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23年第10期科技资讯

其他分类其他2023-11-02
182

重金属污染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赛恩斯环保

Science Environmental

科技资讯

2023年第10期
总第38期

企业文化

2023年第10期

科技资讯

2023年10月 第10期

经营理念:
   持续满足客户需求
企业目标:
   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领航者
核心价值观:
   艰苦奋斗  共创共享
企业精神:
   专业 创新 务实 高效
人才理念:
   人品第一  德才兼备

政策法规

目录

CONTENTS

· 最新消息!事关专利
· 10月起这些环保规范和标准正式实施
· 世界标准日丨一起来了解“生态环境标准”那些事

热点资讯

· 一图读懂沿黄河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工作方案
· 一图读懂 | 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发布南四湖流域水污
  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湖南省|关于印发《建设新时代技能人才强省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2023年9月环保市场数据盘点
· 2023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现状、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动态

行业创新

· 大量节水 | 提锂技术颠覆性突破,新工艺或将彻底改变锂生产方式
· 科技部公告的3项VOCs/恶臭先进治理技术
· 污水处理的7种膜工艺水处理技术

01
03
06

08
14
17

20
23

31
35
40

1

 一图读懂沿黄河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工作方案

政策法规

 1

 2

来源:中国环境

2

一图读懂 | 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发布南四湖流域水污 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政策法规

 3

  4

政策法规

来源:生态环境部

 5

 6

政策法规

3

湖南省|关于印发《建设新时代技能人才强省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政策法规

来源:K创联盟

 7

 8

热点资讯

1

最新消息!事关专利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把专利转化运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
●成立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将专项行动绩效考核纳入国务院督查事项。
●知识产权局支持建设了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
●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全面实施。
●力争在2025年的年底前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的有效专利全覆盖。
●依法严格保护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坚持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

一、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

在发展目标方面,《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

《方案》强调要加强组织实施,坚持党对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强化绩效考核,将专项行动绩效考核纳入国务院督查事项,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

 9

10

热点资讯

五是突出目标导向和效益导向。注重工作成果可检验可评价可感知,建立专利实施、转让、许可、质押、进出口等各类数据监测机制,以实际数据来检验专项行动方案的实施成效。

一是突出专利产业化导向和服务实体经济。把专利转化运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通过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等举措,促进专利产业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突出专利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要促进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面启动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对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专利五年没有实施且无正当理由的,可由国家无偿实施,促进专利转化,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突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要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建设运行重点产业专利池,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同时,有效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发展提供丰沃土壤,面向未来产业等前沿技术领域鼓励探索专利开源,扩大专利产业化的规模和效益。
四是突出统筹兼顾和分类施策。统筹协调专利创造和运用、创新投入和产出、产业发展和安全等三个方面重大关系,强化部门协作和央地协同,在盘活存量专利、培育中小企业、激发内生动力、构建服务生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提升专利综合运用效益

二、《方案》有哪些主要特点?

三、成立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将专项行动绩效考核纳入国务院督查事项

四、建设了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建设了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指导制定了《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评价方法》团体标准,组织各地企业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工作。截至目前,试点平台审核通过备案专利产品2.8万余件,总产值近3.5万亿,参与企业1.2万余家。
接下来,加快推进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产品认定。分产业领域集中认定一批经济效益高、专利价值贡献突出的专利密集型产品
二是完善工作体系。围绕客观评价专利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中的实际贡献,研究制定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国家标准,加快试点平台建设升级,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提高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的科学性。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有科技型骨干企业等全面开展专利产品备案,有力促进专利技术产品化产业化。

热点资讯

四是强化示范引领。鼓励各地方结合区域产业特色,积极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试点探索

11

五、《方案》将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作为重点任务加以部署

一是在技术供给方面,通过专利开放许可等制度,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专利加速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为中小企业技术赋能。
二是在金融支持方面,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力度,提升信贷规模和融资便利度。
三是在服务支撑方面,完善专利权转让服务,拓展专利代理机构服务领域,开展专利转化运用服务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对接,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市场体系,构建专利转化的良好生态。

