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五月,想起了一个人!壹点号5月电子月刊《清泉录》请查阅

 壹点号原创优质内容选读 

2021年5月刊

诗歌:

开篇

五月的花事

壹点号 冷梅

五月的花事
被南风的热浪
吹得晕头转向
那些牡丹花和芍药花
以缱倦和舒展的花瓣
做了无数次的表白
浅红 深红 紫红
直至把花瓣堆积成
一场落寞
这场五月的花事
才不情愿了结
才从起点回到原点
青山不墨
不问春夏
依旧展它的欢颜

目录

01

02

03

人文时光馆

优秀征文展

影像纪录片

人文时光馆

聆听文字的力量

壹点号 威海徐承彬

闺女大了也犯愁

#爆款#

壹点号 摄影师少帮主

R·E· N·W·E·N· S·H · I· G· U· A · N · G ·G· U ·A·N

  我现在在为长大了的闺女犯愁!找个门当户对的吧,长得又不怎么好看,找个家是外地的吧又买不起楼房,找个买了房子的却又是贷了款,一屁股饥荒要等着他还。所以,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一个不成,再看一个还是不成,看多了就看花眼了,到如今一个也没对上眼。

  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自个劝自个:兴许真是缘分不到家,属于咱的那个乘龙快婿还在寻亲的路上?也许他就在不远处左右顾盼?这安稳自己的良方,只能缓解一时的烦恼,时间久了就失效了,烦恼反弹会更厉害,导致晚上睡不着觉是常事,翻来覆去思来想去在为闺女婚姻大事操心,接着着急上火,头发都愁白了。每每看着左邻右舍的娶媳妇嫁闺女,我们做父母的心里是干着急却使不上劲。静下心来仔细想想,门当户对对也不对!现在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了,谁还讲这些!找外地的不好也好!亲戚远来香不说听说远点割亲对下一代智商很有好处!再说了,人就得到那一步,说那一步的话。缘分不到,着急白搭。
  现在,我也贷款买了二套房,签购房合同时候,我们还为写谁的名字纠结过,一套房写的是我的名字,二套房我主张写妻子的名字,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妻子硬说将来我们老了财产都是闺女的,就不如直接写闺女的名字,将来省了交过户费和遗产税的!最终,我还是听了妻子的话写了闺女的名字,为此,我还让闺女写了保证书以后别惦记父母的房子,要靠自己去奋斗去赢得快乐和幸福。

点击查看全文

#随笔#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博物馆的力量
——写在国际博物馆日

壹点号 玫瑰文萃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近13年,直到今天,当我想起自己站在四川博物院里,第一次见到著名画家潘天寿的真迹时,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我第一次见到潘天寿的《寿桃图》,是在师范的美术课本上。记得那时的美术课本封面就是这幅著名的花鸟画。现在,我的眼前就是二十多年前美术课本封面上的原作,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荷花也是潘天寿喜爱的题材。他常居西湖边,每到夏日,“接天连夜无穷碧”是时时入眼入心的寻常之景。那时,我感觉自己仿佛就站在画家面前,亲眼看到了画家在宣纸上一笔一笔地勾勒出眼前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虽然时光已经将画家和我们远远地隔离在两个世界里,但博物馆却神奇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在一起。
  轮美奂的省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市博物馆、保存完好的县博物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犹如一条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存放、展示着文明印记的博物馆是我们凝望过去、连接现实、通往未来的一个渡口。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是凝固的历史,又是真实的现实。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一幅幅珍贵字画,不仅见证着国家的历史,也跃动着民族的根脉。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博物馆里的一件件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但愿更多的人能走进博物馆,触摸历史的律动,感受历史的真实,在继承和传递中,更多的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记忆#

