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海外安全2023年第1期_副本

其他分类其他2023-09-14
102

中国海外安全

2023年第02期

主办: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中海安(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  近期全球安全形势与地区风险分析

◆  全球涉华安全事件

◆  全球恐怖主义追踪

编制说明

中国视角·海外安全 

Chinese perspective, overseas security

    《中国海外安全》是由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组织编写,与中海安联合发布的连续性内部刊物。
    《中国海外安全》定期发布中国海外安全风险与海外利益保护领域的相关学术成果、实践发展、活动新闻等资讯,致力于打造优质的学术与实践交流载体。
    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China Overseas Security Research Institute,COSRI)是主要从事中国海外安全风险与海外利益保护研究的新型智库。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旨在推进以下领域的学术研究发展与实践成果转化:中国海外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全球安全资讯挖掘与应用等。
    中海安是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安全服务专业运营商,以“护航中国海外利益,引领安全服务行业”为使命,坚持贯彻“安全研究、风险咨询、安保应对”三位一体思想,长期致力于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库建设,深耕国别研究与信息服务。多年来,中海安集团业已成为中国海外安全数据信息共享分析研判的“服务器”,国家政府部门、各类涉外企业在海外安全领域决策咨询的“智囊团”,海内外安保应对交流对接的“直通车”。
    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与中海安首创并定期发布的重要学术成果包括:《中国海外安全风险蓝皮书》、世界各国(地区)综合安全评估和预测指数、中国海外安全风险与利益指数、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信息系统等。
    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与中海安热烈欢迎各界有识之士与我们携手努力,共同研判中国海外安全风险领域的新形势与新挑战,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提供更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

本期《中国海外安全》编委会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编写成员

陈  岳
方长平
谢 军
崔守军
韩爱勇
李志斐
刘 乐
蒲 俜
唐 钧
文 晶
尹继武
赵 军
白婧贤
王双玥

施忠华
戴长征
陈绍锋
韩冬临
李志永
刘若楠
任远喆
王洪一
项佐涛
余忠剑
赵可金
高 密

戚 凯
刁大明
黄日涵
林民旺
刘铁娃
苏 畅
王俊生
徐正源
翟 崑
周丕启
梁 捷

齐 放
高尚涛
金晓文
蔺 睿
刘 旭
孙德刚
王 伟
许勤华
张发林
左希迎
屈航先

方光明
顾 炜
李 巍
凌胜利
彭 云
孙恪勤
王星宇
杨丹志
曾向红
田思瑶

(成员名单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

海外安全通APP

中海安公众号

联系方式:

邮       箱:info@cosri.org.cn

电       话:+86-10-59105966

contents

中国海外安全风险地图

01

01

专家点评
近期全球安全形势分析

02
02

02

03

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
全球涉华安全事件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5
05
07

04

安全追踪与预警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22
22
26

中国海外安全风险地图

01

1

专家点评

02

专家点评-近期全球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BCEL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蔺睿
   近期,世界多地区形势维持基本稳定,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出现,传统地缘安全仍然紧张,多地武装冲突悬而未决,恐怖活动仍然猖獗,粮食危机凸显,供应链中断风险上升,需予以警惕并做好防范应对。

地缘政治局势紧张

    如今全球有100多起武装冲突正在进行,既包括国家间冲突的升级,也涉及国内的政权动荡风险。一是俄乌冲突长期化。俄乌冲突自2022年历经18个月,依然深陷僵局。冲突背后的大国力量角逐,不仅加剧了地缘政治格局的分化,美俄关系的破裂,欧盟的战略自主遇挫;也对地缘经济格局造成影响,尤其是俄罗斯的经济韧性超出西方预期,欧盟反遭全方位制裁的影响。截至目前,俄乌冲突的劝和促谈进展缓慢,冲突的长期化趋势进一步凸显。二是苏丹武装冲突持续蔓延。苏丹(政局)持续其可怕的自由落体,武装冲突导致该国的人道主义局势愈发严峻,国际移民组织表示,苏丹的人道主义局势已转变成一场“全面灾难”,四百万苏丹人流离失所。快速支援部队(RSF)和苏丹武装部队(SAF)的外部支持者,继续通过苏丹代理人相互争斗,并破坏建立一个推动和平的统一外交阵线的努力,进一步助长了苏丹冲突。三是尼日尔军事政变。继马里与布基纳法索之后,尼日尔成为萨赫勒地区三年来又一个遭军事夺权的国家。蒂拉贝里、阿加德兹及迪法大区等地恐袭事件多发,造成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当

地局势背后有大国博弈的成分。法国原本在萨赫勒地区拥有绝对影响力,但法国介入未能解决安全问题,引发当地民众不满,给其他大国介入当地局势和保持军事存在创造了空间。四是刚果(金)国内动荡。刚东地区北基伍省、南基伍省、伊图里省等地安全形势持续恶化,首都金沙萨及周边省份安全形势亦不容乐观。刚东南部科卢韦齐、卢本巴希、利卡西等地抢劫、盗窃等恶性治安案件仍呈高发之势。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仍存在多重下行风险,包括通胀持续、金融市场重新定价、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债务压力加重等。今年6月,世界银行预测,2023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1%,而2022年这一数字为3.1%。一是多国通货膨胀率依然“居高不下”。通膨高企并持续对经济风险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如:欧洲的利率已达到至少15年来的最高点。这导致需求降低,借贷成本高企,使得债务困扰或违约成为首席风险官的切实担忧。二是美联储持续加息负面效应外溢。持续加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金融系统压力增大,原本就沉重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加剧,这将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外溢效应。美

联储大幅加息还推升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偿债成本,加剧其资本外流风险,进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经济下行风险增大。三是全球债务风险上升。对企业而言,利率持续升高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在高利率环境下进行再融资,这或将引发全球企业债务违约潮。近四分之一的首席风险官表示,今年的债务问题“极有可能对其组织造成严重影响”。

选择逐渐流向成本更低的国家。此外,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也会对农产品和原材料的供应造成了影响。地缘政治风险、能源成本上升和气候变化也进一步加剧供应链浪费的危机。

近期全球安全形势分析

02

3

2

供应链不稳定加剧

    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紧张局势和地缘政治风险也对供应链造成了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关系越来越不稳定,这将对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8月发布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GSCPI)为-0.9,连续6个月低于0。这意味着需求下降导致可供运输的货物减少,供应链的供求平衡被打破。一是西方国家的“去风险”将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拜登政府签署行政令限制对华高科技投资,这将会扰乱全球供应链安全。全球产供链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随着“去风险”政策的落地,将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二是燃料能源等关键资源的供应中断极有可能。如:受气候影响,巴拿马运河航运成本上涨,并开始限行,或将导致能源、农产品、基础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抬升,进而加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全球通胀。三是产业链下游国家面临制造业危机。美西方全方位制裁对全球地缘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能源、粮食供应紧缩和价格波动一度使很多供应链下游国家出现困境。由于能源成本上升,欧洲制造业外流,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如越南的制造业开始面临新的危机——发达国家的进口

国际恐怖袭击增多

    全球反恐形势面临挑战,部分地区恐怖组织甚嚣尘上。一是极端组织达伊沙及其附属团体在非洲部分地区持续扩张。达伊沙组织的暴力和威胁程度不断增加,仍然令人深感担忧。达伊沙在萨赫勒地区的附属团体正在变得越来越自治,还加大了对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的攻击。二是南亚地区恐怖组织活跃。阿富汗约有20个不同的恐怖组织存在和活动,再加上塔利班事实当局采取镇压措施、缺乏可持续发展、人道主义局势严峻,对区域内外构成重大挑战。7月30日,巴基斯坦开普省巴焦尔部落区一政治集会现场发生炸弹袭击,已造成至少54人死亡、83人受伤。极端组织达伊沙已声称对爆炸事件负责。联合国制裁《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委员会(ISIS)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巴基斯坦塔利班(TTP)和《印度次大陆基地》组织(AQIS)可能合并。2023年8月13日,一支载有23名工程师的中国企业车队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达尔地区遭到袭击。三是北欧面临恐怖主义威胁。在瑞典和丹麦,一些小型团体多次纵火焚烧或亵渎《古兰经》,这引发了伊斯兰群体的愤怒和抗议。瑞典政府8月17日宣布,将国家恐怖主义威胁级别从3级提高到4级,这是自2016年以来瑞典政府首次将国家恐怖主义威胁级别提升至这一水平。

近期全球安全形势分析

02

    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并面临多重冲击。一是俄乌冲突导致的粮食供应短缺。俄乌冲突一度导致非洲、中东和亚洲多国粮食和能源供应短缺、价格飞涨、通胀飙升。乌克兰官方表示,受冲突影响,2023年乌克兰的粮食产量有可能下降50%。非洲开发银行指出,俄乌冲突导致非洲大陆出现约3000万吨谷物短缺。二是气候变化造成的粮食生产问题。厄尔尼诺现象周期性再现引发极端天气,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可能由此引发自然灾害,会造成粮食减产,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农业活动缺水,加剧全球粮食危机。三是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黑海粮食运输协议中断,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粮食供应链再一次面临断裂的风险。自去年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对粮食实行出口限制的国家已由3个增加到16个,印度禁止大米出口将导致全球大米价格飙升,并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在大多数主要经济体中,粮食价格都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九世纪末以来最强的暴雨。持续的季风暴雨给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带来灾难。根据联合国人道协调厅的信息,近一个多月以来,该国已有近180人死于洪灾。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和能源安全都面临威胁。三是厄尔尼诺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全球灾害数据平台显示,2023年1月到8月24日,全球范围内的野火灾害有366次,洪涝灾害157起,地震灾害134次,受灾人数高达14176.85万人。受高温天气影响,美国西部、南部多地山火肆虐,其中夏威夷山火正式成为美国现代史上最致命的山火。
    综上,近期全球安全形势总体趋稳,但受到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都面临冲击,国际恐怖活动增多,粮食危机与气候问题也进一步凸显。未来一段时期,上述风险仍将持续。

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

03

5

4

气候危机愈演愈烈

粮食安全问题凸显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警告,全球温升一旦突破“气候临界点”,气候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将大幅上升。一是极端高温天气出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全球已经从“变暖时代”,走入了“沸腾时代”。2023年7月已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农业、服务业和建筑施工等行业因室外温度太高而无法作业,劳动生产均遭受负面冲击。二是全球多地爆发洪涝灾害。区域极端强降水引发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7月莫斯科遭遇了自十

    “海外安全大数据库”涵盖安全风险、投资风险等,并设有专门的全球恐怖主义大数据监测模块。“海外安全大数据库”实时动态更新,涵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各项安全风险及投资风险分析指标,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公共安全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双边风险等大类。
    截至2023年8月31日,中海安大数据库共采集80738条安全数据,事件类型包括恐怖袭击、战争与武装冲突、政治动荡、武装绑架、群体性事件、治安犯罪、事故灾难、民族(种族)宗教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
    基于所采集数据,中海安信息中心团队编制以下数据分析报告。

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

全球涉华安全事件

    根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7月1日-8月31日,共采集38起境外涉华事件,其中治安犯罪事件33起,事故灾难3起,战争或武装冲突和失踪事件各1起。涉及国家包括挪威、塔吉克斯坦、安哥拉、津巴布韦、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各类型安全事件数量分布如下图:

    该时期内涉华安全信息共涉及17个国家,包括:越南、巴西、柬埔寨、泰国、尼泊尔、安哥拉、加拿大、南非、阿根廷、韩国、新西兰、乌克兰、利比里亚、菲律宾、津巴布韦、挪威和塔吉克斯坦。相关安全事件共造成中方人员7人死亡,31人受伤,7人遭到绑架,1人失踪,另有39名中方人员因涉嫌从事违法犯罪行为而被当地警方逮捕。

涉华安全信息数据统计

图 1 全球涉华安全信息类型分布

重点安全事件整理

1.泰国一载有中国游客的巴士在罗勇府翻车 致27伤
    当地时间7月9日下午,泰国一辆载有20多名中国游客的旅游巴士在从罗勇府沙美岛前往芭堤雅的途中发生翻车事故,造成27人受伤。事故发生时正在下雨,路面湿滑。
2.一华人在美国纽约遭暴力袭击受伤
    美国东部时间7月16日晚21时30分左右,一华人男子在美国纽约皇后区法拉盛缅街和北方大道交叉口遭遇暴力攻击。据报道,该名男子是在长椅上被一群其他族裔年

