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第三期_副本

厦门大学
台港澳研究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

【2023年5-6月 第3期 总第3期】

2023

03

第三期

01

时事热点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签署
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立 委任56名成员
澳门立法会通过修改《维护国家安全法》法案
 粤港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交流合作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最新TVBS民调:柯文哲冲上第一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于明年1月13日登场。6月18日,台湾TVBS民调中心公布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最新民调,民众党主席柯文哲以33%的支持度,一举超越民进党、国民党两大党的候选人。民进党推派的赖清德支持度30%居次,国民党推派的侯友宜大幅下滑,支持度仅剩23%屈居第三名。
执政的民进党在过去一段期间深陷“台版#MeToo”风暴,党内多名政治人物被爆料性骚扰,连带影响赖清德的声势。至于侯友宜则是因为辖内幼儿园喂食幼童巴比妥类药物,市府处理不当,民众的不满也反映在选举的行情上。
对于这份民调,柯文哲仅表示“看看就好”,自己不相信一个月内会差10个百分点。赖清德坦承民进党目前比较逆风,但会严肃面对并采取高标准来处理每一个事件,希望能够重新得到社会的谅解与支持。侯友宜则说选举就像跑马拉松,自己有自己的配速,不到最后一刻一定会坚持到底。

时事热点

◎ TVBS民调中心 6月18日

 三党参选人信任度;赖清德第一 

 ◎ 风传媒 6月6日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美丽岛电子报》近期公布最新民调,针对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的信任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以51.3点信任指数排序第1(16.6%很信任、34.7%还算信任)、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的信任指数则为46.1(6.6%很信任、38.4%还算信任),民众党参选人柯文哲46.1并列第2(8.2%很信任、37.6%还算信任)。
对此负责此次民调的民调专家戴立安于〈朱学恒的阿宅万事通事务所〉YouTube直播中表示,侯友宜的信任度大幅降低,因为民众检视的不只是侯友宜这个人,还包括国民党的形象。戴立安表示,信任度算是政治人物最后一个保卫战,因为信任度通常被放在喜好度之后,喜好度被折损后才会轮到信任度。而赖清德信任度远高于其他两位参选人,柯文哲则是得到最高的“极不信任”。

 过半台民众认为侯友宜是陆最属意人选 

 ◎ 联合早报 6月29日

台湾民意基金会星期三(6月28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针对“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在赖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三人当中,您觉得中国大陆比较希望谁当选?”的提问,结果显示,52.8%台民众认为中国大陆最属意侯友宜,柯文哲和赖清德分别以25%和6.9%排在第二和第三位。民意基金会认为,这对侯友宜选情弊远大于利。
台湾民意基金会同日发布美国最属意的人选调查,54%的台民众认为美国最属意赖清德,其次是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12.9%),民众党参选人柯文哲以12.3%排名第三。民调显示,在过半数台湾选民眼中,赖清德是美方较支持、较能接受的人选。民意基金会认为,这种主观的感觉,不论怎么形成的,对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将有重大影响,对赖清德的选情利远大于弊。人们也相信,美国支持的候选人当选机率比较大。

侯友宜提“两岸一家人”

国民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侯友宜23日在桃园与党主席朱立伦合体参香,展现团结必胜气势。朱立伦表示,侯友宜能结合各县市长,让两岸对话、交流像一家人;侯友宜则主张,会持续努力,让两岸之间能像一家人一样,和谐稳定,密切的对话与交流的“两岸一家人” 论述,引发各界议论。对此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徐巧芯表示,国民党一直都主张两岸和平发展,“两岸一家人”的说法符合国民党一惯主张,对于集中支持者选票以及整体选情是会有帮助。

◎ 中时新闻网 6月23日

柯文哲针对“重启服贸”议题表态

◎ 中评社 6月26日

针对重启服贸议题,台湾民众党主席、2024参选人柯文哲26日正式表态,若他当选,《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一定要先出来,接着货贸谈判,因为没有牵涉到人,争议较小,接着再处理服贸谈判,他当选一定往这方向走。蓝绿一起打他,就表示有什么事情他做对了,若中国大陆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对象,就要务实处理。柯文哲表示,民进党2024参选人赖清德的战略是要与大陆脱钩,美国都做不到的事,就不要勉强自己做,喊口号喊太多了。

赖清德重申两岸立场与蔡英文一致

◎ 联合报 6月9日

赖清德6月9日出席“中国事务小组”咨询委员会议时表示,只要“中国威胁”仍在,民进党的“中国部”与“中国事务小组”就非常重要;他重申自己和蔡英文的两岸路线一致,“四个坚持”讲得非常清楚。他也强调,民进党有责任,要让台湾人民在选举时收到正确、清楚的讯息,引领台湾人一起走向未来的正确方向。
蔡英文提出的“四个坚持”包括:坚持自由民主的宪政体制、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坚持主权不容侵犯并吞、坚持中华民国台湾的前途,必须由两千三百万人民共同决定。

时事热点

台湾#MeToo性骚扰风暴延烧,立委选情已现冲击

台湾自5月底爆发民进党性骚扰风波,逾30位女性控诉遭跨政坛、学界、媒体和艺文圈等人士的性骚扰经历。此波“女权#MeToo运动”已造成两名民进党“立委”参选人退选及多人退出公众领域。女权人士表示,台湾有关性别平等的三大法规已施行多年,但在文化和落实面仍有极大落差,尤其部分加害人的狡辩行径恐对受害人带来二度伤害。为强化对受害人的保护,台湾相关主管部门计划于7月底召开临时会,以完成相关修法。

◎ VOA  6月16日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MeToo运动台湾版(Facebook 没发声不代表没发生)

劳动党五一游行控诉民进党执政无能劳工受害

◎ 中评社 5月2日

疫后台湾首场民间大型抗议游行5月1日下午1点登场,超过千人劳工聚集在府前凯达格兰大道抗争,包括医护、警消、金融业等各产职业工会参与,与五一行动联盟各大工会共同喊出“执政不及格、劳工算总帐”,控诉民进党执政无能使劳工受害、政府失职使青年受苦劳动党表示,此次劳动党游行的主题是“政府无能、劳工受害”,今天台湾劳工的处境说明了台湾的人权还是不及格的,特别是台湾社会没有给年轻人前途、没有给年轻人希望,大家为劳动节走出来,是为了年轻人、为了台湾整个社会的人权打拼,为了台湾所有劳工的生存处境和整个社会的文明价值而打拼。

