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云起 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学习专刊(第四期)_副本

其他分类其他2023-12-07
163

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

2023年12月
(总第30期)

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团委

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
学习专刊第四期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
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2016年

2021年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纪实

目  录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指示

青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

八月的青海高原,群山巍巍,风光壮美。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在时任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郝鹏陪同下,来到海西、海东、西宁等地,就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考察。
8月22日上午,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下午即驱车前往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考察。这是我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
青海利用这里的盐湖资源,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发展盐化工业。目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形成钾盐、钠盐、镁盐、锂盐、氯碱5个产业群,其金属镁项目是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项目。在盐湖码头,他听取了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了解企业综合利用盐湖资源、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情况,并察看氯化钾、氢氧化钾、硝酸钾、锂电池、镁合金等盐化工产品展示。随后,他沿栈道步行至盐湖边,察看现代化机械采盐操作,了解盐湖资源储备保护、开发利用等情况。
习近平指出,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区内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让盐湖这一宝贵资源永续造福人民。

离开盐湖码头,习近平驱车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视察。该村为藏族村,是一个移民定居点。2004年11月,128户407名牧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从400多公里之外、海拔4700米的地方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习近平一下车,老村支书更尕南杰就迎上前向他敬献哈达,村民向他敬献切玛、青稞酒。习近平在村委会听取该村生态移民搬迁、民族团结创建、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介绍,随后视察村容村貌,并到藏族村民申格家中察看住房和生活情况,同一家人亲切交谈。
申格从多方面赞扬生态移民政策好,并拿出自家的草原证、医保卡给总书记看。看到乡亲们衣食住行各方面条件比较好,有稳定的收入,普遍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习近平很高兴,对他们说你们的幸福日子还长着呢。
习近平指出,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生态移民是落实这项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组织实施好。习近平强调,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
临别时,村民们身着鲜艳的藏族服装,扶老携幼,来到村口欢送总书记,他们手挥哈达,不停高喊“扎西德勒”,习近平同乡亲们一一握手,祝他们日子越来越美满。欢乐祥和的动人场景,展现了总书记同藏族同胞心连心的真挚情感。

23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考察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班彦村。新村建设即将竣工,一排排院落规划有致。习近平详细了解新村建设方案,进入村民新居察看面积、结构、建筑质量,同监理新居建设的村民们交流。
在土族贫困户吕有金家,习近平同一家人围坐一起,看反映乡亲们一直居住的旧村状况的视频。得知去旧村有7公里陡峭崎岖的山路,村民祖祖辈辈居住在出入不便、严重缺水的地带,习近平对一家人说,党和政府就是要特别关心你们这样的困难群众,通过移民搬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拿起扶贫手册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逐一询问发展种养业、参加劳务培训、孩子上学、享受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扶贫措施的落实情况。
习近平指出,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移民搬迁要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让他们参与新村规划。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结合起来。离开新村时,土族群众闻讯而来,在村口列队,欢声雷动。习近平高兴地同他们合影留念。

23日下午,习近平在西宁市考察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
在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习近平结合多媒体演示,听取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情况和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情况介绍,通过远程视频察看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昂赛澜沧江大峡谷、昆仑山玉珠峰南坡、青藏铁路五道梁北大桥等点位实时监测情况,并分别同玛多县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杂多县昂赛澜沧江大峡谷两个监测点位的基层干部、管护员进行视频交流,听取他们保护生态情况汇报,并就做好管护工作做了深入交流。
习近平通过视频向当地各族干部群众表示问候,希望大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齐心协力管护好湖泊、草原、河流、野生动物等生态资源,生产生活都越来越好。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
在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习近平了解该企业发展光伏全产业链及科技研发、生产经营等情况,到车间视察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察看成品展示,了解制绒、刻蚀、镀膜、丝网印刷、高温烧结等生产工艺。他对青海依托日照充足、光热资源富集等优势发展清洁能源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习近平指出,发展光伏发电产业,要做好规划和布局,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突出规范性和有序性。他希望国有企业带头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和产品,在创新发展方面发挥更大引领作用。

