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农业综合信息(第19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3-11-17
85

农业综合信息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第19期
总第935期

2023年9月14日

昆明市气象局

http://yn.cma.gov.cn/zsqxj/kmsqxj/

目录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第19期
总第935期

2023年9月14日

第25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

1

要闻报道

P03

彰显“云花”新精彩 第二十一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将于9月15日启幕

6

花卉产业

P10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获评“重庆诗教名县”称号

2

八面来风

P04

云南农垦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2023年第16期)

3

本省新闻

P05

我国首个乳粉中DHA成分分析用标准物质研制成功

4

农科园地

P08

为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种源支撑——专家谈加快玉米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

5

专家论坛

P09

越南榴莲市场混乱,价格上涨过高!出口企业担心中国合作伙伴减少订单

7

果蔬天地

P13

揭示环境暴露浓度下杀菌剂氟酰胺的肝脏毒性机制

8

新技术 新产品

P15

农业农村部组织三省一市重拳打击非法捕捞突击行动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亚农业合作提供中国智慧

9

环球信息

P16

本期编辑:陈蕾、刘祎

*资料来源于相关农业信息网站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5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幕。本届投洽会以“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展示贸易、创新推介、投资洽谈三大板块,构建农产品加工供给和创新平台。

李敬辉指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国已累计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509个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52家。2022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9万家,营业收入超19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

要闻报道

第25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
投资贸易洽谈会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

李敬辉强调,各地要聚焦乡村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全环节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全链条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全领域培育产业经营主体,全要素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多措并举推动以农产品加工为引领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投洽会期间将举办加工技术成果推介、加工装备成果推介、兴农撮合对接、脱贫地区产销对接等活动。本届农产品加工业投洽会共有来自国内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000多家企业参展,客商、专业观众超过3万人,展示技术、装备255项,转化科研成果项目62个,大会签约总额超过1100亿元。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李敬辉出席并讲话,河南省副省长李酌、布基纳法索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公使衔参赞毕达伍致辞。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获评“重庆诗教名县”称号

八面来风

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凌泽欣,酉阳县委书记祁美文,酉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为,酉阳自治县副县长黄艺,以及酉阳自治县宣传部、酉阳自治县文旅委、酉阳自治县旅投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出席、参加了本次活动。
酉阳文脉源远流长。明正德年间,土家先贤冉元写下《题仙人洞》,刻下了土家族律诗的印记。清道光年间,诗人冯世瀛整理编成诗集《二酉英华》,收录了2000余首酉阳古诗。
酉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为说,近年来,酉阳大力推动诗词文化繁荣发展,相继创办了《酉水》《桃花源诗刊》《酉阳风华》等文学刊物,先后成立了酉阳桃花源诗社、酉阳诗词楹联协会、酉阳青年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等文学社团,打造了3个诗词创作基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诗词文学本土人才。开展了“桃花源杯”全国诗词大赛、“诗润乡土·桃源酉阳”诗教论坛、“向往未来桃花源 共享酉阳800”诗会等一系列诗词文化活动,编撰出版《诗词桃花源》《桃花源诗刊》《酉州桃源诗三百》等诗词作品,彰显了酉阳诗词文化的魅力与底蕴,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世外桃源 宁静酉阳”芳名远播,为酉阳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浓浓古诗情,悠悠中华魂。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稀世瑰宝,是华夏文明的不老传说。”酉阳县委书记祁美文说,本次“重庆百名诗人吟咏桃花源”采风活动走进酉阳,重庆市诗词学会授予酉阳“重庆诗教名县”荣誉称号,是对酉阳诗教工作的重视支持,是对酉阳诗词繁荣发展的最高褒奖,是酉阳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重要荣誉,必将进一步打开酉阳联通外界的“最美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酉阳、走进酉阳、讴歌酉阳。
祁美文说,酉阳将以诗为媒重传承。全面梳理历史文化脉络,深刻把握酉阳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深入挖掘酉阳诗词文化的“根”和“魂”,坚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大力建设重点诗词社团,拓展诗词文化空间,打造一批诗词社区、诗词文化长廊、诗词主题公园,开展诗词大会、青春诗会、诗教活动等文化活动,构建大众认可、辨识度高、酉阳独有的诗词文化金名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
祁美文说,酉阳将以诗为引促发展。坚持用诗词文化润人心、兴文化、促发展,把诗词文化全面融入打好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推动诗词文化物化、活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诗词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全力打造诗词高地、诗意天地,以诗词传承千年文脉,让诗意弥漫宁静酉阳。