六、2023年截至6月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累计发放贷款800.5亿元

运行模式等灵活安排,满足不同的专利研发和转化需求。二是从省级行政区域和金融机构两个维度,继续扩大质押登记全过程无纸化办理试点。三是扩大内部评估试点,开展大型银行对中小银行的技术输出。四是研究论证在登记、估值、补偿、处置等各环节提出一揽子政策支持配套措施

七、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全面实施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落实专项行动方案相关部署,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全面实施,高效运行。一是总结试点经验,完善专利开放许可相关交易服务、信用监管、纠纷调解等配套措施,推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全面落地。二是在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等任务落实中,充分发挥专利开放许可降低交易成本、加速对接转化制度性作用。三是对于达成并备案的专利开放许可,落实减免专利年费的规定,依法依规予以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并享受相关优惠,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制度实施。

八、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力争在2025年的年底前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的有效专利全覆盖

一是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全面盘点存量专利。动员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建立供需对接、推广应用和跟踪反馈机制,力争在2025年的年底前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的有效专利全覆盖
二是由企业对专利产业化前景进行评价反馈。将筛选出的专利统一线上登记入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按照产业细分领域向企业匹配推送。由企业对专利产业化前景进行评

12

2022年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首次实现了“千千万”突破,即当年累计发放贷款金额、期末贷款余额双双突破“千亿”关口,全年累计发放贷款户数突破“万户”关口。2023年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截至6月末,当年累计发放贷款800.5亿元,同比增长36%;当年累计发放贷款户数9556户,同比增长60%;贷款余额1696.5亿元,同比增长36%。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按照《方案》要求,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体系。一是修订出台相关贷款管理办法,支持银行对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研发提供贷款,允许根据业务特征、

热点资讯

价,并反馈专利技术改进需求和产学研合作意向。

来源:中国政府网

13

三是加强推广对接和资源匹配。加强地方政府部门、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和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体系等各方协同,根据存量专利分层情况,采取差异化推广措施。针对高价值专利,匹配政策、服务、资本等优质资源,推动高校精准对接,促进专利高效转化。

九、如何回应外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关切与诉求?

《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海外专利权人、外商投资企业等按照自愿平等互惠原则,在中国境内转化实施专利技术。
一是完善与外资企业的沟通交流机制。建立与外资企业的常态化机制化沟通渠道,广泛听取外资企业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外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关切和诉求。
二是依法严格保护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坚持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加大专利执法指导和侵权纠纷办案力度,严厉打击网络侵权行为,加强技术秘密保护,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推动各国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基础上开展专利技术交流合作

全国文件及标准

14

热点资讯

2

10月起这些环保规范和标准正式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指导和规范排污许可证中工业噪声相关内容的申请与核发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噪声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的基本情况填报要求、工业噪声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方法以及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等环境管理要求,提出了污染防治技术要求及合规判定方法。本标准自2023年10月1日起实施。

1、《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噪声》(HJ 1301-2023)

2、《海水、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技术规范》(HJ 1300-202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防治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海水质量、海洋沉积物质量及海洋生物质量状况评价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自2023年10月1日起实施。

地方/团体文件及标准

金属指标、金属和类金属指标、有机物综合指标、有机物指标、农药指标、消毒副产物指标、消毒剂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放射性指标的标准检验方法,是我国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为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标准自2023年10月1日起实施。

热点资讯

来源:新环保圈

15

16

4、《土壤质量 决策单元-多点增量采样法》(GB/T 42489-2023)

本文件确立了决策单元-多点增量采样法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流程,规定了污染识别、采样方案编制、现场采样、实验室二次抽样与分析、数据质量评估和土壤污染评价的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田块或地块尺度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修复与风险管控监测和效果评估。本文件不适用于土壤放射性污染和生物污染的采样。本标准自2023年10月1日起实施。

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5750.13—2023)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日前发布处置利用危险废物技术规范,并定于2023年10月12日正式施行。文件规定了处置利用危险废物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总体要求、分析鉴别、贮存、利用、处置、二次污染控制、运行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固体危险废物的处置和利用。

1、《处置利用危险废物技术规范》(T/QGCML 1589—2023)

