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中共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党校(以下简称“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议要求,以建设一流企业党校为目标,充分发挥好党校智力库作用,积极在理论对策研究上出精品。
2024年,党校青年柔性智库推出《首善学苑》期刊,旨在以首善标准打造学习园地,帮助读者更加集约高效地学习理论知识。该期刊聚焦重要思想、政策动态、典型经验、成果分享等内容设立多个专题栏目,追踪最新理论热点,深入解读政策要求,汇集国企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全面展示党校科研工作成果,希望为读者提供学习参考。
2024年第2期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党校青年智库
:
:
:
: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排版设计
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3号
100041
010-63679674
齐宏志 王艺璇
冯 蕊 苏雨萱
吴雨桐 李博雯
内部资料
目 录
理论视点
1
习近平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 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1956-1966)
黄茂兴: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杜冬冬:准确把握《条例》总则修订的重点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问答
专家解读
2
1
3
5
学以致用
北京公司:深耕“党建+”融合实践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公司:亮出全年“作战图”,锚定节点抓落实
浙江公司:启动“5+N”清廉单元建设 打造清廉浙电全线共进格局
浙江公司:指尖四部曲,奏响现代化队伍建设主旋律
3
7
12
15
19
20
21
23
30
安徽公司:踔厉奋发聚力“4I建设” 谱写设备运检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新篇
27
2024年全国两会热点跟踪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分析
成果分享
4
35
理论
视点
习近平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月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习近平强调,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要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旗帜鲜明讲政治,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理论视点
1
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
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
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理论视点
2
习近平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从严教育管理监督,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可靠接班人。
开班式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来源:新华社)
3
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
”
习近平强调,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习近平指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理论视点
4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江苏要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习近平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习近平最后强调,要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强化预警监测,落实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新华社)
理论视点
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1956-1966)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和挫折时期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引起极大震动和思想混乱。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道路。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开展整风运动。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从各方面开展起来。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
挫折后的调整:1959年庐山会议、1962年七千人大会。
5
理论视点
授课教师: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刘智峰
课程名称:《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与基本经验 》
一、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纠“左”努力
石油工业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设完成了大庆油田,随后又开发了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
工业建设
理论视点
6
(来源:党校2024年理论研修第二期导学)
三、社会主义十年建设的历史成就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科学技术
专家
解读
黄茂兴: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7
专家解读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期间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深入阐述、提出明确要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
"
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
1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既遵循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契合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的重要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较早把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发展联系起来,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通过考察机器大工业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马克思进一步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揭示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强大引擎作
专家解读
8
用,阐明了科学技术会不断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过程中,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基本原理基础上,更加强调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驱动作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指明了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阐明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强调:“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胡锦涛同志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对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等进行了总结、概括,把我们党对生产力理论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明确了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国际竞争格局。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这为我们抢抓机遇塑造发展新动能,进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以优取胜、以质取胜明确了基本路径。
9
专家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投入大幅提高,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推动科技创新实力跃上新台阶。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3万亿元,是2012年的3.2倍,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较2012年增加了1亿人左右。2022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635.4万人年,较2012年接近翻了一番,稳居世界第一。得益于科技创新投入和人才资源的大幅增加,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23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居第十二位,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成果量质齐升。科技创新成果持续生成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对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跨越攀升,高水平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方面,科技创新成果在量上持续积累。2023年,我国授予发明专利权92.1万件,是2012年的4.2倍;有效发明专利499.1万件,是2012年的5.7倍;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是2012年的3.4倍。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成果在质上不断突破,5G网络、高速铁路等技术世界领先,“中国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抢占了一批科技制高点。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国产C919大飞机投入商业运营、5G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生动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
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能够有效激发创新潜能,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保障。新时代以来,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努力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研组织管理方面,着力优化调整重大科技任务组
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
2
专家解读
10