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签署含五议题

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1日于AIT总部由驻美代表萧美琴与AIT执行理事蓝莺(Ingrid Larson)代表双方完成签署,“行政院政务委员”邓振中、美国副贸易代表Sarah Bianchi及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罗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在场见证。内容包含第一阶段谈判成果的五大议题:贸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业、服务业规章、反贪腐、中小企业。
蔡英文称,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是台美双方自1979年以来,结构最完整的贸易协定,除了能为台美经贸发展创造更多利基,也为台湾和主要贸易国洽签贸易协定,迈出关键的一步。而本协定后续将再展开7项议题的谈判,包括劳动、环境、农业、数位贸易、标准、公营事业、非市场政策与做法,谈判完成后,将会扩充协定内容,为未来台美洽签自由贸易协定(FTA)奠定更稳健的基础,期盼未来双方依循此架构持续强化台美经贸关系。

◎ 中评社 6月2日

商务部回应:强烈不满

◎ 新华社 6月2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日表示,美方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与中国台湾地区签署“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第一部分协议,并派政府官员出席签字仪式。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赔本赚吆喝

◎ 新华社 5月31日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表示,我们坚决反对我建交国与中国台湾地区洽商任何具有主权意涵或官方性质的协议,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民进党当局力推这份所谓“协议”,任由美方予取予求,是“尽台湾之物力,讨外国之欢心”,纯属赔本赚吆喝。“这份所谓‘协议’是不平等协议,是披着经贸外衣做政治交易,是美国巧取豪夺、压榨台湾,是民进党当局卑躬屈膝、出卖台湾。”朱凤莲说。

时事热点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世界卫生大会再次拒绝涉台提案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表示,台当局炒作所谓“国际防疫缺口”,但只字不提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台湾地区卫生专家可参加世卫组织技术活动、台湾地区设立《国际卫生条例》联络点并有效运作等事实真相。究其原因,不过是企图“扩展国际空间”,制造“两个中国”。陈旭强调,本届大会开幕前,近140个国家向中方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湾参加世卫大会的立场,近百个国家就此专门致函世卫组织总干事或公开发表声明。

◎ 新华社 5月22日

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22日做出决定,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纳入议程。当前,全球卫生安全面临的挑战十分突出,加强团结合作是广大成员国对大会的共同期待。台湾民进党当局逆历史潮流而动,执意搞涉台提案,充分暴露其借炒作参加世卫大会搞“台独”分裂活动的政治图谋。

多项数据显示台湾经济成长压力仍在

◎ 新华社 6月7日

台当局统计部门最新公布,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去年同期上涨2.02%,仍高于2%的通胀警戒线。蛋类及肉类受饲养成本仍高影响持续上涨。鸡蛋价格因供给回稳,5月同比涨幅回落至12.20%,但仍是连续19个月呈两位数增长。与民生相关的外食费、重要民生物资等,涨幅依旧处于高位。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近日公布的5月台湾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再跌1.5个百分点至41.3%,连续3个月紧缩,是该指数创编以来的第二低记录。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数历史低值都集中在今年,显示台湾制造业景气仍在谷底。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团队分析认为,面对外部需求疲弱的不确定性,台湾厂商只能采取保守做法,制造业“未来六个月展望”指数5月重跌至38.2%,显示厂商对未来景气明显偏向保守。

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立 委任56名成员

香港特区政府5月30日宣布成立特首政策组专家组,并委任56名成员。专家组成员任期为一年。特首政策组专家组由来自商业和金融界别、专业人士、智库及学术界等不同背景的人士组成,就各项专题向特首政策组提供专业意见和崭新构思。为方便工作和进行更聚焦的讨论,专家组成员会分为三个组别,分别为经济发展专家组、社会发展专家组及研究策略专家组。

◎ 大湾区之声 5月30日

时事热点

香港特区政府5月31日向立法会提交改革区议会的修例草案,希望在7月中立法会休会前通过,以便下一届区议会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据港府文件显示,《条例草案》涵盖六条主体法例及15条附属法例,就九项主要事宜订定条文,包括:区议会职能、组成、设立区议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区议员丧失资格的情况、选举方式及相关选举安排,以及区议员履职监察机制等。
立法会大会31日就《条例草案》进行首读及二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表示,一众爱国爱港团体自从港府公布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后,很快就成立大联盟,并收集到超过161万个签名,反映社会各界对方案的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也证明港府所做的正是呼应民众的要求。

◎ 联合早报 6月1日

◎ 新华社 5月16日

香港特区政府16日公布扩大“人才清单”,把涵盖专业由原有13项增加至51项,并即时应用于“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一般就业政策”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来港,满足香港的发展需要。
更新的“人才清单”涵盖9个行业领域51项专业工种,包括商业支援、金融服务、医疗服务、创新科技、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等。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扩大后的“人才清单”有助于香港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支持香港经济及社会高质量发展。

 港府提交区议会改革草案 冀立法会7月中前通过 

 香港“人才清单”涵盖专业增至51项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澳门立法会通过修改《维护国家安全法》法案

澳门特区立法会全体大会5月18日细则性讨论及表决通过修改《维护国家安全法》法案。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当天发表谈话表示,修改《维护国家安全法》法案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健全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澳门于2009年初完成维护国家安全的本地立法,制定了《维护国家安全法》。港澳办发言人说,修改《维护国家安全法》法案对于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障广大澳门居民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 联合早报 5月19日

时事热点

发言人指出,回归以来,澳门特别行政区一直高度重视和认真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2009年制定实施《维护国家安全法》。2016年主动修改立法会选举法,增加“防独”条款。2018年,成立由行政长官任主席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此次又因应维护国家安全新形势的需要,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顺利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法》修订,完善了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进一步夯实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根基,充分展现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和社会各界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值得充分肯定。
修改法案通过后,澳门特区政府表示,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必要之举,这对于及时、有效地应对总体安全风险和威胁,以及进一步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以更好地统筹和维护国家及澳门社会的安全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香港社福开新篇高峰会暨香港社福界心连心大行动成立典礼启动仪式,2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活动中,香港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民政厅就共同推进粤港两地养老服务交流合作签署合作备忘录。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现场致辞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推动与内地城市在福利服务等范畴的合作,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支援,并以“精准扶贫”的策略处理贫穷问题,把资源投放在最需要帮助的市民身上,希望为市民建设宜居的香港。
香港中联办主任郑雁雄致辞时与社福界分享了三点看法:一是坚守初心使命,积极引领方向,努力塑造社福界美好未来;二是坚持团结合作,有效凝聚共识,大力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同“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三是坚定务实有为,专注服务社会,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民政部副部长柳拯表示,心连心大行动的成立,是香港社福界主动响应特区政府为市民谋幸福,为香港谋发展目标的惠民利民之策,对团结汇集社会各界力量,推动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特区政府良政善治等具有重大意义。
此次高峰会由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社会福利署及心连心大行动联合举办,汇聚海内外社福界相关人士,聚焦扶贫工作、康复服务及安老服务展开专题分享和交流。现场500多人参与,近万名来自海内外社福界工作者在线上同步参与。

