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卧龙古渔村·故事

电子杂志旅游2023-03-20
346

山居宛卧龙,海近乃曰浦

卧龙古渔村

彩云之南,滇池东岸

穿过滇池东岸的湿地,风摇花树,风曳香烛。走进七星山下的卧龙古渔村,满地青青的油菜花地,已经随风摇摆的黄花。

卧龙古渔村

随着乡村旅游业需求的扩大,地域乡土文化元素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对乡土记忆的深度挖掘与灵活开发成为旅游业发展一大动力。
2018年,按照滇池生态保护的要求村民们全部迁出了村子。卧龙古渔村的故事也随着村民的迁出破碎在时间里。
接下来,和我们一起走进卧龙古渔村,共同寻找地域乡土记忆,倾听遗留在时光中的旧故事,探寻古建筑背后的乡土文化,将散落在时光里的记忆拼凑起来,透过遗留下来的踪迹,沿着时光的脚步,去追寻卧龙古渔村的“灵魂”,而不只是简单欣赏卧龙古渔村的“形”。

前言

让我们走进卧龙,自由如同滇池东岸的海鸥,穿过滇池、扑进花海、驻留古村,待暮色降临,再徒步登上山顶,赶一场盛大至极的滇池落日,追寻旧日时光。

渔浦星灯照/自在乡野间

目录

卧龙·历史

HISTORY

卧龙·焕新

REFRESHMENT

卧龙·记忆

MEMORIES

卧龙·新居

NEW  LIFE

坍塌歪斜的老房、
檐上残缺的瓦猫、
枯草抽出的新芽,
都在无声诉说着百年历史。

卧龙·历史

山居宛卧龙,海近乃曰浦

卧龙古渔村·古名·卧龙浦

图片:戴其臻

旧时田野满穗、渔浦星灯

    在云贵高原中部,“藏”着一个600年的古渔村——卧龙古渔村,草木枯荣,渔火闪灭,一代代人,在这里守着渔耕文化。
    卧龙古渔村因毗邻滇池、背靠七星山,成为老昆明传统文化腹地和文化记忆的传承地。
    卧龙古渔村早有“渔浦星灯”的盛景,历经600年风风雨雨,而今已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也是呈贡区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传统渔村村落。
    这座位于滇池东南岸,源起于明代的古村落,见证了昆明城址变迁、疆域扩充,在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幸运地留存下来。

耕种可以是稼墙、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以耕养家、以读兴家,“耕读传家”是中国农耕社会最朴素的生活理念,也是中国文化中最为桃源的诗意之词。
在云贵高原中部,“藏”着一个600年的古渔村——卧龙古渔村,在这里,村民守着耕读传家的朴素情怀,传递着老昆明的农耕文明。
卧龙古渔村的农耕文化汇集了滇中地区农业生产、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追溯历史,卧龙古渔村历代素尚耕读文化,提倡合作包容,延续了中国传统“耕读家传”和谐发展的理念。
卧龙这片由滇池水浇灌的肥天士地,曾经是呈贡的鱼米之乡。因位临滇池边,居民古时皆捕鱼谋生,但对于卧龙人来说,种地,是祖祖辈辈们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这里种出的蚕豆、稻谷、麦子、包谷,粒粒包满。

农耕绿野乌龙浦

农耕绿野乌龙浦

历史 · 农耕

天苍苍、野茫茫,小渔船里小儿郎,打渔收谷田里忙,卖了鱼米去换糖。
这里曾是滇池东西岸人员往来和物质交易的码头。70多年前,白天乘船而来的商贩在这里上岸,晚上,停靠在港口的船只开始生火做饭,点亮船头的马灯。
入夜,渔船灯火与天空星月交相辉映,“半江渔火”犹如繁星,故有“渔浦星灯”的美景。
朱侯源站在村东头那股流入滇池的河道边上,悠悠而过的时光似又突然奔涌而来,“几十年前,周边村庄的人坐了小船,十来米长,两三米宽,晃晃悠悠从大观楼来这里售卖食货。然后买了卧龙人从滇池打上来的鱼回去,”,“那时候我也会随着家里的大人坐船去昆明贩卖一些副食品,走上一个多钟头到呈贡火车站,背着一篓子的腌鱼、咸菜。有时候天色太晚,就到塘子巷附近找一家旅舍投宿。一连三四天,货物卖尽才回家。”

