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浩瑄尚品_副本

其他分类其他2024-03-09
71

浩  瑄  尚  品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生于天道,是一

人分身体和精神两部分,是二

身体和精神循道成长融合,是三

三,可生万物,具无限可能

循道成长

无限宽广

    尚品设计是品玉文化工作室推出的单元人文规划产品之一,是个人崇尚的人文品质之意,规划制定并推动建设青少年人文精神发展的方向和模式,精准塑造人文品格。
    品玉尚品是以青少年人文品格建设为着力点,通过补充和完善人生成长的概念和认知,唤醒规矩意识和建设意识,逐步使孩子进入求知自省和求进自修的良好状态,在人生成长的方向上持续实现自我完善和高质量发展,塑造卓越的人文品格和精神特质,助力实现良好的人生状态和人生高度,达成稳健有价值的人生境界。

尚品释义

李 浩 瑄

浩瑄尚品

简物欲  建身心  勤修习

浩瑄印象

身体状态:体格匀称,发育潜力深厚。
精神状态:平衡温润,有悟性,可塑性潜质深厚。

成长方向

身体成长:培育力量耐力型体质,强耐力,护脾胃。

精神成长:培育内敛外向型性格,重点建设稳重沉静,开阔悦然、坚毅进取的性格特质,立大志向,育大格局,形成尽早的性格独立和强大。

终极目标

润养,润染,温润

对自身发展具有正向润养的认知力和行动力;

对家庭社会具有正向润染的引领力和影响力;

涵养并形成温润如玉的人文特质。

这是浩瑄人文建设的核心路径与终极目标。

观念状态建设一

求知自省/求进自修

    修练并养成主动探求认知、追求进步,保持自我反省、自我精修的进取心和行动力,达成心力的成长与自控,实现尚品设计所要达成的精神特质,持续追求人生阶段性目标,实现递进式优越成长。
       
    该状态是浩瑄日常状态的建设目标。

观念状态建设二

修物守简/修身守建/修学守勤

    戒除对物欲的关注力和求索心,不追求不崇尚物质的享乐,生活简单规律;注重对身心成长认知力和行动力的建设,润养态度端正、观念正确、行动正向的积极状态;养成注重形神兼修,虑事遵道,做事循章的状态,建设有理有节有度的思维行为风范;注重学习力建设,通过完善思维的整体性和进取性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养成勤于思考,勤学苦练,不断达成自我超越的学习力提升。

该状态是浩瑄日常状态重点修习的方向和内容。

基本功构建

择良师/交益友/立良知/养益习

择良师

主动寻求正向引领,建设良好领航体系。

    深度树立拜师求学的意识,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树立求学求知心态,有意识地主动寻师求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要真诚地拜师求学,找准不同阶段的人生坐标,主动落实高人指路,贵人领路的前进方式。

交益友

主动寻求正向润染,建设良好人际环境。

    深度树立辨析交友的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去发现和结识正向特征明显的人,有意识地结交与学习借鉴其优点;规避与远离具有不良习惯和不良认知的人。

立良知

主动吸收积累正向认知,建立良好认知体系。

    认知是对事物的认识与态度,是指导人生的关键基础,影响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知的缺乏和错误会导致人生误区,必须主动地有意识地从各个方面学习和积累认知,涵盖安全、健康、发展等各个方面,有意识地获得和纠正认知,不断提升认知,突破认知,养成求证思维,不断总结和完善认知体系,持续提升认知水平。

养益习

主动涵养正向日常行为,建立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是个人涵养的表征,小习惯决定大结果。从反观自省和循规自正两个方面推进良好习惯的润养。小到行走坐卧、吃饭喝水、谈笑举止,大到待人接物做人做事,都要润养循理而行的观念和习惯,从习惯上厚植思维的整体性、行动的坚定性,形成生活上重健守安,做人上明理守度,做事上知舍守得的优越风范。

生活模式

★不吃垃圾食品,不喝各类饮料,少吃生寒食物。
★正常三餐,多吃五谷杂粮,喝开水。
★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每天自己整理内务。
★少玩手机,不沉迷游戏,🈲烟酒。
★每天定时靠墙根立正20分钟,保持挺拔端正身姿。
★每天阅读(课本外)半小时,拓展思维观念。
★坚持锻炼身体,培养个人兴趣爱好。

