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战“疫”中的国际合作看外语专业人才
培养 相欣余
07 共抗疫情之艰,发现劳动之美 张蕾
08 专业选择:向左走,向右走 刘笑
09 专业学习也需要“打怪升级” 王加胜
10 劳动绘就青春底色 赵延升
01 封面故事——青春有你 不负遇见
02 战“疫”下的同理心 杨素琴
03 劳动,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郑健
04 勘探尖兵要争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徐明权 霍宁宁
05 创新劳动教育,培育时代人才 徐拥军
实转变学生干部工作作风,增强工作实效;抓党员,制定党员“三要四不”行为标准、开展阶段性党员公开评议、组建党员志愿团队、开办党员先锋课堂,让大学生党员时刻起到引领作用铭记自身责任;强支部,规范化党支部建设,制度化党支部学习活动,日常化党支部模范服务。培养王涛英才奖学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优秀学生5人,校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20余人,超过50名学生先后担任校院各级学生组织部长及以上职务,助力校园文化建设。2个学生党支部获评学校先进党支部、1人获评校优秀学生党员、本人获评校党建工作先进个人、院优秀党务工作者。
关爱特殊群体,育好“少数兵”。看似“少数”的学生,需要更多关爱与陪伴。年均家访长度1000公里,实地探求学生成长特点,让思政教育的温度蔓延到学生生长的地方;重要节日发送祝福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关注和爱护;督促欠学分同学早起打卡,与他们一起改善不良学习习惯。看似“少数”的学生,慢慢敞开心灵的过程,也同样给予辅导员以温度和感动。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青春
遇见
机电工程学院 王宁
2020年是本人参加工作的第8年,完整陪伴了两届学生的大学时光,有感时光匆忙,更庆幸有无数怒放的青春一路同行,且行且歌,且歌且舞。
恪守职业规范,提升专业素养,情系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辅导员誓词一直提醒她勿忘初衷,谨记誓言。
一、精雕细琢,讲好工匠故事
(一)精细育人,做服务成长的工匠
细化学风管理,育好“行业兵”。推行课堂出勤台账,详细记录学生课程出勤与表现,抓好每一堂课;坚持阶段性学风建设自测,及时省察问题予以改进,抓好每一个月;落实网格化管理,班长、舍长、党员责任到人,做好宿舍帮扶、党员帮扶,发挥朋辈督促的重要作用,抓好每一个人;组织学长论坛、导师面对面、名师讲堂,帮助学生确立专业发展目标做好生涯规划,调动每一个育人资源。5个班级先后获评校优良学风班、3个班级先后获得校高数竞赛团体一等奖和二等奖、30余人先后获得学习进步奖学金、2012级与2016级毕业生升学率超33%,出国率超8%,学院的青年机械工程师从石大起飞,去往更美的将来。
精细骨干培养,育好“排头兵”。突出学生干部能力培养,锻造有责任敢担当的学生骨干。提门槛,提高对学生干部政治素养与大局意识的要求,从政治面貌、学习成绩、群众评议等方面提高准入门槛;严培养,制定并完善《学生干部培养方案》,从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细节提升学生干部落实能力和执行能力;讲作风,定期开展主题教育,加强与学生群体互动交流,切
(二)网络育人,做新时代的“网红”
家访照片
不负
有你
4
5
凝聚学生视线、打造舆论阵地、增大思政教育分贝,是思政工作不断探索的方向。她充分利用自媒体、易班及学院“微观机电”新媒体平台,把握好思想引领工作的麦克风,将网络媒体的即时发声、集中造势等功能最大化,打造“网红阵地”,推出“网红人物”,树立正能量“网红形象”。
加强内容建设,努力创作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工科生结课课堂》报道网络点击量过百万,被央视栏目报道、《中国军魂》视频网络播放量过万、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佳百优班主任等人为代表的“明星”老师专栏,拉近师生距离,借力做好思政教育;主动谋划网上舆论生态建设,加强以学生骨干为核心的网络工作队伍培育,构建文明网络空间,主动引导和疏通;从学生视角出发策划凝练学院文化与学生工作优秀做法,及时在校内外媒体进行广泛传播,让学生成为学院发展代言人,增强其荣耀感与使命感。学院年均外媒发稿量1000余次,连年获评校新闻宣传先进单位、暑期社会实践宣传先进单位、新闻宣传十佳社团等荣誉,共计培养校园十大学生记者9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20余人,网络育人成效凸显。
《520,告白我的石油大学》微信推送引发本校与北石油两校强烈反响,微观机电WCI指数曾连续6月位居学校各院部第一位,连年获评校园十佳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动思政工作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提升思政工作职能效力,让思政工作者产生“明星”效应,让学生成为老师的“粉丝”,陆续推出以十
扎实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让青年理想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围绕重要讲话、时事政策,不间断开展各类主题学习与教育活动,依托“重走长征路”“清明祭英烈”等学院品牌活动,讲好党史、讲好国史,颂扬艰苦奋斗作风,强化初心意识。开展“机电青年说”、“梦想加油站”等交流活动,让青年自己传播信仰,让青年自己诉说梦想。
引领青年学生打磨本领,在实践中奋进担当。鼓励学生围绕扶贫、经济改革、红色文化等社会热点开展社会调研与专题实践,引导学生关注民生痛点,用自身脚步丈量社会变革,以青年之力解读社会变迁。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率100%,多支队伍获批“一带一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山东省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校社会实践重点队伍等,3项目入选“调研中国”“青年中国行”百强团队,多支队伍获公益基金资助。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做好创新这个大学问。分阶段分年级引导学生有重点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技能培训活动,营造浓郁科技创新氛围,积极邀请专业教师担任科技创新项目导师,加强科技创新的专业引领。学生累计获全国“挑战杯”二等奖、全国工程能力训练大赛一等奖等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类奖项30余项,获山东省“机电杯”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创新类奖项50余项。
二、锤炼修为,讲好家国故事
三、潜心问道,讲好青春故事
《中国军魂》视频截图
2019年新生军训先进团
6
7
辅导员之声
封面故事
木之求长,必固其本,流之求远,必浚其源。与学生同行的路上,她也从未停止明理勤学、寻根求源的脚步。自工作以来,先后参与党建、心理健康指导、职业规划、业务规范等各类辅导培训数十次,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准,不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指导和帮扶。2015年,被学校选派参与山东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并获得一等奖,2016年获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复赛)一等奖,同年获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她说这段难忘的参赛经历让她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光荣使命,更加清晰的感受到自身的短板所在,也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对于学生的眷恋和热爱,做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同路人的渴盼愈加清晰和具体。
2018年4月,经学院第一届团代会选举,她成为学院团委书记,任职之后,全面落实推进共青团改革方案,着力做好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团干部素质强化、第二课堂品质提升三大重点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夯实组织基础,积极融入育人大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学院获评2018年青岛市“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2018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及优秀宣传单位,获评2018年度校红旗团委。
8年的青春岁月因为能够与一群斗志昂扬的青年学生们紧紧依偎而显得意义非凡,也正因如此,抛却了刚刚入职的忐忑和不安,与学生同行的道路走的更加坚定和诚恳。以心换心,以爱担当,她和她的学生一起走在青春无畏的路上。
