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不出校门,畅游古堰_李冰治水

其他分类其他2024-12-08
581

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

不出校门
 畅游古堰

历经两千多年风雨锤炼与岁月更迭的都江堰,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古堰小知识

都江堰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政绩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建堰、护堰史也是一部“政绩史”。勤政爱民,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从政理想;深入基层,从民间汲取、总结劳动人民的智慧;有所作为,把工作落在实处、实地,敢于推进利国利民的好事、实事。因此,才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更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现实价值。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理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江堰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就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首先要充分了解水性、掌握河流的动态、自然环境客观条件;然后在执行中加以正确引导,利用有利条件、消除不利因素,以达成最后的目标。这一治水哲学思想对今天的治理工作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古堰小知识

尊重规律、敬畏自然的“生态观”
都江堰能源远流长、泽被后世,在于对于规律的正确运用。知山势、地势、水势、人势,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师法自然、顺势而为,形成了今天“茂林修竹、美田弥望、岷江水暖”的生态美景。了解规律,在规律的指引下制定出合适的方针政策;顺应规律,在规律的推动下打造出平衡的共生模式。这些为构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体系提供了思考路径。
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系统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工程完美结合著称。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使都江堰工程既引水灌溉又防洪减灾,还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其工程的系统化、作用的多元化为今天的统筹发展提供了实践蓝本。
坚持创新、岁必一修的“发展观”:今天,都江堰并没有成为仅供瞻仰的文物,是因为“岁必一修”持续了两千多年;“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科学施工持续了两千多年;创新的材料、创新技术的试错与应用也持续了两千多年。所以,滔滔岷江水绵绵不绝的养护着天府之国,而且还会持续下去。有了正确的方向,找到科学的方法,那么剩下的就是坚持。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这一方法论从来都没有变过。

古堰小知识

都江堰给我们的启示

执政为民、勇于担当的“廉政观”:现代以前,都江堰的治水护堰都是规模庞大、耗资巨大、条件艰苦的工程,考验着历届朝代的官员们。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带来的就是渠系通畅,海晏河清。如果是庸官贪官执政,必然是河道淤塞、民不聊生。两千多年来,经过都江堰的考验,走出很多如诸葛亮、赵抃、刘熙古、丁宝桢等廉官典范。今天依然有很多工作要经历如都江堰水利工程般的艰难考验,把握群众基础,执政为民、勤勉尽责;抓住廉洁核心,风清气正、勇于担当,如此方能走出一条利国利民的坦途。
时至今日,都江堰早已超越了它“防洪”和“灌溉”功能,需要以时代的视角来研究都江堰、诠释都江堰,赋予它新的内涵,使它与时代的节奏同步共振。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不仅能感受到先贤的伟大、堰工的坚韧、民众的智慧,通过了解而更好地传承、发展、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都江堰所蕴藏的深厚内涵,成为今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古堰文化展厅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