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石大辅导员第四期

沧海横流,江河浩荡
在这场磨难中
我们再次淬炼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再次汇聚起生生不息的磅礴伟力
中国力量,生生不息
中国希望,顶天立地

长夜终去
黎明已至

同心战“疫”

目录

Contents

01

封面故事:牢记初心,锤炼能力,一心一意做好学生工作

02

在这个不一样的假期,我们都懂得了“敬畏”   窦雅琴

03

一位辅导员写给大学生的信:2020,你看到的是什么?   李敬皎

04

与储建学院全体学生书   陈飞

05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王佳

06

曾经是你,今天是我    杨建敏

目录

Contents

07

一个都不能少   段诗云

08

走,我们一起去上课   刘笑

09

这场疫情,让我们学会了成长   刘威

10

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国魂   徐光辉

11

战疫情谈信仰   游应红

12

做一个平凡的英雄   郑健

       从研一担任2006级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助理班主任时起,郭孟的心中就种下了一颗毕业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种子。2009年硕士毕业,他毅然选择留校成为一名辅导员。10年的辅导员工作,他渐渐从同事口中的“小郭”变成 “老郭”,从学生口中“孟哥”变成“郭老师”,变得是称谓,不变的是他从事辅导员工作育人初心。他坚持用真心真情践行“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将满腔的热血和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所热爱的辅导员工作。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他以爱心为根,宽严相济,深得学生信任;他一专多能,乐于创新,育人成效显著;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赢得同事认可;他静心做事,勤于钻研,孕育累累硕果。

01

一个学生都不能少
       2009年9月,第一次年级大会,郭孟面对300多名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孩子,充满深情地做出承诺“我希望到大家毕业时,一个都不能少”。从那时起,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爱心为根,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要。

他是严师。日常管理中他一丝不苟,求全责备,力求做到制度化、精细化、全面化、人性化。他认真抓好特殊、特长学生以及特殊时期管理工作,贯彻五进、六沟通工作方式,深入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真实情况。自工作以来所带学生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奖助学金等各项评选公平公正公开,学生零投诉。
他是挚友。他认为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风雨晴天,所以他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学生多对他的真诚、亲近印象深刻,很多学生找他聊天,他也乐于和学生在一起。无论是宿舍、课堂、食堂,还是排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他都主动利用一切机会深入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也让学生理解自己,认同自己的工作。
他是家长。学生就业既是辅导员育人成果的体现,也关系到每个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和每个家庭的生活状态。他贯彻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分阶段的、有侧重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10年来,他所带的几届学生的就业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所带2009级学生就业质量高,整体升学率38%,签约学生中60%签约三大石油公司和其他国企。所带2013级学生就业率97.27%,为近十年最高,升学及出国率为48%,所带2018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近96.64%,为近七年最高。

02

牢记初心,锤炼能力,一心一意做好学生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
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     郭孟

这个辅导员有点“忙”
       在学院目前的辅导员工作队伍里,郭孟有两个“最”,一是他先后分管的工作最多。郭孟自工作以来,先后分管过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奖助贷补、宿舍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党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就业工作、共青团工作、研究生教育管理等10余项工作;二是所带学生人数最多,自工作开始,他先后带过2009级、2013级和2017级1100余名本科生,现在又带着1200名的研究生,而且每年都有400名学生加入,350名左右学生毕业。虽然工作任务重,学生事情多,郭孟始终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把辅导员定位在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学院学校建设发展服务的“公仆”上,于平凡中有崇高追求,于平常中有强烈责任感,时时刻刻不忘学生工作,事事处处着眼学生发展,既取得了育人的佳绩,又赢得了师生认可。

01

从辅导员工作伊始,他就争做研究型辅导员,曾参加各类业务培训20余次,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创业教育中级讲师证书;发表论文6篇,主持校级课题2项,参与校级以上课题8项。曾获学校辅导员工作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一次,获2018年第五届辅导员素质能力比赛三等奖。参与创业基础授课247学时。为学院学生讲授团课等。工作中注重及时总结、归纳、提升、宣传,在学校校报、新闻网及其他相关工作网站发表新闻通讯200余篇,获评校级以上荣誉10余项。

02

       2018年作为辅导员,他的工作对象从本科生变为研究生,学生特点与需求发生极大变化。为了做好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他主动研究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研究生成长特点,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同时注重调查研究、参与培训交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作为新一批院部团委书记,在共青团改革的背景下,他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深入学习中央关于共青团改革的整体思路与工作谋划,深刻把握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胜任力,切实加强思想引领,做好服务青年、引领青年、凝聚青年的工作。

在思考中坚定前行
       辅导员工作繁琐而庞杂,工作上要掌握方法,提高效率,掌握五字口诀,快、真、信、新、稳。“快”是学生有需求解决要快,学生有情况处理要快;“真”是对待学生要有真心,对待工作要真抓实干,不敷衍塞责;“信”是做事要公平公正、让学生信服,工作能力让领导信任;“新”是要长干长新;“稳”是心情心态要稳。辅导员工作弹性很大,要时刻保持勤勉的工作态度,多思考,勤行动,付出的多学生出的问题就会少。辅导员要有自己的职业梦想,要帮助学生筑梦、圆梦,自己要有真本事,坚定的走专家化职业化道路,才能和学生一起实现青春梦想。学生们成才的时刻,就是一个辅导员最幸福的时刻。

       这是个不一样的寒假。
       以前的每一个假期,忙碌也好,轻松也罢,积极也好,懈怠也罢,一切都是自己的预计和掌握。而今年,多了一些不可知,也多了很多揪心和伤痛。
       寒假马上结束了,我们都可以在家里多呆一阵子,若要在以前,我们会欢欣得享受这个福利般的延长。
       但是现在,我们宁愿不要它。
       就像有人说,这是第一次学校不催着学生返校,但学生却盼着快点开学。
       我们都盼着所有人平平安安地、撒着欢地,在预计中的时间,在初春的校园重逢。
       从除夕那天开始,每天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疫情的消息,说不焦虑是假的。
       焦虑之外,心里还有钝钝的痛和担忧,为那些逝去的人,也为那些至今仍苦战一线的人。
       我们很难去为这场战役真正做些什么;
       但是至少,我们要学会“敬畏”。

03

大家一定都听过这句话,大意是,身体健康是你的“1”,有了这个“1”,后面的若干“0”才是真正的存在。也有说,有了“1”,后面“0”越大,数值才越大,否则都是无意义的叠加。
大家也一定知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真正的美丽中国、美丽世界。
一个人是如何破坏自己的健康的?
缺乏足够的健康观念和重视程度、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与方式、满不在乎的应对方式,再加上一点“我还年轻,病还找不到我”的“胆气”。
所以我们健康生活的底线一退再退,一些疾病开始了从中年人到青年人的侵袭。
别的不说,至少我在好几次的学生讲座或活动中,问大家谁还保持着比较规律的运动习惯时,举起的小手寥寥。哪怕我加了个前提,“一周几次或者一个月几次都可以”,所增也不多。
此处有一声叹息......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呢?

