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平时作业合集

其他分类其他2018-11-24
652

赏析作业合集

《祝福》
《苏菲女士的日记》
《梅雨之夕》
《财主底儿女们》
《小城三月》

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任课教师:周述波
学生姓名:旦增色珍
学号:2015054249

NO.12       赏析《苏菲女士的日记》

NO.04       赏析《祝福》

NO.02       目录

NO.01       封面

NO.40       封底

NO.34       赏析《小城三月》

NO.28       赏析《财主底儿女们》

NO.22       赏析《梅雨之夕》

背景

1924年3月29日 (农历二月廿五),《东方杂志》发表鲁迅短篇小说《祝福》。《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小说描写不愿再嫁的新寡祥林嫂,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帮佣。不久又被婆家劫回,卖到深山被迫再嫁。刚有一个孩子,丈夫却死于伤寒,孩子又被狼叨走,只得重回鲁家帮佣。因再嫁又寡被视为伤风败俗的不祥之物,祝福时一切祭器、供品都不许

她沾手。从此,她失魂落魄,犹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一样。最后,她被鲁家逐出,沦为乞丐,在“祝福”的爆竹声中惨死在雪地里。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赏析《祝福》

形式·近义词

精选词语注意斟酌词义的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
例子: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原为“颜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原为“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祝福》
明确:“颜色”意思比较宽泛,既可以指容貌,也可以指表情,改为“神色”,就是指面部表情;用“悲哀”来修饰“神色”,面貌表情就更为具体了。
“眼珠间或一轮”,是描写祥林嫂的眼珠偶尔也能转动一下,凭着这一点才能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而“眼睛”是无法转动的。

形式·形容词

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挑选最精当的形容词来表述。
1)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原为“渐”)轻松(原为“宽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祝福》
明确:所说的“心地”是指一种心情,一种心理状态,用“轻松”来表示,极为恰当。
2)祥林嫂似乎很局促(原为“不安”)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祝福》
明确:“不安”所指的主要是心态,也太宽泛,不具体。改为“局促”就确切地表现了祥林嫂同柳妈对话的紧张、羞愧、忧愁的神态。

祥林嫂的“争”

文中体现祥林嫂“争”的地方有三处。
 ①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做工,“她诚然是逃出来的”,在那样一个“出嫁从夫”的年代里,为了守节“逃”出婆家来的,这已经是一个女人为了“争”而做出的最大努力了;
 ②祥林嫂被嫁给贺老六的时候,祥林嫂并不是顺其自然的直接接受了“二嫁”的事情,她有过一次激烈的反抗,甚至在额角上留了疤;
③“捐门槛”:柳妈在听完祥林嫂的遭遇后,告诉她一女侍二夫的可怕后果,并给她支了招,“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祥林嫂因此便开始与死后的命运“争”,她到土地庙去求捐门槛,攒了将近一年,用工钱捐了门槛。

“争”不如“不争”

祥林嫂诚然是“争”了,但鲁迅为什么“怒其不争”呢?正是因为,祥林嫂的“争”就犹如在如来佛祖手掌心的孙悟空一般,争来争去还是原地未动,被牢牢的束缚在封禁保守思想的“五指山”下。

延伸·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究极而言,人始终是孤独的,从某个意义来讲,人都非常有限,痛苦的人需要分担,可是对方并没有你的伤口,伤口不在他身上,他真的不痛就是不痛,所以在人的有限性之下,他没有办法做出相应的回应。
       祥林嫂历经了很多苦难,最后很不幸的是,她的爱子、唯一的儿子也被狼给叼走了。其实天下最大的痛苦无过于丧子之痛,那其实是比失恋更悲惨的,只是我们一般人不一定能够体会得到,这样的锥心泣血的惨烈,鲁迅先生在这里捕捉得非常非常之细腻,他说祥林嫂历经这样的痛苦她真的是逢人就诉说,因为太痛了,她非要有人来了解来分担,否则她承受不起。 可是过不了多久,她慢慢觉得不想说了。