◎ 新华社 5月29日

 粤港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交流合作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02

青年观察

港澳台青年共同纪念五四运动104周年
台湾青年毕业后赴岛外发展首选大陆
“台湾智库”邀集青年焦点团体学者进校园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论坛举办

◎ 人民网 新华网 5月4日

5月4日上午8时,澳门理工大学体育馆,澳门学界五四青年节升旗仪式隆重举行。濠江中学管乐团现场奏乐,澳门学界升旗队正步走上升旗台,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升起国旗。场内出席活动的1200人高唱国歌,场馆响彻嘹亮的歌声,洋溢高涨的爱国之情。
同日,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举办纪念五四运动系列活动,包括“繁星追梦—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开幕式,五四精神研讨会,以及微电影、填色比赛、竞技交流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澳门青年学生了解及传承五四精神,深化爱国爱澳情怀。
据悉,五四青年节前后,澳门在社区、高等院校、中学及大湾区开展分论坛,与澳门青年学生共同探讨新时代的五四精神及深合区发展机遇。
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4日则在金紫荆广场举行“五四升旗礼”。香港19个青少年制服团队和逾1500名学生到场观礼。本次活动由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筹办,旨在让香港青少年更加了解前辈为振兴民族矢志奋斗的感人事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团结精神。

港澳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举行

青年观察

“青春是什么?是敢想敢为的冲动,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不屈不挠的奋斗,是无限的可能,是点燃的梦想。”5月4日举行的一场五四运动104周年纪念活动中,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学生黄俊霖的青春感言引起了沪台学子们的共鸣。
此次以“青春担大义、热血耀中华”为主题的纪念活动,由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和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崇明区城桥中学联合举办。活动旨在引领两岸青年学生重温五四运动光辉历史,学习弘扬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由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职青年员工担纲主演,沉浸式实景剧《莫利爱路寓所的一天》为此次活动拉开帷幕。两校学子们表演了舞蹈《美丽中国》《青春飞扬》等。
活动中,城桥中学校长陈贤、上海台商子女学校校长陈俊男分别为学子们送上青春寄语,希望学子们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新气象、新力量、新希望。
重温五四运动历史,也让参与活动的沪台学子感触颇深。城桥中学高二学生黄陈萱表示,“青年者,国家之魂”,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释放青春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沪台学子共同纪念五四运动104周年

◎ 新华社 5月4日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2

◎ 大公报 6月4日

台湾青年毕业后赴岛外发展首选大陆

据中新社报道:台湾当局劳动事务主管部门4日公布最新统计,全台近5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共有近142万人,4%选择出境发展,其中赴中国大陆者最多,逾1.2万人。岛内有年轻人指出,大陆的市场巨大,这是台湾根本无法比拟的,而且这些年大陆出台了不少惠台措施,给予台企台胞与大陆企业、大陆居民同等待遇,使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工作更加便利。两岸学者表示,这也是台青“用脚投票”,以表达对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关系的不满。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1月31日,全台近5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共有近142万人,其中96%留在岛内。有4%的大专院校毕业生选择出境发展,其中前往大陆人数最多,共12091人,前往美国者共11154人次之,选择日本者为8479人。

岛内大学生平均月薪新台币3.1万元

统计显示,2022年,台湾大专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为新台币3.1万元。观察各科系毕业生薪资,以医药卫生科系3.8万元为最高,其次为教育科系的3.6万元,物理、化学及地球科学科系紧随其后,毕业生月薪均为3.4万元。艺术和餐旅及民生服务科系毕业生以2.8万元垫底。生命科学、制造及加工,以及新闻学等科系也较低,为2.9万元。
取得研究生学历者,整体薪资平均为5万元(约1.27万港元),其中以资讯通信科技系6万元最高,工程科系5.8万元次之,物理、化学及地球科学科系位居第3,薪资为5.2万元,其余科系平均薪资皆不足5万元。

青年观察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2

◎ 雅虎新闻 5月17日

“台湾智库”邀集青年焦点团体学者进校园

“台湾智库”从5月17日开始特别邀集多个青年焦点团体的学者专家走入校园,向青年传达该政策重要性。“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特别以韩国青年经过多次公民运动终于争取青年政策特别法立法为例,呼吁校园青年不要急着一次就成功,也不要放弃争取机会,同时学者们也建议青年利用自己世代优势的传播工具,串联扩大支持的声音和力量,继续为青年政策法案努力。
由于“18岁公民权”在去年选举的复决投票中,以相当大的差距难以完成修宪,为此,在选战结束后,“台湾智库”开始召集多个青年焦点团体与“台湾公共策益”的学者专家们,针对青年议题进行超过30场的密集讨论,同时着手研拟各项政策之准备。
今年3月开始,台湾智库除着手进行“2023台湾青年政策意向调查”,希望能以科学的方式,探究符合当前青年需求的行动方案外,也从5月17日开始,与台湾公共策益、台湾青年基金会、台湾教授协会、“中央广播电台”以及新头壳等单位,于每周三走入全台校园举办“Y's Day 周三青年日”青年讲座系列活动,与青年朋友交换意见。第一场活动在台中东海大学举行,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表示,17日国民党、民众党与民进党的2024大选候选人都已经出炉,这次活动也希望藉由与青年的对话,慢慢以滚雪球的力量让青年朋友的意见与关心的议题被社会注意到,并促使三位候选人在最后关键时间提出明确的青年政策。

马英九拟7月邀请五所大陆学校学生访台

◎ 联合早报 6月14日

马英九基金会6月8日宣布,已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湖南大学五所中国大陆大学的50名学生7月回访台湾,预计交流九天。不过,马英九基金会表示,透过学界人士向陆委会表达有此邀约,准备向政府提出申请,但大陆事务主管部门持保留态度。还有官员称,马英九邀请的50位陆生,是中国大陆挑选出来的“样板青年”。马英九于6月13日已反驳此消息,称还是第一次听到他刻意跑去邀请大陆“样板青年”的说法。
中国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中国大陆乐见并支持两岸青年加强交流互动,增进相互了解,深化彼此友谊。朱凤莲呼吁民进党政府正视两岸青年的愿望和需求,取消对两岸交流合作的种种不合理限制,“不要再人为设置障碍,不要害怕两岸青年交流交往,不要让同学们失望、心寒”。
马英九基金会表示,预计到访台湾的大陆学生将到台大、政大、文化大学等校交流,并参访日月潭、大稻埕、太鲁阁、九份等地,协助他们实地了解台湾民情。