长期坚持,坚持长期

    精神成长的执行依赖于两种意识,即规矩意识和建设意识,这是两种基础意识,通过高度的自律和持续有效的建设和执行,属性设定才能发挥引导作用,进而成为一个人的精神属性或精神特质,进而实现一个人精神品质的卓越成长。人文传承、时代要求、个人人文状态和追求是精神属性建设的遵循,精神属性是植根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之上的,在其指导下,实现人生品格的持续修正和自我超越。 

执行要求

    对于现代人来说,读书不应只是闲暇时的消遣,而应是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因为读书的首要作用不是让我们获得了多少知识,而是能让我们静下来,去唤醒和补充自己的认知,让我们保持求知自省,求进自修的状态,这才是养成读书习惯最大的意义。

养成读书习惯

       "深耕"是土地耕耘的最合理方式,是指播种之前将土地深度耕耘,深度六到七寸以上,从而将深层土壤翻到表面上来,与表层土壤进行置换,这种耕作方式能够实现地力的更新轮换,有效提升种植层土壤肥力,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持续的深耕不仅获得了种植的有利条件,同时保护了耕地土壤,使农业生产获得优质产出的持续。土地深耕的意义在于保持土壤的地力,持续的深耕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地力,使耕地整体不断得到休养和熟化,土壤质量得到稳定提升。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深耕方式同样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对自己的学习、工作领域进行持续的深耕,全身心的投入,同样能够使我们深度掌握这个领域的深层次规律,从而成为专家,进而成为领跑者和探路者,从而取得人生成就,实现人生的有益价值。深耕意识是让我们聚焦于自己的领域,最大程度投入时间和精力,保持深耕状态,全身全心投入,不为外物所扰。
       建立深耕意识,落实深耕方式,突破表层思维和浅层认知,脱离浅尝辄止的状态,对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进行持续深耕,实现自身认知和能力的不断优化与超越。

