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黄石市老虎头小学9月灵动月刊

其他分类其他2024-09-30
427

灵动教育月刊

黄 石 市 老 虎 头 小 学

2024年09月
第05期

09

优秀团队

优秀团队:体育组
蹲点领导:彭琳校长
                  沈海燕主任 
                  张怡副主任
       我校体育组是一支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队伍,他们热爱体育、专业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在彭琳校长、沈海燕主任和张怡副主任的带领下,教育、教学任务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们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每天利用课余时间风雨无阻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组内成员主动承担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带领学生团队屡创佳绩。无论是区级、市级,还是省级乃至国家级比赛中,都能看到我校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用汗水和力量诠释着运动的魅力。这一项项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体育组全体老师的辛勤付出。他们的努力不仅为学生赢得了荣誉,更为学校增添了光彩。金灿灿的奖杯,光闪闪的奖牌,就是全体体育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体育精神的有力证明。未来,全体体育教师将继续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小先生制”,让“无体育不虎小”的精神大放光彩!为虎小的体育教育工作贡献力量。

教师

优秀

顾芬芳 数学教师 工会主席
       她执教杏坛32年。在教学中,她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用实例演示复杂的数学知识,使之变得简单易懂,严谨而又亲和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评价她说:“顾老师幽默风趣的课堂让我们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日常生活中她以丰富的教学技巧和无比的耐心、爱心,积极指导帮助虎小青年数学教师成长,她是同事眼中的好干部,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陈风娥 班主任 数学教师
       她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后把发言的机会给每个孩子,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下课后她便化身笑容满面的孩子王,教室里、走廊间、操场上,都有她与孩子们的笑声。她积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并与之产生共鸣,让每个孩子都在肯定、激励和赏识中,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李旋 班主任 语文老师
       她坚守在教学一线,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用全部的爱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始终将尊重和理解学生放在第一位,每一个孩子都牵动着她的心,从穿着举止到书包整理,从课堂纪律到作业质量,从学业情况到心理状况......她都默默地关注着,细心地引领着,就这样一群群懵懂的雏鸟在她点点滴滴地关爱中羽翼渐丰,与李老师一起慢慢成长为了更优秀的自己。

甘娇 英语老师
       她常说“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参加工作以来,她坚持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英语书中满是她的笔记,她坚持一课一反思,认真钻研尝试有趣的教学方式,她将音乐律动融合到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开口,勇敢表达。从教13年以来,甘娇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和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勤勤恳恳,收获着属于自己的芬芳。

目录

contents

01

我看新教材

06玩好数学游戏 做好幼小衔接08新教材之我看我思
10我与新教材(小学科学)
12我和新教材
14我思新教材

何俊      
卢云
冯卫红
王牡
张怡

03

家访手记

02

读书心得

16爱的奇迹
18跟着孔子学教学
20无痕教育 润物无声
22浩然正气 铮铮铁骨
24读《做温暖的教育者》有感

杜星
曹良艳
刘琼
吴博元
李娟

26爱在脚下, 爱在路上
28陪伴孩子也是一种休息
30一次特殊的家访:枇杷树下的真情流露
32家访暖心小故事
34点滴改变铸就的成长、进步

陈风娥
方青龙
陈亚芳
袁玲霞
卢佼

灵动月刊

玩好数学游戏 做好幼小衔接

何俊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的基本要求。由于数学没有在幼儿园以专门一门学科单独教授,因此刚步入到了一年级的孩子,如果直接开始授课,会增加他们的紧张感和陌生感。2024年秋季启用的小学数学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入学篇做了哪些调整?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如何科学合理帮助学生实现幼小衔接?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入学篇“游戏单元分享”给出一点建议。
一、增加衔接时长:从入学篇到第一单元
       在正式开启数学教学前,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介绍各自在幼儿园的好玩的游戏,有助于打消学生的初入小学的紧张感和陌生感,从好玩的游戏入手,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已调整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旧版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准备课”“位置”“认识钟表”,让学生略感困难。现在降低难度,创新性地加入了“数学游戏”单元,孩子们将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自然而然融入到数学知识中,让你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数学游戏”其中包含了“在校园找一找”“在操场玩一玩”“在教室里认一认”“在教室里玩一玩”“学习准备”五个主题活动,知识需要6个课时的教学时间。老教材的准备课包含了“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三个教学活动。很显然,新教材延长了衔接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悉学校、教室等新环境,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学习知识。
二、指向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幼儿园时期,儿童主要以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时期,思维的抽象性在飞速发展。在幼儿园里,幼儿主要以具体的事物数一数来计数,过多的依赖他们的直观的感知。而到了小学,学生就要学会用一些抽象的符号来思考数学问题。

作为一年级的教师注重从直观经验出发,帮助学生逐步实现抽象的数学思维。例如,新教材在认识数字“1”,引导学生从1栋房子,1只狗这样的具体直观的事物引入,认识了数字“1”,数字“1”还可以表示1个苹果,1颗星星等,由具体事物到抽象图形最后到数字符号“1”,教师设计“报数画画”游戏,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建立物体数量和物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的过程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认识的数字的过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分享交流校园的图形,教学楼是长方体,门和窗户是长方形的,花坛是圆形的,粉笔盒是正方体的,学生通过观察和语言交流,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唤醒知识经验,获得对不同几何图形的初步判断,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合几何直观。
三、聚焦学科素养:从兴趣到规则
       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应注意将幼儿园的综合性体验向学科性学习的过渡。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游戏的规则意识,从趣味性到学科性。“数学游戏分享”巧妙的将游戏与规则融合,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逐渐了解数学逻辑,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例如,游戏玩完后回教室,按照从矮到搞顺序,男生站一排,女生站一排,从排队回教室中,学生将两个队伍人数一一对应起来,发现有剩余,说明男生多1人,以及比高矮需要在同一个起点,也就是有一端要对齐方便比较。教师每组织一场游戏活动,学生都要经历理解游戏规则,制定游戏规则,按照规则游戏,游戏结束后的反思。在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同时,也遵循的游戏规则,从而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数学游戏就像是一座桥梁,它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起来,连接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与充满挑战的小学学习生活,“数学游戏”这个起始单元,应吸收幼儿园生活的宝贵经验,将它有效、科学、合理的融入小学学习中,帮助学生更科学的学习,发展数学思维,培养良好品格,真正实现双向衔接,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校园的学习生活。

