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约红色企业期刊模板

其他分类其他2023-07-31
105

热点分析报告

2023

宏观视野‖微观施行

主办:
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
中海安(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

contents

01

情况回溯
原因分析
外来移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防范措施

移民危机持续发酵 意大利进入紧急状态

0202
03
04

02

情况回溯
原因分析
对未来局势的预测
防范措施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敏感地区多次爆发激战

06
06
08
08

03

泰国选举中政党与军队的竞争
前进党组建政府面临的挑战
近期泰国的示威活动及政治诉求
安全建议

泰国大选后已发生多起示威活动

1011
12
12

04

情况分析
泰南分离主义问题
泰南分离主义国内外影响因素
安防建议

泰国南部分离主义势力影响地区安全

14
14
16
16

05

近期局势
历史背景与近期冲突溯源
近期冲突背景
冲突形势预判
我方应对措施

苏丹爆发武装冲突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1820
22
22
23

06

日韩重启“穿梭外交” 引发民众抗议

情况回溯
日韩重启“穿梭外交”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2626
27

目录

contents

07

背景介绍
尼日利亚主要冲突类别及其根源
尼日利亚大选后安全局势
安全建议与对策

尼日利亚暴力事件频发 安全形势严峻

2930
31
32

08

情况回溯
原因分析
恐怖主义影响
对策建议

布基纳法索遭恐怖袭击 全国紧急状态延长

3434
36
36

09

事件回溯
法案内容
法案影响分析
SB264法案引发华人抗议

佛罗里达州签署多项法案针对中国引发抗议

38
38
38
39

风险提醒

40

10

邦萨摩洛地区的历史问题
邦萨摩洛地区的冲突风险
安防建议

菲律宾邦萨摩洛地区安全形势恶化

42
43
45

11

事件回溯
逮捕事件背后的巴基斯坦政治斗争
逮捕事件对巴基斯坦安全局势的影响
安全建议

巴基斯坦前总理被捕 多地爆发激烈抗议

4747
49
50

12

情况回溯
G7峰会“表里不一”
防范措施

G7峰会召开期间 多国民众举行游行示威

52
52
54

目录

contents

13

事件回溯
菲律宾恐怖主义势力
菲律宾恐怖主义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恐怖主义分子可能转为地下活动

菲律宾加大力度打击地区恐怖主义

56
56
57
58

14

情况回溯
科索沃问题的历史由来
近期情况
安全防范建议

科索沃北部边境紧张局势升温

60
60
61
62

15

案件背景简述
以埃边境问题历史溯源
当前面临挑战
安全防范建议

以埃边境枪击案——历史恩怨与当前困境

64
64
65
67

16

情况回溯
冲突各方及利益诉求
印度东北部之间存在的三重矛盾
曼尼普尔邦冲突影响地区安全
安防建议

印度东北部冲突持续月余影响地区安全

69
69
70
71
72

移民危机持续发酵 意大利进入紧急状态

移民危机持续发酵 意大利进入紧急状态

移民危机持续发酵 意大利进入紧急状态

◆  情况回溯
◆  原因分析
◆  外来移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  防范措施

    近年来,移民问题一直是困扰欧洲的噩梦。尤其是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与突尼斯、马耳他和阿尔及利亚隔海相望,移民问题更是阻碍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难题。据中海安集团海外安全大数据平台,从当地时间4月1日至4月27日,意大利及其周边海域共发生8起非法移民船只倾覆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数十人失踪。值得注意的是,4月23-24日意大利外海在两日内发生了3起非法移民船只倾覆事故,累计有76人获救,1人死亡,20多人失踪,这些船只均从突尼斯斯法克斯驶离。
    据网络数据显示,2023年意大利的非法入境人数已经达到1750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4%。面对如此严重的非法移民激增事态,意大利政府于4月11日宣布全国进入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

『情况回溯』

『原因分析』

1.地理位置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的中心位置,在陆海空多方面连接欧洲的中部,南部和北部,以及非洲,是连接欧洲与非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再加上意大利

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发达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吸引了大批移民,甚至非法移民。如图所示,2022年意大利移民不断增加,外来移民数量趋于正增长,外来移民人数为36.1万,相较于2021年增长了13.3%,比2020年增长了45.7%。其中,伦巴第大区、利古里亚大区、巴斯利卡塔大区、托斯卡纳大区和莫利塞大区吸引了较多外来移民。
    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分别从意大利不同的地区入境:地中海隔岸的马格里布人把西西里岛作为突破口,南斯拉夫人通过的里雅斯特入境,希腊人从普利亚地区入境,亚非国家移民则通过当地劳务介绍所的牵线搭桥从空中到达意大利半岛。而非法移民大多来自非洲国家,突尼斯、利比亚和科特迪瓦占多数,他们铤而走险,以偷渡的方式进入意大利,在这过程中,非法移民船只倾覆事故时常发生,不少非法移民失踪,或是丧命于地中海。
2.移民迁出国的政治经济环境
    以突尼斯为例,自2011年以来,该国经济遭受了严重危机的打击,主要是由于猖獗的制度腐败和革命后时期的政治混乱。然而,近年来情况进一步恶化,自2017年以来,当地货币的年通货膨胀率超过5%,失业率为15.2%。最近几个月,食品通货膨胀

1

2

率达到了创纪录的15.6%,是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糖、牛奶、植物油和大米等商品定期从超市中消失。
    并且,突尼斯总统凯斯·赛义德最近呼吁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非法移民采取紧急措施。他说他们是 "暴力、犯罪和不可接受的行为 "的根源所在。这些言论导致了突尼斯民众的广泛抗议,也有数百名移民逃离了该国。
    综上所述,如此混乱的国内局势,正在迫使突尼斯大量民众离开该国,去往“发达又稳定”的欧洲。
3.欧洲内部“貌合神离”
    移民问题一直以来是欧洲的“老大难”问题,困扰欧洲许久,欧洲内部各国在接收移民上也分歧不断。意大利、希腊等沿海国家抱怨欧盟没有为其提供足够支持,要求欧盟出台接收移民的新机制。法国、德国、西班牙则以“国际道义”来说事,认为意大利有责任拯救地中海上的难民。并且大部分欧盟成员国都不愿分摊难民,一方面,新冠疫情暴发后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受到打击,不愿多花钱来安置移民;另一方面,大量移民涌入对一些国家的社会造成冲击,产生了治安和文化认同等问题。受此影响,欧洲极右翼势力近些年迅速崛起,它们主张本国利益优先,排斥外来移

民,吸引了不少选民的支持。因此,欧盟内部成员国的“表里不一”和“各打各的算盘”,就导致了意大利“苦不堪言”,注定了意大利的移民问题难以靠欧洲各国分摊难民来解决。

『外来移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1.大多数外来移民来自经济欠发达国家,他们仅可以从事难度低、薪资待遇差的工作,而这类职业人员流动力往往较高,所以这些移民往往是最常失业的一群。一旦这些人失业,意大利政府将支付他们失业救济金或其它社会福利金。这危及的不仅是政府的利益,还影响了意大利国民的权益。因为当社会福利支出提高时,政府有可能要调整社会福利支出的比例,或是提高税率,如此也将会使其它公民或企业的所得净利降低。
2.为了防堵非法移民,意大利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边界巡逻、查缉偷渡、兴建收容所、遣返非法移民等。并且非法移民较容易产生犯罪,社会滋生犯罪问题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政府治理成本。
3.移民往往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些文化和价值观不仅仅对于移民自身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同时也

对于意大利的文化产生了影响。可能会导致本土文化的瓦解,或者导致文化冲突。移民往往会面临文化适应问题,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寻求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

『防范措施』

    请提高警惕,跨境工作需走正常合法的渠道,入境时请主动配合检查机关的审查,如实说明情况。请远离非法移民船只,请遵从安全人员指示安排,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对相关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切实增强海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请远离边境地区和安保薄弱区域,提高警惕,听从当局的所有指令,出行前寻求专业安保机构的建议和支持。
    非法移民易滋生犯罪问题,在意中国公民请高度重视人身安全,避免前往治安犯罪高发区域或在深夜等高风险时段外出,外出时请尽量结伴同行。如发现可疑迹象,请尽快离开危险区域,以确保自身安全。如遇紧急情况,请就近报警并联系驻意大利使领馆寻求协助。

3

4

移民危机持续发酵 意大利进入紧急状态

移民危机持续发酵 意大利进入紧急状态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敏感地区多次爆发激战

◆  情况回溯
◆  原因分析
◆  对未来局势的预测
◆  防范措施

    近期,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在边境多地爆发大规模冲突,造成双方近千官兵和亚方多名平民伤亡。自2020年11月第二次纳卡战争结束以来,亚阿在最近一段时间重燃战火,此次冲突在烈度、伤亡和覆盖地域上均远超历次,是双方新老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和中亚地区稳定造成重大不确定性,也凸显外高加索地区大国博弈的复杂性。从短期来看,亚阿边境冲突将很难迅速平息。

『情况回溯』

    纳卡地区的归属问题由来已久,该地区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居民多为亚美尼亚族人。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因纳卡地区归属问题多次爆发战争。虽然两国1994年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但一直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武装冲突时有发生。根据中海安集团海外安全大数据平台的统计,4月以来,两国共发生6次交火,其中3起是由亚美尼亚主动发起的袭击,3起是两国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共造成数十名士兵和平民伤亡,亚美尼亚国防部和阿塞拜疆的国防部就冲突事件相互指责对方。

1.苏联解体后的历史遗留问题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地区,是东欧通往中东地区的陆地通道。由于两国重要的地理位置,在苏联斯大林时期,受到了斯大林的重视,苏联将两国收为苏联的领土。斯大林将两国的边境纳卡地区划为阿塞拜疆管理,但之前纳卡地区一直属于亚美尼亚控制,并且纳卡地区主体民族是亚美尼亚。亚美尼亚领导人不断向斯大林抗争,但是遭到斯大林镇压。苏联解体后,纳卡地区宣布并入亚美尼亚,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爆发大规模冲突,战争持续到1994年,在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协调下,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关于纳卡地区达成停火协议。但是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一直对纳卡地区并没有真正停火,局部武装冲突时而发生。
    2020年纳卡地区爆发新一次武装冲突。阿塞拜疆在土耳其与阿拉伯国家帮助下,对亚美尼亚控制纳卡地区进攻。亚美尼亚军队无法抵抗阿塞拜疆军队,向俄罗斯求助,俄罗斯加入战争。但俄罗斯对亚美尼亚的救援并没有及时,阿塞拜疆军队快速全部控制纳卡地区。然鹅,俄罗斯突然宣布派遣维和部队进入纳卡地区。俄罗斯协调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停火。根据三分达成协议,亚美尼亚部队退出纳卡地区,纳卡地区直接由

『原因分析』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敏感地区多次爆发激战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敏感地区多次爆发激战

5

6

俄罗斯2000人维和部队部署在这里执行维和任务。
2.宗教因素
    外高加索地区不单单是亚洲与欧洲的交界地,更是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缓冲地带。亚美尼亚信奉基督教,而阿塞拜疆的宗教信仰为伊斯兰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一直以来势同水火,亚美尼亚作为一圈伊斯兰教国家中间的基督教小国,自然饱受打压切无力反抗,甚至连国土都遭到分割,其中西亚美尼亚被并入到了土耳其。因此,亚阿两国的中间地带——纳卡地区,不论是其地理位置及能源,还是宗教信仰,必然是两国争夺的地区。
3.俄罗斯陷入乌克兰危机无暇斡旋
    俄罗斯作为“原苏联空间”的主导性国家,不仅曾直接促成2020年11月的停火协议,还在纳卡、拉钦走廊和其他潜在争议地区派驻总计2000人规模的维和部队,监督停火协议。然而,俄乌冲突使俄罗斯深陷地缘政治危机,俄无暇顾及纳卡地区,并从该地区调走大量维和军人,使争议地区出现“真空”。随后,阿塞拜疆军队与纳卡亚族武装频频交火,阿方多次切断亚族定居点的天然气供应。亚方认为此举旨在挑战和蚕食停火协议,多次向俄方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求

援,但均不了了之。
4.冲突背后的大国博弈
    亚阿重燃战火远不止两国自身因素那么简单,其背后也反映出了俄罗斯、土耳其、美国等大国间的博弈。
    2020年第二次纳卡战争后,土耳其凭借对阿塞拜疆的军事支持,一跃成为地区格局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并在战后成为停火协议监督方之一。土耳其高度重视阿塞拜疆的“赞格祖尔走廊”计划,不仅深度参与项目融资和施工,还积极利用“突厥语国家组织”等机制争取中亚国家支持,旨在扩大土耳其的地区影响力。而考虑到地缘政治的威胁,俄罗斯必然不能眼看着土耳其在中东崛起。
    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仍然将经济大权交给了俄罗斯。俄罗斯则将亚美尼亚作为新时期下俄罗斯的主要前线阵地,用于制衡不断发展的土耳其。但在近两年的冲突中,亚美尼亚向俄罗斯和集安组织求援无果后,其国内出现“弃俄西投”主张,不少人鼓吹退出集安组织,依靠西方力量保障自身安全。
    而美国也试图在这一热点问题上凑个热闹。2022年9月美国众议长佩洛西打着“维护外高安全”的幌子访问亚美尼亚,且高调谴责阿塞拜疆“非法打击”,再次挑起事端。可以

看出美国“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它也想在这个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热点地区上插一脚,从中攫取一些利益。由此可见,外高加索地区的大国博弈是极其复杂的。

『对未来局势的预测』

    虽然亚阿两国局部冲突不断,但在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的斡旋和国内民众的反战抗议下,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并且,在当地时间5月25日,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领导人将在莫斯科举行会谈。亚阿双方都心知肚明,一旦爆发全面战争,会对本国本就混乱的国内状况雪上加霜,爆发全面战争害人又害己。但从短期来看,由于亚阿之间地缘政治、宗教等多重矛盾和背后大国间的博弈,亚阿边境冲突将很难迅速平息。

『防范措施』

    中国公民请密切关注当地局势发展,近期谨慎前往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在两地中国公民和机构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切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尤其避免夜间出行,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防恐培训。请提高警惕,听从当局的所有指令,出

行前寻求专业安保机构的建议和支持。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大使馆联系寻求协助。

7

8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敏感地区多次爆发激战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敏感地区多次爆发激战

泰国大选后已发生多起示威活动

◆  泰国选举中政党与军队的竞争
◆  前进党组建政府面临的挑战
◆  近期泰国的示威活动及政治诉求
◆  安全建议

    自5月15日至5月22日,依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推送显示,泰国发生三起与选举相关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尽管泰国大选后发生的抗议示威活动水平相对较低,但未来出现大规模示威和抗议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此外,任何军方介入或干涉选举过程的行动都可能导致泰国社会动荡。

