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青岛农技推广

青岛农技推广

01

2022第1期

主办单位: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民族要振兴    乡村必振兴                                    习近平

总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总方针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总目标
农业农村现代化

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创刊语政策引领            2022年青岛“三农”工作干什么、怎么干?            青岛市农技中心2022年“争创树”这么干乡村振兴            青岛市农技中心开展大豆新品种试验 夯实大豆产能种源基础             市农技中心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夯实人才振兴基础农技推广           陆治原到平度市调研时强调全力抓好“三夏”生产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为农田“减塑”!青岛基本实现涉农镇村农膜残膜回收站点全覆盖           青岛市举办2022年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典型引领              市农技中心农业新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之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              乡村振兴路上,乘“柿”而为,大有作为技术模式              山东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明白纸新品优品              入国家库圃资源数290份,青岛完成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样品收集任务
他山之石
               黄季焜:对近期与中长期中国粮食安全的再认识

0405      
09
13
         
14
16
16
18
22
23
26
28
29

创刊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强调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打铁还需自身硬,作风能力提升要求不断提升每个人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对农技推广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从过去单一型转向综合型,农业科技工作者必须不断的加强实践-学习-思考-再实践,才能适应农业大环境发展的需要。
经二次改革,青岛市农技中心经过整合11个原市级农业服务单位,于2021年2月成立。主要职责变得更综合,涉及面更广泛,主要职责包括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培训、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农业资源等。为着力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 有温度、有作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宣传青岛农业科技创新成就、发展成果,为农技推广人员搭建开展学习交流的平台。在此背景下,《青岛农技推广》创刊了。刊物将记录青岛市农技中心工作的亮点、工作创新,记录中心为民办实事的故事、记录农技人的美丽风采,以此传播农业技术知识、政策法规,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为青岛“三农”工作增光添彩,为青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04

政策引领

2022年青岛“三农”工作干什么、怎么干?
一回顾2021
2021年是新征程开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转作风、争一流、当排头,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01守正创新
推动政策创设实现新突破
出台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促进共同富裕的意见(试行),制定“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搭建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02狠抓稳产保供
推动农业产能迈上新台阶
全年粮食总产达到312.7万吨,单产434.35公斤/亩,均创近15年新高。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34个,“青岛农品”影响力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区域公用品牌榜前十名。
03狠抓产业升级
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水平
开工建设涉农重点项目51个、完成投资80亿元,全年一产固投同比增长20.7%。建设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农业产业强镇27个、田园综合体38个,农业“新六产”发展指数持续位居全省第一。
04狠抓乡村建设
推动美丽乡村呈现新风貌
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典范地区”,全国“三夏”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中国国际农机大会在青岛召开。
05狠抓活权赋能
推动农村改革取得新成效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强化财政金融支农,在全国率先出台税务助力乡村振兴20条,搭建“金融宝”等平台促进银企对接和资本下乡。
06狠抓有效衔接
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新提升
稳定帮扶政策,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深化东西部和省内协作,有关经验入选全国优秀典型案例。
二把握当前形势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二十大召开之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对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世纪疫情和国际形势双重挑战下,青岛在新的一年如何继续推动乡村振兴,同样值得关注。
挑战“四重压力”
世纪疫情,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加重,粮食、农资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面临粮食稳产保供的压力;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影响,一产固投增长、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陡增;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发展不充分影响,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压力依然存在;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攻坚的压力持续加大。
“三大短板”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存在乡村振兴制高点不多、农业农村基础薄弱、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大短板”。
机遇
从国际形势看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赢得难得的窗口期。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青岛农业参与更高水平国际分工和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空间迎来了新机遇。尤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为青岛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带来重大利好。
从国家战略看
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任交给山东,并对青岛作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要求,为青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提供了总指导、总遵循、总航标。上合示范区等重大国家战略落地青岛,更好释放叠加效应,形成了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从横纵对比看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耕地面积排名第5位,农村人口排名第7位。在全省16个地市中,我市是唯一的特大城市,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发展龙头,农业农村体量大、基础牢、水平高,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最大的潜力和后劲所在。
从自身发展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发起乡村振兴、突破平度莱西、经略海洋等攻势,组织实施了乡村振兴“五大突破、十大行动”,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2022年工作展望
坚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力落实“三三六三”工作思路,即统筹高线、中线、底线“三线布局”,大力实施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三化推进”,突出抓好稳产保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有效衔接和机关建设“六大任务”,奋力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三区建设”实现新突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01提升高线:抢占“四大制高点”,事争一流,唯旗事夺
当前,青岛正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促进共同富裕。全市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局长会议提出,2022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争创一批全国制高点,推出一批代表青岛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路径的先进典型,重点抢占“四大制高点”。
齐鲁样板制高点
将集中资源、集中力量,以5-10个左右的自然村为单位,在全市布局建设一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蹚出齐鲁样板的实践路径。
融合发展制高点
把产业融合作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出台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方案,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打造一批全产业链发展典型。探索开展“链长制”试点,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十亿元特色农业产业链。
数字农业制高点
抢抓数字农业新风口,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健全数字农田、智慧农安等应用系统,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深化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创建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和智慧牧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大田作物、设施园艺、畜禽养殖等重点领域的继承应用,用数字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把青岛打造成中国数字农业发展的高地。
品牌农业制高点
加强“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开展全方位、矩阵式宣传。实施双“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年内新增知名农产品品牌10个,新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70个,保持地标产品数量全国领先。
夯实中线:实施“六大行动”,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实施乡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攻坚、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村改革惠民、金融支农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六大行动,不断抓好工作落地落实,让广大农民群众收获更多“稳稳的幸福”。
02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统筹推进农村改厕、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开展村庄清洁、农村治乱、绿化美化等三大专项行动,持续“扮靓”农村环境。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片区化规划、标准化建设、景区化提升、品牌化运营,年内完成20个省级、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打造10个区域联建、产村一体、农旅融合的美丽乡村示范片。
实施美丽宜居乡村攻坚行动
坚持乡村为农民而建,千方百计确保既定目标按期完成,逐步提高乡村宜居度和群众幸福感。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行动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农业科技集成推广,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实施农机装备提升行动,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5%以上。
实施农村改革惠民行动
稳妥推进国家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制定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落实办法,探索闲置宅基地收储办法和整体利用机制。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运营和成员管理制度,力争年内95%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实施金融支农行动
深入实施农业项目精准招商行动,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的工作思路,签约、落地、开工、投产一批乡村振兴大项目。做好金融支农的同时,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推动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
实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行动
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推动莱西市省级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年内全市再创建50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规范提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示范合作社三级联创。继续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提质行动,完成市办实事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
03守牢“五条底线”,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树高千尺关键在于根系、高楼大厦关键在于地基。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最基本的生命线,为“乘风破浪”的经济社会发展兜底。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守牢底线,就是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守牢稳产保供底线
2022年全市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产量300万吨以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21.7万亩。加快推进市级种质资源库和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推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丰富“菜篮子”,确保蔬菜总产量达到600万吨以上。稳定生猪生产,发展草食畜牧业,确保年内肉蛋奶总产稳定在100万吨以上。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2.1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健全监测和帮扶机制。出台2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支持政策,组织4个经济强区和23家市属企业结对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做好东西部和省内协作以及对口支援工作。
守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稳步提升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实行“一品一策”,全链条加强重点产品整治。
守牢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底线
加大草地贪夜蛾监测、灭杀力度,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统防统控。开展春秋防和夏季补免行动,深入推进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牛羊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年内完成动物疫病检测30万份以上。
守牢农业生态安全底线
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和水肥一体化,年内新增水肥一体化5万亩。着眼提升耕地质量,开展农机深松(深翻)整地和保护性耕作,创建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区。
四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
打铁必须自身硬。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
01 强化政治责任和“三农”情怀
要带着深厚感情去抓“三农”、促“三农”、强“三农”。
02 强化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
要全力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有温度、有作为的“三农”干部队伍。
03 强化系统思维和项目思维
要把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
04 强化工作作风
要扎实践行“严、真、细、实、快”的要求,积极而稳妥、有力而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
05 强化工作纪律
要始终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始终做到自律、自重、自警,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踔厉启征程,笃行向未来!
青岛市农技中心2022年“争创树”怎么干
2022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局党组“三三六三”工作思路,以“争创树”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五型”单位为抓手,坚持党建统领,聚焦服务稳产保供、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实施稳产保供技术支撑、绿色发展技术引领、装备提升技术示范、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保障和乡村振兴服务支撑“五大行动”,抓实农技推广能力提升建设,力争在推广机制、农业科技和典型培育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05

