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园林
JIANZHU YUANLIN
目录
CONTENTS
中国古代园林
04
08
11
12
15
17
19
中国园林与借景
阿房宫
瘦西湖
消失的世界宫殿:圆明园
颐和园
中国爱情名园 ——沈园
目录
CONTENTS
苏州园林
北京四合院
上海的弄堂
安徽民居
宗教建筑
20
23
26
29
33
46
编委会
中国古代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
中国古代园林五个发展阶段: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至秦汉;
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两宋至明初;
明中叶至清中叶。
清《点石斋画报》园林布局
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自然山水丛林,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筑数量很多,铺张华丽,讲求气派。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园景主题鲜明,富有性格。同时大量经营邑郊园林和名胜风景区,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尺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
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造园法则成熟,出现了许多造园理论著作和造园艺术家。
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其中尤以清代的皇家园林著称。清代的皇家园林,在继承了宋、辽、明代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大量汲取了江南园林意趣和造园技巧,既不失北方的豪壮气概,又体现了江南水乡的柔美气氛,这种兼备了南北之长的清代皇家园林,使园林艺术登上了巅峰。
皇家园林大多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而成,一般占地很大,少则几百公顷,大的可到几百里的范围,气派宏伟,包罗万象。历史上著名的宫苑有秦朝和汉代的上林苑、汉代的甘泉苑、隋朝的洛阳西苑、唐朝的长安禁苑、宋朝的艮岳等。现存皇家宫苑都是清代创建或改建的,著名的有北京(明清)城内的西苑(中、南、北海)、西郊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静明园、圆明园(遗址)、静宜园(遗址)、畅春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帝王宫苑都兼有宫殿功能,其苑景部分的主题多采集天下名胜、古代神仙传说和名人轶事,造园手法多用集锦式,注重各个独立景物间的呼应联络,讲究对意境链的经营。
隋唐皇家园林洛阳九洲池
中国古代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私家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它多是人工造的山水小园,其中的庭园只是对宅院的园林处理。一般私家园林的规模都在1公顷上下,个别大的也可达4-5公顷。园内景物主要依靠人工营造,建筑比重大,假山多,空间分隔曲折,特别注重小空间、小建筑和假山水系的处理,同时讲究花木配置和室内外装饰。造园的主题因园主情趣而异,大多数是标榜退隐山林,追慕自然。历史上著名的私家园林很多,见于记载的就不下1000余座,其中,苏州、扬州、南京的园林最为人所称道。
私家园林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园林还有寺观园林和邑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两类。
寺观园林一般只是寺观的附属部分,手法与私家园林区别不大。但由于寺观本身就是“出世”的所在,所以,其中园林部分的风格更加淡雅。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寺观地处山林名胜,本身也就是一个观赏景物,这类寺观的庭院空间和建筑处理也多使用园林手法,使整个寺庙形成一个园林环境。
至于邑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苏州虎丘和天平山、扬州瘦西湖、南京栖霞山、昆明西山滇池、滁州琅琊山、太原晋祠、绍兴兰亭、杭州西湖等都可归入。还有佛教四大名山以及武当山、青城山、庐山等。这类风景区尺度大,内容多,把自然的、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既有私家园林的幽静曲折,又是一种集锦式的园林群;既有自然美,又有园林美
中国古典园林由于长期受到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如何突破空间的局限,表现无限丰富的园景,就是一个需要创新的问题了。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就在于它采用了曲折而自由的布局,采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艺术手法。
中国园林与借景