『泰国选举中政党与军队的竞争』

    2023年5月15日,泰国前进党(Move Forward Party)领导人皮塔(Pita Limjaroenrat)在竞选中获胜,但根据泰国法律,皮塔仍需获得66名参议员支持才能在两个月后组建新政府。对此,前进党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近期都进行了示威活动,给泰国社会局势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
    在此次选举中,皮塔领导的前进党和他信家族控制的为泰党成为最大的赢家,其中前进党获得152票,为泰党获得141票,目前两党已经宣布建立联盟联合执政。而军方支持的人民力量党和现任总理巴育领导的合泰建国党在选举中表现不佳,但凭借军方在上议院中250票的优势,双方在组建政府的过程中仍在不断竞争。
1.代表年轻新兴力量的前进党

    前进党的前身是未来前进党,该政党在2019年被泰国宪法裁定解散,皮塔和该党内54名议员成立了前进党。前进党的竞选纲领中除了民生措施以外,还特别突出了反军方和改革君主制的内容,比如不再承认军事政变的合法性;改革兵役制,将征兵改为自愿申请或考试入伍;解散国内安全行动指挥部;废除泰国刑法第112条《冒犯君主法》。前进党获得了泰国新兴商界、年轻人和学生群体的支持,但是也因此与军方和保守势力产生了矛盾,导致前进党组建政府困难重重。
2.代表社会中下层的他信家族
    他信家族控制的为泰党是泰国最受欢迎的政党之一,此次为泰党推出的总理候选人是他信的小女儿佩通坦(Paetongtarn Shinawatra)。他信曾在诸多公开场合支持佩通坦参与选举,并极力抨击现任总理巴育。佩通坦的竞选纲领继承父亲他信和姑姑英拉的民粹主义路线,继续将惠民政策和提高中下层民众的生活水平作为主要竞选策略。
3.代表保守势力的军方
    现任泰国总理巴育(Prayut Chan-O-Cha)代表合泰建国党参与竞选。2014年巴育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英拉政府,2019年巴育代表由军方组成

泰国大选后已发生多起示威活动

泰国大选后已发生多起示威活动

9

10

的人民力量党参与大选并担任总理。但是在巴育执政期间,泰国经济发展状况不佳,尤其是新冠疫情冲击下,依赖旅游业和服务业的泰国经济备受打击,引起选民对巴育政府的不满。
    军方掌控的人民力量党推选现任泰国副总理巴威(Prawit Wongsuwan)参与竞选。泰国自1932年改为君主立宪制以来,前后共经历13次军事政变,最近的军事政变发生在2006年军方推翻他信政府和2014年推翻英拉政府。军方政变打破了泰国原有的经济发展环境,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导致选民对于军方执政失去信心。

『前进党组建政府面临的挑战』

虽然前进党和皮塔赢得了选举,但是在接下来组建政府的过程中,皮塔仍然面临军方制定的选举规则和执政联盟内部分歧的双重挑战。
1.现行选举规则不利于皮塔
    2014年巴育上台之后修改大选规则,规定总理不仅要由选举产生,而且要获得上下议院750名议员一半以上的支持率,也就是需要获得376票才能够单独执政。而上议院拥有的250个席位全部由军方任命。由于前进党的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出了反对军

方的内容,因此军方控制的上议院250个席位的选票基本不会投给皮塔。
    根据14日的选举结果,前进党和为泰党在众议院共获得293票,其余支持前进党的六个小党一共获得20票,因此皮塔领导的八党联盟一共获得了313票,仍需要63票才有机会组建政府。
    泰自豪党在此次选举中获得71票,但泰自豪党由于明确表示“绝不会支持任何试图修改《冒犯君主法》的总理”而拒绝与前进党合作,这对于皮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2.政党联盟间的分歧
    5月22日前进党与其他七个政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作为他们共同组建下一届政府的政策指南。备忘录中强调新政府的政策和行动不会影响君主立宪制和国王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但将会继续推动对《冒犯君主法》的修订。
    是否修订或者在多大程度上修订《冒犯君主法》成为组建执政联盟最大的阻碍之一。《冒犯君主法》规定禁止任何人诽谤、侮辱、威胁国王、王后、王储或摄政王,违法者最高可判处15年有期徒刑。《冒犯君主法》的细则模糊,执法严厉,曾引起大规模抗议活动,前进党在竞选中废除

《冒犯君主法》的提议吸引了大量选民的支持。但是在组建政治联盟的过程中,前进党在这一问题上不断妥协,陷入两难。为了团结执政联盟,前进党表示其政治联盟伙伴不需要支持前进党的修改《冒犯君主法》的立场,但这并没有解决执政联盟在这一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此外,政治联盟内部也存在利益分歧。在众议院议长人选问题上,前进党认为总理和众议院议长的职位都应该出自前进党,而为泰党认为前进党缺乏执政经验,不愿接受前进党支持的众议院议长候选人,更希望众议院议长职位由为泰党担任。

『近期泰国的示威活动及政治诉求』

    根据曼谷邮报24日报道,目前大多数议员尚未决定他们是否会支持皮塔担任总理。如果前进党因为参议员拒绝投票支持皮塔担任总理,那么组建联合政府的努力将会失败。泰国可能会再次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届时军方很可能再次出面控制政权。在皮塔组建政府之前,军队反对者、皮塔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举行了示威活动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目前来看,示威活动比较和平,并未出现激进的抗议和人员伤亡,但是如果规模较大的示威活动进一步被激化,将会对泰国的

安全形势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今年5月初,泰国法院裁定学运领袖呼吁改革君主制的行动违宪,激起民愤,引发千人示威活动。这部分示威活动的参与者要求改革君主立宪制,支持前进党修订《冒犯君主法》。但在接下来前进党组建政府的过程中,如果对修订《冒犯君主法》做出巨大妥协,可能会引起这部分群众的不满,再度爆发示威活动。

『安全建议』

1.当地华人及华人企业请避免在公开场合谈论政治问题,远离抗议示威集会,确保自身的安全。在抗议示威活动附近,预计会出现交通拥堵和交通限制,集会的规模和计划可能会突然改变,如有在该地区的行程,请提前做好规划。
2.抗议示威活动可能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赴泰华人游客请注意避免在集会附近景点逗留,住在该地区的华人请尽量避免外出,注意安全。

11

12

泰国大选后已发生多起示威活动

泰国大选后已发生多起示威活动

泰国南部分离主义势力影响地区安全

◆  情况分析
◆  泰南分离主义问题
◆  泰南分离主义国内外影响因素
◆  安防建议

『情况分析』

    今年3月,泰国最大的分离主义势力----北大年国民革命阵线(BRN)暂停了与巴育政府之间的和平谈判,表示希望在5月大选之后与新政府重启谈判。泰国选举前,泰南分离主义势力策划了多起暴力活动,4月13日,分离主义者在那拉提瓦府向警察开枪,造成三名警察受伤。4月14日,分离主义者在陶公府、北大年府和也拉府的六个地区同时发动袭击。4月20日,警方在那拉提瓦府巡逻时遭遇分离主义分子策划的爆炸,造成一名警察死亡,一名警察重伤。5月12日,也拉府班南萨塔县发生炸弹爆炸事件,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伤。
    泰国选举后,前进党在选举中获得胜利,将与其他几个政党联合执政组建政府。前进党在泰南分离主义问题上采取更加自由的解决方式,分离主义势力倾向于与前进党和谈以争取更大的自主权。因此选举后,泰南分离主义势力并未策划大规模暴力事件。
    但是泰国安全形势依然复杂。根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2023年5月22日--2023年5月29日,共推送泰国安全信息21条,其中治安犯罪11条。前进党虽然赢得选举但是新政府组建面

临困境,军队仍有可能再次干预政治,分离主义势力也可能再次策划暴力活动,造成地区安全形势恶化。

『泰南分离主义问题』

1.泰南分离主义问题的由来
(1)历史原因
    历史上泰国南部地区(包括北大年府,也拉府,陶公府,和宋卡府、沙敦府的部分地区)与马来西亚北部部分地区属于北大年王国,属于“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由于地理环境优越,很快发展成为繁荣的国际贸易港。1786年,暹罗征服北大年王国,北大年王国向暹罗进贡但仍保留较高的自主权。随后西方殖民势力进入东南亚,在英国的干预下,1909年暹罗与英国签订《1909年英暹条约》将北大年王国分为两部分,现今属于马来西亚的部分划分给英国作为殖民地,剩下的地区划入暹罗,成为现在的泰南地区。
    北大年地区的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坚持马来文化,讲马来语,认为自己属于“马来穆斯林”,在宗教信仰和身份认同上都与泰国主体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为后来北大年地区爆发分离主义运动埋下了隐患。

泰国南部分离主义势力影响地区安全

泰国南部分离主义势力影响地区安全

13

14

(2)政治因素
    颂堪政府时期,泰国政府与北大年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开始。颂堪政府提出泰国统一政策,将“暹罗”改名为“泰国”,实行“向泰国转变”政策,在泰国南部原北大年王国地区强行取代传统伊斯兰统治,学校统一采取泰语教学,取代穆斯林法院。这些文化统一政策引发了北大年地区穆斯林的不满,开始出现一些和平的请愿活动,以希望获得文化上的平等地位。其中和平请愿活动的领导人哈吉·素隆(Haji Sulong)被指控为“分离主义领导人”被捕,同时泰国政府官员与泰南穆斯林之间爆发冲突。此后,泰南分离主义运动开始兴起。1959年,“北大年国民解放阵线(BNPP)”成立,1968年“北大年联合解放组织(PULO)”成立。
    他信政府时期,为了和美国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支持美国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并向伊拉克派遣军队,这引起泰南穆斯林的不满。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泰南穆斯林在这一时期开始爆发恐怖主义运动,频繁发动对军队和警察的袭击。他信政府之后,泰国陷入民选政府与军队的权力更迭当中,政局的动荡给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机会渗入泰国南部,并进一步发展势力。
2.泰南分离主义组织的主要势力

(1)北大年国民革命阵线(BRN)
    BRN成立于1963年,是目前泰南地区最活跃、最强大的分离主义组织,该组织的目的是实现泰南地区的独立,是与政府进行和谈的主要对象。
(2)北大年伊斯兰解放阵线(BIPP)
    BIPP成立于1959年,是激进的分离主义组织,总部设在马来西亚北部,2002年后该组织减少了对民族主义的强调,更加侧重于伊斯兰宗教利益,经常发动对泰国南部佛教徒的攻击。
(3)小型巡逻队(Runda Kumpulan Kecil,RKK)
    RKK成立于2000年,是近年来泰南叛乱中最残暴、最活跃的组织之一。RKK成员训练有素,经常在发动暴力袭击后逃往马来西亚。RKK成员主要采用爆炸的形式发动袭击,无差别的攻击平民、企业、警察和军队。
(4)北大年伊斯兰圣战组织(GMIP)
    GMIP是目前泰南地区最极端的恐怖组织之一,该组织行动神秘,活跃于农村地区,发动袭击时手段强势且不主动认责。

『泰南分离主义国内外影响因素』

    泰国分离主义运动的发展深受泰国国内因素和外部势力干预的双重影响,分离主义运动与各种问题相互交织,造成地区安全形势更为复杂,难以治理。
1.泰国国内因素影响
    他信政府时期,泰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红利并没有惠及泰国南部地区。由于地区混乱,来自外部的投资很少进入该地区,泰南整体经济发展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临近地区。同时,当地政府部门中的佛教徒人数增多,经济活动大多由华人掌握,导致当地穆斯林认为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没有受到公平对待,从而对泰国政府的政策产生反叛心理。
    局势混乱加之贫困问题滋生了毒品交易和非法武器贩运问题,泰国南部边境地区成为泰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毒品基地。贩毒集团与分离主义势力相互勾结,分离主义组织策划暴乱为贩毒集团行动提供掩护,贩毒集团为分离主义组织提供活动经费,双方利益深度绑定。
2.外部因素的影响
   

    相同的宗教信仰使得泰南的分离主义势力与伊斯兰世界紧密联系,其分离活动得到了许多穆斯林宗教团体的支持。在许多国际场合,穆斯林宗教组织对泰南地区的分离运动表示支持。此外,泰南分离主义组织的领导人很多前往中东地区接受宗教教育并在这一过程中与中东的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产生联系并接受他们的资助。
    由于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许多分离主义分子和贩毒集团成员都具有泰国与马来西亚的双重国籍,在泰南制造暴力运动之后会逃往马来西亚。

『安防建议』

    泰国南部的营商环境不佳,分离主义、恐怖主义、贩毒集团、非法武器贩运等问题交织,企业进行投资时应该更加谨慎。当地激进分子会对公司、平民开展无差别袭击,企业应该提高安防水平,加强安全培训。游客请谨慎前往泰南地区,尤其是西武里、拉义、孟亚拉和巴乔等暴力活动频发地区。请及时关注当地领事馆的预警信息。此外,泰国针对中国游客的抢劫事件时有发生,游客前往泰国时避免携带大量现金,避免携带贵重物品。

15

16

泰国南部分离主义势力影响地区安全

泰国南部分离主义势力影响地区安全

苏丹爆发武装冲突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  近期局势
◆  历史背景与近期冲突溯源
◆  近期冲突背景
◆  冲突形势预判
◆  我方应对措施

『近期局势』

    自当地时间4月15日起,苏丹武装部队(SAF)与准军事集团快速支援部队(RSF)爆发了冲突,空袭、炮击等在首都喀士穆、北科尔多凡州以及达尔富尔州的大片区域愈演愈烈。大约三分之二的战斗发生在人口数量超十万的大城市,首都喀士穆以外的战斗则多集中于重要铁路线周边城镇,尤其是卡萨拉到西达尔富尔的东西向走廊。截至26日,冲突已造成512人丧生,近4200人受伤,其中包括大量平民,并有超过21000人逃往埃及、乍得、埃塞俄比亚、中非共和国等邻国。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统计,自15日冲突爆发以来,也有部分客机、外国撤侨运输机、外交人员及国际组织职员遭袭。

(来源:The Armed Conflict Location & Event Data Project)

苏丹爆发武装冲突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苏丹爆发武装冲突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17

18

(来源: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

(来源:The Armed Conflict Location & Event Data Project)

    尽管在此期间冲突双方在外国势力调停下达成了数次短暂的停火协议,但在大量医院停摆、疫情、粮食与水资源匮乏、难民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人道主义危机仍不断加剧。与此同时,两支武装部队的冲突在许多地区产生了安全真空,使得阿拉伯游牧部落武装有机可乘,对当地居民和流离失所者造成极大威胁。随着战事愈发激烈,人道主义援助情况不断恶化,苏丹的国内冲突也给地区稳定蒙上了阴影。

『历史背景与近期冲突溯源』

1.族群与宗教冲突
(1)南北方族群冲突
    自1956年摆脱殖民统治以来,苏丹的国内冲突几乎未曾中断。1955至1972年和1983至2005年的两次内战给苏丹的现代国家建构进程带来了巨大挑战,北方阿拉伯人和南方基督教黑人之间难以调和的种族矛盾最终造成了2011年南苏丹单方面公投独立。南

