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嘀嗒第二期

《嘀嗒》第二期

2021年11月

主办
指导老师
特邀指导
主编
责任编辑
编辑
美术编辑
封面封底
摄影作品
特别鸣谢

观乎人文社科协会
姜   梅   耿晓辉  马   蓉  于秉琪
韩晓非  冯祎春  
王宇菁
卢正永
卢正永  邹梓阳  廖文涵  李瑞章  
刘怡婷  贾仕杰  李宜时  杨博川
刘丹祺
张芷瑜
书画摄影协会
梁雅斯

文/雅斯

宇菁邀我作序,受宠若惊之余,深感荣幸。回首看来,观乎已成立两年有余。两年来,喜爱读书、热爱写作、乐于思考的你们聚集在这里,一同碰撞思想、一起追求所爱。《嘀嗒》是观乎的首次尝试,幸运的是我们尝试成功了,邀稿信息一经刊出,就收到了院内师生的大量投稿。如果说,文字是一个人内心的外在反映,那么,当我们读到灵动细腻的散文时,读到天马行空的小说时,读到针砭时弊的评论时,我们又会对作者产生怎样的遐想呢?他会是一位儒雅随和的诗文爱好者吗?他会是一位喜爱武侠悬疑的理工男生吗?他会是一位关注时事的博览群书之人吗?这篇文章我很喜欢,我能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吗?如果你能这么想,那么恭喜,你即将收获一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嘀嗒》创立的初心也就实现了——我们想通过文字的方式,为有共同语言的人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好的写作者首先是一个好的阅读者。写作从来不是功利的,阅读也是。读得开心、读得多了,收获往往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我们鼓励大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读书、去分享,在文科类课程的学习上

在社交媒体冲浪中、或是在为《嘀嗒》投稿写作的过程里,我们都可以不断积累、交流。“博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借助《嘀嗒》的分(jiao)享(you)平台,你或许能收获更多。

梁雅斯
2021年10月26日于南宁

今年我从电科院毕业,至今工作将近三个月,感触最深的是:要保持阅读!拿写稿子来说,过程主要为:了解—写作—修改。每当我接到写稿任务,首先是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在这之上搭建文章框架、完成初稿、直至N次改稿。这一整个流程对于写稿人有很高的阅读要求,不仅仅是在收集材料时需要一定的提取信息能力,在文章的谋篇布局、用词的反复斟酌、逻辑的环环相扣中也需要良好的文字功底,而文字功底又源于日常阅读输入之后的输出转化。因此,保持“8小时”之外的持续学习是机关人士精进工作的重要一环。我常常羡慕还在校园里的你们,能够用于自我整合的时间相对充裕,所以,请好好珍惜大学的闲暇时光,去做一些沉下心来的阅读尝试吧!

沁园春·致党

方位

26

新生

爱洗澡的猫

18

言书

27

古镇

摄影作品

36

点击下方书签即可进入相应页码

感恩党史,向史而新

邓琰

8

点击下方书签即可进入相应页码

夜·市

摄影作品

59

人生第一次

饮水

38

地外长歌

言书

60

姜淳译

37

从李安“父亲三部曲”看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卢艺泓

45

点击下方书签即可进入相应页码

读书敏求记

耿晓辉老师

82

拾叁

国宝的诞生 (编辑部日常)

林临

89

拾伍

晨曦暮钟

枯桐残凤

67

拾壹

张雯

78

拾贰

征程百年,共踏星辰

郑伊婷

86

拾肆

文/邓琰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如今,中国人民走到了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节点,迎来了“十四五”发展的新起点。回首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履践致远,党的历史熠熠闪光。百年前的一条红船开辟了中华民族崭新的发展道路,百年前的峥嵘铁骨打下了华夏儿女独立自强的一片天空!忆古思今,浩浩百年。如今,中华民族终于走到了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节点,迎来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回首百年,恰是峥嵘岁月,抚今追昔,革命精神熠熠闪光。一路走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力前行,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累累硕果总有深厚沃土根基,辉煌成就总有正确方向引领。

感恩党史,向史而新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的重要历史节点,回顾党的历史、汲取前进力量,增进思想能力,对于中华儿女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站在世界东方,面对风起云涌的大势大局思考未来、谋求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透视百年风雨历程,折射无数英雄革命精神,凝结改革发展前行力量,在建党百年之际回顾党史,感悟初心使命,给了所有党员一次叩问初心、思考使命的难得机会。
一部波澜壮阔的党的历史,是无数英雄人物前赴后继捍卫信仰、坚守信念、守卫家国的血泪峥嵘史。党的历史上,无数记载着血色忠诚的故事涵养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品质。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战精神等等都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走过漫长历史的中华民族,凝聚了最深重的斗争竞争和反抗意识,在充满激情、忠诚与血色的漫漫征途中,我们国家英雄辈出、精神永存。战争时期,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男女老少齐动员!

北京的邓玉芬老人,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抗战到底”——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留下那半截皮带,就是为了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还有那三名寄宿在村民家中的红军战士,临走时将自己的军被剪下来一半留给贫困的村民,这更是军民鱼水情、生死与共的重要体现。
抗美援朝战场上,22岁的志愿军李征明,战时英勇杀敌、不惧生死,空余时间写信给自己远在家乡的妹妹,劝她多读书,叮嘱她多帮忙做家务。然而入朝参战一年后,李征明就牺牲在了上甘岭战场上,年仅23岁。“抗战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等就是在无数这样的感人故事中凝结而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是革命烈士的鲜血铸就了革命成功,我们一定要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和平年代,我们照样有戍边军人保家卫国、英勇献身。全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战疫和大考中,也有无数的军人付出了智慧、力量甚至是生命,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和不屈意志。

历史不仅仅写在昨天,更映照在今朝!今年2月,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就是英雄忠诚和担当!党的历史中有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更有绵绵不绝的思想感召。曾经,无数革命烈士为我们铺就了大义爱国之路,引领了我们如何在新时期奋发进取、矢志报国。战争年代,我们有无数革命军人不畏牺牲、无私奉献。这是党的感召、党的领导力量的有力彰显!
学习领会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总能在感动与激越过后,在沉淀与思考中,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感受到信仰的光芒。在党的历史上,李大钊、陈望道、毛泽东、蔡和森等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和灵魂上的导师!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十月革命的胜利,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也让苦寻出路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

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他撰写《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国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介绍。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使中国人第一次看到这份伟大文献的全貌,此后,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全国各地涌现。这一切,都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这样一批精神领袖和思想导师凝聚着最坚强的意志、发挥着最强大的力量,在他们的引导和带动下,无数先进分子奋起行之,将汗水写进青春年华,将忠诚刻进生命骨血,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作出了不懈努力,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伟大成就。思想引领、政治塑魂在任何年代都有着不可比拟的巨大作用。

以此为引领,中国共产党成立,而以此为方向指导和思想基础,一代又一代党的领袖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推动中华民族不断攻坚克难,谋求更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凝结着马列主义的精神内核和思想内涵,凝结着中华民族全体人员的生动实践经验,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基础。
有了捍卫真理的英雄人物,有了举旗定向的思想导航,中国共产党发挥强大的领导力量和制度优势,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绩。在反帝反封建谋求民族独立的艰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抗美援朝战争中290余万志愿军将士入朝参战,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毙伤俘敌71万。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结束了西方侵略者认为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

和平是发展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了一个安定和平的新局面,在国家改革、建设的新征程中,党的领导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用短短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奠定基础。奔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高度,香港、澳门相继回归,“一国两制”的方针下,中华民族描绘出明天更美好的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十九大以来,火箭升天、蛟龙入海,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启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长三角四大战略齐头并进;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中华民族真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战斗力,不仅仅来源于全体人民的支持,更来源于党自身时时检视、不断自我革命的勇气和伟大实践。一部党的历史,不仅是血泪史,更是奋斗史、是探索史。作为世界第一的大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尽考验而初心不改,之所以能够踏遍坎坷而历久弥坚,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做出令世界感叹和瞩目的成就,主要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困难之时不忘舍生取义,成功之时不忘检视自身。自我革命,这是党时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屡遭挫折,又屡次力挽狂澜、化险为夷,是因为具有极强的自我纠错和修复能力。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独特优势,也是其历久弥坚、兴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历史上的中共七大、古田会议、整风运动、遵义会议等等,一次次肃清党内作风,纠正党的领导路线与方向。

近年来,通过党内集中教育,通过十八大以来的“打虎拍蝇”,通过中央巡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进一步净化,作风进一步增强。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全面从严治党威力进一步显现。
在正确思想引领下,在最大范围的支持下,在最先进、最纯洁的队伍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取得了更新的成果。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使中国步入小康社会。北斗导航全球组网完成、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中国高铁打造靓丽名片、“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顺利交付……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国际社会地位提升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着眼于伟大成就、辉煌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定义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无数劳动人民听党话、跟党走,团结一致、奋勇当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铺就了一条坚实之路。

这是党的领导的强大力量展现,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显现,指引着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心清志高、信念坚定,以更大的信心、更强的信念为民族复兴大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体会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以共产主义为信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方向,以不断自我革命为路径,我看到中国共产党步履坚定,信心十足,团结和引领全体人民在重大考验、重大任务中攻坚克难、团结一致、乘势而上、奋发进取,推动国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中华民族将焕发更旺盛的生命力,在历史的年轮上写下更新故事,在发展的春天里萌生更强大的力量。

