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学习路上》 第十六期

2021年5月

(第十六期)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党委宣传部

目录
CONTENTS

01

渡江战役第一船:一等功臣马毛姐

02

学习渡江文化 感悟精神伟力
镇江中支开展四方联学活动

03

学“习”讲话

渡江战役英雄人物事迹摘编

开展红色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

08

11

23

87岁老兵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为了胜利

泰州市中支活用地方红色资源
开展纪念渡江战役主题教育

分行营管部开展渡江战役老战士采访活动

渡江战役第一人:高如意

血染的第二十四号船

丁广田:渡江支前特等功臣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之后,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国民党军队积极布置长江防线。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渡江战役简介

解放军第38军印刷散发的宣传单

渡江战役经过示意图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1949年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解放了杭州、南昌等城市。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汉阳。
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渡江战役作战场面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渡江战役意义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渡江战役精神的主要内涵

坚定信念
       渡江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意义上的胜利,还具有政治上的重大意义。正如邓小平在战后总结的:“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陈毅站在“总统办公室”激动地说:“人民终于胜利了!”邓小平接着说:“这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胜利!”。
       渡江战役中攻克了许多大城市,而且占领了国民党政治、经济中心京沪杭地区,是对七届二中全会指导思想的成功实践。基于中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渡江战役还提出要尽可能的减少战争对城市的破坏。“约法八章”“入城守则”等充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转变,其最典型的表现在上海的解放。陈毅司令员曾形象地比喻攻打上海“是瓷器店里捉老鼠,又要捉住老鼠,又不要撞坏一件瓷器。”(《张震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页)
       渡江战役不仅歼灭了敌人重兵集团,还解放并成功接管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是中国革命之路的转变与完善,是中国革命“以农村为中心”向“以城市为中心”转折的标志性战役,是“以城市为中心”理论提出后首次进行的战争实践。因此“坚定信念”是渡江精神的内核。

坚定信念、敢于胜利、
军民团结、革命到底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敢于胜利
渡江战役时,我军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大部分官兵不识水性,是以单一兵种对付国民党军陆海空立体防线、以小木船对抗敌铁甲军舰,既要面对滔滔江水的天然屏障,又要冒着枪林弹雨的残酷战场,没有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打不过长江去的。渡江老兵刘文天回忆道:“1949年4月20日,我所在的第三野战军接到命令,当晚要强渡长江!当时,我们每个排乘一只小船,大家拿铁锹当桨,不停用劲划。渡江途中,枪弹如雨,不少战友牺牲,江水都被染红了……”。
在渡江过程中,涌现出大批的渡江英勇船工,与解放军并肩作战,不少船工为此牺牲。如23军就牺牲船工27人,伤亡13人。敢于胜利是渡江精神的中坚所在。

军民团结
渡江战役中的军民团结首先表现广大民众对渡江战役提供的物质援助上。“在渡江准备的过程里,我们集结主要兵力在芜湖至安庆这个地方,所需粮食一亿五千万斤,其中百分之八十是沿江的人民拿出来的。他们把家里的粮食尽量拿出来。并且表示只要渡江,饿着肚子也不要紧。”(《渡江战役》解放军出版社1995版第332页)
渡江战役中的军民团结还鲜明地体现在广大船工作为战役的参与者上。首先,帮助搜集船只及制造渡江航具。其次,帮助解放军战士开展水上训练。最后就是战役程中广大船工驾驶船只载送解放军过江,亲身参与渡江战役。以三野为例,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动员了1.9万余名船工”。(《粟裕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第443页)。
渡江战役中,民工支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所起的作用上都是具有空前的意义,它是人民解放军勇渡长江天堑,推翻国民党老巢,赢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渡江战役纪念馆时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军民团结是渡江战役中表现最为突出的精神。

革命到底
随着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接近尾声,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殆尽,长江以北地区得到解放,为了“划江而治”,维持国民党所谓“国体”、“法统”,国民党内的和谈之声甚嚣尘上。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一篇著名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将革命进行到底是实施渡江战役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也是党在1947年3月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后警惕国民党不同派别假和谈、假和平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延续。
没有渡江战役,就不能彻底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不能彻底结束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因此,革命到底是渡江精神的重要内容。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01

