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校友之光第三期

期刊/内刊校刊2020-04-07
2380

THE GLORY OF ALUMNI

第3期

二、科学判断、精准施策。
学校密切保持与省、市、区有关方面的联系,统筹做好健康监测、物资储备、人员调配、校园管理等各项工作。2月7日,崂山区督导组一行来学校督导检查,于永明副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预案制定、湖北旅行史及密切接触者监控、防控物资储备特别是酒精安全存放、校园消毒、校园管控、开学预案制定等情况,督导组一行对学校防控工作表示肯定。2月13日上午,青岛市市南区委书记华玉松、区长高健一行来校调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夏东伟会见并座谈,双方就在防疫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和联防联动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共同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进一步做好后勤和卫生设施保障工作,制定日常消毒方案,对学校公共场所进行集中清洁消毒,全方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发放、采购和储备工作,为在校师生、后勤、安保等人员配发了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学校正在多方协调供货源采购疫情防控物资。积极增派人员认真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坚决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启动校园全面封闭管理工作,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坚决防止疫情进入校园。
三、贡献青大力量、发出青大声音。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作为青岛市首批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定点医院,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附院率先开通了互联网门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免费咨询窗口,对群众提供免费咨询服务。率先启动了隔离病房,用于收治冠状病毒患者和疑似患者。率先启用了远程会诊系统,精准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截至2月14日,附属医院共派出3批143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还有20余名医护人员在青岛院区的隔离病房救治住院患者,包括山东省第一例确诊病例在内的7名患者已成功治愈出院。

青岛大学精准施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青岛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一、迅速反应、主动作为。
学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2月4日上午,全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后,学校接续召开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要求将邓云锋厅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补充完善到学校的防控措施中,并抓好落实。2月7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听取学校前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对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部署安排。随后,召开了全校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按照全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对全校疫情防控工作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全校上下凝聚力量、鼓足干劲,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联防联控、严防死守,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好上级各部门和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要求,合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阻击战,切实为师生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校园安全稳定提供保障,为学校发展奠定基础。2月10日,学校先后召开了2020年春季学期期初本科教学工作视频会议和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传达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做到开学延期但授课不误,确保教学有序、高质量开展。

加强人文关怀,安排专业教师向有心理支持、援助需求的同学开展疫情相关的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第一批筛选了10名专业心理服务者组成志愿者团队,开通了心理热线、申请了工作QQ六、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号、召开了网络筹备会议、确定了心理辅导工作的运行流程和规范、开展了线上专业培训,在提供专项心理服务前,进行了系统专业的培训。2月7日,学校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与师范学院心理学系,联合组建了由学校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心理援助服务团队,面向学校师生及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除线上1对1咨询以外,还定期在微信、QQ群、公众账号分享有关面对疫情时心理动态、情绪管理、身心放松训练等知识内容。2月10日,14.3万人在线收听了学校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院长陶明达教授作的《疫情情境下需要拥有怎么样的社会心态》公益讲座。学校将持续为全校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心理支持、危机干预与相关心理卫生信息咨询,同大家一起走过阴霾,迎来花开。
六、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2月11日,学校为学生提供的67门在线开放课程全部上线运行,供“宅”在家中的学生学习。2月12日,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在办公楼201会议室专题听取新学期在线本科教学工作汇报,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月12日下午,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到研究生院就新学期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安排进行调研指导。学校下发和出台了出台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教学工作安排的相关办法和意见,学校层面成立成立“三个专家组”和“一个工作组”,做好每个学院在线课程的培训、协调和保障工作。学校充分利用“雨课堂”和“超星泛雅”教学平台资源,依托五种在线教学形式,截至2月14日,完成每位教师对优质在线课程选课工作,实施线上教学课程门数2072门,开课门次数4390门;实施在线教学的教师数量为2072人,占教师总数的93.5%,全力保证学生年度在校学习总时间不减少,努力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我们还组建了30人的疫情防控专家队伍。2月11日,为了让前线人员有更充足的生活用品,附属医院筹集两大卡车后勤生活物资,成功运送到医疗队队员手中。学校依托青大附属医院和医学专业学科优势,为救治患者、科学防控提供最强专家团队、应用最高端医疗技术,为青岛乃至全省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青大经验、贡献了青大力量、发出了青大声音。
四、舆论引导、宣传先行。
学校第一时间建立了疫情防控专题网站,内容丰富、更新及时,走在了全省高校前列。为应对特殊情况下的办公需要,学校于2月2日启用了“钉钉”互动平台,全校4000余名教职工进入学校组织架构,实现了教职工每日健康打卡、日报告零报告、发布疫情防控公告、视频会议、群直播授课、日程提醒等功能,很好地解决了疫情期间办公、教学需要。近日,为扎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相关科普宣传,学校联合青岛电视台邀请以“国家杰青”——郑玉新教授领衔的预防医学领域相关专家录制了“新冠肺炎预防”科普微课,为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科学合理预防新冠肺炎提供专业指导,9个模块的科普微课将陆续在学校官微、教育厅官微、学习强国和青岛电视台等平台推出。1月31日,周松林副教授用两天一夜的时间不休息不间断的创作了连环画《众志成城——山东首例患者治愈出院》,表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的奋斗在最危险一线,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弘扬青大精神的画面。音乐学院院长王静怡和李巍老师创作,青大学子演唱,制作而成原创MV《出征·致逆行者》,表达了对援鄂医者的赞颂,对所有为抗击疫情而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的致敬,也表达了青大师生对英雄的崇敬和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决心与信心。
五、分类指导、人文关怀。

卷首语

青岛大学精准施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

《校友之光》编委会

主       编:邵 彬
执行主编:张 燕
副  主  编:曲绍阳 霍光耀
编       辑:曲 涛      孔 燕 
主办单位:青岛大学合作发展处
                  青岛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51218
邮箱:qdxyb@qdu.edu.cn

目录

疫”线人物——记我校附属医院副院长牛海涛 
青大这些个人被国家三大部门联合表彰!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青大师生原创MV《出征·致逆行者》致敬战疫英雄

2

抗疫情-母校在行动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夏东伟向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致慰问信
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胡金焱书记在线开讲:疫情下的中国
校长夏东伟视频连线慰问湖北籍和天津籍青大学子
我校附属医院抗击新冠肺炎赴鄂紧急医疗队出征
我校附属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征
感人!青大援鄂战“疫”一线的故事:待到迎春花开时,我们将凯旋!
最美逆行!——记国家卫健委院感防控专家组成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秦文
“同学们,我在武汉前线...”青大这位老师的线上课程火了

在这次战役中,没有旁观者——记我校79级医疗专业校友、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授葛均波
青岛大学上海校友会自发募捐,众多校友多方助力抗击新冠疫情
众志成城——记我校1993级解剖学专业校友、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院长郭辉教授
张波校友回校捐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基金
孙国梁校友回校向安保人员捐赠生活物资
“疫”情之中真情在——记我校80级师范化学专业校友、青岛中仁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张述仁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记我校84级临床医学专业校友、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
大爱无私,倾囊相助——记我校94级市场营销专业校友王玉静
心系祖国,致敬英雄——记我校91级美术学专业校友、青岛市烟台商会书画院书画家们
“疫”在情也在——记我校01级工商管理专业校友常九矿
以“音”抗疫——记我校01级音乐学专业校友陈俊伊
将温暖传递进行到底——记我校12级视觉传达专业校友、莒县一中教师王重刚
疫情期间她是社区的主心骨,也是居民的好闺女——记我校05级法学专业校友孙铭徽
漂洋过海的深情——记我校91级机电专业校友陈广保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记我校98级音乐教育专业校友翟鹏

3

抗疫情-校友风采录

3月6日,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夏东伟致信青大附院援鄂医疗队,向医疗队全体队员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并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平安凯旋。慰问信全文如下: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全体队员:
你们辛苦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你们积极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令,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校党委校行政的部署要求,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你们用初心和使命在抗疫最前线筑起了钢铁长城。在此,我们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你们及你们的家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历经120余年峥嵘历程,从抗美援朝、唐山大地震救援到抗击非典、汶川地震、“11.22”医疗救援,从援外、援疆、援藏到新冠肺炎阻击战,附院人贡献了青大智慧、展现了青大担当,以荡气回肠的家国情怀书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你们前后三批143名援鄂勇士闻令而动,主动请缨,紧急集结,白衣作战袍,慷慨赴荆楚。你们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抢救患者。你们同病魔较量,创造了“青岛经验”。你们以严谨高超的专业水平,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充分展现了青大医务工作者的良好风貌,赢得专家组的高度肯定和广大患者的信任褒扬,赢得国家三部委的联名表彰,为青大、为齐鲁大地赢得了无上荣耀。

抗疫情---母校在行动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夏东伟向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致慰问信

你们的事迹常常让我们热泪盈眶,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我们为你们骄傲,为你们自豪!最是风雨见初心,危难时刻显担当。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大家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还要继续并肩作战、不胜不休。校党委、校行政一直牵挂着大家,我们第一时间打通了赴鄂医护团队后勤保障绿色通道,将继续竭尽全力为大家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我们成立了医学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深化医学改革,为医学的长远发展和全体医务员工的美好明天奠定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请你们轻装上阵,校党委、校行政和五万青大人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场疫情不可战胜。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鼎力支持,有以你们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英勇奋战,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你们的健康,是广大患者的希望,也是全校师生员工的愿望。请你们科学防治,劳逸结合,保重身体!这是我们最诚挚的期盼,也是我们最郑重的嘱托!
       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安康、工作顺利、平安凯旋。
                                                           党委书记:胡金焱
                                                            校      长:夏东伟
                                                               2020年3月6日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主题就是“疫情下的中国”。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疫情下的中国,我们的党和政府,满怀“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和担当,始终靠前指挥和部署这场抗击疫情总体战、阻击战,我们的决策力,组织力,协调力,我们的速度和效率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为之赞叹。我们的人民在危难之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社会各界从广大医务工作者到人民解放军,从人民警察到企业家,从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到外卖小哥,展示出的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凝聚成了磅礴的力量,让我们每天在电视上、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满满的感动,也让世界为之惊叹、为之动容。
第一,看看党和政府是如何指挥和领导这场疫情总体战、阻击战的,我们学校是如何落实和应对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各级政府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14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坚忍不拔、共克时艰,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01
早在春节前的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
02
还是春节前的1月20日,总书记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03
1月25日,大年初一,总书记又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协调作用。

3月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胡金焱以“疫情下的中国”为主题,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生动感人的在线思政课。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这是一个特殊的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扰乱了我们正常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我们的开学计划也被彻底地打乱,我们的这个寒假变得十分漫长,至今也未能开学。因此,我们今天的这堂课也变得十分特殊,我与同学们只能隔空交流。

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胡金焱书记在线开讲:疫情下的中国

04
之后,总书记又先后主持召开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1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工作。
05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连线湖北和武汉抗疫前线,听取前方中央指导组、湖北指挥部工作汇报。总书记指出,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06
此外,总书记还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等会议,从不同角度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并分别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对军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07
党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部署工作,中央指导组积极开展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响应和作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形成了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
08
1月27日,是农历正月初三,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就来到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疫情形势,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带领全国人民顽强战“疫”。