逃婚、白发人送黑发人…
“人民艺术家”秦怡的传奇百年人生

壹点号 吾球商业地理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秦怡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父母一口气生了九女一子,她为老六。对自己的家庭,她知道要和气生财,不给家庭添麻烦,在妈妈眼里,这个老六从小就好带的,不给她吃饭,她也不哭,不带她玩,她就自己一个人玩。同样,在日后对待自己的观众,她也懂得让他们从自己的角色中得到快乐。
  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它让她浑身内外洋溢着一种品质上的美,并与她所塑造的各类人物形象相辅相成,但这也是坏事,因为它犹如宿命般地将她推向过深渊,就像她的第一段婚姻。
  那是在她冒着战火,一路辗转到重庆之后。在重庆,得益于一些人的帮助,她成了一位话剧和电影演员,有了人生的第一个角色。1941年,著名导演应云卫筹办中华剧艺社,她加入其中,并成为该社唯一的专职演员,且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演了六部大戏。其中,话剧《大地回春》中的黄树蕙一角,让秦怡一炮而红,从重庆红遍全国。
  然而,刚从学校出来没多久的她少不更事,加上一些怯懦,让她在一位男人的苦苦相逼之下,早早地走入了家庭。
  她以为自己会有一个港湾,谁料到对方给她的,只是醉酒后的家暴成性。
  人生还没来得及绽放,便要枯萎。幸运的是,在她的骨子里,还有一样东西,在努力地挽救她。

不,那时我们不唱罗大佑

#热点#

壹点号 可说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罗大佑刷屏那天晚上,我不是没空看。
  对我来说,罗大佑是“火车火车行对佗位去”,是“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不是“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也不是“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他是静水流深,偶起浪花,但那时的我们,更多是在滂沱大雨中。同一时期,台湾的忧郁是灰色的,大陆的摇滚是黑白分明的。
  那是我们的青春——也不都是,也不是都。
  我们很少听罗大佑。他真实地唱出了当年很多人的无力,以及淡淡忧伤下的小美好,但不知死活的我们选择破碎、坚强、奔跑、回来。
  我们也很少听崔健。原因无非是,我们太小了。老支告诉我,崔健在省体育馆开演唱会的时候,他进不去,站在高架桥那里听,很多人都在体育馆外面站着听,跟着唱。和对待罗大佑的态度不同,当我们上了一点年纪,再回头,果然不可避免地被崔健击中、打倒了。而罗大佑,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大约跟地域也有关系,生在粗放的北方,变革冲撞的大陆,更接受北系音乐,里面很多符号甚至暗示都比较容易明白和共鸣。
  没有踩低罗大佑的意思,这只是某个时代某个群体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或许在某些关键点,我们遗憾地错过了他;抑或,我们这批物种真的迥于世人。这一次,因为罗大佑的提醒,我记忆的潮水突然翻涌,很多事连自己都忘了原来都没忘。感谢他。

  后来看一些国际音乐节的表演,嗑药症状明显,就庆幸自己经历了多么好的时代,那时的中国重金属,不是单纯的发泄式嘶吼,而是有文化、有批判、有旋律、有理智、有技术含量和审美追求,且充满了信心和盼望的,是大格局的,我们听《梦回唐朝》和《烽火扬州路》,知道他们歌唱的是盛世,关注的是家国,正能量。
  他们老了之后回首往事,大约会有几分羞涩,为当年的幼稚冲动、简单粗暴,但多半不会后悔。
       我们喜欢摇滚,也愿意听微小的声音,听风、听雷、听心,听世界也听自己。我们喜欢看画,看山、看水、看心,看人间也看结局。
  罗大佑回来了,我们也老了,反而可以像普通朋友一样看他、听他,问他还想去哪儿,再一起带着眼睛和耳朵上路。路上不是画就是歌。

#往事#

长岛旧事

  我是海的女儿,海边出生,海边长大,16岁才离开大海。海涅说过,春天的特点只有在冬天才能认清,火炉背后才吟得出最好的五月诗篇。远离大海的日子,我却无数次梦回那片蔚蓝。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海岛寻梦

