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01 封 面
02 目 录
04 文旅知见 喜报!市文旅集团荣获第十二批“骏马奖”
06 文旅知见 留芳茶社“光盘”行动取得显著效果
08 辩文思旅 以乔园为例打造“百姓园林”泰州样本
14 员工风采 立足岗位敢担当,服务大局勇作为
16 非遗之窗 匠心捏百态,巧手塑乾坤
18 行走攻略 旅行的意义——沙巴+仙本那之行
20 他山之石 2022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
28 泰州知味 五味干丝
30 文旅艺苑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望海楼》
32 文旅艺苑《猫头鹰》、《泰州文旅》
34 珍品鉴赏 天趣盎然秋有情——读李鱓《秋趣图》
36 封 底
编 辑: 周 震 乾
李 晋
陈 雯
朱 晓 茜
付 雅 君
审 核: 李 灵 严 秋
美术总监: 李 宁 陈 思 蔚
地 址: 海陵区东南园10号
邮 编: 225300
联系电话: 0523-86363953
网 址: www.tzwenlv.com
版 次: 2022年9月第2期
时 间: 2022年9月30日
页 面: 36
目录
文 / 产业发展部 图 / 产业发展部
高品位提升
构筑城河文化休闲空间
坚持文化赋能,
通过深化历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盘活、文化演艺导入等,
“评书展演”“泰有戏”“庭院小戏”、非遗相声专场等,
成为了泰州市民新的“休闲地”。
高融合创新
拓宽城河智慧生态空间
积极探索“文旅+”新业态,
通过打造“智改数转”平台、夜游科技、数字文化产业等项目,
3D水幕秀、望海楼AR等,
成为了泰州市民新的“热衷地”。
在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市文旅集团发扬团队协作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项目管理协调能力,紧密配合,从规划设计、造价、招标到施工实行全过程精心管理,在建和已完工项目实现安全无事故、质量有保证、工期可控,为工程的高质量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下一步,市文旅集团将紧紧围绕市委“一轴一核三极三城”建设要求,对凤城河各文旅功能区进行研究、策划、建设和运营,继续做深做实、做靓做美,真正让凤城河成为集萃人文、承载记忆、寄托乡愁的魅力之河、生态之河、心动之河,成为人人乐享、个个向往的“在水一方”。
近日,泰州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第十二批“骏马奖”获奖单位和个人名单进行了通报,泰州市文旅集团荣获上争类“骏马奖”。认定事由为:凤城河两岸公共空间建设提升工程成功上争省奖补额度2200万元。
市文旅集团紧扣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精心做靓“凤城文化核”,全力打造“城市会客厅”要求,坚持以“街河并行”“宜步宜游”为理念,以高起点塑造、高品位提升、高融合创新“三高”为路径,推动“水、陆、空”联动改造、整体提升,着力打造滨河立体复合空间,凤城河文化核功能区建设获省财政厅奖补2200万元,为全省同类项目最高。
凤城河两岸公共空间建设提升工程,涵盖11公里长环凤城河两岸30-70米范围的滨水空间。市文旅集团对凤城河两岸进行多维度提升和建设,通过“塑空间、理文化、串游览、融城景”,将景点塑造、游线组织、产品开发和设施建设串联,通过连续性滨水空间体系建设,提升滨水空间的开敞性、连通性、可达性、亲水性,连通城河水系两岸绿地,打造“街河并行”的滨水河道,塑造“宜步宜游”的水绿复合空间。并通过植入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使凤城河两岸成为新老城区有机融合的“生态走廊”,增强了滨水空间的人文特色,进一步彰显了凤城河的历史人文特质。
喜报!市文旅集团
荣获第十二批“骏马奖”
struggle
文旅知见
留芳茶社
光盤行動取得
顯著效果
文 / 早茶集团 图 / 早茶集团
据留芳茶社管理人员黄美云介绍,提倡光盘行动以来,留芳茶社对服务员进行了培训,让服务员在顾客订餐时,根据顾客人数进行适当的配菜,如果顾客多点了,会建议顾客适量减少。在顾客用餐过后,会提醒客人进行打包服务,杜绝浪费。同时在店铺内部布置上,在显著区域摆放以节约为主题的宣传板、粘贴画,积极营造勤俭节约、文明用餐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早茶集团将积极推广留芳茶社在光盘行动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并适时建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弘扬节约美德”的长效机制,使文明用餐、节约用餐工作向旗下所有门店延伸。