织实施机制,创建“揭榜挂帅”“赛马”等新机制,推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在科研评价体系建设方面,落实科研项目评审、科技人才评价、科研机构评估“三评”联动改革,实施科研人员减负行动,坚决破除“四唯”倾向。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权利义务、分配方式、保障措施等,着力破除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这些重要举措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生态不断向好,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科技创新持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
3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先进质态跃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技术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也是驱动生产力跃升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原创技术水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加强数字技术先行突破,为更广泛的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提供先进的要素、工具和手段。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形成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的强大合力。加大数字技术基础研究跨领域合作力度,推动数字技术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应用。
加速绿色低碳科技攻关。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速绿色低碳科技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有利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快推进先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构建绿色供应链,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大绿色低碳科技研发政策引导,促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突破。丰富支持绿色低碳科技研发的政策工具箱,优化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提高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加大对绿色低碳科技研发的金融支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低碳型项目和企业,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
11
专家解读
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既有利于打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通道,实现创新由“点”向“链”的延伸,又有助于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速度和效率。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利于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各主体各要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创新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创造力的科研管理机制和模式。深化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改革,大力推行创新攻关“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深化科技创新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潜心研究的良好氛围。
加强创新人才引育。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源。要着重加强创新人才自主培育,根据科技发展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一批又一批本土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完善海外创新人才引进工作,以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大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更多人才资源。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04月03日第09版,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
专家解读
12
杜冬冬:准确把握《条例》总则修订的重点
新修订的《条例》总则部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严的基调,强化系统观念,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新任务新要求。
"
"
一是丰富了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作为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法规,《条例》坚持用贯穿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引领纪律建设工作,更好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化正风肃纪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为新征程上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三个务必”等要求,《条例》第二条指导思想中增写“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自我革命”、“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等内容,第三条总体要求中增写“坚守初心使命”、“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等内容,明确纪律建设的功能定位和宗旨目标,引导全党始终牢记为什么出发,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心怀“国之大者”,勇于推进自我革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纪律建设的责任和遵规守纪的自觉,在新征程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二是坚持从严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条例》第二条指导思想中增写“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第四条工作原则中对“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作出总体规定,又在违纪与纪律处分等总则各章中进行具体细化。比如,第十条在
13
专家解读
规定警告、严重警告影响期内不得提拔职务的基础上,增写不得“进一步使用”,第十一条增写“对于在立案审查中因涉嫌违犯党纪被免职的党员,审查后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应当按照其原任职务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使错责相当、过罚一致,违纪党员受到应有的严肃处理。再比如,第十四条增写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可以合并使用方面的规定,推动形成惩戒合力。这些从严规定,进一步严密制度规范,奠定整部法规严的基调,对各种违纪行为形成持续震慑。
三是完善纪法衔接条款。《条例》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进一步完善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规范,主要体现在第三十条的三款规定中。针对执纪实践中明确应受党纪处分的有关违法行为范围的需求,第一款细化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其他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违反治安管理等违法行为”,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处分。落实党中央严肃财经纪律的要求,突出重点事项,第二款具体列举了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法行为类型。进一步严格执纪,增加第三款规定,重申和强调“党员有嫖娼或者吸食、注射毒品等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行为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四是促进执纪执法贯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执纪执法贯通,是发挥党纪和国法协同作用的重要内容。《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做到“党纪政务等处分相匹配”,第十一条、第三十五条细化规定对党员撤销党内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以及党员依法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同时给予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将第四条中增写的“执纪执法贯通”原则落实落细。与《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相衔接,第十七条第五项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情形中增写“主动退赔违纪所得”;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相贯通,第二十一条增加规定党员在党纪处分影响期内又受到党纪处分的影响期计算规则;参考刑事法律规则,将第二十六条经济方面共同违纪的处分,修改为“按照个人参与数额及其所起作用,分别给予处分”,第四十二条进一步完善经济损失计算标准,第四十三条规定对主动上交的经济损失赔偿可以
专家解读
14
接收处理,以解决执纪审查难题,促进适用纪律和适用法律双向融合。
五是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对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了完善,在第一种形态中增写了“责令检查、诫勉”的内容。《条例》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第五条中充实第一种形态处理方式,增写“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推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层层设防。完善纪律处分运用规则,区分一般违纪、轻微违纪、不追究党纪责任等不同情形给予相应处理,第十九条中增写对“党员有作风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违犯党纪情节轻微的”给予第一种形态处理,以及对没有故意或过失的行为不追究党纪责任的具体情形。两条内容前后呼应,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切实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总则是党内法规的基础部分,具有统领性。我们要深入领会党中央要求,准确把握《条例》总则修订的重点,带动分则各项纪律的学习理解,不折不扣贯彻《条例》,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严肃性,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推动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2024年第01期,作者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问答
15
专家解读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哪些?
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依照规定应当给予纪律处理或者处分的,都必须受到追究。
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党的纪律处分的对象是什么?
