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金刚清源》下册

其他分类其他2023-07-25
205

自序(二)
        《金刚清源》讲完上半部时,很多同学都茅塞顿开,深感受 益匪浅!于是有人建议:为了便于日后能让更多的学佛人共沾法 益,能不能在讲解的时候对其它宗派及大德高僧少做一些批判? 对于此,只能用当年孟子的话来回复了: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原因有三:
        一、禅宗不立一法,佛言无法可说。缘何?千说万说,皆是 为了开显众生常住真心。此乃是凡圣本具之法,所以不必立个什 么东西。
       既然人人皆是佛,为何又人人都不识?
      《圆觉经》佛言:“邪师过谬,非众生咎。”就是因为各种 各样邪师邪见的误导,才使众生迷失了心性,变成了一个个睁眼瞎!
       所以,禅宗本来就是“不”字法门。破邪即能显正,破妄即 能显真。为什么本群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没有什么佛法基础,却能 于此课程中迅速明了真心?就是因为《金刚清源》对各种邪见丝 毫不留情面!
       所以,只要能远离各种邪见,明心见性就立马如吃饭喝水般简单!

金刚清源  自序(二)

金刚清源  自序(二)

       二、 如孟子所言,如果不治理洪水、驱赶猛兽,那人类就无法生存;如果不惩治盗贼,那良民就会受到伤害;同样,如果不驳斥杨朱学说,那孔子之道就没法推行。
      因为邪法都是调动人的贪嗔痴,而正法则是向贪嗔痴革命。 如果不批判邪法,正法就会被毁灭。
      既然人人皆是真心本具,禅宗又岂会自行衰落!禅宗的衰弱, 主要是近代以来的净土宗长期大力毁谤的结果。诸如“末法时代, 净土成就”、“末法时代,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他们不断地伪造经句恐吓众生,直接就把大乘的门都给堵死了。
      所以,大军已经杀到家门口,你还坐在屋里闭门造车,无异 于坐以待毙;人家早已亮剑,刀子已经架在脖子上,你还不出击, 只有死路一条!这不亚于一场灵魂深处的战争!试想一下:在战场中,如果你连敌人是谁都不清楚,那不是去主动送死么?所以, 对于那些严重毁谤禅宗的极少数“大德高僧”,一定要把他们标记清楚,摆明我们的严正立场!
      三、 禅宗是《金刚经》里讲的“最上乘法”。但现在几乎每 个宗都标榜自己是“最上乘”。如净土宗就说“释迦牟尼佛就是 念阿弥陀佛成佛的”,一些“密宗”则直接否定整盘“显宗”, 说成佛最后一关必须依靠密法。更多的则持“法门平等”邪见, 说“法无高下”,法法都是“最上乘”。
      这就像“真假美猴王” 一样,假悟空都希望大家平等,但真 悟空却受害了。所以真悟空则必须要辨清真假。
所以,
      你要想立“最上乘”,就必须要回答:为什么其它法门不是 最上乘;
      你要想立“大乘”,就必须要先区分出哪些才是小乘;

      你要想立“佛法”,就必须先分清哪些才是“外道”!
      有人会说了,《六祖坛经》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你这样不是“见世间过” 了么?
      会问出这种问题,根源在于不懂“自受用“与“他受用”的关系, 也就是禅宗的“宗通”与“说通”的关系:
      不辨正邪,不代表没有正邪。
      不分高下,不代表没有高下。
      不辨正邪,不分高下,是自己无念时的“自受用” 。
于“他受用”之时,应当明辨正邪、分清高下!
否则古往今来,“见世间过”最严重的就成了佛祖。因为他 讲的“佛法”就是从批判九十六种外道而来。而且为了讲清“佛乘”, 最后连之前的所有佛法也否定了。
      还有人会说,佛祖不是说过“不说僧过恶”么?你批判一下 在家人也就算了,竟然连出家人甚至是净土宗的“祖师”也批判, 这不是在“谤僧”么?
      要知道,“佛法僧”三宝中的“僧”,指的是“僧团”,所谓“皈依僧,众中尊。” “谤僧”只是特指:因为看到个别僧人的“破戒行为”而说僧过恶,从而导致世人轻贱僧团。而佛祖的根本遗 教是“依法不依人”。具体的“僧人”也是“人”,是“人”就可能讲错话、讲邪法,就会毁谤正法。所以,对于僧人的讲经说法, 是完全可以批判的。如《法华经》佛言:
      “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 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何以故?求世俗忍不 能护法,外虽似忍纯行魔业。”
    《大般涅槃经》里讲得就更露骨:
     “若诸国王、大臣、长者、优婆塞等,为护法故虽持刀杖,

金刚清源  目录

我说是等名为持戒。虽持刀杖,不应断命,若能如是,即得名为 第一持戒。”
       对于诽谤正法的僧人,《大般涅槃经》里佛祖则视其为“一 阐提”:
      “纯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粗恶言诽 谤正法,造是重业,永不改悔,心无惭愧,如是等人名为趣向一 阐提道。”
      所以,如何是正确的对待“僧人”的态度:
      如果是戒律不清净,即使你再证据确凿,都不可宣扬;
      如果是讲法有问题,乃至他是祖师活佛,也一概质疑!
      最后,用临济宗义玄祖师的话来结束:
      “夫出家者,须辨得平常真正见解。辨佛辨魔辨真辨伪辨凡 辨圣。若如是辨得,名真出家。若魔佛不辨,正是出一家入一家, 唤作造业众生,未得名为真出家。”
      所以,如果不是杀气腾腾,又怎么可能会是禅宗! ! !
二O二O年十二月九日

自序(二).................................................................001
第二十四课    无住为本,无相为体..................................015
一、 “人”、“机”不相应的问题
二、 成佛怎会是“无因之果”
三、 “无住为本”的根据是“无相为体”
四、 小乘为什么不能成佛
五、 即生死而入涅槃、即生灭而证真如
六、 “一心三藏”与“三观”、“无念”
七、 惠能大师对《金刚经》的划分
第二十五课    你是“持戒修福”之人么?.............................025
一、 "后五百岁"的定义问题
二、 "持戒修福"的时间问题
三、 "信入"的标准问题
四、 无“持戒修福”之人如何信入的问题

目 录

金刚清源  目录

第二十六课    “一念净信”顿离诸取,远超诸有!..............  038
一、 “四相"是什么
二、 “法相”是什么
三、 “非法相”是什么
四、 “无非法相”是什么
五、 “一念净信”的殊胜及原理
六、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二十七课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047
一、 见地决定心法
二、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是解开整品经文的钥匙
三、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究竟是什么意思
四、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决定了一切法不可取
五、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决定了无有定法可说
六、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决定了放下屠刀立即成佛
七、 恶梦易醒,春梦难觉
八、 既“不取妄”又“不取真”
第二十八课    在家学佛人如何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057
一、 说法资格的问题
二、 受持、为人演说的标准问题
三、 什么是"四句偈"
四、 受持、演说此经福大的原因
五、 为什么佛法非佛法 

六、 释迦牟尼佛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么
七、 什么才是真正的"以果地觉为本修因”
第二十九课    无净三昧 ..................................................073
一、 回顾小乘四果,破“涅槃可住”
二、 “无停三昧”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
三、 “无净三昧”的反面:增上慢
四、 阿罗汉的两种障
第三十课    明心见性的标准——无所得 .............................082
一、 "不可取"之后的"不可说”
二、 声闻乘人的生灭四谛‘‘
三、 须菩提的“无生四谛”
四、 迦叶的"无作四谛''
五、 燃灯佛究竟给释迦佛印证了什么
六、 明心见性的标准
七、 为什么只有惠能可以得到衣钵
第三十一课    惠能大师“言下大悟”,究竟悟了什么?..............093
一、 课程梳理破完“正报"破"依报”
二、 如何破除对“庄严净土”的执着
三、 “成佛”、“庄严净土”的根本心法:应无所住
四、 学禅之人如何看待“楞严咒”
五、 惠能大师缘何“言下大悟"
六、 身土皆空,心境双绝

金刚清源  目录

第三十二课    最初的结束............................................. 106
一、 牢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三个要点
二、 总结“境” “法” “心”的层层破疑
三、 此经功德究竟如何(第二次较量福德)
四、 结请经名依教奉行
五、 佛祖做最后的破疑
六、 净秽无二,法化合一
七、 从“七宝”布施到“身命”布施
第三十三课    须菩提的涕泪悲泣................................... 114
一、 须菩提为何涕泪悲泣
二、 什么是“生实相”
三、 “四相”的本质
四、 “不惊”、''不怖”、''不畏"方能直下承担
第三十四课    忍的层次、法报化三身一体 .......................123
一、 “身命布施”的真实用意
二、 从“安忍”的四个层次来认识“忍辱波罗蜜”
三、 通过“生忍”的五种方法来衬托最终极的“寂灭忍”
四、 佛祖讲述“割截身体”的特殊意义
五、 “报化一体”对修行的指导意义

第三十五课    应生无所住心............................................. 134
一、 正确认识“神通”
二、 辨析成就“报身”的方法
三、 什么是“离一切相发菩提心”
四、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应生无所住心”
五、 谨防“觉照”,安住“无念”
六、 无念之法如何“普度众生"
七、 理到极处佛以人格担保
八、 “住”和“不住”在具体修行时的差别
第三十六课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142
一、 点明全经节骨眼把握整体脉络
二、 修行动力不足的根源在于信心不足
三、 "以人代法”的乱相,禅宗衰落的根源
四、 历次福德较量之间的差别
五、 “信心不逆”人人可行
六、 《金刚经》就是"法身镜"
七、 普及《金刚经》里所涉及到的数字
八、 受持《金刚经》的功德为何如此之大
九、 为何此经只接引“发大乘者”、“发最上乘者”

金刚清源  目录

第三十七课    业力虽大,难敌般若 .................................155
一、 正确认识“因果”的虚妄性
二、 修行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把“定业转轻”、“不定业转无”
三、 如何消灭过去的罪业
四、 罪业得灭的表现征状注意事项及对日常修行的现实意义
五、 为什么初学者更应该多读《圆觉经》
六、 最关键的"灭罪心法”
七、 “如如观”可灭现世罪
八、 如何才是最高级的忏悔
九、 经义果报不可思议、如何鉴别伪经
第三十八课    第二次提问“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的原因....168
一、 须菩提二次发问的第一个原因
二、 什么是“四见” ?''四相”和''四见”的关系
三、 “乐小法者”不能悟入的根本原因
四、 须菩提二次发问的第二个原因
五、 “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
第三十九课    如何是“菩萨通达无我法” .............................176
一、同一个问题佛祖两次回答的核心区别
二、 何以“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三、 “实无有法”才是得到授记的真正原因
四、 什么是“诸法如义"、“一切法皆是佛法”
五、 执于“普度众生”、“庄严净土”者皆非菩萨

六、 通达无我法者才是真正的菩萨
七、 课后老师答疑
第四十课   佛以五眼决疑实无有法...................................168
一、 佛突然提到“五眼"的真正用意
二、 "五眼"是什么
三、 "五眼"的两层关系
四、 佛为何能见众生、现秽土
五、 三心不可得,求心即是妄
六、 众生不可得,故实无有法
第四十一课 “三心不可得”的层次及运用 ............................196
一、“三心不可得” 在《金刚经》的重要地位
二、 “三心不可得” 的三个层次
三、 “三心不可得” 的根本作用在于"灭罪"
四、 “三心不可得” 的背后是守本真心
第四十二课    "无"字法门一 一《金刚经》里的《心经》.......206
一、 罪性空,福性亦空
二、 本经后半部皆是"无”字法门
三、 不可以具足“色身"见如来
四、 不可以具足“诸相”见如来
五、 《金刚经》里的《心经》
六、 何以“无法可说” 

金刚清源  目录

第四十三课 善法乃是折腾,修福就是谎言,平常心才是道...216
一、 “知行合一”的三个层次
二、 从“心法”上论证“无所得”
三、 从“相”上解释“无所得”、破“法门平等”邪见
四、 什么是“得道”
五、 “善法”乃是折腾
六、 “修福”就是谎言
七、 ”平常心”才是道
八、 “平常心才是道”对“证悟”的指导意义
第四十四课    “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原因:莫把见地当心法
 ..............................................................................231
一、 佛祖给须菩提下的“套”
二、 罗什版本的回答为什么与其它五版本截然相反
三、 须菩提为什么会回答“如是,如是”
四、 "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原因:莫把见地当心法
五、 如何才能“见如来”
六、 把''见地”当“心法”的严重后果
七、 千万不能被“观” “见”所误
第四十五课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242
一、 悟前的“空无见”和“断灭见”
二、 悟后的“空无见”和“断灭见”

三、 “知一切法无我”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四、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究竟是何方神圣
五、 断“我见",消’'我受"
六、 将“无字法门"贯彻到底
第四十六课    无戏论是最终极的佛法............................ 254
一、 从"八识角度来看“一切法无我‘‘
二、 什么是“戏论"、包含哪些内容
三、 "戏论"之“有与无”、"常与无常”
四、 “戏论”之“一与异”、“俱与不俱”
五、 “俱不俱”戏论引出“来去”戏论
六、 “境”上最根本的戏论是“一与异”
七、 怎样破“一与异”的戏论
八、 离戏论即是“中论"
九、 “十二部经皆是戏论”
第四十七课    如何不生“法相” .......................................267
一、 “亢龙有悔”
二、 破“法相”的根本一“无无明”
三、 《楞严经》“不生法相"的方法
四、 《维摩诘经》"不生法相"的方法
五、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思益经》、《圆觉经》“不 生法相"的方法
六、 向憨山大师学习如何破除"法相"

金刚清源  第二十四课

第四十八课    为人演说,如如不动................................ 284
一、 牢记“见地”和“心法”两条主线
二、 《金刚经》“流通分”的特点
三、 “福德较量”与之前的不同之处
四、 “为人演说必须是发菩提心者”的原因
五、 什么是“自受用"的“不取于相”
六、 什么是“他受用''的“不取于相”
七、 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八、 "如梦观”是《金刚经》最大的坑
九、 结合《金刚经》六版本来正确定位“如梦观”
十、如何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十一、无说而说,无听而听
十二、《楞严经》还有六大卷,本经到此已结束
后记 ........................................................................297
鸣谢.........................................................................299

2019.3.29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二十四课
无住为本,无相为体
内容提要:一、 “人”、“机”不相应的问题二、 成佛怎会是“无因之果"三、 “无住为本”的根据是“无相为体”四、 小乘为什么不能成佛五、 即生死而入涅槃、即生灭而证真如六、 “一心三藏”与“三观”、“无念”七、 惠能大师对《金刚经》的划分
[“人”、“机”不相应的问题】
金刚老师:开课!      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二十四课——【无住为本,无相为体】 然      之:老师【花】【茶】【愉快】金刚老师:实际上,这属于《金刚清源》下半部的第一课。
      上半部共讲了 23课,另加两堂复习课,等于是25课。但从经文上看, 只讲到了第四“妙行无住分”。这说明,上半部重点是在打基础。“序言” 里讲了 “两个不相应”:一是“人”不相应(发心、动机);二是“机” 不相应(基础、根机)。上半部等于是把“发心”、“动机”、“基础” 都解决了。有了这样坚实的基础,那我们就属于了适合学习《金刚经》 的人。剩下的就是一个“根机“问题。

金刚清源  第二十四课

      所谓与《金刚经》相应的“根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上乘” 根机。《圆觉经》佛言:“根无大小,皆成佛果。”本来我们人人皆 是真心常住,为何却形成了不同的“根机”?佛祖一语道破:“邪师 过谬,非众生咎。”也就是说,过错不在于众生本身,而在于各类邪 师宣说的种种邪见使众生障蔽了心性。所以,只需要把各种邪见扫荡 干净,那我们人人立马就是“最上乘”根机! “扫荡干净各种邪见”, 这就是我们上半部中常提到的“见地”。
      所以,下半部就集中解决“见地”问题。
      【成佛怎会是“无因之果”】
      前面解答了须菩提的三大问题,须菩提已经得法:“无住”是根本, 具体落实就是“无念”。正常来说,然后就应该依教奉行了。那后面 即是须菩提在修行时产生的各种疑惑。
      在第十六课的【应如是降服其心(2 )祖师西来意:妄想无性】中, 我们讲到了本经的破疑项目:一般分为“境”、“法”、“心”三大类。 其中“境”有人和物,有“佛”、有“净土”、有“世界”、有“微尘”, 而前面只破了 “境”中的“人(众生)”。
从本节课(第五品)开始,破“境”中的“佛” 。
我们先来看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上一品中,讲了菩萨布施应作“无住布施” 。因须菩提怀疑“无住布施” 是否能得福,所以佛也告知了须菩提“无住布施“得福更大以安其心。

      须菩提定下神来,于是又清一清脑子,对整个“布施”重新梳理了一遍:
      以前我以“住相布施”下化众生,上求佛果,按因果的法则是讲得 通的。因为众生是有相,佛亦是有相,有相因得有相果,这是符合因 果法则的。
      而现在的“无住布施”和以前的“住相布施”则完全来了一个 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要求不着色声香味触法,真正达到“无念”布施。 虽然佛说此布施得福更大,但毕竟是相空、心空,等于是把以前我一 直认为的成佛之因完全否定掉了。等于现在是无相之因。而眼前的佛 祖却是身相宛然。
      那此无相之因究竟能成佛么?
      当然,既然佛祖让我“应如所教住“,此是圣言量,成佛肯定是没 问题的。那问题就只能出在佛的“身”上了——
      我过去习惯了把眼前的释迦牟尼佛当作了真佛,难道这不是真佛, 只是一个佛的化身?
      佛祖有他心通,知道须菩提生起了这样的疑惑,于是主动提问来启发他——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
      此即是说:须菩提,我来考考你,你觉得可以通过我现前的这个身 相见到如来么?须菩提一听,这是话里有话啊!我过去一直说是要成 “佛”,现在佛祖却问我怎么见“如来”!我以前太粗心,都把“佛” 和“如来”当一回事了。这“佛”与“如来”肯定是各有特指的。就 如同在梦中,我以前以“住相布施”,将来成就的肯定是梦中的“佛”。 现在要作“无住布施”,需要离开梦中的一切相,那也许这个能生一 切相的“法身”才是“如来”?
      于是须菩提回一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此即是说:世尊,应该不行。不可以把眼前的佛身当作如来。

金刚清源  第二十四课

为什么呢?
因为“相”是有为法,总逃不出生住异灭四相。
         如同眼前的佛祖:从小出生(生相),逐渐长大,然后慢慢衰老, 中间身相随之不断变化(住异二相),最后依然还要入灭(灭相)。 如果以此身相为如来,
那他有“生”,这说明“生”之前是没有的;
“灭”,说明“灭”之后也就没有了;
中间的“住、异”二相,也表明佛身无常。
如果这样,佛不是跟凡夫一样了么?
         而佛经常跟我们讲的则是“如来法身常住”,所以如来所说的“身 相”应该是“法身”。佛身都是由“法身”而显现,而“法身”本身 则是离一切形相的。
         佛祖对须菩提的回答还算满意,然后再进_步告诉须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此话如一把快刀,把须菩提的疑惑一刀斩断!
        不但我佛身如此,但凡见闻觉知到的一切相,包括一切凡圣正报(自 身)、依报(世界)之相,全是虚妄显现。也就是说,不但眼前的化 身佛,乃至你前面想要通过修福得到的报身佛以及佛土,全是虚妄显现。 只有这样,才能称为“凡所有相”(“报身佛”及“佛土”在后面会 专门破)。
        你所见到的一切相,皆是虚妄分别而生的颠倒相。而如来法身离一 切相,乃是真正的“无为法身”。如《维摩诘经》言:“佛身者即法身也。 佛身无漏。佛身无为。”所以,以“无住”为因,得“无为法身”之果, 这并没问题。
[“无住为本”的根据是“无相为体”】
    《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说:“我此法门,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

无住为本。
         实际上就是从这里总结出来的——“无住为本”,就是前面讲的“无住布施”。总的就是不住色声香 味触法六尘。第二十二课我们把它竖向拆开,分别为“不住自身”、 “不住报恩”、“不住果报”。但不管“不住的对象”是什么,总体 而言,都是强调我们要有不住的“心”。只有一切不住,我们才能与“常 心”相应,也就是与“无念”相应。所以,佛在很多经里都讲“般若” 是成佛的根本。而“无住“就是“般若“最核心的心法。从理论上讲,不论你“见地”如何,假如你能一路“无住”下去,自然直了成佛!由此,惠能大师才说“无住为本“ 。
         而你真要想把“无住“一直坚持下去,那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见地”。
         因为,如果你的“无住“是建立在外在的一切相为实有的见地上的话,那这样的“无住”是很难持久的。因为你这只算是从概念上为了“成佛”而无住。实际上声闻乘就是这样的见地。他们认为自身及身外一 切色法皆是实有,只不过是存在无常生灭的变异而已。所以他们讲的 “五蕴”中的“色”,仅指自己的色身,并不触及身外的众生、世界。 而他们所证的“我空涅槃”,采用的是析空观,本质亦是色心分离而已。 所以,如果认一切相为实有,那顶多“无住”到“我空”就停止了。
          所以,只有从根本上认知外在的一切相皆不实有,才会把“无住” 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无住为本”必须要有“无相为体”作 保证。所谓“体“就是“观体“,即我们修证对象的体相。对“观体“ 的不同认知,就是我们说的“见地“ 。对学佛人而言,我们的“观体“ 都是真心。如《圆觉经》佛言:“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 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这里的“清净觉相”就是“观体”。
        但不同层次的人对真心的认知却不一样。而终极的“观体”即是“一心三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而惠能大师讲的“无 相为体”的表面意思以及本经这里佛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与“空如来藏"相对应。

金刚清源  第二十四课

      “空如来藏”者,即是说真心体性本空。虽能随缘显现一切色相, 而其体性清净,不属于一切色相,一切色相所不能染。如同镜面与镜像, 镜面可以显示不同色相,而镜面本身却丝毫不受色相干扰。所以,一 切色相皆是心中的影像,以此故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你 的心住着在了这些影像上,那你就永远回不到真心上!所以,所谓“无 住”,刚好就是不住在这些虚妄的影像上。不住在这些虚妄的影像上, 自然就住在了 “真心”上!也就是这“无为法身”上!       到这里,须菩提终于解开了刚才的疑惑——       原来佛祖刚才为我开示的是直接证得法身的方法啊!我以前所执着的佛身,都是有为的生灭之身。真正的佛身应是无为的“常住法身”! “无住布施”确实是能成佛道的!此为“以无念为因,得无为法身之果。”       相反,如果按照过去那样做“有相布施”,不但佛道遥远,而且所 成之佛也是假佛。
      【小乘为什么不能成佛】       不过,就像我们一样,疑惑一个接一个。须菩提的一个疑惑刚解决 完,另外一个疑惑马上又来了:既然一切相皆是虚妄,而“无住” “无 念”又是成法身之正因。我们过去修小乘,那离念也是很彻底的,而且最后还是入“灭受想定”。那为什么这就不能成佛呢? 其实,须菩提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是值得每一个学佛人 学习的。《证道歌》说:“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这 才是佛教应有的风格!       在很多大乘了义经中,当机弟子对于佛都是当仁不让咄咄逼人的。 凡是心中有任何疑惑都会直言不讳地提出来。很多问题在现在看来, 都像是刁钻的责难。也只有本着这样的精神,才可能把心中的疑惑一 个个挖出来加以解决掉!      所以,对于这样的弟子,佛是最喜欢的。佛不怕弟子提什么样的问

题,就曲不提问题的人。所以,在《金刚经》,佛也是很“吃力”的: 因为很多问题都不是须菩提主动提出来的,而是佛直接抛出来的。
于是,佛最后宣一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此即是说:
       你们不要听到“一切相皆是虚妄”,就又去追求一个“无相”的如 来。如来法身,体大、相大、用大,没有真正“无相”的如来。
       如同明镜,能照一切色相。因为众生迷在了影像里,认影像为实, 所以才告诉你“一切相皆是虚妄”。
所谓“相必依性为体,性必由相而显”。是以,没有无法身的“相”, 也没有无相的“法身”。如同明镜,只要能于一切相中知相本虚妄, 能够“无住”,回到“照性”上,则一切影像皆是法身之相,如此见 相即是见如来。
        所以“无住“只是让你从对影像的执着回归到镜子的“照性“上。 当你执着于影像的时候,则心不能转影像,反而依妄心随影像而转; 当你的心从影像回归到“照性”上,此时就叫“离相” 。能离相,心则不再随影像而转,即没有任何过咎,然后不妨随缘现相。
       而你们过去修小乘,明显是用力过猛了:
       听到我开示一切相苦空无常,然后就对“无常”进行执着,认为非 要灭掉一切相才能见如来。而实际上你们是把大用无方的法身认作死 寂的顽空。如同倒洗澡水,就连同孩子也一起倒掉了。
       【即生死而入涅槃、即生灭而证真如】
        惠能大师对“无相为体“作的定义,即直接来自于“诸相非相“: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也就是前面讲的“不空如来藏”。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
   前面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虽然从理论上把【"无住”为因,得“无

金刚清源  第二十四课

 为法身”之果】讲清楚了。但还是难免会让须菩提在“虚妄”上纠缠: 既然有个“虚妄”的相,那必然应当“转染成净”才能回到真空的法身。
        “无住”是成佛之因,这个我相信。但那应该只是一个结果,而不 是我当下就该起用的。或者是如渐修的菩萨们那样,在到了十地才开 始修金刚三昧,那时才能真正的“无住”、“无念”?
        须菩提目前的状态就是“求真”的念头难以停歇。而“诸相非相” 就直接解决了他的这个困惑:你这“转染成净”完全就是白费功夫! 法身非相,亦非不相。法身虽然清净,但它也有随缘现相的功能。 如憨山大师言:“如来藏随染净缘,以随净缘则具无量自性功德, 则成出世间因果;以随染缘则变自性功德而为恒沙烦恼,则成世间 因果。”所以,当下的一切相,即是法身之相。一切相当体即空, 不需要你再去把它观空。
        所以,法身不用绝然离相而求,能于当下的一切相中,知其体性本空, 知其乃是法身之相,如此便是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
       当须菩提听到佛祖这一开示之后,其欢喜程度就像《楞严经》里阿 难感叹“不历僧祗获法身” 一样!以前一直在求个“法身”,没想到 自己时刻皆在法身之中,只是不知而已,真可谓骑驴找驴!既然本就 在法身之中,那我当下就可以直接“无住”、“无念”,此即是“即 生死而入涅槃、即生灭而证真如”!如果还要另生一个“求真”之念, 岂不是大颠倒!
        [“一心三藏”与“三观”、“无念”】
志      华:老师!刚才“一心三藏”都讲了两个了,顺便把最后一个也
              给我们讲了吧?
金刚老师:对于“一心三藏”,我们也要立定“实无有法”的脚跟来 看它 就非常容易明白了。寂灭一心,离言说相、心缘相,本 无可表。“三藏”不过是从不同角度勉强来描述它得出的三

个结果罢了。从“性”的角度看,就是“空如来藏”;从“相” 的角度来看,就是“不空如来藏”。
        为了防止学佛人掉在“空”、“有”里,所以应该还要从“整 体”上 描述一番。前面说了,“整体”是言语没法正面描述的。 所以就用“双非” 一起描述:它离一切相,故非相,非相即 是“空”;它又即一切相,故非不相,故“不空”。合言之, 即“空不空”。如此双非双即,不落空有,即是平等中道, 此即是“空不空如来藏” 。
志      华:老师这样讲就真的一目了然了!
金刚老师:依此三藏之“观体”相应用心,即成“三观”,用憨山大 师的话说,就叫“观相”。《圆觉经》第七品的“三观”即 是这样而来。其中,
奢摩它,即空观,对应“空如来藏”;
三摩钵提,即假观,对应“不空如来藏”;
禅那,即中观,对应“空不空如来藏”。
志 华:原来是这样!那今天讲的“无住”又该怎么对应呢?
金刚老师:“三观”是属于横向对应,由见地决定心法。而“无住”
则是先立“心法“,然后用见地提升心法,属于竖向对应关系。 所以惠能大师立“无住为本”,然后配之以“无相为体”。故“一 心三藏”对于“无住”而言,
“空如来藏",是建立了根本的理论根据;
“不空如来藏",是把修行直接落实到了当下;
“空不空如来藏”,帮助剿杀一切疑,彻底斩断一切言思, 达至真正无念。
          所以一定要明确:中观(禅那)是由见地决定心法,它还 是“有观”的。只有以“无住为本”,辅之以“无相为体”, 才能最做到“无念”、“无观”的“无念为宗”!
志    华:这回也终于把“禅那”和“禅宗”区分清楚了! ! !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五课

      【惠能大师对《金刚经》的划分】
金刚老师:惠能大师的“我此法门,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 本。”实际上也是对《金刚经》一个最简捷的划分—— 
开头至第4品,就是“无住为本”,开示根本心法; 第5至16品,就是“无相为体”,集中提高见地; 第17品至结束,就是“无念为宗”,彻底斩断言思。
志    华:怪不得惠能大师一个文盲会有这么厉害!如果这样解读
       《金刚经》,那确实是连一个文盲也能够领悟的!
众学生:我们也大生欢喜!谢谢老师!您辛苦啦!【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二十四课一【无念因,得无为果】结束!

2019.4.5晚20: 00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二十五课
你是“持戒修福”之人么?
本节课主要阐述了如下四大问题:一、 “后五百岁”的定义问题二、 "持戒修福"的时间问题三、 "信入"的标准问题
四、 无"持戒修福”之人如何信入的问题
金刚老师:清明节我们在这里学习佛法,确实是一件很难得的事!
         这说明大家都是非常有福德之人!今天的课程也很应景:
《金刚清源》第二十五课——[你是“持戒修福“之人么?]
今天我们讲第六品,先看上半部分经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 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 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大家先看三遍。
      前面第四品里,因为须菩提最初执相求佛,作''住相布施"。所以佛以“无住布施”破之。后来在第五品中,又怀疑“无相之因”究竟 能不能得成佛果。于是佛便以“法身非相”破之。佛告诉须菩提:法 身才是真佛,“无相布施“正是“无为法身“之因。须菩提茅塞顿开,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五课

大生欢喜!欢喜过后,慈悲心又生起(如果没有后面的慈悲发问,那 本经到此就结束了)。
        随之想到一个问题:“无相布施”,是因深;“无为法身”,是果深。 如此微妙的因果,其义甚深!尤其是竟然可直接跃过菩萨们“转染成净” 的通途流程,即生死而入涅槃、即生灭而证真如。这等于是连跳几十级, 直接和十地菩萨同步前进。这对于那些向来执相的众生,尤其是末法 时代的众生,不知他们能信入么?如果只是我们在佛身边的人能信, 后世的众生信不了,那此法岂不是要断绝,这不是太可惜!(颇有众生,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大家在学佛中是不是也有这个疑问呢?
        须菩提有了这个疑问便主动向佛发问。佛祖回答说:
        不要这样说!所谓“正法”、“末法”都只是一个表相。“正法时 代”的人也不一定人人都能信,“末法时代”的人也不一定人人都不 能信。因此我们要看具体的“人”。因为每一个众生都是带着自己无 量劫的善恶业力而住于当世。在我灭度后,乃至正法将灭的最后五百 年内,那些过去生中一直持戒修福之人,如果得闻此经中的言说章句, 自然能够生信!你要知道,于“末法时代”能信此法之人,说明他们 的善根无比深厚!这样的人不止于一佛二佛,已于无量无边的佛所种 下了善根。此等大根众生,闻此经典,乃至能生''一念净信",我悉知 见能得无量福德!
       这就是刚才让大家看了三遍的经文的文字意思——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 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 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这里面需要作重点讲解的是这几个问题——
一、“后五百岁”的定义问题;

二、 “持戒修福”的时间问题;
三、 “信入”的标准问题;
四、 无“持戒修福“之人如何信入的问题。
先来谈第一一
“后五百岁”的定义问题。
          “后五百岁”这是个对当今学佛人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决定了我们 学习《金刚经》的合法性问题。为什么?因为如果“后五百岁”已经 是过去时,那就说明我们不是《金刚经》所教化的对象。如果我们现 在仍处在“后五百岁”内,那我们的学习就是合法的。
        现在很多学习《金刚经》、禅宗之人,为什么一开始学得很起劲, 走到半道上就又去学别的了?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们没有信心。不 相信我们是“后五百岁”之内的人。所以,他们也根本不相信现世有 人可以堪受“无念”法。
      因此他们才会觉得依靠于“观”、“念”的法门更实在,“无念” 太过缥缈,很不实在!这些人即是达不到“能生信心,以此为实”的类型。
       “后五百岁”怎么定义?现在一般出现的是两种定义:
        一是“如来灭后”的五百年。如果这样解释,那这五百年后就没人 适合修习《金刚经》了。而我们知道,《金刚经》正是“如来灭后” 一千多年才大行于中国的。而且经文讲的是“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这里还多了一个“后”,明显是不正确的。
         二是按照佛法正常的三期“法运”而划分: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 年,末法一万年。那“后五百岁”指的是正法、像法结束后的末法开 始的五百年。这里的“后”指的是“末法”在“正法”和“像法”之 后。按照通行的算法,释迦牟尼佛和孔子是同一时期的人,也就是将 近2500年前的人,那现在我们刚好赶上了末班车!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五课

      但是,对于佛祖出生年份,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比如虚云和尚,他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971 年)出生的。如果按照世界通用佛历纪年,今年已经是2673年。刚好“后 五百岁”也过去了。
      所以,按照以上两种算法,总之得出的结果就是:我们不是“后 五百岁”教化的对象。特别是按照净土宗的观点讲,禅宗时代早已过 去。我们“薄地凡夫”已经无法秉受禅宗教法,后面九千年,只能死 死抱住净土宗的大腿不放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佛法不久就会灭掉了。 为什么?因为佛教本身只尚慈悲不尚武力,如果没有禅宗几千年来占 据了人类思想、文化上的至高点,那整个佛教早就被灭掉了。当然, 如果光有禅宗,没有净土宗,那绝大多数人对解决生死问题就不大可 能会产生信心,佛教也不可能得到无数信众的拥护。所以,那些想着 用某一宗派来独守末法九千年的,这完全是痴心妄想。
      以上对“后五百岁”的两种界定法,其问题就出在太执着于经典文 字。都只是在罗什大师的译本上打转,因为“后五百岁”确实给人留 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要想把它弄清楚,就必须借用其它版本。
      我们看玄奘法师的译本——“颇有有情,于当来世,后时、后分、 后五百岁,正法将灭时分转时。”他这里的翻译,“后五百岁”已经 不重要了,因为它已经说到了 “正法将灭时”。
      再看义净法师的译本——“于当来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这里的“后 五百岁”,很明显,就是末法最后的五百年。所以,“后五百岁”指 的就是正法将灭的最后五百年!也就是离我们现在还有八千多年!不 只《金刚经》,包括大家现在常念的《圆觉经》,在每一品里,当机菩萨都是为“末法众生”而提问的。包括《楞严经》、《维摩诘经》, 都是反反复复提到“末世众生”的。包括三昧之王《金刚三昧经》中 也是这样讲的——
  “尔时解脱菩萨。即从座起合掌胡跪。而白佛言。尊者。若佛灭后。

正法去世。像法住世。于末劫中。五浊众生。多诸恶业轮回三界无有出时。 愿佛慈悲为后世众生。宣说一味决定真实。令彼众生等同解脱”      尤其令我们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是:佛祖明确说到,“甚深般若波罗 蜜”于末世将在中国(印度的东北方)大兴——      “舍利子,我灭度已,后时、后分、后五百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于东北方大作佛事。”——《大般若波罗蜜经》第302卷      所以,这里大家要特别留意:这宣讲最高佛法的经典,恰恰针对的 是“根机最差”的众生——“于末劫中。五浊众生。多诸恶业轮回三界无有出时"。     因此,大家要有一个基本概念:
     一切圆顿经典,都是佛祖特意留给我们末世众生的王牌武器!         越是世道浊恶,我们就越应该努力勤求最上乘;  
     越是烦恼深重,就越应该掌握破烦恼的核武器!     “时间”上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学习《金刚经》正当其时!尤其 是做为一个“中国人”,不但“正当其时”,更是“正当其地”! ! !
      为什么首先要把这个“后五百岁”的问题讲清楚?      最主要的原因是净土宗的一些祖师们为了无限吹捧本宗,自赞毁他, 伪造了很多关于“末法时代”的经文,把净土宗之外的一切门路都给 堵死了。      比如我们听到最多的“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净土宗的薄益、印光法师都说是出自《大集经》。实际上 此经根本没有这样的话,纯属胡编乱造。      还有“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 土成就。”他们说也是出自《大集经》,这也是胡编乱造。对于正法、 末法的特点,在《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卷第九》是这样讲述的:“我 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 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五课

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译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
      这里面并没有“净土成就”或者与之类似的话!净土宗这些法师们 别有用心地违背佛意,乱编、乱改经典,学人一旦信以为真,就彻底 断绝了他们的大乘之门!当他们的信根被掐死后,不论这些法师把大 乘经典讲得如何天花乱坠,都只如画饼充饥。毁谤正法、毁人慧命, 莫过于此!
然后再看第二个问题——
“持戒修福”的时间问题。
      很多人一看到“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又会产生疑虑: 虽然时间上没有问题了,但也只有“持戒修福”者才能修学此经。而“持 戒修福”到底是什么标准呢?看看我目前这个样子,即使最低的标准, 自己也不一定能达到要求啊!这样一想,于是又退心了。所以,这里 必须要把“持戒修福”的时间问题解决清楚:能信入此经的“持戒修福” 究竟是以什么时候为标准。
      我们看弥勒菩萨的《金刚经颂》说得就很明了——
“修戒于过去,及种诸善根,
  戒具于诸佛,亦说功德满。”
      实际上结合上下文也能得出这个结论。你能信入《金刚经》,肯定 与今世的“持戒修福”无关。因为根据后面的经文,你想通过一世“持 戒修福”达到信入此经那完全是杯水车薪——“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此时,学生大满提问:可是我也不知道前世有没有种诸善根啊?
 老师答:等会儿教你验。)
所以,信入此经的“持戒修福”着实不简单!这全是过去生中早已

修下的。它不会因为你这一世没有“持戒修福“而有丝毫折损。
      @大满下面听好了——      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应该用自己有多少的“持戒修福”来推测能不 能信入《金刚经》,而应该用现在能信入此经来反证自己已经是过去“于 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之人!            所以,接下来就是第三个问题——
“信入”的标准问题;
金刚老师:大家先来谈谈自己对某经“信入”的标准是什么?香       雨:能读到,相信,并实践。 苏       珊:我的信入标准是愿意去读。并且越读越觉得明朗。然       之:我想应该是有了 “善知识”的引领。 吴       铭:能读到,相信他,并坚定地实践。 金刚老师:大家千万不要被“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给吓到了,以为那么大 的善根就应配合极高标准的“信”。      “信”仅是信而已。还没涉及到读!惠能大师是个文盲,他怎么读? 其实“信入”的标准很简单、很精确,在本经就有——佛告须菩提:“如 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标准是什么?就是“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       所以,并不是要你达到什么状态、境界才算信入。       现在很多解经的人,都把“不惊、不怖、不畏”当作一种境界来对 待了,认为只有心中永远不再生“恐怖”、“畏惧”的烦恼时,那才 代表自己信入经典。实际他们恰恰说反了——正因为心中有“恐怖”、
“畏惧”才需要听经闻法!不依经奉行又如何“不惊、不怖、不畏”?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五课

      所以这是一种非常要命的曲解!信奉了这样的解释,那佛说的圆顿经 典就没有一个人可以“信入” 了!
      还有南怀瑾讲得就更离谱,直接扯到“证悟”上了!如:“我们很 多人学佛,都想求空,等到空的境界一来,反而吓住了。(《金刚经 说什么》)”又如:“所以《金刚经》上佛说,到了空的境界,心无 恐怖。(《禅秘要法》)”。如此,《金刚经》倒没把人吓到,他却 先把人给吓死了!
      我们来看看其它圆顿经典是不是这样的——
      《楞伽经》佛言:“大慧。若闻此四事一一说时,及说自心现身财 建立不思议境界时,心不惊怖者,是名如来乘无间种性相。”
      这一段经文,实际上是可以作为“信入”的最权威标准的。所谓“如 来乘无间种性相”就是确认自己属于最上乘的根机。它的标准就是闻 说是经“心不惊怖” 。
      再看下一段,就谈到了 “惊怖”的情况——
      《楞伽经》佛言:“其有愚夫,闻说无我,遂生恐怖。故如来乃说 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名如来藏自性清净。”
这里讲的就是愚夫不能信入的状态。就是听到佛说本来没有我,就 “遂生恐怖” 。
      再看《楞严经》——
      阿难言:“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 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 垂大悲。开示未悟。”
      这里讲的是阿难听到妄想心不是真心时的反应“我实惊怖”。这就 是不能信入的状态。
      最后看《维摩诘经》——
     “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何等为二? 一者所未

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 从何所来? ”
      这里讲述的就是不能信入的状态:“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毁谤不信”。包括前面我们讲的那些半道退心的人,本质上都是“心生惊怖” 。
      所以,大家以后读佛经注解要有火眼金睛,凡是把“不惊、不怖、不畏”解释为境界的,这样的解释就都可以丢进垃圾堆了!作这样解 释的就是魔说法,他的目的就是要破坏你的信心!
      下面再来具体解释一下“信入“的三个标准——
      不惊,就是听到经里面的开示,不会觉很惊奇,觉得似曾相识,很 自然,理应如此。相反,一直执着于“人死如灯灭”的凡夫,听到人 有转世轮回就会觉得惊奇;小乘人听到“人人有佛性”、“一IW提也 能成佛”,就会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不可能;权教菩萨听到众生时时 法身常住,也会觉得十分惊奇,这与自己无量劫来的勤苦修习完全不 相应,认为不可能。
      大家听闻《金刚经》有这样“不惊”的人么?(众学生答有。也有人答没有。)
      老师接着讲:即使没有也没关系,都有办法解决!
      再看不怖。
      不怖,就是听到经里的开示不会感到恐怖,越听越安心。
相反,如果凡夫听到“无我”就会很恐怖,原来竟然没有我;小乘 人听到自己苦苦得到“涅槃”竟然不是究竟的,如空花一般,也会很恐怖; 包括前面引用的,阿难在听到妄想心不是真心时也很恐怖;权教菩萨 闻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自己追求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庄严净土“原来也是虚妄的,也会非常恐怖。
      最后看“不畏”。
      不畏,就是听到经里开示的最上法门不会望而生畏。会觉得这就是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五课

佛给我这样的人说的,只要努力深入经典,我一定会全部掌握!
      “不畏”的反例就很多了。表现的形态就是觉得自己是“薄地凡夫”、 “障深慧浅”、“善根微薄”。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不是那块料,不 堪受持此法。佛经确实不错,但只适合“上根”之人修习,我还是脚 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
大家现在有“不畏”的人么?
(众学生回答:有的!)
老师接着讲:
好!只要最终是“不畏”,其它的就不用管了。
能够“不畏”,就是最终信入的标准!
“不惊、不怖、不畏”,如果配上“三信”就是:
“不惊”对应“信法”
“不怖”对应“信人”
“不畏”对应“信自”
      这三条,“信法”、“信自”很容易理解,需要作点解释的是“不怖” 对应“信人”——如果对佛祖这个“人”信得很深,那听到再不可理 解的经典都会因为对佛的信心而不生恐怖,所以“不怖”对应“信人”。
我们看在本经中,须菩提就是凭借着自己对佛的深厚信心,快速超 越“惊、怖、畏”而达到“信入”的。所以,只要信根深厚,任何一个人, 一个“信”字就可以超越“不惊、不怖、不畏”!
      以后大家就可以用这个标准来检测自己是不是“已于无量干万佛所 种诸善根” 了——凡是自己得闻《金刚经》,对里面的经句不感到惊 奇、也不感到恐怖,并能坚信自己通过深入读诵就一定能明了其义的。 就说明你“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了!
      在座的各位有多人是这样呢?在听课之前已经是这样了,那恭喜你。 你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因为即使从数量上来看,你也是世间的珍品了, 因为你已经跨过好几个大坎了——

人身难得你已得;
中土难生你已生;
佛法难闻你已闻;
而能闻佛法的,绝大多数都掉在了人天、二乘、菩萨乘里不能自拔;
能学习大乘的,又有很多是不愿读诵经典的;
读诵经典的人中,又有很多是读诵那些不了义经典的;
读诵了义经的人中,又有很多是信心不足一时兴起半途而废的。
         所以,你能接触到《金刚经》就能信心充满坚持读诵,在这世上本 身就没有多少人。如同经中所说:当知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如果《金刚经》这里你体会不到,也可以从《圆觉经》这里来验证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 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
      这里的要求并不涉及经文章句,仅仅只是“经名” 了。
当然,如果你不是自己主动生起信心的,是在听课后才生起的,那也 恭喜你!那说明你已经是等同“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To
      为什么是这样?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四个问题——
      无“持戒修福”之人如何信入的问题。
      你过去听闻《金刚经》不能信入,那大体表明你不是“已于无量 干万佛所种诸善根”之人。即使这样也不用着急。因为过去没有,现 在补上也来得及!
      我们看现在很多人执着于“忏悔”、“持戒修福”之事,实际上确 实是因为过去世善根福德不足的缘故。但是,他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能信入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一般都是多生多劫的“持戒修福”的 修福功力所致,你光靠这一世在“布施”、“持戒”的具体“事”上 去补,这来得及么?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五课

      根本来不及!从真正学佛角度上讲,你哪怕一辈子曰夜不停地“忏 悔”、“持戒修福”也不过是在虚度人生而已。所以,我们要补课, 也需要选择方法。
      什么是最快速的补课方法?
      就是经里接着说的——“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这也是 我们本课程一开始就着重强调的。大家不要轻视这“一念净信”!因 为它威力无比 “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所以,只要你的“一念净信”不断闪耀,你虽然过去世没有“于无 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但也很快就等同甚至超越“于无量千万佛所 种诸善根” 了!
      不只本经如此讲,《圆觉经》也是这样说的——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 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圆觉经》这段话讲的还只是随顺第七品里的“三观” 。实际上“一 念净信”是比它还要高的。由此可以看到,只要现在能努力修习最上乘, 则可轻易秒杀过去生中无量劫所修的福德!
      这个在本经后面,佛也说了很多类似的话,如——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 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类似讲述“一念净信”福德的还有一些高僧所说的——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
“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
         所以,大家下来要从这个高度对“一念净信”生起信心。
         有人还会说,这“一念净信”我目前也还不熟练,有没有更简单的 方法呢?当然有!就是上面引用的本经后面的话:读诵、赞叹、弘扬 圆顿经典“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
         这里还是《圆觉经》讲的最让人振奋——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 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 说此经分别半偈。”       所以,当你的《圆觉经》能读个上百遍,就千万不要再认为自己不 是修学禅宗的那块料了!       念诵圆顿经典,不只是帮助我们解经,它还有“快速累积福德”的 功效。大家不要不识宝。包括那些修净土宗想往生极乐世界的,《弥 陀经》里佛祖也警告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要想 补齐净土的资粮,最快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诵大乘了义经!是以 《观无量寿佛经》的净业三福里才有“读诵大乘”。这里的“读诵大乘” 就是特指读诵大乘了义经典!但前提条件是“不谤大乘“ 。      净土经典里很少给往生的人设置障碍,但“不谤大乘”、“不谤正 法“,这是在《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里明确讲的。《阿弥陀经》 里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我们完全可以推论,前面说的“少善根福德” 指的就是“诽谤大乘”、“诽谤正法”。当今净土宗,其它错误不容 易犯,但“诽谤大乘”、“诽谤正法”已成为家常便饭。如果对这个 问题不严格重视,任你“信愿具足”、“持名高深”(当然,“谤法” 罪业太深的,在临终也不大可能生出强烈的信愿。),往生也是不大 可能的。为什么我们看到往生的很多都是那些没什么文化的阿公阿婆? 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基本没有机会去“诽谤大乘”、“诽谤正法“!
        至于为什么“一念净信”就会有如此大的功效,这在我们下节课【一 念净信顿超诸有】里具体讲解。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二十五课一【你是“持戒修福”之人么?】结束!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六课

2019.4.12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二十六课
“一念净信"顿离诸取,远超诸有!
本节课开解的要点如下:
一、 “四相”是什么
二、 “法相"是什么
三、 “非法相"是什么
四、 “无非法相‘‘是什么
五、 “一念净信"的殊胜及原理
六、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金刚老师:开课!
今晚开讲《金刚清源》第二十六课——
【"一念净信”顿离诸取,远超诸有!】 
众 学 生:欢迎老师!【花】【花】【花】  金刚老师:今天我们继续讲第六品的下半部分。经文——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大家先把经文看三遍。
        上一节课我们讲解了 “一念净信“的特殊功效,这节课就来讲它的原理。       这里的“何以故? ”问的就是为什么“一念净信”会得“如是无量福德“ 。      原因就是:当你处在“一念净信”的时候,顿时便离一切诸相—— 无四相、无法相、无非法相。       具体能生无量福德的原因,我们在第二十三课的[云何降服其心] 里已经讲得很详细了。这里主要讲“一念净信”的另外一个殊胜之处: —念顿超一切佛法。       净土宗的印光法师说过这样一段话:“莫讶一声超十地,可知六字 括三乘。“       这个用在一声“阿弥陀佛“上就太过牵强了,但把它用在“一念净 信”上就没问题了。因为十地菩萨修的是金刚三昧,也就是无念法, 根本不能再念“阿弥陀佛”。如果他说的是“实相念佛”那是没问题 的,说十地菩萨还要持名念“阿弥陀佛“,那就根本违背大乘经典了。 后面这句“可知六字括三乘”还说得有些道理:
“三乘”都是有照、有念:
人天乘执着于“四相”,
小乘、菩萨执于“法相”。
      持名念佛什么都靠得上,所以“可知六字括三乘”是恰当的。       这里用的是“括”,而不是“超”。这说明执着于法相之人,他们 的脑海总是有局限的,想把念佛法门赞得最高都赞不出来。       至于“一念净信”为什么能顿超三乘、十地,在我们把“四相、法 相、非法相“解释清楚后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六课

      一、四相是什么?
      绝大多数读《金刚经》之人,应该对“四相”是最关注的。因为本 经提到“四相”的次数是最多的。甚至很多人认为弄懂“四相”就可 以弄懂《金刚经》了。这实际上是一种肤浅的认识。从绝相超宗的禅 宗角度看,“四相”本身就是多余的,因为“凡所有相”已经包括了 一切。所以,为了着重突出“无念”法,我们就把“四相”推了又推, 一直到这第二十六课才来顺便探讨它。
      我们首先要来把“四相“这个名词给它破掉!
      因为“四相”这本来就不是一个定数,只是鸠摩罗什等大师的译本 采用这样的翻译,所以就给后人造成真有“四相”的错觉。
      我们来看其它版本是怎么翻译的——
      玄奘译本:“无我想转,无有情想、无命者想、无士夫想、无补特 伽罗想、无意生想、无摩纳婆想、无作者想、无受者想转。”
      这比较要命!已经是“九相” 了!就像大锅炖一样,什么都放进去 了。怪不得玄奘法师翻译的《金刚经》读诵者很少,光这个“九相” 都会把人搞晕!
      再看义净译本:“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这里是“四相” 了,但名字变了,排序也变了。
      笈多译本:“我想转。众生想。寿想。人想转。亦彼等。”
      这个跟义净的相似,但后面用了一个“彼等”,意思是说还有种种 相就不一一列名了。
      真谛译本:“我想、众生想、寿者想、受者想。”
      这里也是“四相”,但名字与其它版本区别太大。
      所以,在讲解“四相”前,我们要先把“四相”给破掉。需要先明 白本无一个固定的“四相”,然后再来理解就很简单了。
      前面说了,“凡所有相”就已经把“四相”包括在内了。而目前的 “四相”当中并不包括“所有相”。因为“所有相”包括五蕴身之“我”

和“我”以外的一切众生、世界相。而这里的“四相”仅特指五蕴身之“我 相”。所以,“我相”才是一个总相,“四相”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四分法。 就像_个西瓜,只要能方便你了解,你爱分成几份都可以。
      为了统一认识,我们还是以鸠摩罗什大师的“四相”来作讲解。同 时采用宗密大师以天亲菩萨为蓝本作出的总结——
      我相:“执取自体为我。”      也就是认色心和合的五蕴身为我。      人相:“计我辗转趣于余趣。”      也就是“我”不停地轮转于六道。
      众生相:“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异相续。”
      也就是“我”轮转于某一道时一生中要经历种种祸福兴衰、生老病死。      寿者相:“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
      也就是在我没死的时候总是会产生永远不死的感觉。
      以上“四相”囊括了每一凡夫对自身可能产生种种看法,所以其它 译本也叫“想”。用“想”表述得更为确切!因为“相”都是由“想” 而生。明白了 “四相”之后,大家以后要有这样的一个基本认识:
      四相讲的全是我自己,跟其他人、其他众生没有关系。
二、法相是什么?
      “四相”属于“凡夫”见地,人天乘都是这种看法。
      凡夫把这梦幻世界执为真实,深深执着,并安立各种名相概念、理 论学说,形成了凡夫的系统见解,所以也叫“俗谛”
      佛祖为了破除他们这种虚假的执着,于是给小乘人讲“人空”,给 菩萨乘讲“法空”,这即是“真谛”,也就是“法相”。
      简单讲,“法相”就是告诉你:“四相”是空的。
      法相强调的是万法本空,其根源依无明而起。故修行次第在于先修 人法双空,然后再断无明。无明灭,则真如现。所以,玄奘法师的“唯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六课

识宗”也叫“法相宗”。
      一般谈到的“四谛”、“四念处”、“唯识”,都属法相。其最大 特征是:不依靠这些法,就没办法成佛。
      所以,净土宗也如此,亦是法相宗。他们是深深地执着于不依靠念 佛就没法出离生死、成佛。
      三、非法相是什么?
      通过以上划分,大家估计也看出了规律:
      这里的“四相”、“法相”划分和我们前面学到的智者大师“五时 判教”是对应的——
      “四相”对应于“人天法”;
      “法相”对应于“阿含时(小乘)”和“方等时(唯识)”;
      那么很自然的,“非法相”对应的就是“般若时”。
      在“阿含时”和“方等时”中,不管是“人空”还是“法空”,最 终落脚点都要用我们的能观之智来起“观”。
      所谓“法相”,它必须建立在这两个基础之上:
      1 .认为“无明”是有实体的。
      所以一切根、尘、识也是有实体的。“法”就是依赖于五蕴、十八界这些概念而有。
      2.认为只有用“六、七二识”起观智,渐渐照破我、法双空,一直 依靠此观智照破无明,然后才能回归真如本性。
      但在“般若”时来看,“五蕴”、“十八界”这些东西并无实体, 全是我们的妄见,如同眼睛疲劳了看到的空花。而产生这空花的根本 原因就在于我们一直所深深依赖的“观智”!这个所谓的“观智”, 不过是“翳眼”罢了。打个形象的比方:本来以为是第一功臣,没想 到却是罪魁祸首!
所以,法所依赖的最根本实体“观智”也是虚妄的。

      因此,所谓“法相”全盘都是虚幻的,修行无非就是以幻修幻。这 就叫“非法相”!
      我们常听到的《金刚经》“三空”:人空、法空、空空。
      其中,“人空、法空”就是“法相”;“空空”,就是“非法相”。
      这里空的就是能观之智,即是空“法相”,所以也叫“非法相” O
      “非法相”,直白的解释就是:“法相”是假的、“本来没有法相”。
      
      好,以上就把“四相”、“法相”和“非法相”讲清楚了。
      其中,
      “法相”是对“四相”的否定,叫“无四相”;
      “非法相”是对“法木目”的否定,叫“无法相”。
      四、最后就还剩得一个“无非法相”。
      同理,我们继续沿着“五时判教“往上看:
      在“般若时”之上,就是“法华时”,我们也叫“金刚般若时”, 这是佛乘最高见地。
      在“般若时”,对万法的认知,虽然从唯识的“如梦”上升到了 “空 花”,也知道了我们一味执着的“观智”正是产生“空花”的根源。所以, 欲成佛,只需要最终放下“观智“就行。
      而到了 “金刚般若时”就又不一样了。如《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 世间相常住。”万法连“空花”也不是,一切万法本自如如,心、佛、 众生时时皆无差别。也就是万法皆没问题。既然万法没问题,那“观智” 本来就没有,“以幻修幻”也根本用不着,随时都是真心常住。这就是“无 非法相”!既然如此,那唯一有问题的是什么?唯一有问题的就是不 认真心常住而生的“颠倒见”而已。所以,到这里,成佛就只剩放下“颠 倒”。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六课

金刚老师:如何真正放下颠倒?
      就是在你放下“四相”、放下“法相”之时,把那最后残留 的一丝丝“非法相”也放下!大家思考一下:如何一次性把“四 相”、“法相”、“非法相”全放下?
然      之:常守“一念净信”。
圆      净:一念净信。
春      华:常守“一念净信”。
金刚老师:@然之@圆净@春华【赞】【赞】【赞】
      很好!看来大家已经到了想说错话都很困难的境界了! 一次 性把“四相”、“法相”、“非法相”全放下,就是“无念”, 就是“一念净信”的状态!
大家用一分钟再细细体会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然      之:就是“无念”。
春      华:真心自然知?
金刚老师:在“一念净信”中,
没有“我”的想法,就是“无四相”;
没有“觉”、没有“照”、没有“念”、没有“观”,一切 皆自然知,这就是“无法相”(非法相);
亦不生“放下觉、照、念、观”之念,这就是“无非法相”。
      所以,“一念净信”顿超诸有(诸有为法),这不是概念,而是随 时实实在在的。
      憨山大师说:“一念回光,即同本得;能知无念,即证法身。”
     当我们领悟“无念”法,常守于“一念净信”之时,会有各种各样 的妄想来障碍我们,这些都统称为“戏论”。所以,从这个角度讲,
     “无戏论”即是最高的佛法。
     我们一天到晚很多时候都处在“一念净信”中,所以只需要把它识

别好、保持下去就行。
志      华:老师,这里我有点疑惑一一之前的认知是,在“般若时”放 下 “观智”的状态就是“无念”。那“金刚般若时”也是“无 念”。这两者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呢?
金刚老师:它们的区别在于对万法的认知不同,从而形成以下差别:
      “般若时”认万法是虚幻的,所以“观智”虽幻,在“空花” 未灭时它还是存在的。所以“般若时”的“心法”是以“以 幻修幻“、“心无能所”为主。它只是在放无可放时与“无念” 相应。即使与“无念”相应了,也无法直下承担“真心现前”。 而“金刚般若时”则认知万法本无问题,真心时刻现前,修 行只需要放下“颠倒“。所以基本的心法就是令真心“自然知” 现前。以真心本自离念,所以称为“无念”。
志      华:哦!相当于“般若时”是“金刚般若时”的方便法!
金刚老师:对!可以这么看!所以我们看佛经中很多都提到“深般若波罗 
蜜多”、“甚深般若波罗蜜”、“实相般若波罗蜜”等, 这里的用意就是在说:此时的“般若”已经上升到了 “金刚般若” 的层次了。
我们最后来看这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通过对上面的讲解,现在大家知道这“一念净信”的地位了吧! 
         所以,当你处于这个状态时,就顿离诸取,远超诸有。正是因此, 它才能“得如是无量福德”。只要与此不相应,那你就必然四相具足!
为什么?因为一偏离“无念“就必然起念;一起念即是生相无明、根本无明,我相随即生起;
有“我相”则必有“人相”;有“我”有“人”则必然有“众生相”、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七课

“寿者相”。是以《金刚三昧经》佛言:“一念心动,五阴俱生。” 所以,不管你是取“四相”还是“法相”,还是“非法相”,只要有取, 则四相具足。只要有念,就必然有取。
      所以,真正的修行,一开始就应该“四相”、“法相”、“非法相” 全部放下。因为这个缘故,“如来”才经常用“船筏”来比喻我们对“法” 的态度——
      船筏只是帮我们渡河的工具,只要我们上岸了,就可以把它舍弃了。 类同于我们的“佛法”:假如“法”是真实的,最终都要放下。
      那现在我们既然知道“法”本来就是假的,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它放 下呢?这就是“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本义!
      我们看现在绝大多数的法师都是处在“法相”或者“非法相”之中。
      住于“法相”的,他们直接就把“观智”当作妙观察智,一直抱到死。这种人连“般若”也没有资格讲。
      住于“非法相”的,他们的观念都是死死执着“到达彼岸”才能把法放下。这些人的水平只适合讲解普通的“般若时”经典。
      他们如果讲《金刚经》、《圆觉经》等“金刚般若时”的经典,基本都是在谤法!所以大家下来要好好鉴别。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二十六课一【“一念净信”顿离诸取,远超诸有!】结束!