19

20

苏丹爆发武装冲突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苏丹爆发武装冲突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北方种族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北方穆斯林对南方黑人长期“基于人种差异的专制统治”,而独立以来苏丹基于伊斯兰教的国家身份建构更加剧了南部的离心倾向,苏丹政府在政治、经济、资源、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对南部实行的歧视性和同化政策使得南北方之间冲突愈演愈烈,最终造成国家分裂。
(2)部落矛盾
    阿拉伯人与黑人的种族冲突也表现在2003年爆发的达尔富尔战争中。除却第二次苏丹内战的大背景,达尔富尔危机也是一场黑人原住民部落与半游牧的阿拉伯部落之间围绕旱季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的冲突,以及达尔富尔地区原住民部落反叛势力反抗政府针对非阿拉伯族裔边缘政策的冲突。这场持续至2020年的族群冲突带来了大规模的种族清洗和屠杀行为,造成数十万人死亡以及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2.国家建构失败与政治动荡
    族群冲突给苏丹政治稳定和现代国家建构带来严重威胁。一方面,南北方的种族对立带来了两场长达十余年的内战,时至今日依然是苏丹南部的一大不稳定因素,南方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这种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为镇压达尔富尔州非阿拉伯族裔的叛乱组织,巴希尔

政府大力支持活跃于西达尔富尔州的游牧阿拉伯民兵组织“金戈威德”,该民兵组织的残酷行径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金戈威德”后于2013年被巴希尔政府正式纳入准军事组织快速支援部队(RSF),其现任指挥官穆罕默德·哈姆丹·达加洛(“赫梅蒂”)也是近期苏丹冲突的主角之一。事实上,诸如此类的准军事组织在很长时间以来都被政府用来平息地区反对派势力,保障政权稳定,这种手段也间接促使叛乱地区族群冲突的恶化。
    内部权力斗争也使得苏丹军人政府向文官统治的过渡进程困难重重。自独立后,苏丹政权就在军人统治与文官统治之间几经易手,长期的军人独裁往往以军事政变结束,紧随其后的则是同样葬身于军政府的短暂文官统治。1989年,奥马尔·巴希尔政变上台,建立了其长大三十年的独裁政权,他于2003年爆发的达尔富尔战争中扶持“金戈威德”民兵组织,也为日后自身政权倒台埋下了祸根。而后由“金戈威德”发展而来的强大准军事集团快速支援部队联合苏丹军队,于2019年发动政变,推翻了巴希尔政权,并协助由现任苏丹事实掌权者布尔汉领导的过渡军事委员会暴力镇压要求建立文官政府的抗议者。在民兵组织镇压抗议者的过程中,族群冲突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情

况在达尔富尔、青尼罗以及南科尔多凡州尤甚。此后,由布尔汉与达加洛分别领导的SAF与RSF于2021年再次通过政变架空了2019年军人与文官共同建立的苏丹主权委员会,布尔汉自此成为主权委员会主席,以及苏丹事实上的国家元首,与达加洛共同执政。
3.外部势力
    除内部政治、经济、族群冲突外,外部势力的介入使得苏丹面临的问题更为错综复杂。英埃共管时期,殖民政府就实施分离主义政策,将大量资源向北方倾斜,国家发展计划、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大多集中于北部地区,造成南北方发展极不平衡。自1993年起,美国将苏丹列入了“支恐国家”名单,对苏实施了长达二十七年的经济制裁,给苏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打击。与此同时,美国也极力支持苏丹建立文官政府,推动民主化进程,企图借此阻拦军政府与俄罗斯就在红海建立军事基地的协议,扩大地区影响力。此外,沙特阿拉伯与阿联酋和美英两国共同建立了四方机制,两国希望以苏丹向文官政府过渡为契机,削弱穆斯林兄弟会等伊斯兰主义者带来的地区性威胁。两国与本次冲突双方均有密切往来,但两国间也存在着围绕苏丹港和红海地区影响力的地缘竞争。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也在苏丹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期冲突背景』

    4月刚刚爆发的冲突直接原因在于布尔汉领导的SAF与达加洛领导的RSF围绕军队收编与政府领导权的斗争,这与2022年12月双方与民主派别达成的一项有关向文官统治过渡的政治框架协议紧密相关。该协议规定军方在两年内完成将权力向文官政府过渡的努力,为民主选举铺平道路。达加洛虽与布尔汉联手推翻了巴希尔独裁政权和其后文官政府,但二人在政治过渡、安全部队改革等方面存在极大分歧,分歧焦点在于RSF应当如何被编入政府军以及谁来领导谁的问题,这决定了二人的领导权之争将是一场零和博弈。随着达加洛势力愈发壮大,布尔汉和前巴希尔政府伊斯兰主义者关系愈发密切,二者无可挽回地爆发了正面冲突,该框架协议的最终签署也暂告终止。事实上,早在2021年,时任苏丹总理的哈姆杜克就曾呼吁建立统一的国家军队,以避免SAF与RSF之间的紧张局势可能在未来导致冲突爆发。

『冲突形势预判』

    鉴于苏丹国内长期以来的部族问题,本次冲突若持续下去,将不仅严重危害国内安全形势,也大大增加了族群冲突爆发的可能性。联合国秘书

21

22

苏丹爆发武装冲突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苏丹爆发武装冲突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长苏丹特别事务代表佩尔特斯警告称,西达尔富尔省首府朱奈纳报道的部族间暴力随着冲突持续也不断增多。另外考虑到RSF有对非阿拉伯族裔实行种族清洗的过往行径,本次冲突的扩大也可能意味着更为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给冲突地区平民安全带来极大考验。此外,前总理哈姆杜克警告称,若冲突持续升级,将可能产生外溢风险,给本就动荡的周边邻国和非洲之角地区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我方应对措施』

    苏丹武装冲突爆发后,外交部立即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多个司局组建工作专班,领事保护中心开展24小时值守,同步指导驻苏丹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着手制定撤离预案,并通过多渠道摸清1500余名在苏中国公民的分布状况。当地时间4月21日上午6时起,苏丹冲突双方宣布停火72小时,撤离行动出现宝贵窗口期,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随即发出开始撤离的指令。22日,驻苏丹大使馆发布通知,以电子表格形式统计在苏中国公民撤离意愿。由于已有部分中国公民自行撤离,从陆路边境入境苏丹周边国家,中国驻埃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国大使馆纷纷派出工作组前往边境口岸,保障中国公民顺利、

迅速通关,同时发布领事提醒,要求赴上述国家的中国公民注意旅途安全、报备出行线路、选择有工作组接应的路线等。
    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通过综合研判,选定了陆海空联动撤离苏丹的主路线,即先将人员从喀土穆以陆路转移至苏丹港,再从苏丹港以海路转运至沙特吉达,最后再从吉达通过航班接返回国。从喀土穆撤离前,中国政府多次专门就保障撤离队伍安全做苏丹方面工作。撤离车队需穿越冲突双方交火区、经历多道关卡,在中方外交官的冷静交涉下,车队全部安全通过。面对苏丹港出境手续办理窗口的拥堵状况,外交部和驻苏丹大使馆将工作向上做到苏丹政府高层,向下做到具体基层官员,最终争取到在最短时间内为中国公民办妥手续。
    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编队南宁舰、微山湖舰负责从海路转运撤离人员,同时交通运输部临时征用商用油轮协助撤离。两艘军舰于4月26日迅速赶往苏丹港附近海域,分两个批次将940名中国公民和231名外籍人员安全运抵沙特吉达港。4月29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中国军队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随后,从苏丹撤出的同胞陆续乘坐中国政府安排的包机回国。
    在撤侨过程中,中资企业同样发

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电建牵头组织了中资企业员工经苏丹-厄立特里亚边境口岸撤离。中石油利用自己在苏丹境内的避难点保障员工安全,并租用当地大巴车,结合调用自己的车辆,将驻苏丹员工安全转移到苏丹港。浙江交工埃塞分公司主动联系中国商会,协助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将滞留于苏丹的96名中国公民转移至埃塞俄比亚。中国港湾公司苏丹港项目工作人员为撤离同胞提供了临时安置和服务保障。苏丹中资矿业协会参与了接送被困人员、寻找生活物资、协调转运大巴等工作,其他一些中资企业则在路途中为撤离车队提供了餐饮和住宿。此外,香港私营安保公司“深港海事”也为在苏丹中国侨民提供了海上撤离服务。

23

24

苏丹爆发武装冲突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苏丹爆发武装冲突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日韩重启“穿梭外交” 引发民众抗议

◆  情况回溯
◆  日韩重启“穿梭外交”原因分析
◆  防范措施

『情况回溯』

    韩国总统尹锡悦之前在3月16日至17日访问日本,不到三个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5月7日抵达韩国回访,时隔12年,日韩重启“穿梭外交”。尹锡悦表示,两国领导人迅速互访体现出韩日关系呈加速发展势头,称自己深感有责任改善韩日关系,全球和平与繁荣也需要两国的合作与协调,还称必须摆脱“如果不清算历史就无法推进未来合作”的误区。岸田表示,两国关系正积极向前发展,会谈上两国就推进关系发展交换意见,并在七国集团广岛峰会前,日方与韩方就印太地区局势和国际热点交换意见。
    对此,韩国民众产生极大不满,指责尹锡悦政府忘却历史选择“认贼作父”。根据中海安集团海外安全大数据平台的统计,截至当地时间4月22日至5月12日,韩国民众共发起12起反政府抗议或集会,主要是反对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韩国、谴责韩国政府屈辱外交、要求尹锡悦政府下台等,抗议地点主要集中于韩国首尔市总统府、美国驻韩国大使馆、日本驻韩国大使馆附近。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4月24日上午,韩国首尔市成均馆大学的20多名教授、研究员在成均馆大学前举行示威,谴责韩国政府屈辱外交。5月6日,韩国市民团体在

首尔市中心举行烛光集会,抗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即将对韩国展开的访问。示威民众手举蜡烛和标语,上面写着“日本须向强征劳工谢罪”,“谴责福岛核污水排海”,“反对韩美日军事合作”,“谴责尹锡悦政府对日屈辱外交”等内容。

『日韩重启“穿梭外交”原因分析』

1.韩国国家战略需要
    韩国在对外战略上作出调整,开始追求更高的目标。尹锡悦政府上台后提出新的对外战略目标,即把韩国打造成为"全球枢纽国家",为实现该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是取得现有国际秩序主导者美国的支持,而积极改善对日关系则是对美国的“投诚”。其次,实践国家对外战略也需要得到日本的支持。实践"全球枢纽国家"这一战略目标,不仅要求韩国在经济上不断跃升,还需要韩国在政治、安全等领域挤进"核心圈层”。因此,无论是西方七国集团(G7)扩容还是“美日印澳四国机制” (QUAD)增员,或是加入多边经济合作体“全面进步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CPTPP),这些都需要得到日本的认可和支持。
2.韩国产业危机
    韩国已经丧失了几乎所有的产业

日韩重启“穿梭外交” 引发民众抗议

日韩重启“穿梭外交” 引发民众抗议

25

26

3.朝鲜核问题
尹锡悦称朝鲜核问题威胁韩国安全。随着朝鲜核武库的规模提升,韩国对于核威胁的担忧加剧,其国内要求拥核的呼声越来越高。今年1月,尹锡悦在一次会议上表示“若(朝核问题)进一步升级,韩国有可能部署战术核武或自主拥核。”这是自1991年美国从韩国撤出战略核武器以来,韩国总统首次正式提到用核武器武装国家。岸田政府也感受到朝鲜核导迅速发展的压力,也希望对朝鲜加强威慑,通过三方安全合作获得更多朝鲜的情报。岸田文雄访韩后,双方称朝鲜核导问题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同意推进美日韩合作,以加强对朝威慑。
4.美国亚太战略
韩日迅速接近的重要原因与美国当前的亚太政策有关。拜登政府对韩方让步和韩日关系解冻表示高度赞赏,并邀请尹锡悦作正式访美。尹锡悦访美后,美韩双方称就加强美韩政治、安全、外交、经济等各领域合作紧密协调。美国则意图利用韩日“和解”打造包括延伸威慑在内的美日韩军事合作体制,同时在半导体芯片等高科技领域封杀竞争对手方面将韩国纳入其中,并从东北亚方向加强对中俄的遏制。

『防范措施』

    近期,韩国民众对尹锡悦政府不满情绪日益增高,民主党派、教师团体、普通民众等活跃人士已在韩国多地举行抗议或集会,未来不排除会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本文考虑到我国在韩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我国在韩公民远离一切抗议或集会活动,尤其是反政府活动。在受影响区域出行时应预留充足时间。请听从安全人员指示。对相关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切实增强海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防恐培训。请远离安保薄弱区域,提高警惕,听从当局的所有指令,出行前寻求专业安保机构的建议和支持。如发生意外,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韩国大使馆联系。

尼日利亚暴力事件频发 安全形势严峻

◆  背景介绍
◆  尼日利亚主要冲突类别及其根源
◆  尼日利亚大选后安全局势
◆  安全建议与对策

日韩重启“穿梭外交” 引发民众抗议

尼日利亚暴力事件频发 安全形势严峻

27

28

    今年2月末,尼日利亚总统大选在国内持续的争议声中举行,“全体进步大会党”候选人博拉·提努布获得36.6%的最高选票,即将就任总统。与大选相伴随的是尼日利亚国内频繁的冲突和暴力事件:据中海安集团海外安全大数据平台统计,2023年4月期间,尼日利亚共发生64起恐怖袭击、暴力犯罪或冲突事件,造成数百人死亡。其中包括犯罪事件18起、群体性冲突8起、恐怖袭击34起,以及军方实施的反恐行动4起。就发生地域而言,尼日利亚东北部边境的博尔诺州、约贝州为恐袭高发区域,而中北部地区的卡杜纳州和阿布贾首都特区则多发土匪袭击和群体性冲突。综合来看,尼日利亚存在多种暴力冲突诱因,安全形势十分复杂。

『背景介绍』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和最大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被列为新兴市场国家。然而在巨大的经济潜力背后,尼日利亚国内存在显著的种族和宗教差异,政治社会凝聚力较弱,历史上长期内乱不断。尼日利亚南部人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北部则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两大宗教信徒基本各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势力相当,因而双方都寻求在国家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种族结构方面,豪萨-

富拉尼族、约鲁巴族和伊博族是尼日利亚的三大主要民族,占总人口比例接近70%,分别聚居在该国的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此外尼日利亚还有两百余个少数民族。1967年,由于不满伊博人在北部受到的迫害和国家行政区划上的不公平对待,尼日利亚东南部伊博族军事领导人奥朱古上校宣布成立“比夫拉共和国”,开启了长达三年的内战。这场内战以比夫拉方面惨败、被重新并入尼日利亚而告终,共造成数万士兵战死、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死于饥荒和疫病者也达到了百万之众,是一场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曾经作为全国第一大种族的伊博人也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由此带来的民族裂痕和创伤至今难以恢复。
    尼日利亚自1960年独立以来曾多次发生军事政变和军政府掌权,导致国家制度建设不完善,政府腐败问题严重,贪污公共资金、选举舞弊、收受贿赂等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国家长期贫困、内战,尼日利亚军队武器老旧,战斗力较弱,其能力仅可用于维护国内治安、一定程度上打击叛乱游击队。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尼日利亚政府缺乏足够的力量维持国内安全与稳定,加剧了该国的冲突和暴力问题。