(一)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二)党纪面前一律平等。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
(三)实事求是。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的行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执纪执法贯通,准确认定行为性质,区别不同情况,恰当予以处理。
(四)民主集中制。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擅自决定和批准。上级党组织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作出的处理决定,下级党组织必须执行。
(五)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
党的纪律处分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专家解读
16
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成为极少数。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指的是什么?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撤销党内职务;
(四)留党察看;
(五)开除党籍。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有哪些?
对于违犯党纪的党组织,上级党组织应当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或者给予通报批评。对于严重违犯党纪、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查明核实后,根据情节严重的程度,可以予以:
(一)改组;
(二)解散。
如何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
17
专家解读
(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
(二)在组织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过程中,能够配合核实审查工作,如实说明本人违纪违法事实;
(三)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或者法律追究的问题,经查证属实,或者有其他立功表现;
(四)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
(五)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纪所得;
(六)党内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处分情形。
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由中央纪委决定或者经省(部)级纪委(不含副省级市纪委)决定并呈报中央纪委批准,对违纪党员也可以在本条例规定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处分。
哪些情形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对于党员违犯党纪应当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但是具有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本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可以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或者组织处理,免予党纪处分。对违纪党员免予处分,应当作出书面结论。
党员有作风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违犯党纪情节轻微的,可以给予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等,或者予以诫勉,不予党纪处分。
党员行为虽然造成损失或者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所引起的,不追究党纪责任。
哪些情形可以免予党纪处分?
专家解读
18
(一)强迫、唆使他人违纪;
(二)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纪所得;
(三)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
(四)违纪受处分后,又被发现其受处分前没有交代的其他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
(五)党内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或者加重处分情形。
哪些情形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
(二)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党员犯罪,哪些情形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
(二)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三)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本条例所称领导责任者,包括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
如何区分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
(来源:《党建》2024年第5期)
学以
致用
北京公司:深耕“党建+”融合实践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19
学以致用
今年,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高质量推进“旗帜领航”党建工程,全方位深化“首善先锋”特色实践。围绕推动“一体四翼”高质量落地、打造首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一流企业这一目标,公司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横向深耕领域、纵向深耕层级,构建“党建+”工程“1234”标准化工作体系,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党建+”工程“1234”标准化工作体系明确2024年“党建+”工程要围绕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这一条主线,推动实现党建促进业务发展、业务促进党建提升两个效果,通过抓实启动部署、工作推进、结项验收三个环节和完善“党委抓统筹、专业部门抓融合、党建部门抓协同、基层组织抓落地”四方联动工作机制,有力保障项目任务全面提质,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实践经验。
