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各界说”部分导读

其他分类其他2020-07-25
479

“各界说”部分导读

青岛市中支  吴丽君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各界说”部分收录了当年与总书记相知相交、有着共同际遇和经历以及见证他入党、提干、升学的7名采访对象的采访实录。受访者讲当年那些真实的故事,娓娓道来,语言生动朴实,内容真实可信,把总书记青少年时期踏踏实实干事业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真切地看到了人民领袖确实来自人民,人民领袖确实是为了人民。这本书让我们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口述史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这段历史既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能为央行青年的成长带来启示。“知青岁月”,我们一起品读!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各界说”部分导读

“各界说”作品概要

1

请点击收听

0:00

07:35

        从多位受访者的口述以及习近平本人的回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是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有着明显的社会背景、家庭影响和个人原因。梳理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北的知青岁月。

“各界说”作品概要

1

采访的主要内容

2

“知青岁月”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社会面临着一个亟需解决的大问题:城市人口的就业问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应急措施。从大的方面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可以划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一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规模小,人数少,大约120万人。二是从1967年到1978年,规模大、人数多,共有1600多万城镇知青奔赴农村和边疆。当时正值文革,大学停止招生,中学停课,工厂不招工,“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不能就业升学,很多人留校闹革命,导致1966年及以后毕业的小学生无法进入中学学习,毛主席对红卫兵的行为十分失望。在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传达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上山下乡成为当时的一个光荣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就属于“老三届”知青,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去陕北插队。

社会背景

       习近平的父亲是习仲勋。习仲勋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立者和领导者之一,建国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出生在这样的革命家庭,对习近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习近平上中学的时候,这样的家庭背景给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1962年习仲勋遭人陷害,被立案审查迫害长达16年之久,一直到1978年才平反。在当时这种情况下,习仲勋的子女在入团、入党、升学、就业等各个方面都受到限制。实际上,这个家庭在当时四分五裂,亲人都被遣散到各处不能团聚,家庭影响对习近平去陕北插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家庭影响

前排右起:齐桥桥、齐心、习安安。后排右起:习近平、习远平

习仲勋和儿子习近平(左一)、习远平

习仲勋与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习近平在海南

        习近平去陕北插队,同时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1968年,习近平未满16岁,没有达到去插队的年龄,但是他却执意要去。当他去学校办理插队手续的时候,当时负责办手续的是习近平的班主任齐荣先老师。齐老师劝习近平不要急着去插队,再等一等,第二年可能就有留在北京当工人的机会。但是,尽管老师一再劝说,习近平还是执意要去,因为当时在北京,习近平的个人安全已经受到很大的威胁,去陕北反而是某种程度上的解脱。

个人原因

       综上所述,习近平正是在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选择了去陕北梁家河插队,从此开始了七年之久的知青岁月。

习近平2004年接受延安电视台专访

七年知青岁月在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经历中的重大意义和影响

       1.陕北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锻造了习近平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回忆:离开京城到陕北,最初感到很孤独,而且年龄又小,因此没有长期待下去的观念,别的知青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后来受到姨姨、姨夫的教育,很快融入了陕北农村新的环境,自觉接受陕北生活的磨练,几年中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了村里的壮劳力和种地的好把式。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和农民告诉我们,插队那些年,习近平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险活都干过,而且都抢着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如总书记回顾插队经历时所说:“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2.七年知青经历让习近平真正接了地气,了解了国情,贴近了人民,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回忆:当地老百姓有“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的说法,到了三四月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婆姨带着孩子出去讨饭,把粮食留给壮劳力吃,让他们忙春耕。对当地群众贫困状况的这种了解,让总书记那时就知道老百姓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期待什么,也催生他、促使他尽力为乡亲们多办些实事。在梁家河,他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打淤地坝、办铁业社、建代销店、打大口井,发展沼气,以自己的实干苦干引领群众向过上好光景奋进。正如总书记所说:陕北7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3.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豁达、包容、厚道、质朴、奉献的集体人格,滋养了习近平崇高的政治理念,铸造了他不变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延安地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地,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地,是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出发地,也是总书记的父辈们长期战斗过的地方。插队期间,他多次到宝塔山、杨家岭、枣园等革命领袖办公和居住的土窑洞里聆听老红军、老八路讲述父辈们的青春往事,而这使他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有了深刻的体悟。这种精神上的滋养、心灵上洗礼、思想上的升华,不仅奠定了他接受插队生活艰苦磨炼的思想基础,更坚定了他信仰和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他后来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

       4. 插队七年习近平利用农村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丰厚的知识文化理论素养。当年到陕北插队,习近平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陕北7年,他始终坚持苦读深思,经常挑灯夜读到凌晨。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总书记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总书记在讲话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妙语连珠,充满自信,这种学识、修养和格局是他多年磨一剑的结果,梁家河7年的学习积累自然是很重要的。

送习近平上大学时,梁家河村民和习近平的合影(前排中为习近平)

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前排居中),临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民众意见。