他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
他摇摇摆摆地坐了起来,感到一阵天翻地覆的晕眩。他无力地抬起头,用疲惫不堪的眼神扫过屋子。一切都是照旧,在这个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出租房内,什么东西都乱七八糟地摆放着,所有的脏衣服堆在一起,四处可见的烟头以及啤酒瓶,桌上还开着一瓶没有喝完的,在发黑的白炽灯照射下,瓶底的污浊清晰可见。他只是默默地坐着,掏出手机一看。
凌晨五点,6月13日。
他恶狠狠地骂了一句,随即将手机丢向床的另一边。他用手扶住额头,心里充满了绝望与无奈。为什么,为什么?无数的疑问涌上了他的心头,为什么还是13号?
就在12号,他因为自己老板的找茬而丢掉了工作,又在乘坐地铁的时候被小偷扒了钱包,在吃饭的时候又与他人起了争执... ...他回到出租房后疯狂饮酒把自己灌醉,然后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也就是当他醒来之后,第二天,13号,如约而至。

文/爱洗澡的猫

但对他而言,恰恰是噩梦的开端。
他醒来后,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他遇见了一个小女孩向他询问是否要买花,但他却毫不客气地撞开了她;他看见了一个小偷正在行窃,但却不予理睬;他在回去的路上看见一个小孩子在路边玩耍,这时一辆汽车在远处失控,径直向这个小孩撞来,哪怕他可以轻而易举拯救这个孩子--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早就觉得所有人都该死了,不论是那个小偷,还是那个无辜的孩子,包括自己。这世界对他没有善良可言,那么好的坏的对他来说对没有区别。他回到出租房内,把自己灌醉,然后再次昏睡过去。
新的一天如约而至,他也再度醒来,依旧是那一个乱糟糟的房间,依旧是头痛欲裂的感觉。他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查看时间时,愣住了。
凌晨五点,6月13日。
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在做梦。尽管他喝酒喝得昏睡了过去,但也不至于记不住日期。他开始怀疑是不是手机的问题,但房间里的摆设却似乎和“昨天”一模一样,半瓶啤酒依然静静地放在桌子上,但他很清楚记得,自己“昨晚”回来是把它们全喝了的,但为什么还在这里。他苦笑了一声,觉得自己应该是喝酒喝出幻觉来了,对于这些异常他也是稍加思索后便放弃了思考,继续摇摇摆摆地走出门去。

但来到大街上,他对这一切却产生了难以言表的感受:推销花朵的小女孩,正在行窃的小偷,以及那个因车祸而丧命的小男孩。这一切很虚幻,因为这些事情昨天似乎“发生过”;但又异常真实,因为他现在正亲眼所见。
他抱着满腹的疑惑回到了房间,照例想要饮酒,但他也留了一个心眼——比之前少喝了许多,在保持相对清醒的状态入睡。
醒来,依旧感到头痛,房间依旧混乱不堪,以及——桌上的半瓶酒,和
凌晨五点,6月13日。
他立马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不对劲,一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记得清清楚楚,昨晚上明明将这瓶酒喝得干干净净,但为什么现在又出现了。为什么现在是13号,时间是停滞了吗?
他立马冲出门去,来到街上。果然,相同的地方,一个小女孩向他推销花朵;他又登上同样的地铁,看见那个“熟悉”的小偷正在作案;以及最后的路边,那个玩耍的小男孩以及那辆失控的汽车... ...一切都没有改变,他的背后一阵冷汗,像丢了魂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出租房内。这一次他没敢再喝酒,而是一直保持清醒地坐在床上,但却抵不过巨大的困意,失去了意识......
当他再度醒来,熟悉的头痛,乱糟糟的房间,以及
桌上的半瓶酒。

他彻底失去了理智,绝望地大叫着,将这瓶酒远远地丢了出去,瓶子在墙壁上碎裂开来,里面的液体在墙壁上渗透开来,他的手颤抖着,拿出了手机,打开了屏幕。
凌晨五点,6月13日。
他一下子跳了起来,冲出门去。一边跑一边大吼大叫,周围的人都传来异样的目光,但这一切没有任何改变:小女孩,小偷,小男孩,全部都再一次的发生了。他的内心已经来不及疑惑,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恐惧,他干脆不回去了,就独自坐在江边,但之后他还是慢慢失去了意识。
然后再一次在他的床上,在6月13日的凌晨五点,醒了过来。
他开始了一切极端的尝试,他跑去殴打他人,让自己遍体鳞伤;或者从高空中跳了下去;亦或者靠近那个小男孩,看着那辆失控的汽车径直撞过来......但无论如何,无论他是否还“活着”,他都会在6月13号,在自己的床上醒来,然后一切照旧。
这一次,对他而言,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了,他已经感到麻木了,内心也没有什么可奢求的了,他只希望这一天能够过去,仅此而已。他望着桌上的半瓶酒,没有一饮而尽或者打碎它,而是将里面的酒倒入了洗手台中。就在那时,他看见自己神情憔悴的模样。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又有多久没有打理过了呢,对于他人而言或许就是一天,但对自己而

   一切依然照旧,他“照例”遇见了那位小女孩,当小女孩向他询问是否买花时,他不像之前那样无视或者粗暴地阻止,而是很轻地说道:“有哪些花呢,可以推荐一些吗?”
    小女孩显然又惊又喜,向他介绍着种种花的花语,个种寓意,他倒也没有怎么听进去,只是一个劲地点头。在最后买完花后,他甚至说了一句谢谢,小女孩也是甜甜地一笑,然后就跑开了,他捧着手中一大堆五颜六色的花,他苦笑了一下,他不知道自己为什
么要这样做,反正怎样做的结局都一样,既然这个世界是个混蛋,但自己似乎可以做个好人。
    后面的一切也照着之前的剧本而来,但似乎有些东西发生了改变:他没有放纵那个小偷继续行窃,而是和他人一起制服了他,得到了其他人的肯定与赞扬;他在途中搀扶着一位老人走过了车辆繁多的路段;他将自己的花朵分发给了在公园里面玩耍的儿童,看着他们开心的笑脸;这一切之前是未曾发生过的,但他内心却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顺畅,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似乎这个世界不再那样值得憎恨,眼前的这一切变得可爱了起来。
   他陪着孩子们玩到了傍晚,他目送孩子们一一离去,

言已经算是很久了吧。他简单打理了一下自己,让自己看上去还像点样子,换了一身还算整洁的衣物,走出门去。

突然想起来,那一辆失控的汽车和那个小男孩!他一跃而起,向那个熟悉的路段跑去,这一情节他经历了无数次,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跑到了那个路段,已经看见了那辆汽车,但并没有看见那个小男孩,而是早上向他卖花的小女孩,手上仍挂着那个花篮,她背对着汽车,全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汽车已然失控,径直向小女孩撞去,他也没有去疑惑这些问题,立马冲了上去,往前一扑。
    当他睁开眼时,自己的怀里抱着小女孩,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只是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恐惧地看着他。旁边的人们听到响声纷纷围了上来,去
查看那位司机和他们是否受伤,有一位路人感慨到:“幸亏你当时立马就冲上去了,不然那个女孩就危险了。”
    他慢慢站起来,看着周围的人对他勇敢的行为的称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这样做,当时自己的大脑也是一片空白,下意识就冲了出去。人们让他坐在路边休息,那个小女孩也坐了过来,手上挎着那个花篮,很显然,她也认出了他。
    “谢谢你救了我。”小女孩很有礼貌地道谢到。
    “没什么... ...”他似乎也不愿多说什么,很小声地回应道。
    “我这边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的,也就只有这些花朵了,就送给先生你吧。”说着

她递过来一大束白色的花朵,这些花朵似乎没有受到刚刚的影响,纯白的颜色让人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纯净之感。
    他本能想要拒绝,但这花的魔力却让他伸手接了过来,他看着这束花发呆,脱口而出问了一句。
    “这是什么花啊?”
    “银莲花,花语为失去的希望。”
    他疑惑地抬起头,但在那刹那之间明白了什么,惊讶地张开了嘴,小女孩会心地一笑,慢慢站起来。
    你之前失去的希望,现在又回到了你的手中。
    那么你自己是否有了答案了呢?
    小女孩熟练地拿起了花篮,慢慢走向人群之中,转眼间便消失不见,留下他一人坐在那里。他看了看手中的花,在这无数次的轮回之中第一次发自内心地笑了出来。
    晚上,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出租屋中,一切虽然还是乱糟糟的,但丝毫影响不到他的心情,家中没有花瓶,他将早上的瓶子洗净,往里面加入了一定的水,将花插了进去。
    他也不想饮酒,也未想过明日会发生什么,很安稳地躺了下去,他从来没有睡得如此安稳,也未曾如此放心过。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招进来时,他缓缓睁开眼,没有那熟悉的头痛与疲惫,而是充满了干劲,他毫不迟疑的打开手机。

凌晨六点,6月14日。
以及在桌上的那瓶银莲花。
他曾认为世界的一切是可憎的,但他错了。
有自己能善良对待这一切,世界才会善良待你。
就好比那一束银莲花一般,在新升的朝阳之下。
他们重获新生。
我们又何尝不曾处于这样的境地,但路永远在脚下,我希望能将这朵纯洁无瑕的银莲花交予你手,祝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by 爱洗澡的猫

静坐深春,金乌蓝天,神州赤县。
看万里江山,事业尽参;
英雄层出,时代争流。
工农学商,灿烂竞发,赤色天下均自由。
心振奋,充满腔热血,奉献苍穹!
风波万千未游,恨橙黄岁月被乐囚。
正三门弟子,稚气仍留;
敢拿缨枪,直抵黄龙。
凌凌壮志,拳拳行动,长谒泱泱大国宏。
又启程,在大江大河,全是新洲!