《论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上如下心,如同一心,将心比心,是为同理心。孔子认为,一个人有了同理心,能站在他人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就有了“仁”的品格。美国作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同理心文明》中提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同理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帮助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社交范围,让我们凝聚在一起,组成更大的经济单元。可以说,同理心就是仁爱,就是文明。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
史无前例的“大考”,中国政
府出台建设方舱医院,分级
分类诊疗,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学,提高医护人员福利待遇,减免企业税费等政策,都是运用同理心原理,站在人民的立场思考问题,深切感受疫情给病患带来的苦痛,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的巨大冲击
后采取的应对措施。而大众自觉佩戴口罩、居家隔离,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快递小哥不辞辛劳、日夜坚守,“你一斤我一斤,都为湖北胖三斤”的做法,也是对政府治理措施的理解与同理心。正是中国社会上上下下互相感应,将共情化为互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疫情才得以迅速控制,经济秩序快速恢复。
下的同理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杨素琴
8
9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当人们拥有较强的同理心时,对他人需求和处境的切身体会,会引起共鸣和共情,通过自我效能的提升做出利于他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从而促进集体行动的形成。中国社会这种同心同德的集体主义,将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人民战“疫”的磅礴伟力,构筑起护佑生命的巍巍长城。
作为新时代
的大学生,该如
何培养自己的同
理心呢?
一、与他人同心
《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与父母的相处要设身处地,感父母之不易,念父母之恩情,培养孝敬之心。与同学、舍友的相处要将心比心、痛人所痛,乐人所乐。感知他人之痛则知关爱他人,感知他人之乐则知与人同乐。
二、与万物同心
当人心感通万物的内在规律,就会产生呵护之心、敬畏之心,把握人与自然交往的分寸,成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共生的人。
三、与国家同心
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忠贞爱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成长只有和国家同心、人民同频,“利国者爱之,害国者恶之”,才能实现青春的最大价值、生命的最大意义。
四、与天下同心
新冠病毒已影响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在这危难时刻,中国积极分享战疫第一手经验,无偿提供大量医疗、生活物质,体现了中国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大国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青年大学生应以仁爱之心关怀各国人民的苦难,以包容之心学习各国历史文化,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学》曰:“致知在格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相互感知、相互理解,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获得知识。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郑健
随着国内疫情的渐渐消散,五一假期如约而至,
我们又慢慢看到了温热的阳光下,那些生生不息的人
间烟火。
虽然这个春天里,宅居已久的孩子们没能自由自在
地“忙趁东风放纸鸢”,但处处生机盎然的田间地头里早已
是“筑陂处处待春耕”,风雨过后的神州大地渐次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和劳动的号角。
这就是马克思说的,“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假期赋闲,不妨学习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的重磅文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这个最高规格的“意见”,再一次明确了“劳”,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可别小看“劳动”二字,它告诉我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10
11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01
劳动像太阳,劳动创造一切。
也许无法深究19世纪的达尔文是带着怎样一种执念,手持一本《圣经》去探索上帝的秘密,但世界的真相让他逐渐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变成“进化论”的坚定信仰者,因为他发现,人类并非是上帝在礼拜六的恩赐,而是随着环境的自然演变,一种猿猴为了更好地生存,不得不从树上跳下来,直到学会了直立行走,使他们从无数猿类中脱颖而出。
毛主席说,“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
有研究证明,人手的大拇指异常的粗壮,它可以和其它四根手指形成90度的夹角,便于握住工具,这对于劳动来说非常重要,而这样的手只有人才有,其他猿类是不具备的,这就是劳动所创造的变化。
这就是说,使用工具进行劳动,是从猿到人的一个根本性标志。
再后来,更加复杂的生产劳动让人开始交流,于是有了语言和思想,交往的需求日甚,聚居形成了社群,种族不仅繁衍了生命,更孕育了文化。
从微观的表象来看,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橱窗里琳琅满目、大路上车水马龙、城市间鳞次栉比和夜幕里灯火辉煌,但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哪一样都离不了人的劳动创造。
从宏观的历史来看,人类文明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这样一条条、一道道深深的车辙,让我们认清,劳动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人也通过劳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实现了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
于是,我们认定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人”的论断是对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是劳动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不是精神、意志和神灵,而是人的劳动,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杨过在和小龙女携手退隐江湖前感叹,“世间万物皆是过眼云烟,任你武功再高,最终也不过是一抔黄土,唯有情这个字,才是永恒”。如果他能学一点马克思,大概就会变成:“世间万物皆是劳动创造,唯有劳动,才是永恒。”
02
劳动,意义非凡。劳动,无上光荣。
想起小学时,我们每周有两节劳动课,内容也颇为丰富,有时候去校园旁的菜地里拔草,有时候去学校的仓库里修补桌椅,有时候去扫大街,每年还有一周左右的“秋假”,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让我们收集柴草和松
球,以备冬天教室生炉取暖用。于是,每个秋假,我都拉着爸妈去山林里东寻西觅,站起身摘、俯下身拾,每次都是满满当当的几个麻袋,既为了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了冬天不挨冻,现在想想,山林里的劳作,苦和累也都满是快乐的回忆,那种快乐,就像周杰伦的《稻香》,是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是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怕了,是靠着稻草人吹着风唱着歌睡着了的满足感。
