(1930年)前夕,得悉他有被捕
的危险,在其家人的帮助下于7月10日随云南一商人匆匆逃离昆明,前往上海。
       1930年7月18日,到达上海,在云丰申庄从事杂役性的工作,开始没有工资,于8月下旬,才给以每月十五元的低薪。11月,经朋友介绍参加由上海中共地下党所领导的进步性群众组织——反帝大同盟。
1931年3月19日,云丰申庄倒闭。聂耳随即失业,开始四处寻找工作。4月,聂耳报考“明月歌剧社”,主考人黎锦晖破格录取他为乐队练习生,师从乐队首席王人艺、外籍教师普杜什卡,他刻苦学习小提琴,黎锦晖为他取名“聂耳”。
       1932年4月,由田汉介绍加入左翼剧联及其剧评小组。8月,聂耳来到北平,参加当地左翼剧联和音乐家联盟的活动与演出,并于次月报考北平艺术学院音乐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8

9

系,仅参加了文动与演出,并于次月报考北平艺术学院音乐系,仅参加了文化公共课的笔答初试,未能通过。以后他又报考过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小提琴选科,因为“没有拉好”未被录取。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一厂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
       1933年,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斗争最尖锐的时刻,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的某一天,一个饥渴瘦弱的小姑娘(人们都称她“小毛
头”)在风雨中卖报的情景深深感
染和打动了聂耳,他当即决定把
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成歌。田
汉夫人安娥得知后马上写了歌词,
经聂耳谱曲,《卖报歌》便写成
了。因小毛头不识字,聂耳就亲
自教会她唱,学会之后,小姑娘边唱边卖报,生意也好了许多。
       1934年4月,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乐部工作。年底,搬至淮海中路1258号三层阁楼居住。同年底,聂耳应聘为联华影片公司二厂的音乐主任,为影片《新女性》作曲并配乐。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谱曲《义勇军进行曲》 铸就时代最强音
       1934年末,田汉写了《风云儿女》的故事梗概后,因忙于话剧创作,《风云儿女》由电通公司约请夏衍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后拍摄电影。该片讲述了在抗战时期,只顾享乐的诗人辛白华最终因为挚友梁夫的牺牲而投入抗战的故事。1935年初,田汉因《回春之曲》等话剧的演出被反动当局通缉,在躲避敌人搜捕期间,田汉仓促间在一张香烟盒的衬纸上写下《义勇军进行曲》最初的歌词;同年2月,田汉被捕,歌词转到夏
衍手中。聂耳得知情况
后,主动找到夏衍,要
求为《义勇军进行曲》
谱曲。随后,聂耳同孙
师毅商议后,于4月15
日赴日之前,在上海完成曲谱初稿。4月下旬,为了躲避国民党政府的追捕,他客居日本秘密完成了曲谱的定稿。1935年5月9日,《义勇军进行曲》唱片在上海录制完成,被用作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
       1935年,随着《风云儿女》的热映,《义勇军

10

11

进行曲》因其激昂和朗朗上口的旋律很快在国内外传唱开来,成为流行极广的抗战歌曲。在当时,全国各地民众在集会游行时会齐声高唱;国内大多军队将此作为鼓舞士气的战歌。   
       1940年,刘良模受“美国医学援华会”“救助中国会”的邀请向美国人介绍中国抗战歌曲。刘良模将《义勇军进行曲》译成英文……《义勇军进行曲》一度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战歌。
       1949年10月1日,《义勇军进行曲》从694首歌词和632首曲谱里胜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在天安门响起。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匆匆而永恒
       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不负春光,不负韶华。虽然聂耳的生命终止在了23岁,但他的一生匆匆却永恒。1932—1935年,3年间聂耳创作出40余首作品,《开矿歌》《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义勇军进行曲》等作品先后问世。他用音乐记录中国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生活,用音乐塑造妇女儿童形象,用音乐宣传抗日革命精神,用音乐激励中国复兴崛起。

