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族时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其他分类其他2024-05-28
439

2024年

主编 陶红

第01期

主编 陶红

★民族家园★时代记忆★

昆明市“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纪事

百日会战

电子书阅读指南

项目建设热潮涌 比学赶超势如虹

——写在昆明市“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第一个“百日会战”收官之际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陶红 龙兴刚 马新焕 文/图

7月的磨憨镇,热浪滚滚,比天气更热烈的,是昆明市“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掀起的热潮。
2022年8月,昆明市正式承接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不断建立健全各级组织领导和政策制度体系,确立了工作思路,启动了规划编制,积极探索“以城带边、以城兴边”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帮带共建机制,紧扣打造“全省示范标杆”,聚焦年内建成6个精品示范村,实施一批提档升级村、达标巩固村,实现19项指标高质量达标的目标,合力攻坚,加快推进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大力开展了点对点帮带共建。
全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磨憨现场推进会召开后,昆明市在今年3月印发了《2023年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三个“百日会战”工作方案》,开启了第一个“百日会战”。
第一个“100天”里,昆明市有关领导多次组织专题研究、现场调研检查,及时明确了幸福村建设的方向、路径,破解了多个难点、堵点问题,多次召集“四牵头”部门研究推进具体工作,各相关部门摸清情况、强化措施,克服起步晚、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等重重困难,主动担当、主动作为,超常规推进工作,全面提速精品示范村建设。
自4月底6个“精品示范村”开工建设以来,6区(市)已投入资金2020万元,各个项目建设初见成效。7月中旬,在昆明市“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第一个“百日会战”收官前夕,记者赶往磨憨镇的6个行政村,见证了昆明市6区(市)坚毅担当、凝心聚力、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加快推进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步伐的火热场景。

目录

contents

02

官渡区帮带曼庄村
热火朝天 快马扬鞭

01

安宁帮带磨憨村
率先完工 幸福“冒芽”

03

呈贡区帮带龙门村
搭桥引路 信心满满

04

五华区帮带尚勇村
鼓足干劲 时不我待

06

05

盘龙区帮带尚冈村
大干快上 幸福傣寨

安宁市帮带磨整村建设的寨心广场  供图

西山区帮带磨龙村
开足马力 比学赶超

率先完工 幸福“冒芽”

安宁帮带磨憨村

7月15日,安宁市帮带共建的磨憨镇磨憨村磨整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精品示范村)一期项目主体工程竣工仪式暨阶段工作总结现场会,在磨憨村磨整村小组寨心广场举行。这标志着经过4个月的建设,磨整精品示范村一期建设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成,昆明市帮带共建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种子长出“幸福芽”。
磨憨村委会地处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最南端,东与老挝勐赛省磨丁村接壤,南与老挝国家级磨丁口岸相连,共有14个村民小组,其中精品示范村磨整村有农户41户188人。
磨整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共分两期。自工作开展以来,安宁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紧扣“基础牢、产业兴、生活好、环境美、边疆稳、党建强”的任务目标和精品示范村建设要求,认真落实“七个一”工作模式,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等重重压力,在6区(市)中率先组织强有力的施工力量和工作队进驻磨整村,合理安排施工时序计划,率先开工建设,率先组织企业界考察调研、投资兴业,致力于产业业态的培植。

安宁市派驻磨憨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董超超告诉记者,安宁市帮带磨整村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精品示范村)项目2023年一期项目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7月15日,磨整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一期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率先竣工。强弱电入地、屋顶清洗、村庄内部视觉形象改造、增设老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等持续推进。
如今的磨整村民小组,道路硬化、卫生净化、夜晚亮化、路旁绿化、村庄美化、视觉亮化,“颜值”“内涵”正在不断提升。村民岩约说,“村子越来越美丽,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为推进磨整的发展,安宁市还把农村“三变”改革经验“嫁接”到磨憨村,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格局,引入社会资本,找准赛道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安宁市帮带的磨整村支路铺砖施工中 供图

董超超说,“经过有关领导和部门多次考察分析,磨整村发展民宿产业和边境旅游项目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目前安宁市已通过昆明市民宿协会引进3家有投资意愿的企业正在进行洽谈,并根据民宿产业发展需求,追加投资241万元对村外竹林大道及老寨周边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同时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合资成立商务租赁公司也已提上日程。”
人才是发展的动力,交流是发展的要求。安宁市与磨憨村紧紧围绕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开展人才交流和技术人才培训。磨憨村选派40余人次到安宁市学习交流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文旅产业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先进经验和做法,安宁市在招商、就业、医疗、教育、集体经济发展、两地交流等方面与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及磨憨村签订系列合作协议,邀请昆明市民宿协会、安宁市浙江商会等协会企业赴磨憨村考察投资,积极谋划组织“磨憨—安宁”招商引资推介会、安宁—磨憨“同心筑梦·共沐书香”等活动,融合各方力量帮带共建。
“都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们就是把村子打整好,引得有意愿的企业来磨憨发展,引得人流来磨整游玩,只有这样,磨憨才能在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董超超最后说。

安宁市帮带的磨整村支路铺砖施工前 供图

热火朝天 快马扬鞭

官渡区帮带曼庄村

盛夏时节,站在磨憨镇曼庄村委会大龙哈村民小组的景观台向远处望去,苍茫的森林里,一栋栋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官渡区派驻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杨奇武驾驶着“曼庄”号电瓶车带领记者在绕村柏油路上穿行,道路两旁盛开的鲜花,满脸笑容忙着收获花生、火龙果、栽种水稻的村民,废弃的学校旧址处重新修建的村党史馆工程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幸福”两个字不由得浮现在记者的脑海。
曼庄村地处磨憨镇最北边,距离磨憨镇政府24公里,距离磨憨口岸38公里,下辖13个村小组,户籍人口694户3196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橡胶、水稻及冬季经济作物。
“帮带共建以来,区里相关领导多次带队来曼庄,对13个村小组走访调研,综合比较各村基础设施、资源条件、群众意愿等因素,确定大龙哈村小组作为精品示范村建设点。”杨奇武告诉记者,“在前期规划工作中,我们广泛征求当地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意见,还邀请深圳城市规划设计院高标准编制大龙哈精品示范村建设方案,为的就是让村民满意。”
4月初,官渡区对口帮带曼庄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大龙哈精品示范村工程正式进场施工。在曼庄幸福村项目库中,涉及大龙哈精品示范村的有更换屋顶、重要景观节点提升、基础设施改造三大类15个项目。
“以前村民的屋顶是石棉瓦,不防晒,防潮性也不好,尤其是经过暴晒后容易断裂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决定给村民更换屋顶的瓦片,由我们出材料、村民自发投工投劳,把全村的屋顶都换成了安全美观的蓝色新瓦片,整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杨奇武说,“在村庄建设中,无论是换瓦、村内道路硬化、污水处理,还是村史馆建设,都是村民投工投劳。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切身感受着帮带共建的价值,在共同劳动中增强了凝聚力,形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幸福村庄大家共设,建设成果大家共享的良好局面。” 
要想村民的日子好过起来,产业发展是重点。3月以来,官渡区陆续组织多个企业到曼庄开展实地考察。经过调研,确定精品示范村建设以“田园傣庄 幸福家园”为主题,以“象来的地方,橡往的生活”作为宣传名片,以建设傣族特色村落与田园风光相融合为发展方向,并计划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引进第三方运营企业,发展户外旅游、帐篷营地等项目。
目前,针对大龙哈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官渡区预计投入1234万元,已投入310万元。

官渡区帮带的曼庄村村民依延逢说,明年要把丰收的火龙果卖到昆明去 马新焕/摄

前不久,村民岩温香第一次坐高铁去了昆明,参加昆明市“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系列活动暨石榴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学院授牌仪式、石榴红交往交流交融集市启动仪式。 
“我们表演了节目,带去了我们的农产品,我相信在官渡区的帮带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来,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好。”岩温香捧着刚采摘的火龙果,满怀希望。
来这里已经半年多了,杨奇武来不及去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因为他和队员一直在忙着,能代表官渡区为这些淳朴的村民在步入现代化进程中做出一些努力,于他和队员们而言,也是一种幸福。