2、《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余热回收系统》(T/QGCML 1569—2023)

10月12日,该标准将正式施行。文件规定了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余热回收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污染物与污染负荷、总体要求、系统工艺设计、设备要求、检测与过程控制,适用于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余热回收系统。

3、《畜禽养殖污水监测技术规范》(GB/T27522-2023)

本文件规定了畜禽养殖污水的监测方案制定、监测项目、采样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交接和保存、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描述了畜禽养殖污水监测的试验方法和证实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畜禽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达标排放和农田灌溉的监测、粪浆的资源化利用监测参照使用。本标准自2023年10月1日起实施。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5750.13—2023)是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配套检验方法系列标准,包括13个部分,描述了饮用水水质检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对水样采集与保存以及水质分析质量控制提出了技术指导,提供了测定饮用水中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无机非

2023年10月14日是第54届世界标准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将今年世界标准日的国际主题确定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中国主题为“标准塑造美好生活”。

热点资讯

17

18

3

世界标准日丨一起来了解“生态环境标准”那些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定义,标准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Q1    什么是标准?

Q2    生态环境标准包含哪些?

按照《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生态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和地方生态环境标准。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国家生态环境基础标准和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在全国范围或者标准指定区域范围执行。
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地方其他生态环境标准。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在发布该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范围或者标准指定区域范围执行。

有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区,应当依法优先执行地方标准。

Q3   生态环境标准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1.强制性生态环境标准必须执行。
2.推荐性生态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生态环境标准或者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引用并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的,被引用的内容必须执行,推荐性生态环境标准本身的法律效力不变。

Q4   哪些情形应当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没有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色产业、特有污染物,或者国家有明确要求的特定污染源或者污染物,应当补充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制定比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更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产业密集、环境问题突出的;
(二)现有污染物排放标准不能满足行政区域内环境质量要求的;
(三)行政区域环境形势复杂,无法适用统一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

Q5   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规则是什么?

1.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先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应当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

2023年9月,全国监测生态环境相关投资类项目98个,环比增加51%,同比增加56%;工程类项目1460个,环比增加8%,同比减少13%;EPC+O类项目14个,环比增加100%,同比增加133%;服务类项目564个,环比减少22%,同比增加54%;设备类项目436个,环比增加8%,同比增加134%。总中标金额方面,投资类项目总中标金额500亿元,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3%;工程类项目764亿元,环比增长22%,同比增长11%;EPC+O类项目23亿元,环比增长26%,同比增长144%;服务类项目100亿元,环比降低22%,同比降低14%;设备类项目41亿元,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461%。

2.同属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先于综合型和通用型污染物排放标准;行业型或者综合型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应当执行通用型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
3.同属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流域(海域)或者区域型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先于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先于综合型和通用型污染物排放标准。流域(海域)或者区域型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应当执行行业型或者综合型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流域(海域)或者区域型、行业型或者综合型污染物排放标准均未规定的项目,应当执行通用型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

热点资讯

19

20

一、总体情况

2023年9月,和君生态环保事业部监测生态环境相关项目2572个,环比增加6%,同比增加12%。其中,水务板块1026个,环比增加30%,同比增加16%固废板块475个,环比减少16%,同比减少16%;大气板块762个,环比减少8%;生态板块309个,环比增加28%,同比减少31%。总中标金额1429亿元,环比降低5%,同比增长9%。其中,水务板块781亿元,环比降低0%,同比增长23%;固废板块164亿元,环比降低25%,同比降低30%;大气板块148亿元,环比增长211%;生态板块336亿元,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4%。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

1

2023年9月环保市场数据盘点

市场动态

三、固废板块

垃圾处置领域项目118个,环比减少9%,同比减少47%;总中标金额46亿元,环比降低22%,同比降低33%。垃圾处置领域中标项目数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为:康恒环境、中国电建、中国中铁;中标项目金额排名前三的企业为:泰达环保、光大环境、中核集团。
环卫保洁领域项目357个,环比减少18%,同比增加3%;总合同额118亿元,环比降低26%,同比降低29%;总年化合同额35亿元,环比降低22%,同比降低27%。环卫保洁领域中标项目数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为:盈峰环境、清尘环保、深能环保;中标总合同额排名前三的企业为:盈峰环境、北京环卫、新洁环卫;中标年化合同额排名前三的企业为:盈峰环境、新洁环卫、深能环保。