全球涉华安全事件

03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7

6

轻人无故攻击,导致耳膜出血。
3.中国驻敖德萨总领馆附近发生爆炸
    当地时间7月20日,乌克兰敖德萨州敖德萨市的中国驻敖德萨总领馆附近发生爆炸,冲击波震落了总领馆部分墙面和窗户玻璃。总领馆人员早已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4.一中国渔船在利比里亚遭海盗劫持
    当地时间7月23日,利比里亚附近海域一中国渔船遭海盗劫持。经过12个小时的追踪,利比里亚特种部队对渔船进行截停,海盗开火反抗,遭到利比里亚海军打击,多名海盗被击毙。特种部队最终控制渔船,解救被劫持的23名船员,包括6名中国人。
5.安哥拉罗安达省一华人公司遭抢劫
    当地时间8月1日18时50分左右,安哥拉罗安达省罗安达市kikuxi一华人公司遭抢劫,暂无人员伤亡。据悉,当晚,该华人公司一名黑人安保手持枪械带领6个黑人手持刀具共计7人抢走十几部手机和现金,在中国人做饭时间段控制所有人并对其进行殴打索要钱财,所幸没有人员伤亡。随后,警方追回2部手机,犯罪团伙逃跑。
6.津巴布韦哈拉雷一中国人营地遭抢劫
    当地时间8月6日晚,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市北部Marlborough区一中国人营地发生抢劫事件,5名持械歹徒砍伤营地内一名津巴布韦籍员工并抢走2万美元现金。
7.瑞典一中国旅行团乘坐的大巴发生自燃
    当地时间8月12日,一国内旅行团乘坐大巴车从瑞典哥德堡开往挪威奥斯陆,途

中大巴车发生自燃,所幸车上43人无伤亡。
8.一载有中国工程师的车队在巴基斯坦遭“俾路支解放军”袭击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8月13日,一支载有中国工程师的车队在由机场前往瓜达尔港的路途中遭“俾路支解放军”袭击。据悉,中方人员共23人,车队包含3辆SUV,1辆面包车,均有防弹措施。
9.安哥拉罗安达省一中企发生抢劫未遂案
    当地时间8月25日下午,安哥拉罗安达省Viana市Kikuxi工业园一中企发生抢劫未遂案,4名安哥拉籍员工监守自盗,所幸发现及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对策建议

    请海外华人和旅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状况,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前往治安较差地区、人员密集场所,尽量避免参与大型集会活动,不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在工作地、居住地附近发现可疑人员要高度警惕,如遇危险情况,坚持以生命安全为重,保持冷静,尽量避免与犯罪分子发生直接冲突。
    请在恐袭、冲突高发国家的中方人员远离边境地区和冲突区域,遵从安全人员指示安排,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对相关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切实增强海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防恐培训。务必提高警惕,听从当局的所有指令,出行前寻求专业安保机构的建议和支持。
    请密切关注、严格遵守中国大使馆、

领事馆发布的安全提醒,如遇安全威胁,请立即报警并联系使领馆寻求帮助。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2023年7月,中海安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信息系统共收集全球恐怖袭击事件540起,包括134起恐袭事件未有相关组织对其进行认领。恐袭主要发生地集中于南亚、西亚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共造成至少1064人死亡,701人受伤,涉及国家(地区)21个,其中巴基斯坦(201起)、索马里(96起)、叙利亚(93起)、阿富汗(22起)、尼日利亚(21起)、也门(16起)、印度(11起)、刚果(金)(10起)、布基纳法索(10起)和肯尼亚(10起)为发生恐袭最多的10个国家。
    全球恐袭涉及国家(地区)分布如下图:

全球恐怖袭击信息月度总览

2023年7月全球恐袭涉及国家(地区)分布(地图编辑软件:tableau )

    该月所统计的恐怖袭击事件中共涉及8种袭击手段,其中轻武器袭击为最常见的袭击方式,所有恐袭事件发生地均存在该种袭击方式,主要集中于巴基斯坦、索马里和叙利亚三个国家。轻武器袭击发生数量(346起)占全部数量65%,与6月相比减少18起。相较于其他袭击手段,轻武器袭击所造成的伤亡人数也占比最大,约占总伤亡人数43%;爆炸装置袭击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9

8

发生数量次之,共81起,约占总事件数量15%,主要发生地为索马里、巴基斯坦和叙利亚,较6月减少17起,造成170人,213人受伤。

恐怖袭击事件国家涉及袭击手段分析及所造成死伤人数统计图例:

7月每日全球恐袭数据变化统计分析

    7月恐怖袭击事件基本在12起-26起这一区间呈波动式变化,根据统计事件数量约18起/天,与6月相比,日均数据量持平。7月27日,巴基斯坦“塔利班”、“伊斯兰国”西非分支和索马里“青年党”分别在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索马里发动袭击活跃度提高,因此该日为恐袭数值为7月发生数量最多一天,发生27起。7月11日为轻武器袭击数量最大值,7月21日、27日为爆炸装置袭击事件数量最大值,分别为19起、6起。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11

10

相关恐怖组织袭击数据分析

    2023年7月,中海安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信息系统所统计的恐袭事件重点涉及的恐怖组织或极端势力8个:其中索马里“青年党”发动恐袭105起,巴基斯坦“塔利班”发动恐袭102起,“沙姆解放组织”发动恐袭62起,“伊斯兰国”相关分支发动恐袭58起,俾路支分离势力发动恐袭46起,“基地”组织及其分支发动恐袭28起,“博科圣地”1起以及其他恐怖组织发起恐袭128起。

(1)“伊斯兰国”相关分支发动恐怖数据分析 
    据中海安集团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伊斯兰国”相关分支7月发动的58起恐袭共造成至少151人死亡,106人受伤,袭击数量较上月有所下降,但死伤人数较上月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其中最主要的袭击手法为轻武器袭击和爆炸装置袭击。虽然最活跃的分支为“伊斯兰国”西非分支,但“伊斯兰国”沙姆分支造成死伤后果最为严重,其16次袭击共造成37人死亡,83人受伤。

“伊斯兰国”相关分支袭击手段及造成死伤人数图例: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13

12

    7月期间,“伊斯兰国”组织仍旧围绕各国军队及相关设施展开袭击,但相对于6月袭击次数有所下降。据统计,“伊斯兰国”官方共认领袭击31起,较6月(101起)相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现象。西亚北非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依旧是“伊斯兰国”最为活跃的区域,特别是尼日利亚、刚果(金)、伊拉克和叙利亚这些国家。该组织在尼日利亚的袭击数量占到袭击总数的31%。此外,根据统计时期数据,7月“伊斯兰国”西非分支发动袭击活跃度较前月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共减少11起。
(2)“俾路支分离势力”发动恐袭数据对比分析
    据中海安集团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俾路支分离势力7月发动的46起恐袭共造成至少37人死亡,36人受伤,袭击数量和死伤人数较上月均有所上升。其中最主要的袭击手法为轻武器袭击、爆炸装置袭击、狙击和纵火等其他破坏活动。7月期间“俾路支解放军”最为活跃并造成了最多的人员伤亡。
恐袭数据涉及袭击手段及造成死伤人数图例:

    7月期间,“俾路支分离势力”发动袭击较6月的44起上升了2起,变化并不显著。其中,遭受袭击最频繁的是俾路支省盖杰县、奎达县和阿瓦兰县,分别达到16起、6起和3起,占总数的55%。最活跃的组织为“俾路支解放军”和“俾路支解放阵线”,各发动25起、16起袭击,袭击目标依旧集中在巴基斯坦军队及警察。近期俾路支武装分子在该省频繁发动袭击,涉及中巴经济走廊项目(CPEC)地点可能会成为袭击目标。根据统计数据,当地时间7月15日中午12时,“俾路支解放阵线”战士在巴利达加利拦住了一家建筑公司从图尔巴特开往扎姆兰的卡车上的推土机,并纵火焚烧了两人。当地时间7月4日,“俾路支解放军”(Balochliberationarmy)组织成员在俾路支省喀拉特县加拉迪(Garadi)地区的袭击了一辆运载矿物的车辆,导致车辆受损。

重点国别(地区)分析

巴基斯坦、尼日利亚、伊拉克主要涉及组织分析: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15

14

(1)巴基斯坦
    2023年7月,巴基斯坦地区发生201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244人死亡,157人受伤。在该地区发动恐袭的相关恐怖组织为巴基斯坦“塔利班”、“俾路支分离势力”、“伊斯兰国”及其分支和其他组织。
    恐袭发生地点及影响群体人数图例:

(2)伊拉克
    2023年7月,伊拉克境内发生恐怖袭击事件8起,造成至少8人死亡,3人受伤。涉及的恐怖组织为“伊斯兰国”伊拉克分支。
    具体发动恐袭数据及影响群体如下图所示:

(3)尼日利亚
    2023年7月,尼日利亚境内发生恐怖袭击事件21起,造成至少105人死亡,多人受伤。涉及的恐怖组织为“伊斯兰国”西非分支和“博科圣地”。
    具体发动恐袭数据及影响群体如下图所示:

涉我动态

【中国】当地时间7月3日,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与正在北京进行访问的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尼古拉·叶夫梅诺夫会面,双方就加强军事领域的合作展开讨论。李尚福表示:“随着两国海军的合作交流逐渐密切,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日益加强。”李尚福希望加强各级合作,定期组织联合军演和巡逻,扩大专业领域的务实合作。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则强调,俄罗斯非常重视加强两军在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俄罗斯愿与中国保持密切协调,严格落实两国达成的共识,不断扩大各级海事交流。”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17

16

【新西兰】当地时间7月20日,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市中心一个工地建筑内发生枪击案,造成包括枪手在内3人死亡、多人受伤。据警方通报,有一名中国公民受伤,目前伤情稳定,无生命危险。

国际反恐动态

    2023年7月,各国当局开展反恐行动379起,造成至少2200余人死伤,2322人被俘虏。反恐行动重点在伊拉克、巴基斯坦、索马里、印度、土耳其、叙利亚、也门、尼日利亚、刚果(金)、阿富汗、伊朗、阿尔及利亚等地实施。
    重点国家反恐行动及死亡、俘虏人数统计如下图所示:

重大反恐事件纪要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7月2日,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在宰牲节期间,在巴阿边境地区北瓦济里斯坦发动了两次安全行动,与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发生交火,击毙了6名武装分子。据悉,目前有4000多名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分子部署在与阿富汗接壤的边境城镇,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实施恐怖袭击。安全部队同时没收了武装分子的武器弹药。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19

18

【约旦】当地时间7月9日,约旦公共安全局宣布3名因恐怖主义案件被通缉的嫌疑犯在与安全部队的武装冲突中死亡。其中两人涉嫌从改造中心越狱,另外一名武装分子是“侯赛尼耶恐怖组织”的主要通缉犯,曾参与过杀害军方官员的恐怖袭击。

【马里】当地时间7月14日,马里军队宣布在中部索科洛的一个军事单位,击毙了22名“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并摧毁12辆该组织摩托车,发现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布基纳法索】当地时间7月18日,布基纳法索部队东部大区(Est)前线宣布,反恐部队在布基纳法索东部大区乌加鲁(Ougarou)和帕提亚加(Partiaga)镇分别挫败恐怖分子的袭击计划,并在反恐行动中成功歼灭60余名恐怖分子,收回一部分被恐怖分子占领的土地。

【索马里】当地时间7月20日,索马里联邦政府表示在西南州海湾地区布尔哈克巴市展开的安全行动中,击毙10名“青年党”武装分子,他们正在该地区的一处检查站向平民勒索钱财。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全球恐怖主义跟踪

03

21

20

【叙利亚】当地时间7月30日,土耳其国防部宣布在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之盾”行动中,消灭了12名属于PKK组织的武装分子。