渔浦星灯乌龙浦

渔浦星灯乌龙浦

历史 · 渔浦

历史 · 物件

1

2

3

簸箕是用去皮的柳条纯手工编织而成的一种生活用具。由于编织簸箕需要阴湿、避阳光的环境,所以乌龙古渔村的人们一般都在地窑里进行编织。其是必备的生活用具,其功能是播出杂物,盛晒物品等,迄今为止簸箕与乌龙古渔村的人们生活息息相通。

4

风谷车是木制的、用于净化粮食的农用工具。上世纪70年代以前,乌龙古渔村人们总是在碾坊或是场院里使用它。风谷车是用人力转动风轮、让空气流动产生风力,用途是除去粮食中的糠壳、瘪粒、秸屑等,使米和糠壳各色分明,进而增加粮食的纯净度。

竹篮子主要是用来装缝衣服的针线工具、布料以及剪刀等这类的生活用具,有时也当作菜篮子使用,买菜时拎拎,装一下菜。作为曾经生活中最普通的物件,竹篮使用的是俯拾皆是的材料,派的是最接地气的用场,陪伴的是最平凡无奇的日常。

竹耙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工具,主要用于清理晾晒的粮食中的杂草落叶等,轻巧方便。夏秋交替之际晒谷子的时候用于翻谷子,既有利于谷子尽快晒干,同时又可以清理谷子上剩余的稻杆,可谓一举两得。

历史 · 建筑

土坯房是乌龙古渔村最典型的传统民居。一代又一代的乌龙人生于斯、长于斯、居于斯,经历着自然的风雨,经历着世间的沧桑,经历着人间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土坯房堪称原始建筑的经典,凝聚着乌龙人的智慧与朴素的情感,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冬暖夏凉,因为是厚厚的土坯,保温隔热。
建房多在春秋两季进行。先建三间北屋,之后再在北屋的两头各建一间略矮的“耳屋”,后又兴三间、两间屋脊齐平。东西两厢房略矮、栏又矮于厢房。土坯房建造之前先请阴阳先生看好地基,如当年太岁在此,则不宜动土。只能择一“偷日”,即这天太岁不在家的日子开工动土,这是权宜之计。

然后筹备砖石、木料、箔柴等。打堲(jí)是建房用工量最大、时间最长的环节。先看地的干湿,干了需要洒水,太湿只能再等几天。打堲需要两人一组,一块光滑的石板、堲模、杵头、泥板子、锨镢。堲模由长五十公分、宽五十公分、厚十公分的枣木制成。现存的土坯房子,是这片土地的祖辈,用每一块土坯和每一搭泥土,建起的一个遮挡风雨的家。
那里,曾是不少乌龙人童年、少年与回忆的避风港。其中的一砖一瓦都彰显着当地人们的朴实与勤俭。

一颗印

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住宅整个外观方方整整,如一块印章,当地称“一颗印”,又叫窨子屋。
“一颗印”民居建筑的特点多为一楼一底,是由正房、厢房、倒座组成四合院,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都呈现得方方正正。它的正房三间,底层一明间两次间,前有单层廊(称包厦),构成重檐屋顶。左右两侧为一楼一底吊厦式厢房,厢房的底层一般各有两间,称为“四耳”。

“一颗印”最有特点的是除大门外,各个房间的房门一律向内开,门一边的窗子为木制格子窗,上面雕镂精细。房间之间为板壁,外墙或用砖石,或用土坯,外刷石灰。青砖青瓦,木雕粉墙,显得典雅大方。当中的一块空地,昆明人称之为“天井”。天井中铺就笃实的条石,再砌上一座小小的花台。既是建筑结构上的需要,又构成了居家过日子“喘气”的空间。普通的住家,普通的生活,有紧有松,有张有弛,一群知足常乐的普通人,一份友爱亲密的情,被这“一颗印”的院落凝在一起。

卧龙·焕新

几经沧桑,文农商旅让乌龙古渔村重焕新颜

以生态塑韵,以文化铸魂

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情怀真正落地,让桥头船坞、撒网捕鱼、渔灯向晚的乡愁记忆,在新时代的创想下被重新解读

