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南城社工》2024年10月(总第十四期)

本期专题:小服务撬动大民生,长者乐享晚年生活

南城社工

汇聚爱与希望,共建温情南城

2024年10月
(总第十四期)

社工是怎样的?

目录

CONTENTS

15 老有所养:“暖心午餐,温情相伴”公益项目
15 老有所为:银龄互助,有付出更有收获

01 印象·社工

专题:小服务撬动大民生,长者乐享晚年生活

主编   
副主编   
执行主编   
文字编辑   
美术编辑   
校对   
出品   
指导单位   

张丽诗
李颖恩
刘智琴 叶锦南
丁见如 杨美意 陈    阳 李捷文 白利芳
袁少冰 黄敏仪 钟婉莹
刘    英 张燕华 吴月薇 刘智琴
东莞市南城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
南城公共服务办

编委会

实践·心得

15 暴力教育的转变——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探索
15 品人生夕阳——对患病长者“临终关怀”服务的探索

服务·动态

15 社区建设
15 特色领域

温度·双百

15 社会救助,筑牢兜底保障线
15 特色项目,彰显民生幸福感
15 共进共学,提升业务专业性

莞爱·志愿

15 莞爱动态
15 莞爱特色项目
15 莞爱队伍巡展

15 社工机构在南城

15 在场·有我

15 收获·有喜

印象·社工

印象·社工

不同服务对象眼中的社工是怎样的?今期,我们从服务对象视角出发,去了解社工。

我的新朋友—社工姐姐

南城阳光第七小学六(3)班(大圣班)周佳希

最近,我在社区的手工活动中认识了一位超级棒的朋友,那就是可爱的社工姐姐。
活动刚开始,我和其他人一样,拿到材料包,准备大显身手。可很快我就陷入了手忙脚乱之中,不是零件不见,就是看不懂怎么做。让我惊讶的是,社工姐姐也和我一样陷入了慌乱,那样子真叫人忍不住笑。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好多看不懂的地方,一会研究说明书,一会又互相商量。
她仔细研究着这个作品,眉头紧锁,嘴里还不停的说:“这个小玩意怎么这么复杂呢?”“这个零件该放哪儿呢?”她嘟囔着。

当她好不容易把一个小部件粘好,又不小心碰掉了另一个,我看着她那慌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社工姐姐见我笑了,也跟着笑了,又叹了口气说:“哎,还不忘逗我笑,看来咱俩的这托手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作品渐渐有了模样。社工姐姐时而为一个小创意而兴奋不已,时而又为一个小瑕疵而苦恼,我们互相交流着想法,为作品最后的细节。

作品大功告成!我和社工姐姐看看成果,都开心的笑了,虽然未能成为最好的朋友,但却一起创造了这段难忘的手工之旅,期待下一次社区手工。
写给蛤地社区社工—陈洁珍

残障人士的知音人

残障人士对残联社工的肯定

01

02

专题:【小服务撬动大民生,长者乐享晚年生活】

印象·社工

(资料整理 叶锦南)

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7亿人,占比21.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4%,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银龄时代已经来临,为老社会工作服务如何发挥长者主体作用,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让为老服务,丰富养老服务的供与给。
晚年养老是每个长者甚至每个家庭的民生大事,南城街道为老社会工作服务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接下来,本专题通过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两个方面的实践,了解如何通过小服务撬动养老服务供与给的提升。

YYDS!

社区居民对水濂社区社工在朋友圈发出的赞美

司法矫正对象对南城司法社工的印象

老有所养:“暖心午餐,温情相伴”公益项目

为进一步弘扬爱老助老文化,营造社会爱心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良好氛围,在街道公共服务办的指导下,2024年6月,南城慈善基金会联合东莞汇华护理院有限公司开展“暖心午餐,温情相伴”公益项目。项目通过组织“双百”社工、爱心企业、莞爱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以定期为街道独居或残疾长者送暖心午餐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长者的幸福指数。
在项目实施前期,南城公共服务办一边组织“双百”社工对辖区独居、残疾长者的送餐需求进行摸底排查,一边与爱心企业东莞市汇华护理院保持紧密沟通,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顺利推动了项目的落地实施。希望藉项目的开展,让长者吃上营养午餐的同时,享受志愿者陪伴的美好时光,也让照护者得到喘息的机会,减轻家庭照顾压力。

03

04

专题:【小服务撬动大民生,长者乐享晚年生活】

专题:【小服务撬动大民生,长者乐享晚年生活】

长者集中就餐点设置在雅园社区的长者饭堂,为不断优化长者的就餐体验,工作人员现场收集长者们的就餐意见,并一一记录,后续将根据长者的需求作出相应调整,希望让长者们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吃得开心。

老有所为:银龄互助,有付出更有收获

萌生助人的想法
一场到农村社区的义演活动令刘建敏和队友们萌生了服务更多老年人的想法。一天,刘建敏和歌舞队成员来到某农村活动室准备义演。队员们环顾四周,场地老旧,表演条件不好,但是台下观众却充满热情。工作人员介绍,一听说有义演活动,老人们可高兴了,早早就过来占座位。刘建敏和队员们很感动,克服场地、设备不佳的困难,高质量地完成了整场表演。老人们热烈的掌声和脸上露出的笑容,让队员们心头热热的。这次活动让刘建敏很感慨,她们的队伍常年在新型社区内活动,看到的大多是退休老人生活的惬意多彩,没想到在农村社区却是另一番景象。老人们新奇的目光和真心的笑容让队员们意识到,她们的才华和热情不仅可以自娱自乐,还可以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带来快乐、为社区发展出点力。
做好准备付诸行动
怎么为高龄老年人特别是农村高龄老年人开展好服务?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不懂就学,他们参与了社工组织的公益技能培训及针对高龄老年人需求而开展的议事会,学习如何编排适合高龄老年人的节目,与高龄老年人互动时的注意事项、沟通技巧,突发情况处理等内容。队员们通过培训了解到更多表演之外的服务理念和技能,增强了公益意识和责任感。做好知识武装,队员们开始积极投身于服务高龄老年人的行列中,她们利用文艺特长给高龄老年人带来了欢乐和温暖。在社区的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中,队员们结合节日主题,精心排练表演节目;在社区老年人季度生日会上,队员们除了节目表演外,还积极参与康娱活动方案的策划组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高龄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也让刘建敏和队员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除了组织集中就餐外,针对出行不便的长者,“双百”社工则与志愿者将暖心午餐送到长者家中。在陪伴就餐的过程中,“双百”社工向长者科普老年人健康饮食知识、宣传老年人关爱政策;在深入了解长者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暖心陪伴、情感支持等人文关怀。
截至目前,项目共开展开展了4次配餐服务,约为400人次独居或残疾长者配送暖心午餐。
(李捷文)