  梦中,我肆意地游荡于这片童年的花园中。在铺就十里珠玉的月牙湾戏水,于浪淘千仞峭壁的九丈崖下探险,爬上鹰山之巅眺望渤海黄海泾渭分明的一线海天……白天,沿海边去上学,望水光一色,白鸥翔集,银帆点点,心旷神怡。入夜,坐在沙滩上,看皓月千里,渔灯明灭,涛声起伏,畅想着大海那边的世界。乘船出海,鸥鸟长鸣,海风振袖,浪花踊跃地扑上来亲吻船舷,溅起浪雨点点、欢笑阵阵,整个人在飞一般的感觉里沉醉沉醉…… 
  我出生在渤海前哨的军营里,从小伴着涛声和军号声长大。那是一座曾为秦皇汉武久久寻觅的仙岛,那是一个仅有56平方公里却在和平建设时期涌现出60多位将军的“渤海前哨英雄岛”。它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长岛。它虽然没有出现在我的籍贯一栏里,却是我心灵的故乡,犹如一条精神的脐带,至今滋养着我,哺育着我。
  后来,当我以一名军人的视角回望长岛岁月时,我为自己没有在长岛当过兵而感到遗憾。对于长岛,它只是养育我的故乡,而不是我要保卫的海防前哨。因为只有当你穿上了军装,你脚下的土地才变成了国土,你眼中的那片海才变成了领海,你看它的目光才会多一份深沉,你的肩上才会多一份责任。

点击查看全文

Y·O· U·X· I · U· S· H ·  E· N·  G· H · U· O·G· U ·A·N

2

优秀征文展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壹点号 摄影师少帮主

#五一优秀征文#

唤醒桃李开花的梦想

  “我们班级就像一只铁拳!”我自豪地对学生说。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进步,就像每一朵花都希望盛开一样,班级也是如此。新学期开始,我们定下了个人和班级赶超的目标,又一次扬帆起航了!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程学军

点击查看全文

  那个学期,发生了几件让我瞬间泪目的事。
  有一次,天气相当恶劣,加上学校停电,学校通知晚自习暂停,住校生可自愿到教室学习。吃过晚饭,我来到教学楼前,狂风吼叫,电闪雷鸣。整座楼上,只有我们班教室里亮着灯光,我慢慢走上楼,站在窗外向里望去:烛光通明,同学们正沉浸在安静的学习中。我知道,孩子们心中憋了一股劲,和我一样。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
  期中考试,我们班获得了全级第三的好成绩,同学们欢欣鼓舞。我及时做了总结,为班级定下了期末目标:保三争二瞄准一!并把它写在班主任寄语栏里。
  同学们劲头更足了,谁都想用成绩为班级争光,谁都不想做拖班级后腿的那个人。
  期末考试到来了,同学们信心百倍地踏上了考场。结果,我们班以平均分超出第二名20多分的成绩夺得了全级第一。
  那个学期的综合量化,在学校所设九个分项中,我们班获得了六项全校第一,三项全校第二,并以绝对优势夺得了总分全校第一。不仅如此,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我们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放假了,独自漫步在空荡荡的校园里,我想,和这群孩子相遇,我不过是唤醒了他们开花的梦想而已。

#五一优秀征文#

第一次逛百货大楼

  青春是追梦的季节。1982年10月31日,我们三十多名年龄相仿的小青年,从鲁中一个小镇当兵来到济南。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十亩园