文/方位

沁园春·致党

文/言书

水纹走得很远,只留下铜屑慢慢地沉附。它的坠落惊扰了游弋的鱼。于是细鳞划开流动的波影,透过浮藻,看见苇草上的白鹭飞向高处。它张开翅膀前行,像白色的十字架,背后是静止的天与云。然后它停歇在湿软的沙洲中。
“阿新,快来帮阿公剪这些番薯藤。”“欸,来了。”我一边从水中起身,一边应答。番薯种在一大片田地上,漫生漫长。阿公在那里站着,身后是被云遮掩的山。然后山开始向上摇晃。
我差点儿摔了一跤。
“阿新!”她被我冒失的行为吓了一跳,用纤弱的手臂扶住我,“要当心点……走上车的时候……”她又恢复了往日的羞涩。车厢里人很多,阿云和我只好把住扶手,面对面地站着。
阿云的发卡是她奶奶送给她的,别在头发上很好看。青黑色的河流从这里启程,慢慢汇入衬衫的褶皱中……我突然发现,阿云也在注视着我,只好转而翻看怀里的书。印刷的纸页上洒着灿烂的晖光,但我是留不住它的,因为火车一旦开进隧道,车厢里的一切就都看不见了。

也许还要好一会儿吧,我默念道。同时想象阿云在对面的模样。她会不会怕黑呢?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她就是这样的女孩。周围渐渐变得安静,只听得见轻微的呼吸声,而这微弱的鼻息把阿云身上的树叶的气味送了过来。我悄悄地抬起头。山洞外的光透过车窗,映照着阿云褐色的流动的眼波。
山上的路和我们离开的时候一样长,但走得却不像以前那样轻松了。埂子上的土变得有些干硬,看得见上面的裂缝。流水平躺在垄沟里,跟田地里的麦子一样,蔫蔫的。麦田中的稻草侠客微微一晃,停在它肩上的鸟就拍打着翅膀,飞远了。它在天空中显得那么放松,我却已经抓不住它的影儿。
鞭炮打得噼里啪啦的。
“老秦,现在这个年纪还亲自送孙子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摇着蒲扇,笑着说道。“嗯,是啊。你不也一把年纪了吗?”两个人都大笑起来。笑声吸引了站在石台前搓衣服的阿嬷,她好奇地问道:“老秦啊,这么早就要出发吗?”“唉,都晓得,那边传唤得紧啊。”“是啊……不过还是要先恭喜阿新。”扇扇子的老人还想再说话,却被下一串鞭炮声打断了。
在沿着山路走的时候,阿公不停地念叨着他在缅甸的经历——他都不知道“缅甸”这个词怎么读。

“阿新,我对你说啊,现在当兵都只用当三年,还有吃有喝,轻松得很啊。不想我那时候,还得去到那些危险的地方。那里的树都很高,比屋子还高些,而且经常会落雨。地一湿,就变得很难走。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晓得是什么吗?对啊,就是在那里飞来飞去的蚊虫。有些人被它们叮了之后,身上就会长出红点,然后就会咳血,还会发高烧,走也走不动,身上也会生脓。但那时候我们什么办法都没有,只好先去阴凉的地方。不久之后,太阳升起来了,树林里就传出臭味,把我们吓跑了。”
走到转弯处了。阿公停下来,我接着走,也没有回过头去看他。走出了好远,还是能听到村里放鞭炮的声音。
部队里的生活很单调,训练完了,就是烟、牌与台球。只有在宿舍里才能做些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有一天,我写好给家里人的信,然后感觉烟瘾上来了,便伸手去摸打火机,却没有找到。这时我才想到,打火机已经送还给阿爸了——也许他当初给我打火机的时候,也是这么打算的吧。
但是我也记得,他在送我打火机的前一天说的那些话——
“阿新,在学校待得还好吗?会不会很无聊?”

“不会啊,我觉得学校里的活动挺有趣的。”
“那在外面是不是有什么不顺的事?”
“也没有,同学们都很热心帮我。”
“那阿云呢?”
“她也过得很好的。您想讲什么呀,阿爸?”
“那个……阿新,跟你说啊,我们家的情况和阿云家是不一样的。这些年,一直被她的家人帮着,欠了人家很多人情。这样也不是办法。”
“那您的意思是,要我回来赚钱吗?可是……”
“阿新,家里只有你妈妈还能干活。但她会变老的。”
“可是你一直都是支持我读书的啊!”
“因为那时候工矿里还没有发生事故!”阿爸拍打着桌面,想要站起来,架着的腿却还是动不了。然后他不再去试了,继续躺着,对我说:“你也不用担心。阿云是个懂事的女孩,你留在这里,她也不会走的。”
“但我不是在担心这个啊,为什么你还要说这些话啊?”
穿过一排青色的房瓦,翻越低矮的山丘,绕过几里盘旋的紧贴着山峰的路,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见到一处开阔的平原,和望不见边的湖水。天空把雪白的云包裹着,吐露着浅蓝色的光泽。我伏在湖中的草地上。

阿哥:
    这封信阿爸阿妈叫我暂时不要写,但阿云的妈妈一定要我写。我没办法。
    阿云过来看我们了,和那个邮差一块儿。他们出去结婚了,现在才回来。阿云的妈妈把他们拦在门口,不让他们进门。
   有人劝她的妈妈说,那个邮差看上去很稳重,或许会比阿哥你好些。但是阿云妈妈听不进去,说要阿哥你自己回来问阿云。
    阿云到我们家的时候,阿妈拿出一枚戒指,说为了她准备很久了。阿云就一直哭,一直哭。阿公劝她说,这些都是缘分,不能勉强的。
    你什么时候才回来啊,阿哥?
阿弟

黑夜沉入湖中,像一汪清泉。
我想从湿润的感觉中挣脱出来,可是周围都很黏腻,手臂也抬不动,只能先把眼睛慢慢睁开。这时候,我发现自己被一层厚被子压着,手上还涂着气味奇怪的药膏。我环顾周围,看见阿公站在床前。“阿公,这些是什么东西?”
“啊,是我托人带过来的。他们把羊角和荷叶放在一起捣碎,再用火熬了一天,就做出这些药了。”
“这些有什么用啊?”
“当然是要让你退烧啊,你知道吗,这种方法传了好几代了,很好用的。”
“不需要的,阿公,我躺一会儿就好了。”
“可是你在外面淋了那么长久……”
“真的不用了,阿公。”他被我的话说得有些难堪,木木地站了好一会儿,才从房间里走出去。好安静啊,我默念道,然后像是被拽住了一样,看不见光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见“吱呀”的开门声,以为又是阿公来找我。“真的不需要了……”我一边哼叫一边睁眼,却发现是进来的是阿云,便把话咽了下去。
“阿新,你又去湖边了吗?”
“你怎么知道?”
“你被带回来的时候,浑身湿透了,把我们都吓了一跳。叔叔阿姨他们都很着急……”

阿新:
    上一次写信给你已经是一个多月前了,后来就一直耽搁着。
    我从那家印刷店辞职了,因为那里的老板娘对我很不好。
    前天,她叫我给她的小孩带午饭。结果在等火车的时候,一个坏人过来要拿我的包。我在争抢的时候,把包里的饭盒弄掉了,饭都倒光了。后来小孩跑到店里哭闹,老板娘就把我骂了一顿。我不想再待下去了。印刷店的老板告诉我,如果在其他店铺待得不顺心的话,还可以回来。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我觉得很对不住他。
    其实我一开始待在这里,是因为在工作的时候可以看一些印刷的书。这里和学校完全不一样,大家都觉得书没有用,除了生火。
    我给你织了一件衣服,和信一起寄过来了。
    那一天我把它织好以后,不知道是应该把它垫在枕头下还是放在床头,又感觉都不好,所以准备第二天写了信一起送过去。但是我闭上眼睛,又发现自己立刻就想写。
    送信的邮差人很好,跟我讲了金门的事情。信没有来的时候,他会告诉我,可能是这边起了雾。
    离你回来还有三百一十二天。从头算,也要算好久。
阿云

“不用这样,我只是想去一个不会被打扰的地方。”
“所以你就是要听叔叔……”她突然想到这意味着什么,便不再说话了,只是坐在椅子上,看着我。我还想说些什么,但额头的毛巾压得我眼皮很沉,于是我又闭上了眼。

阿云织的衣服上有淡淡的树叶的味道,就和她自己一样。但是她在信里却说了很多话,一点儿也不像她。
后来我写信给阿云,不久就会被退回来,上面盖着“查无此人”。
阿弟那封信寄来的一百天后,我服兵役期满,回到家里,穿着阿云织的衣服。
阿弟蹲在门外,靠着阶梯的扶手。我推开门,发现母亲躺在凉席上,睡得很香。父亲身旁有一壶烧着的水。他看见我来了,转过头,打了声招呼,我也跟着打了招呼。
“阿公呢?”
“他在地里。”
我走到屋外,下了台阶,顺着篱笆,看见阿公在田地里挥着手。
“我对你讲啊,阿新,昨天我睡觉的时候,左眼皮一直在跳,我就知道应该是你要回来了。这不,可算回来了。”阿公笑着说。
“阿公,”我问道,“为什么这个世界,总是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呢?阿云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这么多,但是我现在再去看她,还会有那种感觉吗?”
阿公想了一会儿,开口说:“去年我种番薯的时候,种个三五千藤都没有问题,现在只种了一千多藤,就累得不行了。”

“但是这些长得还可以啊。”我安慰道。
“没种之前都不下雨,等到种了,牵藤了,台风却来了。这些番薯藤都被吹断了,你看看。照顾这些比照顾高丽参还累。现在又得除藤了,不然的话这番薯就比拳头还小。除了藤,番薯才能吸收养分,才会长大。照顾它们真的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可是又一定要做好,比照顾高丽参还累。今年台风来得特别早,还来了好几次啊。阿公现在种这些番薯,收成一定不好。照顾这些番薯比照顾高丽参还累。”
阿公比以前更会念叨了。可是这次,我听懂了。
阿公说完后,四处张望,我也顺着他的目光。
白云笼罩了山峰,笼盖了我们。

古镇

我不知道
当你仰望时
你所看到的是什么
是静谧的黑
清朗的月
抑或稀疏的星
恰如你不知道映入我眼帘中的
你那如宙宇般深邃的眸

文/姜淳译

听别人讲述诗和远方,我们在自己的故事里痴痴地笑。这个冬天,因为疫情影响,整个世界都沉寂了下来,从除夕到开春,冰雪乍破、草木新苏。我们却仍然被病毒禁锢在家,从云起日出到夕阳西下,但这个初春陪伴我们的,其实不止娱乐。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导演古兹曼曾这样阐述纪录片的重要性。