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中国古典园林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营造出一幅把自然景物与人造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画卷。在这具有浓厚诗情画意的布置和造景艺术手法中,“借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借景”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使之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由于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沧浪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是把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在其他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在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遮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垂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使园内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远借”是借园外之景,如上述之例。
“邻借”是借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邻借,显得协调而优美。
“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像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
“俯借”是指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
“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阴、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鋎”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阿房宫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它的前殿叫作“阿房”,所以当时人们称它为“阿房宫”。阿房宫的修建既是为了显示皇帝的威严,又是为了容纳更多的人进行朝拜。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大业中,每征服一国,便在京城咸阳北坂仿照其国宫殿重新建造,称为“六国宫殿”。秦始皇曾一次就把各地的12万领主和富商大贾迁徙至咸阳,使咸阳人口激增。但是咸阳南临渭水,北靠高原,再无发展前途,于是秦始皇便向渭河以南的广阔平原拓展。公元前212年,他征发70万刑徒,在西周沣镐附近兴建阿房宫前殿,“阿房”意即“近旁”,意指离咸阳近。
据记载,秦代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但前殿尚未竣工,秦始皇便死去。他死后,秦二世继续营建。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宇共700余所,一天之中各殿气候不尽相同。秦始皇生前,把从六国掠夺来的珠宝、美女深藏宫内。他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死时,还未把宫室住遍。秦朝末年,项羽火烧阿房宫,据传大火三个月不熄。
唐朝诗人杜牧,到了长安,看到秦朝阿房宫的遗址,想象当年阿房宫的宏伟富丽,因此作了《阿房宫赋》一文,描写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描绘了阿房宫旧时的富丽堂皇。
如今的阿房宫仅保存一处建筑夯土遗址,东西长2500米,南北长1000米,高20米,占地26万平方米,当地人称“始皇台”,位于今西安市西郊赵家堡和大古村之间。
中国古代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郊,原名保障河、炮山河,又称长春湖。因为此湖与杭州西湖相比,有另一种清瘦秀丽的特色,故称为瘦西湖。瘦西湖名称始于清乾隆年间。
瘦西湖
瘦西湖的水源是汇集扬州西北部山冈的雨水于蜀冈南麓,从蜀冈两峰(大明寺和功德山)间冲出,流经纵横交错的河沟,分几支从东、南两个方向进入运河而流进长江,起到排洪和水上交通的作用。历代的造园匠师尤其是清代的造园匠师,利用30里流程长河,相形度势来点缀园林,沿湖各园选址和建造,形成小院相套、层层相属的总面积1000多亩的园林群,而水系串联诸园起到一条纽带的作用。各园之间互为对景,互相因借,突破了自身在空间上的局限,延伸和扩大了视野的广度和纵深度,在布局上呈现出融为一体的效果。瘦西湖造园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妙造”自然得体,山水经营匠心独运,景观序列连续紧凑,似一轴水墨山水长卷。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瘦西湖开挖莲花梗新河,直通平山堂。当时扬州的一些盐商,为了迎接乾隆南巡,在湖两岸大兴楼台亭阁,曲室回廊;小至一花一木,一竹一石,无不别出心裁。据《水窗春呓》卷下记载:“自北门抵平山,两岸数十里楼台相接,无一处重复。尤其妙者,在虹桥迤西一转,小金山矗其南,五亭桥锁其中,而白塔一区雄伟古朴,往往夕阳返照,箫鼓灯船,如入汉宫画图。五六七诸月,游人消夏,画船箫鼓,送夕阳,醉新月,歌声遏云,花气如雾,风景尚可兼随苏杭也。”
清代瘦西湖共有二十四景,沈复在他的《浮生六记》里曾作过这样的描写:“行途之风景,虽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如此。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观其或亭或台,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这就是前人对清代扬州瘦西湖风景的写照。扬州的风景和名胜,都荟萃于瘦西湖的环抱,十里湖光,园林相接,连绵不断,形成一条漫长的风景带。它的特点,是利用自然的地形、岛屿、土
丘,加以人工的修饰,构成一个山水环抱、仪态万方的湖上胜境。