搭桥引路 信心满满

呈贡区帮带龙门村

“纯野生蜂蜜,有需要的自行联系卖家……”“你们期待的西双版纳特殊小店明天开业啦,地址:呈贡区……”“好消息,磨憨镇龙门村首批‘山货’进‘呈’啦!”不久前,呈贡区助力磨憨镇龙门村开办的村集体所属企业“龙门农业”商铺日前在呈贡惠景园开业。
打开呈贡区帮带龙门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朱兵的朋友圈,记者看到了以上的内容,朱兵和他的驻村队员们已经成为了龙门村的推介官。
龙门村地处磨憨镇西部山区,北与勐腊镇毗邻,南与老挝接壤,东邻勐满镇,西与磨龙村委会相连,是一个汉族、瑶族、傣族、哈尼族等多民族聚居的边境村委会,下辖8个村小组,有251户1080人,集体经济以边民互市合作社为主,规模较大的产业有茶叶、橡胶、人参果及糯玉米等作物,其中人参果和茶叶种植为主要支柱产业。

呈贡区帮带的龙门村在呈贡开设了农产品销售点 供图

开展帮带以来,呈贡区高度重视龙门村小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规划设计工作,先后广泛征求磨憨镇、龙门村委会、各小组及部分村民代表意见,以及区属各相关部门、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意见建议,历经多次认真修改完善,确定项目充分结合傣族风情风貌,融入“呈贡元素”,重点打造村寨入口、村庄服务中心、寨心广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等空间,建设和提升打造风雨长廊、雕塑绿地、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帮带纪念碑等,同时延伸和拓展人参果种植产业的帮扶。
4月18日,呈贡区帮带共建龙门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开工。
朱兵告诉记者,龙门村的“精品示范村”建设主要涉及19个项目,包括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环境美化工程(民居外立面改造 、民居屋顶改造、建筑顶高、人畜分离)、产业发展工程(交易中心+新建仓储中心+办公室、植物补种)、改扩建2处公共设施(村党支部委员会、新村委会舞台及多功能厅)、改扩建3处文化设施(寨门、寨心广场、口袋公园)、新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新建3类公共设施(停车场、户外家具、消防)等。

2023年,呈贡区计划投资1000万元,自开工以来完成投资150万元。截至6月6日,已启动前期项目“人畜分离”及“雨污分流”,为后续项目施工创造工作面;正式项目正在开展立项审批及招投标准备工作,待取得批复及实施单位确定后,抓紧实施,快速推进精品村的建设。
前不久,记者来到龙门村委会,村民正在和朱兵意犹未尽地讨论着龙门村首批“山货”进“呈”的事宜。
龙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盘进明向记者讲述这批“山货”进“呈”的不易,“自从我们有了到呈贡开办企业的想法,就得到了呈贡各方的支持,特别是在办理营业执照过程中,呈贡区驻磨憨镇龙门村工作队提供了贴心、暖心的全流程服务,协调春都公司提供了免租金的铺面,让龙门村的农特产品有了更好的销售渠道和平台。”
46岁的村民邓明县,家里开了小卖铺和餐馆,月收入能有七八千,他说,“昆明的龙门是旅游胜地,希望在呈贡的帮带下,更多的人来我们磨憨的龙门玩。”
因为帮带共建机制,镇上组织村民去昆明观摩学习,村民盘文才和同伴回来时给媳妇买了一大束鲜花,“第一次体验,九十九朵玫瑰有多沉”。
产业发展必须要有人才。盘文才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主要从事中药材生意,他对村里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认为村里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甚至萌生了要把在城里工作的妻子喊回来的想法。
“犁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相信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盘进明目光坚毅地说。

配图

鼓足干劲  时不我待

五华区帮带尚勇村

尚勇村委会磨站村民小组,是一个以哈尼族群众为主的村寨,共49户200余人。
近期,记者来到磨站村民小组,因涉及污水处理项目入村道路已经被挖开,尚勇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陶莹说,在整村提升改造的过程中,需拆除一些村民家的菜园、宅基地。为了加速推动工作开展,都是党员干部带头拆,党员户段阿芳就率先拆除了自家的宅基地为建设让路。
五华区派驻的驻村工作队队员王文宏告诉记者,尚勇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范围包括尚勇一、二、三、四组和曼金村、磨站村等13个村民小组。自从确定帮带共建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带队前往磨憨镇尚勇村委会进行实地调研,确定磨站村民小组为精品示范村。在规划发展方向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满足磨站村小组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围绕交通运输、饮水安全、电力通信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按照“一村一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互联网+边境贸易”平台,积极引导外向型特色农产品生产、出口加工和种子种苗繁育等基地在尚勇村落户;依托尚勇村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关风情游、民族特色游、跨境游等乡村旅游业态。

五华区帮带的尚勇村磨站村民小组正在建设 马新焕/摄

4月20日,五华区帮带共建尚勇村磨站小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启动。2023年,磨站精品示范村项目计划投资1661.10万元,规划年内将完成市政综合项目、原有建筑风貌改造、新建建筑项目、乡村绿化美化、重要空间打造和文化宣传项目等建设。
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目前,五华区已经完成投资300万元,完成部分路段现状路面尺寸测量、部分污水出户接口排查,乡道路侧清表、污水管沟槽切缝、地勘单位探孔已完成100%。
为加快推进五华区帮带共建工作,落实省市区工作要求,6月底,五华区召开磨憨镇尚勇村磨站精品示范村建设工作专题会。
会议指出,当前正处于幸福村建设关键期,建设任务重,建设周期紧。下一阶段帮带共建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结合《五华区帮带共建磨憨镇尚勇村磨站小组精品示范村工程建设工作方案》《2023年磨憨镇尚勇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三个“百日会战”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开展工作;发挥职能职责优势,统筹协调各责任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帮带共建工作,做出五华特色;加强与上级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争取上级项目与资金的支持;扎实推进建设工作,国投公司要聚焦实际问题,高效优质完成中期建设任务,为7月份全市中期验收做好准备;对标对表紧抓任务指标,持续跟踪达标指标,重点推进五项未达标指标按期完成,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针对“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标积极想办法,拿出具体措施,实现村集体增产增收。区民宗局针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覆盖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和文体器械自然村覆盖率”达标组织设计方和专家召开研讨会,做好设计方案。
“相信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这里一定会如期变成一个崭新的磨站。”王文宏表示。

尚冈村委会辖10个村民小组,其中3个是傣族村寨,尚冈村民小组是最大的傣族村寨,共247户1000多人,被盘龙区确定为精品示范村。
当记者来到尚冈村时,盘龙区派驻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谢继刚正在村子旁的河边观察大象出没的情况,他说近期还得赶紧召集村民开会作安全提示。
回到村里,村民岩糯甩家正在换瓦,他告诉记者,在盘龙区的帮带下,为村民提供了新的瓦、木条等材料,村民自己投工投劳,一周左右就能让自己家焕然一新。有了帮扶,能省不少钱。他的邻居家也在换着瓦。 
谢继刚说,2023年尚冈精品示范村项目预计投入2799.66万元,建设涉及25个项目,包括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环境美化工程,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停车场、垃圾收集、消防4类公共设施,改扩建泼水广场、民族团结进步广场等6处文化设施等。目前,已投入500万元,完成施工项目经理部组建、给水工程、村内雨污分流工程、道路工程等单位工程的勘察测量工作,与设计单位对接完善村内管网路径和高程测量等。

大干快上 幸福傣寨

盘龙区帮带尚冈村

产业兴则边民富,边民富则边防固。盘龙区与尚冈村积极推动“双向联动工作机制”落地见效,不断挖掘尚冈现有民族文化和反季节果蔬优势资源,今年3月,盘龙区、尚岗村与云南星火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电商培训合作协议,与云南芸岭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蔬菜种植土壤培育技术指导、共建果实类有机农业基地合作意向。
通过互联网让傣族竹编、贝叶经等傣族文化“走出村庄”,让优质生态果蔬“走出大山”。
作为汉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瑶族等多民族聚居的边境村寨,尚冈村每年节日众多,不仅有传统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还有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嘎汤帕节、布朗族的玛格乐节,多元民族文化氛围浓厚。尚冈距离高铁站仅有5公里,对发展旅游来说是一个便利条件。盘龙区根据磨憨镇尚冈村的发展需求,将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相融合,以今年的泼水节直播首秀为开端,推动磨憨尚冈村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构建产业分工协作新格局,探索新业态、新模式。
6月初,区委统战部部长杨锐赴磨憨调研,确定“电商赋能 风情尚冈”直播室建设选址,与未来尚冈“幸福在边疆”电商代言人进行交流;区农业农村局带领企业调研酒店、物流园建设、中老边境贸易,为下步产业投资打下基础。通过资源共联、深度合作,挖掘尚冈村产业资源,拓宽村民创业就业渠道。
在盘龙区的有效帮带下,两地群众共建活力不断增强,形成了推动“幸福盘龙”建设和“幸福尚冈”建设互融互促的局面。
“你明年再来,这里的变化就更大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人心凝聚,我们这里将是另一番风景。”谢继刚对记者说。