       不知不觉中,今年已经是我从教的第12个年头,从刚刚毕业走上讲台的青涩紧张,甚至有时会突然闪过的一丝尴尬,到现在的从容;从刚刚拿到教材时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这几年虽然教材也有些改变,但也只是顺序调整或者删减一些内容,我也尝尝与同事打趣说到:我们术科老师对教材那可是相当熟悉,一个学期带11个班的音乐课,那我每节课就得上11遍。
        第一次知道人教版音乐教材要改版是区里组织的一次比赛,赛后教研员跟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新教材的变动,结合我对

已有教材内容的了解,那时我就发现,这次变动与以往都不一样,它将是一次重大改革。
       今年暑假,市里组织音乐教师新教材培训,而我也终于见到了这套全新的教材。虽然我只拿到了一册,但当我迫不及待的翻开时,发现新教材不仅为小学音乐的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对音乐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艺术·音乐》充分考虑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坚持发挥音乐学科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作用和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让结构化、体系化的内容组织,形成学生系统化的音乐知识体系,力求体现科学性、民族性、整体性、系列性、审美性、实用性的目标。
        新教材采用主题性单元编写体例,通过美丽动听中国行、环球音乐之旅、人文主题单元三条明线与一条学科骨干线交织,实现对音乐学习的全方位教学。
         明线一:“美丽动听中国行”26 个单元覆盖了中国大地34个省级行政区的民歌、戏曲、说唱、歌舞、器乐五大传统音乐门类,培育学生了解、热爱中华音乐文化,通过音乐考古板块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新教材之我看我思

卢云

灵动月刊

        明线二:“环球音乐之旅”10个单元链接世界各大洲音乐版图,了解西方经典音乐风格版图与历史脉络,扎根祖国放眼世界,让音乐教育更有历史纵深感和审美宽度。
        明线三:人文主题单元,促进学生人格教育,增添“育人”导向的教学容量,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了解音乐会礼仪,培养学生的爱心,在音乐中感受爱,用音乐表达爱等等。更与体育精神、环境意识教育结合,与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融合,培养家国情怀。
        学科骨干线:以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逻辑线条进行集中识谱教育。在一年级先完成初步识谱,初涉绝大多数与音乐实践相关的识谱知识;再通过唱歌、演奏和欣赏教学逐渐加强识谱熟练度,以识谱带动其他音乐能力的成长。慢慢加入节奏、音程、和弦、旋律等基础乐理知识,突破传统学习模式,科学构建学科体系。
         学科骨干线把基础乐理知识系统化,改变了原来学生不识谱的状态。通过系统、集中的学习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解决基础乐理,这是对音乐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遥想当年,虽然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可真正系统学习乐理知识却是在准备艺术高考时。可那时候的学生和当前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心智发展实际已经完全不同,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科学构建音乐学科的学习体系,将识谱与乐理知识具体细分为与“实践操作”相关及“音乐内部结构”相关两个部分,突破以往音乐学习的传统模式,实现音乐感性经验积累与理性认知结合。同时新教材明确地给出了每个年级乐理知识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以及怎么学。这样一来,老师们在教学中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抓手,从实质上帮助老师简化教学的难度,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指向与要求,为课程标准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性的必要保障。
       通过深入了解新教材的特点和优势,掌握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我想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更好的应用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科学的音乐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实现对音乐的高效学习。

我与新教材(小学科学)

—— 一次探索与成长的旅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其更新换代已成为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一环。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新教材试教工作,并接受了暑期新教材培训。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对新教材的设计理念、内容编排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创新教学方式的乐趣与挑战,并为我的教学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
        初识新教材:理念的革新
        新教材的亮相,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全新的教育理念。其不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问题情境—假设猜想—实验验证—结论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新教材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探索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常规教研活动中,我常与大家讨论新教材的思维模式:我们一定要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教师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我们精心钻研教材,为不同的章节内容创设不一样的情境,以情境促教促学,引导学生提出一切皆有可能的假设,并逐步实验验证,随后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逻辑组织能力。

灵动月刊

冯卫红

         培训心得:专业成长的加速器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我参加了由教育专家团队组织的新教材培训活动。培训中,专家们不仅详细解读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色亮点,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方式,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新理念。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并不断更新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与时俱进,不可固步自封。课堂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引领者,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在新的思维模式之下,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了常规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不断探索,在交流中共同促进提升,要学会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对自身有利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指导思想切实改变了我的操作空间和方式,在多次的实践中,我将新思想应用到实践中,以理论为基底,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创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模式,并且进一步探寻改进的空间。
          试教实践:挑战与收获并存
        将新教材带入课堂,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实践过程。我根据新教材的内容,设计了多个富有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如“动物过河”“三人运球”“巧浮硬币”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到实验设计、数据收集、结论分析等等每一个环节中来。他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思维更加活跃,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我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像如何有效调控课堂秩序,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等。但正是这些挑战,促使我不断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最终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理论与现实操作模式总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可差距也是机遇,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反思改进交流,并总结出模块化的经验,为后续的操作提供相应的模板。
         反思与展望
        回顾这段参与新教材试教的经历,我深感收获良多。新教材的引入,不仅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也让我看到了学生们在学习方式和态度上的积极变化。未来,我将继续深入研究新教材,探索更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加生动、高效的科学课堂。同时,我也期待与更多的同行交流分享,共同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参与新教材的试教工作,是我教学生涯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道路虽长且艰,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发展之路。