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陡增;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发展不充分影响,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压力依然存在;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攻坚的压力持续加大。
“三大短板”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存在乡村振兴制高点不多、农业农村基础薄弱、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大短板”。
机遇
从国际形势看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赢得难得的窗口期。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青岛农业参与更高水平国际分工和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空间迎来了新机遇。尤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为青岛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带来重大利好。
从国家战略看
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任交给山东,并对青岛作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要求,为青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提供了总指导、总遵循、总航标。上合示范区等重大国家战略落地青岛,更好释放叠加效应,形成了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从横纵对比看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耕地面积排名第5位,农村人口排名第7位。在全省16个地市中,我市是唯一的特大城市,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发展龙头,农业农村体量大、基础牢、水平高,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最大的潜力和后劲所在。
从自身发展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发起乡村振兴、突破平度莱西、经略海洋等攻势,组织实施了乡村振兴“五大突破、十大行动”,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2022年工作展望
坚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力落实“三三六三”工作思路,即统筹高线、中线、底线“三线布局”,大力实施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三化推进”,突出抓好稳产保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有效衔接和机关建设“六大任务”,奋力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三区建设”实现新突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01提升高线:抢占“四大制高点”,事争一流,唯旗事夺
当前,青岛正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促进共同富裕。全市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局长会议提出,2022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争创一批全国制高点,推出一批代表青岛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路径的先进典型,重点抢占“四大制高点”。
齐鲁样板制高点
将集中资源、集中力量,以5-10个左右的自然村为单位,在全市布局建设一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蹚出齐鲁样板的实践路径。
融合发展制高点
把产业融合作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出台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方案,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打造一批全产业链发展典型。探索开展“链长制”试点,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十亿元特色农业产业链。

06

07

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方案,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打造一批全产业链发展典型。探索开展“链长制”试点,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十亿元特色农业产业链。
数字农业制高点
抢抓数字农业新风口,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健全数字农田、智慧农安等应用系统,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深化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创建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和智慧牧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大田作物、设施园艺、畜禽养殖等重点领域的继承应用,用数字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把青岛打造成中国数字农业发展的高地。
品牌农业制高点
加强“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开展全方位、矩阵式宣传。实施双“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年内新增知名农产品品牌10个,新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70个,保持地标产品数量全国领先。
夯实中线:实施“六大行动”,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实施乡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攻坚、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村改革惠民、金融支农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六大行动,不断抓好工作落地落实,让广大农民群众收获更多“稳稳的幸福”。
02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统筹推进农村改厕、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开展村庄清洁、农村治乱、绿化美化等三大专项行动,持续“扮靓”农村环境。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片区化规划、标准化建设、景区化提升、品牌化运营,年内完成20个省级、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打造10个区域联建、产村一体、农旅融合的美丽乡村示范片。
实施美丽宜居乡村攻坚行动
坚持乡村为农民而建,千方百计确保既定目标按期完成,逐步提高乡村宜居度和群众幸福感。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行动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农业科技集成推广,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实施农机装备提升行动,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5%以上。
实施农村改革惠民行动
稳妥推进国家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制定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落实办法,探索闲置宅基地收储办法和整体利用机制。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运营和成员管理制度,力争年内95%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实施金融支农行动
深入实施农业项目精准招商行动,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的工作思路,签约、落地、开工、投产一批乡村振兴大项目。做好金融支农的同时,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推动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
实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行动
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推动莱西市省级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年内全市再创建50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规范提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示范合作社三级联创。继续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提质行动,完成市办实事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
03守牢“五条底线”,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树高千尺关键在于根系、高楼大厦关键在于地基。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最基本的生命线,为“乘风破浪”的经济社会发展兜底。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守牢底线,就是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守牢稳产保供底线
2022年全市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产量300万吨以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21.7万亩。加快推进市级种质资源库和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推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丰富“菜篮子”,确保蔬菜总产量达到600万吨以上。稳定生猪生产,发展草食畜牧业,确保年内肉蛋奶总产稳

03守牢“五条底线”,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树高千尺关键在于根系、高楼大厦关键在于地基。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最基本的生命线,为“乘风破浪”的经济社会发展兜底。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守牢底线,就是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守牢稳产保供底线
2022年全市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产量300万吨以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21.7万亩。加快推进市级种质资源库和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推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丰富“菜篮子”,确保蔬菜总产量达到600万吨以上。稳定生猪生产,发展草食畜牧业,确保年内肉蛋奶总产稳定在100万吨以上。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2.1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健全监测和帮扶机制。出台2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支持政策,组织4个经济强区和23家市属企业结对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做好东西部和省内协作以及对口支援工作。
守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稳步提升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实行“一品一策”,全链条加强重点产品整治。
守牢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底线
加大草地贪夜蛾监测、灭杀力度,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统防统控。开展春秋防和夏季补免行动,深入推进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牛羊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年内完成动物疫病检测30万份以上。
守牢农业生态安全底线
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和水肥一体化,年内新增水肥一体化5万亩。着眼提升耕地质量,开展农机深松(深翻)整地和保护性耕作,创建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区。
四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
打铁必须自身硬。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
01 强化政治责任和“三农”情怀
要带着深厚感情去抓“三农”、促“三农”、强“三农”。
02 强化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
要全力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有温度、有作为的“三农”干部队伍。
03 强化系统思维和项目思维
要把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
04 强化工作作风
要扎实践行“严、真、细、实、快”的要求,积极而稳妥、有力而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
05 强化工作纪律
要始终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始终做到自律、自重、自警,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踔厉启征程,笃行向未来!
青岛市农技中心2022年“争创树”怎么干
2022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局党组“三三六三”工作思路,以“争创树”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五型”单位为抓手,坚持党建统领,聚焦服务稳产保供、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实施稳产保供技术支撑、绿色发展技术引领、装备提升技术示范、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保障和乡村振兴服务支撑“五大行动”,抓实农技推广能力提升建设,力争在推广机制、农业科技和典型培育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08

踔厉启征程,笃行向未来!
青岛市农技中心2022年“争创树”这么干
2022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局党组“三三六三”工作思路,以“争创树”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五型”单位为抓手,坚持党建统领,聚焦服务稳产保供、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实施稳产保供技术支撑、绿色发展技术引领、装备提升技术示范、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保障和乡村振兴服务支撑“五大行动”,抓实农技推广能力提升建设,力争在推广机制、农业科技和典型培育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市农技中心党委三十项重点工作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等制度,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引领学、教育基地实践学、支部集中深入学、青年读书会交流学、搭建平台自主学“五学”活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
2. 扛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清单管理,对标落实推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落实领导干部述责述廉、民主评议、考核评价等制度,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实警示教育、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和品德教育,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营造干部清正、队伍清廉、政治清明的“三清”政治生态。
3. 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严格落实专题研究、形势分析、情况报告和党内通报等制度,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管理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报告制度。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
4. 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落实党支部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争创“五个好”先进党支部和“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抓手,持续推进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培树推荐“两优一先”先进典型,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活力,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
二、实施稳产保供技术支撑行动
5. 强化粮油产能提升技术支撑。指导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技术示范2个项目;强化春季田间管理,扎实开展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推动晚播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开展花生新品种筛选利用与栽培模式创新,集成推广冬春闲田利用、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栽培等粮油产能提升新技术模式2项以上;创建“超吨半粮”示范田,技术支撑吨粮县、吨粮镇建设,提高粮油安全保障能力。
6. 全环节技术支持特色优势作物产业化发展。加强蔬果设施化栽培、连作障碍防治、脱毒种苗应用等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广,从种子种苗到产品竞争力提升全环节技术支持特色优势作物产业化发展,打造10个以上全国全省领先水平的全环节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形成特色优势作物产业化开发典型案例,不断培育壮大我市蔬菜、果茶、花卉、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菜篮子”“果盘子”供应能力。

09

用、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栽培等粮油产能提升新技术模式2项以上;创建“超吨半粮”示范田,技术支撑吨粮县、吨粮镇建设,提高粮油安全保障能力。
6. 全环节技术支持特色优势作物产业化发展。加强蔬果设施化栽培、连作障碍防治、脱毒种苗应用等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广,从种子种苗到产品竞争力提升全环节技术支持特色优势作物产业化发展,打造10个以上全国全省领先水平的全环节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形成特色优势作物产业化开发典型案例,不断培育壮大我市蔬菜、果茶、花卉、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菜篮子”“果盘子”供应能力。
7. 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技术创新。加强农作物新品种培育、试验示范与推广利用,做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建设全市珍稀经济作物资源圃,编制《青岛市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名录》,建设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和区域性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争创省级以上良种繁育基地1处,布局打造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10个以上,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200个以上,技术指导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以上、新审定登记品种30个以上,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集成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新技术模式,技术支持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创建青岛市数字化耕地质量信息库,建设耕地质量提升与循环农业技术示范展示基地2处以上,集成种地养地相结合创新模式2套以上,打造全国领先水平的耕地质量提升样板田。
8. 做好科学防灾减灾技术应对。及时准确把握农情,开展关键农情监测、预报和技术指导服务;建立与气象部门联动机制,及时发布气象服务信息和关键农事季节服务专报;及早发布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做好应急管理技术指导服务,科学指导农业安全生产。
三、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引领行动
9. 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双减等新技术示范,指导化肥减量增效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1万亩以上,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5万亩,实现化肥用量负增长。
10. 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创新,集成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技术模式,指导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绿色防控覆盖率45%以上,实现化学农药用量负增长。
11. 推进农膜污染治理。示范推广标准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科学使用以及地膜减量替代等新技术,推广可降解地膜6000亩以上;全市设置165处农田地膜残留定位监测点,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与评价;开展农膜集中回收清理行动,健全农膜回收体系,指导165处县域回收中心、镇街级回收点规范化建设。
12. 推进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构建就地减量、就地处理、就近还田的技术体系和产业化利用新机制,打造典型示范基地2个以上;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指导建设全国生态农场;指导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1个,打造全国全省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创新模式。
四、实施装备提升技术示范行动
13. 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建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0处;引进推广先进农业机械5000台套以上;提升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水平;协助完成农机深松(深翻)整地作业80万亩、保护性耕作10万亩;组织系列农机装备技术演示活动,争办花生机械化现场会等全国性农机会议在青召开。
14.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指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遴选一批全国、全省、全市“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和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
15. 加快补齐农机化发展短板。引进推广智能农机及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机械化技术装备,促进北斗导航、信息技术与农机化深度融合,开展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等新技术装备示范,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五、实施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保障行动
16. 抓牢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打造病虫远程智能监测数字平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预报与防控,短期、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85%以上,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紧盯草地贪夜蛾、小麦条锈病、小麦茎基腐病、玉米南方锈病等迁飞性、流行性、突发性病虫害发生动态,开展重大病虫防控应急演练和防控技术指导,确保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重大植物疫情不恶性扩散蔓延。
17. 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完成340万亩小麦穗期病虫害“一喷三防”和50万亩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和低温冻害统防统治任务,支持培育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
18. 加强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测报防治队伍