2019.4.19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二十七课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内容提要:
一、“见地”决定“心法”二、"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是解开整品经文的钥匙三、“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究竟是什么意思四、"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决定了一切法不可取五、"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决定了无有定法可说六、"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决定了放下屠刀立即成佛七、恶梦易醒,春梦难觉。无产阶级,革起命来最彻底八、既“不取妄”又“不取真”
金刚老师: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二十七课——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今天我们继续讲第七品。先看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 有所说           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 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 一切贤圣,皆以 无为法而有差别。”
金刚老师:通过前面一品的开示,须菩提对“一念净信”就更有信心了!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七课

在此之前,总是执着于修行必须要借助“法”的。现在终于知道 法本来就是假的,一开始就应通通放下,顿时感到无比的轻 松!
你们听到“法本来就是假的”之后,也感到很轻松么?
然之:是的,老师。
吴铭:非常轻松!
金刚老师:只要愿意相信的,人人都会轻松!
为什么?
因为只要把“法”放下了,你的“心”就出来了! 
所以马鸣菩萨就直接道破:所言法者,即众生心。
只要你对“法”还有一丝丝执着,那都是心外求法!
     [“见地”决定“心法”】
      佛祖这样的开示,对须菩提来说也绝对是“毁三观”的。导致他对 学佛问题进行了整盘的反思:
      以前,我一直认为佛应该有固定的形象,现在知道佛乃无为法身, 并无固定之形相;以前认为要想成佛,总得借助一个“法”才行,现 在知道要想成佛一开始就必须把法放下,用这本有的“一念净信”就 可以成佛。
      那等于是“佛果”和“佛法”两者都并无具体的形象。
     如此看来,所谓“得成佛果”、“佛祖说法”,两者都是虚妄的。 但本质虽如此,目前确实是有“佛”在我眼前、此佛终曰为众生讲经 说法汲汲不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前面第五品中须菩提领悟到佛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自然, 他对“凡夫法”就不会取了,但又会取“圣人法”。这就是取相凡夫 的习气,不论什么,总是要取!
      当然,如果从“见地”和“心法”的关系上来看,这也并不是凡夫 的问题,主要是“见地”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心法”取决于不同的“见 地”。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样的“见地”,一般对应的“心法” 就是于“妄”不取。而要想做到于“真”不取,还需要更高一级的“见 地”。也就是说,在“虚妄”之上还有一个更终极的真相——这就是 今天要讲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是解开整品经文的钥匙】
      佛祖知道须菩提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没等他说,就直接发问了:
须菩提,这两个问题你认为该怎么看——
如来究竟有没有证得一个无上菩提之果?
如来究竟有没有什么佛法真要给众生说的?
        须菩提回答说:如我根据对世尊之前开示所作的理解,那实在是没 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叫作“无上正等正觉”;佛祖也没有什么固定的“佛 法“要给众生说的。如来于无上菩提,实无所证亦无所说。
为什么呢?
       须菩提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 法、非非法。”
        那又为什么“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呢?
        须菩提最后总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所以,从逻辑规律的角度来看,我们只需要解释出最后的“一切贤 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然后一切问题就都全解决了。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究竟是什么意思?
大家有知道的么?
没有知道就最好。否则知道了也是错误的。
包括我自己好长时间以来的理解也是错误的。
这里,不得不对鸠摩罗什大师作一下抱怨了: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七课

他的“意译”这种方式确实太过简化了,真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 大家读不懂是很正常的,我读了几千遍也不懂! 相反,在这里就能看得到玄奘大师的好,他的翻译是最完整的—— “以诸贤圣补特伽罗皆是无为之所显故。” 这里的“诸贤圣补特伽罗”就对应于罗什大师的“一切贤圣”。 但罗什大师只讲“贤圣”,把最关键的“补特伽罗”给省去了。 “补特伽罗”是什么意思? 就是“六道众生”!       所以,这句话本来要说的是“一切众生”,而罗什大师的翻译就让 人只往“贤圣”上去理解了。       后面的“无为之所显”就对应于罗什大师的“无为法而有差别” 。      这里,大师给人造成的误读就更深!       首先是“有差别”的问题,在其它四个版本里(流支版本是直接省 略了)都一致用“所显(现)故”来表述。       其次是“无为法”的问题,玄奘、义净两版本都没有“法”字,只 讲“无为。真谛版本讲得就最明了——“无为真如”!       所以,此“无为法”说的是无为法身、无为真如,就是“法体” 。而罗什大师的译本就很容易让大家往“法门”上去理解了。       所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话的综合翻译应 是:一切凡、圣,皆以无为法身所显现。       还原到这样的解释,那上下文就完全贯通了。否则,即使你把这句 话解释得天花乱坠,它都与整段文字毫无逻辑关系!      一切凡、圣,皆以无为法身所显现。这是什么意思呢? 如《楞伽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 身中。”       无为真如即法身真体,如憨山大师言:"此法身在有情为佛性,在 无情为法性,以一切染净诸法为体性故。”       它有随缘、不变二义:

     随染净之缘,而变生十界(随染缘变现六道,随净缘变现四圣法界);
     虽然其变现出十界,但里面总有一个唯一不变的,就是无为法身。
     这就像大海一样,遇风起诸波浪,无风则平静。但不管静或动,它 的“湿性“是永远不变的。
     又同我们以前作的“镜子”比喻一样:镜子遇缘,能现出各种各样 的影像,但不论变现何种影像,它的“照性“总是不变的。
     所以,不论我们修成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或者我们沉沦于六 道之中,都不过是我们的法身所显现出来的影像而已。没有法身,我 们便什么也显不了!
     这也就是我们最先所讲到的“如如”之义。不只是圣贤“如如”, 六道凡夫亦是“如如“。
     我们看大珠禅师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中对这个问题开示得就比较 明了——
     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何?”
     师曰:“作佛用是佛性;作贼用是贼性;作众生用是众生性。性无 形相,随用立名。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它这里就比我们平常所听到的更超越一层——
     我们平常都只谈“佛性” o这里讲的是:不论“佛性”、“贼性”、 “众生性”,它的“性”都是一个。
     只有领悟到这一层,我们才能通圣通凡。如果停留在“佛性”上, 那就只通“圣”而不通“凡”,那我们就没有份了。
     这就是禅宗最核心的特色!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决定了一切法不可取】
     而这“一切的相“又是怎么来的呢?
     就来源于我们的颠倒见!不论我们如何颠倒,于法身自体都没有任 何影响。所以,一切六道轮回生死现象,它是颠倒所见,本无实体。
我们本来没有被束缚(无缚),所以你想要脱离生死也是颠倒(无脱)。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七课

    因此,所谓的“凡夫法”,不可执取。
大 满:那就不要有修行这念头了,对吧?
金刚老师:@大满 理解得很好!
    “修行”的念头本来就是颠倒。因为众生本自如如。所以一 切贤圣(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所一直追求的果位,也 是颠倒。
    所以,所谓的“圣人法”,亦不可证取。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决定了无有定法可说】
为什么“不可说”呢?
弥勒菩萨的《金刚经颂》是这样说的——
“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这里的意思是说,佛说“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为了让 众生回归无为法身。而无为法身是众生本有的,所以不必说;
又,欲回归法身,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一念净信”,此是离文字相、 言说相、心缘相的,此是不能说。
因为众生迷惑太久,根性不一,无奈之下,佛才从“华严时”退下来, 以化身佛来宣讲“阿含时”,以“报身佛”来宣讲“方等时”。到了 “般 若时”才把最初的真相讲出来。
    所以,之前这些都是权宜之教。到了 “法华时”才庄严宣告——
“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而这“一乘法”也是方便说。
    在《楞伽经》里佛则直接说破——
    “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
    此即是说:我们只要把“凡圣”的一切见解分别放下,即是“一乘 法”。正所谓:“我大乘无乘” 。不是说在三乘之外别有一乘也。
    但是如果你听到“放下”,心里就又执取个“放下”,没完没了地

“放下“,这样就落入执着“非法“里头去了。
    虽然“一乘无乘”,但法身自体真实不虚。所以,“放下”也要放 下,结果就是“无念”
此即是“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之义。
再继续倒回来看什么是“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这里,对于无上菩提和佛法,都用“法”来表述。
所以大家要清楚它们的区别,不可统论为“佛法“。
“无上菩提”是所证的佛果;
“佛法”是成佛所凭借的方法。
我们这里先讲的是后_种“佛法“。
这个“定法“也是鸠摩罗什大师的提法。
因为在其它版本里基本都是用“无有少法“、“无有法”来表述的。
这里就必须赞一赞罗什大师了 !
    因为此经后面也有几处是讲到“无有法”的,如果这里就直接讲出 来,那后面就重复了。
    所以,在“无有法”之前先安排一个“无有定法”作缓冲,这对于 学佛人的契入是很有帮助的。它的言外之意是:
    先不管“法”到底有没有,即使有,它也是不定的。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决定了放下屠刀立即成佛】
上面我们讲清楚了 “一切凡、圣,皆以无为法身所显现。”
    那一切凡圣该怎样回归无为法身?
    不需你再去取什么法、证什么果,只需要就着你现有的执着把它放 下就行了。
执着于“凡夫”的放下“凡夫见”;
执着于“罗汉”的放下“罗汉见”;
执着于“佛“的放下“佛见“ 。
所以,所谓“法”就是帮你就地放下而已。此即是“放下屠刀,立 地成佛"之义。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七课

    既然众生的执着不是一定的,自然“法”也不是一定的了。
    如《楞伽经》佛言:
    “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 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 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 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
    这就是说:外道说的法,都是凭空妄想出的理论,他们把它执以 为实。而佛所说的法与外道不同,只是顺着众生的执着而随缘破执而 已——
为着相而求的人说“三解脱(空、无相、无愿)”
为执假法的说“如实际”
为执差别的说“平等法性”
为执妄身的说“法身”
为乐生死的说“涅槃”
为认生灭为心性者说“离自性不生不灭”
为厌嚣喧者说“本来寂静”
为厌生死者说“自性涅槃” 。
以上这些名词实际上皆是如来藏的异名。
如来也说“无我”,但这主要是对执着于四大假我和神我的人而说的。 你如果一味地执着于“无我”那就又掉进坑里去了。
所以很多没有这些执着的凡夫听到“无我”就很害怕!
如来为了断除这类人的恐惧,就告诉他们,我说“无我”只是要你 们离妄想,而离妄想之后并非什么都没有,相反你就回归了无为法身!
所以,佛说一切法皆是随缘破执,这即是“无有定法可说” 
【恶梦易醒,春梦难觉。无产阶级,革起命来最彻底。】
为什么我对那些随意攀附禅宗的持咒法门要作严厉地批判?

    因为真正的禅宗最高法,就是放下而已。
    而“心念耳闻”之类的持咒念佛,这与禅宗的放下是背道而驰的。
    你是凡夫,就把凡夫见放下即可。而他们执着了 “念咒”、“念佛” 这样的法相。乃是妄修妄证。
    有人会问:难道念念咒、念念佛不好么?或者先持咒,有了一定基 础之后再修禅宗难道不好么?
    不是说它们不好,它总比念财色名食睡要好。
    而且念到一定的时候,还会显出一些清净相之类的。
    只是站在禅宗的角度来看,他们是背道而驰,越走越远了!
    既然“凡夫、罗汉、菩萨”都是无为法身所显现。那同是要回归法 身,谁回归得最快?
大满:凡夫?
金刚老师:@大满【赞】
    当然是凡夫最快!
    因为“凡夫”相当于无产阶级,革起命来最彻底!
    而让你苦苦修到_定果位时再来让你放下,那就很困难了。
    阿罗汉贪图于清净之乐,沉醉于三昧之中,需要二万大劫才愿意出来。
    包括我们常提的无著、天亲菩萨,据说也是初地菩萨。
    他们通过宿命通看到自己是修了多少劫才得到现在的果位。如果此 时黄璧禅师告诉他,站在“无念”的角度来看,你们不过是“历劫枉 受辛勤耳”。他愿意接受么?
    这即是“恶梦易醒,春梦难觉”的道理!
    但是如果你通过一时的“持咒”,功力还不足以了生脱死,只是把 _时的清净之相当作“打开本来“,那就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的大妄语入邪症状了。
[既“不取妄”又“不取真”】
最后我们来看倒数第一句:什么是“无有定法如来可得“ ?
这里就最好不用“无有定法”来解释。因为其它玄奘、流支、义净、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八课

笈多四个版本皆是讲“如来有所证得无上菩提否? ”此即是问:如来 有所“证得”不?
答案很简单:
无为法身是我们本有的,“生死”、“涅槃”全是来自于分别妄见。
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哪有什么证得!
因为“本有”,所以才“无证”;
因为“无证”,自然便“无修”。
所以,千说万说,落到实处,就是守住这“一念净信”即可。
“一念净信”即是无念。
无念,
无者无妄念;
念者念真如。
真如自然知自然念,不需要你有修有证才能念,所以如来并没有什 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证。
到此,须菩提才真正可以既“不取妄”又“不取真” 。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二十七课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结束!
课 后:老师介绍《顿悟入道要门论》。
金刚老师:今晚提到的“大珠和尚”,是马祖的弟子。这是他的著作, 大家可以多看看。马祖后面两代禅师的东西,都可以多看看。 他们都是以“直指”为主。

2019.4.26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二十八课

在家学佛人如何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本节课讲解佛祖在第八品中的开示,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 说法资格的问题
二、 受持、为人演说的标准问题
三、 什么是"四句偈"
四、 受持、演说此经福大的原因
五、 为什么佛法非佛法
六、 释迦牟尼佛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么
七、 什么才是真正的“以果地觉为本修因”
金刚老师:开课!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二十八课——
[在家学佛人如何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今天我们接着讲第八品,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 得福德,宁为多不? ”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 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何以故?须菩提!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 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大家先把经文看三遍。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八课

    在第四品我们讲【云何降服其心】的时候知道:
    须菩提对“无相布施”能否得福产生怀疑,佛祖为降服其心,便告 诉他“无相布施“其福更大!须菩提借着对佛的信心暂时得到了心安。 通过五、六、七品的开示,须菩提终于明白了无佛无法的妙理,对“一 念净信”真正升起了强大的信心。至此,已经确信“一念净信”得福 甚大!既然自己的“一念净信”就如此殊胜,那以此对众生行法布施, 令众生都能体认“一念净信”。此福岂不是更大得不得了?但究竟大 到什么程度呢?
    佛祖知须菩提心中所疑,于是问他:须菩提,你怎么看——
    如果一个人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七宝拿来布施,这个人所得的福 德算不算多?
    面对佛祖的这突然一问,须菩提觉得来头不对,佛祖这分明是在考 我啊!
    为什么呢?
    因为前面刚讲了 “如来无所证”、“一切法不可取不可说”,怎么 马上佛祖又问我福德多不多呢?
    如果回答“多”,那有取法、说法之嫌;回答“少”亦如此;
    如果回答“无”,那就又有落空之嫌。
应作如何回答呢?
此时须菩提想起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马上心中就有数了 !
    于是他回答说:佛祖,那确实是很多了!为什么呢?根据我对前面 佛所开示的理解,此福德不过是虚妄之相罢了,并非自性之福德。如 果是自性之福德,那是“不可取不可说”的,而在这虚妄之相上,是 有大小、多少之别的。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作布施,这是一般人都 做不到的,当然是很多了!
《金刚经》里面语法的又一大特色这里开始出现了——

    “是XX即非XX” !
    很多人都把它理解得过于玄妙了,其实它并不难理解,就像一个公 式一样,大家遇到了直接套用就行了(在十七品前都是这样)。
    它的破解原则就是“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是XX”代表的是“诸相”,这是妙有,有大小、高下的差别;
    “即非XX”代表的是“非相”,即是“性”,这是真空,是法平等, 无有高下。
     所谓相必依性为体,性必由相而显。
    是以,没有无法身的“相”,也没有无相的“法身”。
    如果光讲“诸相”,就容易掉在“有”里;
    光讲“非相”就容易掉在“空”里。
    “是XX即非XX”双讲,才能有效防止学人不堕空有。
    所以,“相”和“性”是相对应的。
    当然还有_种特殊情况——
    如果“是XX”讲的不是“相”而是“佛法”或“心”,如:“忍辱”、 “般若”之类,那“即非XX”就是代表这些东西都是假法,目的是让 你放下。
    佛对须菩提的回答还算满意,于是就接着给他开示:
    如果有人能于此经,乃至受持四句偈,并随缘为他人演说,那他所 得的福德,将比前面那个人多得不可限量!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 一切诸佛及诸如来无上菩提皆是从此经生出来的。所谓佛法者,即非 佛法。
对佛祖的这段开示,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 说法资格的问题
二、 受持、为人演说的标准问题
三、 什么是“四句偈”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八课

    四、 受持、演说此经福大的原因
    五、 为什么佛法非佛法
    六、 释迦牟尼佛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么
    七、 什么才是真正的“以果地觉为本修因”
    第一、说法资格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直读圆顿经典的人,这根本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因为所 有圆顿经典里佛祖都是极力支持学佛人宣讲佛法的,这里并不分在家、 出家。我们最熟悉的本经和《圆觉经》、《楞严经》莫不如此!不但 可以讲,而且佛祖还用无量的福德来“勾引”你讲!
    所以,如果谁说“白衣”不能讲法,那说明他是在指责佛祖!造成 现在“白衣不能讲法”的现象,主要是来自于一些出家人的傲慢。由 于他们自己不努力深入经典,不为众生讲法,所以就百般忌惮在家人讲, 生怕侵占了他们的领地。但他们并没有十足的经典作为依据,最多只 是拿“末法时代白衣讲法的人多”来说事。大都说“末法”是因为白 衣讲法导致的。实际上这完全是颠倒黑白!
    末法时代出现这样的现象,正是因为出家人都不讲法了,只有白衣 在讲法!因为僧俗身份悬殊,只有出家人会阻止白衣讲法,白衣是没 有能力阻止出家人讲法的。所以,如果到了仅有白衣在讲法的局面, 这个责任主要是出家人!
金刚老师:我们再来看佛经中都是许可哪些人讲法的——
               还记得我们辨经时介绍的《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么?看过                   这部经的人有几个?
加栋:我没有。
春华:听也没听过。
圆净:我看过几遍。

金刚老师:一开始经里面讲法的是什么人?它根本连人都不是!而是 一      个畜生——野干!但因为它有正见,所以感得帝释下来听 法,并奉其      为“和尚”!
春华:野干?
金刚老师:就类似于野狗。
所以,此经就可以秒杀一切非议在家讲法的谬论!
再看《楞严经》。佛言: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 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 这里讲的是“人” 了。
加 栋:这个我看过,印象深刻!
金刚老师:虽然是菩萨的应身,但在世间的表相就是一个凡夫。这里明 确提到了 “白衣居士” (在家学佛人)。而旦能讲法者范围极广, 连“淫女寡妇。奸偷屠贩”都在内,等于是涵盖了所有人! 再看《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这里好像就是专门对我们说 的——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若在村落、城邑、郡县人众中住,随 所住处为众说法……如是长者,若是菩萨随所住处,不教众生, 令堕恶道,而是菩萨则为诸佛之所诃责。”
这里佛祖不但鼓励在家人讲法,而且如果不讲还要被诃责!
金刚老师:我们再看白衣讲法有什么效果。
《贤愚经》第四卷就有这样的说法:
“……正使白衣说法,诸天鬼神,悉来听受,况出家人。”
这句经文就首先肯定了白衣说法的合法性,借此以衬托出家人说法 的优越性。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八课

    还有一种谬论,说白衣虽然可以讲法,但需要受菩萨戒才能讲。
    这也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胡说。
    我们看惠能大师,他在接受禅宗第六代祖师衣钵的时候也是一个没 有受戒的白衣居士。后面给惠明讲法、十六年内在猎人堆里讲法。乃 至到了法性寺,也是先为印宗法师讲法之后才剃度受戒的。所以,“白 衣不能讲法”完全是谬论!
    大家应该甩开包袱,解放思想,谨遵佛旨,多多为众生随缘开示佛乘, 这样佛法才不会断绝!当然,也不能完全没有章法。僧俗之别总是有的。 佛经上规定:如果居士在上面讲法,出家人在下座听法,这样就不如法。 也就是说,你居士讲得再好,也不能随意颠倒僧俗的形式差别。不可 随意凌驾于出家人之上。
    所以,居士如果要讲法,最好是离出家人远一点!出家人这个身份, 在佛法上就像一个皇帝一样,稍微怠慢颠倒了就让自己造下无量罪过!
    所以,“白衣讲法”,最需要注重的就是这个问题! ! !
    第二、受持、为人演说的标准问题
    在解决了说法资格的问题后,如果说法的时机不解决,那有了这个 资格也同没有是一样的。尤其是一些法师,千方百计地给人设置重重 障碍,阻止人讲法。首先他们会给“受持”设置很多的门槛,让人在 这里就被卡死了。然后在讲法上又设置更高的门槛,比如说要有什么 “证悟”的境界了,还有人说要有“初地菩萨”的境界才能讲法之类的。 说这些话的都是要毁灭佛法的魔子魔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世间 人就没有能讲法的了,佛法早就灭绝掉了。不只在家人,连出家人也 都没有讲法的资格了。所以必须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受持”的标准是什么?
    它最初的标准很低,就是“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这在《圆觉经》也是这样说的: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 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为人演说”的标准是什么?
    它最初的标准也很低,就是“随说是经”。当然也不能随意乱说。
    在《佛说未曾有因缘经》里佛说了_个大家可以操作的标准:
    “唯有一事,能报佛恩。何谓为一?常以慈心,以其所解,一切善 法,展转开化。乃至一人,令其信心成就智慧。”
    所以,它的具体标准就是三个:
    一是“慈心” 。
    也就是要真正为利于他人而说,不是专为名闻利养而说;
    因为如果是专为“名闻利养”而说,就很难保证“法”的纯洁性。
    “法“本来是要让人放下欲望的,而往往让人增加欲望才能得到更 多的“名闻利养”。
      二是“以其所解”。
    注意:这里并没有要求你一定要达到什么境界、甚至一定要对经文 领悟到什么层次。只需要就你当时所理解到的部分把它介绍给大家就 行了。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能以直心说法,自己理解到什么就 讲什么,不能够为了贪名图利不懂装懂,把自己粗浅的见识当作究竟 的真理。不能因为是自己讲出来的东西,就把它当作自己的东西固执 不放。要老实承认自己目前的认识并不成熟,随着自己的领悟加深, 有了新的认识,要对前面不成熟的见解毫不犹豫地摒弃!
    三是令其增长信心成就智薰。
    有些人能保证自己说法是“慈心”又“直心”,但给人讲法的时候, 一味的“谦虚”、“低调”,搞到最后使得听法之人信心大失,反而 对佛法望而却步了。最终的结果还是“老老实实做人吧!“ o这样的“度 众生”就是在“误众生”!我们本来是佛,给人讲法的基本目的就是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八课

 应该让他燃起直下承当的信心。你若不能给人增长信心,那就最好闭 上嘴巴。所以,这三条中,这一条是最关键的,前两条不过是辅助手 段而已。
    在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后,你就可以随缘说法了。乃至向众生介绍一 下《金刚经》、《圆觉经》的名字,都有莫大的功德!女口《圆觉经》佛言: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 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大般涅槃经》讲得更令人振奋——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名生四趣者。无有是处。”
    当然,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如果你不能保证你说法时都能 有“慈心”,如果因为你的错误知见误导了众生,那也是要负因果责 任的。你还不是众所敬仰的大法师,虽然不至于像“堕五百世野狐身” 说得那么严重,但也是要十分小心的。
    所以,你要是想为众生说法,就不能止于“受持”、“为人演说” 的最初标准。需要不断努力向前,确保自己的见解不再误导众生。
    玄奘法师在“为人演说”的翻译上有个前提条件是“究竟通利”。 这个我们不把它当作最初标准就可以了,可以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究竟通利”是什么意思?
    这个究竟,不能理解成对经义的理解究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 玄奘法师本人也没有讲经的资格了。因为我们知道,站在“唯识”的 层面,是永远无法对《金刚经》理解究竟的。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他 对《金刚经》理解究竟,他就自然成禅宗了,就不会再修唯识了。
    所以,这个“究竟通利”就是对经文的字面解释要通畅、流利。简 单的讲,就是要符合逻辑,自圆其说。不只是一句话本身符合逻辑, 它要与上下文逻辑贯通,乃至与全经宗旨都相一致。因为佛经是最重 逻辑的,佛家的“因明学”就是最高级的逻辑学。一段经文,如果你 觉得上下文逻辑上都不对应的时候,那说明自己的理解是有问题的, 最好就不要轻易给人家说。

    比如前面讲到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从逻辑上讲,如果认为 法是真实的话,那不用的时候就该舍掉。现在已经知道法本来就是假, 如果还是抱着它等到“上了岸“再舍,那这个“何况“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法是真实的,我们上了岸再舍;现在知道法是假的,那一开始 就应舍掉。这样才符合逻辑!才能与前面“一切法不可取、非法非非法” 相对应。
    还有上一节课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果作其它任 何解释,它都和前面的经文形不成逻辑关系。只有作“一切凡、圣, 皆以无为法身所显现”解释,它才能破解整品的经文!
所以,在发现自己对经文理解得不通利的时候,就应该谨慎对别人 演说,应该努力研习经典。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不但讲法而旦还经常“破 邪”,那就得万分慎重!万一我破的不是邪,那我岂不是毁谤正法! 所以我就必须确保我说出去的每一段话、每一个论点,都必须要有佛 或佛一代代印可下来的祖师的经论依据,不敢有丝毫的自创自编。
然之:【花】【花】【花】
吴 铭:感恩金刚老师!
春 华:感恩金刚老师!
大 满:我有把老师讲的和另外一位老师讲的去对照,你们讲的都是一 样的。
金刚老师:@大满你如果把我讲的和憨山大师以及宋以前的禅宗祖 师对比一下,那相似度就更高!因为我就是他们的宣传员!
所以,在自己没有“究竟通利”的时候,我们就不要妄自尊大,我 们给自己定位于“称赞佛乘”、“宣传经典”就好了。我们所做一切 都是为了能让大家通过我们的介绍从而对“佛乘”生起信心,然后能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八课

 够自己主动去深入经典,亲自聆听佛祖的教诲!而不是为了让大家跟 自己学,因为自己本没有东西,都是从佛那里学来的。包括本次《金 刚清源》的讲解,也等于是在“称赞佛乘”、“宣传经典”。这里面 肯定会有一些不成熟的理解,但只要大家最终能够通过它“信入佛乘”、 “好乐圆顿经典”,那我也就很满足了。
    第三、什么是“四句偈”
    这里《金刚经》和《圆觉经》有点不同:
    《圆觉经》是“一句”、“半偈”都可以。而《金刚经》却是“四 句偈”。为什么?
    因为两经的教化对象不同。《圆觉经》是普摄一切根性的。而《金 刚经》只接引“大乘”、“最上乘”人,所以只有“四句偈”才能确 保你宣讲出来的法符合“大乘”、“最上乘”的原则。
    那《金刚经》的“四句偈”是什么意思?
    四句偈,梵文佛经都是以偈为单位的,四句话为一偈。所以,不论 什么经,它本来都是由四句偈组成的。所以《金刚经》的“四句偈” 并不专指某段经文,而是泛指全经所有经文。
    为什么必须是“四句”?
    它代表的是一段意思完整的经文。比如第五品里的“凡所有相,皆 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四句偈。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属于半偈。如果你只把这半偈给人宣 讲,那他听了之后就容易落到“空”里面去。
    所以必须要加上后半偈“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只有这样才 能保证不落“空”、“有”。
    这里最为代表的当属佛祖前身舍身求法的典故:
    佛祖先听到前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虽然很好,但明显开 示的是小乘见解。于是不惜身命求得下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方才显示出大乘之义。
    还如我们讲的“四心”更为明显:
    如果光讲前面的“广大心”、“第一心”,那听法的人就容易堕“有”;
    如果光讲后面的“常心”、“不颠倒心”,就容易堕“空”。
    所以必须把它讲完整,才不至于让众生落空、落有。
    比如我们提到的玄奘版的《心经》,严格来讲就不完全符合“四句 偈”,所以读经的人大都堕“空“了。因此我们建议多读罗什版的。
    这就是“四句偈”的真实用意!
    现在佛经已经翻译成了中文,大家就不要再执着于“四句偈” 了。 只要能把经义完整讲出来,不令众生堕空堕有,那在文字上增一点减 一点都无所谓。
    而对于本经而言,“四句偈”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意义:本经破妄干 净利索,处处尽显真心。虽然我们解经时是按“纵向” 一步步进深的, 但不意味着是绝对的前浅后深。如果我们从横向来看,随便一个“四 句偈”都可以直了成佛!这也就是本经好几次本可以结束了又重新开 始的原因。
    第四、受持、演说此经福大的原因
    为什么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所得的福德都远远不如轻易受持演 说此经所得的福德大?
    因为七宝布施只是“财布施”,演说此经所做的是“法布施。”再 多的财布施都不能令人成就菩提。而演说此经则能让人速生“一念净 信”,直入无为法身!而此无为法身,是万法的根源。一切凡圣,依 正迷悟因果,皆因此建立。一切如来无上菩提之果及一切诸佛世尊皆 由此流出。所以,因为得闻此经生出“一念净信”,得到了无相的法身, 自然也得到了有相的报化二身。
    在《楞伽经》里面佛就说得很清楚:当我们彻底回归法身之后,报、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八课

 化二身顿时具足!而七宝布施,只能成为有相的报化身之因,但永远 无法得至无相的法身。
    等于是一个在枝叶上修,一个在根子上修,所以七宝布施其福远 远无法和宣讲此经相比。前面在【云何降服其心】中我们也做过比喻 了一一七宝布施如同用梦中意识在装饰自己的梦境,而“一念净信” 则是从根子上就完全撼动了整个梦境!
    所以,一切佛法,唯有“一念净信”能与无为法身相应。“一念净 信”乃是最上总持之法,它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而圆顿经典千说万 说都是为了给众生开示这“一念净信”。所以佛言“一切诸佛,及诸 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这里的“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让人理解起 来似乎有些重复,所以要作点说明——
    它实际上是讲了两个东西:
    一是如来无上菩提之果,也就是“法身佛”;
    二是一切诸佛世尊,也就是“报身佛”、“化身佛”。
这在真谛版本里就说得很清楚:“如来无上菩提从此福成。诸佛世尊 从此福生。”
    之所以把它用在“福德较量”上,就是说:
    七宝布施只得福,不得智;
    为人演说得智又得福,双得!
    第五、为什么“佛法非佛法”
    这里的“佛法“就是指此经所讲的成佛的根本之法——金刚般若。
    它所开示的就是我们本有的金刚心,即“一念净信”。到这里离一 切相、法相及非法相。自然亦无“法”之名了。
    从另一个角度讲,一切佛及佛法都是从这里流出来的,那它已经是 “佛母” 了,当然不能再称其为“佛法”。所以,所谓佛法,不过是

一个假名而已。
    为什么又管它叫“佛法”?
    这里天亲大师的解释很有意思:
    因为如此究竟的真相,只有“佛”才能开示得出来,其它任何外道 都没法开示,所以勉强叫“佛法”。一旦开示后你找到了自己的“一 念净信”,它就跟“佛” 一点关系也没有了。所以,讲禅宗者,完全 可以不用一个“佛”字而把第一义给众生开示出来!所以叫“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这才叫真正的“绝相超宗“!
    第六、释迦牟尼佛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么
    所以,“一念净信”、“无念法”已经直示真心,已是“佛母”, 乃是最上第一之法。如果谁说还有一法高于“无念法”者,那必然是 邪法!依本品的圣言量,我们就可以轻易破除那些“显宗不能成佛, 成佛最后一关必须依靠密宗”的歪理邪说。所以,鉴别那些密宗的“大 圆满”、“即身成佛”之类的很简单:就看他们的最高“密法”是不是无念法!以这个标准衡量,密宗的《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和《恒河大手印》就非常不错,都开示出了 “无念法”。可惜《恒河 大手印》被“心中心”的元音老人给讲歪了,他纯粹把它理解成“见地” 了,所以到了 “心法”上,还是死死执着于“结印持咒” 。既然有没有“见 地”最后都是“结印持咒”,所以就给人造成了 “见地”可有可无的印象。
    当然,比这些更加荒唐的是被近代净土宗奉为至理真言的“释迦牟 尼佛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话出自净土宗“九祖”薄益法师的《弥 陀要解》:“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於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法。”既然念一声阿弥陀佛才是最上乘的成佛根本之法, 那自然其它一切大乘法都是多余的方便法了。这就是近代净土宗为何 如此傲慢,为何不遗余力地毁谤其它一切宗派的总根源!

金刚清源  第二十八课

    诚然,《华严经》里也讲“十地菩萨,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 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 。但这只是说在“十地”菩 萨以内都是靠“有念”、“有观”的方法修得的。而如果是纯粹念“阿 弥陀佛”,就只能到八地!八地以上,俱生我执已破,必须要靠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也就是观平等真如方能达至十地。十地菩萨 并未成佛,十地菩萨的成佛根本法,佛说得很清楚,就是“金刚喻定”, 也就是“金刚三昧”、“首楞严三昧”,也就是无念法。
    当然,薄益法师还编造出了进一步的理论根据:
    对于“往生品位高低”问题,《无量寿经》和《观经》说得非常明 确:品位的高低,取决于能否发菩提心、能否读诵大乘、能否明菩提 心!而在他的《弥陀要解》里却妄言“品位高低,全凭持名之深浅。” 这样就直接用“持名”否定了 “发菩提心、读诵大乘、明菩提心。”
    对于两经、乃至所有大乘经最根本重视的“发菩提心”,他也妄解 为“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这等于是用“心法”彻底否定了 “见地”。 这样,不但所有大乘经典,包括他们本宗的净土经典,都被薄益法师 的错误言论给取代了。
    所以,为什么薄益法师如此轻率的论调竟然都会被当今无数学佛人 盲目迷信?
    其主要根源就在于自薄益法师以来的一些净土宗“祖师”长期诽谤 正法,排斥大乘了义经典,导致学佛人天然地就对经典没有了信心, 以至于对“释迦牟尼佛究竟是靠什么成佛的”都感到如此神秘莫测! 当然,净土宗里确实也有正知见人,如薄益法师之后的“十祖”行策 大师,其见解就纯正无邪。
    但凡好好读过大乘了义经的都知道,这个问题在佛经里讲得是再明 确不过了——
    《圆觉经》佛言: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楞严经》文殊菩萨言: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 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
    《大般若经》卷第548里,佛告诸天子:
    “我观此义初得无上正等觉时,宴坐思惟不乐说法,心作是念:'我 所证法微妙甚深,非诸世间卒能信受。'天子当知,我所证法即是般 若波罗蜜多!”
    包括本经第十品也讲得非常明确: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得到授记, 根本原因就是于燃灯佛前领悟了 “无所得”!
    所以,在佛经面前,藩益法师完全就是在睁眼说瞎话。因此,在讲 到“舍识用根”的问题上,净土宗“十祖”行策大师便批判薄益法师是“违 经抗佛”——
    “至于舍识用根、归重圆通之说,则诸佛诚言,谁敢不信!此方教 体,谁敢不遵从?而议之者,皆违经抗佛者也。”一《〈首楞严经•势 至圆通章〉解》
    第七、什么才是真正的“以果地觉为本修因”
    当然,净土宗为“释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也作了狡辩, 说念“阿弥陀佛”是“以果地觉为本修因”。这完全就暴露了他们对 教典的无知——
    一、 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念“果地觉”。有念而念的“念果地觉”就 是前面《华严经》讲的“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就是“观”平 等真如。而不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佛号。
    二、 佛与佛之间的差别,只体现于外在的度生大愿上。如果从内在 的“果地”讲,佛佛平等,乃是平等法身。所以,说只有念“阿弥陀佛”

金刚清源  第二十九课

才是“果地觉”,而念其它佛号就不是“果地觉”,那这就是一种严 重的分别执着!这即是《楞严经》讲的“想阴”第三魔:“口中好言。
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
    三、上面只说了 “所念”对象。问题最大的则是在“能念”的本身。 他们根本无法明白:即使他们讲的“果地觉”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如此也念不成佛!为什么?因为这“能念”的心本身就是“生灭心”。 如《楞严经》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 无有是处。”而持名念佛的“能念”之心,又是《楞严经》中文殊菩萨 明确批判的:“念性元生灭,云何获圆通!”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 “以果地觉为本修因” ?就是要把“念”、“观”放下,直显常住真心! 是以《佛藏经》云:“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无觉无观寂然无想。 名为念佛。何以故。不应以觉观忆念诸佛。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
    所以,“无念”就是最高级的“实相念佛”,这才是真正的“以果 地觉为本修因”!而薄益法师明确说的是念“一声阿弥陀佛”,此乃 是最低级的“持名念佛”,这分明是与佛背道而驰。如此谬解,不但 辜负了释迦牟尼佛,也违背了阿弥陀佛的本愿!如果学佛人对这个问 题不引起高度重视,大乘佛法则永无出头之曰! ! !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二十八课一【在家学佛人如何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结束

2019.5.17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二十九课
无净三昧
    内容提要:
    一、 回顾小乘四果,破涅槃可住
    二、 “无停三昧”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
    三、 “无停三昧”的反面:增上慢
    四、 阿罗汉的两种障
金刚老师:开课!
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二十九课——【无净三昧】
今天我们接着讲第九品。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沮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渲果不? ”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沮名为入流,而无所入,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沮。”“须菩提,于意云何?斯 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 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 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 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 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诊三昧,人中最为 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金刚清源  第二十九课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 阿兰那      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大家先把        经文看三遍
    刚才都把第二十七课复习了么?
    志华:复习了。
    然之:复习了。
    义杰:复习了。
    吴铭:复习了。
    金刚老师:很好!
上一节课讲的是【在家学佛人如何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这在本经里主要是讲福德较量。其本身没有什么意思,重在为前面 的经文作赞叹。也就是第二十三课讲到的“降服其心”、“止于至善”。
所以,从经义的角度上讲,本节课才是对前节课(二十七课)的延 续。如果不先复习前节课,那学习本节课就容易脱节。
[回顾小乘四果破涅槃可住】
前节课的核心在于“一切法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须菩 提在听到“一切法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的时候,心里面 总是还有点盼头,还不认为整个“佛法“都是假的。
    兴许这个“不取”本身就是佛法。
    直到经过佛祖在上一品的开示后,才相信一切佛果不可取,一切佛 法全都是假法不可说。
    这时须菩提就在想:既然这最终极的法都是假的,那何况是我以前 所学所修的声闻四谛之法了!而在我们以前所修的时候,依此而修确 实能够一步步得到了须陀疽、斯陀含、阿那含的果位,乃至证得阿罗汉, 也确实有个“涅槃”可住。
    这些明明都是佛祖传授我们的,可现在为什么佛祖把一切都给否定

掉呢?
    为什么阿罗汉的“涅槃”可证可住,反而无上佛果却不能住了?
    这就叫“名言习气"!
    很多时候,我们突然对高深的道理一下子明白了。但由于以前执着 太深的缘故,仍然会浮现出过去那些与现在所悟不相应的见解。这些 习惯性的见解上的习气,就像杂草一样,如果不把它及时清除掉,它 仍然有可能卷土重来、不断蔓延,把自己重新拉入迷感颠倒!
    大家对这个现象要高度警惕!不要太相信自己的一时领悟! ! !
苏 珊:是的,老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金刚老师:要像须菩提一样,一时领悟后就应趁热打铁,深挖自己过 去的“名言习气”,把它一一揪出来,扔掉!要拿出斩草除根的气魄, 对自己彻底地洗心!把一时领悟到的东西,当作“话头” 一样去反复 对自己熏习,把心中的疑惑拔得干干净净!
    我们继续讲解经文。
    佛祖知须菩提有此疑,为了启发他,故来了一连串地反问——
    须菩提,再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被我们公认得了初果须陀沮的人,他心中还会存有“我得 到了 须陀疽果“的想法么?
    须菩提一回想:以前身为凡夫的我,一直把身心认作“我”,遇到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即执为“我所”。所以那时候想象中的修行,必 然也是“我”要证得各种果,从一果到二果到三果,最终得到四果成 阿罗汉。
     而当我具体修行的时候就完全改变了:
     像如一般声闻所修“名色分别智”时,那时候就可以发现,身心无 非就是由“名法”和“色法”所组成,里面根本没有一个“我”可以 存在!而当我不断地修习,能够在六尘中都不再生出那个“我”来时

金刚清源  第二十九课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此时佛祖就给我印证,说我已破“身见”, 已入圣人之流,得到了须陀疽的圣果。此时既然已无“我见”,也并 没有入到了什么境界里去,那又怎么还会有“我得果”的念头呢!
    于是须菩提禀告佛祖:得了须陀疽果的人心中是没有得果的念头的。
    佛祖依次再就“阿那含果”、“斯陀含果”诘问须菩提,须菩提的 回答亦是如此。为什么呢?
    须陀沮断的是“分别我执”,也叫“见惑”。之上三果,断的是“俱 生我执”,也叫“思惑”。既然初果须陀沮即是“无我见”,那后面的二、 三、四果自然也是一路“无我”,又怎么会有“我得果”的念头!
    须陀渲断了见惑,但思惑未断,如果是在这里命终了,需要七返天 上人间才能了断干净;“见惑”是见解上的迷惑;“思惑”是贪嗔的 欲望烦恼。三界九地共八十一品思惑,斯陀含是断了欲界六品,就称 为二果,如果在这里命终了,天上人间一往来,就能了断干净。
    以上不管是七往来还是一往来,并没有什么真实的可住之地。
    待欲界九品思惑断尽,即称为三果阿那含。
    虽然阿那含名为“不来”,但只是永不来人界受生而已,并没有一 个“不来”的住处。
    所以虽然此间有三果之名,但于我内心而言,实无得果之念。
    尤其是一生即得三果的人,中间更是没有“得果”之念!
    最后佛祖问须菩提:
    得了阿罗汉的人,他会有“我得阿罗汉”的念头么?
    须菩提此时就是阿罗汉境界,但阿罗汉又有何奇特之处呢!
    阿罗汉名曰无生,它不过是从阿那含继续向前,彻底断除了欲界之 上的色、无色两界八地七十二品的思惑而已。
    见思二惑断尽,但见诸法一切皆无,实无诸法。
    我此时受、想二蕴灭尽,一心不生而已,哪还有什么“我得阿罗汉” 的念头!
    想到这里,须菩提猛然一悟:实际上也确实没有一个阿罗汉可住之

地!
    阿罗汉也不会有“我得阿罗汉”的念头。
    阿罗汉是证无我之人,在须陀渲时就已经断除了身见,
    如果阿罗汉还有“我得阿罗汉”的念头,那岂不是跟住于四相的凡 夫一样了么?
    世尊经常在众人面前称赞我得了 “无净三昧”,乃人中最上之人, 又说我是第一阿罗汉。
    虽然承蒙尊口称赞,但我检查自己的内心,自从所谓得须陀疽果起, 一直到现在,并未有“我得某果”之念,乃至“我是第一阿罗汉”之念。
    如果我有此念,世尊即不说我是乐寂静行者。
    正因为我对一切皆无所住,所以世尊才说我是乐寂静行者。
    这里对于经里的“阿兰那“要作点解释:
    也有翻译作“阿兰若”,就是寂静行的意思。
    小乘修行,要远离一切尘缘,需要找山林、旷野之类的地方修行。
    每_个阿罗汉必然是乐寂静行的人。如果真作这样解,那对须菩提 的单独赞叹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实际上,这“阿兰那行”仅只是罗什大师的译本才有。
    而流支、笈多法师的版本写得很明确:就是“无译行” O
    所以【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 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这一 段准确的解释应该M—
    如果我有此念,世尊即不说我是乐无净行者。正因为我对一切皆无 所住,所以世尊才说我是乐无净行者。
    经佛祖这么一连串的提问,须菩提终于明白了:过去修行所要得到 的“涅槃“,它确实是没有一个住处可得!
    那以此类推,如来无上菩提就更无可住之理!
    我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是未经佛祖提点没有觉察到而已。现在

金刚清源  第二十九课

我对“如来无上菩提的佛果有可住”的疑惑彻底解决了!
    [“无译三昧”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
    本品中,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无停三昧”,它是整品经文的核心。
    所以需要把“无净三昧”交代清楚,经文的意思才会更加清晰。
    “无净三昧”,很多人都把它理解成“净论”、“译斗”的意思了。
    解释得最多的就是“住于空理,与他无净之禅定” O
    这些解释完全就是“依文解字”而已。结合到上下文,逻辑上就不 连贯,大有隔靴搔痒之嫌。
    因为几乎所有阿罗汉都是处于“住于空理,与他无净之禅定”,这 样佛祖对须菩提的赞叹就没有了意义,经文就显得是多余!
“无净”,表面上看就是“与人没有净论”之义。
    但为什么会“与人没有净论”?这才是与本经密切相关的问题,才 是“无净三昧”最核心的内涵!那究竟什么才是“无净三昧”呢?
    我们看其它经文——
    《金刚三昧经》佛言:
    “善男子。汝以无生。而证无生行也。”
    心王菩萨言。“不也。何以故。如无生行。性相空寂。无见无闻无 得无失无言无说无知无相无取无舍。云何取证。若取证者。即为译论。 无译无论。乃无生行。”
    核心是最后一句:“若取证者。即为译论。无译无论。乃无生行。”
    这里讲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为什么有净论?原因就是有所“取证”!
    这段经文中佛与心王菩萨的对话,和本品中佛与须菩提的对话是很 相应的!
    再看《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佛言:
    “若无我即无取。若无取即无像。若无译即无论。”
    这段找的源头就更深了:
    “无论”是因为无净, 

    “无净“是因为无取,
    “无取“是因为无我。
    所以,现在“无净三昧”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
    就是“无取无证之三昧”。
    所以,本品经文就是须菩提对“佛果是否有所取证”的疑问,而佛 祖正好让他回顾过去_直皆无所取证,以此来领悟佛果亦无所取证。
    因此,须菩提的“无净三昧“在这里是极其关键的!
    没有他的“无净三昧”,佛祖也就不可能问出这些问题来。
    乃至如果没有他这样一个得“无译三昧”的阿罗汉作当机人,就不
会有这整部的《金刚经》!
    所以,大家要明白:不是任何一个阿罗汉就可以轻易地步入大乘的。
    从小乘到大乘的路上,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包括在小乘的路上,也是会有很多陷阱的!
    与“无净“相反,有所取证的,这在佛法就叫“增上慢“ 。
    当时佛祖开讲《法华经》时立即退席的五千小乘人,佛祖就给他们 一个定性:“诸增上慢者"。
【"无译三昧”的反面:增上慢】
    哪些状态叫增上慢?
    《佛说决定毗尼经》里讲得很细致——
    “若有比丘,
    作是思惟欲断贪欲、嗔恚、愚痴,名增上慢;
    贪欲、嗔恚、愚痴法异诸佛法异,作是思惟名增上慢;
    作是思惟见有所得, 名增上慢;作是思惟见有所证, 名增慢;
    作是思惟见有解脱, 名增上慢;作是思惟见诸法空, 名增慢;
    作是思惟见于无相, 名增上慢;作是思惟见于无作, 是名增上慢;
    作是思惟见有诸行, 名增上慢;作是思惟见有诸法, 名增上慢;
    一切诸法不可思议, 作是思惟不应思议,名增上慢;
    诸法空无何用精进,作是思惟名增上慢。是名声闻住增上慢。”

金刚清源  第二十九课

    大家把这段经文看三遍
    以上诸种状态,总结下来,就是“有取有证”。
    所以,一个得“无净三昧”之人,就是能远离以上种种取证心念的人!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小乘人、阿罗汉都很傲慢?
    就是因为有取有证!
    —旦认为我有所证、有所得,那必然会认为别人无所证、无所得;
    你心存“我断贪嗔痴”的念头,必然对那些没断贪嗔痴的人有看法;
    你认为贪嗔痴与佛性是各不相关的东西,那必然在内心里和自己起 净论。
    阿罗汉仍有“染污性烦恼”,“慢”的习气还很重。
    所以一个“有净”的阿罗汉是极其正常的!
    如此才能显示出得“无净三昧”的阿罗汉的稀有!
  [阿罗汉的两种障】
    对于阿罗汉,有两种障:
    一者是烦恼障,二者是三昧障。
    一般的阿罗汉只断了 “烦恼障”,并未离“三昧障”。
    原因就在于“慢”,在于有所取证。
    他们想要住于“涅槃”,所以他们便被三昧所误,一入三昧便是两 万大劫!
    只有心无取证的人才能远离二种障,此即是“无净三昧”。
    这样的阿罗汉才能自然的过渡到大乘,才能堪当《金刚经》的当机 人!
    所以,修行路上,只要你有所取证,修行便会裹足不前!
    阿罗汉是这样,之前的三果亦是如此。
    如果于阿那含有所取证,那住在三昧就是四万劫,斯陀含是六万劫, 须陀疽是八万劫。
    前面讲的“七返”、“一返”、“不来”都是对无所取证的人说的。                如果在须陀疽以下,就已经不属圣人之流了。如果你有所取证,那

就没有住三昧这种待遇了,基本都是下地狱!
    那些修四禅八定之人,很多人到了四禅之时,就容易认为自己已得 涅槃,于是便自作多情地说:我今已得阿罗汉果,不受后有。
    但是当他们临命终时见到自己竟然还要轮回,便生疑悔,会说“竟 然阿罗汉还要轮回”,然后就会怪罪诸佛诳惑自己。当生起了这样的 想法时,马上就堕到地狱里去!
    是以《楞严经》里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 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 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沮果。斯陀 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 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 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已经修成的真罗汉如果说“自己是阿罗汉”都受三昧障,何况是假 罗汉!
    由此可见,那些妄称自己得“须陀渲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 罗汉果”的人是多么的愚蠢!
    所以,大家通过此品的学习,要树立一个信念:
    我的成佛之路,所修的永远皆是“无译三昧”!
    如此,那你就算是持了《楞严经》的“大妄语戒“。
众学生:感恩老师!您辛苦啦!【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二十九课一【无停三昧】结束!