        2024年秋季学期,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材将投入使用,并逐步铺开,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新一代教材,为了应对这一新变化,进一步提高全市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程实施能力,黄石开展了全市义务教育新教材培训活动,暑假期间非常有幸的参与了这次培训,进行了一次知识的充电,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新教材的新理念和新特点
        1、新增综合实践单元,突出项目式学习。
        综合实践新增了20%,从以前的先学后用转变为学用结合的项目上学习,会注重大场景的考察。项目式学习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有尝试过,是一个比较持续的过程,能借助其他科目老师的力量一起完成,让孩子觉得数学其实也不难,是生活中能遇到的东西。
        2、注重知识本质的学习。
        新课改更加关注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把握,探究“为什么”做而不仅仅是“怎么”做。要求学生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理和逻辑思维,从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一年级开始就建议让小朋友们画数学,这个过程很有意思,画着画着有时候他们就自己会总结知识了。
         3、注重过程的探究与考察。
        过往版本教材更偏重提取、筛选信息,用信息解决问题,它重结果。2024版教材则优化了解决问题模块教学,增加了讨论和反思环节,即列举出同一种问题可能出现不同解决方案,然后逐个评价每种方案的对错与优劣,进而解决问题,最后还有反思环节,评价自己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或者发散思维探究其它的可能性,探究式的学习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路线。
         4、注重真实情景与跨学科学习。
        今后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更加增加小朋友的数学阅读和把数学知识放进实际生活中

我和新教材

王牡

灵动月刊

 去使用数学的意识和“刻意”在教学生活和家校共育中创造更多的应用机会。
         新教材带来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首先新教材在保留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了教学方式和知识的呈现方式。这意味着数学老师需要更新他们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材结构。其次更注重知识本质的教学,新教材强调拒绝死记硬背,而是注重理解知识的本质。例如,新教材突出了数的运算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感悟加法模型、乘法模型的意义,以及深入理解十进制系统。因此,数学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而不仅仅是教授公式和算法。最后新教材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性,新教材要求学生不仅能得出正确答案,还要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展示解题过程,从而考察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性。这对数学老师来说,意味着需要设计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探索和创造。那么为了应对以上变化,我们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要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注重数学思维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
         3.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要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可以通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得来说,这次推行的新教材,将更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更符合小学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够真正培养孩子的能力。

灵动月刊

        蔡元培先生曾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可见美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美育的思想观念应得到重视和关注。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下编制的新教材将开始投入使用。教师要在开启教学活动之前,要深入研读课标中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等,从整体上分析和解读美术教学的架构、了解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此确定美育目标。
       在暑期,我参加了小学美术新教材培训,使我对新教材、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思考。新教材的变化很大,从封面设计到教材中展示的作品,很吸引眼球。翻开目录,就能发现内容从以前独立的一个个课题变为了大单元的编排模式,每个单元课题后都有单元要点、基本问题、单元情境、单元导读、关键词以及单元目标与评估依据,这是旧教材中不具备的,新教材将学习内容、基本问题嵌入到学习任务中,让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学。内容上,融入了革命传统教育、植入了红色基因、紧跟实事热点,更加注重趣味性和科技化,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我们的文化自信。

我思新教材

张怡

        新教材同时也体现着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将一年级美术新教材教材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放在一起来看,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其联系性,例如美术新教材中第一单元《龙的传人》里第1课《我的名字》教材中首先出现的是象形字、再是用象形字创作自己的名字。这与语文一年级教材中的识字课《日月水火》不谋而和,《日月水火》通过象形字与现代汉字“日、月、水、火”联系比较、学习现代汉字。在美术《我的名字》这一课中我们可以利用形象生动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汉字,了解汉字的由来及发展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在美术课堂获得语文素养。再根据象形文字的“形”,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排列等方法装饰成画,如“人”字就像是一个人在行走,“口”就像人的嘴张开了,“日”形似天上的太阳,“月”就像是弯弯的月牙。还可以设计一些扩展问题,如:除了书上提到的象形字以外,你还能想到哪些象形文字呢?你认识的字中,还有哪些可以与象形联系起来呢?利用主题相关问题进行知识扩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对传文化的热爱,使学生明白文字来源于生活,切实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以前教师单一教授学科知识的能力已不足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为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真实问题所需的跨学科知识与能力,这使得教师在自我教学能力、与各学科知识上需要更加全面。我们可以从自己专业学科出发,拓展相近或相关联的学科知识,从而提升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能力;也可通过多学科教师合作的方式,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参加区域的跨学科教研活动,尤其是基于本学科教材的跨学科教研活动,在交流研讨中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提升自己跨学科教学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暑期培训,我对美术新教材、大单元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并会将所学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致力于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一定能够让孩子们在美术的世界中尽情绽放光彩。

灵动月刊

爱的奇迹

杜星

        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干净简单的唯美画面,缓缓推进的故事情节,如徐徐春风,潺潺流水一般直抵我内心的柔软,这一切来自于经典老片《放牛班的春天》。中秋期间,放松身心的同时,我细细品味了一顿如此美妙的饕餮盛宴,至今回味无穷。
       对于多次荣获各类国际电影大奖,甚至最后还斩获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殊荣的这部法国经典音乐电影,其巧妙的画面处理和精彩的配乐,其实不需要我过多的言语,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多的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去感悟这部电影。
       影片用倒叙的手法讲了一个老师教育特殊儿童的故事。在一所感化院里,有许多行为偏执、叛逆顽劣的少年,院方的高压政策激化了他们的逆反心理,经常发生严重的冲突。失意的音乐家马修顶替不堪忍受的前任来代课,在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后,他采用正面、积极、激励的教育方法逐渐取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并组建了合唱队,用优美的音乐滋润那些空虚的心灵。孩子们善良、天真的本性被逐渐激发出来,音乐方面的天赋也得到挖掘,其中一位成年后成了著名的音乐家,而马修老师却始终平凡地生活着。
       仔细回看《放牛班的春天》中每一个小细节,品位了电影中陈述的一幕幕师生间的感人事迹,我不禁一次又一次沉醉其中。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不管什么学生都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宽容和关爱。面对孩子们一次次的恶作剧,马修老师极富耐心,用一颗宽容博爱的心来接纳他们,正是这种宽容如灿烂的阳光温暖了孩子们的心底。他们渐渐产生了悔意,受惩罚的孩子在母亲面前保留了自尊心;自闭症的孩子在老师的关怀下慢慢打开了心扉……一次又一次,马修老师用他的爱和宽容之心帮助了这些孩子,这是这份善良与伟大,改写了孩子们原本那充满晦涩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串歌声与欢笑,盼来了这个“放牛班的春天”。
      我常常说班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小皮卡”,他们天真可爱,却也有各种缺点,不懂事,甚至会犯错误。作为孩子们人生道路的领路人,作为一名身肩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应该用宽容的心接纳每一