自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理念全面推广后,早茶集团旗下的留芳茶社多措并举,积极引导顾客践行光盘行动。8月13日,泰州电视台《新闻夜班车》栏目记者特意来留芳茶社,采访茶社在光盘行动中取得的效果。
文旅知见
积极策应泰州市委、市政府“一轴一核三极三城”发展战略,按照“打造集萃人文、承载记忆、寄托乡愁的文化古城”要求,优化环境布局、完善旅游功能,强化品质提升、树立良好形象,围绕“一片两点三线”,不断提升景区承载力和吸引力。
(3)做大品牌。按照“季季有节庆,月月有活动”工作目标,围绕泰州“水城慢生活”品牌,与文化、艺术机构和协会组织合作,精心组织开展“新春寻‘福’”大会、“泰州盆景”大会、“乔松年与盐税文化展”、“王退斋书画作品展”、天然微型奇石展、乔园“庭院戏”、“怡心池”中秋拜月、新春祈福古琴会等普惠性文旅活动。同时,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特定人群,开设书画、篆刻、戏曲、乐器、盆景等公益培训讲座,提升市民、游客的入园体验感和活动参与度。
(1)谋划“一片”。针对景区周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旅游要素不全的问题,加快推进乔园“东宅西园”项目开发,在完成房屋征收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内知名旅游开发运营商洽谈,结合乔园自身园林风貌及周边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税务桥遗址、蒋科进士第、宫氏住宅等项目,布局体验式文商旅项目,做到保护与利用同步,打造文化、生态、利民多重核心竞争力,确保将该地块建成代表泰州地域文化的精品项目。
(2)建成“两点”。针对车辆停放、文化交流等配套服务不便利的问题,一方面,加快建设文化综合展示厅。拟投资50万元对原会议厅(仿古建筑)进行改造,建成集文化展示、培训交流为一体的综合展厅,借助社会各界力量,举办展览、表演、讲座等公益性活动,让惠民举措更实、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完成南侧生态停车场增容升级,引进“泰州好停车”智能管理系统,有效缓解免费开放后自驾车辆增多、停车乱、停车难问题,提高车辆停放的通畅度、便捷度、舒适度。
(3)提升“三线”。一是游线。针对免费开放后,人流量大,道路拥堵等问题,做好全园游线调整及游道清理工作,修正完善部分标识标牌,做好关键部位文物防护,确保游客能够“快进、畅游、顺出”。二是绿线。完成游线及重要节点的绿化修补、景观提升;对70多棵古树名木进行信息更新、个性养护,完成防护设施加固,有效防范人为践踏和攀爬。三是水线。进一步疏通清理全园水系,重点对蕉雨轩、午韵轩、文桂舫环抱的北怡心池向南,经来青阁、二分竹屋到南怡心池一线进行水线提升,进一步做靚“水如意”。
江苏古典园林
免费开放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以乔园为例打造“百姓园林”泰州样本(下篇)
文 / 乔园管理处
3.3 以“景区再提升”为重点,加快推进“免费开放”的新任务
辩文思旅
强大的资源要素支撑是景区建设发展的根本,也是确保“免费开放”政策能够长期、稳定执行的坚强保障。为此,泰州乔园高度重视、集思广益,从“最根本、最迫切、最现实”出发,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单位,梳理研判各类政策,尽最大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1)争取资金支持。按照“用好补贴资金、争取政策资金、吸纳各类资源”工作思路,在充分用好每年省级财政200万补贴资金的基础上,主动与住建、文旅、文物等部门联系,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旧城改造、园林绿化、旅游业发展、文物保护、文化交流等专项资金。同时,依靠泰州文旅集团资金、政策、平台优势,争取更多惠民利民项目列入集团的“大盘子”。
(2)争取智力支持。借助泰州市文化、文物、旅游、园林等部门及泰州文旅集团专业技术人才力量,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专家人才库,用“专家智慧”为“免费+”出谋划策、把脉问诊。加强与驻泰高校共研共建,探索与泰州学院共建旅游(导游)人才实践基地,与江苏牧院园林园艺学院共建园艺人才实训基地,与南师大泰州学院共建“研学旅行”示范化景区。
3.4 以“要素更集聚”为关键,迅速形成“免费开放”的新优势
辩文思旅