金刚清源  第三十课

2019.5.24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三十课
明心见性的标准——无所得
内容提要:
一、 “不可取”之后的“不可说”
二、 声闻乘人的“生灭四谛”
三、 须菩提的“无生四谛”
四、 迦叶的"无作四谛"
五、 燃灯佛究竟给释迦佛印证了什么
六、 明心见性的标准
七、 为什么只有惠能可以得到衣钵
金刚老师:开课!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三十课——
【明心见性的标准——无所得】
今天我们接着讲第十品。经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
不?”
“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这一小段在本经里极其关键!本节课就讲这一小段。
上一节课讲了须菩提的“无净三昧”。
大家对“无净三昧”还有印象么?
然之:无取无证。
春华:无取无证之三昧。

加栋:无取无证。
【“不可取”之后的“不可说”】
金刚老师:不错!不错!都学得很好!
    “无译三昧”简言之,就是“无证三昧”。
    无证即是无取。
    在第七品中,佛向须菩提问了两个问题: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如来有所说法耶?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菩提之佛果;
    “所说法“,就是佛法。
    上一节课的“无译三昧”等于是进一步详细讲清了这里的“不可取 (于无上菩提)”。
    那这一节课很明显讲的就是“不可说(于佛法)”。
    通过对过去小乘修行的梳理,尤其是对“无净三昧”的进一步加深 认        识,须菩提对于“无上菩提不可得”、“佛果不可住“已经没有疑惑了。
    但在大众眼前,现在确实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佛“存在的。
    而且这个佛也多次对他们讲:
    他是在遇到燃灯佛得到授记后才成就佛果的。
    须菩提想:虽然佛祖给我开示的“不可取、不可说”我已明了,但 大众难免会有疑惑
    既然佛法不可说,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非要到了燃灯佛那里才得到 授记呢?
    难道是所谓的“密法“,不方便说?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密宗”如此热衷?实际上就是这种心态在作 祟。总认为禅宗的“无念法”像杯白开水一样,太过平常了,应该不 会是最高的法。只有那些神秘的观想、持咒之类的才是最高级的。最高级的应该也是最复杂的。

金刚清源  第三十课

    为了彻底斩断大众对“密法”的执着,于是佛祖又与须菩提唱了一 出双簧——
    佛问:“须菩提,我过去是在燃灯佛那里得到授记的,那我到底从 他那里得到什么法没有? “
    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里,所谓授记,只不过是得到 了印证而已,实在是没有什么法可得到传授的。
    【声闻乘人的“生灭四谛”】
    那究竟燃灯佛给释迦佛印证了什么?
    这就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从“无净三昧“讲起。
    上节课,佛祖从小乘四果一步步询问须菩提于中是否有“得果”之念,
    如此一步步引导,最后点出了 “无净三昧”。这里主要偏重于须菩 提的“用心” O
    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所有阿罗汉干的都是一样的事(灭尽贪痴),      而唯独须菩提的用心却与众不同:大家都有得果之心,他却没有。
    仅仅是因为他的心比其他阿罗汉更纯净,所以才得了 “无净三昧”。
    是这样的么?
同是修小乘,须菩提和其他阿罗汉面对的修行对象“贪嗔痴”是一 样的么?
    答案是否定的。
    须菩提和普通小乘(声闻)之人,对共同所面对的“贪嗔痴”认知 是不同的。声闻乘人对“四谛”的理解是最低级的。他们走的是“苦 集灭道”路线,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他们认为世间轮回的苦痛是实有的,因为知苦才发“出离心”学佛 求出轮回【知苦】。
    了知轮回苦痛的根源集中来于贪嗔痴三毒,故须永断【断集】。
    断尽三毒便能进入寂灭无苦的涅槃,我应欣乐于此【慕灭】。

    为断贪嗔痴,所以便用“四念处” “八正道”之类的“佛法”进行 对治【修道】。
    这里前提是:因为觉得“贪嗔痴”是实有的,所以“佛法”也是实 有的。
    实有的烦恼被实有的佛法灭尽了,自然就也有实有的“涅槃”佛果 可得。
    这就是普通小乘(声闻乘)的修行路线。
    所以,“四谛”也有不同层次,声闻乘人的“四谛”乃是最低的“生 灭四谛”。
    走这条路线的人,你要让他在“得果“的时候不作得果想,那是很 难办到的。除非能够值佛在世,且能受到佛的时常提点。
    他们的修行,终归来说,算是病急乱投医,目的就是为了远离生死 轮回之苦。当他们证得阿罗汉,就住在所谓的“涅槃“境界(三昧障) 里,一住就是两万劫!
    因此佛祖才讲小乘是“焦芽败种”。这里批评的是在这两万劫里和 大乘佛法完全绝缘了。一般人犯了杀盗淫妄,即使堕至地狱,也不过 几千劫罢了。从地狱里出来,比起这些阿罗汉而言,还剩几千至上万 劫的时间。如果能得人身、遇到善知识,那成起佛来还是比他们快! 所以佛才说:“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
[须菩提的“无生四谛”】
    我们再看须菩提。
    大家也知道了,他的另一个名字叫“空生”。
    如《楞严经》所说:“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 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所以他修小乘一开始走的路线就和声闻乘不是一样的,一路都是“无 译三昧”!
    也就是说,他和其他小乘人对“贪嗔痴”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他天

金刚清源  第三十课

生的见地就比这些声闻乘的高出很多。
    其他小乘人认为“贪嗔痴”是实有的,而须菩提则至少认为是虚假的。
就如同梦里,一般小乘人都不知是梦,所以便把梦里的人事物执以 为实,因此才有妄修妄证。
    而须菩提在娘胎里就知道自己是在梦里,所以一开始即是以修幻。
    当他证得阿罗汉时,不过是等于从梦中醒来一样。所以,相对声闻 乘的“生灭四谛”,须菩提这种建立在知一切法本自空寂的基础上的“四 谛”,即是“无生四谛” O
    对于一个真正醒来的人来说,是不会对梦里的“贪嗔痴”被“灭尽” 后感到欣喜的。
    为什么?
    因为“贪嗔痴”本身就是梦里的颠倒错觉。
    就像一个人在梦里梦见自己的孩子死了,在梦里伤心得死去活来。
突然一下子醒来了,发现刚才的一切全是梦。那他会为孩子没死感到 高兴么?
春华:不会!
金刚老师:很好!平时要多做这样的如梦观!
【迦叶的“无作四谛”】
    不只须菩提是这样,我们的禅宗初祖迦叶尊者也是这样的。
    他是在皈依佛祖的第八天就证得了阿罗汉。他们都属于“利根”阿 罗汉。
    同样,他也是获得“无净三昧”的人。在《思益经》里,迦叶尊者 和网明菩萨的对答就把这个问题阐述得十分清楚——
网明问迦叶:你现在还有贪嗔痴么?
迦叶回答:没有。
    网明问:那是因为你灭尽了贪嗔痴的缘故么?
    迦叶回答:不是因为灭尽了才没有,是本来就没有。
  

    网明问:既然这样,那你没证得阿罗汉之前、乃至现在无量凡夫们 的“贪嗔痴“你该如何对它定性?
    迦叶回答:这些乃是凡夫从颠倒起妄想分别生贪嗔痴罢了!不过是 凡夫误以为有而已。在圣人看来,众生本自如如,本无贪嗔痴。一切 法从本已来离贪嗔痴相,根本没什么实在的贪嗔痴能恼害众生,不过 是众生眼睛看花了自寻烦恼而已。
    这样的见地是属于什么层面?
    就是我们最先讲到的“如如“!
    一切众生时时皆是如如之相。
    所谓“无明“乃是不认如如而妄生的颠倒。所以“无明“本无实体。
    一切烦恼依“无明”而立,“无明”无实体,自然一切烦恼亦无实体;
    “生死”依“无明”而立,“无明”无实体,自然一切“生死”无 实体;因为有     “生死”才相对分别出“涅槃”,所以“涅槃”亦是只 有名字而无实体。
    如前面引用的祖师偈: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
    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既然“无明”、“贪嗔痴”,乃至“生死”、“涅槃”本身是颠倒 妄见,本来就没有。也就是说“一切心”本来就没,所以这段偈子的 后两句就可以修正为肯定句——
    本无一切心,
    何来一切法!
    你本来就是佛,你再起心要修行成佛,此即是妄行;
    众生本自如如,你还要发心度众生成佛,此即妄上加妄。
    所以,
    小乘的“勤修戒定慧,灭尽贪嗔痴”是妄行;
    大乘的“六度“也是妄行。
    这种建立在“如如”见地上的“四谛”,就称为“无作四谛”。“无

金刚清源  第三十课

作”,即是无造作。因为一切众生本自如如,所以一切修行皆是妄自修行。 所谓“有照”、“有觉”、“有观”、“有念”全是妄自修行,全是造作。
    [燃灯佛究竟给释迦佛印证了什么】
    大乘“六度” 一般分两类:
    一类是执着于有佛可成、有众生可度的,这一类我们一般把它划归 为“菩萨乘” O
    这一类人所行的六度,因为不能离相,所以基本算不上是“修行”, 只能算是“修福”而已。
    一类是知道众生本空,佛性本自清净,但认为自己的贪嗔痴慢疑烦 恼是实有的,为度种种烦恼而修种种行。
    这一类就是标准意义上的“六度”。
    这在《大乘起信论》的“解成就发心“里就讲得非常详细——
    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布施)
    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蜜;(持戒)
    以知法性无苦,离嗔恼故,随顺修行孱提波罗蜜;(忍辱)
    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黎耶波罗蜜;(精进)      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禅定)
    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般若)
    很明显,这里的六度就是为了对治六种烦恼:悭贪、五欲、嗔恼、 懈怠、散乱、无明。它的前提条件就是这些烦恼是实有的。
    我们已明白了:不同的见地,就对应不同的心法。
    当在明了 “悭贪、五欲、嗔恼、懈怠、散乱、无明”本不实有的见 地上,那此时前面的“六度”就不再适用了。那这时的“六度”应该 变化成为什么呢?
   《思益经》是这样讲的:
    若菩萨舍一切烦恼,名为檀波罗蜜。(布施) 

    于诸法无所起,名为尸波罗蜜。
    于诸法无所伤,名为屣提波罗蜜。
    于诸法离相,名为毗梨耶波罗蜜。
    于诸法无所住,名为禅波罗蜜。
    于诸法无戏论,名为般若波罗蜜。
    这里大家要注意:
    此时的“六度”已经不再是度烦恼了。只是在“布施”上总结性地 概括为“舍_切烦恼“为布施波罗蜜。前面的“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 随顺修行檀波罗蜜;”这说明具体的“布施波罗蜜”还是有的,为度 悭贪还是应该去做一做的。
    而这里的“若菩萨舍一切烦恼,名为檀波罗蜜。”则是把具体的“布 施波罗蜜“都给否定了。
既然“舍一切烦恼”即是“布施波罗蜜”。那“布施波罗蜜”本身 不过是空有其名罢了。
如何舍一切烦恼?
    后面的五度不过是具体的方法罗列罢了。所以只是“无起”、“无 伤”、“离相”、“无住”、“无戏论”而已。
    这几个“无”才是核心。至于给它挂上什么“波罗蜜”的名已经微 不足道了。
    总的来说,就是“于第一义而不动摇”而已。也就是我们一直讲的 “保持一念净信“ 。这即是我们讲到的“知行合一“中最高层次——“知 即是行” 。
    所以,“六度万行”到此也只剩一个假名而已。这也就是《楞严经》 经题中“了义菩萨万行”的意思。
    在《思益经》,网明菩萨又问思益菩萨: 菩萨如是行六波罗蜜,

金刚清源  第三十课

于何处行? ”
    思益言:“无处行也。所以者何?凡有所行皆是不行。若行即是不 行,若不行即是行。以是故,当知无所行是菩提。”
    前面提了一个问题:那究竟燃灯佛给释迦佛印证了什么?
    印证的就是这句话:“无所行是菩提”!
    所以,思益菩萨也问佛祖:“世尊,菩萨以何行,诸佛授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记? ”
    佛言:
       “若菩萨不行生法、不行灭法,不行善、不行不善,不行世间、不 行出世间,不行有罪法、不行无罪法,不行有漏法、不行无漏法,不 行有为法、不行无为法,不行修道、不行除断,不行生死、不行涅槃, 不行见法、不行闻法、不行觉法、不行知法,不行施、不行舍,不行 戒、不行覆,不行忍、不行善,不行发、不行精进,不行禅、不行三昧, 不行慧,不行行,不行知,不行得。
    若菩萨如是行者,诸佛则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所以者何?
    诸所有行皆有所是,无所是是菩提;
    诸所有行皆是分别,无分别是菩提;
    诸所有行皆是起作,无起作是菩提;
    诸所有行皆是戏论,无戏论是菩提。
    是故当知,若菩萨过诸所行则得授记。”
    所以,一切行皆是非行。原因就在于“有所是”、“有分别”、“有 起作”、“有戏论”。当明了 “无所行是菩提”即是“菩萨过诸所行”, 如此便得佛授记。
    既然“无所行是菩提”,那释迦佛于燃灯佛前自然亦是“于法实无 所得“ 。

    [明心见性的标准】
    佛祖在《思益经》里讲述了他为什么过去历劫折腾都没有得到授记 的 经历——
    “我念过去有劫名善见,我于此劫供养七十二那由他佛,是诸如来 不见授记;
     又过是劫,劫名善化,我于此劫供养二十二亿诸佛,是诸如来亦不 见授记;
    又过是劫,劫名梵叹,我于此劫供养万八千佛,是诸如来亦不见授记;
    又过是劫,劫名无咎,我于此劫供养三万二千佛,是诸如来亦不见 授记;
    又过是劫,劫名庄严,我于此劫供养四百四十万佛,我皆以一切供 养之具而供养之,是诸如来亦不见授记。”
    为什么历劫供养无数的佛皆不得授记?
    根源就在于“有所行”。
    直至最后见到燃灯佛,才得到了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 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
    为什么?
    这时他明白了 “无所行是菩提”——“我尔时出过一切诸行,具足 六波罗蜜。”
    所以,能不能得佛授记,不在于你做了什么,或者达到了什么境界、 地次,而在于你什么时候明白了 “无所行是菩提”。
   
 是以黄案禅师言:
    “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 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地才得 无心者。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 枉受辛苦耳。”(《黄槃断际禅师宛陵录》)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一课

    禅师最后总结——
    “菩提无所得。尔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所以,什么是明心见性的标准?
    禅师这段话就是!
   [为什么只有惠能可以得到衣钵】
    到这里我们再来看当初惠能大师与神秀大师的那两首偈就一目了
    神秀大师的偈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指的是修行一定要依靠我们的观智;
      “心如明镜台”,是说我们的真心久被染污。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说修行核心是要用观智时时看住 妄念,不能让它染污我们的心。
    很明显,他的见地是:认为真心虽然本具但已经被染污,所以必须 要作一番“擦拭”的工作才能令其显现。此即是因地上“有所行”, 说明他并没领悟到“无所得” O
    惠能大师的偈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很明显:这就是“无所行即是菩提”,这就是“无所得,!
    能领悟“无所得,,燃灯佛都可以给释迦佛授记,弘忍大师又何以 不能给惠能大师传衣钵!
众学生:感恩老师!您辛苦啦!【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三十课一【明心见性的标准——无所得】结束!

2019.6.1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三十一课
惠能大师“言下大悟”,究竟悟了什么?
内容提要:
一、 课程梳理,破完“正报”破“依报”
二、 如何破除对“庄严净土”的执着
三、 “成佛”、“庄严净土”的根本心法:应无所住
四、 学禅之人如何看待“楞严咒”
五、 惠能大师缘何“言下大悟"
六、 身土皆空,心境双绝
金刚老师:开课!
众学生:老师好!
金刚老师:大家节曰好!
吴 铭:哈哈哈,老师眼里,我们今天过节!
维 彬:老师好!大家节日快乐!各位小朋友:认真听课哟!
义杰:我们节日很快乐【玫瑰】【玫瑰】【玫瑰】
金刚老师:儿童节,我们要把它当作自己的节曰,提醒我们不忘回归 赤子之心!
今天就给大家讲解具体的训练赤子之心的方法!
今晚开讲《金刚清源》第三十一课——
【惠能大师"言下大悟”,究竟悟了什么?】
下面先看经文——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一课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 “不也,世尊。何以故? 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课程梳理,破完“正报”破“依报”】
    上一节课讲了 “无所得”,我们给它的定性是:能悟“无所行是菩 提”,就已经达到了 “明心见性的标准” 。
    实际上《心经》里面也是这样讲的——
    “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
    所以,只要能领悟“无所得”,即能放下一切对佛、法的执着,然 后真心就自然现前。此所谓憨山大师所说“始觉有功,本觉乃显。” 但能守此真心一路下去,便可直了成佛!
    前面在讲【妄想无性】的时候我们交代了:
    我们要想让妄想自动停歇下来,需要做三个层面的工作:
    主要是破除“境”、“法”、“心”三个层面所可能存在的一切疑。
    其中“心”是根本,“境”、“法”是它所缘的对象。
    本经前半部分,主要是从“心”所缘的对象进行破疑。
    前面几品中,很明显最主要是破对“法”的执着,到了 “无所得”, 对“法”的破除已经非常彻底了。另外在第五品中还破了部分对“境” 的执着。“境”有人、事、物三类:
    其中,“人"包括佛与众生,这个在前面也破过了; “事”包括修 慧修福,这个在前面也破过了。
    也就是说,对于“心”所缘的对象中,仅剩下“物”的问题还没有 专门去解决它。这个“物”主要就是指我们的“依报”,也就是我们 所依存的世界。而前面通过层层破疑,到“无所得”,实质上是解决 了我们的“正报”问题,也就是“心” 。如果只偏向于对“心”的领悟,

等于是得了 “体”而未能识其“用” 。只能知“空如来藏“而不能知“不 空如来藏“,故在佛法术语上叫“但空“。相应的修法,就是《圆觉经》 第七品的“三观”里的第一观“奢摩它”。
    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就是说正报(心)是依报(世界)的根 本,只要能在正报(心)上做功夫,常觉不住,依报(世界)的问题 也自然解决。
    所以,从具体的“修心”上讲,能悟“无所得”,成佛已经有余了。 因此《圆觉经》中的“奢摩他”这一法最终也可以让人成佛。
    但如果从“见地”上来看,如果不把依报(世界)与正报(心)的 关系讲清楚,那一般的学佛人还是很容易产生疑惑,“一念净信”也 还是很难坚持下去。所以,佛祖还需要对“世界”的问题对须菩提进 行一次最后的破疑。
    为什么叫“最后”?
    因为按照正常的佛经规矩,在讲完这一品后正文已经结束,后面的 第十一品、十二品都是结尾性的“功德比较”、“请结经名” 了。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的《金刚经》在第十三品就该结束了。
第十三品之后的经文,都是在须菩提“涕泪悲泣”之后佛祖临时加 的课。
    所以,这一课在本经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注意。
   【如何破除对“庄严净土”的执着】
    关于对依报(世界)的疑惑,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你要告诉他眼 前这个世界是假的,应当舍离,那他会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最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不是在此世界,而是在他们将来成佛后 或舍报后所安住的佛国净土。正所谓“福慧双修”,既然小乘的偏空 涅槃已被否定,那大乘的涅槃必然是“不空”的。正像很多回向偈所 说的“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这似乎成了_个菩萨天然的使命。 尤其是净土宗,他们更是所修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来开展的,庄 严净土就是他们最深的执着。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一课

    怎样破掉他们的执着呢?
    其实只需要顺着前面的“无所得”再延伸一下就可以了——
    佛祖让须菩提领悟“无所得”,是从“烦恼本来没有”的角度切入 的。而从这个角度来解决“庄严净土”的问题也是最简单直接的,一 刀就见血!
    菩萨为什么要庄严“净土”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把“染心”执 以为实。
    他们认为“无明”、“贪嗔痴慢疑邪”这些是实际存在的“染心”, 因为要把“染心”转净,自然需要有相应的“净土”。现在既然明白了 “染 心”本来没有,乃是“从颠倒起妄想分别”的妄见,那菩萨一直追求的“庄 严净土”也自然是一种妄求罢了!所以,佛祖便提出了问题来考一考 须菩提——
    须菩提,你怎么看,既然成佛无所得,那菩萨还需要去做那些“庄 严净土”的事么?
    须菩提回答说:那就不需要了,世尊。
    为什么呢?
    根据刚才我对世尊开示的领悟,既然贪嗔痴本来就没有,那自然就      不需要再去“庄严净土” 了。
    怎样才能真正领会世尊所说的“庄严净土”?
    既然成佛也是“无所得”,那“净土”亦是“无所得”,只要把心 中的“染净”对待放下,特别是对“净”的执着放下,这就是在真正的“庄 严净土”!
    注意这里的“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这里提到的主 要是“庄严”,这是个动词。所以“非庄严”就是不用庄严的意思——
    不用庄严即是最好的庄严!
    须菩提的这个领悟就与上节课《思益经》里“无起作是菩提、无分 别是菩提”完全相应——
    佛祖已经对“无所行即是菩提”进行了具体的开示:“凡所有行皆 是不行”,这当然也包括了 “庄严净土”之行。

    倘有所行皆是障道因缘。
    如《佛说净业障经》中佛对文殊菩萨所言:
    “夫障碍者。贪欲是障碍。嗔恚是障碍。愚痴是障碍。布施是障碍。 持戒是障碍。忍辱是障碍。精进是障碍。禅定是障碍。智慧是障碍。 佛想是障碍。法想是障碍。僧想是障碍。空想是障碍。无相想是障碍。 无作想是障碍。无行想是障碍。不生想是障碍。”
    所以,起心“庄严净土“恰恰是在障碍庄严净土!
    而为什么会“有起作”?
    其根本就在于“有分别”!
    所以佛言:
    “取要言之。若于诸法有缚有解。当知如是皆是障碍。”
    有缚,即是认为有烦恼,即是有染;
    有解,即是认为有菩提,即是有净。
    法身并非无相,佛祖已经说过“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所以 “清净佛土”乃法身本具之相。正是因为我们“有分别”、“有起作” 才妄现出了所谓的“秽土”。当“分别”、“起作”很重的时候,因 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的缘故才有了 “庄严净土“的修行。
    既然现在真正明了 “分别”才是诸妄之本,所以只需要放下“分别” 就能从根本上恢复我们的清净真心,随其心净,清净佛土自然显现! 故《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云:“我等住于无念法中,得如是金色身, 三十二相,大光明,不可思议智慧,诸佛无上三昧,无上智意,尽诸功德。"
    [“成佛”、“庄严净土”的根本心法:应无所住】
    既然贪嗔痴的烦恼也不用去管,六度的清净行也不用起,那这个“清 净心”该如何生出来呢?
    所以,如何于具体的一切时处“生清净心”,就成了本经最核心的 问题!
    佛祖听了须菩提的回答非常满意。于是就接着须菩提的话庄严宣告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一课

了本经中最根本的“成佛”、“庄严净土”的具体心法(当然,这也 是对“无住“的具体细化)——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段话简要的意思就是:
    当下怎么生清净心?当下你的心就是佛心!
    既然你已经明了菩萨并不需要“庄严净土” ,所以也就不需要去刻 意“生”出一个“清净心”来。只需要在六根接触六尘之时不随六尘 跑就行了。
    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
    不管你住与不住,都是在生心,都是真心的作用。
    而你要恢复清净真心、从“如去”变成“如来”,就只需要把心时 时切换到“无所住”状态就行了。
    此即是三祖僧璨大师所言的: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因为涉及到了具体的心法,必须讲述得简单明了才具有可操作性, 所以这里需要对“不住的对象”和“能住的心”作一下具体的解释:
    一、“不住的对象”。
    在经里,“不住的对象”讲的主要有两层:
“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前面不住的就是六尘,后面不住的就是六尘之外的佛法。总的来讲 就是第二十六课里的不住“四相”、“法相”、“非法相” 。
其中,
“法相“、“非法相“主要是从“见地”上概念性地就化解掉了; “四相”对应于“六尘”。
所以,真正在曰常中时时需要解决的“心法”就是“不住色声香味 触法六尘生心”。

    而具体的“色声香味触法“该如何定性才是关键的问题。
    现在绝大多数的人所理解的“六尘”,都只与六根相对应的“六尘”,即:
    色(美丑)、
    声(亲疏)、
    香(香臭)、
    味(甜苦)、
    触(违顺)、
    法(善恶无记)。
    如果你只是在这个层面“不住”,那用的还是“见”,乃是六根的 见闻觉知,还不是真心。
   实际上就是“离染住净“,仍处于染净对待之中。
   那么不住哪个层面的六尘才是真心所显现之时?
   需要更深一层,即:
   色对应的是明、暗;
   声对应的是动、静;
   香对应的是通、塞;
   味对应的是恬、变;
   触对应的是离、合;
   法对应的是生、灭。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一课

金刚老师:这个是我在《无为之道》里整理的“修身程序表”,大家 下来反复去体会一下。
    当你不住这一层的时候,才是“真心”不住,前面的只是“六根” 不住。
    所以《思益经》里佛开示得就比较全面——
    “我得如是满足萨婆若,于眼无所著,于色、耳声、鼻香、舌味、 身触、意法无所著,是故如来名为无碍知见萨婆若。”
    落实下来,就是于六尘、六根皆不住。
    所以我们之前经常提醒大家“观暗”,其目的就是借“暗”来反显真心, 本质就是“不住于明、暗”。如果只于色中的“美丑”、“大小”、“高下”, 是不能直接反显出真心的。当于“明暗”不住的时候,就是真心的作用, 所谓“自然知”,不用起念而知。所以“观暗”最准确地描述就是“知 暗” O
    二、“能住的心” 。
    什么是“住” ?
    这个神会大师在《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里讲得最贴 切。
    “住”的表现就是:
    一者粗妄:“今既来此间,贪爱财色、男女等,及念园林、屋宅, 此是粗妄,应无此心。"
    二者细妄:“闻说菩提,起心取菩提;闻说涅槃,起心取涅槃;闻 说空,起心取空;闻说净,起心取净;闻说定,起心取定,此皆是妄心, 亦是法缚,亦是法见。若作此用心,不得解脱,非本自寂静心。”
    所以,所谓“住六尘”,就是于六尘起妄想。
“不住六尘”,简言之:就是不随六尘跑。
    心随六尘跑,就叫“出流”;
    不随六尘跑,就叫“入流” 。
    前面我们知道:小乘初果须陀疽名为“入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实际上所行的功夫就和这里的“不住”差不多。两者最根本的差别在 于见地:
    小乘修不住六尘的时候,完全没有真心的概念;而禅宗不住的时候, 当下即识别清楚此是真心现前。
    所以,当不起妄想时,并非心如死灰,而是真心自然知。
    是以,禅宗之外的一切宗派,问题都出在用力过猛。
    
    有很多人都会问:在静的时候我们修“一念净信”比较容易,那动 的时
候,即工作、生活的时候又该如何修?
    这个还是神会大师解答得最具体——
    “眼见色,善分别一切色,不随分别起,
    尘三昧足。
    耳闻声,善分别一切声,不随分别起,
    尘三昧足。
    鼻闻香,善分别一切香,不随分别起,
    尘三昧足。
    舌尝味,善分别一切味,不随分别起,
    尘三昧足。
    所以,“不住”,就是“知”的异名。即是我们说的“一念净信”。
    身觉种种触,善能分别触,不随分别起,触中得自在,触中得解脱 触      尘三昧足。
    意分别一切法,不随分别起,法中得自在,法中得解脱法尘三昧足。
    如是诸根善分别,是本慧;不随分别起,是本定。”
       ——《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
    所以,当我们在六尘中修“不住”的时候,就叫如幻三摩钵地。
    如果是在领悟无所得之后,于六根门头“善分别_切法,不随分别 起”, 这叫就“如幻金刚三昧”。
    所以,怎样准确定性“耳根法门“ ?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一课

    当我们从耳根门头“善分别一切法,不随分别起”时,这就叫“耳 根圆通”,也叫“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
    耳根如是,眼、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学禅之人如何看待“楞严咒”】
    XX法师为什么总是强调要念“楞严咒”,就在于他没能领悟到真 正的无念法、金刚三昧。所以只能死死执着于从耳根一门入闻性。既 然执着于耳根一门,那不用耳根时,在用到眼、鼻、舌、身、意根时 就认为不是修行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就把“魔”看得很重要。
    当我们明白了六根无时无处不在修行金刚三昧时,就没有了 “魔” 入侵的机会。
    当然,从前面讲的最根本的“无分别”来讲,万法本如如,你有“佛 见”、“魔见”,这本身就是分别心在作祟。
    如《金刚坛经》文殊菩萨言:
     “有诸菩萨摩诃萨住是甚深不二法门,能以一切诸魔境界,而作道 场;能以一切尘劳恶法,为菩提种。而于其中无所分别,具足成就无 碍辩才,于诸法门演说无滞。”
    “不住六尘”本质就是为了放下分别。放下分别,即是真心现前之时。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牢牢抓住“无分别”的核心!无念法的根 本即是“无分别。能行“无分别”即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如《大般若经》 佛言:“是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是无上咒。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是 明咒中学,自不恼身,亦不恼他,亦不两恼。”
    当然,我们也不排斥念咒,只是强调一定要摆正“心”比“咒”大 的根本关系。如果一天到晚都能随时保持无念,那自然不用管任何咒语。 但如果妄想烦恼还很重,有些时候提不起无念,这个时候换作念咒也 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平常也推荐大家念“般若心经咒”。为什么一 直没推荐“楞严咒”?主要是咒文太长了,有2620字,相当于半部《金刚经》了!这体现不出咒语“简短”、“反复深入持诵”的独特优势。

 旦绝大篇幅讲的都是皈依护法鬼神,强调的是得鬼神护持,清除魔障。 这与我们的“需求”也不大相应。
    后来看长水、交光两大师解的《楞严经》才知道,对于悟后起修 的人而言,佛祖强调的也是只念最后那五句非常简单的“楞严咒心”: “唵。阿那隶。毗舍提。髀啰跋阁啰陀喇。槃陀槃陀你。跋阍啰•谤 尼泮。虎信•都噱瓮泮。莎婆诃。”而且它的作用也是很特别的,如 佛言:
    “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 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 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设着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 同清净。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 功德。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 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很显然,“楞严咒心“对于_个在家学佛人,那决定是个“重大利 好“!因为“持戒”问题一直是在家学佛人的短板。对于“杀盗淫”, 我们是要无条件去坚持做到的。但对于“不饮酒、食啖五辛“的问题, 也就是常说的“吃素”问题,相比就有些困难。
    大乘学佛四大程序:信一解一行一证
    在“信-解”阶段,我们不作过多要求,更强调学佛是要学佛的大 智慧,不要因为“吃素”的问题影响了这个核心目标。
    但在重心转移到了 “行”的阶段,就应该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因 为这些不把它做好,就会大大地影响打坐、修定的效果!
    特别是到了 "证"的阶段,那是要完全清净的。
    所以,如果我们在“行“的阶段还做不到持戒清净,这时就可以暂 时借用“楞严咒心“来帮我们达到等同于持戒的效果。以此解决我们的 后顾之忧,让我们更加安心地把“无念法”进行到底!不至于像薄益 法师那样,终身在“戒律”的阴影下修行,越学越没有信心,三十五 岁舍比丘戒为沙弥戒,四十六岁又从沙弥戒退为“但三皈依戒人“ 。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一课

【惠能大师缘何“言下大悟”】
    惠能大师听到五祖给他开示到这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后明白 了庄严净土也丝毫不用外求,只需要如此简单的用心即可搞定之时, 立即对“自性”发出了无限感慨!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其中,第一句“何其自性本自清净”这主要是他以前自悟的,体现 在前面讲的“本来无一物”开悟偈中,这里主要针对的是对真心的“体” 的感悟。
    第二、三、四句的“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 这里主要讲的是真心的“相”大。如《大乘起信论》云:“二者相大一 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最后一句的“能生万法”主要讲的真心的“用”大。如《大乘起信论》 云:“三者用大一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诸佛本所乘故、 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所以,悟到这里,本身就是正常经文的结尾之时。惠能大师就彻底 开悟了!真正属于“迷时师度”的部分对他而言就结束了。剩下就是“悟 了自度” 了。然后就可以向着“如来清净法身”的目标大步迈进了!
    【身土皆空,心境双绝】
    由于惠能大师是以凡夫身得法,所以在上面就“言下大悟” 了。但 须菩提是阿罗汉,地位越高,疑惑就更多,因此他还有那么一丝疑惑:
    有“土”才能安“身”。既然净土非净土,那我们菩萨修成正果之 后的万德庄严的报身佛又该住在哪里呢?
    须菩提这里明显是因为心中多了 “报身佛”的概念,所以才导致了 “土”空而“身”不空的疑惑。佛祖为了破掉他这最后对“身”的疑惑,

 于是最后考问须菩一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所谓如“须弥山王” 一样的身,就是指佛自受用的“报身佛”。
    佛问须菩提:这样的报身算不算大?
    须菩提一听,马上就警觉了:前面不是刚问了 “福德宁为多不” 么,怎么佛祖在进行了那么关键的开示之后又向我提这样简单的问题? 哦!原来是佛祖在破我对“报身佛“的执着!
    既然佛祖前面已经作过开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净土” 是相,报身又何尝不是相! “净土”虚妄,报身自然也是虚妄。一切 相皆是自性所显之相,“净土”由性显,“报身”亦由性显,所以“报 身”不需要依“净土”而住。
    佛祖又言“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性必由相显,“法身”必 然显现于报身之中。所以见相即是见性、见“报身”即是见“法身”。 法身非身,真土无形。所以,不论是清净佛土还是如须弥山王一样的 报身当体即空。
    所以,何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应该连净土、报身统统不住!        “身”、“土”皆空,如此则彻底无“所住”。
    “所住”既绝,“能住”之心又从何立?
    至此方能心境双绝,始是般若终极法则。佛祖开示到如此,般若之 理已到极致,言语已显苍白,所以后面只有用较量福德来反衬此法的 功德了。
《金刚清源》第三十一课一【惠能大师"言下大悟”,究竟悟了什么?】 结束!

金刚清源 第三十二课

2019.6.8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三十二课
最初的结束
本节课讲解的主要内容有:
一、 牢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三个要点
二、 总结“境”、“法”、“心”的层层破疑
三、 此经功德究竟如何?(第二次较量福德)
四、 结请经名,依教奉行
五、 佛祖做最后的破疑
六、 净秽无二,法化合一
七、 从“七宝”布施到“身命”布施
金刚老师:开课!
    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三十二课——[最初的结束]
上节课讲到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惠能祖师即是从中开 悟的。同时也交代过,按正常标准,本经的正文到此也就该结束了。 但实际上没有结束,所以本节课起名为《最初的结束》。也是很巧合,
《金刚经》被划为32分,今天也刚好是第三十二课。
    既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本经结束前佛祖交代的心法,这说明 它是本经最核心的心法,所以需要将它尽可能地阐述清楚,以便让大 家下来能真正把它落实到当下。

    [牢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三个要点】
    对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家需要牢记以下三点:
    一、对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家要注意别被“而“字所误 导,以为是在“无所住“之外还要另生_个心。当我们“无所住“时,
“一念净信“即立马现前!这即是“而生其心“!
    此“一念净信“乃是一个名字,它的体是“知“ 。
    我们的自性本体有自然智,当我们“无所住”之时,并不是一无所 有,那  个能知“无所住“的“自然智“当下现前!
    所以,前面就讲过“无所住”即是“知”的异名。
    禅宗的修行核心就是要把此“知”进行到底!
    
    二、 “无所住“的具体落实就是“不随六尘跑“ 。
    在日常生活中,障碍我们“无所住”最大的妄想就是“憎爱“二心。
心中有了 “憎爱“,"一念净信”便难以现前。如僧怪大师所说: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所以,我们下来更多的时候需要努力去做的就是于一切人、事、物 中去觉破我们的“憎爱”二心。这即是我反复强调的《圆觉经》所讲的:
    “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
    三、 一切“憎爱“中,最难觉察的就是对“法”的憎爱。
    所以大家对“无所住“理解要彻底:
    “无所住“包括不住“六尘“和不住“法相“(以及“非法相“)。
    通俗地讲,就是对于“应无所住”本身亦应不住。
    对于“法”的无所住,开示得最为透彻的是《圆觉经》第九品。
    所以我一般建议,坚持读诵《圆觉经》的,最后一定要把第九品背 下来!当然,第二十二课的【云何修行?云何训练常心?】这是基础 中的基础,这都是核心的“修心”功夫,大家下来要结合着修习。

金刚清源 第三十二课

    【总结“境”、“法”、“心”的层层破疑】
    在第十六课的【应如是降服其心(2 )祖师西来意:妄想无性】就 总结过:本经后面的内容主要都是“境”、“法”、“心”三个层面 的层层破疑。
   课程进行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对此进行一个小结,看看佛祖是怎么 破的——
    一、 最初须菩提疑惑于“众生难度”,佛在第三品里就告诉他众生 本空。
    二、 既然“众生本空”,那菩萨六度该怎么修?
佛就给他开示训练“常心”的方法,即“无住布施”。
    三、 然后须菩提对“无住布施”能不能得福产生怀疑:若不能得福, 又如何成佛?佛便告诉他“无住布施”福德最大,让他把“无住布施” 当作自己的至善。
    四、 须菩提继续产生疑惑:“无住布施”乃是“无因”,“无因” 又怎么会得“佛果” ?
    佛告诉他,法身非相,佛乃无为法身,所以“无住”正是“无为法身” 的正因!又恐须菩提闻说“所有相虚妄”,又要去破妄,故佛开示“诸 相非相即见如来”,令其“即生灭而证真如”,当下即可起修。
    五、 须菩提觉得“无因”得“无为果”甚深微妙、“即生灭而证真 如”甚不可思议。故生悲心:不知末世众生如何信入?
佛告诉他:众生本来是佛,过去持戒修福者即能信入。现在能遇此 经者,修福最速!此经就是为末劫众生所说。
    六、 须菩提怀疑:过去未修福者,现在修福还来得及么?
佛便告诉他,因为“一念净信,乃是当世积福最速之法。它就像核 武器,威力无比,一念即能顿超诸有,扫荡一切“四相”、“法相”、
“非法相”!
    七、 须菩提又疑:本为修得佛果而求佛法,到头来为什么却要扫荡 一切法、非法?

    佛祖告之:“佛果”与“佛法”两者皆是虚妄,因为一切凡圣皆以 无为法身而所显现。
    八、 法因心设,“佛法”虚妄乃因“烦恼”不实,既然“烦恼”不 实则成佛即是无所得。
    九、 既然“烦恼”不实则染污非有,染污非有则不必庄严净土。放 下“庄严净土”则心真清净,心净则土自净。
    十、心净则土自净,说明一切自性具足,故成佛不必外求,“无所 住“即可。
    十一、须菩提最后生疑:净土既非净土,报身又依何而住?佛示之: 法身非身,真土无形。身土如影,故身不必依土而住。性必由相显, 身土当体即空。
    以上乃是本经从开始一直以来的脉络。
   在“境”的“人”里,佛祖从“众生”、“化身佛”、“报身佛” 一路破到底;
    在“境”的“物”里,佛祖直接破掉了最终极的“净土” ;
    在“法”上,佛彻底破掉了一切“相”、“法相”、“非法相”, 直到成佛无所得。
    这就像_把机关枪一样,把“境”、“法”扫得干干净净、一丝不挂!
    如憨山大师所说:
    到此即是“身土皆空、心境双绝,始是般若极则,以显法身无住之 理。”
《楞严经》所谓“狂心难歇,歇即菩提。”如此,妄想才能真正愿 意歇息下来,才能真正达到“妄想无性“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如神会大师言:
    “修学般若波罗蜜者,能摄一切法;
    行般若波罗蜜者,是一切行之本。
    般若波罗蜜亦号一切诸佛秘密,亦号为总持法。亦如《心经》言: 是大明咒,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金刚清源 第三十二课

故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是以惠能大师说: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 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 具说。”
    【此经功德究竟如何?(第二次较量福德)】
    那此经功德究竟如何?
    我们看经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 河沙,宁为多不? ”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 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 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 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 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若尊重弟子。”
    这里是第二次较量福德。第_次是在讲到“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 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后开始作了较量,用的是“一个三千大干世 界七宝布施”来作参照物。
    这次直接正式开示了具体的心法,所以参照物就一下子飞跃到了 “一 恒河沙数的平方”倍的三千大干世界作参照物!从这里大家要体会佛 说法的善巧:
    给众生开示到哪个层面就在哪个层面来打比方,这样才能让人循序 渐进地自然领悟。相反,如果在第一次就把功德讲到最大,那带给人

更多的则是满脑子疑惑!
    
    再看第二段,讲的是宣说此经之人的殊胜。
    随处演说《金刚经》“四句偈”,随其所在之处,一切世间天人阿 修罗悉皆应当如同佛塔一样来供养。为什么?
    因为读诵此经能成就最上乘第一稀有之法。
    是以佛言:“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 之者。”一《四十二章经》
    此经“四句偈“即能令众生显本法身,何况还有人能真正把“一念 净信”落到实处、又能将全经理解通透广为末世众生演说!此即如同 佛祖住世与弟子宣说没有两样。所以,这样的人所在的地方,就如同 佛住的地方一样尊贵吉祥,理应受到如同佛弟子对佛祖一样的恭敬!
    [结请经名,依教奉行】
    到此,法身已经全体显露,须菩提群疑顿破,所以准备结请经名, 依教奉行。
    如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 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通过此经,领悟成佛无所得,佛、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那又有何“经名”可立!
    所以佛告之曰: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什么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众生本具的“金刚心”!之前种 种破疑,皆是为了显出此心而已。
    如达摩大师言:

金刚清源 第三十二课

    “即心无心,心无心心,无心心故,名为法心。今日行者,以此法 破一切惑,心如虚空,不可破坏,故名为金刚心。心不住住,不住不住, 故名为般若心。”(《菩提达摩四行论(天顺本》)
    所以此经就是《心经》!此法无名,但此心尔!
    该如何奉持?
    把你心中这最高的佛法“般若波罗蜜”放下,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
    所以,此经本来就是来扫荡一切法的,如来哪有实法可说!
    【净秽无二,法化合一】
    该讲的讲完了,佛祖于是最后提了两个问题来验收一下须菩提的学 习成果。
    一是就眼前的这个“世界”向他提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 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一般人所认为的“法身”,很多都执着于“清净真如”这一面了。
总认为所谓的“净土”、“报身佛”才属于法身,而眼前的“娑婆 秽土”与法身无关。
    所以佛祖才以眼前的“三千大干世界”和“微尘”来考问须菩提。 其用意是:
    若以实有的微尘世界而观,则满目尘境,万像森然,山河大地,无 穷无尽。但不论小如微尘、大到世界,这一切都是法身所现之相而已。 所谓“山河大地全显法王身”。
    所以,不只净土是法身之相,眼前的微尘世界秽土亦时时皆是法身 之相。所以,以法身而观,佛净土与娑婆秽土无二。
    二是就眼前的这个“佛祖”向他提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佛再问须菩提:应不应该再从三十二相的化身佛来见如来呢?