『学“习”讲话』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71年前,解放战争最后一场大战役即将在长江边展开。为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国民党军队把沿岸的船只强行拉往江南,来不及拉走的就地破坏或沉入江底、湖底。在人民群众支持下,仅半个月时间,人民解放军就征集到1万余只船、2万多名船工,人民解放军一举突破国民党反动派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感慨:“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01

习近平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的讲话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

02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02

『渡江战役英雄人物事迹摘编』

在河北行唐县上碑镇西北街上,有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屋子,屋子里只有一个很大的土炕、一个用了多年的旧柜子、几把非常旧的藤椅,没有任何电器。这就是高如意生前的家。
高如意是谁?渡江战役时,他是第一个登上对岸,被称为“渡江战役第一人”。
高如意,特等战斗英雄,1946年加入解放军,先后担任班长、排长、副连长、代理连长等职务。在长达10年的军旅生涯中,高如意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多次荣立战功,先后获得了13枚军功章。其中,最让高如意难以忘怀的,是参加渡江战役。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 渡江战役第一人:高如意 ▶

高如意

渡江战役中第一个跳上南岸的人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1949年4月21日渡江时,高如意是十六军一三六团七连五班先锋队的班长,他率领6名战士划着名为“海州号”木船,第一个冲向对岸,并成功登上了长江南岸。正因如此,“海州号”被誉为“渡江战役第一船”,担任班长的高如意则成为“渡江第一人”。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誉。1950年9月,高如意在北京参加了全国战斗英雄大会,并获得了“全国特等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在渡江过程中,高如意左胳膊负伤,直到1968年,胳膊里的弹片才被取了出来。按理,身为战斗英雄,高如意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可在1955年从朝鲜战场回来后,他选择退伍回到了家乡,过起默默无闻的生活,务农50多年。他的邻居们只知道高如意曾参加过战争,但对他是战斗英雄则一无所知。
高如意的老伴曾说,“我这一辈子跟着他,可没享什么福。”他一辈子艰苦朴素,从来没把自己的功劳放在心上,从来都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老百姓,默默地经历着雨雪风霜。2007年1月26日,高如意因病去世,享年88岁。高如意出殡时,他的老战友们来给他送别,在送葬队伍的最前方,是高如意生前所在部队送到了一个大花圈,上面的挽联写着:渡江第一人高如意,永垂不朽!

来源:搜狐网、百度

1949年4月21日傍晚,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命令一下,成队的船立即扯起风帆,向南开去。大约开出三四里光景,第二十四号船因为改换方向,船身一歪,劈啦一声,桅杆断了。英勇的船工立刻拿起双桨努力划,因为风大水急,第二十四号船,没有了帆,渐渐地落后了,顺着水流朝东南漂去。忽然,敌人的照明弹照亮江面。南岸三个碉堡的机枪火力,向雨泼般对着第二十四号船倾泻而来。战士们冒着弹雨无畏地划桨,继续前进。
掌舵的船工在弹雨中牺牲了,前面划桨的立刻接替掌舵的位置,船继续艰难地前进着。
离岸还有三四百公尺,一颗炮弹落在船的后舱,江水立刻涌进来。排长王金文一面指挥大家堵塞漏洞,一面喊:“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又一个炮弹打中前舱,水涌到舱里。这时候,船已经不能行驶。战士们奋勇下水,隐蔽在船后,慢慢地推船前进。敌人的火力继续集中射击,到最后只剩下王金文排长、包菜生副班长和两个战士,遍体鳞伤的破船仍在江中缓慢地前进。眼看离岸不远了,王排长一声命令,四个人一齐推开破船,冲上江岸,向敌人扑去,敌人胆寒了,竟不战而退。就这样,第二十四号船最终完成了渡江任务。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 血染的第二十四号船 ▶

二十四号船渡江景象

二十四号船事迹被编入课文

来源:通州日报

戴武彦,宝应县射阳湖镇人,1935年2月出生,1960年5月入党,1948年8月参军,参加过渡江战役。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 87岁老兵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为了胜利 ▶

