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民間書法寶庫—尋樂書岩
广元广播电视大学苍溪分校
苍 溪 社 区 学 院
主编:车孟良 孔祥平 王 珏 杨东建 龚 超 罗凌华
策划:王 珏 孔祥平
文字:龚 超 孔祥平
制作:龚 超
目 录
前 言
第一课 走进寻乐书岩
第二课 寻乐书岩的历史文化
第三课 篆书
第四课 隶书
第五课 楷书
第六课 行书
第七课 草书
第八课 榜书
第九课 牌匾
第十课 对联
第十一课 如何欣赏书法艺术
后 记
前 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苍溪,历史厚重,文化璀璨。自西晋太康置县,已历1700多年,素有“川北淳邑”之雅称。这里地灵人杰,名胜星列。汉代谯玄廷对第一,南宋王樾状元及第,王绩“九子八进士”佳话传世,辛亥革命三烈士英名长存;杜工部送客临江寺,陆放翁频梦到苍溪;三国张飞张郃大战瓦口寨,南宋抗元要塞大获城,崇霞宝塔、寻乐书岩古韵悠悠。这里文化厚重,乡风淳朴。唤马剪纸、川北灯戏等民间艺术等等。
身为苍溪人,就应该讲解苍溪自己的故事,继承和发扬苍溪本土文化,在后现代视觉美术文化中认识苍溪,至今还未有人涉及,笔者借当前的美术课改之风,开发地方艺术课程资源,得以继承和发扬苍溪传统文化,结合习总书记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实施文艺理论创作“三贴近”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落实在教育课程改革上,结合苍溪地方美术课程资源,促进社区教育文化发展,开发民间书法艺术宝库——寻乐书岩。
该书以文字图说为主,分成十一个板块,讲解寻乐书岩的历史文化,社会地位,书法艺术,让社会群众认识、了解苍溪寻乐书岩书法文化,普及书法艺术,陶冶民众灵魂,提高审美素养,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编 者
2019年10月
第一课 走进寻乐书岩
四川广元地区,在陡峭的石壁上,常常能看到人工开凿的洞穴。这些洞大的有几间石屋相连,几进几出,楼上楼下;小的仅可摆放桌子,铺床搭铺。这些洞被人统称为“蛮子洞”。“蛮子”是大家当地土著人的通称,在大家的想像中,蛮子是土生土长的很强壮,专干粗重的活儿而又不聪明的人。这些石洞开凿在如此陡峭而又坚硬的石壁上,只有所谓的蛮子才能凿得出来。
这些洞穴是不是真正的蛮子所凿,已无从考究。但是川北一代蛮子洞很多却是有历史原因的。
大部分山洞,其实就是当地人的避难所。四川历史上曾遭逢过多次社会动乱,远古的部落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秦“金牛伐蜀”,尤其到了明末、清末,灾难尤甚。如张献忠剿四川,白莲教之乱等。在每逢劫难之际,为了避开乱世,靠山吃山的人们想尽各种办法自保:有的依山筑寨(如苍溪龙山有兴隆寨,苍溪云峰寨),有的在陡峭的悬崖上开凿岩洞。所以,出现大量的山寨和山洞也就成了普遍现象。先人开凿山洞之时,凿洞的主人、原因和时间等极少有文字记录,就是父老们的口口相传,都没有提及过上述问题。所以人们一律模糊地以蛮子洞来概称。
贾家洞就是这众多“蛮子洞”中的一个。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湖北、四川和陕西数省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地处川北的苍溪,是白莲教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教众烧杀抢掠,百姓民不聊生。东青寇自顺联合寇家及其他民众出资出力,在回岸山山腰四五丈高的绝壁上,开凿山洞,蓄积物资,冀此渡过劫难。
贾家洞与其他蛮子洞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详实地记录了洞穴的来历。在寻乐书岩的石壁上,题为《凿洞记》的题刻详细而清晰记录了关于这座洞穴的来历:(白莲教入苍溪河东)乡人虑其乱世无避处,逢一老叟谓众曰,此外有危崖峭壁,涓涓山泉,若凿石室,可为一方之保障,乡人从之。据记载,寇自顺就是开凿石洞的带头之人,由他带领石工在回岸山山腰的绝壁之上开凿了石室两间。乡人在此储备粮食,又因为山洞之中有长流不息的山泉,避开了白莲教起义者的扫荡。寻乐书岩由此完成了其前期开凿,为后来贾儒珍创办义学,增凿洞穴,题壁刻字,出版图书打下了基础。
保存完好的《凿洞记》不仅详细记载了修凿山洞的缘起,捐资情况,工匠姓名,工程造价,还记录了“回岸洞天”的山水胜景。现录于下:“时教匪滋拢漫延,数省乡人虑其无处棲迟。适逢老叟向众曰:此处有危崖峭壁,若鑿石室,可以为一方之保障,可以全数姓之身家。从闻之翕然乐从。于是,寇自顺督工鸠匠,邀约邻朋捐资出力赞襄落成。
值教匪入境,幸家户清吉,俱安然无虞。众恐湮没其实,嘱予作记以誌之。从来山水之胜,惟在人能领略也。而志不在山水者,焉能享天然之乐趣?斯地由云嶂山下横拖一岸。上有古庵,名曰“回龙”。后有峻壁高耸入云。下有良田汪洋泓注共间。烟鬟螺髻,两岸交辉。菉竹野花,四时俱备。朝暮雨旸之间,云烟出没之变,千状万态不可名模,恍如天开图画,足以供人饱玩。因其山势湾环回互,遂以“回岸洞天”名之。右结灵龟山盘踞数里,潜伏于五曲溪边,形神逼肖。最美者,溪边之泉,从地喷出,大旱不竭,名曰“直泉”。泉下有潭,钓叟常临其上,故曰“钓月潭”。潭上有磐石可坐卧五六人,名曰“卧月石”。左湧石琳山,特起凌霄,联络金镜岭,青翠异常。游览山水者,无不大加称羡。尤幸石室向南,仰观俯察,全无俗韻。夏日如秋,爽气宜人,冬日如春,宛然挟纊。吾知其藏息于中者,必乐而忘归。是以天地生成之乐,与人心固有之乐,是二是一,果能洗涤尘嚣,回心向道,乐圣贤之乐,与山水之乐交相为用,随时处中,无有偏废,庶几乐得其道,事得其实,不失其本心,岂非回头是岸欤。嘉庆五年岁次庚申闰四月既望贾聚五记。”此后是捐款名单,文末还载了当时的开石碉的工价:“邱、闫石匠开碉每丈价钱拾叁千文,饭食杂费一并在内”。