从我们学校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各级工作要求,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来抓,坚决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01
1月23日,学校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我和校长担任组长,先后召开5次领导小组会议部署防控工作和1次全校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联防联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返校及相关工作的通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等一系列通知文件;统筹做好健康监测、物资储备、人员调配、校园管理等各项工作,以做到科学判断、精准施策。
02
学校第一时间建立了疫情防控专题网站,并通过校园网、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和学工微信平台向全校师生医务员工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引导师生理性科学看待疫情,提高自我防控能力,向社会传递了青大正能量。
03
学校认真扎实做好师生流动情况排查和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妥善做好重点学生群体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开通了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制定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专项资助工作的通知》。积极遴选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在原定的开学时间2月17日,如期通过“雨课堂”等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切实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学校疫情防控整体有序、有力、有效。我校唯一的一名确诊病例,一位天津的同学也已于2月27日成功治愈出院,身体状况良好。

从我们山东省来看:
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也多次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01
1月21日,山东省委、省政府成立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防控工作。
02
1月25日,大年初一的上午,省委书记刘家义就主持召开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处置工作视频会议,山东全面进入“战备状态”。
03
1月26日,进一步调整加强省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任组长。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进行部署,强调“宁可十防九空、不能失防万一”。
04
山东省教育系统全力以赴投入战斗,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校春节前后都在全面做好开学准备,切实做到“八个到位”,也就是师生状况摸排到位、教育教学安排到位、人员培训到位、场所准备到位、环境消毒到位、饮食安全到位、防护物资到位、沟通协调到位。
05
青岛市的疫情防控举措也在持续加码,相继出台了《关于“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十二项防控措施的通告》等一系列文件。

第二,看看在这场战“疫”中的青大人、青大精神。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民解放军、公安干警、疾控工作人员、广大人民群众和志愿者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坚守岗位、顽强拼搏,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身处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更是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展现出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堪称这个时代的英雄。
回望过去,我们也可以自豪地对大家说:在国家每一次危难的时刻,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青大人从来没有缺席!从抗美援朝医疗队到赴蒙古人民共和国和非洲医疗队,从唐山救灾到抗击“非典”,从支援汶川到黄岛“11.22”输油管爆燃事故大救援,一代又一代青大人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怕流血牺牲,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
第三,看看这场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1. 这场疫情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制度优势和我们的世界观,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
可以说,这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社会,这是一次近乎极限的压力测试:病毒来势汹汹,致病率极高,传染性极强,传播范围极广,加上春节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的复杂性,疫情防控难度极大,此外还有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各方面挑战考验着中国政府多线作战的危机应对和治理能力。
国际社会在表达支持与忧虑的同时,也透过疫情审视着中国:如政府运作效率、社会动员能力、卫生保障水平、经济抗压能力等等等等。诸多的因素都被置于聚光灯下,考验着我们,再塑着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当前,全国疫情蔓延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
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当前阶段,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工作懈怠,但也要充分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全面胜利指日可待!

 一个多月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政府对形势研判精准,资源调度高效有序,各地病患救治及时,防控措施严格有力,疫情蔓延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复工复产有条不紊,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正在建立,我国政府和人民在“战疫”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意志和决心,强大的组织力、协调力,难能可贵的责任、担当和作为,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一个让国际社会叹服的中国!
这些年,国际上有很多学者在探究所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密码。这一次,历史将答案浓缩于一场应对疫情的非常战役上。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制度优势以及中国的世界观。这些让今天的中国挺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大构件,在疫情大考中以更加密集而直观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为世界所感知。
首先,这场“战疫”,让世界看到了面对生存危机时中华民族所展现的精神。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许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种精神存在于中国人民抗击外部侵略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存在于改革开放谋求发展的脚步中,同样也存在于抗震救灾、迎击非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动员之中。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这种特质不只存在于精神层面,也是医护人员脸上被口罩勒红的印记,是方舱医院病床上举起的书本,是风雪中社区人员坚守的身影,是爱人去世却依然奋战在一线医生的泪痕……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冯思翰这样感慨,他说:“我从未见过一个社会有如此的集体奉献精神。”

利比里亚《非洲头版》网站这样评价:“历史一次次表明,无论是遇到瘟疫暴发还是经济危机、饥荒甚或战争等困境时,中国都迸发出强烈的韧性精神。
其次,这场“战疫”,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应对重大挑战时展现出的显著制度优势。
社会制度先进与否体现为能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否及时高效回应危机挑战。这次疫情来势之汹、传播之快、扩散之广、挑战之大堪称前所未有,14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司其职、协调联动、万众一心、全力奋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神速竣工;疫情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人民军队高效投送疫情防控物资;调派数百支医疗队参与救治……高效的指挥和统筹协调能力,强大的基建和资源调配能力,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感叹:“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
俄罗斯政治评论家波罗热科认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表现出高度团结,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最短时间内集中最大力量抗击疫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社会制度的优势。他说:“中国制度在紧急形势下效力巨大。”
再次,这场“战疫”,也让世界看到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担当,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观。
今日之中国,始终把自己放进世界的参照系,从人类祸福、命运与共的高度进行系统思考。这次疫情,中国采取前所未有、世所罕见的防控与救治举措,及时向各方通报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与世卫组织密切合作,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展现了大国担当。

爱人者,人恒爱之。当中国遭遇困难之时,人们看到柬埔寨首相亲自赴京向中国政府传递信心,看到斯里兰卡数百万民众为中国人民诵经祈福,看到意大利总统举办专场音乐会为中国加油,看到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的声援函电以及不计其数的物资援助……这是人类共情的写照,是中国初心不改、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回响。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当多个国家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骤增,韩日等国扩散趋势最为迅猛的时候,尽管中国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疫物资还不是那么充裕,但中国依旧慷慨出手向他国捐赠物资,分享抗疫信息和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愿同日、韩等有关国家密切沟通协作,探讨加强联防联控,一道采取适当的、必要的措施,有效地阻止疫情跨国扩散,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中国用行动实力诠释了“大国风范”。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所言,历史铭记的不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有各国携手合作应对危机的共同担当。
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森特利亚这样评价:“每当这种灾难波及世界的时候,我们都再一次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恰逢其时。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应该共同与灾难作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我们坚信:制度优势、民族精神、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世界观和中国担当,必将引领中国人民赢得这场“战疫”的胜利,也必将引领中国人民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从胜利走向胜利!
 2.疫情之下,同学们要在灾难中思考,从英雄们身上学习,更加明确自身的价值选择和使命担当。

中国精神,薪火相承,青年人的模样就是中国的模样,青年人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面对这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且充满危险的疫情,一批批“90后”冲上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无论是“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地的建设者,又或是执守在交通运输行业最前沿的服务人员、搬运急救物资的志愿者,他们都义无反顾、坚定勇敢,展现着新时代的硬核担当,亮出无悔的青春底色,用行动证明“90后”并非垮掉的一代。时空转换,接力的是担当,不变的是初心。再回首,今天的同学们,也将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保卫国家、守护人民的中坚力量。 
平凡生活中我们都很渺小,有自己的学业和生活,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小幸福而奋斗,但这场疫情让我们宅在家中,有更多时间去思考这场疫情中呈现的人与自然、与国家、与时代的宏大命题,去思考青年人如何在宏大命题中去实现使命和梦想。
疫情之下,我们要更加深刻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自然面前如此渺小,澳洲大火、印巴蝗灾等每一场灾难都是对人类的警示,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我们要像爱护身体一样爱护自然,无度的索取与破坏最终只会伤害人类自身。我们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疫情之下,我们要从英雄们身上传承克难奋进、勇于奉献的精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战疫”中逆行而上的人们,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郁达夫曾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学们要向英雄们学习,将他们的精神根植于自己的内心,转化为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疫情之下,我们要更加明确自身的时代责任。时代洪流中我们都很渺小,却又具有塑造伟大的能力。在防控一线有医生、护士、警察、基层干部,有党员、团员和群众,也有青年大学生的身影。看到同学们志愿服务的照片,我很担心也很骄傲,你们在村口、社区守一方平安,在高速公路出口的车流中和对口岸外轮船员的核查中恪尽职守,你们还要上好在线课程,准备好升学备考和求职就业。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经过一次次的磨练与检验,反思与奋起,你们终将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成为新时代的塑造者。
疫情之下,我们要按照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的要求,做好“守护者”“修行者”“识途者”。做“守护者”,就是担使命、保安康。保护好自己,不让关爱我们的人揪心,就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负责,就是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宽慰,就是在为这场“战疫”做贡献。做“修行者”,就是宅其身、抱道行。在家多读书,多锻炼,勤思考,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上好在线课程,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做“识途者”,就是要做到游必有方。做好个人防护和返程规划,配合学校返校复学工作的相关安排。
同学们,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许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雄厚的综合实力,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青春的底色不是艳歌醇酒,而是艰苦奋斗。希望同学们传承青大基因,发扬“战疫英雄”的奋斗精神,在磨难中历练和成长,反思和奋起,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之名,为少年中国书写青春方案,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高天长河。

校长夏东伟视频连线慰问湖北籍和天津籍
青大学子
         3月10日下午,我校举行“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第一期校长线上恳谈会,校长夏东伟与8名湖北籍和1名天津籍学生代表视频连线,慰问并了解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经历与感受,增强他们战胜疫情、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力量。恳谈会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彩云主持。
       恳谈会上,同学们一一向
校“报平安”,分享了在疫情
防控期间自己眼前的故事
边的英雄和真切的感受,讲述
了自己和家人的抗“疫”故事、
线下学习的情况以及在这场
抗“疫”战争中的所思所想所感。
夏东伟听了每一位同学的发言,表示十分欣慰,感受到在全国上下抗击疫情过程中同学们的个人成长、丰富收获和高尚情怀。
       夏东伟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夏东伟动情地说我们作为青大人十分自豪,1月24日,也是大年三十,青大附属医院秦文大夫作为国家第一批援助武汉防控专家组成员前往疫情第一线;我校派出三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第三批132名医护人员接管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患者病区;青大附属医院承担着青岛、日照两地市的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同时,附属医院收治了山东省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并作为首例治愈病人治愈出院;……我校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在抗疫一线上演“最美逆行”,用仁心和仁术诠释了“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用使命和担当诠释了“国家需要的时候我就上”的青大精神。“国家需要的时候我就上”的青大精神源于一代代青大人的接续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校在抗美援朝、援助蒙古和坦桑尼亚、唐山地震、抗洪救灾、汶川地震等国家关键事件和时期都有青大人的身影,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出了贡献。
       夏东伟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近期情况和安排,学校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各级工作要求,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科学判断,精准施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组织能力全面推进线上教学,做到如期开课。2月17号以来,学校共开设课程2330门,5506门次,上课教师2216人,选课人次数269357,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场所的不同,对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并对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单独制定了调整方案。“在此我要衷心感谢青大的教职员工”,夏校长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老师们排除万难精心设计每节课程,这里面凝结了青大教师对教书育人职责的坚守。疫情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但这同时也是全面推进教学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的契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新的改变,这将极大地促进了青大线上教学和课堂改革的进程。学校将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制定返校方案,安排错峰返校、分批返校,同时返校后将会为未返校同学做好继续线上教学的充分准备,确保教学进度同步。为满足学校网络教学需要,学校对教室进行智慧化改造。面对就业大考,夏东伟建议毕业生同学们学会“化危为机”,积极有效利用好教育部以及学校的网络招聘平台,学校会通过“校园集结号”点对点推送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

       夏东伟表示学校永远都是同学们的坚强后盾,有任何困难随时跟学校保持联系,“教育不下线,关爱不断线”是老师对你们的承诺,也希望同学们在这段特殊时期居家认真学习,上好网课,多读书,开拓视野,增强本领,也希望同学们按 照学校 要求,不离家、不返青,待到疫情结束后按照中央部署和学校计划,有序的返青、返校,同时要保护好自己,守护好家人,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青大校园里见。

       医学部2019级外科学研究生黄章锋表示,刚才我与其他八名同学结合疫情期间自己的见闻与大家分享,同时也提出关心的问题,夏校长从学校在疫情期间所做的工作,青医附院在疫情救治采取的行动等方面对我们的殷殷嘱托,让我们印象深刻,备受鼓舞。疫情发生以来,我收到了研究生导师以及辅导员老师对我们表达关心与支持。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相信随着武汉疫情越来越好,我们必将胜利!