10

合利用重点县1个,打造全国全省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创新模式。
四、实施装备提升技术示范行动
13. 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建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0处;引进推广先进农业机械5000台套以上;提升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水平;协助完成农机深松(深翻)整地作业80万亩、保护性耕作10万亩;组织系列农机装备技术演示活动,争办花生机械化现场会等全国性农机会议在青召开。
14.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指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遴选一批全国、全省、全市“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和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
15. 加快补齐农机化发展短板。引进推广智能农机及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机械化技术装备,促进北斗导航、信息技术与农机化深度融合,开展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等新技术装备示范,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五、实施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保障行动
16. 抓牢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打造病虫远程智能监测数字平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预报与防控,短期、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85%以上,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紧盯草地贪夜蛾、小麦条锈病、小麦茎基腐病、玉米南方锈病等迁飞性、流行性、突发性病虫害发生动态,开展重大病虫防控应急演练和防控技术指导,确保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重大植物疫情不恶性扩散蔓延。
17. 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完成340万亩小麦穗期病虫害“一喷三防”和50万亩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和低温冻害统防统治任务,支持培育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
18. 加强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测报防治队伍建设,支持培育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加强农企合作共建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植保专业化服务全国典型,争办全国性现场观摩会。
六、实施乡村振兴服务支撑行动
19. 强化农技推广能力建设。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规范高效、业务全面的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创建胶东经济圈区域性农技推广联盟、青岛市农业技术创新推广联盟,分产业(行业)组建专家团队,构建形成“两联盟一团队”农技推广平台组合;深化“1+1+N”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创新,打造“五有标准”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20个以上,争取全国农技推广创新经验交流会在青召开;建设中心农业技术条件室,优化提升技术工作环境。
20.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深入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市办实事,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行动,年内完成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高素质农民培训100人、农民教育培训业务骨干与师资100人、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100人;打造一批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完善农民培训师资库,打造农民教育培训全国典型模式;培树一批全国优秀农民学员、优秀田间学校、优秀教师、优秀课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21. 实施农技推广四季行动。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组织实施“春季雨露”“夏季清风”“秋季满仓”“冬季暖阳”四季农技行动。强化部门协作、行业协同、体系联动,围绕农时季节和农事生产,扎实开展科技下乡、双线指导,着力抓好春耕春管、“三夏”“三秋”生产及冬季农业开发,不断提高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唱响农技推广“四季歌”。
22. 拓宽服务领域。围绕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协助做好优质农产品宣传推介,组织举办农技近市民、市民进田间活动;协助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示范创建工作;协助做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3. 推进创新突破。围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典型案例和优秀人物等创新典型5个以上;针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从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锐意改革,提出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改革建议5项以上;创造性开展工作或取得的市级以上创新性工作、技术成果5项以上;攻坚克难、解决突出矛盾或取得突破性的工作业绩3项以上,全面提振青岛农技推广影响力。

11

雨露”“夏季清风”“秋季满仓”“冬季暖阳”四季农技行动。强化部门协作、行业协同、体系联动,围绕农时季节和农事生产,扎实开展科技下乡、双线指导,着力抓好春耕春管、“三夏”“三秋”生产及冬季农业开发,不断提高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唱响农技推广“四季歌”。
22. 拓宽服务领域。围绕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协助做好优质农产品宣传推介,组织举办农技近市民、市民进田间活动;协助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示范创建工作;协助做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3. 推进创新突破。围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典型案例和优秀人物等创新典型5个以上;针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从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锐意改革,提出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改革建议5项以上;创造性开展工作或取得的市级以上创新性工作、技术成果5项以上;攻坚克难、解决突出矛盾或取得突破性的工作业绩3项以上,全面提振青岛农技推广影响力。
七、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24. 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强化管理服务意识,加强沟通协调,严肃工作纪律,进一步加强食堂、会务、车场等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逐步改造办公场所硬件设施,通过协调保障到位,细节服务到位,保障全局工作高效运转。
25. 强化安全管理。强化资产管理,做好清查盘点、登记造册,推进规范化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落实安全生产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安教育宣传,定期检查维护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强化办公场所、食堂、试验基地、出租房和公务车辆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运转、正常运转;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双不误”。
八、强化作风建设
26. 全面开展“争创树”活动。开展“争先进、创典型、树标杆”活动,制定“争创树”任务清单,亮目标、亮举措、亮责任,比进度、比作风、比实绩,打造一批农技推广制高点。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将“争创树”列入考核重点,确保推进时间和进度匹配、时间和效果匹配。组织开展典型培育、遴选、推介,用好新闻媒体、会议推广、工作交流等平台,广泛推介青岛农技推广工作典型经验。
27. 积极建设“五型”单位。坚持“团结、守正、务实、创新”工作理念,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以“文明示范岗”创建为抓手,推进建设政治型、实干型、服务型、人文型、清廉型“五型”单位,全面提升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培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党员干部讲政治、接地气、强技能、勇担当。
28. 推进“一懂两爱三有”干部培养。突出实践实际实干导向,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有温度、有作为的干部队伍。持续推进“青蓝计划”,为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打造便捷学习平台。举办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办好“农技大讲堂”,加强学习交流,提升全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12

堂”,加强学习交流,提升全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29. 创新搞活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办公场所,打造富有农技推广特色的单位文化。建设党员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积极争创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建功志愿服务队”。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军转干部座谈会,退休干部职工“荣休”仪式,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离退休老干部等。
30. 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作风。围绕兴农业、美农村、惠农民,厚植“三农”情怀,提升工作质效。深入开展联村、联镇、联户、联企,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送温暖的“四联四送”活动。对重点基地园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每季度推选优质服务实事。落实好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青岛市农技中心开展大豆新品种试验     夯实大豆产能种源基础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国家实现粮油自主的重大战略,种子是战略实施的基础性核心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岛市农技中心今年引进20多个优良大豆品种,印发了试验方案,制定田间记录标准,配备试验用种,开展大豆新品种试验及品种展示评价工作。 4月29日,青岛首次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试验,在胶州市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试验基地开始播种,为保证试验效果,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锋杰带队指导并强调,“品种试验是选择优良品种的重要手段,为保证试验效果,首先就是保证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均、苗壮,为筛选优良品种打好基础。” 试验基地负责人刘军表示,“今年做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试验,农技中心种子部提前将大豆试验用种中黄13、齐黄34、菏豆12、安豆203,玉米品种登海605送到基地,印发试验方案,明确试验的具体要求,为品种试验提供技术支持;农机部提前到基地指导机械改装和调试;针对近期无雨,土壤墒情差,在中心副主任李松坚指导下铺设了滴灌设施,为这次品种试验保驾护航,有信心把春播覆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试验做好。”胶州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种子科科长宋珊珊介绍:下一步将严格按照《青岛市2022年大豆新品种试验及品种展示评价实施方案》开展品种试验,采用4:2模式播种,即4行大豆带与2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开展品种试验,对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今年,市农技中心在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安排了大豆新品种试验,在中心核心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展示评价,根据展示评价结果,筛选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植的大豆品种,表现好的高产、优质、高油、高蛋白、耐盐碱、鲜食的大豆新品种(系)示范推广,为我市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提供种源保障。
4月29日,青岛首次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试验,在胶州市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试验基地开始播种,为保证试验效果,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锋杰带队指导并强调,“品种试验是选择优良品种的重要手段,为保证试验效果,首先就是保证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均、苗壮,为筛选优良品种打好基础。” 试验基地负责人刘军表示,“今年做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试验,农技中心种子部提前将大豆试验用种中黄13、齐黄34、菏豆12、安豆203,玉米品种登海605送到基地,印发试验方案,明确试验的具体要求,为品种试验提供技术支持;农机部提前到基地指导机械改装和调试;针对近期无雨,土壤墒情差,在中心副主任李松坚指导下铺设了滴灌设施,为这次品种试验保驾护航,有信心把春播覆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试验做好。”胶州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种子科科长宋珊珊介绍:下一步将严格按照《青岛市2022年大豆新品种试验及品种展示评价实施方案》开展品种试验,采用4:2模式播种,即4行大豆带与2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开展品种试验,对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今年,市农技中心在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安排了大豆新品种试验,在中心核心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展示评价,根据展示评价结果,筛选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植的大豆品种,表现好的高产、优质、高油、高蛋白、耐盐碱、鲜食的大豆新品种(系)示范推广,为我市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提供种源保障。
4月29日,青岛首次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试验,在胶州市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试验基地开始播种,为保证试验效果,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锋杰带队指导并强调,“品种试验是选择优良品种的重要手段,为保证试验效果,首先就是保证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均、苗壮,为筛选优良品种打好基础。” 试验基地负责人刘军表示,“今年做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试验,农技中心种子部提前将大豆试验用种中黄13、齐黄34、菏豆12、安豆203,玉米品种登海605送到基地,印发试验方案,明确试验的具体要求,为品种试验提供技术支持;农机部提前到基地指导机械改装和调试;针对近期无雨,土壤墒情差,在中心副主任李松坚指导下铺设了滴灌设施,为这次品种试验保驾护航,有信心把春播覆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试验做好。”胶州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种子科科长宋珊珊介绍:下一步将严格按照《青岛市2022年大豆新品种试验及品种展示评价实施方案》开展品种试验,采用4:2模式播种,即4行大豆带与2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开展品种试验,对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今年,市农技中心在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安排了大豆新品种试验,在中心核心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展示评价,根据展示评价结果,筛选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植的大豆品种,表现好的高产、优质、高油、高蛋白、耐盐碱、鲜食的大豆新品种(系)示范推广,为我市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提供种源保障。