    须菩提回答说:不应再从三十二相的化身佛见如来。
    佛祖的这两个问题和第十品的两个问题完全是相对应的:前面问的 是“净土”和“报身”,这里则问的是“秽土”和“化身”。其目的 就是要把须菩提在“相”上的执着扫荡得干干净净,不再执着于从任 何“相”上见如来,如此方能与“无住“相应。而对于眼前的“化身佛” 而言,他亦同前面的“报身佛”一样,当体皆空(非相);又即相而离相, 乃是法身之相,所以化身即是法身(是名三十二相)。
    【从“七宝”布施到“身命”布施】
    前面我们讲“无所得”的时候,特别强调这是在“正报(心)”的破疑。 之后一直都是在“依报(物)”上的破疑。到此,在“依报(物)”上, 从“净土”到“秽土”,从“报身”到“化身”,基本上破得干干净净了。
    群疑已破,四相顿空(不待修而后空),我执已亡,法身独露,无 时无处不是法身所显现。到此,用身外的“七宝”布施来形容宣讲此 经的功德已难尽其义了。
    该怎么形容呢?
     佛便用了 “身命“布施来作比较——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按理说,经文进行到这里,须菩提该做的就是“闻佛所说,皆大欢 喜,信受奉行” 了。如果真这样,那《金刚经》到此就真结束了。但是, 须菩提一下子听到了这胜于“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的极致开示,最直 接的反应是感慨万千,喜极而泣。正因为此,《金刚经》在结束中又 开始了。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三十二课一【最初的结束]结束!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三课

2019.6.14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三十三课
须菩提的涕泪悲泣
内容提要:
一、 须菩提为何涕泪悲泣
二、 什么是“生实相”
三、 “四相"的本质
四、 “不惊”、“不怖”、"不畏”方能直下承担
金刚老师:
    开课!有人以为《金刚经》有32品,上次讲到32课就结束了。
    这话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靠之前所讲的,也可以成佛了。
    只是因为须菩提听了佛祖的开示后马上“涕泪悲泣”,所以才有了 后面19品的经文。
    所以,今天就从须菩提的“涕泪悲泣“开始讲起。
《金刚清源》第三十三课——【须菩提的涕泪悲泣】
    我们看经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 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 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 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

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 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 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今天先讲这一大段。大家先把它看几遍。
   【须菩提为何涕泪悲泣?】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它本应是此经的结尾,但是在须菩提听到佛祖 最后开示的“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将此经为人演说”后,又一次被 强烈震撼。于是最直接的反应是“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
    那他何故会“涕泪悲泣” ?
    我们来一层一层地看。
    —、荣幸与感恩。
    先看他向佛祖的汇报——
    “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意眼,未曾得闻如 是之经。”
金刚老师:大家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希有世尊”这话是在哪里么?
加 栋:记得!是在第三品里。
金刚老师:@加栋赞
    
    这是须菩提突然从佛的日常行仪中领悟到了佛的“善护念”、“善 咐嘱”时由然而发的。当时虽然是灵光闪耀,但只是处于“知其然而 不知所以然”的状态。后面经过佛祖一路来环环相扣的耐心开示,到 此终于群疑顿消,可谓“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三课

    如同惠能大师一样,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终于发现了自己本 有的金刚心。
    而此金刚心乃是入大乘的根本因地,是菩萨真正的发觉之初心,以 此心为本修因,即可直了成佛!此心实是最上希有!
    须菩提这时才真正明白佛祖用心,所谓“善护念”、“善咐嘱”的, 就是这个金刚心!
    我们知道,须菩提是“旷劫以来”即能悟空之人。这里所谓的“慧眼” 指的就是小乘阿罗汉所证的空慧。但此空慧乃是偏空,实质是住于“法 相”,这在前面已讲过很多了。阿罗汉住空一住就是两万劫,所以被 佛祖呵为“焦芽败种”。所谓“焦芽败种”,就是指他们两万劫内是 与大乘绝缘的。
    所以须菩提才说:“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今天蒙世尊开示,使我不必再折腾那么长时间就直接明了金刚心, 这是何其之幸!宣说此法四句偈等即能胜“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如此, 世尊即是我恒河沙等身的法身慧命之母!
万分的荣幸和无限的感恩,马上就使得须菩提涕泪悲泣!
    二、为众生感到荣幸。
    在第六品中,须菩提还为末世众生是否能悟入此法而产生疑虑。
现在当他真正悟得此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之后才发现:最高级的才是 最简单的。本具之心,随时皆在放光动地,根本不存在有人不能悟入 的问题!
    所以,只要一个脑子正常、愿意悟入的人,在听闻到此经后,马上 放下妄念,金刚心即立马现前!金刚心现前者,即是同我一样成就第 一希有功德。
    是以须菩提言: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
 

就第一希有功德。”
    【什么是“生实相”】
    先看什么是“实相”。
    有“实相”必有“虚相”。前面一路来所破的皆是“虚相”,诸如“净土”、 “报身”以及“秽土”、“化身”,一言以蔽之——“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虚 相”的反面即是“实相”,如《大般涅槃经》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 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简言之,“实相”就是“虚相”之体, 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法身真体”。如前经佛言:“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名曰实相。”最形象莫过于“闻,座”:
    “声音”有来有去,是为生灭相,故为“虚相”;
    “闻性”则无生无灭,一直都在,故为“实相”。
    然后再看什么是“生实相”。
    在不彻底明白“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之前,我们的心总是粘附在这 些“相”里,要么就是粘附在“净土”、“报身”上,要么就粘附在“秽 土”、“化身”里。这些皆是“有所住”。一旦有所住,我们便掉在了 “虚 相“里,而迷失了法身真体的“实相“ 。现在佛祖把我们可能“有所住” 的对象全都给破除了,我们自然也就“无所住“ 了。_旦“无所住“, 立马生“清净心”,此心即与“实相”相应!是故须菩提言:“信心清净, 则生实相。”
    所以,“实相”是一个“见地”问题,“生实相”是一个“心法” 问题。“生实相”就是依见地行心法后达到的结果。
    对于“生实相”,这里需要引入一个“知”和“见”的概念,大家 才能理解得更加清晰。也就是常说的“解悟”和“证悟”的关系问题——
    如《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中神会大师所说:“自身 中有佛性,未能了了见”。我们常说的“见地”,只是“知”而已, 还没有达到“见“ 。大师打的比方很形象:
    “喻如此处,各各思量家中住宅、衣服、卧具及一切等物,具知有,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三课

更不生疑。此名为'知'。”
    我们所说的见地,只是明白道理而已,表现为“知”,如同家里有 各种物件,我们确信知道它是存在的。
    但“知”只是知而已,还不是“见”。
    什么是“见” ?
    如大师言:“若行到宅中,见如上所说之物,即名为见。”
    “知”,一般都是听别人说了,你一时理会到而已。如果不持续巩 固,时间久了又会遗忘了,所以是很不可靠的。
    只有当你能真正“见”到,那就再也不会遗忘了,如五祖大师所说 “抡刀上阵,亦得见之” 。所以,永明大师有个“见性保任十条纪纲”, 第一条便是“还得了了见性,如画观色,似文殊否? ”
    既然用“见”字,当然就多半跟“眼”有关系。常言“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只有眼“见”到了,我们才会真正相信。“见”的根本 的方法当然就是无念,但最容易契入的就是我们常提到的“观暗”! 因为“观暗,最本质的就是在破我们的颠倒见。
    我们误以为所见是依靠眼睛,所以才迷失了真心。“观暗”的时候, 我们才能体会到原来我们一直所看皆是在用“心” !
    当通过不断地“观暗”体悟,确知我们随时随地皆是用“心”在看、 用“心”在见闻觉知,而并不是在用六根。然后即能深深体会到我身 及万法皆是心所现之相。不论是悟是迷,时时皆是法身显现。此时即 是“生实相” 。只有达到这一步,才会真正做到时时“无所得”。
    所以,“明心”、“见性”具体该如何定义?
    神会大师讲得很精确:“知心空寂,见性无生。”
    明心,就是在见地上知道真心本体空寂;
    见性,就是通过“无念”体认无生而“生实相” 。
    所以,如果仅仅是从理上明白有“实相”(),这样的人不算希有,

这就如同隔着玻璃看到一座华丽的宫殿一样,他只能望洋兴叹。而那 些一听闻佛经开示,就立马能把各种住相的妄想放下、以“一念净信” 去体认到“实相”的人(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一定能成就 第一希有功德!什么是“第一希有功德”?就是《圆觉经》讲的:“登 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既然讲到了 “生实相“,这已经算是个终极性的目标了。这个时候 最容易让人觉得终于可以“住” 了。此时如果不能安住无念,又生出 一个“生实相”的想法来,那仍然还是“有所住”。如此就又掉进了 “法 身”里,这在佛家就叫“法身边”。是以须菩提向佛祖汇报——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这里的“实相“,在好几个版本里都是“实想“。真谛版的翻译最 清晰:“是实想者实非有想。是故如来说名实想说名实想。”无著菩 萨解释得很到位:“为离实相分别想故。”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
    真正的“生实相”,是没有“实相”的念头的,乃是彻底的无念, 如此才是真正的“生实相”!
    这就同第九品讲的那样:正因为须菩提不生“我得阿罗汉”的念头, 佛祖才说他是第一阿罗汉!回想最初念《金刚经》的时候,这一句算 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不管懂不懂,我就把它当作“放下实相”想。既 然“实相”都可以不上心,那其它还有什么值得我上心的呢!现在看 来,确实暗合道妙。这也给我敢于质疑一切“歪理邪说”、“大德祖师” 埋下了坚固的种子。
    【"四相"的本质。]
    “生实相“是如此的简单。但最简单的又是最难让人相信的。
    须菩提想想自己为什么能轻易就信入?
    原因是自己本来就值佛住世,而且又一直跟在佛前二十多年,佛说 什么就是什么,自然没有什么难度。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三课

    而在佛灭度后的末法时代,那个时候去佛太远,且世道浊恶,魔强 法弱。
    在那个时候如果谁碰到这部经还能信入,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比 我的根性强得太多了 !乃是真正的第一希有之人!
    为什么?
    因为此人必然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很淡薄的人。
    为什么末世还会有这样的人出现?
    因为“四相”当体即是如如之相,所谓佛如众生如。一切众生皆如是, 差别只在于各自颠倒的程度而已。所以“四相”根本不用离!如前离“实 相想” 一样,所需离的,只是“把四相误以为实”的心。
    
    在第二十课的结尾我们是这样讲的——“之后到结束的不断破疑, 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不颠倒心”。在之前经中讲到“四相”的时候, 都是一直强调“离四相”。其言外之意是:假定有一个可离的“四相” 。 用的方法主要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而到这一品经文里则开始启用了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 相,即是非相。”的表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
    我们知道,此经里凡是涉及到“相”的,谈它“非相”,说的就是 相即是性,性相如如。四相非相,即是四相如如,即《法华经》所言“是 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也就是说,“四相”本身没有问题,那有 问题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颠倒见!所以,本身就没有“四相”可言, 全是我们的颠倒错乱而已。我们明白了这个,心不生颠倒,当下即见 法身。
    所以须菩提言:“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什么是“离一切诸相”?
    同样,离的也不是“相”,而是离“一切诸相想” 。如真谛版译文: “诸佛世尊。解脱诸想尽无余故。“

    [不惊不怖不畏方能直下承担】
    在听了须菩提的一番感慨后,佛祖非常赞赏!马上对他的话表示认 可——
    “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 为希有。”
    佛祖先赞叹了两个如是,表明对须菩提“自己的领悟”和“对末世 众生的关切”双向的认可。然后又作了一些补充。
    “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这个在我们讲【“信入”的标准问题】 已经详细讲到了,这就是“信入”的标准。如此甚深希有之法,虽然 很容易信入,但信入也是有具体的标准的。
    不是说谁遇到《金刚经》发表几声赞叹或是坚持长期念诵就算是信 入。
    只有在得闻经义后,对法不惊不怖、对己不畏,于无念法能够勇于 直下承担者,那才算是真正的希有难得!
    我们看现在一些人,也坚持念《金刚经》,但为的是求福;
    又有一些人嘴上天天念着《金刚经》,修的法却是小乘法;
    还有一些人是打着《金刚经》的幌子,全是用净土的概念来曲解《金 刚经》。
    还包括前段时间批判的“心中心”,他们也会讲《金刚经》,讲得 天花乱坠,但落实到行处,还是结印持咒。不持咒的时候亦是强调“绵 密观照“。总之对“无念法“就是没法直下承担。
    这些人就不能称之为希有。
    说好一点,只能是捕捉到了一些“希有”的影子罢了。
    为什么佛祖要定下“不惊不怖不畏”这个标准呢?
    佛祖解释说——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

金刚清源 第三十四课

一波罗蜜。”
    这即是说:我所说的这个第一希有的波罗蜜(即金刚般若波罗蜜), 就是离一切法的金刚心,它需要离一切言说相、文字相、心缘相方能 得入。“般若波罗蜜”本非实有,但有其名而已。
    所以,住相之人是没法真正领悟的。
   
    说到底,所谓六度,本质都是“离念”而已。
    我们前面用《思益经》进行比较过,菩萨所修的六度,其中
    “般若”是“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 而最上乘的“般若”则是“于诸法无戏论,名为般若波罗蜜。”
    “忍辱”是“以知法性无苦,离嗔恼故,随顺修行孱提波罗蜜。”
    而最上乘的“忍辱”则是“于诸法无所伤,名为孱提波罗蜜” 。
    所以,到了最上乘,“般若”、“忍辱”都只是一个假名而已。一 切言说都是为了揭示此金刚心,而此心只有离念方能得入。
佛祖之所以谈到了 “忍辱波罗蜜”,是为了破须菩提的另一层更深 的疑惑。这个我们在下节课专门讲。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三十三课一【须菩提的涕泪悲泣】结束!

2019.6.21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三十四课
忍的层次、法报化三身一体
内容提要:
一、 “身命布施”的真实用意
二、 从"安忍"的四个层次来认识“忍辱波罗蜜"
三、 通过“生忍”的五种方法来衬托最终极的“寂灭忍”
四、 佛祖讲述“割截身体”的特殊意义
五、 “报化一体”对修行的指导意义
金刚老师:开课!
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三十四课——
   【忍的层次、法报化三身一体】
下周四我就去中山,周五的课没有了,所以今天就把内容多 讲一些。今天的内容格外重要,大家要好好地听!
众学生:好的,老师!
    [“身命布施”的真实用意】
金刚老师:上节课讲了须菩提的“涕泪悲泣”。悲泣过后,我们还是 接着看佛祖给他的破疑。
从经文的顺序我们可以看到:
须菩提的“涕泪悲泣”,是在听到佛祖讲的“恒河沙等身命 布施不如将此经为人演说”之后发生的。大家最初听到“为 人演说“秒杀“身命布施“的时候有没有感到惊奇呢?

金刚清源 第三十四课

众学生:有!
金刚老师:有就好!
    佛祖的这段话,并不仅仅是持经功德较量,它对须菩提本身就是一 种莫大的启发。为什么?
    因为声闻乘人所证的“我空”,它只是破除了 “我”的执着,并没 有触动实体。我,通常讲的就是“五蕴身”。此五蕴身有假名、有实法。 小乘人破的只是“假名”,未破“实法”。
    五蕴,所谓色、受、想、行、识,后四蕴合称为“心” 。简言之, 五蕴也叫“色心”和合。其中,小乘人也把“心”称为“名”,他们的“名 色分别智”主要破除“名法”、“色法”之外虚妄执着的“我”。而“我” 的产生根源主要是“受”、“想”二蕴。所以他们之后的修行只是一 味地把“受”、“想”灭掉,受、想灭尽是为我空涅槃。但他们始终 都没有去触及“色”法。因为他们认为“色”是不空的,内自色身, 外至世界,皆是实法。所以,小乘人对“色”的执着是非常深重的。 此即“分别法执”。
    阿罗汉虽然有神通变化,但仅仅止于“化身”而已,也就是说神通 对于他们来说更主要的意义只是幻术而已。而对于当期的“业报身”, 他们的心理障碍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他们都存在着顽固的“定业不可转” 观念。
    我们看佛陀的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在“定业”之外,他的 神通似乎是万能的。但一遇到“定业”就彻底熄火了。比如释迦族被 灭族的时候,他就妄图通过神通化解灾难,但最终却是徒劳的。
    而在大乘看来,神通广大无边并非徒劳。比如遇到“定业”显现的 危难之时,如果能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能化险为夷。
    还比如:这神通第一的目连,他死的方式也是令人费解的,他竟然 是被裸形外道用乱石活活地砸死的!
这就如同《人鬼情未了》电影中的男主角一样:

    他被人杀死了,马上就进入了中阴身。中阴身脱离了肉身的束缚, 本身就能于形质上无碍。但由于他还不能够彻底接受自己“已死”的 现实,所以对“肉身”的执着依然很严重。在最初遇到自己的“身体” 被别的物体穿透时,他很自然地就像活人一样认为是真的穿透了自己 的“五脏六腑”,于是便马上产生了痛苦、难受的错觉。待他慢慢明 白过来中阴身是像影子一样可以自由穿梭的之后,于是便能心无挂碍 地穿越各种物体了。
    同样,小乘人对于“业报身”的执着,就类似于这个男主角最初对 于生前肉身的执着。小乘人之所以不能把“业报身”看得如同“化身”, 其根源就在于对色法实体的执着,具体表现就在“定业不可转“上。
    所以《金刚经》前半部讲很多布施,都不涉及肉身问题,全是外物 布施,须菩提都容易接受。因为再无量珍贵的外物布施都没有身命布 施更珍贵!直到在他请问经题时,佛祖才提到了 “肉身布施”的问题。
    只要能够放下这个执着,那么凡夫的“业报身”就同佛祖的“化身” 一样,当体虚妄,如幻如影!
    所以,佛祖便在谈到“第一波罗蜜”之后马上就谈了 “忍辱波罗蜜, 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其用意就是在于破掉他对色法实体的执着。
    【从“安忍”的四个层次来认识“忍辱波罗蜜”】
    我们来看佛祖是怎样破他的这个执着的——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 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 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这里的“何以故”是接上节课最后讲到的为什么“忍辱波罗蜜,如 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佛祖两次列举了自己前身被人割截身体的事例 来讲明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
    我们谈到“忍辱波罗蜜”,“忍辱”这个词的翻译在这里确实有点

金刚清源 第三十四课

不相应,给人感觉好像被人“欺辱”才是最难忍的。所以我们听到了 很多法师的讲经,似乎“忍受侮辱”就是最高的“忍辱波罗蜜”,这 实际上是一种很大的浅薄之见。
    所以,我比较赞成《入菩萨行论》翻译的“安忍波罗蜜”。
    为了讲明这个问题,需要把“安忍”的层次给大家讲一下(“忍” 的分法有好几种,这个分法主要是按照我们的“智者五时定般若”, 从“相”的角度来划分的)——
    忍,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寂灭忍四个层次。
    第一是生忍。
    就是有形的众生对我施善、施恶后,我如何面对的问题。
    比如别人夸奖我、打骂杀害我时,我如何面对,这就是生忍,也叫 众生忍。
    第二是法忍。
    法忍,法,就是指众生之外的一切万法,分“非心法忍”和“心法 忍”。
    心法,指内心的贪嗔痴根本烦恼和其它随烦恼。
    非心法,就是不属心的法,指外在的风雨、寒暑,内在的饥渴、生 老病死等。
    第三是无生法忍。
    相对于前面的“生忍”、“法忍”,那“无生法忍”就是了知“生”、“法” 都是虚妄不实的忍。这就必须要深入经藏,认真闻思,真正知道一切 法皆是缘起,本无自性,如梦幻泡影。一切法皆从心想而生,生与法 二者本无生灭二相(所以也叫无生忍)。然后看一切皆如看电影一样, 杀人、杀牛亦如同看演戏。
    很明显,所谓“忍辱”,它只处在第一层“生忍”的范畴。它的前 提是建立在认为众生实有的基础之上的:实有的众生对实有的我进行

打骂讥毁,我心里虽然不高兴,但强力忍着或通过其它方法把它转移掉, 最终不让它发作。
    小乘人所需要面对的是“法忍”,主要强调对于内心贪嗔痴和自然 界的忍,这些总的特点就是与众生无关。他们对于“生忍”主要是通 过远离尘缘和持戒来逃避它。
    所以,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看“忍辱波罗蜜”,它的意义才比较重大: 因为它能最直接地点明大乘的“忍”。大乘的忍,主要的特征就是不 逃避众生,而且还通过“布施”来主动接触众生。而与众生的接触中, 在更多的时候最难忍的就是“侮辱”。
    根据我们之前对“波罗蜜”界定,前面的生、法二忍实际上是不能 算“波罗蜜”的,因为它们都没涉及到众生世界的本质问题。只有第 三的“无生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波罗蜜”。
    综合“五乘佛法“来看:
    人乘主要是“生忍”和“法忍”;
    天乘福报深厚,风调雨顺,所以很少有“法忍”,主要是“生忍”;
    小乘逃避“生忍”,重点解决“法忍”;
    菩萨观空,主要是无生法忍;
    按照前面“智者五时定般若”的次序,最上一层的就是佛乘的忍了。
    第四层是“寂灭忍”
    佛乘的忍,就是这里的第四层“寂灭忍“ 。
    无生法忍,相应于“般若“层面。所谓“寂灭忍(在有些经里就叫 无生法忍)”,就是我们一直讲的“金刚般若”层面。取自《维摩诘经》 的“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也就是“无颠倒”。
    所以,同是一个“割截身体”(相当于世间的“凌迟”刑罚)的事

金刚清源 第三十四课

相,站在不同的“忍”的层面,得出的心态也是不相同的:
    站在“生忍”层面,实有的自身被实有的刀具一块块把肉割下来, 产生的痛苦是巨大的,所以由之产生的嗔恨心也非常强大。因为毕竟 佛祖的前身被割截身体时不像世间法里那样,是因为有罪被凌迟处死 的。当时的佛祖完全是无辜的。无辜被千刀万即,这种嗔恨在世间法 里是无法排解的,只有通过深观因果方能排解。
    但站在“无生忍”的层面,排解凌迟的嗔恨就简单得多!不论无辜 或是罪有应得都不必具体去理会。因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全是虚妄。一切法皆如梦幻,自己被割截的身体、割截自己的歌利王 及割身的刀具,三者皆如梦幻一样存在。割截时的痛苦也是幻苦。所以, 割截的“相”是幻相,疼痛的“心”也是幻心。
    “相”虽苦,而我的“性”(法身真我)却是无苦的,所以生嗔恼 完全是没什么道理的。这即是“以知法性无苦,离嗔恼故,随顺修行 孱提波罗蜜。"之义。
    而站在“寂灭忍”的层面,一切就完全显得面目全非——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本无虚妄可言,“四相”本自如如, 所谓性相如如。“四相”既然是颠倒见,于相、于性,本来就没有这回事。 那所谓的“割截身体”亦完全是出于我的颠倒见而已。所以,在这一 层面的“安忍”即是“于诸法无所伤,名为孱提波罗蜜。”此即是“忍 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的原因所在!
    前面的“无生忍”是“相”伤而“性”不伤;
    这里的“寂灭忍”则是“性”无伤、“相”也无伤!
    《法华经》“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即是此义,重点是在于认 知“世间相常住”。
    【通过“生忍”的五种方法来衬托最终极的“寂灭忍”】
    知道了 “寂灭忍”对我们的修行有什么样的具体帮助呢?
    首先,在具体的修“忍”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同是一件令我们

生嗔的事情,我们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来应对,而是可以有很多善巧方 便的!即使是最低层的“生忍”,它也有很多层次的应对方法。而我 们平常所听到的往往都是其中最笨拙的“强力忍”。
    如果面对嗔恨,你只有这么一招的话,那很容易就会被烦恼给打趴 下了!
    佛家对“忍”有一个“六种忍相”划分法,对我们就很有指导意义。            其中对于“生忍”层面,主要是这五种方法:
    —、强力忍。
    这适用于一般的嗔恨,可以通过思惟嗔恨的过失而直接把火气压下 去。
    二、反忍。
    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遇到生嗔的时候,首先找自己的 错处,如果找到了,火气自然就消减了。今生如果找不到,也可以思 惟或许是前世欠了人家,这就类同于“二入四行“的“报怨行“。
    三、忘忍。
    人生短促,心中不必所存太多,恨留是毒,最易伤身。故应怨过不 留。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即是。
    四、喜忍。
    这就是所谓的“多难兴邦“ 。这是从自己成功后回顾过去的艰辛, 从中思惟在特定时期,由于他人对我的折磨从而间接促进了我的成长, 因为他间接的功劳从而使我放下嗔恨,不思报复。
    野鬼教特别强调的“六个感激“就是对“喜忍“的错误引用,最终 把人搞得很变态。所以,“喜忍”的适用,要建立在这两个特殊条件之上:
    一是通过他人的折磨,我最终已经获得了成功;
    二是我要感激伤害我的人,完全是出于我的主动、乐意选择。
    所以,“喜忍”的最终落脚点是“喜”,我通过这样做,化解了我 过去的 怨毒,然后心里非常自在欢喜。
    五、慈忍。

金刚清源 第三十四课

    《入菩萨行》“正知品”云:
    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厌。
    彼乃惑所生,思已应怀慈。
    别人心里真健康、没有毛病,是不会来伤害我的;我的心里真健康、 没毛病,就会像佛心一样金刚不坏,任何人的伤害都不会让我起心动 念的。故,加害者、受害者,两者皆是受迷惑所驱使,非己自主,皆 是同病相怜。常常这样思惟,不但不应嗔恨,而且还应生出慈悲之心!
    这里提到了《入菩萨行》,它里面有最具体、详细的治嗔方法。在《入 菩萨行论》的第六“安忍品”里讲的是最完备的。《入菩萨行》里已 经包含了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的内容。大家下来要在 这一品里好好用功,然后才能把自己粗重的嗔恨心给逐步降服下去!
    当然,治嗔最终极的方法就是今天讲的“寂灭忍” 。
它给我们最大的帮助就在于:遇到生嗔之时,我们不必再对外相从 “因果”、“性空”这些角度去作思惟观察了。因为一切“相”本来 就没有问题(“诸法无所伤”),唯一有问题是我的起心动念,也就 是“生嗔”本身就  来自于颠倒。所以,唯一真正的修行就是“无念”。 当你把嗔恨放下之时就是真心现前之时。只需要守住无念,就可以最 快速地勘破这个生死幻梦!
    【佛祖讲述“割截身体”的特殊意义】
     这里既然已经讲到了 “世间相常住”,从见地上讲,这已经到了最 高的层面。但这还并未显示出佛祖两次讲“割截身体”的真实用意。 因为如果按照上面的讲法,不只“忍辱波罗蜜”可以适用,六度都可 以适用!
    要怎样才能显示出“忍辱波罗蜜”的特殊意义?
    这需要从“割截身体”的具体故事的细节去找答案——
    参照其它经典,佛祖有好多次都讲过“割截身体”的事情。虽然本 经一口气讲了两次“割截身体”的事例,但具体的内容基本都是一致的。

    我们以《大般涅槃经》的讲述为准,故事的大体情节 一
    佛祖在往昔因地为菩萨时,见国王耽著五欲,便欲度化。于是便在 城外打坐入定。有一天国王带着妃嫔宫女到郊外踏青。女眷们与国王 分散了,来到了菩萨打坐的地方。于是菩萨便为她们说法。说话间, 国王便找来了,见到他的女人们都在围绕一个别的男人,非常生气。 但他还是有点佛学知识的,知道如果是证得小乘圣果的人即是离欲之 人,那他是不会对女人产生色心的。于是便问菩萨是否证了阿罗汉果、 阿那含果……  菩萨都答“没有”。国王的心非常不安,一定要让菩萨 找出他没有见女色生贪心的证据。经过一连串的考问,最后谈到了 “持 戒”的问题。国王的意思是:即使他心里有淫念,那如果他是一个认 真持戒的人,那国王也是可以接受的。国王问他什么是“持戒”?
    菩萨回答:忍名为戒。
    国王便说,既然你说忍为戒,那好,我就一刀刀割截你的身体。你 要是能忍,那说明你是真的持戒之人,那就可以证明你没有对我的女 人生贪心。
    于是国王便一步步地对他进行凌迟之刑。
    受刑之时菩萨始终面色不改,这让群臣震惊。但国王的如此恶行让 四大天王看不下去了,于是发怒从天降下石头雨。
    这下国王终于害怕了,知道自己残害的乃是圣人,于是跪求忏悔。 菩萨安慰他说:你不用忏悔了,因为我心中对你并无嗔恨,这就像我 对你的女人并无贪爱一样。
    国王很可爱,这个时候还较真,于是问菩萨:那我们怎样才知道你 心无嗔恨呢?
    然后菩萨便起誓:“我若真实无瞋恨者,令我此身平复如故。”发 完誓愿,他那已经被割截得七零八散的肉身马上就平复如初!
    以上才是比较完整的“忍辱仙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菩萨被割截身体时有无嗔恨不是重点,重点是心无嗔恨 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这在结尾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他那已经被割

金刚清源 第三十四课

截的身体立马就平复如初!
    所以在《大般涅槃经》里,佛总结这个故事只用了这样一句话:“是 名菩萨摩诃萨说现世报。”
    前面预先就讲了:
    小乘人的观念是“定业不可转”,今生注定该发生的事情,任你有 多大的神通都无法改变丝毫。一般来讲,所谓的神通,都是在“非业报” 的情况下才能展示出来的,比如度化众生时、与神人斗法时,所体现 出的主要是幻术,都不触动“业报身”的本身。一旦业力现前,特别 是在遭遇世间凡夫报复时,神通即失效。所以才会有目连尊者神通第一, 到了临死前却主动受死的事情。
    而忍辱仙人所遭遇到的割截身体,面临的都是凡夫,完全属于“业 力”现前。他被割截身体之时,并不是像孙悟空在天庭被砍头那样, 被砍的只是“化身”,而是像目连临死那样“实实在在”的“业报身”。
    对于小乘的观念来说,今生所做一切,最多只能小幅度增强“业报身” 的寿命期限,对于“业报身”本身的毁伤、死亡,那是永远没法逆转的。 所以要想获得重新具足的“业报身”,对于目连来说,只有等他今世的“业 报身”被砸死后,“舍报” 了之后,在下一世凭借业力重新获得身体了(当 然,一般的阿罗汉,舍报之后就住空去了)。
    而忍辱仙人却没像他那样,而是刹那间便将被毁的“业报身”平复 如初!靠的力量当然不是神通,而是“心无嗔恨”!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这说明“心无嗔恨”即能随意、随时改变“因果业力”!所以“因 果业力”本身就是虚妄的。之所以人会受“业力”驱使,根本还在于 对色身实法的微细执着。
    所以,“报身”本质上和“化身”是一体。之所以有区别,全在于 你执着的深浅!

    [“报化一体”对修行的指导意义】
    大家会问:明白了 “报身”和“化身” 一体,这对修行有哪些指导 意义?
    这个指导意义非常巨大!所谓解放思想,一丝不挂。如果你一直执 着于“报身”比“化身”要真实,那你在修行时必定会有挂碍的。尤 其是在具体禅定修行时,要先让你“放下身心世界”。“世界”你可 能放得下,但“身体”不一定放得下。特别是在有境界现前时,本来 是真如三昧,由于你对“报身”的执着,你会把它认作是普通的神通。 这样你就不能够活着突破生死,只有在舍报(“报身”灭掉)才能突破。
    所以,只有在修行的最初你就破掉对“报身”的执着,然后你的修 行才能做到真正的“一丝不挂”,如此就能最快速地达到二祖慧可大 师那样的境界——
    “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
    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前面的讲解中,大家已经清楚了 “报身”和“法身” 一体、“化身” 和“法身” 一体。既然现在又消除了对凡夫“业报身”的疑惑,那归 纳下来也就是“法报化三身一体”。再加上前一品的“净(土)秽(土) 不二”。至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才真正可以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三十四课一【忍的层次、法报化三身一体】结束

金刚清源 第三十五课

2019.07.05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三十五课
应生无所住心
内容提要:
一、 正确认识“神通"
二、 辨析成就“报身”的方法
三、 什么是“离一切相发菩提心”
四、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应生无所住心”
五、 谨防“觉照”,安住“无念”
六、 无念之法如何“普度众生”
七、 理到极处佛以人格担保
八、 “住”和“不住”在具体修行时的差别
金刚老师: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三十五课——【应生无所住心】 还记得上节课讲的“割截身体”么?
加栋:记得。
吴铭:记得。
金刚老师:好,上节课讲到“割截身体”的故事,核心是在说明“菩萨 摩诃萨说现世报”的问题。忍辱仙人之所以在当世就能够随 意修复“报身”,用的是什么功夫?
吴铭:无念?
金刚老师:@吴铭 这是一个最不会出错的回答!
吴铭:无嗔?
金刚老师:@吴铭赞赞赞!
用的功夫并不是所谓的“神通”,而是“心无嗔恨” 。

    [正确认识“神通”】
    从这里大家可以对“神通”作一个根本的认识:一般人通过修定获 得的神通,这种神通的意义是不大的。说通俗点,不过是可以拿来娱 乐一下罢了。它在“业力”面前就原形毕露,特别是对于解决我们的 生死问题,是毫无助益的。所以真正志在解决生死问题的学佛人,是 不应该对神通刻意追求的。
    神通,历来只是那些未发菩提心的伪修行人的追求。我们应该追求 的是如忍辱仙人这样,能根治我们的贪嗔烦恼,从而能够直接化解业力、 超生脱死的大神通!
    [辨析成就“报身”的方法】
    “报身”,劣质到凡夫的“业报身”,优质到佛菩萨的“庄严报身” 。 虽然形相有差“报身”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而“报身”成就的方法, 通常的理解都是:
    因为心有贪嗔痴,所以便感得“业报身”。要想从“业报身”转成 “庄严报身“,需要广修六度万行、福慧双修才能导致。
    根据“戒定慧“的基本程序,当我们不住六尘之时,相当于得定。
得定之后需要生观慧,如慈、悲、喜、舍观、空观、假观、中观之类。
只有通过这些具体的用心,然后我们才可能最终修得“庄严报身“ 。 所以,一般人在前面听到佛祖开示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后,总是 难免会对“而生其心”产生执着。总认为有因才有果,要想修得清净佛土、 庄严报身,必须生出一种特殊的心才能达成。
    而现在佛祖拿他的前身案例来现身说法,彻底否定了须菩提以前的 这些观念——成就“庄严报身”并不需要再作其它的用心,只需要把贪、 嗔的念头完全放下就行!
   【什么是“离一切相发菩提心”】
以前在执着于“报身实在”的情况下,须菩提总觉得“应无所住” 应该只是于染尘无所住,但于净尘应该可以住。或者是认为:于“化身” 可以立即无所住,但对于“报身”却只能慢慢无所住。
    不论染尘、净尘,化身、报身,都统归于“色”。总的来讲,都是

金刚清源 第三十五课

于“色”有所住。
    现在既然明白了 “报身”与“化身”本是一体,那修行的最开始就 应,,一丝不挂”,于一切,,色,,都无所住!所以就有了佛祖后面的话——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 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 非住。”
    所谓“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首先要清楚 什么叫“住相发菩提心”:
    我们一般所听到的“三皈依”中的第一条就是“皈依佛,两足尊”。 所谓“两足尊”,指的就是要成就福慧双足的报身佛。还有“回向发愿文”, 大都是“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所以,这些都属于非常典型的“住 相”发心。
    反过来讲,“离一切相发菩提心”就是指菩萨在最初发菩提心的时 候,就应不住“染尘、净尘,化身、报身”这一切相!
    “不住”在之前佛祖已经讲过了。这里再谈“不住”,针对的就 是这最后一丝丝对“报身”的执着。对“报身”的执着,实际也是对 “因果”的执着。当把这最后一丝有相的执着放下,就是“离一切相 发菩提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应生无所住心”】
    再看“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这段话和第十品的“应无所住”很相似,区别是在最后一句的用 词——
    前面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强调的是“无所住”;
    这里是“应生无所住心”,强调的是“生心” 。
    经文这样安排,主要是这样的意思:
    不论你是迷是觉,随时皆是真心的作用。
    本来“应无所住”之后就真心自然现前,所以不必再另生什么心。
    如果你实在执着还要生一个什么心的话,那就生“无所住心”就行!
 

而“割截身体”的事例就是最好的注脚!因为“转化报身”这么大 的事情,也不需要你在“应无所住”之后另生一个“慈悲心”、“觉心”, 仅靠这比较彻底的“心无嗔恨“就能直接办到!
    这等于是说,“应无所住”本身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只是需要把它 做深做细就可以。
    说到底,佛祖讲的“割截身体”这一段,并没有给你增加了更多的 “法“,它只是在进一步讲述把“应无所住”继续下去所能达到的效果!
    所以,
    在修习之前,需要的是“应无所住”;
    “应无所住”之后也是“生无所住心”。
    如此一前一后双向夹击,须菩提对“无念法“才会彻底死心塌地!
    永嘉大师作了首偈: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它就是“应无所住“与“生无所住心“两者关系最好的注解!
    “恰恰用心时“就是“生无所住心“;
    “恰恰无心用“就是“应无所住“ 。
    合起来就是:当我们真心现前明鉴万物之时,刚好是我妄想停歇之 时。
    “无心恰恰用“就是指无所住之时即刚好就是真心显发作用之时。
    “常用恰恰无“就是指真心显发作用之时即是无所住之时。
    无 心,就是止、就是定、就是寂;
    恰恰用,就是观、就是慧、就是照。
    综合言之,这个偈子就是为了说明:
    不论我们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还是“应生无所住心”,归结到 底都是“无念”。
    六祖云:“无念,无者无妄念,念者念真如。”真如是自知自念, 勿须起念方念。
    所以,无念之时即是:
    “即止之观,即观之止,止观同时”

金刚清源 第三十五课

    “即定之慧,即慧之定,定慧同时”;
    “即寂之照,即照之寂,寂照同时” 。
    
    【谨防“觉照”,安住“无念”】
    但很多人总是觉得无念法过于简单、过于平常,于是总不能安于无 念。
    他们觉得:既然是菩萨,那就一定要“觉有情”。
    一定要普度众生,慈悲喜舍;
    一定要福慧双修,有照有觉。
    所以即使外离一切相,最后也非要在“应无所住”之后还要重新 生出一个“觉照”来。是以《佛藏经》佛警告说:“不应以觉观忆念 诸佛。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 “觉照”的问题在哪里?《楞严经》 一点道破:“知上立知,是无明本” 。本来是为了 “觉照”,却把真 心本有的自然知给覆盖了。
    所以佛祖紧接着作了重要的提醒——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因此,在“应无所住”时所应不住的是六尘。而在“应无所住”之 后还要谨防的,就是防止住于“觉照”。如《圆觉经》所言:
    “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
    真心自然知、自然觉,常放光明,一旦刻意起个“照”起个“觉”, 贝厕好障住了真心。
    [无念才能最好地“普度众生”】
    讲到这里须菩提的问题又来了 :
    无念之法用在自修尚可,但如果用于度众生怕不行吧?普度众生,      至少也应该生点“慈悲心”吧?于是佛祖继续破疑——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 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佛祖的意思是这样的:
    基于以上所作的开示,这正是我之前教菩萨“不应住色布施”的最 根本原因。

    菩萨要想真正利于一切众生,就应该做此“无念布施”。因为一切 相即是真如,一切众生即是真如。前面第五品里讲到了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到此才真正讲到究竟:“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 则非众生。”所言“非相”者,即是当体真如之义。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把那些过去纯属于自欺欺人的、瞎折腾式 的“普度众生”给放下了。为什么?
    在第十品讲“无所得“时已经举过例子了:
    “无所得”才是成佛真正的见地,
    “无颠倒”才是成佛真正的修心。
    佛在此之前无量劫所做的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全是 瞎折腾!
    自己的修行是瞎折腾,自然所做的那些所谓“普度众生”也是瞎折腾。
    所以,你要想真实利益一切众生,唯有一条路:
    自己明心见性,自己身体力行“无念法”!
    只有众生通过你的因缘最终也能明心见性、也能秉受无念法,那你 做的才叫有用功!
    【理到极处,佛以人格担保】
    不住相到了此地,不但自己成佛用的是无念,连普度众生用的也是 无念。
    这样的本修因,可谓彻底的无因。这“无因”又怎么会得到最上圆 满的佛果呢?
    这个问题实在不可思议!这已经远远超出了须菩提的想象。如果不 是像须菩提这样与佛有特殊因缘的人,那是很难一下子信入的。他们 总会觉得佛祖可能是为了鼓励须菩提作的方便说法。
    于是佛祖为了彻底消除大家的疑虑,明确告诉须菩提,你们只管信 就好了,这是佛言金口正式宣说的第一义谛,并不是方便之说——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这里的
    “真语”,就是说现在佛祖并不是针对须菩提这个特定的人“随缘 破执”类的方便说,乃是正式说。什么是“方便说” ?就是为了破“有”

金刚清源 第三十五课

而谈“空”,为了破“空”而说“有”。现在是“空” “有”都放下, 彻底无念,所以是真说。
    “实语”,意思就是说,你不用怀疑,依我所说之因,决定能成无 上佛果!
    “如语”,就是如来之语,法身说法,即第一义谛。
    “真语”、“实语”、“如语”,如果从纵向理解,它乃是一个 非常实用的言语鉴别标准:“真语”是第一层,指完全是出于本心的话; “实语”是第二层,指能够兑现的话;“如语”是第三层,指符合真 理的话。
    “不异语”,异语,就是不合根机之语。如果宣扬的是三乘权宜之 教,是必须要选对根机的。菩萨乘人不能跟他讲小乘法,小乘人不能 跟他讲大乘法。因为人是执着的,法也是不究竟的。而“佛乘”则不同, 因为众生本来就是佛,所以人人皆当机,只在于信与不信尔。所以, 这里的“不异语”就是告诉须菩提:你也不要怀疑你是不是这个根机, 但能信我语者即可得入!
    “不诳语者”,诳是欺诳。这是对“真语、实语、如语”的总结。 在其它版本是没有这个“不诳语者”的。
     然后,佛祖又从果地上讲明了 “无因得果”的原因——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众生随情起念,处处执着。
     世间人时时贪嗔痴,把幻相执以为“实”;
     小乘人偏空,把真性误以为“虚”;
     乃至菩萨以“报身佛”、“庄严净土”为“实”。
     而此无上菩提并无这些“虚”、“实”的概念:
     以相空故,无实;
     以性不空故,无虚。
     因此不能以凡情来求菩提。反而应该把种种住着斩杀得干干净净才 能真正与之相应。
     [“住”和“不住”在具体修行时的差别】
    那“住”和“不住”具体在修行时还有哪些差别呢?

    于是佛祖最后打比方说到——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 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佛言:“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有住(住于“觉”、住于“观”) 之心,皆是无明。凡起一念,心境俱障。
    用儒家《大学》里的话来辅助解释就更通俗明白了——
    里面讲:
    “人,
    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这里的“辟”就是说:凡心中有好恶,即产生偏爱,然后便会选择 性失明。
    好恶之心如此,“觉”心亦如此。如前几天发的《高丽国普照禅师 修心诀》里面所说:“一翳在眼空华乱坠。”
    菩萨心住于觉而行布施,就如同“灯下黑”:大白天眼睛睁着也同 在黑暗里一样,什么也看不到!
    相反,若能够放下心中的一切好恶、住着,一丝不留,那就能远离 心、境的障碍,回归到无我无人的大光明里,如日升天,朗照万象。
    如同我们常作的“镜面喻”,我们能离一切相,就回归到了 “照性” 上,然后便能明鉴万物,毫无挂碍
众学生:感恩老师!您辛苦啦!【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三十五课一【应生无所住心】结束!

金刚清源 第三十六课

2019.07.09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三十六课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内容提要:
一、 点明全经节骨眼,把握整体脉络
二、 修行动力不足的根源在于信心不足
三、 “以人代法”的乱相,禅宗衰落的根源
四、 历次福德较量之间的差别
五、 “信心不逆”人人可行
六、 《金刚经》就是“法身镜”
七、 普及《金刚经》里所涉及到的数字
八、 受持《金刚经》的功德为何如此之大
九、 为何此经只接引“发大乘者、最上乘者”
金刚老师:开课!
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三十六课——
    【终极福德较量(上)-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众学生:老师好!【花】【花】【花】
   【点明全经节骨眼,把握整体脉络】
前节课讲了 “割截身体”,破掉了对“报身”的执着。
上节课再破掉了对“觉”、“度众生”的执着,彻底扫清了一切障碍。
“无住生心”、“生无住心”融为一体。如此真正一丝不挂、真心

独耀。
    如此彻底无所住之心,即是成佛的正因、真正的般若!
    佛千言万语,所证的就是此心而已。
    本经原先是在第十三品就该结束的,因须菩提的“涕泪悲泣”才 有了后面的延续。到第十四品,从“相”上来讲,佛祖已经把须菩提 的种种疑惑破得干干净净。该讲的基本已经讲完。所以,到了第十四 品的结尾,实际上本经又一次开启了 “结束”程序。后面的第十五、 十六品,都是在“福德较量”。如果没有第十七品须菩提的又一次发问, 那第十六品结束时即是“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了。
    这是全经的几大节骨眼,大家要牢记,然后才能清晰地把握它的脉 络。
    【修行动力不足的根源在于信心不足】
     为什么后面会有两大章的“福德较量”?这就涉及到修行时的一个 根本动力问题。我常讲,具备了最高的见地,如同获得了核武器,但 是如果你很懒惰,连扳机都不想去扣动,那遇到敌人还是要死翘翘的。
    而为什么拿到了 “核武器“还会出现“懒得扣动班机“的现象?
    根本原因就在于“信心”不足!因为见地只是见地,乃至从“知” 到“见”,能于佛性了了见,它依然只是成佛的因地。这与真正成佛 后的神通广大是不一样的。
    这样的因地究竟能让自己产生多大的功效,它与真正成佛之后的心 存在多大的差别?这在最初阶段,是很难马上体会到的。特别是初悟 之时,烦恼习气还全都在,很多时候会发觉自己和普通凡夫并无不同, 这更会折损人的信心。
    所以,这个时候如何使自己加足马力一往直前?
    根本就是要靠强大的信心!
    怎样鼓足人的信心?

金刚清源 第三十六课

就靠佛祖以一个过来人的、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的身份来给你 许下丰厚的承诺,鼓舞你奋勇前进!
    [“以人代法”的乱相,禅宗衰落的根源】
    佛祖当然也知道须菩提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把“生无所住心” 讲完后,立即用“福德较量“来安顿他的心——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这是在说:
    须菩提,你不用有任何挂虑,众生心与佛心乃是一心,纵使众生迷时, 所用的亦是此心。“一念净信”之时即与佛无异,区别只在于持续时 间的长短。而此经则是直接让人生出“一念净信”的经。你现在虽然 还不能看到持经的功德究竟有多大,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
    即使是在末法时代的人,他如果能受持读诵此经,乃至能生“一念 净信”,我皆能全部知晓、见到他将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这里要稍微谈一下“如来悉知、悉见”的问题。这在天亲菩萨的论 中讲得 很详细,其中一点对当今佛门特别重要!如弥勒菩萨云:“求 供养恭敬,彼人不能说” 。这是说,给某人预言或印证他会有多大的 修证、能得多大的福德,这个只能由“佛”来说,不能由他人胡说甚 至是自己给自己印证。不但是“印证”的问题,包括具体某个人的“因 果”问题,佛也是禁止谈论的。因为过去无始,谁也无法确定众生今 世的某个业果到底是由他过去哪一世的业因成熟的。这只有佛才能穷 尽,十地菩萨都没有这个能力。如《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佛言:“从 今日始,尽其形寿,不观他人,不敢说人某趣地狱某当灭度。所以者何? 群生之行不可思议。”
    这里的“不观他人”、“某当灭度”,就是妄谈他人有多高的境界, 讲的就是“印证”的问题;“不敢说人某趣地狱”讲的就是“妄谈因果”

的问题。个人因果,包括个人出现的富贵穷通、意外、疾病之类。比如“疾 病”,中医也只能把原因止于“情绪”。在“情绪”以下,分析“饮食”、 “环境”、“生活习惯”等原因,这都属于正当的。如果超出“情绪”, 非要说某个疾病是由他具体的“习气”或是“善恶”导致的,就属于“妄 谈因果”。依据这段佛经,我们就可以很轻易地把一大堆“江湖骗子” 和“邪师”给鉴别出来!
    所以,印证,只有高层次的人才能给低层次的人印证,低层次的人 是无法给高层次的人印证的。而只有“佛”才有这个高度和能力给人 印证。因此,只有从“佛” 一代代下来不间断的“印证”才是合法的, 不是这样就是非法的。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只有始终坚持这个标准,才能永葆“佛”法 的纯净。如果在这里不严格,就会导致群魔乱舞,随便一个人都可以 顶上一顶“佛菩萨再来人”的光环宣讲他的歪理邪说。如此,佛“依 法不依人”的遗教就会形同虚设,然后就会被“以人代法”所取代。 正法为什么最终会被灭掉?根源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里的“求供养恭敬,彼人不能说”讲的是某些邪师为了骗取信徒 的供养而“自己给自己印证”的一种情况。“他人胡说”和“自己给 自己印证”这两种情况在近代的净土宗是极其严重的!他们因为天生 的理论局限,除了常常用野鬼传话、夕卜道邪书妄谈因果恐吓信徒之外, 最惯用的手法便是大肆封神造佛,把他们的祖师基本都封成“佛”、“菩 萨”的再来人。然后便以人代法,使得信徒对“祖师言论”奉如圭臬, 丝毫不敢怀疑。
    比如“印光法师”的“大势至菩萨再来”,这说到底只是由一个妇 女的“梦”流传出来的。居然整个净土宗就真的把印光法师当作是“大 势至菩萨”了!而印光法师生前也常给他们净土宗的先辈“封祖”、“封 佛”(实际上净土宗“七祖”之后的“莲池”、“藕益”、“截流”、“实贤”、“际 醒”,都是由清末的悟开法师和印光法师两人追封的)。然后他们这些“菩 萨”和“佛”就相互“印证“,最终把净土宗人的脑袋洗得结结实实的。

金刚清源 第三十六课

以至于他们的眼中只有《印光文钞》,没有佛经,甚至奉“文钞”为“小 藏经“,把整个佛教都搞得乌烟瘴气!
    包括前面谈到藕益法师在《弥陀要解》讲的“释迦牟尼佛是念阿弥 陀佛成佛的”,为什么如此荒谬的话都基本无人敢质疑?最主要的原 因就是印光法师这位“大势至菩萨”已经把他印证成了佛!如印光法 师说:“《弥陀要解》一书,自佛说此经以来之注,当推第一。即令 古佛再出于世,现广长舌相,重注此经,当亦不能超出其上。”既然 比佛解得还更厉害,那当然就没人敢质疑半字了。所以,当今佛教不 重视经典,没有信心深入经典,更没有信心秉受大乘,印光法师要负 很大责任!这个我们要认识清楚
    所以一定要清楚:他们的这套“造佛系统”完全是颠倒的——由一 个妇人的“梦”印证出“大势至菩萨”,然后依靠这个“大势至菩萨” 又印证出一大堆“佛、菩萨”、“祖师”。这刚好和“如来悉知悉见” 的原则是相悖的! 一旦把“妇人的梦”给戳破,其他一切“佛、菩萨” 皆不复存在!学佛人应当皈依“佛”,信佛经、听佛话、以“佛”为 信的源头!
    所以我们要从“如来悉知悉见”这句话上,把“大势至菩萨”这个 光环给他去掉,依法不依人,如实地依照佛经来鉴别他的言论。否则, 任何一个学佛人,只要相信了《印光文钞》,就对净土宗之外的一切 宗派再也生不起信心了!现在禅宗衰落、净土宗之外的一切宗派都衰 落了,《印光文钞》是最大的始作俑者!
    相反的,我们看禅宗,从中国初祖达摩到六祖惠能,乃至六祖之后 的好几十代,几乎没有一个祖师出现过“佛、菩萨再来”的传闻!唯 一的“永明大师”,本是禅宗祖师,但被净土宗抢过去了,封了个“阿 弥陀佛再来”。但这不是禅宗之过,乃是净土宗部分人“傍大款”之恶。 他们的目的就是用“四料简”来毁谤禅宗。而所谓的“四料简”根本不 是永明大师的话,完全是这些人给永明大师的栽赃。这个问题虚云和 尚在《禅净何争一虚云老和尚讲述》(一九五五)一文中就作了详细

的批驳。其中就有这样的话“《印光法师文钞》,专弘净土,是很好的; 但有偏见:谁人向他问禅,就被他骂。他常以〈四料简〉来批评禅宗, 屡说禅宗之弊……”在一九五七年的佛教《觉生杂志》中,就有虚云 和尚更严厉的话——“《印光文钞》不可久传于后世,若有明眼人出世, 就禁止它流行。因书中赞净土太高,谤他宗的极多。”四百年前,薄 益法师就在他的《灵峰宗论》里大骂非议《四料简》的人是“无耻邪师, 敢诬先圣,辄肆翻案。“虚云和尚能不畏权威,不惧骂名为禅宗发声, 这是值得高度敬意的!
    所以,要谈“离相”,最先就要离掉这些“随意印证再来人”、“以 人代法”的乱相!否则你永远也跨不进禅宗的大门!而要离掉这些相, 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坚持“如来悉知悉见“的根本原则!
    【历次福德较量之间的差别】
    这一段“福德较量”属于纲领性的,须菩提一下子就能听懂。但末 世众生不一定能懂,可能还会产生疑虑:
    我也很愿意受持读诵此经,但万一我的“一念净信”纯度不够,那 还会有功德么?也许是会有,是不是少得可怜?
    于是佛祖便又作了进_步的详细比一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前面刚刚讲了令须菩提“涕泪悲泣”的“身命布施”。在破除了 “报 身”的执着后,佛祖就直接用“身命布施”来较量福德。这首先说明

金刚清源 第三十六课

一个什么问题?
    这是在说:经典的功德,是与它的开示(破除的疑惑)成正比的——
    在第八品刚刚破除了内心对“法、非法”的执着,领悟到了 “一切 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时,那时的“福德较量”只是以“满三千 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为参照物;
    在第十一品领悟“无所得”、破除了对“净土”的执着后,那时的 “福德较量”就一下子变成了前面的“恒河沙”的平方倍!
    在第十三品破除了对“世界”、“微尘”的执着后,“七宝”之类 的“外财布施”已经无法描述它的功德了,只有用“身命”的“内财布施” 才能形容;
到了这里,把“报身”、“觉”的执着也破除了,此时也只能用“身 命布施”作参照物了,而且一下子讲到了顶端!
    这里佛祖先讲的是一曰三时以恒河沙身命布施,这已经远超于之前 的“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了。不只如此,而且还扩大了 “无量百千万 亿劫”的倍数。而旦大家要注意:这么大的功德体量,它所用的“因” 还不是我们上面讲的“一念净信”!而是比“一念净信”粗了很多倍的、 任何一个人都能察觉、明了,甚至是都能做到的心!
    [“信心不逆”人人可行】
    这个在罗什大师的版本里,用的是“闻此经典,信心不逆” 。对于“信 心不逆”估计很多人听了也会犯嘀咕:“信心不逆”的标准又如何把握? 这个我们只要看其它版本就能释然了 !其它几个版本讲的分别是:
    “不生诽谤”
    “信心不谤”
    “不生毁谤”
    “不起诽谤”
    “闻已不谤”

    也就是说,我们最低只要能“闻已”管住自己的嘴巴,不生毁谤, 就可以得到前面那么大的福德(从这里又可以佐证:《弥陀经》里的“少 善根福德”指的就是“不谤大乘”)!既然管住嘴巴就能得到如上之 大的福德,更何况是能生真信、能生“一念净信”、更能“书写受持 读诵、为人解说“!
    所以本节课的题目才使用“终极福德较量“来描述。
    在本经中,后面也有“福德较量”,但所讲出的数量都远远没有这 里的大了(主要原因是后面都不侧重于“持经功德较量”,而是为了 破除断灭见)。
    【 《金刚经》就是“法身镜”】
    通过福德较量,那些一直持“法门平等”邪见的人需要注意了:
    就连《金刚经》内部,在不同的时候,随其开示的浅深,持经之人 所得的功德都有很大的不同。何况是经与经之间的差别!同样是“无念”,各个乘级的人,所修行达至的结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面的差别取决于什么?
    就取决于你依止的是什么样的经典!
    所以佛祖最后把全部焦点都放到了 “经”上——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大家看到佛祖这段话,结合一下之前讲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非法、非非法”,会不会觉得佛祖这话自相矛盾呢?会不会觉得佛 祖这话无形之中增强了大家的法执呢?
    有这种疑问是很正常的。所以这里需要对《金刚经》这部特别的经 作一下交代:
    经就如同镜子。不同的经典都相当于一面镜子,通过镜子来发现我 们的心。但是,因为众生烦恼的深浅,“经”这面镜子的清晰度就有 了差别。

金刚清源 第三十六课

    我们权旦把“心”就比作我们的相貌——
    比如很多西方哲学家的“经”,这面镜子就完全没有清晰度可言, 镜面上只是写了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自己的样子。”但怎 样才能看到?却是非常迷糊的!所以他们对心的认识完全就是概念。 于是便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什么就说是什么。
    再如中国的儒、道的“经”,这面镜子虽然已经脱离了概念,但镜 面却是模糊的,你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你模糊的样子。
    再到小乘的“经”,这面镜子虽然很清晰,但你照上去空无一物, 于是小乘人就认这个“空”为自己。
    再到菩萨乘的“经”,你终于能完整地看到自己的样子了,但还是 隔着一层薄纱(无明)。
    最后终于到了佛乘的“经”,
    如果是渐修,你通过这面镜子,可以一步步最终完全发现自己的样 子;
    如果是顿修,你通过这面镜子,当下就可以清晰地发现自己的样子!
    而《金刚经》就是这面佛乘顿修的镜子!
    这面镜子清清楚楚、干干净净,你一旦照上去,它就能让你把“化 身”、“报身”、乃至“庄严佛土”全都放下,“四相”、“法相”、 “非法相” 一丝不留!不走弯路、直截了当地把你的本来面目呈现给你!
    佛这里高度称赞“经”的功德,其本意就在于告诉大众:
    我们讲佛法皆是“不字法门”,而此经就是专讲“不”字!此经一 切文字皆是让大家最彻底地放下“文字相”、“言说相”、“心缘相”, 最直接地呈现离念真心。
    所以佛祖今天说的《金刚经》全体即是般若。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够 信受,拿到这面“镜子”即能妙契佛心。正因为如此,才说“是经有 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普及《金刚经》里所涉及到的数字】
    这里谈到了一些佛门的数字概念,需要简单地给大家普及_下《金 刚经》里所涉及到的数字:
    那由他=10A28 ( 10的28次方)
    阿僧祇=10人896
    无数=10^7168
    无量=10^28672
    无边=10¥1468
    无等=10^458752
    不可数=10人1835008
    不可称=10^7340032
    不可思=10^29360128
    不可量=10717440512
    不可说=10A469762048
    这个“不可说”,简单讲就是10后面还有4亿6976万2048个零!
    如果我们一秒写一个零,分秒不停地写,要写159年才能把它写出来!
    现在科学所能观测到的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总数也只是10人80 个,这是我们人类目前认为的“天文数字“,但在佛法里却小得可怜!
   《华严经》里所讲到的数量单位就有126位,这是对世界数学发展 的_个重大贡献。
   《国际数学通史》上写得很明白,释迦牟尼佛无疑也是世界上伟大 的数学家!
    这些数字罗列的不一定准确,但认识了这些超天文数字,大家对持 经功德就有了进一步的概念。
   [受持《金刚经》的功德为何如此之大】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功德?