14岁当“娃娃兵”
戴武彦说:“我出生在乱世,父母给我起名‘武彦’,可能是希望我将来像大侠一样文武双全,报效国家吧。”戴武彦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1948年,他刚满14岁,就毅然决定参军。 “当时部队到我们这里来征兵。我年纪小,一开始并不在他们的征兵范围内,后来还是我自己跑到部队去缠着领导,他看我比同龄人的块头大很多,才同意的。”
就这样,戴武彦成了一名战士,开启了他的军旅之路。在渡江战役前夕,因为训练中机智勇猛,戴彦武成了师首长的警卫员。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不少战友血染长江
戴彦武回忆,1949年4月25日清晨,自己随部队从扬州八圩抢渡长江。“当时有大船、小船。我坐的是大船,船上配两挺轻机枪,战士们也手握步枪,随时准备战斗。天未亮,长江上空飘着毛毛细雨,薄雾中,我们强渡长江。在过江到三分之二段时,被敌人发现,敌人的榴弹炮就砸在江上。在靠近江边时,敌人在防御工事里配合炮火向我们发起疯狂反击。”
“在敌人的密集防守下,不少船被炸翻,一眼望去,有不少战友在抢渡中牺牲了……”回忆起这段经历,戴彦武不禁潸然泪下。“尽管血染红了长江,我们却没有一丝畏惧,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胜利!”
戴彦武说,这场战斗自己一生难忘,至今依然记得那些牺牲了的战友的模样。“我比他们幸运,活了下来,亲眼见到祖国这些年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我很想告诉这些战友们,你们的牺牲值得,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会永远记住你们,国家和人民也会永远记住你们!”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牢记“鱼水情”
“我入伍的第一堂政治课就是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也是我党我军的常胜法宝!”戴武彦说。“我们过江的时候,人民群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时有夫妻船、父子船,我们射阳湖还有不少群众自愿参加。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没有老百姓的帮助,我们也很难夺取胜利。”
“渡江后,我们也自觉地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行为规范严格遵照执行。渡江战斗胜利后,当地的群众打开大门,杀鸡宰羊,载歌载舞欢迎解放军,不少群众还主动送物资到部队。我们秉承光荣传统,送来多少物资,就以高于市场价付钱。”
复员后,戴彦武回到冲林村,参加村里的工作。几十年来,戴武彦从没有向镇里提出一个要求。他说,跟牺牲的战友比起来,自己能活着已很幸运了。“现在党的政策好,对人民群众给予了太多关心,我已很知足!”

来源:澎湃新闻

1945年10月,苏、浙、皖根据地党政军民奉命北撤,满载北撤人员的“中安轮”行至天星港江面,船底漏水下沉。呼救声惊动了已在附近江边连续支前8天的渔民丁广田。
听到呼救后,丁广田立即叫醒江边的另外几艘渔船上的渔民,共同前往救人。月黑风高的夜晚,大家无法辨别方向,丁广田率先赶到出事现场。最终,他凭一己之力,救出新四军指战员30多人。
事后才知道,“中安轮”载有近千名新四军干部和战士,其中包括苏浙军区第四纵队政委兼浙西地委书记韦一平。这次事故仅有近百人获救,包括韦一平在内的800余人均不幸遇难。
1949年4月,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作战命令。4月21日夜,丁广田往返长江南北两岸数次,冒着敌军猛烈的炮火,送先头部队过江。22日,他在驾船送部队过江时,船橹被敌人打断,船头也被打了9个洞,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他不顾生命危险跳下水,紧贴江堤背纤拉船,避开敌人的射击,将战士们安全送达目的地。
23日晚,丁广田驾船由江南返回江北的途中,碰上载着120多名国民党军的巡洋舰“永纪号”。丁广田机警地将船斜穿过去,主动向敌人喊话:“喂,你们没处逃了,赶快投降!解放军优待俘虏!”国民党军以为已被包围,便答道:“好!我们投降,你们不要开炮。”丁广田一听大喜,立即返航上岸,向解放军报告敌舰要求投降等情况,并愿意前去联系,同时约定如半小时不回来,说明敌不投降,解放军就马上开炮轰击,若是真投降,则以亮白旗为号。商量好后,丁广田孤身驾着小船向敌舰驶去。
丁广田上了敌舰后,敌舰长突然变卦,不提投降的事,他们认为可以冲出封锁线。丁广田沉着地对舰长说:“解放军的大炮摆了几十里,封锁线你们怎么也不可能通过!”敌舰长将信将疑,丁广田趁机宣传解放军优待俘虏等政策。许多士兵蜂拥上来听他宣传。半小时后,北岸的解放军向军舰开炮,敌兵顿时乱作一团。丁广田大声喊道:“要投降就赶快派代表上岸,再不投降,你们都要完蛋!”舰长迫不得已只好派出代表联系投降事宜。
由于丁广田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予“全国渡江支前特等功臣”称号,他驾驶的木船荣获“扬子江上英雄船”的光荣称号。1950年,丁广田作为特邀代表,去北京参加国庆献礼,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 丁广田:渡江支前特等功臣 ▶