(3)争取平台支持。借助泰州市新闻、广播媒体及泰州文旅集团“泰州文旅”网络平台,突出对景区惠民活动进行全方位推介。依托江苏省风景园林协会、江苏省盐业协会、“长三角”旅游联盟等载体,加强与同类型景区合作交流,实现相互推介、联合推介。深化与江苏省内《扬子晚报》、江苏交通广播网等都市新闻媒体合作,让更多的省内兄弟城市、泰州旅游客源地城市的老百姓走进乔园,了解中国园林。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听取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广大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结 语
古典园林免费开放工作是一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工作,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穿到“免费开放”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赢得老百姓的“点赞”和口碑。接下来,泰州乔园将在泰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泰州市财政局、住建局、国资委、文旅集团的直接指导下,紧紧围绕“有特色、有温度、高品质”的“百姓园林”工作目标和“提升功能、盘活资源、激发活力、长效管理”16字工作思路,进一步“调高目标、调清思路、调优质态、调活机制”,全面落实组织推进、跟踪问效、责任保障等工作机制,更加扎实高效地推进试点工作,绝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重托。
辩文思旅
关的经济、法律、财务、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不断增强本领,利用业余时间备考法律职业资格和审计师考试,争做审计 “全科医生”。
表达能力是审计人员的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能查、敢说、会写”。为了提高表达能力,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学做有心人,注重素材的积累与信息亮点的挖掘,积极主动地撰写审计工作信息。多份审计要情、管理建议书得到领导批示,有关信息、建议被采用,撰写的审计工作信息被江苏省内部审计协会官方网站报道,我们的相关工作也获《江苏审计》报道。
2021年,“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我作为集团考核办、审计法务部负责人,面对压力不退缩,直面挑战勇担当的一年。这一年,我以“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为履职标准,紧紧围绕集团重心工作,积极作为,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保驾护航。这一年,我被集团表彰为“优秀管理者”。
为了提升个人履职能力,我坚持“钻”字为先,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刚到审计法务部时,由于专业的原因,对审计相关的业务知识了解不多,距审计的职业要求还有很多短板,我深知审计工作专业性很强,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想要履行好审计职责,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国企审计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钻研。工作中,我非常留心前辈,督导如何开展业务,如何思考问题,有不懂的就虚心向专家,向领导、前辈和同事们请教。琢磨自己遇到的每个临界点,在琢磨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为了一个知识点,下班之后打电话给专家,继续请教,直到学懂、弄通;在处理好日常工作之余,我认真钻研审计理论与实务,不断学习审计相
立足岗位敢担当
服务大局勇作为
员工风采
为了提升部门履职能力,我坚持“拼”字为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工作,兢兢业业、冲在一线,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全力打造文旅审计的品牌、特色。我们携手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与扬州大学审计处结对共建,开创了业界先河,获得《新华日报》、江苏省内部审计协会官方网站的报道;对于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从不推诿,再艰巨也一定完成。记得2021年下半年集团党委临时要求增加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使得原本就面临很大压力的审计资源,更加捉襟见肘。