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诸暨数字金融产业园通讯2024.1

诸暨数字金融产业园通讯

2024年第1期(总第12期)

诸暨市创新金融管理服务中心主办

   诸暨市数字金融产业园,诸暨市面向全国招商的数字金融(基金)集聚区招商服务热线:0575-88598762

诸暨市创投协会联办

发刊日期:2024年4月10日

诸暨推出新一轮“1+9”惠企扶持政策
诸暨实施“揭榜挂帅”奖补政策,10个项目将获近千万元奖补
诸暨市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摘编
西施故乡人——宗佩民:搏击商海,泽被乡里

本期导读:

目录/contents

2024芯机联动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在诸暨隆重召开
张昆仑市长在诸暨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数字金融产业园运营机制,增强投资基金落户诸暨、投在诸暨的实效
省、市创投协会走进同山醉美共商同山烧产业创新发展

01
02
03

诸暨市数字金融产业园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
创新金融中心着眼三大目标优化数字金融产业园的新一年运营
数字金融产业园内股权投资类企业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概述

07
08
09

企业动态

浣江实验室成长为高能级创新平台
万安科技与炯熠电子签署战略投资协议
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与露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签约 

10
11
12

0405
06

园区资讯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八面来风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2024年2月)
基金业绩接近“转正” 新产品发行稍显暖意
深创投管理,社保基金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在深圳注册成立
专项债靠前发力稳投资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首批子基金签约落地

创投课堂

13

中国人工智能属于第几梯队?
一文读懂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逻辑

 

2024芯机联动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在诸暨隆重召开

  2024年1月26日,2024芯机联动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国诸暨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半导体产业链、科研院所、高校、金融的知名专家学者、骨干代表,共聚越都,就国内从芯片到整机企业全产业链生态融合与科技创新深度探讨,共享集成电路领域的科研创新成果、技术趋势和应用联动,及未来展望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跃,以及我市领导张昆仑、王奋、陈文进等出席。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源超先生在视频致辞中指出,过去十余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整体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然而最近几年受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国际供应链正常运转受到不小的冲击,产业整体呈现明显的起伏状态。当前,我国半导体产业保持了全球领先的增速,国内供应链的韧性进一步增强。浙江省作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一极,近年来大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产业地位快速提升,走出了一条设计业精、支撑业强、民营经济挑大梁、具有浙江特点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道路,发展势头强劲。 

诸暨推出新一轮“1+9”惠企扶持政策
诸暨实施“揭榜挂帅”奖补政策,10个项目将获近千万元奖补
诸暨市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摘编

14
15

政策引领

  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沈志江先生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活动的各界人士表示欢迎和感谢。近年来,诸暨积极抢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智能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出资设立专项产业基金,高效运行浣江实验室等科创阵地,形成了“平台+基金+实验室”的赋能矩阵,有力推动产业拔节升级。诸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优势融

合,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龙头企业“扎根”,配套项目“扎堆”,创新人才“扎营”的良好生态,争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区域关注

西施故乡人——
      宗佩民:搏击商海,泽被乡里

创投人物

热点动向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浙江省是我国集成电路重要产业基地,民营经济优势明显,涌现出多股专精特新、万亩千亿前锋。会上,浙江省集成电路专精特新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政行校企将打通壁垒,建立良好平台机制,同铸中国芯、共看浙潮涌!

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庆红女士为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委托杭州朗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联盟依托单位,并聘任了全国产业知名专家为首批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成员。今后,联盟将在专委会及专家的加持下,打造“聚势赋能,集群发展”的芯机联动创新生态圈,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和智力保障。 
                  

浙江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
浙江省特级专家梅新林

  梅新林教授强调,多年来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以发展变革升级、产教融合为轴,在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协调性等方面形成合力。征途漫漫,任重道远,梅书记勉励集成电路产学研用创全链条同仁并肩作战、共克时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强。
  于燮康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中在快车道上不断超车,在总体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创新、自主自供能力、应用协调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依然要加强技术攻关,保持忧患意识,以开放的视野,补短板、锻长板,加快人才和技术涌流。

  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杭州朗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振先生表示,朗迅科技结缘诸暨,扎根诸暨,2021年起,朗迅芯云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和芯云半导体多个产业基地先后在诸暨建设投产运营,项目进度的飞跃与推进的高效见证新时代的诸暨速度、诸暨温度,也体现了集成电路产业巨大的发展信心。在座嘉宾均怀揣着同一个信念奔赴诸暨,我们坚信,本次大会是浙江潮到中国芯海的潮涌汇聚,国家必将建设成自强融合的集成电路产业供应链!   

  丁勇教授指出,当前浙江省大力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积极打造集成电路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强化企业培育,加快技术攻关与重大项目建设,正逐渐形成产业协同发展日益凸显、产业

芯机联动 高峰论坛

  浙江省诸暨市开发委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剑刚在《诸暨市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中介绍道,2018年、枫桥经验55周年时,诸暨转化枫桥经验,开始着力催生数字经济新赛道,短短几年,已迅速转变诸暨科技工业战略规划布局,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众多企业落地,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条。

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副理事长于燮康

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丁勇

链“磁场效应”日益迸发、产教融合发展日益深入的良好局面。本次盛会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凝聚共识,愿与各同仁以“卧薪尝胆”之姿,共绘“芯火”满天星的美好画卷!

  诸暨作为长三角之中一颗明珠,汇聚了众多项目、技术和资本要素。浙江科技大学、朗迅科技均是浙江创新的优秀代表,双方在大会上宣布成立了浙江科技大学诸暨研产中心,未来将联合诸暨产业全链,以创新、科研、人才、生态,绘就美好芯蓝图,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再谱新篇章!

  中关村芯机联动联盟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是团结并带领国内芯片、整机、软件、系统、信息服务等领域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全国性芯机联动服务平台。会上,中关村芯机联动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关村芯机联动联盟理事长李滨先生代表联盟聘任杭州朗迅科

  会中,时龙兴教授作《产业高质量发展呼唤高品质产业生态》报告,分析集成电路产业特征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享了以产业服务+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产业文化,进一步提升效能、提高价值、形成可持续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建设路径。
  
                   
   张文达先生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发展趋势与中国市场观察》报告中,以详

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理事长、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时龙兴

SEMI中国产业服务 高级总监张文达

  杭州芯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CMO李震先生在《高端ATE测试趋势和挑战》中分享了朗迅芯云持续加快产业综合体建设,以高度自主力先进性/IT化/自动化的中高端测试产线和端到端的测试服务生态,搭建循环的产学研用创协同创新平台机制,致力构建高端芯片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集群高地的具体实践。     (本刊摘编)

  1月17日,诸暨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张昆仑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这样的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外贸出口保增长稳份额,自营出口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能源和环境计划指标;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高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围绕这个目标,张昆仑市长指出了在具体实施中必须抓住的“七个重点”:一是产业至上、项目为王,夯实现代化建设物质基础;二是创新引领、激发动能,构建现代化建设核心支撑;三是改革攻坚、优化服务,激发现代化建设源头活力;四是杭绍同城、品质提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实的数据从全球半导体市场趋势、中国IC市场规模及IC制造规模、中国半导体设备业销售及市场情况、全球各区域政府积极推动半导体供应链发展等角度作了分享。

南京天易合芯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CEO邹定锴

张昆仑市长在诸暨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数字金融产业园运营机制,增强投资基金落户诸暨、投在诸暨的实效

中国职教学会教育数字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原校长眭碧霞

   光学传感芯片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医疗、安防等领域,已经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智能化,邹定锴先生在《光学传感芯片行业市场及人才需求浅谈》报告中,从行业角度进行前景分析与人才现状解读。

  作为典型院校代表,眭碧霞教授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专业建设与教学创新》为主题,分享了在数字化和国际化重大机遇下,学院聚焦高端产业,扬优扶新的专业建设探索,数字化、结构化、颗粒化的教学资源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法。

升,增强现代化建设县域能级;五是民生优享、共富先行,共享现代化建设发展成果;六是平安护航、固本强基,夯实现代化建设底线保障;七是实干提能、履职为民,锤炼现代化建设过硬本领。
  对数字金融产业园的要求,张昆仑市长是作为实施“改革攻坚、优化服务,激发现代化建设源头活力”这个重点工作的重要措施提出来的。他强调:要牵住深化改革牛鼻子……优化数字金融产业园运营机制,增强投资基金落户诸暨、投在诸暨的实效。
       (创新金融中心供稿)

重点报道

省、市创投协会走进同山醉美共商同山烧产业创新发展

  1月19日,浙江同山醉美酒业举行数字化集成创新示范项目投产仪式,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浙江省创业投资协会会长邱飞章,率浙江富华瑞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宗佩民,浙江浙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斌,浙江普华天勤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熊,浙江如山汇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涌,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胡永祥,浙江赛智伯乐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陈斌,浙江省创业投资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荆文等,走进同山醉美酒业有限公司,祝贺该公司数字化集成创新示范项目顺利投产,同时也和与会专家、学者、领导一起,把脉论证同山烧酒产业的创新发展。诸暨市创投协会会长,万安集团总裁陈江,诸暨市创投协会副会长、诸暨市创新金融管理服务中心总经理周冰应邀出席。
  
 

目标:

目标:

园区资讯

诸暨市数字金融产业园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

大赛、项目路演、人才资本对接会等内容,对考核细则进行细化与落实。
  在部门配合方面,有成员单位在提出要重视基金项目招引工作建议的同时还表示,他们将计划从基金赋能、项目信息两方面协助做好园区运营工作,以此加强项目信息互通,促进乡镇与创新金融中心间的双向互动。也有成员单位表示,要加强园区与基金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
  会上,金融办代表牵头部门传达了巡查组提出的工作要求。同时指出,2024年的数字金融产业园运营,应继续抓好日常管理、招商引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园区风险防范等四项工作。金融办强调,日常管理工作要特别注意入驻企业情况;招商引资要针对基金项目和基金相关资源的导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注重发挥基金作用,把基金的钱投资到我们本地企业,助力本地企业发展;园区风险防范要针对私募基金和没有在中基协登记过的投资类公司,集中摸排和了解创投改革试验区引进的创投企业,辨认风险点。
  创新金融中心汇报了2024年工作的设想。在审议2023年度数字金融产业园考核工作情况时,会议明确了相关事宜。
          (园区服务部)

  3月6日上午,诸暨市数字金融产业园领导小组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联席会议,研究产业园新一年运营思路,审议去年产业园考核情况,组织部(人才办)、财政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审计局、税务局、金融办、开发委、投促中心、国资公司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分管负责人和诸暨市创新金融管理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在研究2024年数字金融产业园运营思路时,各成员单位分别就服务企业、优化管理、部门配合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服务企业方面,大家认为,新一年的数字金融产业园运营,要深挖当地优质企业,继续为当地优质企业进行资本赋能;要持续对投资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减少投资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差,营造积极活跃的金融氛围;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入园企业特点,做好税收业务政策辅导等工作,尽力为园区内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在谈到优化管理时,大家表示,要重视做好基金项目注册,加强基金注册企业的监督管理;要重视创新类人才资源和项目资源导入,深入挖掘全市已经引进的创新创业类人才项目,并提供金融支持;要加强信息互通,推动护企优商平台,加强服务与保障;要围绕培训、市外招商推介活动、创新创业

  邱飞章在数字化集成创新示范项目投产仪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浙江省创投协会,对于同山烧酒产业发展十分关注,去年曾专门组织了一次创投协会走进同山烧这样一个活动,组织全省创投知名人士,通过看、听,现场感受同山烧酒产业的发展,并召开座谈会为同山酒产

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大家都信心满满。他认为,同山烧酒产业是一定可以做大做强的,所以,在同山醉美酒业举行数字化集成创新示范项目投产仪式时候,他带着一批浙江省的创投大咖来了,还表示,如果这里需要A轮B轮C轮融资,这些创投大咖都会不断地跟投。 
  
  在同山醉美酒业举行的数字化集成创新示范项目投产仪式仪式上,浙江富华瑞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宗佩民,作了题为《同山烧:品牌提升与资本价值释放》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同山烧酒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比茅台酒的800多年要长,说明同山烧的文化源远流长,超过茅台,所以同山烧的酒文化不缺,品质也不缺。至于同山烧酒产业的创新发展,宗佩民认为,应着眼于商务、喜庆用酒的定位。他表示,这是有效市场。同时,还应着眼于打造“同”字品牌,做成同心同德的酒。
  活动期间,邱飞章率创投大咖参观了新落成的生产车间和储藏车间,还参加了他们的封坛仪式。         (市创投协会)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浙江省创业投资协会会长邱飞章,在投产仪式上致辞。

  为贯彻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优化数字金融产业园运营机制,增强投资基金落户诸暨、投在诸暨的实效”的要求,和诸暨市数字金融产业园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作出的工作部署,日前,创新金融中心对数字金融产业园的新一年运营思路作了进一步优化完善,明确了加大基金招营,强化平台功能,优化风险管理三大重点目标。他们将以此为抓手,更好地发挥平台服务作用,更好地引导与激活社会资本,更好地服务企业,致力让数字金融产业园在推动诸暨资本市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好更大作用。
  围绕这三大目标,创新金融中心提出了具体措施。
  一是加大基金招引。重点是通过与省级创投协会对接,关注2023年浙江创投TOP50机构以及2023年浙江省最具投资价值创新TOP50企业,有针对性地拟定机构、企业走访计划,加大力度开展市外招商,以更扎实的措施吸引优质大基金落户数字金融产业园。同时扩大基金招商范围,重点加强头部机构市场化基金与本地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招商基金、人才基金合作,吸引更多的头部机构落户诸暨。
  二是强化平台功能。创新金融中心将充分利用前些年积累的一切资源,搭建起
  

数字金融产业园内股权投资类企业
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概述

   2024年第一季度,虽然遇上了元旦、春节两大节假日,但诸暨市数字金融产业园的基金集聚,总体仍然呈现良好态势。1—3月,新增注册资金17.38亿元,新增实到资金4.88亿元的成绩。
  据了解,在这些新增注册资金和实到资金中,项目最大的为诸暨市普臻韬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金为6亿元,初到资金为1.715亿元,资金占比为28.58%。
  此外,这三个月间,数字金融产业园新增(迁入)中基协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市场主体为4家,除上述已提到的诸暨普臻韬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外,还有诸暨谢诺兴视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诸暨科实鼎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绍兴檀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家。
  

  至3月底,数字金融产业园内,累计存续在园区内私募基金市场主体注册资金总规模达到347.36亿元。
  除此之外,园内股权投资类企业实到资金也有新的增加。其中:2月份新增2.616亿元,3月份,新增2亿元。
  尽管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园区股权投资类企业,对本地优质成长企业进行赋能动作也开始展现。第一季度,有一家投资类企业,已向一家本地企业投资3000万元,另的几家正处于投融资服务对接中。

园区资讯

创新金融中心着眼三大目标优化数字金融产业园的新一年运营

园区资讯

企业一站式增值服务平台,以园区为基地,以创新金融中心为服务窗口,通过雨露滋润禾苗小程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金融工具和创投工具,向广大企业和投资机构提供咨询辅导、投融资对接、产业联动、专精特新申报、上市推动、市值管理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再一个是建立日常企业走访机制,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的服务需求。同时,还将积极联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省股交中心,为企业提供专精特新申报、上市挂牌等深度企业服务。
  此外,他们还将注重企业上下游联动,重点面向成熟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为企业提供股权转让、份额转让、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等服务,让数字金融产业园能更好地为企业赋能。
  三是优化风险管理。创新金融中心主要提出了四方面措施:一是健全风险认知体系,通过宣传、交流研讨等方式,增强企业对各类风险的认知;二是加大监管力度与标准,招引企业严格遵循《数字金融产业园“准入清退”管理办法》、产业园办公场所优惠政策等;三是不定期走访企业,对接市场监督管理局催促园内注册企业按时完成年度申报工作等;四是定期摸排园内注册企业资金实到及备案情况,对未到资及备案的基金发送《备案提醒函》,加强园区基金备案率,提高注册资金实到率。
        (创新金融中心综合部)
  

创新金融中心研究部署数字金融产业园管理服务工作

园区资讯

工作交流

诸暨实施“揭榜挂帅”奖补政策 10个项目将获近千万元奖补

  2023年揭榜挂帅项目经过发榜、揭榜、评审,至去年底,最终有10个技术需求项目通过立项,这些项目相继进入双方合作签约、项目实施阶段。日前,诸暨市科技局召集10个项目涉及的项目负责人、公司财务等相关人员,就项目实施再进行工作交底。
  浙江恒久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多 部件耦合的链传动系统实时监测及寿命预测技术研究”是2023年揭榜挂帅项目。日前,恒久传动与揭榜单位浙江高校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这意味着揭榜挂帅项目正式进入技术攻关实施阶段。
  由于链传动系统各部件间存在高度耦合,任何一个部件出现故障,都将在各部件间蔓延传播,导致整个链传动系统出现失效甚至引发重大灾难性事故,链传动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成为恒久传动的“卡脖子”问题。恒久传动相关负责人郭杭锋告诉记者,该揭榜挂帅项目,旨在加强链条产品的寿命实时监测,提升产品性能,推动链条产品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级。
  项目发榜后,吸引了许多高校院所前来接洽,企业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最终选择了浙江高校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出乎意料的是,不久前德国也有一家企业在解决这个技术难题。合作双方表示将加快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攻关进程,争取走在世界前列。
  近年来,诸暨市加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以揭榜挂帅形式,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创新,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科技创新中碰到的“卡脖子”难题。2022年,诸暨市启动首届“揭榜挂帅”,12个技术需求项目通过立项,获得共计87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补助。去年,围绕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第二届“揭榜挂帅”遴选了22家企业的22个科技

需求项目面向全球发榜,最终10个项目通过立项,产业涵盖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科技强农、生态环保等,10个项目将获揭榜奖补近千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朋友圈也越来越大,西安工程大学、燕山大学等省外院校和省外新材料等行业领头企业抛出“橄榄枝”,参与成为揭榜人。“今年,诸暨市科技局聚焦大抓产业,加强对揭榜挂帅项目的跟踪管理,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协同技术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产业创新赋能。”市科技局副局长阮志浩表示。   

“越快兑移动端
                   

诸暨推出新一轮“1+9”惠企扶持政策

  据3月21日诸暨发布的消息,此次推出的“1+9”惠企扶持政策,涉及9大领域,真金白银,一码就能读懂。
  民营经济是诸暨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帮助全市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同时积极响应《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最近,该市迭代推出新一轮“1+9”惠企扶持政策,进一步强化“大抓产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鲜明导向,积极回应企业急难愁盼,为诸暨企业送上超10亿元的扶持资金,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所谓“1”,即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政策,而“9”,则是指“三农”、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科技、文化、人才、金融、开放型经济等9大领域。为更好地帮助企业知晓、享受政策,该市还制作了惠企政策百宝书,用一个二维码汇总集成“1+9”系列惠企政策,方便企业一码查询相关政策文件。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政策原文
                     ▼▼▼

