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儿时回忆

个人作品我写的书2020-09-21
2490

兒時回憶

吳蔚林

目录

地枇杷
茅茅针
茶油树
茶花蜜、茶泡和茶耳
茶树波罗
棕噶叶
枞菌
泥巴炮
钓青蛙
照青蛙
地萝卜
救兵粮
荸荠
魔芋豆腐
酸刺梨
无花果
三月泡
羊奶子
鸡爪子
八月瓜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E-mail:nottswwl@126.com
————————————————————————————————
本书版权归书中内容原创者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复制、翻印。                             

—————————————————————————————————
作       者:吴蔚林
创作日期:2018年8月-2019年8月
开       本:475mm x 650mm
页       数:13(目录)+300页
图       片:1500幅
字       数:4.36万
                     

抢年
“唱”样板戏
解放鞋
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之二
包谷酸
高脚马
弹弹(tántán)枪
竹管枪
竹弹(tán)枪
竹水枪
纸手枪
拉练
挖麦冬
金银花
“偷”蓖麻
老挂钟
窖眼
松树糖
松木椅
防空洞
扳鱼
骑牛
抄作业
打粑粑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茅草根
毛蜡烛
纱罗菇
点丁丁雀
挑花
斗蜘蛛
火烘
泥鳅笼
照泥鳅
闹(药)泥鳅
挖泥鳅
理(用手探抓)泥鳅
狗屎柑
割禾兜
打山棋
挖兜脑
板板车
归归红
篮球坪
亮火岩
水碾坊
打猪草
螳螂蛋
阿死木
下放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烤粑粑
打油菜
制火药
一枝蒿
做瓦坯
检瓦
偷酒喝
野蜂窝
修水库
炸水田
炸鱼
土砖屋
布鞋
野胡葱
柴火灶
爬车厢
做“叫叫”
抓蛐蛐
斗蛐蛐
棕包谷
跳房子
洗衣服
生漆树
饭箱
打水漂

捡禾线
抽签
挑竹棍
煤油灯
踩布石
分田地
套麻雀
搂柴火
做火砖
纳鞋底
养狗
鼻涕帕
养鸭子
斛( hú )桶
赶罾(zēng )
土窑烧炭
玩冰
烧粉条
磨豆腐
补凉鞋
挤油渣
蚌壳油
村小钟声
打豆腐
椅嘎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筛米
簸(bò)米
月亮婆婆
鱼腊树
记工分
包书
冬秀
枞膏油
鸡脚杆
六六粉
竹蜻蜓
种牛痘
油坊
闭桴炭
草鞋
晒薯片
交公粮
舅舅钓鱼
烧石灰
松毛桔
烧龙灯
拔牙
婆婆针
吴#花
烧麦子

香椿树
老木虫
鸦片
冲菜
毽子炮
瓦片烧烤
抬花轿
油纸伞
夜哭郎
溜坡坡
虎耳草
鸡鸭毛
民兵
斗争会
忆苦饭
南瓜籽
鼓眼小鱼
晒谷坪
供销社
麦子酱
炕豆腐渣
酸豆嘎
瓜板
桐油树
桐油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稻草秋千
草标
灯草绒
的确良
烧腊蛋
南瓜饭
呜呜板
拉改锯
灌粑
生跳针
蚯蚓退烧
木姜子
酸汤杆
朽木发光
竹筒电话
炸牛屎
咕噜子
军棋
地菜蛋
灾猪肉
背河沙
苕浆
线蜡
滚石头
老房子

育秧
扯笋子
擂笋子
草籽花
草籽花之二
搭田坎
喂猪食
坟地鬼火
乒乓球
劁(qiāo)猪
捡鸡蛋
破黄鳝
偷腊肉
伯妈
抄家
抓蜈蚣
找猪
草鬼婆
偷钱
蜘蛛窝
不认帐
代销点
带四弟
竹子开花
地蜘蛛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摔四弟
挑水
耙田抓鱼
鸭客
杀牛
驱骇
梦里捡钱
防空演习
子弹
扯戽蓬
水凼戽鱼
竹尖扎脚
治脚伤
竹子水
吃羊肉
老桑树
打狗
鱼藤精
米达尺
刮麻
吃黄瓜
插田栽秧
捞浮萍
赶场吃面
石板葬

过端午
浆衣物
泥鳅症
学洛塔
胳肢窝打屁
杏核哨子
田螺
捡粪
捞虾米
干虾米
自留地
自留地之二
拍响叶
狗狗毛
万金油
桃树屎
学游泳
纸风车
理发
长癞子
上小学
煮饭
秧鸡
躲雨
学画画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印褂褂
网鹌鹑
鹌鹑拔毛
三不跳
家织布
偷梨
擂钵
舂碓(chōng duì)
抱鸡崽
磨岩
宝塔糖
油渣
酱油饭
挨打
长虱娘
牙膏皮
逗蚂蚁
画手表
连环画
连环画之二
连环画之三
熏蚊子
墨水精
缝纫机
算盘

糯米甜酒
阴米
万花筒
亮火巴巴
稻田鱼

296
297
298
299
300

地枇杷

儿时回忆(1):地枇杷。南方的山坡、田埂、沟边、灌木丛旁、甚至岩石缝里,常常生长着一种貌似枇杷的贴地圆果果,人们称为"地枇杷"。小时候经常去挖刨,每次都是一大堆。果肉香浓,很远都能闻到。现在可能少有了。

1

茅茅针

儿时回忆(2):茅茅针。"茅茅针,(一)分钱(一)根。冒(没有)有钱,冒(不要)来问"。老家凤凰儿歌中的"茅茅针",即南方春天时遍地茅草的嫩芽抽穗。剥开绿色外皮,里面白白的嫩穗清甜可口且多汁,是那时孩子们的最爱。只要从山上回来,人手一把,一边吃着,还不忘唱上面的儿歌到处炫耀。

2

茶油树

儿时回忆(3):茶油树。生活在北方的人肯定不知道这是什么树了。南方丘陵地带到处都是,叫茶油树,简称茶树。树上结的果子用来榨油,谓"茶油",是很香很香的食用油。很久以前,南方主要食用油除了菜油就是淡黄亮亮的茶油。可能产量低,据说现在不多了,但茶油树却留给我太多的记忆。

3

儿时回忆(4):茶花蜜、茶泡和茶耳。南方的茶油树,除果实用来榨茶油外,还有其他东西让小孩子期盼:一是"茶花蜜",二是"茶泡"和"茶耳(舌)"。在茶树脚下,一般都生长一些草本管状植物,掐一小节,就是吸管。伸进茶花芯里,就可以享受了,清甜可口。运气好还可发现“茶泡”或“茶耳(舌)”,均可以生吃,味道极好。 

4

 茶花蜜、茶泡和茶耳

茶树波罗

儿时回忆(5):茶树波罗。茶树木质坚硬厚沉,是儿时制作陀螺的最好材料。不过老家凤凰不叫"陀螺",而称为"波罗"。抽陀螺叫“打波罗”。另外,用来抽打陀螺的不是现在大家熟悉的线绳,而是野外采来的棕叶,凤凰话叫"棕嘎叶"。 撕下几枝直接邦在木棍上就可以,也可以编成辫状,这样更结实。

5

 棕嘎叶

儿时回忆(6):棕嘎叶。"棕嘎叶"乡下一般屋前房后都有。“棕嘎叶”除了小孩子用来抽打陀螺外,也因其具有的韧性,捆绑、吊挂东西基本都用它。更多的是把"棕嘎叶"整枝砍下,晾干后稍加处理和修饰,就成了“蒲扇”。那时南方在没有电风扇、空调的炎炎夏日里,“蒲扇”堪称扇凉、驱蚊神器。当然也可以编织成城里人喜欢的"软蒲扇"。

6

枞 菌

儿时回忆(7):枞菌。小时候最难忘的,是春秋两季采枞菌。枞菌为南方独有,味道鲜美可口,被誉为“菌中王子”。据说生长枞菌的地方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马尾松、沙性土壤和雨水。采枞菌时节,母亲天不亮就拿着柴刀背着背篓上山了,早饭时候回来,两个裤腿被山上的雨水打得湿漉漉的,但背篓里总有不少的黄枞菌或乌枞菌。

7

泥巴炮

儿时回忆(8):泥巴炮。儿时常玩的游戏之一就是甩泥巴炮。把拳头大小的一团黄泥,捏成碗状。用手掌托住碗底,高高举起,使劲地往平地上扣甩,“啪”的一声,犹如放炮,碗底便炸开一个窟窿。泥巴炮适合群玩,几个玩伴比赛,看谁的泥巴炮最响、炸开的窟窿最大。 输了的要用自己的泥巴捏成薄片把赢了的泥巴炮窟窿补上,算是奖励。

8

钓青蛙

儿时回忆(9):钓青蛙。这几乎是小时候夏天里每日的功课。一根竹竿,头上绑一根线,线上可以有钓钩,也可以没有。钓饵用南瓜花即可,因为青蛙的舌头有倒钩,咬住就很难吐掉。关键是钓时要不停上下抖动钓饵,因为青蛙只吃活食,看见南瓜花不停晃动,以为是飞虫,扑上来就吃。青蛙一咬食,猛提竿,另一只手抓住青蛙就大功告成了。

9

照青蛙

儿时回忆(10):照青蛙。除了白天钓青蛙,夏天的晚上还常常去徒手抓青蛙。天气闷热的晚上,青蛙一般都出来透气。田埂、稻田旁以及路边青蛙很多。准备一个手电筒,往这些地方一照,就会看到青蛙趴在那里,而且在强光照射下,青蛙不会逃。轻轻走过去,一抓一个稳。青蛙是益虫,应该保护,那是后话了。

10

地萝卜

儿时回忆(11):地萝卜。夏天时,老家街头小巷、农村赶场都有卖"地萝卜"的(也叫"凉薯")。有的按斤两卖,有的则按堆堆卖。"地萝卜"水份多、清甜、解暑。吃时需扒掉外面的薄皮,雪白雪白。一般生吃,也可以炒吃。现在物流发达,北方也能买到“地萝卜”,但个头都很大,小南瓜一样,总感觉味道不如以前的小地萝卜。

11

救兵粮

儿时回忆(12):救兵粮。据说诸葛亮七擒孟获时,蜀军缺粮,食之充饥而得名。小时候食物匮乏,母亲曾用救兵粮磨碎后掺着少量玉米粉做饼子。不好吃,更不好消化。救兵粮也可以直接采食,但得在严霜或雪雨之后,救兵粮才会去掉苦涩之味,略显一丝甜意。现在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经历过苦涩,才会有甘甜。

12

荸 荠

儿时回忆(13):荸荠(bíqi)。老家叫“菩荠子”。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人称之为地下雪梨,也有人说它是江南人参。据说现在荸荠可以在地里种植了,我们那时却都是养在水田里。采荸荠很有意思:光脚在泥水里踩探,脚底感觉有硬物了,就用手把荸荠从泥里摸出来。

13

魔芋豆腐

儿时回忆(14):魔芋豆腐。以前家乡屋前屋后都有魔芋,印象中它对土壤要求似乎不高。魔芋的圆形根茎挖出后还不能吃,要洗净磨成粉末,加入适量食用碱煮熟才成为魔芋豆腐。魔芋豆腐吃法很多,但最怀念的是家乡的酸辣魔芋豆腐:把煮熟的魔芋豆腐切成片(丝、条),拌上油辣子、醋、姜葱蒜等,堪称小吃里的一绝。

14

酸刺梨

儿时回忆(15):酸刺梨。说实话,多年后才知道它的学名叫"酸刺梨"。儿时路边到处都是,正眼都没有给过它。无聊时采几颗,抹掉上面软刺,拨开去籽,放在嘴里慢嚼,酸酸的味道倒是提神。现在知道,"酸刺梨"可是"微C之王",据说很多地方都在人工栽培了。看来有时候身边的东西反而得不到珍惜。

15

无花果

儿时回忆(16):无花果。父亲过世已经多年,但儿时他留给我们的点点滴滴却很清晰。父亲早年学农,所以在老家屋后总种植一些他熟知的药草、植物,其中就有"无花果"。他让我们兄弟几个无意中学到了一些医学常识,也让我们知道了有"无花果"这种植物:无花低调不张扬,但却能够果实累累。

16

三月泡

儿时回忆(17):三月泡。南方插秧时节就能吃到"三月泡"了。田埂、山坡、灌木丛里很多。熟透的"三月泡"味道酸甜。母亲早上随生产队去割牛草,大多时候都能带回一大包用树叶包着的"泡"。采"泡"有时要付出点小小的代价:手臂、指头被划破出血,因为"三月泡"的枝叶长满了小小的刺钩。

17

羊奶子

儿时回忆(18):羊奶子。现在看起来,确实有点像羊的奶子。"羊奶子"多长在向阳山坡的灌木丛中,要摘到需要费点力气,甚至还会挂破衣服。全熟的"羊奶子"颜色红润,上面布满细微的麻点,略泛白色,似乎有一层薄薄的白霜。 "羊奶子"大小如小指头,酸多于甜。含在嘴里,把果肉捋尽,让人回味无穷。

18

鸡爪子

儿时回忆(19):鸡爪子。这名称挺形象的。鸡爪子树挺高,要摘到它要么爬树,要么用长竿打。鸡爪子很甜,甚至甜得腻人,一般生吃。小时候经过有鸡爪子树的人家,先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如四下无人,迅速捡起地上的石块向树上砸去,一般都能掉下好些鸡爪子。迅速捡起,跑到没人的地方,再慢慢享受。 

19

八月瓜

儿时回忆(20):八月瓜。山珍中的珍品,一般可遇不可求,只有在人迹少的峭壁、灌木丛才有可能发现。一旦遇上,熟不熟都一并摘下。熟的直接吃,甘甜浓香。不熟的拿回家埋草木灰里,几天后就熟了。一次和大大(哥)在猴子壁对面峭壁砍柴时发现了一株,藤上竟结了7、8个。事后老人说是山神动了恻隐之心,让瓜精送我们的。

20

茅草根

儿时回忆(21):茅草根。伴随我们这一代度过清苦而快乐的童年时光的东西,不能不提到茅草根。家乡遍地是茅草,只要有土,就有它的身影,但根较深。把根挖出,洗净,就是白胖鲜嫩的茅草根了。放在嘴里嚼,清甜。这么多年过去了,茅草根的"甜"依然难以从记忆里抹去。

21

毛蜡烛

儿时回忆(22):毛蜡烛。小时候经常舞枪弄棒,和玩伴打打杀杀,不说头破血流,但破皮擦伤是常事。父亲在家常备的"毛蜡烛"就派上了大用场。从毛蜡烛扯一小撮,敷在伤口处,立马止血。小时候多少次的磕磕碰碰,都是靠毛蜡烛才有惊无险。 毛蜡烛多生长在水边,老家没有,也不知父亲从哪里弄来的。

22

纱罗菇

儿时回忆(23):纱罗菇。纱罗菇是地衣的一种,有些地方称为"地木耳"、"地皮菜"。纱罗菇耐旱,但遇水膨胀,呈墨绿色。雨过天晴,田间地头的草丛里、石头上到处都是,随手一检就是一大捧。细细洗净泥沙,入锅加入一些酸辣椒,再放几节青蒜苗。起锅撒少许香胡葱,一盘口味极佳的下饭菜就可以上桌了。 

23

点丁丁雀

儿时回忆(24):点丁丁雀。“丁丁雀”即蜻蜓,点丁丁雀即"粘蜻蜓":收集蜘蛛网捏成一小团,吐点口水稀释,再揉揉,就是很粘的"粘粘药"了。把粘粘药捏在竹竿的尖上,悄悄伸向停在枝叶上的蜻蜓,往其翅膀处猛一点,蜻蜓就被粘住了。这样抓住的蜻蜓不受伤,玩够了还可以把它们放在蚊帐里晚上帮忙吃蚊子。

24

挑 花

儿时回忆(25):挑花。也叫"挑花线"、"翻花绳"等。腾挪转移,变化多端,既动脑又动手,据说有上百种变化。可单手、双手玩,也可单人、双人甚至多人玩。挑花女孩玩得多,男孩也乐此不疲。为了玩挑花,不知多少次偷偷扯断母亲积攒的毛线,因为毛线粗细合适,手感也好。当然,每次都没能躲过一顿狠揍。

25

斗蜘蛛

儿时回忆(26):斗蜘蛛。这种花蜘蛛没毒性,也不咬人。也许出于蜘蛛的天性,只要有异物进入它的领地,一概作为敌人对待,所以好斗。用树枝叶把蜘蛛连网一并卷起,另一人把卷有蜘蛛的树枝叶并在一起,蜘蛛发现了敌人,马上奔向对方相斗。酣斗之后胜的一方迅速从尾部释放大量蛛丝把败者紧紧包裹,使之成为备用食物,战斗结束。

26

火 烘

儿时回忆(27):火烘。冬天用来取暖的火笼。南方没暖气,得想法把火带在身边。火烘里的火钵子有燃着的木炭,可以提着到处走,随时随地烤手暖脚。火烘多用竹编,也有木制,稍后才出现全铁皮的。冬天上学,很多孩子都带火烘。课间围着火烘烤红薯,用热灰爆黄豆,也是儿时难得的乐趣。当然,烧衣燃袜那是常事了。

27

泥鳅笼

儿时回忆(28):泥鳅笼。捕泥鳅办法很多,其一就是用泥鳅笼。笼口装有能进不易出的倒竹篾片。把茶枯捣碎炒香,拌入香椿,用泥巴包起,敷在笼口上方,沉入有泥鳅的水田里,做上记号。第二天早起收笼,一般都有收获。放笼一般在天黑后,一是泥鳅、黄鳝晚上才出来,二是避免其他小孩看见,怕被他们“代收”。

28

照泥鳅

儿时回忆(29):照泥鳅。捕泥鳅的另一方法是夏秋晚上,一手拿着自制的扎泥鳅排针,一手提燃着枞膏油木柴的铁丝网兜照明,沿着河沟、田埂慢慢查看。泥鳅黄鳝在闷热的晚上一般都出来透气,而且很多。水中的泥鳅黄鳝在明火下也不逃跑。右手的排针迅速扎下去,起手把泥鳅或黄鳝丢入腰上的鱼篓。大功告成。