【国际反恐合作】俄罗斯当地时间7月27日,第二届俄罗斯-非洲峰会暨经济人文论坛于27日-28日在圣彼得堡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与非洲主要区域组织领导人会晤时呼吁非洲大陆各国与俄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普京在峰会上表示,俄罗斯与非洲联盟将在2026年前制定一项大规模的联合行动计划,该计划是俄国和非洲联盟2019年谅解备忘录的延伸,旨在加强双方在和平、安全、解决危机方面的联系。他补充道,俄罗斯可与非洲联盟建立新的常设对话机制,就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粮食安全、信息与环境安全等紧迫问题进行磋商。

安全追踪与预警

04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4

23

22

安全追踪与预警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8月13日,一支载有中国工程师的车队在由机场前往瓜达尔港的路途中遭“俾路支解放军”袭击。据悉,中方人员共23人,车队包含3辆SUV,1辆面包车,均有防弹措施。袭击过程中有一简易炸弹爆炸,面包车受到了枪击,玻璃上留下了弹孔,双方发生近30分钟交火。中方及巴方均称事件未造成中方人员伤亡,但袭击者称造成4名中方人员及11名巴方士兵死亡,另有数人受伤。“俾路支解放军”发言人贾扬德·俾路支称:我们曾多次警告中国重新考虑其在俾路支省的活动,强调他们认为俾路支省是“被占领的领土”,并表达对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在内的中国投资项目的反对。此次袭击后,“俾路支解放军”发动警告,要求中方人员于90天内撤出俾路支省,否则将发动进一步袭击。
巴方态度:
    巴基斯坦参议员、前俾路支省内政部部长Sarfraz Bugti强烈谴责袭击事件,并赞扬巴方军队在此次事件中将袭击者击退。Sarfraz Bugti在社交平台表示:“我强烈谴责瓜达尔港针对中国车队的袭击事件,所幸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据悉,袭击已被击退且有袭击者被击毙。”同时他

一中方车队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遭“俾路支解放军”袭击

还表示任何向巴基斯坦投以邪恶眼光的人都将被严惩。
中方态度:
    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13日发布关于瓜达尔港中方车队遭遇袭击的声明称,8月13日,在俾路支省瓜达尔港附近,载有中国公民的车队遭遇袭击。事件未造成中方人员伤亡,相关人员已得到妥善安置。
    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强烈谴责这一恐怖主义行径。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和驻卡拉奇总领馆已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要求巴方对此次袭击事件进行彻查,严惩凶手,同时要求巴各级相关部门,务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中方将继续同巴方一道,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切实保护在巴中方人员、机构和项目的安全。
    鉴于当前安全形势,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提醒在巴中国公民务必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措施,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
俾路支省:
    俾路支省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面积34.7190万平方公里,为全国最大省份,也是人口最少的省份。该省北靠阿富汗,西邻伊朗,南濒阿拉伯海,是东亚通往西亚的必经之路,也是中亚各国和阿富汗国家进行转口贸易的潜在的贸易通道,同时也是中东、中亚通往远东的潜在的能源通

道,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导致围绕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周边局势持续紧张,冲突不断。
“俾路支解放军”:
    “俾路支解放军”通过极端手段寻求俾路支省获得更大的自治权或独立,其袭击目标多样,包括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相关的基础设施,且这已经不是“俾路支解放军”第一次针对外国公民发动袭击。此前,该组织也曾多次发动袭击,包括2019年5月11日,瓜达尔港自由区附近的明珠洲际酒店遭恐怖袭击,“俾路支解放军”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并表示袭击的目标是“中国及其他外国投资者”;

    2022年4月26日,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在校内遭“俾路支解放军”自杀式袭击,造成3名中方教师遇难,1名中方教师受伤,另有多名巴方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
    近期,请在俾路支省的中国公民减少外出,请在俾路支省的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升级安防措施,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请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防恐培训,对所在地进行风险评估。如须出营地活动,应做好安保措施,远离安保薄弱地区,提高警惕。如遇突发袭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向安全人员寻求帮助。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4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4

25

24

加蓬发生军事政变

    在备受争议的总统选举结束几天后,非洲中部国家加蓬于8月30日发生政变,该国军方表示他们已经废黜了总统邦戈的政府,并宣称接管了加蓬政权。根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迄今为止,共采集8条相关讯息,具体事件内容如下:
    当地时间8月30日凌晨,加蓬武装部队的军官发动政变,取消26日的总统选举结果,并接管加蓬政权。据悉,阿里·邦戈·翁丁巴(Ali Bongo Ondimba)以64.27%的支持率获胜仅40分钟后,正规军就宣布夺取政权。

    当地时间8月30日约10时,加蓬国防和安全部队宣布软禁阿里·邦戈及其儿子加蓬民主党秘书长(首席执行官,掌权)努尔丁·邦戈·瓦伦丁和许多亲属被捕。目前除边境关闭外,加蓬的空中交通也已关闭。

    当地时间8月30日下午,法国政府发言人奥利维尔·韦兰 (Olivier Véran) 谴责加蓬军队夺权并希望加蓬的选举结果得到尊重。

    当地时间8月30日下午,加蓬恢复了互联网连接后,阿里·邦戈在软禁期间首次发表讲话,呼吁国际社会提供帮助。

    当地时间8月30日下午,非洲联盟(非盟)委员会主席穆萨·法基·穆罕默德谴责加蓬正在进行的政变,他表示这不是摆脱当前选举后局势的出路。加蓬军队行为公然违反了非洲联盟的法律和政治文书,特别是《非洲选举、民主和治理宪章》。

    当地时间8月30日约18时,在与安全部队所有总司令举行会议之后,加蓬机构过渡和恢复委员会 (CTRI) 宣布任命布里斯·奥利吉·恩圭马 (Brice Oligui Nguema) 将军为过渡总统。

    当地时间8月30日,加蓬政变消息传出后,居住在塞尔维亚的加蓬国民聚集在加蓬驻塞内加尔大使馆前。随后,他们被安全部队用催泪弹驱散。 

    当地时间8月30日,加蓬机构过渡和恢复委员会 (CTRI) 发言人乌尔里希·曼丰比 (Ulrich Manfoumbi) 中校宣布,自8月31日起,每天18时至次日6时间进行交通管制。
    中国驻加蓬使馆8月30日发布公告称,鉴于当前加蓬局势,我馆已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防范措施:
①建议所有在加中国公民居家不外出,遇有紧急情况,及时同使馆联系。希我同胞守望相助、共度时艰。
②在加蓬中国公民密切关注有关安全形势,切实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由于存在意外遭遇暴力事件的风险,请避开所有潜在的示威活动,避免前往政治集会等人流密集或敏感场所。
③位于加蓬的中国公民与中资企业请与您的国内消息人士、安保网络和外交代表团保持联系,并关注我们关于加蓬的警报,以随时了解当地事态发展。请不要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采取行动。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27

26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法国爆发大规模骚乱 社会危机持续

    近日,法国再次因抗议和骚乱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6月27日,一名非裔男青年在法国巴黎郊区楠泰尔市因抗拒执法被警察开枪击毙,相关视频在网络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引起强烈反应。法国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并伴随有严重的暴力事件,公共安全面临严峻威胁。本次骚乱暴露了法国社会中潜伏已久的多方面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将对国家政治秩序和民众生活造成较大的冲击。

情况回溯
    当地时间6月27日上午,在巴黎西部近郊约10公里处的卫星城楠泰尔市,一位名为纳赫尔·梅尔祖克的17岁阿尔及利亚裔男青年驾驶一辆租用的汽车,因交通违规被两名警察拦截。由于年龄未达到获取驾照的标准,纳赫尔的行为属于非法驾驶。相关视频显示,在双方交流过程中,一名警察始终持枪瞄准着纳赫尔。随后,纳赫尔发动汽车试图逃离现场,警察则当场对其开枪,导致其在经过短暂救治后身亡。

据悉,涉事警察已因故意杀人等罪名被拘留并接受调查,但警方表示枪击是一种自卫行为,因为警员的生命当时正受到威胁。
    随着事件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被发布并传播,法国多地民众开始举行抗议,谴责警方的做法,且抗议活动迅速升级为大规模骚乱。27日晚,巴黎郊区数个市镇发生暴力骚乱事件,楠泰尔、芒特拉若利等地市政厅、警察总部遭到燃烧弹和烟花袭击,示威者还在街道上焚烧汽车、破坏公交车站。自6月28日以来,中海安集团海外安全大数据平台共推送法国相关警报信息12条;截至当地时间7月2日,已有约3200名骚乱参与者被警方逮捕,骚乱造成数百名警察受伤。6月30日,法国南部的该国第二大城市马赛和东北部城市斯特拉斯堡也爆发骚乱,许多店铺遭到破坏和洗劫;在马赛,一辆载有41名中国游客的大巴车被袭击,导致多人受伤。法国内政部长当天表示,政府已在全国部署4.5万名警察,协助控制骚乱。到目前为止,法国全国范围内的骚乱已持续超过一周时间,其程度与高峰时期相比有显著减弱;当地时间7月2日至3日,法国各地市长和遇害者纳赫尔的家属先后发表呼吁,要求民众停止暴力活动、恢复秩序。
酿成骚乱的原因分析
(1)种族与阶层矛盾的交织
    本次事件中,遇害者的非裔身份显然是法国社会的一个敏感问题,也是引发民众强烈不满情绪的关键。由于近代法国曾对非洲部分地区进行殖民统治,且法国地理位置与北非接近,非洲移民在法国外来移民人口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法国非裔人口的激增始于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期

间,由于战争造成的破坏,非洲成为法国劳动力补给的主要来源。二战后,在政府政策激励和优越经济条件的吸引下,大量非洲青壮年前往法国工作并定居,为法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目前法国的700万移民人口中,大约有一半来自非洲,而非洲移民中则有约2/3来自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三国。如果考虑到移民后代,非裔人口占法国居民总数的比例可能已经达到了10%-15%,是法国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此外,由于非洲移民普遍较为年轻,且有较强的生育意愿,法国非裔人口规模仍处在迅速扩大的过程之中。
    然而相较于非裔群体的强大影响力,法国官方却难以掌握这一族群准确的人口数量,这是由法国的传统政治理念所决定的。基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形成的公民身份、权利平等的普遍主义理念,法国法律禁止在人口统计中对居民的族裔出身进行调查,因而也不会针对某一特定族群制定特殊政策。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公民平等的政治理想,但在现实社会中,非裔人口的弱势地位却依然存在。与非移民群体相比,非裔移民及其后代面临着文化差异问题,不易融入法国主流社会,且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也往往偏低,大部分从事维修、司机、家政服务、门卫与安保、照护等底层职业,并承受着较大的失业风险。在以上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法国非裔群体总体上经济状况较差,集中居住于大城市周边的贫困社区,当地社会治安不稳定,盗抢犯罪事件多发,种族歧视严重,构成了种族矛盾和社会阶层矛盾相互叠加的局面。部分法国媒体和民众甚至将巴黎等大城市的郊区比作“战场”,因为在当地活动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应对可能的暴力冲

突事件。在此背景下,引发骚乱的纳赫尔之死可能并非偶然。
(2)法国警察系统的积弊
    如果说法国的族群和社会阶层结构为骚乱的发生提供了土壤,那么法国警察系统的固有问题就大大增加了冲突爆发的可能性。这已不是法国第一次因警察对非裔人口过度反应和暴力执法造成社会动荡——2005年,巴黎周边两名北非出身的男孩为躲避警察追捕跑进变电站内,不慎遭电击身亡,该事件就曾引发全国持续半个月的抗议和种族骚乱,并迫使政府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2022年,法国共发生13起与纳赫尔事件类似的致命枪击案,创造历史记录,而据媒体统计,自2017年以来此类事件的受害者就大多为来自非洲的黑人或阿拉伯人。因此,法国国内外人权组织已多次指责该国警方内部存在系统性种族主义和人员招募、培训制度缺陷等问题,但警方对此一概予以否认。法国警察总工会表示,警察队伍中确实存在个别种族主义者,但这一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法国政府对警察系统实施改革的尝试也面临着强大的阻力。1995年,法国通过一项改革赋予了警察工会较大的自我管理权限,从此工会就时常代表警员群体与政府相关部门讨价还价。由于担心失去警察队伍的忠诚,政府往往最终选择让步,于是过去二十余年中法国再也没有出台针对警察部队的全面改革法案,政府官员在批评警方时也需要特别谨慎。本次事件发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罕见地直接表态称涉事警察的行为是“无法解释和不可原谅的”,总理伊丽莎白·博尔内也表示“警方的干预明显违反了规定”。这种态度随即引起了警方的不满,法国国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29