金刚清源 第三十六课

    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如经文——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 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 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相对于《圆觉经》和《楞严经》,此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纯体 般若,彻底无念,一丝不挂。所以它只接引发大乘者、发最上乘者, 不接引其他发心的人。而其它两经则是任何根机的人都接引。
    从修法上,
    《楞严经》有二十五圆通,
    《圆觉经》还有“三观”、“二十五轮”,
     而《金刚经》就只有一个“无念法(如如不动)”。
    这就如同电视画面一样,其它两经同时现出几个画中画,任何人都 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此经就只一个画面,照破一切妄相,独 露真常,任何一个人来,都能直接照出你的本来面目!
    所以,能够得闻此经、受持读诵、广为人说者,他不但能得如上超 天文数字的福德,而且必然也是能够承担如来家业、续佛正法之人!
    【为何此经只接引“发大乘者、最上乘者”】
     那为什么此经只接引“发大乘者、最上乘者”呢?到底是佛祖有偏 心还是经有局限呢?佛祖讲明了原因——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这里说得很明白:
    你之所以不能够“发大乘、最上乘”,唯一的原因就是你好乐小乘 法,自困在了 “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些颠倒见里。(大 家注意一下:这里已经从原来的“四相”变成了 “四见”,是后续经 文的重要引子。我们在第十七品里会详细讲解。)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也在努力地念诵《金刚经》,为什么他们总是 不能悟入?根本原因就在于好乐小法,不能发大乘、最上乘之心!这 就如同照镜子一样,如果始终不愿意睁开眼睛,再光明的镜子摆在面 前也等于白搭!
    如果自己未发大乘心,
    所理解出来的“最上乘法”也只能成为“小法”;
    万法如如只会被理解成空无一物;
    所谓大乘也只能被他们错误引导到“普度众生”上,他们的大乘心 不过是相当于梵天的“慈悲喜舍”罢了,实际上还是世间心。
    所以,好乐小法者,不但自己不能受持,更无法为人演说。
    明白这个道理,有志之人皆当毅然舍弃小法,努力“发大乘”、“发 最上乘”。只要你能发大心,也就是只要你“愿意”,《金刚经》就 能够帮你照出你的本来面目!
    为什么?
    因为妄则本妄,真则常真,众生本来就是法身常住。
    而能明法身常住者,莫过此经。
    佛像、佛塔乃是死物,顶多能帮你积积福或是为学佛带来点增上缘, 即使这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供养,何况是这《金刚般若波罗 蜜经》! ! !
    所以佛才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 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这里大家要注意:在第十二品里佛也说过类似的话:“当知是人成 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这两段话是有区别的:
    前者强调的是持经的“人”殊胜,
    这里强调的则是"经"的殊胜。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七课

    这个对那些“执性废相”的人来说,是完全理解不了的。因为他们 只会觉得“经书”是死物,仅仅是礼拜供养一下“经书”而不受持读诵, 那是绝不可能会有功德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有先请出圣言量来 定好案再来理论——
    “般若波罗蜜若有但书写经卷于舍供养,不受不读,不诵不说,不 正忆念,是处若人、若非人不能得其便。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为三千 大千世界中四天王、诸天,乃至阿迦尼吒诸天子,及十方无量阿僧祇 世界中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等所守护故。是般若波罗蜜所 止处,诸天皆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礼拜已去。”——《大般若经》
    原因是什么?
    原因很简单!《金刚经》就是照佛镜、法身镜!
    为什么在第十品里不这样说?
因为当时只开示到“无所得”,还没开示到“法身镜”。提前说了, 就会让人“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从这里我们就可比较出“般若经”“净土经”的巨大反差——
    佛祖对“般若经”可谓无限的“慷慨”:不但说受持、诵读会有无 量福德,即使不用读诵,仅仅礼拜供养都能得到诸天的守护和尊重。
    而对于“净土经”却相当的“吝啬”:《佛说阿弥陀经》、《无量 寿经》乃至《观无量寿经》,在这三部经里,找不到一句关于“读诵 此经能得福德”的话!所以,佛祖在“净土经”里反复强调“读诵大乘”, 这是很有深意的!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三十六课一【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结束!

2019.7.12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三十七课
业力虽大,难敌般若
内容提要:
一、 正确认识“因果"的虚妄性
二、 修行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把“定业转轻”、“不定业转无”
三、 如何消灭过去的罪业
四、 罪业得灭的表现征状、注意事项及对日常修行的现实意义
五、 为什么初学者更应该多读《圆觉经》
六、 最关键的“灭罪心法”
七、 “如如观”可灭现世罪
八、 如何才是最高级的忏悔
九、 经义果报不可思议、如何鉴别伪经
金刚老师:开课!
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三十七课——
【业力虽大,难敌般若】
众学生:老师好!【花】【花】【花】
金刚老师:大家先把这段经文看几遍
“复次,须菩提!善蜀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 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 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 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七课

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 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 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上节课讲了《金刚经》专为“发大乘”、“发最上乘”者 说,如同“照佛镜、法身镜”,能够帮我们直下照出自己的 本来面目!因此受持读诵此经即能获得超天文数字的福德。
    即使这样,很多人也会犯嘀咕:
    再无量的福德,也是要在后世才兑现。来生的东西,看不 见摸不着,很多时候,有也相当于没有。而作为一个普通凡夫, 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在的修行能不能增加我们眼前这一世的 福德?尤其是在过去世,我们更多的是已经造下了无量无边 的罪恶,今世的修行能够消灭我们过去已经造下的罪业么?
维 彬:老师一语中的,我等凡夫的确如此。
金刚老师:@维彬 【赞】其他人也有这样的想法么?
吴 铭:是哦。以前就是这样想的。
志华:有。
维 彬:所以,我们一边相信一边怀疑。
吴铭:@维彬诚意!
亚苓:是的,老师。
金刚老师:今天就解决这个问题!
    
    【正确认识“因果”的虚妄性】
    不论世、出世间法,能够驱使人们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求乐;二是避苦。
尤其是学佛人,都是通过发“出离心”跨入门槛的。最先已经反复 思惟观察了 “福德”的过患,其学佛最大的动力就来自于避苦,即远 离生死轮回之苦。所以,很多“未来的福德”比较难以激发起学人前

进的动力。相反,消除业障、远离痛苦,这些往往才能勾起大家最大 的兴趣!
    佛祖当然知道这_点,但也深知“消除业障“乃是学佛人心中最难 攻克的课题。因为佛自己也说过:“佛十力中,业力最深”。六道轮 回之内,最根本的运行法则就是“因果”。
    众生造不善业,则招得来世恶道之果;
    造善业,则招得来世善道之果。
    今世造业,异世成熟,故称“异熟果“ O
    所以“八识”也叫“异熟识”。如《八识规矩颂》云:“不动地前 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就是说,直到七地破了俱生我执之后, 八识就舍掉了 “藏识”之名,之后便称为“异熟识”。所以,“因果” 在八识之内是贯彻始终的。不但三界之内是这个规律,乃至在成佛之 前的十地菩萨也得遵循这个规律。(菩萨为什么要修福?就是要通过 修福的“因”得到圆满报身的“果”。)只有在十地时修习金刚三昧, 彻底了断无明得成正觉,然后才能摆脱因果的控制。从这个角度来观 察,我们就能明白那些动辄便谈“因果”的高僧大德的问题根源在哪 里了——就在于不能领悟“金刚般若”,不知道什么叫“无为法身”! 如《维摩诘经》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这个“不堕诸数”, 就是超越“因果“!
    所以,般若之下,最有权势的老大就是“因果“!因此,学佛人能 够很轻易地在各种各样的法理上得到通透,但是一旦遇到“因果”, 马上就不敢越雷池半步!乃至近代一些很知名的禅宗大德,基本都是 谈“因果”色变,甚至还讲出“一大藏经,无非因果二字”这样浅薄 的话来。搞到最后基本都落入到了和小乘一样的“定业不可转”的劣 等见解上。结果让绝大多数的学佛人一开始就背上了一座无比沉重的 “因果”大山,然后把学佛人一开始就死死地困在了 “忏悔”、“修福” 的方便手段上。导致他们既不敢相信自己能发菩提心,也不敢相信自 己能发出离心,时时以一个“罪恶凡夫”、“薄地凡夫”自居,就连“做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七课

人”都感到是件非常奢侈的事!
    所以,如不把“因果”真正认识清楚,不但会影响我们修习《金刚经》 的效果。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则导致他们永远只能在佛门之外徘徊!
    但若一下子告诉大家因果本是虚妄的,很多人又无法相信。所以, 佛祖便浅深次第推进,让大家一步步地领悟——
    最先讲“身命布施“,使得须菩提涕泪悲泣;
    然后以自己的前身“割截身体”事例来证明“业报身虚妄”。既然 业报身也可以通过“心无嗔恨”来随意转换,那自然也就说明“因果” 并不是像须菩提过去理解的“定业不可转”那样僵化。
    【修行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把“定业转轻”、“不定业转无”】
    所以,对于“因果”、“业力”该如何正确看待?这在《大般涅槃 经》就分析得非常清楚。佛说:
    “一切作业有轻有重,轻重二业复各有二:
—者、决定;二者、不决定。”
    也就是说:业有两种,一者是决定得果,一者是不决定得果。为了 防止迷惑众生落入“拨无因果”的邪见,所以佛继续说:
    “我为除断如是邪见,故于经中说如是语:'一切作业无不得果。' 又言:'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梵行解脱;以不定故,则修 梵行及解脱果。'”
    正因为要消灭业障,才需要修行!佛祖最后总结——
    “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不定之业无果报故。” 所以说,修行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把“定业转轻”、“不定业转无”! 也就是说,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超越因果,而不是为了被因果控制! 而众生的“定业”、“不定业”的实际状况又如何呢?
    佛言:“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
    这就跟我们平常所听到的“定业多、不定业少”截然相反。
    正是因为“不定业多”,所以我们才有修行努力的空间

    是故佛言:
    “以是义故,有修习道;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 非生报受。”
    正因为“不定业多”,所以“因果”就显得较为虚妄。以此之故, 在破除了 “报身”的执着后,持经功德便能轻易地胜超无量劫的“身 命布施“ O
    这本质上就是在进一步地破除须菩提对“因果“的执着。
    因为比“业力”更大的是“般若”!以“无为因”得“无为法身果”, 对于这个道理须菩提已经不疑惑了。但“福德“毕竟是有相的,按通常 的逻辑,有相的果必然也由有相的因所导致。可现在竟然完全不是这样, 无相无念的因反而得到的更是超天文数字的福德之果!所以,到了这 里,“不定业“的分量就显得无比巨大,“因果“就显得更加虚妄。
    【如何消灭过去的罪业】
    未来的果报是如此,那过去的罪业又是如何呢?
    佛祖于是接着开示——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 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大家知道了佛祖的前身是通过“心无嗔恨”就能随意转化自己 的报身。有些人就会疑虑:我虽然也努力向着“心无嗔恨”前进,但 目前功夫      肯定没有佛祖当时那样细,那当下我们又该如何消灭我们的 罪业呢?
    这里佛祖就给大家开示了这个任何_个人都可以当下运用的方法:
    受持诵读此经!
    原理何在?
    就是因为此经是“照佛镜、法身镜”!而一切万法、因果,都只是 这镜中之像。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七课

    依靠这面镜子,我们就能够逐渐远离镜中之像对自己的掌控。
    依靠此镜的“一念净信”,我们能够感得未来无量福德,当然也能 够灭除过去无量的罪业!因为万法虚妄,未来是虚妄,过去也是虚妄的。
前面讲,般若之下,最有权势的老大就是“因果”。反过来说,万法之中,般若最大,般若能胜因果! “万法”、“因果”如同臣民,而《金 刚经》就是皇帝,依靠这面镜子,我们就相当于挟天子以令诸侯!
    [罪业得灭的表现征状、注意事项及对日常修行的现实意义】
    那受持诵读此经得以灭罪的表现征状又在什么地方呢?《金刚经》      这里就说得非常特别:
    就是你认真受持读诵此经,受到别人的轻贱了。
    受别人的轻贱,也就是逆境现前,也就是轻微的恶报现前。这种因 为认真受持读诵此经而特别感得的“轻微业报现前”,就是你过去世 无量罪业得以消融的表现!
    这里面大家需要注意这三点:
    一、 你的“为人轻贱”必须是不经意间被动感得。
有些人读了此经,认为“为人轻贱”就能“重罪轻报”,于是去刻 意主动制造“为人轻贱”的机会,这样就不能达到“重罪轻报”的作用。 比如他们看到很多学佛人听了某些邪师瞎说的打坐腿疼就是在消业, 于是刻意追求“腿疼”的效果,这样就是在自讨苦吃,根本不能消业。 这里佛祖有警告:“若言苦行能得道者,一切牛马悉应得道。”
    二、 你的“为人轻贱”必须是因为“读诵”、“受持”、“为人演 说”此经时感得。
不是说你自以为是个学佛人,随便念几遍《金刚经》,然后身口意 依然我行我素,通过自己胡作非为感招来的“为人轻贱”也能算数。 如果你的轻贱是自己的恶意造成的,那叫“自作孽,不可活。”
综合六版本,从经文字面上看,必须是“读诵”、“受持”、“为 人演说”时感来的。

    如何是“受持” ?
    就是你通过读诵此经,能依“四句偈”等如理作观,
    或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或观“诸相非相”,或观“万法如如”, 
    最高的就是能生“一念净信”。
    能如此作观、生心,才能称之为“受持”。
    你因为长期如理作观,自己的观念、行为与众人不相同,从而招来 的轻贱,这样受的“轻贱“灭罪就更大。
    再进一步,如果你既能常生“一念净信”,如法受持,又能如理宣 说此经,不畏人言,逆众而上,由此招来别人的轻贱,那灭的罪就最大!
    三、你的“为人轻贱”必须是最初让你产生了 “不愉快” 。
我们看到有些人实际上并没有发菩提心,他们是因为贪着修行人的 “名”而念《金刚经》的。因为他们心行相违的读诵,感来别人的关注。 在关注当中,有赞叹有嘲笑,而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名”,于中并无 不愉快。这样的“为人轻贱”也不能得到灭罪的效果,因为你没有发 生“轻报”。
    只有在整个环境都给你产生了切实的压力,你还能继续坚持,这样 才能算得上产生了 “轻报”,这样的轻报才能消重罪。
    所以,只要是真正因为“受持读诵此经”而感来的“为人轻贱”, 它就是我们难得的“重罪消灭“的信号!
    这实际上对处理我们日常修行中的烦恼也是有很重大意义的。
    我们知道,达摩大师的“报怨行“讲的就是今生我们遇到逆境时所 应有的心态。它更主要强调的是一种“接受”的心态。而“重罪轻受” 就比它更高一层,能够使得我们“欢喜接受” !这就是前面我们谈到“喜 忍”。只有能作如是观,遇到逆境时我们才能生出欢喜之心。
    “重罪轻报”,实际上是有不同表现形式的。而《金刚经》里只 讲了 “受持读诵时为人轻贱”这一种特别的情况。在其它了义经里,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七课

 讲的形式就很多。比如:因为精进修行,出现夜梦恐怖、身有小疾、 小伤等,出现诸类完全可以轻易承受的“轻报”,都算是“重罪轻报” 的迹象。《大般涅槃经》里讲得非常全面:“是人以是善业因缘不堕 地狱现世受报,所谓头痛、目痛、腹痛、背痛、横罗死殃(乏力)、 呵责骂辱、鞭杖闭系、饥饿困苦,受如是等现世轻报。”
    当然,如果你的报应非常惨重,已经难以承受,那就应该对自己的 修行进行全盘反思。
    总之,只要我们能坚定受持读诵大乘了义经典,中途出现的一切违 逆境界,都可以作“重罪轻报”想。遇到这些阻碍,我们不但不灰心丧气, 反而应该暗自窃喜:以现在轻微的难受,就能化解掉来世无量的地狱 重罪,这乃是人世间最幸运、最划算的事
   【为什么初学者更应该多读《圆觉经》】
    当然,有人又有疑问了:不是说学佛会使我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顺 利么?为什么还要出现“为人轻贱”呢?
    这就是《金刚经》所独有的特色!因为它只为“发大乘者、最上乘 者”说。更为能“荷担”如来家业的人说。而且宣讲的都是纯第一义 谛的无念无住之法,估计很多护法神都没听懂,都没出来表态来护持。 可以说是纯自力法门,是专门给志在荷担如来家业之人的大考卷。
    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你有这样大的决心,就给你一些考验,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直到 后来翻看《大般若经》(卷302),才明白,原来我们修习般若经的人 是佛祖亲自来护持的——
    “舍利子,彼东北方(中国)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能于此甚深般 若波罗蜜多信解、受持读诵、修习思惟、广说,我常护念是善男子善 女人等,令无恼害。”
    也是因为一路来有这样切身的体会,所以我才大力推荐新学之人认 真读诵《圆觉经》。因为这个经典不需要你一定是发大心的人,任何

基础的人都能普摄。所以在结束时,无量的护法金刚、天神鬼王都纷 纷出来表态护持。你若认真受持读诵此经,他们会悉心护持你们的身心、 家庭、事业,让你们顺利地获得“一念净信“。
    【最关键的“灭罪心法”】
    对于“重罪轻报“的问题,在《大般涅槃经》里也讲得很清楚——
    狮子吼言:“世尊,何等人能转地狱报现世轻受? ”
    佛言:“能观诸法同如虚空,不见智最,不见智者,不见愚痴,不 见愚者,不见修习及修习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则能修习身、戒、 心、慧,是人能令地狱果报现世轻受。”
    这里的“观诸法同如虚空,不见智慧,不见智者,不见愚痴,不见愚者, 不见修习及修习者”就是前面我们讲“如理作观”,而且仅侧重于“凡 所有相皆是虚妄”。
    接着佛又开示了最关键的“灭罪心法“——
    “是人设作极重恶业,思惟观察能令轻微,作是念言:'我业虽重, 不如善业。'譬如置华虽复百斤,终不能敌真金一两;如恒河中投一升盐, 水无醵味……”
    这个心法就是前面说到的“万法之中,般若最大,般若能胜因果。”
    我们一般的观念,都是重视“业力”而轻贱“觉力”。这就叫“长 罪业志气”。造成的结果是把我们的罪业做实、扩大,反而让我们的“觉 力”变得虚幻、微弱。所以,要想灭罪,我们就应该长“觉力”的志气, 灭“业力”的威风!当如佛所言:罪业虽大,但它只像棉花,百斤棉 花也不如真金一两!
    所以,我们当有这样的信心:无量的罪业,也不如我一日“一念净 信”!
    无量的罪业本自虚妄,它对我真心形不成什么危害,对于真心而言, 它不过像恒河里投放了一升盐而已!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七课

    [“如如观”可灭现世罪】
    有人还会问了:前面讲了那么多,都是讲能消过去的罪业,那今世 的罪业能不能消呢?
    这个在《佛说净业障经》就讲得很精彩:
    经中讲了宝月如来的前身勇施菩萨的故事。他一次被一有夫之妇勾 引而与其通奸。曰久生情,然后便失正念而生欲心。最后为了方便行事, 和女施主共同把其丈夫给毒死了。干下了 “西门庆与潘金莲” 一样的 勾当。在把人害死后,勇施菩萨马上警醒过来,深感万分恐惧:如今 造下如此之罪,来世必堕地狱,我该如何自救?
    最后遇到了鼻揉多罗菩萨,给他进行了一番开示之后,他如理作意 思惟,结果不但没有获罪,反而马上就得到了无生法忍!
    那究竟鼻揉多罗菩萨给他作了哪样的开示呢?
    我们看经文前几段就明白了——
   “诸法同镜像,亦如水中月。
    凡夫愚惑心,分别痴恚爱。
    法无作无处,如虚空清净。”
    “诸法同镜像,亦如水中月。”这个就是上节课我们重点讲到的“照 佛镜”、“法身镜”。只有我们能认真受持《金刚经》,时时回到我 们的“法身镜”里,然后万法才能成为“镜中像、水中月”。
    “凡夫愚惑心,分别痴恚爱。
    法无作无处,如虚空清净。”
    这四句偈说的是什么?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妄想无性”。万法本 自如如,之所以有“痴恚爱”这些概念,根本是来自于我们的虚妄分别。 如经言:“观欲实性即是佛法,是则名为净诸业障。”这个就是“如如观”, 这比前面消灭“过去定业”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更进一步。
    所以,“如如观”就力量更大,能灭现世罪。
    如佛总结——

    “汝观是法能令众生离诸业障。受行淫法断人命根。能令现身得无 生忍。”
    这段话就说得很明白:只要能作如如观,纵使之前造下行淫杀人的 罪业,依然能够现身永超轮回!
    这里,佛还是作了最后的原因分析——
    “所以者何?
    能观三界如影响故。犹如幻师观于幻人无有障碍。
    诸凡夫人于无有法妄生分别。堕诸恶趣受于无量百千万苦。”
    既然“观如如”就有这般威力,那何况是比它更高的“无念法”、 “一念净信”呢!到此,我们就可以真正理解《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里这段非常让人“心生惊怖“的话了——
    “得闻此一切法平等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受持读诵思惟修习。假 令其人杀害三界一切众生。终不因斯堕于恶道。”
高 兵:老师“观如如“和“如如观“可有差别? 
金刚老师:一样的。
   【如何才是最高级的忏悔】
    众生现世犯了罪,最容易生忏悔之心。那如何是最高级的忏悔?
    如《金刚三昧经》——
    阿难言:“云何名为忏悔? ”
    佛言:“依此经教入真实观。一入观时诸罪悉灭。”
    这里的“真实观“就是“无念、一念净信“。
    所以,在我们造罪想要忏悔的时候,就应当如是坚定自心:
    即使真要忏悔消业,那最利的方法就是此时的“无念无住”之法, 不必      再生它念!若再起忏悔之念,亦是在造新业!所以,只要我们能 认真受持读诵此经,如理作意,能生“一念净信”,不但能生未来无 量福、能灭过去定业,也能消今世罪业。

金刚清源 第三十七课

高 兵:也就是说修习无念法,不需要额外再忏悔。
金刚老师:不论今生或来世,只要能持此一法,坚持下去,直了成佛! 是以佛言:“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义和果报不可思议、如何鉴别伪经】
    之后,佛祖又一次拿自己过去生中的瞎折腾来较量功德——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 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 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 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里的“于燃灯佛前”,在讲“无所得”的时候已经讲过了,就是 指在遇到燃灯佛前,供养了那么多的佛,都属于瞎折腾。这里用的较 量福德方法也很特别,像数学里的“分数“一样,用无限缩小“分子” 的方法来显示数字的巨大。即使这样,仍然没有把受持读诵《金刚经》 的功德说完全。为什么?
    怕说得太大了,众生听起来过于离谱,反而不信!
    佛后面的这段话就是这个意思——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 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这段的重点就在“我若具说者”,也就是说如果我把它的全部功德 说出来。
    什么是“心则狂乱,狐疑不信”的状态?比如上面引用的《实相般 若波罗蜜经》的那段“杀害三界一切众生也不会堕恶道”的话,就极 其让人“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讲到这里,就必须要谈谈一些“伪经”的问题。在讲功德较量中, 除了圆顿经典之外,讲得最多的就是那些伪经。有些伪经全篇都是在 吹嘘诵经、弘经的功德和“诽谤”伪经可能带来的无边罪业。

     那如何来对它们进行鉴别?
     根据上面的原理我们知道:佛不虚言,不会无缘无故地纯粹吹捧某 部“经”本身会有多大的功德,所有的功德称赞都是为了衬托出经中 开示的“法义”的价值!前面也讲了,即使净土真经,佛祖也不轻易 讲其读诵功德。只有依教奉行,老实念佛,然后才有功德。所以鉴别 伪经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要看它们有没有开示出切实的佛法义理和具 体的法门,特别是开示出第一义谛,佛之知见,无念法!如果没有义理、 法门,而仅是对“持经“功德无限吹捧,那就必是伪经无疑。
    类似的伪经,当属《僧伽吒经》和《宝箧印经》这两部最为典型。 因为此二经不讲义理只讲功德,所以特别受到一帮贪名图利的假学佛 人所追捧。令人非常惋惜的是:正是这些伪经无限吹捧功德,反而使 得大家把了义经的功德较量不当回事了!导致大家对真经的功德也“心 则狂乱,狐疑不信”!
    我们接着看经文。佛最后总结——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经义不可思议”,就是指这个无念无住的法门不可思议。一是“无 念 法”本身就离思蔑议。二是因为通过无念法就能直接感得无为法身;
    “果报亦不可思议”,就是指它在“能生福德”、“能消业障”上 不可思议,远远已经超出了你的想象!
    所以,正常情况下,经文到了这里,就是结束的征兆。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三十七课一【业力虽大,难敌般若】结束

金刚清源 第三十八课

2019.7.16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三十八课
第二次提问"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的原因
内容提要:
一、 须菩提二次发问的第一个原因
二、 什么是“四见” ? “四相”和“四见”的关系
三、 "乐小法者”不能悟入的根本原因
四、 须菩提二次发问的第二个原因
五、 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
金刚老师:开课!
众学生:老师好!【花】【花】【花】
金刚老师:今晚开讲《金刚清源》第三十八课——
【须菩提第二次提问“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的原因】
前面讲完了《金刚经》的第十六品,我们知道:按本经的结构划分, 在第十三品的时候本经就该结束了,只是因为须菩提的“涕泪悲泣” 才又产生了后面的第十四品。在第十四品中,佛祖把须菩提对“报身”、 “因果”的疑惑也破掉了。所以到了第十五、十六品就集中地谈受 持读诵此经的功德。而且从功德的体量上看,也到了本经的极致。 所以,正常情况下,那第十六品也就是真正的结束了。但实际上并 不是这样的。

   [须菩提二次发问的第一个原因】
    须菩提在本该结束的时候,又破天荒地如第二品“善现启请” 一样, 一字不差地向佛祖提了相同的问题——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
    所以,
    须菩提为什么会两次提一模一样的问题?
    两个文字上一模一样的问题它们的内涵究竟有哪些差别?
    这是所有读诵《金刚经》之人必须要如实面对的问题!
    我们还是像在讲第十四品时先找出须菩提“涕泪悲泣“的原因一样, 通过前面的经文线索找出须菩提第二次发问的原因,这样整部经文才 能是连贯一体的。
    须菩提第二次发问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原因就在于前面提到的“四见”上!
    通过层层破疑,须菩提深知人人真心本具,众生时时皆与佛一样如 如不动。按理说这样的法门应该如《圆觉经》讲的那样“根无大小” 人人可入的。
    但为什么佛祖又非要特别地申明此经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 最上    乘者说”呢?这样不是把绝大多数的人都挡在门外了么?而且后 面佛祖也特别提到了 “乐小法者“不能入。这就使得须菩提更加疑惑:
    所谓“乐小法者“,那一般都是指这“最上乘“之外的一切乘级了, 其中就包括了声闻、缘觉、菩萨。可这些毕竟都是修行学佛之人啊! 为什么那些没有学佛基础、烦恼深重的具缚凡夫们能入,反而这些烦 恼很轻的老修行人却不能入呢?
    后面佛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原因:
    不是(金刚经)刻意排斥他们,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障碍了自己
    障碍他们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
    就是四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金刚清源 第三十八课

  【什么是“四见” ? “四相”和“四见”的关系】
    所以,这里就需要好好说明一下这个“四见”是什么东西。
    之前我们看到的都是“四相”,现在又突然变成了 “四见”。这“四 相”和 “四见”的关系是什么呢?
    “四相”,我们前面解释过了它的来源就是:
    众生最初不觉,迷本法身,妄认五蕴幻妄之身,从而产生的一系列 的颠倒之相。
    以四大为身相、六尘缘影为心相,执此为实我体,即为我相;
看“我”不断在六道轮回里沉浮,此为人相;
    又看“我”当世一生的盛衰苦乐,此为众生相;
    未死之前总觉得生命恒常、自己永远不会死,此为寿者相。
    此“四相”侧重于“相”上,一切六道凡夫皆执着在里面,乃至凡 夫中的大心众生,最初发菩提心、修菩萨行,都是依靠这些“相”而出生。
纵观整个修行的过程,所要解决的课题无非就是“我法二执”。而 此二执 又有粗细之分:
    粗的我执,就是执五蕴身心为我;
    粗的法执,即是我依靠六尘相所作的一切六度万行。
    那些凡夫中的大心众生,他们上求佛道,都依靠自己的五蕴色身为 蓝本;他们修行布施,都执着于六尘粗物;乃至所求生的净土,都是 深深烙下了娑婆世界秽土的影子。而《金刚经》的前半部就是专门破 除这类大心凡夫的种种错误知见、疑惑。
    在第十六课一【应如是降服其心(2 )祖师西来意:妄想无性】里 我们作过总结,佛祖所要破的疑就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境;一类是法;一类是心。
   《金刚经》前十六品,所重点破除的就是“境”和“法”,是佛给 未悟般若的人而说。
    剩下的就是“心” 了。也就是细的“我法二执”,这个就统归于“四 见”之中。主要是通过前面的开示,为已悟般若的众生所说。

     其中,
    执有能证之智,为“我见”;
    执有所证真如,为“人见”;
    所以《金刚经》对于“治心”的核心功夫就是“心无能、所”。
当你觉悟了 “我见”、“人见”,还执着于一个“心无能所”,这 就是“众生见”。
    当你觉了前三见皆为尘垢,心照清净,执此觉心为真,以真照妄,
此微细能觉之心,如同自己的命根一样自然而然,此即为“寿者见”。
所以,“四相”与“四见”的关系就是:
    四相侧重于“相”,
    四见侧重于“心”。
    
    四相属于粗的“我法二执”;
    四见属于细的“我法二执”。
    
    四相属于迷“识”,乃凡夫具有,多从爱憎而生;
    四见属于迷“智”,乃三乘具有,多从证取而生。
    [“乐小法者”不能悟入的根本原因】
把“四相”和“四见”搞清楚,那“乐小法者”为什么不能悟入的 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不论是粗的“我法二执”,还是细的“我法二执”,归根到底都是
“我执”;
不论你执着的是“四相”还是“四见”,都是“我”的“四相”、 “四见”。
凡夫造业流转,根源皆因避苦求乐;
二乘人厌离轮回苦,故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妄见涅槃;
菩萨妄见众生,妄修妄证,妄得佛果。

金刚清源 第三十八课

    不论他们“憎”的对象是什么、“爱”的对象又是什么,他们的“爱 憎”都是相同的。
    前面佛祖讲了 “一切法不可取”,所侧重的是“所取”的对象。
    这里则直接一步到位,直面“能取”的心!
    不论凡夫还是二乘、还是菩萨,这颗“能取”的心都是相同的。
    所以,《圆觉经》讲明了 “乐小法者”不能入清净觉的原因——
    “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这是说:不是《金刚经》不收他们,也不是觉心排斥他们,正是因 为他们执着于“我能取能证”而自己障碍了自己!
    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被障的?
    这就得好好分析一下这个“取”字。
    “取”,最明显的来源是“十二因缘”,其中的“现在三因”就是 “爱缘取“、“取缘有“ 。
    “爱缘取”,所以,这个“取”就是从“爱”而来。我们心中有了 贪爱,导致了心执着到了外境上,这就是“取”。
    《楞严经》讲“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这就一下子道出了 “取” 的本质!由于不明万法如如,所以便把真如变成八识,于是变现出“见”、 “相”二分,从此便心、物对立。“见”即是我们的能见之心,“相” 即是一切众生、世界。由于不明本是一心所现,故此心对所现之相, 分别假名言相,寻名执着,这就是“取” !
    众生生死相续,总结下来就是“惑、业、苦”。
    其中“惑”有二惑,一是发业,二是润生。
发业是根本无明。润生,顾名思义,就是滋润生死,靠的就是“爱” 和“取” O
    所以,“根本无明”的具体执行者就是“取二由爱取造业,故招 致无量生死之苦。如《圆觉经》佛言: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 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

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 圣道。”
    “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
    因为有爱有取,爱不到取不着时便生憎嫉,然后便造轮回生死业。
    知道轮回太苦,于是我们又用这个“爱取”之心去求脱离生死的圣 人之道。于是一路便有了 “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各种追求。
    所以,这就是“乐小法者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的根本 原因。
    “一切凡圣皆以无为法身而所显现“ 。从理论上讲,任何_个人于 “最上乘“都能随顺悟入,只需要就自己现前的执着原地放下就行:
    人道则放下“人”的执着就可以;
    天道则放下“天”的执着;
    二乘就放下“二乘“的执着;
    菩萨就放下“菩萨”的执着;
    佛乘就放下“佛“的执着。
    所以佛言“我大乘无乘”。
    凡夫中的大心菩萨如果能于本经前十六品中把自己对“凡夫”的 执着放下,那自然可以立地成佛。这也就是本经为什么在第十三品、 十六品就 可以结束的原因。
    所以,本经之所以有须菩提的第二次发问,第一个原因就是为这些 “乐小法者”而提。
 
   【须菩提二次发问的第二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
    是为了已悟般若的学佛人提问“悟后起修“的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一是防止堕空的问题。
    最初佛在第三品“云何降服其心“的开示中,就先把各类众生作了 

金刚清源 第三十八课

列举。原因很明显:当时大家都是着相修行。所以那时候的菩萨是不 大会出现“堕空”问题的。
    之后的一路破疑,佛把他们在“相”上的执着全都破得干干净净。
    他们执着于成佛,佛告诉他们报身也是虚妄的。
    执着于普度众生,佛告诉他们,众生本自如如。
    就像《大乘广五蕴论》里讲的那样,色、受、想、行、识五蕴, 大小乘的根本差别就在于“色蕴“。如果不执着于“内四大”为“我”, 而能了知“内四大”、“外四大”都是一个“色蕴”,那“五蕴”展 开来就是大乘百法,“五蕴”之外亦无有一法可得。
    所以,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容易堕空:既然一切都是虚妄的,那 还修什么呢。尤其是普度众生,更是不用去做了。
    如果真这样下去了,久而久之便难免堕空。
    所以须菩提的提问,所要为这类众生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
    已悟般若的人还需要去做普度众生的事么?
    二是防止悟后起修的过程中生出“能取能证”之心。
前面我们知道了,“能取能证”之心主要是“乐小法者”的三乘人 居多。因为他们的烦恼障已经断得差不多了。而对于本经的教化对象, 凡夫中的已悟般若之菩萨,虽然他们目前还是烦恼深重的凡夫,但通 过佛祖一步一步的开示,其它疑惑皆已破除,已悟“四相”非相,“相” 已很难令其生心。所以在悟后起修的过程,最容易生出的还是这“能 取能证”之心。
    只要他们在后面的修行过程中能于此心深入觉察而不起,则可一路 直了成佛!
   【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
    有人会问:断了贪嗔痴烦恼的人和一个贪嗔痴烦恼很重的人,他们 直接在“能取能证”之心上用功,效果是一样的么?

    回答是肯定的!
    这是由“四相”和“四见”的主次关系决定的:
    “四相”从“四见”而生;
    粗的“我法二执”从细的“我法二执”而生。
    惑-业-苦——六道轮回苦相由善恶二业而生,善恶二业最终乃 由爱取而生。而爱取就依附于根本无明之上,此即是“能取能证”之心。
    这就如参天大树一样:“四相”、“六道轮回”如同枝叶,善恶二 业如同主干,爱取如根,“能取能证之心”如营养、水分。不管你是 证得四果的阿罗汉,还是证得十地的菩萨,你以前的工作主要都是在 枝叶、主干上。而要想彻底弄死这棵树,最根本的是要断其根(般若)。 而最直接、最简单的则是断营养、水分(金刚般若)。
    喜欢玩香的人更容易理解——
    香都是最初很细,然后慢慢变粗、成团。整个轮回就像成团的烟雾, 而 再大的烟雾都是由离香最细的那一股烟生成,而“能取能证”之心 就是那最细的烟。只要直接在最细的烟上断了它的来路,那再大的烟 团都将化为乌有!
    正是基于这个原理,黄弟禅师才说:“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 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黄果山断际禅师 传心法要》)
     下一节课我们来好好看佛祖是如何解答的。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三十八课一
【须菩提第二次提问“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原因】结束

金刚清源 第三十九课

2019.7.20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三十九课
如何是“菩萨通达无我法”
内容提要:
一、 同一个问题,佛祖两次回答的核心区别
二、 何以“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三、 “实无有法”才是得到授记的真正原因
四、 什么是“诸法如义"、“一切法皆是佛法"
五、 执于“普度众生”、“庄严净土”者皆非菩萨
六、 通达无我法者才是真正的菩萨
七、 课后老师答疑
金刚老师:开课!
今晚开讲《金刚清源》第三十九课一一
【如何是“菩萨通达无我法”】
大家先把这篇经文好好看看——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 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 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 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 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 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 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 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 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同一个问题,佛祖两次回答的核心区别】
    上节课分析了须菩提第二次提问“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的原因。
今天接着看佛祖的回答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 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我们知道,虽然问题的文字相同,但含义不同。所以佛祖的回答方 式也是不同的:
    因为佛祖这里要破除的是已悟般若者的“能证之心”,所以回答直 接以“我”字当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
    而第一次回答的时候则是以“众生”当头,且还把“众生”的不同 种类详细列举出来。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区别,不能轻易略过。

    以“众生”当头,后续的回答则偏重于破除对“众生”的执着;
    以“我”字当头,后续的回答则自然偏重于破除对“我”的执着。
    所以我们要先弄清楚“我”是什么。
    上一节课重点讲解了 “四见”以及它和“四相”的区别。我们大体 知道了整个学佛的过程就是在破除粗、细两种“我法二执” 。
    其中粗的“我法二执”统归于“四相”之中,
    而微细的“我法二执”就归于“四见”之中。
    细的“我执”就是执有“能证之智”;
    细的“法执”就是执有“所证真如” 。
    两者即是《圆觉经》“存我觉我”之我。
    这乃是众生最微细的执着。
    【何以“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 】
     通过前面佛祖的开示,那些粗的“四相”对须菩提已经没有什么影 响了,只是还存留着那一丝丝“成佛”、“度众生”的微细习气而已。 既然这种微细的习气主要就体现在“成佛”、“度众生”上,为了有 效地降服它,当然也应该从“成佛”、“度众生”的事上去识破它。 所以佛祖的回答也依然是让须菩提往“灭度一切众生”的大路上继续 刖进。
    在佛祖的第一次回答中,我们着重从“广大心”、“第一心”、“常 心”、      “不颠倒心”的角度来看如何破除对“众生”的执着。
    我们也知道这“四心”的关系了——
    “广大心”、“第一心”属于发心;
    “常心”属于心法;
    “不颠倒心”属于见地。
    其中,“心法”是随着“见地”不断变化的。
    随着“见地”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心法”便从“有所求”升级为 “无所求”,最后再从“无所求”升级为“无念”。
    通过上半部经的破疑,“见地”已经达到了最高。
    已经悟到了 “四相”非相、众生本自如如。已经知道了前面的“发

 心”、“住心”皆是方便手段而已。从第十七品开始,现在的起点就 直接建立在了最高的见地上,自然明了:所谓“发心”本身也是多余的。
    所以,佛祖这一段的回答,重点就在于最后这一句——
    “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何以“实无有法” ?
    原因有二:
    一、从度众生上看。
    当初之所以要发菩提心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其根本的原因是看到 我和众生都沉沦于生死,所以才要度己度众最终安住于永恒快乐的无 余涅槃之中。
    现在已经明白了我和众生时时真心常住,众生本自如如。
    那所谓“生死",完全是颠倒妄见;
    所谓涅槃,乃是与“生死妄见”相对的妄见。
    既然“生死”、“涅槃”皆是分别妄见,那我还要发一个“令一切 众生住于无余涅槃”的愿,岂不是妄上加妄!是故《思益经》网明菩萨云:
    “若菩萨得生死分别涅槃,因众生行菩提,此则不应说为菩萨。”
    二、从自心看。
    以前是因为不知真心时时常住,所以才要“发菩提心”。
    我们知道,“发菩提心”主要有三层意思:
    最先不知道我们有“常住真心”,只是一个笼统的成佛,这是第一 层的“引发”;
    知道我们有个“常住真心“,但还不知怎么开启,志愿开启,这是 第二层的“发起”;
    当找到了我们时时本具的“常住真心”,这时就是第三层的“发明”
    很明显,通过前半部的开示,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个“常住真心”, 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而旦佛说一切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明 了此心而已。
   《般若经》云:“若菩萨知心性即是菩提,而能发起大菩提心,是

金刚清源 第三十九课

金刚清源 第三十九课

名菩萨。”
    《大宝积经》又云:“菩提中,心不可得;心中,菩提亦不可得。 离菩提,心不可得;离心,菩提亦不可得。乃至若言见有菩提而取证者, 当知此辈,即是增上慢人。”
    所以,在你已经处于“发明”菩提心阶段,如果你此时还要重新生 出一个“发菩提心”来,这就是头上安头,骑驴找驴!
    所以文殊菩萨说:“若有人发菩提愿,是为邪愿。"
《思益经》文殊菩萨总结:“若菩萨知一切发非发,一切法非法, 一切      众生非众生,是名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就是“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的原因!
    我们再回头看最先要解决的微细“我法二执“
    “能证之智”是我执;
    “所证真如”是法执。
    佛祖回答的策略很清晰:
    先破“度众生”,重点解决了 “法执”(无有众生得灭度者);
    次破“发菩提心”,重点解决了 “我执”(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
    最终归结到“实无有法”,齐破“我法二执” 。
    [“实无有法”才是得到授记的真正原因】
    在第十品里,佛祖用“燃灯佛授记“考问须菩提,重点是破除成佛 “有所得”的执着。虽然成佛“无所得”,但总之还是成佛了,成佛 总是有因的。
    当时须菩提的理解是以“无所求”为因,达至“无所得”的果。
    总之还是有个“因”的,至少这个“无所求”的“法”就是“因” 。现在佛祖直接讲破“实无有法,,难免须菩提有疑。
    于是为了安须菩提之心,又一次重提了 “燃灯佛授记”之事——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不? ”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 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 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这一段文字虽多,但意思很明显:
    就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佛祖当时在燃灯佛前得以授记,也是因为明白 了 “实无有法”。
    “实无有法“,就是于微细“我法二执“也已识破,
    “知一切发非发,_切法非法,一切众生非众生“,彻底的无念!
    彻底的无念,等于是彻底的“无因”,怎么偏偏还得到了佛祖的授记?
    这里还是《思益经》里讲得很清晰——
    尔时,净相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不求菩提,不愿菩提,不贪菩 提,不乐菩提,不念不分别菩提,云何如来见授记耶? ”
    佛告天子:“如以草木茎节枝叶,投于火中而语之言:'汝等莫燃! 汝等莫燃!'若以是语而不燃者,无有是处。天子,菩萨亦如是,虽 不喜乐贪著菩提,当知是人已为一切诸佛所记。所以者何?若菩萨不 喜不乐、不贪不著、不得菩提,则于诸佛必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佛的譬喻讲得非常绝妙——
    就像你把草木投入了火堆,你虽然使劲地说“不要燃烧“、“不要燃烧“!但根本没法让它不燃烧。
    同理,当你能彻底无念时,你不想成佛也没有办法!
    既然如是,佛为什么不给你授记!
【什么是“诸法如义”、“一切法皆是佛法”?】
    为什么彻底的“无因”反而能成就彻底的佛果?
    因为法身不属因果!
    于是佛祖又进一步开示——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 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 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 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

金刚清源 第三十九课

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 是名大身。”
   前面从“割截身体”起,已经论证过了: “因果”本是虚妄,乃是 出于众生妄见。
   但它是万法之中排行“第二”的老大、八识幻法运行的根本规则。
   所以导致学佛人也很容易误以为成佛也是受因果掌控,总是认为成佛 是有修有得。
   所以佛一直以来都是以“无所得”来对破之。到了现在,已经讲到 了 “实无有法”,于是佛祖和盘托出:
   为什么菩提无所得?
   因为“如来”者,并不是你以色相所能衡量的。“如来”者,乃是 万法当体如如之义。
“如”、“如如”,这些概念我们在最先已经讲清了,所以现在就 可以一语带过了。
   既然万法时时皆如,又岂是你妄修妄证可入的?
   在第十四品里佛有说“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实际上,“虚实”完全来自于众生的颠倒分别。
   万法如如,此中又怎么能有一丝“实”、“虚”可容!
   什么是“虚法” ?
   就是五蕴身、众生、世间法;
   什么是“实法” ?
   就是法身、佛、出世间法。
   “虚实”就叫二法。
   万法如如,二法全是来自于颠倒分别,所以佛法是“不二之法”。
   如果佛法决定有实有虚,如儒道两家,执眼前为虚,“道”、“性” 为实,此即必有贪着,如此佛则与外道无异。
   现在明了,万法如如,本无“虚实” 。是故佛常说:世、出世法无二。
《大智度论》云:“何等是出世间道?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道! ”。
   既然如是,何法不是佛法!
   是故佛言:“一切法皆是佛法。”

    既然一切法皆是佛法,我们就不必舍弃当下另寻“佛法“ 。
    所以佛又有言:
    “菩萨行世间,明了世间相。
    世间虚空相,虚空亦无相。
    菩萨知如是,不染于世间。”(《思益经》)
    此即是“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之义。
    为了让须菩提加深理解,佛祖又问了之前问过的“人身长大”的问题。 须菩提如实回答“大身非身”。
    既然大身(报身)都是非身,又何况一切法不是非法!
能明了此,则“虽行于世间,如蓬华不染,亦不坏世间。”(《思 益经》)
    【执于“普度众生”、“庄严净土”者皆非菩萨】
    既然万法当体如如,实无有法。那自然此中也无有“菩萨法”可得。 所以,如果谁说“我一定要灭度无量众生“,那他即不是真正的菩萨。
    既然一切法皆是佛法。幻化空身即法身,此土即是常寂光土。如果 谁还要执着于“庄严净土” ,那他当然也不是真正的菩萨。
    所以佛言——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 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 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而“度无量众生”、“庄严净土”,这正是十地菩萨们干得最漂亮 的伟大工程。现在佛祖竟然说执着于“度无量众生”、“庄严净土” 都不是真正的菩萨。那真正的菩萨自然就不必再去重走他们的弯路了。
    【通达无我法者才是真正的菩萨】
    那真正的菩萨应该作什么?佛言——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所以,什么是“菩萨通达无我法” ?

金刚清源 第三十九课

    就是要明白:万法如如,一切法(有为法、无为法)都没问题,唯 一有问题的是“有我”。而“我”的最细微的表现就是执有“能证之智”、 “所证真如” 。
    所以,对于一个已悟般若的人,其它什么都可以不用搞,只需要把 这微细的“能证之智”、“所证真如”搞掉就可直了成佛!
    这就像上节课作的比喻:
    如同灭掉一棵树,十地菩萨们所干的事是先把整棵树修得干干净净, 然后再断其根。而“通达无我法”的菩萨,干的工作是直接断其营养、 水分。
    如同息灭香的烟,十地菩萨们是在最粗的烟团上做功夫。而“通达 无我法”的菩萨,则直接在烟最初生起的地方就掐了它的根。
    又如做梦,十地菩萨们是在梦里大做佛事,把整个梦境装饰得庄严 华丽,晶莹剔透,最后他才考虑到要醒来的事。
    而“通达无我法”的菩萨,则一开始就明了一切,不用在梦中的人、 梦中的事里折腾,直接就干从梦中醒来的工作!
    而这个直接从梦中醒来的工作,就是断除我们执有“能证之智”、
    “所证真如”的念头!
    断除“能证之智”、“所证真如”,具体落实就是“实无有法”:
    不住于“普度众生”;
    不住于“庄严净土” 。
    闻说“无住”,亦不住于“无住”;
    闻说“无我”,亦不住于“无我” 。
    是以神会大师言:“闻说我不著我,即不取无我,是顿悟。”(《神 会禅师语录》)
    达摩大师亦言:“即我无我,不取无我,名为通达佛道。”(《菩 提达摩四行论(天顺本》)
    什么是“不通达无我法”?
    如二乘人或住空的菩萨,闻说“无我”,即住于“无我”,把“无 我”执着      为实法,是为不通达无我法。
    所以,翻译到此段经文而言,即是:若菩萨闻说“无我”而不取“无
    

我”,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所以,能知“实无有法“,乃是真正通达“无我“法!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三十九课一【云何是“菩萨通达无我法”】结束!
[老师课后答疑】
学员提问:
香 雨:老师,我有疑惑,那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不是也度众生吗? 他们不是真正的菩萨吗?
金刚老师:@香雨你只看到他们的形,没看到他们的心。
香 雨:哦,明白了!他们度众生就是没事度着玩,度了也做没度想。
吴铭:无度众生的心。就像用无帮助别人的心去做公益,而不是有 公益的心去帮助别人。
@金刚老师对吗?
金刚老师:@吴铭 有道理的。同是干一样的事,用心的差别会很大!
当你能彻底无念时,你不想成佛也没有办法!
当你能彻底放下“度众生"的念头,你不想度众生也没办法。 当你能彻底放下“度众生”的念头,你的举手投足都在度众生! 而那些整天想着去度众生的人,他最终的努力基本都是在误 众生!
香雨:明白了,感恩老师!
金刚老师:反之,如果不能领悟无念法,你所干的一切,都是在误自己、 误众生!