29

闹(药)泥鳅

儿时回忆(30):闹(药)泥鳅。把茶枯饼烧香研碎,放入桶里用沸水浸泡,加入适量草木灰,搅合使茶枯水呈淡绿色,即成"闹泥鳅"的“药物”了。在泥鳅多的水田里,撒入适量茶枯水。过一会,就可以尽情拣那些晕头晕脑的泥鳅黄鳝了。茶枯是秧田好底肥,其含有的茶皂素,也能让泥鳅黄鳝缺氧。所以用茶枯水“闹”的泥鳅黄鳝尽可以放心吃。

30

挖(翻)泥鳅

儿时回忆(31):挖(翻)泥鳅。收完水稻,稻田水一般放干。泥半湿半干时,是挖泥鳅、黄鳝最好时机。用挖锄或直接用手翻挖湿泥,泥鳅或黄鳝就暴露出来了。用狗尾巴草把抓到的泥鳅从腮帮处串起来。早上放猪、放鹅鸭的同时,就可以弄到好几串。带回让奶奶用锅煎焖得金黄喷香。上学时手揣几只,边走边嚼。

31

理(用手探抓)泥鳅

儿时回忆(32):理(用手探抓)泥鳅。沿田边查看,浅水泥里手指大小的洞一般是泥鳅或黄鳝的藏身之处(大的可能是蛇洞)。用食指轻轻顺着洞往里探,一般会触到泥鳅或黄鳝的头。如是泥鳅,则以洞口为中心把田泥捧起,泥鳅就会随泥露出。如是黄鳝,则用食指和拇指紧夹其颈部,拖出水面,肥壮的黄鳝就抓住了。

32

狗屎柑

儿时回忆(33):狗屎柑。南方冬天冷,手脚如常暴露在外,会冻出裂口,经冷风一吹,还会出血,很痛。小时候冬天常在外疯玩,很快手背上就冻出很多裂口,洗脸时都不敢让手沾水。母亲的办法是用狗屎柑的汁液涂抹在我们的裂口上,很快癒合。狗屎柑很像橘子,但少有人吃,因为太酸。狗屎柑树有刺,橘树没有。

33

割禾兜

儿时回忆(34):割禾蔸。收完稻子,田里剩下一排排一行行的禾蔸。初冬时禾蔸已干透,小孩子就会拿着镰刀背着背篓去割禾蔸。老家是个缺柴的地方,割回的禾蔸用来烧火煮饭,而且禾蔸草木灰,是来年田地里上好的肥料。割禾蔸,可能是别的地方没有的事情,但对于我,它已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无法抹去。

34

挖蔸脑

儿时回忆(35):挖蔸脑。兜脑即树蔸。初冬除了割禾蔸,忙的另一件事是去野外挖兜脑。蔸脑是用来烧火取暖过冬的。茶树蔸和羊筋条蔸最好:经烧、火旺还有火炭。冬天的晚上,我们围着火塘烧蔸脑烤火,一边听奶奶讲古:谎江山、天龙相公,还有薛仁贵、穆桂英、梁山伯和祝英台。奶奶大字不识,却很会讲故事。

35

板板车

儿时回忆(36):板板车。能拥有一辆板板车,是儿时最大的梦想。板板车后面俩轮,前面一个。高配轮子是滚珠(很难弄到),低配是木轮。前轮控制方向,分为手控和脚控。平地时得有人从后面推,土坡往下滑时最惬意,飞一般的感觉。如方向掌握不当,容易翻车。划伤出血是常事,大腿的伤疤就是那时留下的。

36

打山棋

儿时回忆(37):打山棋。山棋有几种,其一是“区”字棋,上下两边各摆一子,先走者要移动三线交汇的棋子,对方再走一步,以逼对方无法走动者为胜。其它几种如棋盘为口字里面一个井,或棋盘如方形双层蜘蛛网,均以吃棋子多少决定胜负。休息时,在路边就可以画上棋盘,用石子、木棍什么的当棋子,开始战斗。

37

归归红

儿时回忆(38):归归红。奶奶扯猪草,母亲出工干活,常常带回一样东西:归归红!归归红即野蔷薇或月季等新抽的嫩枝。有时几根,有时一小把,抹掉嫩刺和叶子,即可放在嘴里嚼食。虽不是山珍,却也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归归红这富有诗意的名称是奶奶自创的,估计是从三月阳雀"归归阳"的叫声而得。

38

篮球坪

儿时回忆(39):篮球坪。那时无论大村小寨,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就是都有一个篮球坪。称坪不叫场,因为是随地势就大小在山腰坡顶、屋后田边平出一块地来,或在原有的晒谷坪上,竖上木柱,钉上木板,安个铁圈即成。当年毛泽东一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让篮球普及到了山村旮旯,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39

亮火岩

儿时回忆(40):亮火岩。凤凰沱江下游有个地方叫杜田(舅舅家),那里以前有个碗厂。在那段河滩上,有一种洁白的鹅卵石。小时候经常捡回来,晚上在夜色中用两块卵石磨擦或相互击打,会发出很强的光。现在想来,应该是卵石里含有某种矿物质,但又不像是燧石。燧石是明火,能点燃纸捻。亮火岩发的是冷荧光。

40

水碾坊

儿时回忆(41):水碾坊。要把稻谷去壳成米,得去碾坊。石滚把谷碾破,再用手摇风车把米和糠分离。经常是母亲收工回来,发现米没了,匆匆用箩筐挑着稻谷赶往碾坊,我挑着一副小空箩筐跟在后面。碾坊不收费,看量随意用米斗留一点米即可。仍然记得母亲挑米我挑糠,夜色里沿着长长石级艰难往上爬的情景。

41

打猪草

儿时回忆(42):打猪草。那时养猪,不是为自己吃肉,而是上交国家,称派购猪,是每年的任务。那个年代没有猪饲料,全靠煮糠、红薯藤叶等喂养,不够就得去打猪草。我们放学后自然背着背篓到处打猪草。记得直接扯一把把折耳根(鱼腥草)丢给猪生吃。猪吃了通体发红,毛发稀少。没想到现在折耳根变成了餐桌上的开胃美食!

42

螳螂蛋

儿时回忆(43):螳螂蛋。小时候尿床。父亲从野外找来一两个附在树枝、草叶上类似虫茧的东西,烧熟,让我吃下。几次下来就不再画地图了。后来听人说那叫螳螂蛋,没放在心上,因为螳螂哪能产那么大的蛋。现查资料,其学名为"螵蛸(piāoxiāo)",为螳螂卵块。别名之一就是螳螂蛋,可入中药,有缩尿功效。

43

阿死木

儿时回忆(44):阿死木。学名马桑树。对于阿死木,记忆中主要有二:阿死木树干水分多,不易燃烧,砍柴一般都不要。老家说一个人不懂人情世故,就说像阿死木一样;其次是阿死木颗粒果实红红艳艳,可以吃,但籽有毒,如误食会出现恶心、昏迷等症状,甚至死亡。乡下的办法就是给误食者灌大粪催吐,很管用。

44

下  放

儿时回忆(45):下放。那一年我家下放农村(父亲留城工作)。年三十下着雪,父母借一架板车,铺上棉被,拖着我和三弟往乡下去。爬梯子坎时看见路边岩石的冰瘤子,嚷着叫父亲敲下来玩,全然不知父母当时的心情,更不知这一去就是十年。晚上赶到,邻居送了些柴米。土砖架锅,弄了点吃的就是那一年的三十夜。

45

抢  年

儿时回忆(46):抢年。小时候过年有个习俗:年初一比谁起得早,并以炮仗声为证。虽不富裕,但过年母亲会给我们从铜仁大兴买一点炮仗。除夕夜奶奶就为我们用炕笼把炮仗烘好了。天没亮,我和三弟就爬起来,从家里最高的窗户,轮流向外放炮仗。乡下黎明时,特别安静,炮仗响声在村子上空回荡,传得很远很远。

46

“唱”样板戏

儿时回忆(47):“唱”样板戏。"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年代,电影下乡大多是样板戏。仅《红灯记》就不知看了多少遍,里面的唱段也会哼很多,但年纪小识字不多,加上是京剧唱腔,唱词含义并不太懂。比如李玉和唱“鸠山社员(设宴)和我交朋友”就让当时的我想不通:鸠山是敌人啊,为什么把他称为公社“社员”呢?

47

解放鞋

儿时回忆(48):解放鞋。解放鞋原为军鞋,扩为民用后,全国就好像只穿这一种鞋了。在不少人还穿草鞋的乡下,能穿上解放鞋的人不多。上小学,终于有了一双。不过母亲故意给我买大几号。小孩脚长得快,可以多穿一两年,但鞋头里要塞很多棉花才穿得紧。每次我穿着都显得很滑稽:又长又大很不协调,像卓别林。

48

露天电影

儿时记忆(49):露天电影。电影队下乡,在村里晒谷坪竖两根竿,系上幕布,就可以放儿时最盼望的露天电影了。太阳没落山,孩子们就拿着板凳去占座。夜幕降临,晒谷坪聚满了人:追逐嬉闹,你呼我唤,嘈杂而热闹,要到开映才平息。占不到座的,就坐在幕布的反面看。在缺乏娱乐的年代,看露天电影就是过大年。

49

露天电影之二

儿时回忆(50):露天电影之二。如邻村放电影,消息会很快传开。不管什么电影和多远,都是要去的。因为小,总想跟大一点的后生们去,但别人一般不乐意,因为看电影是他们谈情说爱的好机会,我们只好涎着脸赖着皮跟在后面。回来往往都是深夜,走在路上又怕鬼,总是挤在他们中间。现在想,那时是多讨人嫌啊。

50

苞谷酸

儿时回忆(51):苞谷酸。选用饱满的玉米粒,磨成粉,将红辣椒切碎,把玉米粉和切碎的辣椒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再放入坛子密封,静置半月自然发酵即可。做好的包谷酸呈橙红色,色泽诱人。食用很方便:油烧热,倒入包谷酸,均匀翻炒,至散开变熟即可。母亲常做苞谷酸,但只有家里来人才舍得拿出来待客。

51

高脚马

儿时回忆(52):高脚马。一般用杉木制作,杆直且轻。根据自己个子,在木杆离地合适处,对称切出稍斜的截面,绑上脚蹬既成。为了耐用,常去村里大队部宅院,偷撬几颗门钉,安在杆脚,走在石板上,咔咔响。玩高脚马,一是比谁跑得快,二是撞架,以谁脚落地为输。雨天为不湿鞋,踩高脚马上学更是乐在其中。

52

弹弹(tántán)枪

儿时回忆(53):弹弹(tántán)枪。小时候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最多的是各种枪。铁丝胶圈弹弹枪就是其中之一。别小看它,纸做的子弹如射到手脸,会有点小痛。常常是到处撕纸折子弹,装在裤袋里以备随时和小伙伴开战。路途中,坪坝上,墙角边,到处是战场。偶尔也用它欺负女孩子,结果当然是少不了被告状挨骂挨罚。

53

竹管枪

儿时回忆(54):竹管枪。取一节直毛竹,两头留节(不易破),把节隔打通。另一竹管,安上修整合适的竹筷,即撞针。子弹是山上采来的小果果,先压一颗进去,再用第二颗挤压前一颗射出。声音清脆,枪口还会冒烟。如枪筒开个口,安上子弹竹管,可以连发。 当然更多是用黄草纸浸湿捏成小团代替果果做子弹。

54

竹弹(tán)枪

儿时回忆(55):竹弹(tán)枪。枪筒中部开一较长弹槽,弹槽后部下方开一竹弓卡口,再在枪筒后部开口插上竹弓。使用时把竹弓往后拉,向下压在卡口处。把子弹(石子等)放在竹弓前,用手指往上顶脱竹弓,即可使子弹射出。因子弹是硬物,杀伤力较大,对战时,脑袋中弹甚至会肿包。回家也不吭声,第二天照常玩。

55

竹水枪

儿时回忆(56):竹水枪。儿时玩具很多都与竹有关,因为南方多竹。竹水枪是很简单的一种:一节打眼的竹筒,一根竹筷头绑一团碎布条就成了或自娱自乐,或一起打水仗的玩具了。儿时的温馨记忆总是定格在这些简陋的自制玩具上。不过物资的匮乏,让我学会了自己动手;生活的清苦,更让我知道什么需要珍惜。

56

纸手枪

儿时回忆(57):纸手枪。这种纸折手枪现在怎么都想不起是如何折的了。儿时常用旧报纸,甚至撕作业本折着玩。为增加效果,还会在枪身画上自己很多图案,然后到处炫耀,无比自豪。结果是惹来不少订货,自己忙得不亦乐乎,但心理舒坦。此外,折纸飞机、纸手箩、纸青蛙等也常常让厚厚的作业本只剩下一页。 

57

拉  练

儿时回忆(58):拉练。村小快读完11岁,学校拉练:背背包及生活用品徒步近40公里去贵州铜仁。过川洞厂时右脚起血泡,没有哭。走了一天,途中吃了自带的红薯。晚上到达,自己打地铺、挑血泡。隔日去工厂参观路上,因大家衣物破旧,有城里小孩冲我们喊“乡巴佬”。我们听成“小八路”,心里美滋滋的,很自豪。

58

挖麦冬

儿时回忆(59):挖麦冬。 那时公社收购站收购麦冬,什么价格已记不清。放学后,经常自己背着背篓,拿着小挖锄去挖麦冬。麦冬多长在阴凉的地方,印象中坟地的麦冬长得好。虽然怕,却又禁不住诱惑。每次都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去挖。回家奶奶知道我去了坟地,都要用手摸我的额头,嘀咕几句,然后向门外吐几下口水。

59

金银花

儿时回忆(60):金银花。除了挖麦冬,还常采金银花。采金银花很随意,野外看见了就顺手采回来,用簸箕慢慢晒干,攒够一两、二两就拿去收购站卖,也能换回点油盐钱。金银花很有意思,初开是白花,之后白花慢慢转为金黄,前后两种颜色。金银花名虽富贵,却多生长在田埂地头。不过金银花命硬,冬天藤叶都不败。

60

“偷”蓖麻

儿时回忆(61):“偷”蓖麻。初中时学校离村好几里地,上学放学我们常沿一段水渠走。渠边有不少蓖麻,但从没见有人采收。偶然知道粮店收购蓖麻后,于是多了个心眼,放学后故意落在后面,悄悄把蓖麻摘了,藏进书包。结果真卖了几毛钱和一小瓶茶油。那时一草一木都是生产队的,不能乱动。为此心里紧张了好几天。

61

老挂钟

儿时记忆(62):老挂钟。下放后,家里留下唯一一件与城里生活有点关系的东西,就是挂在墙上坏了一直没修的挂钟。乡下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派不上用场。无事总喜欢垫个凳子,站在那里摆弄它,用手拨动钟锤让它铛铛地响。出于好奇,曾多次把它拆卸,看它如何敲钟。只是每次装回,总要多出几颗螺钉装不回原处。

62

窖 眼

儿时回忆(63):窖眼。即老家冬天储存红薯的井窖,深达几米,底部两边是半月形存放洞。母亲每次去取红薯,我都主动跟去帮忙。母亲用箩筐把我放进窖后,我先把红薯放入箩筐,让母亲拉上去,然后我再坐进箩筐让母亲拖出窖眼。说实话我乐此不疲去帮忙,更多的是为了享受坐着箩筐晃晃悠悠被放进拖出的感觉。

63

松树糖

儿时回忆(64):松树糖。记忆深处的一样东西:寒冷时附在松针上的白色结晶,味道非常甜,略带点松树香气,吃多会有点腻人。松树糖像腊一样紧紧裹在松针上,吃时得用嘴一根一根地去吮舔。不是每棵松树上都有,一棵树上也只有部分松针上有。如发现糖树,我们会爬上去把挂有糖的松枝掰下来,坐在地上慢慢享用。

64

松木椅

儿时回忆(65):松木椅。家乡独有,全部榫卯结构,无一根钉子,且椅脚由整根松木咬住坐板一体弯成。松木椅结实耐用,有“一凳传三代”之说。多年后三弟去北京上学,京城的堂兄要他顺带一把过去,以解思乡之情。三弟只得把椅子拆解包装带去。听说后来无论如何都装回不到原来的状态,其结构精、咬合紧可见一斑。

65

防空洞

儿时回忆(66):防空洞。为响应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要准备打仗"的号召,村里自然也挖了不少的防空洞。这些洞最终没有起到它们应起的作用,却成了我们玩打仗的绝佳场所:有时是对垒,洞中双方互仍土块,以抵挡不住方为输;有时是攻洞,一方守一方攻。经常是某个“战士”被土块击中痛哭而结束战斗。

66

扳 鱼

儿时回忆(67):扳鱼。那时下雨村子小河沟一涨水,就会有人用扳罾(zēng)扳鱼:撑开扳罾放入水流中(多为回流处),等一会拉起扳罾,扳罾之内的鱼就被网住,用抄网捞起放入鱼篓。扳罾结构并不复杂,但操作需要很大力气,小孩子扳不动。小河沟离家不远,只要看见有人扳鱼,就戴上斗篷跑去蹲在旁边看。

67

骑  牛

儿时回忆(68):骑牛。骑牛是儿时的一大乐趣。家里成分不好,没有权力为队里放养牛。很羡慕那些有牛放的孩子,特别是他们可以骑牛。喜欢跟着他们一起放牛,以便能骑牛过把瘾。先给牛挠痒,再小心爬上去,就可以享受牛边吃草边走动的惬意了。一般只骑水牛,黄牛不敢惹:水牛温顺,黄牛暴躁不让骑,会踢人。

68

抄作业

儿时回忆(69):抄作业。初中时正值“批林批孔”和“评水浒”,常常忙于写大字报,没时间理作业。要交时只好向同桌借抄。同桌是本村腿有残疾但成绩很好的隆姓女孩子,平时少言寡语的她似乎不解地看了我一眼才把作业给了我,也没说话。几十年过去了,那一眼一直让我感到惭愧。借我作业的同学,你现在过得可好?