『尼日利亚主要冲突类别及其根源』

1.土匪与恐怖袭击
    尼日利亚的恐怖袭击事件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而土匪袭击则历年来在整个北部区域都有发生。尼日利亚北部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可能是滋生恐怖主义和土匪的重要原因。据世界银行2021年统计,尼日利亚仍有43%的人口(约8900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而其中绝大部分都生活在该国北方。生计艰难、失业问题严重必然导致当地青壮年更多走上犯罪道路,同时尼日利亚北部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各种性质的盗匪团伙与宗教极端主义相结合,也易于转变为恐怖组织。
    目前活跃在尼日利亚东北部的恐怖组织主要有“伊斯兰国西非省”和“博科圣地”,两者渊源颇深。“博科圣地”于2002年在尼日利亚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里创建,是一个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以反对西方文化和教育、在全国推行伊斯兰教法为宗旨,被称为尼日利亚的“塔利班”。该组织自2009年以来逐渐引起国际社会重视,于2015年正式宣布效忠“伊斯兰国”,并更名为“伊斯兰国西非省”。但不久后其就因内部争斗而分裂,形成如今的“伊斯兰国西非省”

派和“博科圣地”派。这两大恐怖组织不仅频繁对尼日利亚平民和军事目标发动袭击,还互相敌对,时常爆发冲突,使当地本就十分动荡的局势更加混乱。
2.农牧冲突
    尼日利亚中部地带频发的冲突类型为农牧民之间争夺土地、水资源的冲突。由于尼日利亚北部游牧业与南部定居农业的边界往往也是不同族群和宗教信仰的边界,所以该国中部的农牧冲突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视为种族、宗教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然而在尼日利亚历史上的较长时期内,豪萨-富拉尼族牧民和其他各族农民之间都保持着和谐共生的关系,可见近年来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变化对农牧冲突起到了激化作用。首先,尼日利亚北部半个多世纪以来正经历持续的沙漠化进程,沙漠以每年约0.6公里的速度向南蔓延,导致牧民不断向南迁徙,甚至选择在中部地带永久放牧,大大增加了农牧纠纷的几率。其次,农业为尼日利亚的主导产业,该国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政府也更为重视农业发展,鼓励农民大规模开垦荒地,从而侵占了牧民的放牧区和牲畜水源。最后,尼日利亚独立以来,地方政府和警察在调解农牧冲突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严重的腐败问题,政府实际上并不能做到

尼日利亚暴力事件频发 安全形势严峻

尼日利亚暴力事件频发 安全形势严峻

29

30

秉公执法,反而破坏了传统的冲突解决机制,迫使当地民众诉诸暴力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3.分离主义运动
    尼日利亚内战结束后,伊博族的国内政治和社会地位大幅下降,遭到明显的边缘化,而原“比夫拉共和国”所在地区的政治势力也始终没有放弃谋求独立。2012年,拥有英国和尼日利亚双重国籍的活跃人士卡努(Nnamdi Kanu)创立了分离主义组织“比夫拉原住民(IPOB)”,继续推进比夫拉独立运动。卡努在2015年和2021年两次被尼日利亚政府逮捕,但IPOB的活动没有因此停止,反而在近几年逐渐扩大了其影响力。2020年12月,IPOB以驱逐土匪和非法森林占用者的名义成立了自己的安全部队,招致尼日利亚政府军的打击,使当地的暴力冲突进一步升级。在武装叛乱过程中,IPOB曾犯下包括袭击平民、杀害儿童在内的一系列战争罪行,成为尼日利亚政府镇压的首要目标。
4.民兵武装冲突
    由于尼日利亚政府军力量薄弱,且在维持国内治安过程中存在侵犯人权、法外杀戮等问题,民众并不相信政府能够有效保障自身安全。因此,尼日利亚各州、部族等纷纷成立了自卫性质的民兵组织,用于应对土匪和

恐怖袭击。这些自卫民兵组织一方面确实起到了维护地方社会利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构成了新的安全问题。它们缺乏正规训练,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也得不到应有的约束,时常参与地方族群和宗教冲突,本身就是暴力事件的制造者。2021年,尼日利亚由民兵武装实施的绑架数量达到了380起,占该国所有绑架事件的41%。此外,非正式安全部队的扩散也导致尼日利亚枪支泛滥,持枪者众多,暴力冲突造成的伤亡也更加严重。

『尼日利亚大选后安全局势』

    如今,尼日利亚新一届总统大选和地方政府选举尚未尘埃落定,而大选历来是尼日利亚暴力泛滥的导火索——据统计,尼日利亚国内的冲突和暴力事件数量往往在选举日前后几个月中达到高峰。本次选举期间,尼日利亚多地的投票站和选举工作人员曾遭到恐怖分子、土匪或分离主义武装袭击,公民的政治参与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选举前有超过9300万尼日利亚人参加了选民登记,但最终的实际投票人数只有2500万,投票率创下历史新低。这一现象除了反映出选举的安全状况堪忧外,也表明民众对国家民主体制的正常运行缺乏信心,

政治冷漠感正在上升。作为总统大选中的失败方,尼日利亚人民民主党候选人阿提库·阿布巴卡尔和工党候选人彼得·奥比都对选举结果提出了异议;在新任总统提努布正式就职前,尼日利亚政局仍有发生动荡的可能。
    最后,尼日利亚国内既有的各种冲突也可能在大选的刺激下进一步恶化。作为一名穆斯林,提努布的当选意味着伊斯兰教在尼日利亚政治中取得了名义上的优势地位,可能引起基督教政治势力的不满,加剧宗教领域的两极分化;在总统大选之后的地方政府选举中,地方政治精英可能动用自己掌控的民兵武装,对竞争者发动攻击,制造党派暴力事件;落选总统的工党领袖彼得·奥比同时具有伊博人的身份,他的失利可能加重伊博人被边缘化的感受,使比夫拉分离主义者的活动更加猖獗。

『安全建议与对策』

1.请中方人员远离边境地区和安保薄弱区域,遵从安全人员指示安排,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防恐培训。请提高警惕,听从当局的所有指令,出行前寻求专业安保机构的建议和支持。
2.在尼企业需切实考虑当地民众利益

,在可替代性岗位上积极聘用当地劳工,培养当地核心雇员的企业归属感。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带动当地就业,通过公开宣讲、义务诊疗、扶贫捐助等方式获得当地社区身份认同,特别是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经济联系,打造企业、政府、社区居民的三方利益共同体。
3.企业需安排专人密切关注所在州及周边区域的安全风险资讯与警示、所在地治安状况和经济形势,并与使领馆、当地政府部门、中国兄弟公司和安保公司保持联系,建立实时安保风险评估体系,加强风险趋势研判,做好应对准备。
4.应加强中方员工在海外工作生活行为规范,持续优化中方员工和当地员工之间沟通交流方式,增强理解和信任,减少风险诱因,降低安全风险。

尼日利亚暴力事件频发 安全形势严峻

尼日利亚暴力事件频发 安全形势严峻

31

32

布基纳法索遭恐怖袭击 全国紧急状态延长

◆  情况回溯
◆  原因分析
◆  恐怖主义影响
◆  对策建议

『安全建议与对策』

据中海安集团海外安全大数据平台,当地时间5月8日,布基纳法索一名省长卡波雷·阿马杜被恐怖分子绑架,布基纳法索安全部门10日在西部布克莱迪穆翁大区的森林中找到了他的尸体。5月9日,“基地”组织在布基纳法索北部发动武装袭击,缴获6辆车。5月11日17时左右,布基纳法索布克莱迪穆翁大区穆洪省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导致33名平民死亡。次日,布基纳法索当局宣布将全国8个大区22个省的紧急状态延长6个月至10月底。

图:布基纳法索与恐怖主义相关的死亡人数,虚线代表近年来恐怖主义活动造成的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

『原因分析』

1.地理位置不利
    布基纳法索地处西非萨赫勒地区。这一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之间,饱受贫困、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困扰,是现阶段非洲恐怖主义活动最猖獗地区。除布基纳法

索,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等国也在这一地区。
    “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近几年主要以马里为据点,在沙漠地区发动袭击,今年以来在萨赫勒地区不断拓展据点,占据大片土

布基纳法索遭恐怖袭击 全国紧急状态延长

布基纳法索遭恐怖袭击 全国紧急状态延长

33

34

地并布基纳法索受影响尤为严重。非洲战略研究中心在其2020年的报告中指出,从2019年7月到2020年6月,萨赫勒地区的大部分暴力袭击发生在布基纳法索。活跃的恐怖组织主要是ISIS-GS、本土的Ansaroul Islam和JNIM(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撒哈拉分部的最后一个分支)、al-Murabitoun、Ansar al-Dine和Macina Liberation Front。活动集中在布基纳法索北部和东部、萨赫勒地区以及与马里和尼日尔的边界。
2.国内经济停滞
    在布基纳法索遭遇的恐怖袭击事件中,几个不同的恐怖组织声称对布基纳法索的恐袭事件负责。大多数袭击是由隶属于基地组织的外国组织实施的,通常来自邻国马里。这些组织往往关注宗教极端主义和反西方情绪。然而,一些组织瞄准了布基纳法索缺乏经济发展,因此也将布基纳法索作为目标。布基纳法索作为非洲内陆国家,国内资源十分匮乏,工业基础薄弱,无法对拥有的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和加工。再加上其交通也很不便,又地处内陆,出口极其不利,唯一的铁路由首都瓦加杜古通往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这也是对外联系的唯一交通要道。以上因素加起来导致布基纳法索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恐怖组织抓住了布基纳法索人民对本国经

济的悲观沮丧心理,将招募目标瞄准该国,因此经常能够在布基纳法索招募到参加恐怖组织的人员。
3.国内政局动荡
    国内政治不稳定、外部恐怖势力的渗透以及与本土极端分子的配合也是布基纳法索恐怖活动加剧的重要原因。2014年,布基纳法索爆发了大规模示威和罢工,政治僵局导致权力真空,以马里为基地的恐怖主义势力填补了权力真空。此外,萨赫勒地区各国政府之间缺乏合作,边境管制薄弱,导致了武器走私和贩毒等犯罪活动。2022年1月,布基纳法索发生军事政变,军政府夺权,推翻了总统罗奇·卡博雷并解散政府,当时接任的总统达米巴发誓要恢复安全,将与“基地”组织和所谓的伊斯兰国(IS)武装组织有关的伊斯兰激进分子多年来的暴力行为归咎于文职政府,而不是他自己的军队。但恐怖袭击仍在继续,军队在夺取政权后国家仍处于混乱状态。八个月后布基纳法索再次发生政变,新领导人易卜拉欣·特拉奥雷成立过渡政府,2023年4月19日,特拉奥雷签署了为期一年的反恐总动员令。在此次恐怖袭击发生的一周前,布基纳法索多地有民众举行游行活动,以表示对过渡政府和总统特拉奥雷的支持。不断变动的政权为恐怖主义提供了蔓延的间隙,但各

届政府上台时的雄心壮志与结果形成了巨大反差,其治理能力也并未能在布基纳法索的反恐领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恐怖主义影响』

    恐怖主义袭击导致布基纳法索国内难民数量增多。根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UNHCR)2019年3月的一份报告,2019年布基纳法索境内有115310人沦为流离失所者(IDP),2020年布基纳法索每20人中就有一人处于流离失所状态。至今为止,布基纳法索共有超过百万的境内流离失所者,其中绝大多数人是因极端主义暴力造成的动荡而被迫离开家园。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包括萨赫勒、中北部、北部和东部地区,这些地区也是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最多的地区。国内流离失所者面临包括疟疾、霍乱和呼吸道疾病的爆发、性暴力和文化冲突在内的若干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恐怖主义袭击破坏了布基纳法索国内的公共服务。恐怖主义损害了该国多个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设施。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自2018年12月以来,布基纳法索北部、萨赫勒和东部地区的2869所学校中有1111所已经关闭。由于恐怖活动,15万名儿童受到影响,2016年只有57.9%的儿童完成

了小学学业。同时,恐怖主义活动的增加使医疗系统更难满足公民的需求,尤其是国内流离失所者的医疗保健问题。

『对策建议』

1.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布基纳法索及附近地区,远离萨赫勒地区,已在当地人员和机构尽快撤离或转移至相对安全地区。布基纳法索东部和北部常年经受恐怖主义威胁,安保力量薄弱,布基纳法索与马里、尼日尔交界地区安全形势也在持续恶化,请中国公民远离边境地区和安保薄弱区域。
2.在当地中国公民应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切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尤其避免夜间出行,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布基纳法索大使馆联系。

布基纳法索遭恐怖袭击 全国紧急状态延长

布基纳法索遭恐怖袭击 全国紧急状态延长

35

36

佛罗里达州签署多项法案针对中国引发抗议

◆  事件回溯
◆  法案内容
◆  法案影响分析
◆  SB264法案引发华人抗议

『对策建议』

    2023年5月8日,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DeSantis)签署针对中国的SB264,SB846和SB258三项法案,并公开表示称“佛罗里达州正在采取行动对抗美国最大的地缘政治威胁--中国”。其中《SB264:外国利益》和与之配套的《HB1355:外国利益》法案因禁止中国公民和公司在佛罗里达州拥有土地或房产,引发了当地华人的抗议。

『法案内容』

    《SB264:外国利益》法案禁止关注国家(countries of concern,包括中国、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叙利亚、古巴和朝鲜)的公民购买军事基地或关键基础设施10英里范围内的土地,但只有中国公民被禁止在全州范围内购买房地产,包括农业用地和基础设施。HB1355法案与SB264法案内容相似,禁止中国公民购买佛州的农业用地和不动产,禁止关注国家有关联的公司跟佛州的政府部门做生意。与佛州政府有业务往来的实体必须证明自己没有被敌对的外国政权控制。政府机构在2024年1月1日后将不能接受以上7国的公司或个人参与工程招标或合约谈判;2025年7月1日之后,之前已签署生效或正在

执行的合约将自动取消。
    《SB846:教育实体与外国实体的协议》法案规定除非满足特定条件,禁止州立学院和大学及其员工以官方身份向相关国家的大学索取或接受任何礼物;禁止州立学院和大学接受来自外国大学的任何资助,禁止签署任何协议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SB258法案要求管理服务部创建一份由外国委托人或相关国家(包括中国)所拥有的存在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风险的应用程序列表;要求政府和教育机构禁止访问佛罗里达州所有政府服务器和设备上的违禁应用程序,禁止公共部门的官员在政府使用的设备上下载或访问违禁的应用程序;提供指定员工必须移除、删除或卸载被禁止的应用程序的截止日期。