考察期间,习近平听取了青海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肯定。
他希望青海在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建设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习近平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全党必须抓紧抓好的重大任务。
要充满信心、保持定力,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发展新境界。
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着力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习近平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全面得到加强。
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强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加强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设,加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要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做到多政策、多途径、多方式综合发力。
要通过改变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产能力实现脱贫,还要有巩固脱贫的后续计划、措施、保障。
要深入抓好玉树地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让当地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习近平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做到和睦相处、团结共进,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
习近平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是全党的重大任务。
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担当责任,严格按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办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都不能拿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交易。
要坚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形成以上率下的浓厚氛围。
要处理好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激励和约束、惩处和保护等方面关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体现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事业发展上。
王沪宁、栗战书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考察期间,习近平在西宁亲切接见驻青海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和团级单位主官,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驻青海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范长龙陪同接见。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纪实

青海,屹立世界屋脊,北依巍巍祁连、中贯莽莽昆仑、南峙唐古拉山,承担着保护“中华水塔”、三江源的重大使命,是中国乃至东亚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也是一片团结热土。在这个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的省,各民族手足相亲、交流交融,率先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的生命线,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建党百年之际,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踏上高原,看企业、访社区、进农村、考察自然保护区,发表重要讲话,为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高天厚土,一幅大美画卷铺展开来。