       《义勇军进行曲》在日本帝国主义肆意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时,以铿锵有力的词句和雄壮激昂的旋律,唱出了中华民族反帝爱国的强烈心声,凝聚起中华儿女挺起脊梁、众志成城、奋起抗击的精神力量。
       他整理改编的民族乐器合奏曲《金蛇狂舞》旋律热情欢快,整理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翠湖春晓》生动地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推动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走进人民音乐家聂耳纪念馆,回顾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和他不朽
的作品,从内心深处
点燃起赤诚的爱国情
怀,激发起强烈的民
族责任感,站在新时
代,传承和发扬聂耳
精神,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

     yun nan dang shi gu shi

12

13

  新平大地上的星星之火
——普贵忠 
                                        新平支行党支部 李思民整理
       
        建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涌现红色故事代代相传,今天我们将要走回这段
烽火硝烟的岁月,了解这样
一株红色的火苗。
       解放前的云南新平由于
交通闭塞、文化教育发展落
后及国民党地方政府的高压
统治,虽有先进思想通过报
刊、书籍及在外读书的新平籍人士的传播,但一直没有党组织活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地处滇中腹地的新平之火在普贵忠同志到来后才缓缓燃起。
     统一战线,点燃火苗
       解放前的云南新平,集官、匪、霸三位一体的总代表李润之,凭借红河、东瓜林大平掌天险,豢养反动武装,称霸一方,操纵全县政治、经济命脉,其势力延伸到邻近几个县,革命形势不容乐观。
       普贵忠在云大读书期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转入师院。1947年冬,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开黑名单,1948年经组织协调安排,普贵忠接受党组织安排的任务:“发展组织,积蓄力量,开展武装斗争。”到新平开辟工作,来到建兴帽盒山嵩安乡小学任教育,通过勤恳、踏实地工作,得到大家的欢迎和信任。
       1948年6月嵩安小学建立了南区第一个党支部,普贵忠任支书。在普贵忠的领导组织下,帽盒山小学成了当时新平的革命据点之一,学校师生大批参加了武装斗争和地方工作,成了南区革命斗争的骨干。
       普贵忠根据党的有关阶级分析及统一战线理论为指导来认识南区社会,从实际出发,利用这些矛盾开展工作。例如,团结与李润之有矛盾的靠拢革命;欢迎坚决反对李润之的进步人士;尽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反蒋统一战线;提出反蒋自卫,防范李润之,为保护自己的家乡增强武装。
 解放墨江城,传播火种
       元江的武装起义成功鼓舞着他们,普贵忠和大家常在一起酝酿新平、墨江怎么办?经过多次设想,反复分析,选定攻击目标应是墨江城。原因有这么几点:一、墨江有地下党的工作基础,曾经发动过起义,而墨江和帽盒山交往情谊较深,攻墨江、帽盒山可以积极支援;二、墨江县城无城墙,进攻阻力小;

14

15

三、敌人注意力集中在有主力游击队的滇中地区。
       经过地下党员的联系沟通,这一设想得到支持,并于1948年12月底由普贵忠主持会议,安排参战人员总计共700余人枪,一致打出“反蒋人民自卫军墨江部队”的番号,普贵忠负责部队政治思想,决定于1949年1月1日拂晓看信号一齐发起总攻。
       当时墨江县的国民党政府十分害怕,把过去守过元江城的反共大队长张纯学请去当墨江城防司令。根据这一情况,普贵忠在“告墨江县人民书”里,号召墨江各阶层人民团结一致,墨江的事由墨江人来管,反对“卡桑皇帝张纯学”伸手到墨江。
       1月1日按约定时间,全体战士斗志昂扬,齐向墨江发起总攻击。各攻城大队先后突人城内巷战。有的甚至冲到国民党县党部门口,与敌形成对峙,战斗历时了七天,张纯学被流弹打死,墨江城获解放,墨江县长逃到通关被击毙,墨江县城解放。
 扩大组织,巩固火势
       1949年9月中旬,普贵忠同志由南区到新平县城找滇桂黔党委副书记郑伯克、滇中地委书记温宗姜两位领导汇报工作,接受任务后回到南区组建南区区委和区人民政府。根据滇中地委的部署,11月,以新南联防队留守帽盒山的同志和漠沙一线的联防

队为主,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滇中护乡第二团”,普贵忠任政委。
       1950年1月开始,滇中地区按照国民党政府旧税征收1949年的公粮。3月12日,新平县召开了会师团结大会,传达地委会师团结大会精神,号召按照地委会师团结大会提出的“会师团结、征粮剿匪”“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要求开展工作。大会宣布了地委新调整的新平县委班子,普贵忠兼任公安局长及南区区委书记。新的县委班子成立后即按照地委的部署,组织了征粮委员会,开展征粮剿匪和建立基层组织工作。
       普贵忠同志的到来,点燃、传播、巩固了新平的革命火种,是新平人民永远的光荣!