碧水青山孕育出诗词的灵气,厚重历史涵养了诗词的多彩。2023年9月6日下午,重庆百名诗人吟咏桃花源采风活动暨“重庆诗教名县”授牌仪式在酉阳县举行。重庆市诗词学会向酉阳自治县授予“重庆诗教名县”荣誉称号,并与酉阳自治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酉阳的文旅融合发展。

云南农垦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

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由拟盘多毛孢属真菌(Pestalotiopsiss pp)引起,也可由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和炭疽属真菌(Colletotrichum sp.)共同侵染引起或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但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是造成落叶的最主要致病菌。
病害为害成熟的橡胶叶子,起初形成圆形的浅绿色斑点,随后变成深棕色,随着叶龄的增长病斑变为浅棕色,橡胶叶的颜色可能会变成黄色或保持绿色。病斑直径0.5到3厘米。该病也可为害橡胶茎、枝和果实,但为害叶片上比在其他部位更常见。中轻度感染就能造成50%的落叶,重度感染或反复侵染会引起橡胶树全部落叶。

橡胶树新发病害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的报道与预警

本省新闻

(2023年第16期)

一、病原菌及为害特点

a.成熟叶片上的症状图;
b.侵染初期的症状;
c.病斑变黑褐色;
d.病斑后期变浅棕色。

图 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s pp.)真菌菌落形态及孢子形态图

本省新闻

二、国内外流行趋势

2016年,该病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北苏门答腊省(North Sumatra)首次报道发生。2022年印度尼西亚发病面积已达390000公顷。此后相继在马来西亚、印度、泰国、斯里兰卡、越南、菲律宾等国植胶区蔓延,发病面积总计约291500公顷。
目前,我国只在海南省乐东县志仲镇乐东保显农场橡胶实生苗上零星发生,尚未造成大面积危害,但由于受国际天然橡胶市场价格的影响,橡胶产业经济严重下滑,很多胶园都处于弃管状态,加之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增加了该病的暴发风险,广大的橡胶生产单位、农场及相关科研人员密切关注该病的发生。

图 炭疽属(Colletotrichum sp.)真菌菌落形态及孢子形态图

该病害的发生流行条件尚未明确,连续的强降雨天气,田间管理不足造成胶树长势衰弱,以及缺乏全面、有效的农业措施等因素都有可能与病害发生流行有关。

c

化学防治

苗圃或幼龄胶园:2.66g/L代森锰锌(2.5L/株),14天/次。
成龄胶园:各国家的防治措施都略有不同。
1、印度使用8kg氧氯化铜,溶于40L/公顷农用喷雾油中,热雾机或飞机喷洒;印度尼西亚通过地面喷洒己唑醇和甲基丙环唑、甲基硫菌灵(1-2L/公顷),14天/次;
2、斯里兰卡采用5g/L多菌灵和5mL/L己唑醇交替使用,14天/次。越南使用丙环唑(187ppm活性成分)、戊唑醇(250ppm活性成分)、丙环唑(125ppm活性成分)、丙环唑(125ppm活性成分)+戊唑醇(125ppm活性成分)、己唑醇(200ppm活性成分加表面活性剂,500-750L/公顷/次,间隔10-14天,喷洒2-3次;
3、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则是在越冬前或雨季开始前就进行预防。印度尼西亚使用己唑醇喷雾(每公顷250mL加500mL水和2L柴油),在夜间至清晨有露水时施用,14天/次;马来西亚使用0.1%丙环唑、0.2%苯菌灵、0.14%丙环唑、0.26%代森锰锌、0.2%百菌清等药剂在越冬后或雨季开始前喷洒,间隔7-14天,喷洒3-6次;
4、泰国则是在雨季开始前用100-150ppm丙环唑、苯醚甲环喷洒,15-30天/次,间隔喷洒3至4次。