7日下午,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片忙碌景象。
一块块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藏毯挂满展示墙,上面编织着字符、花鸟、风景等各类图案,写实的、抽象的,传统的、现代的,花样精美,令人目不暇接。
“真是琳琅满目。”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致走近察看,不时用手触摸感受藏毯的质地。
近年来,正是依托优质原料、独特民族风格和精湛制作工艺,一块块藏毯走下高原、走向世界。
“你们企业有什么特色和优势?”总书记问。
“我们公司最大的特点是生产原料90%以上都是天然的。”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采用的都是产自青海的天然绵羊毛,俗称“西宁大白毛”,还有优质牦牛毛,织出的藏毯不仅坚韧耐磨,还绿色环保。
走到原料展柜前,总书记拿起黑色的牦牛毛、洁白的绵羊毛,用手指轻轻揉捏,“感觉确实不错”。
“现在藏毯的市场需求怎么样?你们主要是销往国内还是国外?”总书记接着问。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挂毯,显得有艺术氛围。这些年市场越来越好,国内国外需求量都很大。”这家企业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实现产值4200万元。
在青藏高原,编织藏毯已有千年历史,通过代代相传、改进创新,既保留了传统技艺,也焕发了新的风采。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企业车间里,加牙藏毯非遗传承人杨永良正在手把手给身边的徒弟教学。
“你这个手艺是祖传的吧?第几代了?”总书记停下脚步,同杨师傅交流了起来。
“到我这是第七代了,我8岁起就跟着父亲学洗毛、捻线。”
“编织这样一幅藏毯需要多长时间?”
“一个人差不多要一个月。”
总书记勉励他:“你这个手艺很珍贵、很有意义,一定要传承弘扬好。”
一块块藏毯,拉动起就业的链条。
企业负责人告诉总书记,他们公司绝大多数职工都是本地的,高中以下学历占80%以上。“很多住在附近的家庭主妇,来企业接受培训,三五年之后就能成长为熟练技工,平均月工资可达到四五千元。”
“发展产业就是要带动就业。”总书记点头表示肯定,“从这点来看,藏毯产业不仅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从生产车间,到功能性检测室,再到设计部门,总书记一路看了下来。
“百闻不如一见啊。”离开公司时,面对围拢过来的企业职工,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及感受,“藏毯是我们藏族一个很有特色的产业,你们企业在这个领域打出了品牌,很好地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在一起,契合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希望青海发展更多这样符合地方实际的特色产业,靠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我到地方考察,总要到农村、城市社区,看看人民群众生活得怎么样,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交流推广,有什么操心事、烦心事需要我们解决。”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西宁市文汇路街道的文亭巷社区。
这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大社区,有住宅小区13个,居民2.2万多人;这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有藏、回、蒙古、撒拉等少数民族居民1000多人。
社区党委书记刘翠青向总书记汇报,这些年来,社区紧紧抓住“和睦”这两个字,以“五融五筑·和睦家”品牌建设为主线,将辖区内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党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事务共商、活动共办、服务共做、党员共育、阵地共用的联动大党建格局。
走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书画室、舞蹈室、阅览室、康复室等一应俱全,歌声悠扬、翰墨飘香。
便民服务窗口前,总书记见到了65岁的藏族大妈多杰卓玛。
她告诉总书记,社区有个“爱老幸福食堂”,今天专门来办就餐卡。
“什么人可以就餐?”总书记问。
“目前主要面向户籍在社区里的60岁以上老人。”工作人员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来到位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二层的“爱老幸福食堂”。
“伙食费高不高?”总书记问。
“不同对象有不同优惠,一荤两素市场价18元,60岁以上老人享受幸福价6元,80岁以上享受高龄价3元,其中属于低保、特困等四类老人只要1元。”刘翠青一一道来。
“分得很细,工作做到家就要这样。”总书记称赞道。
“咱们这里又方便又干净,中央厨房统一配送,每种饭菜都要留样检验,保障食品安全。”刘翠青自豪地说,“现在每天有40多位老人用餐,他们中有不少独居老人。有一位老人激动地说,社会主义好啊,这辈子赶上了!”
“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就应该是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道,“你们做得很好。敬老尊贤,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层阅览室里,刚刚放学的孩子们正在“四点半课堂”写作业、做手工。临近端午,桌上摆着五颜六色的纸龙舟和香包,总书记看了直夸孩子们手艺好。
“孩子们放学后,得有人接得住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首先这件事要由学校来办,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学生基本的学习,学校里的老师应该承担起来。不能在学校里不去做,反而出去搞校外培训了,这样就本末倒置了。现在教育部门正在纠正这种现象。”
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当然,如果孩子们还有时间精力,来到社区里,引导他们做一些符合兴趣的事情,这种形式也很好。”
歌声悠扬,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了舞蹈室。
“歌之缘合唱团”正在这里排练献礼“七一”的红色歌曲。61岁的卓玛才仁站在第一排,用高扬优美的藏语领唱:“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总书记带头鼓起掌来:“《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唱出人民群众特别是藏族同胞,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这个歌在‘七一’的时候唱很有意义。”
歌声里流淌着百姓真挚的情感、洋溢着人们幸福的生活。
离开社区时,居民们围拢到总书记身边,依依不舍。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一个社区要搞好,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组织,把社区各方面服务搞周到,把群众自治性的事情组织好。”
“安居才能乐业,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看着人群中的孩子们,总书记面带笑容,“等这一批小家伙长大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又不一样了,我们人民的生活又会上一个水平。从现在开始,为了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我们再接再厉!”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作出的这一重要指示,至今依然振聋发聩。
“我之前去看了三江源、祁连山,这一次专门来看看青海湖。”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总面积70多万平方公里的青海省因其而得名。
从西宁出发,乘火车、转汽车,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拔3200多米的青海湖仙女湾,实地考察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仙女湾位于青海湖西北侧,属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夏日的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波光粼粼,一望无际。
当地有关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近15年来,青海湖水位上升了3米多、面积扩大了300多平方公里。
“现在水有多深?”总书记问。
“平均18米,最深28米。”
青海湖水位持续上涨,有利于周边气候变湿变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野生动植物和鸟类栖息环境以及整个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从仙女湾远眺四周,水系、滩涂、水生植物等生态景观类型丰富,碧波荡漾,飞鸟翔集,呈现出典型的湿地风貌。
“这里水质怎么样?”“鸟类有多少种?”“禁渔是怎么搞的?”围绕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和保护工作,总书记问得很细。
3个月前,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现场,从小生长在祁连山脚下海北州门源县的孔庆菊代表,向总书记介绍了近年来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的变迁。
这次,站在青海湖边,遥望巍巍祁连,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听取了青海省关于祁连山自然生态情况的汇报,特别关注询问祁连山冰川同青海湖水源之间的联系情况。
沿着木栈道,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周边环境:远山如黛,碧水无垠,草原上牛羊成群,天空中飞鸟翱翔……
“看到这样的景象,总会想起王洛宾在青海创作的那首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正是充分吸收了这里的精华养分,他才为人类艺术宝库增添了这样美好的作品。”
在总书记心中,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环顾四周,他反复叮嘱当地党政负责同志,青海在生态文明方面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分量很重。要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
9日上午,在听取青海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党中央下决心保护青海生态环境的战略考量。
他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海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要地,要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海有青海的特点,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在全国大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青海90%以上国土属于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
青海省主要负责同志在汇报工作时提到,青海正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肯定:“我注意到你们加了个‘冰’字,体现了青海生态的特殊性。这个‘冰’字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加的。”
对生态环境保护,对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
2014年8月、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木里矿区破坏性开采作出批示。
这次在听取青海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木里问题要抓好整改,不留尾巴、不留遗憾。今后,这类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能搞下不为例。