     为什么?他说这个不识字的乡下女子,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过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是她至少还有一点点常识跟敏感,她能够感觉得到,她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又冷又尖,也就觉得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
       正如加缪所说的,你想卸下你的重担,想做一点诉说,可是无论你得到的是什么,通常都会使你受到更大的伤害。

作者

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
丁玲的人生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五四时期——左联时期——延安时期——延安后期。一开始,她描写知识女性的苦闷和痛苦,表现五四时期一种时代的苦闷和刻画女性的叛逆复杂性格。1931年到延安之后由内而外将自己改造成为一个“女汉子”,开始正面描写社会革命斗争,表现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从早期的“个性主义”和三十年代初“左转”后的“革命理想”阶段,既承接了五四强调“个性”的特性,又敏锐感受到社会革命的大背景。我最欣赏的就是她既是“自我”的,亦是“时代”的。

赏析《苏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去延安之前写的,丁玲在现代文学史中是有独特贡献的女作家,其小说创作的特色鲜明而有个性。丁玲善于写出人物深邃的内心世界,长于透视性格多重性复杂性的特点,重视表现人物情感和讲求写作笔触细腻,这在女性作家中更显其艺术的独特。莎菲、贞贞、陆萍等形象,在现代小说人物画廊里,很少有丁玲那样在刻画时将自己人生的体验,尤其是女性生活的感受,深深融合在她们身上的;尤其那来自心灵的振荡、灵魂搏斗的对于历史变革感受深切的描写,更凸现了其现实主义创作的真实性。

作品背景

这是一部日记体的小说,它在《小说月报》1928年19卷2号上发表后,主人公莎菲这个“满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印”、“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叛逆的绝叫者”,便引起了当时文坛极大的震惊,作家也由此获得了更大的声誉。这正是五四落潮以后知识女性精神追求和心灵颤动的生命真实在莎菲身上的集中体现。作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叛逆的、苦闷的、彷徨的知识女性形象。《莎菲女士的日记》翻开了五四以来郁达夫式的感伤抒情小说新的一页 ,从而也奠定了作家全部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的基调。

内容概述

这篇以第一人称为主的“独白体”详细描述了五四时期,一位女性和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缠。
女主人公莎菲,受着肺病的叨扰,疲于单调的生活和沉闷没有波澜的环境,这样的心境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敏感和出逃。苇弟作为莎菲长久的追随者,奉献给了莎菲无私的,近乎孩子般真诚的热爱,他总是一次又一次踏上莎菲的走廊,陪这位姑娘解闷,听她爽朗的笑声,尽管他丝毫不在乎这笑声是否出于伪装。

内容概述

另一个闯入莎菲世界的是名为凌吉士的南洋男子,他漂亮,会说话,善于体察颜色,却偏偏是风靡洋场的多情人。莎菲一时间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是出于对凌吉士道德人品的不屑,另一方面却是对他强烈难以克制的迷恋。
在对凌吉士的追求中,莎菲面临着旧社会的双重压力,有形处是苇弟为代表的友人对莎菲痴迷的谴责和对凌吉士的唾骂,无形处源自莎菲内心的不稳定性。试图挑战传统伦理的封闭,却不幸触碰到了新时代社会道德的毒瘤,对于自身的欲望采取压制和放任的双重态度,既有感于自身的“不正经”,又渴望他人的理解和支持。然则唯一能读懂莎菲日记的蕴姐早早病逝,在多方压力的逼迫下莎菲选择了南下自戕。

主要人物的代表

苇弟和凌吉士无疑是新旧社会典型的代表人物,苇弟从头到尾扮演了一个莎菲心灵世界的边缘形象,他单纯执着地向莎菲投食药物,莎菲的眼泪总是让他惊慌失措,经不住自己也跟着呜咽起来。“(他)把眼泪一颗一颗掉到我手背时,(我)却像野人一样在得意的笑了”,莎菲怀着复杂的心情“折磨”这个大小孩的心绪,像处在上风的“王”睥睨着自己的崇拜者,可怜自身,更可怜苇弟的处境。莎菲的叛逆心境无疑是五四时期时代新女性对自我情感的探索,在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下产生的病态心理,因而更渴求心灵的契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略显保守和笨拙的求爱。