69

打粑粑

儿时回忆(70):打粑粑。过年打粑粑,是小孩最高兴的时候。打粑粑要力气,大家都会去帮忙:糯米蒸熟放进石粑槽,后生劳力手握木粑槌对站先揉后打,软糯后用粑槌相交转动,让其绕在粑槌上起出。女人们赶紧手抹熟油帮忙放在门板上:先扯成砣,再压平压圆。小孩子吃着热糯的粑粑,在大人中钻来追去,欢天喜地。

70

烤粑粑

儿时回忆(71):烤粑粑。火钳撑开架在炭火上,摸一个泡在水里的粑粑放在上面烤:一边烤一边给粑粑翻身,粑粑慢慢变软变大,有时还会烤出大大的“奶奶”。烤好后用粑粑包上白糖,或者辣椒、酸菜、霉豆腐就可以享用了。更多时候跟大人上山下地干活,带几个粑粑到野外烤来当午饭。野外烤的粑粑,味道似乎更香。

71

打油菜

儿时回忆(72):打油菜。“五月天打油菜”:把一垄垄的油菜砍倒整齐放在地里,等太阳晒好后集中起来用连枷脱粒。喜欢看大人打油菜:连枷长柄上下挥舞,带动平排木条旋转“劈劈啪啪”拍打在油菜上,油菜籽纷纷掉在垫子上。大人休息时,我们就抢着去打连枷:只几下就挥不动了,甚至挥偏让木条拍在自己后脑壳上。

72

制火药

儿时回忆(73):制火药。上小学知道火药成分后,就常常自己动手制造。厕所、猪牛栏、老墙石头缝里的那些白色结晶就是硝。慢慢刮下来,配上研细的木炭和硫磺就成火药了。把火药灌进竹筒,插上自己捻成的引线,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点燃引爆。可能硝不纯,配制比例不合适,竹筒炸弹只燃烧冒浓烟,不过也很得意了。

73

一枝蒿

儿时回忆(74):一枝蒿。父亲常在屋后空地栽些草药,其中的一枝蒿让我多次化险为夷:捋点一枝蒿叶放嘴里嚼碎,敷在流血的伤口,立马止血且愈合很快。一次乌巢河古妖潭河段有人用茶枯闹鱼,我也跟去捞鱼。用柴刀砍串鱼藤条时把左手背边砍个大口子。回家也没告诉大人,自己用蒿叶包敷不久就好了,免去大人担心。

74

做瓦坯

儿时回忆(75):做瓦坯。小时候常去大队瓦棚看做瓦坯:用牛在瓦泥坑里把泥踩匀,搬进棚内码成长方体,用弓线割成长片包覆在瓦模转筒上转动修整成瓦坯筒。晾干后双手扶着瓦坯筒向里一拍即折断成四片瓦坯。去瓦棚除了看做瓦,另一个目的是顺便偷瓦泥来玩泥巴炮、做泥玩具。因为瓦泥比我们在田里挖的黑泥要粘很多。

75

检  瓦

儿时回忆(76):检瓦。瓦片在屋顶遭风吹雨打,日子久了会移位、破碎或堵塞导致房屋漏雨,这时就需要检瓦:扫掉屋顶积尘和枯枝败叶,去掉碎瓦把好瓦铺正铺好。检瓦是技术活,得请检瓦匠。看到家里请人来检瓦,总是有点兴奋:大人会把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好吃好喝招待检瓦匠,小孩子自然就可以沾点光了。

76

偷酒喝

儿时回忆(77):偷酒喝。母亲每日劳作腰酸背痛,托人泡了瓶药酒搓揉以缓解疲劳疼痛。一天我发现了藏在床底的药酒,好奇心顿起,偷偷倒一瓶盖抿下:微晕,但感觉很妙!于是隔三差五悄悄地享受一瓶盖。一段时间后母亲发现药酒少了一些,就自言自语埋冤她自己没把酒瓶盖好,都让酒挥发掉了。我在旁边不敢吭声。

77

蜂子窝

儿时回忆(78):蜂子窝。蜂子毒性大,但如果发现蜂子窝,一般都不会放过:用烟熏或火烧,赶走或烧死蜂子,留在蜂巢里的蜂蛹就是送上口的美味了。熏烧的过程中如不小心会被蜂蛰,疼痛红肿,甚至会昏迷死亡。不过乡下有绝招:马上用牙屎(那时小孩基本不刷牙)涂抹即可缓解,如再往被蛰处撒尿,会很快解除危险。

78

修水库

儿时回忆(79):修水库。那一年凤凰举全县之力修建龙塘河水库,村里男女劳动力都要参加。合龙“会战”时甚至连我们10来岁的小学生都放假上工地帮忙:白天用撮箕挑土方,在引水渠边搬石块,晚上和自己生产队的人睡当地人家的木板楼上。连续一星期和大人们一起肩挑手拉让我感到自豪:工地高音喇叭里表扬了我们。

79

炸水田

儿时回忆(80):炸水田。因修龙塘河水库引水渠,家里临时驻扎一些民工。和来自林峰的一位小哥哥民工关系好,从他那里弄了不少的雷管、炸药和导火线。有了这些宝贝,就去找地方试手:雷管连上导火线,插进水田泥里,火柴点燃导火线跑开。一声闷响泥水冲天四溅,田里留下锅一样的大坑。雷管比炮仗厉害多了。

80

炸  鱼

儿时回忆(81):炸鱼。把炸药拆开装进玻璃瓶,插入套有雷管的导火线,留一截在外面,再用稠泥密封瓶口。炸鱼都是瞒着大人,所以邀的玩伴不多,且去人少的河段,慢慢寻找鱼多的水潭。玻璃瓶沉入潭底过程中,燃烧的导火线在水里冒大量气泡,鱼就会围上来。爆炸后,鱼被震昏(死),要赶紧入水捞鱼,不然鱼就会沉底。

81

土砖屋

儿时回忆(82):土砖屋。那时村子几乎都是土砖屋。土砖制作非常简单:用稀软合适的田泥加些稻草碎放进木模里,捣实抹平后将木模提起成砖坯,放在地上凉干即成。土砖屋简陋,但吸潮透气,冬暖夏凉。虽然建筑材料是泥,但其结实耐住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墙面虽已斑驳坑洼,却依然不会倒塌。

82

布  鞋

儿时回忆(83):布鞋。小时候穿得最多的是母亲做的布鞋。总看见大太阳天时,母亲把门板放地上用浆糊在上面一层层糊鞋底布晒干;把鞋底布剪成鞋底形状多层叠起来,戴上顶针用锥子针线密密麻麻纳鞋底;鞋底和配上松紧带黑色灯芯绒鞋面缝合,最后用切刀把鞋底毛边切整齐。母亲做的布鞋,穿起来舒适,脚不会臭。

83

野胡葱

儿时回忆(84):野胡葱。四月左右,野胡葱就长出来了。土质松软的地方,捏住野葱下端,轻轻一拉就连根拔了起来。野葱炒鸡蛋、炒腊肉香味非常浓郁。最多的是把野葱洗净晾晒干,放进坛子里做成胡葱酸。抓一把胡葱酸,放油锅里稍煸炒一下,加水烧开后做成胡葱酸汤,喝上一碗,浑身上下舒适舒坦,立马恢复疲劳。

84

柴火灶

儿时回忆(85):柴火灶。用砖和泥土砌成。灶台上一般安三口大锅,分别用来煮饭、炒菜、煮猪食。灶台靠灶门部位还安一个顶罐,利用灶膛余热烧水。灶台上放油罐、盐罐和雷钵等;灶门前有烧火用的火钳、柴刀和灰铲。那时放学回家最温馨的事,就是坐在灶门前帮做饭的母亲添柴烧火,顺便在灶膛里烧红薯或包谷棒。

85

爬车厢

儿时回忆(86):爬车厢。那时大队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大家简称“手扶”)。小孩子最盼望就是能美美地坐一回,但它是公家的不能随便上。所以手扶开在村里机耕道人少的地方,小孩子就会拼命追着爬车厢。人小加上机耕道坑坑洼洼,自然很难爬上。有时还会跌倒在地,擦破手脸。爬车厢,是童年时留在心里的痛。

86

做“叫叫”

儿时回忆(87):做“叫叫”。春天的时候,折下一根长顺的柳枝,去掉叶子,双手抓紧柳杆,对着一拧,皮和杆就剥离开来。继续顺着柳杆拧下去,一直到头,再轻轻抽出光滑的柳枝,就只剩下柳皮的筒了。截取适当长度,能吹出不同声响的“叫叫”就做成了:细短的声音尖且高,粗长则低沉,所以每个“叫叫”声响都不一样。

87

抓蛐蛐

儿时回忆(88):抓蛐蛐。夏秋时抓蛐蛐,一般去红薯地和辣椒地:用脚踢红薯或辣椒根部的土堆,藏在下面的蛐蛐就会跳出来,需快速用手窝扣住。有时蛐蛐笼放不下,就把蛐蛐松松地卷在裤脚筒里,回家再放进几个泥巴蛐蛐盆。预选后把几只胜者留下,按勇猛程度分别命名为“大王”、“二王”等,以备和别人的蛐蛐斗。

88

斗蛐蛐

儿时回忆(89):斗蛐蛐。把蛐蛐放入另一方蛐蛐盆:原领主看见领地被占,一般都会上前迎战。如不战,就用小草慢慢调引蛐蛐,也很快会有战斗。一番酣战后败者逃窜,胜者就会高声鸣叫,宣布自己的胜利。斗蛐蛐能让那时的小孩子废寝忘食:几个凑一起一斗就是大半天,让各自的蛐蛐轮番上阵,连回家吃饭都会忘记。

89

棕苞谷

儿时回忆(90):棕苞谷。即棕(榈)树花。布谷鸟叫时,棕树也随之开花了。棕苞谷整块很像猪肝的形状,紧匝匝全是黄色小颗粒。常常赤脚爬上棕树,掰下几块棕苞谷藏在口袋里。大家在一起玩时趁人不备,把棕苞谷捏散,出其不意从领口灌入别人的前胸后背。三月天气还很凉,自然引得被灌者一边抖一边大呼小叫。

90

跳房子

儿时回忆(91):跳房子。用树枝在地上画九个方格,里面写上数字就可玩了:小石头丢进1,单脚跳进2、3;两脚分别跳进第4、5;单脚跳进6;转身两脚分别跳进7、8;原路跳回,捡起石头跳到外面。把石头丢进2,开始下一轮。石头在9时,要背向反手捡起。跳房子让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天黑了大人喊吃饭也不回去。

91

洗衣服

儿时回忆(92):洗衣服。经常在傍晚生产队收工后,大人会三三两两用背篓把脏衣服背到村子小河沟边,浸湿后铺在青石板上捣点茶枯,用硭锤一边锤打一边翻动,搓揉后摊在水中漂洗。此起彼伏嘭嘭嘭的硭锤声顿时让小河边热闹起来:大人你一句我一句大声说笑;小孩子光着屁股在水边嬉戏。一天的疲劳也随之去掉。

92

生漆树

儿时回忆(93):生漆树。过去漆家具用的生漆来自漆树,直接在漆树上割取。不过在乡下很多人见到漆树一般都绕道走,因为生漆有毒,粘到皮肤会过敏红肿。有的人甚至只要迎风让漆树气味吹到脸上,脸就会肿得连眼都睁不开。乡下自有乡下的土办法:用家里泡的酸汤洗,几天就消肿了。生漆树很像香椿树,容易混淆。

93

饭  箱

儿时回忆(94):饭箱。也叫饭篮子。把没吃完的饭菜放在竹编饭篮里,盖上一块纱布,再把饭篮子挂在灶房房梁吊下来的钩子上。这样可防猫狗特别是老鼠偷吃;饭篮透气,还可防饭菜变馊出味。上村小时中午回家一般大人都在外出工,总是自己站在凳子上把饭蓝取下来盛点饭,没菜就伴点辣椒或酱油,吃完再去上学。

94

打水飘

儿时回忆(95):打水飘。在有水的地方如河边、池塘等,最喜欢玩的就是打水飘:随手捡起一小块扁石块或瓦片,身子微倾,头向右歪,右手把扁石或瓦片尽量平扔出去。扁石块或瓦片就像蜻蜓点水一样,在水面上连续蹦跳,最后沉水前留下一连串的水花和波纹。打水飘可以自己玩,更多的是几个人一起比谁打的水飘多。

95

捡禾线

儿时回忆(96):捡禾线。即拾稻穗。生产队收割稻谷时,小孩子跟在后面捡稻穗。割稻谷或搬运稻谷时,总会遗落一些稻穗,小孩子把稻穗捡起来,拿回家喂鸡喂鸭。割稻或搬运稻谷有时候一些大人会故意留一点稻穗不割或不搬运,小孩子就会去抢,其他人看见也会笑一笑不说什么。捡禾线,与其说是帮家里干活,不如说是小孩子玩的机会,有趣又有收获。

96

抽  签

儿时回忆(97):抽签。小孩在一起玩,很多时候需要决定顺序,大家就抽签:找几根细草或细棍,按抽签人数截成长短不一的签杆。将签握在拳头中,只露出签头。为了误导抽签者,或将最短的签露出最长,或将最长的签露出最短,有时侯则将所有的签露出一样齐,使抽签者挑这根也不是,挑那根也不好,费尽了心机。

97

挑竹棍

儿时回忆(98):挑竹棍。几个玩伴各出几根小竹棍凑成一把,抓在手中垂直于地上放下。竹棍撒开,然后用一根竹棍将其他竹棍一根根地挑起来收回,但不能触碰到别的竹棍。如失手,则换另一玩伴提取。谁挑回的小棍越多,谁就是赢家,而且小竹棍就归谁。有时为了挑一根竹棍,翘着屁股趴在地上不停爬动找最佳挑点。

98

煤油灯

儿时回忆(99):煤油灯。没电年代煤油灯伴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灯下看连环画、给母亲读学的课文、按母亲口授给“救救”写别字连篇的书信;更有母亲灯下缝补一家人的生活、围着火塘听奶奶讲故事的画面。儿时那盏煤油灯,因为刻骨铭心,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已不复存在,但那温馨的光亮,却长明在我的记忆里。

99

踩布石

儿时回忆(100):踩布石。奶奶用织布机织好的白色家织布得拿去染色。经常跟着去村里大队部染坊看染布。染布工序不少,最喜欢看最后一道工序,即用像元宝形状的踩布石滚压布匹:染布人手扶架子,两只脚踩在元宝石两只角使之左右晃动,下面裹着布匹的滚筒随之左右转动。踩布石滚压后的布匹色泽好、表面光滑。

100

分田地

儿时回忆(101):分田地。两人在湿地上划一方框,分成两半作为双方田地。划拳定先后,先手用小刀在自己田地里抛扎3下,再在对方田地抛扎1下,然后沿刀痕划条线分对方田地,让对方选择一块后继续,直到对方田地小得不能再分才算赢。当然,小刀如倒地,就轮到对方扎了。对手如刀工好,收复失地的机会就来了。

101

套麻雀

儿时回忆(102):套麻雀。在空地上用小棍支起一只筛子,筛子下面撒一些稻谷、大米;小棍上拴一根长线,抓在手里找一个远地方躲起来。麻雀慢慢跳到筛子下吃稻谷大米时,快速将线一拉,筛子就把贪吃的麻雀罩住了。如果是下雪天,更容易套。那时麻雀很多,经常成群结队偷吃田里、晒谷坪上的稻谷,糟蹋粮食。

102

搂柴火

儿时回忆(103):搂柴火。老家缺柴,秋天时除挖兜脑、割禾蔸,小孩还要搂柴火:用竹筢搂松毛、枯叶、散稻草等,用来烧火煮饭。记忆深刻的是搂松毛:在松树林地面从高处往低处把松毛筢成一堆,装进背篓使劲压,插上几根树枝固定,再用绳子从上面绑紧,可码很高。一背篓松毛很重,路上要歇好多次才能背回家。

103

做火砖

儿时回忆(104):做火砖。大队的砖瓦棚除了做瓦,还做火砖。做火砖坯相对简单一些:做砖人站在齐腰深的台子后面,把长方形火砖木模放平,双手抓一大块砖泥在旁边摔砸成长方体,然后使劲砸进木模里,再用弓线把木模上多余的砖泥刮断去掉。拿一块木板垫在下面,提起砖木模,火砖坯就做成了,晾干待烧成火砖。

104

纳底袜

儿时回忆(105):纳底袜。那时大多是光脚穿鞋,只有冬天才有袜子。我们的袜子有点特别,因为母亲对袜子进行了特殊改造:新袜子买回来,母亲要把袜底从后跟到脚趾剪开一条长口子,然后沿口子缝上先纳好有点像鞋垫的软底。这样的袜子经穿,底磨烂了可以换。物质的匮乏让母亲绞尽脑汁“发明”了买不到的纳底袜。

105

养  狗

儿时回忆(106):养狗。小时候养过很多狗,黄白黑狗都有,所以对土狗念念不忘。可以说,土狗占据了整个童年记忆:土狗陪我上学放学,伴我野外放猪放鸭,也跟我干了很多“坏”事。一直记得一个养狗“秘诀”:小狗满月后,我和大哥都会去田里抓几条活泥鳅,撬开小狗嘴巴灌进去,因为听老人说这样能让小狗不生病。

106

鼻涕帕

儿时回忆(107):鼻涕帕。虽然在乡下,小时候母亲也要我们带小手帕:几岁时母亲用扣针把手帕别在我们的左胸口上吊着,以便随手能拿,也不会丢;稍微大点,就自己放在口袋里。擦鼻涕用它,擦嘴擦手也用它。一面擦脏了,就叠起来用另外一面。一般叠成小方块,里面每一层都擦脏了才自己洗。洗时水都有点黑。

