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篆刻入门教程

其他分类其他2019-06-18
1397

初学篆刻,你需要准备的物料、书籍清单

(篆刻材料)
我们先说学篆刻是个不小的“坑”,何以见得呢?原因大致有二:
1、不小的财务支出。既
然要学篆刻了,总要

买刻刀、石料、印泥吧,刻刀再不济也要一个永字牌或者吴昌硕的吧,正经篆刻怎么可以用那些不入流的刀具呢,石料开始觉得只是练习,买点5块钱的石头吧,发现要不是砂丁多,要不就是根本刻不动,要不就是粉的要命,还得买好点的石头,再不济也得10块钱以上的石料吧,怎么不得买个10来块。买回来之后,又发现这些石料其中有一半好用,有一半只能拿来练练刀法,刻下边款练习。印泥又不能用太烂的印泥,再次也要买一两正经的篆刻印泥吧,紧接着发现,开始拿不住石头,一刻就滑,需要买个印床,开刻之前又需要对石料进行磨平,需要砂纸,买几张勇士的正经水砂纸是必要的,又发现,临摹描印稿还需要的点拷贝纸,钤盖印蜕又需要点连史纸,写印稿无论如何得少备点宣纸吧。这还不算完,既然要临摹,

印谱总是必要的,两头的印谱总是要备点的,比如汉印的印谱,名家的印谱,名家的印谱且不说篆刻史上明清的名家要备一套,就算晚清四家二吴、赵黄,总要四本印谱吧,难道学切刀不备点西泠八家的印谱,临了段时间后,朋友们忽然听说你在学篆刻,命令你刻一对印章给他或她,搭工搭料,创作总要查查字吧,几种印式都可能要接触,查缪篆、查战国文字,查小篆,哪一个体系的文字不需要一本字典呢,又是不小的支出……
       这还不算身边没有相对好点的老师,自己要自学技法,买技法书,买印家的传记,买各种印评,边款记录,各种印学论文,名家印谱的前序后跋,总算有点小成了,发现查字典,找古字根本不算完,印章要有点出路,书法、绘画是要过关的,至少书法是必修的,于是文房四宝,各色纸张,各种法帖……接着又被告知要经常参加展览,见识古器,于是又要去博物馆、各种展会去买门票……后来又说要见识实物,要上手才有感觉,买古印,买砖瓦,买钱币,买原拓印谱,如此下来,生活但有余钱,几乎全扔进了这个大坑。还要提高文学修养,审美能力,于是背唐诗、学宋词,看古今名著,天啊,原来,这是个巨坑……总之,从此,我们再也不觉得自己经济能力够强大了。

2、长久的时间支出。从搭手刻第一方回字开始,所以学习篆刻的朋友如果还真想学好,那每天扔到篆刻上的时间决不会少于2个小时,因为大致一方印临下来至少需要1-2个小时,创作时更不用说,只写一个印稿,就可能要搞上几天也不见得满意。更不用说,一套《说文解字》认下来就需要个一年两年的时间,再接着要看印谱,学印论,读美学书籍,参展会,听讲座……时间就算海绵时的水,也会觉得挤不出来了。

(邓石如刻:有好都能累此生)
既费钱,又费力,学篆刻有啥好的。要我说,至少,到了中年过后会发出,原来,这个正正经经的爱好,要比打麻将和坐着发呆强得太多。好在,董其昌说:“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楞

严经》里说:“有好终须累此身”,邓石如觉得很对,于是刻了“有好都能累此生”,欧阳修说:“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吴让之一听,有道理,于是把它刻入印章。我们觉得,这些名家们坚持篆刻都是觉得终身快乐的。至少,如果不说图名图利,这终究是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爱好吧。因此,恭喜你,这个坑,你入得非常:值!

(吴让之刻: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及边款)
如上所言,学篆刻要接触的东西体系庞大,所以今天要解决的是初学者,也即入门篆刻要接

触到的篆刻工具、材料、书籍、印论等杂项内容。一项一项地说:
一、篆刻工具、材料
1、刻刀。建议最初入手一把永字6毫米或者8毫米的正经篆刻刀,如果手劲大,可以考虑10毫米的,这是主要刀具,一把足矣,不要买一堆套装,结果任何一把也用不熟。价格在100元以下。随着学习的深入,需要再买小一点的大一点的,大一点的重点在于攻巨石巨印(5厘米见方以上的),小一点的角度小一点的则用于刻元朱文,便于镌刻细微处,不至于毁坏笔画,那是后话,新刀不用磨,后期需要磨刀时,主要是保证两个刀角是正确的直角(钝角不利于下刀精准,锐角影响推刀发力),保证刀刃的锋利即可,没有那么多讲究,很多磨刀的讲究是刀具发烧友的讲究,初学者远没有到那样的水平。