“明天10点钟,大家记得准时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合,我们一起讨论下进村服务的事情。”夜深了,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宏图社区的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微信交流群还异常活跃。发出倡议的是刘建敏,退休后她在社区内组织了一支歌舞队,带着一群老伙伴唱歌跳舞,既锻炼身体又娱悦心情。最近两年,刘建敏和队员们通过社工接触到社区公益慈善服务,并在社工引导下成立了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自此,歌舞队将更多时间投入到社区公益服务中,到农村开展文艺表演丰富老人生活,还开展了社区高龄老年人关怀行动。从自娱自乐到助人为乐,刘建敏和队友们积极投入,“银龄之光”更加璀璨。

05

06

实践·心得

印象·社工

案主因家庭矛盾和家庭教育问题主动求助,这些问题引发了案主的焦虑情绪。案主采取的暴力教育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家庭关系的紧张,导致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等问题。社工对案主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确定案主的主要需求:包括情绪疏导、案主暴力教育观念纠正和家庭关系修复。社工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制定服务跟进计划。通过专业介入方法,缓解案主及家庭成员的不良情绪,并帮助案主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同时协助家庭成员重建家庭自尊感。针对案主家庭系统,社工通过家庭治疗模式,运用家庭会议和家庭雕塑等工具,修复了家庭关系,建立良好的家庭互动氛围。据案主反馈,这些家庭的变化促使案主儿子不良行为得到了改善,并受到了学校老师的大力表扬。
一、服务背景
案主小威,一名33岁的女性,主动联系白马社工,希望社工能帮助解决她当前面临的家庭问题。案主已婚,是一位行政人资人员,她育有一子一女,儿子9岁,正在上三年级;女儿4岁,是幼儿园小班学生。案主的丈夫则在派出所担任文职工作。据小威所诉,儿子在小学前一直由外婆照顾,现由案主亲自照顾。儿子现在存在很多不良行为,包括抗拒学习、破坏公共设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捣乱等。案主通常采取暴力及大声吼的方式解决与儿子冲突以及纠正儿子的不良行为问题,但效果不佳。此外,案主与丈夫关系一般,缺少良好的沟通,且丈夫对于孩子教育关注度不够,与案主教育方式也不一致,导致家庭矛盾加剧。
二、预估分析
(一)案主所遇到的问题
1.不良情绪问题。案主对于其儿子的不良行为,有很多担忧,认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担心其长大后行为问题仍然存在。在向社工诉说时,案主会哭泣,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并反映自己经常因情绪而发脾气;
2.家庭暴力问题。案主在面对儿子不良行为及丈夫的“不听话”行为,经常采取暴力手段,对儿子大打出手,对丈夫则使用暴力语言,不断恶性循环,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儿子的不良行为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变得更加叛逆。

公益路上不断进步
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的付出有助于提高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队员们也在一次次活动中完成转身,从娱乐者变为助人者。“有付出也有收获”是刘建敏和队员们共同的感受。她们成为连接不同老年群体的使者。以前新型社区和老旧社区老年人之间很少交流,不怎么打交道;城市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也少有联系互动的机会。银龄互助志愿服务成为沟通的桥梁,连接起两头的老年人。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康乐活动,原本不同生活环境的老人们有了交集,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从参与到融入,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在公益路上不断进步。有队员提道:“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队伍。很快,我就被这种互助合作的精神所感染。”队员们对参与各种社区公益活动越来越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对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这个大家庭更有归属感,活动带来的正向反馈强化了她们的自我效能感,让她们更加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她们也希望发挥更多作用,让更多有需要的老年人感受到温暖和欢乐。

(黄桃 叶锦南 本文入围中国老龄协会主办的2024年“银龄之光”全国老年志愿服务及“银龄行动”主题作品征集活动)

暴力教育的转变——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探索

07

08

实践·心得

实践·心得

3.通过家庭会议及家庭雕塑技术,建立家庭契约,修复案主家庭关;。
4.通过家庭关系的修复,协助案主建立良好的家庭互动模式,促使其儿子不良行为的改变。
五、服务实施过程
(一)订立服务目标
社工通过与案主及其家庭成员的沟通,与其协商订立服务目标。
(二)介入过程
1.对于案主的服务介入
(1)情绪疏导
案主在与社工面谈的时,情绪波动较大,常担心儿子不良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表现出焦虑情绪。社工运用同理心、自我披露及经验分享等方法,与案主保持平等的沟通,给予案主充分宣泄情绪的渠道,并通过画图引导,让案主对改变产生希望,促使情绪得到缓解和稳定。
(2)纠正“暴力”教育的观念
案主因在原生家庭经历过暴力教育,形成了暴力才可以解决问题的观念。社工通过分享原生家庭暴力行为的影响,结合案例分析,与案主梳理原生家庭暴力行为给她带来的伤害,运用同理、引导、引用等技巧,帮助案主认识到暴力教育观念不良影响,并建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
(3)重建家庭个体自尊感
社工根据案主家庭情况,通过引导、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案主认识到“我正被自己和他人所爱”“我尊重孩子和我们及其他人的差异化”“我接纳所处的环境”“接纳孩子和丈夫的不完美”,从而逐步重建案主的家庭自尊感。