印象最深的是,有时的劳动课要清理学校的旱厕,打水、冲刷,还要把这些“五谷轮回之物”挑运到附近的农田里,一干就是一下午,那时候也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腌臜不堪,甚至每次到了那节劳动课前,还充满了些许期待,因为这样的劳动让校园没有了尴尬的味道,也给学校周边田里的麦子追了肥。每次干完活,都能想起课本里那张温暖的照片,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握着挑粪工时传祥的手,满是笑容地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劳动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我们成长。它让我们的四肢、大脑得到协调发展,它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课本上的知识,让我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爱上自然,它让我们懂得生活的不易,它帮助我们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
12
13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打小我们就耳熟能详的旋律,凝聚着“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这样的价值共识。
也许你找不出自己延续的基因是来自哪一个勇敢跳下树来的祖先,但这丝毫不影响你先天就具备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源生动力。更何况,在我们这样一个从最原始的社会一路走来却未曾中断过的文明古国里,劳动可是闪耀了五千年的光芒。
曾几何时,劳动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凄苦,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无奈,是“仓廪无宿储,徭役尤未已”的悲悯,辛勤的劳动者“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却“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劳动的价值不属于自己,是无法体会劳动的快乐。
即使早期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分工,也没有改变“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窘迫,甚至在机器代替手工的劳动形式改变社会以后,更是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劳动的价值不属于自己,人断然称不上是自由的。
尽管如此,勤劳勇敢的中国人,还是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这片黄土地上,用劳动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直到99年前的那场会议,13个青年立誓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全世界劳动者,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实现共产主义。
言必信,行必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历经三百年风雨如磐的天安门,在那一刻,见证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全世界。这是结束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结束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的呐喊,也是中国劳动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主人的新纪元的宣言。
劳动,第一次使我们体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解放。“按劳分配”名正言顺地成为天经地义,我们开始确信,“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于是,我们继续用辛勤的劳动让浩瀚荒原变成千亩良田,让险滩恶水变成青山绿水,万丈高楼平地起,幸福生活甜似蜜。
所以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当然,脱离了劳动,你也算不上人民了。
劳动,也第一次走进了宪法,被赋予法律层面至高无上的地位。有哲人说过,一个社会对待基层群体的态度,就是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职业也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每个人都享有人格尊严,对普通劳动者的赞誉和尊重越来越成为共识。
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
所以习大大说,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03
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过历史的光荣。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走上了今天的追梦之路。
172年前,马克思、恩格斯高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为了反抗对劳动者剥削和压迫。
如今,我们再一次以国家的名义、以人民的名义,赋予劳动和劳动教育深刻的内涵,是为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是为了同享并且永享劳动以及劳动所创造的幸福和快乐。
过去几个月,我们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成果。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医护人员、解放军、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建筑工人等等广大劳动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各项工作,彰显了劳动的价值,也彰显了劳动者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14
15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但我们也应坦承,如今的我们,已经很少参加体力劳动了,很多人不仅不会劳动、不爱劳动、怕苦怕累,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意识淡薄、追求安逸享乐、厌恶诚实劳动,这些更加证明我们在全社会全面开展加强劳动教育是形式紧迫、责任重大。
如今,我们常常有疑问,幸福和快乐到底是什么样的,仅仅是占据了生产资料、掌握了社会权力,满足了物质欲望吗?
非也,欲壑难填,人对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欲望满足了会感觉空虚,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觉痛苦,物质带来的快乐也永远跳不出“边际递减”的怪圈。
但是,劳动的幸福和快乐就不一样,它是伴随着你用自己的能力改变世界而来的,改变越多,改变越久,幸福感和满足感就越强,不劳动,你怎么能想象到劳动的快乐呢!
有人自恃靠脑力的“劳心者”,拿“知识就是力量”做不劳而获的挡箭牌,有人不尊重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成果,甚至对体力劳动者表示轻视和不屑。这就是《尚书·无逸》里所谓“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也是王蒙先生说的,“没有亲近过泥土的童年,不是完整的人生。”
要知道,我们之所以能被称为“知识分子”,正是因为劳动人民给我们创造了物质条件,让我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进行文化艺术创作,知识从来都不是目的,我们用更多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不是为了站在知识
的山顶去俯视众生,而是为了更好地为更多的人谋幸福。
别忘了,劳动可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一个脱离了劳动的人,在劳动者眼里也不过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一个脱离了劳动的人,谈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以,我就常常扪心自问,“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常有人说:“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噢,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这不是真正的懂,是似懂非懂。
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共产主义更要靠我们脚踏实地的劳动去创造。我们不能做饱食终日、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我们也不能做侯门的小姐,王府的少爷,我们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我们也要自觉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只有知行合一,才有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呜呼,田园将芜胡不归?
快哉,“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正当其时!