寻乐书岩又名贾家洞,位于苍溪县城以西16公里东青镇东兴村的回岸山腰。清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农民起义军进入苍溪东河、东青一带,当地百姓为避兵乱,由寇自顺等人鸠工据岩凿石室两间。道光二十年,当地儒生贾儒珍在此洞创办义学,定名“养正义家”。贾儒珍逐步增凿石室,并凿通道,洞洞相连。同时还在洞内石壁上镌刻当时名人书作、刻字,凿洞断断续续延续几十年。光绪十五年(1889)贾儒珍75岁时将书岩改名“九思祠”,乡人俗称“贾家洞”。
寻乐书岩是一个以“洞之厅堂”为主体的洞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洞群分上、中、下三层,大小石室共7间,面积470.3平方米,在石壁上石刻行、楷、隶、篆等19000多字,诗词、匾额、对联、题记150多幅,组成一个庞大的雕刻书法群。洞内还有石雕孔子、文昌帝、关圣大帝、八仙、观音、药王、财神、土地、送子娘娘、蚕丝公、蚕丝婆等像和浮雕、壁画、神像。凿洞时间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代,100余年历史。
寻乐书岩集石刻、书法于一体,是国内罕见的一座洞穴式书法艺术宝库,被誉为“清代书法艺术展厅”。在寻乐书岩留题的书法名家仅署名在《四川省志》、《保宁府志》中记载负有书艺盛名的作者就有21人,如有李徽典、郭尚先、龚有晖、杨行端、林春元、许槃、李嘉秀等。岩洞内石刻书法气势宏大,书法题材广泛,有的抒怀言志,有的颂德修业,有的赞山颂水。字体繁多,大小各异,各具特色。形成了宏大的书法文化画卷,寻乐书岩因此成为国内罕见的书法石刻宝库。部分书法作品还被编入四川省中小学书法教材。因为贾儒珍在洞内创办义学,题壁刻字,印刷书籍,著名作家聂作平称:它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唯一一个集学校和出版社于一体的人工洞穴。1983年4月8日,苍溪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9月16日四川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课 寻乐书岩的历史文化
第一节 贾儒珍与寻乐书岩
贾儒珍,四川省苍溪县东青乡人。字聘侯,号山亭,别号知足子,又名贾道圆。贾儒珍自幼好学,青年时期寓居成都,遍访名师。贾儒珍曾办过戏班,做过生意,中年后开办义学。因他乐善好施,被乡人尊称为“贾善人”。(这是关于贾儒珍身份的民间说法之一。当地贾氏家族则说贾儒珍做过清朝大官,还有民间流传的是贾儒珍青年时意外得到白银数斗,因此发家。此后广做善事,兴办义学,扩建寻乐书岩。但是从地方史料都不能找到关于他的记载,其故事流传方式都是口口相传。以上身世的说法是大家较为接受的一种。)
兴办义学 扩建洞穴
修桥补路,兴办义学,是古人认为的最大善事,属于时人所追求的立德的大境界。中年返家的贾儒珍选择了利用寇自顺等人开凿的山洞兴办义学。并终其后半生之精力,完成了扩建洞穴,石壁题刻,印刷书籍几件大事。这些行为最终使其名留青史。
寇自顺等人所凿两个山洞,虽然较大且有山泉保障师生饮用水,但作为学校,面积明显太小,功能也不够。贾儒珍一边办学一边扩洞,耗时40余年,在原有石室的基础上新凿石室5间,与原石室连接相通,扩建三百余平方米,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规模。寻乐书岩全洞总面积470平方米,大小石室七间,分为上、中、下三层,各层之间有石道、木梯相连。从这些石室的面积大小及其上下布局来看,有讲学的大厅(进门的第一个洞穴,也是最大的洞穴),也有起居的小屋,厨房,储物间,还有学生住宿的寝室—石壁上凿有小洞,有的用来放油灯,有的用来放书本。整个山洞只有底层一个洞门,其余几个洞口均为采光和通风的窗户。贾儒珍在《凿洞志》(洞壁上的题刻)中写道:“夏日如秋,冬日如春,如携客兴游,必乐而忘归。”站在寻乐书岩洞口,凭栏远眺,视野极其开阔,远山层层叠叠,山下阡陌纵横,梯田碧色起伏,农家炊烟袅袅,风景如画,尽入眼底。山间松涛滚滚,山下鸡鸣狗吠,声声入耳。遥想当年,那些学子在此洞内学习,冬暖夏凉,终日书声琅琅,该是多么兴旺。据当地人讲,寻乐书岩创办后,学生长年达数百人之多。除了寻乐书岩外,贾儒珍还在贾家洞附近的三元岩、东岳场、回龙庵、冦氏祠、柏林观、庄左梁等地相继建立义学七所。
石壁题刻 青史留名
贾儒珍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石壁题刻。题壁,是古代文人雅士所喜之事。贾儒珍先生在七个山洞的四周石壁上,几乎所有可以题刻的地方,均镌刻着大大小小的书法作品。以单字大小来看,大者直径六、七十厘米,小者也有核桃大小。据统计,室内四壁现存清代楷、行、篆、隶各体书法作品152幅,刻字面积约160平方米,计有一万九千六百余字。
贾儒珍生性格豪爽,十分好客,尤其爱和文人墨客来往。这些书法作品,有的是书家光临寻乐书岩时贾儒珍请其书写,有的是贾儒珍亲自前往拜访,求人书写后拓刻于洞。还有说贾儒珍本人也写得一手好字,很多字就是贾儒珍本人亲自书写,亲自镌刻。这些书法作品,从内容看,包括诗词、匾额、对联、题记;从书风看,有的雄浑,有的清秀,有的豪放,有的含蓄;从作者看,在《四川省志》、《保宁府志》中有记载的知名书法家就有21人。
其中非常出名的当数内阁中书李嘉秀的“回岸洞天”,阆中县令许檗的“洞天福地”,以及清代著名书家龚有晖、郭尚先、孔继钰、林春元的作品。最引人注目的,被称为“镇洞之宝”的是那副“烂柴体”作品(还有人叫做根腐体)。笔走龙蛇,点画灵动,粗犷豪迈。从字里行间仿佛可以看见书者提毫书壁的情景。除书法作品外,洞内上层石室还专供菩萨,佛爷,以及张果老、曹国舅、钟离汉、韩湘子、吕洞宾、李铁拐、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仙圆雕石刻造像,还有以佛经故事为内容的浮雕五处,壁画九幅。
出版书籍 远销川外