107

养鸭子

儿时回忆(108):养鸭子。为了贴补家用,每年开春母亲都会买十几只鸭子让我们养。每天放学后的任务就是用锄头扛着一竹篓鸭子去挖蚯蚓给它们吃:一锄头挖下去,还没看清有没有蚯蚓,小鸭子们就扑上去把藏在泥缝里的蚯蚓叼出来吞下去。每天小鸭子看到我回家拿起小锄头就知道要开饭了,跟着我围着我赶都赶不走。

108

斛(hú)桶

儿时回忆(109):斛(hú)桶。那时乡下让稻谷脱粒的一种农具:正方形,上宽下窄。用料多为杉木,质轻结实。使用时手持割下的稻谷,使力猛击斛桶板壁,谷粒尽数脱落。农闲时,为防止斛桶裂缝,用石头压着浸泡水里。我们经常偷偷把石头拿掉,水舀出去让桶浮起来,坐在里面玩。常常是桶弄翻了,人也悄悄溜了。

109

赶罾(zēng)

儿时回忆(110):赶罾(zēng)。用赶罾赶鱼是儿时一大乐趣。赶罾有点像扫垃圾的撮箕,三面及底是竹篾或纱网,一面敞开。赶罾配有竹子弯成的三角形赶杖,上面挂一串抖起来哗哗响的竹圈。赶鱼时左手把赶罾压在水里,右手抖动赶杖由远向罾口移动。到罾口时迅速提起赶罾,里面就有活蹦乱跳的鱼虾、泥鳅或黄鳝了。

110

土窑烧炭

儿时回忆(111):土窑烧炭。经常在屋后的土坡上和其他孩子学大人用土窑烧炭:炭窑有一个烧火口、一个放柴室,上下还要有通气孔。把砍断的杂树木、茶树木等整齐地码在放柴室里,封上泥土留一个排烟口就可以点火了。排烟口先冒白烟,到冒蓝烟时即封窑,等冷却后就可开窑取炭。窑炭火旺经烧,烤火上身非常暖和。

111

玩  冰

儿时回忆(112):玩冰。记得那时每年的冬天都下很大的雪。虽然很冷,却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可以玩雪,特别是玩冰。装一碗水里面放根线或稻草晚上放外面,早上放火上烤一下就得到一大块冰碗,吊起来敲着玩;特别是到菜园里用手捂住结冰的白菜叶,过一会就能得到白菜形的冰花块,挂在院子里高兴得不得了。

112

烧粉条

儿时回忆(113):烧粉条。小孩子嘴馋,没有零食就自己制作“零食”哄口,烧粉条即是其中之一:手拿几根粉条在明火上快速地晃动,粉条受热部分立刻就会膨胀起来。更多的是把粉条掐短丢在热灰里,用火钳或小棍来回拨动,就会得到一堆胖胖的粉条“虫虫”。粉条烧膨胀后吃起来香香脆脆,只是粉条要到过年时才会有的。

113

磨豆腐

儿时回忆(114):磨豆腐。快过年时每家每户都是要磨豆腐的。母亲早一天就把黄豆泡好,到村里有石磨的人家里磨豆腐,我们就跟着去看:母亲一边推磨,一边用调羹往磨眼里加黄豆,白嫩嫩的豆汁就从磨缝里流淌出来,顺着木槽流到桶里。我们守在旁边,也抢着帮忙推一会儿磨,就是盼望着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豆腐脑。

114

补凉鞋

儿时回忆(115):补凉鞋。那时的凉鞋都是塑料的,要么棕色要么黑色。塑料凉鞋不怕水,下雨天也可以穿着到处跑,但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裂口或断开。我们就会想办法自己找一小块旧塑料,用铁片或小刀在火上烧热,夹在旧塑料片和凉鞋裂口裂缝处,烫化后压紧就把鞋补好了。那时穿的凉鞋到处是补疤是很平常的事。

115

挤油渣

儿时回忆(116):挤油渣。冬天上学很冷,上课时都是一片哒哒哒跺脚声。一下课大家就跑到教室外面挨着墙嘻嘻哈哈一字排开不分男女同学从两边往中间挤,边挤边高声笑闹。如果中间的那一位被挤出来了,就迅速地跑到两端继续往中间挤,男孩子有时挤得把帽子脱了头上直冒热气。怀念那时候的单纯,怀念那时的快乐。

116

蚌壳油

儿时回忆(117):蚌壳油。那时候冬天很冷,在外冷风一吹手脸都容易开裂,碰一下就出血,很疼很疼。经常是洗脸时连水都不敢碰,只好拿热毛巾盖敷一下了事。好在父亲在县城里工作,还能买到蚌壳油让我们用,涂抹到裂口上好得快。不过每次都不舍得多搽:只蘸一点点到手上弄滴水或直接吐点口水稀释后抹到手脸上。

117

村小钟声

儿时回忆(118):村小钟声。在村小上学时,上课下课都是靠敲一块吊着的废钢铁来作为钟声:“当~,当~当~当~”是催着我们快往教室跑的预备铃;“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是紧凑的上课铃;“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是开心的下课铃。几十年过去,村小的钟声虽然已经非常遥远了,却一直在记忆的最深处敲响。

118

打豆腐

儿时回忆(119):打豆腐。稻田里会有各种杂草。有一种我们叫它豆腐草,常拿来玩“打豆腐”:采一根豆腐草,掐掉根须花叶,和另一玩伴各捏一端慢慢交叉撕开。待撕至中段时,两人分别朝不同的方向翻转,便可形成一个“口”字,就像豆腐块一样,然后大家比谁的豆腐块大。那时的乡下孩子,什么都可以变成自己的玩具。

119

椅  嘎

儿时回忆(120):椅嘎。四弟出生时,我快十岁。大人出工,我就得担任起看护四弟的任务。最喜欢把他放在椅嘎里,在里面他可站可坐,出不来也不会摔,我就可以看自己的连环画了。现在想,椅嘎聚集了很多的先人智慧:解放了大人的双手,小孩又有活动空间,还可以学站立。特别是坐板挖有一圆形孔洞,尿片都免了。

120

筛  米

儿时回忆(121):筛米。碾坊碾好的米挑回来还要用筛子筛一遍,因为里面仍然有没碾尽的谷头、碎石子等等杂物。筛子一般用竹篾编成,筛底是密密麻麻刚好能让大米漏下去的筛眼。筛米的动作很好看:双手端着筛子,借助腰力按反时针方向有节奏地摇晃,大米纷纷漏下去,筛子里就剩下杂物了。“筛选”是不是这样来的?

121

簸(bǒ)米

儿时回忆(122):簸(bǒ)米。米筛好后,里面还是会带有一些碎米细糠等,这时就得用簸箕来簸米了。簸箕像筛子的模样,只是没有筛子那样的筛眼。使用簸箕簸米与用筛子筛米的动作不同:双手端着簸箕不停地上下颠动,米粒便随之反复高高腾起落下。因为碎米细糠轻,会落在簸箕的前部分。轻轻一簸即可将其抖出去。

122

月亮婆婆

儿时回忆(123):月亮婆婆。经常被大人告诉晚上不能用手指月亮,不然月亮婆婆会趁睡觉时割耳朵。很害怕但又心有不甘就偷偷指了,第二天醒来感觉耳背隐隐作疼,一摸真被割了一道口子,过几天还化脓结痂,很痒很痒。那时也经常看见其它小孩耳朵被割,就心想他们肯定和我一样不听话指了月亮。从此再也不敢尝试。

123

鱼腊树

儿时回忆(124):鱼腊树。心里一直难忘那时的一种树,隐隐约约记得叫鱼腊树。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冬天围着火塘烤火时,拿一枝鱼腊树放火苗上烧,它会噼里啪啦像放鞭炮一样响成一片,密集的响声很是热闹、喜庆,所以小孩子总喜欢让大人从山上砍鱼腊树回来烧着玩。鱼腊树,曾经给那时的孩子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124

记工分

儿时回忆(125):记工分。那时生产队社员每天集体出工,每个人干了什么干了多少得用工分记下来。晚饭后大家都拿着工分本去队里记工分:记工员轮流喊名字,喊到的那位就会大声回应:“早上割牛草,上午挑五担肥,下午挖地”,记工员一一记在本里。一般男劳力一天记十分,妇女记八分,老人孩子算半劳力记五分。

125

包  书

儿时回忆(126):包书。开学领新课本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用旧报纸包书。那时只有语文和算术有课本,所以一张报纸分成两半够包两本书。把书放在报纸上比照书的厚度上下剪出两纸条折进书脊里,余下的折成角往里包住书皮,再用饭粒粘住压平。最后写上课本名,自己名字和年级。包书,也是那时的一种乐趣。

126

冬  秀

儿时回忆(127):冬秀。那次随母亲走亲戚,有个小表妹,叫冬秀。模样已全然模糊了,只记得她喜欢粘着我玩。有次她也到我家做客。我在外玩时,她来叫我回家吃饭,同伴起哄:喔~喔~,嘎娘(媳妇)来了!她也不怕,回敬他们:我就是,就是!害得我落荒而逃。多年之后,听人说她被拐卖到外地为人妻,一直音讯全无。

127

枞膏油

儿时回忆(128):枞膏油。其实是有枞膏油的枞树块。把新鲜枞膏油树块砍回来劈成筷子长短、拇指粗细后放干,可以用来引火照明,还可用来晚上照泥鳅黄鳝。引火时把枞膏油头子用柴刀劈细,火柴一点就燃了。那时煤油灯虽然有,却舍不得打煤油点灯,就常用枞膏油照明。一支小小的枞膏油,照亮了多少个乡下的黑夜。

128

鸡脚杆

儿时回忆(129):鸡脚杆。常在山间路边找一种匍匐生长在草地上土话叫“鸡脚杆”的植物。因为长得不是很深,没工具也很容易抠出其根茎。剥去根茎褐色的外皮,就可以吃了。新鲜的根茎肉质鲜嫩,水分也多,吃起来有一股清淡的甜味。鸡脚杆特别容易辨认:露在地表上的叶子正面是绿色,背面却是像蒙了一层霜的白色。

129

六六粉

儿时回忆(130):六六粉。那时的一种铁锈红粉末农药。对它的记忆主要有二:一是大人用有点像鼓风机的六六粉喷粉器在秧田里呜呜呜喷药的情形;二是那时乡下条件差,家里床上跳蚤臭虫很多,用六六粉撒在垫棉絮下稻草里,基本可以解决问题。只不过六六粉气味很冲鼻子,这么多年过去它的气味还留在记忆中忘不了。

130

竹蜻蜓

儿时回忆(131):竹蜻蜓。用刀截一块小竹片削薄,在竹片中间钻一个小孔,再把小竹片的两边对称削成斜面,就成竹蜻蜓的翅膀了。把两头削成光滑的半圆形,用一根小竹棍往小孔里插紧。玩竹蜻蜓时双手夹住小竹棍,快速使劲搓一下然后松开手,竹蜻蜓就会旋转飞起来了。如果用力得当,竹蜻蜓会在空中盘旋很长时间。

131

种牛痘

儿时回忆(132):种牛痘。为了防止得天花(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侥幸痊愈后脸上会留下麻子),那时小孩需要种牛痘预防。对于种牛痘的过程已然模糊:把一滴牛痘疫苗滴在左肩下胳膊上,再用刀片或医用针划几下,让皮肤出点血就算种上了,愈合后会留下一个浅浅的疤痕。“牛痘疤”是给那个时代人留下的“防伪标识”。

132

油  坊

儿时回忆(133):油坊。生产队收了茶油籽或油菜籽就挑到黄丝桥油坊去榨油。炒籽、磨粉、稻草扎饼等等工序后,榨油匠把草饼挤在榨槽后顶上楔子,用吊在屋顶的长圆木不断地撞击木楔,草饼受压出油慢慢流进桶里。油坊在记忆中就一个字:香。还有就是可在那里啃榨完油的枯饼。心里一直怀念不觉间就消失了的油坊。

133

闭稃炭

儿时回忆(134):闭稃炭。那时家里灶房的柴火灶眼旁边,总是放着一个大坛子,用来闭稃炭:即把煮饭炒菜后灶膛里还没烧尽的火子用火钳夹出来放进坛子里,盖上坛盖让其熄灭成为稃炭。集满一坛子就倒出来堆在墙角边,用火烘或圆盆烤火时就可以用稃炭了。稃炭比买的窑烧硬炭容易燃,平时可以积攒,缺点是不经烧。

134

草  鞋

儿时回忆(135):草鞋。那时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人们脚上一般都舍不得穿自己不多的布鞋胶鞋,而是换上草鞋。打草鞋一般是就地取材,就用易得且韧性很好的糯米稻草编织。对于草鞋的记忆,总想起村里的一位老人:岁数大队里不派他工,他就在家里时常打几双草鞋,需要的人可以去拿,给几分钱也行,不给钱也可以。

135

晒薯片

儿时回忆(136):晒薯片。红薯挖回来洗净,母亲一个个切成片。早上母亲挑一担,我背一背篓到村外有很多裸露石头的小山包去晒薯片。傍晚太阳落山前又去收回来。如果天气好的话,几天就晒好,可作为一冬天的辅粮。煮饭沥干米汤时,放一些薯片在旁边闷熟,盛饭时每人碗里都要放几片。现在不吃红薯,因为吃伤了。

136

交公粮

儿时回忆(137):交公粮。每年母亲都要挑谷子去公社粮站交公粮。公粮是农业税,农民没钱,就折合成粮食代替,交多少每家都有指标的。秋天太阳很毒,大家流着汗排队等待验粮,不时说好话讨好粮站的人,希望过关不要被打回。过磅后,拿张交粮的收条回来。想想辛苦一年交了还剩一些是自家的,心里还是暗暗高兴。

137

舅舅钓鱼

儿时回忆(138):舅舅钓鱼。每次放假都要去舅舅家玩。舅舅家在凤凰沱江杜田凉水通(沈从文先生墓旁边)。外公外婆过世早,舅舅和姨姨家很破旧。舅舅特会钓鱼,姨姨煮饭有时会大喊舅舅说没有菜,舅舅就拿着竹钓竿去屋下河边钓鱼,大多饭没熟就能钓上一餐的了。那时河里很多像泥鳅的尖嘴钢鳅,现在可能已少有。

138

烧石灰

儿时回忆(139):烧石灰。石灰在乡下用处很多,比如在冬水田里撒些石灰,来年耕种肥效会更好。在农闲时,生产队也组织青壮劳力在有石灰石的山坡上挖土窑烧石灰。几天后开窑取出的生石灰放冷后要浇水发才能变成熟石灰。发石灰很好玩但也很危险:生石灰遇水立刻发热膨胀,同时冒出大量的气烟,不小心会被烫伤。

139

松毛桔

儿时回忆(140):松毛桔。父亲在县城工作,过年托人能买到一点桔子回来,母亲就用箱子储存起来,不到除夕是不准动的:隔一层松毛放几个桔子,这样可以让桔子一直保鲜。年三十拿到桔子,却不马上吃。把桔瓣放在手心里轻轻地搓,边搓边念“咕嘟咕嘟~胀!咕嘟咕嘟~胀!”。等待桔瓣似乎变大了一些才放进嘴里。

140

烧龙灯

儿时回忆(141):烧龙灯。喜欢看过年烧龙灯,更喜欢看大人准备烧龙的花筒:用棕树桩对半劈开,中间掏空灌满自制的火药及铁梨花,再用铁丝绑紧。花筒点燃能喷射很强的火焰。多个花筒对着舞龙队伍嘘放,舞龙者穿着打湿的衣裤,在龙头的带领下冲出重围。舞龙是祈求风调雨顺,但需经得起火的洗礼。

141

拔  牙

儿时回忆(142):拔牙。到7、8岁开始换牙时,母亲就交代每天自己用手把松牙多摇几下。到牙很松的时候母亲就拿一根线把那颗牙绑住,一边假装和我说话一边没让我反应过来就把牙拔出来了,没感觉到痛。拔下来的牙可不能乱扔:如是上牙就丢屋顶瓦上,下牙则扔床底下,而且扔牙时双脚要并拢。据说这样牙才能长好。

142

婆婆针

儿时回忆(143):婆婆针。在南方的山里、路边到处都有,尤其是在冬季,草丛里走一趟就会弄得满裤腿都是。因为针身上布满细小的倒须,越拍打越往布里面钻,只得一根一根地捡。然而在那时候,对我们却是非常好玩的东西:一是摘下来使坏悄悄往别人衣服头发上粘,二是用未成熟却很坚硬的婆婆针做飞镖玩打仗游戏。

143

吴#花

儿时回忆(144):吴#花。儿时玩伴中,有一个女孩叫吴#花。她比我大一两岁,而且按辈分她应该叫我叔叔,但平时玩耍她可不管这些,总是追我抓我,把我按骑在地上非让我投降才罢休。不过还有一件事让我至今还记得:一次上学时给了我一个煮熟的鸡蛋,说家里煮多了,吃不完。这么多年过去,她也应该当奶奶或嘎婆了,但忘不了那个带着温热的鸡蛋。

144

烧麦子

儿时回忆(145):烧麦子。老家种麦子不多。经常在麦子成熟时从地里偷几把麦子烧着吃:弄上一堆干草点着,用手拿着麦穗放在火上来回均匀地烧,一会就会闻到熟小麦香味。把烧熟的麦穗放在手心里旋转着搓揉干净,轻轻地吹去麦皮,只剩下那烧熟带着一种糊味的小麦粒,一下按到嘴里。慢慢嚼,香香的味道回味无穷。

145

香椿树

儿时回忆(146):香椿树。灶房后土坡总是坍塌,把阴沟堵平以致下雨水往灶房流。我和大哥决定在屋后栽几颗香椿树,一是它们长得快,树根固土,二是香椿木是上好的木料,以后可能用得上。离开老家那年,香椿树已有我拳头粗了。四十多年风吹雨打,不知那几颗香椿树还在不在。心心念念的香椿树,总在睡梦里出现。