               “越快兑”电脑端
                      ▼▼▼
        https://reward.sx.gov.cn/

区域关注

      另外,企业在政策查询、申报过程中如有疑问和困难,可以通过访问“越快兑”平台(电脑端、手机端)查看奖补事项详情,或者直接电话咨询对应政策责任部门。

“1+9”政策咨询部门及联系方式
                   

2023年诸暨市“揭榜挂帅”立项项目名单
                   

区域关注

围绕诸暨倡导的产业培育优质项目(经信局口径),对运营建筑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的,每年给予运营机构(上市公司参股30%以上)运营补助200万元;运营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的,每年给予运营机构(上市公司参股30%以上)运营补助300万元。运营补助暂定5年。
  (十一)收购兼并奖励。上市公司收购境内公司股权或吸收合并境内公司的,成交金额超过10亿元(含)或属于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重大资产重组,奖励300万元;成交金额5亿元(含)-10亿元,奖励200万元;成交金额2亿元(含)-5亿元,奖励100万元。收购实际控制人资产减半奖励。重大资产重组造成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的,不再奖励。
  上市公司发生境外并购事项的,由商务局根据开放型经济政策兑现。
  (十二)强化上市公司考核激励。鼓励参与绍兴市上市公司年度综合考评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考评,引导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三)股权投资类企业规范发展。本政策生效日前成立的股权投资类企业继续按照《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诸暨市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等六个政策的通知》(诸政办发(2023)5号)-《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第(十五)条“引导股权投资类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政策执行,本政策生效日后成立的股权投资类企业不再享受该项奖励政策。
股权投资类企业在本政策生效日前成立且发生股权投资的继续按照《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诸暨市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等六个政策的通知》(诸政办发(2023)5号)-《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若千政策》第(十六)条“鼓励股权投资类企业发挥投资与赋能作用”政策执行,本政策生效日后发生的股权投资不再享受该项奖励政策。
  

  (一)本政策中各类奖补的执行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原有奖补政策尚未执行完毕的除外)。
  (二)本政策适用全市范围内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或在诸金融机构(不包括房地产业以及通信、电力、石化、烟草等国有企业,本政策条款有明确规定的除外),台资、外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三)本政策奖励总额不受企业地方财政贡献额度、亩均效益评价
限制。
  (四)因偷税骗税、恶意欠薪、故意侵犯知识产权或者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领域存在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查处并列入严重失信名单的企业,不予享受政策。
  (五)本政策由政策实施部门负责解释和承担;其他已发布的各项政策与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为准;国家和省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政策施行过程中,如遇上级法律法规和重大政策变化,涉及条款按上级要求执行。
  (以上内容诸暨市1+9政策汇编)  

三、加快资本市场发展

  (七)加强上市前期培育支持力度。对上市后备企业,完成股改(即企业组织形式从有限公司变更或新设为股份公司)且本次股改验资报告注明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的,给予以下奖励项目:
      1.企业在股改完成后,先奖励企业50万元;在6个月内完成辅导备案受理的,再奖励50万元,在6个月至12个月内完成辅导备案受理的,再奖励30万元,再奖励部分在辅导备案受理后予以兑现。2022年1月1日至本政策实施日前已完成股改的企业可参照执行。
      2.企业在股改时,自然人股东、合伙企业制股东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转增100万元奖励股东5.5万元,奖励在企业首发上市被中国证监会(或沪深京证券交易所)受理后予以兑现。2018年4月25日至本政策实施日前已完成股改的企业可参照执行,企业以前年度已享受了部分转增奖励的,按差额进行奖励。
     3.企业在股改完成前发生的不动产、股

诸暨市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摘编

权交易等资产重组事项予以奖励支持。
  (八)上市挂牌奖励。针对沪深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前重要阶段,企业完成辅导备案受理的,奖励200万元;企业首发上市获沪深京证券交易所受理的,奖励100万元;企业成功上市(含买壳迁址)的,奖励200万元。
     针对多层次资本市场,企业在境外直接上市或红筹上市的,奖励100万元;企业在专精特新板培育层、规范层挂牌的,各奖励20万元。
     上市公司每分拆1家子公司境内外上市奖励100万元,分拆上市主体享受同类上市挂牌奖励政策。
     企业已享受相关奖励事项不得再重复享受。
  (九)鼓励科创企业上市。鼓励拟上市科创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由科技局依据科技政策执行和兑现。
  (十)引领发展奖励。鼓励上市公司依托产业优势布局上市公司产业孵化园,或与市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发展上市公司产业孵化园,重点

区域关注

四、附则

区域关注

    

浣江实验室成长为高能级创新平台

企业动态

创投课堂

  3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诸暨的铭感科技(绍兴)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王宗荣正在指导测试工程师对封装好的柔性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这块黑色圆形压敏材料仅重2毫克,却是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更让人可喜的是,项目还未批量产出,就接到50万元的订单。
  小小的传感器,解决了大问题。新能源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正炙手可热,电池的热失控等安全问题则是重中之重。王宗荣说,他们研发的产品可以实时监测电池压力,能够至少提前6分钟发现热失控征兆,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余量。产品经几家新能源电池行业头部企业测试,效果显著。
  孵化铭感科技的,是距企业几步之遥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浣江实验室。去年1月,由诸暨市政府、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浣江实验室揭牌运行,依托浙江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储备,赋能诸暨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像铭感科技这样极具爆发力的科技

企业动态

国超低轨道技术应用领域的空白,也为后续超低轨道空天智能飞行器型谱化研制奠定了基础。
  参与“乾坤一号”发射保障工作的还有一家落户诸暨的企业——浙江天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这家被称为“卫星管家”的企业,目前服务在轨卫星230多颗,初步建成了遍布全球的商业卫星运维管理网络和航天数据服务体系。“我们和浣江实验室搭建了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研发相关技术难题。”公司副总石俞磊介绍,如正在推进的“大规模星群组网测控研究及应用”,研发成功后可以大幅提升公司卫星运维数量的上限,为抢抓未来卫星升空爆发期的机遇做好准备。 
  目前,诸暨已集聚了航空航天领域企业40余家,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超100亿元。
  智能视觉产业发展形势同样喜人,目前已集聚落户以科大讯飞、老鹰半导体为龙头的企业100多家,2022年入选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
 

型企业,我们已孵化了16家,并引进了一大批高端人才,承担31个横向科研合作项目,为当地企业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浣江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验室为诸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诸暨正在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先发地,系统谋划智能视觉和航空航天两大新兴产业。在新春首个工作日举行的诸暨首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28个重大签约项目90%以上是智能视觉、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新质生产力项目。
  “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平台,注入人才澎湃动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诸暨市委主要负责人说,为加快将创新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这几年诸暨下大力气引进了浣江实验室、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诸暨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产业孵化等方面成效显著。
  装上了“加速器”,诸暨两大新兴产业高歌勐进。
  去年7月,落户诸暨的赛思倍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颗超低轨道技术试验卫星“乾坤一号”顺利升空,不仅填补了我

台培育名单。短短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9亿元,比上年增长27.6%。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产业结构向“新”迭代,关键在人才。“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诸暨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诸暨坚持以高层次人才驱动高能级产业,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实施“诸才云集”伙伴计划,设立人才产业投资基金,打造“首席人才服务官”体系,解决人才入驻的后顾之忧。
  去年,诸暨“海外优青”引进实现了绍兴地区零的突破,国家级领军人才入选数蝉联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人才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奔赴”,让诸暨的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新”景象。去年,诸暨技术成果交易额超145亿元,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幅达21.6%。 
      (摘录于3月21日浙江日报) 

创投课堂

  3月15日,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炯熠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在公司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在此前的1月26日,万安科技与炯熠电子、嘉兴隽舟、苏州偕创熠能、上海跨悦信息、太仓市科技创业投资、陈娟、张晨晨、北京小米制造股权投资基金、无锡英普莱、江苏睿而佳等已共同签署《炯熠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之 Pre-A2 轮投资协议》和《炯熠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之股东协议》,按照协议的约定,万安科技以增资形式向炯熠电子投资人民币 1700 万元,投资完成后公司持有炯熠电子 4.9454%的股权。
  炯熠电子主营业务包括基础制动产品、纯线控 EMB 制动系统等,其乘用车线控制动系统 EMB 是未来发展方向。本次对外投资,是以拓展公司产品业务领域为目的的产业投资,符合公司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投资布局的战略发展方向,在和炯熠电子业务体系形成良好协同效应的同时,有利于高效推进公司铝合金固定卡钳及电控类产品等在乘用车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行业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陈娟简要介绍了团队成员的分工,并概述了主要客户对公司EMB产品冬季黑河冰雪试验的相关情况。陈娟表示,基于彼此充分的信任和产业链上的协同优势,让炯熠电子和万
 

