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建国75周年献礼——医疗篇

其他分类其他2024-09-26
413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The 75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medical treatment

1949-2024,跨越75年,无数医学突破见证中国医学发展。
75年,从零开始,医学突破呈指数型增长;
75年,在试探中前行,医学发展在螺旋式上升;
75年,我国医疗医药成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08  ►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
结晶牛胰岛素

16

07  ►

1963年 在世界范围首次断手再植成功

14

06  ►

1960年:吴孟超完成中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

12

04  ►

1956年: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沙眼致病原

09

03  ►

1955年:我国成功研制出人工合成牛黄

08

目录

01  ►

1951年:第1支国产青霉素试制成功

04

02  ►

1953年:我国试制氯霉素成功

06

目录

中国医疗75载辉煌历程,从缺医少药到全民健康保障,成就斐然。从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到尖端医疗技术突破,从传染病有效防控,到基本医保全面覆盖,中国医疗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如今,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医疗正以更自信的步伐迈向未来,为世界卫生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05  ►

1958年 大面积烧伤成功救治改写世界纪录

10

22  ►

2024年:“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正式启动

40

21  ►

2020年: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
正式登陆国内市场

38

20  ►

2019年:首次实现医药电商平台的线上购药
医保支付

36

19  ►

2018年:博鳌超级医院创新1+N模式

34

18  ►

2018年:开展日间手术试点服务

32

17  ►

2016年:全国首个公立三甲医院建线上院区

30

16  ►

2011年: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小分子靶
向抗癌药埃克替尼上市

28

15  ►

2010年 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开始推广

26

12  ►

1988年: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郑萌珠诞生

22

11  ►

1985年:中国首创绒癌治愈率提高到90%

21

13  ►

2002年中国第一例肺移植治疗肺气肿

24

14  ►

2002年: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被国际
誉为上海方案

25

09  ►

1971年: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类抗疟药

18

10  ►

1975年 人工角膜试制成功

20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1951年4月,上海青霉素试验所试制成功,第1支国产青霉素针剂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背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家正处于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关键时期。此时,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开始建立,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国际形势的紧张和国内资源的匮乏使得抗生素等关键药物的进口受到限制。因此,实现抗生素的自主生产成为了当时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目的:面对当时国内抗生素严重依赖进口、供应不稳定的困境,1951年启动国产青霉素试制项目的目的在于打破国际封锁,实现抗生素的自给自足,提升国家医疗卫生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过程及团队:第一支国产青霉素针剂的成功试制,由上海青霉素试验所组成的科研团队,研究团队面临着设备简陋、原料稀缺、技术资料匮乏等重重挑战。他们通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工艺,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斗,最终实现了青霉素的国产化。这一过程的艰辛与不易,正是我国科研人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试制过程中,在童村等杰出科学家的带领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青霉素的试制工作中。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努力,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为我国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意义: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抗生素生产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结束了不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还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医药工业的发展,为后续药物研发奠定了基础。这一成就对于提升国家医疗水平、降低感染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1951年 第1支国产青霉素试制成功

点击返回目录

点击观看试制过程

1953年 我国试制氯霉素成功

抗美援朝期间,应反细菌战的急需,沈阳东北化学制药厂受命负责氯霉素生产研究,仅用4个月的时间,在1953年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现代医药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大规模、成批量生产的阶段。
背景:1953年,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持续进行,面对战场上可能遭遇的细菌战威胁,我国急需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来保障战士们的生命安全。在此背景下,沈阳东北化学制药厂承担起了氯霉素生产研究的重任。
过程及团队:氯霉素的试制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沈阳东北化学制药厂的研究团队在氯霉素生产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由一群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科研人员组成,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克服了种种技术难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但从未放弃过对成功的追求。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最终成功试制出了氯霉素。
意义:氯霉素的成功试制,不仅为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了宝贵的医疗资源,更为中国现代医药工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领导研究试剂氯霉素的沈家祥

它标志着我国在大规模、成批量生产抗生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后续的医药研发和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氯霉素的广泛应用还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应对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能力,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点击返回目录