——观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个孩子,让他们在教育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马修正是这样,在院长面前一次次包容了孩子们的过错,又一次次宽容他们的过错,一次次耐心地教导他们。为了使伤害校工的学生免于被关禁闭,他竭力“包庇”了他,并把此事作为教育的契机,让他去医务室服侍校工直到他痊愈,让这位孩子在内疚中悔悟。即使是他发现了那位偷了钱的孩子,也没有简单化地将他移交校长或警察局,而是冷静、耐心地找孩子谈话,了解他的作案动机——仅仅是为了买一个热气球,那是他的理想。亲爱的马修老师把我们通常认为的不可饶恕的错误智慧地当作了教育的资源,令人拍手称快!
       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叫史蒂芬·葛雷的医学科学家,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比一般人更有创造力时,他回答,这与他两岁时的一件小事有关。
       有一次,他尝试着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牛奶,因瓶子很滑,他一失手,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像一片牛奶的海洋!他的母亲来到厨房,并没有对他大呼小叫、教训或是处罚,她说:“哇,你制造的混乱可真棒!我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奶水坑。牛奶反正已不能喝了,在我们清理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几分钟?”他的确这么做了,最后在与母亲一起清理完厨房后,他母亲又说:“如何用两只小手拿大牛奶瓶,你已经做了一个失败的实验。来,让我们把瓶子装满水,看看怎样才能拿得动它。”小男孩很快学会了,用双手抓住了瓶颈,就可以拿住它不会掉。
       由此可见,错误对孩子来说常常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所以不要害怕学生犯错误,怕的是老师无包容之心,不能抓住机会用正确的恰当的方法对有错误的学生给予引导。
       宽容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品质,又是一种教育方式。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有错误这是正常现象,要允许孩子犯错误,教师能以宽恕包容之心对待孩子,不仅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给了孩子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和巨大智慧,也必然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和拥戴。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必须以爱为基础。那么,教师要想敞开孩子封闭的心扉,就要从爱出发。所谓“爱”,就是关心爱护孩子并尊重理解孩子。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前后之别。电影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洋溢着马修老师对学生的那种无私的爱。他用自己的爱营造孩子们的爱,他用爱铸就“乐谱架”的动情歌唱,他用爱感化“天使魔鬼”皮埃尔不逊的心灵,他用爱赢得“助理”的永远相伴。他一直无声地抵制着反抗着校长威慑人心的棍棒教育……他的爱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感动着每一位观众。
       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我们用心走入孩子的心灵,坚持做到“多理解、多宽容、多关爱”,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满腔的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我相信:爱是可以迎来春天,创造奇迹的!

       我读书很随性,有时会随学生的书目捧阅之,有时会随儿子学校推荐而赏之,有时也会因为工作所需而选择一定书目读之。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这个假期拜读了“孔子三来”——即《孔子原来》《孔子如来》《孔子归来》。《孔子原来》厘清了当代对孔子的误读;《孔子如来》侧重解读今天如何印证孔子的存在;《孔子归来》则侧重分析孔子如何成为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万世师表。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孔子的思想,为我们确立新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有大益的。
        一、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
      “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学生是为人师的先决条件。作为老师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学行统一。孔子从来主张说到做到,不发空论,不空许愿。他在对弟子进行教育时,自己也能做到身体力行。他要弟子们努力学习,自己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地奋发,起到示范的作用,表现了他对弟子的仁爱之心。正如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今天的学生受着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已不再单纯,想法也具有时代特色,我们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更有效,更要努力学习孔子教育学生时的因循诱导,跟人商榷的儒家态度。
        二、为师之道 德高为范
       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整个教育过程甚至学生的成长成才。孔子在《论语》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这就是说,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脚,要使他人也站得住脚;自己要行得通,要使他人也行得通,能够从身边有例可推。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在孔子和众多古代教育家看来,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就必须从学识、道德、思想、修养诸方面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需正人先正己,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就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现代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做以德服人,以人格服人的教师。
       三、为学之道 学高为师
       教师的天职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如果教师孤陋寡闻,不学无术,其结果将是误人子弟。教师的渊博知识得之于学习。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就拜谁师,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即便是学富五车,依然觉得不够学问,在颠沛流离中卖力求学。

跟着孔子学教书

曹良艳

灵动月刊

所谓“教,然后知困”。不仅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谦虚,而且立志与老师一样好学上进。因此,学,仍然是现代教师的第一要务。
       孔子“敏而好学”,奋发读书。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态度上孔子从来主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只有那种以学为乐的人才能学业有成。为了学习和锻炼自己,他提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在他看来对于一个愿意学习的人,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古代教育大师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对学问的细研精思,简直达到如醉如痴、废寝忘食的地步。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来说,有广博而丰富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举重若轻、左右逢源、融汇贯通。
         四、乐教爱生 诲人不倦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德。孔子对弟子从来严格要求,关心备至。他不仅关心学生品德和学业的增进,而且也很关心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他看到他的学生闵子骞、子路、子贡较好的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厚宪家贫,他常接济。冉伯牛有病,他专程去看望。颜渊、子路死后他非常悲痛。
       他和学生有深厚的情谊。他曾说过,自从得了颜,学生们更加亲密;自从得了子路,再也没人敢骂他了。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意即      