安科技走到了一起。我们炯熠团队有着扎实的车辆工程背景,全体成员满怀创业激情,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为公司持续领跑付出了极大努力。万安科技是中国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有扎实的产业资源和市场资源,以陈锋董事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有着远大的事业抱负,双方开展战略合作,是基于共同价值观下,彼此对于乘用车EMB产品前景的一致看好,双方的合作必将实现更大共赢。
  陈锋从科技创新、核心产品、配套客户、未来规划等方面,介绍了万安科技的战略发展情况。他指出,万安科技与炯熠电子能够走到一起,是双方基于推动产业发展的共同愿景,也来自于陈娟总及团队一流的领导力和创新力。炯熠电子团队对产业发展有壮志雄心、有高远的志向,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列,让我们对本次战略合作充满信心。后续,在与恒创智行的协同上,在试验场、技术检测中心资源支持上,以及供应链能力的提升上,万安科技必将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会后,炯熠电子团队就后续投融资、发展规划等情况与万安科技高层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考察了公司汽车试验场、技术检测中心和车间生产现场等。
  据了解,炯熠电子成立于2022年,前身为2017年设立的上海凯众材料科技电控事业部。公司专注于汽车制动产品技术开发,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安亭创新港,工厂位于苏州太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节能、安全、智能的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和高性能的固定钳、EPB、MOD等产品。
  公司已整合国内外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整合、电气化等方面的多方资源。团队主要成员平均具备10年以上车辆工程背景,其中有来自国外的资深技术专家,也有国际知名零部件品牌和国内各大主机厂技术、项目及管理岗位相关人才,具备自主研发并成功量产制动系统核心零部件的丰富经验。
           (万安文化传播)

  日前,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与露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签约,实验室王连可博士研发的“电工铝扁线热电化学氧化表面功能陶瓷化技术”技术成果正式应用于露笑科技,成为实验室与诸暨本土企业合作的第一个技术成果应用项目。
  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由市人民政府与中俄联合实验室签约共建。实验室针对材料科学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开展材料表面处理和材料本体增强方面的基础理论及多学科交叉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重点研究轻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及表面复合材料处理技术、高性能铝基电工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的推广与应用。为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孵化,助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去年,实验室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诸暨产业基础,把目标锁定在店口金属材料加工企业。通过走访企业、举办技术沙龙等形式,与企业开展接洽,深入了解企业技术需求点。同时在店口设立专家办公室,把实验室建在企业“家门口”,与企业面对面开展研讨,打通技术需求服务“最后一公里”。
  “去年参加实验室组织的技术沙龙后,我们在相互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合作关系。”据露笑科技公司总工程师张东旭介绍,公司在开发新型铝导线新产品过程中,碰到了表面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难题,多次与实验室专家探讨,最终决定采用实

验室的“电工铝扁线热电化学氧化表面功能陶瓷化技术”技术成果。2月份,双方进入样品试制阶段,并进行了第一轮技术交流,预计将于3月中下旬完成技术验证。
  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在助力我市金属材料加工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去年,实验室在走访时了解到,诸暨一些企业的技术需求对于实验室来说也是一个科研攻关方向。 于是,去年年底相继引入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苏州分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等国内材料及应用研究能力强的科研院所,一方面强强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另一方面优势互补,促进实验室提能增效。
  不久前,实验室举行“高性能轻金属材料制备与处理技术”学术沙龙,来自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苏州分院的两位博士分别作学术报告。“企业一直在寻求新材料新能源转型路径,第一次参加沙龙,收获了不少信息,对公司转型有很大的帮助。”诸暨海越能源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许皓说。
    “接下来实验室还将紧紧围绕‘创新阵地扎根在产业’,在科技创新服务企业的广度和深度上做好文章。”实验室执行主任雷厉博士表示。
             (诸暨融媒体)

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与露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签约 

万安科技与炯熠电子签署战略投资协议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创投人物

  宗佩民注定不是一个吃闲饭的人。当时正值改革之初,他去了以后,就按改革要求去帮助供销社组建一个叫做浙江省兴合集团,是振兴供销社的一个改革措施,就是把供销社的一些资产拿出来,做成企业。这个集团里面,他们负责的是,投资全省一些集镇供销社产业的使命。就在这里,宗佩民整整工作了十年时间,投资了很多供销社本级企业,以及各地供销社的一些实体企业。
  宗佩民回忆,这件事,对他历练非常大。就在这个十年里,他做的一直都是投资,做实业投资。就那个时候,他们有两个使命:一是要把原来做流通的供销社,变成实业型企业。二是要把原来主要做内贸的供销社,变成去做外贸的企业,主要把外贸也发展起来。确实,十年下来,供销社的内贸外贸化,流通实业化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这一路走下来,宗佩民已在改革、创业、投资等方面经历了整整十年的锻炼,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在机关呆过,又走遍了浙江,看到了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生机,再加上自己是学经济学的,就觉得自己做风险投资是比较好的,他很想在这一方面去作一尝试。
  恰好,2000年省政府要组建一个创业投资公司,经过摸排,就把宗佩民调走了。据宗佩民回忆,那个时候。因为大家对风险投资这个概念不太有,好的一些早期项目,无法及时作出投资决策,所以他干了两年之后就觉得有劲使不出,便抛弃大家眼红的铁饭碗,出来自己干了,这一干就干到了今天。
  
  

创投人物

宗佩民:搏击商海,泽被乡里

西施故乡人——

  日前,诸暨西施眼在“西施故乡人”栏目中,以人物访谈形式,讲述了诸暨乡贤,华睿投资创始人、董事长宗佩民搏击商海,泽被乡里的故事。因为感动,本刊特将这一人物专访片摘编成文字,以飨读者。

穷则思变,读书出山

  宗佩民老家所在的小镇叫岭北,是诸暨距离城区最远的一个乡镇。他所住的那个小村,叫下院村,又是那个地方离镇最远的小村落。
  宗佩民在讲述中回忆,当时老家的生活真是不堪回首。那时候他的父辈 就是挑着一担100多斤重的柴,翻过一座600多米高山,到东阳去卖掉。挑柴翻山还不算,还要再走20公里左右的路!而这一趟来回,换来的钱只有一元五角钱。如今,每每回忆起这些,宗佩民就会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
  面对这样的生活环境,宗佩民便是奋发读书,他希望通过读书走出这个大山深处。但他一个人读书,却拖累了全家人,老爸赚几块,老妈赚几块,到最后,就凑成了他的几十块钱的书学费。
  宗佩民在与诸暨融媒体记者孟凡博对话

中讲道,为了这28块学费 当时他老爸老妈的思想斗争还是非常激烈的。老妈因为实在吃不消生活的磨难就想让宗佩民辍学算了,可老爸却一再表态,最苦也要给宗佩民读书。
  面对父母的劳累,小小年纪的宗佩民也想用自己的努力来减轻家庭负担,来完成他的学业。他跟老爸老妈说,读书的这个钱,就让他自己用每个星期去上学的时候,背株毛竹去卖掉的方法来解决吧。可见宗佩民的读书决心是何等坚定。
  宗佩民最终考上了当时的高中中专,读上了金华供销学校。因为成绩优异,两年后的他便留校任教,实现了他走出大山深处的梦想。

志成高远,搏击商海

  说起自己的创业投资过程,宗佩民说,总体上讲还是比较顺利的,无论是经营的储备,还是知识的储备,都问题不大,都能够胜任。当然,也并非一帆风顺。主要是当时刚开始这个行业,老百姓没听说过,去募资的时候,别人一下子还搞不懂。他举例说,自己从2002年创立公司,到第一个基金募集完成,整整花了四年时间。在这个四年里面,他把自己创业以前的所有积蓄都花完了。好在这个时候,他碰到了一个班主任老师,这位老师投了宗佩民30万块钱。如果没有这30万元钱,宗佩民的事业很有可能青黄不接了。对于这个事情,宗佩民至今深有感悟,他说:“一个人,你只要努力去做,在你最困难的时候,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往会有人来帮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宗佩民还分享了他的投资经验。他介绍说,他从事的这个投资,就叫做股权投资,是长期投资的,长期投资跟农民有点类似的,就像农民播种小麦,它是冬天播种,然后再成长,最后是收割。就这个时间,一般都要十年,经济危机往往是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来的时候,往往是经济的低谷,也就是冬天,冬天是播种的季节,所以对投资者来说,越是经济危机的时候,越是投资的时候。一个是因为这个时候估得比较低,第二个,因为在 

  走出了大山,实现了梦想,照例宗佩民应该满足了。但志成高远的他,忽然觉得自己当一名老师还不是很适合,便又报考了大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供销社工作。这是一个省级机关,可以说,当时的宗佩民已经成了一名在省级机关工作的公务员。
  
  

创投人物

郦以念摄

中国人工智能属于第几梯队?

  早在ChatGPT出现时,有很多人也讨论过“ChatGPT为什么没有首先出现在中国”。而当我们还在困扰为什么国内大模型没有GPT4好用的时候,Sora来了。从通用人工智能(AGI)视角看,这意味着我们与OpenAI的差距又被拉大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当前的发展到底处于第几梯队?2023年下半年,我密集调研了十几家人工智能企业,来宽泛地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算力

      算力是人工智能竞争的核心,算力的背后是芯片。Meta一家公司已经有50万块GPU,微软也有几十万块,而且两家公司还在不断采购。国内所有的人工智能公司加在一起,可能有50万块左右,所以在算力的存量层面,我们跟国外的差距很大。芯片又分为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中国的芯片设计能力在全球应该可以划分到第一梯队。在传统的CPU和GPU领域,与国外几乎没有差距。在人工智能芯片的细分领域,比如半定制化的FPGA、全定制化的ASIC、类脑芯片等领域,已经有个别很优秀的公司极度贴近甚至部分超越国际顶尖水平,但顶尖公司的数量和生态,总体上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在芯片制造环节,面临卡脖子。从制程上看,90nm以上制程的芯片,技术上我们已

经几乎可以完全自主。有消息说,2023年下半年,28nm的国产(后道封装)光刻机也已经交付芯片制造厂商。但也有消息说,仍然正在研发,还没有交付。即使已经交付芯片制造商,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参考阿斯麦(ASML)和台积电的经验,从安装完成、调试到可以稳定生产,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考虑到这是中国首台全国产的28nm光刻机,以及光刻机的高度复杂性,所需时间大概率会更长。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光刻机完成实验室阶段的研发和在厂商完成产业化生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研发阶段,只要成功流片,就算是研发成功,但在实际的产业应用阶段,要求在保证良率和产能的情况下,能够安全稳定地持续运营,这个