点击观看氯霉素试制过程

背景:20世纪中期,沙眼肆虐全球,中国科研团队在此背景下挺身而出,勇攀科研高峰,为国际眼科防治事业树立了典范。为消除沙眼对公众健康的威胁,中国科研团队致力于探寻沙眼病原,旨在通过科学研究找到根治方法,保障人民眼健康。
意义:跨学科专家团队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和不懈努力,中国首次发现沙眼衣原体并成功建模,为全球沙眼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其影响深远,为世界眼科医学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功攻克沙眼研究难关,展现了我国科研实力和创新精神。

1955年:我国成功研制出人工合成牛黄

1955年,我国成功地研制出人工合成牛黄,并于第二年投入大批量生产,缓解了牛黄长期紧缺的问题,保证了临床用药的急需。
背景:20世纪50年代,我国医药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关键药品依赖进口。为提升医药自给能力,国家加大了对医药研发的投入
目的:为缓解天然牛黄稀缺,保障临床用药需求,我国科研团队致力于人工合成牛黄的研究,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牛黄资源的自给自足。
团队: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懈努力,攻克了技术难关,成功实现了人工合成牛黄的创举,最终克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果。
意义:人工合成牛黄的成功,不仅解决了牛黄紧缺问题,还推动了医药工业的创新发展,为我国医疗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1956年: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沙眼致病原

1956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沙眼的致病原是沙眼衣原体,并成功制作了灵长类动物沙眼模型。找到治疗沙眼的敏感抗生素,轰动了世界。1981年被国际沙眼防治协会授予金质奖章。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在工业化进程加速,烧伤事故频发,社会迫切需求高效救治方案的背景下,中国医疗界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大爱无疆。大面积烧伤成功救治改写世界纪录。

1958年 大面积烧伤成功救治改写世界纪录

过程:1958年6月上海广慈(瑞金)医院抢救成功上钢三厂炉前工长邱财康(烧伤面积89%,三度面积23%),改写了世界纪录。1971年统计仅上海瑞金医院、第三军医军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北京积水潭医院等5所医院救治成功了烧伤面积90%同时三度面积70%的极重伤员10例,多次创造了世界烧伤史的新纪录,独具中国特色的大面积严重烧伤治疗技术初步形成。
团队:以瑞金医院为首的顶尖医疗团队,汇聚烧伤领域精英,凭借精湛医术与不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铸就了烧伤治疗的辉煌篇章。救治过程充满挑战,医疗团队夜以继日,面对感染、休克等重重困难,不断创新治疗方法,最终实现了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跨越。
意义:邱财康的成功救治,标志着中国烧伤治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后续救治提供宝贵经验。1971年的统计更是彰显了中国在烧伤治疗领域的卓越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体系,为全球烧伤患者带来福音。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过程及团队:吴孟超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共同攻克难关,为中国肝脏外科医学的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他成功完成首例肝癌切除手术,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其“五叶四段”理论引领肝脏解剖新方向,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飞跃。
从肝癌解剖研究到手术技术创新,吴孟超教授及其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但他们坚持不懈,最终实现了技术突破。
意义:吴孟超1956年主导建立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如今每年收治逾万名患者,年均手术量达4000台,历经半个多世纪吴孟超呕心沥血,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和发展。

1960年:吴孟超完成中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

1960年3月1日,吴孟超成功完成了中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吴孟超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上世纪50年代,吴孟超与同事做出了中国第1个肝癌解剖标本,提出了“五叶四段“肝脏解剖理论。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点击观看详情

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在血管手术专家钱永庆的配合下,为青年工人王存柏施行断手再植手术获得成功。