焕新 · 修缮

旧貌焕新颜
重燃烟火气

这是一份留得住的乡愁。

2018年,华侨城云南集团与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乌龙古渔村项目合作协议,从乡村文化挖掘、历史古建修缮、古建活化等方面,让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村落重焕生机。
历尽两年修缮,卧龙古渔重焕新颜。卧龙古渔村的“渔浦星灯”,重燃,原已残破不堪的古建筑群生命,在经过“最大程度上保护和修缮”后,17栋历史建筑的抢救性修缮和保护性修复已完工,修缮面积约6000平方米,卧龙古渔村重回原本生态风貌。卧龙古渔村的迁出村民也常常回到村里游玩、种菜,他们穿着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带

着欢声笑语,让卧龙古渔村又充满了生机。
昆明传统的“一颗印”建筑在修缮过程中得以保留。项目团队请来当地建筑土房的老师傅和建筑团队一起修缮古建筑。卧龙古渔村还将修缮的古建筑改造成卧龙乡村记忆馆、卧龙工艺馆、萱草书屋、卧龙村滇池博物馆,通过开发旅游活化古建筑,同时让昆明人们都能了解一颗印建筑的知识,让昆明的传统建筑得以保存,渔耕文化、建筑知识得以传承。
周末的卧龙古渔村充满着自然的欢乐、时代的气息,孩子们在村里的大草坪肆意撒欢、大人们支起帐篷露营;衣着时髦的退休阿姨在修缮的老建筑前拍抖音视频;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下沉影院观看乌龙古渔村的历史纪录片……这是一份田野乡村充满野趣的欢乐,是一份留得住的乡愁。

卧龙古渔村的四季在焕新后重现自然光彩
老屋瓦檐,黄墙绿树,摇曳黄花,冬日海鸥……

焕新 · 四季

四季初始,天上有云,林间有雾,人间是春田间排列的小菜,有着天地间最丰富的翠绿,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卧龙古渔村春天的颜色。

大暑刚过,太阳明晃晃地照着,夯土古村在葱绿草地的映衬下诉说着岁月的悠长。静静地站在土黄的墙边上,闭上眼睛,仿佛还可以听得见古老的石板路上渔人的脚步声。

秋即色,色即秋,卧龙浦的秋天,五光十色满城郭,云在青的天,水在绿的瓶。滇池夜雨中,白鹭飞无痕。一轮银月枝头挂,十里枫林间,撑一叶扁舟, 寻一片霜枫秋色。

白鸥,是卧龙古渔村冬日的标配。在七星山上,远看,白鸥飞旋,在清风中眺望西山睡美人,无尽的山河入眼,无边的风月动情,心底纵是有万千杂芜,都会在这一刻,化作绿意盎然的无垠旷野。

旧时光

卧龙·记忆

山水是风景,花木是生命,时间是生活。
在古渔村原乡的日子里,每一个人都是行走的风景,也是生动的生命;
过去的时光是他们记忆,也是我们共享的故事

乡村,是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在滇池东岸,卧龙古渔村里,建筑的肌理,
植物的叶茎,大地的昆虫,以及滇风,日落,流云,
都是原乡的精神小品,而村落里的故事却是“魂”。

在云南人们把滇池称作海,滇池有很多故事,时间久了,有的故事被人遗忘,而有的却和滇池从此融为一体。这次让我们一起了解位于滇池东岸乌龙古渔村旧时光里的渔村故事。

记忆 · 渔钓

渔船、渔具、渔灯是当地渔民必备的物什。
杨奶奶是卧龙古渔村的村民,今年已经八十高龄了,她说:“渔船、渔灯、鱼叉这些,以前我家都有。而且在小时候,船就是我们的家。”
在杨奶奶小时候,她们一家都在船上生活。杨奶奶的父母结婚也是在船上进行的,一条小船,搭个篷子,就把婚礼办了。生孩子也是在船上生,杨奶奶就是在船上出生的。杨奶奶说,她生于船上,在船上一住就是十几年。到了解放以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杨奶奶家在湖边有了房子,许多像杨奶奶家一样的渔民也都开始上岸定居。虽然上岸定居但是许多渔民外出打渔,还是会在船上住上很久,吃住都在船上,晚上就会点上煤油灯照明。杨奶奶介绍说,煤油灯也叫马灯,

