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我的作文集

其他分类其他2022-01-30
370

疗愈工具介绍

作者
:琳琳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在自我疗愈的路上已经走了7年了。
这本书主要介绍我在这7年里积累的心理疗愈知识和实践心得,供大家学习参考。
这本书系统地从自我觉察、情绪管理、认知颠覆、价值探索和亲密关系5个角度,介绍自我成长的心理营养。
我们的父母或许也不太懂得怎么照顾孩子的心理情况,缺爱的原生家庭代代相传,到我们这里,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补充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更准确地说,是找到本来就有爱的自己,只是因为过往的经历使得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缺爱的,那只是过去的人们的选择,并不能代表我们现在的选择。
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选择做自己,活出自己的丰盛。

卷首语

目录

1.漫步春天 
2.这就是我
3.那一次我很难忘
4.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
5.《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6.触动我心灵的一件事
7.从来不迟到
8.兴趣,让生活更美好
9.校园美景
10.当太阳还未升起 
11.父亲
12.我们班的活宝
13.如果我是……
14.春节见闻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接触正念

第一部分我们介绍正念,也就是自我觉察,自我觉察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
也许每天我们有很多的惯性,刷牙、洗脸,这些都不用动脑来思考就可以来完成。
我们的思维,有时也是一种习惯。
好像,遇到糟糕的情境,我们就会进入恐惧的状态,觉得“未来会有糟糕的事情发生”,也因此常常压抑自己的需求。
遇到他人的指责和否定,我们就会很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而产生很多的内耗。
时常,我们也因为各种的负面经历,觉得自己是没有人会搭理的,将自己封闭起来。
而我们也常常会责备自己,鞭策自己做到优秀,做到更好。
这些,都是一些适应不良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是一些面对恐惧时我们的应激反应。
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时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人际关系会变得疏远。因为人际关系也需要安全信任感。

自我觉察

所以,第一篇,我们就先来介绍自我觉察,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
这个需要我们停下手头的事情,找一个安静的空间和时间,静静地与自己独处,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我的脑海里飘过了怎样的念头。因为平时我们都在习惯当中,起床、刷牙、洗脸,一切都是惯性,也来不及觉察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现在,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跟自己待在一起,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想。
慢慢地,我们开始和自己熟悉起来。
觉察,分很多内容,包括对自己想法的觉察,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对自己身体感受的觉察。
开始自我觉察之后,是一个好的开始。
觉察了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模式之后。
我们接下来,就可以来处理这些模式。
我认为,刚开始,可以先从处理自己的恐惧情绪开始,就是某些时候,我们愣住了,我们僵住了,我们焦虑到了极点,恐惧到了极点,进入到了惊恐障碍的程度。

正念放松

这个时候,可以进入正念放松了。就是说,当我们自己很紧张的时候,身体的恐惧反应很强烈,这个时候,可以先让自己平静下来。
通过深呼吸、观察呼吸的方法,让自己的意识回到当下,跳出对过去的后悔、自责,跳出对未来的担忧,活在当下。
这个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因为我们常常在惯性模式中,就像前面提到的4种模式中:
1.愤怒状态的责备模式
2.恐惧状态的逃避模式
3.僵住
4.讨好模式
觉察自己的这几种模式,我们就能看到自己的思想,从而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减少内耗。
当我们感到愤怒的时候,不妨放下对他人的期待,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一想,放下对自己的高要求,把目标调整到合理的范围。

思维模式

时常,我们的内在处于愤怒和自卑的两个恶极端。一方面的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一方面的自己又时常跳出来责备自己或者他人。
这都是在处于压力状态中时,惯性思维模式。
我们要练习的是,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先觉察到自己模式的存在,然后接纳允许自己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因为过去这么多年,自己都是这样的习惯,一时半会要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时间慢慢来。
然后呢,还是慢慢地调节自己,当自己自卑的时候,告诉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当自己愤怒的时候,告诉自己,我们的要求可能太高了,适当调整自己的期待值,当自己恐惧的时候,告诉自己,未来会越来越好。
给自己鼓励和打气。这些内在的工作,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来完成的。学会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和自我关怀。而不是自我责备。
接纳自己,允许自己这样或那样,接纳自己的好与坏,肯定自己做得好的部分,肯定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优势。会慢慢地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地优秀,这么地美。

修复创伤

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就像是脱掉一件旧的衣服,换一件新衣服,创造新的可能性,而不是活在自己假想的思维框架中。
即便曾经遇到了不幸,我们也可以相信内在的爱,相信美好,这是一种可以信赖的信仰。
觉察自己思维模式的入口就是觉察情绪,尤其是负面的情绪,负面的情绪就像晴雨表,告诉我们身体的健康情况。
同时,情绪比我们的想法还会更早。因为很小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记得一些经历,而我们的大脑已经忘记了。
所以,情绪比想法还会更真实。
面对自己,面对真实的自己,有时感觉自己的胸口堵,常常觉得自己“不被爱”。
这是我们选择的认知,一个不被爱的人,相当于被否定的人,存在价值都被外界否定了,是会觉得堵。
而心理学打开了这扇门,曾经的我们在黑暗的世界中,孤独、寂寞、冷,只要我们开始选择打开灯,哪怕借助他人,会发现世界很美好,自己很美好,生命也很美好。