1963年1月2日,上海机床钢模厂青年工人王存柏,在工作时右手腕关节以上一寸处不慎被冲床完全切断,半小时后被送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救治。王存柏的伤情非常严重,当时国内外处理此类伤情的方式,大多是为病人清洗伤口、消毒、缝合、包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安装一个假肢。王存柏的主治医生陈中伟并没有按照惯例进行处理。他敢为天下先,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一断肢再植,通过重新连接患者的肌肉、肌腱、骨头、神经以及血管,成功为王存柏进行了断肢再植。术后,王存柏的右手恢复了屈、伸、转、翻等功能,不仅能握笔写字、打乒乓球,还能提4公斤的重物。这是世界医学史上首例成功的断肢再植病例。
团队:陈中伟主刀,钱永庆辅助,团队紧密合作,展现卓越医疗技术和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攻克医学难题。手术精细复杂,历经多轮尝试与挑战,团队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断手成功再植。
意义:断手再植手术旨在突破显微外科技术,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提升医疗水平,树立中国在世界手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成功实施全球首例断手再植,彰显中国医疗技术实力,为断肢患者带来希望。
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接活断手的国家。第一届国际手外科联合会主席勃纳奥勃兰称赞陈中伟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该技术1985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1963年 在世界范围首次断手再植成功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点击观看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背景:20世纪60年代,国际生物科技竞争激烈,中国科学家为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积极投入生物合成研究,最终取得了这一历史性突破。

团队及过程:1965年9月,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由顶尖生物化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凭借卓越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合成了这一复杂生物分子,展现了中国的科研实力。研究小组在1959年突破了这一关,重新组合的胰岛素结晶和天然胰岛素结晶的活力相同、形状一样;第二步,分别合成胰岛素的两条链,并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接合生成半合成的牛胰岛素,这一步在1964年获得成功;第三步,经过半合成考验的A链与B链相结合后,通过小鼠惊厥实验证明了纯化结晶的人工合成胰岛素确实具有和天然胰岛素相同的活性。 研究小组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65年9月17日,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过程:历经无数次实验失败,团队不断调整策略,克服技术难题,最终在不懈努力下实现了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这是当时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最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中国因此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
意义: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意义与影响。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合成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成为首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对全球生物科技具有里程碑意义。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点击查看视频

过程:1971年,屠呦呦领导科研组发现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其后,又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这一重大发现被称为中国医药界首创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里程碑式成就。屠呦呦也因发明青蒿素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背景: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正面临疟疾的大流行。当时,疟疾是中国南方农村地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意义:青蒿素被证明对疟疾的治疗非常有效,尤其是对恶性疟疾,具有快速、强效、低毒的特点。这一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关注,并被认为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1971年: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类抗疟药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点击按钮,观看屠呦呦的青蒿素之路

1975年  人工角膜试制成功

过程: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郑一仁等,研制成能使全角膜白斑等盲人重见光明的封闭式人工角膜。在解决穿透式人工角膜存在的“漏水长膜、人工角膜脱落”的并发症方面有新的突破。该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的:解决天然角膜供体不足的问题:全球范围内,由于角膜疾病导致的失明人数众多,但天然角膜供体却严重不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角膜疾病而失明的人数高达数百万,而每年能进行的角膜移植手术数量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人工角膜的试制成功,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天然角膜供体短缺的问题。
提高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传统的穿透式人工角膜存在“漏水长膜、人工角膜脱落”等并发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术后恢复。1975年试制成功的封闭式人工角膜,在解决这些并发症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这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也推动了角膜移植手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推动眼科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工角膜的试制成功,是眼科医疗技术的一项重要创新。它不仅展示了生物医学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也为未来的眼科医疗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人工角膜的性能和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更多的眼疾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
意义:
(1)填补国内医疗技术空白:人工角膜的试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眼科医疗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在人工角膜领域的空白,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缓解角膜供体短缺问题:由于天然角膜供体短缺,许多角膜疾病患者无法及时接受角膜移植手术。人工角膜的试制成功,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有助于缓解角膜供体短缺带来的压力。
(3)推动眼科医疗技术进步:人工角膜的试制成功,促进了国内外眼科医疗领域的科研合作与交流。科研人员通过共同研究、分享经验,推动了眼科医疗技术的整体进步。