丁广田(1918—1974),泰兴人,全国渡江支前特等功臣。1945年10月,“中安轮”失事时,他救出新四军指战员30多人。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他担任水手,抢运渡江

战士。4月23日晚南渡途中,在解放军指挥下,丁广田登上敌舰劝降,促使“永纪号”120余名国军士兵放下武器。1950年,他应邀出席全国战斗英雄劳模代表大会,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接见。

来源:搜狐网、百度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 渡江战役第一船:一等功臣马毛姐▶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渡江战役期间,先后有320多万民工参与支前,筹粮筹船,出人出力,“划”出了“天堑变通途”的磅礴力量,“划”出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历史担当。这其中,年仅14岁的马毛姐就是杰出代表之一。马毛姐,原名马三姐,1935年出生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无为县马家坝村的一个贫苦渔民家庭,1949年4月在渡江战役中作为年龄最小的支前模范,运送解放军战士率先登陆长江南岸,被评为渡江战役一等功臣。

生在长江边、日看大江去的马毛姐,与生俱来有着渔家人的胆识、拼劲和韧劲,掌舵划船、撒网捕鱼、泛舟大江,自然有着日积月累的磨砺和经验。因此,在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整装待发、直取南岸的关键时刻,这名渔家少女没有惧怕枪林弹雨的危险艰难,没有听从父母长兄的阻拦劝说,没有静待人民军队踏上南岸的胜利消息,而是“横下心,撑篙跳上了船”,坚决主动参加渡江突击队,响亮回复解放军战士“我不怕死”“我会掌舵”“我会划水”,以“一手掌舵,一手划桨”、鲜血直流咬牙坚持的英勇果敢行动,为渡江大军顺利靠岸立了头功。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有“志”不在年高

随着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和谈代表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和平过江解放江南已无法实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历史进程已轰然开启。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随

即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以雷霆万钧之力,迅速突破国民党军队长江防线,胜利登上长江南岸,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划江而治”的黄粱美梦。

打过长江、解放江南,这是革命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必然要求。四月的长江,水阔浪急,冷水袭人,又有国民党海陆空军队立体防线,可谓“天险”加“艰险”。故而,退守江南的国民党残余军队虽然战力不济、士气低迷,却仍旧叫嚣只有木帆船的人民解放军只能“飞过来”。敌人虽然嚣张狂妄,却也不是言辞无据。毕竟,面对滚滚长江和立体防线,人民解放军唯一能够倚仗的渡江工具只有被国民党军队讥笑为“经不起一发炮弹”的木帆船。战场环境极为恶劣,战斗条件又极为简陋。然而,渡江战役打响时,年仅14岁的马毛姐,毅然决然选择和哥哥一起参加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敢死队的“渡江突击队”,用木船载着第一批解放军战士强渡长江,打开渡江突破口。其使命也重,其危险也甚。由于哥哥眼神不好,14岁的马毛姐在渡江过程中要“一手掌舵,一手划桨”,身兼两“职”。经过40多分钟艰难划行,在自己肘部被击中鲜血直流的情况下,马毛姐依然咬牙坚持、奋力划船,第一个成功把解放军运到南岸登陆点,并带伤引领解放军爆破手扫除南岸敌人碉堡,为后续部队上岸清除障碍。在运送完第一批登陆部队后,马毛姐和哥哥在返回长江北岸时,又从江中救起几名落水人员,并连续往返3次、横渡长江6趟,运送了3船人民解放军战士到达南岸,为保障渡江部队过江作出了突出贡献。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有“为”不让须眉