爱学生能够不勤劳吗?忠于学生,能够不教诲他们吗?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孔子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另一个方面的表现是,能够耐心而恰如其分地启发教育学生。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当学生有了学习的要求后,去打开他的心扉;在他对问题考虑差不多的时候,再对他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这样,学生得知一点后,便能联系到许多点,而不是孤立地在读书、硬记忆。孔子这种充满爱心的教育方法,深得学生们的敬仰。
        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正是对学生的热爱才有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无论什么人只要向他请教,他都毫无保留的教诲,本着“教不倦,仁也”的思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
       为了教好学生,他倾心于每个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论语》中曾不止一次地记载了孔子对弟子的教学态度。“子曰:二三子以为我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意为:他们这些学生以为我对你们有所隐瞒吗?我没有任何隐瞒,我没有一件言行能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教育是复杂的,面对有思想的人,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望美丽的教育风景。

无痕教育 润物无声

       最近阅读徐斌老师的《无痕教育》,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追寻无痕教育》,还有他旺盛的精力和执着的敬业精神。
       徐斌老师说,数学教学就是把“科学形态的数学”转化为“学科形态的数学”,而这种转化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对教材的处理。如何合理地使用教材,有效地整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徐老师说他的课一般有百分之八十是完全来源于教材的,其余百分之二十则是他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稍加改编而成。但是,这百分之八十,恰恰是体现了他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抓住了本质和核心的东西;而这百分之二十,又恰恰体现了他对教材的创造,这种创造细小、平实,却透着徐教师独特的教育智慧。
      走进徐老师的课堂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你会发现他的数学课充满了童趣,他善于把孩子带进数学乐园,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观察、发现、交流、分享,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得以发展和提升。教学二年级《认识乘法》一课开始,徐老师出示了教材上的情景图,要求学生观察一共有几台电脑,有的学生一个一个数,发现有8个;有的学生2个2个数,也得到了8个;还有的学生用2+2+2+2来计算,得到8个。教师随即告诉学生,求4个2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 -一乘法。

灵动月刊

刘琼

        接着,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学生认识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然后,电脑出示了8个2,教师要求学生求出现在电脑室里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学生出现了加法列式和乘法列式两种方法。教师没有特别指出一定要用乘法列式。紧接着,多媒体上8组电脑变成了100组电脑。徐教师问学生:“现在有几个2,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刚开始还兴致十足地说着:可以用2+2+2+2......,但说着说着,很多学生终于停了下来,他们发现要写很长时间,算式太长了,黑板不够写了……有的学生终于想到此时应该用乘法100x2或者2x100就快多了。是呀,倘若教师直接给予引导,给予方法,给予策略,学生此时的感悟不会那么深刻:“太麻烦了”“写不下了”“黑板太短了”“应该用乘法计算简单”。徐老师采用小步子、低起点、巧设计、融思想,通过创设对比强烈的具体情景,让学生实际列式数一数,写一写,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本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
        纵观徐老师的数学课堂,他善于整体把握数学教学内容。精彩的童话故事,亲切的师生对话,充满挑战的游戏活动……他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创设有效情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巧妙链接旧知与新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先易后难,逐层递进,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度进发,不知不觉中开启学生愉快的数学思维之旅。徐斌老师站在学科教学的`新高度,让数学变得“好玩”“好看”“有趣”起来。引导学生在无痕中学习数学,发展能力,获得丰富的情智体验,追寻教育的“真、善、美”。
        看了徐老师的课堂,我有些惭愧,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建立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来引导新课,而忽视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新旧知识认知冲突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徐斌老师的报告《追寻无痕教育》让我感受良多,教育怎么会无痕呢?连无声都不行,还无痕?俗话都说:雁过留声,踏雪有痕。每天我都声嘶力竭地在讲台上讲个不停,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教育。
        读了徐斌老师的书,我才明白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藏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方式。而实施的策略是:不知不觉中开始,潜移默化中理解,循序渐进中掌握,春风化雨中提升。最后徐斌老师也说,无痕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是一种智慧的教育,他也在不懈努力地追寻它: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做孩子喜爱的老师,创造孩子喜欢的课堂,享受教育成长的快乐!
        通过这次这次读书学习,我真的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同时深深地觉得自己渺小和惭愧。在徐斌老师身上我却感受到了大师教学的无穷魅力:趣味中引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在对比中理解,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准确发问,使学生深刻思考,让学生构建知识;具有灵动的启迪,开放学生的思维。
        大师的“无痕教育”给我深刻触动,让我明确了自己今后教学需更加努力,在实践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回望2023年,我在虎小最大的成就,也许不是获得孩子们的广泛青睐,也不是我那一堂堂精心准备、饱含激情的科学课,而是源于2023年寒假之后为教师开设的书法社团。上大学时曾一时兴起买了一套装备,当时不得法,后来才知是胡乱瞎写。
       社团开课伊始,我笔颤字扭,尚不能理解《颜勤礼碑》古拙之用笔,数次作业均未获得优秀的评价。今年暑假偶得权海帆《忠魂正气·颜真卿传》一书,其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文学艺术创作,以安史之乱为主要框架,人物刻画生动而传神,形象塑造饱满而颇具人格魅力。玄宗开元时代,强盛的国势,阔大的胸怀,炽热的学风,灿烂的艺术,熔铸为恢弘壮丽、高迈飘逸的盛唐气象。
        盛唐时代的雄浑气象塑造了颜真卿的雄姿英发,随后大唐国力急转直下,在安史之乱中由盛而衰。盛唐雄风凋零的乱世之中,颜真卿以身许国,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壮怀激烈。颜真卿的晚年,大唐踬踣于藩镇割据此起彼伏的兵连祸结之中,他虽为社稷复兴、百姓温饱而殚精竭虑,竭忠尽智,却屡遭陷害,磨难备尝,终为平抚反叛而丧身魔窟,大气凛然。
        国难家亡的时代,颜氏兄弟未尝降敌,死守前线,满门忠烈,彪炳千秋。颜真卿同堂兄颜杲卿、堂侄颜季明一道,为镇守家土、收复河山倾尽一生。颜真卿不但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铿锵豪壮的惊天之曲,而且把书法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旷世峰巅。作为颜体书法的开山鼻祖,其笔下的一竖一横,都出自于忧国忧民、壮怀激烈的伟大灵魂;一撇一捺,都熔铸着对中华河山土地、庶民百姓的深深挚爱。颜真卿晚年成熟的书法作品中,用笔苍劲而古拙,无不显示出他的忠魂正气和铮铮铁骨。