过程:绒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妇科肿瘤。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宋鸿钊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协和医院首创大剂量5-氟脲嘧啶等化疗方法,使初治病人的死亡率由90%以上降至15%以下,绒癌治愈率提高到90%,成为人类第一个通过化疗获得根治的转移性肿瘤。该研究小组当年提出的绒癌临床分期方法,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统一临床分期法,至今仍在沿用。
意义:
降低患者死亡率:绒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的妇科肿瘤,早期即可通过血行转移至全身,导致患者死亡率极高。在20世纪60年代前,绒癌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0%,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通过深入研究绒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特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北京协和医院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使绒癌的治愈率大幅提升,死亡率显著下降。
保留生育功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协和医院并不按照当时的治疗常规切除原发灶存在的子宫,而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这一做法不仅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兼顾了她们的生育权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推动医学科技进步:协和医院在绒癌治疗领域的开创性成果不仅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还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绒癌治疗技术的发展。这些成果为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促进了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国际影响:协和医院的绒癌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提升了我国医学界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同时,这些成果也为全球范围内的绒癌患者带来了福音,推动了全球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合作。

1985年:中国首创绒癌治愈率提高到90%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对于众多不孕不育家庭来说,郑萌珠的成功案例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试管婴儿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这些家庭重新拥有了拥有自己孩子的可能。
医学研究与发展的推动:郑萌珠的成功案例激励了更多的医学科研人员投身于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中。他们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成功率,为更多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福音。

1988年: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郑萌珠诞生

研究团队: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第三医院的张丽珠教授及其研究团队。1988年3月10日8时56分,中国内地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在京诞生,女婴出生时体重3900克,身长52厘米。这例试管婴儿的科研项目是由北京医科大学生殖工程组负责人、中国妇产科专家张丽珠教授和北京医科大学组织胚胎教研组刘斌教授合作完成的。
意义:医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郑萌珠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在辅助生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特别是试管婴儿技术的成功应用。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我国医学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和卓越贡献,也展示了我国医学科技水平的显著提升。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背景:上个世纪,不可逆的进行性晚期肺病患者面临的困境十分棘手,因为没有成熟的肺移植技术,大批呼吸衰竭的患者痛苦不堪,直至死亡。1963年,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院James Hardy博士实施了全世界首例肺移植手术,患者术后18天死于肾功能衰竭。1978年,北京结核病研究所辛育龄教授为2例肺结核患者施行单肺移植,术后7天和12天患者因为排异和感染切除移植肺。此时,大批晚期肺病患者依然希望渺茫。在举步艰难的情况下,我国的顶尖胸外科医生并未停止探索。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医疗技术革新,同时提振了医生的信心。国内多家医院先后开展了肺移植手术,但肺移植技术难度太大,手术结果并不让人满意,1978年到1995年间,我国仅完成了20例肺移植手术,手术成功率不足10%。
意义
医学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肺移植技术的正式起步,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它证明了肺移植手术在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如肺气肿等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次手术的成功为后续的肺移植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手术团队在手术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续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生命延续:对于接受肺移植手术的患者而言,这是一次生命的重生。肺移植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促进器官捐献:手术的成功也促进了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认识到器官捐献的重要性,愿意在去世后捐献自己的器官,为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生命的希望。

过程:早在1972年,张亭栋教授就开始了对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探索。这一时期,他注意到了当地中医所使用的含砒霜的验方,并决定深入研究其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潜力。首先,张亭栋教授从林甸县一卫生院用于治疗淋巴结核及癌症的验方——癌灵注射液(主要含砒霜、轻粉与蟾酥)入手,开始尝试将其用于治疗白血病。这一验方经过多次改进,最终形成了癌灵1号(主要含砒霜与轻粉),并进一步发展为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在1973年,张亭栋教授的研究组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表了第一篇使用“癌灵注射液”治疗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这一研究详细介绍了该药的组成和使用方法,并初步验证了其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疗效。从1973年至退休,张亭栋教授亲自参与救治了1200余名患者,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他与合作者通过大量实验和临床观察,逐步确定了三氧化二砷是癌灵1号中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且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有特效。

2002年中国第一例肺移植治疗肺气肿

背景:白血病是我国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死亡率居恶性肿瘤首位。砒霜入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早在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提到了应用砒石治疗各种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疾病。鲜为人知的是,45年前,三氧化二砷(ATO)成为我国自主发明、世界首创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特效药物,直至现在,也依然是治疗APL的最常见一线药物。