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和后勤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线上恳谈会。

英雄无畏——我校附属医院抗击新冠肺炎赴鄂紧急医疗队出征
      2月2日上午,我校附属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10名队员出征,驰援武汉!青岛市卫健委主任隋振华、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夏东伟和附院的领导同事们为英雄们送行。

       胡金焱在出征仪式上表示,今天我校援鄂医疗队就要奔赴疫情最前线,队员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奔赴一线,勇往直前,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胡金焱指出,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疫情特别严重的时刻,全国各地驰援湖北,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我校附属医院确诊并治愈了山东省第一例病人,又应上级要求,组织紧急医疗队去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这充分展现了青大人的精神品质和担当作为。他希望全体队员保重身体,全力以赴,与全国人民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平安凯旋!

仪式上宣读了《关于成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通知》。援鄂医疗队队长赵京明代表全体队员庄严宣誓:我们已做好准备,听候党和人民的召唤,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驰援湖北,攻坚克难,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向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山东省组织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消息传来,我校附院医护员工群情激昂,近1000人第一时间报名,请缨上阵。按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医院选派赵京明、 周维桂、 林辉、杜忠军、张丙良、尚全伟、董海成、郑红建、李宁 、秦晓平10位医护骨干奔赴湖北,抗击疫情。
       出征仪式后,队员们打包好行李,带上药品物资和简单的生活用品,有的队员结束门诊还没有来得及回家,就紧急出发了。大家把物资行李一件件                                                                                     搬上车,带着领导同事的                                                                                   关切和期望,带着家人的                                                                                   叮咛与嘱咐,义无反顾的                                                                                   踏上征程,投身到了这场                                                                                   战“疫”中。

夏东伟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赴鄂紧急医疗队授旗。

整建制出征!132名青大附院医护人员赴湖北,将接管重症患者病区!
       2月9日上午,我校附属医院由13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夏东伟和医学部、附属医院的领导同事们为出征的勇士们送行。

       胡金焱在出征仪式上说,在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我校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一次又一次响应国家号召,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抗疫一线。大年初一,秦文医生作为我校第一批援鄂人员驰援武汉,前几天我校第二批十人援鄂医疗队紧急出征,今天我们又整建制派出132人的医疗团队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抗疫前线。这次的任务非常紧急,时间十分紧迫,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同志们临危受命,紧急出征,充分体现了同志们的责任、担当和附院的精神,我代表学校向同志们、向同志们的家属、向附属医院表示衷心的感谢。胡金焱指出,这次疫情发展到今天,是最严峻的时候,压力最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国家再次让我们派出医疗队,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充分体现了我们附属医院的实力和能力,也充分证明我们在关键时刻能够站起来,能够顶起来,能够战胜一切困难险阻,这是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但这次援鄂不同于之前两次,这次是专门为重症病区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任务最艰巨最凶险。他特别叮嘱出征队员,救治病人是大家的第一职责,保护自身安全也是第一职责。救治病人是贡献,保护好自己也是贡献。恳请各位千万千万、务必务必、一定一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安全,顺利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平安归来,凯旋归来!

夏东伟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赴鄂医疗队授旗。

      仪式上宣读了《关于成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基层党组织的通知》。 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于文成代表医疗队全体队员发言。他表示,在国家危难的时刻,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从来都毫不犹豫,挺身而出,这是附院的精神。医疗队全体队员一定严格按照流程合规操作,在完成好救治任务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努力工作,圆满完成救治任务,不负期望,平安归来。 据悉,2月8日晚上,附属医院接到了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助组)—国家卫健委关于组建赴湖北医疗救援队的紧急命令,根据山东省和青岛市的要求,附属医院单独组建一支132人的援鄂医疗队。消息传来,附属医院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响应,主动请缨,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组建起了这支队伍。医疗队由32名医师和100名护士组成,其中医师有外科1人,内科8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5人,重症医学专业5人,感染性疾病专业3人,急救医学科专业5人,麻醉专业5人。 根据国家的指示安排,附属医院此次援鄂医疗队的主要任务是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6个省(市)组建的另外15支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一起奔赴武汉,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6个重症患者病区。

       出征仪式前,全体医疗队队员分组进行了短暂的个人防护培训,男队员普遍剃了板寸,很多女队员剪了短发,轻装上阵。
       出征仪式后,队员们打包好行李,带上药品物资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带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带着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关切,乘坐大巴车出发前往机场,奔赴武汉!

迎春花开时,我们将凯旋——记青大附院美丽的医者护士们

抗“疫”期间
青大附院有这样一群善良的医者护士们
他们响应号召集合并奔赴前线战场
抵达湖北后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
他们敬业的职业精神令人钦佩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群医者们的故事
1月24日除夕夜,青大附院感染科医生秦文接到紧急通知,作为山东省第一批转接前往武汉支援。2月2日,青大附院10名医护人员组成山东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2月9日,青大附院再响集结号角,深夜1小时132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由医院副院长牛海涛带队,并于当天下午抵达武汉。三次出征,前后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和重症医学科抽调143名医护人员,其中不乏“身经百战”的重量级专家。这种规模的前线支援青岛第一,在山东也要位于前列。青大附院143人支援武汉,面对艰难的处境,他们将所有爱心与耐心留给了患者。

副院长带队,55岁呼吸科主任为专家组长
      在青大附院的所有队伍中,13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队伍最为庞大,这支队伍由医院副院长牛海涛带队,医务部主任孔心涓和护理部主任魏丽丽为副队长,55岁的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的于文成教授为专家组组长,支援实力十分雄厚。从组队到正式投入工作,这支队伍仅仅用了46个小时,展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实力。

      副院长牛海涛在整个队伍中起到主心骨的作用。他不仅要对接支援的武汉同济医院,还要明确医疗队分工,保证后续在前线医院的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以外,他心里最重的任务就是保证整个医疗队队员的健康。
      对接工作,他冲在最前;进驻医院,他冲在最前;就连日常生活中一些防控的小细节,他都要做到位。牛海涛带领团队将队伍在武汉居住的酒店自行做了区域划分,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所有队员从外进入酒店,也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污染,保证安全。
      “我们希望尽快取得胜利,但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作为青大附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我会照顾好战友,力争让每个人都能在春暖花开时毫发无损地凯旋。”牛海涛说。

2月13日,副院长牛海涛和医务部主任孔心涓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内工作

2月10日晚,牛海涛带领队伍前往武汉同济医院接管病区

部分医疗队员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内合影

       55岁的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于文成是医疗队专家组的组长,他也是此次出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医生。“身经百战”的他经历过抗震救灾、非典救治,如今再次驰援前线,他感觉责任重大,但却信心满满。
       医疗队接管一个重症病房,管理50张床位,17个病房,所有的重症患者的病况他要一一知晓并给出治疗方案。2月9日到达武汉的他几乎一直呆在病区,没有片刻休息,连和家人多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此次我们呼吸科抽调了多名医生护士上前线和进入医院隔离病房,剩下的人工作压力也很大,大家都很辛苦,但相信我们会早日战胜疫情。”于文成告诉记者。
为了患者,吃再多苦也值得
       42岁的赵京明是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病区副主任,也是青大附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队长。来到武汉同济医院支援10多天,对于前线工作,他已经从最初的担心变为轻松应对。查房,熟悉每个病人情况,和其他医生商量救治方案,赵京明奋斗在一线,没有半句怨言。
       开始进入隔离病区时,三级的防护标准让赵京明很憋气,原本一些极其简单的动作因为厚厚的防护服、口罩、护目镜变得迟缓,也给赵京明增添了一些负担。但是一想到给患者治病,赵京明忍下了所有困难。“几天下来后,我自己的呼吸道都被憋得特别不舒服;一直憋气,五层的防护遮挡让我感到窒息,都快晕倒了,但是只能尽量坚持,毕竟还要给病人看病。"赵京明告诉记者。
    

徐涛和同事在隔离区病房内

为了不浪费穿脱防护服的时间,赵京明即使不舒服也一直忍了下来。
2月12日凌晨1点多,徐涛刚和其他4名医生、10多名护士从武汉同济医院院区回到休息的宾馆,这也是他近几天难得睡个整觉。徐涛是青大附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的医生,132人医疗队队员之一。这次上前线支援,他成为隔离病区的一名一线医生,需要大体掌握整体病人情况,并重点负责几个重症患者。每天在医院工作8小时,徐涛有说不出的紧张与焦虑。“我一直在想患者会不会情绪激动,对我们有所防备,但是进入病房那一刻,所有的紧张和焦虑没有了,所有的困难也都没有了,首先想的是怎么给他们看病,让他们舒服一些。
徐涛表示,由于一些年龄大的患者说武汉方言,不会普通话,为了能让患者明白自己的意思,他都是用各种姿势进行比划,直到那些老爷爷、老奶奶明白为止。“这些患者都非常善良,他们知道我们是来给他们看病的,对我们也非常配合,看到他们我就想到了自己的亲人。”徐涛说。为了能够打赢这场“疫战”,在牛海涛和于文成两位教授的带领下,徐涛等医生还要在值班之余学习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标准,不敢有丝毫松懈和怠慢。

大爷,我就是您的“左膀右臂”
      

所有患者中,令张丙良印象深刻的是一位80岁左右的大爷。老人属于重症患者,身边没有家人照顾,平时主要张丙良来负责看护。一次下午2点巡视病房时,张丙良发现老人还没吃上午饭,经过询问,张丙良得知老人的饭菜已凉,但是又不想麻烦病房里忙碌的护士,只好自己挨饿扛着,想打完针自己去热饭。知道“真相”的张丙良把老人“数落”了一顿:“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就不能增加免疫力,就不能很快好起来,你以后告诉我,我来帮你热。”
老人不能吃太硬的米饭,张丙良就细心地往米饭中加了汤和菜,看到老人高兴地吃上热乎的饭菜,张丙良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下午4点,张丙良与其他同时交班,脱去繁重的防护服,此时他已经浑身湿透。“真心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每个患者。”张丙良告诉记者。