文/饮水

人生第一次

无数个“第一次”串联起我们人生各个节点,也拼接起中国人生活的真实样貌。

而现实是,真的很难有一部纪录片,能够将生活的颗粒感展现,引起平凡生活中人的共鸣。诚然,生活的河流就是这样,惊涛骇浪的时候少,细水长流的时候多,想要拍下生活河流缓缓流动的感觉,无异于青天揽月。
但是,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做到了。
“人类最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气。”第四期《当兵》中的一句话,在今年这个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极其特殊的初春,显得掷地有声,又荡气回肠。
提起“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出生,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买房,第一次为人父母……
人生那么多第一次,一只手掌哪里数得完。从第一次生中开始,在第一次死后结束。
这部纪录片把人生路上各种重要的节点,出生、上学、长大、当兵、上班、结婚、退休等记录下来,描绘了一幅当代中国人的“人生图鉴”。图鉴里的故事充满烟火气,透过一个个陌生的人,一幕幕真实的场景,我们或多或少能看见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而我要说的,是第三集《长大》:

太阳埋住了黑暗,黎明就这样升起。
我把心事扔进河里。
心事越来越多,
河里的石头也就越来越多。
种子被埋在大雪下,
安静发芽。
老枯树
在夜里长出一根新枝丫,
而我
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
偷偷长大。

这是云南省漭水镇明华村12岁的施应锁笔下的一首小诗,朴实纯粹。
曾经历过求学阶段的我们都知道,作文一向清楚标明“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考试不考诗歌,“诗歌”似乎天然地被小众化了,也被淡化遗忘了。在如今日趋功利的时代,原本浩浩汤汤、源远流长的诗歌海洋已随着时代的火热沸腾渐渐蒸发,诗歌已迷途。

在这里,父母们为了生计离开大山,孩子们却用另一种方式回应着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当接触了诗歌后,孩子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感受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伴着自然风物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渐渐地,在这种梦幻的教学方式下,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情感也有了宣泄口。
漭水镇是一座山水画一般唯美的城镇,透过纪录片的镜头,每一帧都充满诗情画意。
然而“美丽的总是愁人的”……
12岁的施应锁住在漭水镇明华村水拉河,小锁最好的朋友是家里的一头小牛,但小锁要离开家去上学了。开学没几天,老师带着他和同学们上了一节特殊的课——诗歌户外采风。老师让大家拿起一片叶子,卷成小孔,透过“镜头”看看这片天地,倾听自己心中最真实的声音,并写下自己的第一首小诗。
走路一颤一颤的小羊,嫩绿充满生机的草地,脖子上响着铃铛的水牛,蓝天、白云、狗尾巴草,还有披着蓑衣放牧的老人……

我从云里,
看到了那条幽密的小径,
远处青山含黛,枯蝶簌簌,
暮归老人,赶着牛羊,满脸希望。
我的影子映在小路上。
不再孤单,没有愁容。
身边三两好友,
可又有谁知道,这条路的过往。

不过小锁直到最后,也没能写下自己的诗。
放学后,小锁翻过大山,回到了自己家中。一回家,就领着小牛出门了。
上完诗歌课后,这一次走进大山,有些不一样了。他心头的锁,一点点地被打开了。
他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

闭上眼睛的时候,
我看到了,
绿色的风。
它扶绿了山林树木,
烫金了我的小牛。
亲吻了家里的白墙,
染黄了阿爹的苞谷。
但,我不会把风变色的秘密,
告诉你。

小锁并没有把诗读给家长听,对于诗歌,这里的大人们除了支持和反对,更多的,是无所谓。他们没有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诗歌,是孩子们表达灵性、诉说情绪的窗口,它像一封信、像一座桥,是孩子们情感的最好寄托。孩子们的诗歌充满童真和淳朴,解锁着情感表达的密码。拥有诗歌的他们,从不卑微可怜,他们是那么富裕充盈。

小鸟是大鸟的孩子
白云是蓝天的孩子
路灯是黑夜的孩子
母亲去广东的时候
我把我的鞋
放在母亲鞋的旁边
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这是12岁的穆庆云写的《孩子》,“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穆庆云不知道“强说愁”,诗中没有一个“想念”,却把对母亲的挂念,对母爱的渴求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没有一个“愁”,却看着让人心颤抖。穆庆云说,她希望她能够每天给母亲读一首诗。诗歌就像是一个翻译器,将她无法宣泄的情绪精准地释放出来。好庆幸还有诗歌这对想象的翅膀,赋予这个羞于表达的小女孩勇气和力量,并充当了她们母女情感交流的桥梁。
孩子的诗,没有隽永的意境、唯美的文笔,但那最简单纯粹的灵性,却得到了最完美的释放。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这些是疫情当中日本援助中国物资上题写的诗句,这些诗句穿越千年,依旧回声嘹亮、余音绕梁。给人们带来无尽力量。
诗歌虽然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奇妙的是,当诗歌展示在人类面前时,又有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它能寄托我们的憧憬,慰藉我们的哀伤,能够刻画出别样的情怀与信念,而这足以改变一个人。
那些山村里的少年郎,也会抱着憧憬和信念,做诗歌里的天使,在丰盈的情绪里茁壮成长,振翅飞翔。

李安的“父亲三部曲”即李安最开始的三部作品《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中,由郞雄饰演的三位父亲形象都深入人心,从中皆可窥视出李安中国人家庭观念探寻的不同阶段。父亲三部曲是李安扬名立万的作品,也是他温和思辨的哲学、哀而不伤的美学、举重若轻的文化心理学一次集中而典型的体现。
本人认为,父亲三部曲是李安特色最明显的三部。之后的作品多少受编剧和制片方要求《理性与感性》、《绿巨人浩克》,以及李安本人观念的转变而不同。之所以被称为父亲三部曲,是因为三部影片中皆以父亲为主导,在《推手》和《饮食男女》中都因为母亲早逝而出现母亲角色的缺位,《喜宴》中父亲在家庭也是占据绝对的主角,李安也是通过三部电影探讨了父亲在家庭中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负责这个角色的作用。

从李安“父亲三部曲”

看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文/卢艺泓

一、《推手》——家是调和
《推手》是李安导演正式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故事情节、拍摄手法较为简单的一部。
推手是太极拳锻炼形式之一,是一种双人配合练习项目。要求用巧劲而不是用硬力,以柔克刚,讲究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多以弧线运动化解对方直线之力。舒松圆活,意趣浓厚。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推手亦刚亦柔,刚可把一个大胖子推出十几米远,柔可给陈太太按摩治病。中国的太极文化是最讲究阴阳调和,也是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的体现。但正是如此的中庸思想,到了美国,却无法和美国儿媳妇玛莎,甚至是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儿子晓生和平相处。在中国,子女赡养年老的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所谓天伦之乐,便是人老了之后能和子

在西方思想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子女18岁之后便需要为自己负责,父母可以不再插手,父母年老之后,同样可以独自生活,不需要依靠子女。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家庭观念,让这个中西结合的家庭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儿子心中深植着中国传统养老思想和家庭观念,良知上认为理应赡养父亲;儿媳妇玛莎由于语言不通无法沟通,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不同,甚至是对后辈的教育理念不同,无法忍受和岳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起初,这一切矛盾都被儿子承担了下来——四人的饭桌上,晓生一边用英语应付着妻子,一边用中文安抚老爸,不仅是翻译,更是调和剂。但这些被强忍着的矛盾最终还是爆发了。朱老想用中医把脉点穴为媳妇治病,却把媳妇治出了胃出血紧急送医院这个略显夸张荒诞的情节,暗示出两人之间矛盾的彻底爆发。儿子一边担心媳妇病情,却又不忍心责怪好心办了坏事的父亲。经此一事后,晓生也觉得一定得改变这个情况,最后想出撮合父亲和陈太太,名正言顺地把父亲送出去这个办法。但没想到,这个拙劣的办法并没有瞒住两位老人。朱老想不到自己在儿子子心中是如此为老不尊,一气之

下连夜搬家,只留下一封离别信,在人生地不熟的资本主义美利坚,只能屈身于中餐馆洗盘子,还被唯利是图的老板百般刁难。另一边,晓生发现父亲离家出走,连夜寻找,无法面对心中不孝的苛责和愧疚,气的把家里掀翻。最后,晓生找到父亲,竟是因为朱老在中餐厅用太极以一敌众的新闻上了电视。
    最后的结局也算不上圆满,表面上是朱老和玛莎各退一步换来的海阔天空,矛盾其实依旧存在。传统中国观念到了独立自由的美国应该何去何从,这个命题李安也没有答案,就像影片结尾,朱老和陈太太一脸茫然地望着人来人往的美国街头。

《推手》茫然的朱爸和陈太

二、《喜宴》——家是妥协
喜宴关注的话题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前卫的,涉及了同性婚姻以及中国传统婚俗习惯等话题。在美国生活的伟同有一位同性恋恋人赛门,但迫于远在中国的父母的压力和传统中国延续香火的理念,不得不找一位妻子假结婚以期能瞒过父母。但最终伟同和葳葳假戏真做,伟同不得不把真相告诉了高妈妈。
就是这样一个荒谬中有真情的故事,揭露了父母和子女之间观念的冲突,亲情和爱情之间的矛盾,自由和责任之间的矛盾,传统中国家庭观念和西方家庭观念的难以融合。
假戏的背后,却是高爸高妈的真情,葳葳一直缺失的家庭的温暖,却意外在高爸高妈身上得到弥补。
假媳妇威威能哄得高爸开心,但真情人赛门用蹩脚的中文却无法让高爸高妈感受到自己的真情。这一个有趣的小对比,体现出高爸高妈其实是极为传统的,把赛门当作外人,把葳葳当作家里人。
关于同性恋这件事,在九十年代的中国会被视为不正常、异类,直至今天二十多年后,在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眼中,同性恋依旧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所以伟同