面对首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部门人员减少,时间紧,任务重的重重困难,我们大胆尝试“审计+模式”,与集团各部门(单位)加强协同,提升效能,坚持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取得了理想效果。为了满足集团日益增长的审计法务工作需求,我们努力探索“N+ABC岗位责任制”,坚持每个审计法务人努力熟悉并适应审计法务部的N项工作,在履行好A岗的基础上,依次序履行好其他岗位的职责。当年,审计法务部荣获集团“优秀团队”及“创新工作”奖,获评泰州市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为了提升履职质效,我坚持“严”字为基,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认真对待每一个审计项目无论是制定审计方案、下发审计通知书、查阅资料,还是核查重要事项、撰写审计报告、整理审计档案等,每一个程序都严格遵循内部审计准则要求,并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人员首先要经得起监督,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要管好自己,决不能把自己置于制度的笼子之外,为了规范履职行为,我与大家一起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编制完成了《文旅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手册》,真正做到,审计职能履行到哪里,制度就规范到哪里;对于审计发现的疑点问题,从不因其难而放过,坚决做到深查细究,切实提升审计精准度和穿透力。一年来,严谨、细致、团结、拼搏的部门作风已然形成,推动集团范围内“去陋习、建新风”初见成效,旧的习惯逐渐瓦解,新的规范稳步构建。最明显的是,集团倒签合同现象明减少。
审计路上苦乐相伴,但我从不后悔,常怀感恩之情,始终牢记审计初心。平凡的我因审计而出彩,我将继续开拓进取,积极担当作为,为集团持续健康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文 / 刘爱凤 图 / 刘爱凤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而满足了劳动人民口腹之欲的面食,自两千年前起,就被充满生活智慧的古人做成了一朵花、一个寿桃或是一些吉祥的图案,由此赋予了它祈福或者祭祀的含义,也逐渐地演变成了指尖的艺术。
姜堰面塑历经了三代传承、百年沉淀,传承人不仅扎根人民、与时俱进,选题时融入了诸如抗疫、庙会等时事政治、民俗文化元素,在一个个熟悉的人物和故事里映照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还探索创新,精益求精,将美术与雕塑融于一体,使作品形神兼备,更改用软陶泥为原料,解决了面塑作品难以长期保存的难题。
文 / 文发公司 图 / 文发公司
融入了诸如抗疫、庙会等时事政治、民俗文化元素,在一个个熟悉的人物和故事里映照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还探索创新,精益求精,将美术与雕塑融于一体,使作品形神兼备,更改用软陶泥为原料,解决了面塑作品难以长期保存的难题。
姜堰面塑的造型传神、色彩鲜明,极显其精、细、活、神的特点和细腻别致、飘逸传神的风格。一件件作品都是饱含文化底蕴的艺术家以丰富的人生阅历解读塑造出来的“立体的画,无声的戏”,才能让“读者”发自内心的共情!
在“面人王”王洪祥的带领下姜堰面塑已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他多次参加海内外文化交流,著有《草根文化盛会》、《陶醉》、《渔、樵、耕、读》等作品,以精致见娴熟,以小巧明匠心,令人称绝!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这位艺术家的巧手匠心!
非遗之窗
匠心捏百态
巧手塑乾坤
文:王莹 图:王莹
你有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幅图么?在玻璃蓝的海水上泛舟的巴瑶族小孩,他们一辈子生活在海上,没有国籍,一直过着捕鱼的生活,生在美丽的地方,生活却不太美丽,如果你想了解这个神秘的族群,如果你想体验潜水的刺激,如果你想看最美丽的大海,那你一定要来仙本那!
沙巴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相当于我们国家的一个省),我们通常前往沙巴就去两个地方:沙巴首府亚庇和仙本那。
对于没有时间休长假的打工人来说,5天4飞是最好的选择,亚庇待2天,仙本那待3天。
仙本那景色非常美,海水很清澈,最重要是海鲜便宜又好吃。晚上在小酒馆里坐坐,听听歌,吹吹海风,很惬意。
亚庇最有名的是丹容亚路海滩,被誉为世界第三大日落观赏地,它那面朝西方的海岸线,在傍晚来临之时,火红的流云点燃整个天际,留下漫天红霞,动人心弦。
在海边怎么能不摆POSE呢?!水屋、玻璃船、火烈鸟是凹造型不错的选择!