金刚清源 第四十课

2019.7.23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四十课
佛以五眼决疑实无有法
内容提要:
一、 佛突然提到“五眼”的真正用意
二、 “五眼”是什么
三、 “五眼"的两层关系
四、 佛为何能见众生、现秽土
五、 三心不可得,求心即是妄
六、 众生不可得,故实无有法
金刚老师: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四十课一[佛以五眼决疑实无有法】
大家先把这篇经文好好看看。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 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 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 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老师:看完了么?
众学生:看完了
金刚老师:看到佛有“五眼“,是不是对成佛就信心更加充实了? 大 满:和这个有关系吗?是说佛有五眼,所以能够看到实相? 吴铭:没有看懂。
    【佛突然提到“五眼”的真正用意】
金刚老师:你们不懂,这说明讲课的重要性太大了!
    上节课讲了 “菩萨通达无我法“ 。成佛竟然可以如此简单!
如同砍树,不需要在枝枝叶叶上入手,甚至也不需要在根上入手, 直接就可以在“断营养、水分”上入手。
    所谓“通达无我法”,就是说:一切法没有问题、一切众生也没问 题,唯一有问题的就是我的微细“我法二执“。
    越简单的方法越是难以让人真正相信。所以在第十四品中我们看 到:在“见地”讲到了最深之处,佛祖为了给众生决疑,直接拿“个 人名誉”出来担保!所以说出了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 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的话。
    现在又讲到了成佛最根本的“无我”法,那更需要再作一次担保。
    大家会觉得佛这次拿什么来担保?
    佛这次用的是“个人境界“担保!
    这个“个人境界“即是佛之“五眼” 。
    为什么要用“五眼”出来担保?
    就是为了彻底决断“实无有法名为菩萨”之疑。

金刚清源 第四十课

    对于执相的人,会对众生的“性”产生怀疑:
    如此烦恼深重的众生,他们真的是时时与佛一样如如么?
    这会不会是佛为了鼓舞大家的信心作的方便说?
    佛是已经彻底醒来的人,那他醒来之后看到的众生真相究竟是什么 样的呢?
    虽然说众生本来是佛,但未醒来前还是如梦中一样,他们的烦恼也 是实实在在的,六道轮回的痛苦也是相对真真切切的。
    所以,没有醒来之前,知道自己是佛与不知道看来也没有什么区 别。
    对于执性的人,会对众生的“相”产生怀疑:
    既然众生是因“我法二执”而生,佛又是了断“我法二执”的人。
    那他会不会只看到众生是佛的样子,却看不到现在的众生仍处于烦 恼的水深火热之中?
    或许他说的“无我法”只是在描述他现前自己的境界,它能适合烦 恼具足的众生么?
    所以,针对这些疑惑,佛祖于是主动对须菩提进行启发性的提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五眼”是什么】
    这里要好好讲一讲“五眼”。
    第一肉眼
    就是由父母所生肉身之眼,我们现在的眼就是肉眼。
    肉眼能见色,但是有障碍。《大智度论》云:
    “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

不见下。”
    其中“见近不见远“,就最能体现不同众生肉眼的区别。
    人之中,有的人看得近,有的人看得远。
    而老鹰的视力比起人就更强。
    最强的肉眼是菩萨、佛的“肉眼“,能够看到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肉眼之间的差别,取决于见色的清净度。
    第二天眼。
    因为肉眼有那些局限,所以需要修习天眼。
    天眼是天道众生或由禅定而得的眼。
    区别于肉眼,天眼是远、广、微细事物皆能得见。《大智度论》卷 三十三云:
    “得是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
    第三慧眼。
    小乘(声闻、缘觉)所具之眼,能够照见一切法空相。
    肉眼和天眼,见到的都是色相。
   《大智度论》云:“(色相)乃是和合因缘生假名之物,不见实相。"
    什么是实相?
    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这些即是实相。《大智度论》云:
    “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 内灭是名慧眼。”
    第四法眼
    此是菩萨所具之眼。
    慧眼只知空相,而不知差别相,所以不能度众生。
    而法眼即是“从空入假”,善知一切差别之相,能知众生根机,随 缘授之以法。

金刚清源 第四十课

    简言之,就是能令众生入佛法。《大智度论》云:
    “法眼令是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
    第五佛眼。
    诸佛所具之眼,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因为菩萨仍有无明,仍有所住,所以菩萨法眼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 道,亦不能了知“金刚三昧”、“无念法”,所以需要修习佛眼。
    所以佛眼即是靠修习“金刚三昧”所得之眼。
    如《大智度论》中佛言:“有菩萨摩诃萨求佛道心,次第入如金刚 三昧,得一切种智。尔时,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 大慈大悲。是菩萨摩诃萨用一切种智,一切法中,无法不见,无法不闻, 无法不知,无法不识。”
    此即是佛眼。
    [“五眼”的两层关系】
    此五眼中,它们的第一层关系是:
    “肉眼与天眼”属于“相”;
    “慧眼、法眼、佛眼”属于“性” 。
    “肉眼与天眼”所见的是一切“相”。其中肉眼有障碍,而天眼无 障碍。
    所以佛一般讲到观众生的具体“相”时,都是用“天眼”来“观”; 用到“慧眼”、“法眼”时一般都用“知”。
    所谓佛的肉眼,就是指能见“障内色”;
    所谓佛的天眼,就是指能见“障外色”。
    “慧眼、法眼、佛眼”,它们本身不属于见色之“眼”,而属于“智”。
    此三眼是与出世圣人三种智相应的:
    慧眼对应的是“一切智”,所以慧眼的特点是知诸法实相;
    这个“一切”并无奇特,就是指一切万法的总相,万法总相即是空

相。而这是小乘佛法的最高追求。特别是那些跑缅甸搞内观的,最喜 欢把这个“一切智“挂在嘴上。实际上这是最低级的圣智。
    法眼对应的是“道种智”,故法眼的特点是:“明见是人以何方便,
行何法得道”;
    佛眼对应的是“一切种智”,佛眼的特点是:“于一切法现前了了 知”。
    所以,我一直常提“五乘佛法”,它的依据就是从这“五眼“里来—— 肉眼对应“人乘”,以五戒为根本法;
    天眼对应“天乘“,以十善、四禅八定为根本法;
    慧眼对应“小乘”,以四谛(声闻)、十二因缘(缘觉)为根本法;
    法眼对应“菩萨乘”,以菩萨六度为根本法;
    佛眼对应“佛乘“,以“佛之知见“为根本见地,无念法为根本法。
    所以,佛提醒须菩提莫忘佛有五眼,它第_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消
除前面执性、执相之人的两大疑惑:
    一切众生,不论性相,我皆如实知之;
    五乘佛法,众生根性,我皆一一了知。
    我以佛眼担保,你们大可放心去依教奉行。
    以此之故,佛才这样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
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佛之所以列举了那么多天文数字的佛世界众生,其用意就是在告诉 须菩提:
    一切众生的状况我都完全掌握,你们知道的我全知道,你们不知道

金刚清源 第四十课

的我也全知道。
    此五眼中,它们的第二层关系是:
    因为我们随时皆是真心现前,真实的状况是“心现心见”,并无根 尘识这些东西。
    所以前四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主要是因无明等诸烦恼习 气造成的差别。
    最根本的乃是颠倒错觉。所以就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障碍。
    到了成佛,一切无明烦恼习气断尽,四眼就全部统归于佛眼。
    因为佛眼是“无法不见、闻、知、识”,所以一个佛眼就包含了全 部五眼。
    【佛为何能见众生、现秽土】
    有人会问:既然众生、国土乃由无明烦恼所现。佛的无明烦恼已尽, 怎么又会见众生呢?佛见众生,岂不是佛意不净?所以,佛教有个术 语叫“留惑润生”,这本来是佛祖劝导阿罗汉不要慌着了断“见思二 惑”沉醉在“有余涅槃”的三昧里,应该留着那点“惑”去普度众生, 发菩提心,成就圆满佛果。这本是大乘始教的方便法,但很多法师却 张冠李戴地把它套在大乘圆教里。认为佛祖之所以能度众生,也是因 为留了 “惑”,否则他就连众生也没法见到了。由此便衍伸出了 “人 间净土”的幺蛾子,让一大帮邪师们心安理得地贪着世间!
    正是考虑到会有这样的疑问,所以佛前面依次提了五眼,最后却是 用“知众生心”来作总结。
    其意是告诉须菩提:所谓五眼者,本质就是以“知众生心”为眼罢 了。肉眼不是表明佛眼不净,而是表明佛具备“知众生心“的能力。
    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本质就是因为有妄心才为众生。
    佛为度众生,所以才随其心现所知量。是故《维摩诘经》佛言:
    “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

    所以,众生能见秽土,佛依然能现秽土。所不同的是众生有颠倒, 佛无颠倒尔。
    如《楞伽经》佛言:
    “以彼惑乱,诸圣亦现,而非颠倒。大慧。如春时焰,火轮,垂发, 犍阙婆城,幻梦,镜像,世间颠倒,非明智也。然非不现。”
    这就如同人与狗的区别:同见一泡屎,人知是屎,但也能知在狗心 里这就是一顿美餐。人只要不吃屎就行,完全可以随顺狗的心理,把 屎当美餐来喂狗。
    又如:真空本无诸种色相,随其染缘,人见之目以为河水,但饿鬼 来到此“河水”面前,见到的却是火焰。佛为度化人、鬼,故可以随 缘现出河水、火焰。
    所以,这里根本的区别在于:同是现出梦境,众生以梦境为实,故 陷入梦境之中。而佛知其乃是真心所现之影,故自在神通游戏。所以, 众      生之所以为众生,乃由妄心而生,此妄心本身就是真心,只是众生 妄生颠倒,不认而已。
    是故佛言:“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这也说明了前面佛能“知众生心“的原因:因为众生本体就是如来, 众生乃是如来自心之众生。又如镜面喻:众生心动,只是众生未能回 归自己的“照性”而已。虽然未能回归,但众生“照性”毫无动摇。 佛则能时刻回归照性,故无不悉知。
    这里的
    诸心,即是妄心;
    心,即是真心。
    寂灭_心离妄离真,无可言表,假名为“心“ 。
   【三心不可得,求心即是妄】
    寂灭一心,随净染缘而现真如与八识。
    “真如“同平静的海水,故能映彻万物;

金刚清源 第四十课

    “八识”如同起浪的海水,故不能映物。
    之所以会起浪,乃是众生无明之“风”所吹动,此“风”最根本的 来源就是“我法二执”。不管平静也好,起浪也罢,“水体”没有发 生任何生灭、去来的变化。它时时皆是如如不动。
    是故佛言:
    “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 如来身。结珈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 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大方等如来藏经》)
    大家以后看佛经,要注意这一点:
    凡是佛祖以“我以佛眼”开头说的话,主要是从“性”的角度开示 最高深的法义、只有佛才能观察到的真相!
    而凡是以“我以天眼”开头说的话,都表示从“相”上来如实观察 到了众生的业缘因果。
    既然妄心本身就是真心,一念回光即同本得。如果你还要去求个真 心,那自然是不可得的。
    所以佛最后说——“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 心不可得。”
  【众生不可得,故实无有法】
    众生之所以为众生,乃是有妄心。现在知了三心不可得,所谓众生, 不过是一个颠倒的概念,那又何有众生可得?
    众生不可得,又何有“所发”心度众之人?
    三心既不可得,又何有“能发”度众之心?
    所以,到此才可以真正安心于佛前面讲的“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者”。
    既然“实无有法”,那我们就应该老老实实放下对“能证之智”、 “所证真如”的执着。
    所以,此即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义。

    我们与佛都是这面镜子,所以无差疏。
    那我们现前与佛的差别在哪里?
    就在于我们现在的这面镜子只能照,不能转动,它只有“肉眼”; 而佛这面镜子能照也能随意转动,因为佛是“五眼“具足。
    所以,为了彻底消除我们与佛的差距,我们就应该牢记“实无有法”, 认认真真地放下“能证之智”、“所证真如”。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四十课一【佛以五眼决疑实无有法】结束!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一课

2019.7.27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四十一课
“三心不可得“的层次及运用
内容提要:
一、 “三心不可得”在《金刚经》的重要地位
二、 “三心不可得”的三个层次
三、 “三心不可得”的根本作用在于“灭罪”
四、 “三心不可得”的背后是守本真心
金刚老师:今晚开讲《金刚清源》第四十一课——
[,,三心不可得,,的层次及运用]
[“三心不可得”在《金刚经》的重要地位】
上节课的结尾处讲到了 “三心不可得” 。由于采用的是从头到尾地 顺讲,所以最后是把它一笔带过了。但是“三心”与“四相”是《金刚经》 极其重要的两个概念。“三心”和“四相”的份量是相等的。所以必 须要专门拿出一节课来讲透它!
从本经整体轮廓上看,
上半部经主要讲的是“四相非相”,
下半部经主要讲的即是“三心不可得” 。
如果从“见地”和“心法”来划分,
“四相非相”是见地,

    “三心不可得”是心法。
    明了 “四相非相”,相当于进入了般若之门,等于入了宝山;
    而只有明了 “三心不可得”,那才能取到宝贝。
    相反,不明“三心不可得”,《金刚经》听着再美妙,我们也只会 说食不饱,最终空手而归。
    【"三心不可得”的三个层次】
    对于“三心不可得”,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浅深层次来不断加深理
    第一层,弄清“妄心”的本质。
    妄心的本质是什么?
    由于《金刚经》“照佛镜”、“法身镜”的特殊性,所以里面对很 多基础性的东西都没有讲。比如,
    “四相”是怎么虚妄的?
    “三心”是如何不可得的?
    这些都只是一语带过,并没有作具体的解释,这样对初学者就很难 逐 渐契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多多借助《圆觉经》。《圆觉经》 里对      “妄心“的本质就讲得非常细致——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 心。”
    “四大”就是说我们的肉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
    “六根”就相当于我们肉身里的六个门窗。
    四大为内,六根为外,两者和合为“身”。
    有身根,即有外面六尘妄现。由于内外根尘不断吸引,根攀附于尘, 尘牵引着根,于是就有了我们这颗像猿猴一样不断执取、思虑的妄心。
    此心念念生灭刹那不停,缘合即有,缘散即无。如果推寻它的自体, 实是了不可得。所以说是“假名为心”。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一课

为什么推寻它的自体了不可得?
《圆觉经》中又言——
“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 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这是说我们这颗妄心完全是因六尘而有的,如果没有六尘,这颗心 也就没有了。
这个要怎么来验证?
比如色,
我们现在在学习,因为看到我打出来的文字,大家才会知道这里是 什么字、什么词、什么语,如果看不到我的“文字”这个色相,你当 下这“知字知词知语”的妄心便无从谈起;
“文字”是一个极小的色相,文字既如是,推广到其它一切色相, 莫不如此。若无一切色,我们因色而生的心也就无从谈起。
再看声,
我们关注一下耳朵,因为听到了旁边的声音,大家才会知道是什么 音、什么声,若根本没听到这个声音,那你辨音辨声的心也无从谈起。
眼、耳如此,鼻舌身亦复如是,都是因为有了外面的色声香味触五 尘而有。
再看我们的意识,
虽然它不直接依赖于五尘,但仍是以五尘为基本素材而进一步加工 编制形成的:
如果没看到文字,我们就没法依靠文字进行思考;
没听到声,我们也没法依靠这个声音进行思考。
就像天生的盲人无法想象天空是什么颜色一样,
我们作梦也不可能梦见白天完全想象不到的东西。
乃至包括我们学佛,
我们心中的佛、菩萨、净土世界,这些都是以曰常的六尘为基本素

材而编制出来的。
    如果离开六尘,我们心中对佛菩萨、净土,也依然像天生的盲人对 蓝天一样,一无所知!
    所以《圆觉经》总结为“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而此心所依赖的六尘又是无常的,因为四大本身就是无常,终归散 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此心到底乃是空无一物!
    所以,此妄心就跟唯物论者对“意识“所作的定义是一样的——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和复写。
    所以,我常说开悟的第一个标准——
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承认此妄心就跟唯物主义者的定义一样,没有一 丝毫完全离开物质(外尘)还能独立自存的东西!它的全体都是虚妄的。 你必须老实承认它是彻底虚妄的。如果认为它是99%虚妄,还有那1% 一丝丝的“真“,那你都没有完全认识这颗心。
    所以,如果能明白妄心“六尘缘影”的本质,那自然对“三心不可 得”也能迅速契入。
    第二层,观三际不可得。
    三际就是过去、现在与未来。
    过去心已经灭掉,所以不可得;
    未来心还没到来,所以不可得;
    此心念念刹那生灭,“现在心“起了即灭,无所停住,所以不可得。
    我们如果能常常依照“三心不可得”去思惟练习,它对我们曰常了 断烦恼是效果巨大的!当我们心里生起了某一具体欲望、烦恼时,我 们就可以作这样的观察:
    比如我们的食欲。
    当我们不饿的时候,它是不在的,此时属于未来心;
    当我们酒足饭饱后,它也不在了,此时属于过去心;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一课

    而只有当我们有饿感时才为“现在心”。
    当它为“现在心”的时候,我们就去死死地执着它,完全忘记了它 的“过去”与“未来” 。我们就会误以为它永远是真实的。
    于是只要是能吃的我们都对它格外地贪恋。凡是平常喜欢吃的,在 那个时候都一下子变得无比美好,以至于想想就会流口水。到正式开 始吃的时候,最初总觉得把整桌饭菜全部吞下都不能填饱肚子,于是 狼吞虎咽。当我们吃了两三碗渐渐饱了之后,马上观察,才发现刚才 那么强烈的食欲怎么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不但饿感不在了,而且 刚刚对其它所有美食的过分贪恋也_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所以,如果我们能如实知了此“饿感”的不实,那对食物的贪心就 会减少很多。
    相反,就像朱元璋,本身不过就是一碗菠菜豆腐汤,因为是他当年     在极其饥饿的状况下吃的,他就坚固的认为是世上最好吃的美食,一 辈子都记着它。
    饿感是这样,我们其它的欲望也是这样的。
    比如好色,
    没得到满足前,欲火焚身,见色即贪;
    得到满足之后,玉体横陈也毫不动心。
    如果我们能时时知道它就是一个如此变幻无常的“欲望”而已,在 满足欲望时就不会付出太多的代价。
    欲望是如此,烦恼也是如此。
     当我们忧伤焦虑的时候,就会感到整个世界都昏天暗地,会感觉一 辈子都将永远处在烦恼之中。而实际上烦恼也是在生灭不停的,很快  它就又属于“过去心” 了。当以“过去心”的状况来回看当初的“现 在心”,就会发现是多么的滑稽——前一刻还在为亲人的离去而悲痛 欲绝,一阵痛哭之后,刚才的悲痛欲绝竟然马上离奇地消失了

    忧伤焦虑是这样,产生了爱情也是这样,
    以为是深陷爱河永远不能自拔,其实不过是像暂时患了感冒发烧一 样。三分钟的热度一过,“爱”很快就会消失了!
    
如果我们于任何心念生起时,都能完整地明了它的“过去”与“未 来“,那我们“现在“的欲望烦恼就会大幅度地减轻!
    最明显的“过去心”,比如我们的童年,那时候感觉万事万物都非 常美好,但现在又遇到相同的事、物,就再也找不到那时的感觉了。
    所以我们就不应该怀念过去,我前面发了一个朋友圈是这样写的: 怀念过去,即是对现在的不尊重。当下每一刻都很珍贵,不应该把它 葬送给过去与未来。
    实际上这也是方便说,因为“当下”转瞬即逝,当你说出“当下” 的时候,“当下心”也已经成了 “过去心”。
    
    第三层,观“三际”乃是颠倒,正念即是无念
    前面所讲之妄心,它是因六尘而有,若无六尘即无此心。
    此心在《楞严经》里,乃是“缘尘分别之心”。此心虽无,但不是 绝对无心。
    通过“观暗“我们可知:
    我们见色闻声并不是眼见耳闻,实际的情况乃是心见心闻,于中本 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六根,乃是我们的错觉而已。所以, 我们常说的真心离“见闻觉知”,就是指这认为依六根而起的“见闻 觉知“ 。
    所谓“缘尘分别之心“,它乃是以六根为自体。既然六根是错觉, 当然这个“缘尘分别之心”也是错觉,所以叫“妄心”。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一课

    那这所谓的“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又从何而来?
    心本如如,于中并无“过去”、“未来”和“现在”。乃是因为对
    “太阳东升西落”的色相人为分别产生了时间概念,进而才产生了 “过 去”、“未来”、“现在”的颠倒错觉。
    心、佛、众生本自如如,并无差别。所以此中并无“当下(现在心)” 可得。
    所以,“正念”有两层意思:
    前面在有“过去、现在、未来”时,正念即是现在心、当下心;
    在明了本无“过去、现在、未来”时,正念即是无念。
    [“三心不可得”的根本作用在于“灭罪”】
    当明白了 “三心不可得”后,对于学佛人来说,最重大的意义是直
接可以明了 “罪性本空” 。
    前面我们讲了消业灭罪的方法。
    大体而言,一者是从相上灭,一者是从心上灭。
    其中从“相”上,是观一切法空和观万法如如;
    从“心”上,重点讲的是“心无嗔恨”。
    现在讲到了 “三心不可得”,那么我们从“心”上灭罪就更进深了 一步,实际上就是为“心无嗔恨”找到了根本的解决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最初我们介绍过的达摩大师对慧可二祖开示的方法
    当时慧可因为罪业深重求大师为他安心。
    大师直接反问:将心拿来,我为汝安!
    慧可被当头一棒,觅心了不可得。
    大师言:我已为你安好了心。
    慧可言下大悟。

    所以,这个灭罪的核心就是——“觅心了不可得” 。
    实际上在《佛说未曾有正法经》里就有一段和达摩、慧可类似的开
    妙吉祥菩萨在途中见一人于树下哭泣:“我造下了很严重的杀业, 来世必定堕地狱,我该怎么自救啊!”于是菩萨就化现出与其差不多 的一个人,同样像那人一样哭泣,也说自己造下严重的杀业,但听说 佛祖能给予救拔。
    这样就把那人“骗”到了佛祖面前。然后佛祖即与化人唱了 一出双簧。
    佛就问化人:
    你说你造罪,但对于罪业,我们只论心不论形。只有起了心才能有罪, 请      问你是起的什么心造成的罪?是过去心、还是未来心、还是现在心?
    如果说是过去心,过去已灭心不可得;
    若起未来心者,未来未至心不可得;
    若起现在心者,现在不住心亦不可得。
既然三际心皆不可得,那你就根本没法找到那个能造罪的心。
既然这样,你的罪相又从何而来?
   【"三心不可得”的背后是守本真心】
    很多人都似乎认为“觅心了不可得“灭罪这样就完事了。这是很大 的误解,这只是开始,只是前方便。要想灭罪,需要接着听佛的进一 步开示。佛祖说,你应当作这样观:
    你这所谓造罪的心,它并没什么固定的处所,不在内外不在中间; 又无固定的形相,非青黄赤白。
    我为什么说它不能造作?
    因为从根本上讲,能造作的六根乃是颠倒虚妄的。
    妄心妄矣。而我们本身的真心却是真实的: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一课

    它没有限量,所以没有边际;
    本非善恶,所以没有取舍;
    本无生灭,所以没有动摇;
    超越世间一切因果法则,故本无染净对待。
    有智之人应当作如是观,作如是观者即于一切中求心不可得。
    既然求心不可得,则罪亦不可得,所以你就不必妄生怖畏。
    经过佛与化人这番双簧,真实造罪之人也像慧可那样言下大悟了 O      所以,“求心不可得”的落脚点是要观真心、守真心。
    能观真心、能守真心,就是最高级的忏悔灭罪之法,不必再另寻它法。
    能观真心、能守真心,即是尚方宝剑。反过来说,请出了这把尚方 宝剑,你才能真正做到“求心不可得”!
    这里佛祖又作了一个极其鼓舞人心的对比——
    能观真心、能守真心,这和再大的罪业比起来实是天壤之别:
    能观真心、能守真心,重如须弥山;
    极大的恶,也轻如芥子许。
    当然,在《大般若经》里就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比喻——
    一个淫欲心很重的人和一个美女相互缠爱,并约定好了开房的时 间。结果在约定的时候,男的一切都准备好了,美女却因为别的事情 不能来!于是导致这个男人欲火攻心,彻夜难眠!按一般因果法则讲, 这个男人一夜间起心动念造下的业已经是很大很大了。但是,如此大 的意业,只和随“金刚般若”起一念心(也就是“一念净信”)数量 相等!如经言:
    “若菩萨摩诃萨依深般若波罗蜜多起一念心,如深般若波罗蜜多所 说而学,所超生死流转劫数,与多欲人经一昼夜所起欲念其数量等。”
    这个认知,对实际的修行是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的!实践下来,在 修行人心中,如果认为觉心的份量和罪业的分量相等,那基本不会有

多少修行的动力。如果还认为罪业的分量大过觉心,那是很容易退失 信心的。
    所以,当你明白了觉心和罪业的分量比例是须弥山和芥子,此时如 果再不努力,那实是太过痴狂!
    因此我们要牢记第三十七课讲到的“最关键的灭罪心法”:要不断 长“觉心”的志气,常灭“罪业”的威风!
    到这里,佛祖讲出了它的根本原理——
    本觉本有,不觉本无。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四十一课一【“三心不可得"的层次及运用】结束!

金刚清源 第四十二课

2019.7.30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四十二课
“无”字法门——《金刚经》里的《心经》
内容提要:
一、 罪性空,福性亦空
二、 本经后半部皆是“无”字法门
三、 不可以具足“色身”见如来
四、 不可以具足“诸相”见如来
五、 《金刚经》里的《心经》
六、 何以“无法可说”
金刚老师:今晚开讲《金刚清源》第四十二课——
[“无”字法门——《金刚经》里的《心经》】
上节课专门讲了 “三心不可得”,大家下来有没有具体地运 用一下?
阿 根:有。知晓不可得,烦心少了很多。
义 杰:老师,有的,完全可以让自己变得没有烦恼。
金刚老师:上节课之所以讲那么多运用,就是要让大家从“读经”升 级到“转经”。所谓“法喜充满”,只有我们能从小事情上 得到受益,我们修行的信心才会越来越足!
当然,我们上节课是着重引用了《佛说未曾有正法经》里开示的“三 心不可得”。我们知道了,“三心不可得”对于学佛人最重大的意义 是知晓“罪性本空“ 。

  【罪性空,福性亦空】
    与“罪”相对的自然是“福”。
    既然“罪性本空“,那“福性”又是怎样的呢?
    所以,佛祖在开示了 “三心不可得“之后,马上又就“福德“问题 来试探须菩——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 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 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的这次提问,与第八品的提问比较相似: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 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它们的区别主要是这两点:
    一、 前面主要是为了较量持经功德,而这里则是为了说明“福德” 的本性。
    二、 前面是不讨论“众生”有无的问题,只讨论自己在度众生时是 否有“证取”之心的问题。而这里则是直接建立在“无所度的众生”和“无 能度的心”的基础上。
    这就是“以是因缘”这四个字的主要用意。
    佛的意思就是说:假如有人通过领悟了前面的“三心不可得”之后, 如果再去做布施,那他还能得到福德么?
    毕竟须菩提已经是通过前半部经得到了最高的见地,所以他不会轻 易堕空,不会因为“三心不可得”就把福德也给彻底否定了。所以他 的回答还是和第八品的是一致的:
     是的,世尊。此人能以“三心不可得”来做布施,他得到的福德反 而会更多!
    须菩提的回答佛祖非常满意。
    于是继续给他开示:罪性是空,福德性亦是空。
    若人不了其性本空,执“罪”为实有,则罪愈大;
    执“福”为实有,则福愈少。
 

金刚清源 第四十二课

    何为“执福为实有” ?
    根本在执着于有“能施之心”、有“所施之众生”。所以自然便会 把布施的结果“福德”执为实有。执为实有,则必然对“福德”有希 求之心。有所执即有所住,有所住则为非住。是故所得福德有限。
    相反,若能明了 “福性本空”,放下“能施之心”、“所施之众生”, 称性起修。修行布施悉皆离相,不见福德为实有。如来说这样的人得 福更多!
   【本经后半部皆是“无”字法门】
    在上节课我们讲了:
    十七品之前,主要偏重于“见地”;
    从十七品以来,主要偏重于“心法”。
    “见地”上,核心是诸相非相,不堕空有;
    “心法”上,核心就是一个“无”字。
    上节课的“三心不可得”,就是“无”字的异名。
    到这里,“无”字终于正式登场了,就是这句经文的——
    “以福德无故” 。
    “无上大涅槃”、“一真法界”、“万德庄严”,这些都是最终的 目标。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方法”,就是一个“无”字。
    从“无我”到“无心”到“无念”,始终贯穿的就是这个“无”字。
    因为只有这个“无”字,才真正与自性相应!
    如《大乘起信论》云:“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所以赵州禅师教人参话头,就是用一个“无”字。
    若不能直下无心,只需要用一个“无”字,就可以把我们的若干种 心扫荡得干干净净!
   从本经来讲,第十七品以后,都可以用这个“无”字来贯穿始终。
   所以,这里对本经最常见的“则非XX、是名XX”公式需要作一 个重新的说明——

    在第十七品之前,偏重“见地”,凡是说到“则非”,一般指的都 是“性”,意即“相”本是颠倒而生,其体乃是“性”。
    比如最为代表的“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 非众生。”
    这里的“非相”、“非众生”指的是“性”,“相”虚妄而“性”真实。
    而第十七品之后,偏重“心法”,以“无”字挂帅,
    这里说的“则非XX”就是“本不实有”的意思,“非“就是遣执。 所谓“是名xx” ,就是强调因为“本不实有“而妄立假名而已。
    其主旨就在于不论看到“则非XX”,还是“是名XX”,都要记 得一个“无”字,遣之又遣,一遣到底。
    从而能扎扎实实地放下微细我法二执!
    实际上,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化,在本段经文里佛祖也是 讲得很明白了——
    “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这段话就是在告诉我们:
    佛祖乃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 知见”。这就是唯一 “真实”的大事!而这个“真实的大事”就是我 们的真心、  佛性。它是离一切文字相、言说相、心缘相的,所以是不 可以用“大  小”、“多少”、“黑白”来描述的。这就像我们常比喻 的镜面的“照性” 一  样,它是离一切相的,我们根本无法以镜像的概 念来形容它。
这就是“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的意思。
    而性必由相显,能够通过“大小”、“多少”、“黑白”来描述的, 只能是由“性”所显的“相”。性真实而相虚妄,所以凡是用言语文 字描述出来的,全是虚妄的!
    只有我们把心从虚妄的假相上全部抽离掉,然后才能彻底回归到真 如自性之中。
    这就是“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的意思。
所以,以“无字法门”的角度来理解上一品里的“如来说诸心,皆

金刚清源 第四十二课

为非心,是名为心。”就可以作如是解:
    如来所说的众生心,都是妄心,只是众生妄生颠倒而已,妄性本空, 并无实体。而真心离真离妄,离一切言说、心缘相,无以言表。故凡 是言说皆不真实。所以,凡是见到有言说者,即应知道离相,真妄俱离!
    [不可以具足“色身”见如来】
    讲到了这里。佛祖于是马上又来考须菩 一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 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 足色身。”
     这里的“具足色身”就是前面讲过的“色身”的顶峰——“万德庄 严报身佛”。菩萨所谓“福智双修”,多劫广度众生、庄严佛土,所 得到的最终结果就是成就报身佛。
    所以佛祖的这个问题要是问一般菩萨,那他们就会天经地义地回答 佛 当然必须以具足色身见,否则“福智双修”修了还有什么用! 而须菩提是已悟般若,又明“无”字法门的人,当然必须这样回答: 不可以,世尊。 我们不应该有“以具足色身见如来”的念头。为什 么呢?
如前所说,“具足色身”乃是有相,有相皆是“本无” 。
    所以,“具足色身”乃是假相。见假相我们应该知道离相。
    【不可以具足“诸相”见如来】
    这里虽然佛祖一开口就问到了 “报身佛”,提问的“高度”够了。
    但如果对于前面讲的离“文字相、言说相、心缘相“来说,“广度” 是不够的。
    于是佛祖又继续追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 不 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 具足。”
 

    这个“具足诸相”对于《金刚经》的解释来说,又是一块硬骨头。
    我们所看到的注解中,鲜有能解释清楚的。如果解释不清楚,那我 们的“离相”、“无念”就很成问题。
    “诸相具足”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顾名思议,“诸相“就是所有相。
    其中前面的“色身”只属于“诸相”的一个部一“色相”。而 且还仅仅是“色相”中的一小部分。
    从前面的“文字相、言说相、心缘相”来倒推,我们要做到“无念” 是需要离一切相的。所以仅仅只是离“色相“那是远远不够的。
    那“诸相”又怎么来划分?
    如果从“五蕴“的角度来分,那就是五个相:色、受、想、行、识; 如果从“十八界”的角度来分,那就是十八个相:六根、六尘、六识; 如果      从“唯识”的角度讲,那就是“业相”、“转相”、“境界相” O。
    要怎么离“诸相” ?
    这个从我们打坐的角度来讲解就最容易契入。
    我们以“五蕴“色、受、想、行、识的五个层次来大略作一下说明——
    【色相】我们经常提醒自己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对于打 坐来  说,绝大多数人所理解的都是指“色相”,这包括打坐中出现的 各种色声香味触。
    色法,在《百法明门论》里有十一类: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 我们平常肉眼见到的色以及打坐定中见到的色,都统归色相。
   [受相]对于色相,很多人都知道,出现这种境界时是不应执着的。     但是他们会对身体的感受会执着。一旦打坐中出现了清净、舒适的感 受   时,就沾沾自喜,用这种感受来测量佛境界。这就是以“具足'受相' 见如 来”。
    佛言:“外道者,唯说身觉境界而已。”绝大多数的外道,追求的 都是这个"受相"。

金刚清源 第四十二课

    【想相】有些人打坐,由于出离心不真,不能老实息心收念。一旦 出了点境界,妄想就开始发狂。于是便容易招来各种天魔附体,贪着 各类神通,以己微证,胡乱宣说邪知邪见。——这就是以“具足'想相' 见如来”。
    【行相】有些人打坐,能够初步证入八识心体,看到了一切生死轮 回皆如梦幻一样存在。这个时候如果平曰见地不足,就会对心体所现 的各类事物的来源产生疑惑,于是给它下各种各样的定义。然后自己 就被自己的概念困死在那里。——这类叫“心魔”,乃是以“具足'行 相'见如来” 。
    【识相】有些人打坐,打得六根虚静,已经不再向外驰求,已知一 切众生皆是从自己的识心所生出。这时候八识之体已现出来,但不是    那么明朗,还比较隐幽。这个时候就容易对心体起上各种名字,或是“上 帝”、“自在天神”、“道”、“佛”、“涅槃”等。——这类纯属于“见 魔”,也就是“知见魔”。
    以上就是“五蕴”的纵向划分。如果详细展开,就是《楞严经》的 “五十阴魔”。
    通过这“五相”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
    如果我们的生死心真实强烈,就可以远离色、受、想三相;
    如果我们的见地足够高,就可以远离“行相”
    如果我们对“能证之心”、“所证真如”高度警惕,就能远离最高 的“识相” 。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金刚经》不讲“五十阴魔”的原因所在。只 要能“不以具足诸相见如来”,魔便拿你没有任何办法!
    而“五蕴”的横向划分,又分为色、心两部分。
    其中后四蕴(受、想、行、识)就属于“心”的范畴。
    所以,不以“具足诸相见如来”,归根结底还是在“心相”。

    所以,要能真正不以“具足诸相见如来”,就必须要彻彻底底地离 一切相,一切色相、一切心相!
    如《佛说未曾有正法经》云一
    问曰:“即此真实亦云何见? ”
    答曰:“真实法者,离一切相。非眼所观。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 间。名相二法不可得故。"
   [《金刚经》里的《心经》】
    在理解到这一步时,我们再来看《心经》就非常清晰了——
    《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也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 其中上半部是“见地”,下半部是“心法”。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 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部分就属于“见地“ 。
    “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这部分就属于“心法”
    “心法”的这部分,就与“不以具足诸相而见如来”完全相应!
    “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这是总说,相当于三心不 可得。
    “无色受想行识”,这是离五蕴。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 就是离“十八界“,十八界属于六道法。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离十二 因缘,属于“缘觉”界。
    “无苦集灭道”这是离四谛,属于离“声闻”界。

金刚清源 第四十二课

    无智”这是离“觉”、“观”,属于离“菩萨”界。
    “无得”回归寂灭一心,成佛无所得,这属于离“佛”界。
    所以,在“心法”上,就是一个“无”字贯彻到底!
    所谓灰身灭智,就要把一切“诸相”离得干干净净。
    外国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 整个地球。我们的妄心为什么断不了?就是因为它有“支点”!
    所以,“不以具足诸相见如来”,落到实处,就是要把我们妄心可 能依赖的所有“支点”都剿杀得干干净净,一丝不立!
    如《楞严经》佛言:“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我们只有“不以具足诸相见如来”,才能做到“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明白了这个,我们在打坐时,一开始就应“放下身心世界”,不着 任何色、受、想、行、识之相。
    【何以“无法可说”】
    既然佛法本是“无”字法门,那佛岂又有法可说!
    所以佛就又继续启发须菩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对于“无法可说”,很多人都把它理解过头了。导致后人一听到“无 法可说”,脑袋就大了。
    这个,佛在《楞伽经》里说得很清楚。我们就以这里的为准——
    为什么“说法者,无法可说”?
    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如是说。
    云何二法?谓缘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
    因此二法,故我如是说。”
    也就是说,佛之所以讲“无法可说”,原因有二:
    —是因自得法;
    二是因本住法。

    什么是自得法?
    《楞伽经》佛言:“若彼如来所得,我亦得之,无增无减。缘自得 法究 竟境界。离言说妄想。"
    自得法,就是自证法。此自证法乃是离言之道,离文字相、言说相、 心缘相。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无”字。始终都是在破众生各种各样的 妄想执着,佛并没有自己独创一个什么东西来。而且作为听法者,要 想能真正契入佛说的法,也必要关闭六根,放下一切言说、妄想方能 契入。
    什么是本住法?
    《楞伽经》佛言:“谓古先圣道,如金银等性,法界常住。若如来 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成道。”
    这是在说:此法是佛佛所证之法,任何佛成佛了都是这样说,我只 是由之而已。
    所谓“本住”,意思是法性本自常住。此即是“诸法从本来,常自 寂灭相。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华经》)
    如同宽坦大道,众生人人都从这里走。佛佛出世,皆得这样做,并 没有谁是创始人。因为无作,故无可说。
    “本住法“也就是这后半段经文的意思——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 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 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此段经文据说是唐朝灵 幽法师所加)
    众生时时都是法身常住,此法不只是佛的本住之法,亦是一切众生 的本住之法。又何来末世众生不能生信之说!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四十二课一【"无”字法门-《金刚经》里的《心经》】 结束!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三课

2019.8.2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四十三课
善法乃是折腾,修福就是谎言,平常心才是道
内容提要:
一、 “知行合一”的三个层次
二、 从“心法”上论证“无所得”
三、 从“相”上解释“无所得”、破“法门平等”邪见
四、 什么是“得道”
五、 “善法”乃是折腾
六、 “修福”就是谎言
七、 “平常心”才是道
八、 “平常心才是道”对“证悟”的指导意义
金刚老师: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四十三课——
    【善法乃是谎言,修福就是折腾,平常心才是道。】
上节课讲到了 “无”字法门,并归结为“无法可说”。既然“无法 可说”,那说明一切凡夫法、圣人法都是虚妄不实的。既如是,就应如《大 乘起信论》中所问:
    “何不唯念真如? ”
    此一法即可直了成佛。为何佛祖还要一直强调积一切福德、修一切 善法呢?
    须菩提也产生了这样的疑惑:如果必须修善法才能成佛,这样不就 意味着成佛也有所得了 ?

    于是便主动问了佛祖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须菩提之所以再次问佛祖成佛是不是无所得,就是要从结果来倒推: 善法也是虚妄的。
    上次在第七品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佛是主动向他提问,提问的 是“无所得“,主要在于开示成佛无所证。
    而这次须菩提是在已悟“四相非相”、“三心不可得”、“无法可 说”之后主动提的问,所需要决疑的就是在悟后起修时对“善法”的 态度问题。
    [“知行合一”的三个层次】
    要想弄明白“善法”,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知行合一”的问题。
    “知行合是儒家王阳明提出的。我们知道,它是有三个层次的, 而他本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领悟:
    第一层是世间层面的,通常叫“理论联系实际”。
    这一层完全属于凡夫知见,因为它的前提是“心物对立”的。他们 理解的“心”只属于“意识”,“物”则是与意识对立的物质。他们 所认为的“事”与  “心”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所认为的“人”是实实 在在的人,所做的“事”是实  实在在的事。这就是我们常听到官员们 提到的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只 有把嘴上说的理论不断地运用到实 践当中,才能形成丰富的智慧经验。  否则就成了 “光说不练”、“纸 上谈兵“ 。
    第二层就是王阳明的,我们称之为“知必由行”。
    这个层次相当于我们前面讲的唯识层次。他也领悟到了万法心识为 根本,知道一切山河大地、家国天下皆是从心而生。但认为真心目前 是被烦恼欲望彻底蒙蔽起来了,就像镜面一样被彻底染污了。所以必 须要借助各种各样的“善法”来对治“不善”,最终把各种烦恼欲望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三课

不善之心消除,使得心中纯善无恶,由此令真心渐次现前。王阳明所 谓“为善去恶是格物”即是此义。
    所以他们这一层就执“善法”为实,就如同佛教菩萨乘认为的“六 度” 一样。必须要通过行一切善法才能达到“历事炼心”。
    他们这种见地,造成的后果就是使得修行之路复杂艰辛、长路漫漫。 所以他这套东西后人基本没人做得到。我们看到王阳明一个传人都没 有。后世兴起的所谓“阳明心学”,不过是拿“王阳明”这个名字来 给自己贴金罢了。而且王阳明临终的结果并不好,是在长期大病的疼 痛中被消耗死的。传说中的王阳明临终遗言“我心光明”实际上是为 挽回颜面瞎编的。他的临终遗言有三个版本,前两个版本皆出自弟子 钱德洪一人之手。“我心光明”只是最初的第一个版本,出自钱编的《年 谱》,那估计是众弟子共同合议伪造的。也许是钱无法面对自己的良心, 在后来他写的《同丧于贵溪书哀感》中说出了真正的王阳明遗言——“渠 能是念邪” 。
    第三层就是禅宗的,这一层我们称作“知即是行”。
    这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知”与“行”真正合为一体。
    王阳明式的“知必由行”,类似于惠能大师的师兄神秀的见地,都 认为真心已被染污,必须要作一番“擦拭”的工作才能令其显现。真 正的禅宗见地则不同,知道真心并未被染污,修行的核心就是令真心“自 然知”现前,守此真知直了成佛!故“知”就是最高的修行!所以叫“知 即是行” 
    以“知即是行”为修行的根本,便不会受“善法”所拘束。那随缘 遇事,皆是无心而行,虽无度众之心,但更能达到度众之实。
    儒家经常毁谤佛家是“寂灭虚无”之教,其根源就在于不能契入“知 即是行”

  【从“心法”上论证“无所得”】
    所以,只要能明了 “知行合一”的这几个层次,那今天的课程就会 一目了然了。
    佛祖当然知道须菩提的疑惑所在,所以回答也是很有系统的——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 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祖的意思是这样的——
    刚才我不是说了么,如来“无法可说”。而为什么大家又看到佛讲 的这一切法呢?
    佛讲的一切法,全都是因众生的不同执着而随缘破执而已。
    【人乘】世间凡夫把幻相当作真实,随顺欲望妄作杀盗淫妄。
    为了使他们不受制于自己编织的“地狱”、“饿鬼”、“畜生”三 恶道中,从而能有个安稳的环境了知真相,所以便指示他们修习凡夫 五戒法。
    【天乘】为了使能守五戒的人进一步远离粗重欲望的控制,所以又 讲了天道十善法。
    对于更高一层的,令他们摆脱较细欲望的控制,就教他们四禅八定。
    所以,我的一贯原则都是让他们远离欲望的控制,并无实法。但凡 夫习惯了执着,习惯了有所得,所以会把“五戒”、“十善”、“四 禅八定“执为实法。
    对于前面几类人,他们都是把虚幻的假象当真了。因为执着太重, 所以才随其执着,在他们的幻相中教其“五戒”、“十善”、“四禅八定” 。
   【小乘】而对于一些根器利一点的人,我就直接告诉他们:一切现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三课

象都是无常苦空的,我们不应该贪着这些无常的东西。所以告之:凡 所有相,皆是虚妄。但他们执着还是很深,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也听不懂,对“相”的“无常苦空”倒是很认可。所以他们总是要求 一个“无苦”的境界。基于此,我才方便说,你们应该去获得那个止 息一切烦恼的“寂静涅槃” 。
    于是他们虽然愿意远离了幻相,却又对“涅槃”生起了执着。最终 住在了偏空涅槃。这类人就是小乘人。
    小乘人属于病急乱投医的类型,他们对虚幻的轮回太过于恐惧,所 以只想着解脱五蕴幻身的痛苦,因此顾不上身外的东西。因为解决的 问题范围太小,所以叫小乘。
    【菩萨乘】对于根器较利的人,我便直接告诉他:不只五蕴身是虚 妄的,而且身外一切境也都是虚妄的,一切相皆无自性,本质是缘起 性空的。这类人不只能自了,而且还能去觉了他人,所以称为“菩萨” 。   这类菩萨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倒是很容易接受,但对“若见诸 相非相则见如来”却接受不了,于是便执着于“性空”。所以常把“空” 当作实法。
    因此,我们看现在的学佛人,不论大乘小乘,都是常常把“空”挂 在嘴边。
    【佛乘渐修】对于更利的菩萨,我告诉他“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他马上就接受了。进一步告诉他“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他也感 觉接受了。但认为一定有个“真如”、“无余涅槃”可求。这类就像 神秀大师一样。他们虽然领悟很高,但还是有修有证。直到他们证得 十地菩萨,看到功行圆满了,但仍然和佛有差距。这时佛给他们讲“无 所得”,他们才听得懂。
[佛乘顿修】
    所以,佛祖说:作为佛祖,我曾经也是像前面那些人一样不断折腾

过,直到在燃灯佛那里,我才真正领悟到“成佛无所得”。所谓无上 正等正觉,乃是不得_法,不得凡夫法,亦不得圣人法。领悟到这个, 燃灯佛才为我授记。
    乃至如今已成正觉,依然如是,不得一法。倘有一法可得,皆是外求。
    只有彻底无所得,然后你才能真正不外求。能不外求,我们的本源 清净心自然现前。
    【从“相”上解释“无所得”、破“法门平等”邪见】
    以上是佛从自己的“心法”上来论证“无所得”,主要强调的是无 “所得之心“。
    接着,佛又从“法相“上来给须菩提解释“无所得“的原因——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也是被无数邪师给曲解得非常严重的话。 他们把这里的“法”理解成了前面“法门”的法。于是就使劲讲“法 门平等,,,把他们的权宜之法和最上乘之法相提并论。
    我常说,高档货、真货是不肖于和低档货、假货为伍的。所以凡是 讲“法门平等”的,都是售卖“低档货、假货”的邪师。他们造成的 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首先是以次充好,降低了 “最上乘”、“佛乘“在学佛人心中的份量;
    最明显的如净空法师,把“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的“大事” 曲解成“令众生脱离轮回”。
    实际上《法华经》里,佛对“大事”讲得很明确,就是“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而如果仅仅是“令众生脱离轮回”,这在佛法里并不是“大 事”,  只能算是“小事”,因为小乘就是一心一意出轮回。
    其次是以假乱真,使得歪门邪道都可以随便披上一件“佛法”的外 衣来扰乱正法。
    所以大家碰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句话要格外小心警惕!
这些人之所以曲解《金刚经》这段话,根本原因在于断章取义。只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三课

截取他们需要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而完全忽略了最关键的“是 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这段话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什么?
    实际上这在我们讲“无颠倒”的时候已经讲过很多次了。
    简单地翻译就是:
    一切法本无“大小”、“高下”、“黑白”的差别,这些差别完全 来自于我们的颠倒见,而我们的本源清净心并无这些东西。这即是“无 上正等正觉”的见地,当我们领悟到这个层次时,即是明了菩提心。
    上节课我们谈到了《心经》,这段话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 和里面的这段是一致的: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又如黄璧禅师云: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 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 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 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 方更无障碍。”(《黄案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我们的本源清净心时时皆如此,又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之相? 《思益经》云:
    世间贪著“实”,而是法无实无虚妄。
    世间贪著“法”而是法无法无非法。
    世间贪著“涅槃”而是法无生死无涅槃
    世间贪著”善法” ,而是法无善无非善。
    世间贪著”乐” 而是法无苦无乐。
    世间贪著“佛出世”,而是法无佛出世亦无涅槃。
    虽有说“法”,而是法非可说相。

    虽赞说“僧”,而僧即是无为。
    大家要记住这后面三段话。这里说得很透彻,在本源清净心中,佛、 法、僧三宝亦不可得。所以,只有领悟“无所得“,我们的心才能与“诸 法实相“相应。
   【什么是“得道,*?]
    那么我们常说的“得道“又是怎么回事?
    如《思益经》文殊菩萨言:
    (思益菩萨)问:“得何法故名为得道? ”
    文殊师利言:“若法不自生,不他生,亦不众缘生,从本已来常无 有生,得是法故说名得道。”
    又问:“若法不生,为何所得?”
    “若知法不生即名为得。是故佛说,若见诸有为法不生相,即入正  位。”
    又问:“云何名正位? ”
    答言:“我及涅槃等不作二,是名正位。又行平等故,名为正位。”
    所以,当你真正领悟“无所得”、“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那就 可说称为“得道“ 了。
    是得道者,即非得道,是名得道。
    [ “善法”乃是折腾】
    既然如此,这中间又哪有一个“善法”可以立足?
    所以佛就总结说: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前面讲了,菩提无所住,有所住即是非住(这里的“非住”是不合 法的住的意思。)。
    如神会大师言: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三课

    “住涅槃,被涅槃缚;住净,被净缚;住空,被空缚;住定,被定缚。
    作此用心,皆是障菩提道。
    般若经云:若心取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离一切诸相,即 名诸佛,离其法相。维摩经云:何为病本?为有攀缘;云何断攀缘? 以无所得。以无所得故,则无病本。”
——《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
    所以,若见一法可得,即被法所束缚。
    见“善法”可得,更是最低级的法缚!
    成佛真正需要的用功,就是离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只此一法便能直了成佛,此即是“修即无修”,所以“得亦无得”。
(大家在看圆顿经典时有留心一下:凡是讲“即得”都是讲顿修, 也就是用此一法就能成就。)
    是故,凡是你能离此四见,所做一切皆是“善法”
    所以,“善法”就像上面说的“得道” 一样,本无一个实在的“善 法”。
    但因此做又确实能达到自他最好的结果,所以假名为“善法”。
    这就是本节课题目采用“善法乃是折腾”的原理!
    [“修福”就是谎言】
    通过前面在讲“无有少法可得”的时候,我们知道了:
    即使非常低级的“人天法”,佛也不是给我们在增加什么东西,而 是在一以贯之地减轻我们的欲望、破除我们的我执。
    所以,世间的善法也是“从心出发”。
    只有真正能减低我们欲望、降低我们我执的,才能算是真正的“善 法”。
    我们在前面也讲过,你有心为之的行善,所得到的果报并不大。果 报很大的,都是在你无意间生起了与真心相应的“慈悲心”、“欢喜心”

时产生的。
    就如同梁武帝一样,据说他前身为樵夫,因为用斗笠为佛像遮雨, 又以鲜花供佛,遂感得帝王之报。但他后世做皇帝时大行布施供养, 全是有心为之,所以被达摩祖师一语否定。实际上他何止没有“功德”, 这样有心为之,连“福德”都是很有限的,更没法消业灭罪。所以他 的结局很不好,最终因沉迷佛法误国,被活活饿死。
    包括现在很多的学佛人,他们被邪师蛊感,到处行善布施、放生祈 福、混道场、赶法会。他们搞这些事,实际上并没有减低他们的欲望、 降低他们的我执。反而使自己的执着更加坚固。不过是他们的执着从 贪着“财色“转变成了贪着“修行人之名“、贪着“福德“罢了。
当然,《圆觉经》佛言:“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这些人实际上也是邪师们的受害者,他们也是本着一颗求法的心走 向佛门的,但由于过去的习气,总是招引到了邪师缠绕。
邪师为求名闻利养,所以非常不愿意看到信徒听闻正法。所以总是 用“福报不够”的谎言来摧毁信徒的信心,牢牢地把他们困死在“修福” 的泥塘里。所以,特别是针对这类众生,佛祖又进行了开示——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 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 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段经文是什么意思?
    就是佛在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福报不够”,真想执着一个“善 法”所依赖,那也是可以的。但我们应该明智一些,要选择那修福最 利害的“善法”。
    你现在觉得自己能布施_点财物就觉得有成就感了,这实在是太低 级了。
    你再把你的财物无限扩大,扩大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须弥山王的七 宝,你如能作这样大的布施,那算是成就感大得不得了了吧?
    但是我现在要告诉你: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三课

    如果有一个人能将此经乃至一个四句偈受持读诵并为他人演说,他 比你的福德要大百倍、百千万亿倍、乃至算数譬喻都无法形容!
    所以我就常说:对于“修福”而言,你本来可以花很少的时间、精 力就能得到无数座金山,而你现在却把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 力去捡那些废铜烂铁。此实是愚痴至极!
    所以,我们该如何面对“善法“?
    一、 要明确“善法”非法,“善法”本身就是虚妄的。以做事之时 能帮助我们离“四见”,故勉强称为“善法”。
    二、 为不堕空故、为历事验心故,我们应努力修行善法。
    [“平常心“才是道】
    既然说领悟“无善法”者“修善”主要是以事验心。而在普度众生 时,我们最容易生的心就是“我当度众生”。
    不管我们成佛之前还是成佛之后,“普度众生”这个事都是一直贯 穿的。
    所以,对于成佛前,要修无念法,不生“我当度众生”之念也好理解。
    那成佛之后呢?是不是就会有“我当度众生”的念头了呢?
    如果谁要是在内心深处还认为“成佛后”有“我当度众生”之念, 那实际上他的念头还是息不了。
    这就是禅宗常讲的“得到法身边,未透法身向上句”。到了 “法身 边”怎么透?就是不要“住于法身”,继续无住无念,将无念进行到底!
    这个问题一般人也是提不出来的,佛祖为破须菩提此疑,于是直接 对他开示——
    “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 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    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 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为什么不应作是念“我当度众生“?
    因为前面“无有少法可得”中已经讲得很清楚:无所得者,无凡夫 法,无圣人法。
    诸佛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以这个因缘,我们应当知道,佛不令众 生出生死、入涅槃。
    而我们所说的“度众生”,无非就是“令众生出生死、入涅槃”。 那实际上也是在度众生的,那度的是什么?
    度的就是众生的颠倒见而已!
    如《思益经》云:“但为度妄想分别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实 无度生死至涅槃者。所以者何?诸法平等,无有往来,无出生死,无 入涅槃。”
    所以,这就是前面讲到的:只有你能真正放下自己的颠倒、真正守 在      无念之中,你才能真实的度众生!
    凡夫修佛也不可以有“我当度众生”之念,何况是佛!
    很多人会认为:未成佛前无有一法可得,可以不去度众生,此时坚 持“无念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旦成佛之后便要分身无量广度众生, 那个时候如果“无念”又怎么去度众生?
    这都是那些把“八识”执以为实之人的通病。诸如浦益法师、王阳明、 “心中心”之类,都是此等见地。比如演益法师在批评交光大师的“舍 识用根”时就说:“旧解(《楞严经正脉疏》)以攀缘心偏指六识, 必欲破除六识令尽。则果中将何以为妙观察智? ”
    这就是薄益法师“以凡夫有作之心测度如来无作之智”之过!《楞 严经》讲“一切法但有言说而无实义。” “色心和合”的“八识”本 身就是颠倒妄见,一切时时都是唯心所现,哪有什么“八识”! “舍 识用根”有何问题!
    薄益法师执着于天台“三止三观”,认为此“能观之智”依六识而起, 则“妙观察智”必依六识为体。所以就说六识尽则妙观察智灭。此乃 倒果为因的大颠倒错乱见解!他根本不明白交光大师所说“舍识用根“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三课

舍的只是“但有言说而无实义”的六识、“我”的六识,他以为也是 像小乘那样去灭六识;他更没法理解交光大师用的是根中的“闻性”, 以为舍了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他最先标榜为“禅宗”,但实在 没法理解“无念法”,然后又转到了 “天台宗”,绞尽脑汁研究“三 止三观”。后来“观”也搞不下去了,最后从“天台宗”变为“净土宗”, 索性选择最低级的“持名念佛” 。没想到当他搞“持名念佛”的时候, 又把“持名念佛“吹捧为成佛的根本法。
    所以薄益法师根本不懂“耳根法门”,更不明白“无念法”究竟是 怎么回事。否则他就是真正的禅宗祖师了,何必堕落到死死执着于“持 名念佛”的最低级念佛方法上去!《楞严经》的核心就是宣讲“耳根 法门”,就是“如幻金刚三昧”,就是“无念法”。一个真正懂《楞 严经》的,必然是对“耳根法门”奉为至宝的人!薄益自己不懂不修“耳 根法门”,他不仅没有感到惭耻,还大造歪理邪说诽谤真正懂“耳根 法门”的人,真是令人汗颜!奈何经印光法师的无限吹捧,导致当今 学佛人不论净土宗、唯识宗、天台宗还是禅宗,但凡喜欢研究佛理的,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把薄益的言论奉为圭臬,实是佛门之大不幸!
    所以,一定要明了:自心本有妙观察智,只因颠倒,妄把妙观察智 误认作六识而已。故“无念法”即是“一路涅槃门”。如惠能大师言: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 伽定。”故“六识”妄尽则无上佛道自成。成佛之后虽然有无边大用, 亦不需起心动念,靠的乃是“无作妙力”。如《楞严经》观音菩萨言:
    “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 在成就。”
我们看,观音菩萨汇报他成佛后所展现出来的无量德能,不论是 “三十二应”,还是“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妙德”,皆是“无作 妙力”。所依靠的亦是“妙圆明无作本心”。由此才能称之为“无为 法身”,非凡夫有为之心可测度。更无须依赖“六识”而存在!所以, 如来不会有此念:我当度众生。若佛有此念,岂不是连凡夫都不如!