古代的书院,除了办学外,一般还兼有出版功能。寻乐书岩也是这样。据地方史料记载,贾儒珍在扩建完石室之后,在石室外的山坡上,又修建了几间房屋,取名竹桥斋。竹桥斋的任务主要是出书。贾儒珍重金聘请县内外有经验的工匠考订、刊刻、翻印“四书”“五经”和《小学集成》,由于质量精良,远近推为善本,还远销川内各地外地。为了保存竹桥斋出版的书籍,贾儒珍又充分利用原本狭窄的山腰地带,修筑了一道石砌的围墙,依山就势,建了一座长亭,取名台房廊,作为书库。
贾儒珍晚年常年居住于寻乐书岩,接待朋友,指点学子。还将寻乐书岩改名为九思堂,九思堂的来历源于孔子所谓“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可以看出贾儒珍的志向在于一种精神的传承,文化的传承。
贾儒珍死后,其子孙逐渐走向败落。在贾儒珍去世不久,义学就停办,竹桥斋中的书版被卖光,藏书的长廓被拆除,古老的洞穴,也随之荒凉。“文革”期间,书岩沦为养猪场,但贾家洞中的书法石刻、浮雕、壁画未遭到破坏,至今仍保存完好。1983年,寻乐书岩被苍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贾儒珍把自己毕生精力、血汗和生命献给了寻乐书岩,献给教育事业,献给了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后人对他十分景仰。人们在他墓前刻立的“布政司都事正五品贾公儒珍字聘侯号山亭寿藏”石碑,至今尚存。贾儒珍,也被今人称之为“一代大儒”,“一代鸿儒”,人们瞻仰他留下来的书法珍品,永远怀念这位平凡而有伟大的历史老人。
第二节 寻乐书岩文化研究
石窟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艺术现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古老的洞窟,像国外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和拉斯科洞窟;国内的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等都是闻名于世的代表。有的以壁画闻名,有的以雕塑闻名。这些洞窟的建造,大多数由官方出面修建。苍溪的寻乐书岩与这些洞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修建过程完全由民间出资修建,融合了书法,壁画,雕塑,尤以书法石刻见长。
苍溪寻乐书岩作为我国地方书法石窟文化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它的研究,目前有以下一些报道。
1984年6月,南充地区文化局组织各县文物干部在洞内举办考古讲习班,邀请西南师大中文系徐无闻教授来此讲课,并将所有字迹进行了拓片收集。寻乐书岩开始在省内小有名气,前来观赏着逐渐增多。
此后,国家、省、市县书画协会,文物管理部门,一些大学教授,作家,书画家多次考察寻乐书岩。2011年,四川省教科所冯恩旭等专家考察后,将寻乐书岩编入四川中小学美术地方教材。苍溪县内中小学师生也多次集体组织前往游览,让学生了解本土的文化遗产。目前苍溪县政府对寻乐书岩采取了了保护性措施,有专人负责管理。并以此为依托,开发了寻乐书岩现代农业文化园示范区。
四川省作家聂作平于2012年11月02日在《时代周报》发表《寻乐书岩:集学校和出版于一体的洞穴书院》(人民网进行了转载)。该文主要对开凿贾家洞的历史原因和条件,贾如珍在贾家洞进行的扩洞,题刻,办学等活动进行了研究。
王俊峰在《诗词与楹联欣赏》,《四川文物志》发表《苍溪寻乐书岩》一文主要介绍了石窟的各个墙壁上的书法题刻,包括面积,字数,题刻时间,题刻主要内容,贾家洞作为书院的兴衰,抄录了较为出名的楹联。
作家周一夫撰写《寻找一代鸿儒贾儒珍》在“红袖添香-文学频道”以及”散文在线”网页上进行了刊载。文章按照“文化瑰宝”“乡村书院”“一带鸿儒”为序,将详细介绍了寻乐书岩的艺术价值,当时的主要功能和贾儒珍本人的故事。
记者何哼金、刘徽撰写《文化铸就千古名——记苍溪清代名儒贾儒珍》在广元新闻网发表,对贾儒珍以及其办学,凿洞,题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中国楹联论坛”网中署名牛卒子写的《蜀中摩窟对联探访记——苍溪寻乐书岩的珍稀摩石文化瑰宝》主要从石刻作品及其作者进行了考察与记录。
还有很多的关于寻乐书岩的介绍,其内容大多雷同,散见于个人的博客,县、市级网络之中。
第三课 篆 书
一、篆书概念及演变过程
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
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
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秦统一六国后,把各国使用的文字统一规范,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称之为小篆。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
二、风格与特征
秦始皇时代,以小篆为官方制定的标准字体。它是由西周金文那种圆润笔势不断发展而成的,以李斯为代表,用笔圆笔藏锋,匀平严整,笔画粗细一致、左右对称。然因笔画繁复,书写不易,多为典重场合使用。(一般日常生活及文书档案,则多用隶书。)
三、篆书名家及其分类
篆书代表作当为公元前219年秦国李斯篆书作品《泰山石刻》。秦国丞相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其作品有《会稽铭文》《峄山刻石》《泰山石刻》。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有篆书作品《缙云县城隍庙记》、《拪先茔记》、《李氏三坟记》、《般若台铭》等。元代赵孟頫,清代赵之谦、 邓石如和吴昌硕的篆书也是很好的范本。
四、寻乐书岩的篆书
由于篆书书写载体多样,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皿、玉石竹简,木牍丝绸。而且成字方式也多样,有刀刻的,有铸造的,有石刻的,有毛笔写的,所以风格各异,但总的趋势是趋于整齐规范。寻乐书岩中的篆书作品数量不算太多,但是这幅作品以古人为法,写得法度严谨,结体平正,从容大方,功力深厚。