『法案影响分析』

    2024年将再次迎来美国的大选年,德桑蒂斯是共和党中总统竞选的第二大热门人物。在2023年4月进行的一项关于总统选举的民意调查中,德桑蒂斯在共和党中支持率仅低于特朗普。虽然德桑蒂斯暂时尚未宣布参与总统竞选,但是德桑蒂斯此时的立法无疑是在向美国民众表明其抵制中国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的决心,也是意在通过更严苛的法律表达对拜登政

佛罗里达州签署多项法案针对中国引发抗议

佛罗里达州签署多项法案针对中国引发抗议

37

38

府对华态度不够强硬的不满。
    HB264法案限制中国公民在佛州购置不动产,将会对在美华人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其中法案第七条明确表示中国公民(华裔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者除外)和中国境内的企业组织包括其子公司如果在2023年7月1日前买的不动产,可以继续持有,但是必须要在2024年1月1日前向经济机会部(Department of Economic Opportunity)登记,每延迟提交一天,将被罚款1000美元。此外买家还要签署一份声明,证明其不是中国公民。在2023年7月1日之后中国公民不可再购买和过户任何的佛州房产,如有违反规定,不动产可能会被没收。
    SB846法案限制佛州高校与中国高校建立关系,将会阻碍正常的学术交流。近年来美国频繁采取措施限制中美两国的学术交流,2019年开始美国开始加强对孔子学院的限制,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多所孔子学院被迫关闭。2020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暂停和限制颁发具有军民融合背景的中国学生、访问学者及研究人员的签证,此后美国多次通过相关理由阻止中方人员赴美流动。
    SB258法案以网络安全为由禁止政府官员和教育机构使用违禁应用程序,主要针对TikTok和微信。今年2月开始美国和加拿大开始在禁止在政

府设备上使用TikTok,4月美国蒙大拿州通过禁止使用TikTok的法案,SB258法案的通过不仅是对TikTok的抵制,更有可能将与中国有关的应用程序全部列入“违禁应用程序清单”一并进行限制。

『SB264法案引发华人抗议』

    SB264法案和HB1355法案在提出时便遭到了来自美国民间组织和在美华人的强烈反对。全国亚太裔美国律师协会和美国其他4大亚太裔律师协会在4月18日发表《反对佛罗里达州SB264和HB1355的联合声明》,认为这项立法旨在通过剥夺亚裔移民在美国买房和创业的能力,将他们赶出美国。美国公益请愿网站Change.org上创建了名为《结束佛罗里达州对亚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民(AAPI)的仇恨和歧视》的请愿书,认为保护国家安全不应该以种族歧视作为代价,呼吁民众反对SB264和HB1355法案,目前该请愿已有37000余人签名。
    今年4月大约100名华裔美国人前往佛罗里达国会大厦进行抗议,在盖恩斯维尔大约有70名居民聚集在西南第13街和大学大道进行抗议。此外在迈阿密、坦帕和其他城市也有大量华人举行了反对立法的抗议活动。反对者要求“财产权平等”,认为该法案

将要求佛罗里达州的中国居民向州政府登记并披露大量个人信息,包括他们的社交媒体账户和财务记录,该法案可能会助长对亚洲人民的偏见和仇恨。

『风险提醒』

1.当地华人应该正确表达诉求
    SB264法案签署之前大量华人组织了多场和平的抗议活动,但鉴于美国社会高涨的反华舆情,呼吁在美华人采用合法措施和法律渠道维护自身权利,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2.中国企业应该仔细研读各州法律谨慎投资
    SB264法案、HB1355法案和SB258都对于中国公司与佛州政府的合作进行了限制,并且佛州并不是第一个拥有类似立法的州,在中美两国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美国政府屡次使用国家权力对抗中国企业,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时应该更加加强风险研判和政策分析。

佛罗里达州签署多项法案针对中国引发抗议

佛罗里达州签署多项法案针对中国引发抗议

39

40

菲律宾邦萨摩洛地区安全形势恶化

◆  邦萨摩洛地区的历史问题
◆  邦萨摩洛地区的冲突风险
◆  安防建议

    2023年5月,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在华盛顿会见拜登,5月3日美菲两国国防部长签订《双边防务指南》,以加强美菲两国双边防务合作。然而在小马科斯将注意力转向外部防御时,菲律宾国内安全形势并不乐观,尤其邦萨摩洛地区的安全形势持续恶化。
自2023年4月29日至2023年5月15日,依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共推送菲律宾安全信息26条。5月2日,菲律宾军方对位于邦萨摩洛自治区南马京达瑙省Datu Piang的一个疑似极端组织“兰佬伊斯兰国”(DI)的营地发动了空袭,“兰佬伊斯兰国”很可能会对军队发动小规模报复性袭击,该地区潜在冲突加剧。

『邦萨摩洛地区的历史问题』

1.摩洛分离主义运动
    菲律宾的摩洛分离主义运动具有复杂的宗教、历史和政治原因。13、14世纪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传入菲律宾南部苏禄群岛和棉兰老岛南部,并对当地社会产生深远影响。16世纪,西班牙多次入侵菲律宾,并在菲律宾中部和北部积极传播天主教,西班牙殖民者将南部的穆斯林贬称为“摩洛人”。除了宗教之间的差异

外,在美国的殖民统治期间,美国“以菲制菲”的政策进一步恶化菲律宾南北部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了南部穆斯林的群体认同和民族意识,并产生了摩洛民族。在菲律宾独立之后,摩洛民族在政治中和社会中被边缘化,没有和其他民族平等地分享政治权力,引发摩洛民族的不满。在宗教、认同、历史与政治等问题的交织中,菲律宾南北部的摩擦日益演化。
    1968年爆发的“贾比达事件”成为菲南摩洛民族开始大规模反抗运动的导火索。哥达巴托省省长马达兰建立“棉兰老独立运动”组织,与菲律宾政府开展激烈的武装斗争。之后,密苏阿里在1969年建立“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摩解),该组织意图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摩洛国”,成为菲政府最大的反对势力。
2.菲律宾政府与摩洛民族的和解进程
    1976年12月,在伊斯兰会议组织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下,双方达成《的黎波里协议》,协议提出将在棉兰老岛和苏禄群岛建立自治区。但随后,由于双方对于自治区的理解和实现自治的方式出现分歧,导致调解失败。《的黎波里协议》失败后,摩解组织内部出现分裂,萨拉马特·哈希姆新建“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摩伊解),随后不断发展壮大。带有恐怖主义性质的“阿布沙耶夫”组织也在

菲律宾邦萨摩洛地区安全形势恶化

菲律宾邦萨摩洛地区安全形势恶化

41

42

此期间发展起来并制造了多起恐怖主义事件。
    1996年在拉莫斯总统的积极斡旋下,菲律宾政府与摩解达成《雅加达最终协议》,给予摩解较大的自治权,密苏阿里担任自治区主席,摩解与菲政府的冲突得到缓解。但与此同时,一部分摩解成员认为密苏阿里违背了建立摩洛国的初衷,转而加入摩伊解,摩伊解激烈反抗菲政府,强势要求独立建国,而菲政府则对其进行暴力镇压,摩伊解成为菲政府最大的反对势力。在2000年,菲政府进攻摩伊解营地,双方爆发全面战争,摩伊解元气大伤,转入地下活动。
    2001年,阿罗约总统重启和平谈判,菲政府与摩伊解达成《的黎波里和平协议》,但其中关于穆斯林祖传领地问题直到2008年《祖籍领地备忘录》初步达成才得到解决。但《祖籍领地备忘录》引发了菲律宾天主教徒,土地利益所有者、地方政客甚至军方势力的反对,随后菲律宾最高法院宣布该协议违宪,这又引发了摩伊解对政府的进攻,和平进程再次中断。
   2012年,在菲政府与摩伊解的长期谈判下,双方达成了一项《邦萨摩洛框架协议》,2014年双方在此基础之上达成《邦萨摩洛全面协议》。然而菲南地区的分离势力组成复杂,与

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之间关系紧密,甚至部分分离势力本身就被定性为恐怖组织,之后菲律宾发生的与恐怖组织密切相关的“马马萨帕罗事件”“马拉维事件”再一次阻碍了菲南地区的和平进程。
3.邦萨摩洛自治区的建立
    出生于棉兰老岛的杜特尔特就任总统之后,将强人政治的执政风格应用到和平谈判中,大力促进了菲南摩洛分离问题的解决。2018年,《邦萨摩洛基本法》通过,建立邦萨摩洛自治区,在2022年5月举行大选,在此期间成立过渡政府,由摩伊解主席哈吉·易卜拉欣就任过渡区政府首脑。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原定于2022年5月举行的选举将推迟到2025年5月。邦萨摩洛自治区的建立解决了菲律宾政府与摩洛民族分离势力长久的武装冲突,迎来了政治和解,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地区安全形势。

43

44

菲律宾邦萨摩洛地区安全形势恶化

菲律宾邦萨摩洛地区安全形势恶化

『邦萨摩洛地区的冲突风险』

    邦萨摩洛自治区涵盖6个省、2个城市和1个特别行政区,拥有超过450万人口,这些人口来自不同宗教、氏族、武装团体和叛乱组织。虽然菲律宾政府与摩伊解之间已经停火,并积极促进当地的和平进程,但是该地区由于局势复杂,军方与各个势力之间依然存在交火,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1.军方与地方武装组织的冲突
(1)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
    在目前的相关报道中,依然习惯于将摩伊解组织称为前叛乱组织,军方虽然与摩伊解停火,但是由于摩伊解未能对其成员进行有效约束,且该组织存在一些好战分子,导致该组织部分好战分子经常以该组织为名对军队进行袭击,恶化双方关系,甚至会导致事态升级。2022年11月,巴西兰省Ungkaya Pukan市爆发了一场军方与摩伊解之间持续两天的交火,造成10余人伤亡。军方表示,一支军队车队在Ungkaya Pukan 镇的乌里坦描笼涯(Barangay Ulitan)遭到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成员伏击,造成军方3名士兵死亡,13人受伤,摩伊解成员3人死亡,受伤人数不详,冲突造成大约2000平民流离失所。

(2)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BIFF)
    BIFF是活跃在邦萨摩洛地区最大的激进组织,主要分为由Mohidin Animbang和Esmael Abubakar 领导的两大派系。前者主要活跃在马京达瑙省和哥打巴托市。后者主要居住在马京达瑙省的一个名为SPMS Box的区域。2019年之后,BIFF分裂出另一名成员Salahuddin Hassan,他与“阿布沙耶夫”组织和ISIS等势力联系紧密,使该组织带有恐怖主义色彩。2021年3月,菲律宾军方与BIFF战火重燃,导致66000多人逃离马京达瑙省的交战地区。
    经过军方长期的镇压,BIFF虽然势力衰落,但是仍具有制造冲突的能力。加之2022年9月的公民投票将马京达瑙省分为北部的马京达瑙省和南部的南马京达瑙省两部分,导致该地区权力政治变得更加复杂,存在进一步冲突的风险。
(3)“阿布沙耶夫”组织(ASG)和“兰佬伊斯兰国”(DI)
    这两个组织由于和ISIS关系紧密,被菲律宾政府视为恐怖主义组织。“阿布沙耶夫”组织主要活跃在苏禄群岛的巴西兰省,近年来组织混乱势力衰弱,2023年1月,21名“阿布沙耶夫”组织和“兰佬伊斯兰国”

成员在苏禄省的Patikul向军方投降,再次削减了两个组织的势力。
    但是近年来军方的镇压和恐怖组织的袭击依然时有发生,给地区安全带来隐患。2021年9月12日,少数“阿布沙耶夫”武装人员在蒂波-蒂波镇Baguindan村伏击菲律宾士兵,造成一死一伤。2023年5月,菲军方对位于南马京达瑙省Datu Piang的一个疑似“兰佬伊斯兰国”的营地发动了空袭。
2.选举前该地区多方势力的较量
    在2022年举行的村庄选举中,邦萨摩洛地区已经发生了一连串的枪击事件。选举推迟之后,2023年10月将会再一次进行村庄选举,如果在这一次选举过程中暴力事件激增,将预示着2025年该地区的选举将会出现更大问题。
    对于摩伊解掌权的过渡政府而言,选举的结果揭示着过渡政府对于邦萨摩洛地区的统治是否获得了民众的支持。但是,该地区民众对于摩伊解的统治并不完全满意。
    对于地方氏族和政治集团而言,大选将会对其在区域内的政治权力产生影响,因此他们也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斗争,谋求更大的权力。氏族和政治团体对于邦萨摩洛地区具有较大的控制权,其中哈塔曼人统治着巴西兰

45

46

菲律宾邦萨摩洛地区安全形势恶化

省,陶苏格人控制着苏禄群岛,Adiong家族统治着南拉瑙地区;Sali自2019年以来长期统治塔威塔威地区(Tawi-Tawi)。多方势力对于权力的追求可能会带来该地区的持续动荡,阻碍邦萨摩洛地区的和平进程。

『安防建议』

    如果不是出于重要目的,尽量不要前往棉兰老岛西南部和苏禄群岛开展行程,特别是马京达瑙省、巴西兰省和苏禄省。前往这些地区或在这些地区内开展必要行程,应在可靠的当地安保支持下进行,以确保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如拥有行程管理计划。确保这些差旅行程得到所在组织的安全协议和基础设施的支持。
    请尽量减少在潜在武装分子袭击目标附近停留的时间,包括与政府和安全力量相关的场所,以及电力和电信设施等关键基础设施。
    如果发现任何可疑事件,应立即撤离该区域,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转移到安全场所,在局势稳定前请不要盲目离开。随身携带个人身份证件和可通信设备。

巴基斯坦前总理被捕 多地爆发激烈抗议

◆  事件回溯
◆  逮捕事件背后的巴基斯坦政治斗争
◆  逮捕事件对巴基斯坦安全局势的影响
◆  安全建议

巴基斯坦前总理被捕 多地爆发激烈抗议

『事件回溯』

    当地时间5月9日,巴基斯坦前总理、正义运动党领导人伊姆兰·汗在首都伊斯兰堡高等法院被国家问责局逮捕,巴基斯坦国内局势随即陷入动荡之中。据中海安集团海外安全大数据平台信息,逮捕事件发生后,正义运动党及伊姆兰·汗个人的支持者在俾路支省奎达市、旁遮普省拉合尔市、信德省海得拉巴市等多地举行抗议活动,并与警方发生了暴力冲突;截至5月11日,抗议已造成至少10人丧生,1750人受伤。12日,伊斯兰堡高等法院批准伊姆兰·汗获得保释,并禁止政府在未来两个星期内因其它案件逮捕伊姆兰·汗,要求政府确保其安全。然而巴基斯坦现执政联盟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巴内政部长12日表示,尽管法院下达了命令,但伊姆兰·汗仍有可能再次被逮捕,政府不会为其减轻罪责。5月17日,伊姆兰·汗发布推特称,警方已经包围其位于拉合尔的住所,自己即将再次被捕。巴基斯坦政府则表示,伊姆兰·汗涉嫌庇护此前在抗议活动中袭击军队的犯罪分子,要求其立即交出这些人,否则将面临警方的行动。据悉,法院当日已将伊姆兰·汗的保释延长至5月31日。