04

在这个不一样的假期,
我们都懂得了“敬畏”

化学工程学院   窦雅琴

敬畏健康、生命与自然

前阵子很多平台的热点都是这样一条问题,“你希望重启2020吗?”。
一条热搜里面写到,多想重启2020,没有新型肺炎爆发,澳洲没有发生山火,东非没有蝗灾,西班牙没有经历大暴雪......
2020开年,我们接连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太难”,有人担忧“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了”,也就有人不失无奈与戏谑的地设想,一定是地球选错了2020的启动模式,重启一下好不好。
可惜,时间没有后退,也没有重启的按钮。
能“重启”的,只有我们对自然的思考、保护与热爱,对健康与生命的敬畏与珍视。

05

06

敬畏尽责与奉献

疫情之下,我们都成了“为国宅家”的人。
大家都讲,这是第一次,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就能为国家做贡献。
不错,乖乖呆在家里,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此刻能尽的最大责任。
我们的“尽责”是相对安全的,但有很多人,他们的“尽责”是充满危机的。
半个多月来,在电视上、网络上看了很多报道。
第一次让我看到流泪的是这样一句话——“那个叫我们没事不要去武汉的人,自己却去了武汉”。
我们都听他的话乖乖在家了,他却在84岁的高龄逆行上了战场。
有一天,我的网页被这张照片“刷屏”,别再让他流泪,成了几亿国人共同的表白。
战士勇往,国士无双!

紧随他身影的,是驰援湖北的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和不知应该用什么单位计量的医疗与生活物资。
每一个城市和乡村,都有和你我一样平凡的人,为了让更多人安心宅家,他们在外面值守和奔忙。
我带着全村最硬的鳞来了!
你缺什么我都给,山东支援你一个家,我们连副省长都“借”出去了。
“苏大强”散装了、13太保独立团,子弹却都打在同一个地方。
紧急驰援,一个人就是一个队伍,只有一个人的出征仪式。
一轮一轮的出征、出征、再出征......
我们感动于,那个用 “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拒绝了记者“向家里报平安”的护士姑娘。
我们欣慰于,这两天方舱医院传出来的广场舞,大家都说,从来没觉得,广场舞能跳出这么多爱与生机。
还有,一线医护人员们发的生活小视频,大家说,看到你们快乐的样子,真好。
还有,街上紧紧盯着你戴没戴口罩的无人机,村里不停响着的广播,小区门口拿着温度计和登记表的值班员。面对疫情,谁都知道在家里呆着最安全,但是那么多人仍然拿着请愿书冲上一线了。做一个守规则、听招呼的人,别乱跑、别添乱,就是敬畏他们的尽责与奉献,也是我们此刻能做的最大的尽责与奉献

疫情进展的数据超出我们所有人的预判与认知,看着它一天天增长,每个人心里都充满着不安与困惑。
数据准确么?指标都是什么含义?
为什么会严重到这个程度?
究竟能不能治好?有没有尽全力?
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会不会被感染?
疫情像一面“照妖镜”,照见了人心,也照见了冷暖,疫情处理过程中,有一些不满和怨气在累积,有一些担忧与恐慌在滋长。
但别忘了,应急之下,情势从乱到顺的治理,总有一个过程,如今我们看到了重拳出击,副总理督战一线,东南西北四大天团“王炸”会师,武汉打响“应收尽收”攻坚战。
我们看到疫情信息的披露越来越清晰,数字在涨,但似乎心里却越来越笃定,因为我们相信,这场举国共战一定能很快胜利!
面对未知的敌人,我们都会害怕;那就去了解它,学会应对它。
面对不懂的东西,我们都会有疑问;如果做不到搞懂它,至少也别做那个屏幕前“动动手指就能解决一切”的“键盘侠”。
敬畏科学与专业,相信科学与专业,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盼望,这场战疫快些结束。

05

前两天,有学生跟我说,老师,我看着那些新闻,着急,但是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真难受啊。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知识和能力那么重要。
这应该会是这场战疫带给我们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重新审视,我们究竟应该推崇什么样的人,国家和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
疫情面前,作为一个辅导员,我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只能做好自律之余,一遍一遍地向我的学生传达防疫要求和科学知识,一遍一遍发放问卷了解学生情况,一遍一遍地叮嘱大家多注意,勤通风,少出门。
跟湖北的学生联系,看到他们说“我很好,老师放心”,我才是真的放心,知道有学生党员在社区做志愿者,骄傲中带着担忧,也只能再叮嘱一遍“多注意,一切小心”。
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言语是这么单薄乏味,但是也想不出如何才能更好地关心和支持他们。
希望我的学生们,以及更多的学生们,能从这个漫长的假期中看到精神,看到力量,看到真正值得我们敬畏的东西。
更希望,这些在战疫中建立起来的“敬畏”,不要随着疫情的消散而飘落。
因为
唯有敬畏,才能不懈怠,不逾矩。
唯有敬畏,才能言有度,行有方。
唯有敬畏,才能找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的界限和位置。

06

敬畏科学与专业

我又能做什么

一位辅导员写给大学生的信:
2020,你看到的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2020年的开端蒙上了一层阴影,一场“突如其来”的寒假让很多同学显得措手不及。疫情消息及其衍生出的各种话题频频出现在热搜中,成为了亿万家庭茶余饭后的谈资。子时已过的今晚,我想从一名新时代青年、一位当代高校辅导员、一个刚刚毕业两年的研究生的角度,谈一谈我眼中的2020,聊一聊近期的所感所悟。
话题将从#你希望重启2020年吗#开始。

07

全国上下从政府到学校、企业,从城市到社区、农村,从医生到公务员、工人,从老人到学生、孩子,都在为这场抗击肺炎疫情的战争奋斗着。
我想说,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战胜疫情便指日可待。

08

石油工程学院   李敬皎

先细数一下这个ABAB的庚子年第一个月发生了哪些想设置重启的事件:由于野味,2019年12月于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场肺炎的主角——直径在0.1微米左右的畸形圆球,由于人传人、潜伏期长、症状多变等特点引发了一场艰难但又坚决要打赢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当国家卫健委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时,意味着这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阶段。

寒心的医闹,让忙碌一整年的杨文医生没能回到家,没能见到国外留学回家的女儿,没能好好的跟家里人吃上一顿饺子。陶勇医生终究没能逃过一场劫难,再也无法用自己的双手为更多人创造光明。如果没有让人心寒的医闹,善良的人都被温柔以待该多好。在《为你读诗》栏目里,苏醒过来的陶医生说:“我把光明捧在手心,照亮每一个人的脸庞”。

我的母亲,一名小县城里目前正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当时看见事件发生后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句话:“为众人抱薪者,敬佩,尊重!”我想说,爱医护医,其实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向守护生命的医务工作者们致敬。
澳洲的大火肆虐,东非的蝗灾蔓延,伊朗误击乌克兰航班,中东战争持续不断,西班牙遭受暴风雪,菲律宾火山爆发,不停的网络暴力……悲剧时刻在上演,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