乡村振兴

13

丰产性、抗病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今年,市农技中心在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安排了大豆新品种试验,在中心核心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展示评价,根据展示评价结果,筛选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植的大豆品种,表现好的高产、优质、高油、高蛋白、耐盐碱、鲜食的大豆新品种(系)示范推广,为我市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提供种源保障。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民是主体。在农村人才培养方面,青岛市走在了全国前列,率先制定了地方政府法规《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更是通过打造过硬的培训平台、锻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强化实用通俗的培训内容等一系列办法不断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在哪儿培训?”农民培训单纯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如何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共同参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遵循教育规律和特点,分类指导,分层次培训,按需求发展,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形成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广校)、农业院校、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灵活有效的体系和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民培训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目前青岛建成国家级农民教育培育示范基地3个,市级培训示范基地26处,农民田间学校160所。2021年,青岛胶州裕丰农资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以其优越的软硬件设施入选52所首批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青岛东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获得全国2021年度“全国优秀农民田间学校”,该学校自2017年开展田间学校培训以来,培训模块与专家团队日益完善,涵盖了果树病虫害防治、园艺管理、乡村振兴、合作社管理、绿色生产、营销推广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每年承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及农业带头人培训,共承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000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惠及农业种植面积10万余亩。
“谁来培训?”农民培训的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农民培训的质效,青岛建立了“共享师资库”,其中既包括从全国各地选聘的理论基础扎实、授课水平高的500余名农业专家教授和指导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1000余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还云集了青岛本地培育成长的100多名“田秀才”“土专家”。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优秀农民教育培训教师”的胶州市农广校高级农艺师高兴兰,多年来致力于手机在农业植保、农田灌溉、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应用推广培训,平均每年组织培训班几十场次,培训学员2000余人,通过提升农民的“手机+智慧农业”应用水平,促使农业发展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全国共享师资)的“土专家”王伦世,是平度市南村镇的一名普通农民,通过接受市农广校系统的培训和自身多年的刻苦学习和摸索实践,将自己锻造成了一名青岛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还常年做客省、市电视台农业类节目,为广大农民解答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种植难题。这些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田秀才”以其过硬的理论功底和“接地气”的实践经验成为农民培训的中坚力量。

市农技中心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夯实人才振兴基础

14

实践指导师(全国共享师资)的“土专家”王伦世,是平度市南村镇的一名普通农民,通过接受市农广校系统的培训和自身多年的刻苦学习和摸索实践,将自己锻造成了一名青岛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还常年做客省、市电视台农业类节目,为广大农民解答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种植难题。这些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田秀才”以其过硬的理论功底和“接地气”的实践经验成为农民培训的中坚力量。
“培训谁?”“我从1992年就开始从事小麦育种研究,一干就是30年,30年来,我在这个领域里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只要听说有培训班,我就会积极报名参加,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实用人才培训,到新型农业主体带头人培训等,每年参加的培训十多次,每次培训都有收获,我的企业也在这一次次培训中不断发展壮大。”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优保供”资助项目人选的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元江对自己的成长经历颇多感慨。青岛市农业农村系统作为农民培训的主管部门——在选择学员时统筹考虑种植业、农机、畜牧兽医、渔业等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状况和人才需求,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产业扶贫对象、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等为重点,经过镇、区市层层遴选和公示后确定培育对象,并建立个人档案,进行分层次、分领域、分区域的培训,让农民学有学成。
“培训什么?”农业教学不同于其他,不仅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还要以市场为导向,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类型的农民,采取适应其需求的培训形式,以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使农民培训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如西海岸新区农业创客卢茂斐,经过农广校的电子商务培训后,走上了网络销售农产品的道路,2010年开始通过在天猫、京东等平台,销售蔬菜、水果等,年销售额近千万元。除了线下教学,线上培训也逐年成为“重头戏”,把培训课堂接入“云端”,让更多农民获得培训机会。为了丰富线上学习资源,青岛市农技中心(青岛市农广校)加强培训课件建设,制作多媒体课件,并通过农业农村部云上智农在线教育平台、央视频手机直播平台等在线发布,实现了农民线上学习、互动、咨询。2021年由青岛市农广校推送的培训课件《设施环境管理与蔬菜优质栽培关键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获全国“优秀农民教育培训在线学习资源”。
又是一年春来到,漫漫征程从头越。新的一年农民培育工作将按照“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要求,以“争创树”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激发队伍生机活力,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培训机构、师资和教材“三位一体”,构建适用我市实际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15

陆治原到平度市调研时强调全力抓好“三夏”生产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6月15日,市委书记陆治原到平度市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牢维护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抓好“三夏”生产,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陆治原走进麦田,认真察看小麦成熟度,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麦收进度、小麦亩产、收购价格以及小麦良种育繁、推广等情况,询问企业的意见建议。陆治原说,当前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时期,要抢抓当前良好气象条件,组织队伍加快抢收作业,确保夏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要不误农时开展夏种,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保障供应,为秋粮及全年粮食丰收打牢基础。要加强夏季田间管理,有效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要加大农业科技扶持力度,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推进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项目流转土地多少亩?”“投产后能带动多少人就业?”在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陆治原详细询问香菇菌棒智慧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情况,实地参观了菌菇种植车间和加工车间。在新河镇“指间大象”博物馆,陆治原仔细了解新河草编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情况。他指出,要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强化示范带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要立足乡村特色资源和文化,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致富。要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优化各类要素保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凤台街道臧家疃、小刘家疃安置区,陆治原认真听取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在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陆治原认真听取园区规划、入驻企业等情况汇报,了解园区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运营情况。在恒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陆治原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专利产品、市场销售等情况,鼓励企业坚持创新引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陆治原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为农田“减塑”!青岛基本实现涉农镇村农膜残膜回收站点全覆盖
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日一大早,在山东青岛平度市蓼兰镇胜利村,一辆满载着地膜的货车缓缓开进青岛青农种子产销专业合作社。“这地膜与普通的塑料地膜不同,叫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在自然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

16

去年市农技中心在我们基地开展了春马铃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这种地膜在增温保墒、抑制杂草、增产增效等方面表现很好,残膜不用回收,省心省时省力还环保,真是一举多得,今年春花生上还要继续使用。”聊起全生物降解地膜的使用心得,基地负责人侃侃而谈
在莱西市姜山镇兴隆屯村怡禾家庭农场农膜回收站内,农场主王志涛正在把前一阵收回来的农膜残膜打包,准备送往胶州回收加工企业进行再利用。“我这个回收点负责周边10个村庄的残膜回收,年回收能力10吨,去年一年收了地膜7.72吨、棚膜0.86吨,都送到有专业资质的企业去处理,现在麦地里这些黑色的滴灌带,就是废旧残膜回收再生产的。”王志涛笑着说道。
据悉,2021年,青岛市以项目为依托,在马铃薯、花生生产中推广应用国家标准地膜8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8.5万亩,集成了1套适合本地马铃薯生长的降解地膜应用方法和技术模式,有效带动了国标膜、降解地膜在全市的科学推广应用。在涉农区域设立农膜残膜回收站点340个,织密地膜回收网,划分责任区域,实行网格监管,每个回收站辐射8-15个村,基本实现了全市涉农镇村农膜残膜回收站点全覆盖。全年各类农膜使用量2.57万吨,回收废旧农膜2.42万吨,回收率达94.2%。按照每3万亩覆膜农田设置 1个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的要求,布设监测点65个,采取样方325份,获取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覆膜年限农田地膜残留量数据,为地膜污染防控及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全市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近年来,青岛市坚持把农膜污染防治作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技术支撑,为农田“减塑”,给环境“减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传统地膜减量、替代、回收等农膜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和推广应用,持续守护耕地“健康”,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17