『逮捕事件背后的巴基斯坦政治斗争』

    考虑到巴基斯坦近期纷乱复杂的国内政治环境,伊姆兰·汗的被捕实际上早有预兆。今年3月,巴基斯坦警方就曾试图拘押这位前总理,但最终因其支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而作罢。现政府急于对前总理发起“清算”,折射出的是巴基斯坦矛盾重重、勾心斗角的政局。
1.影响巴政局的各方力量
    巴基斯坦的政体为联邦制共和国,实行议会多党制,国民议会是国家的主权立法机构,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总理为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中占据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领导人担任,因而任期同样为5年;联邦之下的各省都设有省议会,且具备一定的独立自主性。实践层面上,近年来巴基斯坦政党结构呈现出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人民党和正义运动党“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前两者为巴基斯坦老牌政党,且都有深厚的地域和宗族根基——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依靠巴基斯坦第一经济大省旁遮普省,其领导者谢里夫家族代表了旁遮普省工商业大家族利益;人民党则以第二经济大省信德省为根据地,主导人民党的布托家族是该省最大部族之一,代表着信德省大地主的

利益。相比之下,正义运动党则是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其领导人伊姆兰·汗曾留学英国并获得牛津大学荣誉学士学位,于1982年出任巴基斯坦国家板球队队长、1992年率队赢得板球世界杯冠军。凭借其个人号召力和新颖的政治主张,伊姆兰·汗得到了城市工薪阶层、中产阶级和年轻群体的支持。
    然而在政党政治的表象之下,军队其实在巴基斯坦政治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巴基斯坦独立以来,军方曾多次罢免文官政府,直接以军政府的形式统治国家前后共三十余年,被称为“永恒的执政党”。即使在民选政府任期内,军方也对巴基斯坦外交和国防政策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巴基斯坦反对党大多反政府而不反军队,各政党与军方关系的亲疏变化往往预示着国家政治的发展方向。就伊姆兰·汗的政治生涯而言,军方同样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伊姆兰·汗的得势与失势
    尽管伊姆兰·汗并不具备充足的从政经验,但他基于朴素的平民立场而提出的政治理念依然为正义运动党赢得了大量选票。伊姆兰·汗主张建设“伊斯兰福利国家”,在道德上遵循《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圣训,国家治理上则借鉴英国式福利制度;关于实现“伊斯兰福利国家”的路

径,他提出了包括大力反腐、改善民生、重视环保等举措的“新巴基斯坦”框架。2018年,正义运动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伊姆兰·汗就任总理,打破了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和人民党两大家族政党轮流执政的格局,成为民众眼中为国家带来变革的希望。但现实与政治理想之间的鸿沟无法抹平,正义运动党执政期间的政绩并不尽如人意。首先,其党内派系复杂、山头林立,迫使伊姆兰·汗为了平衡各派关系而频繁调整内阁人事任命;到2020年底,巴基斯坦内阁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已经历了四次大规模改组,难以形成稳定的政策。其次,伊姆兰·汗不善于管理国民经济,其执政一年后,巴基斯坦经济增速从前一年的5.53%降到了1.91%;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巴基斯坦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货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率在2021-2022财年达到了12%,且欠下巨额外债。此外,伊姆兰·汗执政初期与军方的融洽关系也渐渐出现了裂痕。2021年,他在三军情报局局长任命问题上与时任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巴杰瓦将军意见不合,军方也开始对其未能兑现良好治理的承诺感到不满。2022年3月,由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人民党等多个反对党组成的反对派联盟“巴基斯坦民主运动”(PDM)向国民议会提出了针对伊姆兰·汗的不信任动议;4月10

巴基斯坦前总理被捕 多地爆发激烈抗议

巴基斯坦前总理被捕 多地爆发激烈抗议

47

48

日,议会就不信任动议进行投票表决,失去民意和军方支持的伊姆兰·汗最终黯然下台。
3.伊姆兰·汗下台后的政治风波
    尽管伊姆兰·汗和正义运动党已经失去执政地位,但其对手的打击报复并没有就此罢休。PDM上台后,伊姆兰·汗收到了一百多起犯罪指控,囊括了从煽动叛乱、腐败到支持恐怖主义,甚至亵渎神明等各种罪名。本次他被捕就是因为涉嫌收受土地作为贿赂,为他人提供政治便利。显然,现执政联盟意在通过司法手段彻底扳倒伊姆兰·汗,杜绝其东山再起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对竞争对手发起犯罪指控的做法是巴基斯坦国内政治斗争中的常见手段,伊姆兰·汗自己在总理任上时也曾操纵司法系统对付反对派领导人。
    面对PDM咄咄逼人的“清算”,伊姆兰·汗选择通过迎合民众诉求来增强自身的力量。他利用大众对军方长期干政的不满,更加激烈地抨击军队,甚至直接指责军队密谋于去年11月对他发动暗杀。同时,由于新政府同样未能解决巴基斯坦的经济问题,反而让国家在经济危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伊姆兰·汗还频繁组织大型集会和大规模游行,反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并为正义运动党在未来的选举中争取民众支持。

    从根本上讲,伊姆兰·汗下台后的一系列动作都旨在重返国家权力中心;而当前执政的PDM也很清楚,如果下一届议会大选正常进行,正义运动党仍有很大可能取得胜利,自己的执政地位将会不保。因此,双方争斗的关键在于今年迫在眉睫的巴基斯坦中央和地方议会选举。1月,正义运动党宣布解散由其掌控的旁遮普省和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议会,借此向政府施压,要求提前举行大选。巴基斯坦政府和军方则一再拖延选举日期,并在此期间加大了对正义运动党的打击力度,试图以将伊姆兰·汗逮捕入狱的方式结束争端。巴基斯坦宪法规定,省议会解散后应当在90天内重新举行选举,如今时限已过,但中央和地方大选的日期依然悬而未决,巴基斯坦政局的未来走向还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

『逮捕事件对巴基斯坦安全局势的影响』

    目前,正义运动党与政府的对抗仍处在僵持状态下,伊姆兰·汗尚未再次遭遇逮捕,但逮捕事件造成的巴基斯坦政治社会动荡还远远没有结束。今后一段时间内,巴基斯坦安全局势将受到持续影响。
    首先,巴国内的党派对立、政治极化现象已经变得更加严峻,未来正

义运动党可能会组织更频繁的抗议示威活动,并在活动中更多地使用暴力手段;可以预见,如果伊姆兰·汗在保释期结束后再度入狱,由此引发的冲突只会更加激烈。其次,巴基斯坦政府不可能无限制地拖延全国大选,而选举日期每推迟一天,造成的不确定性就会增加一分,最终可能导致大选前后出现严重的政治动荡,直接危及巴基斯坦国家政权的存续。此外,政局的不稳定也给了军方干政的契机,巴基斯坦存在再次走向军政府统治的风险。最后,巴基斯坦已经深陷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粮食价格飞涨,债台高筑;如果各主要政党继续执迷于政治斗争,无疑将使国民经济更快地滑向崩溃的边缘。

『安全建议』

    请在巴基斯坦人员关注抗议最新资讯,远离抗议示威活动发生地点。局部交通或受影响,在受影响地区出行时应预留充足时间,选择合适路线。请听从安全人员指示,对相关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切实增强海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如遇突发骚乱,请立即离开躲避。
    巴基斯坦长期以来恐怖袭击、治安犯罪风险较高,相关恐怖组织、犯

罪分子可能在国内政治动荡期间加强活动。在巴基斯坦人员请随时关注周边安全形势,远离边境地区和安保薄弱区域,提高警惕;出门避免携带大量财物,随身携带防身工具,夜间尽量减少出行,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防恐培训。

49

50

巴基斯坦前总理被捕 多地爆发激烈抗议

巴基斯坦前总理被捕 多地爆发激烈抗议

G7峰会召开期间 多国民众举行游行示威

◆  情况回溯
◆  G7峰会“表里不一”
◆  防范措施

    5月19日至21日,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G7)在日本广岛市召开峰会,并发表《G7广岛领导人公报》以及多个独立声明。此次G7峰会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俄乌局势和印太地区形势;限制核武器和经济安全发展。此次峰会表面上是世界上较为发达的几个国家聚在一起,围绕“和平”的主题,讨论如何快速结束俄乌冲突,以及限制核武器等议题,实际上是以美国为首的小团体在作祟。人民网将其评论为:“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拉拢“小圈子”、挑动集团对抗,试图将G7工具化,变G7为‘G1’”。

『情况回溯』

    在峰会召开期间,多国民众举行游行示威,反对G7广岛峰会的召开,要求立刻解散G7集团。根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推送显示,当地时间5月19日,多国民众在日本广岛市一处公园组织了两场示威游行,参加者达数百人。人们在现场拉起日、英、韩等多国语言的横幅——“抗议广岛峰会召开”“G7滚出亚太”“反对日美军事同盟”。5月20日,来自美国、菲律宾、法国、韩国和日本各地的示威者在广岛市中心的千田公园举行了示威集会和游行,抗议峰会召开,批评七国集团干涉亚洲事务、沦为美国全球

军事战略的工具,威胁地区局势的稳定。5月21日,日本民众手举“不要G7”“不要战争”“反对充满欺骗和傲慢的G7”等标语,在东京人流密集的新宿车站附近举行集会,强烈抗议G7广岛峰会召开。据悉,为反对G7广岛峰会,他们此前已于峰会前夕组织上百人在东京新宿区进行了游行抗议。标语上醒目的大字是各国民众对G7峰会的抗议,也是反对战争、祈盼和平的心声。

『G7峰会“表里不一”』

1.尽早结束俄乌冲突
    尽快结束俄乌冲突是西方各国普遍的愿望,俄乌冲突是G7要讨论的最紧迫的话题。5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乘坐法国政府专机抵达广岛,参与了与各国首脑的会谈。有学者认为,泽连斯基来访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钱要武器,另一方面就是想要进一步地对俄罗斯进行施压,封锁住俄罗斯的经济来源,想要在经济上绞杀俄罗斯”。事实的确如此,《七国集团首脑有关乌克兰的声明》中提到“我们再次承诺提供乌克兰所需的财政、人道主义、军事和外交援助,无论需要多长时间。”乌克兰将获得由G7提供的F16战斗机,以及飞行员培训。同时,乌克兰还获得了财政支持。由此,有了G7国家一次又一次的

G7峰会召开期间 多国民众举行游行示威

G7峰会召开期间 多国民众举行游行示威

51

52

军事、财政援助,乌克兰或许日后可以在俄乌冲突中取得优势。同时,在会上提到了希望北京“敦促俄罗斯停止军事侵略,并立即、完全和无条件地从乌克兰撤军”。从今年年初,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欧洲政要接连访华,到5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答记者问中提到“中国在俄乌冲突中能够发挥关键的积极作用”,足以证明,西方国家希望中国成为俄乌冲突的“调停者”。
2.核军控方面
    本次峰会上第二个主要议题表面上是呼吁各国限制核武器,实质上,七国在会议上指责“中国快速扩张核武库不透明且不愿意对话”,这纯属是在抹黑中国。据日本《读卖新闻》5月21日报道,91岁的广岛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瑟洛・节子当天表示,G7广岛峰会是一大失败,从领导人的声明中“感受不到体温和脉搏”。节子说:“肯定本国的核武器,而一味地指责对立国家的核武器,这种从核爆地发出的信号是不被允许的。”这些国家一味地阻止其他国家研发核武器,却对日本往太平洋中排放核废水置若罔闻、装聋作哑。日本一边以G7作为“挡箭牌”让其它国家认同其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一边又在本次G7峰会上极力倡导核不扩散,日本的行为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3.炒作涉华议题 妄谈台海局势
    在此次会议上,中国作为主要关注点,被重点讨论。一方面是台湾问题,妄谈台海局势,反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化”。另一方面是拿摆脱对中国依赖来说事,这已经是西方会议桌上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谈了多少年也没有实现,反而对中国经济依赖逐渐加深。有学者认为,“七国集团对于中国是从宏观上肯定,但从微观上遏制”。一方面承认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大动力,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同时又“以减少关键供应链中的过度依赖”等表述,暗示要继续推动与中国的脱钩断链,诬蔑中国有扭曲全球经济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
4. 与会国家“各打各的算盘”
    这七个国家表面上阿谀奉承美国,共同达成了多项协定,其实心中“各怀鬼胎”。下文将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展开分析。首先以美国为例,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之后,拉拢亚太盟友构筑“小圈子”,对中国的态度由强制为主转变为遏制为主,遏制我国发展空间,维护自身霸权地位。而对于美国的“忠实粉丝”岸田文雄和愁于收拾国内“烂摊子”的政治新人苏纳克来说,紧跟美国的步伐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而法德更希望实现欧洲战略自主,不希望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中国与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

伙伴,欧盟经济振兴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欧盟,二者在经济上相互依存,跟随美国遏制中国发展,无疑会使欧盟自己也身陷囹圄。

『防范措施』

    近期,日本各地仍出现多起游行示威活动,未来不排除示威人群与警方会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当地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本文考虑到我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出如下建议:
    1.赴日中国游客请密切关注社会安全形势,留意交通状况,合理安排出行,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区,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个人或住所安全防范。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联络中国驻日本使领馆寻求协助。
    2.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留学生及企业员工请避免在公共场合讨论政治敏感问题;跟进当地媒体报道,密切关注抗议最新资讯;遵照政府部门指引,留意出行等管制措施;避免前往游行人多、示威地区;采取必要措施加强人身、居家、工作地的安全防范。

53

54

G7峰会召开期间 多国民众举行游行示威

G7峰会召开期间 多国民众举行游行示威

菲律宾加大力度打击地区恐怖主义

◆  事件回溯
◆  菲律宾恐怖主义势力
◆  菲律宾恐怖主义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  恐怖主义分子可能转为地下活动

    近期,菲律宾军警合作开展大量行动打击地区恐怖主义,有效遏制多起恐怖主义事件。与此同时,菲政府从改革菲律宾国家警察、打击非法洗钱等领域出手全面打击恐怖主义组织,反恐行动有所成效。

『事件回溯』

    依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5月29日至6月5日,共推送菲律宾安全信息14条,其中菲律宾军方和警方打击恐怖主义分子相关信息4条。5月份,菲律宾军警联合针对恐怖主义的打击行动中,有27名恐怖主义分子死亡,125人投降,11人被捕。其中5月27日,4名“阿布沙耶夫”组织成员投降,同时“毛特组织”的1名主要领导人和3名组织成员被捕。
    除直接打击恐怖主义分子,菲律宾政府还在寻求改革菲律宾国家警察(PNP),其中HB 8327号法案要求对菲律宾国家警察进行重组,使该机构能够更有效的面对当前的挑战,更有力的处理恐怖主义、网络犯罪、非法毒品交易、绑架和人口贩运等问题。
    此外,6月初菲律宾国家警察和反洗钱委员会(AMLC)还宣布建立伙伴关系联合打击该国的洗钱和金融犯罪,此举将有利于打击恐怖主义组织的非法资金流动。