第四课 隶 书
一、概念
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八分书,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
二、艺术特征及书法史上的地位。
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说是小篆的简化,它把小篆里圆转回旋、相互衔接的笔划拆开,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用笔也有了轻重顿挫。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现今多称东汉的八分书为隶书,而西汉前后的隶书则称为古隶。
隶书体现出以下艺术特征:厚重,东汉时的隶书石刻,或立于庙宇,或处在崖壁,形制高大,气势浑厚,雄健壮美;朴拙,隶书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朴实率真,稚拙天趣,平中寓奇;高古,因为隶书从篆书演变而来,取法高远,古典味浓,金石味重。有一种古典美。
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
三、汉隶代表作品
《礼器碑》,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东汉永寿二年(156年)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碑文字迹清劲秀雅,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书风颇谨严,富素朴之趣,是漠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
《史晨碑》,又名《史晨前后碑》,两面刻,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碑文记载当时鲁相史晨及长史李谦奏祭祀孔子的奏章。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四月。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年)。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张迁碑》亦称《张迁表颂》,有碑阴题名,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无盐(治今山东省东平)境内,于明代出土。碑中字体大量渗入篆体结构,字型方正,用笔棱角分明,具有齐、直、方、平的特点。
四、寻乐书岩的隶书作品
寻乐书岩中的隶书多见于洞中佛像神龛两边的对联和神龛上的横额。字体硕大,笔力强健。内容以劝人行善,表达文人志向为主,也有当时的名儒书作。
第五课 楷 书
一、概念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始于汉末,通行至今。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二、楷书风格及其发展过程
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 、"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比划,使结构上更趋严整。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是我国自汉代后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楷书的萌芽期—两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
三、楷书特征
1、点画齐备。楷书的点画有点、横、竖、撇、捺、提(挑)、折、钩八种。
2、结字方整。在各种字体中,楷书的结构既不同于篆隶的横平竖直、均匀布白,也不似行草的自由散落布白。楷书要求在结字的“平正、匀称、飞动、参差”中字形方整,一是要依字取势,因字立形,比例协调;二是横斜竖弯,整字平正;三是“计白当黑”、静中寓动。
3、章法和谐。章法也称布局。结众画为一字,曰结体;结众字为一体,则为布局。方正、规整匀称的楷书排列起来必然形成“纵横成行”的填格布局方式。具体到某个书家的章法安排上又是各有千秋,或空灵疏朗,或丰茂雄强。
四、楷书分类及其名家名作
人们一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楷书1-2厘米的称为小楷。
欧阳询——欧体
欧阳询,唐代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以楷书和行书著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和《化度寺碑》碑等。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
颜真卿——颜体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书史亦称颜鲁公。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汇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人称“颜体”。其行草书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其楷书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
柳公权——柳体