主要人物的代表

凌吉士无疑是洋场新人的代表,不过他过多地汲取了新文明所带来的阴暗面,背叛妻子,沉沦风月场所,习惯于用金钱来衡量一个女人的价值,漫谈性爱,无所顾忌。然而,作为莎菲社交圈的一员,他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凌吉士无疑是个情场老手,借用补习的幌子一步步把手搭上莎菲的腰。这种浪子行迹是“可鄙的,卑劣的”,也是“浪漫的,触感的”。

主要人物的代表

莎菲作为摩登女子,有着现代都市颓废文明的特征:享乐主义与道德虚无主义共同造成的生命意识,使她们成为“胃的奴隶”与“色的奴隶”,成为放纵自我的情欲追逐者莎菲“还不是完全资本主义化的”。她是二者的混合物,既厌恶颓废的色欲又渴望放纵它。莎菲的“苦闷”隐喻启蒙主义与颓废主义的文明冲突,或者说,表达了启蒙主义遭到颓废文明挑战与侵袭的历史痛苦。这样,莎菲作为一个“Modern Girl”形象的审美意义,就不是反抗传统的“五四”时代意义的现代女性,也非新感觉派作家与茅盾小说中的新女性,而是一个启蒙文明向颓废文明衍变中的“历史中间物”,既时髦又守旧的行为与心理造就了她的形象特征与审美价值。

感悟

这是一幅旧的价值观已然崩塌,新的价值观亟待建立的困窘模样,从一个单一的角度看待莎菲,会得到这样的形容词“矫情”,“病态”,凌吉士无疑是莎菲情感的关键一环,一边清醒地了解此类花花公子的拙劣人品,一边寄希望于此人心灵向善的一面。当凌吉士哭着向莎菲说“你信我,我是不会负你的”,莎菲对此话的真实度又抱着强烈的怀疑:久经情场的老手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你我不禁想问:当新旧社会都不能满足当下青年的情感需要,这些敏感的年轻人究竟该何去何从?书中给了这样一句独白“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这条自我突破的道路无疑是苦闷且辛劳的,无数次的徘徊和自我否定大概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状态,至于莎菲们的结局,有好有坏,新的价值观终究会建立起来,不过那又是另一个时期的事了,我在这里只是想简单的记录下那些漂泊者的心情。

作者

施蛰存(1905-2003年11月19日),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其创作曾被呼之为“新感觉派”,作家也被归入与刘呐鸥、穆时英并列的“海派”。擅长描写现代人在都市中的孤独感和疏离感,特别注重挖掘都市市民的深层心理世界,这种倾向最终发展为他的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与新感觉派的其他作家相比,施蛰存的小说虽然有着同样鲜明的现代意识,但是叙事的技巧相对传统些,节奏比较平缓,故事性较强,并且有一种怀旧的气息和古典的诗情。他是最早认识到现代派是需要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作家,并且付诸了实践,他自己评价自己给中国小说带来的影响时说“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纳入了现实主义的轨道”,是比较公允的说法。

赏析《梅雨之夕》

《梅雨之夕》是他的代表作,该作同作者的其它小说一样 也描写了性心理、揭示了潜意识,但与《鸠摩罗什》、《石秀》等小说相比较,《梅雨之夕》显得文笔舒展,格调清新,艳而不俗。正是这种舒展而周密的心理描写和素雅清丽的格调使《梅雨之夕》成为吸引众多读者的名作。
《梅雨之夕》几乎没有情节,它仅仅记叙了一位下班回家的男子在途中邂逅一位少女之后的一段心灵历程。但在新颖而丰富的心理分析学理论的指导下,作者以娴熟的文字表现技巧对人物的心理层层剖析,把读者带进了主人公那丰富多彩而又微妙曲折的内心世界。
如果用一句话来介绍《梅雨之夕》,那就是“现代都市男女曲折隐秘内心欲望的深刻揭示”。