仙本那是个小渔村,来这里的游客大多是来潜水的,也可以考潜水证。潜到碧绿色的海水里,听着氧气瓶咕噜咕噜的气泡声,看到海里的动物,感觉自己像一条鱼,忘记了所有烦恼。
仙本那的度假村很安静,如果你喜欢安静的发呆的话,可以在房间里安静的补觉。
小贴士
- 海边拍照一定要穿鲜艳的裙子,做好防晒;
- 酒店空调很凉,带个披肩或者外套,既保暖又防晒;
- 潜水的时候带一套换洗衣服和毛巾,从水里上来风一吹会很冷;
- 带好手机充电器,在海上的时候会没有信号,不过拍拍美景照片也不错哦。
旅途中看了很多的美景,见了很多印象深刻的人,飞机可能会延误,空调温度可能很低,开船小哥哥飙车可能会晕,身体的状况可能比较累,但是在美好和感动中偶尔穿插一些艰难的时刻,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
行走攻略
签 证:找旅行社待办
电子签:24小时左右出签,拒绝率低。
交 通:国内 飞亚庇
亚庇 飞斗湖
斗湖 飞亚庇
亚庇 飞国内
时 差:没有时差,与北京时间相同。
换 钱:马来西亚法定货币是马币,
100人民币=65马币
2022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
7月22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举办第三季度成果发布会,中国旅游研究院&上海创图公共文化和休闲联合实验室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张佳仪助理研究员代表课题组进行汇报。报告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自主调研平台、创图文化云平台及数据合作网络,开展面向需求侧和供给侧的专项调研(以下简称“专项调研”),核心观点如下:2022年上半年,受国内疫情形势影响,文化消费市场整体收紧,本地化、近距离、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占据主导。美好出游激发文化消费活力,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形成行业共识。乡村居民的文化参与不断提高,潮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激发新消费,科技与文化融合促进消费复苏。未来,乡村场景营造、“非遗+文创”、社群经济将持续激发文化消费市场活力。
一、全国文化消费市场整体收紧
(一)文化消费需求放缓,供给承压
2022上半年,受国内疫情形势影响,文化消费[1]市场整体收紧。上海、吉林、北京等多地爆发的疫情打乱了旅游市场的复苏节奏,国内居民的出游意愿与消费受到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56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0.8%,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037元,下降7.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专项调研数据显示,25.8%的受访者表示疫情形势对自身的文化消费影响很大,38.5%的受访者表示影响比较大。居民本地休闲和异地出游需求收紧,相比2021年,超过五成的居民和游客线下文化休闲频次、文化消费支出减少(含显著减少和有一定减少)。
数据来源:2022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专项调研(需求端)
消费需求放缓加上各地从严从紧的防疫措施使得文化消费产业承受更多压力。专项调研数据显示,76.3%的受访企业表示本单位文化消费相关业务规模大幅下降,21.2%的受访企业表示有一定下降。
数据来源:2022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专项调研(需求端)
(二)本地化消费场景继续占据主导
国内文化和旅游休闲半径进一步收缩,本地化、近距离、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占据主导。2022上半年,居民文化消费的线下场景主要集中在都市商圈/文化街区、文化场馆、城市周边及乡村。
数据来源:2022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专项调研(需求端)
他山之石
文:产业发展部
居民和游客的文化消费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熏陶和艺术体验(53.1%)、文化场馆参观(42.0%)、观影赏剧(29.7%)、群众文化体验(广场舞、大合唱等)(27.2%)、传统文化体验(非遗、节庆活动等)(21.4%)、科技动漫(网络视听、数字阅读、机器人、虚拟现实等)(15.3%)等。
线上空间成为国内文化休闲和消费的重要场景。95.4%的受访者表示进行了线上文化休闲活动。居民的线上文化休闲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网络影视及视频直播、线上展演、文化场馆云体验、知识充电、在线网课等领域。居民愿意为优质的线上文化休闲内容付费,也有意愿进行线下体验消费。
数据来源:2022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专项调研(需求端)
(三)美好出游激发文化消费活力