曾说,自己二十年活在一个巨大的谎言里,不忍心把自己承受了多年的担子,让父母承担。
所以,在中国人心中,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家是温暖的港湾吗?可是为什么伟同要隐瞒自己的秘密20年,为什么葳葳独自一人闯荡美国,却连自己要结婚的消息都说不出口?
    中国人还常说“家丑不外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确实,一个家庭所有的秘密、冲突都被挡在了家门内。家门外,就仿佛我们中国人最看重的面子——出了家门,面子最重要。对于结婚,中国人也往往是仪式重于真情,面子重于真情。从是否要结婚、结婚是否办喜宴、喜宴上的各类婚俗活动……无一不彰显了中国人对形式、对美好寓意的追求,不管家庭内部如何,对外一定要有排面。
    最终,矛盾冲突的解决是一家所有人的妥协和退让——赛门、葳葳、伟同的三人家庭,高爸的接受和高妈的尝试理解。其实所有人,都在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失去了另一部分——伟同和赛门的二人世界中从此多了葳葳,葳葳得到了绿卡却必须面对自己成为单亲妈妈的事实,高爸高妈得以延续香火,却必须接受自己儿子是

同性恋的事实。这也是中国人“得与失”观念的体现。

《喜宴》1中西方家庭的差异

《喜宴》2中国人结婚

《喜宴》 3高爸的接受

三、《饮食男女》——家是离开
《饮食男女》一改前两部的单线性叙事结构,涉及的故事人物更多,包括朱家父女四人,邻居锦荣一家三口 。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在影片中,饮食既是指特级厨师朱爸烧制的一道道经典菜肴,也是指一次次把一家四口聚在一起的周日晚餐,象征着传统家庭的责任,父亲的期待;男女则是指影片中的四段感情,同时也是人最基本的欲望和情感需要。这是李安所找到的传统中国和现代世界相通、相重合的部分——那种基于人类的共性,尽管它未必高贵典雅圣洁,但它正常、执拗、普遍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和男女发生碰撞的原因是:人之大欲存焉——两代人在人性本能的层面上进行的交锋。饮食和男女最终和解的原因也是:人之大欲存焉——两代人在人性本能的层面上进行的相互理解。
    二女儿可以说是最能体现父母双方的结合体的一位角色,从影片几次出现的朱家父母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二女儿和母亲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同时,二女儿家倩也是传承父亲手艺的女儿。
    在这部影片中,矛盾更多是出自于家人之间沟通的缺乏和父亲角色的错位。每周日的晚餐是父亲和三位女儿之间难得相聚的时刻,但几次父女间的每次谈话几乎都被打断。由于母亲的早逝,父亲总会不自觉地想充当母亲的角色,但影片中的结果体现是失败的,这也导致朱爸很难随心所欲,也被家庭困住了,生理上的体现便是味觉的失灵。最后,朱爸选择主动退出原先的家庭,重组家庭,才得以回到正确的位置上,味觉也才得以恢复。
    也是在四次周日晚餐上,原先的家庭一步步被解构、重构。第一次是家倩提出要搬到新房子里去;第二次是最小的女儿提出和男友恋爱,甚至未婚先孕,连夜

也搬出了家里;第三次,看似永远不会恋爱的保守的大女儿,也宣布自己恋爱,并连夜坐在男友的摩托车后座呼啸而去;第四次晚餐,朱爸出其不意地提出自己和邻居(和大女儿同岁)的锦荣在一起了。而戏剧性的是,最先提出要离开的家倩,却因为房地产商跑路,阴差阳错留在了家里。
    影片中的食物和饭桌一定程度上象征了家庭的解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解构的目的是为了再建构。

《饮食男女》中的周日晚餐

四、父亲与家庭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之所以被称为父亲三部曲,是因为在三部影片中,“父亲”都占据关键一角。三部影片中的矛盾和冲突基本上是围绕父亲展开。三个父亲都很中国,一个熟练中国功夫、一个痴迷中国书法、一个精研中国烹饪。三个父亲都拥有辉煌的过去,一个是太极名家,一个是国军师长,一个是特级大厨。三个父亲的儿女们其实都还挺孝顺,或是把父亲接到身边居住,或是每周回家与父亲聚餐团圆,或是为了父亲的心结编制关于婚姻的善意谎言。但是父亲依然很痛苦,围绕着父亲,依然有很多问题在发生。父亲既是问题的承受者、也是问题的来源本身。总结出来就是:当一个东方的父亲身陷西方语境,当一个传统的父亲遭遇现代困境。再大而化之,便是中国传统文明在一个现代性环境或者西方语境中的陌生和慌乱,四顾茫然、进退失措。
李安选择用父亲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是因为中国长期处于一个父权社会,男性伦理视角,其次是因为父亲这个角色固有存在的两面性。父亲常被认为是威严的象征,是一个家庭的代表,但也可能是固执老旧不变

通的。其次,李安的成长和发展经历受其父亲影响很大,自己违背家里的期待选择读电影专业,但起初事业很是惨淡,所以李安经常在其访谈录中提到对父亲矛盾的心理,以及父亲所给予的压力。所以,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也是其对父亲和家庭的思考。《推手》中的父亲生活在美国,处处受限制,《喜宴》里的父亲曾是将军,是典型的父权象征,但年老的父亲却出现了中风、打瞌睡等脆弱的一面;《饮食男女》中,父亲一人要面对三个女儿,常常是犹豫失措无力的。
    家庭是观察社会变迁的缩影,几千年来,中国社会都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而凝聚家庭的力量就是孝道。百行孝为先,孝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在三部曲中,所有的矛盾起因都是子女对父母的孝。在中国,你的家庭背景,你的父母往往比“你是谁”更重要,家族大于个人,集体大于个体。但是,当我们所处的社会开始迈入现代、民主、自由、多元,各类思潮涌入,子女对于传统的思想观念开始出现分歧和不接受时,我们的家庭如何改变?
    三部影片中,家庭颠覆了以往温暖、庇护的象征意义,反而变成了子女的责任、负担和羁绊,困境一次次

加深,看似寻常的家庭背后是难以调和的矛盾。李安也通过这三部影片在探寻传统中国家庭困境的解法,从《推手》的无解,到《喜宴》的妥协,最后是《饮食男女》的直接分散。 在三部曲中,我们可以发现,李安导演并没有刻意追求的传统观念中的“家和万事兴”,以及结局的圆满。李安对于传统中国家庭困境提出的解法是打破原先的结构重新建立新关系,而要打破困境,关键都在于父亲。《推手》中父亲的自觉退出,《喜宴》中父亲的接受,《饮食男女》中父亲自己选择重组家庭,这就是父亲的智慧,也是父亲所象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你们都以为它是一个拿来迁就和保护的对象,可正是有了它,你们才能走下去。
    李安说过这么一句话: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其实家庭就像围城,一方面子女会想往外跑,想要自由,但家庭的人伦关系、责任会把我们套住;另一方面,我们人作为群居动物,家庭又会给我们带来温暖、亲密关系和安全感。就是这样矛盾的心理导致了许多冲突的产生。中国人的节奏往往是压抑到一个程度,然后突然间爆发,之后大家再寻找出口,寻找新的平衡点。中国人喜欢中庸,讲厚道,很

多时候,还就是靠着稀里糊涂、靠着妥协退让,从无数次放在全人类历史上都可称罕见的灾难和离乱中,走过了五千年,走到今天。就像李安镜头里的这些父亲,无论他们有过多么辉煌的过去,在电影中他们都是垂暮衰朽的,经常显得很无助、很失措、很羸弱。 但他们最后依然主导事件的发展,因为他们能够用他们的智慧去妥协,用他们看起来稀里糊涂的智慧去妥协、而且去促成别人妥协。为什么会妥协?因为对于“家”的顾忌。

夜·市

地外长歌

文/言书

飞船降落在这个血色的星球上。
我小心翼翼地向下走,却还是碰到了一块铁片。从铁片上的刻字可以看出,它来自于我们的勘察舰。
不远处是大片的飞船残骸,这在星际之间是很常见的,然而不远处的一座石窟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仿佛是流泻的牛乳,又像是月下的雪砌成了墙堵。冷风缓缓地吹,让高耸的流云也变得醉醺醺了。
一只黑猫蹿过,使我反应过来,才发现城外站着一个老妪。“年轻人,你累了吗?”她喋喋的笑声扑过来,让我厌恶,却又让我无法拒绝她的邀请。
老妪领着我来到狭窄的餐桌前,并示意我坐下。我脱掉了头盔,却没有注意到老妪变幻的神情。“看见年轻人,感觉真好啊!”她的双眼闪烁不定,似乎藏着一丝弦外之音。但当时的我却只是看着桌上的菜肴,被这份莫名的亲近感吸引过去了。
调羹,调羹,调羹。

我颤巍巍地拿出随身的药剂,喷洒在食物上。“你可真是太小心了。”老妪露出遗憾的表情。奇怪的是,那份熟悉的印象却也倏忽消散了。我略微顿了顿,调整了一下心态,而后才开口道:“这是我的一个习惯。”
吃完东西,老妪带着我走上如长蛇般盘旋的楼梯,为我安排了一间靠边的房间。虽然很简陋,窗边也只能看见黑压压的惨淡的景观,但是作为一个歇脚的住所还是够用的。
不,或许不够。在这颗星球上,我几乎感受不到时间,也许现在还是早晨吧。我仰起头,目光不断延伸,直到天花板的尽头。脑海里开始嗡嗡作响了……不,是排风口在翕动。
我跳着爬起来,捂着鼻子,踮起脚,揭开挡板。一条管道蜿蜒远去,不知通往何处。看来这就是外面的飞船无法返航的原因了。也对……这个老魔女一把年纪了,没人会防着她,这让一切都变得轻而易举。
我起身拿起床头的火烛,顺着墙壁离开房间,开始摸索这一栋庞大的建筑。螺旋的阶梯的尽头是一间隐秘的房间。我轻悄悄地开门,进到房间里,感觉脚底碰到了什么东西,便转过身,借着手中的灯往前探。
一口黑坑,一座骨山,一片死寂。