情绪管理

第二部分,我们就介绍情绪管理了,情绪管理是系统地学习认识我们的情绪,焦虑、愤怒、悲伤、羞愧等等。
以及情绪背后代表的意义。
情绪是我们小我的部分,就是帮助我们生存的,我们重视他们,能帮助我们和他友好相处,和我们的潜意识友好相处。
情绪也是我们意识地反应,记录着我们经历过的坎坷和认知。
我们有过负面的经历,就像是被指责和否定了,那么,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就会有一个“不被爱”的认知,存储在身体之中。
是我们选择了这个认知,选择了相信外在的负面经历,而实际上这个选择权在我们身上,负面的事件是发生的事实,如何看待,来自于我们的选择。
这又涉及到悲观还是乐观。
为什么很多人倾向于悲观,因为我们的头脑很容易记录不好的糟糕的事情,以帮助我们规避风险,而实际上,信仰则帮助我们看到世界的美,哪怕眼前的现实不美,信仰仍能帮助我们看到真相,相信爱的存在。
世界本来是有爱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情绪管理

给自己一个空间和时间,清理每天发生过的负面事件,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意识,某个人今天骂你了,指责你了,这不是我们的错,但我们可能会接收下来,不妨清理掉这些认知,释放掉他们,你还是你,你的价值不是别人说了算,而是自己说了算。
这要涉及到后续我们说的相信自我价值。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通过觉察自己的负面情绪,弥补过往经历中父母缺失的心理营养,觉察就是陪伴自己。
上面说了,负面情绪记录的是负面经历,如果认知没有加工的话。
曾经的经历告诉我们的是责备、不够好,是恐惧,担忧,是隔离人际关系。
我们就是要在成年之后,观察情绪反应,颠覆情绪背后积累的认知,给自己童年缺失的善意和陪伴,过往经历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且当时的父母也不会给自己心理营养,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在自己这一代,重新活出新的自己。

认知颠覆

第三部分介绍认知颠覆。认知颠覆主要是详细挖掘过往经历中积累的主要信念,比如责备、自卑、担忧、封闭等。
通过这些认知的觉察,然后给出颠覆替换的方法。
我们说,改变是会有一些痛苦,也会承受一定的风险,这就像暴露疗法,想要让自己克服恐惧,是去面对其实并不恐惧的事情。
我们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想要改变,就是重新面对那个绳子,其实它不是蛇。
有些恐惧确实是危险的,就像马路上乱跑,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呀,尤其是人际关系,遇到了一个人,受到了伤害,不代表一直会受到伤害,也不代表所有人都装着一个认知系统。不同的人看待世界的观点还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不断地放下过往经历中不太合时宜的认知,也就是告别过去,给自己一个仪式感。
在这个章节,我们主要是告别原生家庭,因为原生家庭的经历还算是比较长的,所以,我们会用一个章节来介绍常见的责备、自卑、担忧和封闭的认知。以帮助自己调整到中正的状态,不偏不倚,活出平衡的自己。

认知颠覆

比如,童年的经历,父母常常惯有的模式是责备,以致于你很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
当现实生活中遇到被拒绝,别人持有反对的意见时,就会有一个“自我否定”的声音。
或者,就是接受不了生活中的不同意见。
当自己受到挫折的时候,会感到沮丧。
在我的原生家庭中,遇到挫折,有妈妈的否定,有爸爸的支持。
终归,我是要回到自己身上。
挫折是让我们觉察和成长的。曾经的我,要么自责,找自己做错的地方,要么向外求助。
现在,就是向内求助,颠覆自己的认知。
就像,我觉得自己被否定了,所以,我感觉不被爱,其实只是被这个人这个事件不被爱了,有其他人其他事件自己被爱的情况吗?当然是有的。

擦掉过往经历带来的尘埃

所以,很多时候,思维造成了我们的障碍。
有个老师说的好,我们不能只看成绩和结果,而要看背后的发心。
同样的优秀的成绩,漂亮的学历,有的人背后的起心动念是热爱,有的人背后的起心动念是自己不够好,通过成绩学历向外求认可,希望证明自己值得被爱,其实被爱不需要证明。
感觉这么多年,自己一直活在向外求认可当中。
核心的信念是:我不被爱。
不被爱的背后是童年因为未满足对方的期待而受到的一句语言上的抛弃。
其实,我们的父母是那种将自己的需求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因为不相信自己被爱,如果遇到期待落空,就责备别人,希望通过责备的方式来得到需求的满足。
这种方式对待弱者有效,对于强者是失效的。