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旅游中进行文化消费。游客的文化体验内容包括文化场馆参观(29.6%)、打卡文艺小资目的地(46.1%)、看剧观展(47.9%)、演艺/节事(31.1%)、民俗体验(16.1%)等。从消费支出结构看,文化消费在旅游支出中的比重主要集中在10%-30%和30%-60%区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数据来源:
2022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
专项调研(需求端)
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已形成行业共识。专项调研数据显示,74.6%的受访企业认为旅游将促进或显著促进文化消费频率的增加,67.2%的受访企业认为旅游将促进或显著促进文化消费金额的增加。
二、新特征
(一)乡村居民的文化参与不断提高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2019年,城乡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结构相对稳定,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增速较高,但城乡消费差距依然较大。进入2020年,受疫情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大幅下降,农村居民人均支出更具刚性、降幅相对较小。
农村居民参与文化消费生活的规模不断扩大,体验高品质精神文化休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专项调研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地点、文化消费频次等分布趋同。
他山之石
(二)潮流与传统融合创新消费空间
潮流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激发都市商圈及休闲街区消费活力。围绕当代消费者追求的无界感、代入感、沉浸感,国内多地商业街区、文化街区、商业综合体等加快了在潮流时尚、文化创意、科技赋能、场景营造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改造归来后强势复兴,成为当下重要的的文化消费场景。专项调研数据显示,文化消费线下场景中都市商圈及休闲街区占比达到55%。
基于现代视角的历史活化持续激发文化场馆消费活力。专项调研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每半年或每季度进行一次文化场馆参观或观影赏剧活动。国内多地
数据来源:2022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专项调研(需求端)
数据来源:2022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专项调研(需求端)
数据来源:2022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专项调研(需求端)
(三)科技支撑开辟文化消费新领域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断深化,元宇宙、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与文化领域的结合日益紧密,开辟了文化消费新领域。针对目前文化消费的市场,65.1%的受访企业表示经济下行,需求乏力制约了文化消费的发展,52.1%的受访企业表示产品同质化、缺乏创新,22.2%的受访企业表示盈利空间小。面对上述困境,前沿科技在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业态创新、体验升级、降本增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故宫、敦煌、泰山等文博场馆和旅游景区积极开发数字藏品,成为文化消费热点。
三、新趋势
(一)国家战略引导乡村市场发展
国家战略引领下,乡村文化消费新空间前景广阔。2022上半年,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稳步推进,51.8%的受访者企业表示积极回应国家战略,加强对乡村领域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投入;32.8%的受访企业正在探索文化和旅游产品创新,对下沉市场(低线城市和乡村)有一定倾斜;15.4%的受访企业对于国家导向和政策文件还在学习和摸索中,暂时维持业务现状。
乡村市场得到充分关注,行业布局兼顾城市与乡村。专项调研数据显示,受访企业的文化
博物馆依托科技融入优化参观场景,依托内容创作和社交平台传播推广提升关注度,拥有沉浸感、格调感的文化体验空间拉近了文化与人们的距离,并带动了文化消费。
他山之石
(三)社群经济引领商业模式创新
社群经济在文化创新和消费促进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旅游研究院2022年社群经济专项调研数据显示,国内居民关注的社群主要包括兴趣交流类、知识分享类、休闲娱乐类、购物类等。各类新型群体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和互助资源,这些资源与文化消费
数据来源:2022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专项调研(需求端)
消费业务布局以城市和乡村兼顾为主(占比69.4%)。立足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宗旨,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引领下的乡村休闲驿站、乡村会客厅等美好空间创建将不断加速。