05

06

前几天,财经网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投票:“你希望重启2020年吗?”
明知这一问题是多么不现实多么荒诞,在228万人中,仍有151万人表示“希望!重新开始吧”。“如果可以,那就先让疫情让病毒消失在风里吧”。这反映了多少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由衷的希望。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但重启一次2020谁能保证有更好的结果?不过是我们的愿望罢了。以过去为境,过好未来,才是最最重要的。
那我们应该从这些教训、这些伤痛中看到了什么?抑或是学到了什么?下面所要说的三个词“敬畏、明辨、担当”,是我看到的、学到的,也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

“2003年的SARS刚刚过去17年,有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疼,但大自然还记得。如果人类不听话,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次报复。”我们要学会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善待动物、保护动物,而不是一味地无所畏惧的去破坏自然,破坏生态平衡。人类是大自然食物链上的一环,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然在孕育我们的地球上生存,那就应该时刻保持敬畏自然之心。敬畏自然,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疫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周围的家人朋友和同学们有的很恐慌,担心自己会接触而得病。当病毒夺走一些人的生命时,我们才深切地体会到:活着,究竟有多好;健康,究竟有多重要。经济学家有一个共识:健康等于1,而其他例如事业、成功、金钱……都只是0,有了1后面的那些0才有意义。只有健康,生命里的其他价值才有意义。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如今疫情当头,“逆行者”们为我们披荆斩棘、负重前行,而我们更要敬畏生命,珍惜健康的来之不易。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对自己的生命充满高度敬畏之心,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出自己无限的价值。

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在灾难和疾病面前,我们终究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人。虽然新冠病毒的源头还未被证实,但最大可能是发生在蝙蝠等野生动物身上。由于野味酿造的这场疾病灾难,不是那些吃野味的人能承担得起的。人民日报、新华网转发的《一只蝙蝠的自述:别在玩命吃野味了》漫画生动形象的讲述了前因后果:

谣言止于智者
在社会各界纷纷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时,各种谣言趁机“漫天飞舞”,特别是偶尔看到家庭微信群和长辈朋友圈中转发的“荒唐”消息时,有一种苦笑不得的感觉。“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吃大蒜可以杀灭新冠病毒”“出现流涕和咳痰就不是新冠肺炎?”“武汉来的快递要拒收”等各类捕风捉影的谣言在网络中满天飞,挑拨着人们本就紧张的情绪,加剧着人们恐慌的心理。我相信这些易于辨别的谣言对大学生来说不在话下,建议大家多看主流媒体例如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发布的消息,不要相信一些来路不明且不具备科学道理的言论,拒绝转发未经核实、存在质

疑的信息,在管好自己的前提下提醒长辈们学会辨别,不信谣、不传谣,用实际行动共同构建起一个健康清朗、文明理性的网络生态环境。
我想重点说的,是要告诉大家:在热点热搜面前不要迷失自我、不被带乱节奏。部分流量媒体、境外势力、敌对势力利用舆论事件进行炒作,开始阴谋论,去年香港修例事件就演化成了游行示威和暴力活动,甚至出现了肆意侮辱国旗、国徽的行为,这明显是敌对势力破坏我国繁荣稳定的社会局面的“大作”,正如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所说,修例事件已经变质,“颜色革命”特征明显。而一度朋友圈和微博中关于李医生事件的舆论导向具有强烈的煽动性,这显然是有不怀好意之徒在乱带节奏,使矛头的指向和讨论的话题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2月7日下午,武汉市中心医院发文称认定李医生为工伤,紧接着,国家监察委发文称派调查组赴武汉就群众反应的问题作全面调查。我相信,随着监察委的调查,一部分我们心中的谜团将逐渐揭开,一些我们关注的真相将逐渐浮现。“还原真相,就能稳定人心;呵护正义,就能凝心聚力;捍卫法治尊严,更能凝聚起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在此,我们对李医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他的这种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令我们所有人肃然起敬。而此时,我更希望大家能学会冷静分析、明辨是非,要相信且坚信,在我们所热爱的祖国,正义迟早会到来。

05

勇于担当时代重任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我在山东,马上面临中考。5月12日14时28分,坐在教室认真听讲的我感受到了明显震感,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逃出了教室。紧接着学校广播,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那时的通讯还没这么发达,没有网络众筹,只记得我们把自己的零花钱投到了学校捐款箱,一心想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当看见电视上80后和90后的解放军、武警官兵等奔赴四川抗震救灾时,我学会了一个词:众志成城。
如今,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让我再一次明白了“众志成城”的意义。90后和00后的大学生们,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是2018级辅导员,学生大多为00后。我所带的班级中,有的班级共同倡议并达成共识,捐出了校级优良学风班的奖学金;有的班级召开线上募捐班会,鼓励个人捐款;有的班级召开“从我做起,共克时艰”线上主题团日活动,通过答题等分享疫情防控知识,通过拍摄视频等为武汉加油。我所带的学生中,有的同学自发捐款,贡献绵薄之力;有的同学积极报名社区志愿服务,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同学主动参与村庄疫情防控工作,帮助村委更快更准的进行信息摸排统计工作。我相信,全国每所高校的每个班集体、每名大学生都在为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奉献精神。

06

写作之余,看见一位老师分享了关于群体情绪的文章,里面的一句话我特别赞同,也特别适合写在这里:“勇气的传染力势必能超越恐惧,全社会都应让正向传染点燃希望。”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更应该站到正确的立场上,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部署和决策,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带着信念和勇气,扛起责任和正义,敢于发声亮剑,敢于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长盛不衰,源于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因为我们任何一代人站在历史舞台上时都能担当起民族发展的大任。
己亥冬去,庚子春来。祝大家身体健康,平安喜乐。我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所有老师们一道,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在清风徐徐的唐岛湾畔,在春暖花开的石大,期待着与大家重逢!