2002年: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被国际誉为上海方案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2010年 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开始推广

研究团队:孙燕院士和谭颖波教授等
背景: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单学科诊疗模式已难以满足复杂疾病(如肿瘤)的诊疗需求。因此,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国内外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现代肿瘤医学发展至今100多年,从最早的外科手术到介入式(微创)手术,从化疗药、靶向药再到免疫肿瘤(I-O)治疗药物,从西医药到现代中医药治疗。《中国肿瘤患者服务升级研究报告》显示,医院各科室内缺乏顺畅的转诊体系。在诊断阶段,25%受访者反映,在医院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的转诊不顺畅。在治疗阶段,33%的受访者反映,需要自己去不同科室或地方重复排队挂号。72%的受访者呼吁,医院内部不同科室之间做好协调,让肿瘤患者更快进入下一步治疗。

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r MDT) 是由来自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专家组成的工作组,针对某一疾病,通过定期会诊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

首届会议:2010年,第一届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学术大会在三亚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正式推广。此次会议吸引了5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包括孙燕院士、赵平教授、万德森教授等多位我国著名肿瘤专家。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研究团队:王印祥
过程:
探索期:突破专利(2000-2002年):以王博士为首的三位科研人员在国外完成了化合物设计、合成、筛选新药化学库等一系列基础工作。贝达科研团队在研究易瑞沙和特罗凯化学结构的基础上,找到了EGFR激酶抑制剂的化学结构通式。在此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筛选,发现了埃克替尼这一新的结构式;

意义:
打破进口依赖,实现自主创新:埃克替尼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其成功研发标志着我国在小分子靶向抗癌药领域实现了从仿制到创新的重大转折。此外,在此之前,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市场几乎被进口药物垄断。埃克替尼的上市打破了这一局面,为我国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提升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埃克替尼作为小分子靶向药物,能够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适应症广泛:该药主要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2011年: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上市

艰难期:临床前研究(2002-2006年);主创团队2002年回国后便开始了埃克替尼艰苦卓绝的临床前研究。2003年1月7日,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在杭州正式注册成立,并得到第一笔天使投资。
希望期:临床研究(2006-2010年):2008年1月25日,埃克替尼在北京协和医院完成临床I期试验,并上报SFDA申请临床II/III期试验批文。为了将临床试验做扎实,贝达药业当时决定采用已上市的激酶抑制剂——阿斯利康的易瑞沙做1:1随机双盲对照试验。2009年1月,埃克替尼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当时几乎全国最好的肿瘤医院都参与了这一试验,贝达药业聘请了国内知名的临床CRO公司负责III期临床试验,自己也成立了医学部全程参与。甚至为了确保试验质量,王博士和当时公司的另一位高管亲自当起了CRA,亲自负责全国十几家医院的临床督查。
2010年4月,盐酸埃克替尼III期临床试验顺利完成。最后采取的是对27家参与试验医院的数据进行现场统计并统一评判,这就保证了数据评判标准的一致性;
收获期(2011年-):2011年4月,埃克替尼正式获得SFDA的生产批文。
2011年8月,埃克替尼正式上市销售,商品名为“凯美纳”。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2016:全国首个公立三甲医院建线上院区

2016年2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全国首个公立三甲医院线上院区——“浙一互联网医院”,这是医院在推进数字化医疗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医疗”的积极探索实践,引领了互联网医院标准建设的风向标。
指尖轻点,名医到家:“浙一互联网医院”是一所“线上院区”,患者通过手机、Ipad、个人电脑,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手指点点,可以与专家名医“面对面”远程门诊,预约检查等,患者也可以坐等药物送到家里。以往要去医院排队挂号就诊的繁琐流程,如今可以在网络上轻松完成分诊咨询、远程门诊、线上付费、检查预约、住院床位预约、药物配送、慢病随访等功能,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看三甲大医院名医专家。

