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扒花精神
何为扒花?
◆ 一笔一笔刻画出来的图案。“扒”这一字很形象,也很贴切,能让人想象到扒花手艺人凝神静气,一针一针细细勾勒纹饰的艰辛场景。
瓷器如何保养是门学问
瓷器如果保养不当,会受到严重危害,不利于瓷器的长久保存,特别是传世和出土的精品,更应该精心保养。瓷器虽然珍贵,有些藏友对于它的保养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只要方法合适、即能保养得当,尽享收藏之乐。那么,得到了心爱的瓷器,平日里应该怎么样对它进行保养清洁呢?
瓷器最理想的储存方法是把瓷器放在定做的囊盒里,囊盒用海绵或泡沫衬垫,不要把两件瓷器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中间一定要用泡沫隔开。如果要陈列的话,最好是放在固定的坚实的木架子上,玻璃做的陈列架最好不使用。
序言
瓷都景德镇篇
目录
contents
景德镇制瓷篇
封面人物——国瓷大师王锡良
瓷器投资收藏篇
工艺讲解
世界瓷都,以国之名——景德镇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04
05
16
收藏市场拍卖高峰,顶级收藏家的必争之地
防骗:如何避免高价格买到低价贴花作品
8
10
扒花工艺详解
19
目录
世界瓷都,以国冠名——景德镇
<“ 瓷都”景德镇,千年窑火,多少文人骚客在此留墨,又有多少文化在这里诞生。文字是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深刻民族灵魂中的文明印记。对于“china”而言,景德镇则最为典型地体现着它的具象和内涵。正如郭沫若在1965年完成的一首诗作中所下之断语:“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在这里,也有年轻时尚的文创街区;在这里,更有现代化的国之重器。泥与火的相识,造就了精美的瓷器。千年的窑火传承,成就了今天的景德镇。CCTV曾有节目《手造中国》和《天工开物之古法制造传习之旅》,专门对景德镇的瓷器工艺进行采访,很多名人,例如马未都、张国立、王刚等都对瓷器受戴有加。李玉刚曾坦言对瓷器的喜爱:“戈不仅欣赏它的美,更欣赏它那若隐若现的飘逸,和浓厚的文化底韵。
史料记载,景德镇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属楚国东南境,秦属九江郡番县,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三国时为吴地,东晋设镇,始称“新平”,唐易名“昌南”。北宋时期,因此地所出瓷器精美绝伦,宋真宗赵恒将年号“景德”予之,“景德镇”自此被正式命名。其后,宋真宗“遣官至镇”督造瓷器,因这些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外形“光致茂美”,影响渐广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到了元代,皇家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作为全国贡瓷的唯一官方管理机构。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2000年制瓷史,1000年官窑史,600年御窑史
景德镇文化
创新与传承
明代,皇家又在景德镇设御器厂(清代改称御窑厂), 专门生产“皇帝的瓷器",最德镇制瓷业持续繁荣,并因此成为中国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之一。特别息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在督陶官唐英的推动下,景德镇制瓷业达到中国古代制瓷业的顶峰。“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彼时的瓷都,依靠单-的制瓷业繁盛日久,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依旧散发着她独特的魅力。景德镇匠人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新中国的事业添砖增瓦。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获赠的“尼克松杯”和1975年为毛泽东主席生产的“7501瓷”,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在2018年9月,国务院同意创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这是全国首个文化类国家级试验区。这是对景德镇传统制瓷产业的一-次革新,也是对行业格局的- -次重新洗牌。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将迎来个蓬 勃发展的春天,景德镇“瓷都”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收藏市场的拍卖高峰顶级藏家的必争之地
瓷器收藏的现状
瓷器,一直是中国的张名牌! 2.3亿的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 2.8亿的斗彩鸡缸杯。瓷器代表了古老又优秀的文化,历史悠久价值不菲。最德镇作为中国瓷器的“老家” ,更是享誉世界,现在拍卖市场上的天价瓷器均是出自景德镇匠人之手。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于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拍出2.3亿
明成化鸡缸杯于2014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出2.8亿
中国古代瓷器收藏持续升温,但其高昂的价格让一般人难以企及,现代名家瓷器渐渐吸引众多收藏者目光。相对于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的明清官窑瓷器,现代名家瓷器不仅仿品很少出现,而且价格也能为多数人接受,具有升值潜力。随着人们对现代名家瓷器认识日益深入,收藏队伍不断壮大。仅以上海为例,2000年以前经营现代名家瓷器不超过十家,今年已增至上百家。
此外,许多国内拍卖公司相继推出现代名家瓷器专场,取得了不俗成绩。比如中国嘉德春拍推出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79件拍品成交77件,总成交价达1578.4万元;北京保利秋拍推出景德镇陶瓷精品专场,165件拍品成交143件,总成交价1133.9万元。
2018年春中国书画板块共计:上:拍78000余件标的,这一数量仅为2015年春拍的50%。最终的拍卖结果显示,仅有33000余件标的顺利成交,总成交额为91亿元左右,占据全季度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的34.11% ,而瓷器杂项则是以45.82%的份额稳锁第一。
如何避免高价格买到低价值的贴花瓷器?