09

储建学院诸学子:
       展信佳,见字如晤。
       亥子交接,正逢新春佳节;一别近月,不意肺疫肆虐。各自防疫相隔千里,共克时艰同此一心,举国鏖战至今,
攻防转折在望。当此非常之时,诸君上应国家号召、下从
学校指挥,联心联动联控联防,切之切也!
       吾国战疫之日久矣!七十年来,国家运筹帷幄清污染、
鼠蝇、种疫苗,历时四十余载将天花、脊髓灰质炎一众烈
性传染病焚巢荡穴;而后战结核、灭非典、除流感,虽艰苦卓绝却战无不胜,昔年贫弱之际尚能胜疫,况乎今日之中国哉!
       吾国战疫之志坚矣!檄令频传,总书记发出防疫阻击战动员令,数次指示批示;击鼓催征,三十省份启动一级响应,神州大地全民皆兵;旌旗猎猎,全党主动履职、共青团全团动员。新春之际阖家团圆,中华民族千年之传承;麇集蜂萃共度佳节,炎黄子孙未变之通例。然疫情当前,从医者别家去国、执勤者不离一线、离鄂者自我隔离,更有古稀老人义务劝返、三尺童蒙闭门不出。弃私情、舍小家,上下同欲、亿兆一心,焉有不胜邪?
       吾国战疫之行力矣!疫情蔓延,钟老八十高龄挂帅一线;医护紧缺,医疗铁军除夕千里驰援;床位不足,雷神山工程神速兴建;食材短缺,数百吨蔬菜无偿捐献。假期调整,推迟聚集时间;交通管控,规避传播风险;持续攻关,优化检测方案。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岂有不达之使命欤?
       家国危难际,吾辈戮力时。万望诸君依令而行居家中严以防护、沉心静气于书里访幽探胜、勤思善言在网上勇斗谣言。如此,人心效顺,匹夫无不倾之力;天道有常,中国有必胜之理。
       海天在望,不尽依迟。善自保重,切切!切切!
储建学院学生工作组字
储建学院全体教师嘱笔问候
庚子年元月初九于唐岛湾畔

10

人心效顺,匹夫无不倾之力
天道有常,中国有必胜之理
--与储建学院全体学生书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陈飞

2020年的开始,当我们还沉浸在即将放假的喜悦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在我们身边开战了。
春晚的舞台上,央视主持人深情朗诵了关于防控疫情前线的情景报告,白岩松开场便说:“我们在过年,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和身处病痛的患者们在过关。”举国欢度新春佳节之时,许多医护工

03

有人说,看到“钟南山”这三个字就放心了。17年前的“非典”,是他的准确判断和果断出击,给当时对“非典”百思不得其解的普通民众以答疑和信心。今年,他84岁了,却依然没有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退休生活,而是又一次和很多专家们一起奔赴前线,又一次帮国人睁开了面对疫情警觉的眼睛。
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军人中,我们看到了照片中挽起衣服正在打胸腺肽的刘丽,仅仅是侧面,便看出这是个美丽的女医生。几天后的微博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被防护面罩勒出痕迹的刘丽,感动着我们,却让她的妈妈心疼。妈妈问她:“能恢复吗?”刘丽说:“放心,我还会是你那个漂亮的乖女儿。”还有那些为了方便穿防护服而剪去长发的年轻的护士们,她们说:“要不是来武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剪这样的短发。”战争从不会让女人缺席,更何况是军人和医护工作者。
疫情突如其来,让人猝不及防。他和我同龄。病例初现,他曾经在微信群提醒身边亲友提防。不成想,身为眼科医生的他也不幸中招。在发布病情的微博里,他表示“等我病好了我就会上一线,现在疫情还在扩散,我不想当逃兵。”这份医者的乐观与顽强,令人动容。可惜的是,他未能最终赢得与病毒的搏击。他就是年仅34岁,不幸被新冠肺炎夺去生命的李文亮医生。他的离开,更说明了这场战“疫”的艰巨。武汉市政府等政府机关、多家媒体和普通民众也都纷纷追述这位令人尊敬的医生,他年轻的34年的生命里,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反思也是战胜“疫”情无穷的力量。

04

你的样子,
就是中国的样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佳

作者便接到了驰援武汉的号召,新闻中,医生和护士们纷纷写下申请书、“军令状”、保证书。他们在除夕夜便出发,一出发便是一线,最前沿。自那天开始,我们便关注着各个地方确诊病例的数量,关心着前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同时,每天都会问:“这场疫情还要多久?”内心充满着忐忑、不安和难过,每天都揪着心。

但是,不知道从哪天起,我们看到全国各个地方都将医护用品、日用品还有新鲜蔬菜等捐向疫区;全国各个省都派往疫区最好的医护人员,开始全国大“救援”;十天内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两个医院,尽显“中国速度”……
揪着的心慢慢放下,开始思考这次事件当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往年的春节,我们都是开开心心的走街串巷,享受春节合家团聚的喜悦,时不时的聚餐、游玩。2020年的开始,我们满怀期待,还有很多毕业生正打算着毕业后的新征程,还有很多商家准备春节的商机,还有很多的梦想正在实现的路上,所有的准备都在“计划不如变化快”的事件中搁浅了。但我们仍欣喜的看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中,很多人站了出来,让我们倍感鼓舞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脊梁”。  

05

06

在中国农历新年第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便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了全面部署,成立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习总书记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逆行的人群中,我们看到了90后、00后的医护工作者们,这不得不使我们想起他们的同龄人,还身处“被延长”假期的大学生们。大家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就是“别添乱”。现在仍然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在经历着第二个14天的考验,习总书记说:“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越是关键时期,我们青年学生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少出去、勤洗手、戴口罩,不可掉以轻心,要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贡献。
其次就是“多思考”。面对每天递增的数字,各方消息如泉涌般袭来,我们该相信什么?上个周,很多团支部都召开了线上主题会议,讨论的内容就有“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什么是“谣言”?比如“双黄连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热搜一上线,网上的各类“双黄连”就被抢光了。第二天就有专家辟谣,说双黄连只对确诊后的新冠肺炎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不能产生预防作用。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不禁让我想起来当年“非典”的时候人们抢购板蓝根、福岛核泄漏的时候大家抢购食盐。这样的盲目,没想到在2020年仍然出现了。而民众们抢购的原因,多源自于内心的恐慌和对未知的缺乏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可不要重蹈覆辙,跟风追风,要多思考,善思考,辩证的去看待每天的消息,才能在这样的一场经历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思想”。

最后就是“做点啥”。新时代的青年,有着新的思维、新的水平、新的做法,我们看到周围的年轻学生们迅速聚集起来,以众人之力或捐款、或服务、或加油。在他们当中,有捐出先进班集体奖学金的优秀班级,有身体力行、服务社区或街道做好防控疫情志愿服务工作的优秀志愿者们,还有行动起来为疫区加油、为逆行者加油、振臂高呼“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学生们,一张张生动的面庞,一声声有力的呐喊,都让我们为之动容和鼓舞,就算有很多人想重启这“不爽”的2020年,但我们仍欣喜的看到,一场风雨洗礼了世人、涤荡了年轻的生命。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在这场抗击病魔的战争中,没有旁观者!我们既看到了“远在天边”英雄的“样子”,也看到了“近在眼前”的“你的样子”,而每个人的样子都会是这个时代最美的记忆。教训固然深刻,但改变更鼓舞人心,我们期待在阳春三月的日子,能再次拥抱彼此、拥抱美丽的世界!