“患者就是我的亲人”
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孙珊珊
      有人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与死神抢人罢了。”在青大附院132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伍当中,有一位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28岁的孙珊珊。她主动请缨去前线支援,在护理工作上尽心尽力,发光发热,将患者当亲人,赢得患者信赖。
       青大附院副院长、肿瘤精准医学中心的负责人张晓春评价她:“像一个闪闪发光的小太阳”。

       开朗、阳光、有干劲,这是孙珊珊留给许多人的第一印象。27岁是,她便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出色的表现成为青大附院肿瘤精准医学中心的护士长,也是最年轻的护士长。
       在领导和同事的眼中,她工作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展示出不同于年龄的成熟。在对待患者上,孙珊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想把最好的护理服务给患者。

成为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

       科里60多岁的患者大姨说,“看到珊珊,心理就轻松了很多。”肿瘤患者几个星期就需要来医院做一次治疗,所以很多患者家属都点名请“孙护士长”来输液、换药,珊珊手头再忙,也会放下纸笔,先给患者做治疗。

  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肝外科护士张丙良是第二批援鄂的队员,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照护重症区的重症者。平时不仅要给患者插氧气面罩、打针喂药,有时还要承担患者部分饮食起居的工作。

张丙良在隔离病房内工作

主动请缨去前线
春节期间,本该有7天年假的孙珊珊因为科里病人的需要,在大年三十才回济南与家乡的父母团聚。春节假期,她每天都在关注疫情的最新情况,当了解到武汉疫情越来越严重时,就产生了去一线支援的想法。初三返青上班后,她主动请缨,多次向领导提出报名参加赴武汉医疗队,奔赴一线。“很幸运,没想到这么多报名的人里,我就被选中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12点,孙珊珊接到出发的通知。她偷偷收拾好行李,瞒着家人,第二天踏上了去武汉的路程。没来得及剪头发,第二天早上,她请同时帮忙剪短了头发。出发前,副院长张晓春特意打来电话叮嘱。她告诉珊珊,很支持她的选择,这是他们全科室的光荣,一定要加强防护,安全归来。

      
患者就是我的亲人
      到达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后,2月                              
10日晚上9点,孙珊珊作为第一批进入
重症病区的护士进入病房。穿上厚厚的
防护服后,连平日里最扎实的打针也遇
到了“阻碍”。“患者血管状态差,加上防
护服阻碍,打针变得很困难,幸亏我和
同事们基本功扎实,凭借经验也解决了
这些难题。”孙珊珊说。

       在病区里,孙珊珊把患者当成了亲人。不仅护理上非常上心,在生活上,也尽力帮助患者。“我把自己的一些零食和吃的分给了患者,看到这些,他们心里更暖了,和我的关系也近了。”面对接下来的日子,孙珊珊表现得非常乐观。她坚信:“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的曙光终会到来。”

孙珊珊与同事一起加油

隔离病区里的孙姗姗坚强乐观

“今年的迎春花定会按时开放”
援鄂医疗队队员翁韵琦
        “爸,你这病还没好利索,好好养着。我这边一切都好,不用担心。”2月9日14时,一直等包机落地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早上7时就理解的翁韵琦才敢拿出手机给父母说一声自己来了武汉。跟父母和儿子打了一个不到一分钟的电话报个平安后,翁韵琦跟着青大附院派出的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131名同时走上了“战疫”第一线。
     彼时,翁韵琦80岁的老父亲刚刚因腿部血栓出院回家休息,需要人照顾。

出征前的翁韵琦

翁韵琦和同事们一起出征

   “爸妈发的短信都忘回了”
       到达武汉洪山区的医疗队驻地,放下个人物品,青大附院第三批医疗队的队长、专家组组长等立即赶赴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商讨接管事宜,翁韵琦作为医疗队中的一个医疗组的组长留在了住处,紧急处理各种物资调配工作。一夜未睡。
        第二天上午8时,距离在青大附院集合出发仅过去一整天的时间,翁韵琦和他的同事们便进入医院开始接管光谷院区整个十楼病区了。“整个十楼病区都是我们的,有50多张病床,满员状态,不管医生还是护士工作量都很大。”翁韵琦坦诚,到达武汉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压力巨大,是每一位队员都需要面对的。

    召必战,战必胜!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湖北饱受病毒肆虐,各地医疗队紧急驰援。截至目前,山东已经派出十批医疗队支援湖北,包括青岛在内,全国已经有1499名像翁韵琦一样的医务人员紧急赶赴湖北。
      在一次次救死扶伤、逆流而上的英雄事迹中,这些原本默默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清晰,而他们对待疫情的大无畏精神,采访中对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也不断湿润着我们的眼眶......

翁韵琦的行李箱

到达武汉同济医院后,青大附院医疗队迅速进入状态

       55岁的医疗队专家组组长于文成,“身经百战”,经历过非典救治、抗震救灾,所有的重症患者病况都要一一跟他汇报并作出治疗方案。2月9日到达武汉的他几乎一直待在病区,没有片刻休息,连和家人多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同样感受到时间不够用的还有护士长脱淼,在领导的指导下,白天脱淼要参加各种会议,做好100位护士的工作安排、生活起居照料、后期保障。“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别说给家里打电话了,爸妈发的短信都忘回了。”

出征前的脱淼护士长

“穿上防护服,就不是自己了”

青大附院医疗队接管病区

        穿脱衣服,看似平时很简单的动作,到了“战疫”一线就成了令翁韵琦“遭罪”的事。"进出隔离病房需要穿防护服、戴眼罩,穿的时候还得快点,二十来分钟穿好。从病房出来的时候,得经过三个房间,依次脱掉最外边防护服、护目镜、里边的衣服,就算动作熟练也得半个小时。”
       防护服是一次性的,为了节省物资,队员们觉得能在病房里多待一会儿就是赚了,最长的一次翁韵琦穿着防护服在病房里待了足足六个小时,在这六个小时里一直站着,内衣湿透了一茬又一茬,“不敢坐,万一坐下椅子上的刺儿把防护服刮了个口就危险了。”翁韵琦说,穿着防护服没法上厕所,有的同事为了节省防护服在病房了就穿上纸尿裤,翁韵琦采取的方法是,从早上开始到进病房的几个小时里不喝水,防止上厕所。
       不仅如此,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后,整个人行动变得迟缓,原本很简单的动作也会耗费多倍的力气。“穿上防护服,就不是自己了。走路慢,呼吸也难受。”脱淼说,虽然在诊治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都付出了巨大心血,但一想到病人所处得困难,就都咬牙去做到最好。
    

“我第一个进去,陪着她们”

       有一次,当班护士照顾以为大小便失禁得老人,不停地清理大小便,次数多了难免也会有委屈,但晚上听到老人病情加重后,挡板的几名护士不住地询问,担心老人的病情,甚至为自己白天产生的委屈情绪深感自责,“医者父母心,每一个行医之人虽然不会去想这个词,但真正遇到病人,这就会成为他们下意思的动作。”

       在武汉,3吨的物资运到光谷院区和驻地,医疗队员们一个小时分拣完。遇到危重病人、紧急情况,大家争着要去诊治,没有一个退缩。“医疗队很多护士都很年轻,不像咱这个年纪,平时在家就是孩子,但到了这里就是能冲能打。”47岁的翁韵琦被年轻人的冲劲和奉献精神感动着。
       “有的小姑娘刚毕业,97年出生的,都报名来这了,还有已经当了姥爷的也照样跟年轻人一块干着。”医疗队同事的拼劲感染了脱淼的同时也感染了武汉当地的人,他们纷纷为山东人的吃苦耐劳品质竖起了大拇指。
       派第一批护士进隔离病房的那天。因为是第一次接手病房,需要派10名护士进入隔离病房,医疗队内谁也不知道隔离病房内是什么情况,但经过精心选拔的10名护士还是义无反顾地进了病房,没有一个人退缩,为了陪着年轻护士,防止她们产生焦虑情绪,本来不当班的护士长高祀龙主动请缨:“我第一个进去,陪着她们。”
       “当时内心也是十分担忧的。”脱淼对年轻护士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赞叹不已。
“在春暖花开时毫发无损地凯旋”
       儿行千里母担忧。出征前,怕父母担心自己没有跟父亲或母亲告别的医疗队队员有很多,但事实证明他们低估了父母支持他们治病救人的决心和信心。2月9日一早6点多,脱淼拉着行李箱离开家前往医院会合时,简单给爸妈说了句有事要出差就走了,就是怕年过八十的父母担心,到了武汉机场受到了爸妈微信。“放心我们俩吧,在家等你回来。”微信里简单几个字就让脱淼的信心更加坚定。
        家人对医疗队队员的这种自信,就像是每一位队员面对疫情时地信心一样,坚定、有力!

隔离病房内青大附院医疗队员

翁韵琦和同事们在隔离病房内商量病人病情

       医疗队队长也是青大附院副院长的牛海涛,冲在了战疫最前线,带领团队在武汉驻地做了院感防控区域划分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对于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狙击战,牛海涛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但也对胜利充满了信心,“我会照顾好战友,一定让每个人都能在春暖花开时毫发无损地凯旋。
      负责医疗管理的副队长、医务部主任孔心涓也深感自身责任重大,“带队有责任,我要确保把每一位医生都安全带回去。”

       医疗队在前线成立了临时党组织,翁韵琦是其中一个临时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他深感责任重大,“一定会把我们这组人一个不落地带回去。”对于疫情防控,他也是信心十足,翁韵琦借记者的笔向岛城市民表态,“请你们放心,我在这里工作很好。对于疫情,我们有充足的信心把它消灭,就是看时间长短问题。”
      在采访的最后,这个平时不易动容的山东汉子重复了一句队里专家组组长于文成曾经说过的话:“面对疫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今年的迎春花定会按时开放。”
     随后,翁韵琦他们又开始为第二天的工作紧张准备。

最美逆行!——记国家卫健委院感防控专家组成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秦文

在隔离病防区内地翁韵琦

1、“最美逆行”
       “你这傻孩子,医院那么多医生咋就非你去不可?好好在家过个年不行么!”
       面对父亲的“质问”,秦文只是笑笑没说话。作为一名青大附院院感科医生,她知道这场源发于武汉的疫情意味着什么,如果连医生都选择逃避,那只会让更多人的健康失去保护;但作为女儿,她也明白父亲的话并非真埋怨她傻,毕竟哪个做父母的愿意看见自己的孩子冒险?