(永字的某款刻刀)
2、印石。一般初学者,买10元左右一块的青田石即可,太便宜的不宜刻,或砂丁多,或石质硬,或石质过软,还有一部分石商将石粉压成石料来出售,十分坑人。巴林石稍粉、稍腻刀,也可购入,寿山石则偏昂贵,不适于初学者,昌化石也偶有可用石料。最近一些萧山红或称印度石、老挝石的,似也可用。但都不如青田石爽刀宜于初学者,100元以下,买2.5厘米、3厘米见方各五块基本就可以开练了。随形石料,不建议初学者入手,1、练习基本用不到,2、随形石也不便于学习(来楚生语)。

(各种练习石)
3、印泥。印泥好坏极影响印蜕质量,初学者应当买1两正经的篆刻印泥,不要想着用办公印泥替代,朱砂印泥,

一般1两也在100元以下,足够用了,如果心较细,可以买朱砂、朱膘两种,朱膘以钤朱文,显得清雅,朱砂钤白文印,以显醇厚。随着学习的深入,再采购更高级的印泥,仅印泥一项,后面就有极多的讲究,这里先不说了。

(篆刻用印泥)
4、印床。印床视经济条件购入,便宜的几十元的木质印床即可,价高的金属印床几百元不等,随着练习的深入,会发现,印床大多也只是上印

稿时用到,大部分时候,拿在手里刻,更合适些,稍大的石料直接刻,只有极少数的钢笔书法用印,扇面书法用印等小印需要用印闲夹持施刻。对于初学者,印床是必须的,不然无从下手。预算也以100元为限。

(初学者适用的印床)
5、印规或印矩。对于初学者,这个非必要品,为了保证钤盖位置,可以购入一个,但如果够细心,钤盖慢慢练习,非创作阶段这是个不必要的支出。

(木制的印矩)
6、砂纸和砂轮。勇士的水砂纸买几张,60号的用于粗磨取平,600号或800号用于打磨印面施刻即可,既不需要磨得过细,也不能让印面过粗,这个

最后打磨印面的砂纸600-1000号都有人使用,看自己的要求。砂纸大概30元上下就可以搞定,不贵,如果去五金店,更便宜。如果有磨刀的需要,也可以再买个金刚石磨盘,也可以用来磨石料。

(砂轮和砂纸)
7、毛笔。学篆刻,这个是少不了的装备,不要听着人说,铅笔、记号笔就可以,最好还是买1根小毛笔,用以勾描印稿,像“小红毛,

小紫圭”均可,总之是硬毫小楷毛笔就行,还可以备一支写大楷用的羊毫笔,这支笔不蘸墨,用以印稿上石或者拓款时蘸水用。两支毛笔价格不应超过100元。

(毛笔)
8、墨。买上等的油烟墨,再买一块砚台用以储墨,砚台也分贵贱,100元左右的就可以用了,只要光平滋润,易于发墨就好,不

必非得好砚,当然,土豪另说。墨块几十元买一块就可以搞定了(如果不练书法,这个够用了),当然,如果图省事,买一得阁的书画墨汁也可以,几十元就可以买来实用的一桶,储墨用家用的小碟子就可以,不必另花钱。

(墨汁)
9、纸。连史纸、宣纸、拷贝纸都需要些,连史纸用以钤盖印蜕、拓边款,宣纸用以写稿(有时也用它拓边款),拷贝纸用以描摹印稿,量都不大,50元以内就可以搞定,如果

练书法,宣纸备一点是不多余的,还可能需要购入几刀毛边纸用于练习。

(宣纸)
10、刷子。用于清洁印面,避免污损印泥,这很重要,一般用旧牙刷就可以,要养成蘸印泥前清洁印面的

习惯,不然,太伤印泥,也不利于印蜕展现。

(便宜的棕老虎)
11、棕刷。也称棕老虎,如果暂时不拓边款,可缓缓再采购,初学者花100元买入一个基本用不上的棕刷,有点过早。

12、拓包。这个建议自制,会专门发布制作拓包的视频,材料很易找,不必要在网上再行采购拓包,当然了,土豪或懒人另说。
13、钤印板。这个用平整点的玻璃就可以替代,网上还有各式各样的替代品,替代品很容易找,这里不再另说,但并不代表钤印这一项不重要,其实这一项实在是太重要了,前面专门写文章讨论过,有兴趣自己回看就好,一方印的钤盖效果直接影响创作水平。