16
17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要争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徐明权 霍宁宁
“中国向何处去?”这是百年前青年们于民族危难之际,对中国前途命运的追问与思考。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百年来一代又一代青年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中接续奋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百年风云际会,复兴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方向和使命,就是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青年再次握紧历史的接力棒,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能源安全始终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而石油工业发展是国家能源
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以第一批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进行野外地质踏勘的青年为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培养的一代代技能精湛的勘探尖兵怀揣对祖国的满腔赤诚,参加了新中国几乎所有大型油气田的勘探,他们将《勘探队员之歌》从荒滩戈壁唱到现代油田,从石大“练兵场”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北京石油学院时期地学院培养的青年王启民,从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到原油5000万吨以上27年高产稳产,再到建设百年油田新实践,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各个时期,始终奉献在石油科研一线,为新中国彻底甩掉“贫油帽”作出突出贡献,2019年王启民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郭旭光从石油大学时期地学院毕业后扎根新疆油田。他果断预测、创新攻关,与团队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砾岩油田——玛湖10亿吨级特大型油田,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生命线”。
从华东石油学院时期地学院毕业的苏永地,坚定“祖国需要我
到哪里就到哪里”的信念,在非洲石油勘探中代表中方提出9口成功率100%的预探井,获得“石油神探
”的美誉,将中国的石油勘探技术名扬海外。
王启民
苏永地
18
19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获得者李海鹏,是地学院在新时代培养的勘探尖兵。在行业寒冬中,他坚定地选择了地球物理专业,五个学期保持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他曾真切地说道:“我的梦想是报效祖国,无论是站在莫斯科的广场,还是罗马的街头,它从未变过。”
勘探领域。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过硬的技术本领,获得社会广泛赞誉和认可。在国家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深地探测等背景下,这也将成为勘探尖兵勇担新时代历史使命的鲜明精神底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脚踏实地是勘探尖兵不变的青春姿态。在这片涵养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土地上,勘探尖兵用脚步丈量山川丘壑、湖海江河。他们用最朴素的行动、以最深沉的情感绘好每一处地形、探好每一块油藏,投身石油工业、献身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新时代青年具有全球视野和责任担当。以亿年为时间维度、地层为地域跨度的勘探尖兵始终胸怀全球、心系大局。他们从投身石油会战到助力国家“深地”战略,始终将科学研究定位在全球油气勘探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地学院印兴耀教授团队的“多类型复杂油气藏叠前地震直接反演技术及基础软件工业化”项目,经过多年持续攻关,以三项原创核心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工业化应用的贡献,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实践说明,“脚踏实地,胸怀全球”也已成为勘探尖兵“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鲜明品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勘探尖兵响应号召、逆行出征,服务社会、坚守防线。同时,始终把研究地球、合理利用作为建设伟大祖国义不容辞责任的勘探尖兵,深刻思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但近年来,随着部分油田极限开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等新兴能源勘探开发的加速推进,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勘探开发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命题。勘探尖兵在新发展理念中找准定位,把善待地球、绿色发展作为新时代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担当新作为,主动承担起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先辈斯文如洪钟大吕,激荡滚滚青春力量。勘探尖兵亦要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战略、革新绿色可持续的勘探开发技术和理论,让奋斗的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贡献磅礴力量!
67年来,以王启民、苏永地等为典型代表的近两万名勘探尖兵秉承“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践行“勘天下、探未知、当尖兵、兴国家”的价值追求,奋斗在油气
本文作者
李海鹏
郭旭光
20
21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创新劳动教育,
培育时代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拥军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也就创造了人类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彰显。目前在五育体系中,劳动教育仍是短板,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更高水平的劳动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劳动教育应当从小抓起。然而大多数家庭的教育,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严重忽视和放松了对子女的劳动教育。有的家长或出于对孩子溺爱,或为了让孩子把所有精力放在学习上,就会让孩子尽量少劳动,形成了劳动教育的缺失。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在新时代下高校劳动教育的目的,即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获得创新灵感,在此基础上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改变传统观念,
让“劳动”与“教育”联动
1
中华民族自古便是一个热爱劳动的民族,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家喻户晓,“勤劳”二字早已沉淀为文化基因,植根于华夏子孙内心深处。中国的教育起源很早,“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也诞生在中国。但纵观中国的传统教育,始终没有把“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看待。
然而,基于我国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尤其是在保存封建痕迹最多的农村地区,“重教轻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观念还普遍存在,而且相当一部分家长甚至教师,依然认为劳
早在1957年,毛泽东主席就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这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提出将“教育”与“劳动”结合起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再次强调“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动教育”写进教育法,意味着在新时代背景下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
高校召开思政教育工作总结研讨会
22
23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动和教育毫无关系,
甚至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些错误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要从思想上产生根本性转变。
为了改变这些传统观念,需要加强宣传“尊重劳动、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社会上形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等新劳动价值理念,共同营造尊重劳动的氛围,把尊重劳动的价值置于社会评价体系的重要位置,让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成为共同的价值观。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在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懂得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理解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懂得“按劳分配”是一种正义的社会分配原则,摒弃不劳而获的思想。因此,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体力锻炼,更是一种正确劳动价值观的积极引导。
创造实践载体,建立学
校与社会协同联动机制
2
家庭劳动教育是劳动行为习惯与劳动品性养成的基础,要让
学生从日常家务做起,彰显日常生活劳动的基础作用;学校劳动教育是劳动观念教育与劳动能力培养的主导,要科学设计劳动实践课程,在规范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劳动教育起到支持作用,通过广泛开展社区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多样化社会劳动教育,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劳动教育是联系知识与实际的纽带,学校劳动教育里单纯课堂上的灌输式专业理论学习,容易使大学生脱离实际、变成纸上谈兵,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载体,让劳动教育走出教室,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如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工厂、车间,在生产制造中接受劳动教育,或结合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活动等开展劳动教育。 学校劳动教育应紧密结合实际,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趋势,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创造性。
