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驻青春(第二期)

2018年 NO.02 12月15日

下半月刊

中国人民银行团委

汇聚青春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

下半月刊

NO. 02 期 

12月16日

2018年

嘱托和希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全党全社会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指示(2017年10月8日)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18年2月10日至13日)

卷首语

驻村进行时

他山之石

04

联合调研铺就精准脱贫路 
“互联网+”带领“小园菜” 来到“大城市”
画好点、线、面 织起脱贫致富网

湘西十八洞村的“七十二变”
脱贫攻坚任务重 青春建功正当时

“驻青春随手拍”暖冬来袭

征稿启事

06

06
09
10

14

14
22

28

30

c

ontents

目录

你在雪域高原,我在戈壁荒滩。
你在东海之滨,我在彩云之南。
助力脱贫攻坚,祖国将我召唤。
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百姓心间。
践行央行宗旨,当有我辈青年。
奉献青春热血,共谱时代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是加强一线扶贫工作力量的有效举措,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是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人民银行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专门选派了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和基层一线。一声号角将热血点燃,一份信念将责任担当。当前,人民银行系统有近四百名四十岁以下的青年,响应时代的召唤,奋战在全国各地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他们告别亲人和往日熟悉的工作生活,带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怀着一份建功新时代的青春志向,义无反顾地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的青春,在这里驻足! 我们的青春,在这里铸就!
驻,青春!
铸,青春!
祝,我们都有无悔的青春!

卷首语

驻青春

卷首语

驻青春

2018年 第二期 | 04/05

驻村进行时

驻青春

驻村进行时

驻青春

联合调研铺就精准脱贫路

12月5日,大雪纷飞,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在韦留村召开扶贫小额信贷专题调研座谈会,省、市、县三级金融机构与镇村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共聚一堂,探讨扶贫信贷政策落地过程中存在的惜贷、额度小和成本高的问题,为大荔县金融机构申请扶贫再贷款开辟绿色通道,既盘活存量资金,又降低了融资成本,无疑是雪中送炭。

座谈中,大荔县农信社、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介绍了各自在扶贫小额信贷发放中存在的困难,大荔县农信社张博主任和邮储银行李军行长提到国网数据清洗后,转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的扶贫小额信贷存在贴息难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人行西安分行货币信贷处张德进副处长现场进行了解答,按照《陕西省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全面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陕脱贫发【2017】17号)文件,对已经获得扶贫小额信贷,但因数据清洗或脱贫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库的农户,应继续按照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予以财政贴息,纳入风险补偿金代偿范围,直至贷款完全清偿。

2018年 第二期 | 06/07

西安分行派驻陕西省渭南市

大荔县韦留村第一书记

张宏亮

驻青春

驻青春

贫困户和村民代表都提到当前的信贷发放中存在惜贷、额度偏小和利率定价较高的问题,农信社张博主任逐一回应,要求大荔农信社韦林分社放大额度,积极支持农民扩大生产和创业资金需求。大荔县农业银行就贷款续贷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与韦留村进行对接。针对融资成本高这一问题,人行渭南中支庞晓飞副行长指出了问题的症结,货币信贷科党红斌科长为大荔县金融机构开出了一剂良方,即大荔县联社可以抵押高流动性债券申请扶贫再贷款,切实降低农村地区融资成本。

调研活动结束后,人行西安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向韦留村捐赠了书籍和衣物,并入户看望结对帮扶的贫困户,送去冬日慰问品。

2018年6-8月,乐业镇同胜村驻村工作队精心策划、统筹布局、大力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发展“千米万园”,推动同胜村莲胜果蔬基地蔬菜、瓜果等产品成功实现线上销售、创收增收。
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基于“同江掌圈”,开设 “同江乐业莲胜蔬菜基地”网店。利用平台线上宣传、信息推送,QQ、微信、朋友圈转发等模式,进行网店宣传推广,不断扩大蔬菜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考虑到同胜村每家种植有一千平米左右的小园蔬菜,所种植的绿色、天然瓜果蔬菜光靠以上方式,难以充分消化,工作队借助网店宣传渠道,发挥信息推送优势,同时协调哈中支后勤服务部门,进行食堂原材料采买,成功售出了村民们种植的新鲜蔬菜瓜果,实现了百姓的增收。

截至目前,同胜村所生产的蔬菜瓜果成功销售至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多个地区,累计销售收入突破10000余元。“互联网+”销售平台的搭建,实现了扶贫产品线上、线下等多个渠道终端同时销售,为进一步推动扶贫产业自立于市场打下坚实基础,逐步带领同胜村走上市场化脱贫道路。

谢镭

哈尔滨中心支行派驻同江市  

同胜村工作队队员

“互联网+”带领“小园菜”
来到“大城市”