滇池梦畔,       渔浦星灯

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因此而得名马灯。当地人家大多把煤油灯用于船上,也有“船灯”“渔灯”的叫法,尤其是有风有雨的天气,是渔民的照明利器。
不仅杨奶奶与船有深厚情谊,杨奶奶一家与船都结下了不解之缘。杨奶奶的老公是卧龙古渔村捕渔的一把好手,杨奶奶常常引以为傲,向街坊四邻“炫耀”老公捕渔的大丰收。杨奶奶的老公划船出海,看见有鱼就下网。杨奶奶的

记忆 · 渔钓

厨房里的灶台承载着普阿姨对妈妈的思念、捕渔丰收的喜悦。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滇池,普阿姨的爸爸妈妈已经划船出海捕渔了。他们熟练地划桨、收放渔网。傍晚,他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回到家里,“每次爸爸妈妈丰收回来,妈妈就会做腌白鱼。妈妈在做腌白鱼的时候,我便喜欢在旁边看着,后来妈妈也教会我如何腌白鱼。”

最是人间烟火气

老公用渔网捕渔,邻村的有些渔民还会用黑鸟捕鱼。黑鸟也就是鸬鹚,当地人也会称它为水老鸦。他们把黑鸟的脖子和爪子用绳子系上,吹响口哨,发动黑鸟入湖捕鱼。黑鸟一旦吃捕到鱼,便会因系在脖子上的绳子卡到,咽不下去,然后召回黑鸟便捉到鱼了。钓到鱼之后,也不用运到岸上去卖,鱼货的买卖也在船上进行,鱼贩子看见渔船就会划船过来卖鱼,两方谈好价钱就可以直接卖给他们。
生活在卧龙古渔村的村民都是世代捕鱼为生,

除了捕鱼,当然也会耕种。有时候外出捕渔要整日整夜住在船上,虽然在船上生活条件艰苦,但是杨奶奶和几家邻居一起出去捕鱼时,丰收回来时便会一起唱歌娱乐。
她们一边划着船,一边开心地唱道“姐姐呦,抬着我的小那个船么,转回那个家,坐着我的小那个船么,漂的嘞的,转回那个家。”

普阿姨说,这种制作腌白鱼的方法是从奶奶那一辈就传承过来的,主要是三个步骤,破、腌、晒。破鱼的时候首先就是要保证鱼要新鲜,然后腌也很简单,放盐腌制,然后带着手套把盐搅拌均匀,到晒这一步骤时,凭借靠近海这一独有的地理环境,在天晴的时候将鱼放在晒鱼网上,在太阳和风的作用下,腌白鱼蒸发水分,最终的成品腌白鱼保持原汁原味。

记忆 · 花灯

村之后,便和一些爱好花灯文艺的村民自发地组织在一起,成立了卧龙花灯歌舞文艺队。以前还没有从卧龙村搬出时,她便和村里的小姐妹们在村里找闲暇时间排练。当时村里也比较重视花灯戏,有一个专门的台子,给她们表演。从卧龙村搬到渔园星浦小区之后,在社区居委、老年大学等的共同努力下,于去年4月初成立了乌龙社区联艺社团。
如今,李奶奶已经五十岁了,但是她还在积极参演卧龙花灯队的节目,十分热爱花灯戏,并且在花灯戏中找回到过去的自己。
她经常在乌龙社区联艺社团微信群里聊天,每次有姐妹在群里分享新的花灯戏视频时,她总是乐此不疲地点看观看。李奶奶说道,每次外出表演、排练,也是通过微信群通知大家,“虽然花灯戏的形式变了,但魂没变。”

花灯是云南汉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在历史上是被作为“社火”中民间舞蹈的一部分而流传的。花灯歌舞内容丰富,情节简洁,舞蹈朴实明快、优雅别致,唱腔优美动听,受广大群众喜爱。而小三弦则是花灯戏中的色彩性乐器,它不作为主要乐器使用,在花灯配乐中起点缀的作用。小三弦的音色、音质,个性特点突出,穿透力很强,比如十人组成的乐队,若有小三弦,很明显就听得出来。