“你还是过来了。”
“为什么他们连一丝血肉都没有留下?”
“你想知道的话,也去陪他们吧。”老妪举起了手中的武器。
来不及了。
她迟疑了一瞬,只是一瞬,便拔出了枪。
魔女痛苦地哀嚎着,迅速地逃开。逃过生死劫难的我屏住气息,紧随其后,手里的武器一刻不停地扫射着。终于,子弹从石柱间穿过,击中了那个魔女。当我走近的时候,她已经奄奄一息倒在洞窟的一角。
我将枪口对准魔女,打算给予她最后一击。这时,她却突然开口:“在我死去之前,能不能告诉我你的身世?这是我最后的请求”
听见魔女的话语,我的记忆如花瓣一般散落,而后拉长至久远的过去。

躁动的人群挂出伪善的政客形象,向官邸发出激昂的呼喊,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冷酷的机械发起的精准的清洗。革命者的胸膛在枪口下溃散,释放出赤色的蝴蝶。
“好晚。”似是嗔怪。“今天我们又遇见了那些笨机器,真是危险。”“赶紧吃饭吧。”
“春雯,你做的菜总是有一种魔力,让我不想停下。”
“你又嘴贫了。只是现在的物价越来越高,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唉,还有窗外对你的通缉广播……”
“你也意识到了吧,如果不参加这场抗争,推翻当政的暴君,我们是过不了安静的生活的”“我没有这种勇气,太没用了。”“又是这样。说什么你才会行动呢?”“也许只有当你倒下了,我才会选择战斗吧。”春雯说完这句话后,泪眼朦胧。
“对不起,我说太过了。”
“没关系……要是时间可以在这一刻停止,就好了。”
有一瞬间,我觉得我们俩已经太老了,做什么事情都太迟了,可是从她的发隙却飘出一根根浅色的羽毛,挠动我的指尖,让我的血液搏动起来。在私人的天地里,我们寻找情感的肋骨,如交颈的天鹅,又好像湿漉漉的豹子,让云堆砌成了镜……

“秋虹先生,你涉嫌炸毁总统府,跟我们走一趟吧。”
我起身,试图用手拂去春雯的惊慌。“不用担心,春雯,那些当权的已经在抗议下废除了酷刑,所以我马上就会回来的。记得为我准备好吃的。”
审讯室内挤着很多官员,嘴里不断吐出比子弹还令人生厌的垃圾。“你是个不懂秩序的人,秋虹先生。”
“秩序?秩序就是用来干涉我们表达不满的手段吗?”
官员的头攒动起来,之后又归于平静。一位代表清了清嗓子,装模作样地宣布:“先生,既然你说你不喜欢被干涉,那么就送你到最自在的,太空吧。”
我的挣扎是无力的,转瞬间就已经落入狭小的舱室。对面是熟悉的战友,远处是寂寥的星空,我却逐渐陷入一种迷醉的状态,双眼一合便沉沉睡去。
大梦之后,旧政府覆灭,革命者登台的捷报便已传达。于是我们又满怀希望地步入梦乡,直至回到地球。
下了舱门,我第一时间便去寻找春雯的住处,却得知飞船上的一夜恰是地球上的二十年,而春雯早已逃离了地球,生死未卜。

失魂落魄的我走出家门,却收到与新总统会面的通知。尽管岁月剥蚀了他的激情,但我依然认得他是曾经的战友。他安慰我,不要为春雯的失踪而过分悲痛,接着提到此次会面的目的:背叛政府的不良分子勾结星际势力,长期制造事端。
他语重心长地询问我,是否愿意作为勘察官,清除反对派的残余势力。我的革命热忱不允许我拒绝这一任命,而我也需要通过英勇的斗争来疗伤止痛。
这就是我为新的事业作出奉献的缘由。
魔女的眼神由一开始的期冀到后来的黯淡,终于归于清寂。等到我话音落下,回应我的只有一声冷笑。然后她补充了我的故事——
“你被捕后,那可怜的女孩一直等待着你。终于等到旧总统被推翻,新总统继任。可是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呢?都是在醉心权术,玩弄人民。女孩想起她的爱人,他曾发誓推翻一切暴政,让人们真正地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女孩继承了他的愿望,挺身而出,领导人们开始新一轮的抗争,为推翻新总统而不懈奋斗,可是终究不敌,只能逃离地球。”

“偏远的外星寒冷、孤寂,一无所有。伙伴们一个个死去,最后只剩下那女孩一个人。可怜的女孩苦苦地在星球上支撑着,却还相信她的爱人一定会来找她,一定会记得她的守望。新总统不停派人来暗杀她,但无一例外地被她解决掉。当来时的食物吃完后,她迫不得已开始吃人肉。”
“可是她等到了什么呢?一个已经腐化成权力走狗的勘察官。”
“春雯,为什么……刚才我明明吃了你亲手做的菜啊!”“它的味道早就被你的药剂掩盖了。”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引以为傲的习惯是一道多么荒诞的桎梏。
“我们都是过河的兵。动手吧。”
“春雯……”
“这不是你最重要的任务吗,秋虹!”
随着枪声而无限胀开的我,如同幽灵一般,飘游到最初的餐桌前。“革命联盟的任务完成了。”想到这里,我的心一跃而起,然而在下一瞬,它又忽地陷了下去,宛若堕入最深处的沼地——桌上摆着已经残余的饭菜。我抓起一把,细细地咀嚼,体验着这份悲哀的温存。
我身如此不堪,可悲可弃。其声凄厉,其音纷乱人心……

从小时候起,我就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听到别人听不见的奇异之物。他们在我耳边发出骇人的谰言,我被吓得不知所措,可其他人却根本没有注意到。也是因此,我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渐渐地,非议、排挤、疏远成为了我生活的主基调,直到最后化为孤独……
老实说,我真的很想摆脱这该死的能力!看到的越多,受到这个世界的恶意和排挤越多,对生活的绝望也多加一分。若是失去这份能力,就不会有如此的绝望了吧。我看着窗外,又低下头,今日的太阳太过灼眼,不适合欣赏。
“铛——铛——铛——”
山海下的古钟里又传来如同塞壬般惑人的蛊语。我在晨曦之中,再次看到了那个反复浮现的黄昏:残阳殒落,身经百战的将军遍体鳞伤,破碎的铠甲上插满了破碎的箭矢,他凭着一支盘龙戟勉强地站着,颤抖的手似乎轻抚着谁的脸庞。旁边似乎还有身着白衣的少年死死拉扯着那个模糊又熟悉身影。
对了,我还总能听到了一句勾起我好奇心的话。

晨曦暮钟

浮世万物皆有其灵,以其璨璨隽美者为上,常引异事为人间所不解,故作此篇以记一二。

奇华志

文/枯桐残凤

“若是想要知道答案,就跟着钟声的方向,去往已经化为残迹的山海之下吧,山海之下的敲钟人永远在那里等着你!”
但人们说,那里没有什么山海,更没有什么门,只是一片平平无奇的空地。只是原来的大人们不让我们去那里,说是那原来是个乱葬岗,晦气的很。
可是……可是,我真的看得见,那是云雾缭绕的,是水流激荡的,是锈迹斑斑的。甚至还有一个始终身着白衣的敲钟人。
不行,我不能再这样下去,我要改变!我要让当下的生活充溢它应有的色彩!
勇敢的想法在我脑中不断盘旋,直到最后,想法终不止于想法。纵使阳光刺眼,我亦选择与之直视。随意收拾一下后,我鼓足勇气,出发了。
许久,我终于穿过了山海,大口喘着粗气,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当我抬起头时一瞥,果然是身着白衣的少年敲钟人,不过更令我惊异的是,他和黄昏中拉着某人的少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慵懒的少年身着一袭白袍,倚着古钟,眼眸微闭,唯余卷翘的睫毛似有似无地颤动,那赤红色的唇犹如五月的凤凰花,璀璨且动人。
不知怎的,我那古井无波的心竟然被眼前的少年掀起些许波澜。是熟悉的人……我……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
  

“原来是叩访者啊!”少年睁开眼,凤眼微垂,那是夕阳余晖中流转的哀叹,他微步轻移,来到我的身旁,一缕一缕把我散乱的发安放好,“萱,你又要来听自己封锁的故事吗?”
“你,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自己封锁又是何意?”莫名的晕眩直冲我的天灵盖,尘封的记忆在初阳中遨游。但有一点我能隐约猜到,只有听完故事我或许才能摆脱这该死的能力,才能让生活归于平静。
我下意识地点点头,面前的少年不再陌生,而是有一种故人的感觉……
他是……呼之欲出的名字却久久凝滞在嘴边,我还是想不起来……
少年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他自顾自地走到古钟的旁边,似乎要开始什么神圣的仪式。
“未来的声音不属于现在,过往的残响却能绕梁至今。”少年叫我站在钟下,随即猛地一敲击,“萱,请你忍受钟鸣暂时带来的苦楚,很快,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了!”
钟鸣声持续了许久,终于在我快要忍受不住的时候停下。我睁开眼,才发现古钟工巧精致,但却染有朱红色的痕迹,上面还刻着两个被时间磨蚀的残字。只是靠近它,我就会有一种无名的悲伤涌上心头,极致的苦涩在喉咙里撒泼打滚,全然赶不走……与此同时,我的脑中也增加了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我转头,那个白衣少年还在身边,只是似乎与之前有所不同。变得没有初见时那么沉稳……甚至有些青涩的感觉。就连时间都从清晨变成黄昏。
只见他无可奈何地摇头,眼里也有一种说不上的情绪在波动,“最后再向你确定一次,真的要打开尘封的记忆吗?”
心中的绞痛越发剧烈,悲伤到难以言喻。即便如此,我还是强捂住胸口,很勉强地点点头。比起平日旁人背后的非议,现在的痛苦不及万一。
“开启吧,尘封于过往的残迹!”
厚重的钟声再次响起,本就精神虚弱的我彻底晕了过去。当我醒来时,却发现天色已晚,自己正身在军营的卧榻上,外面歌声四起,并不像打仗的样子。只是,为何眼前魁梧的男人是如此悲痛?  
“大王!”我不知怎的,就直接握住他的手,“如今可该如何是好?”
那位被我称为大王的人没有回答我,只是一个劲地叹息,还在说着一些我不明白的话,“那是楚地百姓的歌声么?难道连楚地的百姓都已经被他征服了……”
“大王……”
男子深吸一口气后,忽地起身,高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又一挥手,一个身着白衣的少年随即出来。
是他,为我鸣钟之人!