  绿皮火车从县城出发,绕道磁窑,到达济南站时已是晚上8点多钟。我们被去带兵的领导引领着走出车站,广场上人流如潮,一排排汽车停在那里。
  由于从另一地区征的新兵还未来到,我们的新兵训练没正式开始,所以到部队后的前几天也就没多少事做,除打扫卫生擦玻璃外,毛班长又教了我们叠被子。做过几次示范后,他就去忙自己的事了。第三天是个星期六,下午,我们闲得无聊,王玉民说:“咱去逛百货大楼吧?”
  “好!”大家异口同声,背上挎包就出了门。
  我们还没有配发帽徽领章,肥大的军装包裹着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身体,走起路来呼啦呼啦的。
  刚到南大门口,连长迎面走来。
  “你们这是去哪啊?”连长问。
  “我们去百货大楼逛逛,顺便买点东西。”
  “噢,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与连长打过招呼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坐上10路公交车,到甸柳庄又换乘1路电车直奔百货大楼去了。
  下得车来,只见泉城路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我们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左瞧瞧,右看看,一双眼睛觉得不够使,两条腿则迈不开步。

点击查看全文

#五一优秀征文#

肩着使命赶路

  这一生奔走职场,究竟是为着什么?有人说是责任,不完全是;有人说是利益,也不完全是;既然都不完全是,就干脆直白一点说,是为了混口饭吃?说对了,但是境界太低。那么是为了什么呢?我说,是为了一个使命!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孙葆元墨寓

  职责、利益与使命不一样吗?
  有一致的地方,高度却不一样。职责有范围,利益分公私,使命是历史的。眼下的历史被叫作时代,时代过去了就固化成历史。我们是时光里的赶路人,每一位赶路人肩上都挑着一副担子,担子里装着家口人生,有人担子里装着事业理想,也有人担子里装着责任职权,走过一段人生的路,突然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改变或者放弃的,放弃了再换一副担子,换一副担子就是一个角色的转变。我也曾是一位挑着青春担子赶路的人,走着走着才发现我的担子里担得是使命。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相互撇撇嘴,呲呲牙……
  一个人,不管你承担着什么职务,都要心口一致,这一辈子你可能做错事,却不能走错路,更不能口是心非。我在职场四十年,没有拿过职工一分钱的“好处”,现在退下来,在职场画下句号,这个话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了。四十年,过了四十个“五一节”,是以劳动者的身份渡过的,我肩上肩过工厂产值、利润、纳税、质量、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甚至职工福利等等职责,这些职责都是本份之责,我觉得最可回忆的就是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各种歪风邪气的冲撞,我时刻掸掉身上的浮尘,挺着腰杆走路,走过去仍然一身洁净,人应该怀揣着使命走路,不负韶华。

点击查看全文

#青春说优秀征文#

青春激荡的岁月

  有人说,青春是一缕活泼灿烂的光照,一团散乱无章的思绪;还有人说青春是一派卷席击岸的波涛,一脉魅力迸发的豪情。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碧古轩

  当年十九岁的王蒙写下《青春万岁》时说,那些日子是在“编织“,用金线、幸福的璎珞在编织。“是转眼过去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耳畔时时会回旋“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那首歌,仿佛看到那时的年轻人,正澎湃着激情,迎接新中国的到来,高唱着抗美援朝的战歌,满怀豪情地建设国家。一个人能有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伟大时代的机会,是一件幸事。
  我的青春的印记,同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我将它定义为:激荡。 
  1973年的冬天似乎有些温暖,高中毕业回村正热火朝天干着农活的我,听到了一个消息。征兵的来了,听说咱村里有名额。那一年,我也十九岁。
  那时节回乡青年除了务农,还有两条路,一是当兵,二是民办教师。这两条路都不容易,竞争激烈。一门子心思想当兵的我仔细权衡了一下。于是,决定铤而走险选一条捷径。挑了一个好天气里,带着一身泥水来到公社招待所,见到了两个穿军装的接兵人。我告诉他们,我是本村的,正浇冬麦,从麦地里回来。我想当兵,就这么回事。

点击查看全文

  作家汪曾祺说;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为了实现梦中的那次演讲,我几乎用了整个青春去兑现,它带给我的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和无憾的历程。