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一个藏族牧业村。在政府帮助下,牧民们从远处的草场搬迁安置到这里。
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平均海拔3300米的村子。
蓝天白云下,一排排红瓦黄墙的平房小院错落有致,笔直整洁的村道两旁立着太阳能路灯。
“欢迎总书记!”50岁的村民索南才让带着一家三代站在家门口,向总书记献上洁白的哈达。
索南才让5个月的小外孙尚在襁褓中,总书记见了十分喜欢:“小家伙长得很漂亮,看着很聪明。”
走进小院,迎面是一个玻璃房,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十分温暖。
“用的是自来水吗?污水怎么处理?”一如既往,总书记十分关注农村改厕工作。
“现在村里都用上了自来水,污水都是统一的下水管道,集中处理。”村干部回答。
走进卧室、客厅,看到屋里装着吊顶、贴了墙纸,衣柜、电视机等家具家电齐全,总书记笑着说:“家里头布置得很精致。”
围坐在客厅里,总书记同一家人拉起家常。
索南才让拿出一张老照片给总书记看,那是在17公里外草场上的老房子,两间低矮的土坯房。
总书记接过照片,仔细端详:“过去条件确实比较艰苦,现在改善多了。”
索南才让告诉总书记,2014年底,政府补贴4.7万元、自付1.5万元,一家人住进了这个宽敞的砖瓦房小院。
“搬过来后都做些什么?”总书记问。
“我是草原管护员,一个月工资1200元;女儿是环卫工,月工资2400元;女婿在县里电视台工作,每月收入2700元……”
索南才让给总书记算起了细账:除去这些固定工资收入,家里还有80只羊、20头牛,去年仅出售牛羊就赚了2.5万元……
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一家人脸上。
“很好啊!”总书记十分欣慰,“下一步,你们生活上还有什么期盼、什么打算吗?”
这么一问,索南才让也不知怎么回答,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没有了、没有了。”大家都笑了起来。
“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挚的心声。
总书记感慨地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了,我们这个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长征的时候,红军路过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和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留下了很多美丽的故事。”总书记接着说,“现在,我们共产党的各级干部到哪都要问一声乡亲们:还想过什么样的好生活?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来推动、来实现。”
总书记起身告别,一家人依依不舍。
“总书记好!习主席好!”索南才让家门口的道路两旁,早已围满了村民,大家纷纷捧出洁白的哈达,热烈地鼓掌,高声向总书记问好。
面对热情的乡亲们,总书记深情同大家说:“看到你们感到很高兴、很亲切,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看到你们村子变化很大,大家过得很幸福,我们很欣慰,能感受到大家对党和政府的深情厚谊。”
总书记给大家讲述了“石榴籽”这个比喻的出处:
“维族同胞说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这个词很形象。各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
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表示:
“现在,我们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在前面。我相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更加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那个时候,一个幸福的国家、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定会建设起来。”
“一定要坚信明天会更好!”总书记语气坚定。
掌声、欢呼声,回荡在美丽的青藏高原。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指示