 3.家庭关系紧张问题。案主经常与丈夫因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发生争吵。案主在照顾女儿时,儿子产生了妒忌情绪,同时家庭中存在暴力沟通问题,导致家庭沟通模式不顺畅,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二)社工评估
1.案主焦虑情绪疏导的需求,其情绪容易受家庭成员影响,焦虑情绪产生后会对家庭成员实施家庭暴力,需要社工接入进行情绪辅导。
2.案主暴力教育观念纠正的需求,她认为只有打骂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导致儿子皮肤经常出现淤青,不良行为也未得到改善,案主教育观念需纠正。
3.家庭关系修复的需求,家庭关系紧张,沟通不顺畅,需对案主的家庭关系进行修复,通过家庭雕塑或家庭会议形式的运用,修复家庭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三、理论应用
1.根据家庭系统理论,认为最基本的情绪单位是核心家庭而非个人,家庭是一个情绪系统,家庭成员间守着强烈的情绪联系,任何事情发生在其中一成员身上也会影响其他成员。案主及其丈夫采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导致孩子不良情绪的产生,而这些不良情绪又进一步引发案主不满,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仅破坏了家庭关系,还影响了家庭每一位成员。
2.根据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认为家庭成员的自尊非常重要,自尊其实就是家庭成员的自我评价,过低的自尊不仅容易导致家庭成员自身的问题,而且也容易引发家庭本身的问题。理论应用中强调,每个家庭成员建立自尊感后,处理阻力,调整家庭系统的平衡变化,建立自行审查、改进家庭行为能力与习惯。
社工结合以上的理论,对案主家庭系统进行干预治疗。
四、服务目标
(一)服务总目标
通过家庭治疗模式,协助案主及家庭成员强化自尊感,建立正确的教育感,修复案主家庭关系,促进案主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模式。
(二)服务具体目标
1.缓解案主焦虑的情绪;
2.促使案主减少暴力教育行为,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09

10

实践·心得

实践·心得

(二)案主及其儿子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社工通过专业方法为案主及其儿子开展多次面谈,梳理他们的不良情绪。经案主的反馈、表现、社工的观察及案主儿子的反馈表现,案主已消除焦虑情绪,建立积极心态,并认真执行与社工共同制定的计划。经过前后测量,案主儿子的请情绪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他不再担心被母亲打骂。
(三)建立家庭契约,家庭关系得到修复
通过家庭会议和家庭雕塑,案主家庭成员接纳了彼此,并相互原谅。经过协商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互动规则,如每天案主陪伴儿子阅读30分钟,遇到问题不可使用暴力,需用语言表达问题和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都按照约定执行,营造了良好的家庭互动氛围。据案主反馈,现在整个家庭都发生了变化,认识到自己以前的不足,现在大家都相互接纳,对此感到非常感动。

2.对于案主儿子的服务介入
(1)情绪疏导
案主儿子常受到案主的暴力行为,导致身心都受到伤害,对家庭暴力感到委屈愤怒。社工运用同理、情绪宣泄、自我披露等方式,协助案主儿子发泄不良情绪,缓解愤怒情绪,并通过理解、接纳等方式,与其建立良好关系,为接下来家庭系统介入打下基础。
(2)重建家庭个体自尊感
 社工根据案主儿子在家庭中的处境,运用接纳、引导、同理、分析等技巧,帮助案主儿子认识到“我正被自己和家人所爱”“我遇到了困难,但我可以改变”“我是有自信的”“我接纳现在的处境,愿意改变”,从而重建案主儿子的家庭自尊感。
3.对于案主丈夫的服务介入
重建家庭个体自尊感
社工根据案主丈夫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等处境,运用同理、引导及案主分析等方式,协助案主丈夫认识到“我是自信的”“我正被自己和他人所爱”“我会做最合适的事情”“我愿意为解决现在家庭问题而努力”,从而重建案主丈夫的家庭自尊感。
4.对于案主整个家庭系统的服务介入
(1)问题寻找及改正方向的建立,根据家庭成员所描述的家庭情况、过去背景、现在问题,社工观察案主家庭行为反应,建立家庭问题的诊断,并与案主家庭研讨治疗的方向。
(2)开展家庭会议,社工组织家庭成员开展家庭会议,增强家庭成员对问题的认识,引导每个成员表述自己的真实感受,社工激发他们的改变动机,营造改变的环境,并制定改变方案。
(3)开展家庭雕塑,社工组织家庭成员进行家庭治疗干预,社工让每一位家庭成员按照他们期望的样子来塑造整个家庭,社工通过创造性引导反馈,让家庭成员建立统一的,都可以接受的家庭图像,从而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模式。
六、成效评估
(一)消除家庭暴力问题
社工与案主进行了多次交流面谈,纠正其错误的教育观念,并对案主的暴力行为进

行了前后记录对比。通过社工的介入,案主的家庭暴力行为得到了有效抑制,在一周内做到“零”暴力,且据案主儿子反馈,案主不再实施暴力行为。

(四)案主儿子不良行为得到改善
据案主反馈,她收到学校的表扬,因其儿子过去一个月没有出现打架破坏行为,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在家中,案主儿子的行为也大有改善,能自觉做作业且不再有破坏行为。对此,案主表示非常感谢社工的帮助。

11

12

实践·心得

实践·心得

七、专业反思
(一)服务理论的运用
在开展服务过程中,社工不断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尽管在运用方面经验不足且缺乏信心,但是案主给予了社工力量,家庭成员都愿意参与到家庭会议中。在服务过程中,社工以投入的情感感受家庭氛围,通过真情流露来启动家庭治疗。针对使用服务理论方面,社工需要大胆去实践,才能更有效帮助服务对象。
(二)服务过程需注重投入情感
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社工创造性风格非常重要。社工要凭直觉来判断如何让家庭中的每个个体参与进来,并调动他们的感官,特别是触觉、动作、空间、肢体语言等,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家庭成员做好准备直面问题。社工的自信与敏锐,使情感在互动中流动,带领家庭成员进行互动,相互融合交集,推动改变发生,让家庭的爱得以绽放。
(丁见如 本案例曾获南城街道专业案例卓越奖)

