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商业期刊

其他分类其他2024-02-27
61

研发内参

R&D INTERNAL REFERENCE

34

2024年1月

单位:寰宇东方启东箱厂

主办:研发中心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封面:何中华

产品研发

赣锋储能箱项目推进

赣锋液冷储能箱的外形尺寸为标准尺寸,20HC,在这个项目中,由于客户缺乏相关经验,只提出了一些笼统的基本要求,这对箱体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其中两个主要难点是箱内的消防和电气舱内设备的布置,这两个方面需要我们完全靠自己来完成。
尽管该项目的箱体设计只是半集成的,电池包、高压箱和水冷机组等定型设备已经占据了箱体大部分空间,我们必须在剩余的有限空间内安排水消防的进水管、防冷凝空调、配电柜、消防控制盒、风机控制盒、铜排组件以及风道的布置。这对于箱体的整体布局设计提出了一定要求。

1

在项目推进中,电池包和高压箱是储能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客户在我们设计过程中迟迟无法确定最终设计方案,这给项目的推进带来了困难。为了保证项目能按时完成设计冻结,我们一方面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催促客户提供方案,同时还采用更具兼容性的设计方案推进项目,以减少未来的改动量。
为了加快项目进展,我们成立了临时项目组,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任务分解。同时,我们的工艺工程师也在进行工艺卡的制作。这次任务不仅锻炼了团队的协作性,还提高了项目执行的效率。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保持与客户的密切沟通,以确保最终的设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项目的要求。
                                    图文:朱卫东

2

10尺海外储能箱项目进度

春节假期前,项目组就10尺海外储能箱项目同客户进行了多次阶段性的交流沟通,对模型进行了多次调整,目前就假期前客户给出的最终反馈建议,对模型进行定稿调整,同步进行部装图的绘制。
客户场地中现有的同类型10尺储能箱是在标准冷箱箱体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改造,以达到使用要求。本次样箱在保证功能性的情况下,从根本上重新对钢结构进行设计,如用钢地板代替T地板、底架结构由开放式调整为密封结构、采用钢地板下方预埋紧固件的方式固定设备底架和电池架底架、铰链板调整为焊接式、顶部凹陷结构调整为便于排水的结构等。结构的重新设计可以大大缩短制造周期和成本,有利于稳定持续地批量生产。

3

电池架是本次项目的难点。常规储能箱电池架立柱与箱体焊接固定,电池托架采用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固定到电池托架上。本次的电池架主要由底盘、电池架立柱、电池轨道、电池上限位、电池前端限位、电池后端限位、电池架顶盖、铜排组件以及各连接部件组成,所有的连接方式均为铆接或螺接,电池架与电池架之间在顶部靠零部件连接,最终整体与箱体的两侧,顶底用螺栓限位固定。由于纯装配式的电池架容易变形,同时对零部件孔位的精度要求较高,并且安装难度较大。在组织的设计评审会,对其中的难点重点也进行了沟通确认。
                                    图文:唐伟微

4

泛亚双层运车架进度

泛亚双层运车架试制两台样架已经完成制作,近期将会进行装车试验,以此验证双层运车架的结构强度和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后期将邀请相关专家及领导进行现场观看双层运车架装车试验,并给出宝贵的建议。
下一步将根据专家和领导的建议,对双层运车架的结构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双层运车架潜力巨大,市场广阔,预估未来市场年订单量可达到500台,本次的研发项目已经完成初步的总体结构设计。
                                    图文:刘梁伟

5

WANHAI 40开顶箱生产总结

WANHAI向启东箱厂下了一批40’软开顶箱订单,该软开顶箱的顶部结构和之前生产的常规软开顶箱结构不同,主要体现在活动门楣及前挡水盘。
WANHAI是第一次在启东箱厂下该种箱型的订单,自设计之初,研发中心结合客户的特殊要求,从成本、工艺、制造等实际因素出发,借鉴了部分成熟的设计,通过二维制图结合三维设计,顺利完成了该箱的设计方案。经内部评审之后,优化了设计方案,并顺利提交客户确认。
样箱试制阶段,提前与生产相关部门召开产前会,确认部分零件的工艺尺寸,优化了图纸,方便现场工人装配,同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部分解决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WANHAI特殊的顶侧梁及前顶梁的结构,需要生产部对各相关的工装做出调整,确保工装的准确高效,以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