      2019年年末,一种源发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向全国蔓延,部分省市陆续出现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住进医院、被隔离治疗的肺炎患者。作为病毒的爆发地,武汉已经进入“封城”状态,人人谈之色变。
2、大年三十接到通知:武汉需要你
“其实疫情爆发的时候我就有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会这么突然。”
      作为青大附院院感科的医生,秦文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场疫情,而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她也明白自己的使命,“一旦情况需要,我可以马上去武汉!”。

不同于其他科室,院感科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医院及医护人员免受病毒感染,尤其是面对新型病毒,由于对病毒习性、耐药性等指标的不确定,预防工作就会显得极其重要。
根据之前报道,全国共有14名医护工作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作为大家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医生都倒下了,将会有多少人不得不直面病毒?”秦文告诉记者,对于医生来说已经是退无可退,她早就已经做好了去“前线”的准备,这几天一直在等“集结号”。
“我是昨晚凌晨2点回的老家乌鲁木齐,今早7点就接到了集结的电话,要求我们24日必须赶到武汉!”秦文说,为了能让她在走之前吃上一顿饺子,爸妈一边埋怨着她的“傻”,一边给她包饺子,所有的不舍都包在了饺子里,希望她能念着家里的父母和孩子,早一点平安回来。

3“怕,但是不能怕!”
       面对未知的新型病毒,怕是人之常情,秦文也纠结过,女儿是腊月二十八的生日,自己刚刚给她过完9岁的生日,家里还有父母,对于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人生经不起一点意外。
      记者:“为什么就一定要你去?不去可不可以?”
      秦文说,这个问题家人们问过她很多遍,作为感染防护的专业人员,秦文曾经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借调,主要就是负责感染防护类的工作。此次武汉爆发疫情,除了医疗类的各种物资,最缺的就是从事感染防护医护人员,看似是一道选择题,但是对于秦文来说,这道必答题的答案只有一个。
“怕,但是不能怕!”秦文说,她曾经也纠结过,但看到和她同样身为医生的“战友”们陆续奔赴武汉,她突然有了一种说不出的安心,“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同行医生和医院在支持着我。”

       作为母亲,秦文最割舍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女儿。秦文说,孩子还太小,事态有多严重女儿并不知情,对女儿来说,只是觉得妈妈要出差了,没法陪她一块过春节了。
       “妈妈你戴好口罩,我和爸爸等你回来!”临行前,女儿的话给了秦文莫大的力量,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医院的里的每一位“战友”,因为秦文知道,他们和自己一样,都有一个家在牵挂着他们,等着他们得胜归来!

4.飞机加高铁,逆行至武汉
     “我刚刚准备和女儿视频通话,你就把电话打来了。”1月25日晚八点,经历1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青大附院院感科医生秦文终于在武汉肺科医院安顿下来。记者的电话来的不是时候,但直到采访结束,她才笑着委婉地表达给家人报平安的急切。情绪高昂、乐观开朗、无惧挑战、信心百倍,这,不正是最美逆行者应有的风采吗?
       按照原本的安排,秦文要全程乘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武汉,但疫情不等人,战场待骁将,多方协调下,秦文乘飞机从乌鲁木齐出发到长沙,再从长沙转高铁到武汉。

“同学们,我在武汉前线...”
--青大这位老师的线上课程火了
                                                                                    赵京明

“同学们,我现在身在武汉前线救援,没办法给大家实地教学,今天我们就在网上一起学习呼吸内科总论和支气管扩张这两节科学呼吸系统疾病课程。”在山东省第二批医疗队员休息的酒店里,来自青大附院的赵京明正在给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的学生们上网课。42岁的赵京明有多重身份。他不仅是青大附院支援武汉医疗队员,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病区副主任,同时也承担青岛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目前各大院校不能进行集中课堂教学,响应青岛大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教师们积极开展线上教学。3月9日,青大附院支援武汉医疗队员、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病区副主任、青岛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教研室副主任赵京明,在武汉抗疫前线为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学生进行专业课线上教学。当日讲授了“呼吸内科总论”和“支气管扩张”两节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课程。

       2月2日,赵京明作为青大附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队长、党支部书记带领9名队员驰援武汉抗疫一线,这是一名白衣战士的职责,也是一名人民教师的表率。
为能够给学生上好网课,赵京明在青岛大学医学部、青大附院教育培训部和内科学教研室的协助下,进行线上教学平台的培训、调试,提前多次演练、模拟,并提前与学生、其他授课老师进行交流,交流线上教学心得,确保当日授课万无一失。
        为确保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线上教学效果,特别是对一些医学图像、动态教学资料的演示,赵京明深入挖掘线上学习资源,重新对课件进行了制作,减少了文字排列,增强了课件视觉观感,加入图像旁白等,使新课件更加清晰、内容丰富多彩,充满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他也向学生介绍了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讲解了目前疫情的情况和防控工作的进展。在微信群内上传课件,课程微信群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详细答疑。

      为确保后续教学的质量,赵京明总结了线上教学的优缺点,针对线上教学的互动性差的缺点,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新模式,进行教学研究,总结线上教学前后效果,收集研究数据,记录线上教学知识传授的薄弱点,在后续线下教学中继续补充巩固,实现特殊时期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教学的有效衔接。提升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并申报青岛大学“停课不停教”的相关课题。
       来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支援工作一个多月,对于前线工作,赵京明已经从最初的担心变为轻松应对。查房、熟悉每位患者的情况,和其他医生商量救治方案,

“疫”线人物——记我校附属医院副院长牛海涛

牛海涛,山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援湖北医疗队队长。
他是一名外科医生,善于创新,成功完成世界首例5G远程自主原研机器人腹腔镜手术。他精于研究医学科技前沿技术,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科学技术奖。他热爱科普,编写了数本医学科普图书。他为人谦和、医术精湛、知识渊博、作风质朴。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他作为青大附院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带领本院132位队员支援湖北。

      医疗队还带去了心电监护仪、有创呼吸机等诸多医疗设备,成为少数援鄂医疗队中具备气管插管、使用有创呼吸机的队伍之一,为打赢这场艰苦战“疫”,披荆斩棘,做足准备。

  精心安排 高效工作

       2月9日到达武汉后,青大附院医疗队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正式接管了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个50张固定床位的重症病区。牛海涛说:“作为领队,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要保证全体医疗队员的安全,给大家做好心理疏导,做好自身防护,让大家更高效地投入工作。”
      2月10日全天,他泡在重症病区,向对接医生汲取经验、商讨细节,再转达给医生护士,生怕漏掉关键的地方。
青大附院医疗队与来自全国的17支医疗队的专家及武汉当地医务人员详细探讨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和流程,迅速制定了“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新冠救治青岛模式”。
  牛海涛对队员们提出了“三个三”的工作要求,即掌握患者的三个基本情况、三方面变化趋势、三种治疗措施。副队长参加每天院区战时医务处组织的疑难和死忙病例讨论,及时将讨论情况和专家们对诊疗方案的解读向队员们传达,队员们各司其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飘扬

       2月13日晚,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在武汉驻地成立,牛海涛任临时党总支书记。他转达了院党委对医疗队员的关心和感谢,分析了目前工作进展情况,部署了后续党组织、医疗队的具体工作计划。他指出,“医疗队已经进入战时状态,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打造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高素质团队。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党员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参会的队员备受鼓舞,现场近50余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

"

隔离病毒,不能隔离爱

疫情无情人有情。武汉虽然已被隔离,但像白岩松所说:“隔离病毒,不能隔离爱。”
在牛海涛队长的带领下,病区的医疗队员们不辞辛苦,有的甚至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不休息!他们给予病人最温暖的问候,为行动不便的病人端菜端饭,拉紧病人的手安慰鼓励他们一定要战胜病魔……在病人面前,医疗队员们表现出来的永远都是最勇敢的一面,因为他们知道,员们表现出来的永远都是最勇敢的一面,因为他们知道,责任!

     在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下,两名重症患者病情持续改善,连续3天各项化验指标均正常,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已于2月21日治愈出院。
     截至目前,医疗队已累计救治患者63人,其中重症53人,危重症10人,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32人次,治愈出院13人。医疗队内5名麻醉师参加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气管插管队,完成插管36人次。
  “此时已莺飞草长爱的人正在路上,我知他风雨兼程途经日暮不赏。”武汉这个城市承受了太多,牛海涛队长和他的队友们正通过他们的努力,为这座城市带去温暖和力量。武汉加油!我们共同期待武大樱花盛开,期待这座城市尽早痊愈。

扬青大精神,绽自身光华——附属医院三名同志获国家三大部门联合表彰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授予山东医疗队(第一批方舱)“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方巍同志、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管医师秦文同志、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脱淼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奖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
先进集体和个人
他们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
他们争分夺秒抢救患者,与病魔进行殊死较量
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热烈祝贺以上获奖集体和个人
向每一位坚守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
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期待你们早日平安凯旋!

青大师生原创MV《出征·致逆行者》致敬战疫英雄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庚子鼠年的正月
本应是如此热闹喧腾的繁华胜景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夺走了亿万中国人本应阖家欢乐
共迎新春的美好祥和
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们更是驰援战“疫”一线
与病毒和疫情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
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
青大附院多批医疗队伍奔赴武汉
在新春佳节里演绎了一幕幕
催人泪下的“最美逆行”
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之际,党委宣传部和音乐学院策划,音乐学院院长王静怡和李巍老师创作,青大学子演唱,融媒体中心剪辑制作了一首原创MV《出征·致逆行者》,这是一首赞颂援鄂医者的歌曲,也是一首致敬所有为抗击疫情而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的歌曲,表达了青大师生对英雄的崇敬和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决心与信心。

制作团队:

△作词:音乐学院院长 王静怡

△作曲:音乐学院教师 李巍

在这场国家灾难面前
一位位白衣天使
临危受命,奔赴前线
克难奋进,勇于奉献
用责任和担当、用仁心和仁术诠释了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是最可敬可爱的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任何艰难险阻
也压不垮众志成城、英勇不屈的中华儿女
多难兴邦,天佑中华
我们期待着抗疫胜利的那一天
祥云飘四方,荣耀传天下!

抗疫情-校友风采录

在这次战役中,没有旁观者
——记我校79级医疗专业校友、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授葛均波

        “同学们,这次新冠病毒疫情还没有看到控制的迹象,老师报名了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没有被批准。 昨晚我又报名第三批医疗队出征,等待批准。在这次战役中,没有旁观者!”青岛大学79级校友、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教授在“写给全体学生一封信”中提到。“作为医生,国家有难,我有责任有义务挺身而出。”

△演唱学生(左起):孙逊、傅秀清、周嘉璐

△视频制作:融媒体中心 尹晓嵋

(青岛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

 前线武汉的经验,似曾相识。葛均波表示,“炎症瀑布”在暴发性心肌炎发病中也是如此,暴发性心肌炎并非病毒侵犯心肌,而是炎症导致心肌功能突然暂停,多器官衰竭因而致命,“针对新冠肺炎患者,我看许多临床成功经验,利用ECMO让患者得到治疗,恢复几天,过了炎症瀑布期,情况就明显好转。”
       一些死亡病例是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另有一些是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为何会发生循环衰竭,最终心脏骤停?带着这些问号,葛均波已开始让临床一线医生同时应用手掌式超声,抢救患者之时关注呼吸、心功能变化,了解心脏大体情况、瓣膜情况,准确评估患者心脏水平,以期找到更多治疗思路和线索。
      葛均波院士在多次报名参加救援医疗队未获批准的情况下,潜心研究,带领团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2月17日试剂盒已在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完成全性能项目检验,成为首批通过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之一。试剂一期在江苏、重庆、上海等地完成310例临床验证,特异度99.6%,整体诊断符合率达98.1%,近期即将扩大临床验证。

      2020年2月6日晚八点,中山医院召开紧急会议,组队出征驰援武汉。得知这一消息,葛均波第一时间又报了名,虽又未被批准。他却说,“这场战役中,没有人是旁观者!虽然我们医院主要派出的是呼吸、重症等专科医生护士,但我想我必须做一个表率,号召学生,关键时刻白衣使者就是白衣战士!”