今年你是否观看过一部名为《我爱你!》的电影?如果你看过,我相信这部影片打破了你对老年人群体的刻板印象。影片主要描述了两对老人在生命尽头纯粹而又热烈的爱情故事,深刻探讨了爱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作为一位在社区工作的的社会工作者,我更为关注的是影片对“死亡”这一主题的表达。
在电影中,梁家辉和叶童饰演的一对婚龄45年的患难夫妻——山哥和欣姐,他们身上承载了一个沉重的社会议题——揭示老年人的生存困境,即老年人的自杀问题。当影片推进到山哥和欣姐烧炭自杀的部分,你会感到痛心,甚至流泪,但对他们的决定不难理解。这是因为你看到欣姐的身体疼痛,经历了老人痴呆数十年后又面临肠癌晚期的折磨;因为你感受到山哥的精神疼痛,他不仅数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爱人,还要忍受看着她受病痛折磨;因为你看到他们夫妻的社会困境,处于社会底层的他们只能靠着废品回收苦苦支撑起生活和支付医药费;因为你看到他们夫妻心灵疼痛,在结婚四十五周年纪念贺宴上目睹了子女冷漠与敷衍,意识到自己在子女眼中是“无用的人”。因此,这对“懂事”的老年夫妻在做出选择后,甚至要求好友老常破坏“自杀”现场,以避免给子女招来“不孝”的闲话。
然而,当我抽离故事,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我理应对他们“自杀”的选择产生疑惑,并保持警惕。假如有能帮助到山哥和欣姐这类患病老人社会工作服务或介入模式,他们面对困境会不会更从容,而不是做出自杀这一选择?
一、品人生夕阳,一个南城社工的工作感悟
回顾我接近六年的社会工作经历,近两年在社区工作中需要调解的关系矛盾相比不及在其他项目那么尖锐。然而,对描述老年人群体的影片感触如此之深,我想是今年发生了两件极大撼动我生死观的事情密切相关。
第一件事情与我爷爷有关,或许受年初亲人葬礼的触动,爷爷送走了一位又一位的同龄人;又或许是今年多次出入医院的缘故,在一个雾霭沉沉的黄昏,爷爷走进了我家,不待坐稳就下了一个惊雷,“我死以后,你要把我的骨灰在中堂大桥上撒下去。”他指着我爸爸说道。那一瞬间,我心里想的是爷爷您的遗愿恐怕无法实现,一则骨灰并不全是“灰”,二则随意处理骨灰是违法的。可我觑着我爸沉下来的脸色,还是将把不合时

品人生夕阳——对患病长者“临终关怀”服务的探索

13

14

实践·心得

实践·心得

这一情景让我想到了电影中的老常。老常原本是不认老、特“潮”的人,但送走了山哥和欣姐后,他放弃在时代洪流中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想法,也放弃证明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仍有价值的念头。当他收到癌变可能的检查通知单后,老常安排了自己离开世界的方式:“我要在乡下活到终老,而不是在医院接受徒增痛苦的治疗;我要在居住的家里辞世,而不是在医院冰冷的病床上;我要握着爱人的手告别,而不是仓促的一句‘抢救失败’。”电影里并没有说明子女是否接受了老常所希望的死亡方式,而在电影外,我希望爷爷的意愿能够得到实现。
第二件事情与我的一位长者服务对象何伯伯(化名)有关。立案后不到两个月内,何伯伯因长期的病痛和新冠感染开始辗转于医院。待何伯伯康复后,能再次面谈时,已过去了五个月。但在走访前,何伯伯的家人向我传达了一个坏消息——在定期复诊时,医生通过何伯伯的身体反应怀疑他可能患上了抑郁症。我得知后家人的担忧后,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与服务对象的家人进行了三方会谈。在会谈中,何伯伯家人回忆了他的表现,提到他开始怀疑药物对病情的作用;走进医院时他的手会发抖,害怕复诊身体数据不佳就又需要住院。他会询问家人和医生:“我实际病情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你们有没有隐瞒我?”三方会谈的结果是,我们都更着重关注如何消解何伯伯的负面情绪,并重建支持网络,以支持他面对病情。可计划赶不上变化,隔月便传来何伯伯因二次感染新冠辞世的消息。这是我从事社会工作六年以来,第一次直面服务对象的死亡,对我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我心中充满了无法倾诉的遗憾:假如在最后一次面谈时,我能够察觉何伯伯那种“无人理解我的恐惧”的孤独感;假如我能够仔细聆听他对“死亡”的恐惧;假如我能够和他坦诚地讨论“死亡”,他长眠时是否会感到更安定……这些想法不断萦绕在我心头。

二、患病长者“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2月份,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这些数据说明国内社会工作注定要面临老龄化这个“银色巨浪”的挑战。前文铺垫这么长,是我想让大家关注到在“银色巨浪”中“临终关怀”这片浪花,毕竟不管多么长寿,人类的死亡率是100%。
临终关怀,是针对临终病人和他们家人提供的服务,旨在减轻他们痛苦和困难。当患病长者作为服务主体,可以预见他们会面临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和心灵的疼痛。尽管医院能有效缓解身体上的疼痛,但对于精神、社会、心灵的支持则相对不足。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发现,40%中国长者呈现更显著的抑郁症状。那么仅仅依靠家庭成员的力量可以消除后三者的疼痛吗?也不能。且不论独居长者的数量在增加,照顾患病长者的家庭成员在日常的照顾中精力会逐渐被消磨,家庭关系的僵化又会加重长者的心灵疼痛。关注对患病长者开展“临终关怀”更深层次理由是,各国老龄化与其相关的社会和医疗需求,渐渐加重各地区的社会经济负担,越来越多国家鼓励长者在自己的社区和家里安老,而非依靠昂贵的住院服务[1],例如我国正在发展居家养老这一正式的长期护理系统。总而言之,在社区工作中,针对患病长者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是存在其必要性的。

宜的调侃咽了下去。最终,我们没有继续讨论爷爷的“骨灰处理”事宜,实际上爷爷话还没说完,就被“长命百岁”“龙马精神”等一串祝寿词给噎了回去。就是在那一刻,我隐约感受到了中国人对“死亡”这一禁忌话题的恐惧与回避。

15

16

实践·心得

实践·心得

三、实施患病长者“临终关怀”服务的探索
当患病长者和家人对安排“死亡”的意见相左时,专业的第三方,即社会工作者个案介入显得尤为重要。要达致目标,可将推进步骤可分为“如愿死亡、满足死亡、认同死亡”[2]。
所谓“如愿死亡”,指本人所希望的死亡方式,即选择离世的场所与死亡的方式。例如想在医院与病魔战斗至最后一刻,还是放弃延命治疗在家中辞世。在患病长者向社会工作者坦露死亡念头时,能帮助他向周围的人传达“我想以这种方式离开人世”,能够进行他想要的离世准备。
所谓“满足死亡”,指所希望的死亡方式能基本实现。推进这一点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利用个案管理模式,帮助患病长者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的医疗服务,包括护工、家人、邻居、志愿者等。
所谓“认同死亡”,是家人和亲戚之间对患病长者选择的死亡方式达成一致。我明白希望延长挚爱之人的生命,哪怕是一分一秒也好的念头是人之所愿,但这样一来很可能给长者带来身心双重伤害。因此社会工作者面对患病长者的家人时,应当先帮助他们建立“把实现即将离世之人的愿望放在首位”,“明白默默地守候也是一种爱”的思想准备,逐渐树立“为老人如愿离世而安心”的生死观。接着组织患病老人与家人其照顾者的家庭会议,将患病长者置于主场,社会工作者鼓励长者及其家人一点一点地将难以宣之于口的想法和感受化为语言表达出来,为“提起死亡不吉利”“会不会被误解是为了财产····”的过往状况除去污名化,解除双方的心理屏障,使得“认同死亡”变得可行。
近年有不少国家通过了安乐死法案,可能会难以区别“安乐死”与“临终关怀”。因此我想要强调患病长者“临终关怀”服务是呼吁促成“‘无用’的人也能幸福地生活”的社会环