146

老木虫

儿时回忆(147):老木虫。劈柴块时,特别是干透很久的老柴块,经常会劈出白胖胖的老木虫,一块里有一只或数只不等。父亲懂些药理,每次都把老木虫用竹签子签上在火上烤熟让我们吃下。以前不懂,现在知道老木虫不仅富含蛋白,是难得的佳肴美味,主要还是它还有药用价值,对小孩受惊,特别是营养不良特别有效。

147

鸦  片

儿时回忆(148):鸦片。那时顾不了讲究,常吃生冷甚至不洗干净的东西,腹痛、拉肚子就难免了。有次肚子痛得直哭,奶奶不知从哪个角落里拿出一小坨黑乎乎有点发亮的东西来(后来知道是鸦片),用指甲挖一小点放在碗中的水里磨溶,让我一起喝下,过一阵肚子竟不痛了。只可惜始终不知道奶奶把那坨鸦片藏在哪里。

148

冲  菜

儿时回忆(149):冲菜。总怀念那时很好吃的一道菜,记得叫冲菜,因为吃起来很冲鼻子。印象中就是把青菜苔洗净晾干,切碎放热锅里翻炒几下,趁热装进坛子里,过一两天夹出来就可以吃了。吃时很冲鼻子,能眼泪吧嚓的。一直都觉得这东西很是神奇:青菜为什么会有像现在芥末的味道呢?至今也没弄明白其中的原理。

149

毽子炮

儿时回忆(150):毽子炮。鸡毛毽都是自己动手做,材料需要大公鸡的尾巴毛、脖子毛和做底座的铜钱。不过我的毽子不是用来踢的,而另有他用:用一颗自行车链子固定在下面铜钱上,毽子柱绑一颗铁钉,用胶圈和链子连着。玩毽子时在链子眼放些火柴头,高高抛起,落下时钉子撞击火柴头,会爆炸发出很响的一声“啪”。

150

瓦片烧烤

儿时回忆(151):瓦片烧烤。小时候喜欢学着大人煮饭炒菜:在野外用瓦片架在火上,有油没油就在上面烤一些顺手得到的东西,比如小鱼、青蛙肉、田螺肉、或红薯洋芋、花生包谷。运气好还有从鸭客放鸭子的水田里捡来的鸭蛋。几个玩伴折树枝当筷子不管熟不熟透一个劲抢着吃。嘻嘻哈哈很高兴,玩到天黑了也不回家。

151

抬花轿

儿时回忆(152):抬花轿。抬轿的两人将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右手腕做成口字形轿座,并蹲下身体。坐轿的人分别将两只脚跨入两人的双手臂之间,两只手分别搭在两人的肩上,抬轿两人站起身,托着坐轿者边走边逗:“嘎娘嘎娘你莫哭,转个弯弯就到屋”。走一两圈,坐轿者下来,轮到下一位了。

152

油纸伞

儿时回忆(153):油纸伞。记得那时奶奶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伞不怕借,就怕沤一夜”。“伞”指的是那时的油纸伞:竹伞骨、木伞柄、浸刷过桐油透着暗黄光的纸糊伞面。油纸伞稍显笨重,打开和收起伞面都会刮得哗哗响。油纸伞使用后,要及时撑开抖水晾干,以免伞骨伞柄被雨水浸蚀,所以奶奶总把那句话挂在嘴边。

153

夜哭郎

儿时回忆(154):夜哭郎。那时在农村,经常在路边的树干、石头或墙上看到红纸或黄纸上写着“天皇皇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的人念一遍,一夜睡到大天光”,心里感到很诡异,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远远地避开。现在知道那是人们认为小孩因心血虚弱而导致夜啼,需借助生人招魂以安神定魄,以图晚上睡个好觉。

154

溜坡坡

儿时回忆(155):溜坡坡。小孩子总喜欢那种由上往下溜动的感觉。只要有这样的地方,就无法抗拒。野外斜田埂、缓草地、黄土坡是我们最钟情的地方:你追我赶蹲着、坐着、趴着或躺着溜下去,到底部了又赶紧爬上去再来一趟,玩一天都可以。全然不管屁股上满是泥土草屑,也顾不上裤子衣服磨破了回家要挨打的危险。

155

虎耳草

儿时回忆(156):虎耳草。路边潮湿的石头缝里,常长有一堆一堆的虎耳草。一次我耳朵里面奇痒并伴有流脓(中耳炎)。母亲知道后没带我去卫生院,而是按照平时父亲教的方法给我治:采几颗虎耳草洗净包在纱布里放在碗中捣碎,直到流出绿绿的汁液。用棉签浸点汁液滴几滴到耳朵里面。几天后耳朵不痒不流脓全好了。

156

鸡鸭毛

儿时回忆(157):鸡鸭毛。过年过节,来人来客需要杀家里喂养的鸡鸭时,鸡鸭毛是不会丢掉的,因为它们可以拿去公社收购站卖了换一点油盐钱。每次都把鸡鸭毛收集起来,摊在地上或撮箕里晒干,然后捡去其中的杂物,分别按鸡毛、鸭毛仔细包好存放到一定的数量再去卖。之所以分开放,是因为鸭毛比鸡毛价格高不少。

157

民  兵

儿时回忆(158):民兵。那时每个大队都有民兵,均由根正苗红的青年男女担任,且配有几枝步枪和一些子弹。只记得民兵的任务就是开批斗会时,拿着枪把地主分子五花大绑押上台跪着受批。还记得一次几个民兵在村头哄闹,然后其中一位对小河沟边的一颗小枣树开了一枪,树干被削掉个小半圆。至今还常想起那颗枣树。

158

斗争会

儿时回忆(159):斗争会。隔三差五,村里的地主就要被押到斗争会上批斗,有时还五花大绑,脖子挂牌头顶纸高帽。那时就有点想不通:平时大家和地主相处得都和气,怎么一下子就变脸了?斗争大会开始时,随着一声“把XXX押上台!”,几位后生民兵架着地主一路小跑,几乎是拖着上台。那场面到现在想来还心惊肉跳。

159

忆苦饭

儿时回忆(160):忆苦饭。大队开忆苦思甜会,会后要吃忆苦饭。每次都先请一位老贫农讲旧社会的苦,然后大家一起哼唱:“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怨伸......”。气氛有了就开始吃忆苦饭:好像是用青菜剁碎伴糠米头煮的稀糊糊,不放油盐,难以下咽。但小孩子却很高兴,因为至少可以吃饱。

160

南瓜籽

儿时回忆(161):南瓜籽。粮不够瓜来凑。那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屋前屋后、地头地角种南瓜。南瓜对土地要求不高,有底肥就猛长。特别是老南瓜便于储存。每次破南瓜都把瓜籽留下,洗净瓜瓤放簸箕里慢慢晒干。攒多一些后,奶奶就会把瓜籽放锅里加点盐炒焙熟让我们当零食。出去时顺手抓一把装在口袋里,一边玩一边不时掏出几颗连壳带仁一起嚼,很香。

161

鼓眼小鱼

儿时回忆(162):鼓眼小鱼。夏秋时,农田里到处都是小水洼,里面一般都有鼓眼大肚虾米大小的一群群小杂鱼。把水一搅浑,它们就露出两个鼓眼和嘴巴呼吸。一撮箕下去,会捞上很多很多。处理时只需把小杂鱼洗净,挤压出内脏即可:放点油慢慢焙黄,加入菜园摘的新鲜辣椒在锅里胡乱戳碎,香辣下饭菜就可以出锅了。

162

晒谷坪

儿时回忆(163):晒谷坪。收稻谷前,要先修整晒谷坪。村里没有石板坪,更无水泥地,就是把村中一块土地整平夯实,用牛粪兑水搅和成牛粪浆,均匀地把土坪浆上几遍,经太阳晒干,就可晒稻谷了。经常是白天忙碌的晒谷坪,晚上就成了小孩子的领地:月光下相互追逐嬉戏,身上满是稻谷气息,还有干牛粪的淡淡清香。

163

供销社

儿时回忆(164):供销社。供销社是记忆中抹不去的一笔:它让我知道很远的城市里存在有很多我当时无法得到的东西。一直记得自己蹲趴在玻璃柜边看着不动,满脸的羡慕、不舍和无奈,当然还有售货员不屑一顾和爱答不理的神情。不过,后来我终于用自己卖麦冬的钱,买了一本小说《三探红鱼洞》和连环画《小号手》。

164

麦子酱

儿时回忆(165):麦子酱。每年合适季节,奶奶都要做麦子酱:麦子磨细蒸熟,捏成小团置阴凉处发酵,直至长出白毛,再放太阳下晒干;将干团捣碎,掺水加盐搅成糊状,装在酱钵里,放屋外晒酱;为防蚊虫灰尘落入酱钵里,奶奶就用竹圈缠上蜘蛛网罩在酱钵上。那个时候吃饭常常缺油少菜,是奶奶的那钵麦子酱帮了大忙。

165

炕豆腐渣

儿时回忆(166):炕豆腐渣。即烟熏豆腐渣团:豆腐渣加点盐捏成团,放柴火灶熏架上任其烟熏。炕豆渣外相难看,粗糙且乌漆巴黑,但掰开里面金黄,酱香浓郁。炕豆渣的吃法很简单:少量油烧热,放入洗净的炕豆渣铲碎炒香,加水慢火煮成糊糊,出锅时放点碎辣椒和葱末既成。几十年了再没吃过炕豆渣,心里一直很怀念。

166

酸豆嘎

儿时回忆(167):酸豆嘎。长豆角切细,拌少量辣椒,放入酸菜坛密封几日,即成可口的酸豆角,老家叫酸豆嘎。酸豆嘎炒肉末现在是名菜,但对酸豆嘎的记忆却始终停留在儿时:每次跟母亲去很远的山坡割柴草,都带酸豆嘎午饭。中午饿了,就折小树枝当筷子,用清凉的山泉水泡酸豆嘎饭吃。现在想来还是口水一把一把的。

167

瓜  板

儿时回忆(168):瓜板。即葛根。野葛根挖回来,煮熟切小段或小片嚼着吃,淀粉很多,清香略甜。记得小时候老家凤凰东门城洞边,总摆有一个小摊:小桌上放一砧板,还有一把切瓜板的刀,旁边竹篮里是几根煮熟的瓜板。小孩子路过,只花几分钱就可以买到一小节或好几片,一边走一边嚼,一直到只剩渣渣了才舍得吐掉。

168

桐油树

儿时回忆(169):桐油树。田里插秧时节,桐子开花,白白红红,满树满山。到了夏日太阳似火,桐油树下却是一片清凉:桐油树叶阔且密,有时密得不透一丝阳光。田间地头干活的人们,中午就在桐油树下休息,或坐或躺。有好事闲不住的,就用稻草撮成绳,绑相邻的树枝扎成网状,躺在上面睡午觉,摇摇晃晃,好不惬意。

169

桐  油

儿时回忆(170):桐油。在乡下桐油用处很多:昏暗的桐油灯,照亮了那时乡下的黑夜;桐油防潮防水,用来漆各种物件及家具是难得的上品,诸如斗篷、纸伞、板壁、斛桶等等。对于桐油,最值得一提的是小时候我们着凉拉肚子,腹疼哭闹,奶奶就用手指沾点桐油,在火边烤一烤,趁热按在我们肚脐眼上。土办法很有效果。

170

稻草秋千

儿时回忆(171):稻草秋千。首先得用稻草搓成绳子:将一小把稻草分成两股,两手吐点口水各捏一股,手心对手心向前对搓。当手中的稻草快要搓完时,要在接口处加一两根草接着搓才能搓出长绳。把搓好的长草绳对折打双两头绑紧在树枝上,就是我们喜欢玩的秋千了:或坐或站在垂下来的稻草绳上可以晃晃悠悠大半天。

171

草  标

儿时回忆(172):草标。用茅草等打一个节扣即成草标。在乡下草标用途很多:山上砍柴来不及挑回,放草标不会被拿走;水田里插草标,别人知道田里放了泥鳅笼,不会去动;野外山泉喝水后,水里放草标作为钱送给山神,既对山神表示敬畏,也让后来人知道水可以放心喝。草标算不算是那时人们之间的一种约定或默契?

172

灯草绒

儿时回忆(173):灯草绒。还记得那时有这么一句顺口溜:“有钱人是大不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灯草绒布料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做衣服裤子一般人买不起也舍不得,顶多是用黑色灯草绒做布鞋鞋面。对灯草绒的向往成了心底的情结:参加工作后曾扯布料送裁缝店做过一件酱黄色灯草绒上衣,了却了儿时的一桩心愿。

173

的确良

儿时回忆(174):的确良。村子一洪姓人家的儿子在茶田汞矿当吃国家饭又拿工资的工人,很让村子里的人羡慕。好几次在村头石板路上碰见他回村,搬着一辆自行车,穿着一种很特别的白衬衣:白衬衣虽然被汗水湿透了,却仍然挺括不皱。当时想怎么还会有不会皱巴的衣服,什么时候我也能有呢?后来才知道那叫的确良。

174

烧腊蛋

儿时回忆(175):烧腊蛋。读村小时,每次去村外几里路远的公社参加全小学运动会,母亲都会给点钱让中午买吃的。我基本都去公社大门口的店铺里买一个剥壳烧腊蛋。油汪汪的酱茶色烧腊蛋其实几口就可干完,但拿在手里半天才舍得吃:先一点点吃蛋清,再一点点吃蛋黄。一边吃心里一边盘算下一次运动会在什么时候。

175

南瓜饭

儿时回忆(176):南瓜饭。南瓜当饭那时是常事:南瓜切小坨,水煮熟放点盐。一次我和三弟捧着碗在屋檐下吃南瓜,一边自顾自兴奋唱着在村小刚学会的歌:“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罗咳”。一旁的母亲看着我们,眼睛里有了泪花。我们以为做错了什么,赶紧停下来低头吃南瓜,再不敢吭声。

176

呜呜板

儿时回忆(177):呜呜板。只记得那时是这样叫的。截一段粗细合适质地较硬的圆木段,中间轻微割一圈凹痕,以便绑线。玩时用两个大拇指套在线的两头,在空中旋转着抛,让线绕起来,然后两个大拇指用点力一伸一缩不停拉线,线中间的圆木段就会飞转,并发出呜呜的声音。可能就是因为这呜呜声,它才会被叫呜呜板。

177

拉改锯

儿时回忆(178):拉改锯。那时乡下建房做家具等需要的木板,需要用改锯拉改出来。小时候经常看大人拉改锯:把木头固定好,用墨斗在木头上弹上印记,然后两人拉改锯一层一层改。拉改锯不光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没有力气和双人配合技巧是干不了的,因为不小心就会锯偏。看似简单的拉改锯,不光辛苦更需要默契。

178

灌  粑

儿时回忆(179):灌粑。过年杀猪时少不了要做灌粑:先把泡好的糯米加点盐和处理干净的猪血拌匀,用草木灰或盐反复把猪大肠洗干净后,慢慢灌入和好的猪血糯米,然后放进蒸笼里蒸熟,取出后用粽嘎叶捆好挂起来。吃的时候取下割一段切片,放锅里用油煎香,放点香葱,是那时非常盼望但一年只能吃那么几次的东西。

179

生跳针

儿时回忆(180):生跳针。 小时候眼睛生跳针,也常常见到其他小孩那样:眼皮边长一个红肿的颗粒,有点痒又有点痛。那时最难为情的就是长跳针,因为会被大家笑话看了不该看的东西。听别人说等太阳快下山的时侯,面对着太阳用一只手从头后面绕过去,把外眼角扒几下就会好。偷偷去试,没想到几天后竟然真的好了。

180

蚯蚓退烧

儿时回忆(181):蚯蚓退烧。小时候发烧,父亲不急不躁,很从容地出去挖一两条蚯蚓,用布包着捣碎,然后包缚在我的脚心处。感觉很清凉,慢慢就睡着了,醒来往往就已退烧。多年后自己当了父亲,孩子自然也免不了常发烧,特别是在夜间,不方便就医,就用蚯蚓救急,屡试不爽。现在知道:蚯蚓性寒,可以治高热头痛。

181

木姜子

儿时回忆(182):木姜子。一次母亲从贵州松桃回来,背篓里带回一大把有点和花椒相似的东西(后来知道叫木姜子),把小颗粒摘下来当调料炒菜时用。木姜子味道非常特别:吃完后有一丝薄荷的清爽,还有一股淡淡的芳香,但刚入口时那股浓浓的辛辣味,能把鼻子冲到流泪。母亲很喜欢,我是吃过那一次就再也不敢碰。

182

酸汤杆

儿时回忆(183):酸汤杆。小水沟旁、水田边等比较湿润的地方,大多都生长有这种茎有暗红色麻点记得叫酸汤杆的植物。在野外经常摘来一大把拿在手里剥皮后放嘴里嚼吃,味道比醋还酸。虽然酸得呲牙咧嘴,但还是舍不得停下。那时没有这样那样的零食,酸味能最大程度刺激嘴里的味蕾,让嘴和胃得到无以伦比的满足。

183

朽木发光

儿时回忆(184):朽木发光。生产队在家旁边挖路,掘出好些朽木堆在路边。夜里出来玩,看见那里竟然有一片蓝莹莹的光,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几个胆大的过去看:原来是朽木在发光!白天没什么特别,到晚上就亮了,持续了好些天。有人说是不祥之兆,弄得大家很害怕。后来听人说是朽木含有磷,遇上空气就会燃烧。

184

竹筒电话

儿时回忆(185):竹筒电话。砍一对竹筒,分别在一头蒙上猪尿泡(或者农用薄膜),在中间各钻一个小孔后,用线穿进小孔并将线头绑一薄片以便固定和紧贴猪尿泡或薄膜,从而将两个竹筒连接起来。两个人各拿一个竹筒,站一定距离把线拉直,就可以通话了:一人对着竹筒说话,另一人把竹筒扣在耳朵上听,非常好玩。