一是打造线上线下实践平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创新性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劳动实践活动。如在2019年劳动教育月中,我院学生组织探路者实践中心结合环境保护这一问题,联系到青岛市义工联,组织我院二十余名学子前往豆金河开展“跑向纯净未来,呵护蓝色源泉”净滩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精神,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我。
二是创造性拓展劳动教育新形态,把劳动教育与国家需求、社会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紧密结合。如我校组织青马班成员于暑假前往青岛市内企业部门、政府单位实习,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的创造性;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学生志愿者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做疫情数据处理,这种劳动教育体现了劳
动和专业知识以及社会治理的高度结合。
“跑向纯净未来,呵护蓝色源泉”
净滩活动学生合影
只有通过实践劳动教育,学生才能感知中国大地,体察国情民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里,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劳动托起“中国梦”。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美丽幸福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作为高校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改变传统观念,引导青年学生学习领会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勤奋学习、勤于钻研、勤勉敬业的精神,同时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去创造实践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
学生在街道办事处实习
24
25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肆虐中国大地,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党中央统筹协调、科学部署,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带头奋战,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全力救治,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共克时艰,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艰苦卓越的努力,终于换来如今持续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势,这充分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温度、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疫情初期,#你的专业可以为抗疫做什么#上了微博热搜,青年学子们纷纷晒出在疫情期间结合自己专业所做出的贡献,其中很多外语专业的同学们报名参加“中国防疫翻译志愿者”在线志愿活动,加入全球采购防疫物资的大军,将外国医药公司的有关医疗器械产品说明进行翻译,利用所学知识全力驰援抗击疫情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全球范围内仍大肆蔓延。因此防疫的重点在外防上,多地建立外语志愿者队伍,做好外籍人士和输入病例的疫情防控工作。例如,教育部、国家语委指导北京语言大学研发了《疫情防控外语通》,面向在华来华留学生和外籍人士提供疫情防控和治疗方面的语言服务。北京发出英、法、俄、德、西、日、韩、阿8个外语语种的《致在京外籍人士的公开信》,提醒在京外籍人士关注官方信息、增强防护意
外国语学院 相欣余
识、及时就医就诊。在上海浦东机场、天津滨海机场、青岛流亭机场等,多支由外语专业志愿者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在为入境人员和工作人员提供语言服务。
孙大满带领团队为塔吉克斯坦编译《新冠病毒预防手册(COVID-2019)》
内的物资援助,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近30场技术交流会议。在对外援助过程中,外国语学院也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俄语专业
教授孙大满带领团队为塔吉克斯坦编译《新冠病毒预防手册(COVID-2019)》这是塔吉克斯坦境内第一本关于预防新冠病毒的书籍。英语专业副教授朱珊带领团队翻译的英文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在美国、加拿大、希腊、法国、德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
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给予了我们无比宝贵的支持,170多个国家领导人、5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向我国领导人表示支持和慰问,79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为中国人民抗“疫”斗争提供了大量援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随着中国国内防控新冠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中国向其他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得到受援国政府、民众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截至3月31日,中国政府已经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包括普通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在
青年突击队在为入境人员和工作人员提供语言服务。
26
27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
加强政治素养,
全面厚植家国情怀
外语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语言的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必须要下苦功夫,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有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语感。同时,语言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多实践,这就需要同学们多参与外语服务相关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在2018年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我院学生成为志愿者“小浪花”,他们为境内外媒体记者提供采访、通信、交通、医疗、安全等精细化服务和全方位保障,展示了良好的风范,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自己的外语水平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注重以德为先的教育现代化
培养国际视野,
加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学语言和学文化是分不开的。当前,随着综合国力稳步提升,
等20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出版。“译”同战“疫”,石大外语人为抗击疫情送上“及时语”,并用专业力量不断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战“疫”经验。
3月2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这次特别峰会发表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声明》,强调疫情无国界,二十国集团成员应团结一致应对疫情威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演讲,表达了中国同国际社会携手抗击疫情、支持多边协调合作、稳定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态度。
的专业人才”。那么对于在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来说,应该如何提高自身水平,服务国家需要呢?
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利益高度融合,责任共同交织,彼此相互依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特别需要专业的外语人才在其中发挥桥梁作用。毕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
基本理念,强调落实立德树人和加强品德修养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更要强调能力、知识与品德培养的全人教育,所以外语的学生一定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外国语言本身就容易不自觉地接受外国文化,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会有所改变,但是必须要始终牢记,外语只是工具,是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越是在国际舆论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越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类媒体通道,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尤其是通过这次疫情防控的国内外比较,党政军民学齐动员、东西南北中同上阵,“同样的考卷,不同的成绩”,充分彰显了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28
29
学好专业课程,
打下扎实语言基本功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注重学科交叉,