侯友宜与青年对谈 胡志强力挺

◎ 中时新闻网 6月3日

国民党参选人、新北市长侯友宜,3日下午在获征召参选后首度与青年座谈,前台中市长胡志强担任神秘嘉宾现身,胡大谈支持侯友宜的3个理由,并强调“为了台湾,前面有再大的危机也不怕,只有他可以带给大家更好的未来”。
面对青年代表提出诈骗事件泛滥、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侯友宜逐一说明看法。他表示,青年碰到的问题包括少子化、低薪高房价及创业与就业、人才培育等,政府应拿出方法解决;最近两岸关系不稳定,关系未来青年是否要上战场的问题,大家应共同面对。
担任神秘嘉宾的胡志强现身会场,获得热烈掌声,他说,认识侯友宜已经30年,侯友宜历经儿子在健康幼稚园火烧车事件中丧命、独自与杀人要犯陈进兴谈判等重大经历,“他不是普通人”,台湾的未来希望有侯友宜当选,可以走更好的路。

青年观察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论坛近日在广东广州南沙举办,论坛以“数字技术变革与青年人才培养”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大湾区11个城市及内地的150余名青年研究专家学者和基层团组织代表参会,就助力广州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有效引导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等话题展开交流与对话,探讨合作共建机制。
本届论坛采用线下开展、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实现全国专家学者、青年研究者、青年工作者面对面研讨学习。论坛现场,主办方发布《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清朗网络发展环境的倡议》,呼吁各界携手共建青少年成长所需的健康网络和信息环境,为青少年的茁壮成长作出努力和贡献,希望广大青少年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姿态,讲好湾区高质量发展故事。
本次论坛还举办了海归华侨青年发展座谈交流会,与会嘉宾为优化海归华侨青年就业服务出谋划策,商讨如何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及大数据画像等手段,为海归华侨青年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2022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日前在广州举行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本届赛事共评选出影像类、设计类、策划类、文案类四个类别的金、银、铜奖及优秀奖。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致力于提升湾区青年的文化认同,带动青年投身湾区建设,成为三地青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据悉,本届赛事的主赛区共设有“不出众,怎服众”“乡村振兴”等主题。而首次设立的香港分赛区则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致力于推广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中的认知度。
香港青年、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首席代表蔡展鹏表示,赛事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逾130所高校近2000份投稿作品,更有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稿。“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的使命之一,就是整合各界资源,搭建起学界、业界、机构的沟通桥梁,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学习借鉴的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创意发展提供支持和助力。”
广州市海珠区委常委王福军表示,比赛不仅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意、交流互动的平台,更是为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 人民日报 5月24日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彰显青年活力

◎ 新华网 5月15日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2

03

教育快讯

习近平回信勉励澳门科技大学师生
赖清德提出私立大学学费补助政策
台教育主管部门公布因应役期弹性修业指引 
澳门教青局赴葡国交流落实多项教育合作
香港与内地中小学交流持续热络

习近平回信勉励澳门科技大学师生

◎ 新华社 5月24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3日给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投身国家科技事业和航天强国建设的热情与担当。欣闻你们参与研制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谨向大家致以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澳门深化与内地在航天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澳门高校、澳门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内地和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主要用于地球磁场探测和研究,5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汇报卫星成功发射的喜讯和参与卫星研制工作的感受,表达积极参与祖国科研建设的愿望和决心。

教育快讯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3日给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在澳门科技大学等澳门高校师生、澳门科技工作者以及澳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他们表示,感谢习主席对澳门科技事业及澳门青年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一定牢记习主席的殷殷嘱托,不断推进澳门科技创新,培育“爱国爱澳”人才,为澳门更加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内地和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汇报卫星成功发射的喜讯和参与卫星研制工作的感受,表达积极参与祖国科研建设的愿望和决心。
“这是澳门空间科研事业一项零的突破,也是‘一国两制’下内地和澳门科研合作的成功案例。我们满怀着激动的心情,向习主席汇报内地与澳门在卫星科技领域上首次合作的重大突破。”谈起写信的初衷,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说。
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会长崔世平表示,希望澳门各领域的专业人士、科技工作者都深入了解并服务国家所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澳门适度多元发展,不辜负习主席的殷切期望。
澳门青年联合会会长罗奕龙表示,回信充分体现了习主席对澳门科技以及青年发展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激发澳门科技人才融入国家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澳门青年投身国家科技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全体澳门居民,由衷感谢习主席和中央对澳门包括教育和科技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的亲切关心和大力支持。他表示,这封回信不仅是对澳门科技大学师生的祝贺与肯定,更是对全体澳门居民的关怀和期许,对广大澳门居民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特区政府将认真学习传达习主席回信精神,继续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培养更多“爱国爱澳”优秀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立足“国家所需、澳门所长”,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推动澳门“一国两制”事业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主席回信勉励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
在澳门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 新华社 5月25日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3

赖清德提出私立大学学费补助政策

赖清德21日表示布政府有责任缩短公立与私立大学的学费落差,宣布推动未来补助学费差额的5成以上、新台币2万5000元以上。侯友宜对此批评,民进党执政将近8年,选前突然补助私立大学学费,是选前大撒币。
对于侯友宜的批评,台湾行政主管部门陈建仁在媒体联访时表示,过去公私立大学的学杂费有相当大的落差,也限制了许多年轻的学子们在学校跟科系的选择上,无法能够适性跟公平地来选择。他表示,蔡英文、赖清德和他已经讨论多次,想到的就是以减免学杂费落差的方式,适当地来补助,使得私校的学费可以得到定额的减免,透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得大家能够更适性、更公平地来选择。
陈建仁表示,还会推行其他3个配套措施,第1个是公私立大专弱势的学费补助方案能够再予以扩大、第2个是高中职学费全面免费、第3个就是学贷延长,希望使得台湾的教育制度更加的健全,让每个年轻人能更公平、更适性地来选择所喜欢的学校和科系。
陈建仁表示,相关部门已经进入细部规划,希望尽快提出详细的规划内容,使得台湾的教育制度更加健全,让年轻人都能够量才适性选择最好的学校跟科系,对台湾未来做出最好的贡献。

◎风传媒 6月21日

教育快讯

配合兵役政策推动,为了因应大学校院学士班学生就学期间服役职涯发展需求,台教育主管部门公布“大学校院学士班学生就学期间服役弹性修业实施指引”,潘文忠表示,在尊重学生自由意愿选择的前提下,以不影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及不变动毕业学分条件为原则,订定弹性修业实施指引,协助学校提供相关弹性修业措施,并透过各种支持机制,让有意愿的就学役男得于就学期间同时兼顾服役并完成学业,接续投入职场或升学,不受影响。
台教育主管部门表示,公布的弹性修业指引,主要针对学期修课学分数、暑期修课、跨校选课、修业年限及学习衔接与辅导等,请各校据以进行规划,以符合学生在学期间申请服役之需求。 学期修课学分数在校内学则或相关教务章则于符合学习进程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学士班每学期最高学分数等规定,以利学生弹性选修课程,且于原定修业期限内超修之学分不予收取学分费。
 