20世纪50年代初,瘦西湖的名园胜景已残存不多,经逐步整理修复,现在的瘦西湖游览面积已达32.4公顷,水面游程4.3公里,其精华部分包括有长堤春柳、徐园、小金山、四桥烟雨、吹台、五亭桥和白塔等游览区和风景点。位于湖中长渚西端的吹台,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在这里钓过鱼,故又名“钓鱼台”。台上重檐方亭有两圆门,分别引入瘦西湖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主体建筑:五亭桥和白塔。五亭桥落成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桥上筑有五座亭子,形似莲花,故又名莲花桥。桥长十余丈,高二三丈,花岗岩构筑,造型别致,在国内现存古桥中风格独特。白塔为莲性寺著名建筑,现存白塔是清乾隆年间在旧塔基上重建的,高十余丈,全部为砖结构,分三层:上层为刹,中层是龛室,均呈圆形;下层为须弥座。白塔与横卧波光中的五亭桥相映相衬,壮观典雅。
消失的世界宫殿:圆明园
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又称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人们习惯上统称圆明三园为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是在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禛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年)竣工。以后,又在园的东侧辟建长春园,在园的东南辟建绮春园,作为附园。乾隆三十七年全部完成,构成三位一体的园群。
圆明园内有类型多样的大量建筑物,虽然都呈院落的格局,但配置在那些山水地貌和树木花卉之中,就创造出一系列丰富多彩、格调各异的大小“景区”,共有150多处。主要的如“圆明园四十景”、“绮春园三十六景”,都由皇帝命名题署。园内的建筑物一部分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如宫殿、住宅、庙宇、戏院、藏书楼、陈列馆、店肆、山村、水居、船埠等,但大量的则是供游憩宴饮的园林建筑。除极少数的殿堂、庙宇之外,一般外观都很朴素雅致、少施彩绘,与园林的自然风貌十分谐调,但室内的装饰、装修、陈设极为富丽,以适应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方式。
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英法联军一万多人从北塘登陆,塘沽、大沽炮台先后失陷,无险可守的天津也很快沦陷。清政府大惊,慌忙派大学士桂良等人与敌议和。侵略者提出了很高的条件,谈判破裂。八月,英法联军逼近通州,清军在八里桥一带与其展开激战,惨败,英法联军进至北京城下。疯狂的英法侵略军绕道至西北部的圆明园,大肆抢掠园内的金银财宝,并将所有能搬得动的珍贵文物劫走。最后,英使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园。8月23-25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个凝聚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血汗、综合中西建筑艺术、聚集古代艺术品的壮丽宫殿和皇家园林霎时成为废墟。
圆明园,这个曾荟萃了中国的名园胜景和物产精华,珍藏着大量的文物珍宝和古籍文献,园中的建筑融合了中西不同建筑风格的“万园之园”,在侵略者的一炬之下,从此成为消失的世界宫殿。
颐和园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原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总面积290公顷,其中有3/4的水域面积。环绕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概括为三大区域: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朝房重重、肃穆严谨,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垂帘听政。居住区以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为主体,庭院深深、回廊曲折,帝后生前在这里起居生活。游览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当时统治者的游憩之处。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阔天空,旖旎动人。浩渺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买卖宫市、酒旗临风;宫阙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群峰为借景。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集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清代乾隆皇帝于公元1750年为母祝寿而建造的,改瓮山名万寿山,西湖名昆明湖。经十余年土木之功,终于建成了清漪园这座以湖光山色蜚声于世的大型皇家园林。
1840年鸦片战争后,日趋腐败而且落后的清王朝无力抵御世界列强,一步步将中国推向没落的境地。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入侵北京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乃至万寿山、玉泉山和香山的宫殿。园内数以万计的文物珍藏皆被抢掠一空。清漪园至此终被焚毁。
颐和园的重新兴建主要在慈禧太后大权独揽时期。她意欲修复烧毁的园林以做享乐之处,于1886年挪用海军经费大力修复清漪园。1888年,慈禧太后假托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发上谕,宣称为太后“颐养冲和”而修复清漪园,并将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沙俄侵略军抢先进入颐和园,大肆劫掠,把珍宝悉数运往旅顺,之后又在园中大肆破坏。此后,英国军队和意大利军队也进入颐和园,并盘踞该园近1年的时间。次年,从西安逃难回京的慈禧太后,又拨巨款重修颐和园,但是因为国库匮乏而只修了前山的部分地带。