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中国需要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因此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跨文化交流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样的人才既要了解本国文化,又要了解他国文化,不仅精通外语,也非常了解他国的政治体制、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和宗教信仰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像这次疫情当中,中国捐赠给俄罗斯的物资上贴着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话Всё мгновенно,всё пройдёт(一切都是瞬息,一切将会过去);捐赠给意大利的抗疫物资包装上,贴着一张带有歌剧《图兰朵》乐谱的寄语:“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捐赠给德国的物资上写着德国谚语Berg und Tal kommen nicht zusammen, wohl aber die Menschen.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这些语句的使用充分考虑了受众的情感因素,在援助的同时也让外国民众感受到精神鼓舞的力量。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问题涉及相关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以及各类新学科、新技术等不同知识领域。因此,既具有外语水平又拥有宽广知识面、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像我们前文提到的朱珊老师就是深耕于医学英语,并成为习总书记的同声传译员。所以我们外语专业的学生,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主动学习前沿科技,丰富知识储备,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选修经济类、管理类、法律类相关课程,加强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等新理工科的学习,作为石油大学的学生,尤其要加强石油相关学科的学习,关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和业务能力。
疫情之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会变的更加迫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专业人才将大有作为, 大家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外语水平,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国际视野,注重学科交叉,提高综合素质,随时准备好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力量。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蕾
之美
共抗疫情之艰,发现
30
31
2020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儿女在这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越是不易、不平凡,越是需要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在这不平凡的时期,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各自坚守岗位,以其担当精神,勤劳的品质,绘就了最美的画卷,共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幸福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自古以来,勤劳便是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贯彻始终的道德倡导。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讲话中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在此关键时期,全国涌现出许多最美劳动者,他们是舍生忘死的医护人员、是迎难而生的人民解放军、是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是下沉一线的基层干部以及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此次抗疫过程中高校师生感人故事,展现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走进他们,学习他们身上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
疫情来袭,与医务人员在前方治病救人的忙碌不同,清华大学的两间实验室看上去虽然安静,但这里也正上演着与时间赛跑的“战争”。医学院教授张林琦和生命科学院教授王新泉带着团队坚持研究新冠病毒疫苗。解析结构、总结数据、寻找可能有效的小分子药物。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实验室从没闲着。通过不懈努力,两位教授联手揭示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瞬间与人体细胞复合物的结构,解析了
新冠病毒表面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区与人类受体的晶体结构,准确定位出二者的相互作用位点,阐明了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介导细胞侵染的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清华团队目前已开启动物实验阶段。张林琦和王新泉以及全国各研究机构的科研团队都在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尽早为击退病毒带来转机。
“别问,问就是上交国家”这是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机械18-3班的大二学生黄昊天的微信名,在读大二时应征入伍,现服役在武警湖北总队荆州支队。在1月27日所在支队接到任务、前往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参与抗疫救援,由于任务特殊,要求救援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医学训练。但支队完全符合要求的卫生员还肩负本单位的疫情监控,很难抽调离开,在家跟护士母亲学过一些医护知识的黄昊天主动报名,和战友们一同赶到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协助地方救援力量承担搬运东西、陪床、接车、准备药剂等外围
工作,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收工后,来不及休息,紧急赶回支队执勤。黄昊天反复强调,此次参与救援并没有什么值得煽情的故事。坚守岗位、随时出击,使命必达、令行禁止,这就是自己作为一名武警战士的义务。如今,他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让青春在军营中闪光,让所学在奉献中绽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大二学生余汉明,在武汉小区封控后,第一时间报名武汉市“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成为硚口区中山社区玉带汇景苑社区的志愿者,负责门岗值守、买菜跑腿、上门送药等“业务”,为100多户家庭提供“代购”服务。几乎每天要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1点,有时一天代购七八百条鱼。志愿服务开始以来,他不惧风险,不辞辛苦,一天未休。他认为,志愿服务虽然是平常琐碎的小事,但对社区居民来说
32
33
山东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管护师张静静,除夕当天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湖北医疗队,1月26日凌晨抵达武汉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黄冈。投入工作前,张静静和队友们剪短了头发。“长发容易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护服,所以我理了个男孩发型。作出这个决定,我不后悔。”她在工作之余,用手记记录了这个特殊任务的暖心时刻,并在3月21日随队圆满完成救治任务。谁料,却在返乡隔离期满时突发心脏骤停逝世。她以青春奋斗之姿,践行“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的座右铭,将自己定格在32岁,也将静静的爱,永远留在了人间。她在抗疫期间的敬业奉献实际行动,代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用大爱守护生命,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青春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只是爱借着青春的名义再肆无忌惮一次,用时光绘画着未来的颜色,用汗水打造着理想的殿堂,用岁月承载着曾经的梦想,再将他们一一打磨,雕刻成最美丽的模样。我们只是想这青葱的岁月,留下些回忆,这样的回忆,是能够让我们在多年之后笑着流泪,说,我不曾后悔。
本文作者
Writer
还有数不胜数的感人故事,在此不一一分享。但是这些感人故事中劳动者之美将继续闪光,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说明勤劳是创造之源、勤劳是进步之路、勤劳是道德之本。学习这一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年人的重要使命,传承这一传统美德,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却是生活中的大事,对武汉来说,是维系城市运转的实事。他被社区居民亲切的“余师傅”。4月1日,“余师傅”通过线上视频会成为疫情期间北航第一名“火线入党”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00后的他,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力量和吃苦耐劳的的优秀品质。
34
35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
向左走,向右走
经济管理学院 刘笑
写在前面
四月探出新芽,春色恣意地生长;朵朵花绽芬芳,纷纷细雨恼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被关注最多或者咨询最多的就是专业选择的问题。有幸成为一名新生辅导员,以归零的心态和大家一起来探索关于专业选择的问题。
高考是第一次做专业的选择思考,很幸运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已经很理性,可以使用生涯规划等专业科学的方法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理想和现实总是会有差距,步入大学之后,一个学期的学习积累后,在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进行专业认知和探索,思考目前所学的专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是不是适合自己?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是可以和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匹配?转专业是第二次做专业选择的思考,一些同学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所以问题就来了,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呢?怎样抓住这个机会呢?