境,死亡三重奏——“如愿死亡、满足死亡、认同死亡”提倡的是令患病长者感觉温暖并充满生的希望和力量。

这与我们根深蒂固的生死观和恐惧密切相关。在许多的中国家庭中,将垂死的老人送医、对病重的老人弱化或者隐瞒病情、避免和老人讨论死亡,已成为一种“常识”。但如果我们代入患病长者的视角,延命治疗带来的痛苦、对无法掌控生死的恐惧,以及无法和家人心意相通的孤独,都会对他们造成深重的心理负担。这些因素的叠加,足以让健康的青年感到崩溃。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面向患病长者“临终关怀”服务的目标:帮助患病长者在生命终结阶段,以安详、豁达、开朗的姿态度过每一天,最终安心地踏上前往另一个世界的旅途。通过这种关怀,我们不仅能够减轻他们的身心痛苦,还能为他们提供尊严与平静,让每一个生命的结束都成为一种温暖的告别。

年纪越长越明白时间推着人长大。今年,我被推着面对两个人生课题,一是我和家人终究会面临生死的分别;二是服务对象的逝世令我切深体会到老龄化对社会工作带来的挑战。对于后者,我重新找回了面对这一挑战的勇气——探索针对患病长者“临终关怀”服务,尽管目前这一服务尚不完备,但我希望用专业实践使它落到实处。至于前者,我计划找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和爷爷坦诚地说:“虽然我们无法在中堂大桥上洒下你的骨灰,但我们国家提供支持海葬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晓韵.知行易径如何迎接全球老龄化的挑战[R].香港:策马文创有限公司,2017:189-221.
[2](日)上野千鹤子,(日)小笠原文雄.一个人可以在家告别人生吗?[M]. 杨洪俊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
(袁燕瑜 本文曾获南城社工征文比赛三等奖)

17

18

服务·动态

服务·动态

19

20

服务·动态

服务·动态

社区社会组织风采展示

聚亲子合力,传善孝美德
——水濂社区“手拉手”阳光志愿服务队

水濂社区“手拉手”阳光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这是一支由社区亲子家庭组成的队伍。“手拉手”意为“大手拉小手”,家长带领小朋友一起做志愿者,为社区内困难群众服务,传递阳光般的温暖,共同传承发扬“善”与“孝”的美德。
五年来,服务队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多次获得市级、街道级资金帮扶。服务队创立的“家能量”水濂社区邻里互助提升计划在2021年获得东莞市慈善会慈善公益创投活动资助,在2022年获得南城街道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项目资助。服务队创立的“为爱出发”环保宣传服务计划在2023年再次获得南城街道资助。

在水濂社区社工的培育支持下,服务队通过内部例会、团建等形式不断凝聚服务力量,成员已由最初5个亲子家庭发展成为15个亲子家庭,专注于爱老助残志愿服务与客家文化传承服务,实现了团队良性发展,促进团队社会价值实现。

大手拉小手,将爱的种子撒在孩子们的心里。每逢传统节日,服务队内的亲子家庭经常组织学习制作客家传统美食,赠与社区困难群众;探访独居长者时,家长志愿者们自发为长者进行居家清洁,小志愿者们则陪着阿公阿婆聊天,唱歌表演逗得他们哈哈大笑。服务队不仅身体力行服务社区困难群众与弱势群体,还带动周边居民参与,倡导居民捐赠废品,通过卖废品积累善款,为社区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

以实际行动爱老助残,传承客家优秀文化,营造邻里互助良好氛围,服务队获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好评,大家纷纷为他们点赞。2022年-2023年,服务队连续两年获评南城街道年度最佳志愿服务团体。保持初心,不断前行,服务队将坚持大手拉小手,我手拉你手,聚亲子合力,传善孝美德!
(水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李桂华 王影影)

21

22

服务·动态

服务·动态

▲8月,南城妇联社工以“育苗一‘夏’ 安全守护”为主题,开展了5场系列活动及1个专业小组,包括交通安全体验、儿童防性侵讲座、安全知识讲座、花卉种植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这些丰富多彩的暑期关爱服务为儿童及家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9月21日,为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南城妇联社工走进百悦尚城楼盘小区积极开展“家事调解促和睦,温馨家园共守护”活动,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耐心解答家庭矛盾、婚姻纠纷等问题,提供专业的调解建议和法律指导,同时发放了涵盖家庭美德、反家庭暴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方面大量的宣传资料。

妇联领域

▲8月20日下午,南城妇联社工开展“书香飘万家 共筑强国梦”亲子阅读活动。通过互动提问、知识科普、阅读鸟类书籍、制作趣味手工,培养孩子们爱阅读、勤阅读的好习惯,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共创幸福家庭。
▲9月15日上午,南城妇联社工举办小莞家“浓情相伴‘童’享中秋”爱心妈妈关爱儿童迎中秋活动,21组亲子家庭参加。中秋习俗体验、制作灯笼、亲子菜园种植番薯叶、爱心妈妈关怀等环节,让困境儿童家庭感受传统文化,增进亲子关系,营造了欢乐节日氛围,增强困境儿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8-9月,南城禁毒社工开展了4场禁毒宣传活动,分别进到社区、校园、家庭和农村开展,参加人数达1750名左右,派发了1700多份宣传单张,有效科普了毒品危害、防范药物滥用等禁毒知识,切实提高了群众“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为打造“无毒社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禁毒领域

▲ 8-9月,南城司法社工开展了5场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普法宣传活动进社区、进校园,共有492名群众参加,通过知识讲座、游戏互动、摊位咨询等形式,提高社区群众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司法领域