辛亥革命后,作为优待皇室的条件,颐和园依然归清王室所有。1924年溥仪离开北京,颐和园被辟为公园。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对颐和园加以修整,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中国爱情名园 ——沈园
沈园位于绍兴市区延安路洋河弄内,为宋代越州著名园林之一。沈园之所以著名,与宋代诗人陆游有很大关系。
据史载:陆游初娶唐婉,伉俪恩爱,琴瑟甚和,却得不到陆母 欢心,被迫与唐婉分袂。十余年后的一天,他们春游沈园,邂逅相遇。陆游无限悲戚,唐婉也感慨不已。陆游往事重忆,百感交集,就提笔在粉墙上题写了《钗头凤》词,极言“离索”之痛: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见了不胜伤感,也和词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不久唐婉忧郁而死。陆游为此哀伤万分,以致抱恨终生。他多次忆咏沈园,追念唐婉,赋有《沈园》二绝、《春游》一绝等。
800多年来,《钗头凤》倾倒过无数才子佳人、骚人墨客,一直脍炙人口,传为绝唱。沈园由此名声更胜。
现在的沈园新建了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亭台楼阁8座,并从河南等地移植成型腊梅、古桩梅花等名贵树木近400棵,植于溪边、篱下、屋前、山上。隆冬时节,腊梅竞相吐艳,满园春色浮动。占地11.8亩,分东、中、西三部分,由郭沫若题写“沈氏园”大门匾额。东区建双桂堂,内辟陆游纪念馆;中为宋代遗物区;西为沈园遗迹,保存着考古发现的六朝、唐、宋、明、清各个时期的遗址遗物。正南断垣上,刻有词学家夏承焘所书的陆游《钗头凤》词,点明了造园主题。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江南著名的古园林之一。
苏州园林
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19处。有疏朗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称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园;有小山幽旷、清水回环,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有雅素精巧、曲径通幽、庭园紧凑的“园中瑰宝”网师园;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在中国四大名园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占据两席。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另外,这种宅园合一的宅第园林,其建筑规制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近年来,苏州的园林建筑艺术逐渐向海外传播。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是以苏州网师园的殿春鋎为蓝本移植的;加拿大温哥华市中心公园内的中园,是按照苏州明代园林的式样兴建的。这说明苏州传统的园林建筑艺术正在发扬光大。而苏州市的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9家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着苏州园林已走向世界。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历史已有3000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宫殿、庙宇、官府都使用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广泛使用四合院。不过,只要一提到四合院,人们便自然会想到北京的四合院。因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体现了四合院建筑形式的主要特点。
北京四合院是由大门、影壁、倒座、正房、厢房等若干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它们的结构都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体系,甚至有些砖石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木构建筑,并由不同的典型式样代表户主的身份地位。
北京四合院规模小的只有一院,多数有前(外)后(内)两院。
一般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进入大门,迎面在外院东厢房的山墙上筑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由此西转进入外院。大门之西正对民居中轴的南房称“倒座”,作客房。外院还有男仆室及厨
北京典型四合院鸟瞰、平面图
房、厕所。从外院进入内院的中门,通常是一座称为“垂花门”的小门屋,施悬山“勾连搭”顶(即前后两个双坡顶相接),标志着由此进入内宅。在垂花门后檐柱处常设门扇,称屏门,作用类同仪门,平时关闭,人由门前左右廊道绕入,遇大事或贵客到来时才开启。以中门间隔内外,不仅保持了内院的安静,同时也含有宗法礼制的意义。
方阔的内院是全宅的主院,北面正房称“堂屋”,大多为三间,遵守着明清朝廷“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的规定。
正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作卧室。
正房开间和进深尺寸都比厢房大,故体量最大。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人居住。