驻青春

驻青春

2017年,我作为人民银行昌吉州中心支行驻奇台县坎尔孜乡“访恵聚”驻村工作队队员,与5名同事一起,在中支党委支持下,通过采取突破关键点、连起产业线、共建新局面的工作方法,将脱贫攻坚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

牵牛要牵牛鼻子,干事要抓关键点。西坎尔孜村的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是村里扶贫工作的关键点。经过多次走访、分析研判,我们总结出村内3户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发展资金;二是家庭成员生病医疗费支出大;三是家中孩子上学花费较大。确定致贫原因后,我们针对3户贫困户都有过养殖经验,也有继续发展养殖业的意愿,最终将发展养殖业确定为3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

制定脱贫措施后,经人民银行昌吉州中心支行党委研究决定,为每户贫困户解决6000元的养殖启动资金,用于购买生产母羊,现已全部发放到三户贫困户手中,为村内贫困户铺开了脱贫致富之路。

西坎尔孜村是个农业大村,农业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小麦等农作物制种生产,是村子里的特色产业。往年,村民一年辛苦,种出来的东西卖不上价钱,有的甚至卖不出去。我们计划从农作物制种生产入手,在村里推行订单农业,保证村民种出的东西能卖得出去、卖得上价钱。经中支领导牵线搭桥,西坎尔孜村与九禾种业公司签署制售合同,西坎尔孜村种植制种小麦3000亩,由种业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并由九禾种业按合同价收购,免除村民备耕的后顾之忧。

我们通过搭建农户与种业公司交流平台,扩大了村内农作物制种产业规模,3000亩制种小麦收割交售后,为参与种植的42户农户带来450余万元的收入。

因地制宜 连起产业发展线

谭锐

西坎尔孜村工作队队员

昌吉州中心支行派驻奇台县

定点施策 突破扶贫关键点

画好点、线、面 织起脱贫致富网

驻青春

驻青春

西坎尔孜村2017年个人不良贷款总额达435万,涉及村民127人。这127人全部被金融机构纳入失信人员名单,无法继续获得贷款,只能将自家土地以较低的价格出租给他人耕种,自己要么在村里、村外打打零工,要么就无所事事。强化信用环境建设,是全面改变村内资金匮乏的一项有效措施。

一是强化征信知识宣传,以农牧民夜校为主阵地,为村民播放征信宣传片、讲解征信知识,并多次联合派出单位和金融机构组织征信知识大宣教活动,从讲透征信知识、明晰失信危害入手,提升村民征信知识水平和信用意识。

我们对村里信用好的有贷款需求的村民,积极协调金融机构,通过支农再贷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等金融工具,实行差别优惠利率,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资金支持。截止目前,全村有124人,通过五户联保、三户联保等方式取得了农业生产贷款,金额达872万,最高的30万,最低的2万。

我和同事们坚持以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为关键点,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要手段,以建设信用村为工作重点,力图通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工作方法,营造全村脱贫的良好氛围,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的工作目标。

二是与相关金融单位联系,对这127人从欠款额度、还款能力等方面入手划分为3个清偿等级,由易到难,制定不良贷款消化方案。制定《西坎尔孜村创建信用村工程计划》,争取三年之内将西坎尔孜村打造成信用村,五年之内消化完不良贷款。

深挖病根 共建致富新局面

驻青春

驻青春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当时,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是当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全村225户939人中,有贫困户136户542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但持续扶贫30多年,为何仍有近1100个像十八洞村这样的村寨在贫困线上挣扎?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求是》杂志撰文称,经过多年的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基本脱贫了,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贫困程度较深,自身发展能力比较弱,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问题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那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要转变。

  深藏于武陵山区的十八洞村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首倡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亲切地说:“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 其扶贫工作为何让总书记念兹在兹、夙夜牵挂?且看我们娓娓道来。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同时强调,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但十八洞村“十亩地一个平地都找不出来”“山都是那么陡”,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在十八洞村的土地上发展种植与养殖都没有出路,往哪里走才是康庄大道?

驻青春

驻青春

当时预测,猕猴桃每亩产量5000-8000斤,市场价每斤10元左右,每亩收入在5万元以上,除去成本后利润可观。面对这一方案,十八洞村村民却投了“反对票”。十八洞村的山上、岩坎上到处都有野生猕猴桃。以前,湘西也有其他地方种猕猴桃,或是政府组织、提倡种植的其他水果,老百姓并没有怎么赚钱。湘西花垣县委副书记彭学康坦承,以前,往往是政府大力推广的产业到了投产时,价格就断崖式下跌。