此举引发外界批评。国民党团指出,蔡政府先是将高中生造册列管,现在又要改变大学四年学制,三年读完大学一年当兵,用简单的加减算术,来解决兵源不足的问题,却让台湾高等教育面临崩盘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根本不买单。其次,该指引也有政策上的歧视,女学生因无兵役问题,不适用弹性修业办法,必须读完四年大学才能毕业,有违反性平之虞。
蓝委郑丽文表示,台教育主管部门推出三加一政策,年轻人普遍认为这是史上最摆烂的政策,根本是粗制滥造。届龄役男从过去只当四个月或不用当兵,结果一下子延长兵役一年,决策过程就是黑箱、急就章。
25日台教育主管部门重申,此指引办法是尊重学生自由意愿的选择,而并非全面强制有服役义务的学生都需要适用,亦即,学生于学士班就学期间有意愿选择服义务役时,才有适用弹性修业措施的需要。

◎ 雅虎新闻 6月21日

 因应役期恢复一年 台教育主管部门公布弹性修业指引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3

◎ 新华澳报 5月31日

澳门教青局赴葡国交流落实多项教育合作

特区政府积极培养多领域的中葡双语人才,为落实行政长官月前到访葡萄牙提出,促进澳葡双方在葡语教育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龚志明局长一行于5月下旬,随社会文化司欧阳瑜司长到访葡萄牙,落实多项的教育合作并签署协议。其中包括澳葡两地高等院校与中国内地高校达成多方学术合作、为澳门学生赴葡升学创设更多元的升学保送机制、与葡萄牙高校合作开设葡语及文化培训,以及推动两地非高等教育学校缔结姐妹学校。

促进澳葡高教合作发展

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以及澳门旅游学院,分别与葡萄牙的波尔图大学、科英布拉大学以及埃斯托利尔酒店旅游高等学院签署了多份合作协议。同时,借此发挥澳门作为中葡平台的优势,联动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多方共同合作,涵盖包括智慧城市、中医药、旅游、法学、脑科学、工商管理、国际关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翻译出版等重点领域,加强学术和科研合作。此外,由欧阳瑜司长主持“澳门理工大学-科英布拉大学智慧城市先进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未来双方将致力推动智慧城市的人工智能和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及应用,培养青年研究人才。

教育快讯

赴葡升学创设更宽道路

教青局分别与葡萄牙天主教大学及波尔图大学深化教育合作。在欧阳瑜司长见证下,教青局与葡萄牙天主教大学签署协议,澳葡双方将合作开展葡语教育及文化培训机制,为有意赴葡升学的学生创设更好的葡语学习条件。此外,教青局与波尔图大学及澳门东方葡萄牙学会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推荐葡语能力且学科水平达标的澳门高中毕业生直接升读波尔图大学的学士学位课程;同时,为更好地支援学生适应赴葡升学,将目前波尔图大学为澳生专设的预科班,可容许赴葡留学的时间由半学年延长至一学年,有助提高升大前的葡语及专业能力。

澳葡姐妹学校增至八对

龚志明局长一行到访位于葡萄牙里斯本市的公立学校Escola Secundária de Cacilhas-Tejo,了解当地非高教公立学校的办学情况,交流两地教育政策的特点,并就该校与澳门高美士中葡中学缔结姐妹学校关系签署协议,加强澳葡非高教学校的交流。随着此次姐妹学校的缔结,澳门与葡萄牙非高教学校的姐妹学校增至八对,将为两地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促进师生互访、语言文化交流、远程教学互动等教学交流活动,有助于增进澳葡学生之间的情谊。

香港与内地中小学交流持续热络

◎ 人民网 6月22日

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以来,两地中小学交流持续热络,姊妹学校师生互访不断。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表示,未来将协调策划更多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两地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地教育事业携手发展。
近日,2023年粤港姊妹学校签约仪式在广东广州举行,120余对粤港学校现场签约结对成为姊妹学校,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近一半参与签约仪式的香港学校是首次加入“姊妹学校计划”。
香港特区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介绍,“姊妹学校计划”2004年推出,旨在为内地和香港两地学校提供交流平台,让两地学生缔结深厚情谊,加强两地中小学之间的联系。截至目前,香港已有848所公帑资助的中小学与内地学校缔结成2300对以上的姊妹学校。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3

04

学者观点

刘国深教授:汪辜会谈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文生教授:王沪宁讲话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张建研究员:外部势力干预香港如何应对
张宝蓉主任:加速提升两岸民间的共生依存关系
唐桦副教授解读《声生不息•宝岛季》
王贞威副教授解读G7峰会炒作台海议题
中心学者聚焦“中美博弈与台湾问题”

刘国深教授:汪辜会谈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4月28日上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以下简称“海协会”)在北京举办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座谈会上指出,3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和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两岸关系历史反复证明,坚持“九二共识”,赞成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否定“九二共识”,背离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会紧张动荡,台湾同胞利益就会受损。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家里的事只要商量着办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要坚定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汪辜会谈正是在如此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得到两岸同胞广泛拥护。”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国深表示,汪辜会谈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作出重大贡献,两岸同胞成为“最大受益者”。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经由香港会谈及其后函电往来,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双方函电往来中都清晰表明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追求国家统一”的立场和态度,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刘国深表示,“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谋求国家统一”,是“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汪辜会谈正是双方皆确认此核心意涵的基础上举办的,“九二共识”也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汪辜会谈的历史意义告诉我们,两岸暂时存在的政治分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双方共同政治基础被破坏。”刘国深表示,只要民进党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可以良性发展,相反,若民进党当局继续歪曲“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将会陷入动荡不安,台湾老百姓是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学者观点

◎ 中国台湾网 4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十五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引起两岸各界高度关注,也引发两岸专家学者热议。对此,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认为,两岸关系发展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融合发展的核心要义是两岸各行业领域的双向嵌入以及基层民众的双向奔赴,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将有助于加速提升两岸民间基层互惠互利的共生依存关系。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

张宝蓉教授:加速提升两岸民间的共生依存关系

04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 中评社 6月29日

 张宝蓉教授强调,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两岸民间互惠互利的关键在于把对台工作做细、做实、做深、做透,既要积极响应两岸民众在融合发展中最关切的现实利益诉求,也要兼顾其长远理想追求。

5月9日,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建教授受邀参加香港大学中国制度研究中心学术前沿讲座,重点围绕美国政府的香港政策演变、特征及趋势这一主题发表演讲,并就如何应对未来提出了具体的思考建议。张建表示,中美在香港议题上的主要矛盾是中国政府在香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的核心利益和“一国两制”的实践与美国试图在香港构建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和实现“以港遏中”目的之间的矛盾。其博弈逻辑主要体现为主权与霸权的两种秩序分野,善治与霸道的两种治理结构,融合与霸凌的两种发展格局。