几点感悟

3

       通过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增进了对总书记的了解,对他产生有由衷的感佩,他不再只是新闻媒体报道中的“党中央的核心”“国家的元首”,更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曾经迷惘过、彷徨过的“热血青年”,现在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习大大”。

      (一)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有情有心之人。总书记多次讲过: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他的“根在陕西、魂在延安”。采访过习近平大办沼气的曹谷溪说:“1969年初,他还不满16岁就来到延川县梁家河村,直到1975年10月离开这个小山村,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是在陕北艰苦的农村度过的。这段插队经历,虽然使他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但这段人生历练,确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他念念不忘曾经养育他的黄土地,念念不忘陕北的父老乡亲,说明他既是有情之人,也是有心之人,是黄土地忠诚的儿子”。

       习近平对当年实事求是、让他顺利入党的人念念不忘,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多次询问、关照杨世忠的生活。1986年,杨世忠等人到厦门考察期间,时任厦门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白天在单位工作,晚上多次陪他们一起吃饭,并且自费买了飞机票,冒着暴雨把他们送到机场,眼看着他们上了飞机才回去,还帮助解决梁家河的拉电问题。2007年,听说刘明升患有冠心病,身体不好,习近平就把刘明升和老伴儿都接到杭州看病。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又回到梁家河,他能喊出大家的大名、小名,与乡亲们坐在一起拉家常。他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那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一定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二)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有“民本情怀”的人。在陕北农村,习近平与农民朝夕相处,将人民群众的疾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改善。当年,他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修建沼气池,或许就这件事本身来说,只是他人生中的小小历练。但就这件事产生的后续效应来看,对当时整个陕西省的影响是巨大的。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件小事中成长起来的,而人的情操也是从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培养起来的。当时的习近平,修建这个沼气池,他心中所想的,或许是为梁家河的老百姓带来温暖和光明,不再让婆姨女子为了烧柴煮饭熬煎。这种精神,在他后来担任各级领导的施政实践中不断升华,最终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情怀。正如习近平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所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系列举措以及他自已对知青岁月的回忆来看,7年知青岁月为他治国理政思想树立了“以人民为本”的方向。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惠民、富民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这绝非空谈,也绝非易事。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数次提到“人民”,讲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梁家河当村支书的时候,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正定当县委书记的时候,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都不曾忘记人民。这是因为,在梁家河的时候,习近平就把人民这两个字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内心。

        (三)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不怕苦、能吃苦人。在困境中生存和生活,首先意味着要经受苦难。能吃苦者,就能经受苦难的考验,能磨其心志,苦难会成为他人生成长的教科书和难得的精神财富。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的好习惯。受访者曹谷溪说,“成功,是成功者主体的成功,但没有成功的机遇或者成功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成功依然是一句空话。然而,机遇不会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它只为那些有准备的人提供。习近平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在插队期间,面对特殊历史时期的苦难和磨砺,习近平没有抵触,没有怨言,而是迎难而上,努力奋进。他在插队期间刻苦读书,充实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又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担任村干部、带领乡亲们改变村庄的面貌。这样的插队经历,使习近平在知识上有了充分准备,实践上有了丰富经验”。从多位受访者了解到,青年习近平几乎视读书如吃饭、饮水一样必不可少,是同样重要的生活内容。正如当年习近平与路遥在谈话中所说,“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无须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

////////////////////////

       应当说,对那时的习近平来说,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过得实在太难了。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他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反而比较坚强,能吃苦,能顶住压力,这使他度过了这四关,也使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提升,认识得到了提高。在建设沼气池的过程中,新建的沼气池因为有裂缝无法产生沼气。为了维修沼气池,习近平带领几个青年把沼气池里面的水、粪便全部挖出来,然后下到沼气池里,打着手电筒找裂缝,用水把裂缝冲洗干净,再用水泥仔细地修补。在炎热的夏天,沼气池里臭不可闻、一片漆黑,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又脏又累的活计,恐怕许多人是不愿意去干的,而习近平带头干、抢着干。1969年在延长县插队的知青孔丹说:“陕北七年,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习近平把7年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留在梁家河这个山沟里。7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

几点启示

4

       (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习近平在赵家河蹲点搞路线教育时,不仅负责文件宣讲、大队领导班子的整顿和生产队干部的配备等行政工作,还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他坚持与群众一起修梯田,打土坝,植树造林……他一心扑在工作上,要群众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榜样,产生了巨大的力量。习近平在赵家河蹲点的时间虽然只有8个多月,但业绩非常突出,正是由于他冲锋在前、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用。总行团委这次组织的“四个一”联学共创活动,正是落实“团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的具体举措,相信这次活动不仅让各位团委书记获益匪浅,也将对人民银行系统青年理论提升工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谋福的实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的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这就是养成了他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人生道路的不同。作为年轻人,不能只是分享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该有责任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年轻人可以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原因、不同的追求,但是不能离开社会进步的要求。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经历,每一代人都应该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团委书记,我们既要在工作中坚持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更要发挥好共青团的政治功能,团结带领青年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为新时代央行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几点感悟与各位团团共勉。

谢谢!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