  比如湘西椪柑一度非常红火,大面积种植后,市场非常低迷。州长龙晓华亦表示,“以往的扶贫工作自身,没有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往往是一股风,一哄而上、大干快上,最终吃亏的还是老百姓。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交了很多学费。”
  怎么办?书记叶红专明确表示,发展产业精准扶贫,政府要坚持一条,那就是“不发动”,不搞大规模。“要扩大规模,也是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己判断,自己去扩大种植面积,政府不搞强行命令,一定要做有效益、有特色的产业。”按照这一思路,十八洞村分批组织村民前往四川蒲江学习。一位村民说,“那里家家户户种猕猴桃,一个镇上就有两家卖汽车的店铺,说是买四个圈的奥迪还组团,家里全是住小洋楼。”看过蒲江的情况后,村民们纷纷同意上马猕猴桃项目。另一方面,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请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专家来考察。“附近山上有几千亩野生猕猴桃,专家们现场考察与土壤检测后认为这里非常适合种植黄心猕猴桃,提供了全世界最好的猕猴桃品种。从一开始就决定走高端路线、精品路线。”吴式文说。

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吴式文回忆,“工作队2014年5月提出,能否采取异地流转土地的飞地经济模式,在另一个乡镇租赁1000亩土地种植猕猴桃。 ”

驻青春

驻青春

2014年9月,十八洞村与本地的苗汉子野生蔬菜开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资公司——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苗汉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600万元,十八洞村出资294万元,占股49%。在入社资金方面,贫困人口按可享受的政策扶持资金入股,542人共162.6万元,占27.1%股份;非贫困人口按其对应享受的政策扶持资金共59.55万元入股,占9.9%股份;村集体经济占12%股份。不仅如此,十八洞村猕猴桃基地附近的朱朝村、辽洞村等4个村庄也参照十八洞村的模式先后种植了2000多亩猕猴桃,均由苗汉子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

除了民间资金,来自金融业的资金也及时来到湘西地区。2014年,人民银行长沙中支首次针对一个地区出台了系统的金融支持文件,即《关于金融助推湘西州加快发展指导意见》,引导全省金融资源支持湘西州加快发展。人行湘西州中支对金融如何对接脱贫攻坚、如何更好地满足扶贫金融需求做了大量的探索。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一县一品,一行一策”,加快推进金融精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

在湘西州委常委、副州长孙法军看来,本土市场极其有限,湘西农产品只有走出大山,才能找到市场。电商成为破解湘西农产品滞销难题的一把利剑。孙法军说,电商极大地缩短了产地与市场的距离,破解了以前的市场信息、物流配送等各类瓶颈问题。 湖南盘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符长杰是本土的“电商能人”,去年在永顺县松柏镇培养180名农民学会做微商,销售绿心猕猴桃。“以前8毛、1块钱每斤收购的桃子,去年线上价格达到6.8~11.8元/斤。”“十八洞猕猴桃明年将纳入京东自营直采基地。”符长杰透露。

编写印发《湘西州金融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从10个方面铺开全州金融精准扶贫蓝图。在此推动下,寨子里2016年3月就建起了金融扶贫服务站,也是湖南省首批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服务站揭牌的同时,还举行了一场大型的银农对接活动。对接会上,5家金融机构分别与村委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签订贷款协议2710万元,全面支持十八洞村开发种植业、养殖业、手工艺加工业以及发展乡村旅游。

资金、项目都有了,
全线投产后,
市场在哪里?

驻青春

驻青春

如果说电商让湘西农特产品“走出去”,乡村旅游就是将客人“请进来”。 十八洞村是保存完整的苗寨,处于蚩尤部落群的核心区域,溶洞群也颇有特色,附近还有莲台山、黄马岩,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可以连成精品旅游线路。2016年,湘西全州旅游总收入26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收入26.1亿元,带动3.7万人脱贫。十八洞村顶着“金字招牌”,其蕴藏的旅游潜力也得以挖掘。十八洞村是保存完整的苗寨,处于蚩尤部落群的核心区域,附近还有莲台山、黄马岩,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可以连成精品旅游线路。

符长杰还是京东湖南扶贫馆的负责人。他说,京东电商扶贫平台正式搭建,今年成功帮助花垣县麻栗场镇销售92.5万斤苹果桃,170余户果农总收入230多万元,同比增长160%。2016年,“双11”期间,孙法军还身穿秦风古装,亲自担任网络主播卖脐橙。“当天拿到5万张订单,”孙法军不无得意地说,“到年底,里耶脐橙销售一空。”今年,孙法军整合包括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20个电商平台,于9月3日举办湘西猕猴桃开园节。吴式文则表示,总书记要求我们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路子。经过3年多的探索,“我们觉得具体的模式都不能简单地模仿,十八洞形成的‘投入有限、民力无穷、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精神,或许是值得推广的。”

短短几年,十八洞村农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0元,2016年人均纯收入更是达到8313元。“脱贫攻坚实践,湘西州实现了扶贫资源由“普惠分配”向“靶向配置”转变,扶贫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模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累累硕果充分说明,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湘西州州长龙晓华对记者介绍说。2017年2月,湖南省扶贫办宣布十八洞村成为全省第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之一。湘西的目标是,2019年全州脱贫摘帽,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他山之石