浩然正气 铮铮铁骨     ——《颜真卿传》读后感

吴博元

灵动月刊

        字如其人,人亦如字。言为心声,书为心迹。心正则人正,人正则笔正,笔正则可致横平竖直,端庄大方。后来,许多人以之为业的书法,对当时的颜真卿来说只是一种“业余爱好”而已。尽管如此,他那方方正正的一笔一画,却分明阐释了他伟大人生中端端正正的一言一行,他严霜烈日般的人格,与其庄严肃穆的书法,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故后代有诗曰:文章千古事,书法万年传。
        书法作品同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文章一样,都是一个文人对特定时代精神的反映,熔铸了其波澜壮阔的人生,或多姿多彩,回味无穷,或激扬壮阔,慷慨万千。学习颜楷《颜勤礼碑》一年有余,我更深入理解了高中语文鉴赏古诗词技巧中所提到的“知人论世”一词的含义,唯有充分了解宏观历史背景,品读大背景之下千千万万小人物独一无二的人生,站在遥远的未来回溯整段历史,方能理解众多文学形态共同的归宿:文学映照时代,文学记载生活,文学刻画人生。
        时至今日,我的日常业余生活已离不开书法和历史阅读,我的“广义科学课”上也常会给学生灌注浓厚的家国历史观,从小为他们塑造伟大的人格,我常和学生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能坚持练习书法,很大程度上是对历史文化的高度热爱,对家国情怀的不断推崇,在充分而系统深入地了解了颜真卿的生平和宏观历史背景之后,对颜真卿楷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学习书法,绝不仅仅是学会写几个字而已,它教会我们的,早已超越了书法本身。
        现阶段的常规课程中,我常常把我学习书法过程中的感悟运用到教学活动里,不仅用幽默风趣的手段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培育。

灵动月刊

        读了《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书中讲述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事业,而教育的对象大多却有些急功近利。怎样才能将这一矛盾智慧地化解呢?最终作者觉得教育智慧应该温柔、平和且能持久,于是他觉得“温暖”这个词比较合适。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
       在书的楔子部分,有这几个大大的黑体字--享、想、研、养、换、用、化、创、悟、静、赏、度,这几个字概括了整本书的内容。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享”字,书中写道“幸福是一种感觉,感觉是会传递的!
       上例举了陶老师与她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留言来往,这些留言里,即使在这严寒的冬季里,也能让我感觉到暖暖的气息。在学生留言中的称呼写的是“陶妈妈”,她们亲切的话语,真的就像母子间的对话。我想这就是温暖教育的结果吧!陶老师向他的学生传递了温暖,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温暖带来的幸福感觉,而学生们的这种幸福感也返回到了陶老师身上,这就是幸福的传递吧。
     

读《做温暖的教育者》有感

李娟

       我想,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没有从工作中感受过幸福呢?“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我该如何做个温暖的教师呢?面对小孩子,首先需要一颗爱心,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所必要的吧。如果没有一颗爱心即使你的学识再渊博,学历再高也永远做不了一个好教师。做一个温暖的教师应该懂得让活动具有趣味性。因为孩子们还不太了解知识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只有孩子们觉得有趣了,他们喜欢了,才会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他们只有在活动中玩的开心、学的快乐,才会慢慢地感受到温暖。 
        而我认为要做温暖的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微笑、说话柔和、多于孩子沟通。即使孩子现在有很多还不懂,但只要你对他露出一个微笑,他就会很开心;只要你用柔和的话语和他们说话,她们就会更靠近你。
        这本书不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教育类的书,也不会是最后一本。但这本书里所讲述的,对我的心灵对我的工作产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对我敞开心灵之门,我希望我能成为一名温暖的教师,让温暖传递的幸福充满每个孩子的童年。
        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
        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给我们教育一线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会多读经典涵养自己、多学习,多反思,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灵动月刊

爱在脚下, 爱在路上

       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这些家庭中,家长会把时间花费在自己的娱乐和打牌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些是 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但对于孩子的学习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没有任何引导 ,我们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和背景,积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方向。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根植于爱”。
       小鲁,一位帅气阳光的大男孩,初识他,大嗓门,对人热情,朗朗的读书声和积极劳动的身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学不久以后,意外出现了,班干部跟我报告,小鲁的语文作业没有做,听写也不达标。我将他喊到办公室询问一番,他满脸诚恳地告诉我:"老师,我的语文作业忘记带了,我之后会记得收拾好书包的。"我看到他诚恳的态度,满意地点了点头。第二天,他及时补交了作业。谁知,几天后,他的作业又忘记带了,我依然选择了相信他。
       然而我的信任并没有让他养成好习惯,一个月后,他被我逮住,将只字未动的数学练习卷藏在桌子里,用没带的理由来掩盖。为了全面了解他的问题,我跟其他老师沟通,结果发现,他各科作业都时常有不做或做的慢的现象,且会以谎言来掩盖。我觉得不能再放任他,我也很好奇,各方面都不错的他怎么就不写作业呢? 下决定走进他的家庭看一看。