“以后,这里是我们的寨门,这里是篮球场,这里是停车场……”记者来到磨龙村委会青松村民小组,磨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盘进银满怀期待地向记者展示着盘龙区为他们规划的精品示范村。
磨龙村委会地处磨憨镇西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属于半山区。居住有苗族、拉祜族、瑶族、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青松小组有75户300多人,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橡胶、砂仁、人参果等。
自西山区帮带磨龙村委会以来,确立了在青松村小组开展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以自然生态、文化传承和旅游体验为主题,实行分批分期建设,最终实现帮带共建和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共同实现“以城带边、以城兴边”的目标。

开足马力 比学赶超

西山区帮带磨龙村

据西山区派驻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德银介绍,4月20日,昆明市西山区在磨憨镇磨龙村青松小组举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青松小组精品示范村)建设开工仪式。2023年青松“精品示范村”项目预计投资1633.35万元,建设涉及33个项目,包括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给水系统改造工程、户外灯光亮化工程、环境美化工程、新建公共厕所、垃圾回收点(桶)、村落寨门等11类公共设施,新建帮带共建纪念碑、主题雕塑誓词碑和村史馆,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村委会、文化长廊、主题文化广场4处文化设施等,目前已投资300万元。 
施工招标公告已于6月5日发布;完成了村内主排水沟及广场旁氧化塘的清淤工作;累计拆临拆违200平方米开展道路平整、修复排水沟及村内鱼塘、氧化塘清淤工作;村庄建设将积极对接新成立的村集体经济建筑劳务公司,以工代赈,促农增收。和经合区、磨憨镇积极协调茶叶初制所项目,项目已申报…… 
“在奔赴幸福生活的路上,我们一定要开足马力,加快建设进度,早日建成一个新磨龙。”李德银表示。

西山区帮带的磨龙村党总支书记盘进银介绍村庄情况 马新焕/摄

配图

记者手记

自从昆明市开展“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以来,昆明市6区(市)各级各部门同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和磨憨镇一道,紧扣打造“全省示范标杆”,聚焦年内建成6个精品示范村,实施一批提档升级村、达标巩固村,实现19项指标高质量达标的目标,合力攻坚,加快推进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在磨憨镇采访期间,记者深切感受到,起步晚、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是现实。然而,昆明市6区(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勇气和担当,帮带磨憨镇6个村,凝聚各方力量、激发干事活力,在难中求进、干中求进的决心和做出的努力却无时无刻不感动着记者。
“虽然幸福村的建设目前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可是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沿边各族群众的期盼,与我们的既定目标还有差距,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前不久,在昆明市召开的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领导小组第2次会议上,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周红斌明确表示,在总结了磨憨边境幸福村建设启动以来及第一个“百日会战”的工作后,各个区(市)一定要找准差距、正视不足,聚焦问题和目标,对幸福村建设进行再布置、再提速、再发力,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打好第二个“百日会战”。
如今,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已转入第二个“百日会战”,进入建设的关键期。这一阶段既要聚焦目标,加快推进19项指导性指标达标巩固,实施项目动态管理,提速“精品示范村”建设,拓展“提档升级村”“达标巩固村”的建设,同时又要解决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幸福村建设。
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为此,昆明6区(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坚定打造全省示范标杆的信心和决心,将幸福村建设放到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大局去思考、谋划、推进,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打好打赢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这场主动仗。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陶红 马新焕 文/图

目前,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民族宗教委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昆明市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克服体制机制、要素保障等壁垒,区域和空间的跨度以及两地心理认同的差异,以再造一座新城的魄力和决心,高位推动昆明主城6区(市)结对磨憨镇6个行政村的“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的第二个“百日会战”收官,第三个“百日会战”开启。
在此期间,在总结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启动以来以及第一个“百日会战”工作的基础上,昆明市有关领导多次组织专题研究、现场调研检查,6个区(市)找准差距、正视不足,聚焦问题和目标,汇集最广泛的力量,对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进行再布置、再提速、再发力,在持续推进6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倒排工期、逐项销号,全力确保6个方面19项指导性指标高质量达标。同时,还将工作重点转向产业提质、边民增收、精神富足方面,拓展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内涵,着力探索解决“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的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春融磨憨、帮带共建的大团结促进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截至目前,在“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帮带共建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政策的支撑下,昆明市6区(市)鼓足最大干劲、保持最硬作风,突出6个示范村建设,累计建设项目136个,计划投资10801.21万元,现已完成投资7312.86万元,项目开工率达99.26%,完工率79.41%,部分分批实施项目在有序推进施工中。
近期,记者再次来到磨憨镇实地采访,看到了在帮带共建幸福村各个项目有序推进下,磨憨在“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六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见证了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促进中,昆明和磨憨两地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项目建设的过程成为各族群众凝聚共识、携手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感受着在项目实施中磨憨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共建共享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氛围。

目录

02

01

03

04

06

05

曼庄
同心同向同频 共建幸福家园

磨憨
幸福磨整 国门安宁

尚冈
龙腾古寨 幸福尚冈

龙门
呈贡花开龙门村 
同心共筑中国梦

磨龙
青松瑶寨映西山
茶海情浓幸福长

尚勇
五华携磨站 同心建边寨

配图

c     幸福磨整 国门安宁

在第一个“百日会战”中,安宁市帮带共建的磨憨村委会磨整村民小组是6个村中率先完工的。
10月底的磨憨,秋意渐浓。傣式风格的寨门已经建好,旁边的小广场边木质装饰的栏杆背景前,“兴边富民促发展,守边固边促和谐”“共促民族团结进步”等标语格外醒目。打开洗手台的水龙头,一股清凉的泉水将炎热一扫而光。
由于整个村子的强弱电已入地,湛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杂乱,崭新的寨心广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竹林夹道而生、红砖小路、彩绘大道等让浪漫在整个村里蔓延,流进每个漫步于寨子里的人心中。妇女们身着傣族服饰、撑着花伞,婷婷袅袅地走过,与路边盛开的鲜花和焕然一新的傣楼融为一体,宛若在画中。

村寨景象

磨憨 

“做梦也想不到我们村现在变得这么美,更没想到这种变化只用了半年的时间。除了你现在能看见的,到了晚上还有灯光景,想着我们在这样环境优美的地方生活,心里就美滋滋的。”说着这半年来的感受,村民岩约忍不住的笑意就爬满脸庞。
这种扑面而来的幸福得益于昆明市“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安宁市民族宗教局局长刘倍越告诉记者,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安宁市聚焦磨整村定规划、定设计单位、抢进度,全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截至目前,工程进度约80%,磨整村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400万元,完成寨内给水系统更新改造、污水管网新建、房屋外立面美化、寨内绿化美化、强电入地等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氛围营造、田园节点、路面标线、弱电入地等5项内容还在进行中。胶林改造、滨水景观、导视系统建设内容正在调整,整个村庄透着欣欣向荣的气息。
在帮带共建的过程中,为了让村民吃上干净的水,在山里建设蓄水池引山泉下山,用一根管子从高差145米的山里接入每家每户的经历给安宁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项目经理林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村民漫步村寨

他告诉记者:“探查水源点、定管线这些说起来轻松的事情在这里却是难上加难。因为施工材料用车只能拉到山脚下,再上山到水源地有将近4000米的距离,而且路途所经之地都是原始地貌,没有信号也没有路,上山时只能请熟悉路况的人先砍出一条路,再往上抬水管等材料和施工器械。我们8个工作人员抬了20多天,第一根管子才抬到水源点,整个工程用了4个月才干完。每天下山后大家互相帮忙把钻进肉里的蚂蟥弄出来是日常。有一次,我们突然遇见一条青头蛇,幸亏反应快不然后果不敢想象。然而,我们知道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和意义,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尤其是现在看着村民能喝上山里干净清澈的山泉水,成就感满满。”
磨整村距离磨憨高铁站仅5公里,旁边还有边民互市市场,为了提升村民的国门意识,寨子里家家户户五星红旗飘扬,寨心广场的雕塑底座上《安宁市帮带共建磨整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记》一篇小文将帮带共建的故事定格,成为昆磨两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明证,也成为云南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助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落地,把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作为强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式的具体举措。