居功不恃功,有功不表功,未必每个人能够做到,更未必每个人能够始终做到。功劳面前,荣誉面前,能否淡然视之、坦然应之,是个长期而现实的考验。在这方面,马毛姐为我们树立了先进榜样和典型模范。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年代,她始终保持着谦虚、低调、谨慎的朴实作风,表现出革命者一贯的可贵本色。渡江战役胜利后,马毛姐被华东野战军授予“渡江特等英雄”称号,荣立一等功,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但是,马毛姐并没有以功臣自居,而是朴素如前、勤劳如前、真实如前,开完庆功表彰会后就回田间劳作、江边打鱼,平凡依旧。在受到毛泽东亲自邀请参加1951年国庆庆典并参加毛泽东家宴后,按照当时她的条件和情况,可以选择留在北京读书,然后在北京工作。但是,马毛姐还是回到家乡上学读书工作,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慎终如始、不改本色,保持着实事求是、朴实无华、真实亲民的工作作风和职业操守。从工作岗位退休后,马毛姐经常义务到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作革命传统报告,进行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年轻一代牢记党和国家历史、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不断创造美好未来,彰显了一名革命功臣、优秀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有“功”不改本色

来源:学习强国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03

『开展红色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渡江战役江苏红色地标

渡江胜利纪念馆

南京

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

靖江

渡江文化园

扬中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追寻红色记忆 重温胜利之旅

孙成生,男,193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管部离休干部。1947年2月参加革命,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济南战役、开封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解放后,长期在人民银行从事发行保卫工作,曾任原人民银行南京市分行发行处处长,1995年2月离休。多次被评为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优秀共产党员,被南京分行评为2008—2009年度“阳光老人”。2019年9月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0年4月被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星级党员”,受到通报表扬。

吕小焕 邵振宇 胡一蕃 武硕

采访组

采访地点

采访日期

2021年4月13日

君颐东方老年公寓

采访对象

分行营管部开展渡江战役老战士采访活动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采访组:孙老您好!您当年是多大参加革命的?渡江战役时您多大,是哪个部队的?

孙成生:你好。我12岁时就在我老家山东沂州参加儿童团,担任儿童团团长,天天站岗、放哨、查路桥。我1947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六野战医院成为护士。后来,我参加了济南战役、开封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参加渡江战役时,我14岁。

采访组:在渡江战役过程中,您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过的江?当时您的年纪还很小,怕不怕?渡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孙成生:在过江之前,我们部队先驻扎在安徽滁州,我们就守在江边待命,天天学、学游泳,20多天。无论男同志还是女同志,都要学会划船,坐木头船过江。那时候当兵条件很艰苦,我们的部队是晚上行军,白天睡觉。我们就一身军装、没有雨伞、没有雨衣、也没有水鞋,就一件衣服,下雨也没衣服换,很多战士身上都长了疥疮;最严重的时候也没有吃的,一个人发一袋炒面,饿的时候吃几口炒面,然后到河沟里喝口水,80%以上的同志都得了胃病。
在渡江过程中经常遭到敌机扫射,当时年纪小,有点紧张,但也不害怕,因为我们有很多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团结一心跟着共产党走,我们相信一定走渡过长江去。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孙成生:我们野战医院先在江边待命时,老远望去,江面上到处都是船,非常壮观。有大船,也有小船。大的能坐五六十人,小的二十来个人,都是老百姓的船支援的。我们就听到当时江面上隆隆的炮声,敌人的炮火也有把我们的船只打翻的、炸坏的。当时支前的运输队就是用一个轮子的木头车,把绳子挂到脖子上,两只手推;其他就是肩扛的、扁担挑的,没有机械的东西,是最艰苦的。

采访组:当时渡江战役的情形是怎样的,您能描述一下吗?解放军是怎么运物资的?