按中标企业类型划分,2023年9月,中央企业中标项目195个,环比减少3%,同比增加35%;地方国企539个,环比增加13%,同比增加16%;民营企业1782个,环比减少1%,同比增加8%;其他企业52个,环比减少22%,同比增加68%。中央企业总中标金额430亿元,环比增长93%,同比增长73%;地方国企653亿元,环比增长5%,同比降低5%;民营企业336亿元,环比降低13%,同比降低8%;其他企业9亿元,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52%。
2023年9月,生态环境类中标项目数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江苏、浙江、山东;总中标金额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四川、湖北、内蒙古。

市场动态

21

22

市政水务领域项目869个,环比增加16%,同比增加8%;总中标金额746亿元,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4%。市政水务领域中标项目数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标项目金额排名前三的企业为:南水北调集团、中国建筑、中国电建。
工业水务领域项目157个,环比减少7%,同比增加94%;总中标金额35亿元,环比增长183%,同比增长510%。

二、水务板块

二、水务板块

水环境治理领域项目86个,环比增加6%,同比减少20%;总中标金额306亿元,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8%。水环境治理领域中标项目数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标项目金额排名前三的企业为: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中铁。
生态修复领域项目223个,环比增加39%,同比减少34%;总中标金额30亿元,环比增长78%,同比降低25%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

2、产业链示意图 
从工业废水处理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来看,工业废水处理上游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处理设备以及工业废水处理药剂的提供。
中游主要是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运维,主要包括设备的运营、设备的管理、设备的监管、设备的维护等,我国工业废水处理项目运营方式主要分为BOT、TOT、DBO以及委托经营等。
工业废水处理下游是工业废水处理末端市场,主要包括中水回用、污泥处理以及污水排放等后续环节 。

1、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专业人员季度缺乏,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落后,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

注:本文从工业废水发展历程、上下游情况、行业现状、行业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展开。

市场动态

23

24

一、工业废水行业概述

水体污染一般为三级进程,即黑臭缺氧、重金属含量超标以及过营养化与有毒化学品含量高。 目前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的废水被直接排放到自然水系内,三级进程污染现象严重。 
工业废水中所含污染物比较多,包括化学、物理、生物性三种类型。很多工业企业产品附加值比较低,不能完全承担过高的运行费用,尤其是对于降解难度大的工业废水来说,为控制经济成本,很多企业非法排污,将本应由企业承担的成本转嫁给国家和社会,不仅造成社会污染,同时危及社会综合发展效率

2

2023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现状、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

二、发展历程及示意图

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膜工业产业链自上而下包括:膜材料、膜与膜元件、膜装备、膜应用。
上游膜材料的性能和价格直接影响膜装备的性能、膜法水处理工艺应用的优化空间和水处理设施的投资成本与运营费用,除了产品成本因素外,膜材料的运行情况需要上游企业进行技术的合作和支持,因此大部分企业既会研发并生产上游的原料,也会向下游水处理解决方案开辟,该行业经营模式会向膜产业一体化方向发展。
我国膜产业总产值从1999年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中国膜产业总产值仅为227亿元,2013年为633亿元,之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首次突破千亿元。据中国膜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膜产业总产值为3230亿元,2009-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24.77%。2022年我国膜产业总产值将超过3600亿元,2025年达到5000亿元,2027年将达到5800亿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

3、上游端分析
中国工业废水治理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及设备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包括钢材、膜材料、化学制剂、化学品等。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钢材是我国钢铁行业主要产品之一。
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钢材产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钢材产量达133666.8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0.9%。2022年,全国钢材累计产量为134033.5万吨,比上年增加了366.7万吨,产量累计同比下降0.8%;月均产量为11169.5万吨。

市场动态

25

26

4、下游情况
在我国工业用水量持续下降、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和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下,2010-2022年,我国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工业废水排放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22年工业废水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为146.7亿吨。