(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到了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西双版纳、红河、德宏综合试验站以及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支持)

禁止从发病国家往来的人员或者旅客携带活体橡胶种植材料,阻断病害传播、入侵。每月进行胶园巡查,发现异常落叶及时报告相关监测站,做到病害早发现、早预防。

三、防控技术

A

病害监测及检疫

b

农业防治

加强抚育管理,要根据不同的土壤和环境条件补施肥料,增强橡胶树自身抗病能力。同时,清理落叶和杂草,降低胶园基础菌量。

本省新闻

我国首个乳粉中DHA成分分析
用标准物质研制成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标准物质创新团队建立了乳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成分高准确度定值方法,制备了均匀、稳定且量值准确的我国首个乳粉中DHA成分分析用标准物质。相关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并获得国家二级标准物质1项。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成分,是大脑皮质、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常作为膳食补充剂添加在牛奶、乳粉等食品中。
科研人员研究了喷粉、混匀、分装、真空包装等乳粉标准物质工艺流程,制备了均匀和长期稳定的乳粉样本,建立了基于乙酰氯-甲醇反应的高准确度定值方法,成功申报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作为重要的化学“砝码”,可以广泛用于乳粉中DHA成分的检测,包括乳制品生产部门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评价等。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农科园地

为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种源支撑——专家谈加快玉米种质资源
鉴定与利用

近年来,随着高温干旱频发、玉米穗腐病等病害流行,加快发掘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培育突破性玉米新品种的需求日益迫切。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玉米种质资源达3.6万份,地方品种资源占比约七成。其中,今年即将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新收集了6000余份玉米地方品种资源,为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种源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副主任黎裕表示,玉米地方品种经过复杂环境气候适应和长期人工选择后,形成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抗病等特点,是种质创新的重要资源,对当前和今后玉米育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定:多维度发掘育种急需优异性状

摸清底数,只是种质资源保护的第一步。全面查明保存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可利用性,努力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种业创新优势,对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论坛

收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玉米种质资源达到3.6万份

良种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其关键之一在于突破性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应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约四成。我国玉米种质资源保护情况如何?创新利用有哪些进展?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专家。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我国计划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玉米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和核心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充分发掘符合未来育种需求的优异种质和基因资源。
“这是一个让沉睡的资源焕发新生的过程。”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副研究员李春辉介绍,针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的玉米种质资源,我国于2021年启动了玉米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制定了玉米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统一技术标准,着力构建全国统筹、分工协作的玉米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体系,筛选具有高产、抗逆、抗病等特性的优异种质。
种质资源被称为育种的“芯片”。玉米起源于美洲,尽管在我国已种植数百年,但由于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广泛,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优异种质资源满足育种需求,还要在资源收集、精准鉴定、技术应用方面下大功夫。
“通过玉米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科研人员发掘出一批高产、抗旱、耐高温、抗穗腐病、优质的玉米种质,利用好这些种质资源是破解我国玉米基础种源短缺问题的重要路径。”黎裕说。

专家论坛

利用:促进优异种质育种应用

“优异糯玉米地方品种‘红稂粘’具有早熟特点,‘本地早糯’品种口感好,已提供给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农科院及相关单位开展鲜食玉米育种,满足人们对优质特色玉米的需求。”李春辉说。
  据介绍,基于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科研人员借助全生育期极端环境抗旱性鉴定、限量灌溉抗旱性鉴定等技术,先后对6005份玉米种质资源开展鉴定评价,发掘出148份抗旱种质。这些种质已共享给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
  “依托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我们构建了精准鉴定共享数据库。”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副主任方沩说,后期将通过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定期发布鉴定成果,对优异种质加大推介和共享利用力度。
  今后如何以种质资源助力突破性品种培育?专家建议,要进一步深挖玉米地方品种资源优异特性,坚持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相结合,面向产业重大需求,发掘一批具有高产、抗逆、抗病、宜机收等特性的优异种质,为加快培育耐密高产、绿色高效突破性玉米新品种提供种源支撑。