#青春说优秀征文#

追梦的青春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天街小雨

  雨果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也可以说,我的青春无悔。
  在后来的岁月长河中,我带着梦,追寻着诗和远方,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也帮助了许多孩子站在了舞台中央,圆着他们儿时的梦。虽然我青春的梦想很平凡,但它也像一束光,让我用脚步去丈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生活里,我们曾有无数次的梦想,想爬一座山,想学一门艺术,想挑战自己的极限,想做一份喜欢的事业,如果你想,那就去做吧,不管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追梦的路上,没有遗憾。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一生中最美的景色莫过于:有梦的事可追,有爱的人相随。虽然芳华不再,但我们还希望,像过去的那个青春少年一样,历经风雨初心不改,走过沉浮执着坚守,以梦为马,不负年华。

点击查看全文

  五月的梦,与我有关,与青春有关。
  耳机里还放着《少年中国说》的音乐,歌声渐渐低下去,反倒是诵读声愈来愈清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青春说优秀征文#

年轻的五月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优质牧羊场

学生优秀征文选登

  我睁开眼睛,面前是位白髯飘飘的老先生,他身边围绕着许多留着长辫的少年。老先生清清嗓子开口,“今天要讲的是,青年人……”我习惯性地把自己当作隐身的外来者,正好奇地探过身去,听只见他向我一指:“你说说看,身为新一代青年人,应当具备何种品格?”
  “我?”一时间,我的脑海里掠过数种影像,竟不知怎样回答。
  “身为新一代青年人,应当具备何种品格?”
  如果是三年前的我,或许会机械地说,要创新、要坚持奋斗、怀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洋洋洒洒,就像平常试卷中的命题作文,其实我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词的真正含义。直到2020年的春天,一条江在雪山大海间流经,数不清的人像这条奔腾的大江,守护着它的家乡。那么多年轻的身影,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志愿者,一个个小团队或个人,在逆风里飞翔。“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年轻的心聚在一起,“使命”不再是个遥远而陌生的词汇,成为一束光,照亮某片曾经黑暗的天空。27岁的博士生黄山,率领团队将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应用于医院的物资配送和防疫宣传工作;24岁的护士佘沙,请愿奔赴抗疫第一线展开救治工作;大学生化身志愿者,做着最简单又最复杂的表格统计……(作者:中国海洋大学 杨子骏)

点击查看全文

  吾等要飞身跨上赤兔马,披挂上阵,此时已由不得吾等,马蹄声碎,战鼓擂擂,安有后退之理!不如纵身拍马,直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战死沙场又如何?死得其所矣!宁战死沙场,毋碌碌一生!

#青春说优秀征文#

我之青春,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谢坤

学生优秀征文选登

青青阶上苔

壹点号 流翊

  卿等可曾记得二十八画生?那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秦皇汉武不足道,成吉思汗射大雕!风流人物,即今朝。若卿等处其之境地,试问?卿等能披荆斩棘度几时?卿等能活否?卿等能提领天下否?卿等想做那碧眼紫髯坐领江东八十一郡的孙仲谋乎?然如今已是万事俱备之时,卿等若贪生怕死,不知进取,必然湮灭于深海之中!永无翻身之日!卿等须谨守自持,毋听庸人之言,误入歧途,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夏虫可语冰乎?井蛙可道海乎?束士可言道乎?说得此言,吾等并非以清高之人自居,而乃是心向正道,超凡脱俗也!然卿等务去浮躁之气,气定神闲,智勇深沉,此八字乃干大事的本领。泰山欲崩于前,面自波澜不惊;胸有惊雷击之,神亦安然无恙。 
  然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吾与卿等快快把这大好年华青春,这上天赐予人生之至真之时,心无旁骛,精益求精,必然以摧枯拉朽之势建一番事业!既如此,回首往昔,虽说纵使文章惊四海,纸上苍生而已!然想起老夫此文,定会拍手长笑,断断无以手抚膺坐长叹之状了!
  既如此,我之青春,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作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谢坤 指导教师:张然)