正房左右接出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作卧室或书房。这种一正房两耳房的布局称作“纱帽翅”。
正房前,院子东西两侧各建厢房,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厢房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有时将偏南侧一间厢房分割出来用作厨房或餐厅。
正房、厢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门与这三座房屋的前廊连接起来,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经过露天。廊边常设坐凳栏杆,可在廊内坐赏院中花树。抄手游廊把庭院分成几个大小空间,但分而不隔,互相渗透,增加了层次的虚实映衬和光影对比,也使庭院更符合人的日常生活尺度。家庭成员在这里得到交流,为创造亲切的生活情趣起了很大作用。
正房之后有时有一长排“后照房”,或作居室,或为杂屋。较大的民居可以在堂后再接出一座四合院,以居内眷。或更在全宅一侧接出另外一组四合院,也有的在一侧接出宅园。
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内院所有房屋都采用青瓦硬山顶。
北京四合院亲切宁静,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
北京四合院就像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是十分理想的生活空间,最为人们所钟情。
上海的弄堂
弄堂,是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弄堂的历史要追溯到19世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国人被允许在此居住、经商。在上海开埠的最初几年里,除租界范围内原有的中国居民外,其他中国人不允许移居租界内,租界内的外国人的经济贸易活动中也不存在房地产经营行为。1853年9月,小刀会起义,占领了上海县城,与清军展开了长达一年半的拉锯战,大量城隍庙居民为避战火而移居较为安全的外国租界,“华洋分居”的规定被彻底打破,并极大地刺激了租界内的房地产经营活动。由于人多房少,房价高得出奇,因此大多数外商都很快将商业与兴趣转移到房地产经营中来。
最初建造的这类专供向租界内华人出租的房屋,都是木板结构,成本低廉,施工简单,建造速度快。这种出租木板房屋一般采用联排式总体布局,并起某某“里”为其名称。这就是后来上海弄堂的雏形。
1870年后,这种简易木板房屋因易燃不安全而被租界当局取缔,但由于大量建造出租住房可给租界当局带来最主要的税收来源,因此房地产经营活动非但没有被制止,反而越来越繁荣,只不过是将一种新型的住宅——石库门里弄取代了早期简易的木板房。
石库门里弄是用中国传统的“立帖式”木结构加砖墙承重的方式建造起来的新式住宅。这种住宅比起早期木板房要正规、耐久得多。它的平面和空间更接近于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更适合于中国居民的永久性居住。它虽然无法跟过去传统民居中层层进进、庭院深深相比,也无法凿池叠石、赏花折柳,但它毕竟还保持着正当中规整的客堂,有楼上安静的内室,还有习惯中常见的两厢。这种住宅还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于是这“门”也就变得愈加重要起来。它总是有一圈石头的门框,门扇为乌漆实心厚木,上有铜环一副。
为跟后来的新式石库门住宅相区别,早期所建的石库门住宅又叫作“老式石库门”。从整体看,一个个“石库门”单元被联排在一起,呈西方联立式住宅的布局方式。一排排石库门住宅之间,形成了一条条“弄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租界内里弄住宅的影响,上海老城厢内外华界内,也开始大量建造起里弄住宅。20世纪以后,上海的房地产经营活动更加高涨。
20世纪初,上海的石库门弄堂有了一些变化。弄堂的规模比以前增大了,平面、结构、形式和装饰都和原有的石库门弄堂有所不同。单元占地面积小了,平面更紧凑了,三开间、五开间等传统的平面形式已极少被采用,而代之以大量单开间、双开间的平面。建筑结构也多以砖墙承重代替老式石库门住宅中常用的传统“立帖式”,墙面多为清水的青砖或红砖,而很少像过去那样用石灰粉刷,石库门本身的装饰性更强了,但中国传统的装饰题材逐渐减少,受西式建筑影响的装饰题材越来越多。这种弄堂被称为“新式石库门里弄”或“后期石库门里弄”。其分布范围也较老式石库门弄堂为广。
在新式石库门弄堂大量建造的同时,从中演变出一种新的弄堂住宅形式——新式里弄。在新式里弄中,石库门这一住宅形式被淘汰了,封闭的天井变成了开敞或半开敞的绿化庭院。形式上更多地模仿了西方建筑式样而较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式样。各种建筑设备也较为齐全了。20世纪30年代后,新式里弄进一步发展,演变出一类标准更高的花园式里弄住宅。这种住宅由长条式变成了半独立式,注重建筑间的环境绿化,室内布局和外观接近独立式私人住宅,风格多为西班牙或现代式。还有一些花园里弄,不是每家一栋或两家合为一栋,而是和公寓一样,每一层都有一套或几套不同标准的单元。这种花园弄堂又被称为“公寓式里弄”。花园式里弄与公寓式里弄,除了整体布局还有些类似于传统弄堂的成片式布局特征外,其建筑单体已很难再视之为弄堂住宅了。
上海的弄堂住宅有着强烈的空间艺术特征。这种空间艺术特征首先表现在弄堂中不同层次的空间序列上,即从街面到总弄再到支弄最后入户这样一种空间组织方式。它将居民的居住空间有序地分隔成公共空间(街道)、半公共空间(总弄)、半私密空间(支弄)和私密空间(住宅内部)这样几个不同的层次,但又将这些不同层次的空间有机地组织在一个有序的系列中。
弄堂的空间艺术特征,也表现在户内的空间组合上。前后天井,将房间在纵向上分成不同的层次,同时又很好地解决了深住宅内的通风和采光问题。主、次房间的不同层高使空间利用更有效率,降低的灶披间上更是多出一个亭子间的空间。
弄堂建筑的装饰也丰富多彩。首先是弄口的装饰。这里往往都被设计者和建造者精雕细琢。第二个装饰的重点是每家每户的石库门。石库门的装饰风格成为形成各弄堂可识别性的重要视觉元素。第三个装饰元素是建筑山墙上的装饰。此外,在有的石库门弄堂中,还常常会有重重叠叠的半圆砖券或过街楼,这些券门或过街楼也是极富装饰性的部位。
