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3期
百年炬火
党史学习教育微刊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921-2021)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宣传群工部
目 录
01
学党史 铭初心
习近平说党史
权威阅读
党史中的中国精神
中原红色地图
知识测试
02
06
07
08
11
13
中国共产党史(1954-1957)
02
返回目录
1954
(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
学党史 铭初心
1954年4月,由中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及有关国家外长参加的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这是我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日内瓦会议的成功,使亚洲局势和国际局势进一步缓和,增强了我国南部边境的安全。
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决议强调,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要提高维护党的团结的自觉性。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日内瓦)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肯定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无记名方式投票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返回目录
1955
学党史 铭初心
03
1955年1月,中共中央、毛泽东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
(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
1955年3月21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提出要在大约几十年内在经济上追上或者超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设想。邓小平代表中央委员会作《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报告》。会议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陈云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图: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在会上鲜明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受到与会各国的赞同,打开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
1955年7月,中央决定开展一场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运动。10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审查干部工作同肃反斗争结合进行的暗示》。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运动至1957年底基本结束,清查出反革命分子8.1万人。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
返回目录
1956
(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
学党史 铭初心
04
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已确立,至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5月2日又向最高国务会议作了报告。《论十大关系》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自己新的重要认识,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通过的新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以《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为标志,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返回目录
1957
(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
学党史 铭初心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他关于矛盾的论断,第一次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也为后来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1957年6月,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从整顿党的作风入手,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极少数人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由于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这是党的历史上的一大教训,使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遭受挫折。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地超额完成,形成中国近代以来规模最大、效果最好、作用最大的工业化浪潮。
随着1957年一些工厂、农村出现生产迅速增长的新气象,党认为经济建设应该搞得更快一些。1957年冬季,全国掀起以兴修水利、养猪积肥和改良土壤为中心的农业生产高潮,拉开了“大跃进”的序幕。
(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
05
返回目录
习近平说党史
06
返回目录
权威阅读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这些重要文稿的鲜明特点在于,全景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其中有16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注重原文收录,原汁原味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注重研究式编辑,体系化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论述,这本书以丰富的史料支撑和历史纵深的理论分析,对党史上若干重大问题作出新总结,提出新观点,全面、科学地反映党史的内在规律,为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和掌握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权威指导。
点击下方收听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有声书
(音频来源:共产党员网)
07
返回目录
党史中的中国精神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
中国精神之北大荒精神
(来源:共产党员网)
精神内涵
精神解析
08
不畏困难、拼搏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
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派农业部秘书丰年同志到嫩江县创办鹤山农场。先遣人员只有9人,在茫茫的雪原上,他们架起了第一顶帐篷,迎接北大荒的暴风雪。3月3日,9个人举行了建场典礼,对空鸣枪3声,作为庆贺的礼炮,9个人把9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从此,荒原上响起了春天的歌声。
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勇于开拓精神
1978年,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帷幕——这是垦区改革的现实环境;1979年,国家对黑龙江垦区实行财务包干,30年“铁饭碗”的历史宣告结束——这是垦区改革的必要条件;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至此,垦区改革找到了突破口。
返回目录
党史中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之北大荒精神
(来源:共产党员网)
精神解析
09
胸怀全局、强国富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1954年10月,中央决定农建二师集体就地转业,而这时,正是国家实行军衔制的前夕。连年征战,曾立下汗马功劳的官兵们,本来可以通过授衔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但是,他们服从了大局,8300名官兵默默耕耘,奋力创业。他们以民族振兴的大局为重,以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为荣,表现出共产党人先公后私的高风亮节。
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拓荒者们承受了种种磨难,付了沉重的代价,其中包括鲜血和生命。六七十年代,54万全国大中城市的知识青年,踏着转业官兵、支边青年和科技知识分子的足迹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北大荒。”
返回目录
党史中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之北大荒精神
(来源:共产党员网)
精神特征
10
北大荒精神是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事业、特定的群体、特定的时代形成的具有北大荒特色的精神成果,它既有民族精神的深远基础,又凝结着新时代的活力,反映了北大荒人的群体风采,其鲜明的特色,反映了北大荒精神的基本特征。
历史的继承性。北大荒精神是拓荒者的各种思想、品质、作风,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南泥湾精神是其形成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成其基本内核,我国知识分子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新中国青年追求理想、建功立业的风貌是其重要内容。
广泛的群体性。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决定了北大荒的开发,不是个体的行为,也不是松散的群体行为。只有在强大的精神凝聚下,垦殖群体大军,才能成为荒原真正的主人。群体性,是北大荒精神最鲜明的特色。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把北大荒人联结成一个团结一致的英雄群体。北大荒精神是一种群体精神。
鲜明的时代性。时代为北大荒人创造了实现理想,施展伟大抱负的历史性机遇。北大荒人在实现理想的创业实践中,创造了以创业、奉献为核心的北大荒精神。它同新中国的农垦事业同生、同育、同步发展,是代表历史方向,反映时代风貌,推动时代前进,引导人们走向未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时代精神。
中原“红色地图”:红军精神永相传
—追寻红二十五军在河南卢氏突破重围的长征足迹
返回目录
中原红色地图
“‘七十二道水峪河,二十五里脚不干。’当年,这条峡谷没有路,也少有人走,红二十五军就是顺着这条河涉水而下的,这块石头上的字就是他们留下的宣传标语。”原卢氏县党史办党史科科长牛爱民说。
11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
1934年12月4日,红二十五军到达卢氏县皮皮岭,2900余名将士在一名年轻货郎的带领下,沿着峡谷小道,经过四天三夜的艰难跋涉,突破敌军布下的“铁桶合围”,胜利到达陕南,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沿着公路继续向上行驶约35公里,就到了皮皮岭隶属的卢氏县文峪乡香子坪村。香子坪村风景秀丽,村中的红军广场、红军井、红军入卢碑,仿佛仍在诉说着红军的故事。
96岁的香子坪村老支书苗成立,1950年7月入党,是位有着69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告诉记者,他家原来就在这条小路旁,红军路过的时候,不糟蹋庄稼,也不打扰百姓,他们穿着各色衣服和布条草鞋。
第二天,我们离开香子坪村,沿着红二十五军长征的线路,从洛河南岸逆洛河而上。
“当时,红军分兵多路行进,侧翼经徐家湾往官坡迂回,主力由货郎陈廷贤带路翻山越岭,经香山庙往官坡前进。1934年12月7日,红二十五军在官坡兰草村会师。当晚,主力部队在兰草村一带宿营,军部驻扎在关帝庙。”牛爱民说。
︵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碑︶
(来源:河南日报)
中原“红色地图”:红军精神永相传
—追寻红二十五军在河南卢氏突破重围的长征足迹
返回目录
中原红色地图
(来源:河南日报)
12
如今,兰草村街上的关帝庙,作为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已经成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绿树掩映下的四合院内,矗立着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塑像。
“校徽上闪耀红军的五星,脚下的路延续新的长征,我们是新一代的小战士,先辈的热血在身上奔腾……”此时,与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紧邻的“兰草红军小学”传来阵阵歌声,原来是参加暑期返校活动的小学生们唱起了校歌。
在革命老区卢氏县,红军精神薪火相传,激励后人不畏艰险,勇敢前行。
(图: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碑)
本期回顾 牛刀小试
点击链接参加测试
返回目录
知识测试
13
总 编: | 王秋群 | ||
责任编辑: | 郑新旺 | ||
资 料 组: | 易华斌 | 刘 丹 | 曾 卓 |
编 辑 组: | 李 歌 | 范冰峰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