◎ 中评社 5月10日

张建研究员:外部势力干预香港如何应对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张建

张文生教授:王沪宁讲话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023年对台工作会议于5月9日至1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张文生教授对中评社表示,王沪宁主席的讲话针对两岸关系的现实情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既贯彻了中央对台工作的精神,也把握了两岸关系的大局;既贯彻落实了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也切合了两岸关系的发展现实,可以说是今年对台工作的主要规划方案。

学者观点

唐桦副教授解读《声生不息•宝岛季》

《声生不息·宝岛季》近期热播,该节目以台湾地区的时代金曲为载体,邀请了一批两岸艺人担任常驻歌手与飞行嘉宾,设置台湾和湖南演播厅两大分会场,为观众演绎不同年代的台湾地区歌曲,开启两岸的音乐文化交流,唤醒观众的台湾地区音乐记忆。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成员唐桦副教授接受《人民政协报》、《广电时评》、《China Daily》、海峡卫视等媒体采访,解读《声生不息·宝岛季》。
唐桦表示,《声生不息·宝岛季》是一档具有极高文化含量,以台湾音乐为内容的文化交流节目。这档文化节目表面聊的是台湾流行音乐,透过嘉宾的讲述和分享,句句展现的是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从参演嘉宾唱的一首首歌曲背后,观众感受的是一群人,一段历史。唐桦提到,节目通过搭建深入探讨两岸原生态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交流平台,让两岸青年在华语音乐层面进行了一次深度经验分享,激发了两岸青年的情感触动和精神共鸣,体现出两岸青年在文化领域的融合发展。
唐桦指出,两岸的很多年轻人就是伴随着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华语流行音乐其实塑造了两岸青年共同的审美情绪。甚至伴随着很多影视剧的传播,塑造了两岸青年的爱情观和价值观,这个对于今天两岸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起点。

04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日前,第二十届香格里拉峰会在新加坡举行,会上中美两国防长就台海问题进行了激烈交锋,引发热议。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鹏在接受中评社记者访问时表示,香格里拉会议既是安全论坛,实际上也是中美在台湾问题上话语权的一种较量,美国在会议上肆无忌惮地编造谎言,往中国身上泼脏水,企图以势压人,将破坏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黑锅扣在中国头上,将自己包装成台海和平稳定的维护者,对此李尚福部长必须要进行坚决回击,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李鹏教授:美方混淆是非 李防长正本清源

张文生对中评社说,两岸关系确实有复杂性的一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两岸关系与国际局势、中美关系大局、国家发展大局密切相关。两岸关系既要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又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完成国家统一大业,所以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张文生

李鹏指出,李尚福部长在香格里拉会议上提出的三“不”和三个“绝不”,反映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问题上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李鹏认为,近年来美国在涉及中美关系基石的“一个中国”政策上不断做文章,使得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内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李尚福部长在本次香会对美国的相关做法进行揭露有理有据,让国际社会看清了美国两面手法的真面目。

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鹏

中心学者聚焦“中美博弈与台湾问题”

5月20日,由中华美国学会主办的2023年中华美国学会年会暨“中美战略博弈与台湾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当前中美关系与台海局势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设立了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美国对外战略、美国经济与社会文化等四个平行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评估、对华战略调整、台海政策走向等重大问题开展深度交流研讨。学者表示,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大趋势,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没有退让空间,没有妥协余地。面对美国企图打“台湾牌”来“以台制华”,我们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鹏教授在接受采访中指出,(民进党当局)抱美国大腿,然后“倚美谋独”,企图以此来抗衡大陆,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对台湾的长远发展的伤害,我觉得是不言而喻的。

王贞威副教授解读G7峰会炒作台海议题

日前,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贞威副教授在橙新闻发表评论,指出近日结束的七国集团(G7)峰会再次提及所谓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这样的行为干预中国内政,并释放错误信号。
王贞威副教授指出,5月20日发布的最新G7峰会公报中,七国集团虽然表面上肯定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实则以所谓共同立场力推与中国经济的脱钩,在供应链上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其“去中国化”的目的昭然若揭。尤其是抛出台海议题,意在通过台湾地区问题抑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
王贞威副教授强调,七国集团口口声声称维护台海和平,却绝口不提反对“台独”,甚至连美国政府表态的“不支持‘台独’”亦未提及,这实质是对“台独”势力的支持纵容,具有十分明显插手台湾地区问题的企图,试图“以台制华”遏制打压中国的崛起。尤其是把台海和平视为所谓国际社会安全的一部分,这是把台湾问题国际化、安全化,是干预中国内政的行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国深教授表示,要秉持历史、全面、辩证的视角,立足于国际格局审视台湾问题,坚定战略定力,保持发展节奏,在自身发展进步中落实祖国完全统一。刘国深强调,中美之间的台湾问题,两岸双方在这个时候要回到两岸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现实的基础之上,去思考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

学者观点

04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5

学术成果

王英津:新时代推进两岸协商谈判的路径思考
高和荣:两岸社会融合视野中的台湾地区年金制度
张文生等:“九合一”选后国民党走向及其前景分析
林子荣等: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效应探析

刊载于《台湾研究》2023年第2期
内容摘要:作为民生保障体系的“国民年金”制度体现出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及政策价值理念,因而可以根据政策理论对年金政策加以分析。台湾地区于1980年即通过“老人福利法”与“残障福利法”,但并没有出台诸如年金、津贴申领之类的配套措施。照顾弱者、科学可行、负担可控以及规则先行等是台湾地区各政党在制定年金政策时力图塑造的政策形象。依据政策过程理论,台湾地区的年金制度从问题界定、议程设置、政策形象到政策结果与政策反馈等各个阶段,实质上都体现为政策场域、政策形象及政策博弈的统一,表现为国、民两党相互恶斗的动态博弈。从两岸社会融合角度看,要积极营造两岸民众共认的年金政策场域,努力塑造两岸民众共享的年金政策形象,在寻求年金政策共识中推进两岸社会融合发展。

作者:高和荣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成员

场域、形象与博弈:两岸社会融合视野中的
台湾地区年金制度

刊载于《台湾研究集刊》2023年第2期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与台湾各界开展广泛深入协商,推进政治谈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协商谈判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共谋统一。新时代推进两岸协商谈判的思路主要有:促使更多台湾同胞成为认同和支持两岸协商谈判的坚实力量;沿着“民主协商—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政治对话与协商—政治谈判”的路径逐步推进;增强军事实力为推动两岸政治谈判提供坚强后盾和坚实保障;提前做好应对台湾方面关切的敏感问题的预案;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协商谈判;采取灵活多样的协商谈判方式;坚持“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协商思路;择机推进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适时升级“九二共识”为两岸政治谈判预作基础准备;以“聚同化异”取代“求同存异”作为两岸协商谈判的新指针。