“遵命,大王!”白衣男子受命后,一手拉起我,就往营帐外飞奔而去!

“火绒,带她离开这里,不许任何人伤害她!”

我不知为何会生出许多的心痛,根本不想离开他的身边,甚至……甚至是想就死在这里就好。为什么?
当我被营帐时,我最后看到那位被我称为“大王”的人。他背对着我,身体仿佛在颤抖。他是在哭吗?
那位白衣少年身形矫健,闪转腾挪间就已经把我带离了营地。我这才看清,营帐周围根本没有千军万马,不过是些许士兵在那里生涩地唱着楚地的歌谣。但大王的士兵已经四散奔逃,如果我现在回去告知,兴许还有反抗的希望!
我赶紧拉住他,让他停下,“我命令你,带我回去!”
少年停下了,他转头看向我,“大王只命令我保护你,没有下达其他的命令。恕属下不能从命!”
我气得说不出话来:这个死脑筋,难道多让一个人活下去不好吗?
如今还有机会,我一定要一试!
我不再犹豫,径直朝着军营的方向跑去。他愣了一下,也随即跟上我。
但战争的败局绝非我一人能够改变。当我回到军营时,天已经快要大亮,所有人都不在了。我四下望去,才发现大王已经带着一支队伍从南面突出了重围。
站在远处,我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王是何等身姿矫健。他骑着骓为将士殿后,长枪一扫,围追堵截的敌军便如一茬茬麦被割倒,枪尖一挑,便是一条人命殒没。

可即便如此,本来冲出的队伍仍旧在不断减少,大王身上的铠甲有了几处裂痕,脸上也划出几道血迹,就连本来烁烁有光的眼睛都变得黯淡——他是已经不想活下去了么?
不对,他现在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这才想起自己来到这里的目的:我来这里乃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法子,可没必要生出这许多不忍。
这时,身旁的那位少年仿佛又变回了之前见我的模样,他盯着我说,“如果想要摆脱如今的困境,就安心看完他和曾经的你的故事。我记得你当年说,若是我以后后悔了,就把过往的轨迹再经历一遍。然后再做选择吧……”
我还真是会给自己挖坑!
罢了,没时间可浪费!我一步上前,朝着大王的方向飞奔而去。
一路上,大王且战且退,斩下敌将无数,当真挥斥八极,无人可当。每斩下一位敌人,我的记忆就充实一分。但过往的记忆如同伸手不可及的霓虹,可见而从不曾真实拥有,它们涌入我们脑中,我却仍旧不能连点成线,只有一团令人眩晕的糟乱。
直到最后,他终于在江边停下,敌军则在五里之外虎视眈眈地围着他。随行的将士已经尽数殒没在路上,他身负二十多处伤,可依旧顶天立地、傲视睥睨。

无名的悲伤不断涌上心头,我轻抚脸颊,已经被泪水打湿。我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如此悲伤?但嗓子里是抑制不住的苦涩,似乎的确是要哭出来了。
忽地,我被那个白衣少年猛地一推,直接到了大王的面前。错愕之余,我一把抱住了他。
“大王!”
“虞姬,你怎么来了?”本来已经释然的汉子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紧紧地抱住了我,“对不起,是我拖累了你!你本该嫁得一良人……”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温热的液体不时滴落在我的脸上。他这是哭了吗……
“妾身能遇到大王,是妾身三生有幸!妾身能与大王‘生同衾,死同穴’已经是无上感激了!”
听到这话,他一把把我拉开,眼中满是杀戮后的疯狂又或者是最后的担忧。他拼命地朝我摇头,“不,我要你活下去。哪怕不择手段、不计代价。我只要你活下去!”
他低下身,随手采下一朵艳美的红花戴在我的头上,“这花娇艳可人,和你一般无二,不如就叫它虞美人吧。”
就在此刻,我想起来了,我全都想起来了!所有的回忆都不再是断片。那时的我想要自尽他却不允,他当时也曾对我说过:我从不求生同衾死同穴,我只希望你好好活下去!

我愣住了,呆呆地看着他向渔夫嘱咐几句后把我放到最后的渔船上,看着他把良骓送给那个渔夫,看着他让白衣少年与我一同上船。
“虞姬,请代我好好地活下去!”他最后一次看向我,深情的眸子绽放着最后的微光。他笑了,然后转头而去。一手扔下自己的长枪,拿出随身镶有龙纹的宝剑……
“不要,大王!”我伸出手想要止住他,我不能让他就这样离去。可我却被白衣少年死死抓住,完全没有办法。
一时间,血洒乌江,那位顶天立地的大王倒下了。我哭喊着想要阻止这一切,但终究是无法与历史的轨迹相抗衡,只能被船带去了彼方。
就在船即将到达彼岸之时,世界开始扭曲、崩塌,所有的一切都在破碎。几近致命的眩晕感和撕裂感让我觉得自己就要死亡,我彻底痛晕了过去,但所有的记忆都归于原点……那些痛苦的、幸福的、绝望的都没有被遗忘,回到了脑中。
当我再次醒来时,我回到了黄昏的古钟前。我轻抚着它,一点一点把后面的故事轻声吐露。
后来,我被白衣少年带到了一口古钟前。他问我有什么对于大王的愿望,兴许他有能力为我实现。
他应允了我,随即拿出一个匣子。打开一看,是一坛血。他告诉我,那是大王养他而消耗的精血。

他将血洒在古钟上,又把大王给我戴的花取下,换成了一株忘忧草,嘴里念道:“应汝所许之愿,赐汝通天之眼。汝将不死不亡于此世,看尽人间精妖鬼怪,并在再次见到他时一同坠入轮回。自此,汝将忘却与大王所有之记忆,并以‘萱’之名行游世间。”
我答应了,随后陷入无止境的生命在这苍茫人间徐徐而行。见识了人间各种冷暖情谋、牛鬼蛇神之事,唯独没见到大王的魂灵,这些时断时续的记忆终随着时间沦为虚无……可到了如今,我却连自己最初的目的都忘却了,实在是可笑至极!
忽地,白衣少年走到我的身边,柔声问我:“想清楚了吗。曾经,你到这口古钟前共九次,每一次你都选择了洗去之前的记忆,继续在人间前行。那么这一次你要做出何种选择?”
我没有回答他,只是继续轻抚那口古钟。它也不再是曾经的它了,时光磨蚀了上面一切,那些血迹也被我随手一扣就掉下,在风中化作虚无。
“活下去,我要你好好地活下去!”大王临行前说的话又再次在我耳边盘旋不止。
好好地……活下去!这是他的期待,亦是我的渴望,我要让自己的生活归于它本该的模样!
我起身看向白衣少年,“我……选择放弃。”

放弃?他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脸上满是疑问,就差脱口而出的“为什么”。
我取下别在头发上的忘忧草,轻轻放在钟上,“过往的残响却能绕梁至今。同样的,过去的残响也不该过分扰乱当下的轨迹。当年作出的选择亦是如此。人啊,总是要活在当下的!”
少年讶异得说不出话,随后又从山海下摘取一朵绣球别在我的长发间。
“你说得对,当下的光明与希望不该被过去过分牵绊呐!”话音刚落,他消失了,连同着古钟、山海、黄昏乃至过去所有存在的事物一齐消失。但有一样没有消失,就是曾与大王有关的记忆以及头上的绣球。
就在这时,天空中传来一段话,“尘世万物皆有执念,雪绒花吸收天地万物之执念而生,于偶遇勇士时化形为通天之精,自名火绒。待勇士殒没,即沉溺过往中不复自拔。与之立契者会在回忆中迷失自我,或有毁契,则浮生始于当下,执念归于尘土,火绒化为飞灰……”
再一晃眼,我正在大人们所说的乱葬岗前。如是一来,我轻轻跪下身子,向那些死去的亡魂致意后,踏着一抹熹光,伴着漫天的绣球花瓣,粲然离去。

作者有话说:这是枯桐第一次尝试在社刊上发布连载文章,还是有些紧张的。《奇花志》系列是一个单元剧风格的故事,错过中间任何一篇都不会影响阅读,请安心食用,真心希望大家喜欢!