    若佛有此念,即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四见具足。
    如来所说的“我见”,并不是真有个“我见”可得,乃是随顺凡夫 的执着而说。只是凡夫自己心里误认为有而已。缘何?如来知道一切 众生本自如如,只因为破执,才立一个“凡夫”之名,这就像立一个“佛” 名一样,岂可以当真!
    所以,一定要牢记:已圆满成就的佛也是不会有“我应当度众生” 的念头的!
    能生无所得心,又不生“度众生“之心,这是什么心?
    这就叫“无心”,也叫“平常心”。
    什么是“不平常心”?
    就是有所得心,有修有证之心,强烈的普度众生之心!
    是故马祖云——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
    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
    何谓平常心?
    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
    【"平常心才是道”对“证悟”的指导意义】
    明白“平常心才是道”,最重要的意义是体现在我们的“修证”过 程中
    佛乘修行次第为“信”- “解”-“行”-“证” 。其中,
    “信”是明了真心本具;
    “解”是断一切疑;
    “行”是无念法。
    对于前三步,大家到现在基本已经没有疑惑。唯一疑惑比较大的就 是最后的“证”——

金刚清源 第四十四课

    大家领悟“无念法”后,一般都会鼓足勇气,一路前行。如果没有 出什么“境界”,会一路心安下去。但是,一旦出了一些“境界”之后, 往往心就难安了,就会犯嘀咕:我该以什么心态对待这些境界?尤其 是证到“我空”、“法空”之时,就更容易慌乱,觉得是不是应该找 个高僧大德去“印证” 一下。而当今时代,能领悟“无念法”者已是 凤毛麟角,你又去哪里找人印证!
    那此时应该用什么心来对待?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用这“平常心”、就用这“无念”! 一直“无 念”下去,直到成佛!
    为何?
    因为已经成就的如来亦是无念!所以,佛祖也是“平常心”!
所以,《楞严经》“五十阴魔”看起来吓人,但只要能坚持这一条 就可以 全部应付——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是什么心?
    就是无住无念的“平常心”!
    实际上,我们看惠能大师,黄梅得法之后就独自保任无念法去了, 他又找谁“印证” !勉强言之,就是靠这“如来不度众生”来“印证”的!
    众学生:感恩老师!您辛苦啦!【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四十三课一
【善法乃是折腾,修福就是谎言,平常心才是道。】结束!

2019.08.06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四十四课
“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原因:莫把见地当心法
内容提要:
一、 佛祖给须菩提下的“套”
二、 罗什版本的回答为什么与其它五版本截然相反
三、 须菩提为什么会回答“如是,如是”
四、 "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原因:莫把见地当心法
五、 如何才能“见如来”
六、 把“见地"当“心法”的严重后果
七、 千万不能被“观”、“见”所误
金刚老师:今晚开讲《金刚清源》第四十四课——
【"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原因:莫把见地当心法】
    前节课点出了本经后半部以“无字法门”为主线,并以“无法可说” 结尾。
    上节课又从“无有少法可得”破除了对一切善法的执着,并以“无 众生可度”结尾。
    此时再来看我们从第十七品确立的成佛核心攻关课题:
    “微细我法二执(执有能证之智、所证真如)”。
    现在,它已被拆分得体无完肤了!
    “无字法门”最后就剩得那么一丁点儿渣渣了。
    这节课我们接着继续扫荡。

金刚清源 第四十四课

    【佛祖给须菩提下的“套”】
    本经开始时我们讲到了须菩提的“烦囱’,知道了令他最难以心安 的就是“担心众生太多”。当通过前面领悟到最彻底的“无众生可度” 时,他的疑惑基本上都已经消除了。那他也算是把心降服下来了。
    实际上这对于绝大多数的学佛人来说亦如此:“度众生”是修行人 的烦恼主要发源地!
    菩萨乘担心众生太多,度起来没完没了;
    佛乘虽然知道众生本空,但又容易在随缘度众的事上生心,滋生我 见,一有我见,四见具足,于是贡高我慢乘虚而入!
    所以,一旦能明白即使度众生也是以“无字法门” 一以贯之,那即 使作为凡夫修行人,也是没有什么好可起心动念的了。尤其是像如须 菩提这样已断贪嗔痴的阿罗汉,那更是觉得此时的心境就如佛祖一模 一样了。
    须菩提记起佛在《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于是就在思惟:既然前面讲“一切法无我” 的时候说“一切法都没问题,唯一有问题的是“我”。那现在我放下了 “妄 想执着”,岂不是见一切法即是见如来?
    佛祖知道须菩还有着那么一丝丝的执着,于是马上就给他“下套” 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佛祖非常知道须菩提的心思:既然须菩提认为“见一切法即是见如 来”,那么见到他眼前的具足三十二相的化身佛,也就是等于见如来。
    所以佛祖也料定他会回答“如是,如是”。
    这样须菩提就“入套” 了——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罗什版本的回答为什么与其它五版本截然相反】
    这段经文我们前面说过,它是罗什版本中与其它五个版本中须菩提

的回答完全相反的一段经文。
    罗什版本中,须菩提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其它五个版本的回答则是 清_色的否定语句——
    玄奘版:“如我解佛所说义者,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
    流支版:“如我解如来所说义。不以相成就得见如来。”
    义净版:“不尔世尊。不应以具相观于如来。”
    笈多版:“不如此世尊。如我世尊说义解。我不相具足如来见应。”
    真谛版:“如我解佛所说义。不以具足相应观如来佛言。”
    在一段经文中,罗什大师和其他大师形成了 1: 5的天差地别的差 异!这在解经前是必须要作出一个决断的,否则解经的公信度就有问 题。
    如何来裁决?
    在这里就必须要力挺罗什大师,把其他五位大师都打下去。
    我们知道,之前是用“直译”和“意译”来对六个版本作粗略的区 分。这里就不能再用这种分法了。因为“直译”和“意译”只能用于 意思大体相近时作比较,而这里则是意思完全相反了。所以,这里就 得用译经之人的境界和水平来作决断了。
    我们知道:法高一级,面目全非。低乘级的人是无法理解上一乘级 的佛法的。
    而《金刚经》的高度已经处在了 “最上乘”,尤其是现在已经到了 经文快结束的时候!而这么高度的经文,也只有鸠摩罗什大师这样十 分“懂如  如”的人才能完全理解。
其他译经师,他的理解能力,很多都没到佛乘。比如玄奘法师就是 专门  研究唯识的,更何况是最上乘了!还比如上节课讲到薄益法师, 因为执着于天台“三止三观”,所以就把“观”认定为妙观察智而死 死抱着不放。包括我们最先参考的天亲菩萨译本,从第十七品之后, 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参考的价值了。
    所以,由于自身理解层次的局限(于法有所住),其他五大译经师

金刚清源 第四十四课

    在译经时看到梵文经典中须菩提回答“如是如是”完全不可理解,都 会很轻易地就把它认为是经典抄写过程中的失误。所以会按照自己能 够理解的层次来进行“校正“ 。
    当然,也有这种因素:往往前面一两个译经师这样“校正”过之后, 其他译经师也就直接跟着照做了。所以,表面上看罗什大师和他们是1: 5的局势,实际可能只是1: 1或1: 2。而真理往往就是掌握在少数人 手中!不能因为5: 1就把罗什大师给否定掉,让他也“少数服从多数”。
    从本经整体的脉络上看,如果此时须菩提还回答“不也,世尊。” 那就等于是佛祖啰嗦,没完没了地在重复之前的话。所以只有须菩提 回答“如是,如是”,才和经文一贯的破疑对得上号,才能体现出本 经“最上乘”的高度!
    【须菩提为什么会回答“如是,如是”】
    那须菩提为什么会回答“如是,如是”?
    是他又把前面所学的退还给佛祖了么?
    是他听课太累,人糊涂了么?
    不是的。
    他这样回答,属于“观如如”的层次,已经是很高了。所谓“一切 法皆没问题”,指的就是“万境自如如”。这在第34课的【法报化三 身一体】里讲得已经很详细了。既然法身必须由报身、化身所显现, 那自然见化身就等于见如来。这从“见地”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
而最上乘以下的那些译经师们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比如说唯识宗以 及佛乘渐修的宗派,他们就认为佛性被污染了,现前所有一切相皆是 幻相、秽土。所以需要起“人法双空观”或其它“觉”、“观”,了 尽一切幻,转染成净,福慧双修,最终修成万德庄严的报身佛。因此 他们会认为,眼前的示同凡夫一样的“化身佛”,那绝对不是真佛。 只有“法身佛”才能是真佛!

    [“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原因:莫把见地当心法】
    既然这样,为什么佛祖还不认可须菩提的回答呢?
    我们看佛祖的点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前面分析过了,须菩提并不是完全错。所以这里佛祖没有用“直接 否定”的方式来回应须菩提,而是用了 “反证法”:
    沿着须菩提的论点继续推断出另外_个相反的结果,从而让须菩提 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那须菩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前面讲了,须菩提的回答只是从“见地”上是没问题,而现在谈的 全都是“心法”。
    “见地”上是“万法如如”,
    而“心法”上则是“无字法门”。
    所以须菩提的问题在于把“见地”当作了 “心法”,所以还是住在 了 “观  如如”上。“万法如如”本身没问题,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观“ ! 此“观“再高级、再细微,它都与“无字法门“不相应。它都是从“我” 生出来的。有“观”即是“能证之智”。有“能证之智”必然有“所 观之相“与之相对。
所以,须菩提的问题不在于“化身佛是不是真佛”的问题,而在于 他的“无字法门“还没做彻底!
    【如何才能“见如来”】
    在上次引用过的《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对于这个问题就有一个生 动的例子——
    摩伽陀王在听闻妙吉祥菩萨一番关于“性空”的开示后,即时获得 无生法忍。
    他大生欢喜,于是想把价值连城的锦衣供养菩萨。当他准备把锦衣 披在菩萨身上时,菩萨刹那间便隐身不现!然后听到空中有声:“大王,

金刚清源 第四十四课

有所见相非我所受……若有能见身者当可施之。”
    见无法供养妙吉祥菩萨,于是摩伽陀王便把此衣向在法会的所有菩 萨逐次供养。
    但结果都是一样:隐身不现;这就好比“含羞草” 一样,你不碰它, 它好好地,_碰它就萎缩了。
    然后如前面那样,空中又有声:"大王,有所见相非我所受 若
    有能见身者当可施之。”
    供养不了菩萨众,就只好供养声闻众。
    于是他先把锦衣供养大迦叶,可结果也是一样。
    再逐次供养其他五百声闻,结果仍然一样!
    见菩萨、声闻这些神人皆不受其供养,他没辙了,干脆就布施给凡 夫吧!于是拿往后宫准备施于夫人及诸眷属。
    没想到宫嫔眷属们也隐身不见了!随后他渐次观察宫廷殿宇,同样 也是——隐身如同虚空。最后他就干脆准备把锦衣披在自己身上。没    想到刚起这个念头,自己的身体也不见了 !
    这时空中又有声了,这回就说出了如何“见如来”——
    “若有能见身者当可施之。大王,当自观身色相今何所在?如自观 身不见其相,观他亦然,自他之相俱不可得。若如是见者即见真实法。 真实法者离一切见。以离诸见故即住平等法。
    是时大王闻空中声已。离有相心断疑惑想。如从睡觉而得醒寤。即 时宫城殿宇后妃眷属。见其色相还复如故。”
    大家把这大段经文看三遍。
    这里的“若有能见身者当可施之”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如果能找到一个有“能见身相”的人,那你就能对他布 施了。
    而实际上呢?
    如前面“无生可度”的经文中所说,众生本自如如,本来“无我”,

    “有我”本身就是虚妄颠倒。所以,任何人都没有一个真实的“能见身相” 之心。
    所以,大王虽然从理念上一时明白不了这个道理,但现在他亲眼所 见身相不可得,一下子就明白了自、他之相俱不可得。于是马上便“离 有相心”、“断疑惑想”。
    此时便彻底离了一切“见”,终于与“无字法门”完全相应,于是 便能“见如来”!
    所以,什么是“见如来”?
    就是在“心法”上彻底放下一切“见”,彻底与如来法身相应!
    此“见”就是佛乘以下各乘佛法一直惯用的“观”、“觉”,此为 根本无明。
    也就是最微细的“能证之智“ o是以前面经文总结得很好——
    “真实法者离一切见。”
    如《楞严经》所言:“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知 见无见,斯即涅槃。”
    亦如《圆觉经》所言:
    “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除诸幻”,就是“见真实”,就是“见如来”。
    所以,禅宗的“不用求真,唯须息见。”就是这个样子!
    息见”要息到什么程度才可以?
    没有程度!
    要息到彻底斩草除根,一丝不挂!也就是“见不能及”、“得无所 离”。
    所以,在这一品经文的偈颂中,其它几个版本都还有这四句——

金刚清源 第四十四课

    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这是玄奘版本的译文。这里讲的就是:
    所谓观佛,就是“观法身”,就是自心与法身完全相应。
    有人会问了:那前面不是说玄奘法师不懂《金刚经》么?那么唯识 宗的又会怎么理解这段经文呢?
    他们会把“分别”当作“识”,而把“无分别”的“观”当作“智”。 而禅宗则一刀见血:不管有分别还是无分别,凡是“观”都是“识” ! 所以,法身离一切心缘相,只有彻底的无念、离心意识才能与之相应!
    而如果离念不彻底,那就如“镜面喻” 一样:你总是还掉在“镜 像”里,始终不能真正回到“照性”之中。既然都还在“镜像”当中, 那自然“转轮圣王”就也和佛一样了。
    这里对“转轮圣王”作点解释:
    在佛经中揭示的我们这个大的世界,它分为四大洲,比如我们这个 地球就称为“南瞻部洲”。四大洲都有人王在统治。从统治的地盘数 量上依次分为铁轮王、铜轮王、银轮王、金轮王。之所以叫“轮王”, 是因为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叫“轮宝”。
    “轮宝”类似于现在的飞碟,飞碟是转动的,所以也叫“转轮圣王” 。
    “转轮圣王”也属于人道,只不过是福气最大的人。所以他们身相 也和化身佛一样,具足三十二相。因此,如果从“相”上来观,那化 身佛就和“转轮圣王”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佛祖说“若以三十二相 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的原因。
   [把“见地”当“心法”的严重后果】
    所以,这里须菩提犯的错误就是执着于“观如来”。
    错误的原因,就是把“见地”当作“心法” 。
    一旦把“见地”当作“心法”,他们的“心法”都是混乱的。

    不该用功的时候,就会死用功;
    该用功的时候,又会不用功。
    那么我们现实当中有没有犯这样错误的人呢?
    最典型的就是前面讲的那个最喜欢谈“见地“的“心中心“。他们 谈“见地”本来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心法”偷梁换柱,让人误以为他 们才是佛门的最上法门、“心念耳闻”远远超过“无念法”。以此进 一步打击禅宗,说禅宗已经衰败,“心中心”远胜禅宗。
    但是,不是自己的药,不能随便乱吃!他们把禅宗的“见地”弄多 了,就反过来干扰“心法” 了:
    他们死死执着于“一切木目即是佛“,强调现在的穿衣吃饭乃至起心 动念,全都是佛性所显现。
    这如果从“见地”上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他们把它当“心法” 了。 所以,在他们打妄想的时候,本来最该用功的,他们却不用功,把第 六意识的妄想当作自性的“妙用” 。
    那很明显,凡夫的“妙用”是远远比不上佛祖的妙用的。于是就说 佛祖也是跟他们一样的,也看不到室外的东西,也听不到远处的声音。 美其名曰是劝人不要贪着神通。实际上是把佛祖拉下马来与他们平起 平坐。  
    所以,有些着魔的说得更离谱,说释迦牟尼佛当时不来中国宣 扬佛法的原因主要因为他没有神足通,飞不过来。可见,他们的“执 性废相”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了!
    而当他们真正该“用功”的时候,却选择与他们的“见地”毫不相 干的“结印”、“持咒”。最典型的当属“心中心”元音老人对宗密 大师这段话的曲解
    “识冰池而全水,借阳气以^消。
    悟凡夫而即佛,资法力以熏修。”一《答史山人十问》
    这本来就是宗密大师对明心见性之人开示的“悟后起修”之方,以

金刚清源 第四十四课

破为何悟后“不发神通光明”之疑。这里“资法力以熏修”中说的“法 力”就是专指“无念法”。这是他反反复复明示过的,如:
    “既悟此法本寂本知,理须称本用心,不可遂起妄念。但无妄念, 即是修行。故此一门宗于无念。”——《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
    而元音老人挂羊头卖狗肉,直接就用他们的“心中心”把宗密大师 这段话给调包了,说这里的“资法力以熏修”就是“假念佛号、结印、 持咒、照顾话头起疑情等方法来薰修。”导致的结果就是,本来无念 之时就可以直下承担,而他们却还要另起“结印持咒”、“绵密观照”。 此“绵密观照”看似神秘,其实就是《楞严经》所批判的“知见立知, 是无明本。“乃是生灭之心,依此生灭之心所得之三昧,亦是生灭定, 而他们却在稍微生了点清净相时便误以为“打开本来”。到头来还是 把自己也给欺骗了!
   [千万不能被“观”、“见”所误】
    所以,一定要深深知道我们与佛祖的差距!
    “万法如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只是我们的“见地”, 不是我们的“心法” 。
    我们的“心法”,就是一个“无”字!
    就如我常打的比喻:
    我们现在处在“一念净信”中,虽然是从“镜像”中回到“镜面” 上了,但  我们的颠倒无明未尽,我们的这面镜子和佛是有差距的——
    佛的镜子能随意转动,彻照万法;
    而我们的镜子目前却不能转动。
    只有我们通过“见地”的辅助,把“无念”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底, 我们最终才能与真佛一模一样!
    如《圆觉经》第一品所说: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菩提经佛祖这么一提示,马上就领悟了,于是回 一
    “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所以,“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问题就出在“观” !
    这已算是成佛最后临门一脚了,如果修行大业住在了这里,那着实 太冤枉!因此佛祖最后总结得很严厉,算是严重警告——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首偈中用了两个“见”字,前一个是非法的,后一个是合法的, 用意何在?
    就是要说明:
    “色”没有问题、“音声”也没有问题,所以我们看前面摩伽陀王 把彩衣供养给“菩萨”和送给“宫嫔眷属”都是一样的效果。唯一有 问题的是“见”、“求” 。
    若能息见、息求,即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无言可表,所以假名“见如来“ 。
    所以这又是一个公式——
    佛说见如来者,即非见如来,是名见如来。
    所以,通过这一品经文,我们务必牢记这句话——
    千万不能被“观”、“见”所误! ! !
众学生:感恩老师!您辛苦啦!【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四十四课一
【"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原因:莫把见地当心法】结束!

金刚清源 第四十五课

2019.8.9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四十五课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内容提要:
一、 悟前的“空无见”和“断灭见”
二、 悟后的“空无见”和“断灭见”
三、 “知一切法无我"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四、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究竟是何方神圣
五、 断“我见”,消“我受”
六、 将“无字法门“贯彻到底
金刚老师: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四十五课——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上节课讲了 “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须菩提之所以会“以 三十二相观如来”,所犯错误的原因在于“把见地当心法”。“心法” 就是“无字法门”,若想真正贯彻“无字法门”,需要把一切“见地”、
“观”都要放得彻彻底底!
    但众生无始以来执着惯了,在“见地”和“心法”两者之间总是容 易跑偏。在听闻“心法”是“无字法门”之后,又反过来容易影响到“见 地”。尤其是在佛开示到“无字法门”最彻底的时候,众生更容易马 上落入“空”、“无”的另一个极端。

    【悟前的“空无见”和“断灭见”】
    于是佛祖马上又重新对须菩提在“见地“方面提出警 一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 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由于我们在第二十_课[“四心“是不落邪见、不生禅病的根本保 证】里已经作过详细讲解,所以大家在看到这一品的经文时,应该不 会觉得陌生了。
    这两段经文讲的就与“四病”里“灭病”中的两类病态见地相应:
    —是空无见。
    如经文“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即是。
这类就是标准的小乘偏空见地。他们先是听闻一切相虚妄,于是便 认为  只有灭掉一切相才能得到涅槃。所以他们所做的修行便是“勤修 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开足马力灭尽一切相,最后住在了无相、寂 静的“涅槃”之中。
    二是断灭见。
    如经文“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
    所谓断灭,它和前面的“空无见”的区别是:
    前面的“空无见”只是认为一切“相”空无,但能生幻相的“心” 并不空无,所以他们有“涅槃”可证。而这类“断灭见”则连“相”和“心” 都一齐否定,认为死后一切皆空,一了百了。很多的外道都持这样的 见解。

金刚清源 第四十五课

    【悟后的“空无见”和“断灭见”】
    还记得我们当时对“灭病”是用什么“心”来对治的么?
    当时我们对“灭病”开出的药方是用“广大心”来对治。很明显, 这个时候再用“广大心”对治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因为“广大心” 只适合最初的“发心”阶段。而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 “成佛无所得”、 “众生非众生”、“三心不可得”,已把“广大心”剿杀得干干净净, 已到了 “无心”的时候了。此时再来看“广大心”,它瞬间灰飞烟灭!
    所以我们需要继续在“无心”的基础上来看待这两种病态见地。
    最初在我们生“广大心”的时候,“四心”是用来保证我们行驰在 正确的道路上。所谓“不落外道及与二乘”。“空无见”和“断灭见” 主要就是指“二乘”与“外道”所持的见地。
    这里已到了本经快结束的时候,说明早已经远离了这两种粗浅的错 误见解。这个时候还提到这个问题,它特指我们在贯彻“无字法门” 时最后还会存在的两个微细念头,也就是悟后的“空无见”和“断灭见”:
    一、悟后的“空无见”——《心经》为什么让人堕空
    我们在第五课的时候谈到了玄奘法师翻译的《心经》容易使人堕 空的问题。实际上现在绝大多数学佛人都堕在了 “空无见”里,玄奘 法师是有很大责任的!学佛人读他翻译的《心经》,往往只记得“五 蕴皆空”、“色不异空”、“色即是空”、“诸法空相”,以及后面 一大串“无” 。最终给人烙下的印象就是:成佛后所得的境界就是进 入那个没有一切色相的“纯空”、“清净”法身,它既不能显现报身 和化身,也不能显现一切诸佛净土。这就是“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要想不堕入“空无见”里,如果读《心经》就应当读鸠摩罗 什大师的版本——《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实际上《心经》并 不是如很多人传说的那样,是观音菩萨传授给玄奘法师的。玄奘法师 翻译的《心经》就是模仿鸠摩罗什的译本!令人遗憾的是,他虽然把

    言辞修改得很优美,却把最关键的五句话给漏掉了!在第五课里也提      到了,这五句话就——
    “色空故,无恼坏相;
    受空故,无受相;
    想空故,无知相;
    行空故,无作相;
    识空故,无觉相。”
    这五句说得非常明显了:这里讲“空”,不是“空”掉“色、受、 想、行、识”本身,而是要“空”掉我们对“色、受、想、行、识” 形成的一系列颠倒错乱认知——
    “恼坏相”、“受相”、“知相”、“作相”、“觉相”!
    以“见地”和“心法”关系来归类,
    “无受”、“无知”、“无作"、“无觉”,就是我的无念“心法”;
    “无恼坏相”就是“见地”;
    什么是“无恼坏相” ?
   《大般涅槃经》里,佛解释得非常详尽:
    “色是“无常”
    色即是“苦”
    色即是“空” 色是“无我”
    色是“不净”
    总结下来,“无恼坏相“就是:
    “色非空”,乃是“常、乐、我、净”之色。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再有“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的念头。
    二、悟后的“断灭见” 一 “极乐世界”也解决不了的困惑
前面破了 “空无见”,解决了 “成佛不能现色相”的问题。但后面

金刚清源 第四十五课

    还会产生一个问题——
    比如我们知道,阿弥陀佛虽然称为“无量寿佛”,但是这个“无量” 也是个具体的数字,并不是“永恒” 。所以在《悲华经》里讲,阿弥陀 佛最终还是要“涅槃”的,然后由观音菩萨接位。之后,等观音菩萨“涅槃” 后,又由大势菩萨接位。当看到这样现象,我们就很容易会得出一个 结论:不论什么佛,到了最后的最后,都是要进入那个永远空寂里的“涅 槃”去的!这个就是悟后的“断灭见”——“如来毕竟入于涅槃”!
    这是一个潜藏在绝大多数学佛人内心深处的一个最深的恐惧:本来 就是因为想到“自己总有一天都会永远地死去”所以才来学佛的。但 是按着自己的思维一路捋下去,成佛之后最终还是得进入到那个“永 不再来”的“涅槃”里去。那成佛与不成佛并无本质区别,不过是之 前叫“死亡”,之后叫“涅槃”。“涅槃”也是“死”,只不过是晚 些死罢了,在死之前过了一回时间很长的“佛”瘾而已。所以,即使 成佛了,于这“最深的恐惧”依然于事无补。
    心中存在了这样的念头,内心深处对“成佛”是有着本能地抗拒的。 所以我们看一生鼓吹净土宗的净空法师,他竟然会说出“阿弥陀佛、 一切诸佛都未断’生相无明',都是在’留惑润生'。”其言外之义 就是说:一旦他们断了 “生相无明”,就进入那个永远空寂里的“涅槃” 去了,就再也不能出来度众生了。
    当然,这种知见,并非净空法师独有。在当代,凡是不老实、深入 研读大乘了义经的那些个大德高僧全都有!可以说,这是一个“极乐 世界”也解决不了的困惑。这也就是佛在净土经典里反复强调“读诵 大乘”的重要原因。而《大般涅槃经》就是佛祖专门为了解决这个疑 惑而讲的经!如佛言:
    “善男子,今世众生多诸烦恼,愚痴喜忘无有智慧,多诸疑网信根 不立,世界不净,一切众生咸谓如来无常迁变毕竟入于大般涅槃,是 故如来演说是典。”
所谓“大般涅槃”,就是针对佛的“般涅槃”而来。在第十九课,

    我们讲了 “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区别,主要是从解决问题的“范围” 差别来讲述的。但不论“有余涅槃”还是“无余涅槃”,都是“般涅槃”, 给人的印象都是“止息一切痛苦,安住在那个寂静的空里,永不再来。”
    而“大般涅槃”则是对这种“般涅槃”见的彻底否定。佛祖告诉大 家:“般涅槃”之义,只是止息一切无明烦恼,不是止息一切善恶影 像法。所以成佛之后不会进入那个永远寂灭的“涅槃”里去。为了给 大众彻底决疑,佛在经里多次宣告“如来终不毕竟入于涅槃”!所以,
    “大般涅槃”的意思就是“如来终不毕竟入于涅槃”!
    那为什么世人又确实看到释迦牟尼佛“入灭” 了?佛祖告诉大家: 这完全是为了度化特殊人群所作的示现。包括这一世“舍兜率”、“降 王宫”、“弃位出家”、“苦行学道”、“证悟成佛”,这些全是示现。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演戏而已!而释迦牟尼佛早已于无量劫前成佛。 在《法华经》里,他就明确作了宣告:
    “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 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 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阿弥陀佛从极乐世界退位后,并不会“毕 竟入于涅槃”,他在极乐世界亦是“示现”而已。到此就可以明白: 为什么“报身”即是“化身”!
    那释迦牟尼佛现住在哪里?
    这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他也告诉大家了:在“东方庄严佛国”, 号“照明庄严自在王佛”,寿命七百阿僧祇劫。
    所以,这悟后的“空无见“和“断灭见“,对成佛的影响是致命的。 这两个念头不止息,那对最终成佛是没有信心的!
    前面一品经文是佛祖让须菩提不要把“见地”当“心法”,而这两 段经文则是要提醒须菩提继续坚定信心,不要用“心法“来干扰“见地“ 。

金刚清源 第四十五课

    “见地”归“见地”,“心法”归“心法”,两者各不相扰。“无念” 只是“心法”,它对“见地”没有任何影响。
    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自性功德。如《华严经》云:
    “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
    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
    又如宗密大师言:
    “镜明而影像千差,心净而神通万应。”——《答史山人十问》
    所以,
    前面讲的“报身”、“化身”,不会因为你的“心法”而有折损; 前面讲的     “罪业”、“福德”,也不会因为你的“心法”而消失。
    所以你不必对此再有丝毫的疑虑。
    相反,就如同摩伽陀王一样,因为心中还有念,反而一切相都消失了。
    所以,只有彻底地“无念”,一切相才能自然现前!如《华严经》言: “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知一切法无我”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然后,佛祖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又作了一个福德比较——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 无 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这里,罗什大师的译经很有风格,为了更好地突出比较的效果,他 把比较的主体分为“菩萨”和“人” 。
    前面的“菩萨”,指的是具足六度万行的菩萨乃至是十地菩萨,但
    是他唯一缺陷就还没有领悟“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
    后面的“人”,是指没有任何修行布施乃至断烦恼功夫的普通凡夫, 但是他有一个优势,就是领悟了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
    这样的一个“高级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也不如一个
“低级凡夫“没做任何布施所得的功德大!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究竟是何方神圣】
    那这个“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里要作点解释:
    所谓“一切法无我”,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法都没问题,唯 一有问 题的就是有'我见'。”诸法本无“我”,而我们却于无颠倒 中妄生颠倒,误以为有我。
    我们为什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见地” ?
    目的是要了解诸法的实相。最高的实相,最高的见地,就是“一切 法无 我”。而落实到“心法”上,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要放下我 们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但得本,不愁末。所以,除 此之外,一切法都  不用管它。这就如我们常讲到的:
    佛是唯心所现,我们凡夫也是时时唯心所现。
    区别在于:
    佛时时知道自己是“心现心见”;
    而我们凡夫误以为是“外现眼见“。
    虽然我们认为是“外现眼见”,但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丝 毫不  改变我们时时“心现心见”的事实。
所以,我们与佛的核心区别一
不在于外法,而在于我们于一切法中有“我见”,而佛则于一切法 中无“我见” 。
    所以,为什么要不断训练“一念净信”?
    因为“一念净信”之时就无“我见”,我们自然就体会到那个时时 本具、恒常不变的真心。
    再如《百法明门论》。里面将一切法分为100法,其中94个有为法, 6个无为法。不管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凡夫法还是圣人法,一切法本身 都     没问题,唯一有问题的就是有“我见” 。
    所以,“八识”和“真如”本来就是一个东西,都是以“真心”为体。
    有“我见“就变“八识“,无“我见“就成“真如“ 。

金刚清源 第四十五课

    而“无我”是真实,“有我”乃是颠倒妄见而已。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真心”从来没有因众生“有我” 而产生丝毫差异。
    所以《维摩诘经》佛言:“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 不复更灭。”
    这里的“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是我们常说的最高级的“忍”—— 寂灭忍。
    这即是“得成于忍”的“忍” O 一切诸佛之所以成佛,都是靠这个 “寂灭忍“成就的。
    这个“寂灭忍”所要忍的是什么?
    就是“我见”。于“无我法”要能堪忍,于第一义而不动摇。所以 叫“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忍“我见”,就是“无念”,这就是“金 刚三昧”。
    如果再从“见地“和“心法”来划分,
    一切法无我,属于见地;
    得成于忍,属于心法。
    既然凡夫与佛的差距就是一个“我见”,既然此法是成佛的最根本 心法,当然它的福德就无与伦比了!
    大家要再次注意:
    这里的经文对于这个成佛的根本方法,只用了 “知一切法无我,得 成于忍。”这里仅仅说的是“知”而已,并没有讲其它的“行”,但 它的功德 就远胜无量七宝布施之行。
    足见,“寂灭忍”、“金刚三昧”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真正 的“知即是行” 。
    由此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并没有去普度众生,仅靠一 个“耳根法门”就可以直了成佛。包括我们在第十六课引用的《楞伽 经》 经文:“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

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至此也能完全理解了: 最上乘的修法最似小乘,也是可以远离尘缘,一个人选个僻静的地方 就直接搞定了!
    前面讲,只有彻底地“无念”,一切相才能自然现前!到此,理上 已明。
    [断“我见”,消“我受”】
    最后佛祖对为什么不应生“断灭念“作了总结——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 福德。”
    此即是说:
    彻底地“无念”,自然就融入福德之海。
    虽然不依福德而得真菩提,但不失福德及果报之用,必然成就福慧 庄严之相。
    所以,菩萨对于福德,只是不受而已。
    所说的不受,并不是没有福德,只是不贪着而已。
    此即是《维摩诘经》所言:“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善恶之业属于“凡夫法”,因为“一切法无我”,所以“凡夫法” 本身也没问 题,唯一有问题的还是“我”。“善恶之业亦不亡”,这 对于凡夫、菩萨都是 一样的,都如影像一般。唯一的区别是:
    凡夫于中有“我见”,所以因地时有“我造”,果地时是“我受”; 而菩萨则于中无“我见”,所以因地时无“我造”,果地时无“我 受”。
    所以,所谓“灭罪”,其核心就是在于“消受”,就是把“我受” 给消了。
    如《思益经》,
    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谁应受供养? ”
    佛告梵天:“不为世法之所牵者。”
    “世尊,谁能消供养? ”

金刚清源 第四十五课

    佛言:“于法无所取者。”
    为世法所牵,即是有所住。有所住,根源是有所取。只要能知“一 切法无我”,即能无取无住,此即是真正的“不贪、不受” O不贪、不受, 才 能最好地“受供养“、“消供养“!
    【将“无字法门”贯彻到底】
    前面提到过,同样的果报,对于不同承受能力的人来说,他们的“我 受”是不一样的。所谓“三昧“者,即是“正受”之义,不受而受, 是为正受。
    是以,生死与涅槃,核心就在于“受”与“不受”——
   《思益经》佛言:“生死是涅槃,无退无生故。”
    “无退无生”指的就是“本自寂灭”,如果能于生死中知其本自寂 灭,我 见不生,此为即生死而得涅槃。
    生死法是“有为法”,对于“无为法”亦如是!
    佛言:“涅槃是生死,以贪着故。”
    贪着,就是有“我见”。如果于“涅槃”生“我见”,那这个“涅 槃”也成生死法。此即如《圆觉经》所言:“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 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
    一切凡夫法、圣人法都没问题,唯一有问题的就是有“我见”;
    一切善恶影像法亦不消亡,唯一有问题的就是有“我受”。
    如前面《心经》言:“受空故,无受相。”
    什么是“无受相”?
    就是无“我”受。此即为“一切法无我”之义。
    成佛的“心法”,就是要将“无字法门”贯彻到底。
    所以,不要老是把“见地”挂在嘴上,要扎扎实实地去断“我见”。

    把“见地”当“心法”的,只是执相而已;
    光有“见地”没有“心法”,那完全就是在空谈,说食不饱。
    如《圆觉经》所警告的:
    “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如来解及所行处”就是“见地”,这是如来的境界。你整天把这 个挂在 嘴上,等于是在数他人钱袋子,自己始终不得半毛。
    是以,不论你悟或未悟,不论你目前的“我见”有多深重,都应如 《圆觉经》所指示的这样去做——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 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 善知 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亦如傅大士所说之偈:
    “但自无心于万物,
     何妨万物常围绕。
     铁牛不怕狮子吼,
     恰似木人见花鸟。
     木人本体自无情,
     花鸟逢人亦不惊。
     心境如如只个是,
     何虑菩提道不成。”
把我们的“无念”做到像“木人” 一样,“心境如如只个是”,这 才是“无字法门”该有的样子!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四十五课一【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结束!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六课

2019.8.13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四十六课
无戏论是最终极的佛法
内容提要:
一、 从“八识”角度来看"一切法无我”
二、 什么是“戏论‘‘、包含哪些内容
三、 “戏论”之“有与无”、“常与无常”
四、 “戏论”之“一与异”、“俱与不俱”
五、 “俱不俱”戏论引出“来去”戏论
六、 “境”上最根本的戏论是“一与异”
七、 怎样破“一与异”的戏论
八、 离戏论即是"中论"
九、 “十二部经皆是戏论”
金刚老师: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四十六课——
【无戏论是最终极的佛法】
【从“八识”角度来看“一切法无我”】
    上节课讲到了 “一切法无我”。我们再从“八识”的角度来看看如 何是“一切法无我”就更加直观了——
    八识者,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 阿赖耶识。
    此八识中,
其中前五识有其真实体,其体为“成所作识智”,所谓自性的“大

用”就由此来实现;
    第六意识亦有其真实体,其体为“妙观察智“,所谓真心无所不知, 就体现在这里;
    第八识亦有其真实自体,其体即是“如来藏” 。
唯有第七“末那识“完全是假的,在转识成智后也只是个假名“平 等性智,,。
    而第七“末那识“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就是“我执“!而“我执“本无自体,完全是妄执。
    因为产生了这个“我执”,才把真心妄认为“八识” 。
    如果放下“我执”,“八识”自然就是“真心”。
    所以在《楞伽经》里,就强调只管整治第七末那识。
    这就是非常形象的“一切法无我“!
    从这个角度理解的“一切法无我”,对于我们整体上把握全经主旨 就非常有指导意义!
    七识是一切迷惑的总根源,是我、法二执之根。它时刻不断向外、 向内转。向外时,它就作第六意识的根,产生“分别我法二执”,此 即是本经前半部分主要破除的“四相“。
    向内转时,即产生“俱生我法二执”:把八识的“见”的功能执为 “我”,是为“俱生我执”;修行妄有证得,为“俱生法执”。此即 是本经后半部分主要破除的“四见“。
    而本经后半部分一直以“无字法门”贯穿,主要攻克对象是“微细 我法二执“,实际上就是上面说的“俱生我法二执“ 。 
    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最后都是一致的。
    【什么是“戏论” ?包含哪些内容?】
    在第三十八课讲解“四见“中我们介绍道:
    从“四见”的角度看,此“微细我法二执”又有粗、细之分——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六课

    粗的统归于“我见”和“人见”,就是我们一直讲的“能证之智” 与“所证真如“。
    细的统归于“众生见”和“寿者见”,
    我们看它的定义:
    【众生见】
    当你觉悟了 “我见”、“人见”,还执着于一个“心无能所”,这 就是“众生见”。
    【寿者见】
     当你觉了前三见皆为尘垢,心照清净,执此觉心为真,以真照妄, 此微细能觉之心,如同自己的命根一样自然而然,此即为“寿者见”。
实际上,在前一节课的【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中,这类非常细 的“众生见”也破完了。从上节课开始,已到了最细的“寿者见” 了。 此也是“俱生法执”中最微细的成分。它已经称不上是“执” 了,微 薄得只能称为“见解” 了。
    所以,上次介绍过《楞严经》的五十阴魔里,其中最后的识阴之魔 就只称之为“见魔”。这些最微细的“见解”如同自己的命根一样自 然而然,极难让人察觉。就如同我们要想见真正的月亮,真月已经现前, 只是它的表面还隔着一层透明的薄纱。这层薄纱我们一般就称之为“戏 论”。
    所谓“戏论”,就是由于不明万法唯心,妄取内外一切诸法实有自 性,所以对整个唯心境横生知见。由于这类知见对于我们证入实相毫 无益处,反而是“无字法门”最根本的障碍。死死抱住这些知见,对 于学佛而言就如自娱自乐一样,所以称为“戏论”。
    它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一样,它在我们要回归真心之前,把我们最 微细的念头收入网中,让我们没法把“无念”进行到底,陷入其中而 不自觉知,还以为自己已经“无念”。
    最根本的“戏论”主要是哪些呢?

    如《楞伽经》佛言:“如是外道无始虚伪习气计著,依于一异、俱 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不能了知自心现量。”
    所以,这最根本的戏论就是——
    “一与异”、“俱与不俱”、“有无”、“常与无常”。
    [“戏论”之“有与无”、“常与无常”】
    实际上在上一节课中已开始讲到了 “戏论”,刚好就是此四戏论中 的后两戏“有无”、“常无常”。
    如“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 即是“有无”戏论。即,如来色身及一切色相究竟是“有”还是“无” 的知见。
    所谓“戏论“,就是“有“、“无“两种知见都要离掉:
    所以我们看这段经文“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这是让你离“无”。
    而在前面佛祖分明才说了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这是什么道 理?
    这就是让你离“有“ 。
    再看“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
    此即是“常、无常”戏论。这里的“断灭”即是“无常”。
    我们从“戏论”的角度来看,“常”与“无常”,都是对治法:
    说“常”是为了破除“无常见”;
    说“无常”是为了破除“常见”。
    对于凡夫,他们把一切幻相认做是常,此乃是“无常计常”。所以 便以“无常”破之。
    对于小乘,他们又把“无常”当作实法,此乃是“常计无常”。所 以佛便以“常乐我净“破之。
    又怕学佛人把“常乐我净“执为实法,变为“死常“,在《六祖坛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六课

经》中,惠能大师又以“佛性无常(自在变化)”破之。
    总之,这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不论“常”或“无常”,只要 冒出来一个就马上打掉!
    为什么?
    因为众生的“常见”或“无常见”,都是轮回心生出的轮回见。都 与真心不相应!这即是《大般涅槃经》佛言“佛性非常非无常”的根 本用意。如上节课讲到的“如来毕竟入于涅槃”,这种“断灭见”怎 么来的?就是用轮回的生灭见妄测如来境界得来的!
    所以,只有把“有无”、“常无常”所有戏论念头都放下,才能与 “无字法门”相应,才能与真心相应!此即是真正的“无念为宗”。
    [“戏论”之“一与异”、“俱与不俱”】
    剩下的戏论就是“一与异”、“俱与不俱” .
    这两个戏论在佛家用得比较多,有从“心”的角度来分析的,有从 “境”的角度来分析的。而这里我们主要从“境”上来分析。
    我们先看“俱与不俱” .
    俱,就是全部、一起的意思。
    “俱”的戏论,就是认为我们眼前的一切相是全部一时顿现出来的 意思。
“不俱”,则与“俱”相对,就是认为眼前一切相不是顿现,而是 渐次生起的。
    如果万法是一时顿现,那就无因无果。比如苹果,它是由“种子- 发芽-苗-树-花-果” 一系列步骤渐次形成。如果是顿现就没有这 些步骤。
    所以,认为“俱”,是错误的知见。
    反过来,如果认为万法是渐次生起的,那你又根本找不到它真正的 开始和结束。它就永远是一个“正在进行时”,没有最开始的因,也 没有最终的果。这就是我们平常听到最有代表性的戏论——“究竟是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总之,这都是因为不明“万法唯心”而作的胡乱猜测。就如同一个 人在梦里,把梦境当作真实,从而对梦境产生的“俱”与“不俱”的 知见。万法唯心,生本无生。若能明白此,则自然知晓“俱”与“不俱” 两者皆非。
    [“俱不俱”戏论引出“来去”戏论】
“俱不俱”这一戏论根本上讲的是时间的先后问题。正所谓“来先 去后”,所以它又和“来与去”戏论是相应的。
在龙树菩萨的《中论》里有“八迷戏论”,“来与去”就是其中之一。
刚好,在上一节课讲完了 “有与无”、“常与不常”两大戏论之后, 紧接着经文就是“来与去(俱与不俱)“戏■——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 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在讲解这段经文前,我们还是先来谈一谈最近几节课出现的那位“摩 伽陀王“——
    前节课讲到摩伽陀王因为执有“能见相“所以导致一无所见。
    当他把“能见相”放下(离有相心、断疑惑想)时,立即如同从梦 中醒来一般,一切色相还复如初(“即时宫城殿宇后妃眷属。见其色 相还复如故。即诣菩萨大众之所。悉得瞻睹菩萨之相如本无异。”
一下子从“一无所见”变化为“无所不见”,摩伽陀王感到不可思议。
    于是问妙吉祥菩萨:那刚才诸菩萨及大众们又到哪里去了,才导致 我见不到呢?
    妙吉祥菩萨言:“大王,勿生疑惑。今此大众本相无来,其何所往!”
    摩伽陀王的这个经历就与本段经文完全相应!
    对于“如来”,我们在第八课的【什么是“如来”】中已经大略讲 解过了:
    如来,就是从“如”中而来。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六课

    既然是从“如”中而来,那自然“来去”就是假相,真相是“不来 不去” O
经文到了现在,难道须菩提还不知道这个道理么?
    这个道理他肯定是知道的。
    那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再看妙吉祥菩萨和摩伽陀王的对话——
    菩萨继续问:“大王,于今见此众不? ”
    王曰:“唯然已见。”
    菩萨曰:“何所见耶?”
    答言:“如见真实法。观此众亦然。”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佛说这段话的用意——
    上面的“真实法”就是“法身”,就是“真心”。
    “此众”就是一切身相,在本经中就是如来的有相“报身”、“化 身”。
这里佛讲到的“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准确地翻 译是——如果有人说:如来本是法身,怎么法身如来也会有来去、会 坐会卧呢?
    [“境”上最根本的戏论是“一与异”】
    之所以会纠结如来的“来去”,根本是对如来“不来不去的法身” 和“有来有去的报化二身”产生了 “一与异”的戏论!
    所谓“一与异”,也叫“同与异”:
    彼此相同为“一”;彼此不同为“异”。
    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性一相异”、“性同相异”。
    比如我们常听到的“金器”比喻:用金子做成种种器物,器物形状 变化不一,但它们彼此相同的“金子”是不变的。
    “金子”就是“一”;“器物”就是“异”。
    “性”必定是同,“相”必定是异。

    相同的就不能是“相”,不同的就不能是“性”。
    “相”中不能见体,“体”必须是无相。
    所以,“一与异”的戏论造成的结果就是:
    执于“一”则不能“异”,
    执于“异”则不能“一”。
    这种见解不只是外道在正常使用,佛在权教中也常常用此作比方。 外道中,比如朱熹就剽窃佛家炮制出了 “理一分殊”的理论,实际上 就是这里的“一异“戏论。
    这种戏论,用在八识与一切相的关系上是很合理的。
    比如说:万法唯识所变。
    万法是“异”,八识是“一”。
    但是在此_乘圆顿法门中就成了戏论!
    “一与异”也是戏论,也就是说:
    “法身(性)”与“报化二身(相)”的关系并不是“一”与“异” 的关系。
    【怎样破“一与异”的戏论】
    如何才能破掉“一与异”的戏论呢?
    这需要用到更为微细的“因缘和合”论。因为众生之所以会对万法 产生“一异”戏论,首先是执着于万法乃“因缘和合”而生。执着于“因 缘和合”就会产生万法实有的错觉。认为万法实有,就会把能生万法 的“自性“和万法对立起来。
    我们来看佛是怎么破的——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 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 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 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六课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这一段核心在于“微尘”和“世界”的关系——
    凡夫解释世界的形成,主要用的是“因缘和合”,也就是这里的“一 合相”(义净版称为“聚执”):认为众生自身及身外世界都是由“四 大和合”而成,自身为“内四大”,世界为“外四大”。
    这里佛之所以先问须菩提“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就是为了说 明这个问题。组成世界最小的有形单位是“微尘众”(玄奘版用的是“极 微聚”)。
    这是一切“相”的最小单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分子”。佛再次 问这些“微尘众”的数量多否,这就和前面问题“福德多否”是一样的。 所以回答的方式也是一样的——
    问“福德多否”时的回答是:“若福德实有者,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这里问“微尘众”时亦是这般回答:“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 说是微尘众。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前面为了体现“无字法门”,故强调一切皆非。
    而这里要破的是“一异”见,故它表达的意思就略有不同:
    “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这是说,真实法离一 切文字相、言说相;
    “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这是说:能够说出名 来的必然是幻相假名。
    但幻相虽幻,并不是绝无,其体是真性。而性必由相显,性相一如, 故称名即是称性。
    至于“微尘众”是不是实有、世界又为什么不是“和合”的,这在 《楞严经》里佛就解释得非常清楚——
    前面讲的“微尘”,只是微尘的粗相,而这个粗相还可以继续把它 细分下去。就像当今物理学的“分子”,它只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但它还可以继续分下去。后面是“原子”,这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粒子。最后到了 “量子“,之后便无法再量化了。
    同样,佛在权教中也开示了 “析空法”,也是像这样把物质不断地 细分。最小的单位为“邻虚尘”,再分下去就成空了。这等于是说, 物质的最小单位竟然是由虚空合成的。
    但只有“色”才能合成“色”,“空”是不能合成“色”的。现在 这样析分下去,得出的结果竟然是“空”合成“色”,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所以,认为世界是由四大“和合”而成,这是不成立的。
    而只有四大“和合”成立,那世界才是实有的。所以可以得出一个 结论:世界不是实有的。
    而如果按照“一异”戏论,实有的“自性”必然生出“实有”的世 界才对。就像金子实有,它做出来的金项链也是实有。而“自性”实有, “自性”生出来的世界却不实有,这明显不合逻辑。
    那自性与这个不实有的世界又是什么关系呢?
    如果是“异”,也就是不同,那自性与四大就不能杂合在一起。如 同油和水一样,互相不兼容。又如虚空,它虽然能容纳万物,但它却 不能与各种颜色融合,因为虚空本身是不可能产生颜色的。而实际上 自性并不 和万物相排斥。此即“非异”。
    如果是“一”,也就是同,那自性就会随四大的变化而变化,那四 大断灭,自性就会跟着断灭。而我们看一切现相之中,无情器世间虽 然在生灭变化,但它不会经历了一个成、住、坏、空之后就没有了, 而是一个接一个,永远不停地循环往复。包括有情界,亦是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从不休息。这说明自性是不像四大那样断灭的。而我们还 知道,六道轮回不过是妄见,不论我们沉沦地狱还是超升净土,我们 的自性毫无动摇。这说明自性和“四大”是“一”也是不对的。此即“非“ 。
    既然不是“异”也不是“一”,即是“非一非异”,那“自性”和 “四大”是什么关系?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六课

    如佛所总结的——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这里核心是“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这两句。
    性色真空:
    性色,性是自性,如来藏。
    性色就是说我们眼前所见之色它本身就是如来藏所现之色。
    如来藏所现之色,它当体即是真空,不是需要你去通过观智把它搞 空才能空。所以对于小乘及权教菩萨乘,他们的“析空”完全是瞎折腾。
    既然“色即是性”,“性”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那“色”也可以能 大能小。所以,便能——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于一毛端现宝王刹,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楞严经》)
    这就是《华严经》中开示的“事事无碍法界”!
    性空真色:
    就是说如来藏所具之空,没有纯粹的空。它是即色之空,而所显之  色乃真色,非“因缘和合”之假色。
    这里就可以破除像如儒家、道家等外道所执着的“无中生有”之戏论。
    儒家认为“虚生气,气成形……”
    道家认为“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 ”
    认为人死后或是归真后,自然就回到那个“无”里去。事实上根本 没有一个像他们所认为的能生万物的“无”。如前所说,世界在不停 地成住坏空,众生在不停地死死生生,根本没有他们的“无”生存的 空间。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又和《心经》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相对应。

    既然如此,如来之三身(法报化)即是三身一如。
    见报化身即是见法身,见法身即是见报化身。
    此即是前面摩伽陀王回答妙吉祥的“如见真实法。观此众亦然。”
    而一切相的显现方式就如佛所说:
    “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既然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所以佛言: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所以,欲见如来,当把“去来”、“一异”戏论放下。见空同见色, 见色同见空。于所见中,不更分别是空是色。此时我们再来体会“观暗“就 更加清晰了: “观暗”的核心就在于“见暗同见明”、“见明同见暗”。 能如此做即是放下了 “去来”、“一异”戏论,此时的状态即是无念。
    【离戏论即是“中论”】
    真实法,无法言表,只是一个“离”字而已。所离者,即是戏论而已。
    所谓“一与异”、“俱与不俱”、“有无”、“常与无常”,这都 是众生的执着。而众生总是非此即彼,总是执于一端。所以称为“边见”。
    因此,龙树菩萨的“中论”,并不是有一个真实的“中”论,
而是离“一”与“异”两边,勉强称为“中论”。
    四大戏论:“一与异”、“俱与不俱”、“有无”、“常与无常”, 皆以“一与异”为根。
    能知“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自然就离“一与异”戏论。
    能离“一与异”戏论,自然就离“俱与不俱”、“常与无常”、“有 无”戏论。
“空色”和合如是,“色心”和合亦如是。“八识”又被称为“和 合识(色心和合)”,其本质就是把“唯心所现”误以为“色心和合” 造成的。所以,放下“和合”与“不和合”的戏论,“八识”就是“真 心”!
    是以,《入无分别总持经》佛言: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七课

    “于唯识无相理中,不起有相无相、一异种种见故,无灭无生、非 断非常、无来无去,如实而不起见。
    彼于如是诸分别中,而不分别,亦不分别此是无分别界,如实不起 如是诸见。善男子!此名随顺趣入无分别界,是名菩萨摩诃萨极善安 住无分别性。”
    [“十二部经皆是戏论”】
    比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戏论,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世间哲学。
    “常与无常”戏论就产生了九十六种外道;
    “有无、非有非无”戏论就产生了小乘及权教菩萨乘。
    “一与异”戏论就产生了儒家、道家包括唯识宗。
    所以就有“十二部经皆是戏论”之言。
    因此,能离戏论,即是离一切法。
    所以佛言:“于诸法无戏论,名为般若波罗蜜。”
    此即是说:无戏论,即是最终极的佛法! 
    有人会问:这需要渐次达成么?
    不需要!知道就离。能离就抓到了佛法的根本。
    能离戏论,就如同于百万军中直取敌方上将首级!
    当你能离戏论,你才发现你的“无字法门”已经很彻底。成佛的路    上,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轻易绊住你。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四十六课一【无戏论是最终极的佛法】结束!

