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赞八十岁学绘画
植物画篇
动物画篇
动植物画篇
山水画篇
3
4
17
38
41
赞八十岁学绘画
从去年中秋节开始到现在,祥民小哥上网课学绘画,约三四个月。所有发到群里的习作,我们基本都收集起来,做了这个电子杂志。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技法如此进步可谓神速。不仅众多亲们不住点赞,就连我家的美术专业人士,都赞誉有加。平心而论,除得益于陈院长教学有方外,个人天赋和悟性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还与另一半,秀荣嫂的全力支持分不开。
人们常调侃晚年学技为“八十岁学吹鼓手”,小哥今年整整八十,能有此等高雅情趣,如此骄人成绩,实在令人欢欣鼓舞,击节叫好。
说来也奇,亲们中的老人,多有追求个人兴趣爱好:学绘画、练书法、学钢琴、写随笔、学编织、养花草。比我们的上辈人,幸福多了。国泰民安,和谐怡人,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我们曾经送了一套《芥子园画谱》给小哥,意在鼓励他兴趣日增,学画不止,不求成名成家,但愿生活愉悦。
对于绘画,我们是“老小白”,书中点评谈不上评论,只是海阔天空地联想,漫无边际地感悟 。如蒙画者和亲们喜欢翻阅这本电子杂志,我们就高兴,就知足了。
唐人有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说的是葡萄与美酒是佳配。
这画中葡萄配的是金龟子,配“金”有财气,该是绝配!
你看那绿葡萄和紫葡萄,蜡光闪闪,青翠欲滴,勾人无限美好的欲望。
常言道,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画了花,理应添上青枝绿叶。
其实这幅画亦讲夫妻之间,应该刚柔相济,互敬互爱,相敬如宾的道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据说,红色的荷花都是野生的,白色的荷花基本都是人工种植的。为什么,就不知道了。
前面那朵是青年,后面的是少年。我们都成莲蓬了。哈哈!
一架葡萄两个品种,这园丁有艺术品
古诗咏葡萄:
满筐圆实骊珠滑,
入口甘香冰玉寒。
若使文园知此味,
露华应不乞金盘。
《惠州一绝 》——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青色紫色葡萄一架生,格外有观赏性。葡萄新鲜,蜡光闪烁,分外馋人。
这幅画好像是学画开始不久画的,起点这样高,难怪专业人士都赞其有绘画才气。
晚年学画,就是个享受。不可轻易放弃,否则可惜了。加油!
兰花品种繁多,朱德最爱此花。
有着典雅高洁的品质与精神。
俨然翩翩君子也!
竹子挺拔,气度不凡。
四季常青,精力旺盛。
始终空心,虚怀若谷。
节节相连,高风亮节。
这几竿水墨竹子,可能是刚上手画的,远看像树,差些许苗条的腰肢。
《渌水曲》唐代: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这朵牡丹很美,引来一只蝴蝶,共唱一首“蝶恋花”曲 。
唐诗云:
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
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大白菜与莲蓬,大慨是夏天,正好吃莲子米。
大白菜有些老了,但不影响写实画作。只不过叶子颜色怎么变蓝色了?
常言道,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
《牡 丹》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
千娇万态破朝霞。
这虎头好神气,双目炯炯有神,胡须如同钢丝,两只门牙就是它的大杀器。
一看这画,立马想到成语:
生龙活虎;卧虎藏龙;虎视眈眈;如虎添翼……
这虎威风凛凛,眼睛凶光远射,好个神态。登高回望,随时准备搏击。
一看这画,立马会想到成语:
生龙活虎;卧虎藏龙;虎视眈眈;虎啸皓月。
三只虾画得不错,那身段,节状灰黑与透明段相间成趣。尾巴的黑白色也比较合适有荷叶和荷花,看样子是在荷塘里。
荷塘里的水,似有似无,深浅不明。
与荷叶比较起来,虾子的个体,好像太大了点。
这几只虾画得也很好,对于初学老人尤其难得。那身段,节状灰黑与透明段相间成趣。两只小夹子和若干细胡须,配合也适当。
群虾嬉闹成游戏,后边三只虾并排竞游,都不甘落后。
某人有画虾诗道:
世间万物多造化,燕雀牛羊牡丹花。
水中精灵君须记,逍遥最是小河虾。
两只孔雀虽没开屏,也美极了。孔雀是自然界最华美,最真实的禽鸟。
当今舞蹈大家杨丽萍,做梦都想自己变成一只孔雀。
这只孔雀开屏了,绚丽多彩。
杜甫诗句:孤舟寒江夜,独客故人心。
谁见池塘皋,孔雀舞东篱?