09

10

曾经是你,今天是我
——观《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有感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杨建敏

2020,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在鼠年春天到来之际,我们经历着一个特别的冬天。新冠病毒打破了春节的喜庆祥和,疫情的发展超乎我们的想象,从开始听到消息时的有点不以为意,到后来的不可思议、难以想象,感觉像是置身于一部电影,在做一个白色的梦。但现实告诉我,这不是梦,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不断上升,每个人响应“不出门、不聚会、不聚集”的号召,暂停一切聚集性活动,团结一心抗击疫情。
3月份春天来了,好消息也不断传来:一个个数字归零,一条条高速放行,生产生活不断恢复,党和人民政府正不遗余力地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冯秀军教授在这次思政大课中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没有想到历史的接力棒这么快就传到了90后的身上,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毅然而然地挺身而出,90后00后青年占到驰援湖北医护人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在这场战“疫”中,他们一夜长大,一路成长,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着青春的“蝶变”。
我们的学生,我们可爱的90后00后同学们,在这紧要关头,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次疫情中,焕发了属于他们的光彩,用自己的行动,向社会证明了他们的意志和实力,带给我更多来自身边人的感动,体现了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
在和一名身在武汉的学生聊天时,他告诉我说,“老师,每天看到楼道里张贴的病情通报,看到工作人员身穿白色衣服消毒的场景,心里真是紧张,希望疫情早点过去,生活恢复正常……我想去做志愿者,想出去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别人……”

05

06

习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学生党员们在家乡担当责任,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走在家乡志愿一线。一名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党员谈到:“党的工作需要青年人参加,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热血,希望我们能早日战胜疫情,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抗击疫情,我们可爱的学生们一直在路上。
有学生党员说“一直想做点什么,但我们既不能在前线治病救人,也不能在后方研究病毒、制作疫苗,国之有难,八方相助,作为一名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党员,再微小的贡献都是我们的一片赤诚真心!”储层地球物理实验室党支部在线上讨论以什么形式贡献自己的力量后,决定以捐款形式进行支援并通过支付宝平台向湖北省慈善总会进行捐赠,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汇聚万千河流,短短两天时间,共收到5000元善款。党员们自觉自愿捐款,截止目前学院学生党员累计542人次进行捐款,全体学生累计847人次捐款,捐款总额共计48080.51元,其中通过其他渠道累计捐款20799.65元,通过学校捐款27280.86元。有的学生党员不只捐款一次,告诉我“国家有号召,我们党员就要首先响应”。
听从指挥、牺牲自我的学生干部们让我感动。要做到每天完成上报974名学生的信息,摸排清楚学生的状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疫情防控通推行之初,我们还有很多担心,研究生喜欢熬夜早上起不来怎么办、这么多学生有一个忘记的万一联系不到怎么办……但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工作,和我一起工作的伙伴想了很多办法,任何办法都离不开我们974名学生的配合,更离不开35名主要学生干部的付出和努力。

目前疫情防控通已运行半月有余,每天的填报情况比我原来预想的要好很多,有时还会给我一个小惊喜。从1月底进行疫情零汇报,我们可爱的学生干部们每天都在群里按时打卡,毫无怨言,全力支持,他们说“我们做不到更多的其他事情,但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这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我想全校的学生干部们也和他们一样,用自己的方式体现着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90后护士李佳辰在家书中写到:“曾经是你,而现在是我。终于,我成为了你。”我们的青年学子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使命与担当。
曾经是你,今天是我。即便是囊萤之光、星星之火,也可以在黑暗中照亮前路、引领众人。在这次抗“疫”大考中,青年一代正接过先辈手中的大旗,用新生力量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晚吗”,冬天快要结束,春天也必将来临。这次大考,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真正的中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所有中国人紧密团结起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危难之时,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克时艰!防控疫情阻击战,我们必将取得胜利。

一个都不能少
——读《教育部思政司党支部致全国高校辅导员的一封信》有感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 段诗云

《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讲述了年仅13岁的小学代课老师魏敏芝,为了高老师临走前交代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而四处奔走寻找学生的故事。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间看过的这部影片,但这句“一个都不能少”、这份对学生的爱与责任,却一直印在脑海、刻在心里。
2020年,我们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也正经历着一个最特殊、最漫长的寒假。在战“疫”最吃劲的时候,虽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样奋战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但可以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地守护好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学生的地方,就是我们辅导员的“第一线”。
从年前统计学院湖北籍学生的第一条信息开始,我们就已经从“假期模式”切换到了“战士状态”,把“百分百”精力投入到“点对点”的“面对面”和“键对键”里,确保“一对一”联络到位、嘱咐到位、排查到位。每日健康报送、每日温情问候、每日心理疏导,都成了“必做的功课”。我们变“座位”为“战位”,用“手机”抓“战机”,无论身在何处,工作始终在线。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战争,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我们的敌人很小,小到只有显微镜才能看到;但它又很强大,强大到它可以通过飞沫进入你的体内却让你毫无抵抗之力,强大到背后还有各种纷繁复杂真假难辩的信息以及惶恐不安的各类情绪,这注定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战争。
这段时间,我们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各类媒体,看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见证了我们国家应对疫情时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统一调度能力,更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非医护专业的石大学子,我们可能会因为不能亲赴抗疫一线而遗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疫情形势的严峻,我们发现,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服从学校安排,自觉待在家里,做好个人防护,不恐慌不传谣,也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11

12

学生每日情况的日汇报,是学校了解学生的最主要途径。每日收到学生的一个个“正常”回复,才是最心安的时刻。自从启用了“疫情防控通”日汇报系统,总要点开每一位同学的日汇报信息仔细查看,确保学生是安全的,才放心,因为心中的那句“一个都不能少”时刻在提醒自己。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奋战”,我也能够深切感受到学生们内心的变化,从最初的排斥反感,到现在的主动打卡,协助开展防“疫”工作,我深切感受到学生们长大了。疫情正在考验着每一位大学生的素养以及对祖国的责任与热爱,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为疫情做点事、发出一点光。因为,点点微光就可以凝聚成黑暗中的一束光。
当然,特殊时期,同学们还是比较敏感的。经常会有学生私下问我,“老师,我只是普通发热,肯定不是肺炎,可不可以不上报?我担心同学们会异样看待我,担心班长天天追着我问情况”,“老师,我可不可以不上报我接触的武汉人员是谁啊?我怕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老师,我最近接触过湖北同学,但是已经过了隔离期了,可不可以不上报啊?不差我一个……”。 
我想说,特殊时期,真的一个都不能少。这场战斗,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我们所有人的。虽然,湖北以外的新增确诊病例人数在持续降低,但也绝对不代表我们可以掉以轻心,行百里者半九十。