28

家警察联盟斥责马克龙“违背了他过去支持警察的声明”,“蔑视三权分立,在司法系统有机会说话之前就谴责我们的同事”。此外,近年来法国频繁发生的移民犯罪事件和恐袭事件也支持了警方的做法,不少法国民众和保守派政客都认为警察应该被授予更大的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
骚乱对法国政治社会的潜在影响
    虽然本轮骚乱在法国政府的强力控制之下已呈现平息趋势,但其对法国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从长远角度看依然十分显著。首先,考虑到今年3月以来马克龙政府的养老金改革计划就曾引发民众大规模抗议和零星暴力事件,本次骚乱无疑将进一步破坏法国的正常社会生活秩序,给民众带来不安全感和经济损失。其次,警察滥用暴力、枪杀平民这一事件本身会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动摇马克龙政府的民意基础;多名政府高官在枪击事件发生后一反过去维护警方的立场,迅速对警察进行谴责,也表明了法国政府希望尽快顺应民意、平息民愤的迫切心态。另外,法国政坛左右翼派别有关枪击事件和骚乱的表态针锋相对,反映出法国国内政治的分裂状况并未改善,反而有更加极化的风险。法国左翼政治家让-吕克·梅朗雄呼吁就此次事件对警察进行改革,要求警方停止为“谋杀行为”辩护,而极右翼“国民联盟”领导人勒庞则借此继续抨击马克龙移民政策的软弱,指责马克龙批评警方的言论“无视宪法原则”。最后,本次骚乱严重冲击了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的建国精神,少数族裔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感受愈发强烈,可能削弱法国的国家认同,埋下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安全建议与对策
    旅法中国公民请密切关注法国社会安全形势,避免前往游行示威及暴力冲突区域,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个人、车辆、住所和商铺安全防范。伴随示威活动可能发生纵火、抢劫等治安犯罪事件,请相关区域中方人员加强安全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发现可疑人员立即远离。临时来法人员尤其需要提高警惕,谨慎出行。如遇突发骚乱和冲突等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联络中国驻法国使领馆寻求协助。

巴基斯坦面临政治经济安全多重危机

    巴基斯坦本届政府将于今年8月到期,最迟将于10月进行国民议会选举,各方政治势力本就处于激烈的博弈之中,加之今年5月初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被捕导致国内政治危机升级,抗议活动和暴乱事件频发。社会混乱导致国家经济迅速衰退,外汇储备减少,众多国际债务即将到期,巴基斯坦面临国家破产的危机。进入夏季之后,受极端天气影响,巴基斯坦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民众生活遭受严重影响,国内农业生产受阻。
    2023年7月1日--2023年7月9日,依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共推送巴基斯坦安全信息91条,其中涉及治安犯罪和恐怖事件共55条,群体性事件10条,自然灾害9条。在多重危机作用下,巴基斯坦安全形势不断恶化。

政治危机
    巴基斯坦目前主要包括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人民党、正义运动党三大政治力量。穆盟(谢里夫派)主要力量来自旁遮普省的谢里夫家族,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经济第一大省,谢里夫家族基本控制着旁遮普省的工业部门。当前巴基斯坦

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就来自旁遮普省的谢里夫家族。人民党的主要力量来自信德省的巴托家族,代表信德省大地主阶级的利益。信德省是巴基斯坦经济第二大省,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的经济规模占全国的80%以上。穆盟(谢里夫派)和人民党虽然背后代表的利益不同,但都是巴基斯坦传统的政治势力,在部落和家族支持下上台的领导人都会尽可能的为各自的家族和部落争取最大的利益。长期以来,巴基斯坦的主要政府机构和工业部门都掌握在几大家族手中,腐败问题严重。
    与上述的传统政治势力不同,正义运动党的主要支持者是工薪阶层,城市中产阶级和青年群体,家族和部落的影响较小。其领袖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是著名的板球明星。2018年伊姆兰·汗赢得大选背后正是巴基斯坦新兴势力与传统家族势力的一次对抗。伊姆兰·汗执政之后采取激烈的“问责制”,以腐败罪判处前任总理纳瓦兹·谢里夫10年监禁,他的女儿玛丽亚姆·纳瓦兹则因教唆罪被判处7年监禁;以“住房骗局”案逮捕夏巴兹·谢里夫;以2015年的“银行账户案”拘留曾任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主席的侯赛因·拉瓦伊(前任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的助手)。激烈的反腐斗争和问责制让巴基斯坦的传统势力感受到了威胁,于是合力发起对伊姆兰·汗的不信任案,伊姆兰·汗被罢免。但尽管如此,伊姆兰·汗及正义运动党在巴基斯坦社会中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伊姆兰·汗也在进行示威活动迫使国民议会尽早进行选举。
    根据巴基斯坦宪法,本届政府将于今年8月到期,巴基斯坦必须在不晚于10月进行国民议会选举。为了防止伊姆兰·汗再次竞选成功,今年5月夏巴兹·谢里夫以腐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31

30

败罪逮捕伊姆兰汗,造成巴基斯坦政局动荡,暴乱事件数量急剧增长。在国民议会完成选举前这段时间,将会成为巴基斯坦国内政局的动荡期,传统的家族势力和新兴的正义发展党将会产生激烈的政治斗争,而国内的分离主义势力,恐怖主义势力也可能借机制造动乱。
经济危机
    当前巴基斯坦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此外国家外汇储备不足,众多国际债务即将到期,面临国家破产的风险。今年6月,巴基斯坦的通货膨胀率高达38%,是巴基斯坦近60年来的最高水平。6月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仅剩29亿美元,不及该国一个月的进口量。巴基斯坦工业为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由于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减少原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口,导致工厂停工,工人失业,出口减少。
    伊姆兰·汗政府曾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65亿美元救助计划,在伊姆兰·汗被罢免后,由于政府没有继续满足IMF的要求,该计划暂停。为继续获得IMF的援助,谢里夫政府迄今已经上调燃油价格、电价,加大征税并推出各项紧缩措施。7月谢里夫政府与IMF达成新的协议,IMF将在九个月内支付30亿美元。但是为了达到IMF的要求,巴基斯坦必须修改年度预算,增税7.5亿美元,并将利率提高至22%。但是,巴基斯坦政府现在仍面临着在本财年偿还250亿美元的债务,如果没有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等贷方的进一步财政援助以及IMF的另一次救助,巴政府可能难以偿还这笔债务。随着经济问题的持续恶化,油电价格持续上涨、失业率增加、物资供应短缺等情况加剧国内民众压力,激发更

多不满情绪与示威抗议,首都伊斯兰堡、拉合尔与卡拉奇等主要城市的犯罪率现激增态势。
农业危机
    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家,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但粮食很大一部分仍需进口。自俄乌冲突以来,乌克兰和俄罗斯粮食出口和运输受到影响,巴基斯坦粮食进口受阻,此外受能源危机影响,全球化肥价格上涨,农业种植成本上升,农民负担加重。
    2022年夏季的洪水导致该国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淹没,800万人流离失所,造成3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今年3月至4月,巴基斯坦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分发点,向人们提供免费的面粉,以保证民众的基本粮食需求,但是这一举措在多个地方引发了骚乱,出现踩踏事件,造成多名人员伤亡。今年夏季以来,巴基斯坦又频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将会严重影响今年的农业生产。粮食危机与巴基斯坦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工人失业等问题交织,将会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危机,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安防建议
    1.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分离主义势力强大,安全环境堪忧。但是俾路支省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对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至关重要。俾路支人的部落族群认同远高于国家认同,因此民众不理解中国投资基础设施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此外,巴基斯坦国内西方媒体占据舆论主导地位,西方媒体渲染的“中国债务危机”等言论抹黑中国。导致虽然中巴官方层面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但在巴基斯坦民

间尤其是俾路支省,当地民众和分离主义组织对华态度并不友好,时常发生针对华人和华人企业的恐袭事件。中国企业尤其是与巴基斯坦官方进行合作的企业可以尽量争取巴基斯坦官方和军队的支持,寻求保护。在巴务工人员应提高警惕,及时关注巴基斯坦政府及中国驻巴外交使馆的预警信息。
    2.8月至10月,巴基斯坦预计将举行国民议会选举,传统家族势力与正义发展党的角逐将会越加激烈,游行示威等活动频繁,恐怖主义组织和分离主义组织可能会趁机作乱。此外由于工厂停工,大量工人失业,巴基斯坦社会极不稳定。在此期间,不建议务工人员及游客进入巴基斯坦。当地企业应该提高防范意识,增加安防等级;在巴华人在此期间尽量避免前往集会场所、政党政府机构等地。
    3.巴基斯坦夏季高温多雨,受极端天气影响今年夏季的强降雨已经多次引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请在巴企业和员工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做好紧急预案,避免在极端天气下外出作业。
    4.巴基斯坦是伊斯兰教国家,具有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穆斯林中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分歧明显并经常爆发冲突。此外,俾路支分离主义问题、克什米尔问题属于政治敏感话题,当地华人请避免在公开场合谈论类似话题。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33

32

缅甸选举将加剧国内冲突

    根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最新消息,缅甸将在结束6个月紧急状态之后进行民主选举,军方将移交权力至民选政党。目前缅甸选举时间尚未确定,但根据2008年缅甸宪法,如果7月底缅甸紧急状态解除,候选人将在8月开始提交申请,为期两个月的竞选活动之后,最早将于11月进行全国大选。当前至缅甸选举结束期间,各方势力会加剧斗争,国内局势将会更加混乱。
    2023年7月1日--2023年7月16日,依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共推送缅甸安全信息27条,其中,人民保卫军策划袭击事件5起,部落武装策划袭击事件5起,政党领袖遇袭事件1起。相较于今年三月,缅甸国内的安全形势已经有所好转。

缅甸军政府治理面临困境
    2021年军方领导人敏昂莱发动政变,执政两年多以来,缅甸国内陷入混乱,暴力冲突事件频繁,经济迅速衰退,民众的不满情绪高涨,经历过民主政治后的缅甸已经无法忍受军政府的专制。军政府试图与民地武达成停火协议,稳定局势,并阻止民地武与民族团结政府建立统一反军政府阵线,但是此举收效甚微。

    经济层面,缅甸国有企业掌握在军方及其亲信手中,国家财政被用来购买武器武装军队,较少用来投资国内经济,导致缅甸国内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严重退化,企业无法正常运营,出现大量失业人员。由于国家内乱不止,跨国企业纷纷退出缅甸,外国投资减少。内乱导致大量难民出逃,众多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用于国家建设的人才流失更加严重。政变还引来了国际社会的制裁,经济制裁和跨国企业的撤离减少了缅甸的外汇储备并加剧通货膨胀,使缅甸进口商品和服务以及偿还债务变得更加困难。
    对于缅甸军队而言,缅军目前面临来自多达250个武装团体的抵抗。长期的军事行动和来自反军队力量的袭击导致缅军人员伤亡严重,招募新兵困难。军队不得不迫使警察部队向军队提供军事支持。此外,俄乌冲突爆发后,缅甸从俄罗斯进口武器变得更加困难。
民团与民地武难以达成统一战线
    民团由原先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的部分成员组成,成立初期便宣布自立政府。其领导的人民保卫军虽然武装力量不及缅军,但是擅长通过游击战对军方进行袭击,并且联合了部分民地武的力量,因此军方无法给予人民保卫军致命打击。
    当前民族地方武装的分离主义情绪高涨。若开军声称管理若开邦的大部分地区,并建立了独立于军方的政府。钦邦国民阵线和钦兰国防军之间的联盟正在制定计划,为钦邦的“解放”地区建立新政府。克钦独立军、佤邦联合军及其盟友则在扩大对克钦邦和掸邦的控制。
    民族团结政府试图将民地武和人民保