安徽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其中又首推安徽徽州的民居。徽州位于安徽南部,临近黄山。这里山川毓秀,民物丰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徽州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由于民风淳朴古雅,崇尚孔孟之道,加之山峦重叠,避开了战火兵乱,大部分尚保存完好。
安徽民居
徽派民居分布在徽州六县:婺源和黄山地区的绩溪、黟县、祁门、休宁、歙县。其民居建筑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即自然顺乎形势,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古朴信守传统,推崇儒教,兼蓄道、释,坚持宗族法规,崇奉风水,追求朴素淳真;隐僻蓄秀深邃;典雅庄重高洁。
徽州各地的民居住宅、祠堂、厢宇、牌坊、亭、塔、墓等建筑上的许多构件和局部,都饰以精美的石、木、砖雕。常见的有牌坊、石狮、石马、座门、门窗、栏杆等。古徽州,民间建筑艺术相当发达,建房有别具一格的传统旧俗。农村建房很讲究“风水”,认为房屋的大门忌对烟囱,立门对烟囱,就在大门楣上挂上镜子和剪刀,谓之“解煞”。门前行走的大路,也忌讳路的走向对准大门。徽州民居建筑,都是先由木匠立屋架,然后才盖瓦封墙。立屋架这天是个大喜之日,亲朋好友都要前来祝贺。屋架中有根正梁,是非常讲究的。砍伐时,拴绳牵挂,并用木马承托,绝不能落地。上梁时,披红挂彩的正梁两端插着金花,架在木马上,切忌人从梁上跨过。面前摆着猪头、鱼、鸡和其他供品,并点燃一对蜡烛,由房东上香祭梁,接着木匠撒着五供谷,口念赞词,手提酒壶,四方祭灵。赞梁仪式结束,撤去供品,在鞭炮声中上梁。木匠又有一番礼赞,众人齐声喝好。上梁日,要当天盖好屋瓦。
徽州民居在屋檐下面和门、窗上面,还有个小屋檐,这叫作“短檐”。传说当年宋太祖到徽州,在山中遇雨,避雨于一家山民的屋檐下,因屋檐短小,宋太祖被淋得浑身透湿,后来山民发现当朝天子竟在自家屋檐下避雨,连忙跪下请罪。太祖问他屋檐为什么造得这么短小。山民回答说是从祖上沿袭下来的,一向如此。太祖说:祖上的旧制虽说不能更改,但你可以在屋檐下再造一个屋檐,以利行人避雨。山民听后连称遵旨,当即请人在门、窗上端修了一道屋檐。一家修檐,百家效仿,徽州的民居渐渐地都修上了上下两层屋檐。
徽州民居绝大多数都设有“天井”,三间屋的“天井”设在厅前,四合屋的“天井”设在厅中。这种设计跟徽商有极大关系。经商之人,总怕财源外流,就造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顺势纳入天井之中,美其名曰为“四水到堂”。徽州的民居,四周均用高墙围起,谓之“封火墙”,远远望去像是古城堡。这种高墙深宅,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厅堂后用中门隔开,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又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往后的更多进,结构都是如此。徽州最大的民居往往是“三十六个天井,七十二个槛窗,一百多个门庭”。
徽州的私家园林都是因地势而筑,布局精巧,配以池水、假山、嘉树、花径、小榭、亭阁等,构成一个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的幽静小天地。私家园林的室内摆设极为雅致。一般正堂挂有中堂、对联,两边板壁上挂四幅长条古画,加上八仙桌、太师椅,一派古色古香。讲究一点的屋内,处处有木雕装饰,在梁撑、窗衣、槛子门上木雕尤为精致。上堂檐口两柱檐撑,一般左雕“松鹤图”,右雕“椰鹿图”,图内镂空,立体感强,显得栩栩如生。有的在两厢槛子门上端,雕上“麒麟戏凤”、“鹤舞雄狮”、“喜鹊登梅”、“百鸟啼鸣”及锦鸡、梅花鹿等图案,都是活灵活现。有的在槛子门的槛棍栅上,还雕有各种字样,如“寿”、“福”及“万代荣华”、“竹繁松茂”等。有的还雕有各式各样的故事图案,人物有表情,故事有情节,有环境气氛,表现得精巧细腻。徽州的私家园林,由于建筑棱角突兀,极不规整,人在其内,外面人只能窥其局部,颇具谐趣。登亭顶平台,极目四望,又有另一番情致。
总之,徽州古民居以马头墙、天井、斗拱以及砖雕、木雕、石雕等为鲜明特色,风姿绰约,在我国古代建筑流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有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徽派民居因其独特的情调和韵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引了大批建筑学家、历史学家、画家、摄影师、影视人士及中外游客。现在西递和宏村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准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称号。
安徽民居
宗教建筑
佛寺
寺庙是我国佛教建筑之一,是中国宗教建筑的主要类型,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般认为,佛教是公元1世纪前后的东汉初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内地的,随之出现了佛寺。当时中国建筑体系已经形成,匠师们不但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艺术经验,而且已建造过许多祭祀礼仪建筑和高层楼阁。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石窟寺等,从一开始就受到这些传统因素的影响,与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相适应,佛寺的中国特色也逐渐加强。