防骗
贴花是现代陶瓷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装饰技法,是将花纸上的彩色图案粘贴到陶瓷坯体或釉面,用于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成本和价格。作为收藏品来讲,贴花陶瓷就没有什么大的收藏价值了。如果收藏的是一件贴花陶瓷,因产品数量很大,升值潜力不大。但有很多陶瓷爱好者刚人门时都不怎么清楚,怎样辨别这种工艺陶瓷爱好者都知道手绘和贴花决不是一回事,纯手工制作的瓷器价值高,因为它具有唯一性, 艺术瓷作为藏品,当然是物以稀为贵。纯手工包括手工制坯、手工绘画两方面,是传承陶瓷技法与技艺的一门艺术。从拉坯器型到绘画图案都是经过陶瓷艺术师亲手创作,手绘是画师亲手将图案画上去的,手绘时会考虑到整个绘图布局及意义,画工要细腻,构图要饱满,色彩要丰富,因此纯手工作瓷器更具艺术特色与艺术美感,因此收藏潜力大。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学的辨别贴花瓷器和手绘瓷器方法:
1.纯手绘 是指用手直接在陶瓷上绘画,而非手绘的则是指贴花、印模等。贴花是把电脑制版的印刷品复制到陶瓷上,对称工整,线条粗细均匀,但看起来比较呆板,没有动感和神气。用放大镜看或用肉眼仔细观察画面的花纹,你会发现贴花图案是由很多网纹网点组成的,有明显的机器制作痕迹。视觉上会感到瓷器的贴花图案很粗糙,内容很生硬,颜色发闷,不鲜亮,没有丰富感,构图不饱满,立体感不强,美观性大打折扣。2.手绘的作品不存在两件是完全一样的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每个局部,贴花瓷基本是一致的, 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完全一致, 仔细观察这点很重要。 用同一套产品的杯子来作对比,如果形状完全吻合,绘画一致,那么就可断定是贴花的,机制的。手绘图案的线条粗细错落有致,颜色深浅不一。在鉴别时主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流畅,图案是否清晰、细腻,色泽是否莹润、透明,纹饰色彩是否丰富、艳丽。3.看装饰纹饰有很多瓷器,上下左右边缘,常常有一圈装饰图案。贴花的图案普遍会出现图形交叠、错位、接头出现缺口的三种情况。在缸碗杯、瓶等圆形类的陶瓷器物上比较容易发现。手绘的花纹看上去细腻流畅,色彩生动、水份饱满,立体感十足,而贴花的产品生硬死板,不够生动。
4.细看有时会发现缺色的现象,像被虫咬过。
这是由于贴花纸在转运过程中,或操作时弄掉了贴花纸上的部份陶瓷颜料所致,但不一定每件瓷器上都出现,要仔细寻找才能发现。
5.球面几何形状的瓷器(如大天球瓶),大面积连续图形画上的完整的人物、花鸟、风景,一般不会是贴花的,否则会出现折叠现象。
对于有球面几何形状的瓷器,它的贴花纸,往往是由多片贴花抵拼块组成,例如山水画,为了整体效果,也人工画一些补充图案。这样就会出现同种颜色(如青花颜色),手给和贴花出真不三样的色调现象,如瓶子,圆圈装饰线都是用手工画的,颜色往往与同种贴花颜色的色调菜一样。
匠人在绘画
6从颜色上判断
无论釉上,釉下贴花纸,从工艺上讲,陶瓷颜料的附着厚度有限,颜色的深浅不易解决,对于某种颜色,如黄色,就会出现这种颜色在整个画面上都一致的现象。在区别时仔细观察这一点很重要。
7还有一种方法是陶瓷印花,也是陶瓷装饰艺术的一种方法:
(1)用刻有装饰纹样的印模,在尚未干透的坏胎上印出花纹。(2)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使坯胎上留下花纹。(3)刻有装饰纹印,印上装饰图案,再人工绘色,这有别于贴花,也属于手工绘制。陶瓷收藏爱好者需要具有一定的陶瓷辨别能力,否则很可能花了冤枉钱还买不到好瓷器,价格并非越高越好,因为眼力也很重要。
探讨绘画技巧
收藏投资重点名家
在景德镇市政府公布的24家“陶瓷世家”中,王锡良世家后辈从事瓷艺人数之多,是极为少见的。景德镇制瓷文化历史悠久,但是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一些家族已经没落,只有王锡良世家在景德镇日益精进,将家族文化贯彻到底,是百年难遇制瓷世家,能够达到如此高度,这也离不开王锡良对后代们严格的艺术追求和优良教导,有着优良的家风,而在王锡良大师的影响下,子女多数选择传承大师绘瓷之风。经过王锡良的栽培、点拨,自身几十年的精勤奋斗,子王采等终成大家,这才是家族长青的重要秘诀。