点击查看全文

#青春说优秀征文#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青青阶上苔,不知有多少人曾注意过这不起眼的点缀,不知它们有多少次望着阳光下盛开的、被绣在衣上、别在髻上、插在瓶中的牡丹悄悄羡慕,不知有多少次令它们魂牵梦萦、日思夜想。

学生优秀征文选登

  就此作罢?不,小小的青苔并不甘于艳羡,它们选择了开花:“即使我的花像米一般渺小,即使我绽开也没有人会注意,即使我依然生活在这阳光都照不到的地方,我依然绽放,我依然要去试一试与牡丹一较高下!或许我不会成功,但我尝试了,我用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便没有遗憾和可惜!”
  它们成功了,它们被一位诗人注意到,这位诗人还写了一首诗来赞颂它们,像牡丹一样被写进了诗里,并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被人们记得……
  我要写这青青阶上苔,因为它们如我一般渺小脆弱,但它们不甘与不平;因为它们如我一般平凡单调,但它们不自怜、不自弃。因为它们如我、我想如它们,想如它们一般地处阴湿、备受冷落却依然不屈不挠,想如它们一样有独特的个性与色彩,有不屈不挠的生机与坚毅,我也想与牡丹们一争高下!
  高考,人生的一个小小岔路口,我第一次受到了打击,向来自命不凡的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有多渺小。在我带着我仅仅比一本线低几分的成绩,去询问那些我曾经连想都没有想过的学校时,在他们一次一次肯定地告诉我“不行”时,在我最终没有去到我喜欢的学校时,我忿忿不平。可是不平之后涌现上来的,是深深的无力感——我果然还是个普通人。
(作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刘燚 指导教师:张然)

点击查看全文

  很喜欢一句话,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算数学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你晚自习时,极图中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但是少年你别着急,在你为自己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景色,那些你觉得终身不会遇到的人,正一步步向你走来。

  当年总以为高中三年很长,傍晚窗台的紫红色晚霞,下课铃响后奔跑的少年剪影,操场上跑步锻炼的清朗少年,随着步履匆匆的少年走远,眼里的光、心里的梦,也都一步步奔向远方,那遥远的未来,还是看不清。那走不完的圆圈操场,那看不完的云卷云舒,都随着高考的结束而慢慢走远了,也会怀念,也有不舍,也会为自己的失败而气馁。即使这样,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阳光会照在我们的身上,我还会继续收拾好自己,开始第二天的崭新际遇。
  十八岁就很突然地成年了,我开始告诫自己,不要总是沉湎在过去,要更加地期待未来。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要成熟,要稳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过去的事情,不论是成功还是挫败,是喜悦还是悲伤,它都过去了,不是吗?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未来是未知而迷人的,会使我们更有探索与期待的欲望,总有些奇妙的际遇,会发生在这个伟大又灿烂的大千世界,这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只需要默默提升自己,等待就足够了。不要去追一匹马,要用养马的时间种草。(作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何姗珊 指导教师:张然)

点击查看全文

#青春说优秀征文#

我为青年
自当奋进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漫漫

学生优秀征文选登

以青春之我

  胶东花饽饽习俗是胶东妇女根据地域特色、节日和生活习俗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淳朴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聪明又手巧的胶东妇女常在节庆期间用面团做出鸳鸯、鲤鱼、龙、凤、寿桃等造型,蒸熟凉透,再点染五彩缤纷的颜色。
  作为正宗的胶东人,我从小就看着家里的老人做这些花样的面食,他们告诉我,这叫“花饽饽”也叫“花馍”。我发现无论是过年、结婚、生子等等重要的日子或场合中,都会有它的身影。
  在每年春节前几天,为使正月里不用再做主食,家家户户都会蒸花饽饽,同时要做四个“圣虫”、八个大枣饽饽等。大枣饽饽等用来供奉先人;“圣虫”则放在馒头缸里,可保当年丰收,不会断粮,表达民众一种向往生活富足的思想。这项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了,匠人精神也随之代代相传。
  正如烟台莱州的孙雪堂这样的老手艺人坚守着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太平盛世,用自己手中面团“巧手捏万物”。只见扭转一花开,巧手揉捏白鸟来;龙凤人间何处见?不禁相伴露面来。在孙雪堂手下,金鱼活灵活现,龙凤呼之欲飞,寿桃富贵吉祥。花开富贵、金玉满堂、福寿绵绵,看着她手下的作品,就像在看一幅喜庆的年俗画,更是让人看到了曾经哪个艰苦难耐的年代,面朝画图背朝天的老农民的执着坚守。
(作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王辅铖 指导教师:张然)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学生优秀征文选登