柳公权,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其代表作《玄秘塔》、《神策军碑》、《金刚经》等。
赵孟頫——赵体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代表作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洛神赋》等。
五、寻乐书岩的楷书
寻乐书岩的书法作品中,楷书最多。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楷书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楷书尤为重要。在寻乐书岩题壁刻字的都是当时的秀才名士,进士翰林,所以寻乐书岩的楷书尤见功力。
第六课 草 书
一、概念
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 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二、发展过程
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
早期草书是跟 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章草是早期草书和 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运笔放纵、点画 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三、艺术特点
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 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 张旭《千文断碑》、《古诗四道》, 怀素僧《自叙帖》等, 张旭史称“ 草圣”, 孙过庭《 书谱》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
四、章法原则
一是气势贯通。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说:“字之体势—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指点画不作连写而仍需气脉相贯。要能上下承接,左右瞻顾,意气相聚,神不外散。
二是错综变化。错综者指字之大小错综、疏密错综、用笔轻重错综,欹正错综等,怀素《 自叙帖》、 张旭《古诗四首》皆极尽错综变化之能 事。
三是虚实相生。“实”指纸上的点画,也即有墨的黑处;“虚”指纸上点画以外的空白,也即无墨的白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互补互生,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能融为一体,缜密无间。
第七课 行 书
一、概念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张怀 《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
二、演变过程
行书大约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行书正因其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有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从产生起便深受青睐、广泛传播。
行书历经魏晋的黄金期、唐代的发展期,在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在各种书体中逐渐占居主流地位。漫长的书史,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都存在盛衰的变化,而行书则长盛不衰,始终是书法领域的显学。历代书法大家共同书写了行书发展辉煌灿烂的历史。
三、行书特点
行书是介于真草间的一种书体,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其用笔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与楷书是一致的。
结构上大小相兼。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顾盼呼应。收放结合。疏密得体,中宫紧结,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墨色浓淡相融。书写轻松、活泼、迅捷,动静结合。布局谋篇上,讲究错落大小,由于“放纵体势”,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左右挥洒,错落有致,上下贯穿,力求和谐。
四、名家名作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王右军,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人称“书圣”。
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中国书艺在他笔下成就最高顶峰,其后各代大家只是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 :或意或法、或韵或势,局部过之者不乏其人,整体而论,无出其右。
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王珣创作了《伯远帖》,王献之创作了《鸭头丸帖》等。这些照亮书法艺术星空的经典之作,是历经漫长岁月淘洗留下的艺术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审美领域的独特贡献。