习近平指出,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区内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让盐湖这一宝贵资源永续造福人民。
习近平指出,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生态移民是落实这项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组织实施好。习近平强调,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
习近平指出,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移民搬迁要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让他们参与新村规划。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结合起来。离开新村时,土族群众闻讯而来,在村口列队,欢声雷动。习近平高兴地同他们合影留念。
习近平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全党必须抓紧抓好的重大任务。
要充满信心、保持定力,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发展新境界。
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着力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习近平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全面得到加强。
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强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加强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设,加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要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做到多政策、多途径、多方式综合发力。
要通过改变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产能力实现脱贫,还要有巩固脱贫的后续计划、措施、保障。
要深入抓好玉树地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让当地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习近平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做到和睦相处、团结共进,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
习近平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是全党的重大任务。
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担当责任,严格按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办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都不能拿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交易。
要坚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形成以上率下的浓厚氛围。
要处理好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激励和约束、惩处和保护等方面关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体现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事业发展上。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指示

习近平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结合实际、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要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发创新活力。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起政治责任,统筹抓好财政、税收、审计等工作,严肃财经纪律,把各方面资金管好用好,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严格执行党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
习近平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要继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政策支持,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要加强雪山冰川、江源流域、湖泊湿地、草原草甸、沙地荒漠等生态治理修复,全力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要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稳固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习近平指出,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以有效举措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育、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统筹解决好,妥善处理生态和民生的关系,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做大做强有机特色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牧民素质,繁荣农牧区文化。习近平请青海省委和省政府转达他对玛多地震灾区各族群众的诚挚慰问,要求切实抓好灾后恢复重建,解群众难,安群众心,暖群众情,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习近平强调,青海是稳疆固藏的战略要地,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承担起主体责任。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坚决维护国家安全。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一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能忘记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二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三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广大党员、干部要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确保党的肌体健康。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扛牢青海担当

【导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生态保护工作,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本文深刻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怀嘱托,并全面总结青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决扛起“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