市场动态

27

28

从我国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分布情况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占20.60%,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排第一位;第二是造纸及纸制品业,占12.30%;第三是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各占12.10%。

5、行业现状分析
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排放到自然水

近年来为了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我国首先从源头减少工业用水量,2015-2020年,我国工业用水量及占总用水量比例均呈逐年递减趋势。2020年我国工业用水量约为1030.4亿立方米,2022年我国工业用水为968.4亿立方米。2021年我国工业用水量1049.6亿立方米,2021年较2020年略有上涨,较2020年增加19.2亿立方米。
总的来看,我国工业用水管理效果显著,但我国工业用水量整体体量仍较大,行业仍面临较大的工业废水处理需求
随着国家陆续推进再生水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国家和地方都开展了相关的科学研究和

系中会对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2022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用水为968.4亿m3(其中直流火核电冷却水482.7亿m3),占用水总量的16.2%。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工业废水治理新增企业数量从2013-2019年呈现上涨他态势,从2013年的234家上涨至2019年的1398家,从2020年开始呈现下降态势,2022年中国工业废水治理新增企业数量为27家。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整体数量及处理能力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增加至2827座,比上年增加了209座。2022年污水处理厂数量为2930座,未来,污水处理厂数量将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将达3097座

市场动态

29

30

来源:新环保圈

6、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日益增高,未来工业废水处理工作中更趋向于选择生态性、无二次污染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未来可将绿色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工作,绿色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中包含了微型过滤部件、各组件间距合理。绿色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使用寿命较长,且具有耐污染这一特征,将其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不仅可保证废水处理效果,还可降低工业废水处理成本。
另外,为保证工业废水处理效率,应建立健全废水处理及管理制度,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可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工业废水处理工作水平的距离。同时,我们要建立现代化技术管理机制,以提升工业废水处理效率。

工程实践,再生水利用行业稳步发展,2021年我国再生水利用量达161.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96%。2022年我国再生水利用量达189亿立方米,预计未来再生水利用量将逐渐增长

锂原料主要以矿石和盐湖的形式存在。
矿山提锂技术发展早且成熟,产量规模大,但锂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极易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大量废渣处置、回收和再利用也存在一定挑战。
盐湖提锂则可能消耗大量水资源、电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并且存在盐田建设的前期投入大、时间长,盐湖提锂的整体收率低等问题。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锂提取技术,可以大幅减少锂生产所需的土地和时间。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系统可以提高现有锂设施的产量,并解锁以前被认为太小或被稀释而不值得使用的锂资源
新的锂提取技术的核心是一组扭曲成绳的多孔纤维,研究人员将其设计成具有亲水的核心和防水的表面,这一技术已于近日发表在《自然水》(Nature Water)上,并登上了本月的杂志封面。
当绳子的末端浸入盐水溶液时,水通过毛细管作用沿着绳子向上流动——这与树木将水从根吸到叶的过程相同。

导读: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锂被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重要组件中。由于短期内没有经济可行的替代品,锂的产量和需求被推至新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色石油”。

行业创新

31

32

此次,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自浓缩结晶方法,用于从盐水和海水中选择性提取锂。
扭曲细长的 3D 多孔天然纤维素纤维结构通过毛细管和蒸发流实现了不同浓度和溶解度的阳离子物种的连续且可分离的结晶。该过程的蒸发速率高达 9.8 kgm-2h-1,并且它选择性地将锂浓缩了几个数量级。

1

大量节水 | 提锂技术颠覆性突破,新工艺或将彻底改变锂生产方式

一、基于3D多孔纤维绳的新技术

具体来看,当这种扭曲成绳的多孔纤维的末端浸入盐水溶液时,水通过毛细管作用沿着绳子向上流动。随后,水很快从每根绳子的表面蒸发,留下钠和锂等盐离子。随着水继续蒸发,盐变得越来越浓缩,最终在绳子上形成氯化钠(食盐)和氯化锂晶体,从而可以轻松收获。
除了浓缩盐之外,该技术还可利用锂和钠物理性质不同,使其在绳上的不同位置结晶。钠盐的溶解度较低,会在绳的下端结晶,而高溶解度锂盐则在顶端附近结晶。由于二者自然分离,该团队可以单独收集锂和钠,而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化学品。