深耕意识

诫子书
[ 两汉 ] 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品玉文化工作室【星光润心系列】
——“布鞋院士”李小文
李小文:
世界遥感领域泰斗,中科院“布鞋院士”。
四川自贡人(籍贯安徽池州),1947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北师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 主持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
这是一个令人仰望的人物,是科学界的一个传奇,清风傲骨,洒脱无我,独立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勇于追求理想
李小文院士于1947年出生在四川自贡,因为爸妈都比较忙,所以他四岁就被送进了小学。李小文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他对理工科充满了兴趣。1977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报考,李小文决定去考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的研究生。对于那时候的中国来说,遥感是一个很遥远的名词,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遥感究竟是什么东西,但是在那个时候,富于先知的李小文已经学习了很长一段时期的遥感。31岁考研时,他身边的人都不相信他,甚至嘲笑他,可是他依然默默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科院。随后,他又考取了公派赴美留学生的资格,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
深厚的家国情怀
李小文院士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曾有人让他留在美国,声称在美国可以为世界带来巨大进步,但李小文的回答是“中国进步了世界才能进步”,不温不火的语言,却彰显了中国力量,把自己不急不躁的性格融入在民族自信当中。李老将自己奉献到国家建设中,时刻为学生谋发展,李老在回国初期就帮中国学生争取出国进修的机会,将李嘉诚基金会奖励他的一百二十万元全数捐给母校成立助学金。自己穿着40元的布鞋,却捐给母校120万元,这天底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他在微博上发了一篇关于遥感专业的道歉信,为汶川的灾情深感歉意,他认为这样的地震灾情,遥感技术出不了一副控制地图,有愧于自己的遥感专业。只有范仲淹《岳阳楼记》笔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把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结合在一起的人,才能够时时刻刻为国家命运担忧,时时刻刻想把自己的职业贡献在有利于人民的地方。
全身心报效国家
柴静在《看见》一书中有一句话——当关心别人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忘记自己。一张图片,使得他惊艳全网,没有人们想象当中的文质彬彬,西装革履,而是打破了所有院士外观的传统形象,头发凌乱,性格温和,不骄不躁,消瘦的脸上蓄着杂乱的胡须,低头念着手中的讲稿,一丝不苟。个人与国家始终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个人是一叶小舟,国家无疑是承载万千航船的浩瀚大海。李小文经常说,是国家成就了自己,无论出国赴美留学,还是成立遥感测绘院,都是国家给的机会。李小文院士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放在为国家服务中,不求功名,默默地努力,默默地为中国的遥感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一身黑衣,粗布麻鞋坐在讲台上传授课程,全身心地乐在其中,这是纯粹的精神力量,高尚的家国情怀。
有趣的灵魂
李小文院士是一个独特的人,他有一个奇怪的爱好,就是能考及格线就绝不考满分,许多题他都一目了然,可是每一次考试的时候,他都把分数控制在刚好及格的范围内,刚一开始他以满分100分的资格,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能力。而后每次考试他都不多不少恰好考60分,对于许多人来说,考满分100分自然是很难的,但是能刚刚好的考在60,经过严格的计算准确的把握自己的考题无疑比满分还难。李小文院士的独特之处还表现在另外一个爱好,就是喜欢饮酒,而且不喝贵酒,痴迷于二锅头,随身带一瓶二锅头,哪怕是在课堂上,他也时不时的去喝一口。他的博客以黄老邪自称,幽默风趣,颇有性格特点,这样一个瘦削的老头,性格温和,没有架子,他采用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法,只要愿意跟着他念书,他就愿意带。所有人都对他非常的尊敬,经他指导的博士和硕士生多达160余个,为中国的遥感事业培育了很多中坚力量。李小文院士之所以颇得别人的喜欢,正是因为他在万众的科学院士中跳脱了出来,不是严肃板正,不是死读书,而是思想活跃,对什么事情都感到好奇,自己去探索。
感动华为,感动中国
李老入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候选人,虽然因身体原因没有出席颁奖典礼,但是他的颁奖词却响彻在人们的心中,“当众生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简简单单的三句话讲到了人们的心里,彰显着不求名利的高贵品质。“物欲横流,世态浮华,我们应该坚持什么精神?”这是华为的一条广告语,引发许许多多人的思考。华为总裁任正非找到李小文院士,希望他可以为华为代言并且给出了天价的代言费,可是李小文却不要一分钱。任正非在《华为终端战略》一文中写道:“李小文院士表现出来的不浮躁、不盲从、艰苦卓绝、修炼内功的精神,与华为企业文化所追求的谦逊、以奋斗者为本等思想是一致的。”
中国气节,精神永存
他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被用在中国的遥感领域,他是中国遥感事业的拓荒者,他的一生功成名就,地位显赫,却始终过着最简单朴素的生活。一双旧布鞋,一身黑衣,简简单单,从不沾取私利,将自己所有的资本视为国家的,无私奉献,熠熠生辉。这是光荣至上的“布鞋院士”,这是幽默风趣的“黄老邪”,这是默默无闻的“扫地僧”,这是我们的“中国气节”。
2015年,李小文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淡泊名利,洒脱自在,甘于奉献,勇敢坚定做自己,这种纯粹的“无我”状态是李老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李老的精神之光永存。

品玉文化工作室【星光润心系列】
——“布鞋院士”李小文
李小文:
世界遥感领域泰斗,中科院“布鞋院士”。
四川自贡人(籍贯安徽池州),1947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北师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 主持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
这是一个令人仰望的人物,是科学界的一个传奇,清风傲骨,洒脱无我,独立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勇于追求理想
李小文院士于1947年出生在四川自贡,因为爸妈都比较忙,所以他四岁就被送进了小学。李小文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他对理工科充满了兴趣。1977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报考,李小文决定去考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的研究生。对于那时候的中国来说,遥感是一个很遥远的名词,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遥感究竟是什么东西,但是在那个时候,富于先知的李小文已经学习了很长一段时期的遥感。31岁考研时,他身边的人都不相信他,甚至嘲笑他,可是他依然默默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科院。随后,他又考取了公派赴美留学生的资格,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