为什么转专业?应该转到哪个专业?转专业后如何适应?面对这些问题,作为辅导员的我们又该怎样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呢?在处理转专业问题时,辅导员需要重视转专业学生的咨询,了解学生申请转专业的原因,分析学生与原专业、新专业的适配情况,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专业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前期调查问卷必不可少,摸底学生对专业认知的情况及转专业的意向;结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尤为重要,进一步了解学生渴望得到的指导和帮助;
点对点分类一对一约谈治标治本,一人一策,因人施策,对症施策、精准滴灌、靶向指导。专业选择的关键在于“选择”两个字,是个走与不走的问题?是个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关于这个选择,要从四个关键词入手“专业、职业、现在、未来”。专业与职业:辩证存在,息息相关。
01
专业与职业:辨证存在,息息相关
很多的同学会问,我学的专业,到社会上能干什么工作?对口的工作是什么?有的同学会说,我的专业好像只能干这个工作。专业和职业到达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以一个貌似废话的辩证法澄清这个问题,专业和职业有关系,专业和职业没有关系。
1、专业和职业没关系:对不对口与可不可心
客观讲,长期看,专业和职业没有关系。专业和职业,大部分是做多选题,而不是连线题。职业和专业极少部分是一对一,大部分是一对多、多对一。只有少部分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比如建筑专业、法学、医学等一些专业技能非常强的专业,毕业之后可能会找到所谓“对口”的工作。对于大部分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类的专业,基本没有绝对对口的工作。对不对口就把职业和专业的关系局限了,需要做的是从很多的可能选项中去找一个相对最适合自己的选项作为自己的职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可心的工作,将专业和职业对接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对不对口”还需要考虑“对不对心”。
36
37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宏观讲,短期看,专业和职业有关系。专业的设定就是为了让象牙塔的你们少经历社会摧残的最短途径。通过专业学习,可以掌握学科知识、学科语言、建立学科思维。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逻辑和庞大的知识结构,每个学科的学科思维都有独特的魅力。
前段时间,听了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和大家一起分析了上大学的成本,这就是使用学科思维进行的解决问题。大学成本构成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其中,显性成本由学费、考试报名费、医疗费、食宿费、娱乐费等组成。除了显性成本,读大学还有隐性成本。那上大学真正所需要的成本是那些?一是上诉提到的上大学的各种费用,也就是经济成本。二是一般情况上大学最少要四年,这四年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三是如果我用上大学的时间来工作所赚的钱,所获得的工作经验,参加社会实践所获得的人脉,这些是机会成本。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自己选择喜欢的专业,对专业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对专业的主观喜爱程度,尤其是有转专业想法的同学,这似乎成了自己转专业唯一的理由。主观喜欢就够了嘛?对专业主观的喜爱程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才是更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活,除了专业学习之外,不少跟专业知识无关的能力,比如,生活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写作和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对问题和趋势的感知能力、判断能力等,这些在大学生活、专业知识学习、社团活动以及实习实践中同样得到培养和锻炼,进而形成一种通用能力、可迁移的能力,或者说是“核心竞争力”。将伴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这些“软实力”也是保证一个人跳出专业限制的一张“通行证”。
2、专业和职业有关系:想不想与能不能
知识加速更迭,时代沧海桑田,大多数时候我们所学的知识已经不能转换成经济资本,如果只专注自己学科的思维方式,会让我们无形中将自己眼前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当成唯一的思维方式,这必然会导致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和自己知识结构的单一,无法在自己学习或从事的领域脱颖而出,更需要“跨学科思维”, 并且用不同领域的知识武装自己。
02
现在与未来:脚踏实地,仰望天空
1、专业选择:主观喜欢并不够
2、专业选择:主观努力很重要
大部分同学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困惑: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报考的就是这个专业,现在所学专业是被调剂的,因为有心结,所以想试一试?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我数学特别差,这个专业我不喜欢,所以想试一试?我先所学的专业,未来就业出口太窄,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想试一试?
专业选择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存在能不能选择成功的问题。如果转专业成功,心理上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转专业后就要不仅学习大二的课,还有转入学院的大一的课程;同学相处,转专业后,可能要调整宿舍,然要做和新同学相处的打算;活动学习,转专业后,课程会加上大一的课程,课会比
38
39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较多,还协调好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在转专业的过程中,不能等靠要,要主动出击。做好自我探索,澄清职业兴趣,生涯规划的自我探索分为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四部分;与专业教师沟通,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自己可能选择的专业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以后的就业领域。
如果不能选择成功,也要学会接纳自己,不能把“专业不对口”当作一个不努力的借口,进而逃避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妨端正态度,少一些浮躁,沉下心来,先把专业学好、学透再说。如果你确实非常不喜欢所学专业,那么你也可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专业自学这个学科,不一定要考试拿学历,只为多掌握一门学科思维。慢慢你就会具备一种跨学科的思维。具有跨学科思维的人,将来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更强。
写在后面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也不可能都非常透彻,成长需要一个过程。青年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有自己的判断。清楚地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形势、大部分人的求职走向,建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和就业方向,跳出自己专业的限制和束缚,形成成熟的职业规划,培养自控力、执行力和坚持力。让自己的青春不虚度,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更美的风光!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王加胜
谈到玩游戏,无论是学生、务工者,还是上班族,绝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经历。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只要手机有电有网,随时随地都可以玩,像“王者荣耀”、“吃鸡”近年来比较火爆的游戏,更是深受游戏爱好者的追捧。
我不是一个资深的游戏爱好者,更不是一个实力超群的游戏玩家,但是也曾玩过甚至迷恋了一段时间的游戏。因为工作原因,更因为水平太菜,现在已经告别了网络游戏,对竞技游戏已无任何贡献。工作中,也会接触和了解一些时下比较火爆的游戏,因为每次去宿舍都会看到有人在那玩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甚至宿舍开黑。而游戏中,打怪升级绝对是不可避免且耗时较多的一个操作,为什么非得有打怪升级这个过程呢?又是什么原因让游戏设计者绕不开打怪升级这个思路呢?
40
41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打怪升级”是人物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一个游戏人物的产生,就如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它会慢慢的成长。而打怪升级作为游戏人物成长的必经之路,这里面虽然有无奈与煎熬,但是要想在游戏的世界里有地位有实力,等级、经验都是游戏人物所必需的,等级越高、经验越多,人物就会拥有更多的技能、更高的能力。打怪涨经验,升级学技能,如果一直停留在低等级上,谁还会继续玩游戏呢?又有哪个boss级游戏人物不是从打怪升级中一步步走过来的呢?
“打怪升级”是财富积累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每一个游戏人物只有有精良的装备才有可能在厮杀中胜出,而这些装备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的,有“钱”才能买。而打怪升级是财富积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与妖魔鬼怪的厮杀,获得金币,财富越多,装备越好,战斗力越高,人物就越厉害,从而才有可能与大boss搏斗,体验到游戏的快感。否则如果没有财富,就没有好的装备,战斗力就不高,那么就没有与相同等级怪兽PK的可能,那这游戏还有继续玩下去的乐趣吗?不打怪升级,哪来的财富积累呢?