采访组:渡江战役从江北到达江南之后,您第一眼看到南京,觉得南京这座城市怎么样?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孙成生:我们部队进到南京后,部队有命令,不能随便进老百姓的房子,在南京军区总院的马路上睡了一个礼拜。我们以前没有见过大城市,当时的南京,大街上非常冷清。但解放军进城时,群众出来欢迎,老百姓上街拉旗帜、喊口号,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当时我们就想着,要努力工作、努力奋斗、建设我们的国家。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孙成生:当时感觉非常高兴,终于打败了蒋介石,解放了全中国。渡江之后,我们部队就被分到各个派出所,一个派出所一个排,特别是一些重要单位都由解放军来守卫,保证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采访组:渡江后,将我们的旗帜插在总统府的那一刻,您印象中是个怎样的场景?

采访组:一起在渡江战役中共同战斗过的战友现在都怎么样了?现在还有联系吗?您会经常想起他们吗?

孙成生:我们从1947年参加部队,渡江战役胜利后四五天,我们向上海进军;1950年从上海又回到南京。那时候部队没有车,全是步行,全靠两条腿走路,途中也遭遇敌人的袭击。我们是一起转业来南京的。先是在人民政府干部培训班,然后分配到各个部门。过去联系多,后来年纪大了,因为很多战友身体不好,有的痴呆了,有的耳朵聋了、眼睛也花了,平时联系就没那么多了。现在我们的老同志三分之二的都走(去世)了,我们那几年生死相处,感情非常深,我很想念他们。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孙成生:我们觉得,党领导我们战胜敌人,把南京解放了,全中国就解决问题了,希望就大了,这是战斗精神、拼搏精神、革命到底的精神。大家都觉得要努力工作、努力奋斗,跟着共产党走,建设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大家的共同理想。

采访组:您觉得渡江战役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财富?

采访组:渡江战役精神对您后来有什么影响?听说您疫情期间主动捐款了1万元,当时如何考虑的?

孙成生:去年看到从武汉到全国暴发疫情,思想上也很紧张,我们国家非常不容易,免费给大家治疗,为了群众的生命不惜代价。我觉得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出一点力,拿出1万元表示我的心意,虽然拿不出多少钱,但是贡献自己一点力量,就应该这样做。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采访组:从渡江战役过后这些年,您觉得,南京城市有哪些变化?有何感想?

孙成生:我来到南京70年了,我觉得南京变化天翻地覆,以前高楼大厦很少,现在到处是高楼大厦;那时候汽车很少很少,我1952年转业到人民银行工作,从事保卫工作,行里只有一辆吉普车,给我用来巡查100多个单位的安全。现在到处是汽车,每家基本有汽车。这几年变化更大,绿化、交通、环境,都很好。现在看到我们国家建设的这么好,过得很幸福,我们老同志都很想得开,即便不在了,也走得很放心。虽然我离休了,我感受到组织上很关心我们,离休人民银行还两次评选我为“阳光老人”等一些荣誉,感谢共产党的领导,感谢我所在的人民银行。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采访组:孙老,其实我们也很感谢您,正是因为像您这样的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对于现如今的年轻人,您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 