#青春说优秀征文#

壹点号 朱颜

点击查看全文

点击查看全文

  多次的锻炼和努力是有效果的,我能够比较熟练进行软件建模和打印操作,空闲之余,还和老师学习了3D打印机器组装和维修,在与社团成员的交流和合作以及各种社团活动过程中收获了友谊和成长。
  我变得更加积极,也更有自信。在各种大型活动以及比赛中也可以独当一面,这对向来“社恐”的我是非常大的改变,所有这些都是不断努力奋斗带给我的成长,我感激不轻言放弃的自己,有事可做的日子里总是让人感觉特别踏实。
  青春何谓?古代文人眼中,青春是青葱色的春天,草木繁盛,朝气蓬勃。“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青春是充满韧性和强劲的。
  青春何为?当代青年眼中,苏翊鸣用“不设限”来定义青春,用更畅然的自由、更昂然的向上去追逐梦想;谷爱凌用“热爱”来诠释青春,用更专注的目光、更坚定的态度去找寻自信。我愿用“奋斗”作为青春的标签,充满奋斗的青春才会让人生变得缤纷和多彩。
  苦难何惧?少年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作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 薛颖 指导老师:张然)

  大学时,我选择了一所师范学校,也很幸运在大学期间找到了自己另一个爱好——3D打印,一有空便直奔社团,主动练习建模和打印,社团老师打趣我说,比他一个指导老师来得还勤。

#青春说优秀征文#

以奋斗之行
铸青春底色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漫漫

学生优秀征文选登

壹点号 文苇

#母亲节优秀征文#

我的母亲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母亲从年轻时就参加革命,信仰马列主义,跟着共产党走。我从小就明白,母亲对新中国、对党是热爱的,尽管一生坎坷。但是,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家庭生活上,依然任劳任怨,依然乐观、坚强、乐于助人,关爱他人胜过她自己。“勤勤恳恳,吃苦耐劳,艰苦朴素,默默奉献------”这些评语一直伴随着母亲的简历和众人的评价中。母亲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牵挂的还是她的子孙儿女,唯独没有她自己。每念于此,总让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情不能禁,便不敢多思多想。
  她的小儿子小时候发过一次高烧,连续数周高烧不退,那一次同时住院的孩子死了好几个,弟弟侥幸抢救活了下来,却从此落下癫痫的后遗症,折磨了他一生,也折磨了母亲的大半生,操碎了母亲的心,一直到我的弟弟三十多岁去世,母亲也过早的白了头,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母亲的一生,就是善良、慈爱、吃苦、奉献的代名词。家庭出身由不得自己,但母亲靠的是自己一双劳动的手,是完全实践了劳动人民优良品质的范例。母亲那双手由于常年操劳变了形,老年时都不能使用筷子了,手夹不住筷子,只能用小勺子吃饭。
  离休后,母亲依然辛劳地操持着家务,先后又帮着俩儿子带大了两个孙子。一直到幸福地又看到了俩重孙女和重孙子的降生,见证了一个家庭四世同堂的历史。