卫军整合建立统一战线以推翻军政府,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大多数民地武对军方怀有敌意,但他们认为缅军彻底失败可能性不大,并不愿与民团缔结真正联盟。此外民团并不能有效领导民地武,部分民地武认为自己已有数十年斗争经验,而民团只是一个新建立的组织,缺乏实力和领导力。以克伦民族解放军和克钦独立军为例,二者虽然为人民保卫军提供避难所并为其提供军事训练,但他们也尽量避免陷入与军方的全面冲突,仅将战斗限制在特定地区。
    鉴于民地武的复杂性,一个由民团领导,所有民地武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军方的局面难以实现,缅甸更难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真正的联邦国家。
缅甸选举前夕局势分析
    对于缅甸军方而言,面对国内的反抗势力和国际社会的制裁,当前最佳选择是通过选举产生一个受军方控制的民选政府,进行权力的平稳交接,如此军方便可退居幕后继续把持政局。但对于军方当前领导人敏昂莱来讲,其一贯的政治野心表明即使军方要通过选举进行权力交接,敏昂莱依然想要把国家的最高权力把持在自己手中。因此敏昂莱仍在拖延时间延迟选举进行筹划,军方与敏昂莱之间的矛盾凸显。
    7月13日,在国家管理委员会会议上,敏昂莱讨论未来要采取的五点路线图时,强调五个步骤中最关键优先事项之一是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确保人民的安全和福祉。但是根据相关统计,今年的前7个月,缅甸已发生489起爆炸事件,造成780多人死亡。敏昂莱表示,尽管缅甸的恐怖主义事件有所减少,但是社会依然处于不稳定

之中。虽然根据2008年缅甸宪法,需要在紧急状态解除后六个月内进行选举。但是鉴于目前缅甸国内局势仍不稳定,因此敏昂莱完全有可能宣布再一次延长紧急状态。
    对于民团、人民保卫军和支持民团的民地武而言,如果军方顺利进行选举,进行权力交接之后,新的民选政府将会成为缅甸新一届合法政府。那这就意味着联盟的革命失败。因此无论军方是否延迟紧急状态,是否进行选举,人民保卫军和这部分民地武都会在这一期间采取各种手段打击军方,阻扰选举的进行。但是民地武依然有自己的利益,一旦察觉民团成功的机率渺茫,民地武就会退回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再参与民团与军方的斗争。
安防建议
    当前缅甸国内局势混乱,民地武无差别攻击外国公民和团体。6月27日,一支载有中国人和缅甸人员的车队在克钦邦遭遇袭击。提醒中国公民及团体如非必要请勿前往缅甸,尤其是民地武势力强大的克伦邦、克钦邦和克耶邦。如需必要前往,请做好安保措施,尽量在军政府控制下的城市地区活动。
    今年2月军方宣布延长紧急状态之后,缅甸国内的暴力事件和袭击事件激增,在当前缅甸国内局势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如果军方宣布再次延长紧急状态将会引起新一轮的局势动荡。请在缅企业和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缅甸局势,一旦军方宣布再次延长紧急状态,请企业立即升级安防等级,必要时需要寻找专业安保机构的保护。
    缅甸选举期间,各方势力的政治斗争加剧,人民保卫军和民地武的袭击会更加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35

34

频繁,由于无法完全与军方势力正面交锋,人民保卫军和民地武可能会采取袭击军方营地、投票场所、政府机关驻地,暗杀政党领袖和军方支持者等手段以示反对。军方为了顺利举行选举进行权力交接也将会更加严厉的打击人民保卫军和民地武。在此期间,请在缅华人避免在选举日等特殊时间外出,避免谈论政治相关的敏感事件,谨慎前往上述易受袭击的场所。

皮塔竞选总理失败 泰国政局陷入动荡

    7月19日,泰国宪法法院宣布前进党皮塔iTV媒体持股案成立,下令暂停皮塔履行国会议员职务。正在参与第二轮总理投票的皮塔被迫致辞离场,无缘总理之位。得知法院的暂停令之后,当即大约有150名支持皮塔的示威者在议会门口采取行动表达不满。
    自今年5月泰国大选以来,泰国已经出现多起大规模示威游行活动。2023年7月17日--2023年7月23日,根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共推送泰国安全信息9条,其中包括一起有关选举的抗议示威事件和一条抗议集会活动的预警信息。目前来看,泰国近期的抗议示威活动比较平和,但是鉴于泰国当前复杂的政治环境,未来仍有可能爆发严重的抗议示威活动。
泰国选举回顾与前瞻
(一)泰国选举时间线
    ①5月14日,泰国举行大选,泰国最大的两个反对党——前进党和为泰党分别获得152票和141票,前进党宣布赢得大选并将组建政府,前进党党魁皮塔宣布准备好

出任总理。
    ②5月22日,前进党与为泰党联合其他6个小党组建政治联盟,签署谅解备忘录。八党联盟共获得313个众议院席位,未过半数,仍需获得其他党派或参议员的支持。泰自豪党在此次选举中获得70票,是此次选举中的第三大党,但由于反对前进党修改《冒犯君主法》而拒绝加入政治联盟。
    ③7月3日,前进党和为泰党就众议院议长人选达成妥协,同意由民族党领袖万努尔出任众议院议长,前进党和为泰党各拥有一名副议席。政治联盟组建后的议长之争告一段落。
    ④7月11日,泰国看守总理巴育宣布等新总理上任后立即退出政坛。2014年,时任陆军总司令巴育发起政变推翻英拉政府,同年出任总理,随后执掌泰国政权9年。9年间泰国经济发展停滞,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治理不善,引发了国内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⑤7月13日,皮塔在参众两院投票中获得324票赞成,未过半。泰国议会未批准皮塔担任新总理。军方控制的参议院拥有250席,皮塔仅获得参议员13票支持。
    ⑥7月19日,泰国宪法法院宣布皮塔iTV媒体持股案成立,下令暂停皮塔履行国会议员职务。同日,泰国议会以多数票否决了皮塔的第二次总理提名,参议员中只有8票支持皮塔。至此,皮塔基本无缘泰国总理。
    ⑦7月25日,泰国国会主席宣布推迟举行选举新总理的投票。推迟投票的部分原因是监察员办公室要求宪法法院重新审视皮塔总理候选人提名。

(二)泰国选举走向仍不明朗
1.前进党坚持再次提名皮塔为总理
    泰国监察员办公室要求宪法法院下令议会推迟下一次总理投票,并对皮塔的总理提名被拒绝重新做出裁决,泰国国会已经同意推迟总理投票。此外,泰国腐败和不当行为案件中央刑事法院正在考虑对泰国选举委员会提起诉讼,指控选举委员会不公正地针对前进党领导人皮塔,导致其声誉受损。但是,即便皮塔能获得第三次提名,还是会因为无法获得参议员的支持而无法出任总理。
2.巴育宣布退出政坛,军方称不会发动再次政变
    选举前夕,泰国陆军总司令纳隆攀(Naorgnpan)曾表态称即使选举后泰国出现政治分歧,军方也不会再发生政变,泰国不会再回到军事统治状态。前陆军总司令,现任看守政府总理巴育在此次选举中大败,在7月初宣布结束看守总理任期后退出政坛。但是,军方目前掌握着参议院的250个席位,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此次选举的总理人选。虽然军方承诺不再发动政变,但是想要得到参议员的支持就必须与军方达成妥协。
3.为泰党候选人将会出任总理
    

    为泰党总理候选人之一的赛塔(Srettha Thavisin)曾宣布如果赢得党内信任,已做好准备担任总理。赛塔、他信小女儿佩通坦(Paetongtarn Shinawatra)、泰国前总检察长猜卡森(Chaikasem Nitisiri)一起作为为泰党三位总理候选人。根据相关预测,三位候选人中赛塔很有可能赢得投票成为新任总理。
    皮塔曾表示如果前进党未能成为下一届联合政府的领导人,那前进党将会支持为泰党的总理候选人。但是如果为泰党坚持原有的政党联盟,即便能获得前进党的支持,也依然无法获得参议员的投票而顺利出任总理。
    另一方面,赛塔和为泰党收到了来自第三大党泰自豪党和军方的橄榄枝。泰自豪党和军方表示,如果为泰党承诺不与前进党合作,不修改《冒犯君主法》,就会得到泰自豪党和参议员的支持,如此就能顺利出任总理。
政治动荡导致社会不稳
    泰国属于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仍拥有较大的权力,军队与拥护国王的保守势力之间关系紧密。泰国政治上的他信家族和如今皮塔代表的前进党都是民粹主义政党,通过唤醒民众的民主意识,赢得了大量平民阶层的支持。在泰国历史上,军方代表的保守主义与民选政府之间的斗争不断,军方先后推翻他信政府和英拉政府,在此次选举中又阻挠前进党领袖皮塔出任总理。
    军政府和《冒犯君主法》在泰国国内已经引起了民众尤其是平民阶级和青年人的不满。2020年,由于备受年轻人欢迎的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37

36

未来前进党(前进党的前身)遭泰国宪法法院裁定解散,泰国爆发了一连串反对政府的示威活动,导致2020年10月泰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此次选举中,保守主义与民粹主义政党之间斗争再次聚焦于《冒犯君主法》。前进党主张修改《冒犯君主法》赢得了众多平民阶级和青年群体的支持,但同时得罪了该国的保守势力,招致军方主导的参议院和第三大党泰自豪党的反对,使得皮塔此次与总理之位失之交臂。如果为泰党候选人赛塔想要顺利就任总统,势必需要在修改《冒犯君主法》上做出妥协。
    当前皮塔和前进党虽然赢得选举却难以出任总理已经招致民众不满,抗议示威活动已经出现。如果赛塔为了顺利出任总理而做出妥协,保证不修改《冒犯君主法》的话,势必会引起前进党以及青年群体的反对和抗议。
安防建议
    皮塔竞选总理失败后,皮塔和前进党的支持者将会策划多起抗议示威活动,虽然多以和平形式出现,但是参与者中年轻人和学生群体居多,容易发生冲突,造成事态恶化。抗议者会在国会、政府大楼、政党机关驻地、重要的交通要道等地进行抗议示威活动。请近期赴泰游客关注相关信息,避开游行示威地点和街道,避免在国会政府机构等地点停留。此外游行可能导致局部交通中断,请提前规划行程避免造成行程延误。
    泰国是一个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和王室拥有较大的权力,《冒犯君主法》内容详细处罚严格,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泰中国公民请勿在工作生活及互

联网中谈及泰国国王及王室。目前泰国的政治局势不稳,中国企业以及在泰工作人员应该尊重泰国的政治体制,避免介入当地政治问题,避免谈论相关的政治敏感话题,以免受到波及。

巴基斯坦大选在即 国内安全形势严峻

    7月13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宣布这届政府任期将在8月12日结束,届时会将权力移交给看守政府。根据巴基斯坦宪法规定,如果国民议会和省议会如期解散,将会在60天后也就是10月8日至11日之间举行选举。自今年5月份前总理伊姆兰·汗被捕以来,巴基斯坦社会动乱不止,当前大选在即,恐怖主义分子趁机频繁发动恐袭,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形势持续恶化。
    2023年7月24日--2023年7月30日,依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共推送巴基斯坦安全信息共131条,其中恐怖袭击事件45条,战争或武装冲突事件5条。俾路支分离主义组织和巴基斯坦“塔利班”恐袭行动频繁,加剧社会动荡。

    7月13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宣布这届政府任期将在8月12日结束,届时会将权力移交给看守政府。根据巴基斯坦宪法规定,如果国民议会和省议会如期解散,将会在60天后也就是10月8日至11日之间举行选举。自今年5月份前总理伊姆兰·汗被捕以来,巴基斯坦社会动乱不止,当前大选在即,恐怖主义分子趁机频繁发动恐袭,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形势持续恶化。
    2023年7月24日--2023年7月30日,依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共推送巴基斯坦安全信息共131条,其中恐怖袭击事件45条,战争或武装冲突事件5条。俾路支分离主义组织和巴基斯坦“塔利班”恐袭行动频繁,加剧社会动荡。
巴基斯坦选举各方势力分析
1.正义运动党和伊姆兰·汗
    2018年伊姆兰·汗和正义运动党在大选中获胜,在军方的支持下顺利当选总理。然而随后伊姆兰·汗推进的改革和反腐行动触及了大家族和军队的利益,突发的新冠疫情和全球物价上涨助长了对伊姆兰·汗改革的不满情绪,导致在2022年国民议会通过了针对伊姆兰·汗的不信任动议,伊姆兰·汗被迫解除总理职务。今年5月,巴基斯坦国家问责局以涉嫌腐败为由逮捕伊姆兰·汗,引发了伊姆兰·汗支持者的大规模抗议行动。
    目前伊姆兰·汗依然是巴基斯坦最受欢迎的政治领导人,根据2月份的民意调查显示,伊姆兰·汗的支持率高达61%,几乎是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的两倍。但是伊姆兰·汗重新竞选遭到了军方的反对,伊姆兰·汗此前曾呼吁军队远离巴基斯坦的