青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

(陈刚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生态保护工作,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履行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为美丽中国建设扛牢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以生态文明建设造福中国、影响世界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青海结合省情实际,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实践载体,更加自觉地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把握蕴含其中的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等辩证统一关系,深刻领会“十个坚持”的核心要义,持续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品格和时代价值的认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在基层和地方工作的实践探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和地方对生态保护的早期实践足迹,愈发真切地感受到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情怀和担当:早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时就深刻认识到,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曾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五下长汀,亲自关心、指导和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浙江工作期间,以深远的战略眼光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在上海工作期间曾指出,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力气解决一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实践探索,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源头活水、奠定了实践根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发展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一思想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要义,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致辞和重要讲话,在讲到生态环境保护时,总书记多次引用《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易经》的“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观点,并赋予崭新价值和时代内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反复研读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根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形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写进党章和宪法。十年再回眸,一个最大的感受:正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才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长卷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世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个最突出的感受: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引方向,也为全球环境治理提出积极倡议。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倡导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并进一步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不懈努力,彰显了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把脉定向是事关国家安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明确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明确了“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指出“‘中华水塔’是国家的生命之源,保护好三江源,对中华民族发展至关重要”,用“国之大者”“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嘱托青海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把脉定向,青海必须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领悟、坚决贯彻。
青海的生态资源,是青海的、更是全国的,要在为国家守护生态资源中体现青海担当。青海生态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高山峰顶冰雪覆盖。青海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盐湖资源得天独厚,钾、镁等10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储备地,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青海生态地位重要,地处地球第三极,是全球冷源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祁连山被誉为河西走廊的“天然水库”;青海湖是阻止西部荒漠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为国家守护这些生态资源,青海责任重大,只有坚定不移做大自然的守护者,才能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履行好青海责任、扛牢青海担当。
青海的生态价值,是青海的、更是全国的,要在为全国创造生态价值中作出青海贡献。青海是巨大的碳汇盈余地,植被碳库占比排在全国前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全国第一。三江源每年为下游提供600亿—700亿立方米淡水资源。清洁能源综合开发条件居全国首位,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87万千瓦,风能可开发量超过7500万千瓦,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建成投运,实现华东、华北等地区10余个省市用电减排。青海具有独特的冷凉气候条件、洁净生产环境、多样农牧资源,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优势明显。为全国创造更大的生态价值,青海使命光荣,只有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才能在挖掘生态潜力、释放生态红利中发挥青海作用、作出青海贡献。
青海的生态保护成效,是青海的、更是全国的,要在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彰显青海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海“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经过五年多的试点探索和一年多的建设实践,三江源国家公园顺利完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积累经验”“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重大任务。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全面完成试点任务,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式启动,青海成为全国唯一的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海“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扎实开展地球第三极和“中华水塔”保护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狠抓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十年来,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提高11%、30%以上,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为国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青海任务艰巨,只有坚定不移做到生态保护优先,才能在生态报国中体现青海地位、彰显青海作为。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是青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扛牢扛实的重大政治责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青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坚决扛起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
今年4月19日,在青海省委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的前一天,我专程前往天峻县调研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看着木里矿区破坏性开采在草原上留下的巨大天坑,望着聚乎更5号矿坑岩壁上那个鲜红硕大的“警”字,让我深感青海生态保护的责任重大。“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警言振聋发聩。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干部为政一方,必须为一方生态负责,对待生态问题必须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综合账,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才能让青海的绿水青山成为造福中华民族的金山银山。
奋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指示,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奋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个新高地”,全方位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好国家公园示范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的重要指示,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好样板,协同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全面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加快推进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申报工作,高标准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着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国家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指示,着力构建以产业“四地”为主体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现代化盐湖产业体系;紧抓当前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持续扩大基地规模、补齐电网短板、突破调储瓶颈、加快电能替代、提升消纳能力;推进旅游产业从传统观光型向生态体验型转变,大力发展高原极地旅游;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产业,让绿色有机成为“青字号”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决防止产业“四地”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采”“过牧”“过游”等问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在实现“双碳”目标上先行先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指示,围绕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供给,稳步提高省内绿电消纳比例,有序扩大绿电外送规模。从供给、消费、固碳“三端”发力,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努力率先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率先走出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依法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对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具有重要意义。青海将把这部法律的贯彻落实作为检验履行“国之大者”政治责任的重要标尺,认真学习宣传、深入贯彻实施,不断完善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聚焦草地退化、冰川退化、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贯彻落实好保护法条款,全力推进好生态保护。
在生态保护中勇于斗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指示,坚决与错误的发展观、扭曲的政绩观作斗争,保障新发展理念在青海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充分认识“生态保护红线”要靠斗争精神来落实,坚决与一切为了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充分认识“两个生态”要靠斗争精神来建设,坚决与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甚至背后搞权钱交易的行为作斗争,坚决杜绝权力任性、监管失灵,坚决杜绝层层监督、层层失灵,坚决杜绝漠视“国之大者”的不担当、不作为,做到有责必究、追责必严,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青海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原大地闪耀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辉。

加快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经济日报》访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2023-11-16)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请问青海是如何落实这一重大要求的?在具体推进中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积累了哪些可复制的经验?
陈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明确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明确了“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求我们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把脉定向,我们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领悟、坚决贯彻,倾注主要精力履行守护生态安全重任,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奋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个新高地”,全方位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大事要事:其一,建设好国家公园示范省。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好样板,协同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全面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加快推进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申报工作,高标准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其二,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中华水塔”和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构建“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湿地面积排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9%,青海湖裸鲤从保护初期的2600吨恢复到11.4万吨,藏羚羊由最少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其三,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城乡垃圾治理行动,深化“无废城市”创建,高标准创建“洁净青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三大江河出省境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连续两年达到100%,年均出境清洁水量在600亿立方米以上,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其四,有序实施“双碳”行动。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旅”等生态赋能型、生态影响型、生态利用型产业,新型电力系统和零碳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全国领先。积极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你刚才问青海积累了哪些可复制的经验,我从五个方面说一说我们的体会认识:一是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思想中树牢生态理念,在悟思想中寻找答案方法,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对照思想反思问题、深化实践,确保了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我们深切感受到,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有多深、领会有多透,对生态文明建设看得就有多远、把握得就有多准。二是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清单,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以党的全面领导实现了全省上下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确保了“国之大者”政治责任落实落地。三是坚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注重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全要素全链条,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在规划协同、资金协同、项目协同上突出系统性,实现了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成效的不断拓展。四是坚持建立国家公园统一规范的管理体制。坚持深化改革、推陈出新,建立了权责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监管权分离、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相向而行、良性互动、有效融合的新型保护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五是坚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完善生态文明领域改革顶层设计,搭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使生态文明各项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树立“青海范例”。