        葛均波用“打仗”来形象描述与病毒的决战,“最开始我们都低估了病毒的传播和毒性,犹如遭遇战,来了一帮敌人,大家都措手不及,没有准备。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落实,我们选择用歼灭战,多部门协同,不让病毒传播出去。”
葛均波认为“目前看来,我们的武器还不够用”。中山医院小年夜派出的最美“逆行者”、重症医学科钟鸣医生来自前线武汉的报道,为葛均波带来启发——感染新冠病毒犹如身体经历一次“炎症瀑布”,迄今没有有效药物,导致炎症过度反应。

青岛大学上海校友会自发募捐
众多校友多方助力抗击新冠疫情

       各位亲爱的青大上海校友会校友们: 近一个多月,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关注和担忧。目前快速流行和上升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新增确诊、疑似病例数,重症、危重症比例均在下降,表明疫情得到有力的控制,全国疫情持续向好。 此次新冠疫情时刻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青岛大学上海校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情系祖国的大爱情怀,用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的赤子之心谱写了一曲校友回馈社会的感人赞歌。 校友会会长葛均波院士在多次报名参加救援医疗队未获批准的情况下,潜心研究,带领团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2 月 17 日试剂盒在江苏省医疗器 械检验所完成全性能项目检验,成为首批通过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之一, 1000 例患者的测试正在进行中。产品已申请进入国家药监局快速审批通道,有望于近期获批拿到医疗器械 注册证。

医学院 84 级校友,身兼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上海申康中心副主任、中山医院副院长数职的朱同玉,今年 1 月初就带着行李箱住进了医院的宿舍。中间, 除了 
三十回家陪夫人简单吃了一顿半小时 的年夜饭,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他带领公卫中心科研团队在全球第一个公布了病毒基因序列,为全世界诊 断新冠病毒赢得了时间。330 多例确诊患者,全部得到了及时收治,也没有出现一位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
驰援武汉战役的哨声吹响以来,上海派出多支医疗队携带医疗器械赶往湖北支援一线抗疫,校友会 的多名校友积极报名参加。2 月 14 日,校友会执行会长、上海德济医院院长郭辉教授组建上海第一支社 会办医疗队出发驰援武汉,携带着 2 万多只口罩、5000 多套防护服、1000 多副护目镜,价值 400 多万元 的物资。这其中也包含了马正升、张炜、王业松等热心校友的捐助。目前医疗队正奋战在距离疫情引爆点--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
2 月 25 日,校友会发起“共同抗疫,青大在行动”的募捐倡议活动。截止到 28 日上午 9 点,三天共收到海内外 58 位校友的 59 笔捐款,累计 79000 元整。我们已将全部款项转账给上海尚医医务工作者奖励基金 会“致敬抗疫医护人员”专项,用于定向奖励和慰问为抗疫做出贡献的医护人员。关键时刻,医务工作者无 论是在湖北,还是在现在岗位上,都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抗疫第一线。向拿生命与疫情作斗争的医务 工作者校友们致敬!

附:捐赠证书及捐款名单(以收款时间排序)

青大上海校友会
 2020 年 3 月 3 日

衷心感谢为抗疫工作做出贡献的校友!你们是上海校友会的魂,是青大校友的根!校友会无时无刻不感 受到校友们的大爱之心!感受到校友们团结一心的高尚品格和凝聚力!大灾大难面前方显团队的力量,只要我们心连心,共命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会战胜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迎来胜利的明天!

众志成城——记我校1993级解剖学专业校友、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院长郭辉教授

       2月8日,一支来自危重症医学、急重症监护等专业组建的9人上海社会办医医疗队从上海出发驰援武汉。这是上海驰援武汉的第一支社会医疗救援队。他们随车还携带了一个半月的医疗物资,价值超过400万。

       在送别会上,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上观新闻等主流媒体纷纷到场,用摄像机为医疗队饯行——这几乎是每一名沪上社会办医人梦寐以求的高光时刻。然而,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院长郭辉教授的心里却是五味杂陈,自豪、担忧、感动……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一方面,这批医疗队扛起了上海市社会办医承担社会责任驰援武汉的大旗,为整个上海非公医疗界争了口气;但另一方面,一旦有队员感染,他该如何面对职工和家属?此前,上级便下达了死命令:“绝对不允许感染,必须零感染!”

也正因此,尽管已经在送别仪式上为出征医护壮行,但临到车队出发,郭辉还是冲到车门前,右手抓着把手,左手撑在车上,犹如一个絮叨的父亲再三叮嘱“孩子”:“你们路上每2个小时就给我报一次平安。”“到了武汉,把我拉到微信群里,每天、每个人我都会问你们的,你们每个人都得给我回复一下啊!”“每天,让我知道你们是安全的!”
400万医疗防护物资的准备过程也是非常值得讲述的。这次出征,队伍随车携带了1个半月的防护物资,包括2万多只口罩、5000多套防护服、1000多副护目镜以及手套帽子若干,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即使与公立医院相比也不遑多让。
郭辉透露,他一直通过4名在武汉工作的朋友时时关注着武汉疫情情况。尽管上海距离武汉有800多公里的距离,但他还是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新闻报道互相矛盾,疫情发展难以预料,一旦波及上海,后果难以预计。也正因此,他从1月18号晚上召开紧急会议,下达死命令:储备大量医疗物资,至少3个月!德济医院的采购团队虽然不理解领导的“直感”,但还是执行了命令,19号就开始着手准备大量采购医疗物资。
1月20日,8000只医用外科口罩采购到位。随后郭辉又立即要求追加采购:继续采购口罩5万只、防护服5千套、一次性手术隔离衣2万套、防护镜3000个……这些物资采购总花费超过400多万,不少同事对此很不理解,觉得小题大做,有点过了。
“18号我就想着手准备,但大家还很犹豫,甚至把我逼急了,我就把他们臭骂一顿,我就说,要是不符合判断到时退货也不迟。大家也就同意了。”事实证明,身为院长的郭辉的确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战机,因为24号再下单采购的时候已经抢不到货源了!
郭辉几乎发动了海内外所有人脉资源去采购医疗物资,比如在美国、韩国、巴西、印度、德国等的同学朋友、君联资本、科大讯飞、联想控股……“无论是微商还是别的电商,他们发发微信就能联系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供货既快又多,只要联系到卖口罩等医疗物资且符合采购标准的就都买下。这比公立医院依赖国家的供货渠道强大多了,效率又高!”

       对于400多万的医疗投入是否全部由德济自己承担,会不会遇到资金困难?这个问题郭辉说:“这种运营盈亏肯定要自己来承受的,肯定是亏得一塌糊涂了。不然的话,为什么大部分民营机构都不愿报名?肯定是损失很大。”但随后又话锋一转,像是自问自答,“但是你这样光顾损失,你就没有(承担)社会责任了,对吧?”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记我校93级校友、青岛建设装饰集团董事长张波

       2月21日上午,我校93级校友、青岛建设装饰集团董事长张波一行来校,向青岛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0万元,专项用于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夏东伟、校领导邵彬出席捐赠仪式。

       胡金焱代表学校向张波校友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母校发展表示衷心感谢。胡金焱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张波校友主动联系母校并亲自回校捐赠,让大家深受感动,这一善举也充分体现了张波校友心系母校、牵挂母校师生的情怀,展现了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夏东伟简单介绍了疫情发生以来学校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及成效。夏东伟表示,张波校友的捐赠,对于改善学校疫情防控物资短缺局面、提高整体防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及时向广大师生传递和转达张波校友对母校的关心和支持。

       张波简单汇报了青岛建设装饰集团疫情防控工作和企业现状。张波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集团第一时间向青岛市慈善总会进行了捐赠,但自己始终牵挂着母校师生健康和安全,希望通过捐赠,在关键时刻尽一份绵薄之力,与母校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仪式上,张波代表青岛建设装饰集团向青岛大学捐赠抗击疫情防控专项基金,校长夏东伟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向张波颁发捐赠证书。
       张波校友及其集团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2019年5月,张波校友及其集团公司向青岛大学教育集团捐赠100万元注册资金,并与学校签定了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全方位助力学校发展。

把爱带回“家”——记我校2006级校友、蓝海(青岛)文化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国梁

       刘彩云代表学校向孙国梁校友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刘彩云表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来自校友的捐赠具有特殊意义,尤其让母校和师生感动。相信有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学校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孙国梁简单汇报了企业发展状况,表示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安保人员冲锋在前,勇于奉献,担负着守护校园安全的重要职责,希望通过捐赠,略表心意,向他们致敬!
       仪式上,刘彩云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向孙国梁颁发捐赠证书。
       学校合作发展处、安全管理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捐赠仪式。

      2月22日上午,我校2006级校友、蓝海(青岛)文化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屋书院创始人孙国梁一行来校,向青岛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生活物资方便面100箱、牛奶100箱,慰问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岗位的安保人员。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彩云出席捐赠仪式。

“疫”情之中真情在
——记我校80级师范化学专业校友、青岛中仁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张述仁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因为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今年的春节过得刻骨铭心。节日里,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为了抗击疫情、寒风中的坚守与响应号召不出门的支持。
       2月5日-7日,我校80级师范化学专业校友、青岛中仁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张述仁带领集团员工先后为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三里河街道办事处、九龙街道办事处、中云街道办事处送去了4000瓶二氧化氯消毒剂。

       张述仁董事长表示疫情一日不除,奔跑昼夜不停,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多一分担当、疫情就少一分肆虐、人民就少一分担忧。寒冬过后就是春暖花开,坚持下去就会全面胜利。青岛中仁健康产业集团也将继续为抗“疫”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群防群控,众志成城,遏制疫情,中国人民一定能赢!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记我校84级临床医学专业校友、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

双击编辑文字

      朱同玉身兼上海申康中心副主任、中山医院副院长上海公卫中心主任数职,战役至今,他没有回过家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位于距离市中心约60公里的金山区山阳地区,这是上海市政府在2003年SARS结束后一个极富远见的大手笔。这次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家不为上海市民熟知的医院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所有上海确诊的成人患者都在这里集中收治。