写作背景

作品艺术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竭力模仿西方意识流方法,打破故事情节结构作品的传统方式,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心理意识,大量采用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极有层次地、立体地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心灵历程,从欣赏、注意、好奇、旁观到怜惜、关心、疑虑、羞赧,当她再次传来心灵的信息,露出微笑时,他终于鼓起勇气去帮助她。这个细微曲折的人物心绪的变化,造成一种若即若离的情感联系,韵味绵长。
在人物意识流动中,把思想和感情,回忆与印象,想象与幻觉全部奇妙地糅合在一切,深层地开掘出人物的潜意识。当男女主人公在浸染着桔黄色灯光的迷蒙雨雾中并肩而行时,一种新奇的感觉使他陶醉,超常的喜悦和激动引起了他心理感觉的错位,直到与少女分手之后,才开始从错觉中走出来。

运用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人物塑造,突出了以性冲动为主要内容的潜意识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作用,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虽然结过婚却对别的女子充满了新的欲望,由于“力比多”的驱使以种种方式去寻求欲望的满足,小说十分细腻地表现了人物这方面的心理活动。
作者有意把西方新的创作方法,纳入现实主义的轨道,做到了中西结合,一方面表现出了主人公潜意识倾倒于对美丽女郎的追慕,带有现代心理小说的色彩
另一方面,主人公又能够“发乎情而止乎礼”,明显地带有传统文化的基因。心灵的自由跳动与强烈的自控意识相交叉,正是中西两种文化相撞击的反映,也是施蛰存新感觉主义小说的一大特色。

作品意义

《梅雨之夕》反映的正是传统文化与都市文化相撞一击所产生的一串心理旋涡,在繁华与喧嚣的背后,寻觅都市人身居闹市,却又孤寂忧郁和无法描摹的心理状态。
这种从乡镇文化生活走进都市文明社会,既滋长了都市陌生感又难以摆脱“怀旧情绪”。这种美好的遐想与道德自责的矛盾纠缠。
其实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在一方面表现出了主人公潜意识倾倒于对美丽女郎的追慕,另一方面,主人公又能够“发乎情而止乎礼”,明显地带有传统文化的基因。心灵的自由跳动与强烈的自控意识相交叉。

《梅雨之夕》是新感觉派小说中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中国真正的现代主义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山之作,它所表现出的鲜明特色,都具有心理分析的典型性特点。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很简单(绅士雨中送淑女),但却揭示了都市男女隐秘而曲折的内心流程,描写了写他们卑微的渴望的萌动和这种渴望的无声无息的破灭,展现了现代都市男女特有的情爱方式,这也正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故事中的绅士所有的行为看起来都像是不可理喻,实际上是他的潜意识在作祟,所有的不可理喻都是因为一个理由:对真实的爱情的向往。文章的题目“梅雨之夕”暗示的就是他的情感的现实处境,其中的少女就是他情感的梦寐以求的伴侣,但这所有的一切都绝对不可以诉诸于理性,所以他一回到家,梦立刻醒过来,向妻子撒了一个谎后,自然的真实的情感和性意识又重新被压抑了起来。这种情感的来或去,都不是刻意的,事先没有丝毫的征兆,潜在的意识和力量支配了所有的一切,同时又毁灭了一切。

作者及写作背景

路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早慧的天才,1940年路翎在从事文学创作后不久开始创作其代表作《财主的儿女们》。在创作过程中他受到了幼时在母亲的那些有钱亲戚家里所见所闻的某些启发。他于1941年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初稿并将其寄往当时住在香港的胡风,但这部手稿在日本进攻香港的战乱中被丢失。1942年初胡风在安全逃回桂林后鼓励路翎重写这部小说。随后路翎以惊人的速度于1943年11月和1944年5月分别完成了这部小说的上下两部分。在这部总长度超过一千三百页的小说分别于1945年11月和1948年2月以上下卷的形式出版之后胡风将这部小说称赞为中国新文学史上最壮观的史诗。