特色领域

23

24

服务·动态

服务·动态

▲为积极响应东莞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号召,进一步提升居民对“百千万工程”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南城司法社工于8月22日开展了“百千万工程”应知应会线上知识问答活动,参与211人次。

▲ 8-9月,南城退役军人社工开展了3场志愿服务活动,分别是慰问215名70—75岁退役军人、走进南城阳光第九小学助力安全护学护苗、到南城水濂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志愿清扫,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新模式,持续擦亮退役军人“军号”志愿服务品牌,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努力增强广大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退役军人领域

▲ 9月,南城退役军人社工开展了3场红色传承活动,分别是讲好东莞市退役军人“两个故事”巡展活动、“莞爱护苗 军号同行”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和“追思英烈 致敬英雄”9·30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让红色文化浸润家国情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在全社会营造拥军崇军氛围。

▲ 9月21日,南城退役军人社工举办了“戎耀今生•祖国同庆”南城70岁以上老兵生日联欢会。活动不仅弘扬了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和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提升了退役军人长者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助推了全社会进一步关心关爱退役老兵,共同传承红色薪火,弘扬革命精神。

▲9月12日上午,南城社卫服务站社工通过链接讲师资源开展照护技能培训活动,让家庭照护者学习生活日常照料知识,增强慢病患者的家庭支持网络。

卫生健康领域

▲ 9月18日,南城社卫社工开展了“美意延年”社区常规义诊活动,提供各种健康宣传、慢性病知识学习和贴心的便民服务,让居民们提高对自身及家人健康的关注,呼吁居民重视身体机能,让居民在服务中感受到支持与力量。

25

26

服务·动态

服务·动态

能力提升:8-9月,为增强学员们的动手能力、生活技能、自我保健能力和交谈能力,南城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分别开展了“才艺我来SHOW,自信放光芒”团扇DIY活动、“向世界出发”求助艺术卡片制作活动、“关爱残疾人,义诊送温暖”南城康园义诊活动和交谈能力提升小组。

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

▲9月5日 日上午,南城残联社工开展了“助残先锋”残疾人专职委员政策赋能培训,18名专职委员学习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通过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形式,让专职委员们更好地理解政策内涵,掌握政策执行的方法和技巧。

收获、激励:8月12日上午,南城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培养服务对象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项目7月积分兑换活动,表彰奖励了表现优秀的19名学员。9月4日下午,中心开展的一场有意义的“携手同行·爱满人间”横琴人寿认购活动,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到这个特殊群体。9月24日,同一“南”天下,互助共成长——南城困难群体创收帮扶项目团建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项目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项目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推动项目的发展。

团委志愿者领域

▲ 8月5—9日,南城团委社工开展了5节“青社学堂” 南城街道新兴青年创业技能提升小组,参与人次达91。青年们通过化妆、手机摄影、竹编蒲扇、螺钿胸针等技能的学习,激发创造活力,开拓兴趣爱好,提升创业技能。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中心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进残疾人与社会的交流与互动,南城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南城残联社工分别开展了冰皮月饼DIY活动。

南城残联领域

残联

27

28

双百·温度

服务·动态

居家养老领域

▲ 8-9月,南城居家养老社工联动社卫医生为申请失能的21名长者提供评估服务,共有16名评定为居家养老对象,对居家对象采取上门清洁或康复服务,对住养老机构的对象则提供相应补贴,进一步提升长者的老年幸福感。

▲ 8月6日,南城居家养老项目联合南城心理健康项目、南城社卫社工带领志愿者在石鼓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对象探访活动。志愿者亲切问候长者,社工为长者进行心理评估及用药指导,此次活动让长者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营造良好的尊老、爱老社会氛围。
▲9月12日,南城居家养老社工联合南城社卫服务站社工为项目护工开展失能长者护理指导培训活动,共有9位护工参与。培训护工了解吸收相关护理知识,提高对失能长者的护理水平,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
(资讯整理 白利芳)

8-9月,南城“双百”社工入户走访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946人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服务1799人次,建档总户24户。在社会救助服务里,识别并救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名;为8名困难群众申请医疗救助金(含市级和社区)共计8.85万元;“民生微心愿”救助412人次(含集中帮扶),向184名长者宣传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4名长者成功申请居家养老服务资助;巡查关怀流浪乞讨人员39人次;解决求助工单问题12份。

张婆婆,88岁,是雅园社区新增高龄残疾人。“双百”社工在接收到最新名单后,入户探访张婆婆,细致了解其生活现状。在探访过程中,社工得知张婆婆目前独居,儿子因为当兵在外,无法近身照料。为此,社工通过街道“暖心午餐,温情相伴”公益项目为张婆婆提供每月一次的暖心午餐服务。同时,社工对张婆婆的居住环境进行了细致摸排,评估了其居所暂无迫切的房屋修缮需求。然而,在准备为张婆婆送暖心午餐时,社工得知张婆婆近期在社区内不慎跌倒,导致膝盖受伤,行动能力受限。社工迅速联同“莞爱”志愿者,将午餐送至张婆婆家中,陪伴其共度用餐时光,传递温暖与关怀。 

西平社会工作服务点

此外,为进一步保障张婆婆的居家安全,社工通过街道“爱心防跌包”关爱行动,为其配置床头平安铃,确保在突发紧急情况下,张婆婆能通过平安铃及时发出求助信号,争取被第一时间救助。

社会救助,筑牢兜底保障线

29

30

双百·温度

双百·温度

刘爷爷(化名),92岁,新基社区的困难高龄老人,与同为高龄的妻子同住。“双百”社工在入户评估居家环境时,发现老人的生活卫生习惯差,家里较为杂乱且发出异味;家中仅有一个厕所还是蹲厕。社工在征求了刘爷爷和其家属的意愿后,协助刘爷爷申请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项目为其在卫生间安装了坐厕,增加安全扶手,以及无障碍通道,方便家人照顾刘爷爷,同时,还为其家中的电线电路进行检修,还给刘爷爷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新基社会工作服务点

此外,根据刘爷爷的身体状况以及家中迫切的卫生保障需求,“双百”社工协助其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现在每个星期都有护工帮助其维持家中的卫生。刘爷爷及其家属都很感谢政府的一系列帮助,其身体也逐渐康复,现在可以坐着轮椅外出找老友记聊天。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在社会营造拥军优属、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在南城公共服务办的指导下,南城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结合“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开展困难退役军人“民生微心愿”征集及帮扶活动。
在入户慰问的过程中,慰问小组与老兵们促膝长谈、共叙鱼水情。在谈起过去的军旅岁月时,老兵们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慰问小组传达了党和政府、爱心企业对他们的关怀与祝福,嘱咐他们保重身体,如有困难,及时向公共服务办、社区或“双百”社工反映。