二、书籍
书籍这一项,基本是三类,以前也写过文章,这里只说一下建议入手的书。
1、字典类
(1)战国文字、金文类。汤馀惠老师的《战国文字编》,如果是以前,就会建议大家购入《古玺文编》、《古玺汇编》了,但现在绝版了,买旧书也需要几千大洋,有点成本太高,好在《战国文字编》网上还有现货,300元以下就可以搞定。当然,如果暂时不学古玺印,或者也不打算涉足,这个可以缓些日子。

(《战国文字编》书影)
容庚的《金文编》,这是经典,好在网上还有现货,不过不研究金文者可暂不入手,毕竟是较小众的文字体系。

(《汉印文字徵》书影)
(3)小篆类。《说文解字》这个也不用说,是必备书,如果你学篆刻,这本书都不舍得买,趁早可以退出去了。买本中华书局的《说文解字》配以风凰出版社的《说文解字注》足够用了。

(《金文编》书影)
(2)汉印类。《汉印文字徵》,这个不用说,十足的好书,或者图便宜,可以买《汉印分韵》或者《缪篆分韵》检索也方便。还是挺实用的。

(《说文解字注》书影)
如果这些书觉得分门别类,不舒服,可以买综合的《篆刻字典》,如《篆刻大字典》,如西泠刘江老师编的《篆刻常用字字典》也还不错。

(《篆刻常用字字典》书影)
2、印谱类
这个有两个体系选择,看入门者个人爱好:
(1)爱好浙派风格的,选《中国篆刻聚珍》一套,现在出了两函近20本了,浙江人美出版社版,现在已经出到西泠八家,后续肯定还会把邓石如及晚清名家出齐,价格估计一整套下来怎么也得1000元往上,精品书,值得拥有。

(《中国篆刻聚珍》书影)
(2)要买齐历史上所有时期的篆刻作篆刻研究的爱好者,重庆出版社版的《中国历代印风系列》则是不错的选择,一则是收入的代表印作比较齐全,另一则则是这一套印谱对于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印作都有细致的文字介绍,虽然文字不多,但挺系统,不过,一套十几册下来,

也要1000元以上的价格,好在现在已经出齐,若干时期已经有断货的迹象,如果真有心篆刻一道,值得入手。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系列书影)
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只买某个时期或者某个印人的分卷,成本要低得多。但目前在印谱系列,这些书算好的,其他《十钟山房印举》、《集古印谱》等则名声偏大,印刷质量要差很多,不宜入手。
三、理论类
一本是邓散木老师的《篆刻学》,算是最早的篆刻入门书了,可以买来当资料放着,时不时拿出来看看上面的毛笔小楷养养眼也不错;一套是李刚田老师与马士达老师合编的《篆刻学》,很详细,值得一看。再有一本是赵宏老师编的《篆刻研究》也值得一读。

(李刚田著《篆刻学》书影)
关于历代印论、边款文字,印谱序跋,收集较齐的则是西泠印社编的《历代印学论文选》上下两册,当属不错的资料,随时备查。
(《历代印学论文选》书影)
关于技法,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有一套技法丛书,一套十几本,分门别派做技法介绍,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印人由不同作者编完成,内容各说各理,时有冲突,但仅就技法,算是一套不错的书,值得一读,技法对错,各凭认知了。
(《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书影)
技法这一层面,还有一套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书,本来已经断版,好在今年又重新出版一次,一套四本,作者都算大家,也可以买来一读。
(《篆刻技法百讲丛书》书影)

我的篆刻工具制作——篆刻刀设计

焊接完成的刻刀,再用电动砂轮做简单的处理一下后再用汽车外胎内的尼龙线做防滑处理。

完  成

手艺好不如家是妙,按着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可以做成不同的刀型。

我制作的不同形状的刻刀,用于雕刻各种材质

印床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学习是一件很费钱的苦差事,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条件来选择自己的工具,有条件学习,没条件创造条件还是要学习,只有不断的去学习才是你人生应该走的路。