认知颠覆

对于现在的我们,要认识到的是:我们足够好,本来不需要承担那些不必要的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更不需要承担被辱骂的责任,那不是我们的错。
你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爸爸妈妈非常感谢有你的陪伴,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好孩子。
你拥有着独特的才能,了不起的天赋,你是为了完成只有你才能完成的认为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你对我们非常的重要,你对整个世界非常的重要,你对整个世界都意义非凡,你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是为了如何去爱而来的,你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贝,是老天爷托管给我们的宝贝,你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切。
你有着清净的毫无污染的神圣而完美的本质,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可能曾经对某些情况、某些处境,可能有些情况、情境无力抗拒、无法选择的,有些事情造成了伤害和印记,我们对此表示抱歉,请你原谅,并释放过去由于爸爸妈妈爱的误解,不懂得爱的真谛,而给予你的错误对待和错误表达。
无论是因为什么让你受到了创伤,我们希望你能谅解我们,我们希望你能宽恕我们,由于我们对爱的误解,导致了你对面对和承受那些无力控制和无力改变的情况,你承受了很多的愤怒、悲伤、无奈和委屈,这些我们都了解,我们都感到非常的抱歉,过去,爸爸妈妈也许曾经有意无意的伤害到了你的心,那是源于爸爸妈妈内在的伤痛,我们将伤痛投射到了外界。

价值探索

当我们已经对前面几大部分做了完整的清理,接下来,可以进行价值探索的部分。也就是我们想实现的价值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想完成到什么程度。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价值完成不了,是因为我们受前面各种信念的干扰,或者说有恐惧的认知。
价值探索,就是在清理了内心恐惧的前提下来进行。比如,我创业,那我就做好失败的准备,失败了能否接受。如果能够接受那么就前进。
当我想要为其他人做事时,想要为他人负责任,我就想起原生家庭中,父母常常会将一些超出我能力范围的事情扔到我头上。就会很逃避这件事。
那么我们能否在为他人负责时,分清界限。
这是我们价值探索中,需要觉察面对的事情,也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心想事不成,能否颠覆认知。
再来,价值探索,要完成的就是,挖掘自己的优势,以及想要为他人实现的价值。这个价值是我愿意克服很多恐惧依旧想要去实现的。而不只是恐惧驱动而做出的选择。
恐惧会驱使我们做选择。比如,害怕自己没有饭吃,就去选择一个赚钱却不喜欢的工作。

价值探索

比如为了获得认可,就去选择顺从主流的价值观,或者他人的期待。
比如为了想要被爱,而在关系中不断地妥协自己。
恐惧的背后,就会有欲望。这个欲望是外在的,他人给予的,比如认可、被爱、地位、金钱等等。
真的很容易迷失。
而追求价值不同的是,我们能够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
当自己有生存焦虑时,面对、接纳它,并坚持内心的价值所向。
当自己有被爱焦虑时,面对、接纳它,并坚持自己的观点。
当自己有地位焦虑时,面对、接纳它,并坚持自己的方向。
当自己有认可焦虑时,面对、接纳它,并坚持自己的价值。
价值探索分很多部分,就是一个探索自己的旅程。
明白我是在做有贡献的事情,还是只是在满足内心恐惧的驱使,想要利己。这是区别。

价值探索

后续,在价值探索的书籍中,会介绍相关的探索方法,检测自己的优势等等工具。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这章节,主要是调整过往经历中带来的不恰当的沟通方式。
比如,在愤怒的时候,容易反击他人。
比如被拒绝的时候,容易气愤。
比如被否定的时候,容易气愤。
当内心有不合理的认知:我是不好的,不被爱的。
于是,别人一点的批评,就会触发对自己的否定,而不被爱的感受。
而这个认知和感受,是自己一直压抑而没有面对的部分。
其实,我们现在说的调整,就是我们曾经的父母给了我们这样的经验,他们抱持的这个认知,我们潜移默化的遗传了过来。
以为自己也是这样的。
面对内心的感受,并且质疑这样的认知,最后放下这样的认知。可以回到过往经历中,重新看待那个创伤事件,然后释放它。

亲密关系

例如,过往经历中他人遇事就责备我,她做的真的对吗?只要拿回自己的力量,开始质疑,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不对的。我是被冤枉的,或者可以这么说,那个家庭中,父母不断地通过责备向他人索取价值。就认为别人都对不起他。
我们潜移默化地被别人污染的负面认知,逐渐拿出自己的世界,慢慢自己也就解放了。
而在当下亲密关系的相处过程中,很可能会触发原生家庭中的伤口。
曾经的自己,总被责备,被要求干一些不是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现在允许自己做不到。
当自己过往的伤口清理了,才可以在亲密关系的相处过程中,融洽,因为内心没有钩子了。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