孙成生:对于年轻同志,我也希望我们年轻的同志,好好地学习,努力地工作,把我们的革命精神传承下来,为党、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广大老干部对党怀有深厚感情,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体现了老干部忧党爱国为民的情怀。”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离休老同志——孙成生。
孙老今年已88岁高龄,他14岁参加革命,曾参加开封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1952年从市政府专业到人民银行工作,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为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每当行里有需要或者邀请孙老参加一些活动,孙老只要身体许可都会爽快应允,这次采访亦如是。
当采访小组达到孙老所在的老年公寓时,孙老和老伴儿已经早早地在门口等候了,热情地招呼大家,带领我们寻找最合适的采访拍摄地点。
孙老非常和蔼可亲,没有架子,总是面带微笑;即使是初次见面的人,也会感觉他就像家中的一位长辈。但当孙老讲述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你会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位经历过枪林弹雨的革命战士。当讲述起渡江战役的前后情形时,他时而高亢激昂,那是一种革命到底、坚信胜利的慷慨豪迈;他时而凝重含泪,那是目睹了战友惨烈牺牲在自己眼前的沉痛缅怀;他时而温暖祥和,那是“支前”民众用小船划出来的军民鱼水情深;他时而坚定有力,那是宁愿在马路上睡一星期也不愿扰民的铁纪律铁作风……在孙老两个小时的讲述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浴血奋战的无数革命先烈付出太多太多,他们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一心向党,热血报国,服务人民;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当珍惜、再珍惜。
在孙老的言语中,常常对“党”和“人民”念念不忘,“感谢”“知足”是他常用的词汇,老人家把所有经历的艰难困苦都化作前进的动力和感恩的情怀。抚今追昔,谈起现在的生活,孙老动情地说:“现在看到我们国家建设得这么好,生活得很幸福,我们老同志都很想得开,即便不在了,也走得很放心。”这样的赤子之心,不禁让人动容。
孙老离休之后,一直关心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他主动向组织提出自己要捐款1万元,当我们采访中再次谈到此事,向他表示敬意时,他云淡风轻地摆摆手,一再强调“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出一点力;表达一点心意,就应该这么做。”
“坚定信念,敢于胜利,军民团结,革命到底。”这是渡江战役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红色基因,代代接力奋斗,我们一定要牢记孙老对年轻人的嘱托,“好好地学习,努力地工作,把我们的革命精神传承下来,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采访结束时,孙老和老伴儿执意要留我们在公寓吃饭,但是为不打扰两位老人用餐和休息,我们还是婉言谢绝了。望着孙老和老伴儿两人步履蹒跚、相互搀扶向前走的背影,我们在内心深处由衷地祝福:孙老和老伴一定要健康长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希望二老继续见证更多的新发展、新成就!
                                       ——分行营管部吕小焕

采访后记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为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渡江战役历史,深刻感悟“坚定信念、敢于胜利、军民团结、革命到底”的精神内涵,认真贯彻落实分行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5月26日,镇江中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合扬中支行、农业银行和相关企业,共同开展“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四方联学活动。

——镇江中支开展“发扬革命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四方联学活动

学习渡江文化 感悟精神伟力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四个单位组织党员共赴扬中渡江文化园,参观扬中革命斗争展馆和“我送亲人过大江”展馆等红色教育纪念馆,实地缅怀渡江战役革命先烈,感受扬中渡江战役时期军民鱼水之情和渡江战役支前英雄事迹,开展渡江战役精神教育。在一件件展品前,大家驻足观看;在一幅幅图片面前,大家认真聆听讲解。通过参观,大家深深体会到,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党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力量源泉。

接受一次红色洗礼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集中研讨会上,结合渡江战役精神学习,通过“领学一段党史、共读一首红色诗词、互讲一个党史人物故事”等活动,让参学者面对面交流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悟,共同抒发了对党的感恩之情和爱戴之情,增强了立足本职岗位、履职央行职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举办一次集中研讨

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活动结束后,镇江中支号召党员干部积极围绕“学习渡江文化 感悟革命精神”联学主题,重温渡江历史,感悟红色精髓,进一步认识渡江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要求大家要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写体会、抒感悟,感党情、谢党恩,找短板、补弱项。广大党员纷纷表示,通过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学习,更加坚定了入党初心和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西起湖口,东至泰州靖江,拉开了千里渡江战线。靖江是渡江战役的东线起点,当地打造的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纪念馆,用特别的方式留住了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为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弘扬渡江战役精神,泰州市中支用好渡江战役“东线第一帆”这个独特红色资源,通过实地参观、现场体验、交流感悟等形式,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

泰州市中支活用地方红色资源 
 开展纪念渡江战役主题教育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一是寻足迹,回望峥嵘岁月。

渡江战役时任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于1999年为靖江题词“东线第一帆”,高度肯定靖江在渡江战役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作出的突出贡献。中支机关与支行上下联动、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内外联动,分批多次追寻红色足迹。干部职工跟随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脚步,通过听讲解和观看文字、图片、实物、影像等陈列资料,重温渡江战役场景,学习渡江英雄事迹,感悟渡江战役精神。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二是谈感悟,凝聚思想共识。