创投课堂

经济低谷的时候,你才能看出来,谁是未来的庄稼。就经济危机的时候,有生命力的东西往往是三五年之后有希望的东西。宗佩民表示,创业投资的一个特点,就是投早投小投新投前沿,就我们投的东西,都是些时代前列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投的这些,就代表着中国跟西方竞争的最前沿。 

反哺桑梓,泽被乡里

  这些年,宗佩民不单在自己这个创业板块里面打拼,还在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多作贡献。他在接受记者访谈中提到,他跟老家的感情是比较深的,因为那个地方把自己养大是很不容易的。有着这样一份感恩之心,所以这些年他虽然创业在杭州,但他们的基金有一半基注册在诸暨,至今在诸暨已有23个投资主体,资本经营有接近50亿。“我就把诸暨老家看成华睿的总部”,宗佩民这样说。 
  访谈中,记者提到宗佩民出资为家乡修建那条路。但宗佩民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一件事。他说,自己家门口这条路,连自己车都开不进去,那说得过去吗?“这样的路如果我都不出点钱修,那我还是人吗?”还说得过去吗?”在宗佩民眼里,老家的事都是自己的事。他在接受记者访谈中表示,只

要自己有能力,就会把整个老家都搞得漂漂亮亮,因为那是养育过自己的地方。 
  在宗佩民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本叫《岭北记忆》的书,这本书,记录的是岭北的民俗风情,也反映着宗佩民的家乡情结。因为,当年也是在宗佩民提议下才编撰这本书的。至于编撰这本书的目的,宗佩民说,这也是为了让更多走出岭北的岭北人,不忘家乡建设,支持家乡发展。在宗佩民看来,对家乡的记忆,除了一些民俗风情,更多还是父辈的勤劳。他觉得,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就是对父辈的一种纪念。另外,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来看,再过20年,像岭北这样的偏远小镇,可能会没了,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编辑成书,再把这些书都送给一些从岭北走出来的孩子,让他们带着这本书到各个地方去。为此,宗佩民希望凡是岭北出来的孩子,岭北出来的家庭,都应该把这本书放在书架上,一代一代流传下去,一辈一辈都能看到这本书。唤醒整个岭北人的记忆,让岭北人一起为岭北做点事。
  作为诸暨乡贤,宗佩民自然也关注着整个诸暨的经济发展,在诸暨的一些经济论坛,及其他的经济类活动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这次访谈中,自然也离不开有关诸暨的经济发展话题。
  宗佩民表示,诸暨的产业结构,在历史上说,还是有一些优势产业的,但这些产业都是传统产业。要从目前的新兴产业,比如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方向来看,总体上诸暨还没有完全赶上这个时代。他觉得一个经济,不管有多少大,就一定要开放,一定要跟外面无缝对接,碰到一些新兴产业,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产业,反应要快,动作要快,还是要有一些大的突破。
  如此看来,宗佩民对家乡的情感,不仅倾注于岭北那个小镇、小村的角落,还情系着整个诸暨的建设和发展,可见他的家乡的感情是何等之深,何等之厚重!
             (本刊摘编)

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ASML)总部

创投课堂

园区资讯

  数据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高质量数据对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中国是世界上数据最丰富、也是最重视数据的国家之一,将数据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专门设立了国家大数据局,并出台了系列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数据二十条”针对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不同特点,构建起“四梁八柱”的主要架构,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方面初步搭建了中国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当然,数据二十条只是纲领性文件,未来许多更具体的内容需要不断探索发展。数据交易所的建设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就目前来看,至少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优质数据太少,很多企业需要花大成本重新清洗和标注数据。所以经常有人开玩笑说:人工智能,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第二,数据的灰色交易问题。有的行业或者企业可以更优先拿到部分受限的数据,由于数据复用的边际成本极低,所以很多企业就通过不合规的渠道以很低的价格买卖数据,导致不公平竞争。第三,数据的保护和治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数据中敏感信息多,许多数据内容多层次多元化,可能承载了需要保护的个人信息和商业机密,即使匿名化和去标识化,也有可能被挖掘出来。

变到质变。所以,ChatGPT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中又蕴含着必然。仅就人工智能领域来说,中国好像并没有做出太杰出的原创性贡献。AlphaGo,ChatGPT是国外先出现的,智能音箱、智能驾驶、人脸识别,都是人工智能的工程应用,也不是中国的原创。有很多人说,国外有成熟的投融资体系,所以可以支持OpenAI不断烧钱。确实,原创性的科技创新投入大、周期长、成功概率低。OpenAI的资金密度、人才密度都很高。而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仍不够健全,尤其是VC和PE市场建设比较滞后。未来还是需要花大力气完善。但我觉得这不是根本原因。一般的中小公司很难获得如OpenAI那么多的融资,但如果我们仔细统计,在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以前,中国有不少公司的融资额是比OpenAI还多的,但我们还是没有做出ChatGPT。所以投融资很重要,资本市场很重要。但融资额多少不是创新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过程是很难的。所以,光刻机从实验研发到正式投产,花费十年八年都是很正常的。即使ASML,前几款光刻机,从研发成功到正式投产,也在5年以上。至于28nm以下的芯片制造,必须还要依赖国外的光刻机。当前全球的光刻机市场被荷兰阿斯麦(ASML)、日本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三大巨头垄断。尼康的光刻机集中在中高端区域,佳能则集中在低端区域。至于2023年某厂商成功制造5nm的芯片,业内普遍推测,芯片自主设计是没问题的,但在制造环节,使用的还是国外的设备,区别无非是ASML的还是Nikon或者Canon的。光刻产业链具有极度复杂性。光刻机的制造研发绝不是某一个企业能够单独完成的(包括ASML也不是一家就能造DUV和EUV,很多核心零部件都要进口),需要很多顶尖的企业相互配合才可以完成。光刻产业链的高度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作为光刻核心设备的光刻机组件复杂,包括光

源系统、照明系统、物镜系统、浸入式系统、双工件台等在内的组件技术全球只有极少数几家公司能够掌握。比如物镜镜片被德国企业蔡司(ZEISS)垄断。二是与光刻机配套的光刻胶、光刻气体、掩膜版等半导体材料和涂胶显影设备等同样要求很高的技术含量。比如,宽谱g/i/h线光刻胶基本完成国产替代,但高端KrF、ArF和EUV光刻胶基本被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垄断,韩国企业占一点比重,中国大陆基本依靠进口。现在的问题是ASML被限制向中国出口最新的光刻机,英伟达(NVIDIA)被限制向中国出口最新的芯片。虽然我们还可以买到性能受限的“特供版”芯片,但限售既限制了企业的算力获取,又拉高了算力成本,而且扰乱了企业的研发预期。短期来看,部分企业有储备算力可供使用,而且现在也没有到单纯拼算力的地步,算法依然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但长远来看,仅从技术的角度,人工智能竞争的本质还是算力的竞争。尽管当前我们已经加大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投入,但短          

图为2006年全球首台EUV光刻机原型

数据

资本

     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如果让我们回顾一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者名单,可能会包括Bill Gates、Zuckerberg、Sam Altman、 Elon Mask等等。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我们缺的不是Altman和Mask这样的种子,缺的是让这些种子从生根发芽到长成参天大树的土壤。深层次反思是需要勇气的,而且很不讨喜。当大家都沉浸在热烈的人工智能浪潮中,沉浸在中国人工智能处于世界领先行列的喜悦中,我非说我们这里不行,那里有短

人才

   如果只看ChatGPT的技术路线的话,其实是一个大力出奇迹的过程。很多公司都曾经实验过这一技术路线,但都受限于算力成本和数据量,在做了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不仅是国内的很多公司没有做出来,Google也没有做出来。只有OpenAI不断地堆算力、堆数据,最终实现了由量

期内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取得颠覆性突破的困难还比较大,所以未来在算力竞争层面,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应对准备。          

    如果只看ChatGPT的技术路线的话,其实是一个大力出奇迹的过程。很多公司都曾经实验过这一技术路线,但都受限于算力成本和数据量,在做了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不仅是国内的很多公司没有做出来,Google也没有做出来。只有OpenAI不断地堆算力、堆数据,最终实现了由量

创投课堂

创投课堂

届生,而直接高薪挖人,这就加剧了行业内卷。集成电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由于芯片设计的复杂性,从业5年才算上手,从业10年才算成熟人才。现在高校培养的大部分是通用型的传统集成电路设计人才,难以适应全定制和半定制化人工智能芯片的设计要求。所以业内现状是,领军人才、成熟技术人才供不应求,而应届生和“转码”人才又存在过剩。而在产学研方面,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的大企业数量有限,专精特新等中小型科技类企业具有技术优势,但由于很难给高校带来立竿见影的资金和就业支持,用人需求和技术优势,都难以触达高校。美国顶尖大学的教授,除去必要的上课时间,其它时间可以到企业的实验室工作,因此了解产业界的真实需求。国内也有相应的产学结合制度,比如在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等等,但这个制度的效果还不够好,具体原因比较复杂。很多科研人员一辈子都没有下过工厂。国内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很多科技成果是为了转化而转化,也就是基于已经拥有的技术或者解决方案来开发新的应用场景,这就导致很多研究不仅没有解决已经存在的重要问题,反而又创造出新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教育重传承、轻创新,重标准化教育、轻个性化教育,重知识吸收、轻价值塑造和创新创业,同时中国创新人才教育模式较单一,缺乏多元化投入机制,培养颠覆性技术创新型人才面临困难和挑战。
     第三,科研工作者的职称考评压力很大,而职称考评是有量化标准的,大部分是“课题+论文发表”。近几年越来越卷,职称考评的标准越来越高。一位来自知名双一流高校,在我看来很有才华和前途的年轻副教授跟我说:“我也想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去,我的学院领导也已经是非常开明的领导了,不要求我每年发多少篇论文,支持我和团队花几年的时间搞一个大项目。但是他要求我承诺未来一定要做出什么样的成果。我只能承诺我全力以赴,但我怎么能预先确定科技创新的成败呢?”当前的问题在于,无论是部委课题还是基金课题,大部分的研究期限很短,且必须承诺结题成果,这似乎可以保障科研质量,避免科研经费被浪费,但这同时导致学者只申请有