首次集中展示云南百余个花卉新优品种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赖轶咏在发布会上介绍,本次花展报名参展企业目前已超过400家,定位为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花展,同时在红河州开远市的知花小镇设立分会场。花展的主办方为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单位为中国花卉协会,承办方为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和北京励德展览有限公司。
本届花展纳入了“1+10+3”农业重点产业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将举办专业研讨、新品发布、产销对接等一系列活动,并邀请国内外花卉园艺界业内人士观展、出席研讨会。同时,这次花展也向社会开放,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实现发展成果展示、行业交流合作、项目投资洽谈以及观光体验、产业宣介等多种功能。

近日,记者从第二十一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以下简称“第21届昆明花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主题为“象往云南,世界花园”的第21届昆明花展将于2023年9月15日—17日举办,主会场设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展会面积为5万平方米,将汇聚全球最新花卉品种、最前沿种植技术、最权威行业专家,第一次集中展现云南省自己培育的百余个新优品种,展示云南花卉种业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

花卉产业

第二十一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
9月15日—17日举办

花卉产业

据了解,荷兰将作为此次花展的主宾国,共有29家荷兰花卉企业参展,荷兰王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将组织新品种评选、高标准种植技术及设施应用研讨会、主宾国联谊招待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相关政府协会、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对话交流和投资合作。此外,以色列等国家驻中国使领馆代表,以及越南、缅甸、柬埔寨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相关机构确认参加相关活动,持续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截至目前,有来自12个国家的多个知名企业报名参加本届花展。
2022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达194万亩,生产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100亿元。其中,全省鲜切花种植面积35.1万亩、同比增长7.7%,产量177.17亿枝、同比增长9.2%,产值157.76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国鲜切花总产量的50%以上,其中玫瑰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鲜切花产销量连续29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花卉绿色高效生产种植规模持续扩大,面积已达到3万亩,较2021年度增长7%,鲜切花无土栽培、水肥循环面积突破2.59万亩。斗南花卉市场鲜切花交易量110亿枝,同比增长7.6%,交易额121亿元,同比增长8%,继续保持亚洲最大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地位。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花卉工作组专职副组长潘文斌表示,昆明花展作为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重要展会之一,已成功举办二十届,是“云花”品牌打造的重要宣传窗口,本次展会围绕我省花卉育种、种植、加工、资材、设施设备等方面,组织4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省内企业136家,占参展企业数34%,“10大名花”企业共有11家参加。
同期,还将举办主宾国、花卉产业设施设备现代化发展国际研讨会、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花卉)国际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主任陈锐介绍,本届昆明花展将联合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花卉)研讨会和云南花卉育种成果转化展示推介及国际新优品种流行趋势发布等多场活动。研讨会将分享各国在植物品种保护领域的执法方式,以及新种子法下中国花卉新品种的保护与管理,分享云南省花卉新品种保护案例和现状,交流植物新品种保护未来政策趋势,进一步推动新修改种子法实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快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用制度导向激发原始创新活力,促进我省花卉种业高质量发展。
第21届昆明花展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市民可关注“昆明花展”公众号预约领取免费门票,预约登记9月14日18时截止。

越南榴莲市场混乱,价格上涨过高!
出口企业担心中国合作伙伴减少订单

据越南媒体报道,9月11日,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部举办“确定2023年榴莲消费和出口环节现状及越南榴莲产业有效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论坛分享会,多家企业代表表示,当前榴莲市场混乱,价格上涨过高,担心中国合作伙伴会因此减少订单。

胡志明市万和控股集团对外关系总监Le Anh Trung表示,为向中国出口榴莲,公司与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承诺向其供应约2万吨榴莲,但由于价格涨的太高,一些中国客户已开始减少订单。为了维持对果农的购买承诺及与中国合作伙伴的信誉,公司只能咬牙承担相应的损失。
据了解,越南多乐榴莲价格在每公斤70,000-75,000 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1-22.7元)之间波动,季节初期达到峰值 90,000-95,000 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7-28.7元)后有所下降。