这样的一个大师,却穿着一身略显陈旧的衣服,一双布质平底鞋,不事张扬,也不愿别人为他做什么“包装”。
王锡良大师在瓷界德高望重,但从不摆大师的架子,每逢遇到一位新人,一件佳作,他便觉得自己幼稚,总要找出差距,提升自己,在陶瓷学习中从不停歇。不夸张地说,王锡良堪称瓷界泰斗、画界丰碑、艺界典范。
陶瓷世家佼佼者
珠山八友王大凡传人
中国瓷坛国宝级泰斗
新中国首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首个为人民大会堂绘瓷艺术大家
他就是中国瓷坛百年历程见证者
王锡良,是“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的侄子,生于1922年,只读了四年私塾,为了生计,在12岁时跟随叔父,“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大凡学艺,开始了陶瓷绘画艺术生涯。在叔父王大凡的指导下,不仅全面掌握了陶瓷绘画技艺,且秉承天赋,悟性很强,对陶瓷艺术的理解颇有见地。21世纪顶尖瓷器艺术大家:王锡良大师有着迄今为止最为顶尖的艺术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成为21世纪最受敬仰的瓷坛泰斗,也成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骄傲,中央电视台是这样评价王锡良大师:当代瓷史最为重要的人物,这个时代纪念碑式的陶瓷艺术大家! 现年百岁的王锡良是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界首屈一指的艺术大家,虽然现在王锡良已近百岁,但依旧执著于瓷艺,人们称他为“德艺双馨”的老人。在陶瓷界素有“五百年才能出一个王锡良”之说!
中国陶瓷百年巨匠王锡良
何为轧道?
扒花工艺详解
所谓轧道,又叫雕地,宫中称锦上添花,景德镇艺人谓扒花,它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如红、黄、紫、胭脂红等,再在色料上用一种状如锈花针的工具拔划出细的凤尾纹,最后配以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明白了这些,我们来谈谈它的历史演变,因为历史,让我们的瓷器更具文化价值。
扒花工序一
拉胚成器型,入窑烧制瓷胎,然后将准备好的瓷胎静置,等待二次使用。这一过程,是对瓷胎塑型作轮廓,虽是第一阶段,看似十分简单,但却是门面,瓷胎烧制不好,后面一切都是徒劳。
扒花工序二
在胎白上,施一层白釉,以扒花工艺,在上面扒出花纹。这一过程,需极为仔细,对纹路的绘制,必须一气呵成,方可继续,为后续打下坚实基础。
扒花大王—张文月
扒花工艺三
在烧制好的釉面上,用状如细针的工具,细细绘制图案或者纹路,不断的改变雕刻位置,以保呈现最佳效果。此过程考究手艺人,对细节的把控,和对纹路流畅感的绘制。一件好作品在这些工序上最能体现。
扒花工序四
在绘制好的瓷胎顶部或者底部,绘上金边,再次入窑成器最后一步,尤为重要,在前面三道工序中,都是为了这最后一步而作准备。所谓"窑出万件出一宝,三分靠实力,七分看运气。”说的就是这最后一步,成之则万事大吉,反之毁于一旦。
即将失传的扒花绝技
因为历史原因,从嘉庆皇帝开始,国力衰退,咸丰以后再也没有烧造出粉彩轧道瓷,以至于扒花这一工艺失传100余年!
到了如今,由于扒花工艺的制作复杂性,没有多年的美术功底和扎实的手艺是无法掌握这项工艺的,年轻一辈学会并出师的艺人非常少,导致于扒花工艺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局面。
庆幸的是,江西景德镇名师大家,将这种工艺薪火传承了下来,并将其发扬光大,其中又以张文月大师最为出名。享有”扒花大王“的无上美誉
最终解释权归王掌柜陶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