如实上报个人情况,是在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在守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在春节人流量大的背景下,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和A无意中接触的B,也不知道有多少与B接触的C。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信息排查、信息核准。想想那些战斗在一线的人员,我们“宅”到无聊的家,正是他们现在因为肩负使命而回不去的地方。疫情之下,我们都要多一些思考、多一点自律,为了疫情早日过去,为了我们能够早日重聚在美丽的唐岛湾畔。
感谢教育部思政司党支部的这封有温度的来信,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来自“娘家人”的关怀,感到到所有的付出都被肯定,所有的努力都有意义。战斗在校园疫情防控一线,在抗击疫情最吃劲的时候,我更加明确了时代赋予我们的职业价值和崇高使命。疫情当前,开学在即,我会继续坚守初心,每日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动态,解决每一位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定信心,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小落细落实,时时在线,有问必答,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学业状态;永葆恒心,坚决听从党中央和学校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时刻保持战时状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让学生和家长满意、让党和国家放心、让时代铭记的“完美答卷”!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教学秩序。2月17日,原本是我们的开学日。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大家应该已经早早收拾好行囊,带着对新学期的憧憬,斗志满满,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带着家乡土特产,和宿舍班级的朋友,晚上的卧谈,分享寒假的奇闻趣事。为了疫情防控和亿万学生的身体健康,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为了做到“停课不停教,停学不停课”,利用互联网上网课,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措手不及。面对疫情大考,虽然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各种预案的设定,开学日的第一天,云课堂、雨课堂、大学生慕课还是接受了暴风雨的袭击。老师说:“我不想当主播”,学生说:“我不想上网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老师该如何教?学生该怎么学?激发教与学的新活力,走,让我一起去上课。

11

一、老师该怎么教,这是一场“课堂革命”!
1、积极应对,锤炼本领
互联网上课对老师挑战更大,习惯了面对面,习惯了黑板粉笔,习惯了投影PPT。本学期有两门课程恰好在前几周开课,也让自己无从下手,该怎么办?深吸一口气,不慌不乱,果断加入学校提供的“云课堂“雨课堂”“智慧树”等教师交流群,托家里小学生的福,知道了“腾讯课堂”“钉钉”,同学们还建议的抖音、哔哩哔哩。哇哦!原来自己可以借用的资源那么多,学起来才是正道理,虽然也吃力,但是想想比自己年长的老师面临困难会更多,无所畏惧。

12

走,我们一起去上课!

经济管理学院 刘笑

2、转变思路,资源共享
开学第一天,朋友圈、QQ状态成为大家槽点集散地。各种平台状况百出,让第二周的开课的我,需要调整策略,想到一个更完美的方案。考虑线上教学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学习进度上的随意安排的特点,果断选择了“共享课程+直播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优质课程资源,少讲课,多指导,尤其是多给予方法性的指导。直播课“划重点”“碎片化”,分小组,发动学生自己的力量;共享课,错峰学习,规避平台容纳能力问题。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疫期的网络课堂也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好契机。第一次直播课上,从疫情入手,告诉学生需要增强战胜疫情的自信,学会居家成长,青年学子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积极为防疫贡献青春力量。这场课堂革命,对我而言,是一场心灵革命、观念革命、技术革命、行为革命,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二、学生该怎么学,这是一场“学习革命”!
1、以超前意识敢于识变
经过大学一个学期的历练,大家更成熟更稳重,慢慢明白了,大学不需要学习是鬼话,大学生需要大大的学,大学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关键时间。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学习会让自己有了更选择的可能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1

疫情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大书”,最美逆行者的背影,本身就是最好的一堂思政教育课,危难之时挺身而后,困难面前毫不退缩,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疫情防控虽然使我们不能走出家门、走进校园,但也为我们静下心来读书思考提供了难得机会。在网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学科新知识,也要思考如何借机“弯道超车”。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找到自己应该做的、能够做的、做到最好、做到最佳。
规划的魅力在于平衡,给自己做一个时间规划。每天花多少时间来学习,学习什么内容,预期取得什么效果,并严格执行。给自己列一个TODO清单,设计一张打卡表格。多读书、多锻炼、多思考。用尽自己的洪荒之力,在灾难面前见证我们更坚定的成长足迹。
武汉的热干面,武大的樱花大道,陪伴漫漫长夜的周黑鸭。海子是一位悲情的诗人,他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他还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说,走,我们一起去上课,让我们相聚云端,一起成长。

12

逆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的时候所采取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疫情打破了安稳的日子,让大家短时间乱了手脚,找不到方向和目标。疫情,当重视不当怖惧;青年,当热血亦当理性。一帆风顺的人生是少有的,一旦遭遇困境就抽身而退,这样是成长不了的。伴随着疫情的变化,好消息接踵而至,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疫过程,给我们竖起镜子、立起榜样。同学们,要牢记任何一种经历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2、以积极行动主动应变
前段时间优雅的葛优躺,就可以骄傲的说在为国家做贡献,如果你现在还这么想,我想请同学们马上按下暂停键。主动应变,学会居家成长,让自己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才是成长的刚需;积极调整状态,调整学习策略才是明智之选。

这场疫情,让我们学会了成长

在疫情爆发以后,全国人民自觉“居家隔离”,互不串门,每个人都养成了出门戴口罩,回家必洗手的习惯。同时,全国人民时刻都在关注着奋斗在一线的“逆行者”动态,因为所有人都清楚,眼下的“岁月静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这场疫情,让人们明白了生命的弱小,一个眼睛看不到的“病毒”就足以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而给“病毒”这个机会的却是我们自己。倘若我们对生命多点敬畏,就不会滥杀野生动物,就不会成为“超级传播者”,也就不会让“白衣天使”离开我们。我相信,这场疫情会让所有人开始对生命充满敬畏。

07

08

理学院  刘威

这场疫情,让我们对健康更加“重视”。网络上流传一句话“让人们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只需要一场病”。可能很多人都曾对这句话不以为然,然而这场疫情却让人们真正相信了身体健康是多么的重要。不同接触者的感染概率大小,不同感染者的症状程度都与每个人的身体免疫力息息相关,这也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没有身体这个“1”,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在采访中提到“中国目前最缺最需要的是体育”,因为体育能够帮助人们塑造健康的身体,传递友谊,治愈心理,可国内的体育锻炼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大部分人的身体状态都处于亚健康水平。而钟南山院士的健身视频在网上流传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声”,引起全国人民对运动健身的空前重视。

从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见证了“逆行者”的无所畏惧,见证了无数“素人”的慷慨解囊,见证了14亿人口勠力同心、共同抗疫的决心与勇气。对于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有的人觉得很长,因为他们看着“白衣天使”们每天只能在地上睡两个小时,他们心疼,他们盼望这样的时间能早点过去;但也有人觉得时间很短,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对那些因为抗疫而牺牲的“白衣天使”与“勇士”们说声“谢谢”,他们就离开了我们。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或许让我们每个人感到恐慌与无力,甚至让我们“见人生畏”,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场疫情可能也教会了我们成长。

这场疫情,让我们对生命更加“敬畏”。这场疫情毫无疑问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华南海鲜市场,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穿山甲、果子狸、蝙蝠这些野生动物竟然是某些人的“饕餮盛宴”,而正是这群人为了满足一时的“口舌之快”,导致了2003年的“非典”和当下的“新冠肺炎”,这个结果他们恐怕也未曾想过。这次疫情的爆发,不仅揭露了野生动物市场的真相,也给全国人民敲响了一次警钟:唯有对生命心存“敬畏”,生命才会对你负责。