把握能在短期内达标结题的课题,实际上限制了院校和学者进行基础研究的攻关热情。这就导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刊论文数量超过美国,但实际上大多数是对国际前沿理论的边际改善,产业应用价值较弱。现在国家也在转变科研方式,比如指定或者征集重大问题、延长项目周期、增大重点项目投入。在科研考评体系方面,推进“破五维”。一方面,像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就有一整套匿名评审机制和同行评价制度,大家的认可度还比较高。除了项目评价,高校在选人方面也应该增加同行评价的比重。有的博士甚至一篇论文都没有,也可以在国外拿到教职。国外在选人时,更侧重评价一个青年学者的潜力,哪怕你还没研究出真正的成果,但我只要能判断出你研究的问题本身重要,就能评价一个人的科研品味。国外本质上更注重一个人的内涵和科研潜力,但国内习惯用公式一样的指标来判断一个人,最后就导致所有的青年学者趋同,适应评价规则的同时,也扼杀了科研潜力。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把招人的权力下放到了院系,但院系仍然沿用既往的选才制度。“破五维”的效果不及预期,而且如果真的“破五维”之后,尚未建立起一套新的标准,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原因既包括既得利益格局的桎梏,也包括面临公平问题和舆论压力。另一方面,就目前来看,指定或者征集重大问题、“揭榜挂帅”,是一种很好的措施,抓住了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显著推进了问题的解决速度,是急国家之所急。但这更多的是促进了工程应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颠覆性创新”。重大项目方面,虽然延长了项目周期、增加了项目额度,但这些重大项目还是主要集中在院士、教授手中。但很多人评为教授、院士之后,实际上已经不再关注学术前沿,反而成了学术资源的主要提供方,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焦点。院士手上的钱用不完,天天想着怎么花钱,而年轻的科学家找不到钱,无钱可用。所以,科学家共同体内部也需要一些机制来变革。客观地说,经过多年的发展,综合来看,中国高校的师资力量、人才培养质量已
  

已经并不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各国(包括美国),都存在顶尖人才短缺的情况,美国业界甚至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用高薪从高校挖教授。中国部分高校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在授课内容、方式、人才培养质量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这与国家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我们的激励制度导向有关。比如我们设立的青年长江学者,就很重视对教学的考核。学校对优秀教学教师的奖励力度也很大。我们有理由对中国人才培养的未来饱含希望。

环境

  第一,中国人的生活压力其实很大,整个社会环境比较急功近利,对科技创新的要求非常苛刻,个人的容错率非常低。社会环境对基础创新非常重要。其一,基础研究短期很难出成果,无论是上级监管部门,还是科研院所,都很难承担这种“只烧钱但看不到成果”的考核压力;其二,公众的科学素养也有待提高,大家对很多研究领域的认知不到位,迫切的期待科学家短期做出重大成果,如果长时间不出成果,机构和个人都很难承受舆论压力;其三,个人收入、职业发展与科研成果挂钩。如果你想在高校/科研院所获得还说得过去的收入,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那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漫长的论文发表的事业中去。而且我们很多课题和“帽子”,都限制了申请者的年龄。这就导致大家只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边际创新——因为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所以,我们要花大力气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社会上要有一种正确的风气,不要一窝蜂,好像重视一个科学家,某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就要有重大的突破,如果科学家失败了,就觉得这个人有问题或者怎么样。
      第二,营商环境还有提升空间。我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重视营商环境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无论是在国际组织还是国内组织编篡的各类营商环境国别

就很容易挨骂。但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实有问题。高校是我们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载体。但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大部分是落后于实践的人才。我们高校的环境鼓励的是“边际创新”而不是“原创性成果”。我们的社会容不下坐几年十几年冷板凳的人才。
     第一,高校都想做大,做综合类高校,开设最热门的学科,尽可能招更多的学生。因为学科建设、学生规模与能获得的经费支持直接相关。最显著的一个表征就是,各类“xxx学院”都争相想改名成“xxx大学”。高校的数量要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规模。有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人口规模也很大,但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足,在能保障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扩大供给,但学科设置不能脱离自己的比较优势。前几年金融学是热门学科,所以很多学校就竞相设置经管学院、经济系。我知道有的专科院校,竟然也设置了诸如“金融工程”之类对师资力量要求很高的学科。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虚有其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有440所高校建立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有1016所职业院校备案了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应用)专业。人工智能也是一个对师资力量要求很高的学科,如果专科院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必须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稳扎稳打,侧重于应用开发和改进、应用测试、数据处理、产品运维、商务推广、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本科和研究生进行差异化竞争。
     第二,人工智能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很高,高校的算力和数据资源、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和传授的知识落后于行业实践,背后是产教融合的问题。一方面,大部分高校的算力和数据资源其实难以满足大模型的教学和研发需求。另一方面,无论是老师的教学能力还是课程设置,都落后于行业一线。这两方面的问题不仅在人工智能行业存在,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我们在调研中,多家企业都反馈,招聘的算法类应届毕业生至少都要花费1~2年重新培养,而工作2年的员工离职率最高,所以有的企业选择不再招聘应

创投课堂

  2023年9月7日,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对“新质生产力”定义作出系统性阐述;3月5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从经济学上,有四层含义:
  第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其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后到2012年以前,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时期,平均增速9.9%;期间,人口红利、以及工业化进程加快,带来持续的劳动力供应和资本积累;改革红利、城镇化进程加速,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据测算,1978-2012年,资本积累、劳动力总量、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拉动4.1、1.1、1.0和3.7个百分点。随后,人口红利收缩,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放缓,逆全球化,中国经济增速换挡。2013-2019年,GDP年均增长7.0%,资本积累、劳动力总量、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拉动4.4、0、0.5和2.0个百分点;劳动力供给制约,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所下滑。
  第二,新质生产力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二十大报告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

一文读懂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逻辑

榜单中,排名和评分都有显著的上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未来很多行业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世界很多国家都将人工智能技术放在了战略重要性的地位,中国也是如此。在这个背景下,中央政府、各部委不可谓不重视,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各地方政府对人工智能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只要头部企业愿意落户,要地给地、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堪称全方位无死角的支持。但我们对恶意负面舆情的治理力度还不够。有很多所谓的网络“大V”依旧很活跃,受众还很广。恶意的负面舆情对企业的社会名誉影响很大,甚至扰乱企业的正常经营,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更大。人工智能行业很有意思,大多数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恶意攻击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行为。我当然知道,舆论不可能也不该禁绝,有时候舆论还是弱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武器,正常的负面舆情对企业也是一种监督。所以我们要抓大放小,对打着爱国旗号,但实质上攻击企业正常经营行为、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恶性舆情和谣言要寻根问底,发现一起,惩治一起。最好是公开执法,一方面是保障执法的公开公正,另一方面是可以震慑宵小,以儆效尤。

总结

能方面可能确实有先发优势。二十世纪三个伟大的发现,无线电、计算机和互联网都出现在美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基础、应用以及开发研究都非常强大。但我们有很多机制、体制,甚至文化方面的因素,限制了我们0到1的创新。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在芯片制造等基础层,我们真正距离挤入世界顶尖梯队还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就有一万个理由对未来充满希望。
   
     作者简介:贾铭,青年经济学者。研究领域为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关注宏观经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

  一位科技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和管理者曾经跟我说,中国的人工智能其实准确来说应该叫做“人工智能的工程应用”,我们经常有种幻觉,很多技术我们应用得很好,我们就误认为我们掌握了某种技术。在应用场景方面,不客气地说,中国的人工智能可以说是冠绝全球,一骑绝尘。但对技术的应用只是“1到100”。“1到100”很重要,但“0到1”更重要。比如,你肯定比牛顿懂得多,但你跟牛顿谁伟大?客观上来说,国外在人工智

创投课堂

创投课堂

  1.内涵: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体现中国结构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定义作出系统性阐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

务。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强调资本、劳动、技术,其中,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贡献了部分经济增长,剩余贡献因素则统称为全要素生产率。2012年中国劳动人口拐点出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则成为破局的关键。十九大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十大提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包括使用新技术、引入新生产要素、资源重新配置等。
  第三,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技术、数据要素将对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 。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巨大腾飞,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受益于技术红利;这也意味着率先掌握技术革命的经济体,具备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属于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即将到来。数据已被列为生产要素。未来产业升级趋势,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当然,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具体来看,新质生产力覆盖三个方向:1)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2)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3)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市场重点关注八大行业:1)人工智能,2)数字经济,3)新能源,4)低空经济,5)商业航天,6)生物制造,7)量子技术,8)生命
  
     