185

炸牛屎

儿时回忆(186):炸牛屎。用炮仗炸牛屎,可能是那时最开心的事了。乡下牛屎不少,但最喜欢找比较新鲜的牛屎炸。口袋里装几个炮仗,遇上牛屎就把炮仗插在牛屎上,用火柴点燃引信赶快跑开,看见牛屎被炸得到处飞溅,大家都开心得不得了。特别是如有人来不及跑远,身上衣服都被溅有牛屎,大家更是跳着脚笑成一团。

186

咕噜子

儿时回忆(187):咕噜子。老家土话,指赶场(即赶集)时偷别人东西的扒手。咕噜子如失手被发现,一般会遭到众人的一顿狂揍。那时对咕噜子一直有这样的神秘传说:他们会随身携带一种特效药,往往藏在腰间或衣服布扣子上。被人抓住挨打也不反抗,只是低头用嘴含着布扣。尽管被人往死里打,但不会痛也不会受伤。

187

军  棋

儿时回忆(188):军棋。司令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工兵,炸弹地雷军旗;军衔高吃低,级别一样同阵亡,工兵排雷夺军旗。军棋就是我们的童年:虽然是做工粗糙的木棋子,还有用报纸饭粒补了又补的纸棋盘,但二人对战的暗棋,字朝下全看运气的翻棋都让我们痴迷。当然也免不了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耍赖哭脸。

188

地菜蛋

儿时回忆(189):地菜蛋。阳春三月三,地地菜煮鸡蛋,吃了能把地踩烂。地地菜就是荠菜。吃地菜蛋,据说一年里不头痛。在老家三月时,地地菜一般都已开花。采一把地地菜洗净,放锅里和鸡蛋一起煮后把鸡蛋捞出压碎或剥壳,再放锅里泡着,以便地地菜药性清香全进鸡蛋。那时三月三,母亲借鸡蛋也要煮给家里人吃。

189

灾猪肉

儿时回忆(190):灾猪肉。那时候农村养猪不容易。如果辛辛苦苦养的猪生病没救了,一般不会白白等着猪去死,而是趁猪还有气时就悄悄把猪杀了,然后烧木粉烟慢慢把猪肉熏得金黄黄的,自己吃或者偷偷卖一些出去。大家把这种熏得很香的猪肉叫灾猪肉。吃时放点狗屎柑叶子和辣椒等爆炒,味道一点不亚于现在的乳猪。

190

背河沙

儿时回忆(191):背河沙。村小操坪有个较大的浅土坑,平时铺些稻草或包谷杆好让孩子们玩跳高跳远。为让它成为真正不伤脚的沙坑,村小组织稍大的孩子到村后乌巢河古妖潭电站附近挑河沙。那天家里撮箕大人要用,我只得空手跟去。没有撮箕我就脱下长裤,把裤腿扎紧灌满沙,背了两裤腿河沙回来,为沙坑出了点力。

191

苕  浆

儿时回忆(192):苕浆。老家把红薯叫苕。把苕切成颗粒,加水放木盆里使劲搓揉,用纱布把苕水过滤到另一木盆后,将纱布里的苕渣再次搓揉过滤,如此反复。苕水沉淀后,把上面的水倒掉,剩下的就是苕浆了。把苕浆凉干成粉末后储存起来。吃的时候把苕浆兑适量水搅匀,放锅里加油盐慢火煎熟至饼状,切块吃滑嫩可口。

192

线  蜡

儿时回忆(193):线蜡。家里的竹针线篮里,总有一坨上面纵横布满沟沟壑壑,用黄色蜂蜡做的样子很难看的线蜡。它的主要作用是大人做针线活时,用线在上面来回拉几下以便让线光滑平顺。自从发现这个宝贝,就经常偷用在自己的物件上:各种玩具的线绳都上蜡!感觉上蜡后线绳韧性好一些,特别是风筝线不太容易断。

192

滚石头

儿时回忆(194):滚石头。去乌巢河猴子壁砍柴,挑柴至半山腰休息时喜欢从陡山坡向下面河谷滚石头玩。一次同去的是村里的哑巴玩伴,我刚滚一块石头,就听见下边传来惊慌失措的叫声,随后一对夫妇爬上来:原来有人在坎下割柴草!我一急,指着哑巴。哑巴满脸通红脖子青筋直冒呀呀叫唤。欺负哑巴说不出,内疚至今!

194

老房子

儿时回忆(195):老房子。在乡下的十年,一家人一直住在爷爷留下的老房子里。老房子由东南北三面平房和西面高出平房很多的保家楼围成一个封闭的小宅院,大门朝南开,有石级向下通向外面。保家楼有三层木板楼,楼层之间靠固定木板梯上下,每层空间不大。在这里我度过了整个童年,抹不去的记忆都留在了保家楼。

195

育  秧

儿时回忆(196):育秧。乡下的一些农活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比如水稻育秧:把稻种倒进桶或盆里,倒水搅合让干瘪的种子浮上来去掉,然后把选好的稻种放进斛桶浸泡。把泡发好的稻种均匀撒在平整好的秧床上,插竹棍弯成半圆棚用薄膜盖上。每天早上把薄膜棚的两头揭开透气,以免烧秧。一周左右,就可以扯秧插田了。

196

扯笋子

儿时回忆(197):扯笋子。谷雨前后竹笋见风长,这个时候是老家扯笋子的时节。老家楠竹、水竹、山毛竹都有,数山毛竹最多。钻进山坡毛竹林里,到处都是山竹笋。老话讲扯笋容易剥笋难,剥竹笋也讲究技术:把笋尖分成两股,一股用食指绕一圈往下卷,笋壳就剥去了一半,另一半照此剥去。熟练者一会就能剥一大堆。

197

擂笋子

儿时回忆(198):擂笋子。那时候最喜欢吃擂笋子:焖饭时把竹笋放在饭上,饭熟时笋子也熟了。把熟笋撕成细条,放进擂钵擂成笋泥,拌上油盐辣椒,一筷子笋泥能下一碗饭;此外笋子打酸汤也让人难忘:把竹笋切段排碎,加一碗辣酸青菜汤放锅里煮开,酸辣香全在里面,很开胃而且解乏。最土吃法更能享受竹笋的原味。

198

草籽花

儿时回忆(199):草籽花。农田过冬前撒上草籽,待到春来,绿油油草籽田里到处都是肆意开放的淡紫色草籽花。小孩子放牛打猪草时在草籽田里撒欢追逐打滚,采摘夹杂其中的菜苔生吃。累了躺在草籽花丛中,闻着草籽花的清凉气息,在阳光下吹着微风还真能睡着。记忆中的家乡,春天的时节就是一垄垄一片片的草籽花。

199

草籽花之二

儿时回忆(200):草籽花之二。草籽花不是观赏花,也非经济作物,而是作为肥料撒播的。灌水犁田时,草籽花也随着铧犁被翻埋进泥土里,成了田地底肥。草籽茎叶水嫩,但过量食用会肚腹胀气。记得母亲只敢偶尔采回一小把,去掉花叶炒来当菜吃。如耕牛大量误吃,人们就会用刺杉树条狠抽其腹部散气,不然会肚胀致死。

200

搭田坎

儿时回忆(201):搭田坎。小时候很喜欢看大人搭田坎。那是插秧前整理水田的一道重要工序:一防水田漏水,二可在上面点种黄豆、豌豆等作物。搭田坎时用搭耙将田里的泥抓起来,筑到田坎上,然后用搭耙齿斜抹出几道棱印。一丘田搭完,田坎边整齐的一溜搭耙印,近看远看都赏心悦目。常常蹲在田边一看就是大半天。

201

喂猪食

儿时回忆(202):喂猪食。打回来的猪草,洗净剁碎放锅里加水煮。熟后拌上米糠用木棍搅匀就成猪食。大约十岁左右,就已经可以帮家里煮猪食喂猪,而且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做完。不过把一桶猪食从灶房提到猪圈有点吃力,所以每次只提半桶。只是后半桶还没来得及提到猪圈,猪就把前半桶吧嗒完了,哼哼哼拱拦直叫。

202

坟地鬼火

儿时回忆(203):坟地鬼火。夏天夜晚,喜欢在家门前不远的小河沟石板桥上乘凉,一边听大人说话摆龙门阵。对面远山坡是一片坟地,常看见有蓝阴阴的火点闪烁,若隐若现,飘忽不定,乡下都说是坟地鬼火。每次看见都一阵头皮发麻:虽然不相信有鬼,但心里就是怕鬼。眼睛盯着那边看,身子却不由自主往大人身边靠。

203

乒乓球

儿时回忆(204):乒乓球。那时出了个乒乓球世界冠军梁戈亮,全国就掀起了乒乓热,其热度现在很多人难以想象:简陋的水泥台甚至门板垫几块砖就是球台;中间摆几块砖或架根木棍就算球网;球拍是自己用木板削的(胶皮球拍简直是奢侈品)。台少人多还得排队。虽然大半天才能轮一拍子,但大家也围着球台耐心等着。

204

劁(qīao)猪

儿时回忆(205):劁(qīao)猪。即阉猪。小猪要阉割后才会一心一意傻吃闷睡,安心长肉增膘。劁猪匠用膝盖把小猪崽按在地上,拿叼在嘴里的锋利小弯刀快速在小猪后肚皮上划一小口子,揪出一点东西切掉。劁猪匠一抬膝盖,小猪立马翻身而起,飞跑回猪圈去了。整个劁猪过程干净利索,刀口只拿水拍拍,也不用缝合。

205

捡鸡蛋

儿时回忆(206):捡鸡蛋。母鸡下完蛋会咯咯哒地叫,这时要抓点谷子或包谷作为奖励去喂它。趁母鸡跳出鸡窝啄食没注意,就可以去鸡窝捡热乎乎的鸡蛋了。捡鸡蛋不要一次都捡完,一定要留一个作为引窝蛋。因为没有引窝蛋,有的鸡会跑窝去别的地方生蛋。把捡来的鸡蛋埋放进草木灰仓的灰堆里,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

206

破黄鳝

儿时回忆(207):破黄鳝。把田里抓来的黄鳝洗干净。先用手指扣住黄鳝把它摔晕,用锥子把黄鳝头扎住固定的木板上,再用锋利的碎碗片由头部往下把黄鳝肚子划开,取出内脏丢掉。在乡下一直有黄鳝不吃头尾的说法,所以切去头尾就大功告成了。破了的黄鳝不要再用水洗,黄鳝血很有营养,直接入锅煎炒味道更加鲜美。

207

偷腊肉

 儿时回忆(208):偷腊肉。记得有一次大人去赶场,留下我和三弟两个人在家:赖在床上看连环画。中午时饿了,起来一个人偷偷去灶房爬上灶台,用刀把挂在熏架上的一坨腊肉在中间割了一小块出来,担心被大人回来后发现就用腊肉的黑油烟把割的地方抹黑。在床上和三弟一点一点撕着瘦腊肉丝吃时,骗他说那是麻雀肉。

208

伯  妈

儿时回忆(209):伯妈。吴家地主遗孀,按辈份我叫伯妈,孤身住我家旁边的土屋里。我父亲在外工作,母亲一人在生产队挣工分支撑整个家庭很辛苦,小脚伯妈总来家里和母亲拉家常,给了母亲各种安慰。多年后一次春节吃完年午饭,我们几兄弟聊起伯妈,感慨万千后给远在醴陵的伯妈打电话,但伯妈已老得说不清话了。

209

抄  家

儿时回忆(210):抄家。下放前家住凤凰县城奇峰寺下兵房弄子的一个四合院里。记得有一天很多人突然闯进家里,把房间的一块块楼板都撬起来找东西,应该就是文化大革命时的抄家,现在想来大概是和当时在农业局工作的父亲有关。母亲搂着我站在一边不敢吭一声。那些人找什么以及是否找到他们要的东西都不记得了。

210

抓蜈蚣

儿时回忆(211):抓蜈蚣。蜈蚣有剧毒,但发现蜈蚣还是敢去抓:手指按住蜈蚣头部,捏起来用东西把毒牙弄断就不怕被咬了。把抓到的蜈蚣用开水烫死,找一薄竹片两头削尖,插入蜈蚣头尾绷起来慢慢晾干。抓蜈蚣主要是可以拿到公社收购站去卖,换回一点油盐钱;也可以用蜈蚣泡成药酒,涂抹治疗身上淤血或无名毒肿。

211

找  猪

儿时回忆(212):找猪。有天晚上家里猪不见了,父母就出去找。我和三弟趴在保家楼最高的窗口等着。那晚月光朦胧。过一会父母没找着猪返回来站在屋下商量。我和三弟就对父母喊:问你们旁边的那个人啊!没料想母亲回答:哪里有人啊?我和三弟吓得赶紧溜下窗户躲进被窝里了。乡下说小孩能看见大人看不见的东西。

212

草鬼婆

儿时回忆(213):草鬼婆。草鬼婆即会放蛊的妇人。据说,草鬼婆体内有蛊虫,一旦聚多,就得放蛊,否则会祸及自身。草鬼婆放蛊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植物。如人不幸被放中,至少也要病一场;如树木中了蛊,则会干枯而死。小孩子是不敢从被认为是草鬼婆的家门前走的,如万不得已,也是边吐口水边飞跑而过。

213

偷  钱

儿时回忆(214):偷钱。自己偷偷买了个塑料钱包,但没有钱装。有天夜里偷了母亲一元钱,换成十几张角角分分,鼓鼓地装在里面,心里很有成就感。其实母亲当晚目睹了我行窃的全过程,不点破而已。隔天吃饭的时侯,母亲突然问我前天夜里做了什么,我一急,直接就说没有偷钱!母亲不再追问,我却羞愧得不敢抬头。

214

蜘蛛窝

儿时回忆(215):蜘蛛窝。在乡下对小伤口的处理有很多土办法,其中之一就是用蜘蛛窝止血。蜘蛛窝一般多在木板门缝处,土砖接缝边等较暗处有,大小有如硬币。把有杂质的表面揭掉,里面是很干净的细密得像现在止血纱棉的蛛丝,白白绒绒的。把蜘蛛窝撕下来,绕盖在伤口处,就能立马止血,也可消炎利于伤口愈合。

215

不认帐

儿时回忆(216):不认帐。几岁时随母亲走亲戚。那时穿着背带裤,外面套一件松紧裤。玩耍时突然感觉肚子不对,赶紧跑茅厕,但背带裤扣子来不及解,就稀里哗啦了。把里面的背带裤脱下丢在茅厕里,穿着松紧裤继续玩。亲戚拣回洗了交还母亲。母亲问我:你裤子呢?不知道!那茅厕捡来的的裤子是不是你的?不是的!

216

代销点

儿时回忆(217):代销点。村里大队部里的代销点,是全村打酱油买盐的地方。那里总有几个玻璃罐罐,里面是玻璃糖和饼干。有时实在馋得不行,就从家里偷抓点米藏在口袋里去那里换糖和饼干吃。帮家里打一角钱酱油,会要代销点的人少给点,扣一两分钱换糖,甚至扣下一分钱买一点点醋,空口喝下,也能哄嘴一阵子。

217

带四弟

儿时回忆(218):带四弟。十岁时四弟出生。大哥挣工分,三弟负责放鹅鸭,我则专门负责带四弟。因为抱不动,母亲就用背带把四弟绑在我背上,所以我在哪里玩都背着四弟。一次野外翻地枇杷,累了把四弟从背上解下来让他站着,没想到他竟然迈腿走了一步,一高兴就逗他走了几个来回。是我目睹四弟迈开他的第一步。

218

竹子开花

儿时回忆(219):竹子开花。小时候见过竹子开花。家对面的第一生产队边上几户人家房屋旁是一片很茂密的竹林,我们小孩子常钻进里面用弹弓打鸟玩。记得有一年竹林里竹子突然开了很多白或者紫的花。从没见过竹子会开花大家都去看稀奇。事后有老人背后说竹子开花是年成不好的预兆。不久那一片竹林就全部枯死了。

219

地蜘蛛

儿时回忆(220):地蜘蛛。和父亲抓过地蜘蛛。地蜘蛛不结网捕食,而是在土中挖个洞,趴伏在洞口等待猎物。它的洞口常有一个伪装得很好的活动盖子,掀开盖洞口才被看见。一般可用狗尾巴草把它钓出来,不过有时洞很深,得用工具挖才能抓到。抓地蜘蛛是因为当时有个人身上长了毒疮,父亲给他治时需用地蜘蛛入药。

220

摔四弟

儿时回忆(221):摔四弟。四弟会走了,我也轻松不少,再不要随时背着,可让他下地自己玩。但不久就出事了:在大队部大门前平台上,他蹒跚着一个人玩,还往平台下面扔小石子。刚会走把握不好重心,他一下从几米高的平台摔了下去。所幸他围着棉围片,着地处刚好是泥地,虽没有大碍,但四弟因此半年都不敢迈步。

221

挑  水

儿时回忆(222):挑水。放学后帮家里挑一担水存放水缸里是我每天的任务。水井离家有一段距离,且水桶很大,我只能挑半桶,得走两趟。奶奶夸我,顺口说以前我太爷爷喝水很讲究,只喝挑水人前桶的水,因为担心挑水人放屁,后桶水有臭味。我就问,那挑水时换肩,后桶变成前桶怎么办啊?奶奶不回答,只拿眼瞪我。

222

耙田抓鱼

儿时回忆(223):耙田抓鱼。秋收后的稻田有时也蓄水养鱼。开春犁完田后,要把泥整平,叫耙田。耙田很好玩,几个来回就能把水里的鱼搅得昏头昏脑,小孩们就跟在后面捞小杂鱼。大鱼是生产队的,不准抓。不过我自有妙计:水中摁住大鱼,抠烂鱼鳃,鱼就差不多完了。埋入泥里,做上记号,趁天黑没人再偷偷取回来。

223

鸭  客

儿时回忆(224):鸭客。即以放养鸭子为业的人。秋收时节,就会有鸭客从外地浩浩荡荡地赶着大群大群的鸭子,放到收完稻谷的田里,让鸭子吃散落的谷粒。看见这么多鸭子,小孩子总是心里痒痒的,老是想打点坏主意,只是鸭客看得紧,始终不能得手。不过,有时能在鸭群经过的地方拣到鸭蛋,多少就看自己的运气了。