自2019年起,公司党委已连续6年实施“党建+”工程,每年印发重点任务计划,对融入融合的目标任务、方法举措、评价标准、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规范指导,有力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同向聚合、相融并进。同时,通过组织开展评审工作,进一步打造样板、树立典型,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辐射效应。
目前,公司党委已组织16个专业部门制定“党建+”重点任务32项,形成年度“党建+”重点任务清单。下一步,公司党建部将协同各部门对照节点计划抓好项目落实,并适时开展经验分享、亮点交流等活动,推动项目高效实施。各级党组织将通过党员先锋队伍、责任区、示范岗、党员“一带二、一带三”等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确保项目取得实效。
(来源:北京公司网站)
湖南公司:亮出全年“作战图”,锚定节点抓落实
20
学以致用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全程。开年以来,国网湖南电力纪委深入对照驻国家电网公司纪检监察组工作部署,结合公司实际开展“政治护航、激浊扬清、纠风除弊、明纪守规、监督提效、强基固本”六项行动,逐个制定“作战图”,锚定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全面指导年度纪检工作。
一是目标向“高”。紧跟驻组决策部署,紧扣公司党委关切,国网湖南电力纪委针对性部署16项年度纪检工作重点任务,对标系统先进,紧盯新突破、新成效,明确优化提升方向,逐一细化重点任务年度目标,形成30项具体任务产出标准,以更高要求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二是责任压“实”。3月份,组织纪检负责人培训班专题解读年度重点工作,亮明红线、晒出任务,确保上下联动同发力、共落实。进一步厘清内部职责分工,根据六项行动具体工作要求,明确任务到牵头处室、参与单位,确保责任到人、具体到事,进一步健全“人事匹配”工作机制。
三是任务分“细”。按季分解进度目标、按月跟踪督办,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督促相结合,及时对表推进、对单销号,对进度滞后、质效不高的及时提醒、预警、考核,将任务进度完成情况与责任人员季度绩效考评、责任单位季度管理穿透力评价挂钩,营造紧抓快动、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
(来源:湖南公司网站)
浙江公司:启动“5+N”清廉单元建设
打造清廉浙电全线共进格局
21
学以致用
国网浙江电力纪委全面启动“5+N”清廉单元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清廉建设融入部门管理、基层治理、班组建设、工程项目、家风建设,以单元联系统、以系统强全域、以全域促发展,打造职工群众清心、党员干部清廉、企业建设清正、政治生态清明、发展环境清朗的清廉浙电。
一是系统谋划,统筹部署。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落实主体责任,抓好组织实施。成立公司“5+N”清廉单元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研究推进清廉单元建设,部署、指导等工作。编制印发《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5+N”清廉单元建设实施方案》,以清廉部门、清廉站所、清廉班组、清廉工程、清廉家庭为重点,明确不同类型清廉单元建设主要内容及参考标准,指导各基层单位坚持“党委主导、纪委主推、单位主抓、单元主创”工作思路,对照标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建设工作有方向、有重点、有力度、有成效。
22
学以致用
二是阶段推进,共建共享。按照实施建设、推荐评选、监督检查、巩固提升四个阶段,有序推进清廉单元建设工作。适时以座谈会、研讨会、调研督导等形式,对各基层单位清廉单元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复盘,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升建设水平。系统梳理经验做法和工作亮点,推广、展出清廉单元建设优秀成果及典型案例,在公司系统内外宣传清廉单元建设的具体事例和生动实践,让基层员工、电力客户、百姓群众对清廉电力建设更加可感可见,化无形为有形,以有形促践行。
三是紧抓示范,辐射全域。把清廉单元建设作为树标杆、促提升的有效手段,深入挖掘清廉单元建设内涵特色,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切实管用的实践成果、经验成果和制度成果。以“优中选优、示范引领”为基本原则,以先期塑造的5类清廉单元为蓝本,持续推出清廉建设“专业版”“条线版”,探索建设“清廉监理”“清廉设计”等清廉单元,不断丰富清廉单元建设落地形式及展现方式,持续调动更多业务领域清廉单元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清廉建设全领域深化、全方位延伸。
(来源:浙江公司网站)
浙江公司:指尖四部曲,奏响现代化队伍建设主旋律
建设全业务核心班组是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公司企业宗旨、发展战略、管理目标最终落地的重要举措。2022年以来浙江公司明确“构建一套体系,实施两个变革,加强三个驱动,夯实四项保障”的“1234”建设思路。聚焦主责主业,通过锻炼队伍、自主实施、创新创效、党建引领四部曲,全力推进运检专业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奏响现代化队伍建设主旋律。
锻炼队伍 夯实核心技能基础
浙江公司以打造“浙电尖刀”为目标,实施育苗计划,全方位锻炼运检队伍,夯实班组核心技能,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1.组建全专业培训体系
浙江公司基于“输、变、配、直”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专业技能培训,多措并举提升全员技术技能水平,打造员工成长成才“快车道”,把核心技能强化和核心班组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全年共举办各类技术技能培训500余次;同时,基于“互联网+现场实践”的全专业培训体系,丰富培训手段和载体,定期开展线上技能大讲堂活动,并在仿真室和设备现场进行实操“练兵”,着力打破专业壁垒,实现人员和业务融合,为设备运检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2.着力提升青年员工核心技能
为加快青年成才速度,激活基层“自驱力”,浙江公司聚焦新进员工,立足全业务核心班组业务技术技能要求,构建青年员工精准培养体系,开展“墩苗压土”培育工程,建立客观的员工成才档案,制定各专业核心业务技能通关卡,开展针对性培养,补齐青年员工业务能力短板,实现新员工从高学历、高素质向高技能转变,夯实人才储备基础,增强人才梯队建设,促进核心技能提升。
第一曲
学以致用
23
自主实施 推进核心业务回归
为了全方位实施运检作业方式变革和组织体系变革,浙江公司助推班组开展自主实施,助力核心业务回归,打造核心业务“拉得出、顶得上、干得了”的队伍。
1.推进输电立体巡检+集中监控新模式
为加快输电专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浙江公司配置无人机、激光雷达、红外测温仪等装备,图像监测装置、微气象、分布式故障定位等设备,助力发展输电线路“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运维新模式,强化输电队伍建设、核心业务自主实施、运维模式优化、创新创效等能力。目前已成立省、地两级输电监控中心,配置监控人员88名,安装可视化装置3万余套,在线率达92.4%,无人机配置2.53架/百公里、50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自主航线全覆盖。