果蔬天地

Dung Thai Son进出口贸易公司副总经理Vu Ngoc Huy表示,越南榴莲采购价格高于中国批发市场采购价格,很多企业无力承担因此倒闭。由于榴莲价格过高,多乐已有50%的企业已关门停业了,大家都在想方设法节制经营。
金田公司(谅山)董事局主席Nông Ngọc Trung坦言,现实中,有人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秩序,这是不正当竞争的表现。中国市场对榴莲需求潜力巨大,企业需要携手同行,增加出口,而不是一位打“价格战”。
此外,由于质量问题,越南榴莲近期频繁收到来自中国合作伙伴的投诉与警告,称榴莲存在生果问题,甚至腐烂变质。

果蔬天地

越南果蔬协会秘书长邓福元表示,对于榴莲未成熟或水果违反植物检疫规定的问题,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已书面指示地方整改。但仅仅停留在“命令”层面,尚未形成具体制裁措施,想要彻底解决问题,还存在挑战。
据悉,越南将对国内检疫机构发现的违规种植区和包装设施进行处理。检疫时,如发现连续违反代码情况,不自觉纠正,将坚决暂停、停止出口。越南农业农村部将召开各省、南部城市和中部高地代表会议,整顿彻底克服违反植物检疫规定的行为,根据海关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种植区代码、包装设施管理,提高出口水果质量。

揭示环境暴露浓度下杀菌剂
氟酰胺的肝脏毒性机制

氟酰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在水环境和鱼类中时有检出,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该研究发现,在环境暴露浓度下,氟酰胺能够穿透人肝癌细胞HepG2进入细胞内,引起肝细胞毒性;氟酰胺可在模式动物斑马鱼肝脏及全身富集,引起肝脏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慢性肝脏疾病。化学生物学机制研究揭示,氟酰胺通过酪氨酸激酶JAK及其转录因子STAT介导的信号通路,靶向干扰肝细胞内非编码小分子RNA( miRNA-26a-5p )及其目标基因 socs1a 的表达,从而影响线粒体功能、细胞周期、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导致肝脏毒性效应,并提出 miRNA-26a-5p/socs1a 可作为氟酰胺导致斑马鱼肝毒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与风险控制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环境暴露浓度下杀菌剂氟酰胺的肝脏毒性机制。该研究有助于解析氟酰胺对生物体的健康风险,为氟酰胺的安全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

新技术 新产品

农业农村部组织三省一市
重拳打击非法捕捞突击行动

伏季休渔制度实施以来,东海区伏季休渔秩序总体平稳有序,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4种作业类型渔船专项捕捞启动后,部分渔船受利益驱动,利用异地监管漏洞,在底拖网禁渔区线外侧从事非法偷捕活动,严重破坏东海区休渔秩序。为此,农业农村部调集浙江、福建、江苏、上海三省一市渔政执法力量,出动中国渔政6艘执法船艇和132名执法人员,突击开展统一收网联合执法行动。目前,涉案船舶已全部押回港口,接受进一步调查。农业农村部将对此大案要案进行跟踪督办,指导地方渔业渔政部门会同海警、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从严从重予以查处,涉及犯罪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为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维护海洋渔业秩序,农业农村部将持续做好伏季休渔全过程管理,着力强化9月16日全面开渔后执法监管,加大行刑衔接力度,防范化解海上涉渔重大风险隐患,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严格执行休禁渔期制度要求,确保新调整国家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落实落地,9月10-11日,农业农村部调配东海区三省一市渔政执法力量,在北纬35度、浙中海域、北纬26度30分,三线同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抓获涉嫌非法捕捞船舶20艘(含渔运船3艘)、涉案人员216人,查获渔获物10000余箱(约200余吨)。 