眼看着寨子变得越来越美丽,也越来越有发展前景,以前在镇上有房子的村民,现在又搬回村子里住了。
为了不让寨子成为一个美丽的“空心村”,安宁有关部门经过多次考察分析,意识到磨整村发展民宿产业和边境旅游项目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为此,安宁市已通过昆明市民宿协会引进3家有投资意愿的企业进行洽谈,并根据民宿产业发展需求,追加投资,对村外竹林大道及老寨周边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同时,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合资成立商务租赁公司也已提上日程。不仅如此,安宁市还组织当地的爱心民营企业给寨子捐赠24万元用于产业发展,确定傣陶、傣锦、茶叶、竹林烧烤等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岩约是傣陶项目的实施人,他说,今年暑假有武汉来的研学团体验傣陶,一次一人收费40元,一个假期就额外赚了3000多元。以后来的人多了,傣锦、傣族舞蹈、茶产业、竹林烧烤都会逐渐发展起来,村里发展潜力无限。
此外,安宁市人社局通过与磨憨村驻村工作队充分沟通,精准调查掌握村民技能提升需求和培训意愿,围绕市场需求导向,实行了“订单培训+促进就业”的服务模式。9月14日,安宁市首期帮带共建磨憨村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在磨憨村正式开班。培训班为期15天,共计120个课时,共有60名磨憨村民参训,其中脱贫劳动力11人。
“以前没学过挖掘机操作,现在好了,免费的培训开到家门口,我也能有一技之长了。”学员岩龙坎说。
暑假期间安宁还组织了两地青少年交流活动,给村里的小朋友赠送书籍,邀请磨憨村干部到安宁参观学习,寻找建设村庄、村民管理、调动村民积极性思路,通过多种活动加强两地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下一步,安宁市也在考虑通过对接让村民与安宁的知名电商合作,教会村民自己带货……
磨整村民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岩坎亮表示,“感谢安宁的帮扶,我们一定会把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维护好、打整好、绿化养护好,让这种幸福长久地持续下去。”

寨门

同心同向同频 共建幸福家园

记者走进昆明市官渡区帮带共建的曼庄村委会大龙哈村民小组,整个村庄相比之前更加整洁了,傣族风情的干栏式民居错落有致,蓝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官渡区派驻的第一书记杨奇武告诉记者,大龙哈村民小组累计完成项目投资500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置、环村路沥青路面硬化、中心广场、入口提升、卫生间改造、村内绿化、屋顶更换等建设项目,实施“古渡飞马育才”助学项目,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共建联盟,培育友谊之花。
看着现在的建设成效,杨奇武百感交集。在帮带共建工作启动之初,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不愿建、不敢建、不会建,参与热情普遍不高。为此,官渡区制定了“让村民成为村庄建设的主角,让群众成为家园建设的主人,让村庄成为幸福村的主体”的帮带方针,以及“官渡区支持、磨憨镇主导、曼庄村实施、工作队指导、村民共同参与”的建设模式。

美丽的大龙哈村民小组

曼庄

村民栽种的多肉

按照这个建设模式,官渡区和曼庄村委会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行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切实开展帮带共建工作。比如,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确定了换瓦时党员干部带头的方式。而换瓦后的屋子凉爽又美丽,其他村民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为民的真心,转变了想法,怀着感恩的心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村庄建设。
官渡区还积极培育村庄“造血”功能,为后续产业的开发做好长远规划。“我们刚刚签订了龙哈圣泉生态环线旅游项目,每年能给村小组带来16万元的集体收入,项目年内就投入运营。”杨奇武说,帮带共建的投入和建设只能作为引子,要用政府投入建设的硬件设施去吸引社会资本,吸引物流、仓储、旅游等各种企业的到来,让美丽的曼庄村不是空有其表,而是成为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农村。
已经建设完毕的村史馆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进行着最后的布展,已完成部分展示着村子建设前后的情况对比,官渡区委统战部、区民族宗教局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张琳源及其工作室为村民们拍的全家福在展馆的电子屏幕上循环播放……今后,这里将成为村民们追忆幸福来源、不忘初心的教育场所,在此过程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想村庄发展有序,加强村庄治理少不了,借鉴官渡区的积分制等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村庄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无论干什么事,都会经过村民大会的讨论,而村民统一意见之后就一心一意干事情……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大龙哈这辆幸福的列车随着帮带共建正快速行进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

           龙腾古寨 幸福尚冈

尚冈村委会尚冈村民小组有247户1000余人,是磨憨镇所有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寨子。10月底,傣族开门节后,由盘龙区帮带共建的尚冈小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又马不停蹄地进入了施工阶段。
其实,尚冈村委会共有10个村民小组,尚冈村民小组人口基数最大,需要花费的经费最多,这个选择需要盘龙区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然而最终,为了让党的民族政策真正落实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切实做好尚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盘龙区顶住种种压力、主动担当,最终确定了尚冈村民小组为先行建设的村寨。

村寨

尚冈

今年4月,尚冈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正式开工。盘龙区派驻尚冈村委会的第一书记谢继刚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尚冈村累计完成项目投资2000万元,完成村组给水系统工程、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户外灯光亮化工程、排水系统工程、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等建设。
漫步在村里,村民岩甩家中整齐地摆放着盘龙区提供的换屋顶的琉璃瓦,他喊了一些村民来帮忙换瓦。他告诉记者,盘龙区提供了三四万元的材料,他自己花了2万多的工费,只需1个多礼拜家里就能焕然一新了。
“如今全村已经换了40多户的瓦了。因为现在是农忙季节,也是提升改造的攻坚阶段,瓦片需求量比较大,由于供应不足,换瓦工作只能轮流着进行。我们还同步实施了电力网络线路归整工程、公厕改造工程、公共设施新建工程、文化设施扩建工程,为的就是保质保量完成尚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任务。”谢继刚告诉记者。
在帮带共建过程中,盘龙区盘活整合人、财、物等资源,积极推进“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的有机交融,将区域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尚冈村产业发展“硬支撑”,让党建“微堡垒”成为尚冈基层治理的“排头兵”。

在人居环境提升过程中,盘龙区动员尚冈村小组的党员带头整治院落围墙、清理架空层杂物,协调高校为尚冈村彩绘墙体,还鼓励村民打造自家的“小花园”“小菜园”,各方携手打造宜居宜业的边境幸福村。
盘龙区还把村组各类组织、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支柱产业及盘龙帮扶单位的优势资源统筹起来,形成党员模范先锋线、民族文化传承线、农文旅精品线、产业发展示范线等4条精品线,聚力打造尚冈国门党建示范走廊。以傣族爱水、惜水、敬水文化底蕴为基础,策划了“饮水思源”“上善若水”“鱼水深情”等系列主题展览,有效推动“幸福盘龙”建设和“幸福尚冈”建设的互融互促。
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全方位建设的过程中,盘龙区还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贯穿在帮带共建工作中。村民对傣族文化进行传承发展的念想不断萌芽,盘龙区敏锐觉知、积极支持。驻村工作队员协助村委会搜集整理尚冈古寨的史料;盘龙区文旅局拨出8万元经费,为尚冈村热爱舞蹈的村民购买音响设备、演出服装,并派出专业舞蹈老师到尚冈村进行教学;村庄中制作竹编、贝叶经、傣装的手艺人表示,希望借着盘龙区电商培训的机会,让古傣文化通过互联网“走出村庄”。

在合力攻坚中,盘龙区也不忘以帮带共建机制为纽带,不断加强盘龙区和尚冈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两地互嵌式发展。
今年开春,盘龙区组织30余名尚冈村民代表到辖区的芸岭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星火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昆明雄达茶文化城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尚冈村委会班子深受启发,开始自主探索成立村级劳务服务公司,加大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电商赋能活动,让农特产品“走出村庄”进入城市,推动村企“互嵌式”发展。此外,盘龙区级部门还多次带领企业,对磨憨的酒店、物流园、口岸贸易等进行调研,为下步产业投资做好准备。
暑假期间,盘龙区组织了“盘龙尚冈一家亲 交流互鉴心连心”——盘龙尚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系列活动。此次活动是盘龙区以实施“各族青少年发展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为抓手,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决策部署,推动盘龙区和尚冈村“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落地见效,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盘龙区将继续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通过将支部发动起来、党员带动起来、群众组织起来、各个部门联动起来,让检查监督在一线、党员干部带头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扎实抓好帮带共建工作,尊重村民意愿,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动力,两地齐心,共建美好生活。

