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历经沧海千帆,归来依旧少年

其他分类其他2021-12-10
509

    历经沧海千帆
归来依旧少年

作者◎李安平

失去的岁月在记忆中闪烁着永远不可企及的幸福之光
——周国平

五龙山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必读

你是人间
四月天

        姥姥家上小学,在我的记忆里总是搬砖盖学校,从村的东头一直盖到村的西头,一个教室里有三列座位,分别是三个年级的学生,砖头当板凳,石板做课桌,最吸引我的不是老师的课堂,而是姥姥家的杏坡和山上的野兔。
        清晨到姥姥家杏坡捡杏是我最开心的事。熟透的杏在枝头再也挂不住了,晚上就劈哩叭啦地掉下来,声音传的很远,第二天清晨整个杏坡会铺满黄澄澄的一地。捡起哪颗都好吃的不得了,杏上满是清凉的露水,用手一撅,啪的一声,杏肉和杏核完全分离,杏肉塞到嘴里,甜甜的,绵绵的,满嘴都是清香,满心都是欢喜!杏核是舍不得扔掉的,攒起来晒干,剥了外壳的杏仁还能到药铺里换钱。我的第一支红蓝铅笔就是外公换了钱买的。

      时光在姥姥家四合院的门梁上刻下深深的痕迹,几十年的光阴好似在一瞬间就过完了。姥姥和外公已相继离世,但一进姥姥家的四合院,姥姥和外公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姥姥喊我到杏坡捡杏,我提了箩筐一路小跑,奔向杏坡。姥姥那时候还算年轻,颠着小脚满院逮下蛋的母鸡,提了猪食能一路小跑,西屋的楼梯爬上爬下如履平地,坐在织布机上劳动起来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外公刚下地回来,花白的胡须飘在胸前,高高的身躯清瘦的脸盘,似有仙风道骨。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必读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必读

02

       有时候我也惹外公和姥姥生气,外公对我失望的时候总爱说,“南墙碰了头就知道了”,现在想想外公当时的无奈,禁不住心生感叹,自己的淘气真的让外公和姥姥伤透了脑筋。
       我经常坐在办公室里打开谷歌地图,从卫星图上盯着姥姥家的小山村看,在上面寻找我曾经熟悉的一切,辨认着一条条小路,一座座瓦房。
       在没有外公和姥姥的日子里,我会独自来到四合院,在长满青苔的鸡窝旁呆站良久,眼前的情景和记忆中相比,仿佛变小了很多,我轻抚堂屋窗台上的青石,好似抚摸着再也回不去的时光,青石上坑坑洼洼的皱褶里,藏着讲不完的心思。

-你是人间四月天-

01

       得到一只铅笔是上小学时的梦想,石板和石笔现在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石板是在供销社买的,石笔是在墓口挖的。墓口是姥姥家小山村的一处地名,这个地名有一个残酷的传说,据说在秦朝时期,由于青壮年都被征调修长城去了,秦始皇觉得上了60岁的老人没用了,不能下地劳动,只能消耗粮食,于是就下令凡是年龄到了60的老人都要活着进入坟墓,这种坟墓的名字叫“寄死墓”,就是在一个土崖上挖一个洞,把老人放进去,然后在洞口垒砖,留下一个能放进饭碗的豁口。子女们每天都给老人送饭,每天在豁口处垒一块砖,直到把豁口垒满为止。

04

03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必读

-你是人间四月天-

      墓口那里刨出的石笔质地均匀,颜色清晰,不易折断,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和志伟、丙仁就向墓口冲去,以便能挖到最好的石笔。很多的时候,在我的梦里都会梦见一个小男孩,奔跑在抢石笔的路上。我们并不知道,在这个地方的遥远的年代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悲伤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来自西域的使节牵着一头如牛一样大的动物来到秦始皇的朝堂上,只见它尖嘴带有胡须,小眼滴溜溜乱转,一根尾巴拖在地上,大摇大摆地站在那里。西域来使说有谁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他们情愿臣服于大秦。秦始皇不认识,大臣们也一个个干瞪眼,说从来没有见过。秦始皇没有办法,就贴出皇榜,说谁能认出此物,重重有赏,很多天过去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无奈之下,从“寄死墓”里请来一位老人,来到了这个怪物面前。老人从袖子里面掏出一只猫,谁知道,这个庞然大物一见猫,就后推三尺,下的缩成一团。老人给秦始皇说,这是一只老鼠。西域使节点头称是。从此以后,秦始皇觉得60岁以上的老人并不是一无是处,于是就下令废除了“寄死墓”。(据了解,“寄死墓”在正史中无记载,仅流传于民间,在秦朝和汉朝时有过短暂的历史,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06