『菲律宾恐怖主义势力』

    菲律宾恐怖主义势力与菲南邦萨摩洛问题息息相关,其中“阿布沙耶夫”组织(ASG)、“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BIFF)、“毛特组织”均产生于摩洛分离主义运动中,之后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相互勾结,并与地区犯罪集团联系紧密,严重威胁地区安全。
1.“阿布沙耶夫”组织(ASG)
    “阿布沙耶夫”组织是一个总部设在菲律宾苏禄省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与“基地”组织有着密切联系。该组织成立于1991年,多次策划爆炸、暗杀、勒索、绑架事件。2014年,“阿布沙耶夫”组织宣誓效忠于“伊斯兰国”,鼎盛时期该组织成员多达4000人,近年来该组织已缩减至400人。
2.“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BIFF)
    在菲南分离主义问题中,“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目前代表和平的一方与菲政府进行谈判以求建立邦萨摩洛自治区。“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则代表激进的一方要求邦萨摩洛地区独立建国。2014年“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宣布支持“伊斯兰国”。该组织人员、装备相较于“阿

菲律宾加大力度打击地区恐怖主义

菲律宾加大力度打击地区恐怖主义

55

56

布沙耶夫”组织都更加精良,但其影响主要集中于马京达瑙省。
3.“毛特组织”(Maute Group)
    “毛特组织”,也被称为“兰佬伊斯兰国”(Dawlah Islamiya),成立于2013年,是一个激进的伊斯兰组织,总部位于菲律宾南部,主要分布在棉兰老岛西部和苏禄群岛。
4.其他恐怖主义势力
    Khalifa Islamiyah Mindanao( KIM ),该组织的目标是在菲律宾棉兰老岛建立独立国家,由一名在阿富汗受过训练的神职人员Humam Abdul Najid领导。该组织被认为是一个由伊斯兰祈祷团、“阿布沙耶夫”组织和“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组成的伞式组织。
Ansar Khalifah Sarangani(菲律宾哈里发支持者,AKS),由阿卜杜勒·巴斯特·乌斯曼(Abdul Basit Usman)领导。乌斯曼死后,该组织剩余成员加入KIM。

『菲律宾恐怖主义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1.造成该地区长期贫穷与动乱
    菲律宾的恐怖主义势力严重阻碍了地区发展,加剧了地区的贫穷和动

乱。在苏禄省、巴西兰省和南拉瑙省,经常有无辜的平民丧生于恐怖分子制造的袭击中。
    菲律宾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是恐怖主义活动频繁的菲南地区依然以传统的捕鱼业为主。其中三宝颜市是重要的沙丁鱼生产加工地,但由于恐怖分子经常在三宝颜市发动袭击,导致大量渔民失业,工厂关闭,经济发展受阻。此外,恐怖主义的行动也影响了米沙鄢群岛的旅游业。
    恐怖主义分子针对工厂、外国人的绑架、勒索和袭击行动,阻碍了国外投资的进入,地区经济难以借助外部投资发展。
2.恐怖主义组织同时参与犯罪活动
    菲南的恐怖主义组织并不限于从事恐怖袭击活动,更与当地的犯罪集团相互勾结,或者其本身就从事犯罪行动。其中“阿布沙耶夫”组织活动的苏禄海,位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海上交界处,拥有众多的海上航线。“阿布沙耶夫”组织在活跃期曾多次从事海上绑架勒索活动和非法枪支贩运,获得的非法收入补充其活动资金并用于购买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航海设备。

『恐怖主义分子可能转为地下活动』

    在菲律宾政府和军警的全方位联合打压下,菲律宾的反恐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名恐怖主义分子伤亡和投降缩减了本土恐怖主义组织的规模,对金融系统的管控有效的收紧了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和现金流动。
    但是菲南部邦萨摩洛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恐怖主义组织仍有存身之所。面对政府的全面打击,恐怖主义组织可能会在菲律宾南部地区加强成员招募,利用当地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来吸引新成员,甚至吸收更多未成年人加入。
    目前菲律宾恐怖组织虽然实力衰微,但是部分恐怖组织成员生活在平民当中难以被发现。这部分恐怖分子可能会在首都马尼拉或其他人口稠密地区策划和实施袭击,制造民众的恐惧,造成社会的动荡。这些难以预料的恐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破坏。
    菲律宾恐怖主义组织一直以来与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菲律宾本土的恐怖主义组织遭受打击之后,本土恐怖主义分子可能会寻求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援助。

『安防建议』

    目前菲律宾的恐怖主义残存势力依然有能力在该国的任何地方发动恐怖袭击,包括首都马尼拉和人口密集的旅游城市,针对购物中心、娱乐场所、公共交通(包括机场和地铁系统)和宗教礼拜场所发动袭击。此外,菲律宾的绑架勒索事件也时有发生,外国国民也会成为犯罪集团和恐怖集团的目标。请近期前往菲律宾的游客密切关注菲律宾国内情况,提高警惕,避免在菲律宾国内冲突事件爆发期间前往。目前正在菲的游客和中国公民应及时关注大使馆、领事馆的预警信息,提高安防意识,避免在公众场合谈论政治敏感话题。游客请避免携带大量贵重物品,请勿携带大量现金。
    商业航运公司在苏禄海航行时应提高警惕,大多数海上安全事故发生在棉兰老岛、苏禄群岛、巴拉望岛和沙巴(马来西亚)之间的海域。“阿布沙耶夫”组织曾多次在海上进行抢劫、绑架勒索等非法活动。如有必要,商业航运公司可以请求专业的安保公司进行帮助。

57

58

菲律宾加大力度打击地区恐怖主义

菲律宾加大力度打击地区恐怖主义

科索沃北部边境紧张局势升温

◆  情况回溯
◆  科索沃问题的历史由来
◆  近期情况
◆  安全防范建议

    当地时间5月26日,科索沃北部米特罗维察州兹韦詹市(Zvecan)市政厅附近发生暴力抗议事件,造成至少5名警察与10名抗议者受伤。抗议起因系当地塞族少数民族政党“Srpska Lista”抵制在近期地方选举中新获胜当选的阿尔巴尼亚族市长,并要求护送阿族官员的科索沃警察离开北部城市。在这一过程中,抗议者与科索沃安全部队发生了冲突,且愈演愈烈。在5月29日塞族人的暴力抗议行动中,有超过30名来自匈牙利、意大利等国的北约驻科索沃维和部队士兵遭袭受伤,北约因而于29日又向科索沃北部增派了700名预备部队。与此同时,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宣布将本国部队置于全面战备状态,并令其向边境靠拢,边境地区冲突升级风险加大。

『情况回溯』

『科索沃问题的历史由来』

    科索沃与塞尔维亚的争端由来已久,双方围绕科索沃地区的历史归属问题也难以达成一致。公元12世纪晚期,塞尔维亚国王Nemanja将原来在拜占庭帝国脆弱统治下的科索沃纳入囊中,由此开启了塞族统治。至中世纪的鼎盛时期,塞尔维亚疆域一度涵

    1833年,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帝国中获得自治地位。1878年俄土战争后,塞尔维亚重获对科索沃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并脱离奥斯曼帝国获得独立。在此情况下,阿族领导人建立了普里兹伦联盟,以对抗塞族统治。
    科索沃的实际控制权在20世纪的两场巴尔干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中几次易手,基本奠定了此后长达一个世纪的争端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奥匈帝国的崩溃,塞尔维亚获得了对巴尔干半岛多国,包括科索沃的主导权,建立了南斯拉夫,将克罗地亚人及斯洛文尼亚人统一于塞尔维亚国王统治下。与此同时,塞尔维亚也开始了在科索沃的定居计划,以削弱阿尔巴尼亚人势力,夺回塞族人在该地区的多数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一次改变了巴尔干地区的权力分配。在大部分领土短暂地和阿尔巴尼亚融合成为法西斯意大利的傀儡国之后,科索沃重新回归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加盟国塞尔维亚统治,成为其内部的两个自治省之一。在这之后,科索沃地区阿族人和塞族人围绕地区主导权的竞争从未停息。一方面,阿族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试图将科索沃从塞尔维亚自治领发展成为与塞尔维亚平起平坐的南斯拉夫加盟国之一,这一诉求在1974年南斯拉夫新宪法中基本得到事实上的承认,但分离主义势力仍然继续谋

科索沃北部边境紧张局势升温

科索沃北部边境紧张局势升温

59

60

求将科索沃从塞尔维亚完全独立出来;另一方面,科索沃地区的塞族人担忧于其少数地位,且对阿族人口迅猛增长带来该地区的“阿尔巴尼亚化”充满焦虑和不满。
    冷战末期,随着南斯拉夫去中心化的政治体制行将失效,阿族人争取独立的势头愈发强劲,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试图借机强化对科索沃的控制,推行其民族主义政策。1990年,塞尔维亚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地位,也取缔了其原有议会及政府,引发阿族人强烈抗议与抵制。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脱离南斯拉夫独立后,科索沃地下议会旋即于1991年宣布独立。塞阿两族围绕科索沃控制权的争端愈发激烈,最终引发科索沃战争。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预下,科索沃最终停止武力,塞尔维亚失去了对科索沃的实际掌控。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告独立。

『近期情况』

    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其与塞尔维亚接壤的边境地区仍时有冲突发生。近期紧张局势起源于去年双方围绕车辆牌照的争端,科索沃与塞尔维亚于2011年签署的车辆牌照协议于2022年7月到期,科索沃原定于协议到期后将对塞尔维亚颁布车牌禁令,尽管科索沃之后宣布推迟该禁令,当

地民族关系依然呈恶化趋势,关于车牌及身份问题的协调进程未取得任何进展。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初,科索沃北部米特罗维察等地区部分塞族公职人员,包括警察、市长、法官等先后辞职,与此同时,塞族民众抗议活动继续,且在一名塞族警察被抓后与科索沃警察爆发了冲突。冲突期间,北约驻科索沃部队遭到袭击,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随即令其军队进入最高级别战备状态,科索沃政府采取了同样的行动,并关闭了一出入境点。
    尽管冲突很快缓和了下来,但科索沃北部塞尔维亚少数民族与科索沃政府之间的矛盾仍未得到解决。原定于2022年12月18日在北米特罗维察、兹韦詹、莱波萨维奇及祖宾波托克四个塞族人占多数的城市举行的选举被推迟到了2023年4月23日,但本次选举遭到了先前已经从科索沃市政部门辞职的塞族政党官员抵制。其结果是仅仅有3.5%选民参与了本次地方选举,所有参与投票的选民中只有13人为塞尔维亚族人,最终导致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政党在两个城市均获得压倒性多数,阿族官员在四个城市均当选市长。
    当地时间5月26日,科索沃警察进入四个城市,控制了市政大楼,以保障阿族市长能够顺利任职,接管该

地区。尽管受到当地塞族公民反抗,权力交接在北米特罗维察仍然得以顺利进行。但在兹韦詹市,塞族抗议者未能成功阻止科索沃警察护送阿族市长进入市政大楼,且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造成数十名人员受伤。
    与此同时,科索沃的行动也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质疑。美国、法国、德国等盟友均督促科索沃开展新一轮选举,以平息塞族人的不满情绪、缓和与塞尔维亚的紧张关系。而在国内,科索沃政府也遭到了反对党民主党的批评,其认为政府的单方面行为导致北约士兵受伤,破坏了科索沃与西方盟友之间的关系。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也于6月3日宣布将向科索沃地区增派部队,以协助北约维和部队行动,土耳其国防部呼吁当事方采取克制行动,开启建设性的对话,以保障地区安全与稳定。

『安全防范建议』

    目前身处当地的游客及其他个人务必随时关注局势变化,留意当地领事馆的预警信息,同时注意遵守当地政府发布的有关规定,避开所有游行及抗议活动,若遇到暴力抗议活动,请迅速离开,以防受伤。如有计划前往科索沃北部地区,请务必在行前关注有关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工作。

61

62

科索沃北部边境紧张局势升温

科索沃北部边境紧张局势升温

以埃边境枪击案——历史恩怨与当前困境

◆  案件背景简述
◆  以埃边境问题历史溯源
◆  当前面临挑战
◆  安全防范建议

『案件背景简述』

    当地时间6月3日凌晨,以色列毗邻埃及的边境地区发生罕见枪击事件。2名驻扎在南部以埃边境哨所的以色列士兵遭到一名埃及警察枪击身亡。几小时后,这名埃及警察与前来搜捕的以军士兵发生交火,造成1名以军士兵死亡,这名埃及警察在交火中被打死。事发后,埃及方面称此次交火原因系埃及安全部队人员在以埃边境追捕毒贩时发生意外,但目前尚未确定该毒品走私案与袭击哨所二者间有任何必然联系。
    自从1979年签署《埃以和约》并成为第一个承认以色列地位的阿拉伯国家后,埃及与以色列的关系就逐渐朝着正常化的方向发展,在西奈半岛地区反恐、打击走私等领域的安全合作不断强化。近年以来,随着西奈半岛恐怖主义势力的兴起,重新军事化的西奈和以埃边境带来了地区不稳定因素。尽管两国联手在反恐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本次枪击事件暴露了以色列边境管控的弱点,可能给恐怖分子及其他埃及境内极端反犹组织以可乘之机,威胁地区安全。

『以埃边境问题历史溯源』

    以埃边境摩擦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五次武装冲突和战争,统称为“中东战争”或“阿以冲突”,其中前四次均有两国矛盾的体现。
阿以冲突的根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宗教意识形态冲突:尽管伊斯兰教先知和《古兰经》都对早已定居麦地那的犹太部落报以宽容态度,但在伊斯兰化的阿拉伯人在公元638年征服耶路撒冷并建立统治后,由于犹太族对皈依的排斥态度,伊斯兰教与犹太教的冲突趋于明显。
2.民族国家建构竞争: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诞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黎巴嫩及埃及等国,犹太民族主义则主要由东欧及中欧犹太族群发展而来,其核心思想“犹太复国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构成了竞争性的话语表达,成为冲突诱因之一。
3.族群敌对关系:1881年犹太族群回到阿拉伯故土后,通过从奥斯曼帝国政府(至1918年)及巴勒斯坦地主手中购买土地,一步步蚕食原有巴勒斯坦人领土,甚至部分新建的犹太农业定居地开始逐渐驱赶巴勒斯坦劳动力,导致阿拉伯人对购地行为愈发反感,加剧族群紧张关系。
4.外部势力塑造:一战结束后,英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托管统治,并