驻青春

驻村心语

驻青春

他山之石

扶贫,情之所系也。支小支微,职之所责也。二者可得兼?近年来,人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某青年文明号集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出一条兼顾精准扶贫和支持小微企业的“四跟四走”模式,谱写出一则鱼和熊掌可兼得的动人故事。

——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青年文明号“四跟四走”

重庆营管部 曾紫君、张川(转自《金融时报》)

立体式支持石桥村小微企业

巍峨的武陵仙山脚下,传统的土家儿女世代耕作于此,形成一个个土家村落。山歌唱和、岁月更迭,传统的山寨始终摆脱不了贫穷。“一把米来一把糠,抓紧吃饱心不慌”,一句俗语就表明了问题。
黔江区沙坝乡石桥村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土家村寨,全村幅员面积13.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952户,总人口3906人。2014年,该村有建档贫困户108户363人,通过逐年动态调整后,2018年,该村有建档贫困户119户424人,其中未脱贫建档贫困户19户69人。贫困户中有城乡低保88户191人,其中农村低保72户159人。

他山之石

驻青春

他山之石

驻青春

 “用事业点亮青春,用奋斗放飞梦想”,全体货币信贷科的青年想起创建启动时的誓言,陷入深深的思考。能不能两个拳头同时出击?伴随这样的思考,一条“四跟四走”的思路慢慢成熟起来。

无独有偶,重庆需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面临同样的问题。该公司主要依托蚕桑基地,发展养蚕业。公司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良好,盈利颇丰。2017年,公司响应绿色发展口号,准备合理利用蚕粪,新建一大型淡水养鱼场,出现资金缺口90万元。同样因为缺乏抵押物无法获得信贷支持,新项目迟迟不能开工。

说干就干。没用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青年文明号全体青年同志深入石桥村,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实地调查。经过多次商讨,一个立体式的扶持方案成功“浮出水面”。 

他山之石

驻青春

他山之石

驻青春

贫困人口跟着致富能人走。一是入股带动模式。村民以自有承包土地经营权、村集体以专项扶贫资金分别入股两家公司,享受持股分红好处。二是劳务带动模式。入驻企业与建档贫困户签订务工合同、提供就业岗位。
资金跟着贫困人口走。原本两个企业均无法获得普通企业贷款,成功落地石桥村后,因其良好的扶贫带动效果和相当数量建档贫困人口作为务工人员,便可以享受相应的扶贫信贷政策。2017至2018年,重庆银行黔江支行采用“市农业担保公司担保、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担保费由财政全额补贴”的模式分别为两家公司发放贷款90万和30万元,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

“四跟四走”模式体现了精准扶贫和支小支微的结合,“市农业担保公司担保、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担保费由财政全额补贴”模式体现了金融资源和财政资源的结合,在部分银行亦得到了推广。

目前,两家公司发展态势良好,对当地居民带动效果亦非常明显。忠国福家禽养殖公司存栏蛋鸡4万余只,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并于2018年4月与石桥村签署了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协议,贫困户持股分红,户均年分红2000元,另外企业每年至少为石桥村贫困户提供10个就业岗位。目前企业已吸纳周边17户建档贫困户参与养殖场建设和临时务工,帮助贫困户增收14万余元,户均增收8200余元。重庆需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吸纳贫困户临时务工、流转土地等方式帮助13户建档贫困户增收3.3万余元,户均增收2500余元。

在这个冬日,这个乡,有哪些美景让你触动?
有哪些美好镌刻在你青春的记忆中?
本群服务组特别开展“驻青春随手拍”系列活动
——冬之吾乡,
快拿起手机,把你眼中的美定格下来吧!

投稿方式
(一)“驻青春”公共邮箱:“pbczhuqingchun@163.com”
(二)私信小编:@“万语-总行团委” @“李勇-总行团委”

本期主题
           

共·撑·一·把·碎·花·伞

细·雨·轻·叩·玻·璃·窗

NUAN   DONG    LAI      XI 

“驻青春随手拍”

冬之吾乡

投稿福利
(一)投稿作品有望入选《驻青春》电子期刊“吾爱吾乡”栏目
(二)作者有望获得本群服务组寄出的好书一本

投稿事宜
(一)手机拍摄,每位朋友可投1-2幅图片作品 
(二)投稿请发原图
(三)作品命名格式:“《作品名》+作者+单位+拍摄地”
(四)投稿截止时间:2019年1月11日

驻青春

栏目2:驻村心语

需求:原创鸡汤1篇,字数不限(别太多,也别太少),图文并茂!
责编:林娟、许宇珊、
李勇、宋玉娟

〔下半月刊〕

成方三十二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