这只孔雀也开屏了,没有上色,另有味道。
汉朝流传一首诗,开头两句很有名: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鸡》——宋.梅尧臣
昂然大雄鸡,高冠紫沉羽。
星占太史局,树栖丞相府。
知时不失晦,得食曾呼伍。
幸无终夜鸣,须防人起舞。
梅花鹿,传说中是燃灯道人、南极仙翁诸神仙的坐骑。画出来都有一股仙气。
古诗云:
饮露鸣溪翠岭中,栖林跃涧御清风。
衔芝送瑞祥和兽,自在逍遥逐苍穹。
这是什么鸟?不认识。
鸟类是受保护的动物。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莫忘了!
这只虾子耍了单边。
是从前面虾群中游来的?
应该是条鲤鱼,好肥呀!斤把重是有的。
头部和身段画得还行,微微的红色加得好。
尾巴就差些火候。
后面像是条鲈鱼,瞎猜的。
应该是只喜鹊,乌鸦一般不大入画的。
有诗云:
山清水秀影相连,桃李春光蝶舞翩。
喜鹊枝头春画意,泛舟江上柳如烟。
是条锦鲤,观赏鱼类,好肥呀。都是游客投食喂壮的。
自然灾害年代,人都吃不饱,锦鲤肯定是瘦瘦的。其实,我们那时也没有见过这种鱼,是推理出来的。
鱼的头部和身段画得还行。
还是尾巴画得差些,比例有点问题。
这两只小鸡画得真可爱。构思好,神态好,色彩渲染得也好。
两小鸡抢食,那是生存的锻炼。像小孩打架,是童趣。换作是两只大公鸡,那就是生存斗争,残酷甚至血腥。
地上的印迹,如果改成小鸡的脚印,以此反映出两小鸡长时间抢食,那就更有意思了。
苍鹰!一只没有上色的雄鹰。
它正展翅俯冲,从云端直下,扑向草丛。厉爪钩嘴,随时将下面的猎物擒住,然后收入腹中。或是提回鹰巢,喂养它嗷嗷待哺的孩子们。
咏鹰诗一首:
苍穹翱翔一鹰雄,迎虚展翅跃万重。
万里云天逍遥游,横空出世呈威风。
常言道:神龙见首不见尾。
这回好眼福,见首,正在播雨。见尾,正在刮风。
梅花鹿,传说中是燃灯道人、南极仙翁诸神仙的坐骑。画出来都有一股仙气。
古诗云:
饮露鸣溪翠岭中,栖林跃涧御清风。
衔芝送瑞祥和兽,自在逍遥逐苍穹。
一群可爱的小蜜蜂,毛茸茸的,都在振翅飞舞。是去寻花采蜜,还是回巢交差,问谁可知?
看见这群精灵,不由得耳边响起小时候常唱的儿歌: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盖新房,小蜜蜂采蜜糖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生活就是如此丰富多彩。
开屏孔雀与紫色葡萄,色彩丰富,绚丽斑驳。葡萄新鲜,紫光闪烁,小孔雀都看馋了。这东西好吃吗?
杜甫诗句:
孤舟寒江夜,独客故人心。
谁见池塘皋,孔雀舞东篱?
这几串紫葡萄,是种在“东篱”下吗?
一群可爱的小精灵!
这是兰花吧?
这是怪石吧?
这是八哥?斑鸠?鹧鸪鸟?
这是谜语画!
葫芦与蜜蜂。这几只蜜蜂比前面画的差点。葫芦画得不错,新鲜得很,还有光泽。 画一两个小点的淡绿色葫芦挂上去,可能更加生动些。
竹子、兰花、怪石、休息的鸟儿,再配上宗宗溪流,就是大自然的一个小美景。
一个退休老人们常去的打卡地。
鸟儿应该歇息在石头上。画中竹子仍然笔挺,除非内有钢筋。
山水画,有气势。还有三叠瀑布飞流直下,落差恐怕共有九千尺吧?
李白诗云: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一幅山水画,动态有气势。这幅山水画,静态有灵气。
唐人张志和有词云:
西寨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幅山水画动感更强,更加有气势。山下激流中,船夫正在奋力划船,逆流而上。人与大自然搏击,生动极了。
李白有诗云: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南水乡美景,小桥流水人家。
那拱桥,那青堂瓦舍,特别是侧门外下到河边的石板阶梯,都是典型的水乡建筑。
渔民在撒网捕鱼,可见这里环境多么宜人。
宋人白侍郎诗云:
步入罗湖石径斜,阴阴乔木锁烟霞。
小桥流水君须记,便是丁和处士家。
绘画习作:丁祥民
编辑排版:明剑昆华
点评文字:沙湖剑华
2023年5月25日
谢
谢
观
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