配图

正在施工的村民

呈贡花开龙门村
同心共筑中国梦

“通过帮带共建,我们村内空地上铺有草坪,村内主干道上竖起了路灯,家家户户换了新瓦,连寨门也穿上了‘新衣裳’,我们村一下子比以前漂亮了许多。”村民岩坎温一见到记者,就开心地向记者细说起村里的变化。

龙门

龙门村是6个行政村中距离磨憨镇最远的一个村,由呈贡区实施帮带共建。呈贡区派驻的第一书记朱兵告诉记者,区里非常重视龙门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建设,各级各部门积极研究部署、时时督促建设进度。截至目前,龙门村委会龙门村民小组累计完成项目投资760.45万元,完成龙门村农产品交易中心仓储设施、村委会多功能会议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绿化美化、道路改造、搭建农特产品销售平台等项目,现化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让如今的龙门村民小组步步皆景、处处是画。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帮带共建中,呈贡依托自身教育资源丰富的实际,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实施龙门学子到呈贡就学的教育帮扶计划。
8月25日,呈贡区—磨憨镇龙门村委会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暨龙门学子入呈就学欢迎座谈会举行,6名来自龙门村的学子入呈就学,共享呈贡优质教育资源。此次教育帮扶不仅让龙门的学子来到省会昆明就学,还会给学生发放教育帮扶补助金,消除送孩子到昆明上学家庭的后顾之忧。
“我们就是要以这类创新活动为抓手,扎实推动呈贡区定点帮扶磨憨镇龙门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走深走实走细,着力搭建两地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不断深化呈贡区和磨憨镇龙门村两地青少年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让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增进边疆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贡区民族宗教局副局长章长生表示。

学生和家长一起背着行李去新宿舍

村寨

如今,已经在呈贡就读的孩子们投入了紧张又崭新的生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也许,他们还意识不到这次昆明磨憨两地的“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下催生的行动,将对他们一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随着行动一直延续,村里已经又有一批学生计划踏上去呈贡的就学之路,这个行动改变的不仅仅是几个学生命运,更是这个远在边疆的村庄的未来。
“这些‘山货’我平时都是网购的,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不仅价格实惠,采购方便,最重要的是还能助农做善事,非常好。”龙门村首批山货进昆后,市民周女士在购买时说。
在产业帮扶方面,呈贡区帮助龙门村注册成立第一个村集体所属驻呈企业——“昆明呈贡龙门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帮助建盖龙门村冷库,并免费提供商铺和仓库,为龙门村发展集体经济、销售农特产品搭建平台。组织农业技术力量到龙门村叭卡亮小组进行生产指导,实施技术帮扶,促进村民增收。

积极协调云南白药集团收购龙门村生产的药材,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销售价格,帮助龙门村群众增加收益。组织驻呈超市定单采购龙门村农特产品;在昆明市级行政中心开展迎新春龙门村农特产品消费推介;在呈贡区碧潭社区设立龙门村农特产品销售专柜,通过“互联网下单+门店提货配送”方式,拓展了龙门产品销售渠道,加快特色商品流通。
“有了3个文化广场,我们龙门村的特色文化品位将大大提升,特别是有了民族团结大舞台,今后我们可以在这里载歌载舞、欢歌曼舞,共叙民族团结情。”龙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盘进明告诉记者。
他说的3个广场指的就是呈贡区投资300余万元,重点建设打造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入口文化广场、寨心同心雕塑广场。这些文化广场构思奇特、设计巧妙、创意新颖、风格迥异,譬如入口文化广场上,3座像山一样的造型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造型建筑上嵌有“呈贡花开龙门村”“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金灿灿的大字,成为龙门村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这些文化广场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对于进一步引导龙门村各族群众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推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章长生说。
虽然来到这里需要克服很多生活、气候上的不适应,但是,看着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村民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劲头,看着小小山寨在呈贡各级各部门点点滴滴的帮扶下悄然产生的变化,朱兵表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在还不到放松的时候,还得铆足劲,撸起袖子加油干!

村寨

五华携磨站 同心建边寨

时隔3个月,记者再次来到五华区帮带共建的磨站村民小组。深秋的磨站,新的寨门正在建设中,两旁的绿化基本完工,引来蝴蝶翩翩飞舞。蓝天白云,村子里黄土墙、茅草顶,刚安装好的健身器材和正在铺设的沿河栈道,让磨站成为了一个诗意栖居之地,这让记者感慨不已。
五华区派驻的驻村工作队干部王文宏告诉记者,为全力推动磨憨镇尚勇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华新实践,五华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多位领导带队赴磨憨镇尚勇村开展工作现场推动。自第二个“百日会战”开展以来,五华区倒排工期,逐项销号。截至目前,五华区对尚勇村委会磨站村民小组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685.41万元,完成原有建筑风貌改造、饮用水质提升、道路交通提升、乡村绿化美化、重要空间打造等项目工程。
37岁的哈尼族村民周小丽说,想都不敢想我们村能变成这样。以前村民习惯垃圾乱丢,鸡猪满地跑,现在看着环境这么好,也不好意思乱丢了。河边栈道快打造好了,虽然是农活最忙的季节,可是每天下午饭后他们都会来散步,享受着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带来的惬意。
目前的好景象可是来之不易。五华国投磨站项目部负责人孔宁五表示,磨站的设计按照哈尼族传统民居,屋顶设置了仿真茅草顶装饰。没想到,最初村民却不同意。说出原因后五华区工作人员才明白,原来村里老人认为,茅草是曾经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穷苦人家才会用的,茅草屋顶里面还会有耗子做窝。
孔宁五说,村民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这种定制的仿制茅草是阻燃材料,夏天隔热冬天保温。事实也是如此,随着党员干部的带头,村民们感受到新屋顶的好处,现在整个风气都变了。以前是他们追着村民赶进度,现在是村民追着问什么时候轮到他们家,生怕搭不上建设的顺风车,被落下。

尚勇

在建设的过程中,磨站的党员干部时刻都起着身先士卒的带动作用,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扫清了帮带共建道路上的种种障碍……
在村民割胶的日子,每天半夜两三点出去割胶,白天休息时村子里工程机器轰隆隆地响,但是村民们没有人吵闹,因为他们知道,机器的轰鸣是未来幸福生活跟他们说“哈喽”。
眼见村子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尚勇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姚莹开始畅想起村子的未来:周边小规模的农产品交易地可以打造成农特产品的交易市场,来南坡河夜钓的人不少,以后这里打造好了,村里还能依托南坡河打造摸鱼节等节庆把人流吸引过来,村里的农家乐、民宿、农特产品的销售也就有了出路……将来,磨站就是一个集哈尼族特色餐饮、特色民族服饰、农特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综合体!
而随着南坡园区的发展、董棕堡水库的建设,也会不断吸引更多的人流过来,姚莹口中的未来将不再遥远。
周小丽说,她5岁的儿子去幼儿园上学几天没回家,前几日回家时看着村里的变化,天真地问她:“妈妈,我们寨子要变成幸福村了,是真的吗?”
五华区的帮带共建为村子带来的变化给了孩子最响亮的回答。最近晨起,磨站都被大雾笼罩,那种太阳冲破大雾照亮了整个磨站的景象给驻村干部张磊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记者相信随着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磨站也会随着吃住游购娱等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向更幸福的远方……

磨站村容

青松瑶寨映西山
茶海情浓幸福长

在昆明市帮带共建磨憨的6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中,磨龙村委会青松村民小组是一个瑶族群众为主的村寨,曾经建档立卡户是昆明市帮带共建的6个村中最多的,虽然现在已经全部脱贫,但是基础设施和发展思路的短板,让青松村民小组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并不轻松。
事情都有两个方面。西山区的有关领导经过调研认为,这样的青松可塑性更强,建成后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会更强,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实效也更加显著。为此,秉承把政策落实到最需要的群众当中,要啃就啃最硬的骨头的劲头,西山区最终确定了青松村民小组作为率先打造的寨子。
经过两个百日会战,截至目前,磨龙村青松村民小组累计完成项目投资967万元,完成给排水系统建设、建筑风貌提升改造、拆临拆违、园林工程、景观小品等工程建设,建立“磨龙产品+西山市场”模式,培育茶叶初制所特色产业项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个个项目一天天落实,曾经贫困落后的青松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记者走进青松村民小组,寨门在建设中,村民正在换房顶的瓦片,新建设的木结构晒棚在落日的余晖中闪着金光,村里的篮球场上砂石打磨机器飞速旋转……到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磨龙