环球信息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亚农业
合作提供中国智慧

十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领域合作成效显著,中亚地区逐渐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
农业政策沟通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吉尔吉斯斯坦“2026年前国家发展纲要”、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国家发展战略”、土库曼斯坦“复兴丝绸之路”战略、“新乌兹别克斯坦”2022-2026年发展战略等高位对接,农产品贸易、节水灌溉、农业技术交流等领域逐渐成为六国合作重点。设施联通更加高效便捷。中吉乌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吉尔吉斯斯坦分段合作协议等重要文件相继签署,中国—哈萨克斯坦—经里海、黑海—欧洲铁路集装箱国际多式联运过货量稳定提升,中亚农产品到达中国市场的通关时间缩短90%。农产品贸易持续畅通。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由2013年11.86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16.51亿美元,出口至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产品增幅分别是2013年的2.3倍和1.98倍。农业资金融通不断扩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国农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农业科教助推民心相通。农业合作将中国品种、中国技术及中国模式带到中亚,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技术和产量,帮助当地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并实现了脱贫致富。
十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其经验主要包括:
一是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农业合作提供了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兼顾各方利益和诉求,普遍为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沿线国家所接受。“一带一路”框架也为农业国际合作提供了交通运输、资金筹集、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重要机遇,正在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环球信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先后有15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农业合作正日益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的亮点和重要增长点。中亚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第一站,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先行者。中亚地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光热资源、物种资源十分丰富。中国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机械和资金,与中亚五国农业资源优势互补,具有良好合作基础。

二是“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积极执行”的体制优势为农业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十年来,中国同中亚五国累计签署20余份重要文件,涉及农产品贸易、粮食安全等多个领域,为农业合作擘画了蓝图。《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十四五”农业农村国际合作规划》等,从农业合作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新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省份结合地区特点,在种质资源、畜牧兽医、肉制品加工贸易、优质牧草栽培、旱作农业节水技术、荒漠化防治等领域积极探索与中亚五国的合作。
三是立足各国自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农业合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哈萨克斯坦土地资源丰富,但产量极低、农产品加工能力较弱,中哈农业合作实践以种质资源、农业机械领域为主。吉尔吉斯斯坦山地较多、水资源丰富,但农业技术相对落后,中吉农业合作实践以农业信息交流、兽医和动物检疫等为重点。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匮乏,中乌农业合作实践重点在推进节水和设施农业等领域。塔吉克斯坦境内山地、高原占到90%,日温差较大,中塔农业合作实践主要在棉花生产加工、设施农业等领域。土库曼斯坦以油料作物和棉花种植为主,中土农业合作重点在棉花种植技术交流、农机、农产品加工等方面。
四是各类平台载体为农业合作提供了重要抓手。十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逐渐构建起了“国际农产品展会+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中亚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交流培训基地”等多位一体的农业合作平台。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国际茶叶博览会等成为中国与中亚五国优质绿色农副产品展示展销、商务洽谈的重要平台窗口,塔吉克斯坦—中国农业合作示范园、吉尔吉斯斯坦—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等境外农业科技示范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打造了产业集聚和投资合作平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共建的8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提供了农作物试种、技术示范平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平均每年线上线下农业交流培训30余期,累计培训3万余人。
五是带动中亚农产品价值链升级为农业合作提供了强劲动力。中国在中亚五国的农业投资项目为当地带来资本、技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市场经济理念,提升了中亚农产品全球价值链地位。
未来各方要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十周年为新起点,加紧落实中国与中亚五国达成的农业合作等领域重要共识,不断加强农业政策沟通、扩大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和种类、深化农业产能合作、推动农业技术交流、创新农业绿色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经济发展共同体、绿色生态共同体、卫生健康共同体和农耕文化共同体。

环球信息

昆明市气象局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气象法规建设,气象行业规划,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管理,气象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气象宣传教育。

本期编辑:
单位:
原地址:
现改址:

陈蕾、刘祎
昆明市气象局
昆明市环城西路416号
昆明市呈贡区物流片区石龙路北部雪犁山顶(呈贡二水厂旁,洛阳街道办事处背后山顶)
650000
64132497

邮编:
电话:

*资料来源于相关农业信息网站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