科学。
      第四,新质生产力通过体制创新推动资源有效配置,改革红利将对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这就包括了,科教兴国战略,创造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环境,保护企业家精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中国不断推动资本、劳动、土地、数据、技术等要素市场化,并加大产权保护力度,企业家将上述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家承担了创新创业的巨大风险,是社会活力和技术进步的源泉。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提升了产业和科技国际竞争力。
  

创投课堂

  2.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

  十八大以来政策的“科技”含量持续上升,科技创新的内涵和范围不断丰富,“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着力打通基础研究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
  十九大首次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二十大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

重超过17%”,“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构建现代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列为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对涵盖范围进行更详细概述。一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包括技改、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等。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生命科学。三是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平台企业、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算力。2023年中国GDP规模达126万亿元,实际增速5.2%;服务业、消费需求主导,新基建、新能源占比大幅提升,同时房地产在经济中的占比持续下降。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技术革命、高质量发展的提前布局。但也注意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我们在2020年初倡导“新基建”,专著荣获中组部第五次党员培训创新教材奖,提出长期打造中国经济新技术、新经济、新引擎,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领域投资。2021年提出“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2022年提出“氢能、储能、智能驾驶引领新能源革命下半场,是三大新万亿级赛道”。坚持科学家的精神、建设性的态度,用知识推动社会进步。

   3.机遇: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学习、模拟、延伸、拓展人类智能的大模型。在算力基础上,人工智能让云计算的算力进一步增强,以满足更多智慧计算的需求。
  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分为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通用大模型,基础大模型,擅长处理多种任务,是行业技术的制高点,推动产业革命。如GPT系列就是通用模型。训练通用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大,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撑,通常是头部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垂直大模型,行业大模型,是大模型应用落地的重要形式。基于通用大模型进行微调,通过训练专业数据,向各行各业等多个场景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华为盘古大模型就是针对行业提供专业大模型,已经初步运用在政务、金融、铁路、气象、煤矿等领域。
  人工智能领域规划起步较早,部分领域进入应用阶段,2016年,“人工智能芯片”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三步走”战略目标;2020年,人工智能纳入新基建范围;2021年,将“提高人工智能芯片研发技术”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要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根据赛迪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让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智能化。产业智能化是大赛道,从大模型-数据-算法-算力-芯片快速迭代、爆发式增长。产业机会,无数传统

创投课堂

创投课堂

创投课堂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数字基础设施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据创新为驱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数据算力设施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基础设施主要涉及5G、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基于此类技术形成的各类数字平台。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人工智能应用背后,意味着算力需求指数级提升。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部分。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据产量和算力总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二。2022年2月17日,发改委牵头联合多部门印发通知,正式启动重大战略部署工作:“东数西算”工程。将建设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在内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同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实施后,城市中心的算力中心用作“边缘算力”,对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进行实时低延迟运算。2023年10月,工业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年12月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底,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东西部算力协同调度机制逐步完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等多元算力加速集聚,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届时,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促进全国范围内各类算力资源高比例、大规模一体化调度运营的数字基

能产业链:上游制氢,中游储运氢、加氢,下游燃料电池应用。政策发力,将氢作为独立能源来发展,引导产业打通上下游关键环节,建设全链条的能源体系和各项标准。多项政策持续发力,支撑氢能产业突破发展。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2023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2024年3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我们曾多次提出“氢能、储能、智能驾驶是新万亿级赛道”,关注“西氢东送”、氢储能、绿氢。
      

面设备制造、火箭发射及卫星在轨寿命保险等,下游为卫星应用与服务。下游应用方面,涉及通讯、导航、遥感等。生物制造,指的是利用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的生理代谢机能或催化功能,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化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的制造过程。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包含淀粉、木质纤维素、超临界二氧化碳等;中游包括菌种、细胞、酶等研发技术;下游涵盖农业、能源、纺织、化学等行业。

   4.机遇:算力、数字经济

础设施。数字经济能够重置未来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数字经济规模已从2014年的16.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6.1万亿元,占GDP比重升至44%。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2021年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要从2020年7.8%的水平上提升至2025年的10%。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健康宝、机器人等数字化终端应用落地,数字化的场景应用已经在各领域逐渐普及,数字化转型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共识。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数字经济将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主战场。

   5.机遇:氢能、新能源

  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氢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等优点。2023年,我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十年前的68.5%下降到55.3%。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超过50%,约占全球4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分别超过60%、70%、80%。截止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达到58个,覆盖21个省份,合计项目规模654.5兆瓦。
  近两年,以光伏、氢能、储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建设陆续纳入重大规划和报告。“十四五”规划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氢能是可再生、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氢

  6.机遇:低空经济、商业航天、 
   生物制造

  低空经济是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将经济形态拓展至三维,应用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如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无人机、直升机都是低空经济的主要载体,例如疫情期间,顺丰无人机用于配送物资,解决运力紧缺问题。
  2021年,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提及“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3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通航企业达到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12%;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大概有2000家,运营企业接近2万家,国内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长了32.2%,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商业航天是将航天活动市场化运营。产业链上游为卫星制造,中游包括运载火箭整箭制造、卫星地
    

  7.机遇:量子技术、生命科学

  量子技术,是通过结合量子力学和其他学科,突破传统产业束缚,产生的新兴技术,如量子卫星、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等。催生新质生产力,提升计算能力、通信速度、传感灵敏度、精密测量等,从而支撑科技、产业变革。
  量子技术应用前景广泛,仍处于起步阶段。2016年8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升空;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2024年,量子技术作为未来产业新赛道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生命科学领域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2024年作为未来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生命科学,是通过分子遗传学为主的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发育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例如通过创新药研发、基因测序等达到检测或干预疾病的目的。
 (文章来源于泽平宏观 ,作者任泽平)

  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学习、模拟、延伸、拓展人类智能的大模型。在算力基础上,人工智能让云计算的算力进一步增强,以满足更多智慧计算的需求。
  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分为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通用大模型,基础大模型,擅长处理多种任务,是行业技术的制高点,推动产业革命。如GPT系列就是通用模型。训练通用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大,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撑,通常是头部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垂直大模型,行业大模型,是大模型应用落地的重要形式。基于通用大模型进行微调,通过训练专业数据,向各行各业等多个场景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华为盘古大模型就是针对行业提供专业大模型,已经初步运用在政务、金融、铁路、气象、煤矿等领域。
  人工智能领域规划起步较早,部分领域进入应用阶段,2016年,“人工智能芯片”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三步走”战略目标;2020年,人工智能纳入新基建范围;2021年,将“提高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对大模型进行精调,配适于不同行业,为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使用者机会,企业和个人都可以以模型为基础去做很多应用,例如虚拟数字人、AIGC内容创作。

企业都能智能化改造,通过对大模型进行精调,配适于不同行业,为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使用者机会,企业和个人都可以以模型为基础去做很多应用,例如虚拟数字人、AIGC内容创作。

八面来风

创投课堂

八面来风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月度登记情况
   2024年2月,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以下简称AMBERS系统)办理通过的机构6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1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5家。2024年2月,协会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449家。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存续情况
截至2024年2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1,151家,管理基金数量[1]153,288只,管理基金规模[2]20.28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351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2,554家;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9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237家。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地域分布情况
  截至2024年2月末,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从注册地分布来看(按36个辖区),集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

  持续了1个多月的反弹行情给基金业绩带来实实在在的提振,也使得投资者的信心有所恢复。 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主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回撤已经分别缩减为0.5%和0.45%,距离“转正”仅一步之遥。与此同时,被动指数型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回报为1.24%,显示出结构性行情突出的特点。 
  数据显示,超过7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超过10%,其中中航机遇领航、数字经济、大摩数字经济、宏利景气领航、宏利景气智选等产品今年以来的回报均超过25%。从板块主题来看,涨幅居前的产品多是踩准了人工智能这一波反弹行情,重仓资源、先进制造、医药等板块的基金中也有部分产品表现出挑,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态势。 
  随着基金业绩整体回暖,新基金发行也有了些许暖意。同源统计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口径,截至3月19日,3月以来新成立的基金总数为68只,相比2月全月增加了8只,发行总份额和平均份额分别为884.77亿份和13.01亿份,较2月全月的360.97亿份和6.02亿份均有显著增加。 
  从发行结构来看,新产品也有些许亮点。3月以来,股票型基金的发行数量和发
  
  

中在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浙江省(除宁波)、广东省(除深圳)和江苏省,总计占比达72.09%,低于1月份的72.16%。其中,上海市3,892家、北京市3,463家、深圳市3,302家、浙江省(除宁波)1,674家、广东省(除深圳)1,661家、江苏省1,255家,数量占比分别为18.40%、16.37%、15.61%、7.91%、7.85%和5.93%。
  从管理基金规模来看,前6大辖区分别为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东省(除深圳)、江苏省和浙江省(除宁波),总计占比达74.75%,低于1月份的74.78%。其中,上海市50,552.88亿元、北京市46,355.28亿元、深圳市20,863.22亿元、广东省(除深圳)12,745.34亿元、江苏省11,343.22亿元、浙江省(除宁波)9,771.32亿元,规模占比分别为24.92%、22.85%、10.29%、6.28%、5.59%和4.82%。

(2024年2月)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总体情况

  二、私募基金备案总体情况

  (一)私募基金产品月度备案情况
  2024年2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780只,新备案规模283.54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457只,新备案规模84.45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07只,新备案规模102.42亿元;创业投资基金216只,新备案规模96.68亿元。
   (二)私募基金存续情况
  截至2024年2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53,288只,存续基金规模20.28万亿元。其中,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3]97,305只,存续规模5.51万亿元;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1,042只,存续规模11.04万亿元;存续创业投资基金23,853只,存续规模3.26万亿元。(基金小镇交流合作中心  《2024年3月第六十七期工作简报》)