农技推广

青岛市举办2022年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
      
小麦覆陇黄,风吹麦浪香。6月7日,芒种初过,位于平度市蓼兰镇的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田里,人头攒动,热闹异常,以“田间选种 助农增收”为主题的青岛市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暨新品种展示开放周活动启动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有关领导、农技推广系统有关技术人员、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学者、种植大户代表等共5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由青岛市农技中心主办,主会场设在青岛市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青农种子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同时在全市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田设立分会场,集中展示全市小麦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通过现场观摩评价,筛选好品种、推广好技术,提升良种良法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聚力解决农业“卡脖子”问题,筑牢稳粮保供基础。 
。 
开镰收割!青岛启动“三夏”生产  344万亩小麦陆续开始收获 
 风吹麦浪,满目金黄。时值6月芒种时节,青岛迎来小麦丰收季。今天上午,全市“三夏”生产现场会暨小麦机收减损行动启动仪式在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举行,青岛“三夏”生产正式启动。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实现夏粮丰收对于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稳定物价、做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观海新闻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夏粮播种面积稳步增加,产量基本持平。全市小麦在田面积344万亩,比去年增加近3万亩,实现了面积稳中略增。春季苗情加快转化升级,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3%,比冬前提高6个百分点,亩成穗数38.4万,比上年增加0.5万,构建了适宜的群体结构。总体而言,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在现场看到,装备了北斗导航的小麦收获机、秸秆打捆机、植保无人机、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械一字排开,灭茬还田、深松整地、机收减损等作业环节逐一展示……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小麦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玉米播种机正在进行播种作业,植保无人机在空中演示飞防作业,实现了农机、农艺和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展现出一幅丰收的壮美画卷。       全市344万亩小麦,99.5%以上依靠机收。服务“三夏”生产,全市组织700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有序流动、跨区市作业,成立小麦机收应急作业服务队49个,检修各类农机数量13.6万台,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商务局、中石化、中石油等部门,实施价格直降优惠,每升优惠0.2元。提早做好农资调配和准备工作,储备种子1万余吨、化肥16万余吨、农药4000余吨,保障了夏种需要。据介绍,受去年小麦较大面积晚播影响,小麦苗情普遍偏弱,今年春季叠加春旱影响,夺取夏粮丰收压力巨大。全市农业农村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科学抗旱春管夺夏粮丰收预案》,提前部署抗旱保春播工作。成立正高级职称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分区包片、下田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灌排设施、高效节水灌溉、土壤改良等重点,通过实施农水、农电、田间道路等一系列配套建设,在项目区内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5.1万亩。统筹中央、省、市资金7636万元,为近年最多,重点支持春季麦田管理、小麦促弱转壮稳产和“一喷三防”,组织全市70多家服务组织的1600多架植保无人机,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小麦“一喷三防”,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全市统一喷施叶面肥150万亩、实施小麦“一喷三防”面积347万亩,全市小麦“一喷三防”实现全覆盖。全市投入抗旱机具4万台(套),抗旱浇地面积214.6万亩,有力保障了夏粮丰收。
“春争日,夏争时”,当前小麦正值收割关键期。我市将加快小麦收获进度。麦收期间,市、区市两级下沉到一线,逐村、逐户、逐个地块落实机具,确保每一块麦田收在适收期。农业农村部门组建工作专班,设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加强同公安、交通、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开辟农机作业绿色通道,密切跟踪机收队伍行程,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全力保障跨区机收作业有序进行。加强零配件供应和油料保障等,开展优惠用油活动,最大程度惠及农民群众。深挖机收减损潜力,努力将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组织开展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强化骨干机手节粮减损操作技能。 同时,抢抓农时搞好夏种。秋粮好不好,播种是基础。要进一步压实夏播责任,千方百计稳定秋粮面积,坚决完成今年720.2万亩粮食播种任务。过程中抢抓农时,压茬收种,做到收获一块、播种一块,确保应播尽播、应种尽种,提高适期播种率。充分利用我市农机装备优势,借助专业化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大力推广玉米贴茬精量播种技术。引导农机服务组织选用多功能、高精度玉米播种机械。6月底前基本完成玉米播种任务。

18

据介绍,受去年小麦较大面积晚播影响,小麦苗情普遍偏弱,今年春季叠加春旱影响,夺取夏粮丰收压力巨大。全市农业农村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科学抗旱春管夺夏粮丰收预案》,提前部署抗旱保春播工作。成立正高级职称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分区包片、下田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灌排设施、高效节水灌溉、土壤改良等重点,通过实施农水、农电、田间道路等一系列配套建设,在项目区内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5.1万亩。统筹中央、省、市资金7636万元,为近年最多,重点支持春季麦田管理、小麦促弱转壮稳产和“一喷三防”,组织全市70多家服务组织的1600多架植保无人机,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小麦“一喷三防”,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全市统一喷施叶面肥150万亩、实施小麦“一喷三防”面积347万亩,全市小麦“一喷三防”实现全覆盖。全市投入抗旱机具4万台(套),抗旱浇地面积214.6万亩,有力保障了夏粮丰收。
  “春争日,夏争时”,当前小麦正值收割关键期。我市将加快小麦收获进度。麦收期间,市、区市两级下沉到一线,逐村、逐户、逐个地块落实机具,确保每一块麦田收在适收期。农业农村部门组建工作专班,设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加强同公安、交通、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开辟农机作业绿色通道,密切跟踪机收队伍行程,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全力保障跨区机收作业有序进行。加强零配件供应和油料保障等,开展优惠用油活动,最大程度惠及农民群众。深挖机收减损潜力,努力将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组织开展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强化骨干机手节粮减损操作技能。 
同时,抢抓农时搞好夏种。秋粮好不好,播种是基础。要进一步压实夏播责任,千方百计稳定秋粮面积,坚决完成今年720.2万亩粮食播种任务。过程中抢抓农时,压茬收种,做到收获一块、播种一块,确保应播尽播、应种尽种,提高适期播种率。充分利用我市农机装备优势,借助专业化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大力推广玉米贴茬精量播种技术。引导农机服务组织选用多功能、高精度玉米播种机械。6月底前基本完成玉米播种任务。

19

市农技中心持续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工作
“为引导和优化品种布局,发挥优良品种对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效作用,20多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工作,每年引进展示评价小麦新品种近百个。针对旱地小麦生产,今年还在莱西市安排了旱地小麦试验,试验品种达130多个。”说起小麦品种试验,市农技中心种子部负责人陈炳强详细描述了2021年观摩会上推荐的苗头品种青农6号、青农7号、泰科麦34、鑫星169等小麦品种在今年的表现,结合每个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为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站在一片长势和成熟度差异较大的麦田,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孙旭亮介绍:“这片是小麦晚播试验田,一共是12个品种7个播种时期,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不同播种时期小麦的生长发育情况,为科学指导晚播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受去年秋汛影响,今年小麦播种偏晚、播期拉长,秋冬麦苗长势普遍较弱。因此,为科学指导晚播小麦苗情转壮升级、提升稳粮保供技术服务能力,市农技中心安排了晚播小麦试验示范。
与此同时,为提高单位耕地产出效益,市农技中心与青岛农业大学协同开展了小麦-玉米两季“超吨半粮”技术研究。在粮食高产攻关试验示范田,来自山东省玉米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青岛农业大学姜雯教授介绍了小麦-玉米两季“超吨半粮”绿色高质高效高生产技术规程。市农技中心副主任李松坚重点讲解了“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关键技术。针对去年冬小麦普遍晚播造成麦苗偏弱和近几年麦田茎基腐病害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市农技中心实施了碧护生长调节剂调控小麦生长及高产试验示范”“小麦播前种子包衣及返青起身期药剂防治茎基腐病”试验示范,为科学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探寻新方法新路径。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袁宗英对试验示范的具体实施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享。

20

加强育种创新 夯实保供根基
小麦新品种的普及推广离不开育种家们的孜孜以求、敬业奉献。观摩会上,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联盟常务理事、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曹新有结合自己20余年小麦遗传育种工作经验,介绍了小麦育种方向、目标、以及育种方法,推介了自己作为第一育种完成人育成的优质小麦济麦44,为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育种课。
30年如一日开展小麦新品种选育,青农种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侯元江介绍,“我们累计引进国内外品种资源2000余份,杂交小麦组合800多个,先后育成 “青丰1号”“青农2号”、“青农6号”“青农7号”“青农177”等9个小麦品种,这些品种已在全市及周边地区进行推广,部分品种成为青岛市主栽品种。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我公司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青农6号”榜上有名。”
作为青岛市自主选育的第一个适宜高中肥水地块的国审小麦新品种,青农6号是青岛市第一个以企业为主体选育的国审小麦新品种,实现了我市小麦育种新突破。据悉,青农6号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通过国审前,已于2019年通过山东省审定、2020年通过安徽省审定,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构建评价体系 加快推广新品
近年来,包括小麦在内的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数量出现井喷,给广大农户带来选种难这一“甜蜜的烦恼”。如何从海量的农作物品种中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推荐给农民,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农业农村部门面前的一件大事。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市农技中心逐步形成了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建设、引进试验、展示评价、示范推广等多环节构成的新品种评价体系,以基地为平台,市农技中心集聚优质资源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年举办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20余场次、培训技术骨干2000余人次、引进展示评价作物新品种200多个,累计筛选出适合青岛种植的优良品种100多个,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