以埃边境枪击案——历史恩怨与当前困境

以埃边境枪击案——历史恩怨与当前困境

63

64

提出了解决阿以冲突的方案。英国一方面承诺将支持建立阿拉伯统一国家,但却对巴勒斯坦归属问题模棱两可;另一方面,英国也承诺犹太人将支持其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民族家园(national home)”。这些模糊不清且自相矛盾的承诺成为日后阿以冲突多次爆发的导火索。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181号决议支持在原英国托管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领土上分别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和以色列国家。1948年5月14日,英国终结在巴勒斯坦的托管统治,次日以色列建国,直接导致阿拉伯国家联合发动对以军事攻击。埃及与以色列的对峙集中于以南部海岸及加沙地带,1948年后,以色列占据上风,并将部队推进了埃及控制的西奈半岛。战争结束后,埃及保留了对大部分加沙地带的控制。
    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这一举动招致了英、法、以的共同反对,并在多轮谈判无效的情况下演变成了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年埃及向西奈半岛增派了两支部队,飞越停火线对以色列核中心进行勘测,并封锁了蒂朗海峡,阿拉伯联军再度形成,和以色列之间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日战争”,最终造成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及加沙地带全部地区。以埃和解前的最后一场战争是埃及联合叙利亚于1973年向

以色列发动的十月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旨在夺回六年前被以军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埃叙两国尽管最初占据优势,但最终仍然没有成功。
    1979年作为《戴维营协议》的一部分,以埃两国签署了《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以色列同意将从西奈半岛撤军,同时也要求西奈半岛非军事化,两国于1980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鉴于其历史仇恨及愈发突出的恐怖主义威胁,以埃两国间的和平也常常被称作是一种“冷和平”局面。

『当前面临挑战』

1.恐怖组织威胁
    随着1982年以色列完成撤军,西奈半岛非军事化逐渐完成,但这也给恐怖组织以可乘之机。21世纪以来,新的恐怖主义浪潮进一步席卷西奈半岛这一政治经济社会多重领域的边缘“灰色地带”,犯罪网络和军事武装不断增加,给两国边境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甚至催生了恐怖组织和地区部落联手的自治模式。
    一方面,恐怖主义势力不断扩张。耶路撒冷支持者组织(ABM)成立于2011年埃及穆巴拉克政府倒台后,很快成长为西奈半岛的主要恐怖主义力量。其初衷是解放耶路撒冷,

并清除以色列在埃及的影响力;在2013年穆尔西政府垮台后,ABM转而针对埃及政府安全部队反恐行动展开报复,后于2014年宣誓效忠“伊斯兰国”,成为其西奈省分支。ABM曾针对埃及安全人员与平民发动过多起恐怖袭击,2017年11月ABM袭击了西奈北部的一座清真寺,造成超过三百人死亡,至少100人受伤。2022年5月,至少16名埃及士兵在另外两起该组织发动的恐怖袭击中遇害,对埃及政府反恐成效带来打击。但埃及现任总统塞西今年宣布西奈半岛反恐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称该地区已经不再受恐怖主义势力威胁,西奈半岛的综合全面发展将是大势所趋。尽管如此,“伊斯兰国”在该地区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今年3月1日,“伊斯兰国”宣布其通过ABM对西奈半岛南部的一起造成4名士兵死亡的恐怖袭击事件负责,若此次袭击确实由ABM发起,那么这将是南部地区自2019年以来首次被作为袭击对象,其安全影响不容小觑。
    另一方面,西奈半岛贝都因人长期不满于埃及政府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边缘化和歧视性政策,因此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最初就参与到了推翻穆巴拉克政权的行动中,之后在ABM逐渐壮大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又选择与之合作,以对抗共同的敌人——埃及政府。值得一提

的是,尽管最初贝都因部落并非出于对极端思想的认可才加入叛乱武装,但由于埃及政府打击叛乱的政策仍然着重关注安全方面的举措,包括摧毁连接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走私货物的地下管道等,这激起了部分部落更强烈的愤怒,导致部分人口朝极端化方向发展。但随着ABM的恐怖主义行径给贝都因部落自身带来了愈发严峻的威胁,且部落并不赞成使用极端手段,因此也有部分部落武装逐渐转向了与政府合作共同打击恐怖组织。
    西奈半岛内部政府安全部队、部落武装和恐怖组织之间的复杂关系造成该地区局势依然动荡,不稳定因素较多,本次边境枪击案件暴露出以色列边境管控的弱点,也引发以色列当局关于埃及境内反以武装可能趁乱而入的担忧。尽管两国和约已经执行四十余年,这并不代表两个族群之间的敌意已经完全消解。根据一项2019-2020年的“阿拉伯舆情指数”调查显示,仅有13%的埃及公民支持承认以色列国地位,而有85%的埃及公民持反对态度,这一数字在2022年仅下降了1%。
2.武器与毒品非法贩运网络
以埃边境,尤其是加沙地带边境的走私活动由来已久,即使面临政府打击依然保持活跃,给边境稳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威胁。仅仅自2022年初至9

65

66

以埃边境枪击案——历史恩怨与当前困境

以埃边境枪击案——历史恩怨与当前困境

月,以色列军方就在两国边境没收了将近300支走私的武器和超过4400磅毒品。
    自2007年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掌权后,加沙地带武器走私愈发猖獗,武器走私量相比于以色列控制该地区时高达百倍。据以色列估计,加沙地带的走私网络主要由总部位于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哈马斯组织掌管,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则是其主要的武器供应来源,其将武器经由也门、厄立特里亚和苏丹等国最终运至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给地区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另外,以埃边境的毒品走私则多通过走私犯将毒品从西奈半岛一侧经边境墙投掷到以色列境内,并由以色列贝都因人接获,毒品产地多为西奈半岛内部。抓捕毒贩过程中,冲突时有发生,加剧了地区不稳定因素。除武器与毒品走私外,埃及与加沙地带边境的走私网络囊括了更多加沙地带内部短缺的日常用品及食物等,这一过程主要依靠两地边境的庞大秘密地道系统进行。
    近年以来,以埃两国联手打击走私的强度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并挫败了哈马斯武器走私的海上和陆上网络,但地道走私依然屡禁不止,这一方面是由于走私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以色列封锁带来的加沙内部生活必需品短缺也使得这一问题愈发棘手。

『安全防范建议』

    尽管以埃两国关系近年来整体较为稳定,但边境地区恐怖主义活动及犯罪网络的猖獗依然给地区带来严峻考验。
    在以埃边境活动人士应随时关注周边安全形势,对有关区域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增强安全意识。另外由于恐怖主义活动、走私及武装人员的存在,如非必需,请尽量远离边境地区,前往埃及旅游人士请尽可能避免前往北西奈半岛,以减少安全风险。
    如必需出行,应提高警惕,听从当局指令,出行前寻求专业安保机构的咨询和支持,向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报备个人信息,并时刻保持联络。如遇突发情况请及时躲避,有需要及时联系警方。在警方或已知安全人员正在进行的行动中,避开受影响的周边地区。

印度东北部冲突持续月余影响地区安全

◆  情况回溯
◆  冲突各方及利益诉求
◆  印度东北部之间存在的三重矛盾
◆  曼尼普尔邦冲突影响地区安全
◆  安防建议

以埃边境枪击案——历史恩怨与当前困境

印度东北部冲突持续月余影响地区安全

67

68

    目前发生在印度曼尼普尔邦的种族冲突已经持续月余,由于印度东北部复杂的地缘环境和社会环境,曼尼普尔邦持续的种族冲突将会对整个印度东北部和印缅交界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导致该地区安全形势愈加复杂,加剧地区动乱。

『情况回溯』

    依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6月6日至6月12日,共推送印度安全信息41条,其中发生在曼尼普尔邦的冲突一共两起,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自5月3日以来,曼邦的种族冲突已经造成超过75人死亡,至少1700座建筑物被毁,35000人流离失所。
    曼邦种族冲突主要发生在当地主体民族梅泰族(Meitei)和少数民族库基族(Kuki)、那加族(Nagas)之间。冲突的导火索是曼邦政府考虑将梅泰族列入“表列部落”,引发库基族和那加族的不满,抗议行动演化为冲突。但是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印度东北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族群利益没有受到保护。
    曼尼普尔邦由一个群山环绕的山谷组成,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该地区的主体民族梅泰族居住在适合经济发展的山谷地区,并且在政府机构中占据大量职位。库基族、那加族等少

数民族居住在山地地区,在“表列部落”之内,应当在土地、教育等方面受到特权保护,但曼邦经常忽视这些特权,引发少数族群的不满。

『冲突各方及利益诉求』

    自印度独立以来,东北部地区各邦一直存在种族冲突和独立运动,其中曼邦存在的反叛组织最多。参与此次种族冲突的叛乱团体的政治诉求大体都是谋求曼邦的独立。但因为各个团体之间的主要领导人和成员种族身份不同,在此次冲突中分别支持梅泰族和库基族。
1.“联合民族解放阵线”(UNLF)
    “联合民族解放阵线”成立于1964年,该组织被印度政府认为是分裂叛乱组织,经常参与敲诈勒索、军火贸易等非法活动。该组织的主要领导人来自于梅泰族,在此次冲突中支持梅泰族。
2.“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PLA)
    “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成立于1978年,该组织的目标是与缅甸的梅泰人合并建国。自成立以来,经常在曼邦发动游击战,经常以印度军队、警察等作为袭击目标。1989年该组织分裂出一个名为“革命人民阵线(RPF)”的政治派别,“革命人民阵线”在孟加拉国成立流亡政府。该

组织在此次的种族冲突中支持梅泰族。
3.“康莱帕克人民革命党”(PREPAK)
    “康莱帕克人民革命党”成立于1977年,该组织主要成员来自梅泰族,经常活跃于英帕尔山谷,在此次种族冲突中支持梅泰族。
4.“曼尼普尔纳伽人民阵线”(MNPF)
    “曼尼普尔那加人民阵线”成立于2013年,由曼尼普尔那加革命阵线(MNRF)和联合那加人民委员会(UNPC)合并而成。主要种族为那加族,那加族与库基族同为山区少数族群,在此次冲突中联合对抗梅泰族。

『印度东北部之间存在的三重矛盾』

1.东北部各邦族群之间的矛盾
    印度东北部地区的民族结构非常复杂,这为各类冲突的爆发埋下隐患。该地区占全印总面积的8%左右,聚集了印度大约3.8%的人口,包括200多个部落。以曼邦为例,梅泰人认为相较于印度其他各邦的族群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要求被列入“表列部落”。对于曼邦的少数族群库基族和那加族而言,梅泰人属于曼邦的

    土地问题也是梅泰族与山区少数族群存在矛盾的焦点。曼邦的英帕尔谷地面积仅占该地区的1/10,土地面积狭小价格高昂,山区地价相对便宜。根但据印度法律,曼邦山区相关事务由山区部落委员会决定;非部落人口不能买卖山区部落民的土地。因此梅泰人主导的曼邦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山区的土地流转,希望能获得山区的土地,而山区少数族群则担心一旦梅泰族被列入“表列部落”将会与之争夺山区土地,挤压其生存空间。
2.印度东北部地方与印度政府之间的矛盾
    印度东北部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又有民族宗教问题,加之经济发展落后使得该地区的治理充满困境。长期以来,印度政府对东北地区使用“红萝卜加大棒”政策,一旦东北部地区出现问题立即采用武力镇压,并且政府纵容主体民族对少数族群的压制,造成了少数族群的不满。在此次曼邦冲突爆发后,印度政府率先将该地区断网,并且允许军队在必要时刻可以开枪射击。然而动乱已经持续一个月,情况仍没有明显的改善,这将会导致该地区民众对于政府失去信心甚至产生不满。
    此外,该地区经济长期以来得不到发展,虽然近些年来印度政府加强了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该

印度东北部冲突持续月余影响地区安全

印度东北部冲突持续月余影响地区安全

69

70

地区的总体投资依然不足,民众生活水平依然较差。经济得不到发展,大量年轻人失业,导致许多年轻人加入地方反叛集团。
    此前,印度政府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还实行了向东北地区移民的政策,但是由于移民都信仰印度教,与该地区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又加剧了该地区的宗教矛盾和族群矛盾。
3.印度东北部与周边国家安全治理之间的矛盾
    印度东北部地区和多国接壤,很多孟 加拉国和缅甸的难民非法入境来到这里,他们在宗教信仰方面也和印度东北部族群也不同,难民涌入占领了该地区的土地和资源,与当地民众也不时发生冲突。
    在曼邦,库基族和那加族与缅甸的少数族群存在共同的种族纽带,因此在2021年缅甸政变发生之后,大量的缅甸难民涌入曼邦的山区。曼邦政府官员曾表示缅甸库基人非法入境后在曼邦山区种植罂粟,带来了当地的毒品问题。这引起了曼邦库基族人的不满,认为政府不顾少数族群的民族情感,对库基族带有歧视。印度东北部与孟加拉国、缅甸交界的地区动乱活动频发,在三国国内稳定时,仍有精力进行共同治理。但是当前缅甸国

内情况复杂,共同治理难以推进反而由于缅甸国内混乱加剧了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动荡。

『曼尼普尔邦冲突影响地区安全』

1.曼尼普尔邦冲突影响整个印度东北部地区
    此次曼邦冲突导致大量房屋、宗教场所被毁,民众流离失所,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本就落后,冲突导致经济活动暂停、对外贸易港口关闭,失业的民众有可能加入叛乱团体。
    印度东部存在多个叛乱团体,此次曼邦爆发冲突时印度政府不仅没有进行有效调解,反而采用断网、宵禁的政策进行暴力管控。这将会引起叛乱团体的不满,针对军队警察展开袭击。其他邦的叛乱组织有可能借机生事,制造动乱以获得与印度政府谈判的筹码。
2.影响印缅交界地区整体安全形势
    印度东北部一些反叛组织同时从事犯罪活动,经常与缅甸相关的部落武装团体合作进行武器走私、毒品贩卖等非法活动。在过去发生的叛乱活动时,曼邦的叛乱团体会将自己的基地转移到与缅甸交界的南赛盖地区,

一旦遇到印军打击则逃往缅甸境内。缅甸如今内乱不止,印度东北部又发生叛乱,缅甸库基族部落武装很有可能与曼邦叛乱团体进行合作共同对抗政府的打击。

『安防建议』

    印度政府曾多次打击中国企业的在印业务,华为、TikTok、小米等公司都曾受到印度政府的指控,中国公司在开拓印度市场时应该仔细研读当地法律和政策,谨慎前往投资。
    在印度东北地区尤其是曼邦的华人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周边安全形势,做好员工安全培训,在动乱发生时避免外出。日常工作中,华人企业及员工应该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不公开谈论政治问题和敏感话题。
    近期请游客朋友谨慎前往印度旅游,已经在印游客请避免前往东北部地区,在旅途中请妥善保管个人证件,避免携带大量现金。如果发生意外,请及时与当地大使馆、领事馆联系。

71

72

印度东北部冲突持续月余影响地区安全

印度东北部冲突持续月余影响地区安全

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
电话:+86-10-5910596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
网址:www.cosri.org.cn

海外安全通APP

中海安公众号

宏观视野‖微观施行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