佛寺建筑采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布局。寺中的单体建筑除了某些砖石结构的塔以外,也大都采取了木结构建筑方式,而砖石塔也大多模仿木结构建筑的形象。因而使佛寺的艺术面貌在整体上和世俗建筑没有太大差别,除了殿堂里的佛像、宗教陈设、壁画和装饰的宗教题材以外,佛寺建筑本身与宫殿、衙署、住宅等十分相似。
中国最早的佛寺建筑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洛阳白马寺,是由原来接待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的。东汉末年,笮融在徐州建造了规模很大的佛寺浮屠祠。经三国到南北朝,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社会动乱,再加以统治阶级的提倡,佛教和佛寺发展很快,仅北魏统治范围内,孝明帝正光(520-525年)以后,就建有佛寺3万多所,仅北魏都城洛阳就有1300多所,南朝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也有500多所。
早期佛寺已经采用了院落布局,有两种方式:一是以佛殿为中心,和一般世俗建筑没有多大不同,主要见于中小型佛寺或由官署、住宅改造而成的佛寺;二以塔为寺院中心,在大型的新建的佛寺中较多,如东汉白马寺、浮屠祠和《洛阳伽蓝记》中记述的北魏洛阳永宁寺。
按《后汉书·陶谦传》记载,徐州浮屠祠中心一塔,“堂阁周回”,可以容纳三千多人。永宁寺中心木高达九层,据称远在十里外就可以看见;前为寺门,后有佛殿,四周廊庑,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院墙覆瓦,四面各开一门。中心塔式寺院来源于佛教徒绕塔旋转以示崇敬的戒行礼仪要求。
隋唐以后,佛教更重义理,为满足宣讲义理的需要,以佛殿和法堂等殿堂建筑为主的布局更见盛行,寺内不一定有佛塔,即使有也常常建在寺的后部和中轴线以外的别院。唐代都城长安有佛寺约百数座,一般都很大,有的大尽一坊之地,规模宏伟,连《唐会要》也称其“僭拟宫殿”。唐代后期,佛寺发展更快,与皇帝发生了经济矛盾,唐武宗下诏“灭法”,一次即拆毁官寺4600余座、私寺4万余座。这也可见当时佛寺建筑之盛。
现存的佛教寺庙绝大多数是明清时期建立或重建的,据统计,总数有数千座。布局大都是正中路前为山门,山门内左右为钟鼓楼,正面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是大雄宝殿,再后便是藏经楼。正中路左右布置有僧房、斋堂等建筑。一般寺院都有大雄宝殿,是寺院内最主要、最庞大的建筑。
如今,中国佛寺除了仍旧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文化和旅游建筑的性质了。
塔
我国的古塔大都是属于宗教建筑,一般称佛塔。
“塔”是梵文“stūpa”的音译略写,有时又借“Bu-ddha”(佛)的译音浮屠、浮图,是随同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的。“塔”的原意是坟墓,早在释迦牟尼以前就已存在。释迦牟尼死后,遗骨分葬在多座“stūpa”中,从此“stūpa”就具有了宗教纪念意义。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时,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艺术经验,建造过迎候仙人的重楼,当时人们又常以神仙的概念来理解佛。所以,佛塔从很早起就开始了以传统重楼为基础的中国化过程。中国的重楼成了塔的主体。这种塔属楼阁式。塔的另一重要形式是密檐式,多为砖石结构。密檐式的各檐也是对重楼各檐的模仿。
唐代以后,以佛殿为主体的佛寺布局渐占优势,塔多数置于殿后或在中轴线以外,这和佛教向注意义理的方向发展有关。唐宋以前的楼阁式塔大多是木构建筑,但由于木塔不易保存,又创造了砖石建造仿木塔形式的楼阁式塔。
五代宋辽时期的塔遗存至今有很多,方形平面已极少见,八角形最多。这个时期还留下了一座古代仅存的楼阁式木塔——山西应县木塔。在南方,还流行了砖身木檐的混合结构方式。塔的细部造型已渐趋细腻,并更多地表现了地方风格的不同。
元明清时期,传统佛塔已趋衰落,有艺术成就的不多。塔的早期开始还有一种单层塔或称亭式塔,在敦煌、云冈等石窟的北魏壁画石刻中即可见到。
在塔的发展演变中,融合了民族的建筑艺术特点,把中国原有的亭台楼阁建筑中的一些特点,运用到塔的建筑中,从而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塔。
我国的佛塔不仅能在塔内供佛像,有的还可以登临远眺。西安的大雁塔古今许多文人学士到那里登高赋诗,抒发情怀,留下了大量名言佳句。
我国佛塔不同于诸如佛教的壁画、雕刻、佛曲等艺术形式,很少体现佛教象征主义、神秘主义的美学思想。其比例合度、结构精密、宏伟壮观、静穆安闲,给人以崇高的美感。我国佛塔还巧妙地与自然的景色相融合,以自身的挺拔英俊,对佛寺组群和城市轮廓面貌都起到一定的装点作用,达到了艺术美和自然美交相辉映的审美境界。佛塔与自然景色高度统一的美学特性,使遍布于全国各地的佛塔成为风景美的点睛之笔。
石窟
石窟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佛教石窟寺首见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古代也开始进行建造。我国古代的石窟是仿照印度的石窟开凿的,主要用来供奉佛和菩萨。
中国古代最早凿建石窟寺的是今新疆地区,专家考证有可能始于东汉,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经由甘肃到达中原,形成高潮。唐宋时期除在原有的某些石窟群中续有凿建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窟群;元明以后凿窟之风才逐渐停息下来。现存石窟寺的分布范围西至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北至辽宁,东至江苏、浙江、山东,南达云南、四川。其中最著名的石窟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此外,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河南巩县石窟、河北邯郸市南北响堂山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和云南剑川石窟等也是比较重要的几处。