深厚的家国情怀
李小文院士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曾有人让他留在美国,声称在美国可以为世界带来巨大进步,但李小文的回答是“中国进步了世界才能进步”,不温不火的语言,却彰显了中国力量,把自己不急不躁的性格融入在民族自信当中。李老将自己奉献到国家建设中,时刻为学生谋发展,李老在回国初期就帮中国学生争取出国进修的机会,将李嘉诚基金会奖励他的一百二十万元全数捐给母校成立助学金。自己穿着40元的布鞋,却捐给母校120万元,这天底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他在微博上发了一篇关于遥感专业的道歉信,为汶川的灾情深感歉意,他认为这样的地震灾情,遥感技术出不了一副控制地图,有愧于自己的遥感专业。只有范仲淹《岳阳楼记》笔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把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结合在一起的人,才能够时时刻刻为国家命运担忧,时时刻刻想把自己的职业贡献在有利于人民的地方。
全身心报效国家
柴静在《看见》一书中有一句话——当关心别人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忘记自己。一张图片,使得他惊艳全网,没有人们想象当中的文质彬彬,西装革履,而是打破了所有院士外观的传统形象,头发凌乱,性格温和,不骄不躁,消瘦的脸上蓄着杂乱的胡须,低头念着手中的讲稿,一丝不苟。个人与国家始终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个人是一叶小舟,国家无疑是承载万千航船的浩瀚大海。李小文经常说,是国家成就了自己,无论出国赴美留学,还是成立遥感测绘院,都是国家给的机会。李小文院士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放在为国家服务中,不求功名,默默地努力,默默地为中国的遥感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一身黑衣,粗布麻鞋坐在讲台上传授课程,全身心地乐在其中,这是纯粹的精神力量,高尚的家国情怀。

有趣的灵魂
李小文院士是一个独特的人,他有一个奇怪的爱好,就是能考及格线就绝不考满分,许多题他都一目了然,可是每一次考试的时候,他都把分数控制在刚好及格的范围内,刚一开始他以满分100分的资格,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能力。而后每次考试他都不多不少恰好考60分,对于许多人来说,考满分100分自然是很难的,但是能刚刚好的考在60,经过严格的计算准确的把握自己的考题无疑比满分还难。李小文院士的独特之处还表现在另外一个爱好,就是喜欢饮酒,而且不喝贵酒,痴迷于二锅头,随身带一瓶二锅头,哪怕是在课堂上,他也时不时的去喝一口。他的博客以黄老邪自称,幽默风趣,颇有性格特点,这样一个瘦削的老头,性格温和,没有架子,他采用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法,只要愿意跟着他念书,他就愿意带。所有人都对他非常的尊敬,经他指导的博士和硕士生多达160余个,为中国的遥感事业培育了很多中坚力量。李小文院士之所以颇得别人的喜欢,正是因为他在万众的科学院士中跳脱了出来,不是严肃板正,不是死读书,而是思想活跃,对什么事情都感到好奇,自己去探索。
感动华为,感动中国
李老入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候选人,虽然因身体原因没有出席颁奖典礼,但是他的颁奖词却响彻在人们的心中,“当众生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简简单单的三句话讲到了人们的心里,彰显着不求名利的高贵品质。“物欲横流,世态浮华,我们应该坚持什么精神?”这是华为的一条广告语,引发许许多多人的思考。华为总裁任正非找到李小文院士,希望他可以为华为代言并且给出了天价的代言费,可是李小文却不要一分钱。任正非在《华为终端战略》一文中写道:“李小文院士表现出来的不浮躁、不盲从、艰苦卓绝、修炼内功的精神,与华为企业文化所追求的谦逊、以奋斗者为本等思想是一致的。”

中国气节,精神永存
他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被用在中国的遥感领域,他是中国遥感事业的拓荒者,他的一生功成名就,地位显赫,却始终过着最简单朴素的生活。一双旧布鞋,一身黑衣,简简单单,从不沾取私利,将自己所有的资本视为国家的,无私奉献,熠熠生辉。这是光荣至上的“布鞋院士”,这是幽默风趣的“黄老邪”,这是默默无闻的“扫地僧”,这是我们的“中国气节”。
2015年,李小文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淡泊名利,洒脱自在,甘于奉献,勇敢坚定做自己,这种纯粹的“无我”状态是李老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李老的精神之光永存。

品玉寄语

感恩天地与父母,感恩亲朋和社会

付出爱与奉献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人生

爱党爱国爱家

 成长,只为遇见更加卓越的自己

品玉文化工作室设计制作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