2.推进变电两个替代新模式
为适应电网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变电站智能化水平,提升现场作业效率,减负基层班组,浙江公司依托数字化手段积极推进变电“两个替代”,强化规模化应用,目前已完成195座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部署,替代例行巡视累计5396次,实现47座变电站“一键顺控”改造,替代人工操作累计1518次。
3.推进配电新老四项新模式
浙江公司以科技创新推动核心班组变革,提升核心技能,融合立杆、架线、拼柜和电缆头制作老四项核心技能和无人机、自动化、带电检测和移动应用新四项核心技术,实现数字增效,打造配电新模式核心业务班组。已累计开展机器人带电作业382次,无人机自主巡检2375次。
4.推进传统作业模式变革
为全力推进业务自主实施,浙江公司不断变革传统作业模式,运用新思路、新方法,优化作业方案,切实提升班组作业质效。同时通过强化计划管控、严格现场查勘、分析危险点、制定预控措施,全力保障现场安全、质量、进度可控在控,从严从实筑牢安全防线。
第二曲
24
学以致用
数智赋能 强化创新增效能力
加快技术革新,创新作业方法,推动业务数智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维效率,浙江公司设备运检专业通过多方面提升班组软实力。
1.首台套应用助推示范工程
为打造“技能过硬、创新高效”的全业务核心班组增效赋能,浙江公司借力创新工程,集聚班组资源,推动协同创新。仅在220千伏亭山换频站工程中,就集成14项国际领先首台首套创新成果。班组职工深度参与到这些创新项目中,积极建设具有创新业务能力的高素质队伍。
2.直升机作业助力特高压输电运维
浙江公司推进应用直升机辅助作业在特高压密集通道、±800千伏宾金线消缺等场合创新运维模式,开展直升机吊篮法带电作业,消除特高压设备多次危急缺陷,保障重要通道安全运行。
3.量子技术提升配网自动化能效
“在量子技术的赋能下,智能开关又新添了一项精准安全执行远程遥控的技能,相当于赋予了架空线路灵活的‘躯体’。”国网绍兴澄潭供电所综合班班长表示,有了量子技术加持,解决了配网自动化的难点,故障处置时间将由原来小时级缩减到分秒级,大大提升了配网设备的运维效率。
第三曲
25
学以致用
党建引领 激发班组建设动能
浙江公司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在党建引领下开展了“党建+安全”、“党建+保供电”、“党建+提质增效”、“党建+培训教学”等“党建+”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班组建设深度融合,充分激发班组建设动能。
1.党建+迎峰度夏助力保供电
浙江公司突出党建引领,依托红船党员服务队,组织开展“党建+迎峰度夏”专项行动,聚焦本质安全,聚力班组建设,让“党旗”飘扬在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的全过程。浙江公司累计开展各类设备特巡3200余次,发现设备缺陷400多项,保障了高温天气下电网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2.党建+工程推动核心班组建设
浙江公司在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现场开展党建+工程主题活动,在工程现场成立临时党小组,通过将党建与工程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同宣传,强化组织保障,通过开展集体学习、书记谈心、主题党日,引领团队筑牢思想根基,通过设置党员责任区,辐射带动全体成员担当履责,凝聚攻坚合力。组建青年突击队,充分调动青年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曲
26
学以致用
下一步,浙江公司将坚定贯彻落实国网公司“一体四翼”战略布局,进一步巩固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成果,推动业务自主实施,完善激励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来源:《理论参考》全业务核心班组专刊)
安徽公司:踔厉奋发聚力“4I 建设”
谱写设备运检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新篇
安徽公司围绕“安全为先、锻炼队伍、问题导向、因地制宜”,聚焦主责主业,做实做强做优基层班组,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从制度(Institution)、传承(Inherit)、保障(Indemnity)、创新(Innovation)的“4I建设”出发,书写了设备运检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工作的“安徽新篇”。
1.制度(Institution):推动建章立制 落实核心班组建设要求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体系建设
安徽公司“两会”提出“加强设备运检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年内覆盖率达50%”的建设目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扎实推进体系建设。率先制定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评价标准,承担总部全业务核心班组达标评价方案编制任务,切实指导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方向不偏、措施有效、改善明显。
强化专业协同,组建柔性团队
组建“管理+技术”柔性团队。“管理”柔性团队负责制定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各项保障措施,协调差异化补员、激励保障等5项班组建设重大事项;“技术”柔性团队负责公司设备运检技术支撑,开展技改大修观摩、故障分析、重点工程设备验收等技术指导436次。
强化过程管控,建立长效机制
累计召开建设推进会5次,开展专项督导12次。启动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劳动竞赛,选树7个先进班组、10名先进个人。将班组建设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同业对标指标体系,在公司周调会专题部署安排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工作,督促各单位将核心班组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和重大课题去抓。
强化评估验收,聚焦问题解决
组织开展班组建设中期调研评估验收,按照“达标一批、验收一批、合格一批”的原则,推进班组验收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建设管控不到位、核心业务实施不全面、技能培训针对性不足等问题12项,结合迎峰度夏保供电、夏训、秋检等专项工作,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提升班组建设成效。
27
学以致用
2.传承(Inherit):加快队伍建设 做实人才技能传承
聚力新员工核心业务能力提升
选派150名新入职毕业生到送变电公司一线岗位现场锻炼,建立“建造课堂、实战课堂、劳动课堂”三个课堂培养模式,创新“劳模挂帅、骨干带班、班委自治”三级管理模式。学员全过程参与42条线路的立塔放线、10余座新建变电站的电气主设备安装调试和6处密集通道463公里超特高压线路的巡视,参培学员全部通过高压电工、高处作业考试取证,400余人次按专业取得无人机操作、导地线压接等上岗合格证。