说起村里新建的晒棚,据介绍是由于青松的村民多数都有晾晒茶叶的需求,为了帮助村民既发展产业又能保留瑶族村寨的风貌,西山区帮助村民设计了这种既实用又美观的晒棚。不仅如此,还帮村民建了茶叶初制所,这样村民采摘的鲜叶就有了去处,有些村民还学习制茶技术,销售干毛茶,增加收入。晒棚在做茶时可晾晒茶叶,不做茶时还能晾晒粮食。
村民周绍林家正在换着屋顶,他开心地说:“我上去换瓦的时候,有些瓦片一踩就碎了。幸亏换掉了,不然就要漏雨了。眼见着村里的篮球场就要建好了,我和朋友就能去打篮球了。”
为了推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青松一开始就召开了动员大会,村民看了规划图,觉得漂亮实用,更多的是感动:虽然已经脱贫了,但是党和政府依然惦记着他们,帮助他们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改善生产生活。
如今,随着村子的发展有村民提出,以后还可以依托瑶族盘王节促进文旅融合,邀请老挝的友好村寨和附近寨子的人们共同开展交流活动,以此为支撑将民族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村民迈向幸福生活的“硬支撑”。
现如今,美好的规划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青松村民小组有1900亩茶园,家家户户有茶园,家家户户有茶棚,家家户户有收益,幸福生活正在向青松人招手。

正在施工的篮球场

正在建造的晒棚

记者手记

几天的采访下来,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磨憨现在就像一个正在高速运转的发动机,项目引擎轰鸣,为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澎湃着发展活力。
“我现在都快是磨憨人了!” 昆明市民族宗教委副主任李菊艳笑着说,10月里,她几乎每周都要来磨憨开展工作。李菊艳的话里映射出昆明市及6区(市)一个个为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无私付出的党员干部。他们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担当,在为这个边陲小镇的建设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大半年前,昆明市6区(市)帮带共建的党员干部离开亲人、家乡和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来到磨憨,克服环境、气候等多方的不适应,从陌生到熟悉,从最初的村民不理解不支持,到现在驻村干部在村子里走访时,村民主动搬来一个板凳、端来一杯热茶、递来一把花生,追问着何时轮到他们家……这种转变来源于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实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带来的实效。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帮扶,不然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相信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国门就是家门,守好国门就是守好家门”……一句句磨憨各族群众发自内心的话语, 为昆明市“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取得阶段性成效交上了一份最好的答卷。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帮带共建工作也并非一日之功。如今,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已步入第三个百日会战,正处于攻坚阶段,具体负责帮带共建的6区(市)也将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不变、工作思路不变、目标任务不变、具体要求不变,对组织领导再强化、工作责任再压实、工作效能再提速,坚定幸福村建设的使命担当和信心韧劲,抓实19项指标的巩固提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和决心,坚决完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同时,不断激发6个先行建设幸福村的示范带动效能,全面推进磨憨镇66个村组建设任务的实施,为构建城边一体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互助发展体系而不断努力。
磨憨,昆明帮带你,云南期待你! 

“两轮驱动”加速度 “一带一路”写答卷
——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第3个“百日会战”圆满收官

昆明托起磨憨民族团结进步“稳稳的幸福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陶红 马新焕 黄世俊/文
图片除署名外 马新焕/摄

1

基础为本 夯实“幸福根基”

产业引擎 增添发展动力

3

村美如画 展示幸福样本

4

生活更好 丰富幸福内涵

5

民富疆稳 坚固守边屏障

6

党建更强
完善组织保障

2

“经省级实地核验、台账审核、专家评审,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6个方面19项指标全部达标,高标准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前不久,在昆明市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现场会上,昆明市托管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毕春华的通报,意味着历经第3个“百日会战”的奋力拼搏,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3个“百日会战”圆满收官,昂扬步入新的征程。
党的二十大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部署。云南践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承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目标,在全省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全面推开、纵深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积极推动民族地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全省现代化建设。
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这是向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一直以来,云南省也是这么做的。“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居全国第2位。建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报告中2023年云南民族工作成效显著,其中,昆明帮带共建的磨憨镇6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跑出加速度,干出真实效。
昆明市“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是云南省、昆明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中老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重要讲话精神和“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殷殷嘱托的具体实践。
自2022年8月昆明市正式托管磨憨镇以来,在省协调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昆明市委、市政府打破体制、机制、政策、要素壁垒,制定3个“百日会战”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倒逼工期,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与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作为磨憨口岸建设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以幸福村与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两轮驱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目录

乘风破浪,殊为不易。
500多天里,“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打造、高质量管理、超常规推进”始终贯穿在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各个环节,成为云南省、昆明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实写照。
500多天里,昆明牢记嘱托、实干担当、攻坚克难、攻城拔寨,以最坚定的斗志、最顽强的作风,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边固防、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时代答卷!
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云南民族工作也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造新时代强边固防升级版,统筹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行动”是报告中明确的2024年云南民族宗教重点工作。
事实上,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止。2024年,继磨憨镇6个典型示范村的主体工程完工后,磨憨镇27个提档升级村和33个达标巩固村两类村寨建设也对照幸福村建设标准有序开展起来……
“确保帮带共建不断拓展建设成效,实现磨憨镇幸福村建设全面覆盖、整体提升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毕春华表示,为确保任务完成,昆明市还筛选两类村寨提升巩固储备项目518个,概算投入14771.02万元,已录入合作区“一体化”系统,目前项目推送、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各族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不止,昆明市为磨憨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不休,云南省现代化建设成效正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磨憨各族群众。同心同向、同行同奋斗,云岭大地上,各族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共同谱写了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

基础为本 夯实“幸福根基”

家家户户悬挂国旗的幸福村

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是农村各族群众看得见的“幸福”。通过昆明市的帮带共建,磨憨6个行政村通往家家户户的路面都变成了干净好走的硬化路,村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达标的供电可靠率撑起了“供电服务暖心伞”,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磨憨各族群众的“幸福根基”不断夯实。
走进磨憨村委会磨整村民小组,湛蓝的天空下,干栏式傣族建筑上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傣楼上“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标语道出了全体村民共同的心声。
磨整村民小组距离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7.6公里,是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现有常住人口41户180人。
安宁市负责帮带共建的磨憨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张梦飞告诉记者,承担建设任务后,安宁市始终坚持以彻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出发点,聚焦给排水及雨污分流系统、道路建设、公房及民居建筑风貌改造、强弱电入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建设等,投入1400万元,实施了6大项36小项工程。

项目的建设给村民带来了实惠。“安宁市给我们建设了全长1.2公里污水系统、7.7公里给水线路,用4个月解决了我们村长期以来供水不足、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实现‘通户直饮山泉’,我们现在都可以喝上干净的水了。不仅如此,强电电缆入地后,我们村也告别了‘空中蜘蛛网’的时代,还了大家一片湛蓝干净的天空。”帮带共建以来的变化,磨整村民小组组长岩坎亮看在眼里,也印在村民们的心中。
同样,五华区在帮带共建尚勇村委会磨站村民小组打造典型示范村过程中,以“基础牢”引领全局,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结合磨站村建筑现状,充分利用仿真茅草、仿木纹漆及稻草泥涂料等优质实用的建筑材料,提高使用效率,突出磨站村建筑风貌特色。在建设过程中,疏通村内道路,对现状破损路面进行修复,提升村内道路通行能力;采用新型净水设备对村民日常饮用的山泉水进行水质提升;新建消防栓,减少村内消防风险;新建污水系统与生态氧化塘,避免污水直接排入南坡河;疏通雨水处理系统,避免雨季洪涝风险……以大量基础设施新建改造工程提升村容村貌与村民居住环境。
这些只是昆明市帮带共建磨憨6个行政村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6区(市)帮带共建磨憨镇6个典型示范村建设项目136个,项目开工率为99.26%,累计投入资金8955万元,占计划投资的82.90%。历经3个“百日会战”,6个典型示范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磨憨各族群众“幸福根基”夯得更实,幸福感越发真切。