新时代推进两岸协商谈判的路径思考

作者:王英津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果

05

刊载于《台湾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
内容摘要:2022年岛内“九合一”选举结果是台湾民意的反映。岛内县市执政的优势提振了国民党的信心,强化了国民党对民进党的制衡能力。胜选给国民党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面对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依然困难重重。国民党中央与基层实力派的矛盾造成了党内冲突,蓝白合作是国民党必须面对的政治现实,是否坚持“九二共识”是国民党两岸政策的最大挑战。

作者:张文生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等

“九合一”选后国民党走向及其前景分析

刊载于《台湾研究》2023年第1期
内容摘要: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呈现出选情较为冷清、蓝绿白三方争霸、充斥负面选举手法等特点。选举结果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民进党的“抗中保台”路线,展现出台湾民众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对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尤其是对2024年“大选”均将产生深远影响。

选举与民意:2022年台湾地区
“九合一”选举评析

作者:张文生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等

刊载于《亚太经济》2023年第2期
内容摘要:2002年以来,台湾地区文创产业发展较快,成为推动台湾地区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动力。从产业关联效应看,台湾地区文创产业以满足最终需求为主,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率,但对岛内其他产业的需求感应程度较低;从就业带动效应看,其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较强且劳动生产率较高,但近年就业吸纳能力有所弱化。当前,台湾地区文创产业以内销为主,产业规模较有限,直接制约其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

作者:林子荣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成员 等

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效应探析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6

中心动态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一行赴北京调研
王贞威副主任应邀进行培训班授课
澳门城市大学叶桂平副校长一行到访中心
张宝蓉主任出席海峡两岸名校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研讨会
中心近期举办五场“厦大台港澳智汇讲坛”系列讲座

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鹏率团赴美开展学术交流

为推进中美学术和人文交流,加强双方智库和高校专业人士在台湾问题上的沟通,2023年4月9日至22日,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鹏教授率团访美,与美国主要研究机构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季烨教授、何晓繁助理教授和政治所林兆龙博士生,以及两岸协创中心专家委员、复旦大学信强教授,在美访学的政治所包圆圆博士生参加调研。

在首站华盛顿,调研团密集访问了从事对华政策和台海问题研究的重要智库。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调研团受到该中心中国商业和经济问题高级顾问甘思德一行的热情接待。李鹏教授一行应邀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政策考虑,美方专家介绍了其延续多年的政策模拟项目。双方围绕近期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互动展开热烈讨论。
在布鲁金斯学会,调研团访问了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研究员,重点探讨当前中美关系的动向与走势。调研团还与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暨东亚政策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何瑞恩团队就中美关系和当前台海局势深入交换意见。在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总部,调研团拜访了葛来仪女士,围绕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立场进行沟通,表达了避免误解误判的共同意愿。在史汀生中心,调研团与该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女士围绕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危机管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在华盛顿其间,调研团还拜访了长期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高校研究机构,并与美利坚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赵全胜教授、詹姆斯·麦迪逊大学政治学教授杨溢等

中心动态

知名学者深入交流。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高等研究院,在葛天豪教授的主持下,调研团一行与该院蓝普顿、卜道维等资深专家座谈,并向在读研究生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立场。
       在纽约期间,调研团一行拜访了董云裳女士主持的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亚太安全论坛,并与该论坛研究人员进行闭门座谈。此外,调研团一行还访谈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和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

06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波士顿是调研团此行的最后一站。李鹏教授一行前往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会见中心主任伍人英和前主任宋怡明,探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双方恢复和深化相关领域合作的具体途径。在该中心台湾研究项目主任戈迪温研究员的主持下,调研团还与来自哈佛大学法学院、文理学院以及波士顿大学、史密斯学院等高校的学者进行了长达半天的闭门对话。
访美期间,调研团还拜访了我驻美大使馆,井泉公使会见调研团。调研团一行还与使馆部分外交官就台海局势等问题交换意见。 据悉,此次赴美行程,是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针对台湾问题的首个线下专题调研交流团。在美期间,调研团严格贯彻当前中央相关政策,紧扣推动中美合作共赢的主题,全面阐释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深化了与美国相关机构的学术联系,取得丰硕成果。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一行赴北京调研

为推动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学校加快基地建设的有关要求,5月4日至5日,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教授,中心主任、台湾研究院张宝蓉教授,中心副主任、台湾研究院王贞威副教授,中心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张优良副教授、博士生苏悦一行赴北京开展调研。

5月4日上午,中心访问一行四人到访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以及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港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蔺劼接待访问团一行,罗林主任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为中心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4日下午,中心师生一行拜访教育部相关单位,就中心建设问题进行交流。
5月5日上午,中心师生一行到访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研究所,与奚俊坚所长、夏丰副所长、万琪研究员进行交流。双方就未来强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达成共识。
5日下午,中心师生一行拜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中心主任彭庆恩、中心副主任任勉、社会文化室主任吴二华等与访问团交流。张文生教授、张宝蓉教授等详细介绍了港澳台研究中心的发展情况、现阶段台海局势及其发展趋势。双方表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

中心动态

本次调研活动得到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也对中心发展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调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后续中心将吸收相关意见贯彻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港澳台区域研究,建设好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为国家港澳台工作培养更多人才。

06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王贞威副主任应邀进行培训班授课

4月7日,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贞威应邀为甘肃省港澳台统战工作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授课,就两岸关系最新形势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进一步提高了甘肃省涉台系统干部对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认识。
4月10日,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贞威应邀为河南省公安系统业务技能专题培训班授课,就岛内政局变化和当前两岸关系最新形势作深入解读,进一步提高了受训学员对当前台海局势的了解。

澳门城市大学叶桂平副校长一行
到访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

6月2日上午,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一行来访厦大,与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部分师生进行座谈。本次座谈会由厦门大学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文戈主持,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副院长周龙副教授、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等出席。
座谈会伊始,叶桂平副校长介绍了希望双方加强深度合作的主要领域,包括联合举办高端学术论坛和讲座、统筹规划研究机构与力量、联合攻关重大科研项目、博导互聘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叶桂平副校长指出,要充分发挥澳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创新合作模式,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系列性解决方案。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向叶桂平副校长一行详细介绍了港澳台研究中心组织架构、研究团队和最新工作进展。张宝蓉教授强调,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致力于开拓港澳台联动研究新格局,希望能与澳门城市大学就课题合作、驻点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港澳台学生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更密切合作。刘文戈副主任表示,澳门城市大学与厦门大学要充分发挥彼此优势,在学生联合培养、短期交流交换、硕博士生学术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助力两校学生成长。叶桂平副校长对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

中心动态

张宝蓉主任出席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名校
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研讨会