步骤/方法

教你怎样刻印章 一步一步很简单 

制作一方完整的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准备过程(包括打磨印石)、印稿设计(初学者为临印为佳)、操刀治印、修改调整、钤印、刻边款、拓边款等。

第一步:准备工具
1、准备印章材料:常用篆刻字典、砂纸、镜子、毛笔2支(小笔狼毫、羊毫均可)、墨汁和砚台、印床、刻刀、印泥、连史纸(拷贝纸或宣纸)数份、刷子(废弃的牙刷亦可)、棕老虎(拓边款时用)、拓包等。

印石的准备:将砂纸平铺在水平的桌面上(最好选择一块玻璃面),用印石(选一方与将要临印的印面大小一样的印石)在砂纸上打磨直至印面平整。

2、设计印稿:初学者宜临印,印宗秦汉,多临汉印。我们选择一方印,将一张半透明的纸(宣纸或者连史纸)附在印稿上,用毛笔蘸墨临出印稿。
如果想创作的印章可以用印石在纸上印出痕迹然后用毛笔勾画出边框,查字典选用适当的篆文设计印面,设计印面一点要注意一方印中和谐与统一还有印的留白。

3、印稿上石:初学者宜用水印上石的办法,这种方法失真会大大减少,毕竟刚刚学习篆刻直接在石头上写出印面难度太大。将印稿反附在石头上,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打湿印面,等印面完全湿透,用宣纸吸干多余的水分,大概洗到8分干的时候在附上新的宣纸用力均匀按压印面。最后取下印稿,基本上印稿复制到印石上了。放在镜子前看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果能力强者亦可直接写到石料上。

第二步:操刀治印
自古以来刀法无定法,工具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喜用大刀,有的人喜小刀。

1、篆刻的执刀法
第一种:与执笔法近似,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中指抵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紧贴中指。刻印时五指齐用刀,小指向前伸.触及印石,起稳定腕力控制平衡的作用。适用于质地较软的小型印材,刻细劲的朱文铁线篆印。
第二种:用拇指抵住刀柄,其余四指握柄上端,五指合力自上而下运刀。刻印时指掌俱实,全靠手腕的灵活运作。这种执刀方式便于发力,所刻印文线条浑厚富于力度,适宜刻白文大印。

2运刀的方法

冲刀法:刀柄侧斜,以刀角入石。指实掌虚,五指和乎腕用力推刀,作上下、左右、顺逆的冲刻。其中横冲是以刀外向倾斜,刀锋右角插入石中。运刀时.中指自右外向左推刀。竖冲则以中指拨刀,上下向运刀冲刻。

逆冲是以拇指、食指捏刀柄,中指后抵,卧刀柄于掌侧“虎口”,自下向前推冲。运用冲刀法时无名指和小指起定位作用,抵住印面.控制力量,防止跑刀。
       冲刀法适宜刻白文印,冲刀要用力适度、均匀,用力过猛或入刀太深,会感到运刀艰涩难行,不能游刃自如;用力过小或不均,入刀浅则刻出的线痕会飘浮、纤弱。冲刀法便于表现印文圆润流动的笔势,线条遒劲挺拔。

切刀法:五指握刀,刀柄垂直,以刀角入石,运用腕力频频向下按刀,使两刀刀角交替切进石内,将切出的刀痕连接成印文线条。切刻时按刀用力不要太重,使刻出的跳刀痕迹错综不齐,形同锯齿。应使切刻出的线条气势连贯,浑然一体。切刀法所刻印文浑厚苍劲,刀法意味浓厚,并能锲刻较硬质的印材。
3、刻印文的方法

双刀法:在印文笔画两侧施刀,用两刀或两刀以上把印文笔画的实线刻出。朱文印是沿笔画两侧刻出外廓,用切戳的方法将笔画之外的印底剔铲掉,使印文笔画凸起在印面上。刻朱文印用刀要求通畅贯气、线条均匀。成功的朱文剖面呈泥鳅背状,产生书法中锋用笔所具有的力透纸背、浑厚饱满的艺术效果。
用双刀法刻白文印,是沿印文笔画内侧两面施刀,把笔画实线刻掉,保留平整的印面,留下凹入的笔画线条。刻白文要求用力均匀利索,印文轮廓线清晰、光洁。双刀法每一笔画都要两次或更多次用刀刻出,运作方式是固定刀位和运刀方向,转动印石,基本上都是在线条右侧施刀.最后用切刀将线条起止遗留的燕尾和茬口修整好。