6

样箱生产过程中,研发中心工艺组派工程师追踪现场生产进度及质量,产品工程师及相应的组长也一并跟踪该样箱的进度,发现问题及时与现场相关人员沟通,能改进的及早改进,例如:顶侧梁加长4mm,保证两头的间隙尺寸;顶侧梁R角较大,不利于焊接,已通知采购尽量采购小R角的管材;因前顶挡水盘的特殊结构,导致篷布安装不顺畅,通过调节绳扣,满足篷布的安装等。通过这些细节改进,保证批量生产时不会出现问题。同时,生产部结合样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部分优化建议,在试验验证后,会及时与客户沟通商讨,确认更新方案。在各部门协作之下,样箱已顺利下线。
寰宇倡导员工雷厉风行,敢于担当,行动迅速,务实高效,研发中心在寰宇企业精神的引领下,在研发中心“五个统一”的带领下,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为寰宇的健康、绿色及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图文:施圣杰

7

48尺折叠箱生产总结

本月,48尺折叠箱在D线已顺利下线并组织了生产总结会,会上对本批次的生产经验进行了总结。
本批次对角柱和底侧梁尺寸进行了微调,板簧支撑尺寸和弧度都进行了优化,经过调试后板簧的弹力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本次也没有出现折叠后角柱翼板与板簧干涉的现象。角柱搭接形式由齐平改为5m台阶,焊接效率和质量有明显提升,避免了外侧焊道超角件的问题。
针对后续三千台批次,规范已根据客户要求将步道板宽度加宽至600mm。工具箱与步道板搭接方式和工艺也需相应调整。针对后续规范调整,会上生产和品保部门也相应进行了工艺策划。
                                    图文:朱勇波

8

技术交流

冷箱方面总结

冷箱组一直在产品优化方面、在生产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及完成产品升级,在大小箱外顶板板厚调整、前后上梁开缺优化、小箱大门槛门槛铝及门槛胶条优化、前下封板压筋加强、CA导轨铆钉孔位优化、特箱开关新品测试、内衬板材质的调整、发电机螺母优化、小箱冷机导风板设计、小箱导风支撑开模等这些都体现了降本增效的理念,不断的进行技术改进、产品优化。特箱主要是42.5尺箱、保温箱、防爆箱、海工箱、超宽超高箱等,特箱的数量和种类正在不断地上升,在特箱技术和生产难点也不断在突破。
完成行业对标项目,同行业对标常规标冷箱10多份,应用实施,共计6次会议,进行开展行业对标分享交流会,我们不仅在箱体结构上进行不断改进,而且也不断在新材料上面进行探索,如热熔胶的拉力试验、新型不锈钢测试、石墨烯油漆试验等;在专利方面,我们不断进行挖掘、加强专利意识,冷箱组专利共申请15项;成功获批《冷箱非金属PVC门框团标》项目,同时正和中集共同起草冷箱热熔胶检验标准、冷箱水性漆标准等。
总之,提升冷藏集装箱的研发创新应用能力需要注重技术研发、材料创新、自动化智能化、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努力。同时与供应链的整合和用户需求分析也是关键。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可以提高冷藏集装箱的性能和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并在行业中取得领先地位。
                                      图文:陈晨

9

工厂体系审核总结

近期有多位储能客户对我们的工厂体系进行了审核。通过审核,我们再次对工厂的体系流程,尤其是研发相关的体系有了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
我司在2022年已基于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着手完善自身体系管理,并在23年趋于完善,我们有专业的体系工程师及项目管理团队对此进行维护。在研发管理流程方面,我们已越来越规范化和标准化。研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可行性研究、设计开发、验证测试、变更管理及断点管控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文件和程序。公司完善了研发文件,包括需求规格书、设计输入输出文件、验证测试记录等,确保研发过程的可追溯性和管理。同时建立了研发阶段评审和控制点,对研发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和控制。研发阶段评审由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对研发流程和成果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研发项目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本次审核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在研发输入和输出的控制方面还有待加强。有些研发文件的编制、更新和审批流程不够明确和规范,甚至有部分缺失。其次,针对批量订单项目,我们还未真正建立好相应的管理流程,输入输出物等不够明确。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正在不断努力改进。首先,进一步完善研发管理流程,使其真正适应项目的需求。其次,着手建立订单式项目管理流程,与研发管理流程分离,在满足控制点的基础上,简化流程。
总而言之,客户对我们工厂的体系审核能揭示工厂运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通过改进措施的实施,工厂可以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图文:钮黄磊

