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郑州中支《百年炬火》党史学习教育微刊第12期

2021年第12

百年炬火

党史学习教育微刊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921-2021)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宣传群工部

目  录

01 

学党史 铭初心
习近平说党史
权威阅读
党史中的中国精神
中原红色地图
知识测试

02
06
07
08
11
13

中国共产党史(1950-1953)

 02 

返回目录

1950

(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

学党史  铭初心

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
1950年6月,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指出需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毛泽东在会上作题为《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初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直接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10月8日,毛泽东命令,组建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9日,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

(图: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标志着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除此之外,党还领导了在国营工矿交通企业开展民主改革、改革封建婚姻制度、取缔娼赌毒社会顽疾等多方面的民主改革。

(图: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北京郊区的一对新人举行婚礼)

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返回目录

1951

学党史  铭初心

03

1951年初,在全国范围内对隐藏在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官僚资本股份进行了清理,至此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的工作全部完成。

(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

1951年三四月间,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决定对全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普遍整顿,在全体党员中进行一次关于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八项条件的教育。整党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到1954年春基本结束。经过整党,共有41万

(图:整党运动中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

(图: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审判现场)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签署《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要求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大张旗鼓,雷厉风行,

人被开除出党或被劝告退党;同时,各级党组织积极而又谨慎地发展党员,党员人数由整党前的580万人发展到636.9余万人,党的队伍增加了新的血液。

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贪污事件,开展“三反”斗争。斗争于1952年10月结束,对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和健康的社会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返回目录

   1952

(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

学党史  铭初心

1952年1月,中央决定在私营工商界开展一场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运动于1952年10月结束,有力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为后来用和平方式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了重要铺垫。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方针,全力恢复国民经济。农业方面,党在发扬农民个体经济积极性的同时,逐步推动个体农民之间的劳动互助。工业方面,重点放在恢复国计民生急需的矿山、钢铁动力、机械制造等行业和主要化学

(图:上海黄浦区国际贸易业的资本家排队向“五反”委员会递交“坦白书”)

 04 

工业。交通运输方面,国家投资17.7亿元,基本恢复了原有的铁路网,重新连接华北和华南。贸易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从上到下的包括各种门类的统一的国营商业体系。

经过全国人民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多。同时,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和军队、国防等各方面的建设都有相应的发展。

(图:贯通“世界屋脊”的康藏、青藏公路全线通车)

返回目录

1953

(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

学党史  铭初心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顺利完成,我国已具备了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党及时决定从1953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主体是国家工业化。

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间存在问题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表述后来确定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利武器,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图: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总理(左3)举行会谈,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图:1953年2月,毛主席第一次视察湖北,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

05

党中央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形成和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这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

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明确地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

返回目录

习近平说党史

 06 

返回目录

权威阅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基础上组织编写的。全书坚持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框架主干,共设7个板块,100个问题,紧跟实践发展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回应干部群众关切,梳理思想体系的经纬,标注理论发展的节点,以问答体形式全面系统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干部群众系统全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提供了新范本。

 点击下方收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有声书

(音频来源:共产党员网)

07

返回目录

党史中的中国精神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

中国精神之西柏坡精神

(来源:共产党员网)

西柏坡时期,党所面临的革命形势是即将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以建立新中国,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党的主要任务是由革命战争向和平建设转变;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是由革命党和局部执政向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转变。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形成了西柏坡精神。

精神内涵

精神解读

 08 

返回目录

党史中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之西柏坡精神

(来源:共产党员网)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核心是“两个务必”,实质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永不骄傲、永不自满的进取精神,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党和人民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岁月中的升华,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坚持”、“两个善于”为基本内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传统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精神解读

09

(图:西柏坡旧址)

返回目录

党史中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之西柏坡精神

(来源:共产党员网)

中国革命史的宏大叙事,在一个小山村里谱写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宏伟乐章。
西柏坡——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普通村庄,60年前,成为中国历史巨大转折中的枢纽。一群衣着朴素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创出翻天覆地、沧桑巨变的辉煌伟业,从这里走向了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董必武、康生、张闻天、彭德怀、林彪等共34人。会议着重讨论了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军旗的决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底,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最后,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对全会作了结论报告。结论报告总结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12条经验,强调要发扬党内民主,加强集体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号召各级干部要学好马列的12本书,并决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确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
二、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
三、决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的一系列基本政策。
四、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防止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

西柏坡与中国革命

10

中原“红色地图”:先烈英魂应犹在 金戈铁马励初心

返回目录

中原红色地图

在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城西北,唐河与桐河交汇处,坐落着庄严肃穆的唐河革命纪念馆。纪念馆主体建筑前,是一组大型烈士群像,6位塑像人物或戎装或便服并肩而立,不时有前来游览的群众在此肃立。

11

(图:唐河革命纪念馆)

“原唐河革命纪念馆1986年建成,时值张星江烈士牺牲50周年。2011年迁址新建后,更加全面展示了他领导鄂豫边革命斗争、发展壮大党组织的功勋贡献。”7月23日,唐河县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王留云告诉记者,张星江等先烈的革命精神,是鼓舞唐河人民奋斗前行的“红色力量”。

1927年年初,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工农运动的高涨,唐河县一些在外地入党或入团的知识青年,先后回到家乡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党团组织。8月,中共唐河县特别支部成立后,张星江的族叔、时任特支委员的张友辅回乡秘密发展组织。在张友辅的影响下,张星江接触到《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受到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感召,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张心一村建立了唐河东部第一个党支部。

(图:唐河革命纪念馆)

“在残酷的斗争中,张星江始终坚定革命信仰不动摇,这是他最鲜明的精神特质,同时,他在工作中善用策略、胆识过人,面对敌人凛然不惧,充分受到组织信任和同志们的爱戴。”王留云说。

中原“红色地图”:先烈英魂应犹在 金戈铁马励初心

返回目录

中原红色地图

1936年3月27日,为了扩大革命武装,张星江率领游击队长途奔袭,在桐柏县平氏镇孤峰山庙会上,缴获敌人长短枪9支。在转移途中,遭地方民团阻截,他命令副队长陈香斋带队突围上山,自己殿后掩护。战斗中,张星江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图:张星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在今天的唐河县城北京大道中段,一所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星江中学,见证着红色精神的薪火相传。走进星江中学,只见教学楼前竖立着一尊张星江烈士半身雕像。教学楼外墙立面上,一行题为“沧桑不改红色印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标语,分外显眼。

(来源:河南日报)

12

“星江中学是为纪念烈士诞辰90周年,在全县干部群众支持下建成的。”7月24日,星江中学校长陈剑带着记者来到烈士雕像背面,在基座一侧铭刻着建校简史:1996年,在唐河县委、县政府号召下,县直干部职工每人捐出全年误餐补助,总计550万元兴资建校,1997年8月正式竣工。

“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忠于事业的坚强毅力、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这既是张星江烈士的精神内涵,也是星江中学代代相传的校训。”陈剑说。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的唐河,从农业大县向着工农融合、城市建设提质的道路加速快跑。宁西铁路从沃野穿行而过,唐桐河畔,一座宜居宜业的新城崭露身姿。当前,唐河全县人民正瞄准建设65平方公里、65万人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凝心聚力,以争先创新的革命先烈精神为鼓舞,努力建设“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城乡环境美、文明程度高”的新唐河。

本期回顾  牛刀小试

点击链接参加测试

返回目录

知识测试

13

总        编: 王秋群
责任编辑: 郑新旺
资  料  组: 易华斌 刘    丹 曾    卓
编  辑  组: 李    歌 范冰峰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