传统的盐湖提锂涉及建造一系列巨大的蒸发池,从盐滩、咸湖或地下水含水层中浓缩锂。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不具有商业可行性。
对于含锂浓度高的盐湖,沉淀法是主流提锂技术,日晒和沉淀需要大面积盐田,且每生产1吨碳酸锂平均会产生约115吨废弃物。对于含锂浓度低的盐湖,目前主流的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则需要矿区匹配充足的电力和淡水资源,据公开资料,吸附法的耗水量大致为生产每吨碳酸锂需350-470吨淡水,是沉淀法耗水强度的近10倍。
相比之下,这种3D多孔纤维绳的新技术更加紧凑,并且可以更快地生产锂
研究人员表示,将这种技术从实验室扩展到工业规模还需要更多的工作,但估计可以减少当前操作所需的土地面积达90%以上,并且可以将蒸发过程加速20倍以上。与传统蒸发池相比,新方法可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获得初步的锂收成。

该团队负责人普林斯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Z. Jason Ren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利用蒸发和毛细作用的基本过程来浓缩、分离和收集锂。该过程不像其他很多提取技术那样需要使用额外的化学品,而且与传统的蒸发方法相比,可以大量节省水。” "我们的方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而且只需要很少的能源。这是一种解决关键能源挑战的环保解决方案。”

行业创新

33

34

来源:工业水处理

二、或将改变锂提取技术的游戏规则

此外,新方法紧凑、低成本和快速的运营的优势还可以扩大锂的获取范围,例如废弃的油气井和地热盐水。这些资源太少或太稀,目前被视为不适合用于提取锂。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蒸发速度加快,该技术可以在更潮湿的气候中运行。他们甚至在探讨这项技术是否可用于从海水中提取锂。 

三、未来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生产3D多孔纤维绳的材料很便宜,而且该技术无需进行化学处理即可运行,因此如果再加以改进,他们的方法将成为未来锂提取技术的有力候选
在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构建一个由 100 个锂提取串组成的阵列,展示了其方法的潜在可扩展性。
目前,Ren的团队已经在开发第二代技术,该技术将实现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吞吐量以及对结晶过程的更多控制。
此外,他的团队最近还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创新合作伙伴奖和普林斯顿知识产权 (IP) 加速器基金颁发的奖项,以支持研究和开发过程,包括提取除锂之外的其他关键矿物的方法。
这一锂提取技术的突破对于改变电池和储能行业的潜力是巨大的。它提供了一种更可持续的锂提取方法,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和成本。
随着对清洁能源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这种创新方法可以在塑造更清洁、更绿色的未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主要创新点:(1)开发了兼具营养缓释性能并负载功能微生物的生物复合填料,拥有较高的孔隙率适合细菌生长,有良好的吸附性提升废气的传质效率,有较好的pH缓冲能力以维持微生物

技术原理:将各污染源的废气收集后集中送到生物滤池,废气经加湿除尘后,通过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的微生物填料层,首先填料及生物膜对污染物进行吸附,然后填料内外附着的专性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吸收和降解,将污染物质分解成SO42-、NO3-、CO2、H2O等无毒无害的简单无机物。预洗池位于生物滤池的前端,预洗池内部配有喷淋系统,包括喷淋管道、喷嘴、接头、支撑件等。预洗池壳体侧面带有观察窗,便于观察和检修。预洗池主要用于去除气体中的颗粒物和可溶于水的成分,并调节气体的湿度和温度。同时,预洗池作为缓冲器,可降低高浓度污染负荷的峰值。生物滤池主要功能为使废气通过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微生物的滤层,微生物细胞对废气物质进行吸附、吸收和降解。生物滤池是废气处理的核心工艺段,经净化处理后气体由排气管排出。