10

2024年1月启东箱厂研发中心知识产权工作汇报

2024年,研发中心计划申请35个实用新型专利,2个发明专利。截止1月底,研发中心2024年已申请专利6个,目标完成率目前为16.2%。此外,研发中心2023年申请的62个专利中有21个已获授权,其余专利已受理暂未授权。
                                      图文:陆敏

11

员工感悟

工作总结——杨飞

前段时间在启智学院的管理人员分享班上听余经理讲到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的关系,我觉得总结的很有道理。工作不能只是工作,定期的反思和总结对自己今后更好的工作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以我来说,近期的工作内容一直都是有关船用箱式电源的,虽然项目单一,但是围绕着这一个项目,能学到的东西却不少。诸如防火等级,保温防水防尘、内陆河船舶设计标准,消防配套以及构成一个箱式电源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设备等等。通过反复的设计验证总结,这些技巧和知识就会逐渐成为自己宝贵的设计经验。
此外,日常工作也教会了我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成为了我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我开始尝试制定工作计划、设置优先级、逐步培养自己的工作习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变得更加有条不紊,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回首过去的日子,我深知工作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经验与技能,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我想分享给每个不管为什么而正在努力奋斗的人: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去总结,日常工作将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图文:杨飞

12

工作感悟——邓景峰

作为一名集装箱产品工程师,我在过去的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深刻体会到了集装箱设计行业的挑战与机遇。以下是我对集装箱设计工作的一些感悟:
一、集装箱设计的创新精神
集装箱设计是一项兼具艺术与科技含量的创新工作。要打破传统思维,将创新理念融入设计中。我认为,集装箱设计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外观造型上,还包括内部功能布局、材料选择、节能环保等多个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行业动态,研究市场需求,将时尚元素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集装箱产品。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再好的设计理念,如果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都无法确保其可行性和适用性。因此,我们要勇于尝试,不断摸索,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与现场、供应商等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三、客户需求至上
作为设计师,我们要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关注客户的使用体验。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

13

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此外,我们还要关注细节,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为客户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集装箱产品。
四、持续学习与提升
集装箱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工程师,我们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更加先进、优质的设计方案。
五、绿色环保意识
在集装箱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绿色环保因素。通过选用环保材料、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工程师,我们要承担起环保责任,为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集装箱设计工作既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我们要始终保持创新精神,关注客户需求,不断实践和学习,为打造绿色、环保、优质的集装箱产品而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集装箱设计领域,为我国集装箱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邓景峰

14

张承洪作为研发中心冷箱组的一员,在冷箱设计方面具备丰富的冷特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各样客户的需求。无论是何种特殊的箱型,他都能够准确理解客户的概念和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行的结构方案。他的设计方案不仅满足了客户的要求,还兼顾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近的海工冷箱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张承洪展现出高度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该项目订单急、周期短,涉及的结构部件非常复杂,同时涉及到冷箱及干特多个生产部门。由于客户提供的资料不完整,他也面临理解客户需求的挑战。但他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仔细分析客户的要求,并与团队成员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作,最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作为新时代国企青年员工,他热心参与了公司的团队建设和文化活动,与同事们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协作,展现了团结友爱的精神。在研发的岗位上,他深感责任重大,他将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为公司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他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公司的目标和愿景而奋斗。

优秀员工

15

 本期《研发内参》编委会

顾  问:陈建军
总  编:陆  宏
副总编:陈健昭   朱春锋
责  编:臧传文   钮黄磊   陈  晨   朱勇波   杨  飞
        陆  敏   刘梁伟   邓景峰   施圣杰   唐伟微
        张承洪   朱卫东   唐伟微
        
      

封底:鲍骅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