05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必读

-你是人间四月天-

       自从外公给我买了红蓝铅笔后,我就拿着那支红蓝铅像模像样地坐在姥姥家的灶台上开始写字了,姥姥拿起火柱麻利地捅火,火苗就旺旺地窜出来,姥姥把一大锅猪食坐在(放在)火上,烧热的猪食冒出热气,整个西屋充满了很浓的猪食味道。姥姥在火台上热了一锅一锅的猪食,我都全然不知。看见我学习了,姥姥惊讶的合不拢嘴,也可能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喊着外公快来看,看是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姥姥家居住的小山村吃的是泉水,村里的女人大部分肤白貌美,但和我住在一个院的俊的和外院的江鱼却说不上好看。俊的这个名字就是好看的意思,但是她老是撅着个厚嘴唇,说话的嗓门老粗;外院的江鱼要稍微好一点,她的皮肤白,但是长着一双小眼睛,动不动就扯开嗓门哭个没完。说归说,但我是离不开她们的,天不亮的时候她们两就打了小灯笼来喊我上学,晚上下自习也和我一起回来。我从小就怕黑,如果没有她们,我将会度过一个多么可怕而孤单的少年。

08

07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必读

-你是人间四月天-

      志伟虽然有一顶让我羡慕的皮帽,但他却爱尿炕。一大清早,就能看见志伟家的院子里晾了很多的床单和被褥,上面有新画的地图,也有旧画的地图,志伟的妈妈在火台上烧红了砖,让志伟往上面撒尿,嗤的一声,一股青烟腾起,志伟的妈妈在给志伟治疗尿炕的毛病。这种民间土办法很灵,经过几次治疗后,志伟就真的不再尿炕了。在《百年孤独》里面也描写了这种方法:小蕾梅黛丝虽已经进入青春期,却尚未摆脱童年的习惯。他们让她在烧热的砖上小便,好摆脱尿床的习惯。那时是1965年,虽然时间上几乎在同一个时代,但姥姥家距离马尔克斯的哥伦比亚十万八千里,不禁让我惊奇世界的奇妙。

       春天的杏坡最早灿烂了起来,最先来到杏坡的不是我,而是一群一群的蜜蜂们。它们的家就在姥姥家西屋的房檐下。在人不注意的时候它们把蜂巢建在了那里,后来蜂巢越来越大,最后像一个大锅盖一样挂在那里。外公说在蜂巢的中心住着蜂王,那些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蜜蜂都是公蜂,蜂王负责生育,而公蜂也各有分工,有的负责蜂王的安全,有的负责酿蜜,有的负责喂养幼蜂。我最佩服那些负责安全的公蜂们,为了誓死保卫蜂王,它们不惜拿生命一战,但一旦蜇人,就意味着生命的完结。看着蜂巢下面战死的公蜂,禁不住对它们的牺牲精神感慨万千。而蜂王一旦在她的孩子们没有食物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身体奉献出来,当做食物来拯救她的族群。我对这种小精灵不禁充满了敬佩和好奇,在网上一查,发现蜜蜂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竟有1.3亿年,而人类才700万年,如果把蜜蜂比做一个13岁的少年,那么人类才7个月大。
       

10

09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必读

-你是人间四月天-

      最近结识了一位尚未谋面的养蜂人,这是一位勤劳的善良人,一直和蜜蜂打交道,他理解蜜蜂比理解人的成分多。他说一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他就跟着蜜蜂天南地北的转,蜜蜂飞到哪里,他就跟到那里,一座山一座山,一道岭一道岭,晚上无论走到那里就睡在哪里,即使是遇到坟地,也一样睡在坟地,因为蜜蜂身上一身正气,阴邪鬼怪都怕它。认识这么一个人,心生很多念想,虽未谋面,却很想结交,因为我了解蜜蜂的性格,就能断定此人也和蜜蜂一样,是一个勤劳、善良和奉献之人。

      五姨那时候还没有嫁人,人长的漂亮,留着大辫子,走路一甩一甩的,和我的关系最好。教会了我很多俏皮话,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她会把我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熨的平平整整,然后给我戴上红领巾,上下左右端详很久才让我上学。
      失去了的岁月里有外公和姥姥的身影,我舍不得忘记。在姥姥家度过的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清晰,逐渐变得丰满和有趣起来,这样的一段光阴,让我过了中年以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品味,想到某处,不禁黯然失神,想到某时,禁不住哑然失笑。
      但都是幸福!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在她的追悼会上,金岳霖为她写下的著名挽联。她的诗歌优美动人,她的爱情也浪漫得像首诗, 她的人生更是一首文采斐然的诗歌 ,为人所称羡、 赞颂。

上架建议:诗集

定价:35.00元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