南城街道慈善共建“微心愿”项目

本次活动通过整合“民生大莞家”项目专项资金和通莞公司爱心资金共为9名困难退役军人实现“微心愿”,切实为他们解决了实际生活困难。

9月21日下午,由宏远社会工作服务点“双百”社工开展的“温暖流转,旧物新生”社区居民家用闲置物品线下置换活动在宏远社综顺利举行。活动旨在通过物品置换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进一步推动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在社区中普及。
本次活动吸引了超过50名来自不同社区的居民热情参与,共有23次成功置换记录,

“旧物新愿”社区居民家用闲置物品置换项目

特色项目,彰显民生幸福感

31

32

志愿·莞爱

双百·温度

录,34件闲置物品找到新主人。居民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希望更多地参与此类活动。

9月初,南城街道全体“双百”社工参与了“双百大讲堂”第17期培训。广东省晴朗天心理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袁荣亲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为社工讲授《困境儿童心理保护策略与方法》。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副站长徐兰辉则以坪山街道为切入点,分享了该站的基本情况、服务型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和成效,同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出深刻反思和建议。此次培训加深了社工对困境儿童心理需求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应用心理保护策略的能力,并学会将“服务型治理”概念嵌入社工站的日常运营中。

南城街道慈善共建“微心愿”项目

共进共学,提升业务专业性

(资讯整理 李捷文)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凝聚青年志愿服务力量,推动志愿服务的走实走深,南城街道莞爱志愿服务队一直在行动。2024年8月至9月,南城民政领域志愿者在全国志愿服务系统注册人数为1995人,莞爱慈善驿站3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47场,参与志愿服务达1457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521.5小时。

莞爱动态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凝聚青年志愿服务力量,推动志愿服务的走实走深,南城街道莞爱志愿服务队一直在行动。2024年8月至9月,南城民政领域志愿者在全国志愿服务系统注册人数为1995人,莞爱慈善驿站3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47场,参与志愿服务达1457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521.5小时。

莞爱特色项目

许多人都想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有些人认为自己只要愿意奉献就能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可事实是这样吗?
8月12日,南城莞爱微课堂第一课《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莞爱志愿者》通过南城社工视频号上线,微课内容包括礼仪篇、纪律篇和行为规范篇,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纪律和礼仪的认识,播放量达1377次。

南城莞爱微课堂——志愿者赋能计划

 莞爱微课堂第一课来了!

33

34

志愿·莞爱

志愿·莞爱

为了让更多志愿者在遇到生命危险情况时,能够及时、正确地采取急救措施,保护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9月8日,南城莞爱微课堂第二课《学心肺复苏,护生命安全》通过南城视频号和抖音号推出,截止至9月30日,播放量达661次。
如想了解详细课程内容可关注南城社工公众号哦!

莞爱微课堂第二课,实操演示冲击你的视觉!

(丁见如)

一直以来南城社工在开展服务的同时非常注重志愿服务的培育,
2024年南城社工培育的活跃志愿服务队伍34支,为进一步提升南城街道志愿服务队伍公益项目管理能力,南城社志协开展主题培训,一起来看看吧!
“三圈聚焦法,做有效公益服务”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培训
9月26日下午,南城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管理提升主题培训,本次培训邀请高级社工师吴显连授课,共有30名志愿者和社工参与。培训以服务的价值和意义为切入点,

莞爱·培训

价值和意义为切入点,列举不同时期公益项目故事突出项目的侧重点,运用“三圈理论”从问题和需求分析、资源投入、方法等多维度讲解,详细介绍如何将QQA问题陈述方法运用到服务中,分享“借你的手机给学生上网课”、恩施来凤县“转转工”、武汉亲子社区等多个项目案例,帮助参加者更好地掌握设计公益项目技巧。通过此次培训,不仅给参加者带来新的服务思路,也对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和呈现有了深入的认识,所学知识应用到服务中,用专业的知识助力志愿服务队伍更好的发展。

(袁少冰)

图书作为人类文明的瑰主,承载着无数智慧与梦想。然而,随着社区图书数量的激增,如何有效整理、保护并推广这些宝贵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志愿骨干带领社区热心人士组建了书香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希望通过志愿者的力量,促进图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提升公众阅读意识,推动阅读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让每一本书都能找到它的读者,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找到心仪的书籍。
书香守护者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3年5月,目前有50名志愿者,累计志愿时长达300小时。服务队一直致力于通过“友好阅读”理念传播、图书整理公益活动以及志愿者培训,唤起社会公众对友好阅读环境营造的认同及重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书香守护者志愿服务队

莞爱队伍巡展

35

36

社工机构在南城

志愿·莞爱

李桂芳女士是服务队的队长,她带领莞爱志愿者策划组织,每月不定期开展图书整理活动,做到“培训—服务—总结”一体化,让志愿者了解图书分类以及图书整理需要注意的事项,确保每一本书都能准确归位,让读者在寻找书籍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志愿者还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清洁工作,保持图书馆的整洁和卫生,让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除了日常的整理工作,书香守护者志愿服务队还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各类活动,如图书推荐、阅读推广等,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和文化享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关爱,成为了图书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袁洁文)

一、机构简介
东莞市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东莞同德”)成立于2012年7月,是一家经由东莞市民政局培育扶持,向政府和社会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民办非企业、非营利性机构,长期为老年人、残疾人、社会弱势群体、特困群体、青少年等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专业优质的社工服务。机构坚持以“同心同德,服务社会,同心公益,德行人间”为服务理念,践行“存义、思考、仁爱、礼貌、诚信”的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专业理念,以专业的服务和技巧帮助了许多人走出困境,融入社会;深耕养老专业服务,推动东莞市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积极挖掘社会需求,深研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做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逐步树立了“同德社工”品牌,以实现“公益事业,全民参与”的机构愿景。东莞同德是连续两次获评5A级社会组织,曾荣获两广牵手计划“优秀机构”称号、东莞市残疾人就业辅导“服务先进单位”、东莞市最美公益慈善组织等各类荣誉称号。