行业创新

35

36

2

科技部公告的3项VOCs/恶臭先进治理技术

一、地下污水处理厂恶臭生物治理技术

稳定的生长环境,有足够的强度保持填料层正常的物理特性和通透性。(2)针对地下污水处理厂污水及污泥处理过程中的VOCs及恶臭气体成分,筛选出高效专性苯系物降解菌、硫系物降解菌、短链烃降解菌等,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高效复合功能菌剂。(3)针对化工行业有机废气中存在的大量难溶组分,研发出气液传质增溶技术,利用环糊精外部亲水内部疏水的特性,使得气相中的难溶解VOCs更易于突破气液传质阻力进入液相,进而被氧化分解,同时通过催化剂提升生化反应速率,从而缩短废气停留时间,减少生物滤池的占地面积,节省废气治理成本。(4)将物联网技术与恶臭及VOCs治理技术相结合,形成系统的智慧化运营模式

污染治理效果:排放气体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要求,氨气、硫化氢去除率>98%,恶臭去除率>85%。

二、低浓度复杂有机废气生物净化过程强化技术

技术原理:研发了真(细)菌协同代谢复合菌剂等生物活性功能材料,净化单元的处理负荷提高2倍以上,装置体积减小40%以上。研制了两相板式生物净化装置,对正己烷、甲苯等低水溶性VOCs的传质单元数提高60%以上;构建了高能粒子氧化—生物耦合净化工艺,二氯甲烷、苯乙烯等难降解VOCs的去除负荷提高2倍左右,去除率从30%提升至95%以上。通过“材料—工艺—装备”创新,构建了完整的产业技术链,实现了低浓度复杂有机废气安全低碳净化。

污染治理效果:以浙江某药厂生产车间综合废气和污水站臭气生物净化工程为例,处理后尾气中甲苯、四氢呋喃、氯仿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9.5%、95.2%、99.7%。以实施的工程项目测算,年减排VOCs超过3万t。

行业创新

37

38

统生物系统需额外添加营养、压降高及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难题。基于“双膜理论”与相似相溶原理,构建以非水相介质为“桥梁”和“储存库”的VOCs 净化两相分配体系,发明生物相容性高、易回收的纳米磁性硅油,突破低水溶性污染物多相间传质限制,增强抗冲击负荷能力,攻克了硅油相无法循环利用的难题。(3)基于光化学反应第一定律和线性光源球面辐射(LSSE)模型,开发折流式光氧化反应装置,提出镧氮共掺杂的 TiO2纳米管催化剂制备的新方法,提高了光能活性粒子的利用率,强化了光氧化能效;揭示了微量O3通过抑制胞外多聚物的产生进而促进生物膜活性的内在规律,构建UV光氧化—生物净化耦合工艺体系,有效提升难降解组分生物降解速率,彻底消除单一UV光解产物、O3等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主要创新点:(1)发明真(细)菌协同代谢的复合菌剂,实现废气多污染组分的快速降解。选育疏水性污染物高效降解真菌,基于共代谢机理,突破菌间代谢差异效应,构建协同代谢的真—细菌功能菌群,典型污染物的比降解速率提升60%~120%;采用序列混菌培养模式,开发基于炭质载体的高密度混合发酵技术,制备了适合常温保存的功能菌和广谱菌群配合的复合菌剂,攻克了菌剂难以长效保存的技术难题,实现复合菌剂规模化生产应用,大幅缩短了净化装置启动时间。(2)剖析多孔介质流场特征,发明多层板式结构生物净化设备,突破现有单层结构污染负荷和生物量分布不均、填料层易堵塞及污染物降解互为抑制等瓶颈。采用交联负载技术,强化填料亲水性和高比表面积设计,开发了营养缓释功能复合填料和高生物固着力纹翼填料,解决了传

技术原理:该技术针对生活/工业源分散式、中低浓度VOCs废气处理阻力降要求小、气量波动适应性好等要求,研究制备出整体蜂窝式以及转轮轻质分子筛材料,可适用于不同工况和条件,解决分子筛成型过程中易开裂、强度低、干燥速度慢、吸附性能变差等难题。

三、用于挥发性有机废气高效治理的疏水分子筛吸附剂

行业创新

39

40

来源:新环保圈

污染治理效果:以天津空客A320喷漆车间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治理改造项目为例,VOCs 喷涂废气治理排放浓度已达到A级企业要求,TRVOC 排放浓度稳定低于 10mg/m3,远低于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对应排放限值50mg/m3。