17

16

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

     yun nan dang shi gu shi

易门第一中学红色摇篮薪火相传的故事
                                  易门支行党支部 郭成伟整理
      1909年,易门县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堂,1925年更名为易门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1939年,易门县第一所普通
中学“云南省易门县立初级中
学”在易门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诞生。
       1926年12月,易门县旅
省学生会在易门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设立寒假义务学校总校,下设四个分校。第一期办学学生1500余人,各分校结合义校办学宗旨,按新的学科内容授课,提倡爱国、民主、男女平等的新文化、新思想,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第一期寒假义务学校,在易门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开展了反抗封建势力的斗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易门的传播,促进了易门民众的觉醒,教育和影响了一批有志青年投身革命。它是易门乃至全云南进步青年的一次革命尝试,有力地配合了云南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
       1927年12月下旬,第二期寒假义务学校办学在易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门县立高等小学堂举行,共招生4个班120人,中共地下党员黄洛锋、李裴如以教师身份参加并主导了义务学校办班等革命活动。在第二期办学授课中宣传“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中国革命斗争简史及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等宣传教育,抨击封建剥削制度等。同时在有明显革命倾向的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对他们进行党的知识、纲领、目标、任务等教育,给他们传阅政治性、斗争性极强的《农民四字经》和油印传单等进步刊物,增强发展对象的革命意识。1927年12月下旬,高承武、赵小峰等10余名进步师生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5 年7月,“民青”成员冯廷望、许兰英、魏臻媛三人来到易门,组成“民青”小组,分别在易门中学和乾元镇中心小心,以教书为掩护建立据点,开展革命活动。抗战胜利后,以易门中学为中心,革命进步力量与国民党争夺青年学生的斗争十分激烈。1945年10月上旬,国民党到易门中学发展三青团员,经过一个月的斗争,“民青”与“民盟”小组携手抵制了国民党反动派争夺青年的图谋,斗争取得了胜利。1945 年7月至1946 年2月,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民青”和“民盟”组织在易门中学和乾元镇中心小学的革命

18

19

活动,宣传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提高了易门中学和乾元镇中心小学师生的政治觉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革命青年和骨干。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有的加人了“民青”和“民盟”组织,有的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和滇桂黔边纵队。
       1948年8月7日,中共云南省委、中共昆明市工委根据全省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派孙兰英到易门负责党的工作。
孙兰英自甸中于1948年9月10
到易门中学,与中共地下党
员接上关系后以教师身份为掩
护在易门中学开展革命活动。
孙兰英在易门中学和乾元镇中
心小学通过多种活动教育和培养进步青年,发展“民青”成员和共产党员。同时对易门中学校长吴致虞开展工作,安排易门中学教导主任刘用中等在社会上层人士中开展统战工作。她还通过多种渠道关心指导上定乡、铜厂等农村反“三征”“农运”和武装斗争准备工作,并领导了著名的上定乡武装起义。
       1948 年 12 月,易门县上定乡武装起义失败后,中共云南省工委将易门籍中共党员吴道源从嵩明县派回易门,在易门一中以教书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吴道

源以易门中学为据点,在孙兰英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在易门中学、乾元镇中心小学等发展党的组织及“民青”组织。1949年初开始,先后发展了易门中学校长吴致虞等 20余人加人“民青”,组成三个小组开展活动,后又发展杨树民等10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党小组。党员和“民青”成员深入农村,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反“三征”斗争。
       1949 年12月13日下午6时,北进部队进驻并接管易门县城,随着易门县城的解放,1949年12 月中旬中国共产党易门县工作委员会建立。12月15日,在运动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易门县人民政府。至此,中国共产党在易门取得执政地位并走上执政道路,易门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20

21

中山大学西迁澄江期间党的活动
                                      澄江支行党支部  向前整理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加紧向华南的军事进攻,广州形势危急,
国立中山大学奉命
西迁。10月中旬,
初迁广东罗定,10
月21日广州陷落,
11月中旬,改迁广
西龙州,迁往途中,又奉命迁往云南澄江,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澄江距离昆明不远,仅有60公里,当时公路已至中关,只有10余公里尚未修通;二是澄江曾为明清两代府城,庙宇寺观众多,可以充做临时校舍。全校2000余名师生于1939年2月底抵达澄江。校舍主要利用庙宇等公共建筑,8大学院分驻在城内外的文庙、观音阁、斗母阁、翠竹庵、小西城、右所、梅玉村、东龙潭等20多处。
       1939年6月,经中共云南省工委同意,由中大党员先行成立临时支部,推选李文浩为支部书记,劳家顺为组织委员,吴克清为宣传委员。临时支部由省工委