单刀法:指印文笔画用单线刀迹完成,用于刻细白文。在印文笔画实处用刀。单刀法不是只用一刀一次刻成,也可以采用重刀复刻。不过

所有用刀要走向一致,不能显出复刀的刀迹。单刀刻法要求运刀隐健、肯定,构成生辣自然、不加修饰的效果。

边框的处理
4、修饰处理:使用以上刀法刻好印后,大家不要着急钤印,我们在涂上一层墨,对照原印稿看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再次补刀调整。此时大家补刀是也要用刀去刻,而不是一点点用刀去刮线条,切记!只有这样线条才有骨力。最后处理边框。做旧、残破处理。
说到这里,印章其实已经刻好啦!小编教的很简单,也很实用是不是?下面再介绍如何钤印及拓边款,这也是使用印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第三步:钤印

蘸上印泥,整个印面都要均沾,这样印出来才不会缺少线条。

钤印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很多人往往忽略钤印这一环节,刻的再好你木有钤好是不是太可惜了?清洗好印面后,将印面去蘸印泥,而不是用力下按,让印面均匀与印泥接触,当印面均匀布满印泥后准备钤印。钤印时纸下面垫上一个书本或者专业的印垫,还有的甚至用印规来保证印面工整不倾斜。左手固定印章右手在印章均匀用适当力量按压,不宜过大的力,确保印面能均匀着纸,这才会有更好效果。
第四步:刻边款及拓边款

双击编辑文字

所谓边款,一般泛指刻于印侧或印背的文字、题记。
先将印章要刻的一面用墨涂一遍,这样能看清用刀的效果。如刻一面边款,应当是刻在印面的右边,盖印时其款就在左边,这样只要根据边款方向也可以避免印章位置盖颠倒。
具体的刻法是:用刀角切刻下去,“点”以刀上锋侧势切刻,“横”以刀锋由右向左下行刀,下刀时略重,“竖”下刀时略重,“转折”一般单刀刻,转折处分两刀完成,有时看

起来像一刀。懂得单刀楷书边款刀法后,多临多练即可掌握。至于行草印款可取法邓石如、吴让之,魏碑可取法赵之谦,篆书可取法吴昌硕诸家。
印款的创作应注意两点:一是文字可记事、记兴、记时,也可发表艺术体会与见解,但文句要清雅有味;二是印款的章法与形式要考虑与印面搭配的效果,使其相得益彰。

拓边款
先将印款面擦干净,然后用毛笔醺水涂石面使其微湿,水中也可以加少许浆糊。然后将连史纸(或薄而匀的宣纸)蒙在石上,正面朝上,这样纸贴石面部分全湿。然后将拷贝纸覆盖在连史纸上,用棕帚在拷贝纸上刷,开始要轻一些,不能因湿而把纸穿透。换纸仅覆在上面按擦,使连史纸完全陷进边款字口内,锋芒清楚,然后用拓包上墨。其墨必须是新磨的墨或新鲜的墨汁,不能用宿墨。拓包要少蘸墨,使其受墨平匀,

可先在纸上试一试(墨不可太浓),然后在纸上快速地拍打(不能平拖),墨色逐步加深。墨色浓厚发光的称“乌金拓”,淡墨浅浅地匀拓的,称作“蝉翼拓”,但都以字口清晰为要点。拓好后等墨干即可将连史纸揭下,拓款就完成了。

飞鸿堂印谱

《飞鸿堂印谱》是汪启淑精心辑录家藏古铜印以及当时一百数十家印人篆刻而成。四十卷,共五集,每集四册,五集合二十册,各册有二卷,每卷二十五页,每页录二印至四印,附注释文。收录极为谨慎,每印皆经汪氏与诸同好虚心商榷,方始奏刀,故编辑印谱时间前後约有三十馀年。是书成于1776年,共收录印数约为三千五百方,与《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合称为“至美之三堂印谱”。

书名 飞鸿堂印谱 出版时间 1776年
作者 汪启淑 赞 誉 至美三堂印谱

飞鸿堂印谱 编者汪启淑(一七二八~一七九九),字慎仪,号秀峯,又号詉庵,自称印癖先生,清代安徽歙县人。家有开万楼,藏书数千种,尤酷嗜印章,搜罗自周秦迄元明印至数万钮。

点击
进入

更多资讯请关注北猫信息港,百万资讯等你驻足,希望有一款适合你!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