互联网+医疗,打造幸福就医新体验:
     浙大一院院长王伟林教授说,随着移动医疗技术发展,医院整个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互联网+医疗”建设,提出了与国际接轨,打造“美丽浙一、幸福医疗”的发展目标,更将通过“互联网+”,探索如何将移动医疗技术与患者就诊有机结合,为患者带来更多便捷。因此,打造浙一互联网医院,患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完成分诊咨询、远程门诊、线上付费、住院床位预约、慢病随访等功能,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看医生,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更有幸福感,最终达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效率、改善就医体验、实现医患良性互动的目的。

浙一互联网医院服务特色:

特色一 零距离专家门诊,实现零等候
特色二 个人健康云档案,随时调取
特色三 患者畅享浙一医疗,药物直送到家
特色四 慢病全程管理,医患互动交流
特色五 就医流程再创新,线上预约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2018:开展日间手术试点服务

       日间手术是一种当日住院手术、24小时内出院的手术模式。具有住院周期短、病人康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点。欧美日间手术已占其择期手术量的50%~80%。2018年6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日间手术试点医院名单》,确定129家三级医院作为日间手术试点医院。
手术案例——患者许强
  “早晨入院检查、上午实施手术、中午出院回家,半天完成的日间手术治好了困扰我半年的眼疾”。
  举起遮板遮住右眼,许强端坐于视力表前,随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科主任胡博杰手中指示棒的移动,从上至下逐一识认。“矫正视力0.5,术后恢复效果不错。”测试结果令许强颇感欣慰。一个多月前,他连视力表上字号最大的一行都看不清。
  51岁的许强患糖尿病10多年,近年来引起眼部并发症。起初,对眼前出现黑点飘动的现象,他并未在意,只是习惯性地服用降糖药。直到7月底左眼视力急剧下降,屈肘时仅勉强看清五指,他这才意识到严重性,赶忙到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挂号就诊。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8月1日,胡博杰结合眼底镜、裂隙灯等仪器检查后,诊断许强患有左眼玻璃体积血、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建议尽快手术治疗。
  听到手术二字,许强皱起了眉:“手术费用高,还耽误工作,家人也得请假陪护。”多年前,许强的姑姑曾因白内障手术住院治疗近一周,家人日夜陪床,一日三餐轮流送饭,给许强留下了深刻印象。
  胡博杰感受到了许强的顾虑,随即向他介绍日间手术模式。按照《开展三级医院日间手术试点工作方案》,“日间手术是指患者按照诊疗计划在1日(24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不包括门诊手术),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48小时”。
  “当日入院、当日手术、当日出院”,听了胡博杰的介绍,许强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随后,胡博杰安排科室副主任医师李文博对许强开展术前评估,一系列检查结果均达标后,手术时间预定于3天后进行。患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则为许强办理了入院手续,并提示他手术当天要注意的细节:尽量穿着开衫,避免套头衫剐蹭患处……
  8月4日7时许,许强在妻子陪伴下来到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5楼日间病区候诊。换好手术服后,医护人员为他现场测量血压、血糖等。
  8时50分,护理人员引导许强进入6楼手术室,手术团队此时已准备就绪。短短40分钟内,胡博杰为许强实施了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视网膜激光光凝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4项手术。
  “日间手术不等于小手术,也不同于门诊手术。”胡博杰介绍,门诊手术多为体表手术,一般采用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而日间手术多涉及体腔、神经等,采用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有严格的术后恢复标准。
  9时36分,医护人员为许强敷好纱布敷料、戴上透光眼罩,手术正式结束。护理人员推着轮椅将许强送回病房留院观察。10时许,病区护理团队对许强开展出院评估,确认手术部位无渗血渗液、全身无不适情况、精神状态良好,符合出院标准。
  “早晨入院检查、上午实施手术、中午出院回家,半天完成的日间手术治好了困扰我半年的眼疾。”许强说,相比住在医院病房,回到家中静养,让他感到心情放松,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点击返回目录

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心上:人世间有一种相遇,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里。人世间有一种陪伴,不是在身边,而是在灵魂。没有擦肩而过,却会留下瞬间的惊喜;无需相见,那眼眸依然深邃含情:无需回首,那身影依然是心中最美的风景。