(二)文创、非遗领域将持续加码
以文化为核心的非遗活化、文创开发是消费市场的重要内容。专项调研数据显示,文化消
费支出中以文创为代表的购物占比达到了55%。“文创+非遗”让传统文化以全新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传承,提高了国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为文化消费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现阶段,国内文化消费主要集中在文创及非遗等文化产品、娱乐产品及服务、文化出版物、广播电视及影视剧院等领域。从长远角度出发,57.4%的受访企业认为文化消费市场将向文创、非遗等文化产品集中。
产业发展和商业创新紧密结合,有效促进了线上和线下文化消费。目前,以社交活动、社群互动为主打的商业空间,已成为文化消费的热门场景。上海“TX淮海|年轻力中心”、U479潮流中心以年轻人喜欢的内容标签打造持续性的社交活动,用社交串联打造文化消费新空间。
四、展望
人们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从未停止,对未来文化休闲的体验和消费依然充满热情。专项调研数据显示,81.8%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会增加文化消费频率,93.6%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会增加文化消费支出。
尽管目前形势让企业对文化消费投入持谨慎态度,但产业对于未来前景仍充满期待,八成受访企业对文化消费市场的前景表示看好,七成受访企业表示未来将增加、显著增加文化消费领域的人力、资金等投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有序恢复,文化消费的需求释放和供给创新将稳步推进。
[1] 综合以往学术研究成果和相关统计年鉴资料,本报告对文化消费的内容界定为:(1)物质形式的消费,如音像、书刊、美术作品、工艺品、文具、文化相关设备(演艺、摄录、游乐游艺等)的购买;(2)精神服务消费(线上及线下形式),包括不限于:文化熏陶和艺术体验(书画、图书展览、艺术培训、艺术品拍卖等)、文化场馆参观(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等)、观影赏剧(电影、话剧、歌剧 、舞剧等)、传统文化体验(非遗、节庆活动等)、科技动漫(网络视听、数字阅读、虚拟现实等)、体育健身、知识充电、群众文化体验(广场舞、大合唱)等。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2022年国内社群经济专项调研
他山之石
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天刚麻麻亮,泰州城内的茶馆里都准时坐满了吃早茶的食客,吃早茶,五味干丝是少不了的保留节目,瞅着色彩缤纷的干丝,嗅着清香扑鼻的味道,食欲指数迅速上升,就着一壶清茶或二两小酒,不温不火地吃完干丝,舔舔嘴唇,啧啧嘴巴,看着干丝碟子里剩下的酱汁,忙喊来伙计,“给我再下一小筷子汤面”,热烫烫的面条上桌后,倒上酱汁叉上一口,真是香醇劲道——酱汁里的豆鲜气都钻到面条里去了,有前面的干丝垫腹,吃上了一碗这样的面条,是极为惬意满足的。
干丝其实没什么深文大义,说白了就是豆干切成的丝。泰州地跨“鱼米之乡”里下河地区,出产圆润饱满的黄豆,以黄豆为原料制成的卜页、茶干、豆腐等豆制品以质好味美著称,而用质地细腻的白豆腐干切成的干丝更是为民众所喜爱,据餐饮界统计,泰州人日消耗干丝在六吨左右,可见这丝丝缕缕的干丝,不知索绕住了多少人的舌尖?
干丝分烫和煮两种,用高汤煨煮的煮干丝配料足、味道好,但耗时间、价格高,销量远不及以五味干丝为代表的烫干丝。制作五味干丝,要先将豆干剖片,再斜铺切成火柴棒大小的细丝,接着用清水浸泡去除干丝的黄泔味,之后将干丝投到放有食碱的滚开水里烫煮,要使生硬的干丝变得绵软而不失韧性,食碱量投放是个关键环节。烫好的干丝挤干水分,搁放作料就可食用了。淋上白糖、花椒、八角、虾子等多种作料熬制的酱油搅拌,撒上些姜丝、香菜、胡萝卜丝、花生米、榨菜丁,临了再浇上一勺小磨芝麻油,在赏心悦目色彩的包裹下,酱汁的回甜、姜丝的微辣、香菜的异香、胡萝卜丝的嫩爽、花生米的坚脆、榨菜丁的小咸和柔滑的干丝凑在一起,构成浓郁而隽永的鲜美,食者吃在嘴里,才能意会到干丝的“五味”当是谦词,其味道呈多样性面目出现,层次分明而不失饱满,清新的蔬菜与不油不腻的酱汁把手言欢,被饱含豆香的干丝循序渐进地吸纳进轻盈的触角里,用转变出的精华滋味去抚慰绽放的味蕾。
散文家朱自清曾感言,烫干丝就是清的好,不妨碍你吃别的。故吃五味干丝可佐食冰肴、熏鱼、雪菜、脆鳝等一类的浇头。美食作家唐鲁孙认为泰州旧时“一枝春”茶馆的脆鳝浇头较为正宗,用以拌干丝可谓酥松爽脆,比别处的都好吃。其实现在泰州规模较大的早茶馆还是有脆鳝等浇头供应,只不过人们在吃干丝时很少点用,归根到底,民众还是喜欢更贴近生活土壤的味道。
文 / 李 晋 图 / 李 晋
泰州盛产小吃,但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的却凤毛麟角,五味干丝有幸入列其中。纵然名气大了,五味干丝还是一如既往地亲民,不到五元的价格,让很多人每日乐此不疲地消受。
泰州知味
千年的苍苔,盖不住,墙粉瓦黛,檐角的风铃,还在唱,唐风宋采。往事如桨,轻摇相思的海,我在楼上,看见凤凰徘徊。
邀一轮明月,照不尽,吴泾楚带,摘一朵梅韵,在高台,醉饮词牌,江山如画,泼墨在你胸怀,我在阁中期待君者归来。
望海楼,不见海,心澜无语自澎湃,我望你,隔江淮,花影凭栏梦尤在,此情正可待!