产业引擎  增添发展动力

昆明市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的基础上,还着重帮扶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9月18日,磨憨镇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已超过10万元,最高的磨憨村甚至达到94.09万元,最少的龙门村也有12.46万元。在“一村一品”的打造中,龙门村冬季人参果,尚勇、尚冈、曼庄、磨龙、磨憨5个村的冬季蔬菜作为主导产业,分别占全村生产总值已超过30%。为了促进产业发展,6个沿边行政村各有1家运行规范的合作社,在引领农民增收、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丽村庄的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磨龙村委会青松村民小组距磨憨—磨丁合作区3.7公里,是一个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有常住人口71户295人。在昆明市帮带共建磨憨镇6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中,青松曾经是建档立卡户最多的村,产业基础薄弱。
为解决青松村民小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难题,西山区派驻干部在前期调研中了解到,青松村民小组村民除了种植冬季蔬菜,全村还有1900亩茶园,可谓家家户户有茶园。为推动该村产业多元,西山区出资300余万元修建了茶叶初制所,助力该村茶叶产业的发展。
1月10日,记者来到青松村民小组时,茶叶初制所已经建设完毕,摊晾的架子、炒茶机、揉捻机已经到位,村里家家户户的生态晒棚也让整个村子有了别样的风情。西山区还对接了相关大学的专家,为青松的村民改良茶叶品种,并对炒茶技术进行了培训。
“我们现在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茶季做准备。今后,茶叶初制所步入正轨后,还能收购周边村寨甚至老挝那边村民的鲜叶,带动周边村寨的发展。”西山区派驻的驻村干部杨文钊表示,“家家户户有晒棚、家家户户有茶园、家家户户能致富”的美好愿景不再遥远。
走进龙门村委会龙门村民小组,村民们正在采收人参果,不少村民家楼下都摆放着刚采收回来的果子。人参果是龙门村发展的特色产业。

龙门村是一个傣族村寨,距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52公里,是距离磨憨镇最远的村子,有常住人口39户188人。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产业发展受限。
“这里自然环境适合人参果的生长,就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引来了苗。这里种植的人参果水分大、果肉细腻、口感甘甜、品质上乘。”呈贡区负责帮带共建的驻村第一书记朱兵告诉记者。
“发展一村一品只是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项目之一。我们在帮带共建中紧扣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6个方面19项指导性指标,充分发挥特有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从人居环境、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全面精准开展龙门村小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点对点共建。”朱兵说,他们注重融入呈贡在区位、产业、人才、花卉等方面的优势,倾其所有、帮其所需,助产业增收,帮助龙门村注册成立村办集体企业,组织种植人参果,为龙门村农产品销售搭建平台。
如今,磨憨各个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发展后劲更足,磨憨镇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村民销售自家土特产

 卫生厕所、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不好,是影响村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随着昆明市帮带共建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个个村美如画的幸福村点缀在西南边境的绿水青山间,成为展示云南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鲜活样本。
曼庄村委会曼粉村民小组是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一个提档升级村,全村共有户籍人口65户304人。自昆明托管以来,投入130万元用于曼粉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其中投入70万元对本村65户的污水进行统一收集改造,污水处理率远高于全省50%的平均水平。
“以前生活污水到处排放,既不美观还会污染环境。现在改造好了,我们村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改造后用来灌溉,村子美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大大提高了。”村民表示。
据介绍,通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磨憨镇6个沿边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均已达到60%以上,高于全省50%的平均水平。不仅如此,在改厕的3144户中3086户已建有卫生厕所,6个沿边行政村总体普及率已达98.16%,达到了预定目标。64个自然村(66个村民小组)全部落实了垃圾收费制度,成立了稳定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运行管护队伍,配置相应垃圾清运车、垃圾亭、垃圾桶、垃圾箱,建成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

村美如画  展示幸福样本

随着一项项措施的落实,磨憨的村子都变得漂亮起来。
1月的磨憨早晚温差大,早晨9点来到磨憨村委会磨整村民小组,整个村寨笼罩在若隐若现的晨雾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上红旗飘扬,家家户户房前鲜花绽放,竹林夹道而生,红砖小路、彩绘大道等让浪漫在整个村里蔓延,流进每个漫步于寨子里的人心中。妇女们身着傣族服饰、撑着花伞,婷婷袅袅地走过,与路边盛开的鲜花和焕然一新的傣楼融为一体,宛若在画中。
“多亏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多亏了安宁市的帮带共建啊!村里的公厕都进行了改造,生活污水、垃圾也都统一收集处理了,村里美得像花园一样,以后来旅游的人肯定会多起来,我就开了个农家乐。”说起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村民玉腊甩满心欢喜。
为了让村子变得更加美丽,安宁市还为全村实施整村视觉形象设计提升,改造村内绿化景观、装饰建筑外立面风貌;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安宁工业元素制作相关景观小品、墙体彩绘、帮带纪念雕塑;探索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奖补方案,开展宣传动员,落实全村屋面清洗提升、居民庭院整治,提供物料支持抬升房屋高度,创造更舒适居住环境,通过先行改造示范及分类资金奖补,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新活力”。
“没想到,最初帮带共建时我们看到的规划蓝图,这么快就从纸上真真切切地落在了我们村子。除了你现在能看见的,到了晚上我们村还有灯光景观,生活在这里,我时常有一种做梦一样的感觉。”说着这半年来的感受,笑意就爬上了村民岩约的脸庞。
黄土墙、茅草顶、磨站幸福广场边,用汉字写的五十六个民族雕刻在一个中国结上,村内道路边的墙上各种彩绘,家家户户都有各自的垃圾桶,路面没有一点生活垃圾,干净整洁,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村民的幸福新生活。
磨站村小组距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9公里,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常住人口49户205人。

负责帮带共建以来,五华区秉承“高规格、高站位、高标准、高责任、高效率、高频次”的原则,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整合优势资源,创新“1+4”工作机制,通过多轮调研,制定了“一户一宅一方案”建设规划,并重点聚焦市政综合项目、原有建筑风貌改造、新建建筑项目、乡村绿化美化、重要空间打造和文化宣传等,开展了道路提质与亮化、雨污分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中心广场、村史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哈尼族特色文化及民俗风情,采用哈尼族特色仿真茅草铺盖屋顶,稻草泥敷外立面搭色打造整体风貌,融入传统文化、五华元素,全面完成了6方面19项指标达标建设任务。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661.1万元,投入专项工作经费30万元,区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算金额总计50余万元。
帮带共建绝非易事。五华区工作专班10余次赴磨站小组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并组织磨站小组村民代表、村干部代表多次召开群众动员会、交流座谈会、分析会,挨家挨户走访;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做好群众工作,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引导村民主动投工投劳,指导动员磨站小组群众完成杂物清理、做好猪圈拆除、人畜分流及临时、废弃建筑的拆除,高标准推进幸福村建设,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全过程参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全方位共享建设成果。
“以前污水横流的情况不复存在,村子也漂亮了,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幸福中的幸福。不仅如此,五华区还帮我们规划了特色餐饮、精品民宿、露营营地一体化产业发展方向,相信我们以后的日子会一天更比一天好。在这里我最要感谢的就是党和政府,感谢昆明市和五华区,不然现在的幸福生活以前我是想也不敢想的。”磨站村民小组组长杨四代由衷地感叹道。
对帮带共建的成效,磨龙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赵文才也深有感触,他说:“村容村貌变美了,村民生活的幸福感更加真切。我们一定要抓住昆明市帮带共建这个机会,更好地配合西山区,把产业发展好,让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好。”
村村寨寨人畜分离了,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卫生厕所缺失等影响村民生活的顽疾解决了,一个个美丽的村庄变成了边境线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磨憨各族群众看到了昆明市帮带共建的信心和决心,村民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生活更好
丰富幸福内涵