第八课 榜 书
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
早在秦统一文字以前,榜书就出现了。据《泰山》、《琅邪》、《峄山》、《会稽》刻石和文献记载,第一位书写榜书的书家是秦丞相李斯。
明代费灜《大书长语》曰:“秦废古文,书存八体,其曰署书者,以大字题署宫殿匾额也。汉高帝未央宫前殿成,命萧何题额……此署书之始也。”
历朝历代书写榜书者不乏其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榜书从赞颂帝王功德,装饰皇家宫殿、苑囿,发展到题写重臣宅第、寺宇庙堂、关隘要塞城楼、园林景观、名山大川,最后进入寻常百姓家,商家则用以书写店招;书体也从单一使用篆书、直书,发展到使用行书、草书。
如何写榜书,费瀛说:”必须明师指授,八法、八病、运笔、撮襟等法,逐一讲究,意中了了,然后落笔,则一点一画都从规矩中来”.在掌握“八法”书写技法、消除八病、点画都能出入规矩、把握范本书写技巧后,再从10厘米左右大的字开始练,循序渐进,不断增大字径。
学写榜书,可以借鉴学习《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门颂》,魏碑《张猛龙》,《元倪墓志》等。
第九课 牌 匾
一、简介
牌匾广泛应用于宫殿、牌坊、寺庙、商号、民宅等建筑的显赫位置,向人们传达皇权、文化、人物、信仰、商业等信息。牌匾不仅是指示标志,而且是文化的标志。
二、种类
传统的牌匾从材质上划分,主要有木质、石材和金属三种,但以木质居多,石材和金属的较为少见。牌匾漆地以黑色居多,也有紫、红、蓝、绿、棕等颜色。文字最常见的是真金字匾,所谓真金字匾,即在字上敷贴金箔。
三、作用
牌匾的悬挂范围非常广泛。关隘城堡,宫阙王府、园林名胜、坛观寺庙、名门宅第、工商店铺等等,牌匾几乎无处不在。既有悬挂室外的,也有悬挂室内的,是室内外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牌匾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自秦汉以来延绵二千多年。
四、题材
牌匾的题材很广泛,有楼堂殿阁的名称。如“滕王阁”、 “望江楼”等。有商家字号的名称。如“同仁堂”、 “荣宝斋”等。有歌功颂德的题词。如“桃李满园”、 “高山仰止”等。有绘景抒情的
题词。如”“山清水秀”、“春和景明”等。有述志兴怀的题词。如“天道酬勤”、“海纳百川”等。有庆典开张的题词。如“大展宏图”、“财源广进”等。
第十课 对 联
一、概念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特点及其发展演变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讲究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1、春联习俗:春联古称春贴,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一种时令对联。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春联具有祝颂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特点,并突出一个“春”字。
2、婚联习俗: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其内容多是对结婚双方的热情赞美和良好祝福,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3、寿联习俗: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是评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祝福过寿者多福高寿,美满幸福,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
4、挽联习俗: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往往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一般用白纸配黑字,具有肃穆、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三、分类
对联按用途分,可以分为通用联(春联)和专用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第十一课 如何欣赏书法艺术
一、 小 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小篆的特点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字形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且对称;上紧下松,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部,下部是伸缩的垂脚。
《会稽刻石》是小篆的代表作品之一。字的笔画均为线条,粗细一致,圆起圆收。字体端庄严谨,有实有虚,疏密得当,从容平和且劲健有力。有人评之为“画如铁石,千钧强弩”。
此幅小篆作品为书家孔继钰所书。用笔、篆法全然秦篆风貌,字字规然,字的空间分布均衡,合度不差,字形修长、纤细而劲挺飞动有神。字形结构长形整齐一致,运笔流畅飞动,转折处柔和圆匀,生动有力。笔画停匀,圆浑而遒健,笔法若玉箸,有铁线篆的风骨。
(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半点尘)