(未完待续)

文/ 张雯

夏天的夜晚,蝉鸣声此起彼伏。紧邻着日军侦查处的旅店里只有一个房间还亮着灯,在漆黑的夜里显得格格不入。
一个看起来半醉的日本军官走进了这家旅店,打破了夜里的宁静。
“给我——来——一间房。”半醉的军官摇摇晃晃,口齿有些不清,但汉语却是出乎意料地标准。
“您要哪一间?”店家毕恭毕敬,不敢马虎。
“就还亮着灯的那间旁边的。”
“好嘞!”店家喜出望外,为遇到如此少事、不发难的军官而庆幸。
“砰砰砰!”门被敲响了。
房间里的女人猛地抬起头,迅速把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塞在桌子下面。然后她起身迅速整理好妆容,将门半开。
“先生,您找谁?”
“哟,我走错房间了。不过小姐既然这么问了,那就是找你了。”

日本军官不由分说,推门而入。他环视了一圈,看似十分随意地坐在了桌子旁。女人的手放在自己的腰间,站得笔直。
“紧张什么,”军官用手指敲击着桌面,“附近只有这个窗户还亮着灯,可不就是等着我来呢吗。”
“让您看着不舒服是我的不是了,”女人的手始终没有从腰间挪开,“我这就把灯灭了,您也回房间早些休息吧。”
“不急,不急。”军官点起一支烟,吐出一口白色的雾。“我早些休息有什么用呢——反正侦查现在也用不上我这种实地排查的啦——闲人一个罢了。”
“您此话怎讲?”女人瞬间有了兴趣。
“还不是用更好的设备把我们淘汰了呗——新进的电讯侦查车,听说那玩意儿准得很呐。”
“那——真是太不厚道了。”
“谁说不是呢。”军官磕了磕烟灰,“你这灯真是太亮了——即使我不来早晚会有别人来的——你应该庆幸来的是我这么一个好心的军官,不然可能就不是聊聊天这么简单啦。”
“那我还真是要感谢您呐。”

“客气客气,”军官摆摆手,“不过也多亏了这先进的玩意儿,省了不少力气呐。用这玩意儿抓发电报的共党,真是一抓一个准。这会儿估计他们又在抓人呐。”
“晚上也不休息?”女人有些紧张。
“晚上抓人抓得最多,最容易立功啦。”军官又吐出一口雾,有些惆怅,“这些想立功的人真是太疯狂了,听说今天连侦查处也要查呐。”
“自己人也要查?”
“嗯——更确切的说是侦查处周围吧,”军官用手敲了敲桌子,“就比如现在这个旅馆。”
“这有什么好查的,不过是几个往来的客人罢了,还要让军官费心。”
“这不是有人举报灯下黑嘛,说你们狡猾的中国人借着侦查处每天发电报的当口传消息咧。”
“是,是。”女人应和着。

“时间不早啦,”军官看了看表,“估计侦查车快排查过来啦,我得回去休息了,明天一早说不定就有新的人抓进来啦。”
军官敲了敲桌面,起身,走到门口,“小姐赶紧换一个旅店吧,这里蝉鸣声吵得很呐,要不是我明天一早要去侦查处,我才懒得住在这里哩。”
“谢谢您的提醒。”女人微笑着回答,“您汉语讲得这么好,您不是日本人吧?”
军官没有回答,打开门走了。
在夏夜的一片蝉鸣声中,女人提着一个巨大的箱子消失在夜幕里。
女人走后,旅馆灯火通明,蝉鸣声被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打碎——日本的侦查车,来了。

读书敏求记

昔贤刘囿斋尝作《尚友书塾寄存书记》,略论读书之短长,谓“一书之内,片纸为累,无当以饭,弗论裁衣,然世之好事者,争竞饼金沽藏,其必有故”。余读竟,感之深婉,乃山寨之而为是文,聊抒心中霍霍所失,发庶几惶惑之志焉。

余自总角读书,始不解墨香,颇以之为苦役。尝栖之僻所,没于田亩之间,友飞鸟,食野蔬,自娱自乐,无复赴学堂。母斥之曰:“尔不读书,将事圬墙乎!”遂尽所能,恪守母命,已而欣得读书之趣而不自知。
时囊中羞涩,乃悉出家中破铜烂铁而易《三国》《红楼》《希腊古典神话》诸什,进而稍染藏书之癖。然少年无为,难以自立,既乏购书之资,且无计觅藏书之所,癖虽偶有犯之,奈何所得有限,终不能以藏书者自居。洎越而立,忝列高校讲习,衣食之外,束修所入尚有盈余,则尽出之而换坟典,以充斗室之居。未几,书癖遂深,伤及脏腑,世间更无药可医。

文/

耿晓辉老师

然读书之人,岂患书夥,唯患不尽知书,此所谓庄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之叹也。余本性拙智短,比之庄生,万不及一,惟缘督悟道既久,于书中三味,微有所得。又罹藏书之癖,复有异趣,不喜与他人苟同,故差可约略言之。
世有藏书之人,尤重简册装帧,举凡长编巨制,饰以奇木香檀者,虽价可比金银,亦购之无限。又有竞买版本或名人题签者,争价奇货可居,偏求普罗所无,商家效此,推限量仿古董,以致鱼目翛然混珠玉。余深恶此二者也。夫书之为物,不似优伶之容,丽者决胜千里,次者偃旗息鼓。世之谓好书,贵在以情传情,以知传知,伏草蛇于当今,延灰线于千古,知音所及,异代同悲,交心之付,天人共恸。余谨以此为据,读常见书,读易得书,而厌生僻奇诡之书。

世又有广受众宠之书,其浅薄拙劣,故弄玄虚,炫以逗比之辞、挠人之技,以娱愚人耳目之欲,而情知俱无,是余又深恶之也。故余亦于常见、易得书中披捡稀见、难得之货,宁得一纸之薄,不贵千张之说、万人之悦目也。或问于余,“谚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汝读书不求一乐,而趣从何来?”余亦不假思索而谓之,读书之趣乃在“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为一瞬”,千古洞玄,得以书知悉,新知疑窦,待自书中冰释。黄金屋者,非谓黄金垒壁而居,是谓知识无价,传之不易也;颜如玉者,非谓美女盈门傍户,是谓知音难求,吾侪不孤也。
故余藏书,颇类文雅之疯狂,且嗜古如命,广为搜罗,斗量之屋,古意良多。然四部之内,经史繁缛,子集为滥,欲求其全,未如择要备之。今之出土文献而未及出版者,亦不求千金难得之孤本,但求影印复本而已矣。至于西文译著,读则购之,随读随购,久之遂有积藏,则不得不分出轻重缓急,有凡裨益于所学,急需参考者,方购之无虑,余者乃无复苛求。虽是,书愈购愈多,仍不免丢于墙角,掷之床下,以致居所零乱,无以下脚。既读之不便,又难于查找,乃仿图书馆之制,以别出门类,读之遂便,所获日多。

书屋既成,爰有访客,欣然之余,复出绿蚁红泥,咸皆备置。已而三巡,客戏之曰:“读书伤身,尔且慎之。往古之时,小人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国,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吾观汝之藏书,车载斗量,大有以身殉书之嫌,可以不慎乎?”余乃莞尔以应:“啧啧,此言似是而非,境界不同,岂能一之?人生在世,本就若浮萍,惟暂寄世间,爱人、爱乡国、爱真理之藏,以爱筑身,以身立行,岂能两分,谈何殉也?兄见大厦将倾而不立危墙,兄之情性也,仆见大厦将倾攘袖而挽之,仆之情性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何须更作分别,世事如此而已。况人人冥冥中自有以孤光自照,表里俱澄澈、肺肝皆冰雪之气度乎!”
言毕,余与客皆睡去,然学问相长,论道宇内,亦无负光阴。于是,乃梦待晓烹茶,弦续前情,一时蝶化坐忘,宛若“吾丧我”。
辛丑三月三日记于看丹桥畔

——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郑伊婷

南湖之畔,红船摇曳
镰刀,割裂了历史的黑暗
锤头,砸碎了落后的铁门
破碎,修补;沉渊,托起
只因爱上了朝霞的颜色,再多的苦难也会慨然选择
南昌一枪响,手握长缨缚苍龙
井冈烽烟起,星星之火势燎原
万里长征路,雄关漫道真如铁
抗战十四年,豪情万丈挺脊梁
窑洞土黄,指点江山谋篇章
三大战役,卷起残叶肃秋霜
苦苦追求,披荆斩棘
情洒西柏,霞映北京
红旗猎猎,舞动九天霓裳
不负英雄,由是换了人间

抗美援朝,敢战名扬
一化三改,坚定走向
两弹一星,底气铿锵
春天故事,绘就蓝图
经济发展,高歌猛进
奥运一梦,文体开花
新时代的画卷,得一妙手伸延
蓝天绿水青山碧,转变发展新航向
脱贫攻坚力摘帽,齐奔小康笑声扬
东风快递使命达,军民团结山河固
上可揽月下捉鳖,遥天巡航社稷安
兴利除弊刀向内,腐叶飘零根更固
病疫突来齐抗战,党员先上民为本
命运与共济天下,一带一路倡共享
锦绣河山,织出满目琳琅
国泰民安,收获四季丰穰
100年的风雨漂泊
100年的历史激荡

100年的波澜壮阔
100年的壮丽篇章
硝烟一浸,难掩岁月沧桑
跋山涉水,铸就世纪荣光
回首过往,全是荡气回肠
百年一首长诗,读得热泪盈眶
百年一个信念,已将未来照亮
大江东流,浩荡谁能拒?
康庄同俦,宇内尘已清
生逢其时,躬逢今朝盛
与有荣焉,幸甚至哉尔
热血也如潮涌,时时滚滚滔滔
吾道终行九域,捐躯铸就辉煌
丰功伟绩耀千秋,百年大党寿永昌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

嘀嗒编辑组小日常之

国宝的诞生

“其实度过秋天最好的方式是与你坐在一棵桂花树下,每落下一朵小小的桂花,我们就互相交换一句话。等到花落尽后,我们的头上都沾满了黄色的星星,再与你共赴寒冬看雪。”

你好呀,很高兴我们又如约见面啦!
在这本小册子里我们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我们开启了作品的连载
我们升级了排版模式
我们尝试唠一唠我们编辑组的小日常
......
我们尽力装点这个花房
只为与你共将回忆珍藏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意见欢迎致信邮箱:
guanhu_1314@163.com
同时我们也期待您的来稿
《嘀嗒》第三期预计12月初与大家见面~
敬请期待!

点个赞呗~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