非遗傣陶体验

帮带共建茶产业产品

村寨变美,产业发展有了方向,生活的内容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改变。2023年,磨憨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20490.32元,达到勐腊县2023年农村常住居民平均水平。随着幸福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村民手里有钱了,还享有优质资源。共享医疗保障、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新风尚走进磨憨各族群众生活,幸福生活的内涵在不断延伸。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昆明市延安医院托管磨憨镇中心卫生院,2023年5月昆明市延安医院磨憨分院正式挂牌,开通远程心电诊疗系统,组织市属7家公立医院(市第一、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省精神病院)对口帮扶磨憨镇11家村卫生室,定期下派专家,让群众在磨憨就能享受到昆明市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呈贡区在帮带共建过程中,依托呈贡良好的教育资源,举办“鱼跃龙门、筑梦呈‘功’”活动,对村里愿意去昆明读书的孩子给予补贴,让龙门村委会的孩子享受到呈贡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了让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磨憨各族群众,磨憨镇各中小学均由中国电信提供相关网络,接入教育专网、建成校园网,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率、数字化教学设施设备覆盖率均达100%,老师、学生100%开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智慧中小学APP”,在家也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磨憨村的福多多幼儿园、尚冈村的乐学艺术幼儿园、尚勇村的喜洋洋幼儿园、曼庄村的童乐艺术幼儿园、龙门村的龙门幼儿园、磨龙村的磨龙幼儿园,6个沿边行政村都建立起了各自的幼儿园,村民们接送孩子方便了很多。
尚冈村委会尚冈村小组距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11公里,是磨憨镇人口最多、最大的傣族古村落,居住着汉、傣、哈尼、布朗等民族,常住人口238户1250人。
由于人口众多,尚冈是6个沿边行政村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盘龙区为了让党的民族政策真正落实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切实做好尚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顶住种种压力、主动担当,积极融入磨憨大发展格局,准确把握村庄发展需求,坚持工程建设“实”,主动扛起最重任务,一期投入2500万元,完成村内水、电、路等25个重点项目建设,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等6方面19项指标已100%达标,保障尚冈村实现“稳稳的幸福”。
在尚冈村民小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边,盘龙柱高耸入云,默默讲述着盘龙区帮带共建的感人故事,也将党和政府一心为民的初心定格在村民的心中。旁边新建的幸福广场上的浮雕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闲时刻在这里尽情休闲跳舞的村民们。

“以前雨季到来天天下雨,大家无处可去就聚在家里喝酒。现在广场建好了,上面还有遮阳棚,我们今年就可以在这里休闲娱乐了,也不用担心下雨了。”村民开心地对记者说着。
产业慢慢发展起来,收入提升了,一个个沿边村寨富了起来,一个个村民的生活好了起来;孩子们能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村民们幸福感满满,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无声诉说着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显著成效,磨憨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加深入人心。

美丽的大龙哈村民小组 魏川/摄

边境稳则社会稳,边境安则全局安。
在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火热进程中,磨憨镇沿边行政村的6个典型示范村里,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如春雨般滋养着各族群众的心灵。
磨站村用汉字写着56个民族的中国结讲述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故事;龙门村民族团结大舞台周边的墙上,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时刻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传递给村民;走进曼庄村委会大龙哈村民小组,“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等标语映入眼帘……村史馆里,“我的家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美丽的村寨;我的家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幸福的一员”,“团结篇”“幸福篇”“建设篇”无声讲述着大龙哈的幸福故事……
据介绍,磨憨镇 6个沿边行政村的64个自然村(66个村民小组),均设置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等标识,已达到100%覆盖。不仅如此,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磨憨镇注重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提高中华文化符号认知率相融合,积极运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展开宣传,组建专门队伍,下沉村、组开展入户走访、召开群众大会,积极宣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相关文化知识,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增强磨憨各族群众的 “五个认同”。

民富疆稳 坚固守边屏障

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始终坚持“人人都是普法员、人人都有责任田”的普法思路,科学配置现有的38名民警、79名辅警,全面调动各级各类组织及相关人员,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镇、村两级9个调解委员会、50名调解员、做到村(社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矛盾纠纷调处及时有效。村民法治意识增强,矛盾纠纷被消除在萌芽阶段,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群众生活过得稳定幸福,村子才会和谐。群众满意了,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才会不断增强,守边护边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国门即是家门,我们既是边民更是国民,党和政府始终惦记着我们,我们更要尽职尽责,守好家门,护好国门。”尚冈村民小组组长岩温章表示。
事实也的确如此,磨憨各族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守边有我,请党放心”的政治担当和家国情怀,确保了“国门安宁”,形成“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群众参与稳边固边工作格局,边境管控铜墙铁壁的磨憨段在昆明市的帮带共建中越来越坚固,呈现出一派民富疆稳的崭新面貌。

党建更强
完善组织保障

在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昆明市6区(市)强化党建、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统筹多方力量参与幸福村建设,也让原本有疑虑的村民处处有榜样为镜、向标杆看齐,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成为撬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支点。这与磨憨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2021年,磨憨镇67个基层党组织已100%完成达标创建工作。昆明市托管磨憨后,全镇基层党建工作与昆明全市的基层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持续巩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凸显。
帮带共建工作启动之初,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不愿建、不敢建、不会建,参与热情普遍不高。
盘龙区作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真切考量尚冈村的村情民意,积极推进“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的有机交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政企合力,激发村民主体性,让尚冈村的“幸福路”走得更有速度、更有温度。将村组各类组织、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支柱产业及盘龙帮扶单位的优势资源统筹起来,形成党员模范先锋线、民族文化传承线、农文旅精品线、产业发展示范线等4条精品线,聚力打造尚冈国门党建示范走廊,让党旗在边境一线高高飘扬。

磨站村活动室

在人居环境提升过程中,盘龙区动员尚冈村小组的党员处处带头,整治院落围墙、清理架空层杂物等事事冲锋在前,激励着村民打造自家的“小花园”“小菜园”,多方携手打造宜居宜业的边境幸福村。盘活人、财、物等资源,将“两新”党建融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发展大格局,将区域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尚冈村产业发展“硬支撑”。
尚勇村委会磨站村民小组在最初更换茅草顶时遇到年迈村民不理解的情况。原来,村里老人认为茅草是曾经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穷苦人家才会用的,茅草屋顶里面还会有耗子做窝。事实上,村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种定制的仿真茅草是阻燃材料,夏天隔热冬天保温。
为了开展工作,村民小组组长赵文才等党员带头,率先换了家里的屋顶。焕然一新的屋顶不仅能隔热,下雨的时候也不会像以前石棉瓦发出很吵的声音,村民们切实感受到新屋顶的好处,后来就追着问什么时候轮到他们家,生怕搭不上建设的顺风车被落下。
在曼庄村委会大龙哈村民小组典型示范村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带动村民投工投劳,大龙哈村民小组组长、支部书记岩温叫等村里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其实,村民不是不愿意干,只是他们对未来的信心不足,所以只要有人肯带头,一切就顺利起来。”曼庄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杨奇武表示。

不仅如此,为密切党群关系,进一步加强党群服务活动场所的提升建设,昆明市已将磨憨镇6个沿边行政村活动场所纳入昆明市2023年度磨憨建设发展重大项目工作中进行提升改造,计划于2025年全面完成提升建设,现在已经达到考核标准。
为了凝聚民心,6个沿边行政村均建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64个自然村(66个村民小组)共有篮球场58块、健身路径23条、陀螺场地2块,每个自然村至少有1套文体器械或1块运动场地,相关指标的覆盖率达到100%。一个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村史馆、篮球场里有关民族团结的标语、帮带共建的雕塑都无声地诉说着“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故事,成为一个个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的教育阵地。
在整个帮带共建过程中,6区(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党群连心、共建共享,解民忧、暖民心,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全域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推进的齐抓共管良好格局,进一步强化了磨憨兴边富民、强边固防的组织保障。
凯歌当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
2024年,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进入新的赛道,步入新的征程。“两类村寨”“固边强边”的措施将不断强化,“提档升级村”建设持续巩固,“达标巩固村”标准持续完善,“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随着昆明市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接续奋斗、拼搏进取,以高质量帮带共建,推动磨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在眼前。乘势而上再闯新路,奋勇争先再开新局,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新篇章。

电子书阅读指南>>

帮助

页面放大/还原

自动翻页

全屏/退出全屏

第一页

缩略图

更多功能

当前页码/总页数

上一页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手动前后翻页:手指单指左右滑动或点击两侧箭头 
自动翻页:点击屏幕右上角自动翻页
单双页阅读切换:双手手指开合滑动
语音播报:进入页面,等待5秒,语音自动播报

操作指南

写满56个民族汉字的中国结雕塑

昆明市日新中路云报传媒广场A座12楼民族时报
新闻电话:0871-64158108
邮编:650228
网址:ynmzsb@163.com

主编:陶    红
执行:杨燕明
校对:李    明
美编:庞玉珍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