在“学党史、悟思想、守初心、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中,三名党员代表现场分享心得体会。大家纷纷表示,伟大的渡江战役东线从泰州靖江出发,英雄的靖江人民体现出大局意识、奉献精神、攻坚勇气。我们要弘扬渡江战役精神,从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在工作中憋足一口气,卯足一股劲,始终胸怀‘争第一’的志向,保持‘马上办’的干劲、坚持‘我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职,高效履职。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三是守初心,重温入党誓词。

观看视频《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85岁老人入党愿望》,感受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体会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牢记共产党人不畏风险、不惧挑战、不折不挠的崇高品格。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高举右手,再次庄严宣誓。铮铮誓言,字字铿锵,道出了泰州市中支系统每名党员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渡江战役精神

四是诵献词,再颂渡江精神。

“沿着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摧枯拉朽,挥师解放全中国。一面面征帆穿越枪林弹雨,一支支船桨击破湍流漩涡,热血涌动抢滩的呐喊,丹心温暖江南的山河……”选取著名诗人、词作家李朝润献词《渡江战歌》,长江之畔,纪念馆外,青年员工李麒钰、徐文婷用慷慨激昂、情绪饱满的双人朗诵,再忆渡江战役激昂时刻,礼赞新时代渡江战役精神。

渡江战歌
——为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而作
李朝润
草长莺飞,日丽风和,
大江边,我们在五星红旗下集合。
阳光,再一次倾诉虎踞龙盘今胜昔的豪情,
涛声,又一次回荡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壮歌。
70年前,一道雷霆万钧的命令,
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沿着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摧枯拉朽,挥师解放全中国。
一面面征帆,穿越枪林弹雨;
一支支船桨,击破湍流漩涡;
热血,涌动抢滩的呐喊;
丹心,温暖江南的山河。
被攻占的“总统府”门楼上,
青天白日旗黯然坠落,
昂然升起的红旗,鲜艳如火。
潮水般的欢呼中,
新纪元的曙光,正待喷薄。
南京的解放,
宣告蒋家王朝的灭亡,
象征着历经22年的寒冬后,
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春天,
将在神州大地欣然蓬勃。
从此,
1949年4月23号,
这非同寻常的日子,
便被历史庄严而神圣地珍藏与定格。
今天,当我们仰望千帆竞渡的浮雕,
多少渡江的勇士,
在眼前浮现、走过:
侦察英雄齐进虎,
登岸先锋高如意,
战地记者李鼎香,
渡江烈士邓若波……
一个个已知或未知的名字,
都化作共和国苍穹上灿烂的星座。
一只只水乡百姓的木船,
如同一辆辆老区人民的小车。
小车,推动淮海战役的胜利,
木船,摇送渡江战役的凯歌。
大辫子姑娘颜红英,
最小的船工马毛姐,
特等功臣秦长贵,
特等渡江英模车胜科……
伴随指战员一同前进的,
不仅有像他们一样的320万支前民工,
还有一艘“京电号”小火轮,
运送大军,来往穿梭,
在“渡江第一船”的行列里,
闪现着別样的神采和光泽。
沐浴金色的朝晖,
十八岁的我们,
抚今追昔,感悟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不老的钟山下,
同把肩头的使命思索;
崭新的起点上,
成长的力量,充盈年轻的脉搏。
祖国啊,
您对我们说:
莫忘昨天,
别负重托,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多少人为之拼搏。
接班如同是续航,
立志定向掌好舵,
纵有风高浪又急,
一往无前,道路才宽阔。
祖国啊,
我们对您说:
今天的新一辈,
未来的建设者,
血是一样的烫,
情是一样的热。
我们跟着亲爱的党,
投身民族复兴的浩荡洪波,
在新时代的“渡江战役”中,
奉献!创造!开拓!
听,进军的号角激越吹响,
渡江精神,凝铸魂魄,
让我们以后备队的名义向着明天宣誓:
青春的我,
扬帆追梦的信念更加执着;
奋斗的我,
革命到底的初心永远铭刻!

【南银宣说】2021年第20期(总第196期)

(第二十期)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