2018:博鳌超级医院创新1+N模式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一)主要做法
一是创新医院运营管理模式。构建了“1+X”,即“一个共享医院(平台)+若干个专科临床医学中心”的全新共享医院模式,各医疗团队以专科形式入驻,共享影像诊断中心、手术中心、试验诊断中心、药剂中心等;委托专业医疗管理集团运营管理,实现管办分开,提高医院专业管理水平,以患者为中心,追求患者安全和诊疗流程的简化,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在财务结算关系上,每个专科是一个独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与运营方以及所有者发生财务结算支付关系。
二是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博鳌超级医院与各专科医院建立多中心会诊平台,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的知名教授建立了合作共建平台。
三是打造创新科研平台。创建国家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和先进技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先进医疗技术和药械的科研及转化探索;成立了8个院士工作站,提高先行区医疗技术科研水平。强生医疗集团等药品器械企业入驻超级医院,设立教育培训中心,展示研发成果,开展技术应用培训,搭建国际技术交流平台。
四是公立医疗机构和医师多点执业探索创新。入驻的专科以多种形式合作。有以公立医院品牌入驻,医院内部人力统筹调配;有以医生集团入驻,牵头专家保障集团品质,整合全国同一学科优秀专家资源;有以院士工作站形式入驻,充分挖掘优质医护资源利用潜力,解决产业发展的供给方来源问题。

案例:
2020年9月,博鳌超级医院国际眼视光眼科中心完成两台高难度特许波士顿Ⅱ型人工角膜移植术。其中一名患者今年72岁,失明58年,被诊断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9月4日,该患者在博鳌超级医院成功接受了波士顿Ⅱ型人工角膜移植。
术后两天,患者视力就已恢复到0.4-0.5。这种病症,目前国内只有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能手术治疗。截至2020年9月,博鳌超级医院国际眼视光眼科中心已经成功完成14例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手术、34例波士顿Ⅱ型人工角膜移植手术,为曾在黑暗中的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

2018年3月31日,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博鳌超级医院开业。博鳌超级医院实行1+N模式,由“一个共享医院(平台)+若干个临床医学中心”组成,采取多元投资、专业化运作。搭建了国内外医疗新技术、新药、新器械的专家研讨平台。目前有17个医学领域的院士专家团队正式入驻博鳌超级医院。

(二)实践效果
一是技术、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应用吸引了国内排名前三的临床专科和一批优秀的医疗机构进驻。运营不到一年时间,已有17个顶尖学科入驻,创造了“11个全国第一”,初步实现先进技术、药品、医疗器械与国际水平的“三同步”。如:第一例特许进口人工耳蜗手术,第一例特许进口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手术等。
二是造福患者和本地基本医疗事业。获批进口使用10批次临床急需医疗器械、5个批次进口药物,患者在得到国内顶级专家诊治的同时,使用到了国际同步的最新产品。开展慈善义诊7次,解决困难群众的大病诊治。乐城执业专家对我省医疗机构医师传帮带,开展手术现场教学。
三是先行先试HPV九价疫苗,为国家药监局提供其安全性的第一手资料。随着药品器械使用量的增长,以及术后的病人跟踪工作,为国家药品器械审批改革积累数据和“先行先试”探索。
四是博鳌超级医院先后被授予“海南省临床医学创新中心”“海南省国际先进医药技术临床研究中心”称号,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科技部批复筹建“国家临床医学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先进技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19:首次实现医药电商平台的线上购药医保支付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2019年1月,京东与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正式上线“京东互联网医院宿迁分院”,成为我国公立医院与平台型互联网医院的首次线上线下一体化合作。同时,京东平台打通宿迁医保体系,首次实现了医药电商平台购药的线上医保支付,在宿迁成功打造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医+药+保”闭环。
长期以来,人们只要看病就免不了到医院东奔西走、各种排队,而使用医保购药又必须到医院或定点药房,即便是一盒常用药也要亲自跑一趟……“看病难”成为了一道关乎民生的待解要题。
1月16日,京东互联网医院宿迁分院正式上线,这是公立医院与平台型互联网医院的首次线上线下一体化合作。
就在当天,宿迁当地医保系统与京东正式打通,宿迁居民张女士在京东大药房下单购买药品,成功绑定医保卡后使用医保在线完成支付,成为国内“医药电商平台医保在线支付第一人”。张女士表示,“这样一来使用医保就太便利了,再也不用为了使用医保买一盒常用药而特意跑一趟医院或定点药房了,而且京东大药房的药品比药店丰富太多了!”
医院入驻京东互联网医院后,患者在家即可在线完成前期咨询、复诊及慢病管理等,把线下门诊尽可能多的留给急重症患者,还有效实现了分级诊疗和医疗服务数字化,大幅提高了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据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生活服务事业群总裁辛利军介绍,针对“看病难”背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使用效率偏低的核心症结,京东以“健康城市”战略为解决方案,携手政府、医院等各方,合力构建互联网“医疗、医药、医保”闭环,为民众带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就医购药体验。目前,这条以患者为中心,连通“医-药-险”的“微笑就医曲线”在宿迁率先落地,京东还与泰州、福州等多地签署了“健康城市”战略合作协议,也将惠及更多民众,提升他们的就医便捷指数。