陈风娥

       小鲁的妈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自己拘谨地坐在了一边,双手紧紧抓着,似乎对我们的到来感到非常担忧。我安慰道:"小鲁妈妈,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上课举手特别积极,带领同学们朗读读得特别好,对班级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很积极呢!"小鲁听了,紧攥的手松开了,眉头也舒展了许多, 开始向我们介绍家庭情况,在交谈中,我得知:小鲁妈妈全职带娃,物质条件比较优越。同时,我也发现小鲁的情绪非常低落,头埋得低低的,眼里闪着泪花。我意识到:也该听听孩子的心声啊。我拍拍他的背,安慰他。他低语道:"我怕.……妈妈……打。"小鲁妈妈叹了口气。原来,他不听话或成绩不好时都是靠打骂解决,所以小鲁外表乖巧听话,经常用谎言应对打骂。家长恳切地希望老师能给她一些教育建议。我建议小鲁妈妈多听听孩子心声,少打骂,多一些关心和耐心地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不吝啬赞美。在学习方面:尝试陪伴孩子共同学习,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可以陪伴在一旁阅读。小鲁妈妈点点头,表示以后多跟老师沟通,理智解决问题,陪孩子成长。小鲁也开心的说,以后再也不撒谎了,端正太度,做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我也表态,会经常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与小鲁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让他们能够及时的了解小鲁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进步时,请他们给予他更多支持与鼓励:出现问题时,一起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困难。通过建议式的唤醒,共商式的讨论,肯定式的引导促进家长的改变。
       家访结束时,他们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感谢我们的陪伴和鼓励。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访的意义和温暖。

灵动月刊

陪伴孩子也是一种休息

方青龙

       小瑞同学最近总是上课打瞌睡,即使是上午第一节,我也发现了好几次。我约他单独聊天,想了解一下他在家的情况,他说得也是吞吞吐吐,从他吐露的内容里,我判断小瑞同学有些许隐瞒,我决定放学后去他家做个家访。
        他家在学校附近小区边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店,他们一大家子在平日里都是在店里忙碌,我便直接到了他家店里。我到时,他妈妈和他奶奶正在埋头给一辆车擦洗,我看到小瑞同学在阁楼窗户旁边玩手机,我也没惊扰孩子的妈妈,直接去了阁楼。小瑞看到我很惊讶、慌张,连忙把手机藏起来,满脸尴尬。我笑着说:“反正你把手机也收起来,我们先坐一会看看你妈妈和奶奶工作。”
       洗车间杂乱潮湿且闷热。他妈妈擦车时,我们能清晰看到她脸上豆粒大的汗珠滴落,额头的流汗早就湿漉漉的,杂乱地贴在额头上。我偷偷地观察小瑞,他面部表情从开始的疑惑,慢慢变得柔和平静,继而呈现出羞愧,眼角有些湿润。我顺势问道:“看妈妈工作,有什么感受吗?”他眼角泪珠滑了下来说:“妈妈很辛苦,挣钱不容易!”我望着他笑着点了点头,说:“我果然没看错,你是一个心中有温度的孩子。”这时我再和他聊天,他才坦言,因为他爸妈都很忙,妈妈在这个店忙活,爸爸在另外一个店,他就趁爸妈忙碌的时候偷完手机。他爸妈怕他到处乱跑出现危险,有时候也由着他。时间久了,就放纵了自己,有时候晚上还会偷偷把手机藏在被子里,等他爸妈睡着后,又偷偷地玩手机,导致他自己睡眠不足,上课没精神,有时候还会打瞌睡。

       看小瑞妈妈手头的活忙完了,我便起身下了阁楼。我下楼时,小瑞拿出了作业开始写作业。我把他妈妈叫到旁边和她讲述了小瑞最近的情况,小瑞妈妈叹了口气说工作太忙,照看不到孩子,疏忽管教,晚上偷偷玩手机到很晚,被她发现过几次。小瑞妈妈所说的和小瑞同学讲述的基本一致。我把刚才在阁楼的事告知小瑞妈妈,爱玩手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少陪伴。我从多个角度和家长剖析了小瑞身上的问题,也提出了建议,可以在空下来的时候陪他散散步聊聊天,了解一下他的校园生活,也要督促他运用,安排一些适量的运用任务,不要闲下来就玩手机;他做完作业后可以让他来帮帮忙,把自己放在弱势地位,激发他的责任心,这也是一种陪伴。
        小瑞妈妈感激地说:“以前总是把他晾在一边,他不吵不闹我就安心,忙完也是拿起手机自己玩一会儿,听了老师的建议,我才恍然大悟,陪孩子也是一种休息。”
        后面的日子里,小瑞学习上进心有了很大增强,精神状态更是饱满。家校合作不是一个口号,要看到学生的困境,更要看到家长的难处,从家长难处为出发点,找到恰当的方法,家校方能拧成一股绳,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克服困境。

灵动月刊

一次特殊的家访:枇杷树下的真情流露

陈亚芳

        阳光明媚的午后,学校的通报批评犹如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小轩的心间,那金黄的枇杷果象征着孩子纯真的感恩之心。小轩,为了向我表达对我的感激,竟不顾安危攀爬起学校围墙边的枇杷树,欲以成熟的果实作为礼物回馈我一直以来的呵护。然而,这份感恩之举却触犯了校规,将他推入了困扰的漩涡。
       得知此事,我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感动于小轩的善意,又忧虑于他所面临的困境。为鼓舞这个曾经的后进生,我决定踏入他的世界,以家访的方式打开他心门。
       小轩的家隐藏在一条静谧小巷的深处,我按图索骥,踏入了那座充满温暖与和谐的小屋。轩父母亲热忱地欢迎了我,小轩却像只受惊的小鹿,羞涩地躲在一旁,眼神中闪烁着不安。
        在客厅的宽大沙发上,我与他的双亲亲切交谈,探寻着小轩的世界。我详细询问他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及学业挑战,适时地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小轩的肩膀不再紧绷,心防逐渐松动。他开始向我敞开心扉,诚恳地承认错误,坚定地许下诺言:“陈老师,我错了,我会改正,我会遵守校规,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离别之际,我握住了小轩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每个人都会在错误中学习,关键是我们要汲取教训,勇敢地向前。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不是吗?”我望向他,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这次家访,像一阵暖风,拂去了疑虑,带来了信任与希望。枇杷树下的坦诚,如同金色的果实,让师生间的纽带更加紧密,情感在无声中升华。