在章法上字距大于行距,行列整齐,规矩和谐。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均匀,具有遒劲、圆润之美。圆转涩进,涩而通畅又古拙、虚灵,气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给人以劲利豪爽,俊丽挺拔的感觉。
二、 隶 书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成为主要书体,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隶书的主要特征是“波挑”(或叫雁尾),即笔画左行如曲波,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即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 笔势飞动,姿态优美。
著名的隶书碑帖有:《曹全碑》表现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结体之舒展、用笔之放纵、意态之醇美,体现了书家于动荡中求稳定,于自由中见奔放的艺术匠心和创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气。
《张迁碑》是东汉晚期作品,通篇为方笔, 方整劲挺,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笔法凝练。书风端正朴茂,方劲雄浑。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沉着有力,古妙异常。
《史晨碑》传为蔡邕书。结字工整精细,中敛而四面拓张,波挑分明,呈方棱形,笔致古朴,神韵超绝,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乙瑛碑》汉隶中的逸品。此碑结体方整,骨肉停匀,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 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属方整平正一路。字势开展,古朴浑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历代书家对此碑赞誉甚多,何绍基评论此碑:“朴翔捷出,开后来隽丽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隶书对联“修德始知天爵贵,藏书时共古人居”有邓石如笔意,结体写得很紧密,匀实,略似北魏书
中斜画紧结的特色。其波挑也极有个性,隼尾处不是一味向上挑笔,而是横挑偏平,捺笔往往向右下出锋,有笔断意连之势。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 笔势飞动,姿态优美。边款行书点画活泼流畅与正文的沉稳形成对比,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三、 楷 书
楷书也叫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
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从楷书发展来看,汉魏是楷书的初始阶段;唐代是楷书的成熟阶段,法度森严、结构严谨;宋元时期是楷书的延伸阶段,书法家们开始追求作品的美感,有的清秀俊朗,有的雍容典雅。
楷书笔画工整、规矩有法度,点画要求严格,各种笔画皆有自己的规范、标准,不能任意进行改变。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提(挑)、折、钩八种,每个笔画的起、落、转、折、收等皆有规矩。楷书结字方整,常说中国文字是“方块字”,要求结字在“平正、匀称、飞动、参差”中整体方正。结体原则一是依字取势,因字立形,比例协调;二是横斜竖弯,整字平正(楷书并不是横平竖直,横画多是向右上倾斜,竖也是略含曲势的,平正也非具体笔画的平正,而是重心稳定,各部分均衡协调,左右相应);三是计白当黑,静中寓动,即点画对空间的分割要匀称,不可粗细、长短、疏密过于悬殊,但同时又要追求匀称中的生动之美,平中见奇、静中寓动。
楷书对联“不求富贵利达,只爱山水烟霞”,用笔敦实,笔实墨沉,似有千钧之力。结字舒朗,大小错落,疏密得当,有清逸之气。笔势流畅,转承映带交待清楚,有行云流水之畅快。左右两联字的大小、疏密、收放等顾盼呼应,融为一体。
“回岸洞天”为蜀中名儒李嘉秀所书,力能扛鼎,矫若游龙,气韵生动,有不可捉摸之势。四字大小错落有致,“回”字方整居中,“岸”与“天”取纵势,顶天立地,整体灵动而浑然一体。中锋运笔,笔笔遒劲有力,丰满肥厚,貌丰骨劲,笔势变化多端,笔画之间或连或断,极具节奏感。而且字凿得也很精美,半圆柱的阴刻笔道能藏拳头,立体感极强。
四、 行 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
行书的用笔特点是: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圆转多于方折;结字以欤侧代替平整;笔画之间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通篇笔势纵横,意气淋漓,浑然天成。轻重疾徐,疏密斜正,敛放揖让,承接呼应,无一处不妥贴,无一处不潇洒。纵有涂抹疏忽,亦无伤大雅。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二是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溢于笔端,满纸都是对叛贼的仇恨,对亲人的痛悼。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书者心绪自然流露。真可谓以文哭,以墨哭,血泪滴于笔,浩气充于文。此帖原系祭文草稿,颜真卿本无意作书,但正因无意作书,不工而极工。