5月18日,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名校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研讨会在贵州大学举行。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在出席并作主旨报告。张宝蓉教授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形势与青年学生融合发展》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当前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存在两大“助力”和三大“阻力”。  
在“助力”方面,一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助推两岸教育融合发展。二是两岸高等教育的差异或差距是深化交流合作的源动力。张宝蓉教授认为,当前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也存有三大“阻力”:  一是台湾当局主导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发生了结构性调整。二是民进党当局推动两岸教育脱钩断链意图明显。三是两岸高等教育优势互补、深度融合格局尚未形成。
张宝蓉教授指出,实现两岸青年学生更快更好发展是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核心任务,期待两岸高等教育能够以高校、学科、专业为依托,早日建立正常有序的青年学生联合培养秩序,开辟出更多更具专业性、可持续性的专项交流合作项目,促使青少年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06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中心近期举办五场“厦大台港澳智汇讲坛”系列讲座

第一场:香港、澳门经济与政情分析
演讲人: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吴崇伯教授
第二场:澳门与两岸关系
演讲人: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澳门科技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胡根教授
第三场:欧洲对俄乌冲突立场及对两岸的影响
演讲人:旅法政治学者、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研究员
第四场:台湾高等教育研究议题——方法与AI工具应用
演讲人:台湾政治大学吴政达教授
第五场:两岸关系前景和冲绳的作用及其价值
演讲人:中日科学技术文化中心顾问、
            日本福井县立大学凌星光教授

中心动态

吴崇伯教授作“香港、澳门经济与政情分析”讲座

4月26日上午,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吴崇伯教授为我院师生作题为“香港、澳门经济与政情分析”讲座。本场讲座由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主持,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贞威副教授等出席。
吴崇伯教授从自身经历切入,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自己如何与港澳研究结缘;进而从学术角度剖析香港问题的由来,充分介绍香港的开发、英国殖民、回归祖国等历史进程。吴崇伯教授以国际观察为视角,将香港地区与新加坡、印度等地开展对比,围绕香港金融市场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独特观察与见解,旁征博引地分析了香港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前景。此外,吴崇伯教授还对澳门的经济与政治情势进行了简要介绍。
在交流讨论环节,吴崇伯教授针对师生关心的香港发展前景、金融产业转移等问题进一步分享了看法。王贞威副教授对吴崇伯教授的精彩讲授表示衷心感谢,并鼓励同学们参考借鉴港澳研究成果,拓展台湾研究视野。

06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胡根教授作“澳门与两岸关系”讲座

胡根教授对澳门1557年至1949年间历史作了详细梳理与回顾。胡根教授提到,爱国爱澳力量在澳门长期主导社会,澳台关系也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根教授围绕澳台双方互动、“钱七条”精神等方面旁征博引地论述了澳门在海峡两岸发挥着独特的桥梁作用。
张宝蓉教授、王贞威副教授、杨雁斐博士后等分别针对不同议题请教胡根教授观点,胡根教授一一耐心真诚地进行解答,就澳生赴台就学、两岸青年认同等问题进一步解析分享。

5月15日上午,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澳门科技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胡根教授应邀为中心师生作“澳门与两岸关系”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鹏教授主持,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副主任王贞威副教授评议。

宋鲁郑研究员作“欧洲对俄乌冲突立场及
对两岸的影响”讲座

5月17日下午,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学者应邀为中心师生作“欧洲对俄乌冲突立场及对两岸的影响”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所长王贞威副教授主持,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国深教授评议。

宋鲁郑学者通过翔实的数据与生动的语言阐释了俄乌冲突的缘起、发展与本质,并结合欧洲视野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各方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此外,宋鲁郑学者还博学广识地剖析了欧洲国家介入台湾问题的几种模式,进一步揭示了俄乌冲突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王贞威副教授对宋鲁郑学者精彩分享表达了诚挚感谢,并表示宋鲁郑学者的观点对与会师生从更宏大的格局看待台海问题以及与俄乌冲突的关联有很大启发。

中心动态

吴政达教授作“台湾高等教育研究议题
——方法与AI工具应用”讲座

吴教授详细介绍了R语言、VOS viewer、ChatGPT、ChatPDF等丰富的统计计算工具、文献管理工具和人工智能工具等。吴教授还通过翔实的数据案例深入浅出地向与会师生现场演示工具的实践操作,并从巧用关键词、运用可筛选搜索引擎等角度阐释了如何找综述论文的重要议题。讲座最后,吴教授还分享了《台湾高等教育重要议题民意调查》等民调数据,给与会师生带来了诸多启发。

5月24日下午,台湾政治大学吴政达教授应邀为我院两岸所及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师生作“台湾高等教育研究议题——方法与AI工具应用”讲座。讲座由两岸所助理教授、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晓繁助理教授主持,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出席。

凌星光教授作“两岸关系前景和冲绳的作用
及其价值”主题讲座

5月30日,中日科学技术文化中心顾问、日本福井县立大学终身教授凌星光为我院师生作题为“两岸关系前景和冲绳的作用及其价值”讲座。本场讲座由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国深教授主持。

凌星光教授就海峡两岸关系的前景、日本的政治局势、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做法、冲绳在台湾问题上的角色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闽台琉三方合作机制的构建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与会师生围绕冲绳的地方产业、闽台琉三方合作制度化方向、G7峰会公报中“去风险化”表述所展现的西方对华政策转向等问题,与凌星光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06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目录

01/时事热点......................03                  

03/教育快讯......................23

06/中心动态......................43

02/青年观察......................15

04/学者观点......................31

05/学术成果......................39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简介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成立于 2012 年 10 月,是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为依托,整合校内外优质港澳台研究资源,注重从多学科视角综合考察港澳台区域发展问题,着眼于从国家统一层面探索新时代 “一国两制”伟大理论和实践的新型高端智库。
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地缘优势,聚焦港澳台地区政治、经贸、教育、 青年、社会、文化、法律等领域研究,在强化港台关系、澳台关系、港澳台发展 比较研究的同时,深入探索“一国两制”港澳实践与“两制”台湾方案的关联性, 为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推动港澳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现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鹏教授。中心主任为张宝蓉教授,副主任为王贞威副教授。中心下设港澳台政情研究、港澳台社会经济研究、港澳台教育与学生学情研究、 两岸青年研究、港澳台作家研究、两岸婚姻与家庭研究等多个研究团队,共有专家 50 人左右。

编辑部/ The Editorial
Edit-orial board
编 委 会: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
Editor-in-Chief
总 编:张宝蓉
Editorial director
主 编:王贞威
Responsible editor
责任编辑:金睿晓 石佳禾 
Layout
版面设计:金睿晓
Cover illustration photographer
封面插图摄影:龚君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
右侧二维码:厦大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官方公众号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