政治。但是在巴基斯坦历史上,尚未有一个政治家能够抵抗军方并获得成功。
2.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
    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在此次选举中推出曾三度就任巴基斯坦总理的纳瓦兹·谢里夫。纳瓦兹·谢里夫在2017年因“巴拿马贪污案”被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宣布取消总理职务,并被判决终身取消选举资格。而在今年6月,巴基斯坦通过《2023年选举法(修正案)》,法案规定被取消选举资格的年限限制为5年,并具有追溯效力。该法案为纳瓦兹·谢里夫参与此次选举提供了法律依据。
3.巴基斯坦人民党
    布托家族和其控制的巴基斯坦人民党在此次选举中尚未明确推出候选人参与选举,但是人民党控制着巴基斯坦的第二大省信德省,具有较大的政治权力。自2018年伊姆兰·汗执政以来,人民党就与“穆盟”(谢里夫派)和其他反对伊姆兰·汗的政党进行合作,此次选举中人民党很有可能凭借在信德省的优势支持纳瓦兹·谢里夫。
4.巴基斯坦军方
    军方在巴基斯坦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以来,巴基斯坦经历了多次政变,军队成为该国的主要力量。虽然军队并不进行直接统治,但是政党领导人只有得到了军方的支持才有可能出任总理。军队在选举中可以通过选择支持某一政党而决定之后巴基斯坦的政府。伊姆兰·汗执政时期与军方在诸多领域意见不和,在此次选举中军方很难再支持伊姆兰·汗。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39

38

恐怖主义组织趁机作乱
    当前巴基斯坦国内形势复杂,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交织,恐怖主义趁机作乱加剧了国内的混乱形势。7月中旬,夏巴兹·谢里夫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协议获得经济援助后,巴基斯坦暂时避免了国家破产的局面,但是国内通货膨胀依然严重,物价上涨。由于外汇储备不足,减少了原材料进口,工厂关闭,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突出。在此混乱之际,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组织活跃频繁。当前巴基斯坦活跃的恐怖主义组织主要是俾路支分离主义势力和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塔”),近期巴基斯坦所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和武装冲突事件大多与其相关。
1.巴基斯坦“塔利班”
    巴基斯坦“塔利班”(简称“巴塔”)是巴基斯坦国内最大的恐怖主义组织,“巴塔”最初为阿富汗塔利班(简称“阿塔”)在巴基斯坦的分支机构,人员构成主要是普什图人。后来“巴塔”逐渐独立于“阿塔”,二者之间不再存在隶属关系。当前巴基斯坦绝大多数恐怖袭击事件都与“巴塔”有关。
    “巴塔”的政治目的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由伊斯兰教法统治的哈里发国,“巴塔”一直试图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和联邦直辖部落地区(FATA)实行政治统治。2021年11月“巴塔”单方面解除停火协议,屡次发动针对政府和军队的恐怖袭击。开普省和联邦直辖部落地区成为自2021年11月以来巴基斯坦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最频繁的地区。2023年上半年开普省记录了174起武装分子袭击事件,造成266人死亡,463人受伤。

2.俾路支省分离主义势力
    在英属印度后期,俾路支人就开始独立运动谋求建国,之后虽然被强行并入巴基斯坦,但是主张俾路支人独立建国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巴基斯坦建国后,政治上中央政府长期由旁遮普省的谢里夫家族和信德省的布托家族轮流掌控,地方上俾路支省虽然主体民族为俾路支人,但是旁遮普人却占据着地方政府部门的众多岗位。经济上,俾路支省的经济长期落后于临近的旁遮普省和信德省,民众生活水平较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俾路支省出现了“俾路支解放军”“俾路支解放阵线”“俾路支民族主义军”等多个恐怖主义组织。
    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俾路支解放军”成立于1974年,他们发动的袭击主要针对巴基斯坦政府机构、巴基斯坦军队、旁遮普人和在俾路支省的外国机构。由于缺乏国家认同和对中央政府的信任,俾路支人认为中央政府开采俾路支省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是在掠夺当地的资源。在此选举之际,“俾路支解放军”和其他俾路支分离主义组织活跃频繁的目的是为了在此期间加强自身的影响力,获得更多与巴基斯坦政府谈判的筹码。
安防建议
    1、进入夏季,巴基斯坦多发暴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请在巴企业做好紧急预案,保护重要基础设施,避免雨天外出作业。在巴基斯坦人员应及时关注天气信息,避免暴雨天气外出。
    2、巴基斯坦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上涨,基本生活物资匮乏,近来常爆发抢劫现金和食品事件,请在巴华人避免携带

大量现金外出,华人经营的超市等场所也应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3、巴基斯坦自5月爆发动乱以来,安全形势持续恶化。随着选举的进行,各方势力将展开激烈的斗争,恐怖主义组织也会趁机作乱增强自己的影响力。此前,巴基斯坦境内恐怖主义组织屡次对中国企业、机构、人员展开恐怖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此动荡之际,请中方企业及时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安防等级,与巴基斯坦官方保持密切合作以获得官方的保护。如遇危险或突发紧急状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巴使领馆联系。

尼日尔突发军事政变地区安全形势严峻

    7月26日,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军人代表发表声明称已推翻总统穆罕默德·巴祖姆(Mohamed Bazoum),并成立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CNSP)接管国家权力。7月27日,尼日尔军方称支持政变军人的行动。7月31日,政变军人逮捕了执政党180名成员,其中包括原能源部长、矿产部长等多位重要官员。
    2023年7月31日--2023年8月6日,依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共推送尼日尔安全信息11条,政变后的尼日尔局势总体比较平稳,当前尼日尔和地区各方势力仍处于激烈博弈当中,局势尚不明朗。自2020年开始,西非国家马里、几内亚、布基纳法索相继发生政变,多国政局不稳,此次尼日尔政变很可能加剧萨赫勒地区的动荡形势。

尼日尔政变原因
    此次尼日尔政变的导火索在于巴祖姆总统计划罢免总统卫队队长奥马尔·蒂亚尼(Omar Tiani),导致蒂亚尼发动政变。但是政变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尼日尔长期以来的经济、安全和政府治理问题。
1. 经济问题
    尼日尔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尼日尔位于萨赫勒地区的中心地带,经济多元化程度低,农业占GDP的40%。2021年,超过1000万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人口贫困率高达40%以上。近年来随着能源和化肥价格上涨、气候变化加剧、地方干旱等原因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虽然尼日尔拥有丰富的铀矿、石油、黄金、钻石资源,但是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后又成为法国的“后院”,尼日尔始终没有发展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工业结构。
2. 安全问题
    尼日尔所在的萨赫勒地区是国际反恐斗争的前线,恐怖主义势力错综复杂。“伊斯兰国”在中东受创以后便转移到萨赫勒地区,在尼日利亚建立了“伊斯兰国”西非分支(ISIS-WA),在尼日尔设立了“大撒哈拉伊斯兰国”(ISIS-GS)。“基地”组织(Al-Qaeda)在该地区也设立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41

40

了众多分支组织,包括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AQIM)、马里分支“支持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组织”(JNIM)以及有关联的“信仰捍卫者”(Ansar Dine)。此外还有活跃在马里境内的图阿雷格族(Touaregs)组建的“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
3. 政府治理问题
    2011年巴祖姆总统通过民主选举当选,被认为是法国的“亲密盟友”。但是巴祖姆总统执政的十余年间,尼日尔面临的恐怖主义势力威胁、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和跨国犯罪问题并没有明显改善。反而巴祖姆总统滥用权力,压制反对派和媒体,贪污腐败事件频发,引发了民众和军队的强烈不满。
政变后形势分析
    尼日尔政变发生后,目前尼国内局势比较平稳,但是区域内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域外大国之间纷纷展开博弈,加剧了地区形势的复杂性。
1.地区内部干预
    政变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作为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组织立即表态,要求尼日尔在一周内恢复巴祖姆总统职务,否则将采取军事干预。对此蒂亚尼做出回应称,委员会不接受所有来自西共体的制裁,不会在地区和国际压力下恢复总统巴祖姆的职务,不屈服于来自任何一方的威胁。当前西共体“最后通牒”的期限已到,双方依然没有任何退让。
    当前西共体内部对尼日尔政变出现了明显的态度分化。尼日利亚是西共体内的头号强国,也是当前西共体的轮值主席国。面对尼日尔政变,新总统博拉·蒂努布展现出强硬姿态,但是尼日利亚参议院已经表示不对尼日尔局势进行军事干预。
尼日尔的邻国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均明确表示反对西共体军事干预,称对尼日尔的任何军事干预行动都等同于向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宣战。尼日尔北方邻国阿尔及利亚总统表示,阿方坚决反对对尼日尔进行军事干预。
2.域外大国势力
法国在尼日尔拥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经济方面,尼日尔是法国第三大天然铀供应国,为法国核电厂供应15%-17%的铀原料。安全方面,近年来萨赫勒地区恐怖主义势力错综复杂,恐怖组织分支众多,安全局势严峻。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相继发生政变后,巴祖姆政府是西方在非洲萨赫勒地区仅存的盟友,政变发生后,法国立即表示不承认夺取政权的军人,认为巴祖姆是该国“唯一的总统”,并暂停对尼日尔的经济援助。法国外长科隆纳表示,法国坚决支持西共体为挫败尼日尔政变所作努力。如果政变军人不交出权力,法国将会支持西共体对尼日尔进行军事干预。
美国对于尼日尔政变并未有明确的表态。作为西方在萨赫勒地区反恐的据点,美国在尼日尔拥有驻军。但是政变后,拜登政府仅呼吁立即释放巴祖姆总统,维护尼日尔的民主制度,寻找外交解决方案。
虽然尼日尔政变支持者在抗议时高喊“俄罗斯万岁”“普京万岁”“打倒法国”的口号,但并没有迹象表明俄罗斯参与了此次政变。近几个月俄罗斯一直在非洲发动外交攻势,试图增加在非洲的影响力,俄罗斯在非洲国家问题上势必与非盟保持一致。在尼日尔军事政变问题上,非盟要求尼日尔军人立即释放巴祖姆总统并恢复宪法政府,因此俄罗斯官方也不会公开支持政变军人。

国。面对尼日尔政变,新总统博拉·蒂努布展现出强硬姿态,但是尼日利亚参议院已经表示不对尼日尔局势进行军事干预。
    尼日尔的邻国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均明确表示反对西共体军事干预,称对尼日尔的任何军事干预行动都等同于向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宣战。尼日尔北方邻国阿尔及利亚总统表示,阿方坚决反对对尼日尔进行军事干预。
2.域外大国势力
    法国在尼日尔拥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经济方面,尼日尔是法国第三大天然铀供应国,为法国核电厂供应15%-17%的铀原料。安全方面,近年来萨赫勒地区恐怖主义势力错综复杂,恐怖组织分支众多,安全局势严峻。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相继发生政变后,巴祖姆政府是西方在非洲萨赫勒地区仅存的盟友,政变发生后,法国立即表示不承认夺取政权的军人,认为巴祖姆是该国“唯一的总统”,并暂停对尼日尔的经济援助。法国外长科隆纳表示,法国坚决支持西共体为挫败尼日尔政变所作努力。如果政变军人不交出权力,法国将会支持西共体对尼日尔进行军事干预。
    美国对于尼日尔政变并未有明确的表态。作为西方在萨赫勒地区反恐的据点,美国在尼日尔拥有驻军。但是政变后,拜登政府仅呼吁立即释放巴祖姆总统,维护尼日尔的民主制度,寻找外交解决方案。
    虽然尼日尔政变支持者在抗议时高喊“俄罗斯万岁”“普京万岁”“打倒法国”的口号,但并没有迹象表明俄罗斯参与了此次政变。近几个月俄罗斯一直在非洲发动外交攻势,试图增加在非洲的影响