11

人们开始居家进行室内运动,甚至很多公司与高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燃脂,减肥线上活动,也有很多健身教练进行线上直播教学。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与其居家看电视,打游戏,不如学习如何健身,如何提高身体素质,拥有健康的身体,为我们的复工复学做好充足准备。
这场疫情,让我们对亲人更加“珍惜”。对所有人来说,这个寒假都可能是人生中最长的一次寒假,也是与亲人相处最长的一次机会。曾有调查显示,在人们工作后,即使坚持每年回家过年,平均在家5天,除去走亲访友以外,真正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只有24小时,即1天,假如父母还能再活50年,那就是50天,还不到2个月。所以,如果你还在抱怨这“该死”的疫情不能让你出去玩,不能让你去上学,不能让你去上班,请你按照上面的计算方式算一下父母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让你陪,难道你还不想珍惜这段与亲人相处的时间吗?这场疫情爆发后,无数“白衣天使”奔赴抗疫一线,无数工作人员日夜奋斗在“雷神山”“火神山”的建设中,他们中有刚刚领完结婚证的新婚燕尔,有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90后”“95后”,有孩子还在哺乳期的“新手妈妈”们,他们有牵挂的人,也有牵挂他们的人,但是他们没有与亲人团圆的机会,因为他们要为我们守护这份机会!如果你还没有与父母谈谈心,请珍惜这次机会;如果你还没有帮父母打扫过家务,请珍惜这次机会;如果你还没有为父母做过饭,请珍惜这次机会。我相信这场疫情会让所有人更懂得珍惜亲人。

12

这场疫情,让我们对国家更加“自豪”。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是我们14亿中国人的心声。这场疫情虽然给国家经济,人民生活带来了影响,但自疫情发生至今,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与行动,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力量”,正如国外媒体评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疫情控制到这种程度,如果有,这个国家只能是中国”。让所有国家没有想到的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给我们的国家造成社会混乱,没有导致经济危机,而是让14亿中国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勠力同心,共同抗疫,用实际行动向世界演绎了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个特殊时期,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院士们,在耄耋之年亲赴“战场”,收入微薄的“环卫大爷”倾囊相出,武汉快递小哥逆行“组局”服务医护者以及无数在自己岗位上默默无闻的付出者们,都如黑暗中的一束光,为我们带来希望与信心。哪怕是远在日本横滨“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中国公民,我国也是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援助,让全世界知道“我们的国家时刻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如果一个国家在危机面前,时刻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这样的国家值得你相信;如果一个民族在危机面前,时刻精诚团结,共克时艰,这样的国家值得你自豪。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战疫终将取得胜利。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我们应该为祖国“点赞”!

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国魂

新能源学院 徐光辉

致敬·铭记平凡英雄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深切哀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国旗垂泪,天地同悲。壮士已去,精神永存。我们迎来了春天,而有些人却永远定格在寒冬,他们走了,没来得及看到春暖花开,这个春天留给我们的是记住,记住为我们开辟出春天的每一位英雄,今日十点,华夏大地降半旗,汽车鸣笛,防空警报长鸣,全民默哀三分钟,向所有为这万木回春景象而牺牲的英雄致敬。
缅怀·化作不朽传说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他们虽然已经逝去,但身影从未远去,平凡英雄化作不朽的传说,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无论时光多么久远,他们都不会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有人留下了声音,名字和样子,也有人留下了传说历史和故事,他们来自生命却比生命还长,他们留在世上为世人指引方向,时间不会停,带着时代在转,但是永远带不走他们应得到的尊敬。
 前行·竞放中国力量
今日清明,举国哀悼,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晨跑、聚餐、上课,这些我们期盼的小事,正悉数归来。今天在朋友圈中看到一席话,很有感触,想分享给这代大学生们。
我们这个民族,是因为始终记得来时的路,才能即便数次差点亡国灭种,却每次都能挺过来,磕磕绊绊地走过了五千年,才能把祖先的火种送到此时此刻。
那当代青年,就更没有理由忘记苦难,忘记那些逝去的人。他们有的伟大有的平凡。正是这些平凡英雄的夜以继日甚至付出生命,抗疫战争才能逐渐看到胜利的曙光,这一天,有的大学生或许感到无聊,但请切记,2020的清明节,不是要你们无聊至死,而是要你们活得明白,逝者如斯,举国哀悼,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希望这一天,永远成为青年们的奋斗源泉,疫情当前,相比于世界各国,华夏大地的春天已然要来临,希望你们永远为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并为伟大中国梦不懈奋斗。

2020庚子新年,回想年初这场疫情,记忆会以什么方式击中你我,清明节,虽没有陵园里的集体祭扫,世间上却有无数的缅怀和祝愿,清明记“疫”,时至今日,看到祖国抗疫战争逐渐好转,对逆行者们的敬意愈发崇高,感恩所有负重前行的人!

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春节。大家都被闷在家里一个月了,我想很多同学跟我一样,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每天早上醒来以后,第一时间拿着手机在观看疫情的相关消息,我不是一个感性的人,看到在疫情面前,一线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看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抗疫战役,我们最可爱的人—医护人员和军人—成为了最美丽的逆行者,看到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不顾风雪,坚守岗位,每每看到这样的画面,我的眼泪就不停的在眼眶中打转,真的特别感动!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谁才是我们真正的守护者—以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医护人员,才是我们真正的守护者,才是我们年轻人应该真正崇拜的偶像!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总有那么一批人,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保卫着这个民族,我想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5000年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的源泉,更是,深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里的信仰!

01

曾几何时,总能听见这样一种论调,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特别是西方的一些媒体,总在强调没有信仰的民族是一个可怕的民族。我不知道是否有同学听到过这样的言论,是如何看待这样的言论?

我想,首先要看看信仰的定义是什么?在西方的国家,信仰的定义,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宗教信仰,比如说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等,要说宗教信仰,中国人可能很少人有宗教信仰。就简单的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想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究竟中国人有没有信仰?我的答案是中国人有信仰!中国人的信仰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能有更美好的未来,而不顾一切的爱国和奉献精神。大家想想,你们的祖辈父辈为了他们的子孙,宁可自己饿着,也要让他们过上比他们更好的日子,咱们的日子是不是比祖辈父辈过得更好了?这是家的层面!再看看新中国走过的70年,70年前,新中国是从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70年新中国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就,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正是这一代一代的人辛勤劳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正是有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能力取得的。在这次疫情中,也再次看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强大组织能力,短短的时间,几万白衣天使从全国各地涌向湖北驰援湖北。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军人、基层工作人员、志愿者,他们不顾家庭、不顾个人的安危冲向一线,再次将爱国奉献,担当责任为主题的民族精神、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的信仰,这就是中国强大的原因。

02

战疫情谈信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游应红

11

12

中国现在强大了,强大到骂声越来越多!中国又不够强大,我们在很多尖端的领域还要受人约束,比如中兴华为,又比如国际话语权,我们还不够强!理性的看待中国的强大与不强,强大能给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平台舞台,不强大,那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年轻人,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奉献,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不断地去奋斗,不断的去创造,让中国在各个方面都能跨入世界一流的行业,成为世界一流的民族,一流的国家!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个家,从利比亚、也门撤侨,再看看现在陷入内乱的一些国家,就能更清醒的认识国家的强大,对个人,对家庭意味着什么?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大灾难,但是在这灾难的背后,我们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组织力,执行力极强的国家,我们能及时避免疫情扩散,我们能动用全国的资源集中挽救个人的生命,我们全国14亿人能够听从党和政府的号召,足不出户、自觉隔离,避免病情继续恶化。我们14亿人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必将战胜这场灾难!这场灾难,对于传承了5000年的中华民族来说,是沧海一粟,待春暖花开之时,我在美丽的校园,静候你们的归来!