家访暖心小故事

        家访就是敲开一扇门,温暖一家人。其实温暖的不只是那家人,还有我们自己。
       小浩是上学期转来我班的,作为转学生的他,可丝毫没有转学生的样子(胆小、不安、孤独)。反观他,开学第一天,就跟好些个男孩子“打成一片”,体育课上更是“肆无忌惮”,看着他洒脱爽朗的笑脸,我不禁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更大的期望。与人交往自来熟,学习呢?谁承想,他的第一次作业,便让我刷新了对他的认识,这哪是字呀!我可从没见过这么难认的字。说实话,我的字潦草起来,除了我也没找到第二个人认得出来,可在小浩面前,我自愧不如,甘拜下风。于是,批改他的作业,成了我每天最痛苦的一件事。为此,我甚至让他在我面前读一读,说一说他写的作业。跟着我一起看班级同学的作业。日子久了,这孩子还挺聪明的,立刻意识到自己的书写问题,当即就提出要认真写字,准备劝说家长给他报一个书法班。可是,家中的经济情况让他犯了难。对于他的忧虑,鉴于他平日在校的表现,我不禁对他的家庭产生了好奇心,不仅仅是学习书法,更重要的是想全方位地了解认识这个孩子。

灵动月刊

袁玲霞

       于是,在我提前跟他父母约好的情况下,我来到了小浩家家访。电梯门一开,便看到了小浩那笑呵呵的表情,跟着他进了家门。他的父母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妈妈递给我一杯水,接着我们就聊起了小浩学校表现,他的父母也时不时的附和几声,看得出来,平日,因为父母做餐饮工作,对于孩子学习情况,家长不甚了解。又因家里孩子较多,小浩还有两个读中学的姐姐,年龄相差七八岁,所以,父母养家压力大,对于孩子,也仅限于吃饱穿暖。特别感谢老师每次主动跟他们交流分享孩子在校的表现。其实,父母渴望能陪伴孩子,哪怕是写作业时和孩子聊聊天,可每到饭点,父母都在店里打工,忙着给别人做吃的。经过家访实地考察,我终于明白了小浩的担心,也看到了孩子父母的不容易,小浩父母也希望孩子更优秀,可担心孩子心性不定,做事情总是想一出做一出,钱花了也看不到成效。于是,在我再三考虑下,我跟小浩以及他的父母商量了,写好字不一定非要上书法班不可,只要你端正态度,把每一次的书写作业当成一次书法练习,那么,相信你一定比现在写得更好。小浩父母对于我此次的到来表示感谢,感谢老师跟他们说了这么多他们所不知道的孩子表现,也感谢老师让他迅速融入新的班级和学校。
        从那以后,小浩似乎变了,他坐在教室里写字的时间多了,课堂上总是最后几个交作业,他打趣到:“写好字太难了,我都没空玩了,真羡慕那些字写得又好又快的同学,呜呜呜”。有时他似乎没变,偶尔也能看到他潦草如飞的作业,甚至能看到他课间奔跑追逐的身影。果然孩子还是孩子。然而,我始终觉得,他正在一步步往我所期待的方向努力,没关系,我愿意慢慢地等他,这一路的等待让我甘之如饴,看着他努力写字,我由衷地感到身为教育者的幸福。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看着他渐渐地成人成才,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想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吧!

灵动月刊

       我班小豪同学,在课堂上经常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较差,性格暴躁,听不得批评,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发怒甚至大打出手。虽然电话和短信和家长保持联系,但家长总是觉得自己也没办法。
       我决心利用家访这一重要渠道,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努力转化这位学生。于是,我和家长约定了时间,进行了一次家访。
       通过家访坐下来好好聊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他的父母上班很忙,几乎没有什么时间与他在一起,基本由亲戚帮忙带大的,所以在心灵沟通上做得很不够,养成了不愿吃苦的性格,学习生活上稍有不顺,就反应过激。又因为不愿交际,对电子游戏产生了兴趣,放假期间经常玩游戏。
       父亲很客气地招待着,谈起孩子时还是认为小孩不大爱出声但挺聪明的,只是有点贪玩,个性有点倔强,让老师给多关照一些,母亲比较温柔,轻声细语的,言语之间也很烦恼孩子的沉默、

点滴改变铸就的成长、进步

卢佼

贪玩和桀骜不逊,一脸的无奈,孩子在旁边一直不言语,谈到他时露出不屑的表情。我眼见着孩子的脸色黯淡,于是先谈了他的一些进步表现如:还挺愿意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劳动能力很突出等等,这样孩子有点惊讶之外还有点不好意思,接着,我再从孩子的未来学习和长远发展上谈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帮助,应尽量抽出时间来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多点关心和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想法,以及老师的个人意见和建议,老师认为只要他能学会善待他人,学会正确表达情绪,学习上再接再厉,肯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成为一个更加出色的学生。母亲送别时又和我单独谈了一会儿,希望老师多多帮忙,我则答应后又再次强烈希望父母能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关心。母亲也点头允诺了。
        后来的课上,我有意多次点他发言,板演,肯定他的进步表现,课外多与他谈心,告诉他怎样做更合适,引导他学会与他人相处。再后来又进行两次的家访,如今这孩子还真是变化不小,性格开朗了不少,上课纪律好了很多,学习积极的很,也爱表现了,成绩当然进步了一些,当然动手现象也几乎不见了。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本次家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有些学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明白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能够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有助于今后的教育工作。

主编:
副主编:
编委:

马 琳       吴慧芳 
赵小燕    李 晶
程 青       方青龙       黄菁
张 怡       肖竹韵

学校的校魂:  灵动教育
学 校 愿 景:   办成学生和教师愿意甜蜜回味的代化名校
学 校 使 命:   培养健康自信、活泼灵动的阳光少年
办 学 口 号:   有梦想,善学习,做最好的自己!
校           训:   立为先之志 做有为之人
校           风:   诚实坚毅 乐学创新
教           风:   乐教好学 合力争先
学           风:   勤巧兼备 动静相宜
管 理 理 念:   开放 民主 和谐
学校吉祥物:  刚健而灵动的虎娃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