21

【典型引领】
市农技中心农业新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之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2022年列为市农技中心农业新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位于平度市蓼兰镇驻地,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现有员工20人,1997年注册“青丰”商标,目前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200余万元,仓库容量达3000余万公斤,公司拥有10吨种子加工流水线3条,30吨烘干塔6台,种子精选、包衣、包装实现了机械化、检测仪器化。2020年企业营业收入3915万元。     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小麦黄淮海北片区域试验站、山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站、青岛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青岛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青岛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平度市粮油作物科技示范基地,是山东省种子协会会员、青岛市种子协会会员。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烟台市农科院、青岛市农业大学、青岛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并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具体指导和帮助。 2016年公司与山东农科院合作建设了山东青丰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了以赵振东院士为首的创新团队。运用多种小麦育种方式,从传统的杂交育种到高科技的分子育种、航天育种、深潜育种个、重离子辐射育种,育成一批高产、优质、广适的小麦、花生新品种。      公司是集科研育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公司自主选育的“青丰1号”小麦种于2006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号鲁农审2006054号。并于2010年取得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青丰1号”是青岛市第一个审定的农作物品种,填补了青岛市农作物育种的空白历史,2008年“青丰1号”小麦种搭乘“神州七号”遨游太空,进行太空育种,填补了青岛市太空育种的空白。     公司自主选育的“青农2号”于2010年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号鲁农审2010070号。并于2010年取得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青农2号”于2012年通过了安徽省认定。     公司自主选育的“青农3号”于2016年通过了安徽省审定定名。自主选育的“青农6号”、“青农7号”、“青农177”三个小麦新品种同时于2019年通过了山东省审定定名,2019年“青农6号”通过了安徽省审定定名,2021年“青农6号”进入国家黄淮海北生产试验,表现优秀,有望通过国审。“青农8号”进入山东省生产试验,有望2021年审定,青农1604、青农1608已于2020年通过了山东省审定定名。2018年在国家农业农村部备案登记了6个花生新品种,齐花1号、齐花2号、齐花3号、齐花5号、齐花6号、齐花红1号,其中齐花5号是高油酸新品种,齐花红1号是鲜食特色花生。
“青丰1号”小麦种2007-2020年列为青岛市主导品种和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推品种,在山东省及青岛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500多万万亩。2011年完成“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青丰1号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青农2号”于2011-2017年列入山东省及青岛市小麦主推品种。2018年,在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小麦滴灌水肥一体化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示范田,经专家组现场实打验收,十亩公关天平均单产为807.87公斤,这是青岛市小麦单产首次跨越800公斤大关,标志着青岛市小麦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这个产量也是今年青岛市最高单产。

22

最高单产。
青丰种子非常注重产品质量,推行品牌战略,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公司拥有稳定的小麦繁育基地30000余亩,花生良种繁育田15000余亩,生产农作物良种1800万公斤。
2019年公司 “一、二、三产融合”,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面粉加工厂和食用油加工厂。“蓼兰小麦”获得“绿色食品”、“地标产品”称号,面粉厂主要以平度市蓼兰镇自产的小麦为原料,生产绿色、无添加、特色、优质小麦面粉。食用油加工厂主要以“蓼兰大花生”为主要原料,采用青丰公司自育的高油酸花生“齐花5号”新品种,生产高品质高油酸花生油。
公司将在市农技中心指导下,建设青岛市最强种子基地。继续坚持“服务农业,造福农民”的宗旨,秉承“创新、诚信、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以“育推优良品种,助力绿色增产”为使命,以“做农民最喜欢的种子服务商”为目标,开拓创新,奋力赶超,持续不断地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优良的品种,力争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周孝东,青岛平度市崔家集镇青岛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董事长。
红色象征着喜庆、温暖、幸福与希望,红色梦想凝结着农民最美好的愿望与最热忱的期盼,一个个红彤彤、沉甸甸的西红柿不仅仅承载着崔家集父老乡亲们红火生活的梦想,同样也代表了周孝东艰苦创业、努力拼搏的信念。
周孝东,青岛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家集镇周家村一名普通农村青年。出生于1985年的他,个头不高,长得十分精神,一看骨子里就透露着一种年轻人的朝气与精明。从2011年创业到现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周孝东就从一个普通农民跃身成为致富带头人,他一手创建的农恩蔬菜合作社迅速发展,成为入社会员500多户,年营业收入3500多万元龙头农村合作社。
  追寻红色梦想
2003年初中毕业后,周孝东便踏上了他的追梦之旅。他先后代理过西红柿种子、种苗以及各类农资产品的销售等工作。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他跟随寿光泽文种子有限公司前往以色列学习果蔬的病虫害防治时,他深深的被其高技术、高效益、高回报的农业项目所折服,更为重要的是,以色列农民的生活水平让他十分的震惊,与此相比,家乡农民的生活水平就相差甚远。崔家集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然而当地的老百姓却没能守着”聚宝盆”过上富裕的生活。于是,一团炙热的火焰已经慢慢从他心底开始燃烧。

乡村振兴路上,乘“柿”而为,大有作为

23

发展,成为入社会员500多户,年营业收入3500多万元龙头农村合作社。
  追寻红色梦想
2003年初中毕业后,周孝东便踏上了他的追梦之旅。他先后代理过西红柿种子、种苗以及各类农资产品的销售等工作。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他跟随寿光泽文种子有限公司前往以色列学习果蔬的病虫害防治时,他深深的被其高技术、高效益、高回报的农业项目所折服,更为重要的是,以色列农民的生活水平让他十分的震惊,与此相比,家乡农民的生活水平就相差甚远。崔家集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然而当地的老百姓却没能守着”聚宝盆”过上富裕的生活。于是,一团炙热的火焰已经慢慢从他心底开始燃烧。
回国之后,他又到山东寿光学习先进的设施农业和专业合作社运营模式,一个“致富梦”的雏形正在被一步步地雕刻,等到破壳而出。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学习,周孝东意识到现在农村这种各自为营,相互竞争只会彼此削弱竞争力,不利于长久的发展,最终损害的还是老百姓的利益。放眼全国,如果能将所有的种植户联合起来,组成团体组织,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那样无论是在市场竞争,还是市场话语权,产品质量方面都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真正保障种植户的利益。
  起航红色梦想
周孝东靠着不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毅然坚定勇敢地踏出了创业的第一步。2011年11月,这是他梦想起航的时刻,他注册成立了青岛市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共同繁荣、共求发展为宗旨;以诚信树立品牌,以科学创造价值为服务核心;以服务百姓、带动群众致富为服务目标。随后的四年间,在崔家集镇党委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广大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靠着他开阔的视野和卓越的胆识,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拥有会员500余户,覆盖大棚500多个,占地面积1000余亩,同时辐射周边乡镇1200多个蔬菜大棚,年交易额可达3500万元。
  有了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这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必须要有一套规范化、特色化、科学化的制度与之相配合。于是,周孝东制定了入社规范、社员例会、社员监督、社员晋升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让每一个入社的社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合作社建设当中。特别是周孝东积极创建的社员晋升制度,对于表现优越的社员,将担任合作社各项管理职务,并有机会获得每年出外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自身的能力,进一步实现合作社的长久发展。
  在合作社的营销模式方面,周孝东大胆创新,建立起产购销一条龙经营服务体系。在西红柿选苗方面,合作社从寿光育苗基地统一引进“齐达丽”、“荷兰8号”、“粉贵妃”和“粉王18”等多个优质西红柿品种,从根本上保证西红柿的质量;在培育过程中,由合作社为社员统一提供地膜、化肥、农药等一系列服务,并专门聘请多名大学生农业技术员对会员进行全程指导,解决会员的后顾之忧;在收购环节,西红柿将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合作社将以市场的最高价格统一收购,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广州等全国各地大型超市和农贸批发市场。依靠周孝东的诚信为人以及过硬的产品质量,2014年,合作社实现了产购销西红柿5000余吨,带动村民实现了每户年收入5万余元,村民们越来越相信周孝东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大的收益,能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这也是周孝东最愿意看到,也最愿意去做的事情。
  升级红色梦想。
在合作社升级发展的过程中,周孝东敏锐的觉察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要扩大规模,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势。他投资150万元在镇驻地建设了西红柿批发市场,同时注册了“恩阳”商标,并通过了青岛市无公害蔬菜认证,进入了高端蔬菜市场,这一领域对周孝东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但是却是合作社最光明的发展道路。2014年和2015年,他连续举办2届“恩阳杯”西红柿节,签订长期购销合约30多个。
对于未来的发展,周孝东信心满满,他始终坚信着一个信念:红色的梦就是他的梦。为了这个梦,他依托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西红柿产购销第一合作社的优势,融合发展、共同发展、引领发展,将红色大西红柿打造成为崔家集特色产业。周孝东计划新建200亩的标准化示范基地一处,示范种植包括西红柿在内的各类蔬菜。同时,进一步扩大原有的蔬菜批发市场规模,从而形成效益好、规模大、综合强的蔬菜贸易市场。在合作社定位上,将逐步走向高端市场,精细化合作社产品,严格化产品生产流程,切实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用过硬的产品质量去占领市场,带动村民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周孝东,一个怀揣农民红色梦想的农村小伙,一个当地农民致富的带头人,2013年荣获平度市优秀团支部书记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平度市优秀创业青年荣誉称号,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被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授于AAA级客商称号,被江苏凌家塘农场品批发市场授予诚信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被天津金钟农产品批发市场授予无公害蔬菜定点供应商称号。
青岛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主办、平度市蔬菜流通协会协办的崔家集 “农恩杯”西红柿文化节。通过产销对接、文艺演出、吃西红柿比赛、合作交流,将平度西红柿产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新领域。