我爱你,爱你满血复活的武汉,
你的风姿你的风骨你的风度,犹在。
潇洒一甩头,你便是明媚的春天,
依然是知音的故乡楚辞的家,
看你平地出高楼,长桥卧横波,
看你沙湖碧波起,东湖紫烟生,
看扁舟孤帆直,梦里烟堤楚江雨,
看长河落日圆,醉入江城晚照风,
愿你江山万里无恙,愿你盛世千年无虞。
铺开来,你是一幅画,
站起来,你是一座城,
祝福你,我美丽的英雄大武汉!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的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伊曼努尔·康德
时间,历史,记忆,信仰……在某个瞬间汇聚在一个交点,像某个夜晚的一道星光划过,照亮正在仰望的你。 
两个月战“疫”的日子里,我们经历过很多个这样的瞬间,因为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太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英雄和他们的故事。
纪念英雄,是因为我们都可以做英雄。

01

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在卷帙浩繁的历史画卷中,英雄的形象也从未模糊。
不论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侠肝义胆,还是“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的赤诚坚贞,不论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武豪迈,还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忘我,不论是“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的壮志凌云,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凛然,不论是“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报国尽忠,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无不凝聚着我们对“英雄”二字的价值共识和理想追求。
泱泱华夏,多难兴邦。
自一千八百四十年起,我们一直在争取独立自由、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征程中锻造、淬炼。每一个危机关头,我们总能看到前赴后继的英雄抱薪赴雪,义无反顾。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战斗,在壮怀激烈中牺牲,在千难万险中跋涉,在上下求索中坚定。
他们以凡人之躯,激荡出无穷的热血精神,蕴聚起无尽的英雄伟力,他们的名字镌刻成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如灯塔般照亮盛世的夜空,指引着英雄的火炬世代相传。
可以说,英雄的气质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民族血脉,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绵延不绝和生生不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永远有层出不穷的英雄和先锋。

02

做一个平凡的英雄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郑健

11

12

二、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每个人对英雄的定义和理解不同,但谁都不能否认英雄是伟大的,很多人都想成为英雄。
可宇宙浩渺,整个人类文明史也不过一瞬,天地苍茫,平凡才是无数人终其一生的答案。
于是,我们经常在灿烂星空中找寻,谁是真的英雄。
毛主席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因为,人民群众一直在创造历史。
山河平静辽阔,英雄不问出处。伟大和平凡就在俯仰之间,一步之遥。
眼下,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给了我们一场生动的教育,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鲜活的英雄形象。
没有炮火和硝烟,却有牺牲和遗憾,很多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抉择的痛苦,即使隔着方寸屏幕也能清楚地感受到窒息的压抑。
34名医护人员、49名公安民警辅警、53名城乡社区工作者,还有那些没有载入史册的名字,他们用血肉之躯挡在我们身前,与病毒战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逝去的英雄点亮了火炬,活着的英雄依旧白衣执甲,无畏逆行,修戈修矛,与子偕作,精诚团结,同仇敌忾……

我们逐渐看清了那些为我们的静好岁月负重前行的英雄——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新闻记者乃至所有居家抗疫的人民群众……他们都是这场战役中的英雄。
他们没有超能力,也没有盖世武功,他们也是父亲、妻子、儿女、朋友,他们也曾惶恐,也曾担忧,但危难之际,他们选择了希望,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担当,选择了站到更多人的前面。
直至今日,病毒节节败退,疫情渐渐消散。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生活中真正的英雄向来默默无闻。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爱国,忠诚,勤奋,仁义,担当,生活就是我们演绎平凡英雄的舞台。

三、永远都要做平凡的英雄
在我看来,不论人类历史导向何处,平凡的英雄,永远是人间正道。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做一个平凡的英雄,得先做“小我”的英雄。

11

12

《勇敢的心》里说,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真正活过。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崇高的道德和正义的价值,但很多时候容易被命运或是世事尘封,平凡的世界里,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最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人才能成熟起来,坚强起来。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那个丑萌的熊孩子哪吒,从灵珠到混世魔王、再到拯救黎民苍生的英雄,他告诉我们,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生活的舞台,永远不会告诉你下一个困难是什么、何时来,但如果在这些关键的时候,你自己不顶上去,自己不去争取和奋斗,永远渴望别人的帮助,永远等待别人的安排,那是真的枉活一场,怯懦的逃避最是不堪。
正如西西弗斯一样,做自己的英雄是痛苦并快乐的,因为迈向高处的挣扎足够填满一个人的心灵。
做一个平凡的英雄,还得做“大我”的英雄。
年少时,很多人都“曾梦想仗剑走天涯”,也许你仰慕豪气干云、大智大勇的乔峰,也许你敬佩忠厚刚直、守信重义的郭靖,也许你崇拜爱憎分明、除暴安良的杨过……但即便如此,也只有真心实意地为国为民,才能被称为“侠之大者”。
去年,我们共同见证了首次“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那一枚枚勋章奖章,铭记着不可磨灭的功勋,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传奇,穿梭了岁月,被铭记在历史的丰碑上。
93岁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即使在金色大厅接受万人景仰,他也坚定而从容地说:“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心怀“大我”,是一种大格局、大抱负,把小我融入大我,是成为英雄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今,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凡是伟大的斗争,必有英雄的史诗,既如此,我们就从现在开始,做滋润土地的一滴水,做照亮一分黑暗的一线阳光,做哺育有用的生命的一颗粮食,做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的一颗最小的螺丝钉,让崇尚英雄的精神自觉,变成争做英雄的行动自觉。
这场疫情,只是我们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处礁石险滩,洪流滚滚,时间永远向前,生活从不止步,我们依旧渴望着平凡的英雄,始终召唤着平凡的英雄。

马克思告诉我们,如果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主办: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出品:石大易班发展中心
主编:姚海田
副主编:陈文军
编辑:胡晓波 郑健
封面设计:邱继承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投稿邮箱:huxiaobo@upc.edu.cn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