赏析《财主底儿女们》

1941年2月2日,在致胡风信中,路翎谈及《财主底儿女们》的创作缘起,是由于对“这一代(是布尔乔亚底知识分子)”未来命运的关切。路翎坦陈自己所认识到的一切,“我们要走哪一条路,这是决定了的,绝对决定了的。这一条路是如何的艰难、艰苦,也是知道的、了解的。在此,路翎似乎是有意识地对“未来之路”与“如何走向未来之路”做了区分。
但是,这部小说中又是充满混乱,深烙痛苦,稍带着病态与疯狂,没有一以贯之的事件、人物,乃至思想,所以“碎裂”便成为小说文本的意识状态,也成为其结构特征。

主要内容

《财主底儿女们》是路翎的一部长篇小说,共分为两部,以“一.二八“事变至苏德战争爆发之间共10年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苏州首富、大财主蒋捷三一家的分崩离析,着重描写了财主的儿女们不同的生活道路和命运归宿,力图挖掘并表现出身财主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民族战争年代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揭示了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小说的特点在于挖掘人物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格,表现”人民的原始的强力,个性的积极解放”和“精神奴役创伤”,这主要体现在蒋纯祖与封建家庭斗争,及参加抗日预演后心里面始终存在的巨大煎熬。小说结构庞大,气势恢宏,预演都用欧化句式,极富哲理思辨意味。

《财主底儿女们》有一种难以谈论的“巨大性”,其文本内部包含了不同的题材类型,既有家族题材,亦有成长叙事,而其中内隐的爱欲驱动力和外显的抗战叙述框架又构成小说总体的情节推动。但是,由于路翎没有找到人物行动与意识追求的“结合点”,于是“碎裂”既成为小说文本的意识状态,也成为其结构特征。研究者多注意到小说人物的精神面向,以不同视角从文本离析出各种主题。但是,小说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有意味的叙述形式,写作者的文本意识、对叙事的自觉反思以至所形成的形式结构或许潜藏着更多的精神密码。作为现代世界的“晚生子”,恰恰是在形式层面,透过叙事内容的主次取舍等小说技术问题,路翎呈现了“碎裂时代”的精神状况。

深层挖掘

《财主的儿女们》是一部旨在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作品,其特点在于这部作品体现出的巨大心理力量淹没了作品中的其他成份。作品的上卷对有钱的蒋家的众多成员进行了不断的反思,而下卷则集中探讨了蒋家兄弟中最年轻的蒋纯祖的精神历程。路翎在这部小说的序言中明显地表露出他在描绘这种动态的心理历程中所坚持的挑战态度:
“人们底生命是一个斗争底过程。在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宫殿,何况我们周围的这些宫殿是纸糊的;没有什么恒久的监牢,何况我们周围底这些监牢是偷偷地掩藏着的。年轻的生命,敢于轻视,摇动,击毁它们,这种轻视和攻击,在我们就等于创造。…… 但假如这些年轻的生命们前进了几步就期待着一劳永逸,艳羡起那些纸糊的宫殿和阴暗的监牢来了,那么,不管他们脸上是挂着怎样的笑容和眼泪,他们都必得被继起的人们,以那个伟大东西的名字,重重地击倒……”

这种强烈的挑战姿态在作品中产生了许多后果。由于其重点是议论而不是叙述,《财主的儿女们》并没有十分注意题材的典型性,情节发展的逻辑性,人物塑造的完整性和叙述观点的一致性。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用模仿现实或逼真这类我们通常用来检验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的标准来衡量这部独特的小说。还应该注意到作者的下列重要特点:年轻(路翎写完这部长篇小说时只有二十一岁);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尤其是在传统中国文学和思想方面;写作速度极快,因此无法注意作品的细微之处,无论这些细微之处是比喻性的还是有关其他方面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上述的种种因素在相当程度上使得《财主的儿女们》成为一部由一个年轻作者仓促写成的充满技术缺陷的小说。然而路翎的写作方式也有一个优点:这种写法使他能够毫不迟疑并毫无保留地倾注自己的想法。