记者:近几年,青海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打造基地、高地、目的地、输出地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果?
陈刚:产业“四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准把脉青海的省情定位和战略地位,充分发挥青海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我们指明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我们积极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形成现代化盐湖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2022年,青海盐湖钾肥产量占全国农业生产需求一半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青海力量;加快构建“一芯一环多带”旅游发展格局,推动生态和文旅深度融合,大美青海成为国内外的热门打卡地,山宗水源净土、地球第三极品牌形象更加彰显;做大做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坚持提质、增量、补链、扩输并举,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绿色有机成为“青字号”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
  这里,我想着重介绍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情况。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正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但不容乐观的是,全球推进气候治理、发展清洁能源之路并不平坦。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青海就是这个重大转变的生动实践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提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希望青海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的殷殷嘱托。我们一方面持续扩大基地规模、补齐电网短板、突破调储瓶颈、加快电能替代、提升消纳能力,清洁能源进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另一方面,我们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青海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绿电5周”不断刷新世界纪录。青豫特高压外送通道投运以来,累计外送清洁能源282亿千瓦时,支撑中东部地区减排二氧化碳2646万吨以上。前三季度,全省电力总装机达486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2%,居全国前列。截至2022年底,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33.2%,居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加快节能降碳减排提供了青海方案、作出了青海贡献。
  面向未来,我们期待展现更多的青海担当,在潜力优势上,青海太阳能资源全国第二、水电资源全国第五、处于我国Ⅳ类风区,我们还有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有待开发,现有清洁能源用地不到1000平方公里,只占可利用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一,发展的空间很大。在降碳减排上,我们植被碳库占比排在全国前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全国第一,已有的碳汇基础、可预期的新增碳汇空间潜力巨大。在能源供给上,面对全国电力供应的结构性短缺问题,我们计划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达8600万千瓦以上。目前,正在谋划新的特高压外送通道,力争为保障全国能源安全、缓解结构性缺电贡献青海力量。

答记者问

记者:今年以来,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退,市场预期仍然谨慎的情况下,前三季度青海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全面恢复态势,请问这方面的情况如何,将如何延续这种向好态势?
陈刚:青海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今年以来,我们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稳中向好、全面恢复。前三季度的经济工作,我们概括为“稳”“新”“好”。“稳”体现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我们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位,采取一系列既管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水平0.4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1%,主要指标向好拉动全省经济稳步恢复。“新”体现在新动能加速赋能。我们坚持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启动建设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年度新开科技项目402项,新增产值12.96亿元,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的计算机通信、化学纤维、医药制造等产业势头强劲,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碳纤维产量倍速增长。还有,西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建设,“数据援青”工作全面启动,绿色能源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基地加快建设,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绿色大数据中心建成投运。这些都为青海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好”体现在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十大类41项民生实事工程,财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7.6%。我们聚力解决群众上学、就医、就业、住房、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群众的“三感”有了明显提升。前三季度,全省就业收入稳中有增,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8%。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一以贯之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牢牢抓住“稳”的关键点,保持“进”的好态势,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一方面,持续夯实“稳”的基础。努力在全面落实国家宏观政策中抢抓机遇,常态化推进助企暖企行动,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围绕延链补链做实“百亿项目引领、十亿项目示范、亿元项目支撑”,重点推进项目建设,多点发力扩大投资,加大提振市场消费、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扩大就业容量、优化就业结构,定向精准发力,务求见行见效。另一方面,持续拓展“进”的空间。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完善落实一批关键领域改革举措,加快省级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推进关键技术创新攻关。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编制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出台支持海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建设高原美丽城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推动落实拜会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相关省市对接事项和战略协议,加快推进与央企战略合作协议落地。
  感谢经济日报社一直以来对青海发展的高度关注和宣传,祝愿《经济日报》越办越好。

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团委主办

中国人民银行海东市分行团委承办

2023.12

图片均源自新华网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