整幅字写得气势凝重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此帖是他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69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书行草《黄州寒食二首》诗。这是两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中意象阴霾,渲染出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惆怅心境,富有强烈的感染力。通篇起伏跌宕,恣肆飞扬,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之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连,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变化万千。
此作“茗熟香凝无非书味,风清月皎总助文思”行书对联结体圆实,疏密得当,有书卷气。用笔藏露相间,映带分明,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字字精妙,变化多端。如“香”字,用笔厚重,笔实墨沉,禾部笔画舒展,日字紧凑居中,整个字给人以稳重之感。如“文”字,点与横相连起势,厚重居上,撇捺舒展,行笔一波三折,极富美感。左右两联虚实得当,大小、收放、疏密
相应,浑然一体。这些联语,文质俱佳,体现了深厚的学养,反映了传统士大夫“修齐治平”的人生抱负。
此作字字独立,又上下呼应,笔断意连,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五、 草 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楷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楷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
草书特点是:动态平衡,通过欹侧处理达到动态姿势;呼应顾盼,笔势前后承接;欹侧取势,大胆地取侧势、取险势,力求观赏的艺术性效果;参差错落,有意伸缩,一放一敛,打破均衡的死板局面,使字变得参差错落,奇趣横生;上下开合使字呈现趣味;迎让穿插,以朝辑迎让、为不侵占对方的和谐状态;变化多姿,同一笔画有轻重长短、曲折、俯仰之变化;收敛有度,形成对比、差异效果。
草书名帖有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孙过庭 的《书谱》等。
此作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互补互生,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能融为一体,缜密无间。字字相插,行行相争,相争相插处互挤互拥,相让相避处又遥相呼应,磊磊落落,洋洋洒洒,体现出草书狂放、瑰奇、纵逸的艺术风格。
寻乐书岩的书法各体皆备,美不胜收,在悦人眼目的同时,又能教化育人,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的“书法艺术的宝窟”。
后 记
苍溪,历史厚重,文化璀璨。自西晋太康置县,已历1700多年,素有“川北淳邑”之雅称。中共中央关于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苍溪教育社区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并积极实践,根据苍溪书法艺术资源开发社区文化艺术课程,促进社区文化发展,便有了电子书《寻乐书岩》的构想。
四年寒暑,我们阅读了苍溪县志和苍溪地方文化书籍,爬山涉水,寻访古迹,询问乡村老人,记录着寻乐书岩的故事,辛勤劳作,整理资料,深深体会到寻乐书岩文化底蕴厚重,书法资源丰富,用心体会,用心感悟,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关心、指导与帮助,学习和借鉴了全国优秀的乡土教材编写案例。
最后,感谢孔祥平美术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支持和理解,苍溪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之乡,愿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守住自己的根,继承和发扬美术传统文化。由于苍溪寻乐书岩书法文化博大精深,知识水平有限,工作繁忙,若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并把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对此,我们将深表谢意。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完成苍艺术资源的开发,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苍溪县志[J].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98
[2]石刻卷.南充文物志[J].《四川省志》,1995
[3]王峻峰.苍溪寻乐书岩.鉴赏与研究.《保宁府志》
[4]聂作平.寻乐书岩:集学校和出版于一体的洞穴书院.《时代周报》
[5]周一夫.寻找一代鸿儒贾儒珍.“红袖添香-文学频道”
[6]何哼金,刘徽.文化铸就千古名——记苍溪清代名儒贾儒珍.在广元新闻网
[7]景长春.蜀中摩窟对联探访记___苍溪寻乐书岩的珍稀摩石文化瑰宝.《民间对联故事》,2014年第10期。
[8]苍溪县文物管理所资料摘要
[9]苍溪县东青镇寇氏家族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