聚焦生产技改大修“自己干”
2022年,全省共组建项目柔性管理和核心业务实施“双团队”253个,共计1710人,含各级技能大师和专家人才129人。印发自主实施年度工作方案,核心业务实施范围扩展至6大专业、18大类、46小类。开展技改大修自主实施示范项目评选,评选年度十佳示范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作业线上直播,全年累计开展观摩活动16次。
聚实“1+3+N”实训体系保障
坚持市县一体化培训,推进主业单位和省管产业单位同质化培训。针对不停电作业、主变检修等实训需求,开展运维一体化、无人机巡检、配电不停电作业等专项培训22次,培训基层班组人员1744人次,核心班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59.17%。
3.保障(Indemnity):强化支撑保障 激发运检队伍活力
优化人员结构,夯实人才资源保障
会同人资部制定新入职员工分配方案,明确“新入职毕业生原则上均先安排到输配电运检、变电运检、送变电施工、乡镇供电所等一线生产岗位”的要求,保障设备运检专业人员、技能不断层,夯实班组建设人力资源基础。
强化装备配置,补足设备资源保障
补充配置一线班组不停电作业车、高空作业车等生产车辆210辆,实现全省移动箱变车、中压发电车全覆盖。购置无人机、无人机巢等无人机巡检装备713台,红外测温仪、异物激光清除仪等仪器仪表281台,全力保障班组装备配置需求。
28
学以致用
深化人才培养,激活考核激励保障
设置专项激励奖,有效提高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积极性。建立自主实施青年员工成长积分制,积分应用到技能评价、岗位竞聘、专家评选等工作,拓宽人才成长渠道。会同人资部选聘18名运检专业公司级专家人才,强化人才引领,发挥专家示范作用。
4.创新(Innovation):推进数字赋能 形成基层创新合力
全面推进数字化班组建设
同源维护率先单轨上线应用,打通财务、营销等多专业系统业务流程,实现数据维护新模式全省范围覆盖。推动检测试验仪器数字化改造,实现红外测温仪、介质损耗测试仪、直流电阻测试仪等4类检测试验仪器数据自动上传PMS系统功能。设备巡视、缺陷隐患等典型业务全程线上管理,实现运检数字化班组全覆盖,全面提升班组工作质效。
全面加快设备智能化升级
完成4套集控站建设,集控系统共接入310座变电站,接入率达100%。完成6座超高压变电站远程巡视系统建设及43座变电站一键顺控建设改造。新增可视化装置1.8万套,实现超特高压线路全线可视。建成省级无人机作业能力共享平台,实现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适航区自主巡检全覆盖。完成首套新型多旋翼机巢建设及测试验证,全自主开展区域内电力设备巡视。
全面完善运检知识体系
率先上线省侧主设备知识库,上线设备查询、安徽资料库、皖电知乎三大模块,满足安徽个性知识需求服务。开展电网主设备知识库“人人用”专项活动,组织知识库“全员学”“全员用”,推动技术监督与电网主设备知识库融合,打造标准制度完善、典型案例监督标准智能推送等6大典型应用场景。
29
学以致用
下一步,安徽公司将继续坚定贯彻落实国网公司“一体四翼”战略布局,扩展核心班组覆盖、优化班组建设机制、强化自主实施管控、深化业务技能培训、推进作业模式升级,全面提升基层班组关键业务自主实施能力和质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更好更优更实地服务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
(来源:《理论参考》全业务核心班组专刊)
成果
分享
2024年全国两会热点跟踪
成果分享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国两会意义特殊、至关重要。会议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两高工作报告等,部署了2024年工作任务,党校智库密切跟踪两会进展,加强信息学习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
"
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有关情况
1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下团组”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方向。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024年两会首次到团组,就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深刻论述,指明了前进方向。
30
成果分享
31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人民政协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各方面人士要围绕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连续12年两会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今年重点围绕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提出明确要求,要把新兴领域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突出出来,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更好推进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解读
2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来的工作,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深刻诠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伟大实践,坚定了全国上下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信心决心。是一份提信心、聚民心的报告。
//
新词和热词
新质生产力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成果分享
32
未来产业
两会数说中国
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安排部署工作任务时,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专家表示,将对高质量发展形成更加坚强有力的支撑。
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人工智能+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今年报告中,“发展”仍是最高频词,“产业”“国际”“科技”是新热点。“发展”被提及129次,连续多年位居词频榜首;“产业”出现39次、“国际”出现27次、“科技”出现26次,均为近年来新高;“绿色”出现14次,为近5年最多。
工作报告新意与亮点
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用于两个方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2024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推出多个事关扩大开放的措施,将让外资企业在华投资更加便捷,进一步激发外资企业的投资热情。