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

     yun nan dang shi gu shi

青委直接领导,周亨达担任青委与临时支部的联络员,并批准临时支部发展党员。
       支部成立后,首先积极开展群众工作,针对学生刚转到大后方情绪较为消沉的情况,支部以原来抗日先锋队的积极分子为骨干,成立了进步群众组织“青年生活社”,通过学习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吸引各学院学生广泛参加。
       1939年10月,中大党员的组织关系从广东转到云南,中共云南省工委派
青委委员郭佩珊到中大
加强领导,对党员逐一
考察,整顿思想,健全
组织。10月底,在郭佩
珊主持下正式成立了中
山大学特别支部,由吴
子熹任支部书记,劳家顺任组织委员,李文浩任宣传委员。特支在中共云南省工委的领导下,团结学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发展党员,扩大党的影响。党员都参加了“青年生活社”,加强了党对“青年生活社”的领导。青年生活社开展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各种宣传活动,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术、政治与时事问题。开展“大学生战时生活与工作”的讨论,使一些学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22

23

生澄清了模糊思想,振奋起精神。青年生活社还组织歌咏队和戏剧团,教唱抗日歌曲《战歌》《战士们冲啊》《八一纪念歌》等,先后在校内外演出了《纸老虎》《流寇队长》《北京人》《钦差大臣》《日出》《原野》《张家店》等剧,受到广大师生和群众的欢迎。
       1939年冬,青年生活社发起为前方将士募捐寒衣的活动,举行了盛大音乐戏剧筹款大会。在县城宣传、集会、募捐、劳军义卖,募集寒衣,从精神上物质上鼓励和支持前方抗日将士。青年生活社还主编《青年生活旬刊》和《民众壁报》,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的方针政策,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分裂、倒退阴谋,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青年生活社还组织学生向周围农村群众宣传抗日、出壁报、办识字班、办民众夜校、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教育。
       由于物价暴涨,生活日益困难,青年生活社为了解决师生吃饭问题,曾组织全社讨论,提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供学校参考。该社给学校的报告指出:米价突涨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只能用暂时办法解决吃饭问题,要求学校请有关当局一律供给军米,同时由学校办一个消费合作社,以免商人垄断,办好公共

食堂。还提出改善澄江卫生设备,开辟运动场,购置运动器材等建设性意见。经过这些活动,青年生活社的影响迅速扩大,由开始建社时的60余人发展到500多人,各学校设立了分社。青年生活社成了中大进步社团的中坚力量,在中大学生运动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大特支按各学院党员的具体情况,分别成立分支部、党小组和个别单线领导。法学院、工学院成立分支,文学院成立党小组,其余各学院的党员则单线联系。中大地下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青年生活社,成为党团结教育广大同学的重要阵地,培养和锻炼了一批进步同学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经过党组织的考核,先后发展了10余人加入党的组织,扩大了党的力量。
       1940年秋,中山大学迁回粤北坪石,党员组织关系由云南省工委转广东省委。中山大学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青年生活社在澄江开展的活动,继承和发扬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光荣传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同时对启发澄江民众智慧,传播文化知识,移风易俗,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澄江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24

25

新西区的革命斗争
                                    华宁支行党支部 苏为升整理
       当年的华宁新西区人民政府位于现在的通红甸乡山羊母村委会新发寨村民小组旁。该址地处盘溪的西北面,故称西北山,总面积为110多平方公里,东边隔南盘江有滇越铁路上的西洱和小河口两个车站,与弥勒西山游击区遥遥相望,与盘溪车站相距不远,是一个山高箐深、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汉、彝、苗等多民族聚居的山区。
       据史料记载,1948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弥勒西山武装斗争的
影响下,西北山先后出现
了几股自发组织起来的民
变武装,而在几股民变武
装中,彭顺宽出身贫苦,
为人正直,愿意接受共产
党的领导,他率领的40余名武装人员中,多数是贫雇农,素质较高,是可以团结教育改造为党领导开展游击斗争的武装力量。领导小组按照省工委的指示精神,决定加强西北山的领导,以团结教育彭顺宽的武装力量为基础,开展群众工作,开辟西北山游击区。

       1949年4月,华宁县委成立后,决定建立西北山区委。6月,区委在新发寨召开群众大会,成立新西区人民政府,选举彭顺宽任人民政府主席,在西北山约1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辟和建立了华宁第一个游击根据地,建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权。
    1949年8月初,杨丕德、彭顺宽在前往弥勒与当地游击队联系建立联防中
被逮捕。他们受尽了敌
人的各种酷刑,始终忠
贞不渝。8月9日,敌人
将彭顺宽拉到盘溪杀害,
牺牲时48岁。

党史故事

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yun nan
          dangshigushi

26

27

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

     yun nan dang shi gu shi

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

     yun nan dang shi gu shi

人行江川支行 寧笑江

碧  玉  清  溪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