 “去年12月31日武汉宣布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我们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当天通知所有员工全部到岗待命,不得外出。1月2日、3日,我们就迅速组织开展了两整天的实战演练。”朱同玉有着高度的专业敏锐性。这次演练完全是按照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真实流程来进行的,院里的医疗、护理、后勤、安保等各个部门人员参加了演练,从医生穿戴防护服,到救护车到达后的安保引导,再到病人上电梯进病房,一切都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尽管发令枪尚未鸣响,但是人们已经闻到了空气中那一丝淡淡的硝烟味。
1月20日,上海宣布确诊第一例患者,这是一位56岁的武汉籍女性。病人被负压救护车运送到这里的A病区后,早已做好准备的医护人员已经在全封闭的负压病房守候。与此同时,由上海市卫健委组建的临床治疗专家组也同步入驻。
而在1月初,朱同玉已经带着简单的行李箱住进了医院的宿舍。中间,除了年三十回家陪夫人简单吃了一顿半小时的年夜饭,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尽管常常到半夜一两点钟才能休息,但是每天早晨6:30 ,朱同玉会准时起床,开始他一天的紧张工作。上午,他会在指挥中心的会议室里,和专家组成员一起,通过大屏幕与负压病房里的医务人员远程会诊;午餐桌上,他一边吃饭,一边现场办公,常常一顿饭的功夫就把大家汇报上来的问题解决了;下午,他要召开专家组会议,听取当天的疫情报告,一起分析发展趋势,研究下一步工作方案;晚上,他要参加市政府每天举行的视频会议,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工作,然后针对最新部署研究第二天的工作。他的眼圈因为常常熬夜发黑了,但是在大家的眼里,他总是那么精神抖擞,不知疲倦。
“在和平时期,大家可能感受不到医生的重要性。但是一旦有了疫情,一旦有了国家需要,这就像一个战士听到了发令枪响,一定会冲锋在前,不顾自身的安危。在这个时候,越是危难的时候,越能体现医生的精神,这就是战士。”朱同玉神色坚毅地说道。
公卫中心党办主任黄敏用了“镇定”和“智慧”这两个词来形容她眼里的朱同玉。随着疫情蔓延,上海不断出现新的确诊病例,高峰时期一度有250多名病人同时在公卫中心救治。但是黄敏从来没有看见过朱同玉火急火燎的样子,照样是每天把自己梳理得整整齐齐,办公桌上的东西也同样放得井井有条;照样是笑眯眯地向他们布置工作,偶尔还会和他们开开玩笑。
在泰山压顶之时,能够如此从容不迫,这一方面得益于上海市政府全力以赴的支持,从早期投入巨资建设全球设施最好的拥有300多张床位的4栋负压病房,到建立尖端的P3实验室,从调集上海最精锐的医疗专家力量到医疗救护防护物资的确保供应,每一步上海都棋先一招。另一方面,也和朱同玉始终倡导的“平战结合”工作思路有关。黄敏说,这是一种“大智慧”,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正是平时的充分准备,超前布局,才能确保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2015年底朱同玉到公卫中心走马上任。朱同玉意识到,公卫中心不是一般性质的医院,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面对的病人都与其他医院明显不同。为此,他提出要在公卫中心建设三个“超强能力”,即要有超强的科研能力、超强的机动能力和超强的综合能力。如此,才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关键时刻,完成党和政府赋予公共中心的崇高使命。

       在4年多的时间里,朱同玉和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全院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如今,公卫中心已经建立了一支将近150人的科研人员团队,临床与科研人员的比例已经达到2:1,这个规模超过了国内许多排名前十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他们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一期临床,拥有最多的床位,这其实也是为“战时”所做的储备,一旦疫情爆发,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置换出足够多的负压床位。近年来,他们在巩固肝病、艾滋病、感染和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学科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建立了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心内科、肾内科、急诊科等各类学科,并开展了诸如ECMO(人工肺)、人工肝等高难度的治疗,综合诊疗水平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同时,他们还注重防疫战略物资的日常储备,朱同玉透露了一个数字,在上海市级医院中,公卫中心ECMO的配备是最多的,即使在平时,也有数千套防护服的物质储备。公卫中心这种浓厚的事业氛围,吸引了大批人才一展身手,4年里医生增加了1.5倍,从100名不到增加到了250余名,护士从300多人增长到了500人。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的朱同玉,这些年来也在全国政协大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呼吁政府职能部门吸取SARS教训,重视公共卫生安全设施和保障制度建设,加大资金项目投入,采取措施防止公共卫生人才流失,建议在上海率先规划建立热带病研究中心、高等级生物安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平台和长三角区域性应急医学中心等公共设施。
正是有了这种超前的意识和超前的“战略储备”,尽管这次疫情突如其来,但是上海的救治工作始终没有乱过阵脚。公卫中心强大的科研团队在全球第一个公布了病毒基因序列,为全世界诊断新冠病毒赢得了时间。330多例确诊患者,全部得到了及时收治,也没有出现一线医务人员防护设施短缺的情况。
朱同玉说,上海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是全方位的,在救治病人的同时,公卫中心的科研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具体来说,体现在病毒的发现、治疗和疫苗的制备诸方面,我们是国内新冠疫苗研发进度最快的单位,目前已经进入动物实验阶段,相信这些疫苗会为未来战胜这个疾病发挥重要作用。而在此之前研发的抗病毒和抗炎合一的喷雾剂,已经完成了数例临床试验,结果同样令人振奋,其中的一款空气消杀剂,已经开始量产。疫苗和抗病毒喷剂均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转化,获得了数亿元的成果转化收入,也创造了科研转化最快的记录,“我们在科技抗疫上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综合能力,有能力在72小时内破解任何未知的病毒和细菌。”朱同玉自信满满地说。

       在指挥中心运筹帷幄的朱同玉,始终牵挂着在隔离病房里日夜战斗的前方战士。他向市领导立下“军令状”,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为此,他和专家团队把隔离病房的预防院感措施的每个环节做了充分研究,为每个医护人员配备了正压呼吸头罩、护目镜、口罩等全副武装,设置了双组长负责制,医护人员的每一步操作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流程,确保万无一失。每天,他都会通过视频,与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对话,了解他们的身体状态,为大家加油鼓劲。

同样让他牵挂的,还有在武汉最前线日夜奋战的“爱徒”屠国伟。屠国伟是朱同玉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加入了民盟。武汉疫情爆发后,屠国伟第一时间报名参战,成为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光荣一员。师生两人奋战抗疫一线的事迹,成为上海民盟的一段佳话。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朱同玉感到欣慰的是,他看到了公卫人所体现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战役打响之后,全院上下立刻行动起来,大家取消了春节期间探亲、旅游的计划,毫无怨言地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不分昼夜地忙碌、奔波着,为前线战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每每看着他们略显凌乱的头发和日渐疲惫的神态,朱同玉说他的内心都会受到触动。
朱同玉渴望着胜利早日到来,因为他的心底早已埋下一个愿望,等到上海疫情阻击战结束之后,率领公卫人支援武汉,一起迎接全国胜利的时刻。

       A3病房大楼收治的全部是危重症病人,传染风险极高,护理难度也很大。让医护人员没有想到的是,朱同玉居然两次最近距离地出现在他们面前,这让整个医疗团队感动不已,士气也为之大振。就是在那两次探视中,他看到一位护士长走路一瘸一拐,以为是穿着防护服加上劳累导致的步态异常。但是他不放心,回到指挥中心后立刻通过视频询问,才得知这位护士长一个多月前骨折了,为了抗击疫情,在没有完全康复地毅然报名进入隔离病房工作。有一次她实在太累了,在休息室躺下睡着后,怎么也叫不醒。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朱同玉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既为医护人员的大爱精神所感动,也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愧疚。他说,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去关心关爱前方医护人员,保障好他们的生活,照顾好他们的家庭,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大爱无私,倾囊相助
                        ——记我校94级市场营销专业校友王玉静

2月1日,第一批10000双鞋套、30000副手套抵达武汉;
2月2日,30件防护服率先运到武汉;
2月3日,5000升75度酒精筹集到货;
2月4日深夜11:00,10套棉帐篷开始在天津装车;,第二批30件防护服也顺利抵达武汉……
这是主动隔离以来,王玉静在家中忙活近一周的“成果”

1月31日中午,王玉静从海口“飞回”青岛。一进家门,顾不上收拾行李,她就急匆匆地拿起电话,找医疗领域的朋友要物资。这是因为她刚刚看到朋友圈内的一条求助信息。“1月29日,青岛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主席马骏组建了全国首支非公立医院医疗队驰援武汉汉阳医院,可是医疗队到达后没多久,便向马骏院长反馈医疗物资严重不足的消息。接着,马骏院长就发了消息向大家求助。”王玉静立刻行动起来,“不过之前没有意识到,抗疫一线的物资这么匮乏!”
身为青岛市政协委员,几家企业的负责人,王玉静原认为筹点医疗防护物资应该不难,但几通电话之后,她急了,大家给她的回复都一样——没货。受需求井喷、生产、物流断档等因素的影响,防护物资比想象中紧缺得多。于是,会员群、企业家群、同学群、校友群……王玉静赶紧上微信,在20多个百人以上的微信群里发布了求购防护物资的消息,然后焦急地等待回音。

“牙缝里”挤出150套防护服

       “有货,但是无法提供生产批号,你确定要?”“有货,但是物流不保证,得你自己想办法运。”“可能有货,但是不知道多少天能出货。”来自四面八方的回音,让王玉静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找到了货源,忧的不是价钱,而是物流运输难上加难。在朋友的介绍下,她辗转联系上了惠州一家企业,10000双鞋套、30000双手套的货源敲定,打款后,企业得知是捐助物资就迅速发往武汉,这是最顺利的一单。比较难的一单是防护服。王玉静联系上了一家日照的生产企业,对方按照当地疾控部门的要求,每天定量生产防护服,基本是满负荷运转。“即使企业20:30后加会儿班,最多再赶制出来百十套,还有好几家客户等着。他们一开始就表示爱莫能助。”王玉静说,她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与对方多次沟通,并表明自己不是经营这个,也不是自用,而是要捐赠给武汉抗疫前线,对方才松口答应“挤出”150套,但需要分批分次发往武汉。

天津租车运回10个棉帐篷

       在王玉静的捐赠清单中,有10个棉帐篷。“北方地区这个季节,晚上如果没有棉帐篷,村口设防的工作人员根本撑不住。”王玉静说,2018年的时候,她被青岛市委统战部作为第三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选派到胶州市里岔镇挂职副镇长后,和当地联系比较密切。电话交流中她就得知,镇上有的村设防帐篷和遮挡物资缺乏,基层的党员干部在村口值夜班非常艰苦,镇党委政府正在焦急地寻找临时帐篷和板房。
     当时,棉帐篷也是一帐难求。王玉静又开始在朋友圈中广撒网,终于找到了天津一家企业春节期间还在生产。“但计划要排到5天以后。她又开始磨人家,最终负责人被她的初衷感动,硬是从给别家发的棉帐篷里匀出来10个给她,“但是物流正月十五以后才可以发货。”王玉静表示,听到这个消息后,自己也犯了难,好不容易到手的物资运不回来,怎么办?思前想后,王玉静决定自己租车拉回来。她拜托唐山的一位朋友租了辆车连夜赶到天津武清,2月4日夜里11点装上货,12点出发,2月5日上午9点多将帐篷送达了胶州里岔镇,分发到薛家庄、游家屯、东张应、前小河崖等10个村。

5000升酒精捐给社区和民办学校

     “知道帐篷安全到了胶州,我觉得一下子轻松了很多,感觉一块石头落了地,他们今天晚上能够安心值班了,暖暖地守护我们青岛的西大门。说实在的,在挂职的一年中,我深知基层防控的重要性,更懂得基层党委政府在应对疫情防控上有大量繁琐工作要做。所以我必须为他们做点什么。”王玉静这样说。
       不仅如此,王玉静还从青岛筹齐到了5000升75度酒精。“本来也想运去武汉的,后来才知道酒精无法发快递,那就捐给青岛有需要的人吧!”王玉静告诉记者,考虑到一些民办学校开学后面临的防疫困难比较多,所以她就将这些物资第一时间捐给了浮山后、金色慧谷等社区,以及露西、金鹰、百川等10多家校外机构,用于公共区域消杀防护。
       王玉静说,和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医护人员相比,自己做的很有限,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只是觉得作为国人,应该尽自己所能做点什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王玉静说,她还在自己的公司群里建立员工打卡学习制度,组织大家在线讲课、学习、视频会议、在线推荐好书,征集疫情防控、企业发展的金点子,“为疫情防控出力的方式有很多,不只是捐赠,我觉得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周围的人正心、正言、正行,传递正能   量,积极乐观地应对困境,就能胜疫在望!”