成果分享
33
北京市代表履职情况
3
尹力书记在3月5日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牢牢把握首都职责使命,坚定信心稳增长,用好政策提效益,强化创新增动能,优化环境激活力,改善民生促和谐,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殷勇市长在3月5日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深化“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要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统筹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构筑北京优势。
北京市代表团概况
北京市代表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会期间,调出1名代表,调入2名代表,现有代表54名,其中,中共党员代表34名,妇女代表17名,少数民族代表5名。
北京市代表讨论发言
4
代表委员观点
政府工作报告擘画出了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围绕清洁低碳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
01
公司系统代表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董事长辛保安在《人民政协报》刊发署名文章,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绿电,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强支撑。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厚植绿色底色。大力开展绿色科技创新,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美丽中国建设增添澎湃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志伟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分层衔接,按照“全网统筹、保量稳率”原则,依据各地资源禀赋、消纳资源等差异化条件,在保障新能源场站合理收益率的前提下,差异化设置各省份利用率管控指标,根据各省级电网承载能力和调节能力,科学确定各省份新能源发展规模。
02
能源系统代表委员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提交了《关于大力推动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创新服务全国电力生产力布局优化的提案》,建议加强国家规划和产业引导,加快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创新与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西北沙戈荒、西南地区新能源更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
华电集团董事长江毅建议开展对绿色氢氨醇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市场机制、标准体系等的系统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推动“新能源+氢基能源”商业化规模开发应用,形成高效协同、分工有序的产业生态体系。
(来源:党校党建研究中心)
34
成果分享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分析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标志着我们党关于生产力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飞跃,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
2023年9月,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024年1月,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概念进行了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024年3月,两会首次到团组,就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深刻论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35
成果分享
//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指示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两者发展要求相适合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所有制形式如果过于僵化,可能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36
成果分享
生产力相关理论知识回顾
图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图2 生产力发展阶段
成果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于新质生产力给予了明确定义: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图3 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关系
37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分析
定义中的关键点:
1.创新起主导作用
2.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
3.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4.符合新发展理念
5.催生要素之一:技术革命性突破
6.催生要素之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7.催生要素之三: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8.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
9.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10.特点是创新
11.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成果分享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在动力来源、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
38
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对比
(来源:党校党建研究中心)
表1 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