望海樓
作者:沈小冰 朗诵:周兴扬
文旅艺苑
作者 \ 李有兵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猫头鹰
绘 / 陈 雯
产业发展部
书 / 凌芳芳
永达公司
泰州
文旅
文旅艺苑
林语堂在散文《秋天的况味》写道“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的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秋天的成熟,是一种深沉的姿态,萧瑟清冷下暗藏着无限美好,就像李鱓笔下的《秋趣图》,简洁的线条,淡雅的水墨,寥寥数笔的勾画,定格了秋日的幽情雅趣。
《秋趣图》是李鱓故乡江苏兴化博物馆的藏品,整幅作品以小写意技法完成,秋天的夜晚,一棵小树从左侧而出,伸向画面中间,小树枝干很瘦,叶片不是很繁密,多数细长卷曲地聚拢在一起。小树旁还斜伸出另一种植物的枝叶,因受百年光阴的洗礼,绿色的叶子颜色有些黯淡,但仔细来看,叶片呈圆心形,上面勾勒了细细的茎脉。小树和枝叶只是陪衬,画面的重心在于小树枝头所挂的一只竹蔑编织的四方笼子,里面有一只蝈蝈,形象虽不大,但栩栩如生,触角、翅膀、肢脚均清晰可见,蝈蝈看上去充满动感,一只长腿后蹬,似乎一边在奋力爬行,一边在振翅而鸣,以清亮的歌声去抵消秋夜的凉意。
画面署名是“复堂懊道人制”,一字一号皆是李鱓经常使用的落款,其中的懊道人之号令人玩味。画中的题诗为“机声轧轧月初斜,似此虫声又一家。晓起空庭寻未得,夜凉依旧咽秋花”。在李鱓其他的传世画作中,也能看到这样的诗文,既体现了他对此诗的偏爱,也透露出他的个人际遇,那似乎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但于后世的国画艺术发烧友来说,却是一种庆幸,也许仕途上的坎坷才造就了伟大的李鱓,才造就了一批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
天趣盎然
秋有情
文 / 李 晋
李鱓︽秋趣图︾
秋天的成熟
是一种深沉的姿态
萧瑟清冷下
暗藏着无限美好
从诗文来看,诗中有动有静,带有几丝无奈的调侃意味,夜间听到熟悉的虫声,天明时,怀着好奇的心情,在幽寂的庭院里寻找,却看不到秋虫的身影,只有深夜的凉意还在侵扰着花儿,发出低沉的声音。诗意与画意无声地结合在一起,一虚一实放大了画面的表现意境。
整幅作品贵在平凡而真实,宁静中透露着勃勃生机,这样的情趣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却被画家敏锐的捕捉到,在高妙的情思中深沉酝酿,继而定格于画面上。本是寻常的事物,经过艺术化的再现,滋生出了万般情趣,让秋天在四季的舞台上闪烁出耀眼的光辉。
—— 读李鱓︽秋趣图︾
他山之石
电话:0523-86363953
邮箱:76535297@qq.com
网址:http://www.tzwenlv.com
地址:泰州市海陵区东南园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