点击查看全文

壹点号 小沙口

打工的母亲

  1989年夏收之后,母亲赶着毛驴车,拉着我和弟弟从山区搬到了灌区。灌区的水浇地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农闲之余,母亲执着做一件在她看来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出去打工。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母亲不识字,也不会骑自行车。有时候坐庄子上工头的“三马车”,有时候自己走着去。一年四季,跟着别人到农场里铺地膜,拣种子,种洋葱,打农药,锄草,掏籽瓜,摘枸杞,割葵花,掰包谷,衬砌渠,田地里的什么活都干过来了。一天工钱5块钱她也去,工钱10块钱她也去,50块钱她也去。
  她不会骑自行车,有时候打工人多抢不上车位,她就靠着两只脚早出晚归的来回走。冬天,地里没有可干的活,她就到村子里的亚麻厂里打工。轧麻的呛味大,污染重,母亲一天到黑就在那狭小的车间里捂着大口罩、听着隆隆的机器声。那时候,母亲已经50多岁了,好多人都劝她不要再去打工了。你以为你是打工挣钱去吗?你是给你的儿女挣病去。
  城里50多岁的妇女该退休了,农村50多岁的女人也抱着孙子享清福了。而我的母亲在50多岁时依然奔波在打工的路上。
  直到10多年前的夏天,一天下大雨时,母亲在枸杞地里摘枸杞,她的手臂疼了起来。母亲生姐姐的时候就遭下了怕冰怕凉的病身子。每遇天冷天凉,她的手腿脚就疼,或者,好端端的天气里,母亲的手脚一旦发麻,她就知道天气要变了。果然,第二天天气就变冷了。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母亲就是我们的天气预报员。

点击查看全文

#母亲节优秀征文#

#母亲节优秀征文#

炊烟里的母亲

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炊烟是母亲发给我的信号,当袅袅炊烟从老家的麦草覆盖的房顶飘起的时候,饭菜的香味伴着炊烟升腾、飘飞,那熟悉的味道馋得我肚子乱叫,这时就会听到娘拖着悠长的音调的呼唤,唤我乳名,唤我回家吃饭。娘的这一声呼唤,很悠长,飘过了几十年的岁月。每每望到炊烟,就好像听到了童年时娘亲的声声呼唤,就闻到娘亲饭菜的香甜。
  在家里,有一个几十年的老灶台。房子盖成的时候,父亲就用石头、砖垒成一个灶台,混合灰抹成光滑的台子,外接一个烟囱。这灶台两个灶眼,放一大锅和一小锅。大锅煮粥煮肉,小锅炒菜。少年的记忆里,这大灶除过年外很少煮肉,煮得最多的则是猪食。这小灶是用得最多的,熬粥、炒菜、烧水。母亲这一辈子就没离开过这灶台。从早到晚,一年到头,都在这灶台上忙碌着,忙碌着一家人的吃喝,忙碌着家畜家禽的食料,忙碌着属于母亲的岁月。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我们小孩子非常高兴的日子。这一天,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辞灶”。母亲常跟我们说,到腊月二十三灶君老爷就要上天给玉皇大帝汇报了。我们都急着问:汇报什么呀?母亲告诉我们,谁勤快谁懒惰,谁家省吃俭用会过日子,谁家铺张浪费糟蹋东西,还有谁家孩子听话爱学习勤劳动,灶君老爷都知道。

点击查看全文

壹点号 蒙山樵夫

3

影像纪录片

划破庞杂世界的影像现场

Y·I· N· G · X· I· A·  N· G·  J· I · L· U·P· I ·A·N

三年时间,我见证了
济南第一高从0到428米

壹点号 老靳行色

封底大片

济南的夜市

壹点号 摄影师少帮主

  这里是最具烟火气的地方,食物的香气和人潮涌动的喧闹,沉淀着无数人对夜生活的向往。印象济南·泉世界、环联商贸城夜市、悦立方夜市、水岸名邸夜市……         济南的夜市,你最期待哪一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出品

文案/周静 曹竹青 秦娟 监制/陈朋

2022年6月刊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