因此,游戏里的打怪升级对于游戏玩家来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是可有可无可好可坏的操作,而是一定要操作且必须操作好的!否则还能玩游戏吗?
大学的专业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打怪升级”,这不是可有可无可好可坏的事情,而是一定要学且必须学好的!否则这大学还怎么读?
学习是完成大学的必经之路。每一个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都希望能够顺利通过大学的学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而毕业的条件之一就是顺利完成大学里的课程。这是需要一门门课程累积的,哪怕对你来讲有困难甚至是一种煎熬,但是任何一门课程就需要学习。学习涨知识,学习得技能,学习才能进步,学习才能毕业。学习是大学的必经之路,凡是能够毕业的学生都不例外,你如果要想毕业,可以不学习吗?
学习是能力储备的重要途径。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个人的实力绝大部分来自于学习。婴儿学说话,工人学技能,医生学治病,学生学知识,任何时候任何一个职业都要学习,因为只有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本领,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够让自己在生存竞争中获得胜利。大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学会专业知识,学会各种能力,全面地提升自身素质。这种提升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不能显现出来,但是它会储存到你身上,在你需要他的时候他会立刻现身。但是如果没有学习,哪来的能力储备,哪来的召之即来?
学习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更何况在大学,一个本就应该是学习的环境。来到大学,如果不学习,那么来是为了干什么的呢?如果不学好,那么将来又会干什么呢?
42
43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文法学院 赵延升
庚子岁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在外工作的父母放下行装,让外出求学的孩子留在故乡。本以为勤劳的人们被强制按下“暂停键”后,可以一同享受团圆的美好,却不想,习惯了平日里饭来张口的孩子没等来“葛优躺”,而是被爸妈的大嗓门逼成了“活雷锋”——小到洗碗买菜,大到务农做买卖,为了实现家中“母慈子孝”,家务方面必须“子进母退”。而这场“旷日持久”的美好假期,早已透支了孩子的“三分钟热度”,他们纷纷在空间、微博、朋友圈里迫切要求开学、复工。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劳动是中国共产党的深切关注;从黄帝造屋宇舟车、大禹躬行治水的传说,到习近平主席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八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劳动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光荣。
回首过去,是劳动造就了今日之中国。是劳动,把浩瀚的原野变成了万顷良田,端稳了14亿中国人的饭碗;是劳动,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飞快地赶上世界的步伐;是劳动,让文明古国绵延至今,且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创造新的奇迹……无数的劳动者,胼手胝足、艰苦奋斗,用劳动缔造出充满活力的现代中国。
那么,劳动何以成为压垮青年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们在精神和肉体上双双交了白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许多人忘记了劳动的价值,不注重劳动。
勤劳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形劳神不倦”的箴戒到“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劝勉,劳动是年长者口中的“座上宾”;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到“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劳动是炎黄子孙的身体力行;从抗战时期,党中央在根据地组织延安大生产运动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于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
展望未来,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劳动。早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要求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恰当的安排劳动教育;进入21世纪,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对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但今天,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却让劳动教育逐渐“沉没”,淡出我们的视野。首先是学校教育中对劳动教育的弱化,上课时,重心在文化课教育,而忽视了劳动教育;下课后,学生的课余时间被作业、补习班、特长班、网络、游戏等所充斥,无暇顾及劳动。再者是一些家庭淡化和放弃劳动教育,家长没有成为
疫情期间,学生在家做家务
44
45
辅导员之声
辅导员之声
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培养者。九零后、零零后的一代多是独生子女,不仅父母视若珍宝,更有来自祖辈的关心疼爱,孩子只需要做好学习这一件事,其他的一切衣食住行根本不用自己动手,自有长辈代劳,更遑论让孩子亲力亲为地参与体力劳动。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服务行业的快速兴起给了人们忽视劳动的“正当”理由,这些新兴事物的出现,不仅方便了日常生活,更节省了劳动时间,相应的,也导致了当代青年劳动能力的弱化……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打捞“沉没”的劳动教育刻不容缓。
1、在思想上接受劳动
打捞“沉没”的劳动教育,首先要在思想上接受劳动。这一点,李子柒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李子柒作为一个成功的网红,她的成功与她热爱劳动密不可分。不同于其他的网红,李子柒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这些都是通过她辛勤的劳动表现出来的,她从视频中
2、正确认识劳动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注重在学生个人生活自理中强化劳动自立意识,体验持家之道,这是学生健康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服务性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注重利用知识、技能、工具、设备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特别是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例如强调高等学校“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等。
向我们展示了做菜、酿酒、造纸、染布、纳布鞋、编篮子、砌炉灶等,这些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所不屑的,也是我们大多数人不会的。她通过自己的劳动,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中国的文化更好地输出,更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她不断学习,让自己的作品永远迷人,开出了最摇曳生资的花朵;她立足劳动,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活力,拥有着最坚固朴实的根基。
李子柒
打捞“沉没”的劳动教育,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开展劳动教育不是某一个人的职责,而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学校和家长,需要意识到自身在培养孩子劳动意识,提高其劳动能力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劳动教育中起基础作用。家长一是要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二是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劳动;三是树立崇尚劳动的家风,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习惯;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重要责任,给予恰当的劳动课程和充足的劳动时间;其次结合学段特点和所在地区实际,规划好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注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关劳动技能的学习;最后要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社会各方要辅助好学校和家庭,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宣传,提供劳动的机会。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这个给光荣属于劳动者的时代,在这个人人靠劳动都能梦想成真的时代,唯有争分夺秒去把握、朝乾夕惕去奋斗、埋头苦干去成就,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与馈赠,才能为青春绘就最绚烂的底色!
学生体验劳动
3、全社会共同努力
打捞“沉没”的劳动教育,还要正确认识劳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动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相应地劳动教育也应当分为生产劳动教育和非生产劳动教育,而非生产劳动教育又可以分为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