224

杀  牛

儿时回忆(225):杀牛。那时牛不能乱杀,只有老得不能耙地犁田,才可以宰杀分肉吃。分肉时好坏搭配摊成小堆,各户抓阄拿取。牛角作为奖励分给杀牛人,牛皮则用竹子撑开凉干。最后生产队支起几口大锅,把已剔得差不多的牛骨煮了,让孩子们啃着解馋。大人一般不和孩子争抢,大多是喝一点汤,或盛一碗拿回家去。

225

驱  骇

儿时回忆(226):驱骇。小孩子受惊吓,乡下自有其土法:一是从锅底抹些锅烟子,在小孩子眉心处画个十字,口中念叨:讨点黑药药,崽崽不骇错!二是煮熟一鸡蛋,带壳压扁后裹一银器,用布包着按在孩子肚脐眼上。如银器发黑,就是骇已被驱除走了,且银器发黑程度说明孩子受惊程度。土法代代传,想必有它的道理。

226

梦里捡钱

儿时回忆(227):梦里捡钱。小时候经常重复做这样一个梦:在地上看见有一枚硬币或铜钱,然后就蹲下来捡。一捡起来又看见前面的土里还埋有很多,而且一堆一堆的,于是就手忙脚乱不停地挖不停地捡,但怎么捡都捡不完,一急就醒了。在乡下有这样的说法:做梦捡钱是你上辈子的后人在祭祀烧纸,你在梦里感觉到了。

227

防空演习

儿时回忆(228):防空演习。六九年珍宝岛事件中苏交恶。毛泽东要准备打仗的最高指示,引发了全国的备战运动。虽然五岁,却清晰记得晚上突然响警报,呜呜声中大家往凤凰县城奇峰寺山脚的沙湾跑,躲进靠河边的防空洞里。其间有飞机飞过,并撒下很多传单。在我当时的眼里,防空演习就是大人小孩在一起玩躲猫猫。

228

子  弹

儿时回忆(229):子弹。姨姨那时是凤凰杜田民兵,实弹打靶后都给我捡回子弹壳。有一次她给了我几颗真子弹。我把子弹拆卸,看到了里面铅笔芯似的火药和撞槽的结构,于是用喷雾器杆做枪管,套上弹壳自制了一把能发射的枪。虽然自己用硝加硫磺和木炭配制的火药威力不大,但也能达到一抠板机就能瞬间发射的效果。

229

扯戽蓬

儿时回忆(230):扯戽蓬。如地势高于灌渠的秧田干旱缺水,要取水那时一般都是扯戽蓬。戽蓬用篾片藤条柳条编成斗状,戽蓬口两边各系两根长绳。使用时两人相对站立,让戽蓬在下面蔸满水后同时拉动绳子,带动戽蓬向上抛出,把水倒进上面缺水的秧田。如此反复,上面的秧田就慢慢有水了。扯戽蓬是非常累人的农活。

230

水凼戽鱼

儿时回忆(231):水凼戽鱼。田里水不多的时候,小鱼泥鳅黄鳝等都往低处的水凼聚集。小孩喜欢这时候去水田里戽鱼:先用泥在周围筑一个圈不让其他地方的水流进来,然后大家一起用手往圈外戽水。慢慢地水凼里的水越来越少,鱼虾泥鳅黄鳝就露出来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去抓。虽然满身是泥,却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了。

231

竹尖扎脚

儿时回忆(232):竹尖扎脚。和同伴去悬崖砍柴,从高处往下跳,感到脚底热一下脚就不能动:一根竹尖深扎进了脚底。开始也不觉得什么,趟水过河时才感到钻心的痛,挑柴爬坡就走不动了。同伴把自己的柴每挑一段就回来接我。到山顶平地时天已经黑透,勉强挑着柴往家挪,半道遇见母亲来接时,一下就很委屈地哭了。

232

治脚伤

儿时回忆(233):治脚伤。竹尖扎脚回到家,奶奶马上用桐油烤热烫我伤口,不几天就愈合。过些日子,伤愈处破口流出脓,挤掉也不痛,反反复复。暑假去县城,脚伤又流脓。父亲去喜鹊坡采了一些草药捣成糊敷在伤口上。晚上睡觉感觉痒,起来看伤口露出火柴棍大小已经溶化变黑的一小节竹尖。取出来从此就不再痛了。

233

竹子水

儿时回忆(234):竹子水。痰黄咳嗽不止,乡下说是热咳,母亲就按父亲教的方法给我烤竹子水喝,非常管用:砍几节新鲜竹子,劈成两半,去掉两头的节放在火上烤,慢慢两头就会吱吱冒出淡黄色的竹子水,不一会就有小半碗。竹子水略带苦味,可以兑点水喝下去。多年后问过父亲,如痰白寒咳则不能喝,因为竹子性寒。

234

吃羊肉

儿时回忆(235):吃羊肉。村里哪家有红白喜事,招待客人最好的菜就是山羊肉炖萝卜。不过那时山羊肉膻气实在是太重了,只能趁热吃,不然膻味重得难以下口。吃完好几天满身都是羊膻味,老远就能闻着。吃了羊肉的小孩子则恶作剧故意用嘴对着别人哈气恶心人。到后来有了羯羊代替山羊,那噩梦般的膻味才慢慢消失。

235

老桑树

儿时回忆(236):老桑树。家门口小河沟边,有一颗老桑树。总喜欢爬那棵桑树,因为桑树不太高,容易爬上去,更主要是桑树枝很柔韧,站或坐在桑树枝上,晃悠也不会断,很享受那种感觉。桑树会结很多起初很硬由绿转红再变柔软的紫色桑葚。坐在树枝上摘桑葚吃是另外一种享受,只是吃完后嘴巴牙齿手指都是紫黑色。

236

打  狗

儿时回忆(237):打狗。打狗即杀狗。那时养狗不是拿来当宠物,而是看家护院,再就是打了吃肉。打狗不动刀,通常用绳子打个活套摊在地面上,里面放点吃的,趁狗吃东西时猛拉绳子套住狗脖子。把狗悬吊起来用木棒对狗鼻狠敲。之后烧稻草把狗毛惔干净。打狗现在看来残忍,但贫穷年代人们能想到的就是先填饱肚子。

237

鱼藤精

儿时回忆(238):鱼藤精。鱼藤精是当时的一种农药,滴一些到水里能让鱼缺氧而短时间浮出水面,这样就容易抓了。一次有人在村后乌巢河古妖潭河段用鱼藤精闹鱼。听到消息附近村寨大人小孩都赶去那里抓鱼,绵延好长的河谷都是抓鱼的人。我也跟着去了,收获不小。不过砍藤条穿鱼时把左手背砍了一刀,留下一个疤。

238

米达尺

儿时回忆(239):米达尺。家里的针线篮里,有一把米达尺:就是平时量长度的尺子。记得是竹片制成,上面有刻度,用久了已磨得很光滑。对它的记忆,不是大人用它量东西,而是做错事母亲生气会拿它打人。那时候很怕那把米达尺,因为它打人很痛的。至于为什么叫米达尺,多年后学了点英语才知道是meter尺的音译。

239

刮  麻

儿时回忆(240):刮麻。在乡下麻绳麻线因其韧性用途很多,从高强度的抬岩小到纳鞋底都用得上。刮麻丝很简单:先从麻杆上把麻剥下来,在水里泡软后右手拿半圆的刮片摁在麻片头部,左手快速拉动把外层皮刮掉剩下青黄光洁的麻丝,然后挂在竹竿上慢慢晾干。喜欢看大人刮麻,不过听刮麻吱吱的声音,牙根就直发痒。

240

吃黄瓜

儿时回忆(241):吃黄瓜。黄瓜乡下那时基本都是生吃。屋后围有一个小小的菜园,每年家里都种有几蓬黄瓜,几乎天天都要去看看。等到结的黄瓜可以摘了,就揪下来把尾花和刺抹掉,洗都没洗就放在嘴里生吃。有时也换点花样:用菜刀切成两段,再用筷子蘸点盐捅到黄瓜里面,或者干脆切成两半直接在上面抹点盐生吃。

241

插田栽秧

儿时回忆(242):插田栽秧。插田栽秧是季节性非常强的农活,到时间就得完成,不能耽误农时,所以生产队安排哪些天插秧,都是不管天晴下雨“亮了干,黑了散”地赶时间。插田栽秧时,小孩子也要帮忙。为了节约时间,午饭都集体送到田间地头。一直都记得披蓑衣戴斗篷和大人们在雨水中就着煮黄豆吃插秧午饭的情形。

242

捞浮萍

儿时回忆(243):捞浮萍。有水的地方基本都有浮萍,特别是水不流动的秧田和水塘。浮萍一般翠绿色,有些略带暗红,一片一片的。鸭子喜欢吃浮萍,放学后把家里养的鸭子放到秧田或水塘里去,鸭子就伸长脖子贴着水面呱呱呱呱抢着啄。放鸭子食浮萍时顺便用网兜捞一些带回家让鸭子加点餐。鸭子喂浮萍长得又快又好。

243

赶场吃面

儿时回忆(244):赶场吃面。赶场即赶集。十多里外的阿拉公社隔周可赶场,人们都去互换点生活用品。总盼着被带去赶场,因为大人忙完可以带去吃一碗面。饭店总是人最多的地方,大家都挤在那里抢着吃面,只有赶场才能吃到面条。后来村里的人干脆把赶场说成吃面。“今天你们几个这是去哪里啊?”“去阿拉吃面去”。

244

石板葬

儿时回忆(245):石板葬。那时乡下有一习俗,夭折的婴儿不能用棺材埋。趁夜晚无人找一处常有人走的路段,掀开一石板,挖一小坑放入包裹的婴儿尸体,石板还原任人踩踏。村里老一辈人说:人小鬼大,需千人踩万人踏才能将其镇住;不用棺材意味着不把它按成人对待,这样才能让其尽快投胎转世,不留恋那无缘之家。

245

过端午

儿时回忆(246):过端午。端午前一天晚上母亲就忙着包粽粑:把撕细的棕嘎叶绑在凳子靠背上,用粽粑叶包好一个就扯一根棕嘎叶捆扎紧挂成一堆,煮熟用饭箱挂在灶房。端午早上,奶奶用一些雄黄粉融进水里,让小孩帮忙把雄黄水在房子的旮旮旯旯都撒一些,说是驱蛇辟邪赶晦气。做完了这些才可以吃早已盼望的粽粑。

246

浆衣物

儿时回忆(247):浆衣物。那时候乡下经常浆洗衣物:把洗净的家织布衣物浸泡在米汤里,使劲搓揉透,抖尽饭粒等杂物抻平晾干。用米汤浆洗衣物的主要好处:一是家织布为纯棉容易皱,浆洗晒干可以使其平展,虽然里衣初穿上去有壳的感觉,但捂热后家织布变软很贴身;二是浆过的衣物,上面的油泥汗渍很容易洗干净。

247

泥鳅症

儿时回忆(248):泥鳅症。母亲有一次得了一种乡下叫泥鳅症的病:全身无力头疼,恶心呕吐,和中暑伤寒的不同是身体感到一会冷一会热。隔壁伯妈用手指关节狠刮母亲肩背,被刮处竟然隆起如泥鳅一样在皮肤下串动,快速用大拇指猛掐泥鳅两头,反复几次泥鳅消失,然后再刮肩背其他部位。不吃药打针休息几天就好了。

248

学洛塔

儿时回忆(249):学洛塔。农业学大寨,在湖南还要学洛塔。湘西龙山洛塔公社战天斗地背砂石下天坑堵阴河水灌溉农田的事迹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之所以记住这篇课文,是里面有阶级敌人吓唬人们下天坑说的话:搞不得,搞不得!天坑里有瘴气,有蟒蛇!这后来成了我们的口头禅,说某某事不能做就摇头晃脑念叨这几句。

249

胳肢窝打屁

儿时回忆(250):胳肢窝打屁。小孩子喜欢互相捉弄,其中之一就是用胳肢窝打屁:把手掌张开夹在自己的胳肢窝下,胳膊快速上下不停压迫手掌,就会发出噗噗噗的屁声。经常是趁人不备,凑到别人脸前面放一串响屁后跑开。被放的人自然不甘心,就会找机会扳回来。有时候几个聚在一起比赛打屁,看谁的屁响、个数多。

250

杏核哨子

儿时回忆(251):杏核哨子。吃完杏子,经常挑出最饱满的杏核自己做哨子吹:把杏核沾点水按在磨刀岩上使劲来回磨动,直到杏核露出一个小洞,然后用针一点一点把里面的杏仁捅碎掏干净,抵在下唇不断试吹以便调整孔洞大小,很快能吹出响亮声音的哨子就大功告成了。杏核也可两面磨洞,含在唇齿间吹时则哨声悠长。

251

田  螺

儿时回忆(252):田螺。那时的田螺都是野生,也很多。顺着田坎走几丘田,不用下水,就能拣回一堆。拣回的田螺,放水盆里养几天待其吐尽泥沙,捞出用滚水小煮,螺盖即自然脱落,再用针把螺肉挑出,内脏全去掉。用草木灰反复搓揉螺肉,去除黏液后冲洗干净。母亲炒螺肉,总放点鱼香草,不仅去腥,更有一股清香。

252

捡  粪

儿时回忆(253):捡粪。童年干得最多的活就是捡粪:带上撮箕,在路上、田埂等地到处找畜牲粪,只要看到就像找到宝贝似的用粪夹扒拉进撮箕,带回倒进自己家里的粪坑积沤肥料。最高兴的是捡到牛粪:一大堆还不臭。有时干脆跟着牛屁股,看见牛尾翘起就赶紧去接牛粪,往往能有大半撮箕,这样当天任务就差不多了。

253

捞虾米

儿时回忆(254):捞虾米。白天忙完生产队的活,母亲有时会趁着月光去村外捞虾米为我们改善生活。为了壮胆,总带着我去。母亲在水里用虾篓贴着水底逆水推,不时托出水面查看,里面就有活蹦乱跳的河虾。我在岸边用手电照明,一边用篮接虾。半夜了月亮隐入云层,山路上有手电光闪闪烁烁,那是我和母亲赶路回家。

254

干虾米

儿时回忆(255):干虾米。捞回的虾米,挑拣干净焙干呈红色,只放点盐就可以吃:嘴里嚼上几只,干鲜味香浓。老家乡下现在捞这种溪流河沟的野生虾,大多是拿来卖了。城里小巷胡同,时有些眉清目秀、落落大方的小姑娘,背着背篓,挎着竹篮,向人兜售虾米。有的论包卖,有的则用小碗量售,多点少点,也不去计较。

255

自留地

儿时回忆(256):自留地。那时生产队给每户划留一小块地,供各家栽种点蔬菜之类的东西。每天队里收工后,自留地就有很多忙碌的身影。一年到头全家蔬菜都得靠自留地,上心料理也是自然。不过料理自留地可是勤快活,所以有的自留地常年郁郁葱葱,有的则相反。乡下说会不会过日子,从各家的自留地就能看出一二。

256

自留地之二

儿时回忆(257):自留地之二。家里的自留地,栽种最多的是辣椒和红薯。辣椒既可调味也是下饭主菜,自留地里肯定得有辣椒;种红薯则是要靠它来填补口粮不足:全家仅有母亲一人挣工分,年终分得的粮食自然不够吃,平时得用红薯切成颗粒拌着煮饭。现在很多人喜欢吃红薯,我却不再沾边,也许就是那个时侯吃伤了。

257

拍响叶

儿时回忆(258):拍响叶。经常玩但忘记叫什么了,也许本来就没有固定叫法,暂且就叫拍响叶吧:摘一片较薄的叶子,一般是田坎边的黄豆叶或者地里的红薯叶,放在左手没握紧的拳头窝上,右手使劲一拍,叶子被冲破并发出很响的一声啪。抓一把叶子,几个凑在一起比谁拍的响。对于那时乡下的孩子,快乐其实很简单。

258

狗狗毛

儿时回忆(259):狗狗毛。农村各种野草中,对狗狗毛最有感情:抓到的小鱼泥鳅,扑来的蚂蚱蜻蜓都会用狗狗毛串起来,因为它茎长光滑,尾巴能托住东西。用它编成小兔小狗放在地上打斗也能玩半天。把狗狗毛的籽搓下来,散在地上有点像狗蚤,用嘴对着它们不歇气地长声喊,它们会像小虫子一样不停抖动并串来串去。

259

万金油

儿时回忆(260):万金油。万金油是那时的一种万能药:大小如一元硬币的红色小盒,很难打开的盖子里面是像黄蜡一样的药膏,闻起来有很冲鼻子的清凉气味。无论头痛脑热、蚊虫叮咬,还是皮肤瘙痒、疲劳醒脑等等,人们都会用万金油涂抹一点,可谓包治百病。据说万金油就是很多年之后大家都喜欢用的清凉油的前身。

260

桃树屎

儿时回忆(261):桃树屎。乡下的老桃树干上,经常有一坨一坨透明发亮如琥珀一样的东西,大家都叫桃树屎。桃树屎有点发粘,但粘性又不及蜘蛛网可以用来点知了蜻蜓,所以只拿来搓揉着玩。有一次拉肚子比较厉害,大人就从屋后桃树上揪一些煮水让我服下,心想是屎死活不肯喝。最后是屁股被打痛了才勉强吞咽下去。

261

学游泳

儿时回忆(262):学游泳。仍然记得自己学会游泳的情形:夏天时常泡在村子小河沟上游的拦水坝里玩。水不深,但有的地方也漫到脖子。水里泡一阵,上岸晒一会又跳进去,能玩一整天。那天跳下去,竟发现水到了下巴!心一慌,身体猛力往上串,双臂使劲扑腾打水,每扑一下竟都能浮起一点点!就这样无意间大功告成!