2019.8.14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四十七课
如何不生“法相”
内容提要:
一、 “亢龙有悔”
二、 破“法相”的根本一“无无明”
三、 《楞严经》里“不生法相"的方法
四、 《维摩诘经》里"不生法相”的方法
五、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思益经》、《圆觉经》中“不生法 相"的方法
六、向憨山大师学习如何破除"法相
【亢龙有悔】
金刚老师: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四十七课——【如何不生"法相“] 上 节课讲到了无戏论是最终极的佛法。
    我们再结合前两节课把《思益经》里开示的终极六度重新审视一下, 然后就会更加清
    若菩萨舍一切烦恼,名为檀波罗蜜。(布施) 于诸法无所起,名为尸  罗波罗蜜。(持戒) 于诸法无所伤,名为屋提波罗蜜。(忍辱) 于诸法离相,名为毗梨耶波罗蜜。(精进) 于诸法无所住,名为禅波罗蜜。(禅定)
    于诸法无戏论,名为般若波罗蜜。(般若)
    我们看这里对“六度”的阐述,已经把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六度”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七课

解释得面目全非了。这就是我常说的:法高一级,面目全非。
    这说明什么?
    说明“六度”已无实体,完全就是借它一个名而已。
    这里的前五度(舍一切烦恼、于诸法无所起、无所伤、离相、无所 住)总结下来就是前节课的“一切法无我”。
    这里的“般若度”就是上节课的“无戏论”。
    所以,既知粗的“一切法无我”,又知细的“于诸法无戏论”,这 确实是已经到了佛法的顶峰了。然而,越是到了 “顶峰”、“终极”, 就越危险。
    此就如易经《乾卦》上九爻所说的那样:“亢龙有悔。”
亢龙有悔,孔子的解释是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 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总的来讲就是说,此时最容易觉得高高在上、 目空一切、孤芳自赏。
    人在没达“顶峰”、“终极”的时候,是会很老实的,随时都有“平 常心”。当达到之后,心里就开始不平静了,太把“顶峰”、“终极” 当回事。 如果由着性子来,就很容易堕落(当然,如果你能始终坚持 第四十三 课讲到的“平常心是道”,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同样,这在佛法里我们也提到过多次,这叫“法身边”。
    也就是说你的修行已经接近“法身” 了,此时你就容易欣喜若狂, 觉得 自己的功夫终于到家了。然后“无念”就会持守不住,这种状态 就叫“法相” 。
    佛家有句话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百 尺竿头”就是指一路“无住”,到了 “法身边”;所谓“更进一步”, 就是要 你不能停留,继续“无住”,不住“法相”!
    当然,这里虽然提到“法身边”,大家不要就认为这是非要证到那 个 “法身”的时候的事情。所谓“因地不正,果致迂曲。”之所以会 最终造成 “法相”,是因为我们最开始在理悟的时候就没有透彻,属 于“带病修 行”,所以才会导致住于“法相”的结果。

    所以,本经的安排是极有次第的:在开示完“最终极”的佛法后, 紧接着就是破“法相“。
    当然,“破法相”也是“法” o既然“无戏论”是最终极的佛法,那 实际上这里的“破法相”也就是破除最最细微的“戏论” O也就是说,正 因为我们在理悟上还潜伏着最微细的“戏论”,才导致我们最终住于“法相”。
    【破“法相”的根本——“无无明”】
    通过上节课破“一与异”的戏论,我们的疑惑已被破得有如“气若 游丝“ 。那这里的“破法相“就等于是把那“游丝“也给破掉!
    我们来看佛祖是如何来破的——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 于意 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 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在讲解这段经文前我们需要谈一下《楞严经》。
    在前面我们引用过阿难最初理悟时向佛呈的偈: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这首偈虽然听着很高级,但实际上我们看《楞沔经》的经文,它是 在  第三卷末、佛祖刚刚为阿难开示了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之后发表的。
    这刚好就和我们上节课中破的“境”上的戏论相应。
    所以,此时阿难虽然已经悟得法身本有,但还不算是彻底的理悟, 还存在着一些疑惑。所以后面马上就向佛祈请: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七课

    这里他需要佛祖为他进一步破除的“微细惑”,就从第四卷里富楼 那尊者向佛祖提的问题开始——
    “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 蔽妙明,受此沦溺? ”
    这段话的意思是:
    无明妄想灭尽之后,常住真心方才显现。那么请问世尊:一切众生 的无明妄想又是什么原因产生的?以至于把真心自我蒙蔽,从而沉沦 于生死轮回中?
    这段话的核心就在于执着无明妄想是真实的,是有其真实的原因而 产生的。
    这就和本经这段经文是_致的——
    “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 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
    “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就是上面的“无明妄想”。
    这段话就是说:
    有人听到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就认为确实有个 真实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样的人他是真正明白如 来真实义了么?
    我们看在本经中须菩提是这样回答的——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回答很简捷:这样的人肯定不明白如来真实义!
    为什么呢?
    因为世尊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并不真有个真 实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见、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这不过是凡夫的虚妄执着。佛不过是随顺众生的 执着而说罢了。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到的“无无明”,这在第四课【什么是“金

刚"般若】里就讲得很多,大家要结合着去看。
    所以,最微细的“戏论”就是认为有“无明”。
    在“金刚般若”以下,都认为是“有无明”的,也就是说妄想烦恼 有其实体,“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确实把真心给染污了。 所谓“实体”,核心就体现在认为它能染污真心。只要认为真心被染 污了,所以就必须要借助种种法门来对治,于是便成为“有修有证”。
    “有修有证”则必然住于“法相”。
    但站在最上乘的角度来看,“无明“并无实体,它只不过是众生的 颠倒见而已。既然只是颠倒见,那真心就从未受此“无明”的染污。所以, 只要放下分别即无颠倒,无颠倒即无“无明”,无无明即无“我见、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所以便不需要再起个“觉“、"观“来对治“我见、 人见、众生 见、寿者见” 。
    相反,你起的这个“觉”、“观”刚好就是无明之本!这即是《楞 严经》里“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的意思。
    “本无种种心,何须一切法!”无明、烦恼本空,对治烦恼的“法” 亦不用,自然就亦无“法相”可住!
    无“法相”可住,归结到底,就是连“无念法”亦不立。如《未曾 有正法 经》云:“真实法者离一切见。以离诸见故即住平等法。”住 平等法,即  是真正住于法身之中。
    所以佛就直接总结——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 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所谓“如是知”,就是要如实知无明本空,真心常住。所谓“无念 法”,不是要造作出一个“无念”的状态,而是于见色闻声中“识取” 那个本有的、亘古恒常不变的法身真体。特别是在“耳根法门”、“眼 根法门”中,无念亦是方便法,因真心自然知,而方便称作“无念”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七课

 而已。我们最根本需要做的是去识取那个随时都在见闻觉知的“闻性”、 “见性” 。如此,方是“心法”上的“如如”。此即是《圆觉经》的“住 妄想境,不加了知。”
    所谓“如是见”,就是不分别“法”与“非法”,彻底放下分别, 离一切见!如耳根法门,于“闻性”中亦不分别此是“闻性”、此非“闻 性” O此即是《圆觉经》的“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所谓“如是信解”,就是要坚信佛言金语,成佛就是如此简单,只 需要放下一切戏论,把“法相”、“非法相”统统放下,“放下”也 要放下,守此真心,即可直了成佛!
    能“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那你就不用再担心“成佛” 的事了。因为从此“成佛”就不再是“我”的事,而是真心自己的事了。 此即是真正的“无作”之义!
    到此,本经的正文就算是结束了。
    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鉴于“住法相”是修学禅宗中 极其重要的课题。而《金刚经》又言语金贵,佛祖说话处处都是纲领 性的开示。难免很多人会听了一头雾水,到了具体应对的时候又不知 从何下手。所以,在最后还是把其它圆顿经典中“不生法相”的方法 罗列出来,给大家多一些“重型武器”,不至于在修行路上被一招毙命。
    后面介绍了《楞严经》、《维摩诘经》、《佛说未曾有正法经》、  《思益经》、《圆觉经》以及憨山大师“破法相”的方法。大家可以 随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借鉴,就把它当“选修课”就行。不必要因为 对某部经典理解得吃力而又住于“法相” 。须知:
    实无有法。若勉强论法,“无无明”就已经是最高的法!

  一、《楞严经》里“不生法相”的方法
    [形象解释“无无明”】
    “无无明”虽然直截了当。但很多人听了确实难以契入。所谓“开 悟的《楞严》”,要想一步步渐次契入,这里我们就需要借助《楞严经》。 因为在《楞严经》里佛祖对于“无无明“就作了最详尽、生动的开示!
    佛祖是以世间现前发生的一件事来启示富楼那的——
    你不是也听说过这件事么:
    室罗城里有一个人叫演若达多。他有一天早晨照镜子的时候,看着 镜中的头像眉清目秀,遂生贪爱。突然他就很生气的责怪自己的头怎 么不在了,以为自己是无头妖怪。于是无故发狂奔走到处去找自己的头。
    佛祖在讲完这件事后问富楼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人无故狂 奔的?
    富楼那回答:只是他自己发狂罢了,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原因。
    然后佛祖就向富楼那正式开示:
    我们妙觉圆明的真心,本自圆满明妙,无欠无余。无明妄想之所以 称为“妄”,那它又怎么会有“因”。如果有“因”,那就不能称作 “妄” 了。我们的无明妄想就和演若达多的“狂” 一样,是毫无“因缘” 可言的。他虽然为寻找自己的头而惊怖狂走,但当他的“狂“歇下来, 神智恢复正常后,并没有真正获得一个头。即使处在发狂之时,他的 头也未曾遗失。
    所以我们的无明妄想本性即是如此,它是没有“因”的。
    既然“无明妄想”根本就没有真实的“因”可言。所以,成佛也要 把“因缘”放下。因为有“因”就有“果”。修行的时候认为是“因”, 到有所证的时候就自然产生“果”想。产生“果”想,就住于“法相” 。
    这就是我们最先介绍“金刚般若”的时候谈到的:无明本空。
    在“法华时”之前,都是“有无明”的:他们执着无明有实体,万 法都由无明所生。所以就要用尽各种方法去断无明。
    而在圆顿教中对“无明”的定义就完全不一样。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七课

    如佛言:“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
    《起信论》云:“不了真如法一故,忽然念起,故名无明。”
    所以佛在《圆觉经》中说:“此无明者,非实有体。”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讲得就更细致:
    问:“即此无明孰为根本? ”
    佛答曰:“不如理作意是为根本。”
    又问:“不如理作意复何为本? ”
    佛答曰:“不平等心是为根本。”
    所以,所谓无明者,就体现在“不平等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颠 倒      见”,就是于无分别处横生分别。当我们把分别放下,就是“无无明”      同理,只要放下分别,自然就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这也就是《入无分别总持经》经题的意义:
    一个“无分别”就总摄一切佛法!
 
    所以佛最后对富楼那开示: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 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 不从人得。何藉锄劳,肯紫修证!”
    这段话大体的意思就是说:
    明白了无明本空,成佛就很简单。只需要放下一切对世间、众生、 业果的无端分别,并了断杀盗淫的缘,不随世间流转,自然就直了成佛。 除此便不需要再去走那些别的弯路!
    [“破法相”的根本心法——放下“因缘”、“自然”戏论】
    当佛祖讲到这里时,阿难的“微细惑”就出现了——
    “佛祖刚才讲清楚了的成佛方法,就是放下分别、了断杀盗淫的缘, 然后就成佛。此中的“因缘”我听了非常清晰,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那为什么佛祖最后却要把“因缘”给否定掉呢?如果否定了 “因缘”,

那外道的“自然”岂不成了真理?"
    这里的“因缘”与“自然”就是阿难的“微细惑”。
    就是最细微的“戏论“!
    我们看佛祖是怎么破的——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 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佛的话大体是这个意思:
    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还是执着那套“因缘“逻辑:如前面讲的 演若达多,以灭除狂性为“因”,然后就得到证入不狂自性的“果”。
    这就如我们前面经常讲的:以无念为因,无为法身为果。佛祖继续 说:你的这套“因缘”、“自然”道理,顶天了不过如此。我现在给 你一一破除!
    这里佛祖说的“理穷于是”,说得很大气!言外之意就是说:
    你们这些凡夫、二乘、菩萨所能想出来最大的道理不过如此罢了。
    我把这个道理给破掉,那其它一切的道理都没有立足之地了!
    先破菩提自性不属“自然”、“因缘”——
    破“自然”:
    演若达多的头如果真是“自然“的,那他就不可能怖头狂走。
    这里的,,头”即代表菩提自性。
    如果自性属于“自然”,那众生即当常见自性,不应该有迷惑颠倒。
    所以菩提不属自然。
    破“因缘”:
    我们看演若达多确实是因为照镜子的“因缘”导致怖头狂走。这看 起来 像是“因缘”,实际上不是真“因缘”。如果说本有的头,因为 照镜的因缘真正丢失了,那才能算是真“因缘”。如我们看很多权教 及外道所说:本有的自性,因为无明的因缘污染覆盖而不见了,这样 才能称其为“因缘“ 。
    而实际上,不论演若达多狂到何种程度,他的头并未丢失;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七课

    所谓“性色真空”,不论我们沉沦到地狱还是畜生,我们的真心丝 毫不受污染。所以,菩提妙性亦与“因缘”无关。
    再破无明妄想(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不属“自然”、“因 缘”——
    破“自然”:
    如果无明妄想属于“自然”,那无明妄想未发之前又潜伏在哪里? 如演若达多的“狂”,当他早上起来没照镜子的时候,“狂”又潜伏 在哪里?
    破“因缘”:
    如果无明妄想属于“因缘”,而我们却时时真心常住,并没有给它 产生“因缘”的丝毫空间。那它又是从哪里开始迷惑的呢?
    由此可知:不论是菩提自性还是无明妄想,皆不属于“因缘”、“自 然”。所以,真心本自常住,无明妄想实出于颠倒。
    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们所坚固执持的“因缘”、“自然”戏论立马 就没有立足之地!既然菩提自性、无明妄想不属“因缘”、“自然”, 那我们也就 没有必要去专门抓着一个“无明妄想(我见、人见、众生见、 寿者见)” 去搞它,去认真研究它的来龙去脉。
    实际上诸权教中,就是用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无明妄想”。
    而我们只需要一念回到真心,即是无无明,即是无我见、无人见、 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所以前面才说,“三缘(杀盗淫)断故,即菩提心。”
    否则,如果执着于“因缘”、“自然”,成佛就不可能如此简单!
    相反的,如果心中还潜伏着“因缘”、“自然”这些戏论,那在你 在“三缘(杀盗淫)”断后还会另生一个“菩提之心”。
    如此则是“菩提心生,生灭心灭” 。
    这样就还是生灭之心,非真菩提心。
    如果“因缘”、“自然”这些戏论不能彻底觉破,即使你把前面的

    “生灭心,,、“菩提心”都了断,进入了 “无功用道”之时,那你还 会对此作“自然”想。如此又成了 “自然心生,生灭心灭”。这样还 是又沦为了 “生灭心”。
    当你生了这些心的时候,就称为“生法相”。
    前面生“菩提”心,为粗的法相;
    后面生“自然”心,为细的法相。
    如能领悟到这里,那我们就可以把“儒家”、“道家”看的清清楚 楚,彻底秒杀!
    [真正的“理悟”】
    要怎样才能不生“法相”?
    就是要把“自然”、“因缘”都要离掉。
连“离自然、因缘”的念头也要离掉!
    最终如《圆觉经》那样“得无所离”。
    如此才是真正的“无戏论”法!
    所以佛言:“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其义就是说:
    不要听到佛说“不生法相”,就又对“不生法相”产生执着。
    我所说一切法皆是“无字法门” 0 “法”本来就是假的,何况是“法 相”!
    在《楞严经》第四卷末,当阿难及大众听到佛的这番开示后,他们 的反应才算是真正的达到了理,——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 未曾有。”
    “心悟实相。身意轻安”这实际上就理悟已圆,最初证悟的状态。
    虽然如此,还只算是到了佛门口。此后才算是真正的起步。所以阿 难又及时地向佛请教成佛的具体法门:
    “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以花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七课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必获如来无余 涅槃。”
    由此可见,很多人在听到前面阿难说的“不历僧祗获法身”时就认 为他证悟成佛了,这是多么的浅陋!如果在那时就作究竟解,那佛说 的最上乘佛法,我们末世众生就没有一个人可以有份了。
    还有人说,那时虽然没有“证悟”,就是因为还有“希更审除微细惑” O 他们认为这里的“惑”不是疑惑,而类似小乘的“思惑”,也就是贪 嗔的烦恼欲望。或者说是在证悟过程中要逐步了断的“见思烦恼”、“尘 沙烦恼”、“无明烦恼”。总之,这些都是“烦恼”,而不是我们凡 夫能够直接破除掉的“见地”中的“疑惑”。如果真如他们所说,那《楞 严经》第四卷的“破疑”和之后的“耳根法门”就完全是多余的了!
    所以一定要清楚:从这里开始,《楞严经》中对“见地”上的开示 才正式结束,然后转入到了 “悟后起修”的部分。
    同样,本经的正文到这里正式结束,最后一分属于流通分。从这里 我们又可以得到佐证:
    《金刚经》的作用不是帮你断烦恼,而是帮你断疑。所以,能否悟 入《金刚经》,不在乎你有多高的境界、了断多少烦恼,而在于你是否“疑 惑销除。”既然如此,那《金刚经》(包括《楞严经》、《圆觉经》) 就是人人可以受持读诵的,所以大家要于此生深信心,切勿画地为牢。
    是以神会大师言:
    “知识,若学般若波罗蜜,须广读大乘经典。见诸教禅者不许顿悟, 要须方便始悟。此是大下品之见。明镜可以鉴容,大乘经可以正心, 第一莫疑。”——《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
    以上是借《楞严经》从“无戏论”的角度来达到“不生法相”。
    二、《维摩诘经》里“不生法相”的方法
对于“不生法相”,在《维摩诘经》里也有方法。方法就是——

    “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这个经神会大师解释出来就非常明了——
    所谓“生法相“,就是有所住。“住”即用“不住“来破。
    什么是不尽有为?
    所谓有为法,这主要是对普度众生来说。“尽有为”就是认为成佛 之后我的大业已成,就可以歇歇了,可以住在“涅槃”里了。有了这 样的想法必然产生严重的“法相”!
    这个要怎么破呢?
    如神会大师说:
    “不尽有为者,从初发心,至菩提树成等正觉,直至双林入般涅槃, 于 中一切善,悉皆不舍,即不尽有为。”一《神会禅师语录》
    这里主要描述的是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迹。它的意思是说:
    释迦牟尼成佛了,他还是照样不停地普度众生。所以,不管没成佛 还是已成佛,我们对于普度众生的事、对于一切善法,都是一直要去 做的,一法不舍,永无尽头!这也就是前面讲到的“不毕竟入于涅槃”。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解决掉“地藏菩萨究竟有没有成佛”的疑惑)
    在第二十三品里有——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其中,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是不住“四相”;
    “修一切善法”,则是不住“法相”。
    这都是贯彻始终的,成佛之前是这样,成佛之后亦是如此。
    什么是不住无为?
    这主要是对于具体的“修心”过程来说,不能有“取证”之心
    如神会大师说:
    “不住无为者,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作,不以无作为证。 此即是不住无为。”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七课

    在“修心”中,落实到我们讲的“一念净信”和“耳根法门”,最 关键的是我们掌握好“无念为宗”。但能无念即可,不要于中还要生个“这 就是我的真心”、“这就是我的闻性”的念头。一旦有念,即是生灭心!
    时刻要警记:“真心”、“自性”这些东西,只存在“见地”之中。 落实到“心法”,就是一个无念!
    三、《佛说未曾有正法经》、《思益经》、《圆觉经》中“不生法 相”的 方法
    本经讲到最后,还是必须要提_提那位可爱的“摩伽陀王“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及经里的“摩伽陀王”、“妙吉祥菩萨”对 《金刚经》非常重要!我们从第41课就开始弓I用此经。它为我们讲解 本经后半部提供了最关键的线索。在经文的最后,对于“破法相”, 此经讲得也是最直接的——
    在摩伽陀王破除了对“法报化”的“一异”戏论后。大王便满口佛 话,满身“佛气” 。尽谈一些“平等”、“空无自性”、“无生”、“无 住”的话。
    这个时候妙吉祥菩萨对大王说:“汝于真实法中,虽复解了犹生执 著。”
    于法生执著,就是“生法相” 。
    大王就问菩萨:怎样才能离掉对法的执着?
    菩萨说:“不坏恶趣相,是为无所著。”
    所以,这里就道出了 “不生法相”最直接的方法:“不坏恶趣相。” 我们一般所说的“法相”,通常就表现在“改恶从善”、“转染成 净”。
    这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分别心。
    如前所说“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诸法本自如如,所谓善恶、染 净,全是来于自我分别。你不去老实放下自己的分别心,而于如如相 中取相分别,去恶就善,离染欣净,这就严重的法相!

    所以,当你能把无念、无分别勇于去面对“贪嗔痴”境时,你的“法 相”就自然破除掉了。因为一切众生中,最没有“法相”的,就是贪 嗔具足的凡夫!
    如《思益经》网明菩萨问思益梵天——
    网明言:“汝今于何处行? ”
    梵天言:“一切凡夫行处,吾于彼行。”
    网明言:“凡夫人行贪欲、瞋恚、愚痴、身见、疑网、行我我所等 邪  道,汝于是处行耶? ”
    梵天言:“善男子,汝欲得凡夫法决定相耶? ”
    网明言:“我尚不欲决定得凡夫,何况凡夫法?
    能够如是去做,法相自除。除去法相,一切法自然平等。
    又如《圆觉经》第六品佛言:
    善男子,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智意愚痴,通为般若,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无明真如无异境界,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我们一直说“平等”,这才是最终极的平等。
    所以,《圆觉经》讲到这里时,关于“见地”部分也完全结束了。

金刚清源 第四十七课

    四、向憨山大师学习如何破除“法相”
    所以,我常劝人:放下你的修行,老实做一个俗人。本意就是为了 破除“法相” 。
    当我们觉得学佛越学越烦恼了,这时候我们需要回来好好地做一下 “凡人”,然后就会看清之前对“法相”的执着。
    所以我们看憨山大师的年谱,就有这么一段:
    他有一段时间修行特别精进,然后就出现了一些境界,文思奇涌。 出口成章,下笔成诗,欲罢而不能!我们看有些神神叨叨的学佛人, 出现了这样的境界就会欣喜万分,认为自己是得到很深的境界了,于 是整天吟诗作偈、“代佛传话“。久而久之,便疯疯癫癫。
而我们的憨山大师乃是一贯以“平常心”为根本准则的,一下子出 现这种非自主的“非常心”则万分警惕。他用“无念”来检验一下, 发现自己是着了 “文字魔” 了。于是就放下他的精进,终曰大睡。大 睡了好几天,然后“文字魔”便退去了。
    这个“终曰大睡”就是他破除“法相”最好的利器!
    这个“大睡”就是“一切凡夫行处,吾于彼行。”我们看现在很多 搞禅七闭关的,都很担心闭关者着魔,所以都要时刻准备着“香板” 去驱魔。这些都是不懂禅的人瞎修盲炼。真正的禅七,就是把“平常心” 训练精纯而已。如果出现“境界”、“着魔”,何必紧张,打又管什么用!
    最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用“凡夫行处”把“法相”破掉就行了!因为一切着魔,本质上都 是住于“法相”。
    当然,在“破法相”中,我们也要谨防掉入“破法相”的执着里去。 比如我们听到有人说,他本来不抽烟,但为了防止自己陷入“定”中, 于是就使劲抽烟,把抽烟当成了习惯。这就是典型的为了破“法相”, 却又掉入了 “破法相”的陷井。我们需要知道,憨山大师这里用“大 睡”破“法相”,这只是他一时的对治方法,“法相”消除,“破法相” 亦立即放下。上面的“抽烟”顶多只是自害(不是说学佛人就不可抽 烟,这里只是强调别被“破法相”而自欺),如果有人打着“破法相”

的大旗去大搞杀盗淫,那这个风险就极其的大!不可不慎!
    当我们能于贪嗔痴境中(凡夫行处)不分别,能常守无念,就能达 到一个效果:
    魔就没法来干扰我们!因为魔干扰修行人,所用的招数主要就是贪 嗔痴。而能中招的就只能是住于“法相”之人。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四十七课一【如何不生“法相”】结束!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八课

2019.8.15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四十八课
为人演说,如如不动
内容提要:
一、 牢记“见地”和“心法”两条主线
二、 《金刚经》“流通分”的特点
三、 “福德较量”与之前的不同之处
四、 “为人演说必须是发菩提心者”的原因
五、 什么是“自受用”的“不取于相"
六、 什么是"他受用”的"不取于相”
七、 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八、 “如梦观”是《金刚经》最大的坑
九、 结合《金刚经》六版本来正确定位“如梦观”
十、如何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十一、无说而说,无听而听
十二、《楞严经》还有六大卷,本经到此已结束
[牢记“见地”和“心法”两条主线】
    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四十八课——[为人演说,如如不动】 上午班长介绍说,本节课是《金刚清源》最后一节课。
    实际上,也是本群最后一节课了。
    前节课讲了 “终极的佛法”,上节课又破完“法相”,那么《金刚 经》的正文算是讲完了。
    对于全经来讲,大家要随时牢记“见地”和“心法”这两条主线,

那大体就不会跑偏了——
    上半部以“四相”为线索,主要侧重于从“见地”上让人放下妄想。 特别是在“境“、“法”上来破疑。
    下半部以“四见”为线索,直接从“心法”上剿杀一切妄想,以“无 字法门“贯彻始终。
    总结下来就是:
    “见地”上,一切法都没有问题;
    “心法”上,要把“无”字贯彻到底。
    所以,大家以后如果把其它都忘记了,但只要在“心法”还能记得 一个  “无”字,那就能与《金刚经》相应。
    如《起信论》所云:“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金刚经》“流通分”的特点】
    《金刚经》总共有三十二品,这个分法只是由梁代的昭明太子来划 分 的。在鸠摩罗什大师译经的时候并没有这样划分,它是以整卷形式 出现 的。玄奘版的《金刚经》出自《大般若经》第577卷第九分,同 样没有 划分过。所以昭明太子的分经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很多解经师 都不采用  他的分经方式。憨山大师也没采用,我们也不采用。当然, 这样的分经 毕竟还是有些作用的,至少我们一提到“某一分”的时候, 大家都很容易 记得具体是哪一段经文。但“分”在解经中容易使大家 产生理解上的混 乱。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就不必拘于文字,所以我们 就把“”改成“” 字,以“品”字作分经单位。
    但不管谁来分,第一品是“序分”、中间是“正宗分”、最后一品 是“流通分“,这基本是一致的。
    而《金刚经》的“流通分”和其它圆顿经典略有不同:
    其它经典,最后都是佛咐嘱各大菩萨去流通、诸护法鬼王天神来护 持的。而本经却没有这些大菩萨和大护法,等于是完全咐嘱给受持读 诵此经之人的(所以,修学《金刚经》者,当于此生起强大的“荷担 如来家业”的使命感!)。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八课

    所以虽说是“流通分”,但佛祖还是又进行了非常重要地开示。
因此,本经的“流通分”和“正宗分”还是一体的,是“正宗分” 的自然延伸——
    上节课我们讲“破法相“,“破法相”的核心方法就是“深入世间”、 “行一切善法” 。
    而一切善法中最大的善莫过于普度众生,一切的普度众生莫过于宣 扬此经。(当然,“此经”不是特指,而是代表一切“了义经”。)
    所以,本经最后结尾所讲的,主要就是我们在“行一切善法”时如 何落实“无念”、如何最真实地利益众生的问题。
    [“福德较量”与之前的不同之处】
    我们来看经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其福胜彼。”
    这里又先谈到了 “福德较量”。
    很明显,通过前面对“福德”的不断破析,现在大家对“福德”已 经不为所动了。以前我们还会分析一下这里的“无量”、“阿僧祇” 究竟是多大的数字,现在我们就不必关心它是具体多少数目了。实际 上这里的“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其隐含的深义,就是让我们“不 能思”、“不能议”。
    因为通过之前一路的“无字法门”,现在已经把种种的妄想乃至最 微细的戏论都识破了,彻底安于“无戏论法” 。此时即法身独露。
    既如是,那再大的福德都无法与之匹配。所以,这里重叠的“无量”、     “阿僧祇”,主要是为了反衬彻底的“无念”所能得的真实法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在上半部经的后期,多是用“身命布施”来较量福德。
    而下半部就没有出现“身命布施”的字词了。
    这里微细的区别就体现在“见地”和“心法”上——

    在讲“见地”的时候,要把一切相破得干干净净;
    而在“心法”上,一切相已经本自如如,所以就不必再去相上搞, 只需要专注于心即可。
    [“为人演说必须是发菩提心者”的原因】
    这段“福德较量“与前面的“福德较量“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
    就是它对“为人演说”之“人”作了限定——必须是“发菩提心者” 。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了:既然都是愿意“为人演说”之人,自然就是
    “发菩提心” 了。为什么这里还要作一个重申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再回顾_下我们对“发菩提心“的分类。
    我们之前把“发菩提心“分为三类:
    “引发”、“发起”、“发明”。
    很明显,之前的“发菩提心”偏重于“引发”、“发起”之义。而 这里在本经结束时如果再谈“引发”、“发起”就太过低级,它必须是“发 明“之义。
    属于“发明”层次的“发菩提心”,我们粗略的定义就是:明心见 性。实  际上,这个“发明”也是有层次的。
    前面我们对这类“发菩提心”,主要是借用黄果禅师的话来作定义 的——
   “ 菩提无所得。尔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这是在讲解第十品“无所得“时引用的。
   通过一路的“无字法门”破疑后,我们发现,这个定义也不大相应了。
    只能用第三十九课讲【菩萨通达无我法】的文殊菩萨的定义——
    “若菩萨知一切发非发,一切法非法,一切众生非众生,是名菩萨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再结合上一节课的“无戏论法”来看,识破最微细的“戏论”,此 时即能法身独露。那此时的“发菩提心”,即是“显发真心”之义。 这才是真正的“见性”!是阿难在悟得“不历僧祇获法身”之后,再 进一步“审除微细惑”时显发的“菩提心”。所谓的“以不生不灭为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八课

    本修因”就要从这里开始。
    所以,欲要与这里的“发菩提心”相应,需要老老实实地去把“我” 放下,认真地落实“无字法门” 。
    【什么是“自受用”的“不取于相” ?】
    也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达到以下“为人演说”的标准——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什么是“取于相”?
    我们看近代的江味农居士写了本《金刚经讲义》,这里的“取于相” 就很严重。他不承认末世众生能发“菩提心”,非常顽固地把前面的 “发菩提心”定为“发菩萨心” 。并配上了 “未能度己,先欲度他者, 菩萨发心”的解释。这是非常低级的权教菩萨乘发心,这样就把《金 刚经》大大降低了档次。如此即违背了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原则, 乃是严重的取相!
    当然,因为净空法师对江味农的过度吹捧,使得有些人对我否定他 的《金刚经讲义》不大理解。这里也就再顺便秒杀他一下——
他实际上连“发大乘”、“发最上乘”的概念都没搞明白!我们看 他的解释:“发大乘,谓发行菩萨道之心;发最上乘,谓发绍隆佛种 之心。”这样的“最上乘”,反而成了连“菩萨道”都不如的外求之心! 连“发菩提心”都弄不明白,又何以谈论大乘!如此见地解《金刚经》, 佛祖也要喊冤!
    什么是“不取于相” ?
    “不取”,这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讲得很多了。                                  首先是一切法“不可取”。因为一切法皆是虚妄分别所生,不可取。 如佛所打的比喻:对于一个醒来的人来说,即使他心智再如何过人, 他也无法再取得到梦中之物。所以《楞严经》讲得就很形象:“自心 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其次是无明妄想本自虚妄“不能取”。通过后半部经我们知道了,

自己一直认为相对实有的“能证之智”也是没有“因缘”,全体虚妄的。 所以“能取”的心本身就是颠倒的。
    以上是我们“自受用”的不取。
    什么是“他受用”(为人演说)时的“不取于相” ?
    “为人演说”时的“不取于相”,核心就是不要被“度众生”而破 坏了 “自受用”的不取。如上面批判的江味农居士,一开始的《金刚经》 讲得天花乱坠,到了结尾时又堕落到了菩萨乘的取相之中。这即是说 法时的“取相”病态。
     问:“诸佛如何行大慈悲,为众生说法? ”
    师云:“佛慈悲者无缘,故名大慈悲。慈者不见有佛可成,悲者不 见有 众生可度。其所说法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 幻人说法。”——《黄案断际禅师宛陵录》
    这里的“无缘”,取自《大般涅槃经》。佛在里面开示了 “慈”的 三个层次:
    一是缘众生;二是缘法;三是无缘。
    缘众生,就是还处于凡夫知见,认为众生实有,为满足其所愿而行 布施;
    缘法,此是小乘、权教菩萨知见,就是菩萨知众生乃缘起性空,而 众生不知空性,但菩萨以慈恨众生而令随意得乐;
    无缘,自然是佛之知见。如经文云:“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 缘。”
    《大智度论》对此进行了更清晰的解释:
    “诸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依止过去世,未来、现在世,知 诸缘不实,颠倒虚诳故,心无所缘。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 心著诸法,分别取舍,以是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是名无缘。” 这总结下来就是我们第四十三课引用《思益经》所讲到的:
但为度妄想分别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实无度生死至涅槃者。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八课

所以者何?诸法平等,无有往来,无出生死,无入涅槃。”
    所以,受持读诵《金刚经》之人,为人演说要想做到“不取于相”, 就当取以佛之知见为根本的“无缘”之慈。(所以这里大家以后要注 意鉴别:我们常听到的“无缘大慈”就是指此义。而绝大多数人都把 它曲解了,曲解成了 “对没有缘的人也会慈悲”。这实际就把最高层 次的“无缘慈”矮化成了最低层的“缘众生慈” 了。)
    “为人演说”,只为度众生“分别生死、涅槃”的妄想。不可错认 有真实的众生可度、有真实的“生死”可离、有真实的“涅槃”可住。 倘有此念,即是“取相”!
    [“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为人演说为什么要“不取于相” ?
    因为万法如如。佛如,众生亦如。如上面《思益经》所言之“诸法 平等,无有往来,无出生死,无入涅槃。”即是。
    前面谈到“如是知”的时候,就讲到了 “如如”:彻底放下“法相”, 识取真心,此即是心法上的“如如”。这如果用于静中用功就很好理解。 而真心遍一切时处,亦通于动中。所以,不能只在静中如如,而不能 在动中如如。而“为人演说”就是动中。在静中、动中修行时都能达 到“如如”,就统称为“如如不动”。
    对于本段经文,神会大师就作了专门的开示——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
    不取于相者,所谓如如。
    云何所谓如如?无念。
    云何无念?所谓不念有无,不念善恶,不念有边际无边际,有念有 限量,不念菩提,不以菩提为念,不念涅槃,不以涅槃为念,是为无念。 是无者,即是般若波罗蜜。”——《神会禅师语录》
所以不能因为“普度众生”就给自己找一个逃避“无念”的借口。
    这里之所以还要提“如如不动”,就是要告诫大家:
不论是“自受用”还是“他受用”,无念都是始终贯穿的。

    所谓“无念”毕竟也是“法”,“无念”的目的是为了把我们真心 的“自然知”显出来。所以,不论动静,始终贯穿的是“知” 。
    在“静"的时候,我们不分别、不妄想。(要注意:即使不分别, 也是自然不分别,不是刻意生出一个“不分别”来。)
    在“动”的时
    候,就如惠能大师所说:“分别一切法,不随分别 起。”分别之时不作 “我能分别”想,全部归功于自性本有的妙观察智。 此即是《六祖坛经》的“分别亦非意”、“妙观察智见非功”。如《维 摩诘经》云:“能善分别一切法,而于第一义不动摇。”此即是对“如 如不动"最好的解释!
    神会大师把这个问题讲得最为具体、实用,上次我们也是提过了。
    为了大家曰后能把《金刚经》落到一切时处,这里再提一次——
    眼见色,善分别一切色, 尘三昧足。
    耳闻声,善分别一切声, 尘三昧足。
    鼻闻香,善分别一切香, 尘三昧足。
    舌尝味,善分别一切味, 尘三昧足。
    身觉种种触,善能分别触,不随分别起,触中得自在,触中得解脱 触尘三昧足。
    意分别一切法,不随分别起,法中得自在,法中得解脱法尘三昧足。
这里的“不起“是什么?
    最粗的就是不起“爱憎”,最细的就是不生“法相” 。所以叫“不 取于相,如如不动。"
    所以,我们看《金刚经》的六个版本,这里才能最集中体现出鸠摩 罗什大师的译经功底。因为只有他和真谛的版本是用了 “如如不动”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八课

这四个字的。但“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只是鸠摩罗什大师一人这 样翻译。
    [“如梦观”是《金刚经》最大的坑】
    当然,上面讲的“如如不动”主要是体现在“自受用”上的。
    既然这里的“如如不动”是出现在解释为什么“为人演说”上的, 也应当有它更特殊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为人演说”要能给 众生带来真实的利益。所以就必须要重申一下为人演说时“如如不动” 的理由——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念诵《金刚经》之人念得最多的句子了,已经念成了口头禅, 实际上是把它念歪了。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都把它当作“自受用” 了。如果是“自受用”,在最后 的“心法”上就不应该再有“觉”、有“观” 。
    而很多人之所以死在经里,实际上就是死在了 “应作如是观”的“观” 上!既然连“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都不可以,又何以还要作“如梦观”! 如果把这个当作“自受用”,那实际上你的学习就又退回去了!
    因为,
    “如梦幻泡影观”,这不过是一般权教讲的“假观”观而已;
    “如露、如电观”,这不过是小乘的“无常观”而已。
    这怎么能和最上乘的“如如不动”相提并论?所以“如梦观”是《金 刚经》最大的坑,如果你的最终落脚点在“如梦观”,那你的《金刚经》 就基本白学了。
    [结合《金刚经》六版本来正确定位“如梦观”】
    所以,我们应当正确体解如来真实义——
    刚才称赞了罗什大师译经的高度。这里也要对他提出点抱怨:正因 为他的“如如不动”格调太高,所以也导致了本经的连贯性出现问题。 因为“如如不动”已是无上心法,一般讲到“如如不动”全经就可以

结束了,不能再有其它的尾巴。否则即是头上安头,知见立知。更何 况是从“如如不动”之后再落入“如梦观”!因为“如梦观”层次太低, 是无法为比它更高级的“如如不动”作证明的。所以只有参照其它版本, 这样才能把上下经文连接得上。
    其它版本大体用的用语都相似,我们采用义净版的——
    “云何正说?无法可说是名正说。”
    然后再接上后面的就连贯了——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经文上下连贯起来,这样意思就很明显——
    这四句偈很明显是在解释为什么在为人演说的时候也要把无念贯穿 到底。佛祖此言,是为了破除有人把“自受用”和“他受用”分离的 病态。特别是如果把“为人演说”当作“破法相”的手段,就会容易 认为必须要通过“着相”来破法执。就像前面讲的江味农对“最上乘” 的理解一样。
    所以这里佛的意思是要告诫以下两点:
    一、 所谓“破法相”,只是让你去深入到“度众生”的事上去,并 不能因此就改变自己一贯的心,如在事上改变了心,那必然又会堕落;
    二、 要想为人演说,从众生的角度就应为他们带来最真实的利益, 要想给众生带来真实利益,就当时时牢记“众生”的本质。
    【如何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总的来讲,“破法相”,就是深入“有为法”。欲破法相,需要先 了解一下什么是“有为法”。
    所谓“有为法”者,
    如果从粗的解释,就是六道轮回之法。也就是凡夫法。凡夫有为法, 以贪嗔痴为根本。
    如果细的解释,就包括佛以下的一切众生,也就是“八识”以内的 众生。在“八识”以内,一切凡圣有为法,则皆以“我见、人见、众生见、

金刚清源 第四十八课

寿者见”为根本。
    从生、住、异、灭的角度而观:
    凡夫住于“灭”相,即生灭相。故以无常为特质,故如露、如电;
    二乘住于“异”相,故如泡、如影。
    菩萨住于“住”相,故如梦。
    十地菩萨住于“生”相,最为微细,故如幻。
    所以,要想深入有为法中,就必须时刻牢记有为法的本质。
    如《思益经》思益梵天问等行菩萨言:
    “善男子,汝今以何行为行? ”
    答言:“我以随一切有为法众生行为行。”
    又问:“随一切有为法众生,以何为行? ”
    答言:“诸佛所行,是随一切有为法众生行也。
    又问:“诸佛以何为行?”
    答言:“诸佛以第一义空为行。”
    所以,
    你若真实为人演说,就当无说而说。你只有奉行“无字法门”,为 众生随其执着而随缘破执,方能给众生带来最真实的利益。否则就如 我们在【善法乃是折腾,修福就是谎言】讲的那样,你的度众生,不 过是在帮助众生更好地住在“梦幻泡影露电“里罢了。
    真正的“度众生”,就当直接在破众生的“梦、幻、泡、影、露、 电”里下手——
    是露、电就让它放下,
    是泡、影就让它离掉,
    是梦、幻就把他叫醒,
    常作如是观,才能防止自己掉进“度众生”的坑里。所谓“法布施 得智慧”,也只有在度众生的时候不断深化我们的无念,那我们离佛 才会越来越近!
    所以,站在“如如不动”的高度来看“如梦观”,也可以如此区分:

    “如如不动”是“心法”;
    “如梦观”是“见地”。常作如梦观,主要是防止在度众生中被众 生所误,见地下滑。
    当然,本段经文主要给已能时常处于“如如不动”、已能为人演说 的人而说。如果你还不能时常处于“如如不动”,甚至连“如如”都 难领悟。那此时你就应该把它当作“心法”,依此经文,常作“如梦观”。
   【无说而说,无听而听】
    最后总结下来就是:
    真实为人演说者,必当令众生妄想越来越少——此谓“无说而说”。
    真实听法者,必然是六根越来越清净——此谓“无听而听”。
    如《思益经》文殊菩萨言:
    “若有菩萨于此众中作是念:'今说是法。'当知是人即非听法。
    所以者何?不听法者乃为听法。”
    梵天言:“何故说不听法者乃为听法?"
    文殊师利言:“不漏眼、耳、鼻、舌、身、意,是听法也。所以者 何?若于内六入不漏色、声、香、味、触、法中,乃为听法。”
    因此,如果不能践行“无念法“,你根本无法契入本经,特别是本 经后  半部分。因为你的心与经文完全不相应。
    又如前面引用佛作的比喻:就像你把草木投入了火堆,你虽然使劲 地说“不要燃烧”、“不要燃烧”!但根本没法让它不燃烧。
    同样,
    你能悟无念法、能行无念法,那你不想成佛也没办法;
    你虽无“度众生”之念,但这恰是最好地“为人演说”!
【《楞严经》还有六大卷,本经到此已结束】

后记

讲到这里,经文就彻底收尾了——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 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在会大众亦如上节课提到的阿难一样“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 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但实际上,本经的在会法众比阿难此 时的心情快乐得不知多了多少倍!
    为什么?
    因为《楞严经》中,此时阿难虽然理悟已圆,但对具体的“心法” 还不清晰,对修行过程中的细节及各种魔障还需要佛给他进一步详细 开示,所以后面还有六大卷!
    而本经到此,在会大众不但理悟已圆,而且“心法”也十分清晰, 乃至对修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魔事,都有足够的信心和方法去应 付了。此时的心就真正坚如金刚一样!所以才会“皆大欢喜,信受奉 行”!
    金刚老师:《金刚清源》到此就结束了。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四十八课一【为人演说,如如不动】结束

后   记
金刚老师:讲解此经,最先还有些疑虑。总想把它讲得很究竟。但很明显,这种想法是自不量力的。学 生:感恩老师!我们已经受用不尽了!金刚老师:但在讲经期间参看了其它很多的注经版本,我也就释怀了。因为我发现很多注解都是不可取的。那如果从“不可取”的 角度来看待《金刚清源》,那它还是有些正面意义的。学生:感恩老师,通过一年的学习,妄想烦恼已经少很多了,已经 得到真实利益! ! !金刚老师:《金刚清源》的讲解过程中,每个论点都是严格参考其它 圆顿经典和禅宗祖师开示的。退一万步来说,大家至少可以 把它当作一部“禅宗经论大杂绘”,相信也是会受益的。如 果还能通过它对你理解《金刚经》有进一步的帮助,那我也 谢天谢地了!对于本次解经,我最欣慰的是:不论用什么方法,终于把整 部经合理地串成了一个非常有严密次第的理论体系。到最后 总算是自圆其说了!之所以能把本经串起来,主要是得益于憨山大师的《金刚决 疑》,以及《圆觉经》、《楞严经》、《维摩诘经》、《楞伽经》、《思 益经》、《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大般涅槃经》、《佛藏经》、 《佛说净业障经》、《佛说决定毗尼经》、《金刚坛经》、《入无分别总持经》。还有达摩祖师、神会大师、宗密大师、 大珠禅师、黄璧禅师等唐代以前的禅师语录。本次解经如同 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因此最后都能乐于深入这些最上乘的经、 论,那也就达到我的初衷了。
《金刚清源》课程完结!

《入无分别总持经》。还有达摩祖师、神会大师、宗密大师、 大珠禅师、黄璧禅师等唐代以前的禅师语录。本次解经如同 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因此最后都能乐于深入这些最上乘的经、 论,那也就达到我的初衷了。
《金刚清源》课程完结!

鸣   谢
此次《金刚清源》能得以正式出版,于我而言乃是一件出乎意料的 事!它完全是一大群清净的、热忱的学佛人自动自发努力的结果。这 充分体现出了 “随缘度众”的精神!
因为我最初讲经并无高尚的动机。这本是一个修习《金刚经》的课 程,大家听课都是要交钱的。当然我也确实用心在讲,这只能说是一 种职业道德罢了。讲完之后,大家便强烈要求出书。于我而言,以前 也从没出过书,觉得这是个麻烦事,所以态度也比较冷淡:我只负责讲, 出不出是你们的事。如果真有缘,我会大力支持;如果没有缘,我不 会丝毫勉强。
经过大家坚持不懈地努力,此书最终得以出版!所以,如果你觉得 读了此书能有些受益,那最应该感谢这帮可爱的人——
首先在本书的前期编辑上,主要应当感谢圆净和义杰两位同学。本 书就是来自《金刚清源》课件的整理,而绝大部分都是他们二人整理 的(当然,第一课是石超同学整理的,第一任“学习委员”千惠同学 也做了很多的工作)。特别是在课程讲完后,他们二人就各自将其打 印成书,此为《金刚清源》书本的最初雏形。后来经义杰的编辑、高 兵的张罗,加之志德同学配上了清心淡雅的封面,才有了之前大家一 直用于学习的彩色打印版。
随后,分别由元媛和维彬两位同学在“喜马拉雅”上制作了 “《金 刚清源》朗读版”,大大地减轻了大家阅读的困难,促进了它的流通。 元媛后期还又重新录制了 “配乐朗读版” O
此书之所以能得以出版,重点要感谢吴铭同学。他是“辨经群”的 班长,群内比较大的事务都是由吴铭同学来主持的。所以从《金刚清 

源》打印版一出来,他就一心在谋划出版事宜,并组建“出版筹备组” O 主要成员有高兵、志华等。虽然最初的困难比较大,但大家还是契而 不舍,到处奔走。最后终于迎来了建兴同学这匹黑马,一举解决了《金 刚清源》的合法出版问题,最终得以正式出版!
在交付出版之前,书稿的再次编辑、校对,主要都是义杰同学完成的。 书稿交付出版社后,由“辨经群”学习委员伟宏同学成立了 “校对小 组”,组员分别是:建兴、维彬、圆净、义杰、元媛、吴铭、志华、志德、 志明、苏珊、阿根、凤英、丽梅、雨露同学。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以高度严谨的态度对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了认真仔细地校对。校对 工作总共进行了三轮次,大家每次都不厌其烦,热情满满!
当然,参与此次出版的同学不只以上这些,更多的人则以出钱的方 式来表示支持。这些人有“辨经群”内的同学,也有群外的同学。这 里也点一下他们的名字:
林远辉,一鼎,王胡宾,国昌,陈炳龙,谭江贵,亚岑,悦心,秀 冰,善喜,潜伏,邵春华,然之,陈皮,苑振雪,安娜,妙俨,张立静, 程信为,专儿,方曰,方昶,李军,文美花,华省东,胡艳艳,马国明, 贺洪龙,国周,觉海,刘芳,徐宁,荣来,徐军,罗山,尹春风,杨俭勤, 真辞,徐小凤,孙佳鸣,肖芹,任景艳……(名单以赞助时间先后顺 序排列。其中在前面提过名字的就不再列入,还有一部分是明确表示 不留名的。)
总之此书的出版,于我而言,既没出一分钱,也没操过一份心,这 全是大家的功劳! ! !但最终毕竟是出了一本“金刚”写的书。无形之中, 这不正符合了老子的“无为之道”么!这使我想起了《道德经》里的一 句话:“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道,其体至虚; 真心,彻底离念。只要我们的心能有足够的空虚,就能得到足够的自在! 无缘,我们自得其乐;有缘,只不过是把我们这份快乐成倍扩大了而已。 此即谓“大道至简”、大道至乐!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金刚清源 第三十八课

源》打印版一出来,他就一心在谋划出版事宜,并组建“出版筹备组” O 主要成员有高兵、志华等。虽然最初的困难比较大,但大家还是契而 不舍,到处奔走。最后终于迎来了建兴同学这匹黑马,一举解决了《金 刚清源》的合法出版问题,最终得以正式出版!
在交付出版之前,书稿的再次编辑、校对,主要都是义杰同学完成的。 书稿交付出版社后,由“辨经群”学习委员伟宏同学成立了 “校对小 组”,组员分别是:建兴、维彬、圆净、义杰、元媛、吴铭、志华、志德、 志明、苏珊、阿根、凤英、丽梅、雨露同学。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以高度严谨的态度对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了认真仔细地校对。校对 工作总共进行了三轮次,大家每次都不厌其烦,热情满满!
当然,参与此次出版的同学不只以上这些,更多的人则以出钱的方 式来表示支持。这些人有“辨经群”内的同学,也有群外的同学。这 里也点一下他们的名字:
林远辉,一鼎,王胡宾,国昌,陈炳龙,谭江贵,亚岑,悦心,秀 冰,善喜,潜伏,邵春华,然之,陈皮,苑振雪,安娜,妙俨,张立静, 程信为,专儿,方曰,方昶,李军,文美花,华省东,胡艳艳,马国明, 贺洪龙,国周,觉海,刘芳,徐宁,荣来,徐军,罗山,尹春风,杨俭勤, 真辞,徐小凤,孙佳鸣,肖芹,任景艳……(名单以赞助时间先后顺 序排列。其中在前面提过名字的就不再列入,还有一部分是明确表示 不留名的。)
总之此书的出版,于我而言,既没出一分钱,也没操过一份心,这 全是大家的功劳! ! !但最终毕竟是出了一本“金刚”写的书。无形之中, 这不正符合了老子的“无为之道”么!这使我想起了《道德经》里的一 句话:“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道,其体至虚; 真心,彻底离念。只要我们的心能有足够的空虚,就能得到足够的自在! 无缘,我们自得其乐;有缘,只不过是把我们这份快乐成倍扩大了而已。 此即谓“大道至简”、大道至乐!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