赏析《小城三月》

作品概述

《小城三月》是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作品写于1941年7月。小说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对自由、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最终被传统的宗法制度所吞噬、香消玉殒的故事。这是一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纯熟的作品,承袭了作者一贯的散文化笔调,以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将一个极其普通的爱情故事渲染得凄凉哀婉,穿过几十年的时光,仍然带给人们强烈的震撼与反思。
从内容上看,《小城三月》好像是另一个《红楼梦》,但情感上又不是;平静之下,潜藏着细而深的情感,从容不迫,像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翠姨(与“我”无血缘关系)与堂哥恋爱了,封建社会之中,两人都很平静,几乎没有人知道,但最终也难免归于悲剧。

翠姨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女子形象,平静、克制,所谓“窈窕淑女”,有如林黛玉;其有一妹,则述其“大说大笑,不十分修边幅,和她的姐姐完全不同”。二人性格差异如此之大,却“因为家庭环境孤寂,竟好像一对双生子似的”。
 
萧红在其后期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多采用孩童视角的自传式写法,以小孩口吻去写真实而荒诞的故事,纯真从容之下,讽刺性十足、悲剧性十足;其独成一体的语言风格,天真有趣,富于韵律感和诗意美。而她一生的经历和女权思想,更是贯穿于其整个创作生涯。

内容赏析

“买绒绳鞋”一事,凸显翠形象
翠姨,她没有买,她犹疑了好久,无管什么新样的东西到了,她总不是很快地就去买了来,也许她心里边早已经喜欢了,但是看上去她都像反对似地,好像她都不接受。
从此我知道了她的秘密,她早就爱上那绒绳鞋了,不过她没有说出来就是。她的恋爱的秘密就是这样子的,她似乎要把它带到坟墓里去,一直不要说出口,好像天底下没有一个人值得听她的告诉……
翠姨深深地看到我的眼里说:“我的命,不会好的”

尾声再写“春”
春来,万物萌发,自由、解放之风吹动人心;女人们学习时新的穿着打扮,男孩则纷纷去外面读书。翠姨在这场转瞬即逝的春天里,接触到了“我”家的“维新风气”,实现了她心灵意识的转变,不能再向从前一样——在封建父权安排下生活。她想读书,想自由恋爱,想有自己的权利,想冲破这一切阻碍。但这只是她一个人的战斗,她所生活的环境没变,人心依旧,即使是与她互相爱慕的堂哥,最终也没有保全她。

题目深意

《小城三月》题目的寓意是:生命犹如美好春天一样短暂,又如春天般迅速地消逝。小说在结尾部分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色,突出北方春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类似昙花一现的特征,这与主人公的命运相吻合,从而也就使生动的景物描写具有了“美丽而苍凉”的社会文化意蕴。
小说以恬淡平静的笔调把镜头拉近,对女主人公翠姨进行了细腻入微且满带女性关怀的摄录,对其不幸的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和哀悯。小说里展示的是一幕幕细腻婉转的小儿女情态,尤其是少女们微妙而善感的心灵世界,她们息息相通,心心相印,亲密无间。

透过这样的儿童视角的淡淡诉说,展现了当时成人世界的粗俗和对感情的漠视。读者从“我”的没有任何道德评判的原生态叙述中,可以体会到翠姨内心的悲凉,认识到翠姨的悲剧正是几千年来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
如同鲁迅当年质疑“娜拉走后怎样”,萧红的难能可贵在于她透过一个普通青年女性在社会转型期矛盾、挣扎而最终成为新旧文化冲突的牺牲品的命运悲剧,探究传统道德伦理文化在一个觉醒少女内心深处的积淀,从而向人们揭示了超越这一故事本身的更深广的文化意蕴,对今天的我们仍有深深的触动与启示。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