花灯韵律

花灯剧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地区不同,先后形成9个支派: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大姚、楚雄、禄丰花灯,元谋花灯,建水、蒙自花灯,崇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卧龙村便是昆明呈贡花灯的发源地之一,多年来世代传唱,一些爱好花灯文艺的村民便自发地组织在一起,成立了多支花灯歌舞文艺队。
李奶奶便是卧龙花灯歌舞文艺队的一员。李奶奶十多岁便开始学习花灯戏,从外村嫁到卧龙

记忆 · 草锅盖

燥的,实际上,手摸上去有润润的感觉,就可以编织草锅盖了。除了草,竹子也是编织草锅盖的重要原料。固定草锅盖的“线”,就是竹子。朱天凤说,制作草锅盖的竹子,必须是绵竹,其他都不行。绵竹的韧性好,结实,不易折断,经久耐用,不会产生异味。
杨奶奶介绍说,草锅盖的编织工序通常分为三道,即:“一搓二织三收尾”。编织草锅盖,有专门的锅盖针,和缝衣服的针很像,但要大很多。针孔穿过的不是

的小姐妹一起去七星山找牛筋草。秋天,天上下寒霜,经过霜打之后的锅盖草更有韧劲,编织出来的锅盖颜色发亮,光泽更好。倘若割的锅盖草嫩了,或没有经过霜打,编织出来的草锅盖就会颜色发红,光泽差,也很不耐用。所以割草的时机也很重要,她们一般都是秋天去。锅盖草割回来晒干后,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能让雨淋日晒,否则会变质,影响草锅盖的质量。通常是头年就要准备好第二年够用的草。每次编织草锅盖时,先要把草放在水中泡透,然后捞起来晾干,表面看上去是干

线,是竹丝,每次穿过,都要使劲儿拉紧,用的全是手上的力道。“甑子+草锅盖”,是乌龙村家家户户厨房的标配,如今搬到小区里,生活发展变迁,这样的物件已经很少使用。但是老一辈的她们还是坚持自己编织牛筋草锅盖,因为草锅盖盖在甑子上,草锅盖是透气的,水蒸气不会流淌到甑子里面,即使天气热,甑子里的米饭也不容易馊掉。用草锅盖盖着蒸馒头,馒头也是光滑不沾水的。“牛筋草锅盖”充满老一辈的智慧。

“摘下草帽当锅盖”,这是云南“十八怪”的一怪。其实,当锅盖的“草帽”,并非戴在头上的草帽,不过形状酷似草帽,是云南农村老百姓厨房里甑子、蒸笼上的盖子。
走进渔园星浦小区,休息庭处有许多奶奶在编织牛筋草锅盖,虽然从乌龙村搬迁出来,但是奶奶们仍然会偶尔相约一起去七星山找牛筋草,然后回小区编织锅盖。
在杨奶奶小时候,每次到秋天,她就会和同村

"草帽锅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昆明发起了一场不见硝烟的“高原明珠保卫战”,通过多种措施手段积极开展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滇池边亲水自然村落的乌龙村,日常生产生活在时刻影响着滇池环境。为了保护“高原明珠”,乌龙村整体搬迁势在必行。

卧龙·新居

迁徙与新生活

午饭刚过,74岁的郭奶奶便兴高采烈地出门,她来到小区花园里面和她的小姐妹们一起编织牛筋草锅盖,几个老姐妹坐在一起聊天,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郭奶奶和她的老姐妹们是呈贡区乌龙社区居民。自从2019年3月整村从乌龙村搬迁后,这是他们在乌龙社区安置房——渔园星浦小区的第二年。自搬迁以来,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乌龙社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蕴含着历史古韵却不忘随时代发展的一个新社区正悄然崛起。
郭奶奶和刘爷爷已在乌龙村生活70多年,从没想过要离开那片故土。“我们一开始都不想搬离乌龙村,毕竟生活了那么多年,但是后来工作人员几次来家里跟我们讲原因,说搬迁是为了保护滇池。说起滇池就让我特别有感触,以前滇池的水清澈见底,口渴时捧起来就喝,那样的滇池让人难以忘怀。既然搬迁能保护滇池,我们最后便决定搬迁。”刘爷爷回忆道。
2018年6月11日,整村搬迁工作启动。到2019年3月10日,乌龙社区共13个居民小组1754户的4704人经各级各部门夜以继日共同努力,顺利搬迁入住渔园星浦小区。

山居宛卧龙,海近乃曰浦

再现“渔浦星灯”的昆明记忆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