心系祖国,致敬英雄
——记我校91级美术学专业校友、青岛市烟台商会书画院书画家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全国。面对突发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身处青岛市烟台商会书画院的青大校友身宅家中,心系祖国,拿起手中的笔,以精心作品向抗击疫情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 作品展示 ◆—————

毕业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绘画师承张朋、宋新涛、王绍波先生,擅长国画花鸟,兼攻水彩、油画。
先后任职于中国对外建设青岛公司、中国银行山东中苑集团公司,一直从事设计及管理工作,有丰富的国内外工程设计及管理经验。
绘画作品多次入选省市级以上美术展览并获奖。
现任:
青岛中苑鸿海装饰有限公司 总经理
青岛市烟台商会第一党支部书记
青岛市烟台商会书画院 院长

徐政达(青岛大学91级美术学院校友)

徐政达老师作品《大吉图》

李榕老师作品

孙方岩(青岛大学91级纺织服装学院校友)

毕业于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学士学位
青岛富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总经理
青岛市烟台商会书画院 副院长

孙方岩老师作品

李榕,字蔚谷(青岛大学91级美术学院校友)

毕业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
青岛写意中国画院副院长青岛市烟台商会书画院 委员

王玉娟(青岛大学91级美术学院校友)

毕业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19年结业于北京大学丹培拉绘画高研班
中国农工党山东省书画院副秘书长
中国农工党青岛书画院副院长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东水彩画会会员
青岛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青岛市女书画家协会油画学会秘书长
青岛市政协书画院画师
2015年被评为十大青岛才女
青岛市烟商书画院副院长
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级及国家级美术展览,受到广泛好评。

王玉娟老师作品《渴望》

王玉娟老师作品《出征》

疫情期间,校友们佳作频现,书画院成员出资出力,爱心不断,今后,书画院将通过义卖捐助等各种形式,为抗击疫情,为回报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公益力量。

“疫”在情也在——记我校01级工商管理专业校友常九矿

在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居民吃上放心菜、平价菜, 常九矿在市南区闽江路一家饭店前临时支起的位上进行义卖,他们把黄瓜、大头菜、尖椒、圆葱、茄子等,一包包新鲜的蔬菜摆放在上面,供人挑选。义卖的蔬菜远低于目前市场价格,义卖所产生的利润将全部捐赠给青岛市慈善总会。大家能在义卖现场看到,为减少人员近距离接触,义卖采用自主付款的方式,居民根据包装上的标价,可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付款。如过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支付,也可以将现金放于旁边的盒子里,自觉找零。
马扎子烤肉餐饮连锁运营总监任刚疫情发生以后,他们一直关注着每天的新闻报道,觉得能给武汉疫区也好,给青岛市的居民也好,做出公民该做的一点贡献,他们第一批捐款已经在官方公众号上公布了,不少路过的市民从摊位上挑选出想要的蔬菜后,主动拿手机扫描付款码支付,义卖多天以来,上百位买菜的市民全都付款,没有一例逃单的情况发生,而且有的很认真地用手机计算器进行价格累计。义卖主办方表示,接下来他们为市民免费发放口罩,继续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马扎子烤肉创始人常九矿也发出过为青岛市民免费发放一万只口罩的公告,领取地点就在市南区闽江路109号,市民可以在每天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去领。最后常九矿也是希望大家都能动员起来,为疫情的防控做一些贡献。

以“音”抗疫——记我校01级音乐学院校友陈俊伊

在陈俊伊校友参加2月8号线上音乐治疗心理援助培训“耳虫技术”对组练习的时候,接到了一个武汉地区的线上心理援助电话,对方主诉没发烧没咳嗽,但感到肚子和胸口很热、口干睡不着觉、不想吃饭,尤其是睡在床上时感到胸口的热气很难受。在接下来的“耳虫技术”练习中,陈俊伊校友扮演了这个案例,针对身体上的发热感,她的搭档音乐治疗师选择了梁静茹的《宁夏》,来帮助寻找理想的凉爽和轻松的感受。
陈俊伊校友认为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程中,心理救援和心理健康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聆听和放松、想象是非常有效的缓解住院、病时不良情绪和调理身体紧张状态的有效工具、临床效果非常好。她大力提倡用音乐活动和音乐治疗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下面是陈俊伊校友针对此次疫情对大家总结的一些看法:
1、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程中,国家对各级(共分为四大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重视、部署、实施程度是我国史上前所未有之高度。这说明在以往的应急工作中,各类心理救援和心理健康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今天这场举国上下的“战斗”中,无论你是谁,你的心理、心态、心情、情绪很重要,不仅影响你的生活状态、也影响你的身体健康和康复的程度。所以,请你务必重视自己的心理、心态、心情、情绪,采用积极的方式对待它们:接纳、面对、努力。
2、从一名普通群众的角色来说,2003年非典时期适当的安全区域内的体育运动、小范围的娱乐活动为“封闭”时期的生活增添了非常多的乐趣;这几天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我们也看到了有非常多的网友上传了他/她们在居家隔离期间创作的家庭广场舞、娱乐段子、精美饮食制作、创业经验、学习视频等非常多样、有趣、有料、有营养的内容,其中有非常多的健康生活方式可谓是“疫情防控居家生活典范”。大家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内容进行规划,让运动、家务、学习、娱乐等内容把每天的生活充实起来。

3、从音乐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来说,请大家务必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好心情能够带来好的生活。你可以组织家庭音乐会,科学研究证明歌唱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愉悦心身、宣泄不良情绪;也可以跟随网络视频学习简单的32步舞蹈、瑜伽、健身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这些都是极好的释放不良情绪的方式;对于活动范围受限的医务人员、住院病人和家属来说,可以选择聆听音乐、音乐想象、音乐放松等方式缓解精神的紧张,从我以往的临床经验来看,音乐聆听和放松、想象是非常有效的缓解住院、病时不良情绪和调理身体紧张状态的有效工具,临床效果非常好。而事实上,就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4年鲁甸地震震后心理救援的效果来说,音乐活动和音乐治疗是最有效、参与过程最愉悦、群众最受欢迎的手段之一。

将温暖传递进行到底——记我校2012级视觉传达专业校友、莒县一中教师王重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响应党中央号召,联防联治、群防群控,众志成城,共克时坚。

       2月12日上午,莒县一中教师王重刚来到县教体局捐赠了人民币10000元,用于开学后的学校疫情防控。他说,虽然不能到疫情防控一线贡献力量,但一定也要做点什么来帮助疫情困境中的人。就在疫情防控工作刚刚开始时,王重刚就向莒县一中捐赠了30余桶酒精、向所在乡镇、村委捐赠人民币6000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帮扶,已经成了这位年轻教师的生活习惯,自2016年起,他每年都捐赠大量物资来慰问老人、资助贫困学生。

       了解,王重刚老师毕业于青岛大学,曾在新疆支教,新疆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现任教于莒县第一中学,担任高一(7)班和高三(27)班的班主任。他求学期间,在一位热心人的资助下读完大学,参加工作后,他决心尽自己的所能将这份爱心传承下去。
       王老师是一位充满爱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近几年每年在支教和扶贫中投入10多万元。他的人生格言是:教书育人,先学会做人。王老师说:“我没那么优秀,但我有一颗责任心;我没那么强大,但我有一颗全力以赴的心;我没那么出类拔萃,但我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足矣!”
       2019年底,王重刚老师为母校碁山中心初中捐赠158袋大米;2020年1月,分别向峤山中心初中和碁山中心初中学生捐助6000元。
       疫情无情人有情,希望这场全民抗“疫”的决战早日取得胜利,为王重刚老师的善举点赞!

疫情期间她是社区的主心骨,也是居民的好闺女
                                             ——记我校05级法学专业校友孙铭徽

       孙铭徽,我校05级法学专业校友,现任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区党委书记。社区面积2.3平方公里,疫情期间新增代管小区两个,共计居民4800户、常住居民15000人,15个小区,106个楼座,设立27个卡口。疫情期间,在九水街道领导下她带领社区坚持以网格化党建引领群防群治,织密疫情排查网,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捍卫社区千家万户的安康。

      孙铭徽大年初一接到命令从烟台老家回岗,与四位同事火速扛起了社区的防控担子,带领由物业、社工、社会组织、网格志愿者组成的300余人防疫队伍“硬核”上阵,组建7支志愿队伍涉及卡口检疫、宣传、舆情、医护、生活、救助、文化等方面。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打赢疫情攻坚战、持久战。

      疫情突发,摆在社区面前的就是物资匮乏。孙铭徽联系辖区共建单位,融汇各方力量,确保一线物资跟得上。疫情防控以来,居民及共建单位累计捐款16900元,物资27笔,社区防疫物资未出现断粮。
       

        为确保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孙铭徽将菜篮子引入社区,依托社区原有的“微联动大服务”居民微信群精准对接居民需求,通过16个群为社区居民提供面食、蔬菜、水果、肉类配送,截至目前,社区实现每周两次配送,产品种类百余种,累计配送超过5000单,为居民宅在家里解决了生活物资供应问题。

       疫情期间她卸下青春的装束,挽起发髻,穿梭在社区各个卡口,平均每天至少2万步,面对居民质疑和误解,她一遍遍劝告安慰;由于每天戴口罩工作十几个小时,皮肤敏感,每天摘下口罩压痕处就出现红疹、蜕皮,只能贴着创可贴再带上口罩。这就是孙铭徽,九水街道唯一的女书记,平时她为社区居民融资源搭平台,带领居民享服务乐生活,疫情期间她是社区的主心骨,也是居民的好闺女。

       社区居民涉及全国各地,20多个国籍,截至目前社区已经累计居家隔离215户。隔离期间,孙铭徽组织物业管家、志愿者每天咨询隔离人员健康状况,上门消毒、收取垃圾、配送生活物资。。

漂洋过海的深情 ——记我校 91级机电专业校友陈广保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记我校 98级音乐教育专业校友翟鹏

       旅居德国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98级音乐教育专业翟鹏校友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音乐宫Novaria歌剧院首席女高音兼执行艺术总监,她携西班牙著名歌唱家卡雷拉斯录制新歌《为武汉加油》。
      她热切地表示:“非常感谢塞吉.卡雷拉斯先生推掉歌剧演出与我学唱录制这首歌曲。中国的同胞们,我们海外华人华侨的赤子之心与国际友人火热的爱心永远与你们在一起,让我们万众一心,昂首打胜这场硬仗,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91级机电专业校友陈广保是澳大利亚山东侨团联盟执行主席、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山东同乡会暨总商会会长、青岛大学墨尔本校友会名誉会长,澳大利亚亚太国际集团董事长。他人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心里却时刻牵挂着国内的疫情。2020年2月下旬他组织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山东同乡会暨总商会的企业家们,向青岛市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四万九千余元的一次性医用隔离衣和护目镜,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使用。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