24

广州等全国各地大型超市和农贸批发市场。依靠周孝东的诚信为人以及过硬的产品质量,2014年,合作社实现了产购销西红柿5000余吨,带动村民实现了每户年收入5万余元,村民们越来越相信周孝东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大的收益,能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这也是周孝东最愿意看到,也最愿意去做的事情。
  升级红色梦想。
在合作社升级发展的过程中,周孝东敏锐的觉察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要扩大规模,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势。他投资150万元在镇驻地建设了西红柿批发市场,同时注册了“恩阳”商标,并通过了青岛市无公害蔬菜认证,进入了高端蔬菜市场,这一领域对周孝东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但是却是合作社最光明的发展道路。2014年和2015年,他连续举办2届“恩阳杯”西红柿节,签订长期购销合约30多个。
对于未来的发展,周孝东信心满满,他始终坚信着一个信念:红色的梦就是他的梦。为了这个梦,他依托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西红柿产购销第一合作社的优势,融合发展、共同发展、引领发展,将红色大西红柿打造成为崔家集特色产业。周孝东计划新建200亩的标准化示范基地一处,示范种植包括西红柿在内的各类蔬菜。同时,进一步扩大原有的蔬菜批发市场规模,从而形成效益好、规模大、综合强的蔬菜贸易市场。在合作社定位上,将逐步走向高端市场,精细化合作社产品,严格化产品生产流程,切实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用过硬的产品质量去占领市场,带动村民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周孝东,一个怀揣农民红色梦想的农村小伙,一个当地农民致富的带头人,2013年荣获平度市优秀团支部书记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平度市优秀创业青年荣誉称号,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被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授于AAA级客商称号,被江苏凌家塘农场品批发市场授予诚信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被天津金钟农产品批发市场授予无公害蔬菜定点供应商称号。
青岛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主办、平度市蔬菜流通协会协办的崔家集 “农恩杯”西红柿文化节。通过产销对接、文艺演出、吃西红柿比赛、合作交流,将平度西红柿产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新领域。

25

一、示范目标任务
通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增效技术的大面积示范(面积不小于1000亩),实现带状间作玉米亩产550公斤、大豆亩产100公斤。
二、示范的关键技术
1.选配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如登海553、郑单958、登海605、浚单20等;大豆选用耐荫抗倒高产品种,如齐黄34、菏豆33、圣豆5号等。
2.合理配置。4~6行大豆带与2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相间复合种植,大豆带宽90~175厘米(带内行距30~35厘米),玉米带宽40厘米,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60~70厘米,玉米株距10~12厘米、大豆株距8~10厘米,确保玉米亩播4500~5000粒、大豆亩播10000~12000粒,优先选择4行大豆2行玉米带状间作模式。无专业一体化播种机的地方可以偿试3~4行大豆与3~4行玉米带状间作。
3.机械播种。优先选用入选农机化司补贴目录的大豆玉米一体化机实施播种,如山东庆云颐元农机有限公司、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等生产的专用一体化播种机,没有专用播种机具的地方则根据农机化司印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机具调整改造指引”意见进行改造。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抢墒或造墒播种,有滴灌或喷灌的地方可适时早播,播后进行微喷灌。大豆播种前利用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如6.25%咯菌晴•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精歌)+噻虫嗪(种亲),按推荐剂量(330-400毫升/100公斤种子)包衣。
4.合理施肥。大豆每亩施用低氮缓控释肥15~20公斤(折合纯氮2.0~3.0公斤/亩,如N‒P2O5‒K2O=15‒15‒15);玉米每亩施用高氮缓控释肥50~65公斤(折合纯氮14~18公斤/亩,如N‒P2O5‒K2O=28‒8‒6);一次性作种肥在大豆行和玉米行两侧深施。在大豆分枝期、初花期与鼓粒初期,结合病虫防控和化学调控喷施叶面肥,亩用90%的磷酸二氢钾50克+氨基酸多元素水溶肥50毫升。施肥时注意检查玉米每行用肥量是否达到了净作玉米的两倍,确保带状种植下的玉米单株施肥量与净作相同。
5.防除杂草。采用芽前封闭与苗后定向除草相结合的方式。播后芽前,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金都尔)100毫升/亩或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毫升/亩,如阔叶草较多可混加20%草胺磷80~120克/亩,或80%唑嘧磺草胺水剂4~6克/亩,对水30~40公斤。苗后大豆1~2片复叶、玉米4~5叶期,或禾本科杂草2~4叶期和阔叶杂草株高3~5厘米时,实行大豆、玉米定向分带除草,玉米可用75%噻吩磺隆0.7克~1克/亩,大豆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80~100克/亩或10%精喹禾灵乳油+25%氟磺胺草醚(20毫升+20克型)1套/亩。苗期喷药时用物理隔帘

山东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明白纸

新技术模式

26

将大豆、玉米隔开,或购买专用双系统分带喷杆喷雾机,防止药物漂移产生药害。    6.降高控旺。玉米在7~10片全展叶,按推荐剂量使用矮丰、玉黄金(胺鲜脂和乙烯利合剂)控制株高,注意控制匀速喷药。在大豆分枝期、初花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克/亩,对水30~50公斤喷施茎叶控制旺长。如若采用无人机全田同喷,则在玉米拔节或大豆分枝期喷施烯效唑,个别大豆较旺田块在玉米大喇叭口或大豆初花期再喷一次。    7.统防病虫。利用智能LED集成波段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害虫,根据病虫害发生监测情况,可在玉米3~4叶期、玉米大喇叭口—抽雄期、大豆结荚—鼓粒期进行统防,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增效剂、调节剂、微肥”五合一套餐制施药,如在大豆花期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5%虱螨脲+12%甲维虫螨腈+10%已唑醇+5%烯效唑防治斜纹夜蛾、高隆象、锈病等病虫害;大豆锈病根据气候条件用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或300克/升苯甲•丙环唑乳油预防。玉米草地贪夜蛾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注意农药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    8.机械收获。根据当地收获机类型选择先收大豆或先收玉米。先收作物的整机宽度应至少小于后收作物带间距离20厘米以上,防止收获作业时夹带后收作物造成损失。先收大豆:可选用大豆联合收获机(4行大豆模式下的整机宽度不大于2.1米)收大豆,再用当地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先收玉米:可选用整机宽度不大于1.6米的窄型两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收玉米,再用当地大豆收获机收大豆。玉米大豆同时收:用当地已有的大豆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一前一后同时收大豆和玉米,要求玉米大豆同时成熟或玉米稍早熟于大豆。    三、注意事项    1.针对全省种植面积大,耐荫型夏大豆种子缺乏,加之2021年种子收获时雨水多、种子发芽率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播种前做做发芽率试验,加大播种量,确保出苗率。    2.针对新购置或新改造机具较多,建议播前找技术负责人或农机指导人员调试播种机,并对机手进行培训,熟悉播种机性能,提高播种质量。    3.针对麦茬地易堵塞或缠绕播种机,建议播前灭茬,或将秸秆打捆移出田间,再进行免耕播种。    4.合理运用灌溉设施,根据土壤墒情与气象条件选择灌溉方式,有微喷灌的地方可选择播后喷灌,耕作田块相对较小(短)可播前利用漫灌方式适量造墒(晾晒1~2天后可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切记暴雨前播种或播种后大水漫灌以造成大豆土壤表层板结,影响出苗。    5.针对杂草防除,在苗前封闭的基础上,做好苗期(大豆2~3片复叶)杂草(包括小麦苗)的定向防除,鼓励自做双系统分带喷雾装置,防好药液在带间相互漂移。    6.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监测大豆旺长,如 果当地在7~8月雨水较多,则注意大豆苗期(分枝期)的化学控旺,确保控旺3次。

27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要求,青岛市积极开展农业基本情况普查和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工作,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普查收集目标任务,为农作物种业自主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优质种源基础。2020年5月,青岛市启动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市农业农村局统一领导、市农技中心指导服务、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分工负责及科研院所、种子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种质资源普查机制。 过程中,建设海青茶种质资源圃,佳沃蓝莓种质资源圃两处,建设绿色硅谷种质资源库和分子育种实验室一处,并在平度市建成了库容为10万余份的青岛市首个种质资源长期库一处。通过科学繁殖、保存,为育种研究提供丰富多样的种质材料。 在普查过程中,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优异特性的种质资源先后被发掘出来,有些优异种质资源已实现品牌化利用。像大泽山龙眼葡萄、胶州“红谷”、金口芹菜、泊里高粱、崂山“观音脸杏”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经产业化开发,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种子”。截至今年5月,青岛市共组织2300余人次走访400多个村庄,调查7000余人次,行程2万余公里,完成7个涉农区市1956年、1981年、2014年基本情况普查,查清各类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以及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收集提交了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324份,经审核鉴定正式入国家库圃资源数290份,全面完成普查收集目标任务。 

            入国家库圃资源数290份,青岛完成            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样品收集任务