力,俄罗斯在非洲国家问题上势必与非盟保持一致。在尼日尔军事政变问题上,非盟要求尼日尔军人立即释放巴祖姆总统并恢复宪法政府,因此俄罗斯官方也不会公开支持政变军人。
情况预测
    尼日尔政变至今,各方势力处于激烈博弈中,仍有爆发战争的危险。
    法国对尼日尔政变态度强硬,希望通过西共体的力量对尼日尔进行军事干预,恢复巴祖姆总统的统治。尼日尔政变支持者在法国驻尼日尔使馆前的抗议对于法国而言无疑是一种挑衅。当前法国国内民粹主义和极右翼政党崛起,一旦对尼日尔政变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法国社会的再次动荡。
    尼日尔政变是否会爆发战争的关键在于尼日利亚的态度。蒂努布于今年5月就任尼日利亚总统,希望能在其领导下使尼日利亚成为地区经济强国和政治强国。对于尼日利亚而言,能够调停此次尼日尔政变问题是增强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机会。但是尼日利亚国内也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如果西共体决定对尼日尔进行军事干预,尼日利亚势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另一边,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尼日尔形成了安全共同体,一旦西共体对尼日尔采取军事行动,军事行动就会迅速升级为局部战争,地区安全形势更加难以控制。
    此外,萨赫勒地区原本就是恐怖主义组织聚集的地区,在各国政局平稳之际,非盟、西共体、萨赫勒五国联盟等区域组织尚有余力共同解决恐怖主义问题。一旦地区局势动荡,区域组织内部矛盾扩大,

各国忙于战争反恐能力下降,恐怖主义组织会趁机发展壮大,严重影响地区安全。
安防建议
    1.尼日尔政变发生以来,尼国内形势总体平稳,但是各方势力正在进行紧张博弈,仍有可能爆发战争。请所有在尼侨胞提高警惕,加强防护,避免外出,做好安全防范。8月2日尼日尔重新与五个邻国开放边境,商业航班逐步恢复,请在尼侨胞如无必要事由,请自行离尼前往第三国或者回国暂避。近期计划赴尼人员,如无必要,请暂缓前往。
    2.政变发生后,萨赫勒地区安全形势恶化,恐怖主义势力很可能趁机发动恐袭。我国是尼日尔的第二大投资国,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石油和铀矿领域,在当地建有众多关键基础设施,拥有众多在尼务工人员。当前局势尚不明朗,请在尼企业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必要时寻求专业安保公司帮助。在尼企业请做好员工培训,如遇紧急情况请听从安排有序撤离。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43

42

乌克兰港口城市频繁遭袭 俄乌冲突进一步扩大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半之久,严重破坏了地区安全与稳定,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2023年7月至今,冲突又出现了新一轮的紧张趋势:尽管战争前线已进入僵持状态,但俄乌双方都加大了对对方主要城市和关键基础设施的袭击力度,无人机、导弹袭击频繁发生。近期,俄罗斯对乌克兰多个港口城市发动了连续空袭,导致乌方港口设施和货物被毁,黑海航运受到显著影响,进而也给相关各方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据中海安大数据信息平台统计,2023年7月17日至8月6日,共录得乌克兰安全信息61条,其中涉及港口城市信息11条;如敖德萨、切尔诺莫斯克等黑海港口和伊兹梅尔等多瑙河港口均成为袭击对象,当地安全形势严峻。

情况回溯
    当地时间7月17日,俄罗斯宣布不再延长保障乌克兰粮食经黑海港口外运的《黑海谷物倡议》,随即将乌克兰南部黑海沿岸包括敖德萨在内的几个重要港口列为攻

击目标。此后的半个月内,俄军持续趁夜间发起对乌克兰港口城市的空袭,给当地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7月敖德萨地区的冲突激烈程度与今年上半年平均水平相比增长了一倍,俄方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导致多名平民死亡,数十人受伤;截至当地时间8月2日,乌克兰已有18万吨谷物和26座港口设施被毁,粮食出口难以为继。7月20日,俄方的空袭还波及了中国驻敖德萨总领事馆,损坏了领馆大楼的部分外墙和玻璃。此外,俄罗斯还警告称,驶往乌克兰黑海港口的船只都将被视为潜在的军事目标。迫于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乌克兰不得不寻找其他出海路径,试图通过多瑙河将货物运到邻国罗马尼亚,再经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进入黑海。然而,俄罗斯很快也扩大了空袭范围,雷尼、伊兹梅尔等乌克兰多瑙河沿岸港口城市同样未能幸免。8月2日,俄罗斯无人机袭击伊兹梅尔港,再次毁坏了近4万吨谷物,并造成部分港口设施受损。
    在此背景下,乌克兰也针对俄罗斯港口和船只展开了报复行动。当地时间8月4日至5日,俄方一艘军舰和一艘油轮先后在黑海海域遭乌克兰无人艇袭击;同时乌军方表示,包括新罗西斯克、索契和图阿普谢在内的6个俄罗斯黑海港口如今已处于“战争行动区”,黑海安全局势日趋紧张。
《黑海谷物倡议》的签订与终止
    本轮危机中,《黑海谷物倡议》是引发冲突的关键。乌克兰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其粮食外运高度依赖黑海港口;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港口大部分被俄方控制或遭水雷封锁,粮食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由于乌克兰粮食供应中

断将危及全球粮食安全,导致国际粮价飙升,给中东、非洲等贫困地区民众造成饥荒,国际社会自冲突之初就致力于协调俄乌双方,保证乌克兰粮食顺利进入全球市场。2022年7月22日,联合国、俄罗斯、乌克兰和土耳其四方达成《黑海谷物倡议》,允许乌克兰从其三个主要港口——切尔诺莫斯克、敖德萨和南方港,经由黑海“海上人道主义走廊”向世界各地出口谷物和其他食品。作为条件,俄罗斯还与联合国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要求联合国同样保障俄罗斯粮食和化肥产品出口不受西方制裁影响。到今年7月俄罗斯退出前,乌克兰已借助该倡议出口各类农产品3300万吨,小麦等谷物价格也基本稳定在正常水平。
    然而,在将近一年的协议执行过程中,俄罗斯却逐渐表现出了不满。今年以来,俄方有意放缓了对乌克兰粮船的检查速度,从去年10月的每天10艘降至今年3月的6艘,再到6月的2艘,乌克兰的黑海运粮能力已经大打折扣。由此可见,俄罗斯终止《黑海谷物倡议》的决定实际上早有预兆。俄方认为,西方和联合国并没有履行对俄的承诺,俄罗斯粮食和化肥出口仍然受到限制,因为各大保险公司对西方的制裁仍然有所顾虑,不愿为俄商船提供保险。俄罗斯要求西方同时解除对其主要农业银行的制裁,恢复对俄的农业机械和零件供应,并解冻涉及粮食和化肥出口的俄罗斯公司的资产和账户。对此西方则表示,俄罗斯的农产品出口相比去年已经有了大幅度增长,俄方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其实质是以粮食为武器,服务于自身的政治目的。总之,双方在舆论上针锋相对,都试图把破坏《黑海谷物倡议》的责任推卸给对方。

    此外,尽管俄罗斯曾强调终止《黑海谷物倡议》与7月17日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无关,但考虑到两起事件发生时间相当接近,俄罗斯空袭乌克兰港口的行动或许也带有一定的报复性质。在对乌克兰粮食出口实施打击之后,俄罗斯还表示将向布基纳法索、马里、索马里、中非共和国等非洲国家各提供2.5到5万吨免费粮食;乌方对此评论称,俄罗斯这一举动意在“把乌克兰从全球粮食市场上排挤出去”。
袭击影响与未来形势预测
    整体来看,俄罗斯退出《黑海谷物倡议》、袭击乌克兰港口的最主要影响可能发生在国际层面。首先,乌克兰粮食出口受挫将不可避免地再度引发国际粮价上涨,在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全球贫困、战乱地区酿成人道主义危机,导致当地社会动荡,民众生命健康面临威胁。其次,俄乌双方在黑海海域的空袭、布设水雷等军事行动将增加海上运输安全风险,途经黑海的各国船只和货物都可能受到影响。
    对乌克兰而言,由于粮食出口是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俄方的袭击将对乌克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进而削弱乌方的军事能力,使其更加难以在当前的“反攻”中取得进展。即使乌克兰能够成功通过多瑙河出口部分农产品,这条河流的承载能力也不足以满足乌庞大的运输需求;更重要的是,乌克兰的多瑙河港口均位于该国领土最南端,把货物送到这一地区需要负担额外的陆路运输费用,借道罗马尼亚进行出口也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因此,黑海海运对乌克兰的生存至关重要、无法被替代;为了避免变成事实上的“内陆国家”,乌克兰一定会想方设法对俄罗斯施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45

44

加外交和军事压力,确保港口城市的安全。
    另外,如伊兹梅尔等乌克兰多瑙河港口在地理位置上与罗马尼亚隔河相望,而罗马尼亚则是北约组织的成员国。俄罗斯对伊兹梅尔等地的袭击可能引起罗马尼亚的警惕和敌视,加剧北约国家与俄罗斯的对立关系。此前,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集团在叛乱失败后进驻白俄罗斯,并协助白俄罗斯训练军队、活跃于白俄与波兰的边境地带,已经触动了波兰紧张的神经。一旦此类对峙局面失去控制,演变为边境冲突,造成俄罗斯与北约的直接军事对抗,后果可能将十分严重。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预见的是,西方国家短时间内不会在制裁问题上对俄罗斯做出更大的让步,因而乌克兰各大港口未来仍将是俄军空袭的重要目标。作为报复手段,乌克兰也将频繁使用无人机、无人艇等武器攻击俄罗斯港口、船只,并加强近几个月来对莫斯科的持续袭击。尽管国际方面不乏劝和促谈的努力,但俄乌冲突实现政治解决的希望依然渺茫。
安全建议
    当前俄乌局势持续紧张,空袭频发。在敖德萨等乌南部地区的中方人员请待在家中,且远离窗户和玻璃,以免发生意外伤害;在空袭警报响起后必须第一时间进入防空避险场所。如出现危险情况务必保持冷静,一切以确保人身安全为首要,并第一时间联系当地安全部门。请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注意当局发布的安全提示,不要前往局势不稳地区,如遇作战人员切勿轻易靠近。驻相关地区中资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提升安保级别,加强风险信息收集与研判

并做好资产保全工作。

厄瓜多尔总统候选人遇刺 黑帮犯罪愈演愈烈

    当地时间8月9日,厄瓜多尔总统候选人费尔南多·比利亚维森西奥在首都基多参加集会活动时遭枪击身亡,该事件在厄瓜多尔全国引起巨大震动,加剧了民众对国家治安状况的忧虑,也显示出该国的黑帮犯罪问题正在滑向失控的边缘。据中海安大数据信息平台统计,今年8月1日至8月15日,共录得厄瓜多尔安全信息5条,其中包括治安犯罪3条,均为枪击事件,共导致5人死亡,8人受伤;面对日渐严峻的社会安全压力,厄瓜多尔政府已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事件回顾
    本次枪击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8月9日18时左右,地点为基多市安德森学院的体育馆。案发时,费尔南多刚刚结束其在所属政党“建设运动”政治集会上的发言,准备乘车离开现场,随即遭到袭击。据悉,现场可以听到数十声枪响,民众陷入一片混乱;费尔南多头部中弹,被紧急送往附近的一家诊所,并在那里被宣布死亡。除费尔南多外,枪击还导致8人受伤,一名嫌疑人在与警方的枪战中身亡。袭击发生后,厄瓜多尔警方已经逮捕了6名来自哥伦比亚的嫌疑人,并缴获了一批枪支和手榴弹。厄瓜多尔现任总统拉索表示,这