同心同德创幸福 群策群力促共融
东莞市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目前,东莞同德现有社会服务人员260人,已承接运营居家养老服务项目4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所服务的领域涉及民政、残联、工会、团委、平安促进会、退役军人中心、司法和文明实践中心等;先后承接运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5个;历年来获得

37

38

社工机构在南城

社工机构在南城

得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项目6个、东莞市慈善会、“益苗计划”、“以爱为盟”公益创投活动资助项目共8个,东莞市虎门、长安和厚街等镇街慈善会公益创投项目共11个,东莞市南城、道滘等镇街社区社会组织扶持资助资金3个,承接万江街道、厚街镇、长安等镇街民生大莞家项目47个,另外,获得广东省级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扶持项目1个和国家级立项资助项目1个。
      东莞同德服务十二年间服务成效显著,在机构综合评估和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评估中名列前茅,其中养老服务项目品牌深入人心,推动东莞市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且均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赞誉,如安居暖心项目荣获东莞市社会组织特色点亮行动的“创新实践”项目,且连续5年获得虎门慈善会的资金支持、“安居乐行”——高龄长者关怀计划荣获东莞市社会工作十周年“我最喜爱的社会工作服务”等。

(一)探寻水濂气息,传承客家文化
东莞同德以南城水濂社区综合服务站为平台,结合社区文化发展需求,组建团队不断探寻水濂的气息,在多年的服务过程中深挖水濂客家文化特色。2022年东莞同德“水濂印记”社区客家文化特色服务项目,一方面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以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为主题的社区活动和小组来提升社区居民对传承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组织社区青少年、妇女、长者等群体学习客家文化知识,以客家服饰,客家山歌,客家美食等服务活动为载体,挖掘社区客家文化达人,成功组建了一支客家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使80%以上参与者对客家文化认知度提高;另一方面传承客家人孝悌仁爱、积德行善、热情好客等优良品质,通过组织普通居民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助活动来拓展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共组织开展28场客家文化交流学习活动,以促进邻里互助,改善社区居民的关系,为社区居民创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提升他们社区生活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传客家文化,促社区共融”水濂社区客家萝卜粄制作活动

二、驻南城服务介绍
东莞同德自2017年12月入驻南城水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面向社区居民开放服务,服务站设有体育运动场、村史馆、健身室、残疾人康复室、棋牌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儿童活动中心、多功能演艺室、社工中心等功能室,为社区有需要的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等群体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并以水濂社区为据点,结合社工专业优势,为水濂社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个案、小组、社区活动等服务,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东莞同德驻南城水濂社区综合服务站自2022年起以项目化形式运营,至今累累

计服务人次14469人,开展个案18个,小组24个,主题活动86场,提供各类咨询与即时辅导216次;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10支;志愿者服务建设及服务参与达1143人次;获得镇街级媒体正面报道14次;2022年项目社工撰写的文章在“南城社工”第五届征文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2022年、2023年项目社工及站点还分别荣获“南城街道优秀社会工作者”、优秀志愿服务站和优秀志愿服务团体等称号;“水濂印记”客家文化特色服务项目入围了东莞市2023年“我最喜爱的微实事”项目。

39

40

社工机构在南城

社工机构在南城

(二)弘扬客家文化,培育志愿队伍

“传客家文化,促社区共融”水濂社区中秋联欢会

“我是水濂小主人”-青少年导赏员培育小组活动

某一种客家文化知识或者技巧,从而发展成日常的兴趣爱好。东莞同德也积极打造不同的主题活动,让服务对象的兴趣爱好能够持续发光发热,在助人自助的同时也能以生命影响着生命。同时,东莞同德以弘扬客家人“善孝”优良美德为基础,为社区新增志愿者96人,志愿服务人次达384人次,服务时长761.5小时。参与者参与项目后,与邻里走动往来更频繁,邻里关系得到改善,社区归属感得以增强。

“玩转水濂客家文化”-青少年体验小组

2023年东莞同德“水濂印记”社区客家文化传承项目通过以老带小形式组织社区青少年、妇女、长者等群体学习客家文化知识,以南城水濂社区综合服务站为平台,以社工团队为骨干支撑,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的“五合一”模式进一步弘扬水濂社区的客家文化,直接受益对象约3244人次。本项目将服务对象培育成文化传承载体,从学员到演出者的转变,让服务对象能够获得自豪感,也从中学会了

41

42

在场·有我

在场·有我

▲8月1日,南城雅园社综社工联动“从头关爱”义剪志愿服务队开展“从头开始更精神”便民义剪活动,为雅园社区46名居民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图为社工协助长者与志愿者沟通。

▲8月2日,蛤地社综社工联合红十字会在蛤地社区开展儿童青少年防溺水安全讲座,增强社区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图为青少年参与防溺情景剧角色扮演,学习遇溺救助技巧。

 8月13日,“善治”服务项目联合大学生社区服务队开展“善社一夏 益起成长”南城青少年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让青少年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9月8日,宏远社综服务团队举办了“月圆人团圆,共叙中秋情”残疾人中秋活动,共有17个残疾人家庭中的34位成员参与其中。

43

44

收获·有喜

在场·有我

▲宏图社区2024年“民族大家庭 运动燃激情”宏远社区第二届民族趣味运动会如约而至,现场一片热烈喜庆的浓厚节日氛围。图为少数民族志愿者教参加者学习民族语言。

▲为加强青少年的暑期安全意识,水濂社区社工开展“客+安全”-水濂社区青少年安全教育小组。图为社工带领儿童了解安全知识。

▲ 2024年8月,“鱼水情深”退役军人服务项目“党建引领,强国有我”红色故事分享项目获广东省首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赛党建引领赛道优秀项目。

▲ 2024年8月,善治项目“健康行动”三元里社区助医服务队团队申报案例“运用‘社工+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机制改善社区长者就医感受的持续改进分析报告”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创新实践案例卓越案例。
▲9月22日,由南城善治项目社工黄桃和南城社会作与志愿服务协会社工叶锦南共同撰写的《银龄互助,有付出更有收获》一文被成功刊登在《中国社会报》公众号上。南城街道“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的服务故事入选了由中国老龄协会主办,中国社会报社承办的2024年“银龄之光”全国老年志愿服务及“银龄行动”主题作品征集。

45

46

地址:东莞市南城街道东骏路(南城段)18号104,
            南城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促进中心
电话:0769-23198781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