主要创新点:
(1)开发了高疏水性、大吸附容量的新型分子筛材料制备技术,解决了目前国产沸石分子筛吸附容量不高、吸附选择性差、吸附大分子能力有限、疏水性能达不到工程应用要要求等问题,研发的分子筛产品在吸附性能上接近或达到美、日进口产品的水平。
(2)开发了分子筛成型技术,解决了粘合剂配方、轻质材料制作、成型工艺设计、加热焙烧条件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攻克了基于沸石分子筛的吸附体制备工艺技术瓶颈,研发了接近或达到美、日进口产品技术水平的吸附体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

行业创新

3

污水处理的7种膜工艺水处理技术

膜分离技术被公认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高科技水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多孔薄膜为分离质,使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溶液借助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通过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低分子溶质透过膜,大分子溶质被截留,以此来分离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物质,从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目的。

这些年来,扩散定理、膜的渗析现象、渗透压原理、膜电势等研究为膜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膜分离技术日趋成熟,而相关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使得膜的实际应用已十分广泛,从环境、化工生物到食品各行业都采用了膜分离技术,迄今为止,水处理领域中的膜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反渗透(RO)膜技术

行业创新

41

42

纳滤技术是超低压具有纳米级孔径的反渗透技术。纳滤膜技术对单价离子或相对分子质量低于200的有机物截留较差,而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及相对分子质量介于200-1000的有机物有较高脱除率。纳滤膜具有荷电,对不同的荷电溶质有选择性截留作用,同时它又是多孔膜,在低压下透水性高

微滤膜是以静压差为推动力,利用筛网状过滤介质膜的筛分作用进行分离。微滤膜是均匀的多孔薄膜,其技术特点是膜孔径均一、过滤精度髙、滤速快、吸附量少且无介质脱落等。主要用于细菌、微粒的去除。广泛应用在食品和制药行业中、饮料和制药产品的除菌和净化、半导体工业超纯水制备过程中颗粒的去除、生物技术领域发酵液中生物制品的浓缩与分离等。

2、纳滤(NF)膜技术

反渗透(又称高滤)过程是渗透过程的逆过程,推动力为压力差,即通过在待分离液一侧加上比渗透压高的压力,使原液中的溶剂被压到半透膜的另一侧。反渗透技术的特点是无相变、能耗低、膜选择性高、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易维修和不污染环境等。

3、微滤(MF)膜技术

4、超滤(UF)膜技术

超滤是以压差为驱动力,利用超滤膜的高精度截留性能进行固液分离或使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膜分离技术。其技术特点

行业创新

43

44

来源:中国膜工业协会运维分会

电渗析是一个电化学分离过程,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驱动力,通过荷电膜将溶液中带电离子与不带电组分分离的过程。该分离过程是在离子交换膜中完成的。主要应用于苦咸海水脱盐、浓缩制盐,乳精、糖、酒、饮料等的脱盐净化,锅炉给水、冷却循环水软化中高价值物质回收与水的回用,废酸、废碱液净化与回收。

5、电渗析(ED)膜技术

是:能同时进行浓缩和分离大分子或胶体物质。与反渗透相比,其操作压力低,设备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低,无相变,能耗低且膜选择性高。在食品、医药、工业废水处理、超纯水制备技术工业领域应用较广泛。

6、双极膜(BPM)技术

双极膜是由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叠压在一起形成的新型分离膜。阴阳膜的复合可以将不同电荷密度、厚度和性能的膜材料在不同的复合条件下制成不同性能和用途的双极膜。主要应用于酸碱生产、烟道气脱硫、食盐电解等行业。

7、渗透蒸发(PV)膜技术

渗透蒸发是一个压力驱动膜分离的过程,它是利用液体中两种组分在膜中溶解度与扩散系数的差别,通过渗透与蒸发,达到分离目的的一个过程,其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近年来对于渗透蒸发技术的研究虽然很快,但是它单独使用的经济性并不好。

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731-88271113
公司地址
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路388号
公司网址
www.seshb.com
公司邮箱
ses_hb@126.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