次刺杀是“带有恐怖主义性质的政治犯罪”,厄境内的犯罪团伙则是幕后黑手。8月10日,拉索宣布全国举行三天的哀悼,并实施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他声称不会任由此类罪犯继续逍遥法外,势必让有组织犯罪者“感受到法律的全部力量”。
    刺杀事件后,厄瓜多尔社交媒体上还出现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群全副武装的男子宣称对本次事件负责,并表明其属于黑帮“Los Lobos”;然而随后另一批自称“Los Lobos”的犯罪分子又发布视频否认其参与了刺杀,指责前一段视频是竞争对手的陷害。厄瓜多尔黑帮组织之猖獗、犯罪网络之复杂由此可见一斑。面对费尔南多的悲剧,厄瓜多尔其他总统候选人除了表达震惊和声援外,也对自身安全怀有深切的担忧,呼吁政府采取更加有力的安保措施。尽管如此,厄瓜多尔政府依然决定,总统选举将在8月20日如期举行,届时全国各地将部署武装部队以保障选民和投票站的安全。
事件背景
    费尔南多遇刺事件发生之前,厄瓜多尔国内的社会治安环境其实早已不容乐观。厄瓜多尔曾经是拉美地区一个相对安全和稳定的国家,2018年其谋杀率为每10万居民5.8起,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该国犯罪活动迅速增加,到2022年谋杀率已经达到2018年的四倍以上,全国凶杀案数量和毒品缉获量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上半年,厄瓜多尔最大城市、主要港口瓜亚基尔登记的暴力犯罪死亡人数为1390人,几乎与当地去年全年的这一数据持平。据厄瓜多尔安全部队统计,今年上半年其在全国范围内共破获764个犯罪集团,缴获5300支枪械,逮捕3.9万人,并有45名犯罪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嫌疑人被警方击毙。此外,2022年厄瓜多尔当局共查获205吨毒品,主要为可卡因。今年7月,厄瓜多尔还发生了严重的监狱暴乱,归属于各帮派的犯人在全国多个监狱同时行动,将上百名狱警扣为人质,迫使政府出动军队恢复对监狱的控制。
    随着厄瓜多尔安全状况的恶化,如费尔南多这类政治人物成为犯罪团伙的目标也并非孤例——当地时间7月23日,厄瓜多尔曼塔市市长在视察公共工程时就遭到了枪杀。而费尔南多被犯罪团伙针对的原因显然与其政治主张有关。虽然费尔南多在八位总统候选人中支持率仅处于中游,但他在反腐败和打击有组织犯罪方面却有很强的号召力;他是少数几个直言抨击政府官员与犯罪集团之间联系的候选人之一,并承诺一旦当选将大力惩治腐败、减少逃税行为。在遭到刺杀的前几天,费尔南多曾受到黑帮组织“Los Choneros”的死亡威胁,警告他不要与该团伙为敌,甚至不要提及其头目的名字,但费尔南多不为所动。由此可见,这名总统候选人之死是犯罪团伙对厄瓜多尔政府的恐吓与挑衅,其意在宣示自身实力、制造社会恐慌、动摇政府和未来总统打击犯罪的决心。
厄瓜多尔黑帮猖獗的原因及影响
    厄瓜多尔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陷入黑帮犯罪的漩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全球新冠疫情给该国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创造了滋生犯罪的土壤。据统计,当前厄瓜多尔只有不到40%的劳动力实现了充分就业,大多数人的收入低于每月450美元的最低工资水平。经济萧条导致厄瓜多尔数十万青壮年移民海外寻找工作机会,而留在国内的失业人口则成为了犯罪团伙的潜在成员。

    其次,厄瓜多尔所在的拉美地区历来面临着毒品犯罪和帮派暴力的严峻挑战。厄瓜多尔北邻哥伦比亚,南邻秘鲁,两国均为世界上较大的可卡因产地;尤其是哥伦比亚,数十年来一直是美洲跨国贩毒集团的活动中心。由于近几年哥伦比亚政府重建国内秩序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越来越多的贩毒团伙开始经由两国守备不严的边界渗透进厄瓜多尔。据厄瓜多尔政府调查,活跃在该国境内的犯罪组织主要包括墨西哥贩毒集团、阿尔巴尼亚黑手党等,它们企图经由厄瓜多尔将拉美地区的毒品转运到欧洲和美国的买家手中。
    此外,厄瓜多尔的大型港口和大规模出口贸易也为黑帮组织从事毒品走私提供了便利条件。截至目前,瓜亚基尔港今年已通过人工检查查获了38吨毒品,全国缉获毒品数量的一半都来自瓜亚基尔。作为厄瓜多尔主要的农业出口部门,香蕉出口是贩毒集团的特别目标;每周大约有7000个集装箱的香蕉从厄瓜多尔的海港运出,而毒品也往往借助香蕉货轮走私到世界各地。因此,厄瓜多尔主要港口的周边地区也是各派黑帮争夺的焦点,当地暴力犯罪频发。在不同国际贩毒集团的支持下,几大帮派组织都试图控制厄瓜多尔的毒品流动路线,以攫取更大的利益。
    在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之前,日益猖獗的黑帮犯罪将对厄瓜多尔产生多重负面影响。一方面,该国正常的社会和政治秩序被扰乱,选举投票活动可能遭到破坏,进而影响新一届总统和议会的产生,也会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导致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在接下来的国家紧急状态期间,厄瓜多尔政府可能采取部分限制公民自由的措施以推进执法行动,包括入室搜查等,将会使民众生活和经济活动受到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47

46

干扰。最后,考虑到当前厄瓜多尔帮派组织势力正盛,且可能与部分政府官员勾结、得到庇护,该国短期内遏制黑帮犯罪难度较大,未来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仍将面临威胁,与费尔南多遇刺事件类似的针对性刺杀也可能再次发生。
安全建议
    在厄瓜多尔中方人员请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前往治安较差地区,不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请远离人群密集场所和大型政治集会,避免在公共场合谈论涉及帮派犯罪的敏感话题。在工作地、居住地附近发现可疑人员要高度警惕,如遇危险情况,坚持以生命安全为重,保持冷静,尽量避免与犯罪分子发生直接冲突。
    出行请做好周密预案,避开冲突高发地带,遵从安全人员指示安排,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对相关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如果安全部队开始聚集或枪战开始,请立即离开该区域,到安全场所避难。

泰国新政治联盟形成 国内形势暂趋稳定

    8月22日,赛塔·他威信(Srettha Thavisin)在泰国国会上下两院联席会议上当选总理,结束了自5月以来僵持3个月的政治僵局。赛塔所在的为泰党解散了此前与前进党组建的八党联盟转而形成新的政治联盟。总理选举结束后,泰国国内安全形势趋于平稳。

塞塔出任泰国总理
    8月22日泰国举行的国会上下两院联席会议上,赛塔获得482名议员的投票,其中314票来自为泰党领导的11党执政联盟,152票来自军方控制的参议院。随后,经过泰国国王批准,赛塔确认出任泰国第30任总理。
    赛塔今年61岁,早年在国外留学,之后回国从商,曾是泰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尚思瑞公司的创始人。赛塔是一名政坛新秀,2022年底宣布加入为泰党,2023年成为为泰党总理候选人之一。赛塔当选后成为泰国自2014年军事政变以来第一位没有军方背景的总理。
    为泰党的前身是泰国前总理他信·西那瓦创建的泰爱泰党,2006年他信政府被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49

48

军方政变推翻后,泰爱泰党被解散,原泰爱泰党的大部分成员重新组建了为泰党。在此次选举中,为泰党曾推举他信的小女儿贝东丹·西那瓦作为总理候选人。但是鉴于他信在泰国政坛上的影响,贝东丹与他信的亲缘关系不利于为泰党获得反他信阵营的支持。因此必须在总理候选人和组建政府问题上做出妥协,此时作为政坛新秀的赛塔就成为军方和保守派与为泰党之间协调利益最合适的人选。
    为泰党为了笼络保守派政党和军方,在组建新政治联盟时承诺执政期间不会推动修改《冒犯君主法》,施政纲领将以为泰党的政策为主但会同时吸纳联合执政党的政策。根据为泰党的竞选纲领,经济问题将会成为赛塔政府执政期间关注的主要问题,新政府推出的主要政策包括:1万泰铢全民数字钱包计划,到2027年将最低日工资提高到600泰铢,以自愿制取代强制征兵制度,推行医用大麻倡议,修改宪法以增强民主、消除腐败等。
君主制与泰国选举
    今年泰国大选的关键议题是是否修改《冒犯君主法》,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是否进行君主制的改革。泰国是一个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国王不仅是国家的象征与代表,更拥有一定的政治实权。
    上一任泰国国王拉玛九世是一个强势君主,是泰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曾多次调解军方与民选政府之间的纷争,拥有的政治权力相对较大,在泰国民众中拥有很高的声望。泰国前任总理巴育是拉玛九世忠实的拥护者,巴育政府也成为亲皇室的保守派。但是随着泰国选民中年轻群体的不断壮大,拉玛九世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逐渐淡化。

    另一方面拉玛九世的继任者拉玛十世也就是现任泰国国王在声望及影响力上远不及拉玛九世。加之其生活奢侈,私生活混乱,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长期居住在德国躲避疫情,种种行为引发了民众对于国王的不满。2020年泰国爆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虽然主要矛头指向了巴育政府,但也凸显了民众对于要求修改君主制的诉求。
    在本次选举中,获得民众支持的第一大党前进党在竞选纲领上以消除军方对泰国政治的影响和改革君主制而闻名,其政策承诺包括修改《冒犯君主法》,修改当前有利于军方的宪法,改革军队,破除行业垄断,对富人征收重税等。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平民和年轻选民的支持,但是极大地冲击国王、军方、官僚机构及大企业的利益,遭到其他保守派政党和军方的强烈反对。
    虽然修改《冒犯君主法》为前进党带来了大量的选票,但是在组建政治联盟时,是否赞成修改《冒犯君主法》成为前进党组建政治联盟的最大阻力。保守派政党泰自豪党也是本次选举中的第三大党,坚决反对修改《冒犯君主法》,并且拒绝加入前进党所在的政治联盟。前进党多次妥协后成功组建八党联盟,又因为泰国上议院250席议员名额均由军方指派,导致前进党在两次上下议院联席会议中都没有获得过半赞成票,最终无缘总理之位。
泰国选举中的妥协与危机
    为泰党抛弃第一大党前进党组建政治联盟,就意味着必须做出妥协以团结其他各个党派并获得军方的支持。因此为泰党将长期以来相互敌对的势力纳入政治联盟,虽然解决了当前的政治僵局,但是也暗藏危机。

    首先是政治联盟内部的敌对与分裂,当前为泰党迫于形势将各党纳入政治联盟,但是强势的保守派政党如果与为泰党出现政见不合,那么为泰党的政策将很难推进和落实。
    为泰党与泰自豪党、人民国家力量党、泰国人团结建国党之间存在历史恩怨与政见分歧。为泰党属于他信派政党,而人民国家力量党和泰国人团结建国党则是军方派系的政党。军方曾先后推翻他信,他信派政党人民力量党支持的沙玛,他信妹妹英拉三届政府。此后军人出身的巴育和人民国家力量党把持泰国政治近10年,为泰党是巴育政府时期最大的反对党。泰自豪党的创始人陈乃温曾是他信的亲密盟友,曾是泰爱泰党和人民力量党的成员。但是在2008年,陈乃温及其派系背叛他信转投反对党民主党,使得民主党最终组建政权。此外,为泰党近年来在疫苗接种和大麻合法化问题上多次抨击泰自豪党。
    其次是选民容易催生情绪化政治,为泰党的选民基础难以维持。泰国军方与民选政府之间已经出现了多轮的政权交替,泰国民众拒绝向军政府做出妥协,反对军方过度干预政治。为泰党邀请军方支持的政党加入执政联盟可能会再度引发民众对军方涉政的不满,导致在下一次选举中选民涌向前进党。
    第三,为泰党寄希望于通过短期的经济补贴来弥补放弃前进党造成的声誉受损,希望以此获得选民的原谅。但问题在于没有充足的财政开支支持经济补贴的计划,如果承诺无法兑现,将会引发民众的抗议。

安防建议
    1、泰国选举结束之后,整体安全形势较为稳定,游行抗议活动减少并且形式较为和平。当地举行游行抗议活动前会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相关信息,请赴泰游客及在泰华人及时关注相关信息,避免前往游行活动发生的区域和街道,以免发生意外。
    2、泰国拥有严格的《冒犯君主法》,泰国国王的地位在民众当中分化严重,请避免在公众场合谈论泰国国王及王室的相关话题。

产品展示

05

产品展示

05

产品展示

51

50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05

产品展示

05

53

52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