政策背景
线上医保购药的推广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自2018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20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在“互联网+”医疗服务规范发展以及医保管理和支付能力提升的基础上,稳步拓展医保支付范围。2023年2月,国家医保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

点击返回目录

2020年: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式登陆国内市场

背景: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爆发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性的健康危机,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加速新冠疫苗的研发。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严峻的疫情防控压力,因此,自主研发新冠疫苗并尽快投入市场,对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恢复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2月24日,国药中生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上市申请获得NMPA受理。12月30日,国药集团新冠灭活疫苗III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数据出炉,疫苗针对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的保护效力为79.34%。12月31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随着国药集团的灭活疫苗上市,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式登陆国内市场。

数据显示,该款疫苗保护率为79.34%,实现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负担性的统一,后续,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护效果还需持续观察。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中国疫苗上市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信心,也为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提供有力支撑。

倡导全球疫苗合作行动,为国际社会共抗疫情凝心聚力:
  确诊病例突破3亿例、超过500万人失去生命,低收入国家只有5%的人口完全接种新冠疫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人类社会已被深刻改变。面对这场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无论是视频主持和出席重要外事活动,还是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习近平主席积极推进国际抗疫合作,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为国际社会共抗疫情凝心聚力。
  2020年5月,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庄严宣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已有多支疫苗进入Ⅲ期临床实验,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2021年5月,在全球健康峰会上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团结抗疫的五项举措,其中包括支持本国疫苗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合作生产;支持新冠肺炎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也支持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早日就此作出决定等;
  2021年10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包括支持同发展中国家联合研发,加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就疫苗知识产权豁免早作决定,加强疫苗及原辅料跨境贸易合作,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紧急使用清单推进疫苗互认,为发展中国家获取疫苗提供金融支持等6个方面重要举措。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4月18日,山东省“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在高密市正式启动,16市同步启动本地区活动。启动仪式上,菏泽市卫生健康委、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密市人民医院交流了工作经验,6家医疗机构现场签署了对口帮扶责任书,山东省医学会、山东省医师协会、山东中医药学会等成立“银发医疗服务队”,并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

       “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是省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全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健康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2024到2026年,省卫生健康委每年组织不低于1万名医务骨干下沉基层、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每次派驻时间不少于1年。其中下沉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帮扶人员分别不低于3000、3000、4000人。今年,全省将组织1万名医务骨干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起梯次帮扶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专家坐诊、临床带教、业务技术帮扶等,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该活动将建立梯次帮扶工作机制,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科学合理的对口帮扶工作格局。城市三级医院帮扶县级医院,并到中心村卫生室设立名医基层工作站;城市二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网格布局、医务人员到基层一线服务、“业务院长”选派、名医基层工作站等工作。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则帮扶村卫生室,选派执业范围为全科、内科、中医等为主的人员,通过派驻、巡回诊疗、业务技术帮扶等方式开展帮扶。

2024:“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正式启动

建国75周年献礼

医疗篇

点击返回目录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