基金业绩接近“转正” 新产品发行稍显暖意

行份额分别为30只和210.45亿份,相比2月全月的15只和39.35亿份有明显改观。不过,债券型基金新发份额占比仍高达72.14%,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新发份额占比合计为25%左右,发行市场“股弱债强”的局面还没得到根本扭转。
  随着反弹行情的持续演绎,机构对于后市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分歧。泓德基金表示,近期2月CPI同比重回正增长,超跌的大消费板块出现修复,市场表现出明显的轮动特征。后续政策力度和落地效果、地产基建景气度、市场流动性等仍是核心观测因素,重点关注“以旧换新”带来的装备制造、汽车、家电、家居等行业板块的投资机会。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认为,随着市场交易情绪回暖,成交额持续放大,外部市场对于A股的信心正在恢复。板块方面,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进一步显现。其中,核心板块电力设备新能源和医药生物目前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值得持续关注。 
  中信建投(601066)证券分析称,截至目前,市场的主要定价逻辑未发生变化,因为定价锚——地产尚未发生趋势转向。    (来源:《上海证券报 》)

八面来风

八面来风

深创投管理,社保基金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在深圳注册成立

  《深圳特区报》报道:日前,社保基金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以下简称“大湾区专项基金”)在深圳注册成立。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社保基金会”)和深创投集团共同出资,规模51亿元,落户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
  设立大湾区专项基金,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重要要求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长期资金、耐心资本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大湾区专项基金立足深圳市,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科技创新主攻方向,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布局。据悉,该基金将深入挖掘培育优质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助力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据悉,2022年9月,社保基金会出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实业投资指引》,提出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

湾区等区域,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投资合作,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目前,社保基金会已相继设立中关村、长三角、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圳市高度重视与社保基金会合作,积极争取国家长期资金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科技创新。市财政局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积极对接社保基金会工作部署,牵头策划深圳市产业投资人大会,推进专项基金落地各项前期准备工作。2023年9月,社保基金会刘伟理事长在深圳市产业投资人大会上宣布,大湾区专项基金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市财政局会同市场监管局等单位主动靠前服务,以最快速度完成基金注册审批程序。
  大湾区专项基金落户后,将充分发挥社保基金作为大资金、长资金、稳资金的市场引领和“风向标”作用,带动各类社会资本投身大湾区建设,挖掘和用好大湾区产业科技创新优势和投资机遇,打造长期资金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和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有机结合的生动实践。
  大湾区专项基金突出市场化和专业化运营导向,由深创投集团担任基金管理人,充分发挥深创投集团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基金赋能,西安加强创投吸引力

  数据显示,今年2月地方债发行规模达5599.61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规模达3465.88亿元,规模较1月份明显扩大。专家表示,专项债稳步发行将有利于支持地方重大项目建设,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从发行结构来看,进入2月以来,各地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较1月有所加快,占地方债发行大头。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月份山东、河南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行共94只新增专项债,规模达3465.88亿元。而1月份仅有广东省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为567.8亿元。
  “今年1月地方债启动发行稍缓,但伴随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2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春节错月下已略高于去年2月,显示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特征。”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表示,考虑到今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达到2.71万亿元,预计3月地方债尤其是新增专项债将进入发行高峰期。
  事实上,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日前表示,财政部已经向各地提前下达了部分2024年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31个省份获得的提前批专项债和一般债额度总额分别为22800亿元和4320亿元。
  中债资信企业与机构部负责人孙静媛认为,今年地方债或将延续靠前发行节奏。同时,地方债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预计将进一步提高,杜绝发行后资金长期闲置或低效投资的情况,尽快尽早将资金转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从募集资金投向来看,目前已发行专项债资金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利项目、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聚焦基

建领域。例如,山东省近期发行新增专项债523.03亿元,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交通、水利及市政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河南省发行新增专项债443.02亿元,将用于685个项目建设,集中在城乡发展、社会事业、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福建省财政厅日前表示,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今年首批新增政府专项债券300亿元全部用于在建项目,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在扩投资、稳增长方面的作用,助力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专家指出,专项债的发行能够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项目等提供资金,起到稳定经济社会运行的作用。“预计接下来基建领域仍为专项债资金支持的重头,特别是要优先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建设,目的是切实发挥专项债拉动投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冯琳说。
  值得注意的是,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近日再次扩围,新增了保障性住房。业内人士指出,专项债资金承担着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跟进投资的责任,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其杠杆撬动作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的政策要求。“当前专项债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与政策上限仍有一定空间,建议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门槛,探索专项债与市场化融资协同新模式,吸收多方资金参与项目,提高杠杆效果,拉动更多有效投资、更好发挥稳经济作用。”孙静媛说。孙静媛还表示,除常规重点资金投向领域外,建议根据社会总体发展趋势,并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将资金投向扩展到其他符合各地特点的公益性项目领域,因地制宜破解部分地区项目储备质量低、预期收益差等问题,提升投资和需求间的契合度。
冯琳也建议,专项债支持项目,特别是一些收益前景比较明朗的新基建项目可以更多向民间资本开放,更好地发挥专项债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 (摘编于《经济参考报》)

专项债靠前发力稳投资 

八面来风

八面来风

  近日,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一期子基金签约仪式暨座谈会顺利召开,据悉,包括荷塘创投、天堂硅谷等6家子基金管理机构代表参加会议并座谈交流。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一期于2023年9月启动公开遴选,经过遴选评审、尽职调查等程序,首批6只子基金于2023年12月完成了投资决策。6家投资机构代表从机构特色介绍、基金储备项目、基金投资策略等方面开展座谈交流。
  浙江省科技创新母基金目标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20.02亿元,其中浙江省产业基金出资占比30%,嘉兴市、县(区)出资占比70%;注册于嘉兴市,管理人为浙江金投盛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科创母基金采用“子基金+直投”的运作模式,其中80%以上投向子基金,投向直投项目(含定向基金)不超过20%,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聚焦支持早期科创企业。科创母基金主要围绕“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及其15大战略领域、“9+6”未来产业进行投资。其中15大战略领域具体包括:云计算与未来网络、微电子与光电子、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信息安全、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新药

  引入项目、引进技术、引进资源到浙江,为更多创新型、科技型项目提供源头“活水”。
  而为深入实施浙江省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全力支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浙江金控·创融桥”浙江省科创母基金深圳宣讲会也于不久前在深圳南山召开。根据记者了解,为了吸引浙江省外优质机构参与浙江科创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助力浙江省打造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类似这样走出去宣讲的活动已经成为浙江省招商引资的标配。通过政策宣讲会,充分介绍浙江省科创母基金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一期基金的落地签约也起到了“样本”作用。就在两周前,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二期)顺利完成工商注册,这标志着基金正式进入启动运作阶段,由浙江金投盛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投盛领”)担任基金管理人,总规模30.02亿元。
  在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一期顺利运作的基础上,由浙江省产业基金与金华、义乌国资平台共同出资设立。同时,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二期)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出资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首批子基金签约落地

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结构生物学及关键技术、脑科学与脑机融合、组学与精准医学、生物育种和现代农业、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双碳与环保技术、精细化工与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海洋与空天材料。“9+6”未来产业具体包括:未来网络、元宇宙、空天信息、仿生机器人、合成生物、未来医疗、氢能与储能、前沿新材料、柔性电子、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控核聚变及核技术应用、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智能仿生与超材料。
  浙江金控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强民表示,浙江省科创母基金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肩负着扶持创新、促进创新、激发创新的重要使命和职责,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把握重点、加强沟通,充分认识科创母基金和子基金的战略意义,高效优质地完成科创子基金的投资任务,投早投小投科技,以资本为纽带共同打造浙江科创投资更好生态。
  浙江金控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任潮龙表示,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紧跟投资市场动向,加快推进投资募资进度,不断优化基金投资策略,创新多元化项目退出渠道,积极

参与组建,这充分显现了科创母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激活科创投资源头“活水”。科创母基金主要围绕“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聚焦云计算与未来网络等15大战略领域、“9+6”未来产业,重点投早投小、投创新赛道、投创新人才。
  近年来,浙江持续加码科技创新企业、平台、项目建设。今年,该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扩大省科创母基金规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催生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成长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省“4+1”专项基金群通过省、市、社会资本3:3:4的结构设计加强了社会资金的引入,目前13只基金已全部立项,5只基金进入投资运作阶段,2只基金完成遴选评审,6只基金结束遴选公告。基金群已投决落地衢州先导稀材、衢发瑞、驰拓科技、国鸿氢能、汉天下、华友钴新等6个项目,立项中宁硅业、天境生物等13个项目,同时还储备了相关97个优质项目,涉及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整体投向民营经济不低于70%。       (证券时报)

签发:周 冰
审核:楼  栋
责编:徐发明

本期赠阅: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投资机构、项目融资方、投资人、入驻企业

封底摄影:郦以念

诸暨市数字金融产业园,是诸暨市面向全国招商的数字金融(基金)集聚区,国内主流创投协会、头部机构的聚集点和基金注册地。这里拥有各类创投资源和企业一站式增值服务平台,常年开展基金、人才招引,专业从事企业投融资,企业专精特新申报、挂牌等服务,和企业股权转让、LP份额转让等相关业务及FA业务,助力地方政府和企业实现科技金融服务与实体发展需求的对称匹配,服务诸暨企业和国内资本市场的高效对接,积极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业务垂询热线:0575-88598762。

诸暨市数字金融产园简介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