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即千佛山),是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据莫高窟唐代碑文记载,这里的第一个石窟,是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开凿的,以后各代均有所修建。莫高窟南北长1600多米,保存完好的洞窟多达492处,洞里的壁画总面积为4.5万平方米,彩塑2400多尊,所以,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美术馆”。以壁画和泥塑著称的莫高窟,建筑工程是伟大的,艺术是灿烂的,是世界艺术史上伟大的奇迹。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5世纪60年代)开凿的,历经40年才告竣工。云冈石窟以壮丽的石刻造像闻名于世,古人就以“雕饰奇伟,冠于一世”表达了对云冈石窟的赞美。云冈石窟现存洞窟53个,东西绵延1000多米,洞内大小佛像51000多个,是我国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洛阳南龙门山上,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凿的,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97000多尊。其中,宾阳中洞所刻的“帝后礼佛阁”是一件精美绝妙的艺术珍品。龙门石窟在建筑上同其他石窟不同,它多半是利用天然的溶洞,稍微做些扩展而成。龙门石窟从平面布局来看,大概可分为西山北部和西山南部两个部分。西山北部最著名的石窟建筑是“宾阳三洞”。这是三个连着的洞窟,内有11尊大佛像。其中释迦牟尼像高8.4米,是北魏中期的石雕杰作。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麦积山上,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麦积山石质松碎,不宜精凿,神像多为泥塑。在19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北魏以来的数以千计的精美塑像,风格清新秀丽,显示出人间的血肉气息。麦积山洞窟隐蔽在深僻的林区,避免了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盗窃,因此,比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道教宫观
中国道教供奉神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庙宇,通常称为宫、观、庙。
道教起源于民间巫教和神仙方术,初步形成于东汉末年,初期没有成熟的宗教理论。南北朝时期佛教极盛,道教模仿佛教,宗教形态才趋于完备。唐朝奉老子李耳为先祖,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俗称“太上老君”,成为与佛教释迦牟尼同等地位的天神;同时,道教把历史传说中的人物,以及祠祀中的自然界神灵均纳入道教神的系统,道教宫观供奉的内容才得以丰富。
唐代曾命各州县同时也要建一所道观。在唐代的长安城内,大道观有10余所,其中著名的有玄宗之女金仙、玉真两公主出家为女冠的两道观,以及位于城市中心大道旁边、占地达一坊的玄都观。
宋朝更重视道教,宋真宗时期,各主要寺庙都是道观,其中玉清昭应宫为当时最大最华丽的道观,有建筑2620间。
唐宋以后,道教继续发展。金大定七年(1167年),道士王重阳创立全真教派,他的徒弟丘处机得到成吉思汗的礼遇,道教盛极一时。明清以后逐渐衰弱。
道教的许多宗教仪轨模仿佛教,所以道观建筑与佛教寺庙基本相同,没有特别的宗教特征。如佛教寺庙山门设有两个金刚力士,道观则设龙虎神像;佛教寺庙天王殿设四天王,道观设四值功曹像;佛教寺庙大雄宝殿供三世佛,道观三清殿则供老子一气化三清像;佛教寺庙有戒坛、转轮藏,道观也有同类建筑等。但道观中没有佛教寺庙中某些特殊的建筑,如大佛阁、五百罗汉堂、金刚宝座塔等。除此以外,道观中的塑像与壁画的题材多为世俗常见,建筑风格也比较接近世俗建筑,因此,它的宗教气氛不如佛教寺庙浓厚。
现存的道教宫观大部分为明清时期重建,早期建筑已很少了。重要的有:苏州城内的玄妙观大殿,创建于北宋时期,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重建,面阔9间,进深6间,重檐九脊顶,规模巨大,从中可以体察宋代道观的一般规模;福建莆田的玄妙观,始创于唐代,后世又多次重修,现存的建筑不晚于宋代;山西永济的永乐宫,始建于唐代,元中统三年(1262年)重建,现存有四座大殿等主要建筑,都较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筑的风貌,1958年因黄河水利工程,迁移至芮城县;晋城府城村的玉皇庙,至今也尚存一部分宋元时期的建筑,其中的二十八宿塑像,造型生动,技法纯熟,是元代泥塑的精品。明清时期留存至今的著名道观较多,如北京白云观,江西贵溪龙虎山正一观,陕西周至县秦岭北麓楼台观,四川成都青羊宫等,在道观建筑中都非常著名。
山林道观也有许多艺术水平较高的遗物,最著名的有青城山、崂山和武当山等。青城山在四川省灌县西南面,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历代道观林立,现尚存38处;崂山在山东省青岛市以东临海处,现存大中型道观10余处;武当山在湖北省十堰市,历代为道教名山,宫观规模巨大,主峰金殿与紫金城尤为华贵。山林道观多结合奇秀险怪的山形地势建造,所以本身空间灵活,造型优美,同时也构成了大面积的环境艺术。
编辑委员会
编委
主编
校对
主办单位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本刊地址
于永超 任亚男 钟 燕 宋 旸 辛 辉 李晓静 熊 科 王 海
宋 旸
任亚男
一七三队工会
072750
3617312
涿州市建设路246号
记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