262

纸风车

儿时回忆(263):纸风车。撕一张作业本,对折裁成正方形,沿对角分别对叠,然后把折叠痕剪到离中心大半处,把四个角用饭粒在中间粘连起来,用图钉或小铁丝从中间穿过,不紧不松固定在小竹棍上,纸风车就做成了。将风车举起来,迎风奔跑,风车就会哗哗转动;或者手拿风车躺八字不停挥动,风车也会欢快地旋转。

263

理  发

儿时回忆(264):理发。乡下理一次发不容易,所以母亲要在县城工作的父亲买来推剪、发剪,自己在家给我们理。怕理发,因为推剪有时夹头发很疼,所以每次都是在母亲呵斥下才勉强坐下。左邻右舍知道家里有理发推剪后,有时把孩子送过来,母亲也乐意帮忙。到后来,我也学会给一些小孩理发,而且还理得有模有样。

264

长癞子

儿时回忆(265):长癞子。有一次把帽子借别人传染了癞子。痒得忍不住就用手挠。挠破出血结痂更痒,更忍不住挠。结果头上长癞子的地方头发都没了,一块一块的。母亲没办法就带我去县城找父亲。父亲察看后便从喜鹊坡摘了一些苦楝子,去掉果肉焙干研成粉末,掺水调成糊状涂抹在患处。几日后脱痂全好,再不复发。

265

上小学

儿时回忆(266):上小学。五岁半母亲就让我去大队小学读书。第一天去,兴奋不已:斜背小黄书包,就往学校跑。在一人家门前的小水沟边摔了一跤,头撞在一石板角上,脑门裂一血口子。旁人抱我回家后,母亲用毛蜡烛止血,又包扎一下。见我不哭了,就问还去不,我忍痛点点头。第一天上学,就是脑袋缠着纱布去的。

266

煮  饭

儿时回忆(267):煮饭。那时用柴火灶大锅煮饭,对于八九岁的我可不容易。因为灶膛烧的是柴草,一把草烧完得赶紧添,不然火就断了,所以得灶前灶后两头顾。再就是土灶台宽大,搅锅和榨米汤得站在小凳上才够得着。好几次都煮了夹生饭:盖锅盖焖饭时,只记得用湿布条把锅盖边扎紧,总忘记要添把火才能让饭熟透。

267

秧  鸡

儿时回忆(268):秧鸡。那时水稻田有一种叫秧鸡的鸟,腿细长。如果某丘田里有,往往是公母一对。一到傍晚,秧鸡就会叫,声音很奇特:咚~咚~咚。秧鸡也蠢,割稻时它不知道飞走,只晓得往里躲,直到只剩一小片稻子才拼命往外串,大家就追着去抓,很快就逮住,因为蠢秧鸡跑一段距离会鸵鸟一样头扎进水里不动了。

268

躲  雨

儿时回忆(269):躲雨。一次和大哥去山坡自留地挖红薯,突然下起了雨,就躲在一块伸出去很长的大石头下。看雨不停,便把堆在那里的稻草铺开坐下。雨继续下,哥干脆躺着睡觉,我却静静地看雨。看着外面哗哗的大雨,心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舒适感。下雨天喜欢享受雨带来的莫名惬意,有人说是心底里在期盼着什么。

269

学画画

儿时回忆(270):学画画。小时侯喜欢临摹连环画里的人物,颇得旁人的赞赏。四年级时,村小来了一位姓谭的公办美术教师,就总赖在他房里看他画画。有一次,他让我画点东西给他看,没想到他就到家里来和母亲说,要教我画画。从他那里我知道了素描、速写,也知道了油画、水彩和水粉、国画这些东西。感谢谭老师!

270

印褂褂

儿时回忆(271):印褂褂。得了件白褂褂(背心)特别高兴,心想如果褂褂前后有红色数字就更好了,因为那时流行背心上印数字号码,于是自己动手:在纸片上刻好自己喜欢的空心数字,铺在背心上用红墨水细细填抹,晾干穿上神气极了。没想到红墨水一洗就把白褂褂染得一塌糊涂。母亲每次洗衣看到它都要把我骂一顿。

271

网鹌鹑

儿时回忆(272):网鹌鹑。跟着村里大人们网过几次鹌鹑。黄昏时在长满低矮杂草的小山包上三面悄悄地围网。网不高,也没拖地,因为鹌鹑不善飞,扑腾一段距离才能飞高。安置完毕,人们从山包没网的一面开始围猎:一边大声“噢~噢~噢”地吼,一边向前移动且用棍子扑打草丛。鹌鹑受惊纷纷朝有网的方向飞,结果撞网成为猎物。

272

鹌鹑拔毛

儿时回忆(273):鹌鹑拔毛。围网捕获的鹌鹑,一般都是当场趁活拔毛:用小管子插进鹌鹑喉咙,像吹气球一样把鹌鹑吹胀起来,再用线把脖子扎紧。鹌鹑皮变鼓变薄毛就容易拔掉拔净。其实这样拔毛最主要的原因,是乡下认为鹌鹑血很补人又不可多得,自然舍不得动刀放血。让血留在鹌鹑体内,吃起来不仅味道更好,而且也更有营养。

273

三不跳

儿时回忆(274):三不跳。三不跳也叫半夏,是除了金银花、麦冬之外可以挖它的圆形根茎卖点钱的药材。三不跳多生长在土质松软的地方,也很容易识别,只要看它那很特别的三片裂叶就行。三不跳开花时,花穗包裹在紫色花苞里,摇摇曳曳,很是好看。不过漂亮的三不跳有很大毒性,称它三不跳,大概就是说误食后撑不过三个时辰。

274

家织布

儿时回忆(275):家织布。印象中,奶奶四季穿的衣服都是她自己织的家织布,虽然粗造些但耐穿透气,因为是纯棉。奶奶织布很不容易:纺棉、纺纱,煮纱后,用一双裹过的小脚踩着织布机“哐当哐当”织成布匹,有时直到深夜。小时穿的汗衣,盖的被里都是奶奶织的家织布,贴身暖和。虽多年过去,仍记得奶奶在织布机上织布的身影。

275

偷  梨

儿时回忆(276):偷梨。老家屋后是生产队的一片空地,挨着路边有两排鹅梨树,到季节时会结不少梨。常常是梨还没完全熟透我就忍不住了:白天先看好梨在树上的位置,待夜里路上没人后从厕所后门悄悄溜出去,直接爬到那个地方摘梨。下树后蹲在地上把梨啃完,然后把核带回丢进茅坑里,把所有痕迹处理干净了爬上床继续睡大觉。

276

擂  钵

儿时回忆(277):擂钵。家里灶房必不可少的一个物件就是青石凿成的擂钵。那时只有大颗粗盐,每次炒菜前要把粗盐擂细常常是我的活。不过最难忘的是用擂钵擂出的各种下饭菜:擂辣椒、擂芫荽、擂笋子等等。特别爱吃擂辣椒:把地里摘来的新鲜辣椒放在火灰里搅动烫熟,拍净放擂钵里擂细,拌上油盐,夹一小筷子就能吃一大碗饭。

277

舂碓(chōng duì)

儿时回忆(278):舂碓(chōng duì)。谷物去壳或研细的另一工具是碓。把谷物放入碓窝,脚踩碓板尾让碓头抬高,松脚碓头砸下之前,快速用棍子把碓窝里的谷物拨匀一下,动作必须配合得当。用碓舂出的粉末细腻,所以做蒿菜粑粑的糯米粉一般都用碓舂。舂碓可是件力气活,跟着母亲到有碓的人家借碓舂米时,喜欢帮着踩碓板玩。

278

抱鸡崽

儿时回忆(279):抱鸡崽。家乡话,即孵小鸡。母鸡不出窝,也不下蛋,走近它羽毛竖起国国叫,就是抱窝了。大人这时会把早准备好的种蛋用温水洗净,擦干放在体温升高的母鸡羽下。母鸡孵蛋时,很少吃喝,隔一段时间还会用嘴轻轻翻蛋,使蛋受温均匀。大概20来天后,鸡崽就会自己用嘴一点点啄破蛋壳,湿漉漉地从蛋壳里出来了。

279

磨  岩

儿时回忆(280):磨岩。即磨刀石。磨岩是那时虽不起眼,却是乡下必不可少的物件。老家凤凰有很多红砂岩,其含砂均匀,是磨岩上品,家里长年备有两块:粗磨岩吃铁快,用来修复钝刀刃,细磨则让刀口锋利。特别记得还有块小乌砂岩,每次上山割柴草都带着。如果柴刀钝了,不要水只用乌砂岩在刀口两边干擦几下,刀就变得锋快。

280

宝塔糖

儿时回忆(281):宝塔糖。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记忆里少不了宝塔糖。虽称为糖,其实是一种药。因形状像尖尖的宝塔,又添加了甜砂糖,所以都叫宝塔糖。那时卫生条件差,儿童普遍肚里都有蛔虫。宝塔糖能麻痹蛔虫,使其随肠道蠕动排出。不过在那时孩子的眼里,它就是糖。很多次趁大人不在,翻找藏着的宝塔糖,偷偷用舌头添食。

281

油  渣

儿时回忆(282):油渣。家里会时不时想办法弄点肥肉熬猪油,因为用猪油哪怕炒青菜也算是半个荤菜。熬油剩下的油渣,可能是那时最香的东西了。母亲去赶场,如能买回点肥肉熬油,我们便围在灶边帮这帮那,其实是等着吃油渣。不多的油渣捞出稍微放凉,就在油渣上散点盐放嘴里慢慢嚼,浓浓的香味让人舍不得把油渣往肚子里咽。

282

酱油饭

儿时回忆(283):酱油饭。那时侯的酱油很香,用酱油拌饭到现在都难以忘怀:把刚煮好闷熟的饭装一碗出来,再从酱油壶倒一点酱油拌匀,饭就变成诱人的酱红色。如果有猪油,趁着饭热挑一小调羹猪油埋入饭里搅融。不需要任何其它菜,就能三下两下往嘴里扒完。酱咸香味夹着猪油香的酱油饭,已然变成了脑子里永远抹不去的回忆。

283

挨  打

儿时回忆(284):挨打。小时候做错事常挨骂,有时还要挨打。母亲打人很独到:从竹扫把里抽根小竹条,嗦嗦嗦对着小腿抽,我们就跳脚翻天地躲。有一次眼看就要挨打,我和三弟拔腿就跑。母亲也不追,因为追不上。不过到晚上睡着后,我俩被母亲从被窝里提起来补抽了一顿。竹条打人效果特别:虽然立马现血印,但不会伤筋动骨。

284

长虱娘

儿时回忆(285):长虱娘。虱娘即虱子。那时在乡下,几乎每个人都长过虱娘,特别是头发里。虱娘吸食血液,头皮被叮咬的部位红肿瘙痒。母亲的办法是用篦子用力给我们刮头发。篦子密密的齿可以把虱娘连同粘在头发上的白色虱卵一起刮下来,用指甲把虱娘虱卵掐死掐破,再用热水加醋清洗头发。最怕那样刮头发了,头皮刮得生痛。

285

牙膏皮

儿时回忆(286):牙膏皮。小时候牙膏皮都是锡做的。牙膏皮虽然可以攒下卖钱,但家里一般都存留着,因为搪瓷脸盆、碗、喝水缸漏眼了,可以用牙膏皮熔锡来补:牙膏皮卷紧成一小团,放在翻过来的铁瓶盖里,夹在火上烤,牙膏皮很快就溶化成亮亮的锡珠。趁热补在碗、盆漏眼处,磨压整齐,就又可以使用了。这活一般是由我来干。

286

逗蚂蚁

儿时回忆(287):逗蚂蚁。常在墙脚路边,放上撕碎的蜻蜓,很快就引来蚂蚁搬回窝。蹲着看时,还有节奏地念:蚂蚁子,快报信;报你嘎公嘎婆(外公外婆)抬板凳;嘎公冒(没)来嘎婆来,吹吹打打一起来;走到半路上,听到嘎嘎(肉)香;又佐楜椒又佐姜,又佐四两白砂糖。给这一边加油,又替那一边助威,连自己吃饭都会忘记。

287

画手表

儿时回忆(288):画手表。记得自己很痴迷的一件事,就是用圆珠笔在自己手腕上画手表。画好后洗脸洗手时都舍不得洗掉。和玩伴玩时,就把表露出来,然后让别人问几点了,自己再煞有介事地乱报个时间。小小的手表是那个时代的奢侈品,一定程度上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画在手腕上的手表,是那一整代人下意识里的情节和梦想。

288

连环画

儿时回忆(289):连环画。童年的生活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连环画:巴掌大小,图文并茂,每本均有独立完整的故事情节。从上学前的只看画,到认得一些字时的懵懂读,直至后来的彻底痴迷。一本连环画会反反复复翻看无数回。除了故事带来的喜怒与哀乐,小小的连环画就是我初识自我之外的启蒙之物,其中一些影响甚至为终生。

289

连环画之二

儿时回忆(290):连环画之二。最喜欢的是线描的古时连环画。岳飞之少年猛将高宠牛头山连挑金军十一辆滑车,直至第十二辆时坐骑累倒,不幸被碾压身亡的故事让我感到震撼。对高宠之死惋惜之余,他骑在马背上的勇猛英武形象,激起了我要把他每个动作画下来的强烈念头:从透明白纸蒙画,到脱手毛笔勾勒,全是心底对高宠的钦佩。

290

连环画之三

儿时回忆(291):连环画之三。一直记得这本彩色的《小号手》,因为是自己挣钱买的。挖了一季的麦冬,送到公社收购站卖了些钱,母亲就拿出几角给我作为奖励。手里捏着钱,直接就往供销社跑。第一次看见有彩图的连环画,激动得二话没说就把它买了下来。虽然它故事很一般,其情节已不太记得,但记忆的深处一直有它的一席之地。

291

熏蚊子

儿时回忆(292):熏蚊子。那时乡下蚊子之多是现在人们无法想像的:黄昏时,蚊子出没,一团团飞舞,耳边全是嗡嗡声。对着蚊子团一拍,满手都是。不过乡下自有对付蚊子的办法:采来艾草或羊筋条晒干捆成长条。晚饭后趁家人出去乘凉时,点燃几把。满屋烟雾,蚊子纷纷落地或飞走。及时把蚊帐放下掖好后,睡进去可保一夜无忧。

292

墨水精

儿时回忆(293):墨水精。也不知什么时候,吸墨钢笔就从生活中消失了。那个年代,用得起钢笔可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记得快到五年级时,终于得了一支旧钢笔,但墨水用不起,所以就买一种叫墨水精的东西。很便宜也很方便,一小包加水就能兑一到两瓶墨水,写写画画都够用,只是写画的东西颜色比较淡,而且过一阵就模糊不清了。

293

缝纫机

儿时回忆(294):缝纫机。记不清是哪一年,家里忽然有了一台蝴蝶牌脚踏缝纫机。不过在凭布票买布的年代,一家人一年也不会有多少布缝制衣服。记得用它做过几次我们小孩穿的汗衣和球裤之外,它的最大作用就是用来缝缝补补。很喜欢摆弄那台缝纫机:大人不在眼前就自己补衣扎鞋垫,有时还把它拆开看里面的东西,再悄悄装上。

294

算  盘

儿时回忆(295):算盘。那时上小学有珠算课,所以上学时除了背个书包,还要背一把算盘。到现在仍然记得珠算口诀:一上一,二上二,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珠算课时学生拨算盘子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很是热闹。算盘是不知不觉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另一物件,学校再也没有了珠算课。珠算虽然申遗成功了,却还是被人们慢慢遗忘。

295

糯米甜酒

儿时回忆(296):糯米甜酒。每年家里都要做糯米甜酒:把浸泡好的糯米放甄子里蒸熟,铲出打散放至不烫手,装进缸里后上面撒点酒曲,再用棉被把缸裹严。几天后打开,糯米饭变淡黄色渗出的汁水就是甜酒了。夏天里直接用井泉水冲一碗甜酒喝,清凉解乏。有次带四弟很闹就喂他甜酒睡了,晚上母亲回来都不醒。原来是被我灌醉了。

296

阴  米

儿时回忆(297):阴米。做甜酒时,铲出的糯米饭如摊开一直让其阴干,则能得到另一种好东西:阴米。制作阴米更讲究用甄子蒸熟糯米,因为阴米要颗粒分明,如用锅煮,就粘在一起了。炒阴米时,先在锅里放一些河沙,烧热后把阴米放进去随沙翻动,阴米受热膨胀变白,很香。那时用开水泡一碗红糖阴米招待客人,是很有面子的事。

297

万花筒

儿时回忆(298):万花筒。一个印花圆纸筒,用眼对着筒眼往里一边看一边慢慢转动,会出现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图案,让那时的孩子爱不释手。受好奇心驱使,曾拆开探究:原来圆筒底部有几块小镜片,周围放有一点彩色碎纸片,能反射出对称的各种“花”。转动时碎纸片不断随机排列,图案就永远不会重复。万花筒魅力就源于这里。

298

亮火巴巴

儿时回忆(299):亮火巴巴。家乡话,即萤火虫。夏日里闷热的晚上,大人们三三两两在外面空地上打着蒲扇摆龙门阵乘凉,小孩子则忙着追逐四周飞舞的亮火巴巴。一边追一边喊"亮火亮火巴巴,亮火亮火巴巴"。不时有亮火巴巴低着飞,以为是应声而来的,就喊得更起劲了。捉到的亮火巴巴,放进折叠好的纸笼里,全然一盏小灯笼。

299

稻田鱼

儿时回忆(300):稻田鱼。怀念小时侯的稻田鱼。用稻田养鱼,可谓前人的智慧:稻田会长杂草浮萍和稻虫,而鱼则以它们为主食;鱼的排泄物是水稻天然有机肥料。因为养有鱼,稻田是不施化肥和农药的,所以鱼和水稻都是纯天然。快到割稻时,有的稻田水已半干,只有踩过的深脚印坑有水,里面一般都躲的有鱼,下田去一摸一个准。

300

300

农村生活大部分的点点滴滴,终于按计划写完了(可能有不定期零碎补充),感觉一块石头落了地,就像把东西从脑子转存到U盘里,从此轻松了。

后 记

撰    文:吴蔚林
封    面:吴蔚林
排版制作:吴蔚林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