新品优品

28

国内粮食供需状况
首先,从政府发布的数据看,近期中国粮食安全有充分的保障。2019年中国粮食生产总量(6.64亿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人均达到474公斤,高于国际上认可的人均粮食基本安全线(400公斤)的18%;并且目前国家具有巨大的稻谷与小麦储备。疫情发生后,中央加大“粮食省长负责制”实施力度,稳住春播粮食面积,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14281万吨,比2019年增长0.9%。今年秋粮面积也稳中有增,尽管南方局部地区受水灾影响,但秋粮长势良好,全年还仍是一个丰收年。
其次,从国内外相关预测研究看,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将再创历史新高。根据FAO最新预测,2020年中国谷物产量将比2019年增长0.3%;其中,稻谷将从2019年的2.096亿吨提高到2020年的2.105亿吨,小麦和粗粮(玉米等谷物)也由2019年的1.336亿吨和2.697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1.34亿吨和2.702亿吨。中国科学院8月发布的2020年第3期《全球农情遥感速报》指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增长0.2%。
第三,国内口粮供给远超需求,不但绝对安全,而且库存压力增大。近年来,稻谷和小麦生产量超过需求量,“目前全国稻谷、小麦库存水平大体相当于城乡居民一年的消费量”。虽然国家统计部门没有公布主要粮食的库存量,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20年中国稻谷和小麦的库存达到新高。例如,2020年8月FAO发布的报告表明,中国现在的稻谷和小麦的库存量位居全球第一,分别达到或超过全年生产量;其中,小麦库存达1.38亿吨,甚至已经高于2019年(1.336亿吨)或2020年(预计1.34亿吨)的产量;稻谷库存也与全年生产量相当。并且,2020年水稻和小麦再获丰收,口粮不是供给不足问题,而是库存压力增大和面临后期如何去库存的难题。
第四,玉米供需基本平衡,适度增加进口有利畜牧业生产恢复与发展。今年玉米生产预计超过去年的产量(2.57亿吨),达到2.6亿吨以上;但随着生猪生产的逐渐恢复,玉米饲料需求也开始逐渐增长,总需求将达到2.8万吨左右,今年玉米生产和需求缺口将超过1500万吨;其中,部分将通过国家政策性玉米出库来弥补,部分通过储存的稻谷和小麦的陈粮来替代;同时,本文预测玉米进口也将达到700万吨以上,但玉米进口占需求总量的比例也还不到3%。在目前国内玉米价格高于进口价格情况下,适度增加玉米进口(例如,进口超过720万吨配额量)对恢复生猪生产、稳定猪肉价格有积极的影响。
第五,大豆进口随着近期国内生猪生产的恢复,2020年进口总量将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之后进口量随畜牧业发展而相应地有所增长。中国2017年大豆进口达创纪录的9553万吨,但2018—2019年因受环保政策约束和非洲猪瘟病的影响,大豆进口量随着生猪生产下降而减少,2019年进口量下降到8551万吨;但2020年上半年以来随着生猪生产的稳定恢复,大豆进口量也随之增长。据海关统计,中国1~7月累计进口大豆已达5514万吨,预计2020年全年大豆进口达9500万吨左右。
总之,近期稻谷和小麦供过于求,口粮绝对安全;玉米供需基本自给;大豆进口随着生猪生产的恢复也将逐渐恢复增长趋势;国内外的数据和预测都表明,中国近期粮食供需状况,除了口粮库存增长、玉米库存有所下降外,没有发生异常变化现象。
近期粮食安全问题的几点讨论
4.全球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进口问题
首先,通过提高耕地生产力来提高全球粮食生产的潜力大。目前,全球各国粮食生产力水平差异大;例如,基于FAO统计数据,2017年全球约50%的谷物是由每公顷单产低于5吨(平均不到3吨/公顷)的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绝大多数属于水土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加大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能显著提高这些国家的粮食谷物产量,提高全球粮食供给能力。
其次,全球还有大量的可耕地,增加粮食生产的潜力巨大。2016年全球已实际利用耕地面积14.24亿公顷;然而,全球可利用的耕地资源达35亿公顷左右。特别是非洲撒哈拉以南、拉美、东欧和西亚等地区的耕地扩展空间潜力大。
第三,未来中国粮食进口对国际市场供给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到2035年中国谷物和大豆进口合计约1。8亿吨左右,主要是玉米(近5600万吨左右)和大豆(1。1亿吨左右),2035年比现在(15年内)增加约7000万吨;而过去15年中国谷物和大豆进口增长了1亿吨以上。另一方面,正如上面所讨论的,全球粮食生产潜力大且全球粮食国际贸易将呈现长期的增长趋势。
政策建议
从生产领域,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生产能力。夯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灌溉设施,创新灌溉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同时,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转基因玉米与大豆产业化,实施现代种业工程,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益。
完善粮食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完善粮食区域生产力布局;推进粮食主产区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粮食全过程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
从流通领域,提升粮食市场有效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管控能力
建立高效的粮食库存保c障体系和科学的口粮战略储备机制。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主要粮食生产国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将口粮安全库存水平设定为全年消费量的20%~40%;超过40%时实施去“去库存”措施,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低于20%时加大粮食收购入库措施,提升应急保障能力。近期建议除了实施常规的去库存措施外,可扩大水稻和小麦季节性休耕规模;可考虑向缺粮、欠发达的国家提供粮食援助,提升国际影响力。
继续对外开放,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贸易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推进粮食贸易国际治理体系的构建;建立应对国际突发事件响应与预案机制;帮助非洲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升全球粮食市场供给能力。
在口粮方面,近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优质大米与特种小麦生产,提升口粮的有效供给

他山之石

黄季焜:对近期与中长期中国粮食安全的再认识

29

已达5514万吨,预计2020年全年大豆进口达9500万吨左右。 总之,近期稻谷和小麦供过于求,口粮绝对安全;玉米供需基本自给;大豆进口随着生猪生产的恢复也将逐渐恢复增长趋势;国内外的数据和预测都表明,中国近期粮食供需状况,除了口粮库存增长、玉米库存有所下降外,没有发生异常变化现象。近期粮食安全问题的几点讨论 4.全球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进口问题首先,通过提高耕地生产力来提高全球粮食生产的潜力大。目前,全球各国粮食生产力水平差异大;例如,基于FAO统计数据,2017年全球约50%的谷物是由每公顷单产低于5吨(平均不到3吨/公顷)的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绝大多数属于水土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加大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能显著提高这些国家的粮食谷物产量,提高全球粮食供给能力。其次,全球还有大量的可耕地,增加粮食生产的潜力巨大。2016年全球已实际利用耕地面积14.24亿公顷;然而,全球可利用的耕地资源达35亿公顷左右。特别是非洲撒哈拉以南、拉美、东欧和西亚等地区的耕地扩展空间潜力大。第三,未来中国粮食进口对国际市场供给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到2035年中国谷物和大豆进口合计约1。8亿吨左右,主要是玉米(近5600万吨左右)和大豆(1。1亿吨左右),2035年比现在(15年内)增加约7000万吨;而过去15年中国谷物和大豆进口增长了1亿吨以上。另一方面,正如上面所讨论的,全球粮食生产潜力大且全球粮食国际贸易将呈现长期的增长趋势。政策建议从生产领域,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生产能力。夯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灌溉设施,创新灌溉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同时,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转基因玉米与大豆产业化,实施现代种业工程,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益。完善粮食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完善粮食区域生产力布局;推进粮食主产区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粮食全过程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从流通领域,提升粮食市场有效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管控能力建立高效的粮食库存保c障体系和科学的口粮战略储备机制。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主要粮食生产国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将口粮安全库存水平设定为全年消费量的20%~40%;超过40%时实施去“去库存”措施,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低于20%时加大粮食收购入库措施,提升应急保障能力。近期建议除了实施常规的去库存措施外,可扩大水稻和小麦季节性休耕规模;可考虑向缺粮、欠发达的国家提供粮食援助,提升国际影响力。继续对外开放,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贸易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推进粮食贸易国际治理体系的构建;建立应对国际突发事件响应与预案机制;帮助非洲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升全球粮食市场供给能力。

30

31

30

农业爱农村 爱农民有情怀 有温度 有作为

务实           创新

团结            守正

33

青岛市农技中心简介
   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由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管理的副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加挂青岛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青岛市农业科技广播电视学校、青岛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牌子,以促进全市农业技术进步,为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宗旨。中心定编123人,内设综合部、科技发展与合作交流部等12个机构,主要职责是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培训、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农业资源等。中心技术力量较强,现有农业栽培、机械、耕地、种子、植保、生态等专业技术人员75人,其中正高级专家28名、副高级专家28名; 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1名;青岛市特贴专家2名;市级拔尖人才4名。
   中心坚持“团结、守正、务实、创新”的工作理念,突出服务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撑,积极搭建“一主多元、多元融合”农技推广创新平台,创建现代农业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实施重大农业推广项目,开展农技服务“四季行动”。中心年集成推广新技术模式30余项,每年3-5项重大技术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引领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全省第一、全国领先;花生、大白菜等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获“省级文明单位”、富民兴鲁奖章、“菜篮子”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需求,中心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服务“三农”工作的本领,积极探索新发展阶段下农技推广新机制、新方法、新路径,全面增强服务“三农”工作本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农技推广事业新华章。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